首页范文海上日出课件十篇海上日出课件十篇

海上日出课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50:16

海上日出课件篇1

——上海市中学生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课本剧汇演

一、活动主旨:

以上海解放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契机,在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基地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和活动中体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丰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龙华烈士陵园决定联合举办“龙华魂•英雄魂——上海市中学生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课本剧汇演”。具体要求如下:

二、活动内容与要求:

学校可以根据语文、品德与社会、政治等学科课程中的教学内容,结合龙华烈士纪念馆的教育资源(详见附件1:“龙华魂•英雄魂”课本剧烈士介绍),选出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特点的课本剧剧目,进行课本剧创作,组织学生参加汇演。

三、活动对象:本市初中、高中学生

四、活动时间:2009年6月至9月

五、活动安排与要求:

(1)确定创作主题和参演单位。学校可根据龙华烈士纪念馆提供的相关背景资料确定创作主题,进行课本剧编写。各区县教育局在全面发动的基础上,挑选出1所学校参加第一轮汇演。

(2)课本剧创作和排练。学校完成课本剧创作。课本剧创作要求围绕课本主题展开剧情,剧情完整扣人,人物个性鲜明,有戏剧冲突,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将为学校课本剧剧本创作和排练提供咨询服务和演出指导。

(3)课本剧汇演。8月下旬,进行课本剧首轮汇演,从中选出若干个优秀剧目参加第二轮汇演。9月在民族精神教育月和庆祝国庆60周年等活动中进行第二轮汇报演出。课本剧汇演要求具备基本的布景、服装、化妆、道具、音响效果。

六、工作要求:

要将课本剧汇演活动与课程改革相结合,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青少年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弘扬民族精神,扎实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并在6月30日前将参加演出的学校(附件2)交龙华烈士纪念馆。

七、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承办单位: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龙华烈士纪念馆

联系人:

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景亮、陈电话:62781622

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开雅洁电话:62482928

龙华烈士纪念馆笪炜电话:64681316;

附件1:

“龙华魂•英雄魂”课本剧烈士介绍

黄仁烈士(1904—1924)四川富顺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上海大学学生。1924年10月遇难。

刘华烈士(1899—1925)四川宜宾人。中国共产党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成员,上海总工会副委员长。1925年12月在高昌庙遭秘密枪杀。

郭泊和烈士(1900—1927)四川南溪人。上海大学学生会主席。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组织部长。1927年6月和陈延年等同时被捕,7月遇害。

何秉彝烈士(1902—1925)四川彭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上海大学学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上海地委组织部主任。1925年5月参加南京路爱国示威,惨遭枪杀。

瞿秋白烈士(1899—1935)江苏常州人。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为上海大学教务长兼社会学主任。1935年6月在福建长汀就义。

顾正红烈士(1905—1925)江苏滨海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上海日商内外棉厂工人。1925年5月15日在反对日商资本家破坏罢工的斗争中牺牲。由此引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

罗亦农烈士(1902—1928)湖南湘潭人。中国共产党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常委兼组织局主任。曾任中国共产党上海区委书记。1928年4月在龙华殉难。

赵世炎烈士(1901—1927)笔名施英,四川酉阳(今重庆)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书记。1927年7月在枫林桥惨遭杀害。

殷夫烈士(1909—1931)原名徐祖华。浙江象山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左翼作家、诗人。1931年2月7日在龙华牺牲。遗著有诗篇《死神来到之前》、《别了,哥哥!》等。

柔石烈士(1902—1931)原名赵平复,浙江宁海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左翼作家,“左联”常务委员兼编辑主任。1931年2月7日在龙华牺牲。遗著有小说《二月》,《为奴隶的母亲》等。

冯铿烈士(1907—1931)女,广东潮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左翼作家。1931年2月7日在龙华遇难。遗著有小说《小阿强》,《红的日记》等。

胡也频烈士(1903—1931)原名胡崇轩,福建福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左翼作家。“左联”工农兵通信委员会主席。1931年2月在龙华遇难。遗著有小说《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们面前》等。

欧阳立安烈士(1914—1931)湖南长沙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上海工会联合会青工部长、共青团江苏省委委员。1931年2月7日在龙华遇难。

茅丽瑛烈士(1910—1939)女,浙江杭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上海中国职业妇女俱乐部主席。1939年,为新四军募捐棉衣经费和难民救济金,公开举办义卖活动。是年冬,遭特务枪杀。

海上日出课件篇2

《西地平线上》执教片段(一)

师:刚才同学们各自谈了对三次落日的不同感受,这是对作品的第一次阅读体验。阅读往往常读常新,下面我们一起再来研读研读。

师:阅读体验在什么情况下会改变?年岁的逐增、经历的丰富、知识储备的增加等,前二者我们现在无能为力,知识储备的增加由我来提供,我们一起来欣赏第二次落日。

师:第二次落日带给作者“巨大影响”和“深刻记忆”。刚才有同学对第二次落日感受到“死亡”,不知大家对罗布泊有何了解?

生1:罗布泊位于新疆境内,原来是湖,后来干涸,成为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

师:很好,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师:我最早接触罗布泊是在大学期间,那时突然流行探险文学,一些探险家的名字进入我们的视野,其中的一位叫余纯顺。他是上海人,一生行程四万多公里,足迹遍布23个省、自治区,最后魂丧罗布泊。罗布泊在塔克拉玛干的中心,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年降水量不足10毫米,年蒸发量3000毫米以上,在6月到8月最热的季节,平均气温维持在45~50摄氏度以上,最高达65~70摄氏度。瑞典的斯文·赫定仅仅依靠一个向导及其所提供的骆驼,就抵达楼兰,并成功生还。此后,无人敢在夏季穿越。为了打破穿越罗布泊的神话,为了证明中国人自己也能徒步穿越罗布泊,余纯顺从上海来到新疆,在没有人敢谈及的6月徒步穿越罗布泊。临行时他曾在库尔勒宣言:“迄今为止,到过和将要到过的上海人,一个是彭加木,一个是我。如今彭加木已经魂归大漠了,而我,只有我余纯顺,一定能征服罗布泊。”1996年6月11日,他跟电视台摄影组失去联系,6月18日,在军区出动飞机的支援下,摄影组找到了他的遗体。这样一个地方,许多探险家、科学家都魂丧大漠。告诉了你这些知识储备之后,当你走近这块大地,你有何感受?当你的眼前出现一幅幅沙漠的景象,当你的脑海中出现这些人物的影子,当你的耳边响起《泰坦尼克号》的萨克斯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生沉默。)

师:死亡的恐怖?凄凉?死的庄严?……

师:是的。悲伤的,凄凉的感觉。正如课文所写,“我们感到自己如同走入地狱,走入鬼域”,走入“梦幻般的死亡感觉”。

师:可是这么多的走进罗布泊的人和走进了罗布泊历史的人,最后并没有走进作者的脑海,他脑海中出现的是罗曼·罗兰虚构的小说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是为什么?

生2:罗曼·罗兰心中的英雄是有巨大精神力量的。

师:为何此时想起?

生2:落日的壮观与他相似。

师:是的,这里的落日融入了人的情感。约翰·克利斯朵夫有和太阳一样的性格和精神,产生于日出却包含了落日的大悲情怀。用太阳似的人物来陪衬落日,也使得落日有了逝去英雄的悲壮美。

师: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

生3:一个人一定要活得有价值,那么死了也会有价值。

师:是的,每个人都要走向死亡,可是我们可以像荒原落日一样死得辉煌。

师:你还想到些什么?

生4:庄严,神圣。

师:好的,再给大家一些知识储备。什么是悲剧?

生(集体):结局是悲伤的。

师:套用鲁迅先生的话:所谓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

师:这大漠中,这么多的英雄魂丧于此,死亡是如此的神圣,如此的庄严,又如此充满悲剧感。

师:能理解吗?

生5:不能。

师:你说说。

生5:这些人物虽然死了,但他们实现了他们的价值,这有什么悲伤的?

师:价值实现了就没有悲伤吗?难道没有价值的人死了就有悲伤?(生笑。)

师:同学有疑问可以说说。

师:这一节的确比较难理解。我们也挖掘得有点深了。如果有疑问,我们课外再讨论。看来,今天注定要我一个人表演了。如果听了我的讲解,你有些许收获的话,我也是很欣慰的。

【归因分析】

这节课是一位优秀的老师上探索课时分析《西地平线上》中第二次落日时的实录。

的确如这位老师所言,《西地平线上》这篇文章文学底蕴很深,难点也很多,而老师准备也很充分,资料准备很多,但从最后效果来看为何上成了“满堂灌”呢?我认为,这里原因很多,包括教材有难度、有深度(涉及到美学),教材处理不够优化(如小问题衔接不够紧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养成(如预习不够),等等,但是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在教学难点的处理上没能更好地把握。教师没能广泛发动学生参与,没能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多了些讲解,少了些事例呈现,因而,难以真正激发学生的“悟读”,最后学生的一个反驳式的提问就是一个证明。

其实,《西地平线上》这篇文章以“世间有大美”为主旨,叙写了三次雄伟的落日,可以说是沿着“自然景物的雄壮美一英雄生命的悲壮美一社会(民族)历史的波澜壮阔美”这样一条主线索构思,那么第二次落日作者要赞美的正是“英雄生命的悲壮美”。因而这部分的教学难点也正在于对“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及“落日景象更庄严、神圣和具有悲剧感”的理解上。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两句话,成了这部分教学的重点以及突破的难点。下面,另一位老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探究。

【课例呈现】

《西地平线上》执教片段(二)

师:刚才我们在高导(将作者比做导游)的带领下一起初步领略了三次落日的背景,以及高导的联想与感受。下面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旅游探究。文中有哪些疑难,请大家自告奋勇地提出问题,然后我们一起解决。

生1:课文为何两次写到《泰坦尼克号》音乐?“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该怎样理解?

师:好。这位同学阅读很仔细,这两个问题提得很好。我们给予掌声鼓励。

师:这两个问题有一定的联系。请同学们自己来谈谈。为何要写到第一次音乐?

生2:我觉得第一次是为了打破压抑的气氛,放点音乐轻松一下。

师(笑):我们本次旅游开始时放的李娜的《青藏高原》也是为了轻松一下?

生3:第一次是为了渲染气氛。因为“这里是无人区,没有任何的生命存在,荒凉空旷。四周瘴气雾霭弥漫,我们感到自己如同走入地狱,走入鬼域”,所以产生了一种“梦幻般的死亡感觉”。

师:很好。我也试着给你们营造了一个氛围。(从课件中调出“雾霭弥漫”的荒漠画图……)

师:那么,为何要写到第二次音乐呢?

生4:高导的情感被触动了,“我突然掉下泪来”。

师:为何掉泪?

生4:我们“都被西地平线上那辉煌的一幕震撼了”。

师:被哪一幕震撼了?

生4:“我们,我们的车,还有刚才那死气沉沉的罗布淖尔荒原的黑戈壁,此刻都罩在这一片回光返照中。”

师:好,看上面课件。(调出红光笼罩下的荒原景象……)刚才如同“走入地狱,走入鬼域”的荒原,现在呈现了辉煌的一幕,这是谁的作用?

生(集体):落日。

师:当高导面对这样一轮落日,耳畔适当其时地响起《泰坦尼克号》音乐,为何会想到“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为何会联想到“死亡”?

生5:罗布泊是一片死亡之海。

生6:落日,将要没落了,就像人的死亡。

师:是的,落日包含了一种死亡的意蕴。罗布泊又为何被称为“死亡之海”?谁帮我介绍一下罗布泊?

生7:罗布泊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原来是湖,后来干涸,成为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

师:大家请看课件。

罗布泊在塔克拉玛干的中心,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年降水不足10毫米,年蒸发量3000毫米以上,在6月到8月最热的季节,平均气温维持在45~50摄氏度以上,最高达65~70摄氏度。

大家也可以在课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它。下面我们来看看高导自己的介绍。

(师出示课件。)

在人满为患的地球上,居然还有一个去处,能让人类失踪(例如彭加木),这地方就是死亡之海罗布泊;足迹踏遍中国的名山大川,无数次地与死神擦肩而过,最后,仍然没有能逃脱命运的劫数(例如余纯顺)。吞没探险家的地方,也是死亡之海罗布泊。

——高建群《走进罗布泊》

师:这里高导提到了两位与罗布泊“亲密接触”的人,大家听说过这两个人吗?

生:彭加木听说过。

师:能介绍一下吗?

生8:他是个科学家,好像为了科学考察,最后葬身大漠。据说,他的尸体还没找到。

生9:彭加木,科学家,1980年5月,率队考察罗布泊。完成科考任务后,彭加木又增加了内容,最后在缺水缺油的情况下,独自去寻找水源,不幸献身沙漠。我们的《科学二十四小时》里有他的资料。

师:非常好,同学们很会利用资料。课外再去搜索链接他的相关资料,学习他的那种探索精神。

师:余纯顺有没有同学了解?

师:好,那我们看相关链接。(多媒体展示余纯顺资料,内容略。)

师:了解了这两个人物后,我们就可以来理解高导的“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这句话了。

师:大家能理解吗?落日,死亡之海,魂归大漠的人,庄严,尊严,它们有何联系?

生10:落日是辉煌的、庄严的,魂归死亡之海的彭加木、余纯顺同样是庄严的,充满尊严。

生11:落日能使死亡之海充满辉煌,英雄的死亡同样使我们民族充满尊严,他们的死是庄严的。

师:两位讲得都很精彩。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在这个感想之前,为什么说《泰坦尼克号》音乐“适当其时地放着”?

师:看过《泰坦尼克号》吗?来,你讲讲。

生12:杰克赢得了一张船票,登上了“泰坦尼克号”,爱上了露斯,“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船沉了,为了救露斯,杰克最后沉入了海底。

师:好,让我们来重温一下这个经典片段。(多媒体播放:杰克与露斯最后诀别,杰克慢慢沉入海底,露斯在杰克勉励下最终获救。)

师:在这片茫茫的死亡之海中,杰克慢慢地下沉了,杰克的死,让我们同样感受到了死亡的“庄严与尊严”。所以《泰坦尼克号》的萨克斯音乐与其说是死的哀歌,倒不如说是对生的价值的思考。

师:这一部分还有其他疑问吗?没有了?那我来问大家,作者为什么要提到罗曼·罗兰对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塑造?落日为什么比日出“更庄严、神圣和具有悲剧感”?

师:关于罗曼·罗兰与约翰·克利斯朵夫,我在课前印发的资料中已经有所介绍,为什么要提到罗曼·罗兰对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塑造?

生13:资料中介绍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是太阳似的英雄人物,具有太阳一样的性格和精神,所以,我想罗曼·罗兰看到太阳喷薄而出时,这个人物也就产生了。

师:由太阳联想到太阳式的人物?应该是这样。

师:那么落日为什么比日出“更庄严、神圣和具有悲剧感”?

生14:落日包含一种死亡情结,很神圣,很悲壮。

生15:落日是将要走向没落、走向死亡的太阳,因此具有悲剧感。

师:有一定道理。下面我们来听听约翰·克利斯朵夫临死时说的话:“我曾经奋斗,曾经痛苦,曾经流浪,曾经创造。让我在你的怀抱中歇歇吧。有一天,我将为新的战斗而再生!”多像一个太阳!他像日出那样辉煌地生,又像落日那样辉煌地死,崇高而又悲壮。这也许就是高导面对落日会联想到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原因吧!

【解决之道】

从第二位老师上课的情况来看,学生反应积极,参与热情高,基本解决了第一位老师“满堂灌”的弊端。从教学设计来看,教师围绕上述两个难点来展开问题设置、材料准备;从教学过程来看,学生的提问也刚好契合其中的一个教学难点(“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另一个难点(“落日景象更庄严、神圣和具有悲剧感”)再由教师提出,也很自然。教学难点的解决基本由学生来完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师主要进行适当的点拨、问题导引、材料呈现以及情景设置等,并没有过多地讲解。总的来看,第二位老师既保留了第一位老师资料丰富的优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基本达到了探究的目的。综观这两节课,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课堂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悟读”呢?

从新课程理念来看,教学难点本身孕育着曲折、复杂、丰富的知识认知发现过程,孕育着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良机,孕育着对学生进行意志训练的素材,孕育着让学生产生健康情感的种子。如果我们教师引导得当的话,教学难点完全可以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发动机。那么,教学难点是怎样产生的呢?从学生角度讲,阅读教学中的难点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第一,材料的陌生性,如死亡之海罗布泊,以及彭加木、余纯顺、罗曼·罗兰与约翰·克利斯朵夫等;第二,观点的新颖性,如“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及“落日景象更庄严、神圣和具有悲剧感”等;第三,情感的复杂性,如课文中第二次听到《泰坦尼克号》音乐之后,“突然掉下泪来”等;第四,写作技巧的多样性,如文中作者主要由“落日”意象的隐喻性展开联想,联想到“死亡”,联想到约翰·克利斯朵夫等。那么,教学中怎样设计既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触发他们的“悟读”呢?上面的课例给了我们充分的启示:

第一,如果难点是由材料的陌生性引起的,我们可以采用材料呈现的方式,及时补充学生的知识储备。如制作课件呈现,像余纯顺的材料呈现;如课外补充阅读材料,像罗曼·罗兰与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材料呈现等。当然,我们更可以采用课外自主探究的方式,如对彭加木、余纯顺献身精神的探究,对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进行探究等。

第二,如果难点是由观点的新颖性引起的,我们可以采用小问题导入法,层层“剥笋”,进行分解。如要理解“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第二位老师采用了一系列小问题进行逐步分解:为何会联想到“死亡”?罗布泊为何被称为“死亡之海”?魂丧“死亡之海”的有哪些人物?这些人物的死为何“充满庄严和尊严”?通过这一系列较简单的问题,逐步逼近难点中心,最后顺利解决难点。

海上日出课件篇3

  经过小编仔细了解,北京达内教育机构是首选,这是一家目前中国it教育集团,是中国it职业教育品牌,并且是中国家美国上市的it职业教育集团,实力雄厚,师资力量强大,年培训5万名软件人才。已累计为iBm、微软、摩托罗拉、华为、中软、用友、Yahoo、阿里巴巴、tom、新浪、搜狐、百度、联想、神州数码、大唐电信、亚信等知名it企业培养输送了20万名中高级软件人才,是中国目前的人才培养与输送的提供商。

 

北京免费咨询电话:400-001-9911转分机28929

 (温馨提示:先拨前10位主机号,听到提示音后再拨后面5位分机号,专业老师将为解答相关课程设置、校区地址、师资、收费标准等情况,仅供咨询相关课程)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08:30至18:30周六09:00至16:00周日09:00至16:00

学习课程:

JaVa大数据web安卓/ioS软件测试.netUnity3DpHpUiDUeD

网络营销会计LinuxC++/嵌入式

上课地点:更多详情请拨打本页免费咨询电话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JaVa课程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大数据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weB前端课程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安卓/ioS课程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软件测试课程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net/Unity3D课程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园pHp课程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UiD课程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南锣鼓巷UeD课程校区

北京市海淀区网络营销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会计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天坛Linux云计算/pyhton/红帽认证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C++/嵌入式课程中心

 

海上日出课件篇4

[关键词]历史探究课教学实践与反思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012

2014年,时值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0周年之际,笔者在本校高一年级开设了一堂历史探究课《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纪念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以下是本课的教学实录。

【课前准备】

幻灯片用的图片做背景,播放电视连续剧《北洋水师》主题歌,歌词如下:

东方有一片海,海风吹来童年的梦,

天外有一只船,请带我漂向那天边;

东方有一片海,海风吹破五千年的梦,

天外有一只船,船一去飘来的都是泪!

再不愿见那海,再不想看那只船,

却回头又向它走来,却又回过头,

向――它――走――来!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1-2分钟)

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歌是电视连续剧《北洋水师》的主题歌。相信大家最近都在关注持续发酵的事件,电子黑板上显示的是几幅有关的图片(图略),哪位同学能够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中日两国有关争端事件的由来?

学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95年日本在甲午战争末期,趁清政府败局已定,非法窃取及其附属岛屿。随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二战结束后,《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规定中国收回的,因此在国际法上,已回归中国,但日本拒不承认。显然,争端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

教师: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因反抗外来侵略而进行的民族战争曾遭到过多次失败,但没有哪一次像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那样,给中国人留下刻骨铭心的伤痛。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上一堂历史探究课《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纪念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

二、落实基础(5分钟)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结合初中阶段已经学过的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是怎样的?

②试述甲午中日战争的简要经过。

③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影响如何?

三、活动探究(30分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田中义一)“明治大帝遗策是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

――摘自陆奥宗光著《蹇蹇录》

材料二(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朝鲜和中国东北都是日本的利益线,日本必须对这些地区进行保护。”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摘自陆奥宗光著《蹇蹇录》

材料三日军进入朝鲜的军队日益增多,清政府驻朝官员要求增派援军入朝,李鸿章复电:“我再多调,日亦必添调,将作何收场耶?”在日军向驻守牙山的清军发动进攻以后,李鸿章仍电告清军统帅:“日军来牙窥探,可置之不理……切勿自我先挑衅。”

――摘自郑彭年著《甲午悲歌――北洋水师的覆没》

材料四1894年,慈禧正筹备庆贺60岁生日的万

[作者简介]张健,中学高级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高中历史教学,获得江苏省高中历史教学比武二等奖和南通大市高中历史教学比武一等奖。承担多项省市级教科研课题的研究,担任主持人和核心组成员。出版一部个人专著《国宝探秘36讲》,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近二十篇论文。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简约模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批准号:B-a/2011/02/019)的阶段性成果。

寿庆典,大事铺张。她挪用海军军费修建的颐和园工程,仍在继续进行。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以后,户部奏请暂停颐和园工程,慈禧坚决不允。一些主战派官员请求停办“点景”,节省开支,移作军费。慈禧大怒,恶狠狠地

说:“今天使我不高兴的人,我也要使他一辈子不高兴。”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不顾。当时北京城出现了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和日本》

请回答:

将甲午战争之前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展开对比,你认为甲午战争能否避免?请说明理由。(小组讨论2分钟,然后请学生小组代表回答,教师同时进行点评,用时8分钟)

学生讨论的主要观点是“甲午战争不可避免”,理由如下:

1.战争是日本对外扩张政策的必然产物,其侵华之心早已有之,其“大陆政策”是“台湾―朝鲜―东北”、“蒙古―中国―亚洲”。

2.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成为日本实行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

3.清政府腐败的主要史实

①战前不作准备,寄希望于各国调停。

②慈禧忙于寿庆,希望和日本和平了结。

4.朝鲜东学党起义直接导致战争发生。

过渡语:刚才我们一起探究了关于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原因。根据史料记载,甲午战争之前,中国的海军实力在世界上排名第九,超过了日本乃至于美国,但是,甲午战争最后的结果却以中国的惨败而告终。请大家阅读课本第59页《〈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请小组讨论下列问题:(学生讨论2分钟,然后小组代表回答,教师同时点评,共8分钟)

①甲午战争对东亚乃至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②铭记历史,展望未来,从甲午败局中我们应该得到什么教训和启示?

学生讨论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一是《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中国――丧失大量(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引起瓜分狂潮,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日本――实现“大陆政策”的重要一步,助长其侵略气焰;取得大量利益,加快发展本国资本主义;成为亚洲唯一的帝国主义国家。

朝鲜――逐渐沦为日本殖民地。

沙俄――面对日本的强大,沙俄并不甘心,为了与日本争夺在中国东北的利益,引发了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但是在战争失败后,沙皇统治根基开始动摇。

二是教训和启示:

①虽然现在我们身处太平盛世,但是我们的周边地区并不平静。、朝鲜问题等热点问题都关乎我们国家的利益,所以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

②从甲午战争中的惨败、丧失了大量,到伊藤博文对李鸿章的“但有允与不允”这句话中,我们深刻领悟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③要想真正摆脱其他国家的侵扰,就必须努力提升我们的综合国力,这也正好印证了邓小平同志的那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

……

过渡语:甲午战争中,中国的失败对于所有的中国人而言,都是一剂极好的清凉药。学史使人明智,作为21世纪的青年学子,更应该铭记历史、痛定思痛、展望未来!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三组材料并探讨相关问题。

材料一两张亚洲杯照片。

图片注解:2004年8月7日,2004亚洲杯足球赛决赛在北京打响,中国队坐镇主场迎战日本队。

材料二不久前,我去了趟日本,日本同我们总是在历史问题上产生纠葛,所以我在日本特别注意高中生的教科书。他们的教师给高中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目: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是什么?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如果日本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

有个高中生这样分析: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与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统统得走基隆和高雄的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是石油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马上就会上场,那就打!按照判断,公元2015至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对华抗战的准备。

――张寿卿.历史题该怎么考?[J].读者,2004(20).

请小组讨论下列问题:(学生讨论2分钟,小组代表回答,同时教师点评,共6分钟)

①为什么亚洲杯中日两队决赛的时候,球场上的球迷会打出“俺是八路”的标语,喊出“打败日本、中国必胜”的口号呢?

②请同学们依据材料并联系现实,谈一谈对中日问题的预测和看法。

学生讨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1.友好相处成为主流(日本投资、友好访问等)。

2.矛盾摩擦依然存在(、教科书、靖国神社、南京大屠杀等)。

和平共处是中日两国绝大多数人民的共同追求,两国在这些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如日本在中国的投资逐年增多,民间的友好访问也不断增多。因此,中日两国之间,友好相处应该成为主流。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一小部分日本右翼势力对日本侵略亚洲邻国的史实拒不承认,毫无悔意,使得日本和中国以及东亚其他国家之间的矛盾摩擦依然存在,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也严重影响了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四、结束语(2分钟)

同学们,虽然黄海海面的隆隆炮声已经远去,但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惨败,给中华民族敲响了警钟。

以古鉴今,环顾今日之全球,我们今天依然身处动荡不安的国际环境之中,刀光剑影离我们并不遥远。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各种力量的消长,既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使我国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我们要总结历史经验,居安思危,保持自己清醒的头脑,制定经济、国防、外交等诸多方面的正确战略,以使中国在全球化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今天的探究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五、教学反思

如何将历史探究课上出新意,使学生在既能掌握知识又能提高学科能力的历史课中陶冶情操呢?笔者以为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要精心设计探究环节

1.结合时政热点,创设探究情境

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的主要动机来自对探究对象的兴趣,从时政热点问题入手来选择探究对象,就容易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近期,中日争端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而问题与甲午中日战争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通过向学生展示地图,介绍当前的中日争端事件,并回顾问题的由来,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相关问题的探究欲望。所以,通过设置探究问题的情境,使学习内容贴近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问题探究创造条件。

2.呈现历史材料,创设探究条件

历史探究性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达到在探究、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目的。而人们获取历史认识的前提是解读承载历史信息的原始材料,历史探究性教学就是把学习历史看作是借助史料研究和认识历史的过程。所以,历史探究性教学离不开对史料的选择与运用。本堂课上,笔者围绕探究的目标和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呈现各种史料,引导学生对多种史料进行解读、辨析和推论,以解决历史问题。

3.注重教师指导,训练探究方法

探究性学习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的现成结论,而是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对历史的认识,由于受阅历、知识和能力的制约,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中会遇到许多困难,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笔者在提出探究问题后,通过对问题和原始材料的解读、说明,帮助学生确定问题探究的方向、角度,辨析材料的可信度,理解材料的含义。如图片材料中中国球迷的表现反映出来的问题,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认识,笔者指导学生要首先认识到和平共处是中日两国绝大多数人民的共同要求,对球迷的表现要辩证看待;在学生讨论和探究的过程中,要对其探究方法进行指导,如对历史事物进行对比的角度有哪些,如何辩证地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谈谈历史事件对后人的启示等等。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及时、恰到好处,以帮助学生纠正思维偏差,养成正确的历史观。

(二)探究活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1.围绕目标展开探究活动

探究性教学是以问题为载体,以研究史料为途径,从而掌握知识、提高思辨能力并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一种学习活动,探究活动围绕目标开展,有利于学生聚焦思维,提高课堂效率。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原因、影响和启示的探究,提高了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正确分析和归纳历史知识、总结相关史实之间内在联系和综合评价历史的能力。同时,通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和屈辱,对学生加强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教育,也增强了学生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2.活动设计具有可操作性

要达成探究目标,必须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注意探究活动的可操作性,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使学生保持高昂的探究精神。例如,本堂课上,笔者这样考虑:一是要做好知识铺垫。尽管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过甲午战争的相关知识,但大多已经遗忘。笔者在提出探究问题之前,首先指导学生根据提供的问题阅读课本,并归纳知识要点,做成表格,这样,在探究问题时就具备了必要的知识基础。二是问题设计有梯度。探究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由浅入深;就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看,提出的问题难度应该适度,让学生能够凭借已有知识和认知水平解答问题,问题的学术性不可太强。笔者先就甲午战争的原因和影响进行设问,适度降低问题的难度,然后对中国球迷的表现谈看法,对中日问题进行预测,提高了问题的难度,而且给学生提供了发挥见解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收到了良好的探究效果。

3.探究过程注重动态生成

海上日出课件篇5

22《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渗透习作。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海水色彩变化的原因。进一步体会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2、诵读作者对海域物产的具体形象描写的词句,进一步体会西沙群岛的富饶、可爱。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一分钟展示交流

内容:中华经典古诗文吟颂

形式:一人展示、全班交流。

目的:激发学文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二、相关资料交流

内容: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

形式:小组间自由交流。

目的:为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提高学生精选内容及语言表达与有效交流的能力。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框架)

1.过渡语: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乡村,繁华的城市……祖国的东西南北,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南海,共同领略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2.老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作者是从哪些地方来描写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四、精读感悟、汇报交流(根据内容的需要采用各种学习方式、训练学生正确分析课文、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及领悟写法从而突破重难点)

a.海面部分(个别朗读汇报,全班评价交流)

1.过渡语:作者在描写海水时也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请一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找出找出答案。

2.课件出示。请你先在课文中找出西沙群岛海水呈现出五光十色的原因再用关联词因为……所以……说出答案。

3.齐读进一步体会西沙群岛海面的瑰丽无比。

B.海底、海滩部分(讨论交流前置性作业、体现合作学习的优势)

1.过渡:西沙群岛海面上如此的瑰丽无比,那么它的海底和海滩上又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前置性作业

2.小组认真交流合作内容。(讨论中可以有新的发现和自己的理解)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挖掘文中知识、深化作业内容,达到学习目的)

C.海岛部分(当堂合作交流、培养自学能力)

1.过渡语:我们欣赏了西沙群岛海面的瑰丽,惊叹于海底海滩的富饶,现在走上海岛看看那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课件出示自学内容及要求。请小组合作讨论得出答案。

2.汇报交流、畅所欲言。

五、合读课文,进一步领悟写法。

1.师生合读首尾段,说说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点出“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六、拓展延伸、升华中心

1.过渡语:西沙群岛真是个可爱的地方!真是“世界之大,美在西沙。”现在咱们也来写写言语夸夸富饶的西沙群岛吧!课件出示前置性作业。

2.个人间相互交流。

七、课外积累、每日一句

课件出示写景励志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

海上日出课件篇6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再现生动的历史场景,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使学生如临其境,感同身受。

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课时(八年级下册),我播放了电影《开国大典》中的片段,影片展示了真实的画面,再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学生如同自己参加了开国大典一样,对整个开国大典的过程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尤其是那句带有浓重湖南乡音的话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深深地刻在了学生的脑海里,如身临其境。这比教师口授或学生表演效果要好得多。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通过这样的学习,有力地突出了中国现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

又如,在教学《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八年级上册)一课时,我播放了电影《甲午风云》中有关黄海海战最激烈的一段。黄海海战战事的激烈,邓世昌誓死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学生,影片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历史的情境,真实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和斗争精神。多媒体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历史不再遥远,这都是传统历史教学无法比拟的。

二、利用多媒体的音频效果,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并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历史事件的成因。

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十五课《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时,通过多媒体课件,我播放了经典老歌《松花江上》。悲怆的旋律深深地打动着学生们的心,歌曲如泣如诉,撕心裂肺,撼人魂魄,简直是字字血、声声泪。“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歌曲展示了东北沦陷后人们的痛苦,激起了学生对日军侵华的痛恨,使学生深深认识到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就开始生活在日寇的铁蹄下,让学生牢牢地记住了“九一八”这三个字。“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也因为这首歌,我们感受到了几十万东北军被迫流亡关内,期盼回到故土的情感,为后面学生理解西安事变打下了基础。

歌曲的介入,让学生体会到了西安事变深刻而广泛的背景,明白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历史的必然,这样的教学丰富了历史课堂,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利用多媒体,使教材中死的地图变成活的地图。

海上日出课件篇7

一、培训发展部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1、完善培训体系建设

培训发展部在集团培训管理章程的基础上,切合操作实际,新制定《新员工培训管理办法》、《远洲酒店培训课程体系》、《远洲酒店培训教材管理办法》报批下发,《内训师管理办法》已提报审批;

2、确定酒店培训课程体系并制定课程开发计划

为各级员工在远洲酒店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完善的培训保障,培训发展部通过与各功能总监的积极访谈及岗位分析,列出岗位所需知识点,形成《远洲酒店培训课程体系》。并根据课程体系内容推荐有资质、有经验的部门经理、总监在时间节点要求内协同开发。现已完成课程大纲开发72个、课件46个;

3、酒店培训工作支持及管理

为推进酒店日常培训的执行,培训发展部每季度将对酒店培训工作进行检核,主要检查内训师授课时数、新员工培训执行、部门培训计划执行及员工人均课时数等。现已通报两期检查结果;

4、已完成培训情况

计划内:

a、酒店后备中层培训

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已于2月20日及5月30日在临海牛头山进行酒店备后中层第二期、第三期培训及阶段检核;

B、酒店Sop培训

2月18日-29日在九江国际大酒店培训教室完成餐饮Sop培训;

2月23日-3月1日在九江国际大酒店培训教室完成工程Sop培训;

3月5日-11日在九江国际大酒店培训教室完成市场销售Sop培训;

C、酒店高管培训

根据年度培训计划,酒店总经理第一期培训班于4月26日-29日在宁波大酒店顺利开班。并特别邀请开元及宁波华侨豪生总经理座谈进行主题分享。

D、集团新员工培训

3月21-23日,6月6-8日;参训人数共22人,另有5人通过所在职能中心或分子公司的人力资源部或办公室的辅导,完成入职培训课程学习,并全部通过考核。

e、外派培训管理

4月18日-28日人力资源总监及培训副总监参加由浙江大学旅游管理学院举办的第42期酒店总经理培训班

肯耐珂萨公开课培训:

5月9日-10日集团采购中心郭冰心及信息中心李刚、杨海波3人在上海东银中心参加肯耐珂萨培训公开课《项目管理》课程

5月17日-18日总裁办行政经理张欢参加上海肯耐珂萨公开课《行政管理实务与优化》

5月19日-20日集团总部及下属分(子)公司的十几位管理人员参加了锡恩公司在杭州举办的“团队执行力训练营”,锡恩公司的杨鹏博老师等三位明星培训师依次登台,与学员们激情分享了《商业人格》、《4R制度执行力》等八大主题课程内容。

计划外:

F、总部专题培训

5月22日-5月23日,为积极宣导2012年新修订的财务《费用报销制度标准及管理规定》培训发展部的组织在集团总部会议室先后开展2场专题培训;同月,开展组织信息中心《笔记本电脑维护保养知识》及《酒店品质检查》培训等。

G、酒店培训支援

5月14日-5月19日协助泰兴酒店管理团队,完成《督导角色与职责》《激励与团队建设》《沟通技巧》《实施员工培训》4门课程的培训支援;

6月15日根据凤凰徐总及人力资源周主任提出的培训需求,为凤凰的管理团队开展ttt培训;

6月18日-6月22日,根据大连酒店的培训支援计划,完成《远洲战略与文化》的宣讲、《打造高绩效团队》及《一站式亲近服务》课程的导入,并对酒店培训管理工作进行协助指导。

5、培训文化

完成第十一期、第十二期《学习与交流》内部培训电子刊物;

6、上半年工作亮点

Ÿ培训体系搭建初步完成。《新员工培训管理办法》、《远洲酒店培训课程体系》、《远洲酒店培训教材管理办法》等制度性文件经与各酒店培训主管沟通讨论,完成指定并报批。在2011年年底的培训系统会议以及2012年第一季度人力资源系统会议上,对相关体系制度进行了两次宣讲和培训,对各酒店培训经理的专业度有一定提升。

Ÿ全面启动课程体系开发工作。2012年2月1日完成了关于“酒店(集团)培训课程体系开发进度计划”的备忘录报批,在各职能中心及各酒店的支持下,课程体系开发工作全面展开。

Ÿ2012年远洲酒店(集团)第1期总经理培训班于4月26日-29日在宁波举行。培训邀请到集团高管以及邹益民教授为学员们授课,共有18位各酒店高管参加了此次培训。

Ÿ酒店后备中层训练营。2月20日-22日,5月20日-6月1日在牛头山分别开展了后备中层第二期和第三期训练营,并进行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检核和培养评估。

7、待改善工作及偏差原因

Ÿ课程体系开发工作。

1)内部开发课程:

存在问题:课程开发过程中主要问题:大部分开发人无课程开发经验,对所开发课程专业度的把握没有自信;开发人投入课件开发的时间与精力非常有限;培训管理团队缺乏对开发课件的独立审核能力;功能总监工作饱和,无精力关注课件开发;课件开发量太大,收集、整理、安排审核等工作及配合课件审核人员的时间不能保证,工作较为被动。课程开发量与开发进度的合理性不够,之前做计划是考虑到要全年完成所有课件开发任务,时间估算紧张。人员变动后课程开发出现衔接问题。如集团财务,销售负责人离职,各版块课程开发存在比较大问题。

解决建议:再次进行大范围的宣导,使各职能中心与酒店清楚了解到此项工作的进行。对出现开发人员变动的情况,需请相关部门及时告知培训发展部,及时沟通是否需调整课件卡法人;财务专业课程已与彭中华总监明确调整后的课程开发计划,将继续跟进;工程部课程开发由王启斌总监一人完成,工作量大,已调整后延;营销专业课程待与叶总确定调整后的开发人和试讲人。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1、台州培训资源整合:为进一步提高培训效率,根据台州区域酒店现有培训情况,在新员工入职培训、通用课程及内训师课程可资源共享;

2、推进课程开发,启动课程试讲计划:根据课程开发进度,已课程大纲为基础,在7月中旬在台州区域开展前厅、客房及部分通用课程的试讲,并在其他区域逐步推行;

3、完成2012年大学生入职导入培训:2012年大学生入职训练时间为7月15日—8月28日,为期46天,备忘录已审批;

4、加大培训工作的营销力度,积极寻求培训资源,让更多高管给到更多的支持与认同,加强与各酒店联动,加强培训资源的整合开发,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按时定期《学习与交流》内部刊物;

5、加强内训师队伍培养,定期开展ttt培训及辅导,并选送有潜质的内训师参加Stt内训师实战培训;

总结上半年的工作,有不少时间和精力用在制度的完善上,有关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的进度还可加快脚步。2012年下半年将积极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及目标,突出重点,加大精力的倾斜和各方面资源的整合利用。

海上日出课件篇8

【关键词】随机事件的概率;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概率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的词汇,但是人们并不清楚概率的具体定义,而随机事件的概率问题,更是涉及具体问题的具体阐述.因此,教师有必要在具体的课堂开展之前,用故事或者身边的事情作为例子,创造情境,导入课堂内容.

例如,可以在开课之前,用一个故事来导入概念.

1943年,英美两国的海运团队经常被德国的潜艇偷袭.然而,德国的军事实力又远远超过英美两国,英美两国无法派遣更多的军队前来保护海运团队.为了更好地将海运任务完成,英美两国的指挥首领想了很多办法也无济于事,最后带着问题专门请教了数学家.数学家们拿到问题之后,发现这是一个概率性问题,因为德军不知道英美的海运设备什么时候出现,这也就意味着海运团队与德军潜艇相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是一个随机性事件.于是数学家们就采用数学概率的方法,指导英美两军将海运船只编号,扩大规模,缩减编号,寻找安全海域,集体渡船,果然大大降低了船只被偷袭的概率,减少了英美两军的损耗.

故事描述完之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认真学完本章节的内容,你将知道当年数学家们对战争做出的贡献,是如何利用数学知识降低军队损耗的.这个数学知识也就是今天课堂所要探讨的问题――“随机事件的概率”问题.

二、实验探索

当学生们对于概念有了一个大体上的认识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翻开课本,依照北师大版教材内容,带领学生做实验,观察频率是否体现出规律性.

例如,掷硬币的实验,让学生从相同的高度掷一枚硬币,可能会出现三种结果,一n是正面向上,一种是反面向上,还有一种是硬币立了起来.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一个人实验,一个人记录数据,将实验的机会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亲自实验,探究随机性中的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得出实验结论.教师可以在学生自主实验的过程中告知,历史上有许多数学家为了弄清其中的规律,曾坚持不懈地做了成千上万次的掷硬币实验.

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实验数据记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可以发现,抛掷硬币的次数越多,正面或者反面向上的概率越接近,且同一枚硬币反面或者正面向上的概率是不一样的,同时引出随机性和概率性理论概念.

三、习题讲解

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打开北师大版教材的第123页,一起完成第1、2两题.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巩固自己的实验结果,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学到知识、掌握技能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也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外拓展的题目,加强对实验的巩固.

四、课堂总结

当全部课程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得出一些总结性的内容,同时,也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例如,本章节呈现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如何教学等.教师应当深入研究本章节的教学意义,和学生一起探究知识的学习过程.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随机事件的概率”数学课堂教学通过传授概率概念的形成过程,体现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索,让学生探究质疑;适当点拨,让学生开拓创新;恰当选题,让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概括体验,让学生把知识纳入系统,使学生对概率事件和随机事件有更新的认识和了解.

综上所述,“随机事件的概率”的特点是教学任务相对简单,可以留给学生思考和活动的空间较大.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可以着力体现如下设计思想:渗透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自己来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实验结果总结出规律.通过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概念的产生、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俞昕.例谈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两节省优质课《随机事件的概率》的pk[J].中学数学杂志,2012(2):3-5.

海上日出课件篇9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景导入在数学课堂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万事开头难”,这一关如果把握得当,课堂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利用声、色、图、文等多种媒体创设教学情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引领学生进入充满魅力的数学世界。

课堂实录片段:正数与负数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第一幅画面。

事件:据报道,受强冷空气的影响,我国渤海海区持续低温,给渤海海冰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15日位于渤海北部的辽东湾海冰率先出现了大幅扩张,拉响海冰警报,16日位于渤海南部的莱州湾也迅速发展,短短两天,海冰已增至32海里。

师:这是发生在我国渤海海区的一次降温天气,请同学们想一想,此时的温度是多少?

生:“零下10摄氏度。”“零度以下15摄氏度。”……

学生的回答中,用了“零度以下”或“零下”的字眼,教师顺势引导,从而引入负数的概念。如此一来,教学情境的铺设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课堂最后,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了另一幅画面作为课堂检测。

不少学生家里都建有蔬菜大棚,一般来说,建造跨度在12~14米的大棚,大棚最高点距离地面的高度在5.3米左右,而大棚在建造时要下挖80厘米左右,设置的后屋面角在45度左右(如图1所示)。

图1

师:大家能用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表示出“地面以上5.3米”和“地面以下80厘米”吗?

学生争相举手回答。

这节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联系学生身边的实例,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以“趣”引路,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开阔了视野。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互助学习,释疑解惑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师借助其开发各种课件,可以更好地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参与教学,引导学生自主互助学习,让他们在探索中释疑解惑,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例如,学习《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一课时,笔者选取现实生活中充满情趣的数学问题,像学校排球场地的平行线、汽车行驶里程、出租车计费、饮用奶包装盒的标签说明等,制作了一个多场景的网络课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场景,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对于一些比较关键的问题,笔者在课件中进行了预置,在小组展示阶段,当学生们提出这些问题后,便在屏幕上展现,转化成全班的学习任务。各组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一步探索学习,讨论交流,然后由小组派出代表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教师给以适当的补充,最后根据各小组的表现评出优胜小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小组合作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参与和协作精神。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思维的机会”。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再现生活场景,帮助学生发掘数学问题,探索解疑,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精讲难点,事半功倍

教育实践证明,中学时期是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发展的时期,一些抽象性的问题仅凭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难以彻底明白。而现代信息技术媒体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情并茂的特点,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问题变抽象为具体,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问题,从而实现精讲,突破难点。

例如,在讲解《圆柱体的体积》一课时,理解难点是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笔者利用动画课件来突破这个难点。动画课件可进行形象生动的剪、拼操作,将圆柱体分割成相等的12份,然后交错拼接,这样就可以拼接成一个近似长方体(如图2所示)。利用课件,也可再剪拼24份、48份……形象生动的活动过程展现在学生眼前,教师借势引导学生观察这个近似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圆柱体的哪些部分有关,从而轻易地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如此一来,这节课的难点得以突破,课堂效率得以提高。

图2

又如,在讲授《旋转》这一课时,图形旋转特征的得出是难点。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利用几何画板和Flash两款软件制作了一个教学课件(如图3所示)。课堂上只要点按鼠标,就能直观地演示图形旋转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表象,从而轻松地解决了图形旋转的抽象性问题,打造出了一节高效率课堂。

图3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化训练,反馈矫正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考试与评判程序,可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及测试,并快速反馈结果,这样不仅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学生也能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矫正错误,明确方向。这样,在训练中巩固知识,在反馈中提高认识,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提高了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完《有理数》后,笔者利用Dreamweaver软件开发了5套考试与评判程序,以网页形式,测试内容丰富,学生们在网络教室的电脑上操作答题,提交答案,电脑程序会扫描所提交的答案,作出判断,打出分数,并提供正确答案,错了也会给学生鼓励。这样的考试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训练效果。测试结果也会在后台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答题的综合情况,在讲解时便会有的放矢,突出重点,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结束语

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和多种学习交互及反馈方式,既可让学生多维快速、全方位地去认识教学内容,又可让学生自主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失为一种高效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李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专访[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9):4-10.

[2]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8):46-49.

[3]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7):24-29.

海上日出课件篇10

【关键词】海关;教育培训;课件录制系统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8-0067-05

海关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为海关培养、输送专门人才的本科院校,在教育培训方面有着自身的特色,是不同于其他高校的。因此选择上海海关学院作为研究场所来探寻能适应海关教育培训特色的新型课件录制系统。

一 海关教育培训的特色

1 海关教育培训的特殊性

海关是依据本国的法律、行政法规行使进出口监督管理职权的国家行政机关。海关的教育培训,教育是指立足海关,培养符合海关事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及面向社会,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经贸、物流、报关专业人才的学历教育。培训是指承担海关系统中、高级干部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等任务;并根据世界海关组织(wCo)的分工和亚太区域国家和地区的要求,逐步承担该区域海关人员培训任务,履行相应的国际义务的各类国内国际培训。

其中,法学(海关法方向)、税务(关税方向)、物流管理(海关监控与贸易安全方向)等本科专业培养面向海关及社会的应用型专业人才。这些专业的设置是海关学院的办学特色,是其他院校所没有的。而作为全国海关系统内部唯一的为海关系统中、高级干部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的场所,其特殊性也可见一斑。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历教育专业设置的特色。

其专业的设置是紧密联系海关发展需要的。例如,法学专业围绕海关法方向进行课程设置;税务专业围绕关税方向进行课程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围绕海关监控与贸易安全方向开展课程编排。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不单重视照本宣科的理论学习,更重视书本上的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开设了实践与案例分析课程、沙盘模拟课程、通关系统模拟类课程、现代国际物流与电子通实训课程、报关仿真模拟实训课程等一系列开放式的课程体系。真正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

(3)培训对象的高层次。

这里所说的培训对象的高层次并非单指学历高。他们中有些事海关系统中的领导;有些是海关系统中的技术专家:有些是国际海关组织成员。授课教师知名度高,多数为党校知名讲师、社会名流等。授课内容前沿、独特、新颖,涉及各个领域的新事物。授课方式多样化,研讨类、讲座类等形式丰富。

2 海关教育培训课件录制的特殊性

首先,海关教育培训课件录制需要事先无拍摄人员在场的有计划和随机的精品课件录制。并且每一个教室都具备自动化课件录制功能。不但保证了精品课的录制需求,而且为学院领导对教师的授课给予客观评价,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平台。真正实现教育培训课件录制用途的多样化。

其次,海关学院现有的教育培训教室均不配建导播室。不存在传统的演播室课件录制的条件。

第三,需要录制的课程往往是教学类互动课程、情景类实践课程。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学院的教师制服和学生校服是相同颜色相同款式。需要采用适应我院教学的跟踪录制方式,来记录师生互动画面。

二 新型录制系统的探究

1 主流录制系统的现状分析

据走访调研,目前主流的录制系统主要有以下特征。

第一,采用演播室的录制方式。导播与自动录制相结合,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现场参与指导、配合教师完成录制工作。或要求教师自行控制录制设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导自演。其优点:录制后的课件完整度高,画面质量较高,后期编辑工作量较少;不足:教师授课时必须面对镜头,要求教师有较强的镜头感。课堂中有摄像机,对教学质量造成影响。同时,需要课前对教师进行相关录制系统进行操作培训。

第二,采用多机位的录播方式,通过几个机位的摄像机同时拍摄,并将拍摄后画面录制成为数字视频文件。在后期编辑时,通过专用的编辑系统进行修改,从而弥补漏缺的重要镜头,使教学内容的到正确反映。其优点:完成后的课件画面丰富,节奏感、运动感强;不足:前期拍摄投入的人力多,后期编辑工作量大,耗费时间长。

第三,只采用区域图像跟踪技术或红外跟踪技术中的一种。随着技术的进步,录制系统也向着自动化方向发展。伴随着自动跟踪技术的日趋成熟,逐渐在录制系统中得到应用。优点:节省人力,不再要求教师授课只能限制在某一区域。不足:跟踪技术只能单一使用,并且受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可能产生跟踪偏差。

2 课件录制系统的需求共性分析

课件录制系统在各中小学、高校己广泛应用于精品课的录制中。北京师范大学、广东省教育厅、上海交通大学等分别在2009年后先后安装了精品课录制系统。对于新型的课件录制系统需求存在以下共性。

第一,从开始到录制完成的整个录制过程,不再要求授课教师对相关的录制工具及软件进行操作。

第二,经常会同时为3位以上教师的录制课件,需要有完善的后台实时操作控制课件录制功能。

最后,在课件录制结束后,需要能花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就能完成制作带有ppt索引的教师画面、学生画面以及教师授课ppt内容的三分屏课件;或能实现教师画面跟踪以及自动切换师生互动交流画面的课件。也就是说,要求录制软件具有自动录制不同格式课件文件的功能,且原始文件也需要记录并保留。

3 新型课件录制系统的组成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