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化学科研论文十篇化学科研论文十篇

化学科研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1:19:02

化学科研论文篇1

一、化学科学知识水平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四大知识板块分别提出了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以确保学生在毕业时达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知识水平。

1.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这两大知识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在初中化学中的重要性,教学要求分为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掌握四个不同层次;

2.对化学基本计算教学要求的层次是掌握。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

3.对化学实验的教学要求分为练习初步学会两个层次。在教学中,教师应按要求认真做好每个演示实验。对于学生实验,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做的机会。新教材在编排上遵循大纲规定“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的原则,适当降低厂理论要求和精减了一些次要概念,为了配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力,增加了一些金属、有机物(包括高分子化合物)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温室效应”。硬水,氢能源、水和人类的关系、金属和人体的关系、化肥、农药等内容,体现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习社会,化学与生产。科技的紧密联系,为学生达到规定的化学科学知识水平创造厂条件。应该明确,在构成化学科学素质的诸多要素中,化学科学知识水平始终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

二、化学科学能力

化学科学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与个性特征。它包括对物质形态与变化的观察和感知;化学知识的记忆和想象;对微观世界和化学现象的理解。概括的能力,对于处在化学教育启蒙阶段的初中学生,应从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化学科学能力。

1.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是智力三要素(观察、思维、创造)之一,是智力发展的基矗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化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通过能动的、客观的、定性、定量的综合观察,从实验的宏观现象人手,揭示和认识微观变化的本质。观察能力不是单一的知觉感知,而是诸多因素综合性的智力过程。新教材增加厂多幅彩图、插图、章头图和多项演示实验在学生实验前增设了思考题,启发学生养成自觉观察的良好习惯。教师除应做好每一演示实验外,还应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教会他们如何观察。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由表及里,去租取精,去伪存真的观察和思考,不断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避免只看“饶帧保看“门道”的不良习惯。

2.实验能力,实验能力是有目的地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认识和发现化学变化规律的能力,实验能力既包括实验操作能力,又包括推理、计算,对数据分析处理以及对实验结论归纳总结、准确表述的能力

教师应认以以下个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①能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和设备;②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④掌握实验方法;对立验现象进行准确的观察和记录;⑤功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导出结论,写出实验报告,教师应积极创设实验条件,努力完成全部必做实验。有条件的适当做一些选做实验,鼓励和指导学生做一些家庭小实验,克服“教师黑板上讲实验,学生考试背实验”,只注重理论学习,不重视实验教学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件和创造性,培养和提高他们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3.思维能力。思维是人类在事物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其中分析的最基本的过程,新教材正确处理了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顺序的关系,在叙述方法和行义方面,注意调动学生士动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以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例如,在介绍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时,通过实验和类比,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深人到微观结构的本质,通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然后再概括出结论或概念,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就是在已有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化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不仅是使学生“学会”,更重要是使学生“会学”。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如果不“会学”,就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需要。因此,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培养学生不断摄取新知识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受益终身。

三、化学科学思想水平

学生的化学科学思想水平包括以下个方面:

1.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水平。化学作为一抛匀豢蒲В旧砭具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素材。在化学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应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有机渗透,使学生逐步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对立统一、事物发展的矛盾性和统一性、量变到质变等观点学习和认识化学问题,提高学生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2.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中化学启蒙教育阶段,应结合教学内容、化学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坚忍不拔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肃认真的作风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多种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研究方法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使学生认识到一切科学知识都来源谑导反过来指导实践的道理。

3.爱国主义的思想水平,新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教材中介绍了祖国在化学科技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增强学牛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密切结合能源、材料、资源等教学内容,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起为建设计会卞义祖国而努力学习的浪命感和远大目标。加里宁说:我没有看到一门不能教育青年热爱祖国,并培养他们具有最好的公民情感的科目,”化学也不应例外。

4.环境保护意识水平,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物质在不断运动变化,并按一定程序循环着,组成了环境物质的平衡体系。

而人类在生产、牛活中产生的污染却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新教材的有关章节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对会生进行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的教育,教师应通过“我们只有个地球”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别重要性。使学生认小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和习惯。

四、化学科学品质

化学科学品质指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化学科学品质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起看十分重要的作用。

1.化学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达到预定目的的意念。使学生学习动机的最有效的方法,化学足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科学,现代社会,不管是高科技成或常生活,都与化学科学息息相关,学化学是我国四化建设的需要,是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需要,在教学中应始终贯穿理想教育这主线,通过具体的实例,生动有趣的教学,使学生明确学生目的,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2.化学学习兴趣兴化,化学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化学力求认识、趋近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对学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在其中得到乐趣和满足化学教学中丰富裳采的实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教学情境,此外,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渊博的知识等,都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因素

3.情感。情感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心理反应和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愉快、热情的良好情感,可使学生产牛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悲伤,灰心、冷漠、烦躁等不良情感可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尤其对差生)的热爱、信任和尊重,教师高尚的人格,以及牛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都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感的重要因素。

化学科研论文篇2

近年来,许多高校都陆陆续续的开设了综合化学实验课程,并依据国家的相关要求,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了合理的改进和完善,比如: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或者是材料,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优化等。其中,高校对综合化学实验进行改进的目的有三个,它们分别是:一,拓宽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范围;二,培养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综合能力;三,让化学实验能够很好的体现出当代社会对科研实验成果的应用效果。然而,在目前,教学者在对学生进行综合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却还是因为实验内容的陈旧,使得教学出现了综合性不强的这一现象。因此,为了提高综合化学实验教学的综合性,教学者就应当对已有的科研实验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究,然后再将其合理的转化成化学综合实验,并结合国家对化学课程的教学要求,为学生研发出一个更具有效力的综合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2探究科研实验转化成综合化学教学实验

为了更为直观的体现出科研实验转化成综合化学教学实验的这一过程,本文将以“羧酸氧钒化合物”这一科研实验为例,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1)研究“羧酸氧钒化合物”的意义。

钒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它的熔点很高,常与铌、钨、钼并称为难容金属,有延展性,质坚硬,无磁性,具有耐盐酸和硫酸的本领,且其在耐气-盐-水腐蚀的性能要比大多数不锈钢好,它在空气中不会被氧化,可溶于氢氟酸、硝酸和王水。其次,它还被作为人类的营养剂或者是药剂,可治疗糖尿病、风湿病、结核病以及贫血症等。与此同时,在经过各国科学家对其进行的多年研究之后,表明:因钒类化合物具有对人体内部器官有着比较大的刺激性等特点,所以钒类化合物成为了阻碍人们对钒进行深入研究的一个障碍。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障碍,科学家在经过多次实验与探讨之后,研发出了“羧酸氧钒化合物”,且该化合物也成为了当今社会中的一个研究热点。

(2)探析“羧酸氧钒化合物”实验。

该实验借助钒化合物和芳香羧酸的化学反应,来窥探它们的反应时间以及反应过程,并从中找出它们能够达到最好反应效果时所必备的条件,以满足教学者对化学实验的综合性要求。

(3)简析实验目的。

该实验的目的有如下几个:①让学生熟练掌握红外光谱的实现原理;②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到蒸发仪等实验仪器的具体操作步骤;③让学生回顾已经学习过的理论知识,比如:过滤等;④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羧酸氧钒化合物”的制作原理;⑤培养学生对化学进行综合实验的能力。

(4)探究实验原理

①对V2o5和H2C2o4进行催化处理,使它们生成VoC2o4;②让phCooH和Ca(oH)2酸碱中和,得到(phCoo)2Ca;③让新生成的VoC2o4和(phCoo)2Ca进行复分解反应,获取生成物Vo(phCoo)2和CaC2o4;④对Vo(phCoo)2和CaC2o4进行过滤和结晶等操作,获取最终产物。

(5)分析实验所必备的试剂和仪器

①试剂:草酸、氢氧化钙、无水乙醇、氢氧化钡、苯甲酸、硫酸氢钒和水杨酸。②仪器:旋转蒸发仪、玻璃棒、圆底烧瓶、锥形瓶、搅拌器和橡胶导管等。

(6)探析实验的具体步骤

①取适量V2o5置于锥形瓶中,并向锥形瓶中加入50毫升水以及22.5mmol的H2C2o4,利用玻璃棒将其搅拌均匀。待搅拌均匀之后,将锥形瓶放入微波炉,用中火对其加热十分钟。取出待凉,进行过滤,得到VoC2o4溶液。②取30mmol水杨酸以及15mmolCa(oH)2,将其装入盛有170毫升水溶液的玻璃瓶中,然后对玻璃瓶进行一小时的水浴加热,注:水浴的温度要控制在75摄氏度左右。待反应完全之后,所得溶液从原来的粉色变为无色。③把无色溶液倒入VoC2o4溶液中,搅拌时,可观察到有大量颗粒状物体析出,待凉,过滤,观察剩下的溶液,可见溶液的量比原来的减少了三分之二。④将100毫升无水乙醇加入母液中,有少量深蓝色沉淀物析出,对溶液进行过滤后,用无水乙醇对沉淀物进行清洗,然后再对沉淀物进行干燥处理。⑤把30mmol苯甲酸以及15mmol氢氧化钙融合在一起,使其在80摄氏度的水温下进行水浴回流处理,待其反应完全之后,所得溶液为无色。⑥向5中所得的无色溶液中加入VoC2o4溶液,保温搅拌四分钟,待其充分反应之后,冷却,过滤。把100毫升无水乙醇加入过滤之后的溶液当中,静置五分钟,过滤,对滤得的沉淀物用无水乙醇清洗,最后再对沉淀物进行干燥处理。

(7)简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V=o能够在整个反应的过程当中,被完整的保存下来,且它在发生配位反应的同时,也生成了氧和钒的配位键。其次,在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得出羧酸氧钒化合物的化学式为:Vo(phCoo)2,且该化合物的结构是五配位的四角锥形。

3结语

化学科研论文篇3

一生物科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教育管理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院教学管理——缺乏一套全程跟踪、可操作性强、符合生物科学类专业研究特点和需要的毕业论文管理监控体系

目前,高校内部教育教学管理上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毕业论文的质量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措施力度还不够。已有的管理制度缺乏具体的操作规程与管理措施,特别是在过程管理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3]。每年我校教务处会定期召开毕业论文工作会议,从宏观角度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规范,要求严格,目标明确。各学院在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布置会上要求严格,但缺乏认真检查,缺乏督促师生认真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的全程跟踪管理监控体系。而且各学院、各专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果完全按照学校整体安排统一执行,很难满足生物科学类专业研究的特点和需要,从而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指导教师责任意识淡薄——指导任务重,精力有限,偏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壮大和发展,毕业论文工作面临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

近三年来,我校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数与学生数比例维持在1:5左右,即平均每位教师指导五名左右学生。然而,目前,高校对教师教学业绩量考核逐年加大,大多数指导教师都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而且学生做毕业论文时间相对集中,致使指导教师指导任务重,精力有限,责任意识淡薄,学生又不愿主动学习,导致同一个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写作进度基本相似,大体框架基本一致,缺乏创新性,与目前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相差甚远,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三)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对毕业论文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学术素养

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大背景下,学生普遍认为毕业论文与就业关系不大,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开始就抱着应付的态度。我校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安排在第七学期第十周开始到第八学期。那时恰好是学生找工作、考研的关键时期,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不能合理安排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学生由于招聘会、考研、考公务员等经常请假。学生实际工作量小,调研不充分,实验数据缺乏完整性,文章的可信度低。甚至有少数学生采取抄袭、拼凑或网购论文等手段蒙混过关[4]。同时,由于平时缺少积累,学生学术素养普遍较差,集中反映在毕业论文写作语言基本功差、思维逻辑不严密、外文翻译和文献检索能力差、书写格式不规范等。

二生物科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规范化管理的改革与探索

(一)构建院级毕业论文组织管理体系和全程跟踪的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监控体系

根据生物科学类专业研究的特点和需要,制定出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工作实施细则,规范毕业论文工作进程。学院采用“院领导研究所所长督导老师指导教师辅导员/教学秘书/教务员”五级管理体系,构建以毕业论文领导小组、毕业论文督导小组、毕业论文管理小组、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毕业论文答辩小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毕业论文督导老师和学生毕业论文联络员为一体的管理模式,对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实施全过程的检查督导与监控管理。重点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围绕学生,各级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应有的管理功能。

(二)设计生物科学类毕业论文模板

为了规范管理,统一格式,在参照学校毕业论文模板的基础上,结合生物科学类专业毕业论文的实际情况,细化各项指标体系和格式要求,对一些细节问题,如字体字号、段落间距、图表公式编排、参考文献著录等格式方面的规范化要求在毕业论文模板上做好批注,给学生作统一说明,设计出符合学校要求的生物科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模板,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就近几届毕业论文的浙江省抽查和校外专家评审结果显示自制毕业论文模板在毕业论文规范化要求方面效果明显。2008届我校生物科学专业在浙江省本科毕业论文抽查工作中获得同类专业第二名的好成绩,2009届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在浙江省本科毕业论文抽查工作中获得同类专业第三名的好成绩,2010届毕业论文中期检查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荣获全校第一的好成绩,2011~2014届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规划化管理模式得到了专家的好评。

(三)毕业论文督导老师联系制

为了加强规范学生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学院成立了毕业论文督导老师联系小组,由各研究所推荐人员组成,主要协助研究所所长管理好本研究所教师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毕业论文督导老师主要督促学生按计划进度完成毕业论文相应内容,把关毕业论文格式并给学生作毕业论文提供咨询和帮助,也给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特别是缺少毕业论文指导经验的青年教师提供建议和帮助。学院自2008届开始就已建立毕业论文督导老师联系制,给每位学生配备毕业论文督导老师,从而加大了毕业论文质量保障力度,确保全程跟踪的毕业论文管理监控体系的有效实施。

(四)通过毕业设计指导课程教研模式改革,提升学术素养和技术规范

生物科学类专业开设有毕业设计指导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让学生扎实掌握技术规范,提升学术素养。在2013届生物科学专业毕业设计指导课堂中已进行初步尝试,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课程教研模式改革有一定成效,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语言基本功、思维逻辑、外文翻译和文献检索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书写格式也更加规范。本次教学改革以2013届生物科学专业为实验对象,以2013届生物技术专业为对照组,分别统计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化初审通过率,经x2检验显示两者之间的差异性。2013届生物科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化初审通过率明显高于2013届生物技术专业学生,x2检验显示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

(五)启动本科生毕业论文分批次答辩

为了缓解考研、就业与毕业论文工作的冲突,规范毕业论文进程安排,进一步提高毕业生毕业论文质量,学院对毕业论文答辩采用了分批次答辩方案。对于不考研的同学要求于第七学期结束前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对于考研的同学可申请第八学期中后期完成毕业论文答辩;我校生物科学类专业从2012届开始实施分批次答辩,从2012届至今已经开展三届分批次答辩,此种答辩形式深受学生欢迎和好评。

(六)制定考核办法和奖惩激励机制

我校已将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量纳入到教师教学业绩考核中,教学工作量可以代替部分科研工作量要求。学院层面拟定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考核办法和奖惩激励机制,将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量纳入到学院绩效考核分配方案中。同时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量也作为教师评定其他教学奖励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依据。学院还从学校拨付给学院的教学业务经费和创收经费中提取毕业论文专项经费,制定相应的支付标准,支持毕业论文工作,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毕业论文指导积极性,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综上所述,毕业论文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从一系列促进毕业论文教学研究工作的有效措施共六个方面探讨了我校生物科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规范化管理的实践过程。根据生物科学类专业的特点,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加强研究探索,使毕业论文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从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九生,管爱娟.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9(2):109-110.

[2]袁励红.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89-92.

[3]曹桂飞,吴宏.加强过程管理,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J].传承,2009(7):114-115.

[4]熊小琴.关于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3):53-56.

化学科研论文篇4

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学科群

当下,尽管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调整期,但发展依然迅速,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群众越来越多的追求高品质的文化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文化大发展的方向。于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春风化雨,迎来又一个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时期。在十二五计划期间,中国的文化产业也必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我国文化产业学科群建设现状概要

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来看,文化产业不是单个企业的成长,而是在一定的环境和空间的聚集,呈集群化发展的态势。目前,我国各类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迅速,因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研究逐渐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但仍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提高文化产业附加值的需要:文化产业是一个高附加值的产业,建立集群式文化产业学科群有助于实现和提高文化产业附加值。

建立文化产业集聚园,就是以产业集聚的方式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这是各个地区建设特色产业群的必由之路,也得到中央的认可和支持。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文化产业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群在多数情况下是以文化产业集聚园的形态出现的。文化产业集聚园必须有合理的定位与规划,同时按照产业链经营的方式,才能打造成为好的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文化产业基地作为承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有效形式,必将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

2.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学科群的建设

黑龙江省在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黑龙江省在“十二五”期间,明确了“以大开发促进文化大发展、大融合实现文化大跨越”的总体思路。近年来,黑龙江省先后成立了文化改革与发展促进会、北京·龙江国际文化发展中心、黑龙江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黑龙江文盛文化产业投资公司等,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文化融资渠道的拓宽,集聚优秀文化要素,凝聚各方文化人才及促进龙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动力。

东北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条件:一是文化颇具特色,创意人才资源丰富。二是自然风光壮丽,少数民族风情独特,历史遗迹丰富,适宜发展文化旅游业。三是紧邻日韩等文化创意发达国家,便于承接文化创意产业外包服务。通过承接外包业务,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必要的资金、技术和人才,逐渐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a.我省文化产业学科群“四大主体”

黑龙江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是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重要阵地,担负着教学科研的任务,同时又与学科群基地产业实践紧密联系;在各学科群研究所,文化产业学科交叉互渗,每个学科群都是对文化产业学科的整合,涵盖了文化产业的所有学科领域;每个学科群都可与各个学科群基地结合,实现了文化产业学科的整合和学科与产业实践的整合与资源共享;做到教学研究与产业实践相互穿插,文化产业学科与文化产业基地交叉融合;既保证教学科研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又能够和产业实践做到对接。

黑龙江文化产业学科群创意研发基地。基地特色:以文化产业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作为支撑和源泉;既是文化产业研发、实验基地,也是教学基地;结合文化产业前沿学科发展,侧重于对新型文化产业的研究实践,形成与传统文化产业交融的前瞻性、创新性基地;以产业研发促进文化产业学科的发展;致力于黑龙江特色文化产业的创意和研发;文化产业创意产品服务社会。

基地任务:相关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文化产品的创意设计研发;文化企业创意项目孵化;文化创意产业实践基地;文化创意成果展示;品牌宣传策划运营;文化创意产品调研与信息回馈;文化产品的衍生效应。

黑龙江文化产业博览中心。汇聚、整合黑龙江省的文化产业;以高端论坛和学术交流为学术品味;举办国内外各类演出、展览,展示文化产业的创意成果;为社会各界文化产业提供服务;围绕一个主题,举办系列活动,从前期论坛到活动举办,到巡回展示,形成链条效应;建立网上黑龙江文化产业博览中心,通过网络直接参观中心活动。

文化产业公司企业入驻中心。通过文化公司入驻企业,可做到学术研究与文化产业实践直接交叉融合,带动学术研究和实践的相互促进与良性循环发展;可满足人才培养导师双师制对业界高端专业导师的需求;实践引导教学,促进教学与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践性,符合培养应用型、实践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可使文化产业的学术研究直接在实践中检验,使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企业进驻既是服务基地,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出口。

B.黑龙江省五大学科群内容

文化产业创意学科群(对相关文化产业的创意进行研究,可包含动漫、影视、新闻出版、数字媒体、音乐、美术等相关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研发学科群(侧重对所有相关文化产业的研发、实践)。文化产业品牌规划学科群(侧重对文化产业的品牌塑造、策划、宣传、营销、推广等进行研究和实践)。文化产业行业研究学科群(可对文化产业相关行业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特点特色等进行研究。包含动漫、影视、新闻出版、数字媒体、音乐、美术等相关文化产业)。

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学科群(对我省地方特色文化产业进行研究与实践,如冰雪文化、金源文化、犹太文化、欧陆建筑文化、龙江少数民族文化等)。

C.黑龙江省五大学科群“六大功能”

文化产业的理论创新平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文化产业创意研发、文化产品效益转化、文化产业博览、服务社会功能。

D.黑龙江省五大学科群重点打造“十大基地”

动漫基地、企业多维包装中试基地、媒体策划包装推广基地、新媒体创意研发基地、数字出版基地、影视文化产业研发基地、“三网融合”传媒创意研发基地、数字影像制作基地、原创音乐制作基地、视觉艺术创作基地。

e.黑龙江省五大学科群创立“五大人才培养计划”

文化产业教师培养计划、文化产业精品品牌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行业创新高水平人才培养计划、国际化文化产业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社会文化产业人才提升计划。

以黑龙江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作为核心,以动漫基地、企业多维包装中试基地、媒体策划包装推广基地、新媒体创意研发基地、数字出版基地、影视文化产业研发基地、“三网融合”传媒创意研发基地为支撑点,黑龙江文化产业博览中心作为展示窗口,公司企业入驻作为文化产业研究与社会服务、产业实践的直接对接渠道。

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成为未来文化产业生成的重要方式、途径和发展走向,建立学科交叉互渗融合的文化产业学科群必将为黑龙江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黑龙江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今后要乘龙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利势头,真正将瑰宝开发出来,把黑龙江建设成为边疆文化的大省、强省。

[1]张胜冰,徐向昱,马树华著.世界文化产业概要.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2]蒋晓丽著.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化学科研论文篇5

论文摘要:彝族文化学是一门构建自己理论知识体系的学科,是研究彝族及其文化的人文社会科学,具有科学性、民族性、复合性等学科特征。

彝族文化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渊源可追溯到彝族毕摩经,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后,由于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及民族文化学的多方面的展开和深入,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目前,彝族文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整体的学科建设,以推进彝族文化学学科的整体进程。相形之下,彝族文化学的微观研究方面成果显著,影响尤大,而彝族文化学宏观方面的理论体系和方法研究则稍显不足。彝族文化学的学科理论建设关系到整个学科的走向和进程,关系到彝族文化学的学科特色和学科地位。钟敬文先生在论述民俗学学科建设时,曾指出:“民俗学的所谓‘学’的含义,主要就是这种理性的认识”这对彝族文化学的学科建设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因此,彝族文化学的理论体系构建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应该是彝族文化学研究的一个中心课题。本文就这个方面谈谈个人的一些浅见。

一、什么是彝族文化学

谈到彝族文化学,就涉及到了彝族文化学学科的定义问题。那什么是彝族文化学呢?彝族文化学的定义包含了研究对象和范围两个方面的内容。什么是彝族文化学的研究范围和对象呢?彝族文化学作为狭义的民族学学科,民族学的学科范围界定,对彝族文化学不无启示。一般来说,民族学的研究对象的认识主要有两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在早期占主要地位,把民族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民族。在1950年代以来学术发展延续性的影响下,人们将民族学定义为“以民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把民族这一族体作为整体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民族的起源、发展以及消亡的过程,研究各族体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一般说来,民族学是研究民族的科学。如说得更具体点,民族学是研究现代各民族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民族学是一门研究处在古今一切社会发展阶段上的所有人们共同体的历史科学。”[4]第二种观点在进入1990年代以后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认为民族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民族、族群及其文化的认识。“民族学并不是一门专门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也不是专门研究民族共同体的科学。”“民族学是世界各民族历史的和现实的生活与文化的一门科学,是一门考察各民族文化,从事于记录和比较的学问。”“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文化,而不仅仅是民族,民族不过是文化的载体之一。因此,民族学研究的对象实际上是文化而非民族。”[7]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可以说,彝族文化学的研究顾名思义即研究彝族及其文化的学科。如何界定彝族和彝族文化?宏观上来说,二者同为一体,就如物质与精神在一个人身上得到了统一。先有民族实体———彝族,再产生精神状态———彝族文化。正因为有这个民族实体的存在、发展,才有了相应的彝族文化。这里有个产生的时间逻辑关系。但二者从辩证的关系来看,则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彝族的形成,有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而民族文化的产生,尤其是属于文化范畴的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又是形成民族的重要标志和内在动力。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现在把彝族文化学定义为:彝族文化学是一门研究彝族及其彝族文化,以揭示彝族的本质和彝族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人文社会科学。

这个定义可以理解为三个概念层次:一是彝族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彝族及其文化;二是研究目的或最终指向———提示彝族的本质和彝族社会发展规律;三是学科类别性质———人文社会科学。第一个概念层次已在前边作了阐述。第二个概念层次与第三个概念层次有着内在联系,研究的目的决定了研究学科的性质。彝族文化学从科学分类上,既属于人文科学,又属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指那些主要以人类社会的组织与结构、体制与关系、功能与效率、秩序与规范的研究对象,并为人类社会之有序、高效运作提供知识、理论与管理手段的科学。”“人文科学,则是指那些主要以人的精神世界、价值体系与心灵情感为研究对象,并为人类理解把握存在意义、生命本质、生活目的等终极性问题提供价值理性、知识、思想、理论的科学。”[8]二者同是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只是研究的角度、层次、领域不同而已。人文科学着重于人的本质属性,如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社会科学则侧重于社会文化的系统,如社会经济系统、社会政治系统、社会文化系统,突出表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上。彝族文化学属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科学,是人文社会科学。

二、彝族文化学的学科特征

彝族文化学的学科特征主要包括学科的科学性、民族性、复合性等三个方面。

1、科学性

彝族文化学作为一门人文社会学科,属于科学的范畴,因而具有科学性的特征。这个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彝族文化学研究是一个对彝族及其文化的认识过程,彝族及其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人们对它的认识有一个简单到复杂,局部到整体的过程,这个认识过程是与彝族及其文化的发展是相对应的。一方面,彝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同时也在改造自己本身,在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思维逻辑也得到了发展,这是彝族作为民族主体对自己及其文化的认识过程。另一方面,彝族作为一个独特的民族,其民族文化不可避免地烙上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在彝族各种文化事象上表现出来自己的民族意识、性格、风格,如毕摩经、彝族服饰、民居、歌舞、民间文学等等。因其文化的独特个性,具有自身的研究价值,从而引起国外研究主体的关注、参与、深入研究、认识。这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外在表现到内在本质的客观认识过程,符合科学的认识规律。两个方面的认识过程决定了彝族及其文化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决定着彝族文化学的学科价值。

其二,彝族文化学是一门构建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的学科。前述彝族文化学之“学”,是一种理性认识,是一个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一门学科是否真正成熟,在社会实践中是否有作用,其理论体系是否健全、完善,有发展演化性是根本的判断标准。这个标准的科学性主要包含两个发展过程,一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发展过程;二是从理性认识在客观现实中检验丰富、完善的理论发展过程。相对说来当前的彝族文化学研究较多地集中在某些彝族及其文化事象的层面上,热衷于对这些文化事象的搜集、罗列、阐述,虽然一些濒危的文化事象,如毕摩经的抢救、搜集,传统文化生态传承保护是必要的,但庸无讳言,彝族文化学的这种微观研究过热,宏观研究不足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变,势必影响彝族文化学的整体进程。这种过份注重微观,单一的彝族文化事象的研究,使彝族文化学的独立品性面临边缘化的危机。虽然现今彝族文化研究表面很热闹,但不少彝族文化事象是被当作其他门类学科输送、提供材料的资讯库。一门学科的第一阶段是明确研究对象,然后进行研究对象、材料的搜集、整理、抢救、保护工作。第二阶段是在此基础上挖掘整体文化的深层内涵,探索内在逻辑关系,并进行自身的理论构建,在多学科的交汇与融合中凸显自身的学科特色,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使之成为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立学科。从这个意义上讲,彝族文化学要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成熟的学科,其学科的理论性构建仍任重道远,但这是不可忽视的。

其三,彝族文化学的学科建设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社会活动。科学性表现在客观性、创造性和实践性三个方面。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是因为它从客观实际出发,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事物的内在发展规律,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这个认识利用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创造性是重要的内在因素。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真理也是有相对性的一面,理论来自实践。理论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活动,其与时俱进的创造性尤显重要。同样,彝族文化学的学科建设是一种具有实践性和创造性的社会活动。彝族文化学的发展不能离开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实际。彝族文化学要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以适应、促进彝族及其文化的全面发展、进步,其理论方法的创新是关键。如何创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来的过程是认识升华为理论的过程,去的过程则是理论检查、丰富、发展的过程。彝族文化学现在面临着两个历史性机遇,一是国内现代化和国际全球化的生存大背景;二是新兴学科层出不穷,学术环境、氛围大为改善的学术背景。如何在这两个历史性机遇中,以创新的姿态面对彝族文化学新形势,更新学术理念,调整学术方式,构建有自己特色的彝族文化学理论体系,自觉地建立彝族人文传统的文化品格与时代特征的国际彝族文化学,成为彝族文化学研究主体所面临的一大课题。

2、民族性

民族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彝族文化学作为研究彝族及其文化的一门学科,具有较为明显的民族性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的研究对象

从内容上看,彝族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文化渗透着其自身存在的民族中,而构成民族及其文化的诸要素和它们的各子要素及其历史演化过程本身就属于彝族文化学的研究对象、范围,诸如彝族的语言、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历史、文学、伦理道德等。

(2)学科的理论构成

彝族文化学的学科理论源于对彝族及其文化的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本身的民族性决定了其理论构成的过程,不能离开这个特定的民族性,使研究主体的价值取向渗透着民族性。例如要把彝族毕摩经中的《吾查买查》翻译成不同民族语言的研究文本,其过程由于不同民族语言本身的差异性,作品的原生态性会出现脱落、异化的情况。这是研究对象决定的客观差异性。没有深入民族的精神文化中,先入为主的以主体自居,视研究对象为“原始”、“化石”、“愚昧”的支配之物,然后以先验理论来分解、包装、组合、炮制,这样的学术理论构成必然是空间失败的。只有承认民族性的前提下,改变以往“主———客”关系,虚怀以待,还原客体同样的主体身份,变成“主———主”关系,相互倾听、交流、对话,达到文化的沟通、理解,这样才能真正深入一个民族的精神层次,这样的理论构成才是有生命力的。有些研究者通过学习研究对象的民族语言,以平等、虚心的姿态切入研究领域,他们的研究成果、理论构成也最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这个过程是双向的。一方面,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这个民族的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向研究者渗透;另一方面,这种渗透又通过其研究文本或理论构成表现出来,又因为研究者自身拥有的民族文化精神与研究对象的民族文化精神产生碰撞、融合的良性运动,其理论构成更具有文化参考价值。

(3)学科的表达形式

彝族文化学具有的民族特征还表现在其表述的文体形式上。彝族文化学的理论体系的构建需要吸纳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吸纳的过程也是民主化的过程,原本属于异民族、异文化的理论、方法,要吸纳、融合到本民族的学科理论中,必须要考虑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审美标准、历史状况,尤其是表述文体,这样才能使外来理论有机地融入本民族的文化体系中。实现理论的民族化、本土化,成为具有彝族文化学特色学科理论。彝族文化学也只有在这种不断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中,实现科学理论的本土化、民族化,从而得到发展、宏大。

3、复合性

彝族文化学的复合性是历史发展情况和学科发展要求决定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由于受不同时代背景、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地理环境的制约影响,形成了研究对象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复合性特点。此外由于彝族文化学本身的发展规律要求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地域的研究主体的参与,所以又形成了研究主体的复合性特点。

(1)研究对象的复合性

彝族及其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尤其是彝族文化是多种文化因素、文化层面互化和整合的结果。彝族的历史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其经历到的地域有北方草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接触交往过的民族有早期的华夏族,后期的汉族,还有古羌及其分支民族,如藏族、白族、纳西族、傈僳族、哈尼族、独龙族、拉祜族等;碰撞、融合过的文化圈有草原文化圈、华夏文化圈、中原文化圈、雪域文化圈、山地农耕文化圈、建国前保留着母系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等多层次社会形态。这种由历史性形成的多元文化融合到彝族文化中,使其具有了复合性的特点。从彝族的毕教来看,有着自然崇拜、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因素,也存有藏传佛教的因子,也融合了汉族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道教的“五行说”、“三界六道”说等等外来文化因素。彝族民居、土司衙门也融合了彝、汉、白族等建筑艺术的文化因子。

(2)研究主体的复合性

彝族文化学最早兴起于国内,逐步向国际型学科发展。彝族文化学的产生、发展来自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学者、专家共同合力的结果。如早期的杜达尔·特拉格来、安邮德、拉波特、儒贝尔、托雷尔、奥尔良、沙尔雅、享利·科尔迪埃、侏禄维亚等;中期的杨成志、丁文江、高华年、马学良、马长寿、余学良、傅懋?蕖⒘忠??⒎焦?ぁ⒙薰?濉⒘跻⒑骸⑹┭??⒐????⒎朐?康?后期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一批彝族及汉族中青年学者。这些来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研究主体群一方面给彝族文化学注入了新鲜的文化因子;另一方面他们的学术理念、理论方法使彝族文化学的研究别开生面,为学科建设提供了极大参考价值,同时推动彝族文化学与国内外学术发展方向、发展潮流进一步融合、接轨,彝族文化学进一步实现了学科国际化的目标,把彝族文化学纳入国内、国际的学科建设平台上,使彝族文化学的发展空间趋于广大。

化学科研论文篇6

关键词:水文化;研究态势;分析

1988年10月25日,在淮河流域四省治淮宣传工作会议上,李宗新先生首次提出应大力开展水文化研究。①历经近30年的发展,在水文化理论、水文化建设、水文化教育、水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运用计量分析和统计学知识,对检索到的水文化论文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一、水文化研究的学科分类与发展轨迹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设有13个学科门类,110个学科大类。水文化归属哪一个学科?经检索发现,文学、工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文献比较集中,教育学、理学、法学、历史学居中分布,管理学、艺术学、哲学分布的较少,农学、医学、军事学没有相关文献,文化及水电工程是关注最多学科。在上述学科门类中,排本学科门类首位的是:文学是中国文学33篇,工学是水利水电工程239篇,经济学是工业经济119篇,教育学是高等教育19篇,理学是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25篇,法学是民族学13篇,历史学是考古10篇,管理学是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10篇,艺术学是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8篇,哲学是中国哲学6篇。除上述研究领域文献较多外,还鲜见于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林学、中药学、医学技术、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等学科。由此可知,水文化研究内容广泛,不仅有文史哲人文学科内容,而且还有理工类自然学科,同时还有经管法等社会学科的内容,属于新兴的文理交叉学科。我国水文化研究历经开展宣传研究(1989—2003年)、服务水利实践(2004—2006年)、政府倡导推动(2007—2010年)和规划专项建设(2011—2014年)阶段,基本上与年度发表文章数量趋势相吻合(见表1)。特别是2011年水利部《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来,《基于人水和谐理念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研究》和《中国水文化发展前沿问题研究》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点)课题相继立项,国内学者的水文化研究主要聚集在水文化理论、水文化遗产、水文化资源、水工程文化、地域水文化、水文化教育传播等方面。从表1可知,1989—2001年,水文化研究的论文较少,年均不足6篇,低于年均篇数的年度为1989年、1992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尤其是1993年和2001年分别为0篇,这说明水文化研究处于萌芽阶段。2002—2006年,论文数量呈平稳缓慢增长态势,平均每年约20篇,这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进入2007年后,论文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到2008年、2010年达高峰期,随后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正趋向稳定和成熟。从2011年开始,论文数量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年均为86篇。2011—2016年篇数占所有论文的53.4%,说明此阶段是我国水文化研究领域的探索和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1989—2003年,没有研究生以水文化选题作为学位论文。2004—2016年,学位论文共39篇(博士学位论文2篇,硕士学位论文37篇),学位论文数占所有论文的4.06%,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在基础理论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在学位论文中,最早的博士学位论文是2004年艾菊红的《傣族水文化研究》②,最早的硕士学位论文是2005年刘虹弦的《水脉相连气韵横生———水文化在现代城市形象中浸润和延续》。在水文化文献中,主要来自《治淮》《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水利发展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中国水利》《江苏水利》《水利天地》《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涉水行业主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主办的期刊。在水文化研究中,涉水行业高等院校期刊如《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昌工程学院学报》等成为主要学术交流阵地。尤其是《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自1985年创刊就设有“水文化研究”专栏,成为全国期刊界历史最长、影响最大、声誉最高的特色栏目。此外,《北京水务》《中国三峡建设》《山西水利》和《城乡建设》这四种期刊数量也位居前列,说明水文化研究与水利建设也紧密相连。

二、水文化研究的热点、焦点与团队分布

文献分析表明,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还没有刊发与水文化相关的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教育、历史类文章,中文核心期刊刊发水文化研究文章更少。在水文化研究论文中,被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论文较少,《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或收录论文屈指可数。这说明,水文化研究期刊层次和期刊学术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对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分析,可以很好地体现一门学科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焦点。水文化研究出现频率极高且排在前列的关键词有“水文化”“水”“文化”“水文化遗产”“人水和谐”和“水文化建设”。这说明,以上述词语为关键词的文献相对比较集中,是水文化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焦点之一。同时,频率在4次以上的关键词主要有“建设”“水利风景区”“保护”“内涵”“水文化教育”“水景观/开发/保护利用”“教育/水资源/水利院校/城市发展/发展”“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传承/生态文明/水文化传播/和谐/水利工程/水环境”和“水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由此可见,水文化研究的范围和领域更加广泛,如水生态文明、水文化传承创新、水教育传播、人水和谐等成为水文化研究新态势。通过分析研究机构,可以了解我国水文化研究团队和研究基地分布格局。水文化研究发文排在前3位的全部来自高等院校,分别是河海大学、南昌工程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其中,河海大学38篇,发表文献最多,占总数的3.94%;南昌工程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发文章分别占总数的2.07%、1.87%,这与河海大学水文化研究所、南昌工程学院水文化研究中心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水文化研究中心都是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密不可分。上述研究基地已经成为水文化研究、水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高地。

三、水文化研究的成绩、不足与未来展望

化学科研论文篇7

经过六十多年的努力,新中国的艺术科学理论研究已逐步走向深入,研究体系日益完善,枝繁叶茂,结出硕果。为繁荣理论建设,中共中央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等战略任务,强调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包括艺术学科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发展与繁荣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国家加大了对哲学社会科学及艺术科学的投入,各级党委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及艺术科学重要地位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艺术科学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当前的文化体制改革也明确要求,全国各级文化科研机构务必进一步完善研究机构、整合学术资源、抓住时代机遇、创新思路方法,努力进取,完成任务,争取更大成果。

艺术科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建设得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作为全国文化系统的公共信息平台,本着一贯致力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宗旨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海纳百川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气魄,《艺术百家》杂志社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委托,经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厅党组研究,决定自2010年起,陆续分期分批介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以及国家艺术教育理论研究和艺术学科建设的最新成果。欣逢中华盛世,共襄文化盛举。

ResearchStatusandDevelopmenttrendofnationalartDisciplinary(Ⅲ)

LeadingGroupofficeofnationalartDisciplinaryplanning

(ministryofCulture,Beijing100020)

七、文化艺术管理

文化艺术管理研究在“十一五”发展迅速,成果显著,主要得益于国家层面对文化艺术的高度重视和政策引导,成就最突出的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和文化产业研究三个领域在学科建设、理论创新和学术成果等方面都有突破性进展。

(一)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学术成果渐趋丰富,学科体系逐渐成形

在有关政府部门及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等部级学术研究机构的推动下,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逐渐拓展至其他学术机构和大专院校,各界学者越来越关注文化战略研究,并从各自领域出发,对文化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渐成规模,其理论成果为文化战略学科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学术基础。

1.文化战略研究总论从学理上阐述文化战略的由来及含义,阐明其演变及基础理论。

在“十一五”期间,关于文化战略总体构想的专著主要有《中国文化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当代文化发展新趋势研究》等,相关的学术论文有《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战略构想》、《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文化战略选择》等论及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探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国际背景下,我国文化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提出制定和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并从学理上阐述文化战略的由来及含义,阐明其演变及基础理论,重点讨论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对于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为文化战略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理论框架。

2.文化战略目标研究成果显著。

我国文化战略的目标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实现这一目标,需选择适当的战略路径,制定有效的发展策略。《中国:软实力方略》、《软文化•真实力――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论剑: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软实力(一)》、《软实力:中国视角》、《文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等著作,《软实力与中国文化战略的发展走向》、《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要构成》、《主流文化的体系建构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等论文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软实力包括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民族凝聚力、文化吸引力、国际影响力与形象等等,但是其核心元素在于价值观。

2008年,旨在形成完整知识谱系和体系化研究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研究》被立项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委托项目,包括《原典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进程及其成果形态研究》、《基于改革开放背景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创新研究》、《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命题条件下的文化发展规律研究》四个子课题;《中国主流电影与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中国电影的精神地图――论主流电影与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路径》、《和谐•仁爱•自然――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历史阐释》等论文系统梳理与重新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重要资源,推进中华文化发展的无形力量,切实加强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文化战略的核心。

提高文化软实力还需在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借助现代信息传播媒介,拓展我国文化传播的范围,提高我们文化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构建中国崛起的对外文化战略》、《建构先进国家的文化形象凝聚和谐发展的无形力量》、《中国主流电影中的国家形象》、《用流行文化传播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电影“走出去”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等论文提出建设覆盖面广、内涵丰富的强有力传播体系,促进价值观的认同,提高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3.文化发展战略措施研究针对性强、应用功能突出。

文化发展战略的措施涉及文化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市场、知识产权、文化遗产、区域与城乡文化发展、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诸多方面,是文化发展战略体系的核心内容。学者们在强调政府宏观调控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制定文化政策和战略规划,以及在文化发展、文化保护上应起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进一步强调了基层文化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提出,要从国家文化发展高度认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意义,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认知我国实施文化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施方式。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规律,脚踏实地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乃是关涉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问题。

《“国家文化安全”的现实问题以及历史境遇》从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断层与缺席带来的危害,从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概念和现代意义上的空间和时间维度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当前国家文化安全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历史境域,指出保障国家文化的独立和完整的战略意义。

4.研究国外文化战略的成果有品位有影响。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文化的战略地位,这些国家在文化发展方面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规划,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文化法律和文化政策,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支柱产业的同时,亦注重文化产品的输出和扩大本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它们不但构成了我国文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我国文化战略研究重要的参照系,而且也为我国文化发展提供了成功经验,对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研究欧美等国文化发展战略的主要论文有《美国文化产业与对外文化战略》、《葛兰西――政治战略与文化战略》、《美国外交中的文化价值观因素》、《论冷战后美国对外文化战略及我国应对之策略》、《全球背景下的欧洲文化策略》等,起到了利用他山之石的功效。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向规范化和学理化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属于文化政策研究范畴,是中国现阶段文化政策的具体问题。自研究概念提出以后,相关研究不是很多,尚不成熟,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

国内第一部论文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中国文化报社主编的《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论丛》,该书集中了一些学者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初的理论探索,及公共文化服务从业人员对实践的总结与思考;深圳学者集体撰写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是国内第一部较成体系的探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问题的专著。

该书首次从政策的理论起点――公民文化权利,以及中国当代政治背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来论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合法性,涉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构成、支持与保障系统、绩效管理与评估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论》以严密的理论体系论述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命题背景、基本框架、基本原则、文化体制障碍,对中国语境下的公民基本文化权益进行了界定与论述,对于研究和理解中国公共文化政策领域的实践和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为公共文化生活空间关注文艺问题也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野和角度;其他研究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论文及经验总结散见相关学术会议、各地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报》、文化发展论坛网及其他地方报刊媒体,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居多,对体系框架及运作的理论探讨较少。

1.对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基本概念的探讨。

多数学者按照公共经济学理论,参照一般公共品的分析框架,来分析公共文化产品的特性――外部收益性、消费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齐勇锋认为,政府必须提供纯公共文化产品和准公共文化产品,前者直接关系到国家文化、文化信息安全及社会稳定,也与民族文化创新、传承直接相关,其供给容易出现市场失灵;后者虽然在消费上具有私人产品的竞争性,但在技术手段上难以实现排他性消费的服务和收费,或虽可以实现排他性的收费,但由于边际收益不足以弥补边际成本,需采取由政府和市场混合提供的模式。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主体研究。

国内学者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主体上的争论主要集中在政府是否应承担主导作用。支持政府主导者依托两种观点:其一,认识到市场失灵和社会公正是经济学有关公共责任的规范理由――它们说明了政府应当介入其中;其二,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尚不完善,区域间还存在巨大差异,公民社会尚未发育健全,政府还必须发挥主导作用。

3.公共文化财政及投入方式研究。

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方面,大部分学者倾向于立足中国国情,发达地区可逐步采取政府与市场混合提供的方式,但欠发达地区及农村还需要以政府提供为主。在公共文化财政投入方面,国内学者普遍赞同加大投入的观点,但在投入方式上存在不同主张,或主张效率第一,加强财政投入的绩效监管;或主张公平第一,财政投入应向农村和基层倾斜;或主张效率与公平兼顾,加强机制创新。

4.公共文化管理运作机制创新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满足公众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因此信息交流与沟通顺畅是体现其民主价值的重要方式。国内在信息技术使用上,目前主要侧重于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通过覆盖全国各地的网络传输系统,使文化信息经济、快速地传送到各地,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以消除不同地区在获取文化信息资源上的不平等。有学者认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我国基础文化建设薄弱的现状,改善城乡基层群众文化服务的供给状况。各地方在建设模式上进行了探索,如上海的社区信息苑、青岛的五连线、深圳的六个一创新工程等等。

5.农村(及弱势群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农村文化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国家已在2005年11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表明我国政府已明确自身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责任主体,但对于如何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真正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还有争议。

韩敬霞认为,我国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虽然一直由政府提供,但所谓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很多地方根本就不存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十分缺乏。利用市场机制,引入自由选择机制改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求关系,引入公平竞争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数量。但有学者认为农村文化建设主要是公益性文化,其产品和服务供给制度主要着眼于社会效益,以非营利性为目的,因此质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是否适合由市场机制起作用。

(三)文化产业研究发展迅速,成果可观

1.科研立项情况。

从公布的国家社科基金规划立项项目来看,关于文化产业研究主要集中于新闻学与传播学领域,每年资助涉及文化产业项目平均有5个左右。较有代表性的立项项目有:《中国出版产业结构及其演变趋势研究》、《境外资本进入中国传媒市场的现状、影响与监管对策研究》、《文化策略、亚意识形态与我国动漫产业发展》、《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研究》等。由于在国家的科研体系中,文化产业研究被归类于文化艺术管理学科下,在非艺术学学科的社科基金立项中,文化产业并非重点;因文化产业涉及面广,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也获得了一定资助。

“十一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规划项目中,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项目共有近20项获得立项。较有代表性的有《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我国戏剧产业化研究》、《西方国家传媒业的融合、竞争及规制政策的演化》、《我国文化服务业发展及政策研究――基于产业特性视角》、《中国电影全面实施产业化政策以来电影产业成果及问题研究》、《互联网时代欧美文化产业制度转型危机:版权体系的重构》等。

2.学术著作和刊物出版情况。

“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研究发展迅速,约有50部著作出版,成果丰富。较有代表性的有《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国家文化产业课题研究报告》、《文化产业学》、《文化产业发展与中国新文化变革》、《当代文化产业论丛》、《世界文化产业丛书》等。关于文化产业研究的学术刊物比较匮乏,目前主要有《中国文化产业评论》和《文化产业研究》,文化产业论文大量多发表于其他社科期刊上。

3.情况。

据中国知网数据,“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情况如下:

可见,与“十五”期间相比,有了跨越式的发展,数量增长2―3倍。另外,在和文化产业研究紧密相关的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领域,2006年1月1日到2010年4月20日,题名和主题中有文化体制改革的论文数量分别为2030篇和10075篇。尽管文化产业相关很多,但其中多为表层研究、描述性研究,厚重的理论研究和具有实践价值的对策研究所占比例不高。

总体而言,“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的研究非常活跃,且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但以著作、研究报告、论文形式出现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对文化产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了重要探索,在较短时期内呈现出大发展的局面。

结论

(一)经验与启示

“十一五”期间,我国艺术科学研究取得显著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蕴含着深刻的启示和有益的经验,认真总结这些经验,既是对以往工作进行理性把握,探索艺术研究的一般规律,更是着眼未来,为重新出发探寻方向,为制定艺术科学研究下一个五年的规划提供思路,打下思想基础。

1.艺术科学研究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开展文化工作的必然要求,更是新阶段文化建设的灵魂所在。

艺术科学研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找准自身定位,明确核心任务:通过对古今中外艺术史论与艺术作品包括艺术作用于社会大众的审美规律等的科学研究与理性观照,阐发先进文化,宣传先进理念。

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就必须通过艺术科学研究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以更加科学的态度和昂扬的理性精神,总结中华民族艺术审美的心路历程,阐发民族艺术丰富多彩的美学内涵,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无穷艺术魅力。

新世纪新阶段,进行艺术科学研究,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坚持崇高的学术追求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总结艺术科学各学科的历史和现实、学术思想资料和学术思潮,才能站在时代的高度,把该学科既已形成的基本范畴、观点、体系置于现实之中,使其内涵得到丰富,外延得到拓展,并提出符合实际的新观点,改造旧体系,构建新体系;才能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艺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2.艺术科学研究必须关注社会现实,必须根据现实需求调整艺术学科发展格局,深化和拓展艺术学科体系建设

艺术科学研究作为上层建筑中一部分,必然反映国家社会主要的经济关系,并为社会经济基础服务。艺术科学研究必须紧密联系当前社会发展现实,才能深化和拓展我国艺术学及其各门类学科体系建设及其当展问题研究。

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当代经济转型中的作用愈显重要,动漫、网络、游戏等发展迅猛,美术设计、漫画影视制作与新兴的文化产业结合,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理论研究和管理乃至艺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方面的研究已十分迫切。

大力推进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借鉴国内外的有益经验,深入探索、研究如何建立长期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深入研究国外文化艺术运作状况,积极探索如何充分利用当前国际文化活动的空间与平台,推动中华文化艺术走向世界、推动中国文化艺术产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与策略成为摆在文化工作者面前的课题。

针对艺术学及其各门类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十一五”期间,文化艺术科研工作者不断深化和拓展各门类学科体系建设,加强和扶持曲艺、杂技、木偶等学科基础薄弱、学科建设滞后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深化和拓展了艺术学各门类学科当展问题研究,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学科体系建设,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重视和加强艺术学各门类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边缘学科研究;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重视自然科学技术、其他人文社会学科与艺术科学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加强和拓展在多学科互渗融合中出现的新兴领域研究,大力推动新兴技术手段在艺术科学领域的应用。因此,各学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

3.艺术科学研究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社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理论联系实际是发展和繁荣艺术科学的根本途径。

艺术科学理论研究需要对大量艺术实践实例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和分析研究才能得出结论。只有在对当前一些不同类型的艺术现象、艺术实践进行实际考察,具体研究艺术实践的起源、发展、形成、拓展等相关因素,及其对该艺术实践文化特色形成的深刻影响,才能为艺术实践在文化层面上的深层挖掘,提供最直接的资料,找寻到理论下面坚实的实践支撑,不断把艺术科学理论研究推进到更高的水平。

“十一五”是我国文化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艺术界也涌现了大量新现象、新趋势和新课题。面对纷纭复杂的艺术现状和文化现象,艺术科研工作者并没有躲进象牙塔、沉溺于死学问,而是用敏锐的学术触角,不断吸取新理论、新方法,积极研究和解读新的文化艺术现象,探求原因,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比如关于艺术市场的讨论,关于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关系的研究,关于新媒体的研究,关于当代艺术的探讨,都是广大艺术科研工作者理论联系实践、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成功范例。

4.艺术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艺术科学研究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最需要充分发挥研究者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专家学者的创造性劳动,充分理解艺术研究的艰苦性。要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鼓励不同风格和不同流派的创造,包容学术探索,鼓励学术争鸣。同时,实行学术民主、艺术民主,学会在包容多样中确立主导,在尊重差异中求得和谐。

要按照文化艺术自身的客观规律组织学术研究,努力营造有利于学术领军人物和学术大师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形成人才辈出的繁荣局面,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才能使我国艺术科学研究队伍和事业建设永葆青春和活力。

5.艺术科学研究必须开阔视野,加强改革创新,大胆借鉴吸收国内外一切有益成果和研究方法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借鉴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是繁荣发展艺术科学的重要途径。深化和拓展我国艺术科学研究,必须以放眼世界的宽广视野,以贯通古今的历史深度,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的发展规律,从人类历史的走向中去拓宽研究空间。

艺术科研工作者要瞄准学术发展前沿,跟踪学术研究动态,既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既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艺术的优秀成果,使艺术科学研究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要积极创造在思想理论体系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及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和话语体系,不断增强我国艺术科学研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艺术科学研究的内在要求,是艺术的巨大魅力和价值所在。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艺术科研工作者必须拓宽思路,积极倡导和大力培育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只有大胆借鉴吸收国内外一切有益成果和研究方法,紧密结合当代艺术发展的生动实践,进行理论的创新、内容形式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方法手段的创新,才能使艺术科学研究工作不断超越落后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不断取得新的发展。

同时,只有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艺术科学研究,用发展的眼光和改革的精神来推进艺术科学研究,使艺术科学研究真正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科学学科体系,才能把我国艺术科学研究推上一个新台阶。

6.艺术科学研究必须加强艺术科学项目规划建设、深化艺术科研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和健全艺术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体现着我国艺术科学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具有重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的申报评审,从2007年开始由两年一次改为一年一次。这是我国艺术科学管理体制和建设的一个重要转变,体现了国家对艺术科学建设的高度重视,为艺术科学建设提供和创造了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科研氛围。只有进一步完善有关管理办法与制度,努力提高艺术科学规划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强化精品意识,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优中选优的评审原则,改革评审制度和评审方式,完善项目成果评价机制;严把政治方向和学术质量的两关、评审立项和鉴定结项的进出两口,才能进一步提高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的质量,确保推出代表国家水平的优秀成果。

坚持深化艺术科研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是繁荣学术、推动学术的重要措施。要不断深化全社会特别是各级政府决策部门对文化艺术科学研究在建设和谐文化、塑造民族精神,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程中重要战略作用的认识;要通过规划和选题,整合研究力量,优化艺术科研资源配置。努力探索科学的人才管理体制和现代科研体制,探索建立若干高水平的资源共享型艺术科学研究基地,促进优势学科及科研队伍的建设;要建立健全艺术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切实加强艺术科研成果奖励工作,使之成为优化、凝聚科研队伍,繁荣艺术科学的重要有效途径;要进一步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切实加强艺术科研成果的推广、宣传和奖励工作,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加大成果宣传力度,拓宽成果宣传渠道,促进艺术科学规划研究优秀成果更好地运用于党和政府决策,运用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运用于学科建设和发展。

(二)困难与挑战

“十一五”期间,艺术科学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艺术科学研究还面临着严峻挑战。这些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艺术科学各学科的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

“十一五”期间,艺术科学各学科的基础研究水平有所提高,但研究基础还很薄弱,当前的艺术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史的研究,存在着有价值的理论提炼不足的局限。

如在戏曲理论研究方面,戏曲理论的研究稍显滞后,特别是一些特定时期与领域的戏曲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总结与提升;在音乐教育研究方面,虽然研究成果数量不少,但含金量不高,多为对音乐教学实践方法的探讨,真正上升到“音乐教育学”高度的成果很少。

2.艺术学自身学科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学科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十一五”期间,艺术学各门类学科研究领域有所拓展,但艺术学自身学科体系的建设还不完善,艺术学及部分门类学科在基本范畴、规律、原理、方法论等问题上的研究尚需深化和系统化,学科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如在艺术社会学研究方面,门类研究缺乏新进展,出现了以文化研究代替艺术社会学研究的倾向;在文化战略研究方面,作为一个学科,其体系尚未成熟,缺乏系统性和精密度,研究领域不甚明确,跟其它文化研究领域存在交叉现象,尚缺乏严格界定的概念系统。

3.艺术科学在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上存在部分脱节,对文化艺术发展的现状缺乏足够关注

“十一五”期间,艺术科学的理论研究水平有所提高,但对当下文化艺术发展的现状缺乏足够关注,艺术科学的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存在部分脱节。

如在曲艺研究方面,关于曲艺的曲本文学、曲唱音乐、舞台美术和“说唱”表演等专门研究,一直处于萎缩甚或空白的状态;在舞蹈研究方面,舞蹈理论研究偏重于传统舞蹈和民族民间舞蹈,缺乏对当代舞蹈应有的研究和关注。

4.艺术科学研究对新观念、新方法的运用还不够重视,理论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十一五”期间,艺术科学研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艺术家对艺术科学研究中的新观念、新方法的运用还不够重视,理论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如在艺术批评研究方面,研究成果多是总结回顾性研究、表态性研究,对国外批评思潮及国别艺术批评介绍性研究等占有很大的比重,学理性研究所占的比重很少;在电影艺术研究方面,电影艺术研究在理论、观念、方法上还不能完全随着新语境的变化发展而进行相应的调整、补充和完善。

5.艺术学项目申报存在一些问题,科研体制改革滞后,研究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十一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受到社会愈益广泛的关注,这期间也的确推出了一批有重要学术与应用价值的成果,在我国艺术学学科建设乃至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也要看到,近年来,在项目申报数量逐年激增的同时,在项目申报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忽视自身学术积累而热衷于赶浪潮的现象有所蔓延,课题研究缺乏问题意识;研究的理论观点乃至对策、建议的雷同、相似,对调查数据等材料的简单罗列、汇集,是申报项目中存在较多的问题;科研体制改革滞后,缺乏面向社会需求的科研导向机制和以成果评价为核心的竞争激励机制;全国艺术科学研究布局不够合理,各学科发展不平衡;由于学术风气和学术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急功近利、复制拼凑的现象甚至在局部有所蔓延,学术失范、学风不正现象仍然存在,学术评价机制和学术监督机制有待建立和健全;科研队伍还不够稳定,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艺术科学研究成果的出版和转化存在困难,影响往往局限于本领域,研究成果还不能完全实现其社会价值。

(三)期许与展望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对艺术科学研究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科学分析“十二五”时期全国艺术科学各学科的学术前沿与发展趋势,明确“十二五”时期艺术科学的主要任务,可以更好地推动艺术科学的全面繁荣发展。

1.艺术基础理论

“十二五”时期,艺术基础理论研究要在重视学科建设的同时,更多地从国家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从艺术实践的现实需要出发,来思考和组织研究工作。具体来说,在“十二五”期间,艺术基础理论研究的学术前沿和未来展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艺术学原理研究的条件已经成熟。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唯物史观哲学基础上创立了全新的艺术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四代领导人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学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以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为指导,建构马克思主义艺术学原理,以推动当代艺术学健康发展,将成为艺术基础理论发展的未来趋势之一。

第二,在艺术科学“九五”规划重大项目《中华艺术通史》十四卷全部完成、出版的情况下,“十二五”期间《中国艺术通论》重点课题的立项与研究,即对中国传统艺术基本精神、演化规律及主要审美特点进行系统的总结概括,将提上日程。与此相关,中国传统艺术的当代价值研究,也将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第三,新中国成立到今天已走过60多年光辉历程。在大力加强国家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十二五”期间,艺术科学应重点关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艺术的主要成就、发展道路、基本经验及现实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未来发展方向与途径的研究。

第四,艺术理论在新时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艺术学在新时期也取得了独立学科的地位。

对中国艺术理论和艺术学由20世纪上半叶萌芽并取得初步成果到新时期获得巨大发展的历史加以清晰、细致的梳理,对艺术学科的未来发展加以展望,也应提上日程。

第五,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艺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性。

艺术社会学是艺术学科中一个传统的优势学科,新时期以来取得较丰硕成果,但它也面临着来自“内部研究”与“文化研究”两方面的挑战。未来的艺术社会学研究如何吸纳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密切关注当代新的艺术生产与消费实际,开出新生面,是需要艺术理论界关注的问题。

第六,在当前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当务之急是改善和加强艺术批评工作。

当前艺术批评的现状不容乐观,有偿批评、圈子式批评、酷评之类大行其道,少有真正客观、科学、富有责任感的、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相统一的艺术批评。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的健康发展,加强和改善艺术批评已成为艺术领域的普遍共识。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艺术理论界进行深入探讨。

2.戏剧戏曲学(含曲艺、木偶、皮影)

(1)戏曲学研究

加强戏曲理论研究,特别是现状研究。近20年来,戏曲学科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许多重大戏曲史论研究课题的完成,积累了一批学术成果。但一些基础性戏曲理论研究还很薄弱,西方戏剧理论仍占据戏曲理论研究的话语权,戏曲创作实践与理论批评集体失语的问题仍比较严重,“十二五”规划对此应高度关注,对这些基础性理论研究,特别是现状研究提供必要支持。

重视戏曲表演理论体系建设。戏曲艺术形成了独具中华文化特征的表演体系,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标准。从理论的高度概括中国戏曲表演体系,对提高民族文化的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戏曲舞台面貌的巨大变化,大量新鲜的创作经验亟待从体系建设的角度给予总结,一些既有的研究结论也需相应地给予新的理论回应。

建立学术化与规范化的戏曲评论机制。当前的戏曲评论很多是非本体意义上的批评,常常成为戏曲评奖等活动的附庸,造成戏曲批评止于艺术研究的表层,缺少对戏曲创作切实而具针对性与指导性的理论建树,同时也严重阻碍了戏曲艺术创、演、评等戏剧链良性发展机制的建立。“十二五”规划应对建立学术化与规范化的戏曲评论机制有所表述,提倡和鼓励具有学术规范与创新意识的戏曲评论。

重视戏曲研究中新观念、新方法的运用。自王国维到张庚等前辈学者,开创了戏曲研究运用新观念、新方法的传统。“十二五”时期应继续重视运用新观念、新方法从事戏曲研究,特别是戏曲人类学、文化学、口述史等交叉学科研究和新兴研究方法的引进与运用,将极大地拓展和深化戏曲学科的许多研究领域。

完善戏曲学科构建。戏曲学科建设在“十一五”期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整体上看,戏曲学科建设仍存在系统化、理论化的必要。如戏曲文献学、戏曲音乐学、戏曲表导演学等学科的建设还比较薄弱。“十二五”时期应对这些薄弱学科,特别是关于学科基本理论的建设予以适当的扶持。

(2)话剧研究

“十二五”期间,应重视完整独立的话剧学科体系建设。与发展当代话剧本体有密切关系的话剧市场学、话剧市场份额分析、话剧产业学、话剧营销学、话剧组织与管理学等,也应尽快纳入话剧学的研究范畴。

随着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全面铺开,社会化、产业化已成为戏剧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此应从学术理论上予以重视。要及时掌握话剧改革的试点院团及其试点阶段的种种新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总结、研究,为政府扶持戏剧产业提供决策依据。

进入新世纪,话剧发展格局大致呈现以下三种情况:

专业院团的经典剧作、保留剧作、原创剧作演出;民营演出机构的商业戏剧、流行戏剧演出;非职业、非盈利、先锋、实验的戏剧演出。

在戏剧经营中,出现了国营剧团、民营剧院、私人戏剧工作室、大学剧社等不同分野,同时戏剧流行化、世俗化、喜剧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如何积极引导规范,是值得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的课题。但目前对民营和业余剧团以及喜剧、小戏、小品的研究严重短缺,应着力加强。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电子数据形态的话剧影像库、话剧文献库、话剧信息中心等,致使话剧艺术的各种资料随演随弃,严重流失,现有的戏剧档案管理明显滞后,将影响话剧学科的整体推进,这种状况应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

新时期戏剧已走过了近30年历史,涌现了大批有特点的剧作家、导演、演员,这是中国话剧史上观念更新频繁,形式转换灵活、艺术思维活跃的时期。在“十二五”期间,应当对其艺术成就予以总结。

经过一百年的历史发展,在中国话剧史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已纷纷离世,应加紧收集活态历史资料,对经历过这一发展过程的戏剧界前辈进行跟踪访谈、口述实录并编撰口述中国话剧史,为今后的研究创造条件。

作为外来的艺术样式,话剧常被认为是带有“西洋”色彩、“舶来的”、“小众的”艺术形式,话剧民族化是一个长远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不断摸索的实践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话剧面临“二度西潮”,由此带来了西方中心主义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以来,妄自菲薄、生搬硬套式的借鉴外来文化的做法,值得反思。如何保持中国艺术的神韵之美,借鉴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源,适应现代大众的审美心理,实现民族艺术的创造性转化,是应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3)曲艺学研究

随着曲艺学研究的逐步推进、研究人才的不断涌现、以及学术生态和研究环境的逐步改善,“十二五”期间的曲艺学研究,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①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特别是随着大型曲艺专业方志丛书《中国曲艺志》的编纂完成和全部出版,有关曲艺的学术资料空前丰赡,其研究也将突破既往主要局限于基础史论、汉族曲种和艺术本体的局面,进一步向更深广的领域展开。有关少数民族曲种和曲艺的文化学研究将成为主要方向,曲艺表演、舞美和传播研究,也将趋向深入。

②研究内容更加切实。

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升为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以来,有关曲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将成为曲艺学研究服务于国家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③研究手段趋于多样。

除了传统的史论研究、文献整理、创演观照和人物研究等,有关曲艺的口述史研究、音像文献的整理保存和曲艺文化的数据库建设等,将成为全新的成果样式。研究的方法与手段,也将突破传统的本体研究,向着“跨学科”的方向扩展。

④研究队伍逐步壮大。

目前曲艺的本科教育几乎是空白,但研究生教育已经开展。高级研究人才匮乏的局面,在“十二五”期间会有较大的改善。

3.电影、广播电视及新媒体艺术

当前,电影、广播电视及新媒体艺术研究已经步入急剧变革的时期,面临许多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十二五”时期,电影、广播电视艺术及新媒体艺术研究课题的规划应站在“大传播概念、全媒体视野”的角度,以宽阔的国际视野、跨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手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升基础理论研究的学术含量,谋求当代语境下各媒介知识系统的重构和互补性研究;强化有指导意义的应用对策性研究,使相关学术研究在符合规律的科学发展中取得更大突破。

在电影研究方面,要注重基础理论系统化、创新性研究。目前,电影艺术研究中存在着重文化轻艺术、重实践轻学理、重热点轻整体、重引进轻消化的问题。新语境的变化发展将促使电影艺术研究必须在理论、观念、方法上进行相应的调整、补充和完善。一些研究已经展开,但是需要继续推进,如加强对电影现状的关注与研究,国家电影战略的研究;加强对外电影文化宣传和发行策略的研究,提高利用电影传播中华文化、宣传国家形象的能力;加强电影评论,利用各种媒体优势,提升民族电影的文化负载,提高全民电影文化意识和国产电影的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也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另外,随着近些年中国电影不断取得的国际成就和中国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国际对华语电影的关注持续升温,并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学术领域。在这种形势下,注意总结国内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研究加以规划,掌握这一研究领域的话语权,不但对中国电影研究,而且对中国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在广播电视研究方面,热点现象频出导致史志研究滞后于业界发展,应加强历史意识,注重在定量基础上的定性研究。

其次,要建立科学、全面的电视评价体系研究。收视率是评价电视节目的重要指标,但只是商业传播标准。动态深入地研究电视的市场规律和艺术规律的有效结合,调整收视率样本结构,完善调查方法,建立分众定性研究,建立起关乎国家文化安全和注重文化创造力的文艺标准与收视率双赢的评判指数,是非常迫切的课题。

再次,加强广播电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广播电视业要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领头羊,向上下游整合,实现产业升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制播分离是产业发展的突破口。还要看到,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既要规范其具体概念和定义,又要重视其质量标准和考评体系的研究,为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在动漫、新媒体艺术研究方面,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更明确地确定研究对象、方法、基本概念和范畴,建立新媒体艺术研究的整体理论框架;要建立动漫及新媒体艺术作品的数据库,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性条件;要加强动漫、新媒体艺术的分类研究、中国动漫和新媒体艺术特色研究、中国文化对动漫及新媒体创作的影响研究、动漫文化及其影响研究;加强中国动漫、新媒体艺术发展机制,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与动漫、新媒体技术的融合等课题研究;加强动漫、新媒体艺术的产业化研究,注重动漫和新媒体艺术的资金支持、产业化运作规律的研究。

4.音乐学

“十一五”期间,民族音乐研究努力实现民族音乐学理论的本土化,但对外来理论的消化吸收及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尚待加强,不少研究更多侧重文化背景,仅停留于民族音乐事象的表层描述,忽略对音乐本体及其与特定文化关系的探讨。“非遗”保护需要基础理论的支持,这是学界共识,但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却很容易被忽略。目前“非遗”工作中由于缺少严肃的理论思考,各地主要把传统文化的保护等同于“申遗”和一些应付检查而举办的活动,这种表面化的工作方式反而给传统文化事象带来一定的损害。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历经百余年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出版的各种通史类著作至今,又有许多新材料和新的研究成果出现,有些学者开始撰写音乐领域某专业方向的通史,学界也开始出现“重写音乐史”的呼声。但整合全局的音乐通史写作需要有体制化的支持,才能保证学术质量。断代史研究方面,宋代之后各朝代的音乐史研究领域亟待开掘。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仅涉及音乐家和音乐思潮两部分,内容相对单一,需进一步解放思想和更新观念,扩大近代音乐史的研究领域。

同时,要加强音乐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并介绍国外最新研究成果,为国内相关领域从业者提供借鉴。

5.舞蹈学(含杂技、魔术)

“十二五”时期,舞蹈学学科规划应继续向着现代化、科学化、体系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

第一,要继续加强基础性舞蹈史学建设。

“中国舞蹈文化史”、“中国舞蹈历时态的比较研究”和“中国现代舞史”等课题需纳入研究视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的完成,舞蹈生态学、舞蹈文化人类学、舞蹈民俗学等学科方法论的建设,宏观上为“中国民间舞蹈史”、“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等巨大工程的展开创造了必要条件,“十二五”期间,它们将成为舞蹈学领域成果显著的部分。

第二,舞蹈基础理论方面,要在本体论、发生学、类型学、形态学和中外舞蹈比较研究等方向取得新的理论突破。

舞蹈学科方法论的探索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大,拟议中的“舞蹈研究方法论翻译丛书”(包括舞蹈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文化学、符号学、生理学、运动学、训练学、女性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将为中国舞蹈研究和创作提供理论支持与保障。

第三,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项目的专门研究。

随着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确定,对其中舞蹈项目的研究必然要纳入议事日程。“十二五”期间,应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舞蹈项目的专题研究,对每个项目逐一考察,形成规范化、系统性的舞蹈学成果。

第四,跨学科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依然是“十二五”期间的研究重点。

舞蹈生态学、民族舞蹈学的建设仍是未来5年舞蹈学发展的重点。此外,舞蹈管理学、舞蹈传播学、舞蹈影像学等同样是方兴未艾的学科延展焦点,也是舞蹈研究推动舞蹈创作、表演及传播的基本保证。

第五,要塑造舞蹈高等教育的学科思维。

长期以来,舞蹈学研究忽视了舞蹈教育的理论研究,使整个学科理论水平偏低,这种状况必须在“十二五”期间加以改变。从“十一五”期间延续下来的《中国舞蹈教育史研究》、《欧美舞蹈教育史研究》等中外舞蹈教育研究课题,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各个舞种学科的史论研究也必须上马,本体研究、交叉学科和综合研究必须齐头并进。

杂技、魔术研究要注重现状分析和实践研究,在杂技魔术的产业化道路上提供更多建设性研究成果,构筑一个全方位的杂技魔术研究体系,走出与众不同的研究道路。

6.美术学(含设计艺术)

“十二五”时期,在选题规划上应重新调整学科布局。“十一五”期间最突出的问题是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依然混合在一起,多项学科均囊括在“美术学”内,造成每年“美术学”类的项目申报数居高不下,既不利于设计艺术学的项目规划,同时挤压美术学的项目资源。

“十二五”时期,要鼓励学术创新,拓宽研究领域。特别是在传统的中国美术史学领域,鼓励那些最适合个体性研究的选题系列,确定若干“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形成几项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如中国的宗教美术就是一个极有学术发展前景的研究领域,中国古代美术遗品中,半数以上与佛教、道教有关,这是其它国家和地区难以具备的文化遗产与学术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样,古代美术遗址及遗迹的保护与研究也迫在眉睫,过去,我们已整理出版了大量图录与图册,相关的文献资料也已陆续整理,但深入细致的高品质论文却难得一见,相关的研究选题也很少。另外,要继续鼓励少数民族美术研究,以边缘性的文化研究排解单一性的主体叙述,建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新格局。

“十二五”时期,要加强理论建设,促进创作实践。理论问题与创作实践密不可分。目前,艺术创作空前活跃,艺术家的创作自由度较大,需要有新的理论思考及相关的艺术实验。当代艺术鼓励创新,也为新的艺术理论出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种理论又会支持新的艺术批评,促进艺术创作实践,沟通艺术与社会公众的审美联系。

7.文化艺术管理

文化艺术管理是文化艺术活动主体对文化艺术发展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总体规划,通过配置和使用文化艺术资源,实现文化效益和功能最大化。它关乎国家文化艺术整体发展的设想和决策,是文化艺术建设的纲领,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当前,文化艺术管理研究已初具规模,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所提高。然而,作为一个学科,文化艺术管理的研究体系尚缺乏系统性和精密度及严格界定的概念体系,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因此,在未来的文化艺术管理研究中,首先应明确学科特有的概念体系和理论范畴,探索我国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战略,构建文化艺术管理的战略理论体系,研究文化艺术发展的整体布局和实施重点,形成独立的研究方法,从自身特有的理论视角探讨文化艺术发展问题,为该学科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文化艺术管理研究应关注理论前沿,注重时势发展,在透视国内外文化发展的基础上,考察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文化多元化的国际背景下文化艺术发展的经验与路径,同时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和实践,借鉴国外文化艺术发展的成果,从而对我国文化艺术的长远发展提出具有战略意义的宏观构想,并针对具体问题,确定研究重点和主要方向,在理论研究与实际运用方面,从深度、广度上不断推进。

第三,文化艺术管理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应不断随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化调整研究目标和研究重点,对文化艺术发展进行长远的总体规划,提出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发展构想,为政府在文化领域的宏观决策提供咨询和理论支持,以期通过专业化的文化艺术管理研究,挖掘我国民族文化的创造力,增强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推动文化发展与繁荣,实现理论研究的现实功能。

化学科研论文篇8

1.1研究队伍我国武术文化研究团队在近10年来逐渐形成,各个地域的研究团队具有鲜明的特色,以团队化和特色化为发展目标。从论文刊发在核心期刊上的数量来看,武术文化研究的主要单位和团队为高等院校的相关人员团队,比如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等等。尽管其他综合类院校也开始注重武术文化研究,但我们不难发现武术文化研究的主力军还是专业的体育院校,体育院校的体育资源丰富,研究人员的专业性更强,对于武术文化研究更加有优势。总的来说,我国武术文化的研究队伍正在不断壮大过程中,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对于我国武术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2研究方法从现阶段的研究方法来看,研究人员主要采取的是研究文献资料的方式,结合一定量的实际走访调查研究,综合采取文献和走访调查获取的资料进行定性研究。因为从文献中获得的往往是间接资料信息,而通过实地走访调查获得的是直接的、第一手的资料,这样更加有利于定性研究的分析,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武术文化的真实面目和本质化精华,研究人员通常采取实地走访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但限于资金、路途等等问题,学者对于武术文化的研究在现阶段而言还是较多采用文献法,这是亟待我们解决的重要问题。理论分析是研究武术文化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从10年的武术文化论文来看,我国研究人员对武术理论分析有了较大的进步。这主要体现在对于学科广度的扩展和学科深度的挖掘,从学科广度上来讲,武术论文从过去的体育方向论文发展融合入了哲学、经济学等等学科内容。从学科深度上来讲,学者对武术文化内涵有了更加细致微观的分析,而不是像过去只停留在表面和宏观方面。

2武术文化研究的缺陷

我国武术文化研究在欣欣向荣的发展背景下也隐藏着不少缺陷。首先,研究结构上不平衡,据统计分析,我国近10年来武术文化研究论文中有64%的文章是研究武术文化的内涵,其方向如武术的发扬和继承、矛盾与传播等等只占28%,比例严重失衡,容易造成武术研究发展的畸形化。只有将研究的各个方向进行结构性的平衡调整才能推动武术文化整体发展。其次,研究透彻性不够,由于现阶段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方法,从间接资料上获得的信息往往不如直接的一手资料鲜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武术文化研究的深入性,特别是有些注重实际研究的学科对于武术文化的研究必须深入到一线去获取最为新鲜的信息资料以供分析研究,如社会学和人类学。

3发展武术文化研究的建议

3.1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本土化研究在不断深入研究武术文化的过程中,我们逐渐使用到多种学科的综合知识来丰富我们的分析论证,比如社会学和经济学,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起步较晚的情况下,这些科学理论较多采用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成果。但很多理论知识是建立西方资本主义国情的前题上的,不能生搬硬套在我国武术文化研究当中,我们应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所要研究的武术文化的内容摸清,再配合先进的西方知识理论进行本土化分析,避免出现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谬误。

3.2理论研究多元化发展过去对于武术文化的研究,学者往往找准一点进行分析论证,然而武术文化的内涵包罗万象,不是一门学科一种方法就可以阐明的。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对于武术文化的研究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方法分析,融合政治、经济、历史多方面的学科背景,在分析方法上可以运用文学和哲学学科知识。理论研究的多元化有利于加强对于武术文化的全方位阐释,能够更加透彻地在新形势下解读武术文化。

3.3研究团队联合目前的武术文化研究团队大都是体育专业人士,然后由于多学科分析发展的需要,单纯地体育学科研究人员并不能满足这些条件,所以体育专业人士应该整合高校研究人员资源优势,吸纳其他学科优秀人才进入本团队进行武术文化研究。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新研究人员的加入将打开武术文化理论研究新的突破口。

4结语

化学科研论文篇9

在中国,作为文学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用了“文艺学”和“文学理论”这两个名称进行二而一又一而二的言说,呈现了学科的用语混乱。这两个名称,前者拥有权威学科目录支持(为共和国前期权威部门和改革开放后学位委员会学科目录用名),后者占有权威教材名称的优势(为童庆炳、陈传才、王一川、南帆、陶东风的著名教材用名),让言说者选词时或多或少地产生困惑;往往是互换着运用,引起读者理解上的困惑。与此同时,这一话语体系,究竟应集中在文学理论的本位,还是要把自身扩展到文化研究上,自21世纪以来,又形成了巨大的争论。宏观地看,文艺学与文学理论的名分之争和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的方向之争,后面都有同一逻辑在左右。鉴于此,且从这一学科名称的产生与演进来切入这一逻辑,并希望以这一逻辑来引导这两种争论向有益的方向演化。一、文艺学:词源与演进以学术方式和学科的形式言说文学,在西方至少有两个传统,英语里的literarytheory(文学理论)和德语里的literaturwissenschaft(文学科学)。当东亚受西方文化冲击的时候,这两种西方类型都经日本的二传而进入中国,前者以“文学概论”一词进入中国(体现为后来本间久雄的《文学概论》一书),成为民国时期的主流话语;后者以“文艺学”(日本学人用的汉字是“文芸学”,芸即艺)一词进入中国(体现在当时冈崎义惠的用文艺学为名的论著),在民国时期影响不大。然而,德国的literaturwissenschaft(文学科学)进入苏俄,以俄文(文学科学)为旗帜而蔚为大国,当苏俄的文学科学在中国革命的高涨中进入中国,中国则用日本人早年传入的文艺学一词对接而成为中国的文艺学,共和国前期苏俄理论一统天下,文艺学也成为学科的正式名称。(1)英语文学理论和德语的文学科学的主要区别,在美学的理解上,英人更加突出美学是由知情意而来的情感之美,从而文学是情感之美在各文学体裁(诗、小说、剧本)上的体现,这在从20世纪前期译成中文的论著(如C.t.winchester的SomeprinciplesofLiteraryCriticism)中有鲜明的体现。德人更强调美学是艺术哲学,艺术追求美,文学是一种艺术,文学科学对作为一种艺术的文学之研究,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然而,英语的文学理论和德语的文学科学又有共同点,即这一学科是艺术之学,追求美。日本人引进文学科学,是为反对当时文学理论界把文学作为文献来研究的“国文学”,突出和强调文学是一种艺术,要从艺术(即美学)的角度来研究文学,因此,把德国的文学科学译为文艺学,这个“艺”是为了让文学不是成为文献之学而是成为艺术之学。苏俄承接德国的文学科学,同样认为文学是艺术的一种,但认为整个艺术都须为政治服务,因此,文艺学成了服务于政治的政治之学,只是这一服务要通过文学中的艺术形象来实现。这一苏联的影响,极大地影响了中国20世纪中期的文艺学面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开与西方的对话,英语世界的文学理论进入中国,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1984年译成中文,有两点甚为重要,一是认为德国学统的literaturwissenschaf(t与此词对应的英文词为lit-eraryscholarship)不恰当,认为“文学理论”一词,除了是文学的原理、范畴、判断标准之外,还足以包括必要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史的理论”;(2)二是把文学研究分为内部研究(研究文学自身)和外部研究(研究文学与社会、思想、心理等其文学的关系),强调内部研究才具文学本性。前一个方面让英语的文学理论与德语——俄语的文艺学对接,并影响了文艺学语汇向文学理论语汇的转变;后一个方面应合了文学研究从政治的紧密关联中走出,而转向文学性的学术研究。由于文学以及相关的文学理论在文化中一直都有的先锋作用,这一转向实质是更好地摆脱了旧的文学与政治的关联,而以文学本性作为主体性,充当了时代的先锋。可以说,文艺学成了强调自身特性的主体之学。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是西方现代思想在20世纪前期的尾声,20世纪后期后现代的出现,引起了西方文学理论的新变,其对中国的影响,一是1987年伊格尔顿的《当代文学理论引论》译成中文,文学理论呈现为一个流派史,而其中的流派,现象学、解释学、符号学、精神分析等,不仅是文学本身,而还关联到社会、心理、政治等诸多领域;二是1998年卡勒《文学理论》译成中文,一方面把对内部研究进行了文学性的推进,另一方面把外部研究扩大到文化研究,并认为文化研究是既把文学作为文化实践加以研究,又把文学分析的技巧运用到文化的其他领域,还把文学作品与其他论述联系起来(3)。这两种倾向的合力,使文艺学成为流派之学和文化研究之学。文化研究作为一种新潮出现在西方并迅速并传入中国,于是,中国文艺学界出现了关于文艺学应展方向的争论:是文学理论的本位研究,还是进入社会的文化研究?二、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在分裂、关联、张力中演进文艺学中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的不同走向,第一,前者应合了现代化进程中教育体系和学术体系中学科建设和学术规范的要求,后者应合全球化时代中国与世界互动中的文化转型的要求。第二,文艺学在中国一直都有两个功能,一是完善自身的学科体系,二是作为文化先锋。自中国进入现代性进程以来,文学一直扮演了文化先锋的角色,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对文化变革有重要推动;从鲁迅、郭沫若、茅盾到巴金、老舍、曹禺,都因文学上的成功而在文化上有巨大影响;从《暴风骤雨》《山乡巨变》《创业史》到《艳阳天》《金光大道》,显示了共和国前期的文化功用;从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到寻根文学、先锋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有巨大的社会影响文学在文化中的高位决定了文艺学的科学建设和文化先锋这两个功能可能而且确实在合一的状态下进行。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艺术体系和文化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视觉文化中的电影和电视占了艺术体系的王位,而文学走向边缘。文艺学仅在文学之内,围绕着文学进行言说就难以取得文化先锋的作用,而要保持文化先锋的作用,就必须逸出文化之外,进入电影、电视、互联网、手机、广告等各种对社会有巨大影响的文化领域。这一变化,从现象上看,引起了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之间的论争,从实际上看,文学理论的本位守界与文化研究的跨界活动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共同推动了文艺学在新世纪以来的丰富演化,使文艺学呈现出一种多层级的深入和界内外的互动。#p#分页标题#e#在文学理论的界域里,有关于文学性质的审美意识形态的大讨论(童庆炳、钱中文、朱立元、董学文等),有文学如何形成中国经验的言说(哈金、南帆、张清华等),有关于文学形式的多方面研究(赵、南帆、刘晓丽等),有关于文学叙事学的持续讨论(谭君强、张万敏、车文丽、陈德志等)在文化研究的论域,有视觉文化的言说(周宪等),有图像时代的谈论(金惠敏等),有文学与传媒文化以及与媒介公共事件的关系的研究(陶东风、周宪等),有文学与公共性、公共领域的言说(陶东风等),有关于文化产业、奥运会、世博会与中国形象塑造的研究(金元浦等)在由文艺学的自然延伸且又关联上其他学科并彼此关联而自成领域的,还有生态美学(曾繁仁等)、网络文学(欧阳友权等)陆扬新近的文章用斯图亚特•霍尔的核心概念“连接”(articufation)来命名文化研究的新范式(4)。这一后现代意义上的“连接”正可以借来描述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之间丰富而动荡的关系。然而,从学科的角度讲,怎样才能把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从理论上“统一”起来呢?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作为一种文化活动,不一定需要统一起来,自己做自己想做的即可,但作为学科建设、理论把握、学术演进,却需探讨这种理论统一的可能。而从“文艺学”的中文名称产生以来时而含混时而明晰时而变形的演进,从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都把自己看成是文艺学的发展方向来看,追求理论的统一,正好形成一种前瞻性的“规划”。三、文艺学的重释:西方之Literature与中国之“文”文艺学作为一个科学,来自于世界现代性进程中教育体制中的科学体系和知识体制中的学术体系的建立,现代学术是以区别和独立来达到整体的统一,正是在这一区分性和独立性中,艺术与广大的技术区分开来,成为美的艺术,文学与其他艺术区分开来,其研究成为文学科学或文学理论。正是在这一区分性中,literature一词才从广义性的文化,蜕变而成狭义性的文学。同样,中国之文,最初指一切形式的美(包括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山河动植)。先秦以后,主要指语言之美,因此,一切对语言进行美的呈再现的都是文,无论是哲学之文,如《庄子》、《孟子》),历史之文,如《史记》、《汉书》,政论之文,如章、表、奏、启还是骈文、古文、小品文,都是文。当中国走向现代进程,引进西学之后,与一般的文区别开来的,由诗歌、小说、剧本、散文构成的,作为艺术之一的“文学”,才产生出来。在西方现代性之前,作为大文化literature是有统一的法则的;在中国古代,作为一切语言之美的文,也是有统一的法则的。金圣叹在《水浒传》评点的几篇序和在《西厢记》评点里,把《庄子》这样的哲学之文,《法华经》这样的宗教之文,《左传》这样的史学之文,《公羊传》这样的理论之文,与杜甫诗这样的抒情之文,《水浒传》《西厢记》这样的虚构性的叙事之文,放在一起,认为其有共同的“文法”。而世界现代性的演化,进入20世纪,特别是进入到后现代/全球化时代之后,在学科和学术的独立和区分继续演进的同时,各学科和交汇与互渗所勃然兴起而蔚然成风,正是在这一跨学科的氛围中,西方的文学理论变成了流派理论,面对的已经不是狭义的文学,而是广义的文化。精神分析文论把文学与梦、艺术、现实现象相关联,叙事学把文学与语言法则、图像叙事、电影叙事、新闻叙事、广告叙事相关联,后殖民主义把文学与游记、报道、讲演、历史等统一把握可以说西方现代、后现代文论的每一流派,都对文学作了这样或那样、此向和彼向的延伸,从而,以流派史的形式出现的西方当代文学理论,已经事实上扩大了文学研究,可以说已经成为了文化研究。因此,中国的文艺学应考虑如何从狭隘的只以诗歌、小说、剧本、散文为文学的研究范围里超逸出来,形成可以把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综合起来的更为广阔的学科胸怀,在理论上必要起来,在实践上需要起来。怎样进行这样的综合呢?正如文学一词需要重释一样,文艺学一词相应地需要重释,文学可回到西方古代的文化之广(lit-erature)和中国古代的语言之美(文),语言在文化的一切领域中流动,作为语言之美的文学也在文化的一切领域中流动。而作为研究文学的文艺学之“艺”就是对“文”之美的追求。正如在西方,艺术是追求美,在中国,文就是由内在蕴籍而外显出来的美。文有各种各样的形态,文艺学之“艺”(审美特性)随之有多样的风彩和各自的规律。当对文学之“文”和文艺学之“艺”作为新的解释之后,德语的文艺学与英语的文学理论就统一了起来,同时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的逻辑龃龉也涣然冰释了。

化学科研论文篇10

 

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完成四年学习计划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过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全面运用,是高校对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际能力的综合性考核。毕业论文质量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1]。随着我国高师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平均占有教学资源明显减少,特别是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严重失调。另外,由于高师院校长久以来以培养中小学教育工作者为主要目标,忽视对本科生研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偏重于基础理论学习及当前师范院校面临严峻就业形势等多方面原因,造成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普遍下降[2,3]。这一趋势必然影响高师院校整体教学管理,成为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和适应新形势下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因此,如何改革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模式,强化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毕业论文教学质量,成为高师院校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地方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实际情况,针对高师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暴露出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导师制”在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中的作用。

 

1.高师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及问题分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高校化学专业是以培养具备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化学及与化学相关科学技术和其他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因此,与其他大多数专业不同,化学专业本科生教学及毕业论文环节更注重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操作实践及总结创新能力。虽然近年来各高师院校在狠抓毕业论文和本科生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毕业论文实践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4]。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科研实践,认为目前高师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突出问题:(1)论文目标定位不明确,导致论文选题质量不高,直接影响毕业论文的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和针对性等;(2)由于就业形势变化和考研的冲击,使毕业论文投入时间不够,导致毕业论文的完整性、研究深度及论文格式的规范化得不到充分保障;(3)多方面客观现实原因使论文研究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本科毕业论文缺乏重要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创新性和延续性普遍不高;(4)论文开题、中期检查、评阅和答辩等环节管理机制不完善,有待进一步提高。

 

2.“导师制”的特点及在提升毕业论文质量中的作用

 

指导教师在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全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论文选题、调研、实验设计与开展、数据分析、论文撰写和答辩等环节都十分关键。因此,如何优化配置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资源及相关机制,将是解决上述诸多问题及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问题。本科生“导师制”指通过鼓励本科生积极参加指导老师的科学研究课题,以科研作为纽带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育人中的主体作用,以适应新形势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要求。在传统“辅导员制”基础上,“导师制”的实施将成为提高高师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和培养化学专业本科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优越性和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论文选题以科学前沿研究为导向

 

近年来高师院校扩招使本科毕业生数量大幅上升,一方面使每位老师指导的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指导老师为学生论文选题时间很仓促,常常导致论文目标定位不明确、选题质量不高。“导师制”的实施使导师的前沿研究课题成为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在这一体制实施过程中,本科生在大一或大二阶段就可以参与到导师的研究课题中,通过前期对课题相关内容的探索、实践和理解,让学生更早地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同时,由于选题是经过导师和学生大量查阅文献资料、长期探索和实践之后凝练出的新课题,因此论文选题的可行性更强、意义重大。

 

2.2论文研究时间和经费有保障

 

根据高师化学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毕业论文主要在第7~8学期内进行并完成。前已论及,由于当前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变化和考研的冲击,使毕业论文投入时间不够,实验型论文的完成更是如此。另外,由于部分指导老师在科研能力和经费上的欠缺,这些因素常常导致论文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导师制”使学生在几乎整个本科阶段的课余时间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毕业论文中,使毕业论文完成具有充足的时间。同时,导师科研课题的开展充分保障学生毕业论文工作所需的研究经费。

 

2.3论文撰写质量提高及格式规范化

 

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科学术语的准确表达、论文格式的规范化都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理解和个人科研素质的高低。本科生进入导师课题组参与研究的同时,将在课堂学习之余得到导师的悉心指导,有更多机会与高年级学生进行交流和学习。无形之中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氛围,使学生在团队中不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科研综合素质,对毕业论文质量提高大有裨益。

 

2.4导师的人格魅力和榜样力量

 

“导师制”实施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方向。导师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确立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和人生奋斗目标,制订科学的专业学习计划等,在学生自我发展中发挥引导和榜样的作用,使学生得到全方位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