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以秋为话题的作文十篇以秋为话题的作文十篇

以秋为话题的作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50:53

以秋为话题的作文篇1

[关键词]冯伟林;余秋雨;散文;文体;比较

[中图分类号]i2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11)06―0094―05

abstract:FenGweilin’sproseandYUQiuyu’sdiffermarkedlyinsuchaspectsassubjectselection,themeexpression,artisticconceptionandlanguagestyle.allthesedifferencesareattributedtothatindiscourse,politicaldiscourse,whichiscloselylinkedtothewriter’sidentityofanofficial,orculturaldiscourse,whichiscloselyrelatedtothewriter’sidentityofaculturalscholar.thus,awriter’ssubjectivityformsthekeyelementinhisstyle.

Keywords:FenGweilin;YUQiuyu;prose;style;comparison

冯伟林是近年来散文创作界的一匹“黑马”,他的散文创作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政治话语”,被评论界冠以“新儒生散文”称号,为散文又增添了一新的体式。在当代散文创作的记忆中,余秋雨散文的“文化话语”我们是不会忘记的。

有趣的是,冯伟林的“政治话语”和余秋雨的“文化话语”有着相承的血脉,冯伟林就曾坦言自己的创作受到过余秋雨散文的影响。但这并不妨碍这两种散文话语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将这两种散文话语做一些比较,也许不无意义。

在文体批评的意义上,话语与文体庶几近之。文体是作家特定的艺术把握生活的方式,表现为文本就是话语形态,具体体现为作家对题材选择、主题凝聚、结构呈现、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审美取向。这里,题材选择、主题凝聚等审美取向构成文体的内核,呈现为作品话语的艺术内容特征;而结构呈现、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审美取向则构成文体的外貌,呈现为作品话语的艺术形式特征。由此,笔者拟从题材、主题、结构、语体四个方面对冯、余的散文话语做一些比较,以期获得对散文创作的一些普遍认识、借鉴和启示。

一题材的异同

整体式、全景式的完完全全以“历史文化”作为抒写对象是余秋雨与冯伟林散文在题材上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使他们的散文不同于以往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一般意义上的散文,而开拓出了散文的一种新体式――历史文化散文。当然,这种开拓性属于余秋雨,冯伟林只是其追随者、效法者。

以“历史文化”作为抒写对象是余秋雨散文在题材上的总体特征。余秋雨散文的题材取向不是现实生活人事,而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等,余秋雨散文在时态上不是现在时,而是过去时,不是现实的感悟,而取回忆的态势,历史的回忆、追溯、思考构成余秋雨散文的主体内容。一本《秋雨散文》,涉及的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彩断片。纵观余秋雨散文的文题几乎是一个个历史文化的标签。因此,题材的整体创新与开拓也是余秋雨散文取得成就引起特别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出现并引起轰动后,自然就有了效法者,可以说,冯伟林就是其效法者之一。冯伟林的散文集《谁与历史同行》、《借问英雄何处》、《煮史论圣贤》、《书生报国》,从书名上看,就有一股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但冯伟林和余秋雨的散文在题材取向上只是大致趋同,即在大方向上都是面向历史,而在具体素材的经营上,很显然,二者具有不同的路数。艺术创作是以作家的文学愿望、个性和个人优势的充分发挥为其前提条件的,冯、余散文题材的这些不同特征与作家主体条件、精神气质和创作意识有关,也就是说,是冯伟林和余秋雨各自不同的主体精神决定着他们在题材上不同的审美取向,从而形成了他们散文题材方面各自不同的文体特征。

余秋雨的第一本散文集命名为《文化苦旅》,一个“旅”字使他的散文多以游记形式出现。余秋雨散文中的历史文化总是与山水名胜古迹连在一起。这是自然的,一处山水,之所以成为名胜古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历史文化名人在其上留下的足迹,得力于在此处发生的历史文化事件,山水借文化成为名胜,历史文化使自然山水变成了人文山水。余秋雨散文所选择的就是这些成为名胜的人文山水。这里,山水,只是余秋雨旅行地图上的一个个现实目标,而进入作家内心视野的是山水背后的历史文化。也许,余秋雨最初旅行的目的不是历史文化,但余秋雨作为一个文化学者,文化就像一个磁场始终牵引着他,想摆脱也摆脱不掉,余秋雨从使人沉重的书斋走向山水,企图释放自己的身心,而作为一个文化学者的惯性又使他在山水中看到的是沉重的历史文化,“我本为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游,而一落笔却比过去任何文章都显得苍老”,这是文化人的宿命。而这一宿命却造就了他轰动文坛的秋雨散文。余秋雨一边在山水间行走,一边以文化人的眼光打量山水,打捞历史文化,这种创作的情势使他的散文在题材上就呈现出山水人文和人文山水互为交织的特点。又因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是伴随他的旅行而产生的,于是他的抒写对象就具有了流动性和随机性的特征。

如果说,余秋雨作为一个文化学者是从使人沉重的书斋走向释放自己的山水,那么,冯伟林作为一个政府官员则是从喧嚣繁琐的办公室走向宁静沉思的书斋。不同的出发点,相反的走向造就了各自的散文成就。

稍作对比,就可发现,冯伟林散文的题材与余秋雨散文的题材有着迥异的特征。

第一,冯伟林散文的历史材料来自作者读书的资源,来自典籍,具有“实在”的特征。相对来说,余秋雨散文的历史材料除了他的读书资源外,还来自他的学术研究和广博见闻,甚至还来自他的想象(不然他就不会招致来自史实的批评),因而多多少少具有“虚化”的色彩。我们从冯伟林散文中看到的是勤奋与“厚积薄发”,而从余秋雨散文中看到更多的是才气与充沛激情。冯伟林是厚实的,余秋雨则是广博的。

第二,冯伟林散文抒写的对象主要是历史人物,而余秋雨散文所写的大多是历史事件,或者说,冯伟林是从历史人物引出历史事件,是围绕人物来写事件,写事件是为写人物服务的。而余秋雨是从写历史事件引出历史人物,历史人物只是历史事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可能与他们不同的写作目的有关,冯伟林的创作是为了还原英雄,从而呼唤英雄,于是他写了一系列的英雄人物,被论者们评为“英雄符簇”。余秋雨的创作目的与他的文化学者身份有关,他关注的是历史文化事件中的文化意蕴和文化人格的重建,所以他的创作视点自然不会落到某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身上,而是着眼于整个历史文化事件。

第三,冯伟林散文辐辏于湖湘文化,选材上有一个大体的既定范围,那就是与湖湘文化有关的历史英雄人物。余秋雨散文的取材则呈现散点的、流动的、随机的态势,凡属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事件和精彩瞬间都可以进入他的散文视野。

一个作者的题材选择,与他的创作理念、审美志趣有关,也与他自身的经历有关。冯伟林选择湖湘历史英雄人物为题材,是一种基于自身内在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的自觉行为。冯伟林,一个被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孕育成长起来的读书人,一个有血性的湖南汉子,一个具有使命感的政府官员,其积极向上、沉雄刚健的主体精神自然会选择心仪已久的大智大勇的英雄群像作为审美对象。

相对于冯伟林题材选择的审美自觉,余秋雨的题材选择则处于不自觉与自觉之间。“不自觉”说的是余秋雨选择历史文化题材创作散文不是有意为之,而是机缘促成,是他对书斋生活的一种厌倦而又受到外部的诱惑从而寄情山水的机缘促成,“自觉”则指他作为一个文化学者对“人文山水”的必然向往和对山水中包含的历史文化意蕴的“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

二主题的对比性特征

冯伟林的散文与余秋雨的散文在主题上有着相承的一脉,那就是对历史人物的人格探询和对历史事件的意义追问。所不同的是,冯伟林更多的是对英雄人格和政治意蕴的探询和追问,而余秋雨则是从更普遍更广泛的意义上对文化人格和文化意蕴的审视和思考。正是这种整体主题趋向的不同也导致了冯、余散文主题整体形态上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冯伟林散文的主题具有鲜明单纯的形态特征,而余秋雨散文的主题则正好相反,显得隐晦复杂。这是笔者阅读冯、余二位作家散文时在主题意蕴上的总的印象。

从整体上来说,冯伟林散文的思想情感意蕴并不复杂,显得统一而又单纯。冯伟林散文的主题概括来说就是“修身、齐家、平天下”的传统儒家思想,就是心忧天下、报效祖国的政治情怀。冯伟林的写作,一条红线贯穿始终,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政治理念。他的散文反复吟唱的就是这一宏大主题。

余秋雨散文的主题,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倾吐一种文化感受”。“这种文化感受越来越强烈,如鬼使神差一般缠绕心头。奇怪的是,虽然强烈却无以名之”。(《文明的碎片》题叙)强烈而又无以名之的“文化感受”,作为散文主题自然隐晦而又复杂。说余秋雨散文主题“隐晦”,不是贬词,而是指阅读余秋雨散文时对其主题的把握状态,对余秋雨散文的主题,不是一个词两个词能概括的,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说得清楚的,有时只能靠感觉,靠体会。这是由于其复杂多重造成。

如果将冯伟林和余秋雨的散文同时对比着读,就会获得如下一些相对应的感觉:

冯伟林呼唤英雄回归,散文中洋溢着对英雄的呼唤与赞美,显得刚健有余,深婉不够,缺少厚味;余秋雨倾吐文化感受,散文中充满了对古老文化的眷念与无奈,颇多唏嘘感叹,呈现出伤感阴郁的格调,温软有余而激愤不足。

如果说,阅读冯伟林的散文,一直被他直抒胸臆的政治情怀与报国激情所振奋,但释卷之后,激情之余,归于平淡;那么,阅读余秋雨散文,就会时时被文中流布的深婉曲致的文化情绪和心曲所感染,并留下久久的思索与回味,获得哲理感悟的同时还有叹惋和悲情。

冯伟林为湖湘英雄立传;余秋雨与古老文明对话。

冯伟林的主题取向外的姿态,寻找英雄和楷模;余秋雨的主题取向内的姿态,寻找自己,寻求精神的皈依。

冯伟林是从历史审视现代,而余秋雨则是从现代审视历史。

冯、余散文主题的表现有着迥异的路数,具有鲜明的对比性。总体来说,冯伟林采用的是“聚焦――放大”式,余秋雨采用的是“造像――推演”式。

冯伟林说:“我只是聚焦一部分历史人物,着眼的只是某一个侧面或某个核点,然后放大去写。仅此而已。”这个被作者“聚焦”后又“放大去写”的某一个侧面、某个核点就是作者要表达的主题。冯伟林散文“聚焦”的历史人物都是政治名人,都从不同方面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而且都具有英雄的特质,作者将这些人物的英雄特质作为散文的核点“放大去写”,集中而又鲜明地表达了仰慕英雄,呼唤英雄的主题。

显而易见,冯伟林的创作目的和主题趋向非常鲜明,并与他的政治身份和政治理想契合统一。可以说,冯伟林的审美理想就是他的政治理想,或者说他是带着政治理想来创作散文从而形成他的审美理想的。对于这一点,作者态度鲜明,毫不矫饰。政治理想与审美理想的和谐统一,既显示了作者完美的人格,又体现了诚实的文体品格。

如果说,冯伟林笔下的人物是一群英雄,具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么,余秋雨笔下的人物是一群文人,显出复杂的状态。冯伟林聚焦于人物的英雄特质,余秋雨的笔触指向历史上文人们不幸的命运。余秋雨不厌其烦地描述着一代代正直的文人不幸的命运,并由他们的命运轨迹推演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走向和整体“文化人格的演进”历程。余秋雨的这种主题表现模式有两个环节:一是为历史造像,即将文人命运中的一个片断描绘成一个历史镜头来凸显其文化意义。二是向文化推演,即由人们习而不察、熟视无睹的现象向着文明和文化主题推演开去,上升开来。余秋雨对进入他笔下的历史现象可以说是不依不饶、层层深入、寻根究底、辩驳诘难、追逼拷问,最后“上纲上线”。余秋雨总想也总能从历史表象、寻常事件看到其背后深刻的文化蕴涵,这是他作为文化学者的思辨与学术惯性使然。如从“笔墨丹青”看到“对人格内核的直接外化”(《青云谱随想》);从“毛笔”看到对“中国传统文人群体人格的映照”(《笔墨祭》);在《寂寞天柱山》,写故园感、归属感,提炼出了一个远远超出社会学范畴的哲学命题:家;叩问《乡关何处》,思索故乡与漂泊的命题;从《天涯海角》探求女性文明、母性文明、家园文化、地域文化。

在主题的表现上,冯、余二人还有一个对比性的特征:冯伟林散文的主题具有先入为主的预设性质,因而鲜明、稳定、纯粹;而余秋雨散文的主题却是苦苦思量与追索的结果,时时处于思想的明灭间,如爝火,如晨星,晦暗、飘忽、朦胧、无可名状而又意味无穷。

三艺术结构的不同形态

文体结构是作家写作思路和表述策略的文本体现,文章结构问题就是文章构思问题,而文章构思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取舍、安排、组织写作材料。就历史散文创作而言,写作材料是纷繁复杂的,它至少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客观的历史材料,一是作家主观的现实感悟,而这两方面的材料都有感性与理性的成分。写作历史文化散文,在构思上就要处理好这些客观与主观、感性与理性等因素的关系。作为历史文化散文作家,冯、余二人都必须面对和解决以上构思问题,他们对这个构思问题的解决策略在文本上就体现为他们的文体结构特征。

冯伟林散文的结构艺术集中体现在驾驭历史材料及处理历史材料与主体情感的关系上。对历史材料的驾驭,在文本上体现为对历史材料的叙述,而要不堆积史料,不被史料牵着走,叙述主题的选择则是关键。冯伟林散文的叙事选择,整体上有一种主题趋向,既关注历史人物生前的丰功伟绩及其影响,还用相当重要的笔墨来抒写英雄的死亡并突出其影响,由此而形成“叩问生死”的叙事主题。这实际上就是作者驾驭宏大繁复的历史题材的一种文体策略。

读冯伟林的散文,明显地感觉到有一股贯穿全篇的情感之流在激荡。这股情感之流像一条红线,像一个磁场,显然在作品中起着文体凝聚的作用。贯穿冯伟林散文中的感情有两种:一种是对历史及其人物的“温情与敬意”,另外一种是作者个人的政治抒怀。冯伟林对历史事件的叙写,遵循的是情感的逻辑,而不是时空的逻辑。对写作材料的剪裁和组织都服从情感节律起伏的需要。因而,读冯伟林的散文,开始可能觉得在叙事结构上有点散乱,但多读几遍,用心体会,就会把握其中的情感节律,看出作者以事为纬,以情为经,以论为魂的文体结撰艺术。

如果说,冯伟林散文的结构艺术集中体现在驾驭历史材料及处理历史材料与主体情感(客观和主观)的关系上,那么,余秋雨散文的结构艺术则集中体现在处理情与理的关系和情理交融意境的营造上。在余秋雨散文的思想内容要素上感性与理性、诗情与哲理、激情与冷峻一直构成一种矛盾与张力。余秋雨的抒情大都是与智性的深思沟通的,余秋雨力图把诗情和智性结合起来,从单纯的审美走向情理交融的审智。与冯伟林用情感为主线贯穿全篇做文体凝聚不同,余秋雨散文的深层结构是用他独创的“人文意象”来贯穿纷纭的信息。余秋雨散文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宏大而庞杂,而整合统一这些信息的方法就是提炼一个统一而单纯的“意象”,集中的意象把抽象的概括性化为可感性,而意象的感性与诗情蕴含着理性与哲理,于是就形成了情理交融的意境。如把满清一代的历史集中在承德山庄的意象上:“它像一张背椅,在这上面休息过一个疲惫的王朝。”这个意象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

四语体风格的差异

有论者指出,冯伟林散文的语体风格为“有温度的政治话语”。这是冯伟林散文的语体风格与其他散文作家的不同之处。有温度的政治话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政治话语词汇为主;二是“有温度”的话语情态。

政治话语词汇是与政治有关的词汇,主要指涉的是“我”与国家关系的话语,谓之“大我”话语。显然,冯伟林的散文与其宏大的题材、主题相对应,其话语词汇主要是指涉“大我”的政治话语词汇。冯伟林散文的政治话语词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政治观念(思想)词汇、政治名词词汇、政治行为词汇、政治价值词汇。在这四类词汇中,行为词汇和名词词汇用来叙事,而政治价值词汇和政治观念词汇用来抒情议论。冯伟林散文的这些政治话语词汇都是高频词,在词汇量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一般来说,政治话语都是抽象的、高调的、宏大的、冷冰冰的。而冯伟林散文中的政治话语却是冲满热情的,带着温度的。这“热情”和“温度”来自作者主体精神对文体的灌注,来自作者对笔下英雄人物的“温情和敬意”。二者的结合,使冯伟林的散文充满了抒情性的议论和议论性的抒情,并以此构成文体之魂。

冯伟林散文语体风格的总体特征为“有温度的政治话语”,这与他作为官员作家的身份相符,也与他创作目的与审美需求的自觉性有关。余秋雨是一个文化学者,是因学术研究颇感困惑、倦怠后“不自觉”地进入散文创作的。因此,他的文化智性和学术惯性自然会不自觉地带进散文创作中,影响他散文文体风格的形成。与冯伟林“有温度的政治话语”具有鲜明的对比性质的是,我们也可以毫不矫揉造作地把余秋雨散文语体风格的总体特征概括为“知识分子的文化话语”。其具体特征集中显现为以下两点:知性为其神骨,诗性为其体貌。

“学者散文”是余秋雨散文几成定论的称呼,“学者”之于“散文”的意义就在“知性”,或者说,“知性”是“学者散文”区别于其他散文的显著特征。有论者评说余秋雨:“他的散文语言,是情理合一的典范。在他的诗性叙述中,叙事语法被一种理主宰着,浸满了一种历史的思考和感叹。”这个评价是中肯的,“理”即知性是余秋雨散文的主宰,由此,知性也就成其为散文话语的内在支撑――神骨。余秋雨散文的知性既体现在话语内容上,也体现在话语形式上。

王尧指出,余秋雨散文标志着散文创作领域的“知识分子话语转换”。[1]知识分子话语在话语主体上有一个特点,就是精英意识和启蒙立场。这一特点表现于话语形式就是长于分析,乐于思辨,敢于界定。如《抱愧山西》一文,分析性文字几乎达到三分之一。其中对山西商人败落原因的分析竟长达五页之多。不仅文字比重如此,就整篇的思维结构也是偏重于分析性的,而不同于以描述性为主的散文:抱愧山西!为什么抱愧?是因为误解了山西。“误解容易解除,原因却深可玩味。”于是,思路就沿着这一分析性的轨迹出发了。思辨是余秋雨擅长而又喜欢的,这是他的专业优势啊,当然要发挥了。诉诸理性时,余秋雨当然要思辨,但即使是诉诸感性的抒情时,余秋雨也不会放弃思辨。这样就形成了余秋雨情理合一的语言风格。

如果说,长于分析、乐于思辨是出于余秋雨学者的思维惯性使然,那么,敢于界定,就是余秋雨精英意识自信心理的表现。像下面这样使用断然语气的文字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是比较多的:“我敢断言,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必定产生在朔北和南荒的流放地,产生在那些蓬头垢面的文士们中间。”(《流放者的土地》)“我常常想,今天东北人的豪爽、好客、重情义、讲义气,一定与流放者们的精神遗留有深刻关联吧,流放,创造了一个味道浓重的精神世界,竟使我们得惠至今。”这里,“我敢断言”、“必定”、“一定”都是断语。换一个作者,可能把“必定、一定”改成“也许”。在余秋雨的散文中,长于分析,乐于思辨,敢于界定三者是统一的。有分析,有思辨,就必然有界定,界定是分析和思辨的必然结果,在行文中,有时也有先界说,再分析思辨,相当于议论文中,先提出观点,然后再论证。如在《抱愧山西》中,对山西商人的人格素质就是先提出界说“坦然从商、目光远大、讲究信义、严于管理”,然后一一加以分析论说。

与“长于分析,乐于思辨,敢于界定”相适应,余秋雨散文话语的知性特征还表现在用词上高频地使用学术词语,诸于“耗散”、“构建”、“表征”、“情结”、“文化人格”、“通用电码”、“意味”、“消解”、“机制”、“文化信号系统”、“生命信号系统”等等这样现代甚至当代性的学术词语在余秋雨的散文中不时流泄。这与冯伟林散文中大量出现的“政治词汇”又形成鲜明的对照。

有人评论:“文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联姻,便产生了学者散文,其代表作当是余秋雨散文。当余秋雨把‘思想装进了散文的美丽的容器后’,便创造了散文的新形式。”[2]学者散文,首先是散文,是艺术,它首先要受到审美规范的制约,“容器”的“美丽”是它作为文学存在让读者接受的前提。固然,“知性”(学术性)做为内在神骨,给余秋雨的散文灌注了智性气质,提升了文体的内在品质,但是,如果他的散文缺乏诗性表达的话,同样会面目可憎,令人无法接受。所幸的是,余秋雨深知这一点,他把这些散文写作确乎是当做文学创作的。对他来说,文学性或诗情的追求恐怕比知性的追求付出的心血更多,因为知性是他驾轻就熟的,而诗情则是要他“脱胎换骨”用心感受的。余秋雨散文话语的诗性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把枯燥的历史材料化为生动的叙述。

余秋雨散文不仅耐读,而且好读,读起来有味,其原因之一就是他从不掉书袋子,不堆砌史料。不仅如此,他在选择史料,运用史料,叙述史料上都很用心,有时还匠心独运。首先,他尽量选择对读者具有吸引力的史料,这个吸引力不仅仅是新奇有趣,还有重大性、典型性(代表性)、秘闻性、哀情性、名人效应等特征。新奇有趣如《酒公墓》、《信客》中的材料;重大性和代表性如《抱愧山西》中的乔家大院发迹史;而《抱愧山西》中的日升昌票号老总和副总之间的纠纷和《风雨天一阁》中的许多材料基本属于秘闻性质;《这里真安静》中有关日本的故事和《抱愧山西》中“山西远行者的心酸故事”以及《流放者的土地》中顾贞观用《金缕曲》打动纳兰容若救赎吴兆骞的情节则哀情与秘闻性兼有;至于名人效应在余秋雨散文的史料特征中最为显著,他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基本都是历史名人,如《天涯故事》中写了冼夫人、黄道婆、宋氏三姐妹都是与海南岛有关的历史女名人。其次,他运用史料不堆砌,不板滞,他手中的史料就像一条游鱼,穿插于各个主题之间,显得非常灵动。《抱愧山西》所引用的史料是非常丰富的,有形象一点的史料,如“走西口”的民歌和故事,有各种文献资料,如《山西票号史》、龚自珍的《西域置行省议》、各种地方志,还有宋氏三姐妹的传记,还有众所周知的大寨全国走红的材料等。各种性质不同的史料,交错运用,服从于不同的主题,读来兴趣盎然。在叙述史料上,余秋雨更是有独到之处。他叙述史料有两种方式,一是将单纯的叙述变为激情评述。二是史实的陈述转化为形象的过程展示。有论者指出的“枯骨生肉”、“戏剧化手法”指的就是这个特点。最为典型的是《道士塔》对王道士历史行为的“戏剧化”描述。

第二,语言的诗性质地。

读余秋雨的散文,会时刻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诗意美,这种诗意美来源于散文语言的诗性质地,诗性的话语构成了余秋雨散文语言的主体。余秋雨散文话语的内在特质是知性的,而表达这种知性的外在体貌却是诗性的,这种诗性的外在体貌首先表现为意象化的形式。由此,余秋雨散文语言的诗性特点之一就是用意象化的形式去表现哲理化的内容。这与上文谈到的“运用意象贯穿信息”的深层结构是相适应的。

文化意象一直贯穿于余秋雨散文的始终,从有关历史文化的传说到文化人格的建构,文化意象始终是余秋雨话语表述的中心。它具体的表现形式是以文化意象为核心来组织他的话语结构。又因为“文化意象”中的“意”是对文化的理性思考和真知灼见(而不是单纯的情感),所以,在余秋雨的散文世界中,我们时时可以从他的话语中感受到诗情与理性的完美融合。

余秋雨散文语言的诗性质地更具体地表现为语言本身的形式美,关于这一点,已有许多论者论及,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五比较的启示

通过冯、余散文文体的比较研究,我们获得的最大启示就是:一个作家文体风格的形成与他的主体精神密切相关。文体是作家特定的艺术把握生活的方式,一种文体的成熟与风格的实现,必然是作家主体精神与客观生活化合的结晶。冯、余散文在题材选择、主题表现、艺术构思以及语体风格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在这个差异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都与作家的主体条件(身份)、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密切相关,可以说,都是作家的主体差异性造成的。散文是“文学的测谎器”,[3]散文创作与作家的主体精神关系更为密切,散文创作更要服膺于创作主体的内在精神需求,来不得半点虚情假意。余秋雨和冯伟林作为“业余作家”之所以取得成功,这与他们的创作完全是主体精神的自然流露,很少有“作”文的成分有关。或者说,正因为“业余”,就更为本色,更能与主体精神自然契合。这一点对于专业作家也是可以照鉴和思索的。

[参考文献]

[1]王尧.知识分子话语转换与余秋雨散文[J].当代作家评论,2000,(1):35-38.

[2]邵云霞.余秋雨散文的魅力[J].写作,1996,(5):9-10.

[3]余光中.余光中散文•自序[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

以秋为话题的作文篇2

小学生中秋节活动模板一一、活动目的:

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走近中秋,感受中秋佳节的思乡之情和祝福团圆的美好情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二、活动主题:中秋佳节话团圆

三、活动时间:20xx月9月

四、活动内容

1.“中秋月圆知多少”班队会

让学生收集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习俗、美食等知识、图片等,通过十分钟队会,在交流、讨论、展示中走近中秋文化。

2.赏月品月话月饼

中秋月圆夜,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赏月品月饼,三代人从品种、味道、价格、包装等方面话一话、比一比各自童年的月饼。

3.小小歌谣传情意,佳节感恩送祝福(一二年级)

(1)利用音乐课学唱歌谣《爷爷为我打月饼》,激发学生怀念红军爷爷的情感,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知道老人曾为我们祖国,为我们大家,为自己的家里做了很多事,吃了很多的苦。

(2)用自己喜欢的制作形式和材料,自制一张精美的爱心卡,写上一句祝福的话语,送给自己最亲近的人,传达感恩祝福之情。

4.追根溯源画中秋(三年级)

收集中秋由来的传说,让学生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懂得感恩的思想。利用美术课,通过绘画方式表现中秋趣事。

5.情满中秋,同享中秋明月,手抄报展示(四、五年级)

要求:主题突出,内容不拘,a4纸张;每班上交10幅作品。学校将选取好的作品展评,班级并也可用来布置教室。

小学生中秋节活动模板二一、活动时间:中秋节前两天

二、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将学生分为六组分课题收集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四、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一、情境导入

二、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第一主题:话说中秋1、中秋节的由来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3、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1、设计别致、精******月饼图案2、举办月饼宴

以秋为话题的作文篇3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真正让全旗广大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旗文明办印发了《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开展好“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的重要意义,各苏木镇各有关部门要把开展好中秋节主题文化活动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摆上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二、活动丰富多彩

按照创建全国文明旗的要求,围绕“三贴近”原则,从实际出发,开展了形式多样,更具实效的活动,效果显著。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图克镇开展的中秋诵读晚会暨社区管理人员竞选演讲活动,为城乡统筹工作开拓了新的思路和视野。无定河镇利用赶集日、庙会等载体,邀请陕西各地的秦腔剧团和歌舞团搭台演出,向观众发放“建设文明、和谐、绿色乌审”、“做社会主义农村牧区新型农牧民”、“四权四制”村治模式等各类宣传单2500多份,以此带领群众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了“美丽校园,喜迎中秋”、“话说中秋”知识竞赛、“中华诵·中华经典诵读”、手工制作月饼模型大赛、“中华颂、中秋情”文艺演出等活动,让学生们在体验中秋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丰富了内在的认同和感知。乌审旗总工会也利用中秋这一契机,精心组织了“金秋助学”活动,资助困难职工子女74人,发放助学金15.6万元。

三是开展短信送祝福活动。旗委宣传部、文明办联合移动、联通、电信等单位,给进城务工人员和家庭发送祝福短信,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各界的问候和关心。共发祝福短信10000多条。各苏木镇也借助农信通这一平台广发祝福短信,让我旗广大农牧民群众和外来务工人员感受到了节日的温馨。

四是开展“我们是一家人”共度中秋活动。9月1号,大学生扶贫接力计划中央民族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的5名志愿者抵达乌审旗开始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他们来自祖国的各个地方,在中秋节来临之际,为了让他们度过一个欢乐、难忘的中秋节,使他们身在异地但是不会孤单,时刻感受到来自团组织的关怀,旗文明办领导和团旗委全体干部职工在中秋节前夕与支教团的5名成员一起欢度佳节,并自编自演了节目庆祝这个团圆的节日。

五是开展“联谊座谈共话和谐”活动。结合“话中秋迎国庆·情暖乌审”主题活动开展情况,旗文明办组织服务对象、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复原军人80多人举行座谈活动,共促工作,共话和谐,共同描绘我旗精神文明工作的美好蓝图,为深化服务、互促共进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

六是积极组织开展“月圆、人员、梦圆”中秋网络签名寄语活动。在网上谈心声、寄希望、筑梦想,共同畅想“梦圆鄂尔多斯”、“梦圆乌审”。此项活动既为我旗的文明创建工作增加了新鲜载体,又极大的搞活了节日气氛,得到我旗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群众的大力赞扬。

三、广大群众踊跃参与

国家把传统节日列入法定假日后,广大群众对开展传统节日主题文化活动有着强烈的愿望。组织开展中秋节主题文化活动,顺应了群众的新期待,满足了群众的节日文化需求,群众参与热情高。乌审旗在活动中围绕“三贴近”原则,让人们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的同时,更感受到家庭亲情、人间真情的可贵,活动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文,注重发挥群众的主题作用和主动精神,把群众发动起来,让群众参与进来,使群众真正成为节日活动主角。

以秋为话题的作文篇4

关键词:单元复习课;兴趣点;信息点;知识点

在新课程实验中,以“专题”组织单元已成为语文教科书编写的新取向,“单元复习课”是基于教材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课型强调的是单元的整体性。从单元思想出发实施“单元复习课”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激活课堂教学,抓住学生复习的兴趣点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以问激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只有把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要想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收到显著的成效,就必须从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入手。但是,相对平时的教学来说,复习是一项比较枯燥的活动,如何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是课堂教学中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

单元复习课,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在复习三年级上册以秋天为主题的课文时,我是这样引入复习的:“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走进了秋的世界。秋天是一首诗,秋天是一支歌,秋天更是一幅迷人的风景画。面对这样美丽迷人的秋天,你想说些什么?”教学这一组课文时,正处金秋时节,学生有切身的生活体验且都能说出自己的独特体会。接着我便顺势进入“读词语谈体会”的环节,出示一组关于描写秋天的成语,问:“读着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旨在激起学生感知“秋天”的兴趣,拨动学生的心弦,来铺垫整组课文的底色。

2.充分利用课文插图,以图激趣

课文中的插图一般都能概括地表现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文字描写的内容形象地表现出来,对孩子的吸引力较大,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三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在仿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句式时,教师出示了《秋天的雨》课文插图,此插图意境优美,洋溢着童真的画面,能带给学生视觉的震荡。学生可以借助这样的插图,充分感受到秋天的迷人景象,同时也能激起学生对秋天景物的遐想。利用课文插图,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秋天景物的浓厚兴趣,而且也能巩固对重点句式的掌握。

二、利用单元导语,捕捉单元复习的信息点

小学语文的教材编排是按专题组织单元的,并且每一个主题单元开篇都设有“导语”。别看它好像和课堂教学无关,其实它在专题单元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把握了它,也就把握了学习该单元的方向。一个单元的学习到了尾声时,教师如果不去着力引导学生纵观全局,那就等于错过了整体把握学习内容的最好时机。研读导语始终让单元整体存在,学生通过系统复习单元内容,留下的印象也是整体的。这样就能培养学生从整体上复习单元内容的一种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单元导语的作用。

以下案例作以示范:

(案例):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

1.走进秋天的色彩

(1)同学们,秋天是多姿多彩、色彩斑斓的!这一单元有不少描写颜色的词,你一定积累了不少吧?(2)其实描写颜色的词可多了!我们来看几组(课件出示):

黄金黄杏黄橙黄

红火红橘红桃红

绿嫩绿翠绿碧绿

蓝宝蓝碧蓝蔚蓝

(3)这么美的词语要是把它放到句子中就更美了!许多颜色的词都跑到了这些句子里。

出示: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4)这样的句子在课文中你还能发现吗?

2.聆听“秋天的声音”

同学们,秋天是色彩斑斓的、五彩缤纷的。听听――秋天的声音更美妙呢!

(1)在这个单元中,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2)秋天的声音还藏在哪儿?

(3)老也找了许多表示声音的词,一起来看看!

出示:啦啦哗哗汪汪唧唧啪啪

扑哧扑通啪嗒哗啦呼噜

叽叽喳喳乒乒乓乓哗啦哗啦

(4)在诗人的笔下,秋天就是一首首小诗呢!你也能把自己听到的声音写成这样的小诗吗?出示:听听,

秋的声音,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教师小结:看来我们也能把听到的声音写成一首小诗啦!只要我们用心去倾听,就会发现秋天里的每一种美妙的声音。

就这样,以单元导语为主线,分别从秋天里缤纷的色彩和美妙的声音两方面将整组课文的复习串联起来,不仅条理清晰,而且使整组课文的复习有一种整体感。

三、拓展学习方法,掌握单元训练的知识点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复习课上不仅要教会学生复习旧知,更应当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从而能举一反三,提高学习能力。

在童话单元复习课上,复习完整个单元后,我总结了加提示语的方法。我是这样进行拓展的:

师:今天,我们畅游了童话王国,遇到了许多故事中的小动物,在这几篇故事中,最有趣的就是人物的对话,在对话前加上提示语,我们就仿佛看到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这样对话就更精彩了。下面我们也试着根据故事的内容来给对话加加提示语。自己先把《狮子和狐狸》这篇故事的内容读一读。我们一起来看它们的对话。你能想象到狐狸是在怎样说这番话吗?

生1:狐狸假惺惺地说。

生2:狐狸摇摇尾巴说。

……

师:那狮子是怎么说的呢?

生1:狮子有气无力地说。

生2:狮子不怀好意地说。

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说、充分地演,不仅学得兴趣盎然,也学会了加提示语的方法。

“单元复习课”是一个较新鲜的课型概念。通过单元复习,就能使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无论“单元复习课”将会如何发展,要设计哪些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和学习特点以及单元内容为前提。“单元复习课”应该与其他课型一样精彩、有趣、有效!

参考文献:

以秋为话题的作文篇5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感受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要求学生能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而引导学生领悟第4自然段的总分结构特点并初步学习仿作,则是重点教学任务之一,也是教学难点之所在。

教学设想:

本课的教学时间需要2-3课时,预设的第一课时目标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重点学习第2-4自然段,在诵读中感受北大荒的景色之美,物产之丰富。运用直观演示法、引读法和音乐陶冶法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板书:秋天)你能说出一些描写秋天景色的成语吗?

〖预设回答: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秋高气爽秋色宜人丹桂飘香秋风习习枫林如火一叶知秋……〗

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有迷人的景色,有丰收的喜悦。但是在建国前,我国黑龙江部分地区的秋天曾经是一片荒芜,人们称之为“北大荒”。(板书:北大荒)

【设计意图:在导语中有意运用刚刚提及的成语,意在让学生学会如何“活学活用”,此举既导入了课题,又可丰富和强化学生的成语积累,可谓“一举双得”。】

2.齐读课题:北大荒的秋天

过渡:如今,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将生字表中的生字拼拼读读,注意它们的音和形。

(2)将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生字的字音。

(3)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用文中一句话来概括,用“”划下来。

2.检查自学。

(1)认读生字词。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交流: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

三、品味词句,想象意境

1.品读第一自然段。

(幻灯动画演示:一片枫叶从树上缓缓飘落)

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这就叫“”(幻灯文字出示:一叶知秋),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北大荒秋天到来的时间。

2.品读第二自然段。

(1)一来到北大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儿的“天空”。北大荒秋天的天空怎么样?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内容。

(2)出示幻灯片天空图片:观察图片后,说说课文哪些语句写了图的内容?理解“一碧如洗”。(板书)

(3)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很美。到了傍晚,绮丽的晚霞更令人陶醉。

①西边的天上会有什么?读——

②这些流云是怎样变化的?读——

③(看幻灯片)这样美的景色,课文怎样用文字来描述的?指名读

听了他的朗读,你知道作者是用什么什么方法来写这些流云的?(比喻)把------比作了-------。

(4)现在我们来欣赏这些优美的语句,小声跟配乐录音读,注意边读边想象那美景,用你的感情表达出来。

4.品读第三自然段。

秋天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那里的小河又是什么样儿呢?(小河)

(1)听老师读,看有几句话,每句讲了什么?

(2)第1句,小河给你什么印象?读——

(板书:清澈见底)查字典理解“澈”。

(3)出示幻灯片小河图片,指导看图后提问:为什么把他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用“因为------所以------”说话。

(4)假如你是一条小鱼,你该怎样表达此时的心情?

指名读——

(5)男女生分读后,齐读本自然段。

【设计意图:意在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景,从而体会北大荒秋天的小河清澈之美。】

5.品读第四自然段。

此时,那儿的原野不同于其他季节,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描写的景物,并数数有几句话。

(2)齐读第一句:什么地方热闹非凡?(板书)

这句话具体吗?再读一读课文,找找哪几句是用来写原野热闹的?

(3)学习第二、三句内容。

①出示豆荚图片: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豆荚的?指名读——

大豆真的会笑吗?齐读本句。

②出示高粱图片:“黑红”的高粱说明他们怎么样了?高粱会演唱吗?为什么这样写?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北大荒的原野是一派丰收的景象,而隐藏在这丰收景象后面的是一代代北大荒人的辛勤的付出,文中的自然美是人类社会生活美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4)齐读本自然段。你们读了以后,觉得北大荒的原野怎样?(板书:热闹非凡)作者是怎样把他写具体的?(指名读)

①师读中心句,生读分句。

②齐读概括句,男、女生分读具体描写的句子(交换读)。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充分体会第四自然段的构段特点,突破教学难点。】

(5)这段话采用新的构段方式——总分结构。先概括写原野热闹非凡,然后分别从三个方面具体描写原野怎样的热闹,条理很清楚。请你在课后模仿本段写法,用你的笔来写一写家乡的秋天。

6.指导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读出喜爱之情。

三、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词语。

2.分析字型,指导描红。

荒:上中下结构,“亡”不能带点,与“流”比较区别。

茫:上下结构,与“荒”比较区别。

岭:左右结构,在音、形、义等方面与“铃”进行比较。

3.课堂作业:

按笔顺在习字册上描红。

教师巡视指导。

以秋为话题的作文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课堂课堂探究四招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1建立师生平等对话,营造课堂和谐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造就。

师生平等对话,要求课堂上老师“蹲下来”看学生,要与学生站在同一条跑线上,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哪怕是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要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如:“这样可以吗?你能想出更好的吗?”这些简短的征询式的问句,看似简单,实则却是融洽师生感情的剂,它能缩短师生间的感情距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信息交流、情感交流才会水到渠成。在课堂上,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不同意见,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师生平等对话是一个开放的未完成的动态教学过程。它意味着对学生作为大写的“人”的一种尊重;它意味着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欣赏;它意味着人格对等基础上的灵魂交融,“教学相长”情景中的技艺切磋,相互信赖氛围中的心智启迪;它意味着以石击石的火花迸射,以情生情的心潮相逐,以思引思的丝丝联结;它意味着交流之后的认可,肯定之中的引导;它意味着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的相互造就。

2设计丰富有效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意识

教师要设计丰富的课堂提问,千方百计让学生开动脑筋,增强他们的探究意识,引发学生思考,并让学生在探索中进一步思考更新、更深刻的问题。如在教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时,教学中就可以抓住“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中的“那时”发问。“那时指什么时候?”“那时”指的就是十年浩劫,那时紫藤萝“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进而就能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如今的繁花似锦,是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可见抓住“那时”一词发问,便抓住了文章的扣子,打通了全文的脉络。再如学习鲁迅先生的《孔乙已》一文时,主题的提示有一点难度,教师提问的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对问题的关注程度和思索的深度,笔者提问:“孔乙已的悲剧是孔乙已一手造成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这一问题从表面“责任”的追究入手,更多关注情节,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通过对作品的表象本质的分析,最终解决核心问题。它好就好在激活兴趣,引发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正确的引导学生鉴赏,分析文学作品,而不是机械地贴上“标签”。这样的问题将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它远远比“作者通过人物的塑造反映了怎样的主题思想?”这样的问题要来得有效。

3呵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积极性

语文新课程提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意义的过程”,强调“对话”和“交流”,强调“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强调“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以保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创造性,保护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作为读者的应有的尊严。这样才能营造一个相当宽松的气氛。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描述了父亲的形象,字里行间无不充满了对父亲的爱。伴随着这种爱,英子告别童年,走向成熟。教学时,我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学生们各抒己见,父亲的形象在毕业骊歌和庭院落花的背景中凸现出来,一丝一毫都是怀念的情绪。代表了生命的可能,另一方面又象征着人生的初始阶段,像花开自有花落一样,“落花”是一个标志,是生命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时刻,因此它契合了本文的两大主题──爸爸的生命和英子童年的终结。学生的这种多元理解是正常的、健康的、可喜的,教师要珍视、尊重这种理解并大加鼓励。

4调动学生丰富的课内积累,成就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教师有效的教学提问还是远远不够的,激发学生的思维习惯一定要能够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如教学《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小令,在导语设计里,笔者问学生一般咏秋景诗词的基调是什么?让学生在记忆中寻找,学生想到“悲秋”“伤秋”,并很快找出“断肠人”等诗句来印证。笔者又启发学生:“枯藤老树昏鸦”这一句六字景物描写,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学生很自然能想到身在异乡的孤独、寂寥之感。“枯藤老树昏鸦”,荒凉凋谢的蒿草,孤枯败落的藤枝,蔓缠在饱经沧桑的老树上,黄昏的乌鸦,呱呱呱,声声催人心魄,把秋日黄昏的氛围一下子卷入落魄流浪人的心里。

以秋为话题的作文篇7

【关键词】改进教法创新课堂培养能力

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下雪天,这位老人真的是为钓鱼吗”?学生兴趣盎然,有的说老人在独自欣赏雪景――“钓雪”;有的说这位老人与众不同,看起来很清高;有的说老人通过垂钓来排遣内心的孤独、寂寞,因为把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这是他内心活动的体现。真是一石击起千层浪。是啊,不为钓鱼那又是为什么呢?有一个小学生在思考中却另有发现,说这位老人在钓一个美丽的春天,因为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多有灵性的孩子!多么富有新意的问答!孩子们的独到发现迸射出智慧的火花,闪现着个性化的特色,令人耳目一新!我们不禁为这样的回答叫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张扬学生个性,放飞学生心灵,使学生成为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和创造者。

一、以“情”入境巧启智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优秀的语文课堂是师生情智共生的课堂,是师生智慧火花不断被点燃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就是让学生在思考、置疑、探索、喻理的启智过程中,培养了求异思维能力,让他们学而思之,思而得之,得而启之。启智,要引导学生排除思维定势干扰,让“钓一个美丽的春天”的新奇回答有展现机会。对“雪化了变成什么”,答“春天”的孩子不仅给满分,而且还要十二分喝彩。教师课堂上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不同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如“太阳刚烫发,光芒是弯曲的!多有创意!你们真了不起!”“孙中山种了中华民国。”“雨点在沙漠里探寻,雨点在瀑布上奔腾,雨点在小花上驻足!”“河里的水很活泼”,“我想听听花开的声音”,森林爷爷对狐狸说:“你真是又聪明又勇敢,在凶恶的大老虎面前想法脱险,可得“自救章。”(续叙《狐假虎威》)都应予以充分的肯定。

在教散文、诗歌时,可以根据小学生善于想象的特点,设置意境。如在教学《秋天的雨》时,可先放一遍有音乐的朗诵,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以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播放有关秋天的画面,使学生感悟到秋天的美丽与实惠。讲到《荷花》时,先为学生描述一幅作者沉醉在荷花池旁的情景,听着老师绘声绘色的描述,学生们说:我们眼前好像出现了那幅荷花图。满池的荷花在舞蹈,满池的荷叶在摆动。这一切,激发了我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我们的心情也变得美好了。当学生沉醉于这美好的气氛意境中时,思维的琴弦怎能不被拨响?

二、以“疑”入境窍激智

亚里士多德说:“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一番疑问,一番长进。”老师上课就应该设悬念,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上来。如有位老师在教学白居易的《卖炭翁》时,是这样开头的:同学们,断断续续飘洒了一周的雪花停止了,今天,阳光灿烂,天清气朗,在我们看来这是很美的。但是,一千多年前,有一个穿得十分单薄的老人却不喜欢这样的好天气,他总是希望大雪纷飞寒风凛冽,他为什么会有这样反常的心里呢?请大家学习白居易的《卖炭翁》,那老人就是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这样引起悬念,产生问题,把学生带到课文中去。又如讲到《桃花源记》,可以这样引进作者:同学们,有人向往繁华的都市生活,而有人却倾心于静美的田园风光。是啊!都市的繁华固然令人神往,然而那片片绿色的田园,那安静和谐的村落,那轻柔袅娜的炊烟,那绿树掩映的农舍,那醇厚古朴的乡情,不也令人神往,令人欣喜,令人陶醉吗?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曾描绘过它,讴歌过它,可是你们知道田园诗发端于谁呢?以讴歌田园生活之美好,抒发田园生活之情趣,并以此为主要创作题材大量纳入诗篇的是谁呢?好,我告诉大家,他就是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陶渊明。这样由诗及人,由人及文――《桃花源记》,释疑解难,获得了知识,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三、以“趣”入境乐益智

兴趣是一块“吸铁石”,有了它,常使愉和求知欲成为学习、思维的能力。新课程在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自我角色的换位,教学方法的创新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成为师生互动、构筑自由对话的平台,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切磋的舞台,洋溢着新、活、趣、美的特色。教师尊重儿童文化,立足儿童发展,课改园地成了学生活学益智的乐园。坚持以学生为本,用真心去聆听学生,真情去感悟学生,真爱去激励学生,摆脱了以往语文教学“戴着镣铐跳舞”的现象,放飞了学生心灵,课改园地成了学生活学益智的乐园。

如活动课《找秋天》,可作这样的设计:教师启发引导,各位同学,秋天是一个美丽丰收的季节,前两天老师让你们去观察、体验、发现,将你们的成果展示出来,老师将奖给优秀者“发现星”。并激发学生,你们已发现了美丽的秋天,请用一句话说说你找到的秋天。

生1:秋天到了,五颜六色的开了。生2:秋天到了,农民伯伯摘的棉花堆成山。生3:秋天到了,金黄的稻子笑弯了腰。生4:秋天到了,山上的枫叶火红火红的,叶子落下来了,小朋友们穿上五颜六色的毛衣,漂亮极了。

老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我们进行合作学习,将你们手中的画、像片、标本以组为单位,组合成完整优美的风景画。哪个小组配合得最好,将获得“合作星”。各小组要推荐一个同学介绍画面的内容。各小组贴完后,推荐同学中有的介绍了《丰收的秋天》,有的介绍了〈秋天的果园〉,有的介绍了〈公园的秋天〉。

老师:你们描绘的秋天欣欣向荣,千姿百态,让人流连忘返。(奖各小组“合作星”)秋天这么美丽,招人喜欢,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秋天,与秋天对话。

生1:秋天的色彩真美,有蓝天,白云,红叶,黄花,紫茄,装扮世界的美丽。生2:秋天的果实真多,有金黄稻子,雪白的棉花,紫色的葡萄,绿色的白菜,红色的枣子。生3:秋天的气候宜人,不冷不热,秋高气爽,秋天真好!

老师:秋天的对话真精彩,奖你们每人一颗“对话星”。秋天这么开心,请回去说给你们的家人听听。

以秋为话题的作文篇8

为使广大师生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广泛挖掘与诠释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大祝泽小学于9月19日——26日利用一周的时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唱响“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

活动中,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栏、主题班会、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精心设计内容,广泛宣传传统节日,营造出了浓厚的民族节日氛围,以此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

各班级开展了“知中秋,话传统”主题班会。特别是六年级很有创意。活动以智力比拼的形式进行,老师巧妙地将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传统习俗、诗歌等以智力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采用比赛的形式。看哪个组对中秋节的知识了解的最多。获胜者老师给大家分发奖品——圆圆的月饼。同学们惊奇地接受这节日的礼物。品尝着甜甜的月饼,分享着节日的祝福。

与此同时,各班还开展了“知中秋,话传统”手抄报评比活动。活动中学生们精心设计,用自己独到的见解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中秋节。绘图过程中,同学们小组间团结合作,利用周围图书资源搜集有关中秋节传统文化知识,以手抄报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中秋节的由来、风俗习惯、灯谜等传统文化。

学校广播站则播出了学生们精心准备的中秋特别节目——我们的节日—中秋节。节目中通过讲中秋的故事、说中秋的习俗、赏中秋的诗篇、送中秋的祝福等,让全校师生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到了中秋节的美好氛围。

以秋为话题的作文篇9

作者/李菊华

【案例】

《秋天》是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首描写秋天的诗歌,文章内容活泼,充满童趣。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把秋天里的事物描绘得活灵活现,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秋天的美景,秋天硕果累累的美好,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课的重点是如何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说课题,读课文,谈感受,分析拟人的修辞手法。总结时,教师这样引导:

师:读了课文,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秋天?(板书“

的秋天”。这个话题一抛出,课堂上立刻活跃起来了。)

生:这是个丰收的秋天,因为有这么多的瓜果都成熟了。

生:这是个童话般的秋天,有好吃的,有好看的。

(全班哄堂大笑)

师:是啊,秋天在你的心目中瓜果飘香、景色优美,就如童话一般。

生:这是个色彩斑斓的秋天。

师:那么,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

生:秋天是红色的,因为“高粱红着脸儿笑了”。

生:秋天是黄色的,因为作者“捡一片黄叶悄悄地珍藏”。

(见学生基本交流完了,教师准备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但这时却有一只小手还举在那儿,侧着的身子、半站的姿态表现出强烈的发言欲望。)

生:老师,我觉得秋天是绿色的。

(“秋天是绿色的吗?”不知是哪个同学小声地问了一句,原本鸦雀无声的教室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学生们纷纷议论开了:秋天是绿色的,从没听说过。春天和夏天是绿色的还差不多。片刻的议论后,大家一齐把带着疑问的目光投向教师。)

师:你为什么说秋天是绿色的呢?

生:在我们这儿,秋天里的很多树的叶子都是绿色的啊,根本没有变黄,变枯,再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累累硕果,那果实不就是希望吗?秋天就是春天的希望,所以说秋天是绿色的。

师:这位同学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他善于思考,能从生活中发现秋天的美。那秋天还有哪些色彩呢?

(学生的答案五颜六色,异彩纷呈。)

【思考】

1.语文课堂是生成的课堂。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上的突发点、矛盾点、关键点,利用随机生成的资源巧妙引导,鼓励学生说出心中的感受,使他们在不断的探索和积极的争辩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同时也成就了课堂的精彩。

2.阅读感悟的起点和落脚点都是生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的语文,是听说读写的工具,以语言文字为表现形式的课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与人们交际生活的需要密切地联系着。所以,阅读教学艺术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也应该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其产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如果教学时往往眼中只有书上的字词句段,忽视了学生生活中感情的构建,没有深入的思维碰撞,那么统一的模式会让我们怀疑学生是否真正感悟到文中秋天的美,以及作者“走在秋天”的那一份喜悦和惬意。文本中的高粱他们几乎没见过,平时吃的苹果也未必都像书中所描绘的那样穿着“红袄”。我们常常说:语文即生活。结合生活的学习才是提升学生生命品质的学习,结合生活体验的感悟才是内心最真实的收获。

以秋为话题的作文篇10

关键词:传统新文化运动王士祯胡适周作人

《秋柳》四首是王士祯作于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的一组诗歌,在1919年再次被提起。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以组诗第二首为例,作为用典之拙者,认为诗中采用的典故可以同时作几种解释,并没有确定的根据。

作为新文学运动中划时代的文献,《文学改良刍议》提倡中国文学的改良,使白话文大行其道,对文学传统的影响不言而喻。胡适在《刍议》中选用《秋柳》为靶子,一是因为近代以前,在中国人的文学活动中,诗被有意识地视为最重要的样式,诗的品质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整个文学的缩影。一是因为诗作者王士祯二十四岁时就凭《秋柳》闻名大江南北,之后一度为清朝文坛盟主的特殊地位。《秋柳》诗的背后,有中国文学的古传统。

一、现实与典故

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胡适评《秋柳》诗第二首用典失当,这一论断是否确实呢?这里不妨先对该部分做一粗浅解析,诗歌的具体内容为:

娟娟凉露欲为霜,万缕千条拂玉塘。

浦里青荷中妇镜,江干黄竹女儿箱。

空怜板渚隋堤水,不见琅琊大道王。

若过洛阳风景地,含情重问永丰坊。

“娟娟凉露欲为霜,万缕千条拂玉塘”,第一联是对实景的描绘,苍凉秋日里,柳树万缕千条。次联就从对秋柳姿容做的朴素写生,过渡到运用多重典故。“中妇镜”取意于陈后主作的《三妇艳》,下一句是化用古乐府《黄竹子》的句子“江干黄竹子,堪作女儿箱”,两句话皆与柳无关,但都有事过境迁、人事全非的喻义。这两个典故的使用,使柳树这一具体意象变得非具体化,似乎赋予了柳树以精微的象征化情思。之后第三联转而征引了《琅琊王歌》一诗里的喻义。《琅琊王歌》取自古乐府,中间涉及一个历史故事,是说隋炀帝命人在琅琊上种植的杨柳还在,但昔日的繁华已经不知去了哪里,这反映了王士祯创作《秋柳》时的复杂心境。诗写到这里,由第一句实景到二、三句对于实景的申发,因为描述了过去的事的典故的使用,诗的重心从现在移到了往昔,而人的感受也从感官的体会过渡到了心灵方面。及至最后一联,诗的结句“若过洛阳风景地”,这是由柳树而引发的将有之思。

整首诗由柳树开始,与典故相互交汇,蕴含了时间上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交错对接。诗中诸种情绪,透出于现实之外,实为深入心灵的幽感。关于典故的这一作用,学者袁可嘉也有所关注:“艾略特在论及个人才智与传统的关系时也说,一件新作品的出现,不仅表示新价值观念的建立,而且兼有调整传统价值的作用;这些看法正足以帮助说明叶芝用‘拜占庭’象征想象王国,艾略特借用那么多历史典故的缘故。”袁可嘉用这种论述来说明运用典故在文学中可以做到古今并列,历史与现实的相互渗透,使两者可以获得丰富的意义。

正如徐国能所说,王士祯咏“秋柳”的成功,不仅生动地表现了柳态与柳树的文化意义,同时借着这个层次的描写暗示了诗人在现实中别有一番低回想象,味外味由是产生。①当然,在另一层意义上,《秋柳》诗的主题选用了多重典故,使这首诗的意义难以捉摸。胡适诟病的地方,部分原因就是在这里吧!

二、典故与音韵的对应

《秋柳》组诗以情韵胜人,当时似乎很受欢迎。据《菜根堂诗集序》,赋《秋柳》诗当场,这首诗就有数十人唱和。三年之后,王士祯赴任扬州府推官时,《秋柳》已传遍大江南北,顾炎武也曾以诗篇《赋得秋柳》应和。他们欣赏的方面还会有什么呢?有诗评者认为,他们欣赏的是诗中的语言,就是巧妙地选择各种词语,从单词的连续与流动之中产生观念的波动以及音调的波动,在这些波动的新鲜感中显现出魅力来。

我记得某位山东籍的先生曾经一边吟咏此诗的第二首,一边称赞其音调之美。确实,由“娟”两个同音字重叠、进而继之以“凉露”“欲为”两组双生词为始句,而以只由阳声组成的“含情重问永丰坊”为结句的第二首诗的音调,是四首诗中最美的了。②

语音本身与特定的心理效果之间有紧密的对应性。无论是哪种语言,动词往往都需要重读。《秋柳》这首诗的动词位置很妙:第一联“为”“拂”次第在句中为第六、五字,“拂”字位置稍前,重读。第二联没有动词,第三联动词都是第二个字,语句工整。第四联生变,动词在第二、四字处,与首联和中间两联都不同,成为诗中最大的起伏处,与诗意在这里的迸发同拍。同时,中妇镜、女儿箱、隋堤水、大道王、风景地、永丰坊各个句末的词语上下抑扬,颇有水的流动之韵。如此一来,整首诗似是微风下的水流,时而平和,时起涟漪。体现在具体的用字上,即便诗中诗意萧瑟,却不妨碍在音效上颇响亮的〔ang〕音用得紧凑绵密,霜、塘、箱、王、坊,蕴含了语言内在的音乐性,意义和音调双重变奏,哀而不伤。

时过境迁,七律诗歌在近代中国人看来,已经是一种古典性质的文学形式。鉴于此,现代学者叶嘉莹很欣赏诗人能使用“陈言”而又能赋予其“新生命”的能力,认为唯其善于使用“陈言”,所以写出来的作品才像地道的旧诗;又唯其善于赋予“陈言”以“新生命”,所以写出来的旧诗才不致流为滥言而有新颖的意境。③《秋柳》诗中使用的典故不少,让欣赏的人体会到古典的魅力;另一方面又让人感到新鲜,这在相当程度上与语句中的音韵美有关。依律用典,而又不妨碍语言上很有新鲜感,可谓古典而又新鲜。

三、胡适的态度

而这一首诗人的得意之作却被胡适当做“用典之拙者”,认为它是怎样说都可以,又无论怎样说都不明白的诗。其实,胡适写《文学改良刍议》的用意就在于不模仿古人。就文学的典故问题,他的意图很明显:“用典之拙”不如用典用得好,但最好不用典。在为《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写的导言里,胡适认为新文学运动的中心理论有二:“一个是我们要建立一种‘活的文学’,一个是我们要建立一种‘人的文学’。前一个是文学工具的革新,后一种是文学内容的革命。”他在该导言中还指出他是“活的文学”的理论阐释者,周作人是“人的文学”的理论阐释者。在胡适眼里,文学因为不能为一般人欣赏,仍旧是少数人的贵族文学,仍然免不了‘死文学’或‘半死文学’的评判”。④

提倡“活的文学”的胡适,认为古文是死文字,白话是活的。他口中的“人的文学”阐释者周作人,对此看法并不同。在周看来,文字的死活只因它的排列法而不同,其古语不古,死与活,在文字的本身并没有明了的界限。⑤80

周作人还在其《中国新文学源流》一文中,把新文学运动与明末的文学运动相比较,探究了新文学与本民族文学传统之间的联系。胡适认为文学向来是向着白话的路子走的,这是发展的正轨。周作人则以为,现在的用白话的主张其实是从明末诸人的主张内生出来。他大体赞成胡适文学革命的观点,但给出了另外两点用白话的理由:⑤73首先,因为要言志,所以用白话。写文章是想将思想和感情表达出来。不拘格套,独抒性灵,最好的方法就是“话怎么说,就怎么写”。另一个理由则在于,当时的中国在思想上已经有了很大变动。人们对于政治、经济、道德等的观念,和对于人生、社会的见解,都和从前不同了。古文这旧的皮囊,已经盛不下新的东西和新的思想,就要用白话写作。

毋庸置疑,胡适的白话语言观在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也给予了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深刻的影响,但其借以承载的诗学观念还值得商榷。诗是语言的艺术。诗句不同于普通话语,是“语言中的语言”,这是法国诗人与诗歌评论家瓦雷里一再强调的话。现代诗人大抵上同瓦雷里一样,都认为诗就是在语言中再造一种语言,胡适的观点恰逢其反。他在其论著中反复地申明,我们要创造新文学,也须先预备下创造新文学的“工具”。我们的工具就是白话。胡适认为,包括诗歌在内,文学不过是最能尽职的语言文字。⑥以《秋柳》诗为例,尽管其作者王士祯作为中国神韵诗理论的集大成者和总结者,这首诗以其语言和意义的多义性著称,曾经在社会上流行一时,这改变不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对它的评定。胡适谈诗,似乎只有常识,没有热情。文字和文学都是人支使的工具,在胡适的有关假设中,我们发现了他的工具性立场。

在文化传统上,被淘汰是一个问题,该不该淘汰是另一个问题。近代以来,关于中国文学传统与外来影响的讨论一直备受关注,其实所谓外来“影响”,也不过是异域空间存在的另外一种传统而已。如同在西方,东方文化身份与当地的主流文化逐渐呈现出“杂交”的状态,⑦发生碰撞的两者因为有着各自独特的进化过程,有自己不同的发展速度与包含各种因素的不同内在结构,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往往不是从一点出发从而决定其他艺术的所谓影响,还应该被看成一种具有辩证关系的复杂结构。《文学改良刍议》在《新青年》杂志上一经发表,就产生了远超出文学领域的社会影响。在胡适的倡导下,白话文开始以与旧文化决裂的姿态出现、发展。尤其到了20世纪40年代,出现了极具文学价值的一批小说、诗歌和纪实文学作品。这样一来,胡适对《秋柳》诗的品评在中国文化史上就有了独特的意义。

注释

①徐国能.王士祯杜诗批评辨析[J].汉学研究,2007,24(1):326.这种说法由来已久,吴调公在其《神韵论》中也说,渔洋《秋柳》的写作,很可能包含着为他长期所积蓄的、纵使不十分强烈的故国之思,见:神韵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6.

②(日)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m].章培恒,邵毅平,骆玉明,贺圣遂,李庆,孙猛,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45-346.

③叶嘉莹.嘉莹论诗丛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5:61.

④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a]//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m].134.

⑤周作人.中国新文学源流[a]//温儒敏,费振刚.百年学术――北京大学中文系名家文存(文学卷)[m].北京:北大出版社,2008.

⑥胡适.什么是文学――答钱玄同[a]//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m].87.

⑦张军.美国华裔文学中“东方主义”的消解[J].江西社会科学,2012(5).

参考文献

[1]瓦雷里.文艺杂谈[m].段映虹,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2]叶嘉莹.嘉莹论诗丛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