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善意的谎言例子十篇善意的谎言例子十篇

善意的谎言例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51:06

善意的谎言例子篇1

摘要本文以语用学中的重要理论――会话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为框架,选取常见的典型的善意谎言为语料,并对其进行分析与阐释,揭示善意谎言产生的原由,探讨善意谎言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善意谎言合作原则礼貌理论语用功能

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撒谎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甚至遭人憎恨,为人所不能容忍。会说谎话的孩子谁都不会喜欢。从古至今,诚实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的美德,各种社会准则、伦理道德、法律法规、宗教教义、书籍报刊,都把诚实奉为至高无上的准则。但是,谎言并不是没有一点积极意义,不是所有的谎言都是恶意的。现实中善意谎言作为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出现非常频繁,在许多时候它对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文试图在语用学理论框架内,从说话人的角度分析研究善意谎言,揭示善意谎言产生的原由,探讨善意谎言的语用功能。

二善意谎言的界定

《现代汉语词典》将“谎言”定义为“谎话”,又将“谎话”解释为“不真实的、骗人的话:假话”。

陈融(2005)总结了撒谎行为,首先从语义上讲是一个非真实的陈述,其非真实性不想被听话人识破,对说话人有利,伤害听话人或第三方。

钱冠连(2002)提出言语假信息论。言语假信息是“言语交际活动(口头、书面)中释放、接受的非真实信息”(钱冠连,2002:183)。他区分了利害假信息与功能假信息。其中利害假信息包括施害假信息和施利假信息。施利假信息是自己明知所输出的信息是错,却仍发出给不知情的接受者,造成有利于或至少是无害于对方的后果。善意的谎言就属于此类假信息。

辛菊(2003)根据谎言于己于人的利害关系,区分了9类谎言:

“1、于己有益,于人无害而有益(双方受益:游戏、娱乐、开心一刻);2、于己有益,于人无害也无益(利己不损人);3、于己有益,于人有害而无益(损人利己:法庭为证、恶意中伤);4、于己有害,于人无害而有益(舍己为人);5、于己有害,于人无害也无益(自欺不欺人,聊以自慰);6、于己有害,于人有害而无益(自欺欺人);7、于己无益亦无害,于人无益也无害(开玩笑、白说废话);8、于己无益亦无害,于人有益而无害(安慰病人);9、于己无益亦无害,于人有害而无益(损人不利己:谣言、流言蜚语)。”

其中第1、4、8类不管对己是有害还是有益,对人都是有益的,属于善意的谎言。

综合以上观点,得出善意的谎言一般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语义上讲不具备真值;(2)意图上说话者主观故意;(3)效果上对听话者有益。

三善意谎言的语用分析

1善意谎言与合作原则

在言语交际中,为了实现交际目标,人们遵循着某些原则。美国哲学家Grice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双方都应遵守的原则。他称这种原则为会话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简称为Cp)。合作原则是哲学家Grice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所做的演讲中提出的,讲座的部分内容首次在1975年发表,1978年发表了第二部分内容。进而,Grice将合作原则划分为四个范畴:质量(quality)、数量(quantity)、关联(relation)、方式(manner)。质量准则是指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和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数量准则是即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交谈的现实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和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关联准则即说话要贴切。方式准则即避免晦涩的词语,避免歧义,说话要简要(避免赘述)和有条理。

例如,Grice曾经举出了这样一个违反质量准则的例子:

X把a的秘密泄露给了a的竞争对手。在a和他的听众都知道这一点的情况下,a仍然说:“Xisafinefriend.”(Grice,1989:34)

a说这句话时,肯定相信听众知道,他所表达的真实意思显然与他所说的字面意义不一致,这是地地道都地使用了反语的谎言。

由前文对“谎言”的界定以及对“质量准则”的精确阐述可以看出,谎言实质上就是违背了会话合作原则中“质量准则”的第一次则,即说话者给受话者提供了自知是虚假的信息。善意谎言也不例外。所有的善意谎言因为不具备语义上的真值,所以都违背了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但这种违反非但不会造成双方交际的中断,反而后果是有利于听话人的。

合作原则要求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这次交谈的目标和方向,正是交谈者的这种合作使得他们能够持续地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交际。何兆熊(2000:156)指出,这四条准则毕竟是几条约定俗成的规约,不是严格的语言规则,并不是绝对不可违反的。人们有时遵守合作原则,以直截了当的方式说话,有时却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暗示而不是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言不由衷、说反话。

2善意谎言与礼貌原则

合作原则是重要的会话准则,指导人们为了达到成功的交际,如何去进行言语交际。善意谎言是表面违反合作原则的特例,其会话含义却利于交际。但合作原则不能解释人们使用间接语言的现象。1983年英国语言学家Leech提出了另一条重要原则――礼貌原则(politenessprinciple,简称为pp),该原则包括了六大准则:

第一为策略准则(用于指令和承诺),指使他人受损最小和使他人受惠最大;第二为宽宏准则(用于指令和承诺),指使自身受惠最小和使自身受损最大;第三为赞扬准则(用于表情和表述),指尽力缩小对他人的贬损和尽力夸大对他人的赞扬;第四为谦虚准则(用于表情和表述),指尽力缩小对自身的赞扬和尽力夸大对自身的贬损;第五为赞同准则(用于表述),即尽力缩小自身和他人之间的分歧,尽力夸大自身和他人之间的一致;最后为同情准则(用于表述),即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尽力夸大自身对他人的同情。

Leech认为pp与Cp相互补充。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之所以要故意违反Cp,目的是为了保全pp。在现实言语交际中,礼貌原则的运用能帮助说话人实现礼貌的目的,减少了诸多摩擦和不愉快。人们在交际中使用善意谎言,故意违反合作原则,遵循礼貌原则,达到交际的目的。例如:

孩子的母亲有些觉得抱歉地拉皮带道:“你这淘气的孩子,去跟苏小姐捣乱!快回来。……苏小姐,你真用功!学问那么好,还成天看书。孙先生常跟我说,女学生像苏小姐才算替中国争面子,人又美,又是博士,……吓!真讨厌!我叫你别去,你不干好事,准弄脏了苏小姐的衣服。”

苏小姐一向瞧不起这位寒碜的太太,而且最不喜欢小孩子,可是听了这些话,心上高兴,倒和气地笑道:“让他来,我最喜欢小孩子。”(钱钟书2001:3)

很明显,苏小姐说的是假话,因为说话之前已经交代她实际上最不喜欢小孩子。可是因为心里很受用孙太太的奉承话,又出于礼貌、客气的原因,接受了孙太太孩子的接近。反过来,如果苏小姐很生气,说出自己不喜欢小孩子的真实想法,结果会是双方都尴尬,关系不融洽。

再例如,a和B是同学,当B做完作业看电视时,a打电话给B,下面是他们的对话:

a:wouldyouliketogoshoppingwithmenow?

B:oh,i’dloveto,butihavetodomyhomework.

尽管B这里的回答违背了Cp,撒了谎,但是,B遵从了pp。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或运用这类善意谎言来婉拒别人,其原因就是出于礼貌。但礼貌原则并不能解释以下这个例子:

一个小男孩做了一个手工制品,问妈妈:“我的作品好看吗?”尽管小孩子的作品粗糙幼稚,但妈妈还是微笑着说:“很漂亮。你真棒!”

显然这里妈妈不是出于礼貌表扬了自己儿子手工做的好。那么,善意谎言产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四善意谎言产生的原因

1善意谎言与面子

通过上文善意谎言与礼貌原则的关系可以看出,人们有时候说谎是出于对收话人的礼貌(保全别人的面子)。1987年,Brown和Levinson提出了“面子理论”,他们认为“facemeansthepublicself-imageofaperson(面子是一个人的公众自我形象)”。Brown和Levinson将面子区分为负面面子和正面面子。在谈及如何维护一个人的正面面子时,Brown和Levinson指出,为了避免与受话人观点不一致,可以采用象征性的同意、假同意、撒谎与闪避等策略方式。前面提到的妈妈称赞儿子手工做的好,可以理解为为了维护儿子的自尊心,保全他的面子。再看下面这个发生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故事:

某老师在上课时,一位女生一直低头写着什么。老师走上前去把纸条拿过来一看,竟是写给同班一男生的一封情书。老师正准备走开,男同学起哄,一定要老师当场把纸条上的内容读出来,这位老师面对大家,清清嗓子高声读道:“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然后又用饱含深情的目光看了那位女生一眼,然后继续讲课,课后也没有找那位女生谈话。可是那位女孩却找老师承认了错误,还一再感谢老师维护了她的尊严。

这个例子说明,一个美丽的或善意的谎言能够通过保全人的面子保护了孩子幼小而敏感的心灵。

2善意谎言与社会、个人心理

王德春、孙汝建和姚远在其合著的《社会心理语言学》中,认为谎言与“虚荣心理、压抑心理、抚慰心理和返真心理”等社会心理有关。很明显,善意谎言与“抚慰心理”有关。典型的例子是医生和病人亲属往往会对濒临死亡的病人说谎,以宽其心。

五善意谎言的语用功能

1体现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用来建立、维系、发展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以满足社交的礼节性、应酬性、礼貌性的需要。策略是礼貌的根本,礼貌地使用语言就意味着策略地使用语言。善意谎言就是策略的具体体现,它顾及到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善意谎言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的一种语用策略,比直率的真话更得体、礼貌。例如,你正在午休时,别人找你有事,别人会说:“打扰你了,不好意思”。你肯定会说:“没事,也没睡着”,而肯定不会说出自己确实是被打扰了的事实,从而维持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2构成修辞格,使语言符号获得最佳效果。谎言可以构成修辞格,如比喻、比拟、夸张、反语等。钱冠连(2002:188)指出:“夸张修辞即是假信息论的运用。修辞和假信息论相通。”所以可以说文学中的修辞格是作者对读者的善意谎言。以“夸张”为例,夸张是故意的“言过其实”、“行过其实”,对客观的人或事物做扩大、缩小或超前描述的一种修辞格。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合情合理的渲染,因而使人感到虽不真实,却胜似真实。

3鼓舞人心。善意谎言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希望与动力,它让人相信自己做事情能够成功,人生充满无限美好的希望。善意的谎言是美丽的,让人们从心里燃起希望之火,为了实现心中美好的理想而一次一次地努力奋斗。

六结语

综上所述,谎言并不一定对人有害。善意的谎言是出于好意,是站在听话人的立场上考虑,非但不会对人有害,反而对人有利。善意谎言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质准则,却遵循了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维护了自己和他人的面子,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在特定的语境下,说真话会伤害人,威胁人的面子,而善意的谎言往往是合适的说话方式,是得体的表现。在日常交际中,善意的谎言几乎每天都会说,每天都会听到,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Grice,H.p.Studiesinthewayofwords[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1989.

[2]Leech,G.n.principlesofpragmatics[m].newYork:Longman,1983.

[3]Levinson,S.C.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1.

[4]陈融:《个性论与共性论:语用学该走向何处》,《现代外语》,2005年第2期。

[5]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钱钟书:《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8]王德春、孙汝建、姚远:《社会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善意的谎言例子篇2

对于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这个主题,我的观点是:人一定要讲诚信,即使是善意的谎言也是不可取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就算是善意的谎言,也算谎言的一种,那么久而久之,人就会变得依赖谎言,继而不守信用。从古至今,因为善意的谎言而造成的悲剧数不胜数,例如:从前,有一个女人,她省吃俭用,还骗远在外地的丈夫说自己身体很好,为的就是可以给她的丈夫多寄点钱,结果得了重病;父亲去世了,母亲不忍心告诉身在异国的孩子,结果孩子想给父母

一个惊喜,偷偷一个人跑回来看父亲,在途中遇难;还有,一位身患白血病的病人,先前亲人对他说:你得的只是普通感冒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病人信以为真,事后得知自己平日里最值得信任的家人欺骗了自己,内心脆弱的他走向了死亡的深渊跳楼自杀这种种事例,说明了善意的谎言也会带来恶果。隐瞒真实,就是骗自己。我认为,隐瞒了真相,不仅骗了自己,连他人也会跟着受到伤害,善意的谎言难道就真的一定能鼓舞他人?能令我们重新振作?不一定。难道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这些我们从小就接受的教育在善意的谎言面前,就一文不值了?不一定。因此,善意的谎言未必就是好的。

再来看看,诚信给人们带来的利益: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他非常讲诚信,无论什么事,答应了别人就说话算话。有一次他得罪了皇帝,皇帝把他关进了大牢。他的旧朋友们非但没有受重金的诱惑,还竭力把他救了出来;在英国,一个贫穷的小男孩在大街上乞求一位绅士买火柴,但是绅士没有零钱,于是就给了小男孩一个英镑,让他去还钱找钱给绅士。绅士等了好久都没有等到小男孩。第二天,一个陌生的小男孩来把昨天那个小男孩没找给他的钱找给了他。原来那个小男孩在去换钱的过程中,被马车撞伤了,躺在家里。绅士得知了以后,非常感动,决定赡养这两个孩子。以上两件事例,更加反应出,必须要做到诚信对人,善意的谎言,也是不可取的。

诚信是为人之道,谎言害人害己。就让我们一起来做真诚的人,敞开心扉,让谎言在这世上从此消失!

谢谢大家!

【关于善意的谎言的辩论稿二】

一辩陈词:

今天非常高兴在此就善意的谎言是否有碍诚信的论点提出自己的意见。以下就是我方的看法:善意的谎言本身即是谎言,这一点是无庸质疑的。谎言,说谎是欺骗,欺骗是不道德的,不道德的事不得人心,这些都是打小师长们就谆谆教诲过。但我们扪心自问,又有谁没有说过谎言呢?无论是对自己的亲人、朋友、还是不相识的人,目的也有很多种,但当我们给谎言加上一个善意时,仿佛大家都可能接受了,这正是人性的弱点的集中表现。即使是善意的谎言,但作为谎言本身,已是与诚信相悖的行为,所以,无论谎言是否处于好的目的,作为谎言本身必然会有碍于诚信。从善意的谎言词组结构入手进行分析,其属偏正短语,中心词是谎言,因而善意的谎言本质上就是谎言。善意的谎言其动机虽然为善意,但因为善意本身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而屡屡被一些职业骗子所利用――这是不争的事实。谎言的本身是阴暗的,事物的好恶不由事物的目的去衡量,善意的谎言本身即是假话。尽管其褪去了丐服穿上了旗袍,可是依然摆脱不了其谎言的本质,而谎言就意味着欺骗,因而就有碍诚信。善意的谎言的出发点是善良的,但是往往这种谎言一旦戳穿,对对方的伤害会更深,作为谎言本身,已是与诚信相悖的行为。何来善意?!即是善意!何必撒谎?!一个人如果丢失诚信留下的就是虚伪:一个企业如果丢失诚信将面临破产然机;而一个民族如果丢失诚信将会对堕落与死亡!

守信了诚信就守信了一方净土,守信了诚信就留信了成功,守信了诚信中华民族才能永恒。

在此我想请问对方同学,当一个人在失去了诚信之后,他的出发点还是善意的吗?善意的谎言更多的是借口!

任何使用借口的人都想用它来保护自己或别人。帮助我们挽回面子,以便能忍受挫折。

盖斯梅尔说过:认为自己比真正的自己好,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人想出来的借口有时出乎意料。为什么人要自欺欺人?美国幽默作家赖得乐指出:大多数人不是生活在现实当中,而是生活在幻想里,尤其是对自己的幻想。话又说回来,了解自己与朋友的真象有时非常残酷,最好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然而大多数借口都有破坏性。不自觉地使用借口,即使不会愚弄别人,也会愚弄自己。所以我请对方认识到,多点诚信,少点借口!同时我想问对方,如果大家都有这种观点,如何打造诚信社会,如何使我们的国家在诚信上有更大发展?

二辩陈词:

在整个社会都不讲诚信的环境中只有你一个人讲诚信是吃亏,不过,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不应是跟人攀比的条件。社会在不断进步,国际化离我们越来越近,那种靠欺诈赚取他人利益的小人终究会遭到唾弃的。这样看,你的诚实,你的信义就会得到大多数人的信任,你的路也就越走越宽广。

三辩陈词:

你看,生活中的谎言很多,那些人利用恶意的谎言,骗那些纯真、善良的人们,这是多么卑鄙!有人说谎言分善意的谎言和恶意的谎言,可是,你仔细地想一想,善意的谎言也是谎言,恶意的谎言也是谎言,谎言就是谎言,不分恶意与善意;就像《武林外传》中白展堂说的一样:贼就是贼,不分好贼与坏贼,好贼也是贼,坏贼也是贼,贼没有好与坏的。那么谎言也一样,谎言就是谎言,没有善意的与恶意的,终究他还是撒了谎,他还是骗了人!不管是怎样的谎言迟早都会被揭穿所以,讲诚实是最好的。

善意的谎言例子篇3

一、案例

2008年元旦节的前一天,我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贺年卡,卡上写着“高老师,你那美丽的谎言永远绽放在我的心间,祝你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一提到美丽的谎言几个字,我的情绪不由的回到了几年前……

又到月底了,是该收伙食费的时候,每当我在整理学生交来的乱七八糟的钞票时,忽然一个满脸的泪痕的小姑娘站在了我面前,哭着对我说:″老师,我的伙食费不见了.”顿时,教室里七嘴八舌,我说:″有谁检到张小萌的伙食费了?”我和班干部想尽了各种办法调查都没有结果。整个班级沉浸在猜忌之中,人心惶惶。

两天后的一次下课后,小姑娘又一次出现在了我面前怯怯地说:″班上同学发现我同桌小明最近爱买零食,胸前还戴了一个漂亮的项链,说他叔叔从西安回来给他买的.他以前可从未买东西。”听后我觉得可疑便打电话和家长取的联系,来证实″项链”之事,家长说他叔叔并没回来。一切真相大白了.小萌的伙食费是小明拿的,怎么办?找小明算帐,还是……先和家长谈一谈吧!家长听后回家把孩子教育了一番,并在第二天让孩子把20元的小萌的伙食费如数交给了我,怎么办?该怎样向小萌解释,向全班同学解释,如实说吧,这个叫小明的孩子怎么在班上做人.

忘着小明惊恐不安的眼神,我忽然灵机一动,有了……

下午我把小萌叫到办公室,告诉她:″你的钱找到了,是有人捡到交给德育处,德育处交给我的.”小萌信以为真,连声说:″谢谢老师.”过后我又把此话对全班同学说了,全班同学恍然大悟,消除了对小明的怀疑.

第二学期的一天放学后,在德育处门口围了一伙人,他们正在看一张表扬信,表扬我班小明同学拾金不昧,捡到一个公文包,里面装有人民币和证件合计800元.看完表扬信后,我欣慰地哭了,是自己当年那小小的举动挽救了一个失足少年,那就是善意的谎言所产生的代价!

二、对策

谎言是众人痛恨和忌讳的一种行为。看到谎言这两个字眼都会与弄虚作假及说话办事不诚实相联系。但在这个案例中我这种善意的谎言恰恰起到了宽容和理解的作用,并给我们如下启示:

1、这名“偷钱”男生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但他才9岁,也是第一次,又改正的可能。我们应用宽容的心去对待他们。

2、对“掉钱”的突发事件进行的妥善处置,既缓解了班上的紧张氛围,(班主任工作)维护了班集体的稳定,同时这种包容还保护了“偷钱”男生的自尊心和个人隐私,可谓“一举两得”,事实证明:宽容是一种美德。

3、由于“偷钱”男生的名誉权受到保护,家长表示感激,因此她主动承认错误并能具有拾金不昧的品质,最后使自己能顺利考上大学,“令我终身难忘”。

因此,人们常说:“善意的谎言是一种美德”

三、点评

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善意的谎言是美丽的。当我们为了他人的幸福和希望适度地扯一些小谎的时候,谎言即变为理解、尊重和宽容,具有神奇的力量。

下面我们来举个例子,有一个学生,他对长跑是并不是很在行的,但在一次的测试中,老师告诉他的长跑速度比其他同学快,而且还说他有机会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叫他好好努力,那位学生听了老师的话之后非常兴奋,因为一直认为自己没有长跑天赋的他,竟然能代表学校参加比赛。从这天起,他真正喜欢上了长跑,并且每天坚持起来跑步,过了一段时间后,本来完全不能代表学校参加比赛的他,竟然真的被选上了。

曾经有一位教师,他撒了一个慌说自己可以给学生预测未来:你将来可能成为数学家,他能当作家,那一个具有艺术天赋……在老师的指点、熏染、鼓励和塑造中,孩子们变得勤奋刻苦,懂事好学。几年后,大批学生以优异成绩迈进大学的校门,小村也因此闻名遐迩。人们都以为这位老教师能掐会算,可以感知未来,其实,老师的良苦用心是将一个美丽的谎言种植在孩子的心灵,就像播一粒种子在土里,终将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读美国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眼睛总是潮湿湿的。当生病的老人望着凋零衰落的树叶而凄凉绝望时,充满爱心的画家用精心勾画的一片绿叶去装饰那棵干枯的生命之树,从而维持一段即将熄灭的生命之光。这难道不是谎言的极致吗?

出于美好愿望的谎言,是人生的滋养品,也是信念的源动力。它让人从心里燃起希望之火,确信世界上有爱、有信任、有感动,因而找到更多笑对生活的理由。善意的谎言,是赋予人性的灵性,体现着情感的细腻和思想的成熟,促使人坚强执著,不由自主地去努力去争取,最后战胜脆弱,绝处逢生。

父母的一句谎言,让涉世不深的孩童脸若鲜花,灿烂生辉;老师的一句谎言,让彷徨学子不再困惑,更好生长;医生的一句谎言,让恐惧的病人由毁灭走向新生……

善意的谎言例子篇4

“我会告诉他真相,如果事后病人知道了真相,不是对他更残忍吗?”反方回答。“如果这是个善意的谎言,我宁愿接受他”“这只是你的个人意见,并不是大众所想。”

欢笑声在教室里此起彼伏,拌着争论声,一场精彩的辩论会结束了。

‘关于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是否应该存在’我班的的辩论会

正方我认为世界上不应该有善意的谎言。

反方我认为世界上应该有善意的谎言。

正方自古以来,古人写了许多不能够说谎的古人言,例如:民无信不立……难道有错么?

反方那是不现实的,我们要看情况。

正方谎言始终是谎言。《狼来了》这篇故事中,那个孩子不就是撒了谎,才失去诚信的么?反方那我们学过的课文《唯一的听众》中,那个主人公,如果不是老妇人善意的谎言,他会成功么?但因为老妇人善意的谎言,他成功了,这,又怎么解释呢?

掌声如雷。

正方那就是说,什么事都要靠善意的谎言来解决喽?

反方当然不是,实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善意的谎言!

正方说来说去,你的理解只是底层的,世界上不应该有善意的谎言,

掌声如雷。

反方

我们谈到的“谎言”,还有个定语——善意的,加上了这个限定词后,谎言的本质也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善意的谎言”是人们对事物寄托的美好愿望,是人们善良心灵的对白,是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安慰的一丝暖意,是人们心底里流露出来的一种柔情……谁也不会去追究它的可信程度,即使听到善意谎言的人明知道是谎话,也一样会去努力相信,不会觉得说谎者的虚伪,有时还要从心里感激呢。

当一位身患绝症的病人,被医生判了死刑时,他的父母、爱人、子女以及所有的亲人,都不会直接地告诉他:“生命已无法挽救”,“最多还能在这个世界上活多久”之类的话。虽然这些都是实话,但是谁会那样残忍地如同法官宣判犯人死刑一样,向已经在病痛中的亲人以实情相告呢。这时,大家就会形成一个统一的战线,闭口不谈实情,而以善意的谎言来使病人对治疗充满希望,让病人在一个平和的心态中度过那残年余日。难道这会有碍于诚信吗!

当一个不韵世事的孩子,突然遭遇不幸,失去了自己的亲人,该怎样向他说明自己的亲人到哪里去了呢。我们觉得最好的办法还是:暂时不要告诉他真实情况,只是说到很远的地方出差去了,或者是在国外学习工作之类的。待孩子懂事了,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的时候,再以实情相告,孩子也会理解亲人的做法,不会因为没有早知真情而生气的。难道这样的话也有碍于诚信吗!

当一个正在外地执行任务的军人的母亲病入膏肓,炎炎一息的时候,多么希望能见上儿子最后一面啊,但是,儿子是不能回来的,不能为老母亲尽一点孝心,照顾一下曾经为儿子操碎了心的母亲,他非常歉疚,也很是惦念。而老母亲非常理解儿子,告诉身边的亲人,自己走了以后不要告诉远方的儿子,不能让他分心,要说病情已经稳定,让他安心为国尽忠。难道这样善意的谎言有碍于诚信吗!

所以,我坚持认为:善意的谎言不仅无碍于诚信,而且还会极大地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感情,对社会稳定亦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建议大家:善意的谎言该用则用,跟诚信与否没有太大的厉害冲突。

掌声更是如雷。

正方

谎言终究是谎言,即使是善意的,也仍然改变不了其谎言的本质。中国有句老话:要想人不知,除非己末为。由此可见,如果你说的是谎言,那么终究有被对方识破的那一天,那时,你将后悔莫及。所以在此,我奉劝对方辩友,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管你的谎言伪装地如何善意,也会被群众的眼睛揭穿的,那时,恐怕您失去的就不仅仅是诚信了吧,对方辩友!!

反方

第一:善意的谎言是出于善良的动机,以维护他人利益为目的和出发点。众所周知,矛盾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之分,特殊性包含与特殊性之中而区别于普遍性。就其善意的谎言本身的性质决定它并非恶益,而是建立在内心之诚,之善的基础上,而恶意的谎言是为说谎者谋取利益,以强烈的利欲,薄弱的理性,把他人仅作为手段,不惜伤害他人的行为。本身善良的人在某种状态下“被逼”说出的谎言是善意的,这种谎言对主体来说是一种友善,一种关心。而心术不正的人,不管如何伪装,如何花言巧语,如何绞尽脑汁为自己恶意的谎言冠上善意的高帽,其所说的谎言都带有恶意目的性。显然,善意的谎言无碍诚信。

第二:善意的谎言是一种处世的方式,是一种替人着想的品质的体现。

一个身患绝症的病人的亲友总是用善意的谎言将他的病情说的很轻,鼓励他配合医生治疗,相信在座各位不会因此而指责他们不诚信吧?!相反是恶意的真实,一个俘虏在敌人的利诱下说出了己方的,有人认为他诚信吗?对敌人的诚欣就是对国家的背叛啊!

广州脑科医院司法鉴定科主任说:“说谎是人的一种本能,至于是否诚信,关键在与哪种谎言。”

一句在不直接伤害追求者基础上表达拒绝爱意的谎言;一个在盛情男却下而又不愿意使邀请者失望的表达力不从心的谎言在人际交往中是不可或缺的。它使我们更游刃有余的处世不惊,而不象一颗多棱的坚石,划的别人头破血流,自己也遍体鳞伤。“msp

可见,人与人之间需要一层保护色和挤。自打从伊甸园被逐出之时,人们就不在相间而是围上树皮草叶了不是吗???

第三:善意的谎言虽然是谎言的一种,但是不能说谎言就一定有碍诚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诚信之所以得到大家的推崇,是因为它是善意的不欺骗,善意的谎言在表面看来,似乎有碍诚信原则,但从本质上看,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说出真话有碍善良的原则。

善意的谎言与诚信,实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那种所谓的违背恰恰为诚信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并不是有碍,打个比方:规定马路上同一方向的行人只能占有半条马路,并不有碍大家的通行啊!

第四:没有谎言的世界如同没有灰尘的地球。我方同意善意的谎言无碍诚信并不等于我们提倡它,其关键在于度。

说谎是什么?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定义为:不实事求是,说假话,夸大,掩盖,歪曲事实真相。那我们的生活就充满了大大小小的谎言,从煽动性极强的广告到情人间的甜言蜜语,无一不充斥着夸张的言辞,就连文学作品本身也成了谎言。人人心中都有谎言的标准,怎样把握这个度,是我们首先思考的。与动机不良的谎言相比,善意的谎言会使人们的感情变的更融洽,和谐,生活变的更有滋有味,它可以巧妙的避免冲突,实现情感沟通和顺利交往,又怎样不好了呢?

掌声如雷贯耳。

正方世界上应该有善意的谎言……

善意的谎言例子篇5

“谎言就是谎言,没有善与恶,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说道:做人要讲诚信不能撒谎。”“我反对!”原来是反方(善意的谎言)喻俊杰讲话:善意的谎言是出自于内心真诚的,如果善意的谎言有害于我们,那为什么课文中还写了善意的谎言呢?是因为善意的谎言能给人们带来快乐、美好、成就与活下去的勇气,面对一位病危的病人你能告诉他真话吗?那样只会让他失去活下去的勇气。”反方以为正方无话可说了,可是他们攻得更猛了。

“我会告诉他真相,如果事后病人知道了真相,不是对他更残忍吗?”反方回答。“如果这是个善意的谎言,我宁愿接受他”“这只是你的个人意见,并不是大众所想。”

欢笑声在教室里此起彼伏,拌着争论声,一场精彩的辩论会结束了。

“关于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是否应该存在”我班的的辩论会:

正方我认为世界上不应该有善意的谎言。

反方我认为世界上应该有善意的谎言。

正方自古以来,古人写了许多不能够说谎的古人言,例如:民无信不立……难道有错么?

反方那是不现实的,我们要看情况。

正方谎言始终是谎言。《狼来了》这篇故事中,那个孩子不就是撒了谎,才失去诚信的么?

反方那我们学过的课文《唯一的听众》中,那个主人公,如果不是老妇人善意的谎言,他会成功么?但因为老妇人善意的谎言,他成功了,这,又怎么解释呢?

掌声如雷。

正方那就是说,什么事都要靠善意的谎言来解决喽?

反方当然不是,实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善意的谎言!

正方说来说去,你的理解只是底层的,世界上不应该有善意的谎言。

掌声如雷。

反方

我们谈到的“谎言”,还有个定语——善意的,加上了这个限定词后,谎言的本质也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善意的谎言”是人们对事物寄托的美好愿望,是人们善良心灵的对白,是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安慰的一丝暖意,是人们心底里流露出来的一种柔情……谁也不会去追究它的可信程度,即使听到善意谎言的人明知道是谎话,也一样会去努力相信,不会觉得说谎者的虚伪,有时还要从心里感激呢。

当一位身患绝症的病人,被医生判了死刑时,他的父母、爱人、子女以及所有的亲人,都不会直接地告诉他:“生命已无法挽救”,“最多还能在这个世界上活多久”之类的话。虽然这些都是实话,但是谁会那样残忍地如同法官宣判犯人死刑一样,向已经在病痛中的亲人以实情相告呢。这时,大家就会形成一个统一的战线,闭口不谈实情,而以善意的谎言来使病人对治疗充满希望,让病人在一个平和的心态中度过那残年余日。难道这会有碍于诚信吗!

当一个不韵世事的孩子,突然遭遇不幸,失去了自己的亲人,该怎样向他说明自己的亲人到哪里去了呢。我们觉得最好的办法还是:暂时不要告诉他真实情况,只是说到很远的地方出差去了,或者是在国外学习工作之类的。待孩子懂事了,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的时候,再以实情相告,孩子也会理解亲人的做法,不会因为没有早知真情而生气的。难道这样的话也有碍于诚信吗!

当一个正在外地执行任务的军人的母亲病入膏肓,炎炎一息的时候,多么希望能见上儿子最后一面啊,但是,儿子是不能回来的,不能为老母亲尽一点孝心,照顾一下曾经为儿子操碎了心的母亲,他非常歉疚,也很是惦念。而老母亲非常理解儿子,告诉身边的亲人,自己走了以后不要告诉远方的儿子,不能让他分心,要说病情已经稳定,让他安心为国尽忠。难道这样善意的谎言有碍于诚信吗!

所以,我坚持认为:善意的谎言不仅无碍于诚信,而且还会极大地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感情,对社会稳定亦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建议大家:善意的谎言该用则用,跟诚信与否没有太大的厉害冲突。

掌声更是如雷。

正方

谎言终究是谎言,即使是善意的,也仍然改变不了其谎言的本质。中国有句老话:要想人不知,除非己末为。由此可见,如果你说的是谎言,那么终究有被对方识破的那一天,那时,你将后悔莫及。所以在此,我奉劝对方辩友,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管你的谎言伪装地如何善意,也会被群众的眼睛揭穿的,那时,恐怕您失去的就不仅仅是诚信了吧,对方辩友!!

反方

第一:善意的谎言是出于善良的动机,以维护他人利益为目的和出发点。众所周知,矛盾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之分,特殊性包含与特殊性之中而区别于普遍性。就其善意的谎言本身的性质决定它并非恶益,而是建立在内心之诚,之善的基础上,而恶意的谎言是为说谎者谋取利益,以强烈的利欲,薄弱的理性,把他人仅作为手段,不惜伤害他人的行为。本身善良的人在某种状态下“被逼”说出的谎言是善意的,这种谎言对主体来说是一种友善,一种关心。而心术不正的人,不管如何伪装,如何花言巧语,如何绞尽脑汁为自己恶意的谎言冠上善意的高帽,其所说的谎言都带有恶意目的性。显然,善意的谎言无碍诚信。

第二:善意的谎言是一种处世的方式,是一种替人着想的品质的体现。

一个身患绝症的病人的亲友总是用善意的谎言将他的病情说的很轻,鼓励他配合医生治疗,相信在座各位不会因此而指责他们不诚信吧?!相反是恶意的真实,一个俘虏在敌人的利诱下说出了己方的,有人认为他诚信吗?对敌人的诚欣就是对国家的背叛啊!

广州脑科医院司法鉴定科主任说:“说谎是人的一种本能,至于是否诚信,关键在与哪种谎言。”

一句在不直接伤害追求者基础上表达拒绝爱意的谎言;一个在盛情男却下而又不愿意使邀请者失望的表达力不从心的谎言在人际交往中是不可或缺的。它使我们更游刃有余的处世不惊,而不象一颗多棱的坚石,划的别人头破血流,自己也遍体鳞伤。“msp

可见,人与人之间需要一层保护色和挤。自打从伊甸园被逐出之时,人们就不在相间而是围上树皮草叶了不是吗???

第三:善意的谎言虽然是谎言的一种,但是不能说谎言就一定有碍诚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诚信之所以得到大家的推崇,是因为它是善意的不欺骗,善意的谎言在表面看来,似乎有碍诚信原则,但从本质上看,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说出真话有碍善良的原则。

善意的谎言与诚信,实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那种所谓的违背恰恰为诚信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并不是有碍,打个比方:规定马路上同一方向的行人只能占有半条马路,并不有碍大家的通行啊!

第四:没有谎言的世界如同没有灰尘的地球。我方同意善意的谎言无碍诚信并不等于我们提倡它,其关键在于度。

说谎是什么?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定义为:不实事求是,说假话,夸大,掩盖,歪曲事实真相。那我们的生活就充满了大大小小的谎言,从煽动性极强的广告到情人间的甜言蜜语,无一不充斥着夸张的言辞,就连文学作品本身也成了谎言。人人心中都有谎言的标准,怎样把握这个度,是我们首先思考的。与动机不良的谎言相比,善意的谎言会使人们的感情变的更融洽,和谐,生活变的更有滋有味,它可以巧妙的避免冲突,实现情感沟通和顺利交往,又怎样不好了呢?

掌声如雷贯耳。

正方世界上应该有善意的谎言……

善意的谎言例子篇6

现在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为了能在这个社会中立足于不败之地,每个人、每个企业都拿出浑身解数。综观那些优秀的企业,哪一个不是以诚信为本?以诚信待人?一个又一个诚实守信的商家,门庭若市、生意兴隆。试想,谁会到一个没有信用、造假卖假的商店去呢?而这一切使得那些诽诚信的企业和商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对方辩友总是抓住当今社会不讲诚信的事例为由,来证实讲诚信要吃亏。当然,现在社会上,坑蒙拐骗等与诚信背道而驰的事时常发生。老实人看起来总是要吃亏,不讲诚信的人看起来总是捡了便宜。然而这只是短时期内的,从长远的角度看,讲诚信是不会吃亏的,反之,那些不讲诚信者终将要受到道德谴责和法律的制裁的。

我方认为不管是在学习方面,不管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在遵纪守法方面,讲诚信是不会吃亏的。诚信作为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是用金钱也无法买到的,而诚信的价值也正在于此,这一点也可以在许多成功者的身上得到印证。我方辩友也提供了不少例子。很难想象,一个人抛弃了诚信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互交往和合作的基础,诚信是个人、单位乃全国家不可缺少的一张真正的金质名片,他有利而无一害。对方辩友,我方还是奉劝你们,千万不要犯目光短浅的错误,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你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社会和个人信用制度越来越完善的今后,讲诚信是绝对不会吃亏的。

善意的谎言就是不事实求是,说假话、虚话,夸大、掩盖、歪曲事实真相。从善意的谎言词组结构入手进行分析,其属偏正短语,中心词是谎言,因而善意的谎言本质上就是谎言。善意的谎言其动机虽然为善意,但因为善意本身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而屡屡被一些职业骗子所利用――这是不争的事实。谎言的本身是阴暗的,事物的好恶不由事物的目的去衡量,善意的谎言本身即是假话。尽管其褪去了丐服穿上了旗袍,可是依然摆脱不了其谎言的本质,而谎言就意味着欺骗,因而就有碍诚信。善意的谎言的出发点是善良的,但是往往这种谎言一旦戳穿,对对方的伤害会更深,作为谎言本身,已是与诚信相悖的行为。

善意的谎言例子篇7

那么,人为什么要说谎呢?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费尔德曼做过一个试验,请参与者携带一个微型摄像机,记录一天的谈话。他的分析结果是,每10分钟的谈话,就会出现3个谎言。他举例说,有一位女士接到男朋友的电话,对方说自己生病了,这位女士表示关切和同情。事后,她告诉费尔德曼,自己的真实想法是:真是一个孩子,还不会照顾自己。人们认为,说一些小谎,无关紧要,甚至是必需的――尤其是那些善意的谎言。问题在于,有时,我们做过了头。心理学家一直认为,习惯性说谎是一种精神疾病,或者是为了达到某个目标,有意为之。

从人的生理方面讲,欺骗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现象之一,从病毒表层蛋白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欺骗到昆虫的拟态,欺骗是生物为了更好地繁衍而进化出的本领。从道德层面讲,按照康德的理论,是因为没有遵从绝对的道德法则而行事。道德法则是合乎理性的,那么人为什么会不遵从?是因为人不仅是理性人,而且也是生物人,因而会时不时受到感性世界的影响,也就是会受到短期行为结果对自身的影响,比如利益、情感等等,这都是在行为之前过多考虑了这项行为能带来什么好处。比如我们会为了钱而说谎,会为了不伤害别人而说谎。

由此来看,谎言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在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中,描写了一个动人的故事:透过病房的窗子,病人看到风中摇曳的树木。枯叶一片片地落下去,病人将残存的枯叶看成是自己生命的象征。她想,当最后一片枯叶落时,自己的生命也就结束了。老画家得知此事后,便在连接树枝的墙上画下一片叶子。在这里,谎言就是善意的了。

那么如何区别谎言的善恶呢?这里面既有道德标准,也有功利主义的标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德国一个心理学家做过调查,他向459个孩子提问:“谎言是坏的吗?”其中159人回答是坏的,187人否定这一点,而其他113人认为,要根据时间、地点和场合来断定谎言的好坏。这位心理学家分析,许多孩子不认同谎言是坏的,主要是因为他们将说谎认定为生活技能问题,而不是伦理道德问题。即使有些孩子认为谎言是坏的,也不是基于伦理的考虑,而是认为说谎的人是生活的弱者,可怜虫。

谎言产生于人类繁衍的最初,大部分研究者认为,这是人类进化的结果,通过说谎保护自己,而谎言的接受者并没有察觉到每个谎言,因此,整个人类社会得以和谐有序地发展。保罗・埃克曼博士认为:“说谎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特性,人们在社交活动中应正确理解说谎现象。有时候,善意的说谎是必要的。”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说谎与身份维护、自我呈现和印象管理有关。日常社会生活中展现的“自我”,多少都是经过改编和包装的。通常,人们会根据当下所处的环境,来调整自已的表现和表达方式,以塑造恰当的形象,获得他人的情感支持,影响他人的偏好,赢得他人的赞同等等。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人们社会交往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善意的谎言例子篇8

的确,每个人都知道撒谎是一种不诚实不文明的现象,是一个人缺少基本的道德观念的表现。一个爱撒谎的人,他会感到内心不得安宁。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又确实存在撒谎,说实话有的撒谎相对来说还真有一些好处,它不仅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特殊情况下还能保护不受苦受累受攻击受近害。例如,当你和好朋友因某种原因大吵了一架,两个人都很后悔,可又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来化解这种尴尬的局面时,你便向朋友撒一善意的诺言:“对不起,我昨天心情不好,吃东西又作伤了胃,把一肚子气撒在你身上,真是不好意思。”相信你的朋友听了之后绝不会再和你过意不去了,你们之间的矛盾也就化解了。再比如说,一个没有撒过谎的人永远不知道撒谎有多么历害,相反,一个撒过谎的人,他会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批评。于是他知道撒谎会受到别人的指责,会污染一个人的心灵,还要被别人看不起,所以,他从此以后就会不会再撒谎了,这不就也是撒谎的好处吗?

三国时期,靠撒谎取得胜利的例子可以说举不枚举,比如,“假借天命”、“弄假成真”、“空城计”等都是以骗的方式震慑敌人,以获取胜利。吕子明夺取荆州使用“瞒天过海”的办法,隐蔽军队的行动,巧妙地将战船扮作商船,将大军偷运到江北,江边烽火台守军盘问,吴军谎称:“我等皆是客商,因江中阻风,到此一避。”随将财物送与守士,军士信之,遂任其停泊江边。二更之时,一一拿下,接着就一举夺取了荆州。这可以说也是撒谎的好处。

抗日战争时期,当日本鬼子要王二小告诉八路军的住址并带路攻打时,王二小谎称在山那边并将敌人引入沟壑,随即想办法告知八路军,打得敌落花流水。真是诺言致胜的典范。

善意的谎言例子篇9

自古以来,诚实与谎言便是两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众多的名言警句一而再、再而三地阐述诚实的必要性、重要性,而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真实事例也告诉我们有时需要善意的谎言。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记得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家公司在进行一场商业竞争中,情势很不好,但最终还是成功拿到了这笔生意,财务部的一个职员负责计算这笔生意的利润,算着算着,他忽然发现账本上有一个错误,如果不改正,赢利下的几万元资金全部可以进他的腰包。但是,小伙子思索再三,最终还是选择将这个错误上报,从而为公司赢得了更多的利润。几天之后,他的诚实之举替他赢得了财务部经理的位置。由此可见,诚实不但可以陶冶人的心灵,还能为人带来许许多多的好处。

但是,生活中未必全是诚实可以解决的事,有时也需要一些善意的谎言:有一次,在美国有一架运输机坠毁在沙漠中,人们为了活命争夺起食物来,很多人还相互打起来,这时,一个人自称是飞机设计师,有办法修好飞机,人们在他的带领下有序的工作起来。十几天以后,飞机没有修好,但是,一支驼队经过此处,救下了这一群人。事后,人们才知道他并不是什么飞机设计师,只是一名小学老师而已,很多人骂他不诚实。他说:“如果我当时不说谎,大家能活到今天吗?”善意的谎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必死的事实扭转了乾坤,拯救了一大群人的生命。由此可见,生活也需要善意的谎言。

实际上,诚实与谎言这两个不同的对立面,在不同的逆境中能发挥相同的作用——造福人们。但这一切都取决于人们的心态,如果小伙子说谎,他不但不可能升职,而且有可能被法办;如果小学教师说了实话,没有一个人能活下去。所以,生活中人们既需要诚实,也需要善意的谎言。

四川南充市大北街小学六年级:罗御丰

善意的谎言例子篇10

关键词:幼儿;说谎行为;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4-0078-01

卡尔・威特说:“一个人拥有诚实守信的品德,是他走向成功的资本。”近年来,儿童说谎行为已经成为儿童心理认知研究关注的焦点。有的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竟然小小年纪就会说谎,于是产生了畏惧心理。本文将分析幼儿说谎的类型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以便家长深入了解如何对待幼儿说谎行为,使幼儿健康成长。

一、说谎的类型与原因

一般家长都会认为孩子说谎是变坏的前兆,说谎是孩子思想道德方面出了问题。其实,也不全是这样,说谎也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种,这就需要家长学会科学地看待。

1.无意的说谎行为

儿童无意说谎,一般发生在3岁以下。皮亚杰认为,前道德阶段(0岁~3岁)时,儿童的思维大部分处于感知运动阶段(0岁~2岁),这个阶段主要特点是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在认识上出现了主体和客体的分化,偶尔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认知不守恒等。在这一时段,2岁左右的孩子就出现了说谎的行为。这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种表现,是儿童无意识的行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如下:

(1)想象与现实的混淆。幼儿想象力丰富,但认知思维和心理活动发展还不够成熟,不能把自己内心想象的事物和实际存在的事物清楚地区分开来,常常将想象的事当作现实,并结合自己听到的、看到的事。

(2)理解性的心理错觉。幼儿理解能力发展不完善,有时不能完全理解老师的意思。例如幼儿做错事,老师说:“你做错事是不对的,但你只要改正,就还是好孩子。”幼儿听到“好孩子”一词,回到家就跟家长说:“老师今天表扬我是好孩子。”

(3)概念模糊,表达能力欠佳,叙述有出入。幼儿对于一些抽象概念理解困难,不善记忆。例如老师问幼儿:“什么时候放过风筝?”幼儿回答:“前天放的风筝。”而实际上那是好几天前的事情了,而不是“前天”。他把过去的日子都叫做“前天”。

2.有意的说谎行为

儿童在3岁以后基本是有意说谎。皮亚杰认为,在他律道德阶段(3岁~7岁),幼儿会自然地按照自己的欲望和想象来歪曲客观现实,只考虑行为的直接结果,不考虑行为的动机,撒谎是行为结果的驱使。在自律道德阶段(7岁~12岁),幼儿的说谎行为,可能是由不良的动机驱使的,是有意的。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如下:

(1)幼儿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避免受罚而说谎。这种观点来自于伯特兰・罗素的“恐惧说”。有些家长对幼儿设定各种要求和规范,当幼儿犯错的时候严加责备,训斥打骂孩子。而这时,幼儿已有了自我防御的意识。慢慢地,当孩子犯了什么过失的时候,害怕成人的批评,内心就会受到一种压迫感,产生紧张恐惧心理,不知不觉地开始说谎。

(2)幼儿为了满足自身的虚荣心而说谎。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爷爷奶奶的心头肉。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孩子得到过多的溺爱与称赞,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非常严重,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好,于是慢慢地产生了虚荣心。例如,隔壁的小伙伴有一个非常好玩的玩具,大家都羡慕不已。幼儿就会跟别人说:“我家也有一个这样的玩具,而且比这个更好玩。”

(3)幼儿为了取悦他人,得到奖励和表扬而说谎。很多家长为了鼓励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喜欢用物质奖励来刺激幼儿,所以幼儿就会编造一些谎言来满足自己对奖品的渴望。例如,妈妈对幼儿说:“如果你在幼儿园表现好,这个星期就带你去游乐园玩。”实际上幼儿在幼儿园里调皮捣蛋,但是他对妈妈说:“老师表扬我,说我是好孩子。”

二、幼儿说谎行为的教育措施

1.正确对待幼儿的说谎行为

幼儿说谎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我们要分清幼儿属于哪种说谎类型。如果是无意说谎,那么家长就不必担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幼儿的这种说谎行为自然就会好转。如果是有意说谎,那么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既要正确教育幼儿、纠正幼儿平时的行为,也要从自身方面寻找问题。

2.科学教养幼儿,不过于溺爱,培养孩子优秀的品格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虚荣心,幼儿也不例外,但是如果让幼儿的虚荣心恣意扩大,就会使幼儿日后说更大的谎,甚至走上欺诈犯罪的道路。所以,当幼儿做得不对时,应坚定地对其说“不”,不能过分溺爱。要让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肯定与否定中了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从而使幼儿正确地认识自我。

3.父母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父母的言行举止经常会被孩子模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曾子杀猪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父母做了错事的时候,要勇于在孩子面前承认并改正,在孩子的心中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不要敷衍塞责,尤其不要给孩子轻易承诺做不到的事情。

4.家庭与幼儿园密切联系,共同教育

家长的教养方式、教师的教育方式,对解决幼儿的说谎问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对幼儿的说谎行为,家长要经常与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幼儿在园中的情况,老师也要及时向家长反映幼儿的日常表现行为,了解幼儿的家庭背景和家庭环境。只有密切联系,才能使幼儿的说谎行为尽可能地避免和改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