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十篇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十篇

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51:23

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篇1

2、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公元265年,司马昭病死后,他的长子司马炎继承了相国晋王的爵位,开始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但他为了进一步篡夺魏王的王位,却绞尽了脑汁。

3、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借古喻今,指事前做了充分准备,却太过自负,最终却遭到失败的事实。

4、关公赴会——单刀直入。这句话是通过关羽单刀直入的故事来说明勇敢直前、不怕困难的人。

5、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张飞是公认的粗人、鲁莽汉,但使用计谋的一般是心思细密的人做的事,所以,张飞使计谋,就是粗人干细活了。

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篇2

关键词:演讲的劝导性;平民外交;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K8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072-02

一、演讲中的劝导性

根据演讲内容及要传达大意的目的来划分,演讲应分为三大种:如果你即将给观众一种传播信息为主的演讲,你必须坚信你所讲述的内容将会使听众从中受益。如果演讲内容偏劝导性,一定要用你坚信的理念教育大众。如果你认为演讲主题非常重要的话,说服观众听演讲。

在本文中,作者将重点从演讲的劝导性这一概念来解读米歇尔・奥巴马的演讲内涵。劝导性是一种影响他人价值观、信仰、态度或行为的过程。理解劝导性的关键在于理解影响力的定义。制造影响力的目标是让听众更加靠近演讲者的立场观点。劝导性演讲主要要达到两个目的就是要使听众信服和启发激励听众。①在米歇尔的演讲中,她成功做到了启发激励听众。她通过提供真实案例、亲身经历使听众在基于事实的基础上逐渐靠近自己想要传播的价值观,代表美国政策的理念,留学的重要性,留学不仅仅是自我提升的过程,更代表了国家利益,国家间的合作。

二、演讲风格对比解读

平民外交是公共外交的一部分,所谓公共外交就是政府官员抑或在社会有影响力的企业家等运用自己与民众交往的社交能力宣传本国理念从而达到外交的目的,双方达成共识。吴建民大使在他撰写的著作中表示公共外交的新思路来源于民间,而民间的多样性、文化的丰富性会使得公共外交成为和平时期的外交利器。②在强化平民外交(citizendiplomacy)概念的同时,米歇尔自己就是在实践平民外交。奥巴马总统及夫人均出自普通家庭,没有像布什家族的特殊背景,从他们的演讲内容及风格中可窥察到他们愿意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打动听众。作为一个模范妻子,米歇尔不仅仅是个合格的贤内助,更为丈夫奥巴马的总统选举,在国际上的外交舞台上振臂高呼,其演讲风格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婉转倾诉。

米歇尔・奥巴马2012年的国会演讲不仅仅是为夫选举,同时也体现了美国例外论以及区别于他国的价值观。美国是多民族移民国家,不存在对先人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所谓的国家认同来源于追逐美国梦色彩的利益价值观。而无论是美国民众日常生活还是美国大选的豪言壮语都与实现美国梦息息相关。人民的价值取向,政府及非政府组织的决策和该国的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取向都是在稳固坚实的国家认同基础之上的。美国例外论正是美国国家身份认同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是广泛的全民意识,即美国人普遍信奉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价值观。王立新认为构成美国身份的要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共同的历史经验以及在这一经验基础上产生的共同的文化;二是对共同的政治价值观和理想的信奉。”③

我们通过分析演讲内容来领悟和理解米歇尔通过哪些信号传递给听众一个独一无二的美国。在米歇尔的拉选票演讲中,她将奥巴马的政治形象塑造得非常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无论种族,国别,我们都将以包容的心态接纳。分别强调了“nomatterwhoweare,orwherewe'refrom,orwhatwelooklike,orwhowelove.”

奥巴马是从基础做起的草根一族,他这样的形象在美国大选中深得人心。他毅然拒绝高薪工作,深入社区为普通百姓改善生活而努力。“He'sthesamemanwhostartedhiscareerbyturningdownhighpayingjobsandinsteadworkinginstrugglingneighborhoodswhereasteelplanthadshutdown,fightingtorebuildthosecommunitiesandgetfolksbacktowork.”

在本句中,米歇尔・奥巴马是在通过美国梦的价值观来重新燃起美国民众对传统价值观的共鸣。

而在北京大学的演讲,米歇尔尽可能地俯下身来努力实践平民外交,一方面分享自己的家庭背景,求学经历,使听众认为米歇尔就是我们中的一员,同时也给予了学生们勇气,经济条件最终不能决定是否去留学,留学并不专属于某种家庭背景或某种学术背景的学生,从而间接地转述了美国这个国家所崇尚的价值观,建国之本,和这个国家保持着创新活跃的根本。她在演讲中也提到和丈夫奥巴马到外国访问时,更倾向到民间,比如去大学访问,走到普通人中间。演讲使听众在不知不觉中接纳第一夫人传播的价值观。米歇尔一直在强调留学的意义也是使学生了解多元文化的内涵和重要性。多元文化是美国标志性的名片。美国是由多元文化种族构成的国家,不仅仅是种族和宗教,或政治哲学把美国群体凝聚在一起,而是共同的语言、风俗和记忆构成美利坚文化国家的特性。③尽管熔炉文化和多元文化两派学者还在进行着激烈的争论。因为在美国文化中同一性和多样性是同时存在的。这里并不是在阐述美国文化是一种完美的族群构成。20世纪30年代以来,黑人在种族问题抗争中举步维艰,奥巴马总统的当选象征着一个历史里程碑的建立,但种族问题仍然存在。

在北大的演讲虽不像国会演讲那样慷慨激昂,但米歇尔仍不忘来北京访问的目的,通过在高校演讲,重申大国合作的重要性,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在演讲中她提出鲜明的实例提出利益攸关,这是中美合作的关键词。她在演讲中提到,“我们都在彼此的成功中拥有攸关利益的途径,我们可以在医疗、清洁型能源和建筑领域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三、结语

米歇尔・奥巴马成功实践了平民外交与第一夫人外交。她的演讲看似平实,实则独具匠心。她以深厚的演讲功力,润物细无声的手法,在讲述中美互换留学生的重要性的同时,借此来宣传美国的外交政策,用美国民族独特魅力来吸引潜在赴美留学的学生。在演讲中她传达出只要努力,美国梦就在不远处的价值观;美国是多文化的大家庭,所以欢迎中国留学生的加入;两国留学的人数越多,在今后越有成功实践国际合作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黄正柏.试论尼赫鲁时期印度的不结盟外交[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6):92-98.

[2]王海腾.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

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就阅读教学提出如下具体建议:“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这为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指明了阅读教学的方向。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益于课外阅读。笔者认为,课外阅读不仅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更对学生的终身持续发展起着深远影响。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广泛开展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对于四下年级学生来说,随着学生身心的发展和知识的积累,阅读的需求有所增加,鉴赏能力有所提高,阅读兴趣也有所拓展。他们不再满足于阅读浅显的童话书、小人书,对于大人阅读的大本书、经典书也饶有兴趣,这时教师的引导就很重要。为此,笔者结合新课程教学,就立足教材文本,引导课外阅读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下面以《三顾茅庐》为例,谈谈对四年级学生进行的课外阅读指导。

一.立足教材文本,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激发并保持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三顾茅庐》时,笔者适时给学生介绍《三国演义》这本经典著作。其中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鲜活的个性深深吸引了孩子们。课后,他们总是三五成群地议论着诸葛亮、曹操、周瑜、张飞等英雄人物,聊着《草船借箭》《赤壁之战》《三英战吕布》等脍炙人口的故事。看到这样的情景,笔者兴奋不已,这可是引导孩子们阅读《三国演义》的大好契机。考虑到全班孩子的阅读水平,推荐阅读青少年版的《三国演义》,仅鼓励少数有一定阅读基础和能力的孩子阅读原著。学生们兴趣盎然,没两天功夫,居然人手一本《三国演义》,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

二.结合教材选文,泛读三国演义

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可见,引导学生选好课外读品非常重要。《三国演义》之所以成为经典,因为它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塑造了近200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诸葛亮、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物在我国已是家喻户晓;描写了诸多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像这样的长篇小说,囫囵吞枣地看,肯定不行,得慢慢看,细细嚼。所以,笔者结合课文《三顾茅庐》的教学,引导学生泛读《三国演义》。

1.找原因。

《三顾茅庐》一文中说:“刘备两次前往容重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抓住这一句话,笔者引导学生从《桃园三结义》开始看,初步感知汉末群雄割据的场面,大概了解董卓、吕布、袁术、曹操、刘备、张飞和关羽等人的故事,重点知道刘备当时所处的环境,从中寻找他三顾茅庐的真正原因。从课文引入,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通过一系列三国故事的阅读,使他们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持续保持对阅读《三国演义》的浓厚兴趣。

2.知后来。

“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是《三顾茅庐》中,刘备对关羽和张飞说的。为什么刘备会这样说呢?于是引导学生继续阅读《三国演义》,从“初出茅庐第一功”到“舌战群儒”,从“草船借箭”到“借东风”,从“一气周瑜”到“三气周瑜”,从“智取汉中”“七擒孟获”到“三国统一归晋”,把《三国演义》完整地读下来了,使学生们循着弄清刘备说这句话的真正原因,把《三国演义》泛读了一遍。

这样,紧扣教材选文《三顾茅庐》,引导学生泛读《三国演义》,既找到了刘备三请诸葛亮的原因,又了解了之后发生的诸多事情,为进一步品味人物,了解故事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走进教材描写,品味人物特点

《三顾茅庐》一文,主要描写刘备的求贤若渴、尊重人才。对张飞虽只有一句话的描写,但形象地反映了他的鲁莽和冲动。当全班同学泛读完《三国演义》后,笔者做了一项调查:“你们对书中的谁印象最深?”可以选择两个人物。结果如下:全班53人,有27人选张飞,有31人选关羽,有38人选诸葛亮。还有少数学生选吕布、周瑜、曹操的,而选刘备的却寥寥无几。笔者分析这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相关,因为四年级学生,往往特别崇拜英雄人物,而诸葛亮是足智多谋,学生认为很聪明,所以对他也很佩服。

笔者结合习作训练:通过人物外貌、动作、神态等写出一个人的特点。以学生最感兴趣的三个人物为例,从一个故事,一段细节描写中去感知人物特点。如在引导学生认识张飞时,笔者先介绍刘备第一次与张飞相识时的描写:一个黑脸大汉,豹头环眼,满脸又黑又硬的络腮胡子。学生一读,对张飞的形象马上就鲜明起来:黑,豹头环眼,络腮胡子,一看就是直爽、鲁莽、勇敢、仗义的化身。接着,再引导学生细读《三国演义》中有关张飞的故事,让学生们从他的动作、神态和语言中再次感受张飞的勇武过人,脾气暴躁,粗中有细,重情义。

就这样,通过精读书中的人物描写,不需要老师多说,学生自然就读懂了人物的特点,如关羽重承诺,守信用,对刘备无限忠诚。他与刘备同甘共苦许多年,恪守信义,始终不渝,即使白马被擒,身在曹营,也仍不忘旧恩。他勇武异常,“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车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都突出表现了他的英勇无比,至于刮骨疗毒,更是人尽皆知。又如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殚精竭虑,辅佐刘备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四.挖掘教材内涵,拓展积累素材

新课标要求:“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三国演义》这部经典之作,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含义深刻的成语和意味深长的歇后语都值得四年级的学生好好积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宝库。

1.积累故事。

《三国演义》是由许多小故事组成的。这些故事可按照主人公分,按照故事情节分,按照故事结局分……如与关羽有关的故事有:桃园三结义、斩颜良诛文丑、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身在曹营心在汉、过五关斩六将、刮骨疗等。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兖州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合肥之战、夷陵之战。为促进学生有效积累这些故事,笔者利用课外阅读课和每天的夕会课,让学生们上台声情并茂地讲上一段故事,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交流了阅读感悟,加深了对故事的印象。这样,分门别类的积累,对学生今后阅读《三国演义》的原著也很有好处。

2.积累成语。

《三国演义》这本书文辞优美,语言丰富。鉴于学生的基础和兴趣爱好,积累成语是再好不过了。如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舌战群雄、锦囊妙计、羽扇纶巾、鼎足三分、七擒七纵等;与关羽有关的成语:过五关斩六将、乌合之众、缓兵之计、死心塌地、虚张声势、步步为营、身在曹营心在汉等;还有望梅止渴、赔了夫人又折兵、割须弃袍、赤膊上阵、大意失荆州等。

3.积累歇后语。

与成语一样,歇后语更是备受学生欢迎。因为它短小、风趣、形象。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让学生诵读《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时,还能回忆故事的大概情节,真是一举两得。如“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等。

之后,笔者惊喜地发现,学生不仅积累了这些成语和歇后语,在习作中还常常“引经据典”,使文章增色不少。

有了以上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探索和实践,为后面立足教材文本,引导课外阅读积累了经验。如学习《祁黄羊》和《公仪休拒收礼物》时,笔者推荐学生阅读关于包公、狄仁杰、管仲等故事;学习《永远的白衣战士》时,我们一起学习了抗“非典”中的感人事迹;学习第五单元有关动物的文章时,我们一起阅读沈石溪的《我与动物的亲密接触》……一学期下来,学生们的阅读量大增,还背诵了大量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拓展的诗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笔者认为,阅读不但让学生变得聪明,更让教师变得智慧,师生在立足教材,有效阅读的行动中一起成长,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篇4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

利尽南海__________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__________

以光先帝遗德_________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_________

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猥自枉屈__________

以彰其咎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遂用猖獗,至于今日。译文:

(2)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4.《隆中对》一文中,刘备分析天下形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

5.《隆中对》一文中,刘备的政治抱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政治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的政治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隆中对》一文中,诸葛亮给刘备全面地分析了当时全国的形势,为刘备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战略方针。

《出师表》一文是诸葛亮出师前写给后主刘禅的表文。文章表达了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在文中,他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别从《隆中对》《出师表》中找出成语“三顾茅庐”的原句。

《隆中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妇孺皆知,请分别写出其中的两个故事、两条歇后语、两个成语。

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

歇后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出师表》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句话,历来被人们所传颂。请列举出我国历史上类似于诸葛亮这样的人物及对应的事例。

参考答案:

1.《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晋陈寿2.利:物资存恤:、爱惜光:发扬光大遗:给予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彰:表明,显扬3.(1)就因此失败,(弄)到(成为)今天(这个局面)。(2)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是人的筹划(得当)。(3)亲近贤良的忠臣,疏远奸佞的小人,这就是西汉兴隆的原因。(4)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啊。4.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今天下三分。5.欲信大义于天下。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兴复汉室,还于旧都。6.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报先帝忠陛下亲贤臣,远小人。7.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8.故事(诸葛亮)空城计或挥泪斩马谡(曹操)杀杨修或杀吕伯奢

成语三顾茅庐乐不思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篇5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语音隐喻的提出,汉语中歇后语是其中的一种现象;其次通过对烧芯(心)这类歇后语语音、语义分析,看语用中的幽默现象;并且从“心”歇后语中边缘化词义追本溯源到其本义,发现“心”语义从原型义到边缘义不断演化、发展,与自然界、人类本身形成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心”歇后语;语用幽默;语音隐喻

1.引言

语言始源于语音,因此语音隐喻(phoneticmetaphor)就必然是一种十分必要的语言现象,不可小视。了解和掌握语音隐喻不仅有利于丰富语言表达,加深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而且对于我们的创造性思维也大有裨益。(李弘2005)

“语音隐喻”这一术语是国外学者ivanFonagy1999年首次提出的,他主要从语音与其所表达的意义这一角度对其进行论述的。在他的论文“whyiconicity”(1999)中,总结出三条原则:1)有意识表达某种情感与特定发音方式对应,如表达“愤怒、藐视、憎恨、厌恶”等否定性情感时,发音器官会较紧张,咽喉肌肉会收缩;表达“攻击”态度时,会延长辅音如p、t、k等,缩短元音;表示温柔情感时,咽喉肌肉会放松,声响程度低,发音器官趋于平滑,过渡趋慢,较为渐进;等等。2)发音器官的运动与身体姿态会一致,如表示高兴和柔和时,舌头会向前运动,对应于身体或情感上欲接近对方,反映出一种亲近和友好的态度;表示对立和悲伤时,舌头会向后运动,对应于身体或情感的后缩。3)不同程度的紧张、延时、言语速度反映出不同程度的情感。(转引自王寅2007)

歇后语一般分为两类:喻意歇后语和谐音歇后语(谢艳红2006)。谐音歇后语的后部分借助音同(或者音近)现象来表达意思,其引申义只有通过前半句的明示和语境的关联进行推理才能获得。如:熬尽了灯油―烧芯(心),从这类歇后语中“心”的语音、语义分析看语用中的幽默现象。

2.歇后语“心”的语音语义分析看幽默

汉语中的“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词,使用频率很高。《歇后语大辞典》收含有“心”的歇后语298条。“心”还是一个部首字,以“心”为部首的字多达数百个。“心”以词、语素、部首三种形式活跃于我们的语言文字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这与“心”的词义及其特定的文化价值是分不开的。

李弘(2005)研究语音隐喻时把歇后语和诗文对联、语音仿拟列出来,笔者从“心”字歇后语现象来探讨“心”义这一现象。

2.1“心”的音同义异

语音隐喻在汉语歇后语中的突出表现形式就是谐音歇后语。这些歇后语是基于音同形异义异类的语音隐喻之上形成的,它通过同音字来表达其深层含义。如:

熬尽了灯油--烧芯(心);灯盏无油--枉费芯(心);草把作灯--粗芯(心);煤油炉生火--芯(心)眼不少;油浇蜡烛―一条芯(心);打柴的下山--担薪(心);山楂树上吃酸枣--辛酸(心);

在这些例子中,“芯”和“心”、“薪”和“心”、“辛”和“心”,他们都是音同字,后者是上述歇后语的真正含义。这里分别用喻体“芯”、“薪”和“辛”来跨域喻指本体“心”。

歇后语中音近也是谐音歇后语的一种,如:矮子过河―淹了心(安心);吃了土泥鳅--

泥心(疑)。这些例子中“淹了心”和“安心”、“泥心”和“疑心”的发音相近,他们的生母相同、韵母不同,读起来十分相近。这类谐音歇后语的后部分是借助音近字来表达其深层意义的。

在这些表达中歇后语通过类比和比喻所创造的诙谐、滑稽、幽默效果在表情达意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其中“心”的本义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熬尽了灯油―烧芯(心),前半部分是引子,后一部分是注解,芯是油灯的芯,这里“心”用“烧”组词,是表示心特有属性,“心”的语义也丰富了。

我们运用语音的相似构建语音隐喻,形成了独特的歇后语,可以用来营造轻松的气氛,利于人们口头流传。正如张涤华(1980)指出,歇后语的后一部分都是双关语,既表面上对前一部分的解释,实际上另有所指。

2.2“心”的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即语音与书写形式相同,而意义都不同。但是多义词是一个词,也就是一个语音形式承担多个意义,而这个意义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是一个词的几个义项。

在《汉语大字典》对“心”的释义,共14个义项,足以可见“心”词义的不断变化、发展。以下含有“心”的歇后语中,“心”承担多个意义。如:

脊梁上长茄子--有二心(二心:双关,本指两个心,转指不忠实、异心。)

火烧芭蕉--心不死(心:双关,本指芭蕉的心,转指人的心志、思想、愿望。)

腊月里的萝卜--冻心(心:双关,本指萝卜心,转指心思。)

水泡的灯草--软了心(心:本指灯草心,转指心肠。)

三月的芥菜--心里烂(心:菜心,转指人心、中心、核心,某种势力的核心已经腐败。)

擀面杖当箫吹--有心没眼(心:双关,本指实心(擀面杖是实心的)转指心思。)

秋后的蚱蜢--失去了心劲(心劲:想法、念头,本指秋后的蚱蜢不久就要死亡,转指人心灰意冷,失去了生存的信心和愿望。)

熟透的藕--心眼多(心眼:本指藕里面的孔,转指对人或对事的疑虑或思考。)

吞下个秤砣--铁了心(铁心:本指铁秤砣,转以形容坚定不移的决心。)

枣木棍子--实心(实心:本指棍子很结实,转指人心地诚实,或是心眼死,不开窍。)

这些歇后语中从“心”的本意:心脏、生理器官出发,在使用和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出

许多新的意义,如心思、心志、心肠、核心、心劲、心眼、决心、诚心,修饰事物的性质、属性或运动的词都用来修饰“心”,从一个概念域到另一个概念域,心的语义已经变迁,赋予“心”新的喻意。

歇后语能够以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的表现力,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歇后语中绝大部分也表达了很强的诙谐幽默的修辞效果,这种修辞效果为交际添加了润滑剂,能够在一种轻松幽默的氛围中把要表达的意义和效果顺利有效的表达出来。(冉永平2007)

3.从“心”的边缘化到“心”的本义

歇后语中大量的隐喻现象,说明隐喻是人们认知客观事物的有效手段,它为人们提供了看待事物的新视角,赋予事物以新的意义。上述歇后语中出现的大部分都是“心”的边缘化意义。我们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人的内心、思想、性情、品行;一类为物体的中心、中央部分,喻事物的核心、要旨。从边缘化我们追溯它的本义,看“心”的动态发展。

3.1“心”的本义溯源

《甲骨文字释林》甲骨文“心”字正像人心脏的轮廓。《说文》“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说以为火藏。”(转引自侯玲文2001)“心”的本义即心脏,生理器官。在使用和发展中,又衍生出诸多新的意义。汉语从“心”这一具体的生理器官衍生出“思维器官”和“中心、中央部分”两义,这一特点的形成受到了汉民族固有的思维方式的影响。

中医学在整体观察下,从“心”与其它脏腑的关系,特别是“心”与“脑”的关系中把握“心”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将“心”视为“精神之舍”、“思维器官”也就显得很自然了。例如,情绪激动时,心动过速;紧张心算时,心率增快等等。人们在这繁多、细微的联系中,也极易联想到“心”与思维有密切的关系。

3.2“心”的动态发展

“心”义词的发展变化是对自然、社会的反映,它以自身为中心,与人体、自然形成了一个动态关系系统。“心”义所蕴含的整体观念、在词语中也充分地表现出来。“心”族词语以客观的自然界来描述“心”表示的主观精神世界。

3.2.1“心”与自然界的关系

“心”可以与许多表示自然事物的名词性语素构成词语。“心”与这些自然事物存着或多或少的相似性或相关性。从这些组词我们也可见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构成的词语是“心”义词语中的自然化体现。“心”的形象变化极其灵活复杂,随遇而迁,将自然万物缩影于它的词汇家族中。

如:心地、心田、心房、心窝等。“心”对大自然的全息,不仅仅是事物形象映射,而是连同事物的运动、变化、属性等一起摄入,体现“心”丰富的语义。

如:烧芯(心);枉费芯(心);粗芯(心);担薪(心);辛酸(心);冻心;软了心;铁了心;实心。这些词本用于表述某些具体事物的动作、变化。如:费:花费、耗费。一般用在金钱、财物、时间等方面。“费心”中,将“心”拟作金钱、时间,“心”表现出与金钱、财物、时间相似的属性、特征。软:物体内部的组织疏松,受到外力作用后,容易改变形状。“心软”中,“心”表现出与软的物体相似的属性,“心”像软的物体易改变形状一样,容易被感动或动摇。

“心”与这些喻体存在着某种相似或相关的联系。这种联系存在的思想基础即是“心”与自然界的关系,也正是整体思维方式的体现。“心”族词语,词面自然化,词义人文化的特征,也能说明“天人合一”的思维,自然和人类密不可分。

3.2.2“心”与人类本身的关系

“心”义词抽象、复杂,将它作为有生命的人来刻画,不仅展现出人的形象,还具有人格化的行为、活动能力和思想感情。在含有“心”的许多动词中,“心”俨然以人的身份出现。如:

肚里装二十五只小耗子--百抓挠心

打柴的下山--担薪(心)

买了肝肺来补上碗--用心

吞下一个棒槌--横竖都窝心

山芋越冬--变心了

“心”像人一样可以发出各种动作,内心的思想、情感,通过具体的行为、动作、感觉生动地表达出来。如:窝心,本指藏窝在心里,转指受到委屈后不能表白、发泄心里的苦闷;用心,本指心脏,转指心思、心力,指多用心力,小心谨慎去做某事。

“心”是人的精神之舍,由“心”产生各种思想情感、道德观念。人的各种精神现象都由“心”发出,故有“心劲、心慌、心意、心情、心力”等。“心”通过各种行为、动作、变化来支配各种精神活动。如:

秋后的蚱蜢--失去了心劲(心劲:想法、念头,本指秋后的蚱蜢不久就要死亡,转指人心灰意冷,失去了生存的信心和愿望。)

胸口上长草--心慌(荒)(指心慌意乱、没有了主意)

“心”在人体中占据主宰地位,它以自身为中心,与其它器官、部位保持多方面、紧密的联系,形成内外对立统一关系。

空度罗汉--没有心肝(双关,本指空肚,转指人丧失了良心)

歪脖子说话--嘴不对心;黑瞎子装弥勒佛--面善心不善

用“有心眼儿”、“心眼儿多”、“猴儿托生的―满肚子心眼儿”、“心眼像蜂窝―窍门多”、“熟透了的藕―心眼多”表示人聪明,头脑机灵;用“缺心眼儿”、“少心眼儿”、“没心眼儿”、“石头娃子―没心眼儿”、“竹筒子吹火―只有一个心眼儿”表示不太聪明或有点笨。

汉语由“心”引申出“思维器官”和“中心、中央部分”义。整体思维方式和天人合一的思想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心”义发展的思想依据;对“心”自身形象的认识,可以说是“心”义发展的物质基础。“心”虽小却可全息宇宙,包容万象。对“心”之大小的认识体现了辨证思想,这些认识也进一步印证了“心”义蕴含的整体观。

4.结语

“心”歇后语的语音隐喻现象,为我们研究“心”族语提供了新的视角,赋予事物新的意义。“心”是一个精神宇宙,它以人类自身为中心,与人体、自然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开放的动态关系系统。我国古代的整体、系统的思维方式对“心”义的形成起主导作用;同时自然服务于人同时也是汉民族的人为天地立心,自然服务于人的价值观念,在语义发展中的价值导向作用的体现。

参考文献:

[1]侯玲文.“心”义文化探索[J].汉语学习,2001(3):54-60.

[2]李弘.语音隐喻初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3):70-74.

[3]冉永平,张新红.语用学纵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王陶宇.歇后语大辞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

[5]王文斌.论汉语“心”的空间隐喻的结构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57-60.

[6]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研出版社,2007:431-441.

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篇6

歇后语是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一部分是“俏皮话”,也可以看成是汉语的文字游戏。最初的歇后语与现在我们看到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出自《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典故】说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该书第四十六回写道:在赤壁之战中,为了帮助周瑜早日打败大兵压境的曹操八十万大军,周瑜的部下黄盖自告奋勇,使用了“苦肉计”,骗过了曹操派来的奸细蒋干,并诱使曹操上当。最后使用诈降之计火烧曹营,打败曹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从而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础。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典故】刘备在新野时,徐庶化名单福,投效与刘备,被拜为军师。所写,他在没去曹营的时候已经让刘备去请诸葛亮,而且已经请到。曹操南下攻刘备的时候,刘备弃新野,奔樊城,走当阳,收夏口的时候,庶于其母走散,其母为操所获,逼庶投操,庶无奈,为其母,奔了曹操,当阳长坂坡的时候,赵云杀了个七进七出,为什么没有挂,原因是徐庶出了很大的力,当时曹操看赵云如此厉害,就想生擒赵云,但是杀了很久没擒到,谋士就说用弓箭射杀,徐庶说:丞相如果能生擒此人,庶定能将他说服,归丞相所用,曹操当时下了一令箭:只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所以赵云和阿斗才能冲出长坂坡,要不是徐庶,10个赵云也离不开长坂坡。这是他给曹操出的第一策。第二:赤壁鏊兵之时,庞统献连环计,出来后被徐庶抓住了手,说:黄盖用苦肉计,XX下诈降书,你有用连环计,你们是唯恐曹营烧不尽啊?庞统把徐庶拉到一边说,君当真要说破我计?庶曰:如果我说破你计我就不会来找你了。反正曹营要烧了,你教我一个脱身之计?庞统就告诉徐庶,你在军中散布流言,说西凉马腾,韩遂要发兵取长安。于是主动请命去散关防守马腾、韩遂,逃过赤壁大火。好像终生就给曹操出这两个计策,后来演绎里面就没在写到他了。

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

【典故】孙权想要回借给刘备的荆州,周瑜为孙权献计,以娶亲为名将刘备诱到东吴。但是诸葛亮早有安排,使刘备娶到了孙权的妹妹,并打败了周瑜的水军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典故】司马昭是三国时魏国人,他父亲名叫司马懿,是魏国的大将。魏文帝曹丕死后,魏国的大权实际上落到司马懿手里。司马懿死后,大儿子司马师辅助十三岁的皇帝曹髦,权势比司马懿更大,但没有多久,就病死了。司马师在病重的时候,便把一切权力交给了弟弟司马昭。司马昭总揽大权后,野心更大,总想取代曹髦。他不断铲除异己,打击政敌。年轻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休想当长,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就打算铤而走险,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干掉司马昭。一天,曹髦把跟随自己的心腹大臣找来,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耻辱,我要你们同我一道去讨伐他。"几位大臣知道这样做等于是飞蛾投火,都劝他暂时忍耐。在场的一个叫王经的对曹髦说:"当今大权落在司马昭手里,满朝文武都是他的人;君王您力量软弱,莽撞行动,后果不堪设想,应该慎重考虑。"曹髦不接受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杀掉了。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篇7

[关键词]《唐山大地震》;方言;熟语

由内地知名导演冯小刚执导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于7月12日在河北唐山举行了全球首映式,该片系根据张翎的小说《余震》改编,描述的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一位母亲在痛苦地选择救双胞胎姐弟方登和方达时选择了救弟弟,但姐姐最终却奇迹般生还,并于其后被一军人家庭收养。32年后,在前往汶川做地震志愿者时,姐弟意外重逢,家人遂得以团聚。影片再一次勾起了当代人对唐山大地震那一段刻骨铭心的惨痛灾难的回忆,充满悲情,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综观全片,凸显该主题和深深撞击观众灵魂深处沉寂已久的情感的手段主要表现为:(1)艺术地设计画面效果;(2)构架感人而跌宕的故事情节;(3)着力渲染主人公强烈对比的生活;(4)演员娴熟的表演技艺;(5)成功运用朴实无华的方言熟语。本文拟从语言特别是方言熟语的角度,着重论述其对影片取得成功的积极影响。

电影《唐山大地震》在语言运用上有着鲜明的特色,即交错使用方言和普通话,且把普通话作为方言的陪衬,这一点与系列电视剧《乡村爱情》单纯运用东北方言有着明显不同。这种针对影片32年的时间跨度所做的处理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挥方言熟语对彰显主题和激发观众情感共鸣所起的独特而巨大的作用。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语音上,其次是用词,本文仅就后者作以分析。片中人物所使用的方言主要是冀鲁方言,其次是四川方言。片中所使用的十三个方言词语分类统计如下:

第一,单音节词。包括以下五类:(1)代词:啥、咋、咱;(2)语气词:呗;(3)形容词:中、犟、(脾气)拧;(4)动词:投(毛巾);(5)数量词:俩儿。

第二,双音节词,包括以下两类计四个:名词“冰棍儿”“拉屎”“姥姥”和形容词“得了”。

结合人物对白分析、梳理方言词的内涵及作用

对方言词语的释义主要参考《汉语方言大词典》(以下简称《汉方》),同时辅以《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以下简称《现方》),对俗语、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的释义分别参考《汉语俗语词典》(以下简称《俗典》)、《汉语成语大全》(以下简称《大全》)、《汉语惯用语辞典》《歇后语词典》。

(一)首先分析单音节词

1.啥

《汉语方言大词典》(以下简称《汉方》)(第四卷)义项为:〈代〉什么。冀鲁方言。例如,(元妮):“那有啥不敢的?可惜怀不上了!”“没了,才知道啥叫没了。”

2.咋

《汉方》(第三卷)收有义项为:怎;怎么;怎样。冀鲁官话。例如,(元妮):“喂,方达,咋这么长时间没来电话了?”

3.咱

《汉方》(第三卷)收有义项为:我;自己。冀鲁官话。例如,(方达大姑):“咱一大家子人呢,不会让你们两个受一点委屈。”

4.呗

《汉方》(第二卷):啊;吗;嘛。冀鲁官话。例如,(元妮):“妈说话算话,中呗?”(女军人):“也不着急,有空就多过来看看呗。”

5.中

《汉方》(第一卷)收有义项为:行,可以,好。冀鲁官话。例如,(元妮):“我下半辈子给你们当牛作马,中吗?”

6.犟

《汉方》(第五卷)收有义项为:不乖。例如,(方达祖母):“你这孩子真犟啊!”

7.投

《汉方》(第二卷)收有义项为:把洗完了的衣服放在清水中再刷洗。冀鲁官话。例如,(元妮):“达,吃早饭了,毛巾我给你投。”8.俩儿

《汉方》(第三卷)收有义项为:两个。冀鲁方言。例如,(唐山地震救援人员):“我看见方登了,一块板儿压着俩儿呢。”

(二)其次分析双音节词

1.冰棍儿

《现方》(第二卷):“一种冷食,把水、果汁、糖等混合搅拌冷冻而成,用一根小棍做穸。”例如,(方登):“爸,我想吃冰棍儿。”“奶奶,我要两个奶油冰棍儿。”

2.拉屎

《汉方》(第三卷):解大便。冀鲁官话。例如,(元妮):“双胞胎怪呢,一个拉屎另一个也想拉。”

3.得了

《汉方》(第四卷)收有义项为:好了;够了;可以了。冀鲁官话。例如,(军人老王妻子):“得了吧你,有你这样教育孩子的吗?”

4.姥姥

《汉方》(第三卷)收有义项为:外祖母。冀鲁官话。例如,(军人老王):“点点,给姥姥敬杯酒。”

上述方言词语的运用,所起的作用大致有三:一是真实再现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后的社会现实,极易勾起观众内心那段惨痛的回忆,引起观众共鸣。如一听到方登说“冰棍儿”,观众的思绪便会不由自主地回到那个特定的年代。这与时下许多描写我国历史上特别是古代重大历史事件的影视作品一味采用普通话的做法很不相同,后者的做法大大降低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真实性,从而降低了观众的认同感;二是使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更加鲜活立体可感,刻画得入木三分。影片之所以催人泪下,这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三是片中方言和普通话交互运用,并以普通话为底色,作方言的陪衬。与之相适应,就必然会出现方言词语和普通话词语的共现,从而进一步强化方言特色,突出影片的语言艺术。

谈熟语的运用

熟语是指汉语中固定的短语或句子,只能整体运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成分。其特点是:结构固定、言简意赅、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俗语、成语、惯用语、格言、谚语、歇后语等。电影《唐山大地震》中使用的熟语包括俗语、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分析如下:

(一)俗语

1.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汉语俗语词典》(以下简称《俗典》):“比喻彼此非常熟悉,无话不说或说话办事不必客气。”例如,(方达大姑):“行了,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出了这么大的事,死了这么多的人,都要想开,团结起来向前看。”

2.手心手背都是肉

《俗典》:“比喻都是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例如,(汶川地震唐山救援队人员):“是,手心手背都是肉不是。”

3.得了便宜卖了乖

《俗典》:“比喻既得到了实惠,又卖弄了聪明,一举两得。”例如,(元妮):“你呀,得便宜卖乖,厂子再不好,也比干个体强。”

以上俗语的运用,既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片中人物用语的朴实无华,通俗易懂,十分符合人物身份,又充分表现出对话人之间的亲密无间,揭示出他们纯朴善良的性格特点。

(二)成语

1.扫地出门

《汉语成语大全》(以下简称《大全》):“原指清扫杂物,把一切东西处理无余。后指对某项工作承担全部责任。也引申为没收其家产,赶出家门。”

2.倒打一耙

《大全》:“在《西游记》中,猪八戒用耙作武器,常用倒打一耙的战术打败对方。现用以比喻做了坏事或犯了错误后,不仅不承认,反而指责、诬赖或揭发提意见的人。”

3.贼喊捉贼

《大全》:“做贼的人喊捉贼。比喻坏人做了坏事,故意混淆视听,转移目标,使自己得以逃脱。”

(三)惯用语和歇后语

片中的惯用语和歇后语各一个,即“不着调”和“揣着明白说糊涂”,在此一并分析。

1.不着调

《汉语惯用语辞典》:“不合乐调。引申为不正派,没规矩。”

2.揣着明白说糊涂

《歇后语词典》(双查版):“揣着明白说糊涂――装傻。”

尽管用量很少(成语三个,惯用语和歇后语各一个),但对情节的展开、人物的刻画以及主题的揭示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请看下面两段对话:

对话一:

老王:她睡了。

老王妻子:不着调。

这是收养方登的军人老王和妻子的对话。寥寥六个字,却蕴涵着深意。一方面二人的语气形成了强烈对比:老王轻声慢语,既是为了不惊扰王登,又确切地表现出对妻子的关心与疼爱;妻子却饱含怒意,强压怒火,既表现了对养女王登另类的爱,又以独特的视角透露了对丈夫的不满与深爱。

对话二:

老王:我这是在家呀,我连孩子的房间都不能进吗?

老王妻子:你少在这揣着明白说糊涂的。

老王:你现在变得,越来越不可理喻了。我告诉你,为了这种事,你找了不止一次茬了,我一直忍着!

老王妻子:你少倒打一耙,贼喊捉贼。

老王:你怎么这么无聊啊!

先是妻子用歇后语“揣着明白说糊涂的(装傻)”对丈夫的举止加以嘲讽和讥刺,从而使火药味越来越浓;接着是丈夫以成语“不可理喻”回敬,更以“找……茬”“忍着”对这种情绪加以强化;妻子当然不甘示弱,于是用连用了“倒打一耙”和“贼喊捉贼”进行顽强有力地反抗回击,致使丈夫老王偃旗息鼓,无奈地败下阵来,而只能发出挣扎式的呐喊:“无聊啊!”

以上方言词语和熟语的综合运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充分发挥了它们对影片取得成功所起的巨大作用。当然,方言熟语的大量运用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会造成非方言区的观众理解上的障碍,弱化影片在国际上的推广,给部分观众的听觉带来某些不适等,但与影片的整体语言艺术设计和运用相比,这些看似消极的影响恰恰又会成为影片的看点所在。

[参考文献]

[1]许宝田,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李茂.汉语惯用语辞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

[4]孙洪德.汉语俗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5.

[5]梅萌.汉语成语大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6]安燕.影视语言[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篇8

[关键词]马歇尔计划;美国;经济;政治;双重影响

引言

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欧洲各国(实际上主要为西欧)进行经济援助、协助其进行重建的计划,是二战后美国战后全球称霸计划中重要的一环。作为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其在美国的外交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史学界对于马歇尔计划的研究可谓卷帙浩繁。然而纵观现有研究成果,对于其意义的探讨多集中于其对于欧洲经济复兴和欧洲一体化的作用。[1]而对于这项计划的提出者美国的影响,尚少有系统论述,而多散见在其对西欧影响的研究之中。如美国学者帕尔默在其著作《现代世界史》中说道:美国人实现了他们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遏制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2]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中写道:美国得到的最大好处是政治上控制了西欧,在经济上向西欧输出了大量商品,并且迫使欧洲国家及其殖民地以对待本国居民的同等条件,对美国投资者开放。[3]63

毋庸置疑,一国外交策略的提出必立足于本国国家利益,“马歇尔计划”的提出自然不仅仅出于对欧洲提供“慷慨大方”的援助,也绝不是如杜鲁门在回答某报社主编采访时所言“美国不会得到任何好处”[4]137。因此,对于马歇尔计划的探究,不可忽视其对于美国本国的巨大影响。本文拟结合史料及中外相关著作,从美国的角度对该计划实施的背景原因进行分析,重点对这项计划对二战后美国本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做一探究。然囿于学识所限,未中肯綮之处,尚请方家指正。

一、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原因

(一)从二战后欧洲的状况来看

欧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这场世界性的大战带给欧洲列强以沉重打击,西欧各国遭到重创,经济濒临全面崩溃。对于德意等战败国而言,它们的人员和物质损失十分惨重,战后国家经济全面崩溃。[5]而英法等国虽为战胜国,但是大量的军事开支和战争的破坏使他们受到严重削弱。正如丘吉尔形容的那样,战争带给他们的是“胜利和悲剧”。这些国家同样普遍存在财政危机、外汇短缺、货币贬值、黑市猖獗、物资贫乏等问题。[3]11雪上加霜的是,1946年秋季,欧洲又遇到罕见的寒流,燃料匮乏,粮食短缺,人民饥寒交迫。[6]

二战中,美国根据1941年初通过的租借法案向西欧为主的盟国提供了大量贷款和物资。美国政府清醒的认识到——只有使西欧经济得到恢复,美国才有可能收回其借出的贷款。正如杜鲁门1946年在芝加哥发表的演说中所言:“我们应该帮助别人,因为我们懂得,我们不能在一个经济停滞的世界中分享繁荣”。[7]另外,从对待战败国的态度来讲,随着战争的结束和敌意的褪去,西方国家和美国普遍认为虽然德国(等战败国——笔者按)应该因自己的错误行径受到惩罚,但是因其对于整个欧洲经济复苏必要的贡献而助其经济复苏也十分必要。[8]

再者,由于社会经济濒临崩溃,西欧社会的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动乱频仍。在严峻的社会形势下,资产阶级政府疲于应对,许多人便开始把恢复经济,稳定秩序的希望寄托在各国共产党身上。因而战后初期,西欧各国的罢工浪潮此起彼伏。[9]30与此同时,各国共产党在群众中威望不断提高,共产党的力量也日益壮大,各国都有共产党人参加联合政府,甚至控制政府中的重要部门。1947年,在议会中,法国共产党所得的票数打破了其他政党的得票记录[4]130,这种情况的普遍存在无疑对资本主义世界构成威胁。西欧资产阶级政府极度恐慌,欲维护自身统治地位,急于向美国求援。同时,国务卿马歇尔警告说:“要是美国不支持西欧进行自助,走向暴政统治(指共产主义)很可能是不能避免的。”[9]30

(二)从二战后美国自身情况来看

出于美国自身经济需要,美国也必须采取援助欧洲的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火远离美国本土,美国经济非但没有因战争而受到破坏,反而因大量的军事订货而大发战争横财,战后初期美国集中了资本主义世界全部黄金储备的70%。英国外交大臣贝文感慨到:“美国今天正处于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的地位。”[10]然而,就战后初期而言,美国面临着一个严重问题——从战时经济转向和平经济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大量军事订货的消失和大批人员复员立即造成大规模失业的威胁。[3]49因此,美国急需扩大海外市场以解决生产过剩和国内市场过于狭小的危机,当时的助理国务卿克莱顿曾坦率地说:“我们需要市场——巨大的市场来做买卖。”[11]但正如丘吉尔形容的当时的欧洲:“一堆瓦砾,一所停尸房,瘟疫和仇恨的温床”,这种状况下的欧洲自然没有多余外汇来支付从美国的进口,从而出现了“美元荒”[5],可见,倘若西欧经济无法得到恢复,西欧就无法大量购买美国商品,则美国商品过剩的危机无法解除,大量复员人员也无法维持充分就业,那么,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大危机就有可能再次上演。[3]49

综上所述,控制西欧以遏制苏联的政治目标与扶植西欧以扩大市场的经济目标结合在一起,“尽美国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的马歇尔计划便应运而生。

二、马歇尔计划对于美国政治的影响

杜鲁门曾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就像是一个核桃的两半,因为我们的对外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是不可分割的。”[12]或者说,马歇尔计划本身就是美国推行冷战和遏制政策的突出体现,是杜鲁门主义的扩展和延伸。但是,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马歇尔也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声称:“我们的政策不是针对任何国家或是教条,而是针对饥饿、贫穷、绝望和骚动。它的目标应该是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复苏,以使得自由体制能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得以出现。”[13]即苏联和东欧也包括在马歇尔计划援助对象之内。原因何在?美国政府的一些高级官员,包括克莱恩、科顿、凯南、艾奇逊等都认为,“西欧的主要国家必须找出一条没有俄国及其卫星国参与的共同磋商的途径”,以解决这一“极其困难和棘手的问题”。[14]很明显,美国此举在于以一种“不为人知”的方式杜绝苏联和东欧国家参与马歇尔计划,从而既赢得世界舆论的赞扬,又将分裂欧洲的罪责推给苏联。而苏联,要么接受美国的条件,受美国指挥,并失去对东欧的控制;要么被排挤,被包围。在美国的授意下,英法在巴黎预备会议上对苏联采取了不妥协的强硬态度,三国巴黎会议最终破裂。苏联退出了计划,马歇尔立即向英国外相贝文和法国外长皮杜尔表明态度:“苏联的问题已经澄清,因而它不再影响其他国家制定复兴计划了。”[5]175而对于东欧,美国态度前后也有着明显转变。在东欧国家共产党和资产阶级政党联合掌权的时候,美国希望能够通过马歇尔计划与苏联在东欧地区进行争夺,达到孤立苏联,拉拢东欧国家为己所用的目的,表示愿意提供援助。而在东欧由共产党单独执政之后,美国则完全转而不加区别地以意识形态作为援助的标准,从而采取敌视、封锁和遏制的态度。[15]于是,“欧洲复兴计划”也就事实上变为了“西欧复兴计划”。

(一)遏制共产主义,冷战占据上风

如上文所述,战后西欧经济濒临崩溃,共产主义势力大增。马歇尔计划通过促进西欧经济复苏稳定了资产阶级统治,稳定了西欧社会秩序,缓解了阶级矛盾。同时,计划实行过程中,也不乏强制削减各国共产主义势力的措施。例如,1948年,意大利首次议会选举前夕,为了阻止意大利共产党在选举中东山再起,马歇尔于3月15日向意大利及其它西欧国家发出照会:凡投票赞成共产党人当权的国家,欧洲复兴计划所规定的援助将立即停止。[9]30这种明目张胆的公开措施将马歇尔计划的政治目的表露无遗。杜鲁门在其回忆录中自豪的写道“我相信,全世界现在已经认识到,如果没有马歇尔计划,西欧是很难避免共产主义的专制统治的。”[16]同时,苏联和东欧国家被排挤在援助计划之外,没有大量援助来进行经济建设和恢复,苏联提出的“莫洛托大计划”在当时毕竟尚不及马歇尔计划。故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遏制,美国此举可谓一举两得。自此以后,美苏矛盾日趋升级,两极格局逐渐形成。显然,在这一回合的争霸中,美国占据了上风。

(二)国内主义浪潮兴起,麦卡锡主义盛行

美国战后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马歇尔计划又带有明显的反苏倾向。这些都不可避免的在美国国内的政治生活中产生了影响。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马歇尔计划尚在酝酿之中时,杜鲁门就颁布了第9835号行政命令,即所谓“忠诚调查令”,杜鲁门的忠诚度调查打开了、反洪水的政治迫害的闸门,从此,美国进入了所谓“忠诚宣誓”的年代。[17]配合这种浓厚的氛围,在随后的1951—1954年中,麦卡锡主义席卷美国并恶性发展,大肆煽动并扩大现实严峻性,制造了大量白色恐怖,被称为“美国的法西斯主义”。固然这种反动思潮在1954年后就迅速衰亡,但是,作为同时期美国对外政策中的反苏倾向在国内政治生活中的一个侧面反映,麦卡锡主义的盛行也可以认为是马歇尔计划所带来的影响之一。

三、马歇尔计划对于美国经济的影响

(一)经济控制西欧,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1948年4月2日,打破重重障碍,杜鲁门签署美国国会通过的“1948年援外法案”作为马歇尔援欧计划的法律形式。共有16个国家和德国的英法美占领区接受了美国的援助,总额为131.5亿美元,大概仅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2%。在这些援助中,赠款占90%,贷款仅为10%,英法德意四国获得了88亿美元,占全部援助的60%多。美国也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这些贷款中,有34亿美元用于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32亿美元用于购买粮食、饲料以及肥料等;19亿美元用于进口机器、车辆和重型设备等重工业品;还有16亿美元用于输入燃料。[18]

同时,有条件援助也在援助总额中占有一定比例。美国与各受援国签订了双边协定。这些协定包括以下条件:由美国监督受援国的重工业;受援国放弃工业国有化,并给企业主以充分自由,以保障美国投资的安全;实施有利于美国外汇和外贸政策;还规定“美援”物资的百分之五十必须由美国船只运输等。[18]因此,马歇尔计划绝不是“免费的午餐”,这种援助附加了损害欧洲国家经济利益和国家的诸多条件,使美国得以凌驾于西欧国家之上,大大扩大了美国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为其国内过剩的生产能力找到了排泄的出口,减轻了国内的市场负担。另外,此时跨国公司在美国大量出现,借助马歇尔计划的“东风”,美国开始了大规模的跨国投资活动,到1965年,美国的跨国公司达3300家,控制大约23000个海外分支机构和全球对外投资的60%。[19]因此,通过马歇尔计划,美国成功规避了从战时经济转向和平经济可能出现的危机,战后初期经济得到显著提高,加强了美国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

再者,马歇尔计划通过推动西欧一体化,进一步确立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1947年10月30日,在美国的推动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在瑞士日内瓦签订;1951年4月8日,“欧洲煤钢联营共同体”建立,西欧一体化进程加快。马歇尔计划通过对其控制,意图使西欧经济的发展更符合美国的利益。西欧在接受美国援助的同时自然对美国产生经济、政治方面的依赖,逐渐形成北大西洋自由市场区域。马歇尔计划成功地加强了美国对于西欧经济的渗透,使美国得到了一个“更具有内聚力的势力范围”[3]63,更加明确的确立起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导地位。

(二)欧美经济矛盾升级,美国遭遇对手

马歇尔计划所取得的成果远远超过美国倡导者的预计。到1950年,西欧各国生产已达到战前水平,年增长率达到5%—6%,有的国家高达8%—10%;到1952年,英、法、意的工业生产分别比战前增长了13%,29%和48%;德国的西方占领区的工业生产,到1952年增长到115%。[3]63马歇尔计划原定期限为5年,到1951年底就提前结束了。随着西欧经济的不断恢复和发展,欧美之间的经济矛盾也逐渐暴露并愈演愈烈。西欧国家普通意识到美国通过经济渗透控制了西欧,使西欧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

西欧国家不甘被掣肘,共同要求发展独立的地区经济来抵御美国的干涉和渗透。他们自发联合起来——1957年3月25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政府首脑和外长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成立了“欧共体”。共同体制定的“共同农业政策”指出:“本共同体要建立农产品的统一市场对非共同体成员国(称第三国)要通过差价税、关税、最低价格及数量和质量的规定来限制它们的农产品进入统一市场”。[20]西欧国家通过实行关税同盟和共同农业政策,对外筑起一道坚固统一的关税壁垒,限制美国商品资本的流入。美国明显的外向型经济更使其不能放弃西欧这一广阔的市场,这对于将西欧作为第一农产品市场的美国打击巨大。

美国在推动西欧一体化的过程中,无意识的促进了其自主自立意识的增强;而经济援助又为其经济发展铺平了道路,从而为自己培养起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恐怕是美国出台“马歇尔计划”时始料不及之处。无论如何,至19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衰落之势日显。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崩溃,资本主义世界不可避免的形成了美国、西欧、日本三个经济中心,三者逐渐形成三足鼎立局势,西欧在经济、政治等各方面与美国“叫板”,美国独家垄断的局面被打破,这应是“马歇尔计划”在经济方面为美国带来的负面影响。

结语

总体来说,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外交战略的一次成功实践。政治方面,通过马歇尔计划,美国消除了社会主义革命发生的条件,稳定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而巩固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统治地位。同时,美欧联盟的巩固为美国在冷战中处于上风奠定良好基础。经济方面,美国通过对西欧进行援助输出大量商品和资本,规避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过渡可能产生的危机,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并延续了美国经济的繁荣;同时,通过马歇尔计划,美国逐步打破了西欧各国的贸易关税壁垒,从而大大地促进了贸易和支付的自由化,在一定程度上,把西欧经济纳入了美国轨道[18]87。

然而,从另一角度来看,政治方面,马歇尔计划中反苏的明显倾向为其国内政(下转第61页)(上接第49页)治生活带来阴霾,滋生并助长了麦卡锡主义的疯狂盛行。经济方面,美国在援助过程中,不自觉的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打破了战后美国经济一枝独秀的状态,并日益在经济政治方面对美国构成威胁和挑战。故而,马歇尔计划对美国而言是一把双刃剑。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外交策略对世界仍有较大影响。笔者相信,对于马歇尔计划的探究,不但有利于我们研究美国的外交战略,而且对于我国正确处理当今中美关系,制定我国外交战略也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参见:毕健康.《马歇尔计划对西欧经济的影响》[J].《美国研究》,1992年,第4期:第87-103页.

[2]帕尔默.《现代世界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84页.

[3]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4]胡高昂.《杜鲁门·传》[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年.

[5]李东燕.《走向冷战——杜鲁门》[m].北京: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169页.

[6]JohnGimbel.theoriginsofmarshallplan[m].paloalto.StanfordUniversity,1976.p.4.

[7]JohnLewisGaddis.theUnitedStatesandtheoriginsoftheColdwar,1941—1947.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1972.p.342.

[8]Charlesp.Kindleberger.themarshallplanandtheColdwar.internationalJournal,1968,no.3:p.168.

[9]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战后美国史1945-200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10]thomasG.paterson.Soviet-americanConfrontation[m].Baltimore.JohnsHopkinsUniversitypress,1973.p.11.

[11]Charlesmee.themarshallplan:theLaunchingofthepaxamericana[m].newYork,1984.p79.转引自:李莉.《试析马歇尔计划的背景、原因及其实质》[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第33页.

[12](美)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第3卷》[m].李石译.北京:三联书店,1965年.第128页.

[13]《经典演讲之马歇尔计划"themarshallplan"》[eB/oL].(2009-08-03)[2011-12-09].http:///fun/yj/200908/t20090803_976816_2.htm.

[14]王绳祖.《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96页.

[15]王耀东.《马歇尔计划与欧洲的分裂》[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5期:第81页.

[16](美)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下卷》[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146页.

[17]张红路.《麦卡锡主义》[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9页.

[18]李申.《杜鲁门主义的续篇——简评马歇尔计划的历史背景及作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第86页.

[19]付美榕.《美国经济史话》[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10页.

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篇9

现代艺术现象及理论刍议更多精品源自3edu课件

费歇尔通过对劳动实践这一人类本质的分析,确立人类优越于动物的哲学人类学基础,赋予人类以征服自然、控制自然、延伸自身能力的劳动工作形式,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但费歇尔富有创见的探索则是:这种实践融合了巫术的起源与功能,实践在某种程度上是巫术活动,劳动等于巫术,劳动者等于巫师,工具就是魔棒。如此就形成“劳动一巫术~艺术”的三位一体,三者可以互相阐释,艺术的起源也随之得到理解。劳动本体意义仍然存在,但是与巫术的理解达成了内在的一致性,艺术的内在本质也就是劳动的巫术性。卢卡奇在《审美特性》中也如费歇尔一样分析从宗教、艺术、科学的统一体走向科学、艺术等高级形式的演变过程,而且认为人类最初的日常生活都与巫术相关。卢卡奇在清理弗雷泽、泰勒关于巫术的观念的基础上,接受了汤姆逊关于原始巫术是反映现实的一种幻象技术的观念。但是对卢卡奇而言,本体论的基础是日常生活,巫术仅是日常生活过渡到艺术的中介。②巫术活动与日常生活相关但是又超越了日常生活,孕育了艺术的审美发生。卢卡奇仅仅是把巫术作为艺术起源的中介,而没有如费歇尔那样把劳动视为巫术,进而把巫术视为艺术的起源、功能、本质,视为在人类社会的艺术中持续存在的实质。不过,他们都没有忽视人类的本质性力量的存在,这种力量的形成来自劳动,这应该说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人类学基础。巫术既是艺术起源的问题,也是艺术功能的问题。费歇尔认为,艺术的功能是融合个体与集体的手段。

人类欣赏艺术,是超越自己的特殊性走向完美,把自己与群体存在联系起来,使个体成为社会的人。艺术对自然施加力量,强化了集体的经验,它是个体回归集体的路径,从“我”进人“我们”。“艺术能够把人类从碎片状态提升到一种整体的有机的存在。”③在石器时代,图像不可能具有审美创造的快乐,是涉及集体的生与死,存在与不存在的问题。在巫术模仿仪式中,个体被同化到集体之中,生产的经验、性的经验、规则和义务都因此而赋予给年轻人,部落的年轻人在仪式中饱受折磨,甚至留下一生的创伤印记,最后与不朽的集体、与祖先融为一体。现代个体虽然摆脱了集体合唱,但是合唱的回音仍然回荡在个体人格之中。集体的因素虽然以“我”的形式主观化,但是人格的实质仍然是社会的,甚至最主观的艺术家也是以社会的身份而工作的。现代诗歌以语言来表达个体的经验是如此主观,以至于所有惯例被捣毁,与他人联系的纽带也被割裂,这似乎与诗歌的功能背道而驰,但是即使不可表达的最主观性的经验也仍然是人类的经验、社会的经验。即使当今最典型的艺术家的孤独情绪,也是一种社会经验。虽然这种认识与考德威尔的观点有直接的联系,但是,费歇尔没有像考德威尔那样关注心理本能与集体融合的问题,而是从巫术的文化人类学意义来触及艺术作为个体与集体的中介的功能。费歇尔认为,虽然艺术的功能随着人类历史不断擅变,亚里士多德和布莱希特的艺术功能观是不同的,阶级社会的艺术的功能不同于原始时期的艺术的功能,但是在艺术中仍然有一种不变的真理,仍然能够在时间性和历史变迁中寻觅到永恒不变的价值。史诗被马克思视为非发达的史前时代的艺术形式,作为正常的儿童体现出永恒的魅力,超越了时间性。这种不变的永恒性的真理对费歇尔来说来自巫术形式的本质意义。

在20世纪文艺理论、美学中重新得到讨论,在语言学转向的语境下人们对形式备加关注。但是费歇尔始终把形式与内容、意识形态结合起来,挖掘形式的意识形态性及其人类学的基础。一方面,费歇尔认为内容是形式的决定性因素。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形式是最重要的,质料屈居次位。在阿奎那看来,事情的秩序是最终的结构,秩序的观念是最终的原则。因而“形式等同于事物的本质,质料被降格于次要的非实质的地位”①。资本主义时代的艺术家也信奉这种观念。费歇尔反对这种形式决定论,认为虽然水晶在无机界中是最完美的形式,但这种形式不是形式的形而上学的原则的最终决定,而是为原子的特性所决定,水晶的原子不是静态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动态之中,运动状态影响温度,进而改变形式。因此,形式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暂时变化的结果。内容不断在变化,就突破现有的形式,创造新的形式,被改变的内容再一次得到稳定,这是内容与形式的动态关系。费歇尔把形式视为保守的而把内容视为革命的。在有机物世界,遗传是保守的,变化是革命的。在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即生产的形式是保守的,而生产力即所有社会结构的经济内容则是革命的。资本主义不言说民主的内容,而是言说民主的形式,事实上是为维护其永恒的统治地位。艺术形式主义不仅是艺术表达的问题也是社会现实的形式的问题,联系着意识形态的权力结构问题。不过,费歇尔指出,社会现实影响艺术形式不是简单化的,而是一个间接的过程。社会的、技术的、意识形态的因素是如何共同创造新的风格的?对此,人们难以得出准确的答案,因为社会现实如豪瑟尔所说的是复杂的综合体,具有从不同方面发展的可能。但是,艺术表达的需要和方式是受阶级控制的。观看和聆听的新方式不仅是精致化的感觉的结果,而且是社会现实的需要。另一方面,艺术形式具有本质的意义。费歇尔指出,虽然内容决定形式,但是断言形式不在艺术之中,断言艺术所有问题直接联系着社会条件,这是对艺术本质的完全误解。不能从纯粹进步或反动的立场简单地看待艺术作品。费歇尔充分考虑了俄国形式主义的研究成果,认为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形式。他认为,只关注内容而把形式降格于次要地位是愚蠢的,因为“艺术是形式的赋予,只有形式才使一件产品成为艺术作品”①。费歇尔不仅认识到形式对艺术的本质性规定,而且深人阐述了形式的人类学基础。形式是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的社会经验的凝聚,是控制自然的人类力量。形式不是偶然的、武断的、非本质的。形式的法则和惯例是人类支配自然的体现。在形式中,被传达的经验得以保持,伟大的成绩处于安全中,故形式是艺术和生活必需的秩序。要理解自然或社会现象,就必须探寻它们是如何存在的。社会产品的形式直接联系着其社会功能。“形式是社会目的的表达”,“形式是固定化的社会经验”。②一座房屋的比例和对称不是走向形式的审美意愿的结果,而是被材料的结构和造房者过去的经验所决定的,对称是能量均衡的表达,是原始人的经验的表达。形式在原始人那里体现了巫术的效果,作为巫师的人类通过类似性等方式控制自然,通过巫术方式影响现实。汤姆逊认为,图腾和禁忌是维护部落集体生存的植物或动物,随着生产力发展它们失去了原初的意义,但是形式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在人类历史中仍然保留着,部分被赋予新的内容。它们维护着传统的社会结构,保护着部落及其财产,调节着性关系。图腾和禁忌等巫术信仰产生了许多的形式。“只有认识到原始人把自己等同于以之为食的动物和植物,即等同于自然,只有意识到形式和形式的类似性对原始人的重要性,我们才能有希望理解那些不能理解的东西。”

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篇10

这一出莎士比亚晚年创作的作品对于中国戏剧人来说并不陌生。2007年,北京人艺就已将此剧搬上舞台,名为《大将军寇流兰》,之后也曾多次亮相。笔者依稀记得初看此剧时的震动:为国家出生入死、不畏牺牲的英雄,最后却被自己国家的人民唾骂成叛徒并被放逐,这该是多么的悲凉和绝望。如今通过ntLive再一次审视这部作品,却有了另一番别样的思考。

挣扎的英雄

不可否认,剧中的马歇斯是一位伟大的战士、国家的英雄,在攻下科利奥里城立功后,他被众人尊称为科利奥兰纳斯。为了保护国家不受外敌侵扰,他尚未成年就已身披盔甲上阵杀敌。无尽的勇气和才华让马歇斯总是冲在战斗的最前面。面对牺牲的危险,他坚定地认为“蒙耻偷生不如慷慨就义”“祖国的荣誉胜过个人的幸福”。难能可贵的是,英勇善战的马歇斯并不以军功自傲。他甚至躲着不愿听别人对他英勇事迹的复述:“我宁愿在赴战的号角吹响的时候,让人家在太阳底下搔我的头颅,不愿呆坐着听人家把我的一些不足道的小事信口夸张。”也正因为如此,当他在征求人民意见,请大家推选他做执政时,极不情愿将自己的伤疤展示出来,这让他感到厌恶:“我受了这些伤,只是为了换得他们的一声赞叹!”从小就被母亲灌输“名誉高于一切”的马歇斯甘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他笃定地认为保卫国家不受侵犯是他的天职,为之奉献的一切都属应该,并不需要他人的称赞和感恩。这的确让观众深深敬佩。但由于他一出生就是上层贵族,家室显赫,有着与生俱来的优越和骄傲,远离下层百姓的生活,无法感受到人民在粮荒、高利贷和酷法重压下的疾苦和不满。他对他们充满着鄙夷不屑,甚至到了厌恶侮蔑的程度。正如剧中的贫民对他的评价:“他痛击敌人,也攻击贫民。”

在马歇斯的眼中,那些怯懦无知的民众都是愚顽善变的,他们的暴动和抗议,都是乱民的无理取闹。怀着憎恶之情的马歇斯一出场就对下层人民恶语相向,称他们为“流氓”“废物”“疥癣”,认为他们“比冰上的炭火,阳光中的雹点更不可靠”。甚至在他有求于他们时,仍旧是那样的不情不愿,即使是在母亲和一众好友的劝说之下极力压抑自己的怒火,言语之间也尽是讽刺与嘲弄:“先生,为了博取人民的欢心,我愿意向我这些誓同生死的同胞们谄媚,这是他们所认为温良恭顺的行为。既然他们所需要的,只是我的脱帽致敬,不是我的竭忠尽瘁,那么我可以学习一套卑躬屈节的本领,尽量向他们装腔作势;那就是说,先生,我要学学那些善于笼络人心的贵人,谁喜欢这一套,我可以大量奉送。所以我请求你们,让我做执政吧。”然而他还是学不会他母亲口中所劝说的“通达权变”,在护名官的挑拨和离间下,最终抑制不住地发出“地狱底层的烈火把这些人民吞了去!”这样的怒吼,将一切生机焚为灰烬。

《科利奥兰纳斯》取材于_马故事,来源普鲁塔克的列传。据考证,莎士比亚在结构这一情节时,为了增加戏剧效果,有可能故意强化了马歇斯这一人物的傲慢和人民的不可理喻[1]。因此,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马歇斯的形象,既是一位伟大的战士,同时也是一位糟糕的政治家。人物的设定让他出生在阶级分明的古代罗马的上层贵族,拥有统治的权力。但遗憾的是,骁勇善战的他并不懂得如何做好一个国家的管理者,他不谙政治,不会审时度势,天生的高傲让他不愿意与人民和解。虽然他有心要为国家尽忠,却无力得到人民的拥护,赢得了战争的英雄,却赢不来民心,痛苦地挣扎在责任与本性之间。在这样的对比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英雄的不完美和性格上的缺陷,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有很大部分是来源于他的家庭成长环境。母亲在马歇斯的心中占有极重的分量,无论是他好战的性格还是最终放弃报复的行为,都与其母亲的意愿息息相关。正如导演选择了汤姆・希德勒斯顿这样一位年轻活力的演员来演绎马歇斯这个角色,她希望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通过这一人物的悲剧以及年轻化的演绎,思考自己如何在成长和历练中准确找到方向和位置。如今正是80后、90后步入职场、进入社会的时期,在计划生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如同剧中的马歇斯一样,接受了来自家庭的万千宠爱和教养,很少受到社会影响和时代冲击,恣意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说话行事。而当他们离开家庭的庇护,独身踏入集体生活时,社会的秩序和规范必然使他们的个人意志在不同方面和程度上受挫,他们会困惑、彷徨、矛盾、挣扎。这时,如何调节自我以适应社会,走出困境,就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而无论何种情形下,冲动和易怒都是不可取的,情绪的暴躁会挟制判断和决定,殊不知一时错误的选择会影响一生。对于自己不熟悉或者不认同的,要抱以宽容。为人有底线,处事有原则。立场、信仰在任何时候都需坚定。

但笔者始终无法认同有人将马歇斯比作“战争机器”,莎士比亚的创作也并不是为了塑造一个恶魔。笔者认为,一方面,观者能够反观自己身上的不足和缺点。马歇斯的性格缺陷可以在我们自己身上找到蛛丝马迹,他的悲剧让我们明白出生不同不能区分人的高贵与贫贱,人人都是有弱点的凡人,人人也都应该被尊重。而另一方面,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强压的服从不会是统治的良方,与人民隔离必然会引火烧身,“有人民才有城市”。这也许就是创作者通过《科利奥兰纳斯》一剧想要警示我们的。

简洁的舞台

《科利奥兰纳斯》的演出步调快速、紧凑,在音效和灯光的配合下,富有很强的节奏感,引人入胜。与莎士比亚创作的剧本相比,导演乔希・洛克(JosieRourke)执导的这版在情节和台词上并没有过多的改编,而把所有的功力都放在了舞台呈现上。在英国伦敦西区的丹玛尔仓库剧院(Donmarwarehouse)里,创作者们并没有想要还原古罗马当时的街道、广场、战场、营地等,也没有动用大批演员来表现人民和军队的浩浩荡荡。而是以富有当代色彩的简洁舞台讲述了这个古老的故事。

首先,整个演出区域布置成为一个四方的竞技场,空荡荡的舞台上仅有一把固定的通向天花板的梯子和几把可移动的靠背椅,三面环绕的剧场模式让观演者仿佛置身古代的角斗场一般。背景墙的下半部分被涂成了整片的红色,让观者始终感受到一种来自平民阶级的躁动和挑衅。墙的上半部分则是通过颜料和投影,变换展示着各式的涂鸦和标语,这些重叠变形的文字符号回响着人民的诉求和呼声,多样且复杂,侧面展现出人民的不满和愤怒,一种不言而喻的市井气被烘托出来。

其次,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演员并没有过多地装扮成那个年代里的形象。除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如简易的盔甲、刀剑、长袍等外,许多人穿着现代服饰登场。如第一幕中登着高跟鞋的马歇斯的妻子,第三幕中穿着运动卫衣的科利奥里城的居民。这样的呈现,拉近了观众与作品内容之间的距离,仿佛在时刻提醒着他们:你不是在看一个尘封已久的故事,这些可能就发生在你的身边和未来。这一特点在ntLive的其他作品中也有体现,如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Cumberbatch)主演的《哈姆雷特》等,这逐渐成为了英国国家剧院搬演莎士比亚剧作的一种风格特点。

再次,除剧中几个主要角色,如马歇斯及他的母亲、妻子、朋友、将军等,其他如两国人民、士兵、仆人等,皆由几人组成的歌队在角色转换中完成扮演。开幕时,饰演马歇斯儿子的小孩手提红色颜料走上场,按照灯光照射的位置,在本就是四方的舞台上再画出一个红色方框。当演员不在角色中时,基本处于舞台后方且神情淡漠,或坐或站。一旦从椅子上起身,或跨入红色方框时,便立刻转变成剧中人物。鲜明的扮演性,让简洁的布景道具和有限的演员在配合中完成了剧作所有场景内容。如在表现民众投选执政官时,几位歌队演员分散地站在方形舞台四个角落的椅子上,以从上往下的方向发泄着对马歇斯的愤怒,这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怒气在舞台中心几位主要演员的拉扯推搡和七嘴八舌中升腾,虽然场上演员并不多,但场面的混乱和失控不言而喻。而前一秒还是罗马城居民的演员,在快速的几个台位转换后,就成为了科利奥里城里的百姓。那用t颜料画成的方框,承担着场景、角色转换的重要功能,鲜红的颜色像极了人的鲜血,隐喻着那用战士血肉之躯筑成的城墙国门。

化繁为简的呈现,体现着创作者所追求的现实意义。剧作讲述的虽是遥远年代的故事,却对当下有着不言而喻的警示意义。观众观剧时能够时刻保持着清醒,在清醒中看到过去,反思当下。

值得一提的是创作者对一些重点场面有意味的呈现,让舞台表现拥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如战后沐浴的马歇斯站在一束白光下,水柱从高空灌下,狠狠地浇在他的头顶和流血的伤口上,让他发出难以隐忍的疼痛声。面对母亲和妻子的苦苦哀求,马歇斯背对站着,镜头中,他痛苦的泪水和亲人乞求的眼神一前一后映衬着,整个场面的节奏被放到最慢,仿佛能触摸到马歇斯无比挣扎的内心。结尾时,放弃报复的马歇斯被倒吊着,割破喉咙,而他的母亲就站在不远的白光下,凛然且坚毅。母亲头顶上方缓缓落下的花瓣与其儿子喷涌的鲜血相互映照,荣誉和生命最终都归于尘土,悲剧的气氛被推向最高潮。

无界的传播

放映《科利奥兰纳斯》前,插播了一段导演对作品创作背景的阐述。其中提到了此剧在英国上演时的火爆场面。一票难求的情况让很多观众彻夜排队在剧场外。而现在,我们却能坐在首都剧场中观看自如,这一切都得益于ntLive。

我们知道,戏剧这一讲求现场感的艺术形式与电影电视的镜头艺术始终有着鲜明的审美感受差别。如果说电影电视看到的是导演想让你看到的,那戏剧看到的就是你自己选择看到的。但前提是你必须走进剧场。这一空间的局限迫使戏剧人不断探索突破的可能。当下,媒体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文化交流的丰富多样让这一诉求更加强烈。ntLive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呼之欲出。

这一在2009年启动的项目,让我们看到了戏剧借助电影艺术中高清拍摄及转播的手段,实现了传播媒介的有效变革,ntLive极大促进了艺术的传播。有了它,观众可以不出国门就欣赏到高质量高水平的戏剧演出。它很好地避开了剧团外地演出的一些困难,如场地的因素,很多剧目在创作排演时就根据舞台样式来定制舞美布景、道具台位等,换了场地后,舞台的大小、高低、观众席的位置等都会影响到剧目呈现。再如外交的因素,虽然目前世界大部分地方并不处于战争状态,但演职人员能否成功出国演出,颇受外交形势的影响。再如道具布景搬运的困难,一些特制道具的不易搬运只能请演出当地重新制做或简化演出形式。而以上这一切都会影响艺术的有效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减损演出效果。现在有了屏幕放映,制作方能够挑选最佳的演出场次进行录制,而观众也有机会欣赏到远在异国他乡的艺术精品。双赢的效果让ntLive的发展势头良好。

ntlive最直观的优势还在于它降低了观众迈进戏剧艺术门槛的“成本”。戏剧演出高票价的现象一直被许多人所诟病。相比电影的经济消费,戏剧动辄上百,甚至上千的票价挡住了许多爱戏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另外,许多有限的演出场次,也让人与其失之交臂。如今ntLive的出现,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除了此次在首都剧场的放映,它常年在北京的中间剧场、尤伦斯艺术中心,上海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场地循环放映,票价百元左右,学生还有优惠。如此,便吸引了一大批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如3月19日首都剧场上午10点这一场的放映中,年轻观众就占据了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