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无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53:31

我们的无奈篇1

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生,从小学以来,我承受着方方面面的压力,我现在身上背负着好比几千吨的压力,我好无奈!

我的老师,只听到我在诉苦,其实不仅仅如此,我的心是一颗“黄莲心”很苦很苦。我很少因为某一件事而感到开心,我妈妈经常问我:怎么一天到晚就不高兴,我想说的是,我可能没有开心这个功能吧。

我不像其他人一样,承受能力那样强,因为我知道:我是为自己而活,在我有限的七八十年里,我只想让我和我的家人开开心心过一辈子,我并不想有那么多的无奈。

“中国”有时候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可在教育制度上,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悲哀!

那天我妈妈说:“你长大了,有孩子了,你也会像我们这样来教育你的孩子的。”我毫不犹豫地反驳道:“我绝对不会。”不光是我自己,我希望我的孩子也快快乐乐、自由地过一辈子,不会带有一点儿无奈。

无奈的我,无奈地抵抗,无奈的继续活下去。

今生狂起一阵愁,绿柳枝条两鬓白。

我们的无奈篇2

1、她无可奈何地得出结论,承认我是对的。

2、对于小明这种顽皮的学生,老师对他无可奈何。

3、面对困难重重,他感到很无奈。

4、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无可奈何的事,但都要坦然面对。

5、我想去郊游,但父母亲都不同意,实在无可奈何。

6、我可以从他的笑容中找到无奈的影子。

7、看到现在的雾霾天气,对于人们对环境的肆意破坏,我真的感到很无奈。

8、遇到这么蛮不讲理的人,我也是无可奈何。

9、人生有时候总是很无奈。

10、不管我怎么劝他都听不进去,我只好无奈的离开了。

11、一个人在黑暗中寂寞的走著,()愤怒与无奈并存。

12、她争执一番後,无可奈何地缴纳了罚金。

13、对于这个结果,我也很无奈。

14、人生都有许许多多的无奈,缠绕得你精疲力尽,你不得不承担起,义务,责任。

15、在我万般无奈的时候,同学们伸出了援助之手,百感交集中,我再一次体会到人间的真情。

16、交通堵塞,所有司机都感到很无奈。

17、邻居无奈地笑笑,却也感动。

18、面对朋友的误会,他百口莫辩,只好无可奈何的摇摇头。

19、一个人在黑暗中寂寞的走著.愤怒与无奈并存。

我们的无奈篇3

1、警察无可奈何,只好让他走了。

2、他看见亚瑟先生高踞在桌子上,不觉一愣,露出了无可奈何的伤心脸色。

3、老百姓在官吏强夺面前惜之不得又无可奈何,还要强作欢颜的可悲境况。

4、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了现状。

5、小明这种顽皮的学生,老师对他无可奈何。

6、妹妹的考试成绩真是让我无可奈何。

7、她争执一番後,无可奈何地缴纳了罚金。

8、小明的妈妈无可奈何的对小明说:“好吧你去玩吧!”

9、弟弟很淘气,妈妈拿他真是无可奈何。

10、我无可奈何的答应了他的要求。

11、哎,我只好无可奈何地放弃我的实验了。

12、面对朋友的误会,他百口莫辩,只好无可奈何的摇摇头。

13、等车这只是一种无望且又无可奈何的等待。

14、当一切已成往事,文字也无可奈何成为一个个符号。

15、她无可奈何地得出结论,承认我是对的。

16、面对朋友的误会,他百口莫辩,只好无可奈何的摇摇头。

17、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无可奈何的事,但都要坦然面对。

18、遇到这么蛮不讲理的人,()我也是无可奈何。

19、正是因为这种无可奈何我才感到非走不可。

20、她无可奈何地耸了耸肩。

21、萨姆举起双臂作了个无可奈何的姿势。

22、对于小明这种顽皮的学生,老师对他无可奈何。

23、猫无可奈何地坐在鸟笼前,眼看着鸟儿近在咫尺,可怎么也够不着。

24、她的表情是将信将疑而又无可奈何。

25、时时光总是在一天天的无可奈何中过去……

26、一个人会强求其他的欲望,但对于自己的梦是无可奈何的。

我们的无奈篇4

我想要展翅高飞,牵挂却束缚了我的翅膀。挣脱不了,我只能无奈地承受被束缚地颓丧。即使你们说我懦弱,我不在乎······

我想要独立,远走他乡,然而牵挂束缚了我的脚步,使我举步难定,最终只能无奈地放下提起了的脚,乖乖地选择被牵挂束缚。即使你们说我找借口也行,我不在乎······

无法展翅,不能独立,只能无奈,无奈地选择被牵挂束缚。我真的好想好想挣脱束缚,但牵挂总是使我无力。即使你们说我虚伪,我不在乎······

也许束缚是一种幸福,也许束缚是一种溺爱,也许束缚是一种关心,也许束缚·······

无论怎样,没有经历过磨难,便无法体会成长,无法学会独立,便不能明白世界的现实。

于是我再次想要挣脱牵挂的束缚,去外面体验生活,然而牵挂又一次使我怯步,我再一次无奈。

我怕,真得好怕,怕挣脱牵挂的束缚后,还有没有再一次被牵挂束缚的可能,也怕牵挂因我地挣脱,在我回来以后,物是人非,那时便后悔莫及,我怕······

我真的好无奈,无奈来源我的怕。我怕挣脱束缚后一切将不复存在,怕违背关心我的人,怕自己地挣脱上了关心自己,牵挂自己的人的心啊!我能怎么办?又能怎样,只能无奈,无奈啊!

我们的无奈篇5

微:那我们要赶快。(心里也很不甘)

犬:(今天一切都会结束,包括我们三人的事。)

弥勒:诅咒,夺走爷爷、父亲生命的诅咒,该结束了。

珊瑚:混蛋奈落,为了增加妖力,竟然取走了琥珀体内的碎片!我绝对饶不了你,今天一定要杀了你!

(神无抱着赤子欲逃,被杀挡住路)(杀、桔、奈、白、神乐五人正在打斗)

杀:奈落,这次你逃不了了!

桔:和四魂一起消失吧,让我净化你!

神乐:(奈落那混蛋,竟然让我和杀生丸打。)

(犬等人赶到)

神无:怎么办?赤子如果被杀……

犬:奈落,你觉悟吧,今天一定不会让你逃掉!

奈:

麻烦了。赤子也无法逃掉吗?早知道会这样就不该和赤子见面了。谁知道魍魉丸被桔梗打伤,桔梗跟踪神无到了这里。可恶!难道是我奈落气数该尽吗?

珊瑚:奈落,你今天是咎由自取!我要为琥珀报仇!

(弥、珊、微对抗神乐,双方势均力敌;杀对抗白童子,白被打伤,却不能杀死他;犬桔对抗奈落,奈落身体被打碎却未死。)(奈落、白童子拼命保护赤子)

奈落突然大喊:太好了,魍魉丸还没死,他来了。我们赢了!!

白童子:魍魉丸,把赤子带走!快!

(魍魉丸把赤子和神无带走)

犬:会让你逃掉吗?!

杀:半妖,快去追心脏,我对付奈和白!如果让心脏逃了,我会杀了你!

犬:可恶!我去追!

桔:我和你一起去。

弥:微,这样好吗?

微:算了。我和犬在一起战斗的次数很多了……有桔帮助犬的话,犬的胜算更大。

我们的无奈篇6

那是20世纪的80年代初,我在家乡山清水秀的吉林市听艺术绘画讲座,介绍的是西方法国印象派绘画大师克劳德・莫奈。当时的中国社会封闭得很,东北更是这样,本来我外语就学得不好,记奥斯卡・克劳德・莫奈的名字就费了半天的劲儿,后来只记住了法国画家莫奈。

1840年,莫奈出生于法国巴黎市,在他5岁的时候全家搬到了诺曼底的勒阿弗尔。父亲希望莫奈继承家里的杂货店,但莫奈则想成为一个画家。莫奈最初小有名气是因为他的木炭漫画,这些画开价十至十二个法郎。在诺曼底的海滩上,他遇到了艺术家欧仁・布,他后来成了莫奈的良师益友并教他画油画……

当吉林大学杨教授在幻灯片上发出莫奈的《日出・印象》时,我一下子惊呆了,那场面仿佛是雾气弥漫的松花江江边,我的家乡。整个画面笼罩在稀薄的灰色调中,笔触画得非常随意、零乱,展示了一种雾气交融的景象。日出时,海上雾气迷蒙,水中反射着天空和太阳的颜色,岸上景色隐隐约约,给人一种瞬间的感受,那是一轮生机勃勃的红日拖着海水中一缕橙黄色的波光,冉冉升起。海水、天空、景物在轻松的笔调中,情景交融,融为一体。海岸中的三只小船,在薄雾中渐渐变得朦胧不清,远处的港口、建筑物、吊车、船舶、桅杆等也都在晨曦中若隐若现。我虽学过一点水彩画,但还是一下子被这幅画作惊呆了。感觉到随着太阳渐渐地升起,迷迷蒙蒙的雾霭终归要散去,给人的心头增添了无穷的力量。20岁出头的我一下子记住了他的名字――莫奈,也喜欢上了他的画作。

许多年过去了,我终于看懂了印象派大师莫奈的代表作《日出・印象》。这是莫奈于1872年在勒阿弗尔港口画的一幅写生画。他在同一地点还画了一幅《日落》,在送往画展时,两幅画都没有标题。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闻记者讽刺莫奈的画是“对美与真实的否定,只能给人一种印象”。莫奈就因为这个缘故给这幅画起了个题目《日出・印象》。

1874年,一群常在巴黎盖尔波瓦咖啡馆聚会的青年画家决定筹办一次画展。这群画家个个放荡不羁、才华横溢,可是在当时,他们却因所表达的绘画艺术风格和上流社会崇尚的宫廷贵族欣赏趣味格格不入,而受到了很多人的漠视甚至责难,而被称之为“不入流”。尤其是那些官方的、恪守传统的艺术家们,对他们的作品更是百般冷落、挑剔。当时,那群青年画家汇集了156件风格鲜明的作品,在杜鲁街一栋大楼的二楼举办了这次展览。展出引起轰动,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参观,其中许多人是慕名而来,当然也有很多传统、保守的艺术家、官僚是来挑毛病、横加指责的。

莫奈的《日出・印象》成为展览上最引入注意和争议最多的作品。画作描绘的是充满雾霭的早晨,一轮红日冉冉初升,橘红色的光影闪烁在银灰色的海面上,远方港口码头的轮廓在朦胧弥漫的朝雾中影影绰绰。本来,这是一幅表现海上日出时光的颤动与色的和谐的伟大作品,能给人们一种和谐美好的感受。但是在当时,由于它并没有遵从传统的绘画模式,因而遭到了攻击。

那些充满敌意、维护传统的批评家们嘲讽地说:“这比毛胚的糊纸还要粗劣!”一位名叫路易勒罗瓦的保守作家则借莫奈的这件作品把举办画展的那群画家戏称为“印象主义者”,把这次展览称为“印象主义者”的展览。这本来是对这些画家和作品的讽刺,但是它却让巴黎的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深深地记住了这些本来一直不为人知的年轻画家和他们的作品,特别是他们中的代表人物莫奈。同时给人们理解这些印象主义作品提供了一个视角,这也成了印象派大师莫奈崛起的标志,成就了他绘画艺术的风格。《日出・印象》

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重要的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除此之外,莫奈对于色彩的运用相当细腻,他用许多相同主题的画作来实验色彩与光完美的表达。莫奈曾长期探索光色与空气的表现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作多幅的描绘,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觉。

随着印象主义绘画风格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莫奈这位昔日年轻的画家们便成了“印象主义画派”的创立者的杰出代表人物,特别是这幅《日出・印象》也因此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成为印象主义绘画作品的经典之作。

莫奈的画作和卡米尔

莫奈一生绘画创作艺术离不开一个风姿绰约的女人,她的名字叫卡米尔,1865年他们在巴黎相识。他们的相遇缘于《草地上的午餐》巨幅画作,1865年,莫奈25岁,卡米尔18岁,那时候卡米尔是他的模特儿。画中的卡米尔显得娴静端庄、温婉柔顺,令莫奈着迷……

18岁的少女卡米尔如出水芙蓉,身材窈窕,婉约如大家淑女,相貌如荷花清丽毓秀,浑身散发着让莫奈着魔的光彩。一见面相识,便很快坠入爱河。

1866年,莫奈潜心作画,激情挥洒,仅用几天功夫就创作出《绿衣女人》。卡米尔作为莫奈创作《绿衣女人》的模特儿功不可没,那一年她只有19岁,这幅名作带给莫奈最初的光亮、自信。画作在官方沙龙顺利展出,出人意外地卖到800法郎,使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莫奈一下子和当时的大画家马奈比肩。

但莫奈的家人看不起这位模特儿出身的姑娘,他的父亲狠心地逼迫莫奈必须和卡米尔分手,并中断了他们的经济来源。从此莫奈这个穷小子为了爱情只能和卡米尔一起种土豆,入不抵出,他们开始借钱度日。1866年秋,莫奈为躲避债务回到巴黎的阿弗尔。经济状况的每况愈下威胁到他的创作,有时候,莫奈甚至刮掉已完成的油画上的油彩,重复使用颜料。

莫奈的作品,尤其是早期作品,全部以卡米尔为原型。作品有《绿衣女人》《花园中的女人们》《窗前的卡米尔》《野罂粟的田野》《散步》《撑洋伞的女人》《穿和服的女人》《草地上》等。它们同属一个系列,画的都是卡米尔在野外阳光下的活动。

人们在莫奈的画中看不出卡米尔的脸上带有任何悲苦哀愁,更看不到幽怨绝望。卡米尔就是莫奈的上帝,她的眼睛、脸、身体、步伐,特别是心灵总透露出对明天美好生活无限向往。卡米尔

1867年,卡米尔怀孕,莫奈的父亲仍旧不容她,无奈之下,莫奈带她到姑母家暂住。这年7月,他们的孩子呱呱坠地。

1869年,莫奈参加盖尔波瓦咖啡馆艺术家聚会,他的心头充满阴霾,但脸上没有流露。尽管没人知道莫奈穷困到什么程度,他给巴齐依写的信却透露了生活的困窘:如果不是雷诺阿送来面包,他们一家人就会饿死;整整一个星期,屋里都没有生炉火,更谈不上照明。

到8月底,颜料也用光了,他不得不停止作画。贫穷成为流行病,巴齐依也去典当手表,雷诺阿连寄信的钱都凑不齐,他们对莫奈也爱莫能助。

更残酷的是,莫奈遭到巴黎官方沙龙的广泛抨击和排斥。从1869年开始,他的作品再也不能进入沙龙,评选委员会甚至完全否决了他,1869年至1870年间,莫奈的所有作品被贬得一文不值。

莫奈穷困潦倒,一家人经常忍饥挨饿地生活着。这时候的卡米尔简直是用自己的血肉喂养莫奈的艺术生命,她无怨无悔地跟着他勇敢地活下去,家徒四壁,但家里充满着温馨、爱。一次,他们交不起房租,差点被房东驱赶到大街上。莫奈拥抱着卡米尔,泪流满面,心如刀割;卡米尔则坚信莫奈一定会成功,因为卡米尔坚信只有莫奈才是真正杰出的绘画大师。卡米尔像一团温暖灿烂的日出之光将莫奈紧紧包围和托举起来,使之冉冉升起。

1870年6月,卡米尔与莫奈正式结婚,在上帝面前,他们宣誓终身相爱,不离不弃。

1871年12月,莫奈带着卡米尔和儿子在巴黎近郊的阿尔让特伊小镇租下一间小屋,一住便是六年。

1878年3月,卡米尔生下第二个孩子,生活更加困难。莫奈给左拉写信说:“家中无法生火,妻子又在病中,昨天我跑了一天也没借到钱。”现实的艰难并没有夭折他们的爱情,反而证明卡米尔是莫奈的“绘画女神”,因为,从莫奈留下的绘画中的美丽女人,仔细认真辨认,怎么看都是卡米尔的身影。《绿衣女人》

然而,现实中的幸福并没有眷顾卡米尔,一场重病使她本来羸弱的身体更加糟糕。守护病中妻子的莫奈,极力想留住妻子的容颜,于是忍着极大的悲伤为她画了《临终的卡米尔》。他后来回忆说:“在卡米尔的病床前,我十分本能地对那已无表情的年轻面孔仔细端详,观察搜索死亡在她面孔上引起褪色的迹象,看到的是蓝色、黄色和灰色的细微变化。于是,萌生出一个念头,要为这即将离开我的爱人画最后一幅画。”

1879年的9月5日,卡米尔终因盆腔癌不治身亡,时年仅32岁。她用一生无怨无悔支持莫奈的绘画事业,生前自己一贫如洗。模特儿出身的卡米尔,不但不曾拥有艳丽的时装,更不敢奢求拥有过一件女人体面的首饰。入殓时,莫奈将一枚刚刚从典当行中赎回的奖章挂在她的脖颈上,作为最终的首饰、奖赏。

莫奈这一生只画过一个女人的肖像,那就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卡米尔。在那段卡米尔和莫奈艰难相守的日子里,莫奈不厌其烦地画着卡米尔。卡米尔去了“天国”后,莫奈便再也没有画过一幅人物肖像画,而是开始专注于睡莲主题的创作,或许暗香浮动的睡莲正是无数次出现在莫奈梦中的卡米尔,其实卡米尔从未离开过,她一直都在大画家莫奈的心里。《穿和服的女人》

莫奈在爱情上是位专一的男人。作为绘画大师,莫奈用自己的一生告诉世人这样一个道理:女人的骄傲不在于有多少爱慕者,而在于是否有一个男人终其一生一世只为她倾情、倾心,卡米尔就是有着这样的骄傲与幸福的女人。

永远的睡莲、永远的莫奈、卡米尔

卡米尔走了,莫奈绘画第一阶段也成了历史。他开始了绘画艺术创作的第二阶段。1883年,乘坐火车到处游走的莫奈,无意间经过了法国巴黎以西70公里的吉维尼小镇。绘画大师与吉维尼小镇邂逅,立刻被小镇的宁静气息和美好的自然环境所吸引,决定定居于此。居住在名为拉普雷斯瓦尔的农舍。

1892年,莫奈再娶。他晚期的作品也出现过第二个妻子爱丽丝的形象,但脸部总是模糊不清,再也看不到卡米尔那样恬美、生动的画面。爱丽丝伴随莫奈的时间很长,但莫奈从没给她专门画过肖像。塞尚曾经评价莫奈:“莫奈只是一只眼睛,但这是多么奇妙的一只眼睛。”但这位大画家不知道卡米尔是莫奈的另一只眼睛,而且是那么神采奕奕、脉脉含情。一旦失去这只眼睛,莫奈眼里的世界随之失去他应有的艳丽色彩。

1900年底,莫奈在丢朗-吕厄的画廊里初次展出他的《睡莲》连作,共13幅。莫奈自画像

1901年春,莫奈又买下水池南面沿河岸的一块土地。此时莫奈已是吉维尼的知名人物了,市政当局当然会欣然同意的。他的画誉被传播到世界各地,法兰西学院给他留了一席荣誉位置,但他都不予理睬。在莫奈看来,如果对绘画的爱不能高于一切,就成不了画家。从1904年起,他画的池塘已不见那座日本式拱桥了。莫奈费尽了周折,又在池塘中架设一座日本式小桥,池塘的周围种植垂柳和多种花卉;在池塘里则繁殖了睡莲。莫奈把整个身心都投在这个池塘和他的睡莲上面了,睡莲成了他晚年描绘的主题。

1909年5月,巴黎的公众又一次在丢朗-吕厄的画廊里看到他的48幅《睡莲》水景连作,人人为之拍手叫绝。莫奈把整个身心都投在这个池塘和他的睡莲画作上面了,睡莲成了他晚年描绘的主题。

1911年莫奈的第二任妻子去世。

1914年莫奈的长子去世。

莫奈遭受老年丧妻、丧子的巨大不幸,视力也急速恶化。但是,莫奈到此时绘画作品越来越成熟,他已经是声名显赫、名震欧洲的大画家,其作品开始被国家收藏,他自己建立起大型画室,开始创作大型的睡莲壁画。

我们的无奈篇7

脏又有多少是被现实所容忍的?人们鄙视“鸡”“鸭”而又有多少人愿意放下

自尊,放下颜面厚颜无耻的在赔笑,然后假装坚强!更多的人愿意用肮脏去形容那

些被逼无奈,而又以这些被逼无奈的肮脏去愉悦自己的欲望;又有哪一个血气方刚

的男人被这些肮脏可耻的行为所教化去尝试着了解性……

我并不认为肮脏的就是可耻的,相反我们要学会去尊重,尊重任何职业任何人,没有

任何人生来就喜欢“犯贱”他们大多是被逼无奈,被逼无奈的放下自尊放下颜面

放下一切不顾一切的去过生活,他们是可爱的至少他们想活着为了活着去不顾

一切的过生活毕竟活着要比死了来的更痛苦……

被逼无奈的肮脏,虚假伪善的圣洁鲜明的对比我看中的是那份肮脏,那份肮

脏可以洗涤受伤的心灵,而那份虚假的圣洁有的便是把一切往肮脏里推,活着就

好至少活着还有希望还有梦想……

“累吗?”那些为善的面具;

“快乐吗?”那些虚假的容颜……

被逼无奈的肮脏……我希望所有的人不要活的虚假,为什么要去嘲笑呢?为

什么拿着别人的缺点,去用那恶毒的言辞讽刺呢?又为什么看到别人的落魄沾沾自

喜呢?是人总会有失意,为什么不会考虑一下别人的凄凉呢?为什么又去因为一

点点胜利沾沾自喜呢?把别人的失败当成对自己成功的炫耀这样累吗?人进化来

的那份洒脱呢?被当成大便扔进茅坑里了吗?还是被当成垃圾扔进了垃圾桶?活

着在别人进化洒脱的时候你基因突变成了虚假?

被逼无奈的肮脏……你去体会了吗?

那份肮脏里面的纯净你懂得吗?

那份肮脏里面的心酸你了解吗?

那份被逼无奈你又会知道多少呢?

不懂不了解的你们又是选择的什么呢?

嘲笑?讽刺??还是挖苦???

被逼无奈的肮脏……

肮脏中的被逼无奈……

如果有那么一天你承受了这份肮脏你又会怎样选择呢?会有他们那么洒脱吗?会有他们那份不羁吗?

我们的无奈篇8

优奈轻轻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拿着羽毛笔的手停在了写着“维尔拉亚学院新生入学”的纸上,然后轻轻地在纸上面写着“优奈”的方格中打上了勾。

“那好,你就坐明天的“weLY2010419”号列车,它会直接到达维尔拉亚学院。你就坐它去学院。”妈妈摸了摸优奈的头发,然后看了看墙上的钟,“优奈,时间不早了,你去睡吧,明天还要起早呢。”

“好的妈妈。”优奈点点头,正准备回卧室时,妈妈在背后喊了一声:“优奈。”

“什么?妈妈。”优奈转过身。

妈妈动了动嘴唇,刚要准备说什么,却欲言又止,然后轻轻地对优奈说:“晚安,优奈。”

优奈刚准备问什么,却把话咽了回去:“晚安,妈妈。”

优奈的卧室内。

优奈躺在大大的床上,望着落地窗外的漆黑的夜空。其实她知道妈妈刚要问什么,只不过没有说出来罢了。妈妈肯定是想说,去了普拉斯特小镇后,优奈要不辜负众望,好好学习,而且要在那边生活的快乐些。

优奈的眼睛有点湿湿的。一想到去了普拉斯特小镇后,就不能经常的见到妈妈了,优奈的心里就酸酸的。

在优奈4岁那年,优奈的爸爸因为去雪山采集做实验用的蓝灯草,结果在返回的途中,遭遇了极其大的雪崩,不幸身亡。在爸爸的追悼会上,优奈的妈妈以及所有亲戚们都哭得死去活来的,只有优奈没哭,她紧紧地拽着妈妈的手,惊恐地瞪大了双眼,怎么也无法想象这个躺在她面前的男人,就是她爸爸。所以妈妈从小就非常爱优奈,想尽量给她幸福的生活,因此在优奈的记忆里,她的爸爸很早就不在了,所以优奈唯一生活在她身边的亲人就是妈妈了。当优奈看见别的孩子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在一起时,她就会躲在角落里默默地哭着。

算了,不想这些了,明天还要起早呢。优奈抹了抹眼泪,闭上了眼睛。

窗外漆黑的天空上,只有星星和月亮,在互相陪伴………。

第二天早上。

优奈走下旋转楼梯,打了个哈欠。走到餐桌旁,看见一张纸条被压在盘子下面,优奈拿起来读道:“亲爱的优奈,桌子上有三明治和可可,你自己吃吧。我今天突然有个急事,早早的就走了。你别忘了时间,开学的第一天,可不能迟到啊。

爱你的妈妈

优奈幸福地笑了笑,拿起三明治咬了一口,却无意间瞥到墙上的钟:8点45分。

“完啦完啦!列车开的时间是9点,还有15分钟啊!!来不及了!”优奈大叫,把包包挎在身上,拎着收拾好的行李箱拖起来就狂奔向列车站。

5分钟后,列车站。

“呼,好险哪,差,差点就赶不上了。”优奈边拍着胸脯大口的喘气边拖着行李箱到处找“pLSt2010419”号列车。

不远处,一列银色的停在候车大厅里,车头用金色的字写着“pLSt5010419”。

“啊,找到了!”优奈向列车走去。

“您好,您的座位号是16号,这边请。”乘务员看了优奈的票之后,礼貌地向她说明她的座位在哪。

“嗯,16号,啊,在这!”优奈把行李箱放好后,坐在了16号座位上。

没过多久,一个甜甜的女声响起在优奈耳边:“请问,你旁边的座位是17号吗?”

优奈抬起头,看见眼前的女生穿着一件雪纺长裙,长长的头发束成马尾。

“啊,嗯,是17号。”优奈点点头。

女生坐下后,轻轻地问:“你也是去维尔拉亚学院的吗?”

“对啊,你怎么知道啊?”优奈疑惑地问。

“呵呵,我也是去维尔拉亚学院的啊!认识一下吧,我叫米莉,你呢?”

“我叫优奈。很高兴认识你啊。”优奈笑了。

“那我们就是朋友啦?优奈?”米莉问。

“当然!”

不一会,乘务员推着餐车来到她们面前,微笑着问:“两位需要吃什么吗?”

优奈想起来自己还没吃早饭,摸了摸肚子问米莉:“米莉,你饿么?”

“嗯…。.有点…。.我,我还没吃早饭。”米莉害羞地低下了头。

“那好,”优奈对乘务员说,“我们要一份中号比萨,两杯可可,要热的,再来两份牛排吧。”

“请问牛排要什么味的?”

“我要番茄的。”米莉说。

“我要黑胡椒的。”优奈说。

“好的,请两位稍等。”

15分钟后,比萨和可可还有牛排上来了。

“嗯,真香呐!你说对吧,米莉。”优奈叫着比萨对米莉说。

“是呀!我跟你说,这里的可可比我妈妈做的还要好喝呢!”米莉自豪地对优奈说。

“切,别臭美了。”

“本来就是嘛!”

“我可不信!”

“啊呀呀优奈,有你这么做朋友的吗?”

“嗯,有!”

“为了惩罚你,我要让你吃芥末!”

“你也太狠了吧米莉!”

“谁让你先说我的啊!”

“我不干!”

“就让你吃!”

“哈哈哈!”

“……。.”

“……。.”

一路上,优奈就和米莉这么吵下去了………

我们的无奈篇9

2、过了背起行囊想走就走的年龄,也没有了一切都无所谓的潇洒,感受到的是生活的无奈与艰辛。

3、或许每个光鲜亮丽的人背后也有很多无奈与艰辛,当我们抱怨生活不易,岁月不公的时候,想想其实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没有容易二字。

4、生活有很多无奈的句子说说心情,生活的无奈与艰辛句子

5、你的微笑后面隐藏了多少生活的无奈与艰辛,只有你知道,尝试体会那些的我,在此刻也感到分外的伤心。

我们的无奈篇10

提要:享誉文坛的后殖民作家奈保尔始终关注移民作家的文化身份诉求及错位生存状态。他通过自己的叙述,对亚非拉后殖民家园进行全面书写,构建一个多元的、超越性的文学世界。本文结合后殖民“第三空间”理论,以他的文本分析为基础,解析奈保尔小说的多元化主题。

关键词:“第三空间”;后殖民;多元化

thestudyonpluralisticthemeinnaipaul’snovelsunderpostcolonialcontext

heshan?xiulizong

(eastchinajiaotonguniversity,nanchang330013,china)

v.s.naipaul,aworldlyfamouspostcolonialwriter,alwaysexpressedhisunchangedconcernaboutculturalidentityofimmigrantwritersandtheirdisplacedlivingstate.hiscreativewriting,inwhichhehasbuildapluralisticliteraryworldthattranscendsracialbarriers,servesasapanoramaofasia,africaandlatinamericainpostcolonialperiod.basedtheoreticallyonhomibaba’sathirdspace,hismajorworksarediscussedintheperspectiveofpluralisticthemes.

keywords:athirdspace;postcolony;pluralism

1漂泊于“第三空间”:奈保尔的两难文化抉择

奈保尔是典型的后殖民作家,是一个双重移民。他祖籍印度,幼年却在英属西印度群岛特立尼达长大。在特立尼达,奈保尔所属的亚裔印度人作为一个族群被排斥在政治生活之外,既非土著也非主人。奈保尔虽生活在当地印度社区里,但他从小受其父影响,深爱英国文化和英国文学,在殖民地学校接受的也主要是西方文学传统。特立尼达是奈保尔的出生地,接受了西方文化熏陶的他感到自己是一个外来者;他是印度教徒后裔,却疏离印度的文化传统。后到英国求学,工作期间,虽定居英国,使用英语写作,获得英国国籍,但他始终感觉是外来者,一个前殖民地人。在英国,他受到欧洲正统思想的熏陶,西方崇尚的个体价值、自由以及理性主义与印度的宿命论、形而上学的印度哲学、消极的人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互相冲突,这不能不使奈保尔感受到强烈的冲击以及思想上的分裂。三访印度的奈保尔经历了从回家的激动、身份的认同感到辛辣的批判、局外人的视角,对于印度奈保尔始终处于既亲近又疏离的两难抉择中。他在1962年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故国之行后总结说,“直到返回伦敦,身为一个无家可归的异乡人,我才猛然醒悟,过去一年中,我的心灵是多么地接近消极的、崇尚虚无的印度传统文化;它已经变成我的思维和情感的基石”。同时,他又发现,一旦回到自己赖以生存的西方文化中间,“印度精神悄悄地从身边溜走了。在我的感觉中,它就像一个我永远无法完整表达,从此再也捕捉不回来的真理”(奈保尔2003a:403)。在母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他始终面临既亲近又疏离的两难抉择。

霍米·巴巴在专著《文化的定位》中创立并阐释了“第三空间”概念,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活在宿主文化中的少数族裔和第三世界的人们生活在“第三空间”这一观点。巴巴认为他们居住在一个“文化之间”的状态。巴巴指出,“第三空间”是指“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会打开一片‘罅隙性空间’(interstitialspace)、一种罅隙的时间性,它既反对返回到一种原初性‘本质主义’的自我意识,也反对放任于一种‘过程’中的无尽的分裂的主体”(生安峰2005:298),它并非是差异的或抗争性的立场位置的大结合,相反它“既非这个也非那个(我者或他者),而是之外的某物”,是无意识的、不确定的和“本身是无法表述的”(bhabha1994:36-37)。双重的移民身份,两种文化既无法割舍又不被接纳,奈保尔漂泊在一个非此非彼的空间里。无论是在特立尼达人、印度人眼里还是在西方世界看来,奈保尔都是外来人;奈保尔无论身处何地,都深刻体会到无家可归。

2开创自己的第三空间:多元化主题的文学世界

自1954年创作第一部小说《米格尔街》,奈保尔就开始了对后殖民家园的书写。这是一部回忆录式的小说系列,他始终以一种讽刺性的幽默记录他童年对家乡英属西印度群岛特立尼达的印象。通过一个印度裔小男孩的视角,他讽刺了米格尔街的种种愚昧和混沌,描写了众多小人物麻木、毫无希望的生活,又同情于街上的人们朴实的无知和天真。1961年,奈保尔发表其成名作《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它讲述了印度裔婆罗门莫洪·比斯瓦斯先生为寻找一处属于自己的房子奋斗一生,用他的人生经历再现了特立尼达寻求独立的历史过程(李雪2003:146)。这两部奈保尔的早期作品都是对前殖民的芸芸众生不幸和悲惨生活的刻画,那里充满了贫穷、堕落、屈辱、孤单和悲观,反映了宗主国文化思想在前殖民的残留及其深远影响。印度是奈保尔想象和记忆中的家乡,他3次回到印度,把对母国的印象和感受记录在他的《印度三部曲》中。其中,有他对母国割舍不去的思念,也有他对印度扑面而来的贫穷的现实、肮脏的环境、拥挤的人群、阶级种族观念和社会的混乱无序的批评。他肯定了英国文化对印度发展起了一定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由于印度长期处于殖民统治中,虽然独立后国家获得了,但千年来受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规训甚至覆盖,印度的精神世界处于混沌之中。他认为在获得新生后何去何从,如何发展自己的国家上,印度采取了向后看的态度。在对出生之地、祖先之地,从后殖民的视角清醒而批判地描写后,奈保尔将他的视野扩展到整个亚非拉第三世界。他游历于比他的特里尼达大得多、比他的印度故乡广得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并对这一帝国的边缘进行了全面的、多元的书写。

2011年何善秀李宗后殖民语境中奈保尔小说多元化主题研究第1期

上个世纪70年代起,奈保尔先后走访了刚果、卢旺达、布隆迪等,出版了《自由国度》和《河湾》。《自由国度》由5个故事连缀而成,是奈保尔的重要作品,获1971年布克奖。在这部作品中,奈保尔在序曲中叙写了无名氏流浪汉与他人格格不入的孤独与怪异的性格,在尾声着力描述了埃及的贫穷,也展示了中国人乐观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在主要故事《自由国度》中,他围绕自由这一主题,揭露了殖民者在文化、精神领域的影响和渗透,清醒地指出原殖民地人民在帝国逝去后,处于表面获得自由,精神上却处于麻木的“不自由”状态。《自由国度》中有多处对非洲军人的描写:“那些非洲士兵们却半闭着眼睛,神情恍惚,彷佛在跳着一种丛林舞蹈”(奈保尔2008:217);“军队里的伙食吃得这些非洲人肠圆肚肥,腰粗腿壮,而那个以色列教官却矮小单薄、非常瘦弱”(奈保尔2008:218);“隔一段时间就有军队的卡车慢慢地开过去。绿色的军便帽下面是士兵们肥胖而没有表情的脸,早上洗过,脸色依然暗黑”;军人的天职本为保卫疆土,但与其他瘦骨嶙峋的非洲人形成鲜明对比,“山谷里的非洲人往往很瘦,衣衫褴褛。而这个士兵烫过的制服紧紧包裹着他浑圆的胳膊、大腿和士兵特有的圆肚子”(奈保尔2008:267);非洲的军人养尊处优,却冷酷无情地毒打自己的同胞,剥夺他们最后一点尊严,非洲人仅仅因为这些是国王这一部落的,“他们是国王这一部落的黑人……他们穿衣蔽体,修建道路。但是他们作为自由人曾经拥有的这种尊严已经被剥夺了……有些人被捆了起来,按照丛林的传统方法,脖子靠脖子,三四个人一组,好像要卖给贩卖奴隶的商人一样。所有人身上都带着血迹和被殴打后的红褐色。有一两个看上去奄奄一息”。文中的“自由人”在殖民者离去后获得短暂的自由,再次沦为奴隶,不同的是,被自己的同胞兄弟奴役。作品体现了作家深切的人文关怀:殖民者离去之后,部落之间结怨已久,随着各自的独立,彼此间的不安愈发严重,领地之争重将非洲置于战乱之中。精神迷茫、无所适从的非洲人何处寻找真正的自由?这部小说另一个重要主题是欧洲殖民者在对非洲国家实行殖民的两种态度:小说主人公琳达和鲍比分别代表了强硬派和温和派。在琳达眼里,黑人是未经教化的人种,她“从没有想到他们竟然会种地”(奈保尔2008:137),认为“他们都应该生活在丛林里”。她将搭便车的非洲人中途赶下车,浸泡在雨中,并认为“味道真难闻”,“绝对是歹徒。我可不想仅仅因为太善良不愿对非洲人粗鲁而送了命”。她视非洲人愚昧、低劣;看见穿着新衣服的非洲人,她坚信,“山上面的某个地方,他们了漂亮的新衣服,正光着身子跳舞,手拉手一起吃粪便。总统可能给他们送去了一份上好的粪便”(奈保尔2008:207)。鲍比为寻找自由来到非洲,他美好的初衷是“我来这里是服务的,我不是来告诉他们如何管理这个国家的”。沉浸在殖民主义思想中的鲍比逐渐自我分裂,性格中既有殖民者高高在上的姿态:“我是一个政府官员”,“你怎么敢把你的背对着我,当我叫你的时候”;也有对非洲人的同情和悔意:“我已经毁了他可怜的一点尊严”(奈保尔2008:187)。在独立后的非洲大陆,如果不彻底根除思想上的殖民,对自由的追求注定失败。奈保尔始终保持客观冷静的叙述,他突破了自身族裔性的局限,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战后跨越亚、非、欧美的全景图。

《河湾》是奈保尔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萨林姆是居住在东非海岸的印度裔青年,其祖先也是由于殖民主义时代的人口迁移来到非洲海岸,故事的主要人物有来自阿拉伯、葡萄牙和波斯等其他地方的移民。“不过我们不能把自己说成是阿拉伯人、印度人或波斯人。和这些地方的人比较起来,我们感觉自己是非洲人。”作者淡化人物民族身份,故事中人物的经历,代表了后殖民社会人民的共同经历;作者并未给出确切的地名,因此河湾镇就具有普遍意义,小镇代表了独立后整个非洲国家,乃至整个第三世界独立后的状况。模仿是该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殖民者离去后,缺乏历史、文化根基的后殖民社会不能适应新时代环境的要求,为了寻求自身发展,后殖民国家政治、经济及文化各个层面模仿西方国家先进模式,但又未能考虑到自身实际情况,盲目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灾难,使后殖民非洲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河湾》中,独立后的领导人总统全盘模仿前宗主国政治理念和具体措施。他建立的“新领地”,实际是非洲的小欧洲,是欧洲的移植,“非洲式的非洲将要退让”了:士兵们充当导游,穿着破烂衣裳的非洲人在新领地说粗话,闲逛。辉煌的仿欧式建筑耗费巨资,只为了满足总统个人对欧洲的憧憬。极具讽刺的是耕种非洲现代模范农场的6辆拖拉机“在空地上一字排开,都已经生锈,周围长满了野草”(奈保尔2003b:105)。尽管总统刻意穿着非洲风格的服饰,但他大搞西方式个人崇拜,下令全国各处悬挂自己的照片,带领所有政府官员朝拜自己母亲的村庄,建立圣母像;他仿效西方国家领导人,发表电台演讲,宣扬多数非洲人无法理解的西方理念。他的思想语录《格言录》成为官员们谋利的工具,孩子们则不得不在泥泞中举着他的语录,高呼他的名字;他雇佣西方学者当自己的智囊团,就连他向自己顾问的妻子问候的方式也是从戴高乐那里学来的。《河湾》中本地非洲人几乎都被描绘成拙劣的模仿者。这些刚刚脱离殖民统治的人盲目模仿前宗主国或发达国家,模仿发达国家人民的奢侈生活。“我”向费尔迪南炫耀廉价的“他们”发明的双筒望远镜和高级相机,“仿佛这些东西的设计发明也有我们的一份功劳”(奈保尔2003b:44)。他们只对新东西甚至现代化的东西感兴趣,但他们都只是在盲目地消费西方来的现代化商品,根本不了解这些东西的用途,卫生间里的抽水马桶竟然被用来泡木薯。“我们制造不了,但可以买进卖出。我们甚至不知道它们的原理是什么。只要有钱,就可以把这些神奇的东西吸收到丛林深处来,让我们如此随意地买进卖出!”对新一代非洲人的关注:费尔迪南是新一代的非洲青年的代表,他上公立学校,穿着颜色鲜艳的运动夹克,“无疑,他觉得这样就能显示他从欧洲老师那里学到的风度”(奈保尔2003b:46)。非洲人甚至模仿西方的黑人民权运动,主人公萨林姆家乡——非洲东海岸发生了黑人起义,“非洲人终于把阿拉伯人(其实他们和服侍他们的非洲人已经没有什么两样了)打倒了”(奈保尔2003b:28)。据萨林姆的仆人——一个孩子说,“他们一个个凶神恶煞的样子,好像刀子砍不死人,好像人不是肉长的”;“受害者是我们从小就认识的人”(奈保尔2003b:31)。为了模仿的黑人民权运动,导致非洲人为了反抗而反抗,屠杀与他们没有什么两样的亚洲人,欧美的报纸竟然大力吹捧和赞赏。在奈保尔的另一部作品《抵达之谜》中,作者揭示了饱尝白人歧视的非洲人模仿白人,歧视其他人种。在一次海上旅途中,文中“我”因种族歧视被安排在单独的舱室。当一个黑人,与“我”一样,也是前英属殖民地特立尼达人被安排与“我”同住时,他坚持拒绝,要求与白人呆在一起,原因是“我”是有色人种(奈保尔2006:128)。奈保尔以局外人的角度,指出盲目模仿必然会使非洲更加混乱,极端保守主义只会导致历史的倒退。《河湾》中,他揭示了土著对西方文明既依赖又害怕仇视的矛盾心态。“毁了小镇,他们又感到难受。他们又盼望这里出现繁荣。现在,小镇真地露出了一点生机,他们却又害怕起来。”(奈保尔2003b:68)在刚独立时,他们毁灭了殖民者留下的一切来表示他们对殖民主义的愤怒,然而赶走一切外国人,拒绝接受外来的一切,号召非洲人重返殖民前的状况,重返丛林并不能解决非洲物质文明的匮乏和独立后精神世界的混乱。

奈保尔在作品中还深刻思索第三世界妇女和知识分子的命运问题。非洲妇女深受多重压迫,遭到白人、当地亚裔移民甚至本地非洲人的歧视,与动物的地位无异,甚至被妖魔化,如《河湾》中费尔迪南母亲扎贝思。在《自由国度》和《告诉我杀了谁》中,“我”的表弟和弟弟是第三世界国家知识分子的典型,都肩负祖辈的重担,希望通过知识改变个人命运,结果都成了失败者,变成西方世界里“晃晃悠悠、无所事事”的人。《河湾》中因达尔在宗主国接受欧洲文明,结识了一位对非洲事务感兴趣的美国人,加入了一个欧洲援非组织。从此,他开始出入各个大学讲学,谈论非洲的美好前景。后发现自己只是被白人利用的工具,同时回到非洲的生活让他清楚地看到独立后的非洲的阴暗面、贫穷以及落后,政治上盲目模仿导致局面混乱、官员腐败、文化虚无,个人通过知识改变国家命运的努力同样也以失败告终。

80年代,奈保尔走访了刚果、阿根廷、乌拉圭,著有《刚果日记》和《伊娃·庇隆归来》;80年代和90年代后期,分别走访了当代世界最富有争议的地区——伊朗、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并出版游记《在信徒中间:在伊斯兰地区的旅行》;后来他又游历了上述4个非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出版作品《难以置信》。在作品中,他对于伊斯兰教的批评尤其严厉,曾将伊斯兰教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与“殖民主义”相比较,如此刻薄、大胆的批评引起伊斯兰世界轩然大波,也令西方左派和极都对他的言行极为不满。然而,在这些刻薄言辞的背后,我们所看到的是他作为一个正直诚实的知识分子的道德勇气及其对于广大被压迫者和倍受愚弄的“边缘社会”人们命运的终极关怀。

与此前特立尼达的童年追忆、印度的寻根相比,奈保尔撕毁自身族裔的标签、文化身份的属性争议,从一个“无根人”的角度,深刻、清晰地描绘了广大的前殖民地区在殖民者撤离后的生活状态,寄托了他深刻和广泛的人文关怀。这种族裔的突破、宏观的书写角度赋予他的作品世界意识和多元的特性。

3结束语

双重的移民背景、双重的文化身份,对故国难以抉择的情感注定奈保尔无法真正融入任何一种文化,唯一的选择就是永远的漂泊。奈保尔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创造了一个第三空间,既非此亦非彼的空间。他失去了自己的民族身份,不再眷恋本土,而是自愿地在外漂流,寻找自己“想象中的家园”。多元复合的文化背景使奈保尔具备了理解文化差异的必要素质,也使他更能深刻体会优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差异意味着什么,“他在东西方两大文化范畴之间徘徊:既有文化依赖又有文化反抗”(崔新梅2005:35)。这些都成为积聚在他作品中的深刻的底蕴。漂流生活中他写下了很多文化考察性的旅行志体小说和自传体小说,作品所涉及的地域延伸到了印度、非洲、南北美洲和亚洲的伊斯兰国家。他深刻地描写了深受殖民主义影响的印度、非洲、加勒比地区等发展中国家的动荡不安、暴力和绝望。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称:他将对人类命运的关切融入历史描写之中,是继康拉德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编年史作家(阮学勤2002:133)。他是一个无根人,正因为他这种游移不定的漂泊状态,这种对于两种文化进退维谷的处境,使得他获得了观察世界和人生的有利地位。他选择世界范围的游历,旅行拓宽了奈保尔的视野,他从关注自身的文化身份升华到整个第三世界独立后的文化状态,从个人家园的寻找上升到世界公民的高度,为战后人类的命运注入自己的理解,在自己的作品中创建了宏观的家园。从早期的寻根之旅到中后期世界之旅,是他从移民作家到世纪性作家的成长过程,奈保尔通过自己的叙述创建了自己的第三空间,即一个宏大的、普世性的人类家园。正如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中所说,“维.苏.奈保尔是一个文学世界的漂泊者,只有在他自己的内心,在他独一无二的话语里,他才真正找到自己的家”(阮学勤2002:133)。也许,他只有在自己多样化的文学世界里才能找到暂时的满足。

参考文献

崔新梅.在帝国的背后抵达或流浪——论奈保尔的文学世界[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1).

李雪.奈保尔《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的后殖民解读[j].学术交流,2003(3).

奈保尔.幽暗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m].北京:三联书店,2003a.

奈保尔.河湾[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b.

奈保尔.抵达之谜[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

奈保尔.自由国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阮学勤(译).瑞典文学院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j].世界文学,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