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眼花缭乱造句十篇眼花缭乱造句十篇

眼花缭乱造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54:50

眼花缭乱造句篇1

1、然而,马尔维等人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长期历史”提供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研究模型。

2、未来经济不要像从前那么令人眼花缭乱,但要想金子般闪耀。

3、在《公民凯恩》中,威尔斯的想象力让人眼花缭乱,给人启迪。

4、我是急诊室里唯一的病人,所以来了很多医生,做了很多测试,令人眼花缭乱。

5、欧洲人倾向于认为测试不过是佐以自吹自擂的一次令人眼花缭乱的公关罢了。

6、明摆着的事实是,纵使亚洲新兴城市那些零售商场令人眼花缭乱,该地区对外国需求的依赖却有增无减。

7、男孩眯着眼看,眼花缭乱的阳光闪过他的眼睛,然后他看到了它。

8、这本书描述了伦敦的历史,像一个聪明的导游,带我们领略了那些被忽视的作品,正如伦敦这个大都市一样令人们眼花缭乱,兴奋不已。

9、我们望着天空中洒下的滴滴金雨,水面上开的朵朵银花,五颜六色,我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10、但在现今壮观的世界主题公园和令人眼花缭乱的电子娱乐设备中,()全国各地较小的博物馆馆长们发现忙碌的旅行者们尤其是那些有孩子的人,已不经常来了。

11、如果你读得足够多,他们卓越的写作风格会感染你的让人眼花缭乱的博客。

12、有些整天快速打出“突发新闻”的字样,所有频道几乎都用眼花缭乱的新闻跑马灯和新闻框填满屏幕。

13、对于矿业企业来说,中国人手中的钞票的色彩是令人眼花缭乱的。

14、他1962年出版的《古腾堡星系》一书晦涩难懂,杂乱无序,带有奇怪的预示性还常让人眼花缭乱。

15、这甚至可能更成为一个类似于1948年选举那样的竞赛,产生一群令人眼花缭乱的候选人和一个谁也想不到的有趣结果杜威最终竟然没有击败杜鲁门。

16、现在看来小泉先生在位的令人眼花缭乱的5年似乎是一个黄金时代,除了一些政治机能不良问题:四分五裂的党派,一堆平庸的政客和困惑的,失去信心的选民。

17、尽管埃特纳火山看起来让人眼花缭乱,但它还是相对安全的,因其少而紧凑的爆发,并且岩浆流动速度较缓,给了人逃命的机会。

18、眼花缭乱的圣诞彩灯照亮了牛津街,柯芬园和卡尔纳比街。

19、悉尼是最早进入新年的城市之一,在这个澳大利亚城市那著名的港湾周围,数万人现场观看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烟火表演。

眼花缭乱造句篇2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

阅读和写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因此,“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基于这一认识,在阅读教学中,要依照大纲的要求,在阅读训练中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学生的语言库存量越丰富,思维的领域就越广阔,说话或写作文时就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随时作出恰当的选择,准确地调用词句,从而组合出生动、形象而又具有美感的话语来。

课堂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方面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方法,指导多读多背,采用多种形式多读名篇课文,精彩的部分还要多品读,直到能背诵下来,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指导摘录词句,要求学生配备一本摘录本,指导学生把课文的好词好句录到本子里,做到笔记、脑记相结合。指导读读写写,三年级语文教材在讲读课文后的练习题中,列出十几个需要掌握的词语,或几个精美的词句,并提出读读写写的要求。教师应安排时间让学生熟读、抄写,最好能默写下来。摘录在本子里的词句也要求多读熟记。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练习作文的指导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因此,在阅读训练中要渗透作文练习指导。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从而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而不是孤立的,效果才是显着的。

正如丁有宽老师所说的:“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在阅读中渗透作文练习指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指导运用新学的词语、句式练习说话、写话,可进行模仿说写,也可进行创造性说写。例如在教学《参观人民大会堂》一课时,学生在理解“眼花缭乱”一词的意思后,教师做了进一步指导:

师:“我”为什么会看得眼花缭乱呢?

生:因为柱子上刻满了金花彩画。

生:因为金花彩画的颜色多而美。

生:我觉得不仅仅是颜色多而美,而且金花的形态很多很美,彩画的图案也一定很多很美。所以“我”会看得眼花缭乱。

师:美丽的金花彩画让“我”感到眼花缭乱,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有过眼花缭乱的时候吗?

生:商场里的商品很多,看得我眼花缭乱。

生:每年秋天,金水湖都要举办菊展。美丽的被叔叔、阿姨摆成各种各样的造型,我看得眼花缭乱。

学生之所以能滔滔不绝地说,就是因为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的“例子”,学生有例可仿,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逐渐克服畏难心理,就能大胆地进行说写练习。

三年级语文教材在课后练习题中,安排了用一定词语造句练习,笔者认为,仅仅有这些词语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认真挖掘教材中潜藏的训练因素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训练,当然前提是必须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具备的生活经验,切忌揠苗助长。

2.指导模仿学到的段落结构和篇章结构,练习说、写新的内容。三年级的作文训练是以写片断为重点,要做到怎么说怎么写,能把片断写具体,写清楚。在教学中应该突出段的训练这一重点,扎扎实实进行段的训练,读写结合,训练结合。

丁有宽老师认为:三年级学生应侧重练好连续、并列、总分和概括与具体四种结构段。这四种结构段在三年级语文教材中都有,教师应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循序渐进地练习。

(1)连续结构段是指段中的几层意思是按照先后顺序一层接着一层写的,这也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结构段,在写作中经常用到。《师生情》《大海的歌》《手术台就是阵地》《做风车的故事》《雨中》《飞机遇险的时候》等课文中都有典型的连续结构段,教师在学生读懂段的情况下,可安排仿写训练。

如紧扣学生的学习、生活,以《洗手帕》《大扫除》《升旗》为题写一段话,要求学生先想好这段话要写的内容,接着安排好顺序,明确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层要写具体,写好还要检查,每一层次意思前后是否连得上,有毛病的要加以修改。

(2)并列结构段是指一段话将事物分成几个方面来写。《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三自然段就是这种构段方式,它从三个不同方面写了海底的物产丰富。使学生懂得同时介绍事物几个方面的时候,可采用并列结构段。可指导学生练习写《校园一角》《美丽的花园》等片断,让学生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加深对这种结构段的认识。

(3)总分结构段是指由总述和分述两层构成的段。指导学生仿写时,教师可出示总述部分,让学生围绕总起句,写分述部分。

3.指导模仿特别的描写和表达方式,练习说、写新的内容。《翠岛》《灰雀》两篇课文里都有对鸟儿外形特点的传神描写,可以指导学生模仿这种写法仔细观察一种鸟,学写鸟儿的外形特点。

眼花缭乱造句篇3

1、小礼品,洗面奶,大大小小的包装彩盒,看的我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老师今天看起来也红光满面,十分开心。

2、这般的山,这般的水,这般的风,这般的风景同时挤进眼眶里,确实令人应接不暇。

3、我心满意足的攀登到了三楼,我看见了墙上有各种各样的壁画,应接不暇,真是美不胜收啊!

4、灯会上各式各样的花灯,琳琅满目,令人应接不暇。

5、公园里的人,人来人往衣服五颜六色,使人应接不暇。

6、站在峰顶的巨石上,极目眺望,美丽的景色陆续映入眼帘,令人应接不暇。

7、琳琅满目的水晶、玻璃制品让我应接不暇,手工高脚杯是那样精致,水晶手链、玻璃骏马是那样逼真,威尼斯的人们的手可真巧呀!

8、砰!砰!一个个烟花在天空绽开了笑脸,像是神女舞动的绸缎。蓝的、绿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的让人应接不暇。

9、经过一家玩具店,只见里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玩具,各俱特色,有大的、小的、方的、圆的……数不胜数,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10、每一盏花灯都是那么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简直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11、这时候我发现,湖里的小鱼种类也很多,黑的,花的,红色的,橙色的,金色的,白色的……我注意的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条,又错过了那条,看见了那条,另一条又游了过来。

12、这些树有的好似窈窕淑女,亭亭玉立。有的好似百岁老人,弯着腰驼着背。还有的好似采药少年,背着小筐。令人应接不暇。

13、一个个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让人应接不暇。

14、钓鱼岛上大大小小的工厂,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我应接不暇……

15、刚一进门,芳香扑鼻,一朵朵百看不厌的鲜花展现在我们眼前:红的、黄的、紫的……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16、一进商场,只见各种灯笼对联浮现眼前,商品也都在进行打折促销,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应接不暇。

17、来往的顾客摩肩接踵,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让顾客们应接不暇。

18、街道和公路两旁耸立的楼房——商场、服装店、水果店……商店门口装着霓虹灯:赤、橙、黄、绿、青、蓝、紫……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眼花缭乱造句篇4

1、经过一家玩具店,只见里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玩具,各俱特色,有大的、小的、方的、圆的……数不胜数,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2、站在峰顶的巨石上,极目眺望,美丽的景色陆续映入眼帘,令人应接不暇。

3、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真令我应接不暇。

4、来往的顾客摩肩接踵,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让顾客们应接不暇。

5、我兴高采烈的走到了超市,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各种各样。我边走边看,眼睛应接不暇,眼花缭乱。

6、琳琅满目的水晶、玻璃制品让我应接不暇,手工高脚杯是那样精致,水晶手链、玻璃骏马是那样逼真,威尼斯的人们的手可真巧呀!

7、坐在疾驰的公交车上,窗外的风景应接不暇。

8、每一盏花灯都是那么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简直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9、这些树有的好似窈窕淑女,亭亭玉立。有的好似百岁老人,弯着腰驼着背。还有的好似采药少年,背着小筐。令人应接不暇。

10、一个个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让人应接不暇。

11、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12、这般的山,这般的水,这般的风,这般的风景同时挤进眼眶里,确实令人应接不暇。

13、砰!砰!一个个烟花在天空绽开了笑脸,像是神女舞动的绸缎。蓝的、绿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的让人应接不暇。

14、我和妈妈乘着小船欣赏美丽桂林山水,真是令我们看得有点应接不暇。

15、小礼品,洗面奶,大大小小的包装彩盒,看的我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老师今天看起来也红光满面,十分开心。

16、我心满意足的攀登到了三楼,我看见了墙上有各种各样的壁画,应接不暇,真是美不胜收啊!

17、这些精巧的展品让我应接不暇。

眼花缭乱造句篇5

这天傍晚,我随父母来到立交桥下散步。到那里一看,真像是来到了广告的世界。有钻孔的,有招生、办证的,有治病的,有搬家的广告……有蓝的、有红的,有大的、有小的……五花八门,真让人眼花缭乱。看到这些,我脑子中第一反应就是这立交桥可是淮南市的一大景观,也是我们淮南人的骄傲。他们这些广告商,可真缺德,竟在立交桥上乱贴乱印。他们可曾想到,这样会使立交桥的美丽大打折扣的。如果有外来商来我们淮南,看到这样的现象。也会有损我们淮南人的形象,这也反映出我们淮南人民的文明素质不高呀……

当然,这些乱贴乱印广告的人也是有目的的。可是,有些广告是骗人的,真是“真比假少”。我认为,有公德心的人应该知道广告贴在何处,某些乱写乱贴的人往往是为了一己私利,根本不顾公共利益。正是因为这些,我们城市管理难度增大了,城市建设的花费也增加了,城市的美丽也逊色了。尽管是一张小小的广告纸,可造成的影响可不小啊!

记得我们在语文书上曾经学过这样一句刘备的格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在告诫我们,时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文明高尚的人。它同时也像一个警钟,在我们心里敲响。

眼花缭乱造句篇6

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从句子的正误辨别来看,这一句属于病句。病因是这样分析的:

“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而句中“扑哧一声笑起来”与“忍俊”的意思一样,因而造成重复,可删去“扑哧一声笑起来”,句子才简明。换言之,句中运用“忍俊不禁”一词,是没有细察审视成语语义是否包含句子中某些词语的意义。如果句中有已含有某个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再用该成语就会造成重复罗嗦的毛病。

而同样属于“词语重复”这一类型的常见病句还有很多,如:

1.日臻完善:日臻,一天一天地达到,逐渐地。不能用作“一天天地日臻完善”。

2.难言之隐:隐,隐情。深藏于内心的话或事。难以说出口的隐情。不能用成“难言之隐的苦衷”。

3.南柯一梦:南柯,指梦境中的南柯郡。泛指一场美梦。比喻得失无常,美梦成空。不能用作“一场南柯一梦”。

4.相形见绌:相形,互相比较。绌,缺陷,不足。相比之下,显出一方非常逊色。不能用作“显得相形见绌”。

5.如芒在(刺)背:芒,芒刺,好像芒刺扎在背上。形容惶恐不安。不能用作“好象如芒在背”

6.遍体鳞伤:遍,全部。鳞,鱼鳞,这里指伤痕布满合身。像鱼鳞一样密。形容被打得全身都是伤。不能用作“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7.当务之急:当务,当前应办理的事情。原指应当做的事情才是最紧要的。后指当前所做事情是最紧要的、最急迫的事。不能用作“目前的当务之急”

8.接踵而至: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到来。形容很多人接连而来。不能用作“接踵而至地闯进来”

9.津津乐道:津津,兴味很浓的样子。乐道,乐于谈论。指饶有兴味地谈论某事。不能用作“津津乐道地说”

10.闻名遐迩:遐,远,迩,近。远近都闻名。形容名声很大。不能用作“海内外闻名遐迩”

11.责无旁贷:责,责任。贷,推卸。自身负有的责任,不能向别人推卸。不能用作“责无旁贷的责任”

12.生灵涂炭:生灵,指百姓。涂炭,沼泥和炭火。比喻困苦的境地。指老百姓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不能用作“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

13.安居乐业:安定地居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不能用作“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14.见(贻)笑大方:见,被,大方,内行或有见识的人。被内行或有见识的人笑话。不能用作“只能让人贻笑大方”等。

15.自渐形秽:渐,惭愧,秽,丑陋,肮脏。原指自己的容貌风度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泛指自愧不如别人。不能用作“感到自渐形秽”。

16.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泛指众多的读书人。不能用作“众多的莘莘学子”

17.扪心自问:扪,摸,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形容心地坦然,光明正大。不能用作:“扪心自问的自责”

18.真知灼见:灼,明亮、透彻。指正确透辟的认识和见解。不能用作“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

19.满腹经纶:经纶,原指整理丝缕、理丝为经,编丝为纶,统称经纶。引申为治国或办事的能力。形容人很有学问和才干。

20.众所周知:周,普遍、全。大家都知道。不能用作“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

21.妄自菲薄:妄,不实在,过分的。菲薄,轻视,过分地瞧不起自己,以致失去了信心,不能用作“妄自菲薄你自己”。

22.不虞之誉:虞,预料。出乎意料的称赞。不能用作“没有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23.日理万机:理,处理,机也作“几”,指事务。一天要处理上万件事务。不能用作“每天都要日理万机。”

24.无地自容:容,容下。没有地方可以藏身。也指处境窘迫,无栖身之处。

25.恍然大悟:恍然,猛然醒悟的样子。悟,明白,觉醒。一下子忽然明白过来。不能用作“我心里突然觉得恍然大悟了。”

26.任重道远:任,负担。负担沉重,路程遥远。比喻既担负着重大而艰巨的责任,又必须经历长期的艰苦奋斗。不能用作“任重道远的责任。”

27.眼花缭乱:缭,亦作“撩”纷乱。看到纷繁复杂或光彩耀眼的事物而感到迷乱。不能用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28.破天荒:天荒,从未开垦过的土地。比喻从未有过,第一次。不能用作“破天荒的第一次”。

29.方兴未艾: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势头并未停止。不能用作“正方兴未艾”。

30.芸芸众生:芸芸,众多的样子。众生,梵语指一切生物。原为佛教语。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后用以指一大群普普通通的人。不能用作“众多的芸芸众生”

31.耿耿于怀:耿耿,心里有事,很不安宁的样子。心里老是想着,不能忘怀。不能用作“心里一直耿耿于怀”。

32.感激涕零:涕,泪,零,落。感激得流下了眼泪。形容非常感激。不能用作“感激涕零得流下了眼泪”。

33.历历在目:历历,一个一个清楚分明。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不能用作“往事历历在目地出现在眼前”。

赘例至此,不妨先补正一例,出自汪曾祺《四川杂记》中《川剧》一文:

比如《拉郎配》的太监对地方官宣读圣旨之后,说:“你们各自回衙门理事”,他以为这是在他的府邸里,完全忘了这是人家的衙门。老公的颟顸糊涂真令人忍俊不禁。川剧许多丑戏并不热闹,倒是“冷淡清冷”的。

上面句中“忍俊不禁”成语运用恰当,意思清晰。

反观对照《石榴》一文中出现的这一句,是否也属于成语常见错误中的“语义重复”这一类型呢?“忍俊不禁”隐含着“笑”,“破口大笑”是凸显石榴的籽实多晶莹而饱满,用在同一句中,是否改为下面这样,更为妥帖一些而又不失其意呢?

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

眼花缭乱造句篇7

1、富丽堂皇的圆明园在侵略者的践踏下以然荡然无存了,但是就如雨果所说解放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终会向历史弥补自己的罪行,把所有的赃物还给中国!

2、当他瞥见我的那一刻,我心潮澎湃,耳边的谴责丝毫奈何不了我,刚才的凶悍摸样也荡然无存。

3、看到他的生活这么艰难,我心中对他的憎恨顿时荡然无存。

4、听到这个消息,他的表情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顽皮的神态荡然无存。

5、听到这首令人快乐的曲子,刚才的忧郁荡然无存。

6、美丽而又富裕的圆明园,经过英法联军的侵略,财宝已经荡然无存了。凄凉的一片可惜……

7、一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后,他刚才脸上的笑容顿时荡然无存了。

8、儿时的一些不快的记忆已经在我的脑海中荡然无存。

9、一阵细雨过后,原本悬浮在空中的灰尘荡然无存。

10、只要懂得了妈妈的无私一切对妈妈唠叨的埋怨都荡然无存经过岁月的洗礼,当年那个天真纯洁的女孩的天真纯洁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自私自利之心。

11、徜徉在阿房宫的残存遗址上,想着当年这里是如此的富丽堂皇,宫女们穿的眼花缭乱。然而这一切已经过去了,纵然秦始皇有那样的丰功伟绩,最后还是避免不了王朝覆灭的结局,那繁华的种种已然荡然无存。

12、几场春雨过后,庭院里的冰雪荡然无存,小草已经迫不急待地钻出地面了。()

13、曾经的辉煌荡然无存,而那些使人眼花缭乱且富丽堂皇美好回忆依然使人不会忘记一个帝王的丰功伟绩!

14、当又一个拂晓来临,他钻出地窖,踩着瓦砾寻找着自己的亲人,仅仅一个晚上的时间,曾经庄严肃穆的教堂此刻早已荡然无存,箱箧,脏物乱七八糟的堆了一地。

15、当又一个拂晓来临,他钻出地窖,踩着瓦砾寻找着自己的亲人,仅仅一个晚上的时间,曾经庄严肃穆的教堂此刻早已荡然无存,箱箧乱七八糟的堆了一地,完全没有了昔日的风采。

16、一些古建筑物和大量的古文学作品都被着大火烧得荡然无存了。

眼花缭乱造句篇8

【关键词】连贯题规律解题方法

1.话题的一致性。指各句要围绕一个统一的话题。

(1)与生人交谈可以使大脑得到锻炼。(2)在生人面前说话,一般都尽量说得准确、鲜明、生动些,这就大大锻炼了大脑的思维能力。(3)人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当自己与生人交谈时,某些原先没有想到的内容也会出现在自己的脑海里,脑子好像比平时好用。(4)有些发明家就是在与生人的交谈中受到启发,产生灵感,从而发明创造了某些东西。(5)画家不停地挥毫泼墨,数学家不停地演算推导,也都锻炼了大脑。(6)为了提高工作能力,我们应当有意识的与生人交谈,而不是避开。

选出其中的一句离群句。文中的(5)谈的不是和生人谈话的内容,属于离群句。

2.顺序的一致性。顺序要合理,要一致。句子是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前后要保持一致。

(1)漂流要闯过48道明暗礁,沿江两岸,(a.山花吐香,清风送爽,茂林修竹,飞瀑流泉,危崖耸峙,奇石遍布,b.危崖耸峙,奇石遍布,飞瀑流泉,清风送爽,茂林修竹,山花吐香),雄奇险绝中透出清丽妩媚。

(2)在“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上,朗诵者为我们提供的既不是摇头晃脑的自我陶醉和精神扩张,也不是对古人作品的简单“克隆”,他们传递的(a.是一种情绪,一种精神,一种氛围,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现实与历史的沟通。b.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现实与历史的沟通,是一种情绪,一种精神,一种氛围。)

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a、(1)a(2)aB、(1)a(2)bC、(1)b(2)aD、(1)b(2)b

答案是:C(1)是按人们观察的先后顺序来写的,从先看的景物依次写下来。(2)是按由小到大的逻辑顺序来表述的。

3.句式的一致性。短语或句子结构的相同或相似。如: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登上城头,一下子被眼前的景象震慑了。只见________十分宏伟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①长城依势而筑,峰脊雄立②依势而筑的长城,峰脊雄立

③城墙巍峨,垛楼高耸④巍峨的城墙,高耸的垛楼⑤阶道宽阔起伏⑥宽阔起伏的阶道

a.②③⑥B.①③⑤C.①④⑥D.②④⑤

本题应该选B。这是考察语句的选择,主要看句子的结构的一致性,整个句子是主谓结构的,这些语句也应该是主谓结构的,②④⑥句是偏正结构的句子,故应该选B。

4.照应一致性。语句前后的内容要呼应。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耻辱。(),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成气质;(),比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做人方面是低级趣味。

①多读如果彻底。②少读如果彻底。③多读而不求甚解。④少读而不求甚解。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①④⑥

这段文字的中心是说读书少而精胜于多而不求甚解,所选文字应能体现这一点,这是内容上的整体暗示。此外,第一处应与“深思熟虑”相应,显然是“少读如果彻底”好;第二处所填应与“十里洋场”“珍奇满目”“眼花缭乱”所暗示得相照应,自然是“多读”;第三处应考虑到这段文字是论读书,应选(5)。答案是:a

5.语境氛围一致性。语句前后的环境氛围、感彩要一致。

根据上文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___________“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眼花缭乱造句篇9

1、紧随其后的是各军的方正,无一例外都是那么整齐,英姿飒爽。

2、小鸟不经厉风雪,哪来翱翔?雄鹰不经厉磨难,哪来现在的英姿飒爽?我们不付出辛苦,哪来回报?

3、此次受阅部队装备极为先进,英姿飒爽的三军仪仗队,各种先进武器登台,更让人眼花缭乱,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歼10,歼11战斗机翱翔于苍穹,尤为令人目瞪口呆。

4、正是有了大家的不懈努力,才有了军训汇报中同学们高昂的士气和英姿飒爽的风采,才充分地展示了全体学员的良好精神风貌。

5、三军排列的那么整齐、威武雄壮,叔叔阿姨们一个个英姿飒爽、斗志昂扬。

6、从小对军人就十分敬佩,喜欢看他们整齐划一的动作,坚定不屈的意志,无间不拔的团结,都让我感动,也曾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穿上军装,英姿飒爽了一回。

7、此次受阅部队装备极为先进,英姿飒爽的三军仪仗队,各种先进武器登台,更让人眼花缭乱,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歼10,歼11战斗机翱翔于苍穹,尤为令人目瞪口呆。

8、还记得运动会上运动健儿的英姿飒爽吗?还记得丰富多彩的艺术节吗?还记得我们上一次的演讲比赛吗?还记得现场考核中的突破吗?

9、我一直羡慕电视上看到的英姿飒爽的女兵穿着帅气的迷彩服迈着整齐划一的步子。现在终于能穿上了。穿上之后,我才知道,()原来那正义划一的步伐,那英姿飒爽的身影非一朝一夕而成。

10、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大队委哥哥握着旗杆,高举队旗,英姿飒爽走上主席台。

11、训练场上教官们的身姿英姿飒爽,无法相信他们是和我们一样的年龄人。

12、军训是枯燥的,但也是丰富多彩的。训练场上,我们英姿飒爽;斗志昂扬;休息之余,我们个性张扬,激情绽放。

13、你是一位英勇威武的巾帼英雄,你是一名英姿飒爽的巾帼元帅,你是一尊令人敬仰的雕像,你是一座写满功绩的丰碑,你是一轮冉冉升起永不落山的太阳!

眼花缭乱造句篇10

整个神州大地在欢腾,全球各地的华人欢度春节。期待春的信息。一缕缕春风送来泥土的芳香,消融的冰雪在阳光下分外灿烂。放眼望去,处处都是一片耀眼的大红,充满了欢乐和喜庆!

披挂上新装,漫步在宽阔的街道上,两边的店铺几乎都关了门,只有寥寥几家大张旗鼓,一件件包装精美的货物在门口堆积如山,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街上空荡荡的,干净而整洁,抛弃了腊月的喧嚣吵闹,人山人海的忙碌场面,任人漫步踏春。一辆辆摩的、小汽车载着欢乐的人们,还有那大包小包丰富的年货,奔向翘首期盼儿女团圆的父母家,过个和谐幸福年!

通向细长深邃的巷道,一对对春联喜气十足,趣味横生;一个个“福”字遁劲有力,金光灿灿。这大多都是“老年晚阁”,是“年”中最欢乐热闹的地方。一辆辆机动车到此,车上走出了满面春风的儿女;一扇扇大门前大都站着神采奕奕的爹娘。车空了,一栋栋房中飘出欢声笑语;路窄了,占道的是丝丝缕缕扯不断的亲情。

年味浓,最浓是子夜。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吃一年一顿的特殊大餐??年夜饭。我们河套的年夜饭,特别有风味。什么河套硬四盘,猪肉烩酸菜,各种时令小菜摆满饭桌。一家人开怀畅饮,共叙亲情。既有了口福,又填抱了肚子,还温暖了心坎。红灯笼发出火红柔和的光,是那样美丽!在这个美好的团圆之夜里,那万家美丽的灯火,会是多么灿烂的景象啊!,客厅里早就摆好了另一桌。干净透亮的茶几上,被一盘盘干果、水果、糖果占得严严实实,电视机里的主持人也都穿上了漂亮的节日红装,说着喜庆吉祥的话语,一些往日严肃冷冰的节目也变成了人们喜爱的春节奇闻趣事,逗得众人乐开花。但是,只要八点一到,千家万户的视听会变为同一个节目,那面容会便变成同一种模样。

我觉得,这次春节联欢晚会气势宏大,节目繁多,气氛和谐热闹,十分精彩。既有诙谐幽默的小品,也有激情飞扬的歌舞;既有南方的典雅秀丽,诗情画意;又有北方的激情四射,热情豪放。真是让我大饱眼福!春晚的众多节目中,我唯独喜爱两个节目。《民工进城》、《心里话》。《进城》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勃勃的生气和创新创造能力,让人眼前一亮,把城市中民工这个特殊群体的精神风貌,给人以动感、积极、向上、努力不懈的感受,让人在眼花缭乱的动作之中,对民工有了一种更崇高的敬意。

我想《心里话》定是震动最大的节目,一群乡村娃,一身身土里土气的衣服,一张张质朴的面孔,足以打动人们。也许没有歌舞的热情四射、婉转动听;也许没有相声小品的风趣幽默、妙趣横生;也许没有明星大腕的霸气十足、风风火火的表演,但是一句句话语之后,掌声浪浪、如水如潮,许多人当即洒下了晶莹的泪水。天然弃雕饰,清水出芙蓉。最无邪的面孔和最真挚的话语是最威猛的催泪弹,这种威力和轰动使人们铭记心间。

心思舞动,心潮澎湃,新年的钟声向我们走来,每个人的心被春的美好而吸引着,守岁将迎来春的脚步。夜色如纱,星光灿烂,清风拂面,枯枝萌动,新泥飘香,欢歌飞扬。春在冬的孕育之中,羽翼丰满,即将来临。大地四方无不荡漾着春的气息!歌星的歌喉里多了一分盼春的急切,笑星的笑容里多了一分春的灿烂。春要来了!要来了!秒针轻盈的步子即将送走疲倦的神犬,一声声清脆的钟声将迎来可爱的金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