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草长莺飞二月天十篇草长莺飞二月天十篇

草长莺飞二月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56:17

草长莺飞二月天篇1

作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草长莺飞二月天篇2

1、这种草长莺飞的感觉会让一个人觉得很幸福。

2、我们环保的最终意义就是让全球各地都能够出现草长莺飞的环境。

3、那毛茸茸的树芽就像听到了号召似的,迅速的挺起了稚嫩的身子,春风所到之地,便是一片草长莺飞,大好春光之景。

4、二月里,春光明丽,草长莺飞,杨柳以长长的枝条轻拂堤岸,好像被美好的春*陶醉了。

5、我们来到湖畔,但见草长莺飞,繁花似锦,风光真是美极啦。

6、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刻,草长莺飞,鸟语花香。

7、在你的心中有一个充满爱的地方,这个地方一直是草长莺飞的季节。

8、夏雨滂沱,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量,在这个时节草长莺飞、庄稼拔节上蹿,就如同一个人从童年进入青年时期,显示出无与伦比的阳刚气势。

9、我每次都喜欢到这个草长莺飞的湖边走一走清净一下自己。

10、春天来了,()鸟语花香,草长莺飞啊,多美的春*!

11、春天就是应该有这种草长莺飞的环境才能够有一个好心情。

12、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了我们就一定能够到达一个草长莺飞的世界。

13、我一直都梦想着到一个草长莺飞的地方度度假放松一下自己。

14、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草长莺飞,一副春光融融的景象!

草长莺飞二月天篇3

1、柳莺花燕:柳上莺歌,花间燕语。形容美好的春景。

2、桃花流水: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3、春*撩人: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撩:撩拔,挑逗、招惹。例:“桃花烂漫杏花稀,春*撩人不忍为。”

4、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莺:黄鹂。例:“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5、春*恼人:春日美好的景色,反惹人烦恼。

6、春*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例:“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乍寒乍暖:形容冬末春初气侯忽冷忽热。乍:忽然。

8、春光漏泄:原指柳枝泛绿,透露了春天将至的信息。比喻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漏出来。例:“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9、燕舞莺歌:燕子飞舞,黄莺歌唱。形容春光明媚。同“燕舞莺啼”。例:“燕舞莺歌昼晷永,帘幕无人门宇静。”

10、桃蹊柳曲:指春景艳丽的地方。同“桃蹊柳陌”。

11、花娇柳媚:形容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例:“待得花娇柳媚,看雕鞍骏马,又去踏春风。”

12、绿草如茵:绿油油的草好象似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13、桃腮柳眼:形容初开的桃花和新绿的柳叶妩媚多姿。

14、落花流水:①落下的花随流水漂去。形容暮春景色衰败。②后常用来比喻被打得大败。

15、春山如笑:形容春天的山景如微笑般明媚动人。语本宋?郭熙?山水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

16、百花齐放:①各种花同时盛开,丰富多彩。②也比喻文艺的各种不同风格的自由发展;形容文艺的繁荣景象。作此解时,可与“百家争鸣”、“推陈出新”等连用。

17、燕语莺啼:燕子喃语,黄鹂歌唱。形容春光明媚。莺:黄鹂。例“绿树春深,燕语莺啼声断续,蕙风飘荡入芳丛。”又例“燕语莺啼,和风迟曰,郊外踏青,禁烟寒食。”

18、春意盎然: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春意:春天的气象。盎然:丰满、浓厚的样子。

19、斗色争妍:形容花盛开,竞相逞美。明?何景明《二月见梅》:“巡檐一笑卿相慰,斗色争妍非尔时。”

20、绿肥红瘦:绿肥:绿叶茂盛,红瘦:花渐凋谢。形容暮春时节花稀而叶盛的景象。

21、春光明媚:形容春天的景色十分鲜明美好。明媚:形容自然景色的鲜妍悦目。例:“时遇着春光明媚,人贺丰年,民乐雍熙。”又例:“行够多少山原,历尽无穷水道,不觉的秋去冬残,又值春光明媚。”

22、桃红柳绿: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色。

23、柳亸莺娇:柳条低垂,莺声婉啭。形容春景之美。唐?岑参《暮春虢州东亭送李司马归扶风别庐》:“柳亸莺娇花复殷,红亭绿酒送君还。”

24、春深似海:春天的美景似大海般深广。形容大地呈现出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情景。

25、姹紫嫣红:①指各种娇艳的花朵。姹、嫣:娇艳。②形容各色鲜花五彩缤纷、娇艳美丽。

26、春意阑珊:春天的景象衰败凋残,指春天就要过去了。阑珊:将尽,将衰。

27、花红柳绿:像花一样的红,像柳一样的绿。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28、万紫千红:万、千:言其多。紫、红:表色彩丰富多彩。①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②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29、宠柳娇花:惹人宠爱的柳色、娇艳的花枝。形容春*。

30、柳宠花迷:形容媚人的春景。

31、鸟语花香:花儿散发着清香,鸟儿在欢唱。形容动人的春天景象。

32、柳昏花螟:形容暮色中花柳的朦胧情景。

33、春回大地:1、春*降临到广阔的大地。如:“四月,春回大地,万紫千红”。2、也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34、傍花随柳:形容春游的快乐。例:“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35、桃李争妍:桃花李花竞相开放。形容春光艳丽。

36、惠风和畅: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惠:柔和;和:温和;畅:舒畅。例:“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37、乍暖还寒:形容冬末春初气侯忽冷忽热,冷热不定。

38、流水落花:形容春残的景象。也比喻好时光的消逝。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39、春寒料峭:形容初春的寒冷。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例:“那是一个阴冷的漆黑之夜。春寒料峭,风雨凄凄。”

40、百花争艳:各种盛开的艳丽花朵竞相比美。例:春风一到,公园里百花争艳。

41、莺飞草长:形容明媚的春景。例:“莺飞草长谁为主?渺渺春江作歌苦。”

42、春暖花开:春光和煦宜人,百花纷纷绽放。现也比喻大好时机。例:“后又杂植四方所贡奇花异木于其中,每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赏晏。”

43、绿暗红稀:形容暮春时绿廕幽暗、红花凋谢的景象。

草长莺飞二月天篇4

有人陶醉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夏天;有人喜爱“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秋天;有人欣赏“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冬天。而我则更钟情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春天。

大家知道,春,是四季之首,“春夏秋冬东”春为先嘛!,春,也是四季之中最美的一个季节,看!春天一来,树枝发出了一个个嫩绿的小芽,地上的小草破土而出,又开始顽强不屈的生长起来,花儿慢慢地绽开了它那沉睡了一冬的笑脸,动物们从冬眠中醒来,鸟儿们又开始了欢歌笑语,小溪上的冰慢慢地融化了,溪水哗~~~哗~~~地流淌着,重新唱起了欢乐的歌,蹦着,跳着,缓缓流向远方......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春天,你为何是如此的美丽,你为何拥有如此大的魔力,让万物生灵跟着你轻盈的脚步,走进春的天地,把他们带进一个神奇而又崭新的世界,真希望这一刻永远停留,让我们留住春天的美丽。

草长莺飞二月天篇5

《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村居》的译文是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咏柳》的译文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来源:文章屋网)

草长莺飞二月天篇6

[关键词]借景抒情 情境交辉 乐景写哀 化腐朽为神奇 过渡、引起情节 

引子   借景抒情或曰借景写情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手法。然而在中国古典戏曲中借景抒情也十分常见。以《西厢记》为例,曲词中就有景物描写的唱词。虽然不多,但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具体探讨《长亭送别》中几处写景的作用。

《西厢记》是古典戏曲中情境交辉的最好的典范,尤以《长亭送别》为最。写情而能“沁人心脾”方为最佳。情因景生、境因情现,二者不能割裂。其写景虽少,却对表“情”起着重要的作用。总体看来,这出戏中的景物主要是造境,它把莺莺的离愁别情放在四种不同的环境(即下文谈到的景一、景二、景三、景四)中作了境异情殊的描写,为角色的喜怒哀乐创设一个特定的环境。这种环境的确立主要作用是使情与境融合,避免了刻意写情产生的浮泛。从而使人物具有生活的具体性和真实感。《长亭送别》总是在情节转折之处,用秋景显现环境。

景一:这是赴长亭前之景。这样就把莺莺在途中的离情别绪,包笼在一径秋光之境中了,形成了情与境的交融。

景二:这里写得是秋郊长亭的离筵。不是小庭深院的团聚,所以首先渲染出暮秋凄苦之情,把整个离筵用秋的萧条气氛笼罩起来,使秋境和离情统一,愈显悲苦。

景三:这一景语,把上面全部形象都包容在苍山落照的秋境之中了。金圣叹评之为“笔力雄大”。

景四:此又一境,又一情。景随人远,情随恨长,情境关合,丝丝入扣。

《长亭送别》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支撩人的离歌,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凄艳动人。

景一:十里长亭路,相思慢慢行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支曲词是历来公认的写景名句。相传王实甫写完此句后,思虑殚尽,扑地而死(晕厥)。曲子写的是秋景,传统观点一般认为是通过萧瑟的景物烘托了人物悲凉的心情,这值得商榷。我认为这幅秋景的基调不是悲凉萧瑟的,此曲所本的范仲淹的《苏幕遮》词为“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的美丽画面。最能代表秋之萧瑟的“黄叶”在范仲淹的笔下尚且不悲,何况是色彩更加绚丽的“黄花”呢?因此,“碧云天,黄花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再加上漫山的红叶,真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一幅由蓝、黄、红构成的立体感极强的绚烂秋光图。

那么,怎样理解此处景物在表现人物心情方面的作用呢?其实,范仲淹的词上阕的景物虽然色彩斑斓,但还是为了表现的悲凉的思绪,这是以乐景写哀情。此手法在古典诗歌中是很常见的。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抒发了伤感的思乡之情,而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这是以乐景写哀情。“端正好”曲词用的也是这种手法。曲词中的一个“晓”字告诉我们,长亭送别是从早晨开始的。“碧云天,黄花地,雁南飞,霜林醉”正是刚走出家门的崔莺莺去长亭的路上看到的景色。坐在车里,看到这大好的秋光,莺莺无限惆怅。自然的美景和人生的美景从此都不会属于她。“北雁南飞”,那南飞的大雁,是要回到自己温暖的家的,而她崔莺莺的家呢,那是一个没有自由、讲求门第、热衷功名的深宅府第。况且此时她是客居途中,丧父的悲伤尚在。和张生“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的温存稍稍使自己的心情得到些许宽慰,没想到……她甚至更会想到,假如张生此时不是上京赶考,而是与她去郊外游玩,那该是何等的惬意和幸福啊!没想到母亲却对张生说:“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你明日便上朝取应去。”“母亲啊,你为什么要逼张生求取功名,世人啊,你们为什么重利轻情?”这是此时此刻崔莺莺在心里的呐喊。由此,在她的眼中,那枫林自然就洒满了离人的红泪。这幅画面,色彩热烈。热烈的色彩下,一对儿恋人踯躅于即将分手的路上。自然景境与人物心境形成强大的反差,这是以美的意境营造悲的气氛。

正因为他们的“马儿迍迍的行”,因此,快到长亭时,已是“疏林挂着斜晖”了。“端正好”和“滚绣球”这两支曲子一个早上,一个晚上,时间跨度如此之大,作者用心良苦。十里长亭路,这对儿小夫妻从早晨走到了晚上,足见难舍之情。当然这里面包含了夸张的成分。

景二:短暂饯行宴,有言难表白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这是第二幅画面:西风,黄叶,寒烟,衰草。夕阳西下,西风渐紧,“黄叶纷飞”,叶子落得又多又急,不是“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的温柔状态,而是肃杀的,是秋风扫落叶,一股冷嗖嗖的感觉袭上身来。再笼以寒烟、缀以衰草,一动一静,愈觉凄冷。饯行之宴就在这样一个冷风冷色的场景中开始了。

这是通过莺莺眼看到的秋景。这是一场沉默的晚餐,除了几个人物应酬性的对话外。在即将分别的筵席上,二人有多少知心宽慰的话要向对方表白啊,可是一切都是沉默,只剩下两个人的叹息声。这沉默和叹息埋藏着莺莺心中无限的“怨”。目睹眼前瑟瑟的西风、黄叶、寒烟和衰草,莺莺的怨情滚滚涌出。

“幺篇”曲词怨张生“轻别离”“情薄”,甚至不希望他进京赶考。“满庭芳”曲词怨母亲“供食太急”,在本已很短暂的饯行宴上居然还不肯回避,弄得莺莺和张生不能温存话别,只能“暗送秋波”。“朝天子”曲词中莺莺痛斥世人追逐名利的心态,充分表现了她珍视爱情、鄙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极目是黄叶纷飞,眼前老夫人面沉似水。西风瑟瑟之中一片沉寂。“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这恰恰是莺莺怨极产生的幻觉。

“霎时间”言筵席时间很短,可是读者却同曲中二人一样感到这场沉默的饯行宴是那样地漫长。而他们在赴长亭的路上,走了一天却显得时间那么短,这也许就是情人心中的时间辨证法。

景三:把酒相告别,情殷意切切

[四边静]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

[四煞]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宴席结束,余人散去,唯有一对恋人和红娘。“两意徘徊”言二人依恋难舍,但“落日山横翠”,又不得不分手了。看到眼前的横山,又心里不禁一沉,因为没有山的阻挡,分手之后,还能以目相送片刻,使思念之情得到慰藉。

莺莺再也无法沉默了,刚才筵席上被压抑的情感此时一下子释放了出来——用泪。莺莺“把酒”向张生告别。她有太多的话想说,却又不能在这即将分别的瞬间全部倾吐出来,一时语塞的莺莺有的就是泪。一个“哭”字确实胜过千言万语。“哭”中甚至有些绝望的成分,“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莺莺觉得自己剩下的只有梦,她寄希望在梦中与张生相见。果然,下一折戏(第四折)就写了莺莺做梦追张生到草桥店要与其一起上京的情节。然而,一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对即将远行的丈夫,确实是不能“一个'哭'字了得”,如此岂不太“低俗”了。所以当莺莺心情平静下来时便有殷殷的嘱托。尤其“五煞”曲词的嘱托,说得多么一往情深!情意切切,让人不忍卒读。此时的莺莺,她是那么地软弱、孤独、无助、温柔又伤感,让人挥之不去。

而当她莺莺连梦也没有的时候,或曰梦也不能圆她见张生一面的时候,她就只有望眼欲穿了。于是便有了“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的描写。这个场景说不上新颖别致,在古典诗词中很常见。可用在这里却化腐朽为神奇,十分真切地表现了莺莺的孤独思念之情,这是莺莺的大痛苦和大悲凉,也是中国古代妇女的大痛苦和大悲凉。

一个女子,西楼独倚,怅望古道衰柳,心上人迟迟不归。这个形象很使人想起古代的弃妇。从而自然带出“二煞”曲词中莺莺对张生些许的请求,或曰乞求。莺莺害怕自己倾心的爱全部付出后被玩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身名门的崔莺莺未必不懂得这个道理,张崔的“两情”,在莺莺看来,就怕不是“久长时”,那么她就更要在乎朝朝暮暮。中国古代妇女的命运悲剧可见一斑。

景四:独自长徘徊,心愁车难载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这是后两只曲子。这个场景写莺莺送别张生后,迟迟不肯归去,怅然若失、徘徊反侧的情景。精彩之处是情景交融,细腻地刻画了莺莺几起几伏的思念之情。

“青山”三句写莺莺刚刚送走张生后,始终目送他渐行渐远。直到张生转过一片山,山、树和暮蔼淹没了张生。此时莺莺转过眼睛,西风之下,她看到的是夕阳古道,只剩自己孤独地站着。“无人语”有二说,一是古道无人,寂静荒凉;一说张生已去,再无人与莺莺知心相谈。总之,这句是写莺莺思念的心情开始渐渐平缓下去了,就要回家了。可就在这时,她却突然听到了一声“马嘶”。这马嘶无疑告诉莺莺她的心上人此时就在路上,这使她已经平静了的心骤然又涌动起离别的悲苦之情。她又不忍心马上回家了,这才有了“懒上车儿”的想法。这是“一伏一起”。

随着马嘶声的渐渐远去,莺莺的心情又开始慢慢平静下来。再加上红娘在一旁的催促,莺莺要动身走了。当她就要抬脚登上车子时,下意识地再一次环顾四周,也许她在寻找什么,而她看到的只是四面暮蔼沉沉的青山。她也下意识地望了一下张生离去的远方,那里是一轮如血的残阳即将没入山巅。而突然间,“一鞭残照里”,这是莺莺万万想不到的。残阳的余晖中瞬间出现了一个黑色的起马人的剪影。他正跃马扬鞭,他是谁?是张生。莺莺两度平静下去的心情再一次空前地激荡不已。这是“再伏再起”。本已相思之极的她此时真是“遍人间烦恼填胸臆”,眼前的车子是如何也载不起的了。

关于“一鞭残照里”,也有二解。一说写实,即如上文所言;一说写虚,即莺莺幻觉。二说均可,幻觉亦表明莺莺的思念之切。或许,被莺莺误看成的残照中的“一鞭”,就是一头暮归的牛呢!

结论:以景造境,情境交辉

草长莺飞二月天篇7

译文: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高鼎《村居》

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3、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清·吴友如《题画诗》

译文:风筝只依靠风的力量就能有矫健的英姿,不用凭借羽毛丰满。牵着的红线向天空飞去,这就是直上青云通畅道路。

4、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清·孔尚任《燕九竹枝词》

译文:小孩子成群结伴,穿着红裤子放起风筝,提着风筝线怒骂老天爷:人人都夸奖你春天来得早,你为啥不起一阵春风把我的风筝送上天。

5、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唐·高骈《风筝》

草长莺飞二月天篇8

早春二月,大地被春姑娘染成了绿色,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清朝大诗人高鼎走出乡村居所,欣赏着这美丽的田园景色。

小草探出了脑袋,长出了新芽,桃花、杏花、梨花、迎春花……都竞相开放,瞧,脚底下探出尖尖的脑袋小草好像在跟高鼎捉迷藏,远远望去绿油油的一片.走近一看,却又似乎躲藏了起来,真是“草色遥看近却无”啊.河两岸的杨柳换上了嫩绿的外套,那一片片细嫩的叶子,宛如琴键,被调皮的春风按出了“沙沙”的响声,仿佛在演奏一首春的颂歌.几只黄莺在柳丛中卖弄这清脆的歌喉,时而俯冲下降,时而侧身飞行,时而落在树梢,仿佛在逗诗人开心。高鼎被这美丽的景象陶醉了,情不自禁地说:“啊!多美的景色呀!”

草长莺飞二月天篇9

1、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2、沂水春风: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3、春*撩人: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4、春华秋实:华:同“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

5、红情绿意: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6、春风雨露:像春天的和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7、草长莺飞: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8、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9、着手成春:着手:动手。一着手就转成春天。原指诗歌要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刚一动手病情就好转了。

10、半晴半阴:又晴又阴,阴晴不定。形容春天至初夏季节阴晴不定的天气。

11、触手生春:一动手就转成了春天,富有生机。形容技术高明神奇。

12、双柑斗酒: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13、风光旖旎:形容景色柔和美好。

14、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15、春蚕自缚:缚:缠束,捆绑。像春天的蚕作茧那样,自己把自己缠束起来。

16、李白桃红: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17、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18、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19、春冰虎尾: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20、柳暗花明: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21、姹紫嫣红: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22、花香鸟语: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23、春笋怒发:春天的竹笋迅速茂盛地生长。比喻好事层出不穷地产生。

24、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25、和风细雨: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26、雨丝风片: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

27、春*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28、春暖花开:本指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现也比喻大好时机。

29、莺歌燕舞: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30、傍柳随花:春天依倚花草柳树而游乐的情调。比喻狎妓。

31、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32、春风和气: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33、柳绿花红: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34、莺歌燕语:黄鹂歌唱,燕子呢喃。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35、春山如笑: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36、春回大地: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37、花明柳媚:形容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

38、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39、枯木逢春: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

40、鸟语花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41、百草权舆:权舆:草木萌芽状态。指花草萌芽,春天到来。

42、腊尽春回: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来了。

43、万古长春:万古:千年万代,永远。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

44、春意阑珊: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45、春晖寸草: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46、春寒料峭: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47、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48、满园春*: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49、桃红柳绿: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50、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51、蝶恋蜂狂:指留恋繁花似锦的春光。

52、回春妙手: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53、花明柳暗: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54、春意盎然:春意:春天的气象。盎然:丰满、浓厚的样子。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

草长莺飞二月天篇10

于是,那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鸟儿,不时盘旋于诗人笔端,成为争相吟咏的题材。如天鹅古称“鹄”,诗人阮籍的“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双翮凌长空,须臾万里逝。”赞美了它远举高飞、无所畏惧的品格。孔雀美丽可爱,韩愈咏孔雀诗道:“翠角高独耸,金华焕相差。”丹顶鹤体态优美,鸣声嘹亮,早在《诗经》中就有“鹤鸣九皋,声闻于天”的记载。鸳鸯自古被喻为爱情鸟,唐・吴融在《鸳鸯》诗中写道:“翠翘红颈覆金衣,滩上双双去又归。长短死生无两处,可怜黄鹄爱分飞。”鹦鹉性慧情通,唐代刘禹锡《和东天鹦鹉》诗云:“养来鹦鹉嘴初红,宜在朱楼绣户中。频学唤人缘性慧,偏能识主为情通。”红腹锦鸡为山地留鸟,宋文同的《锦鸡》诗:“高原濯濯弄春晖,金碧冠缨绘彩衣。石溜泻烟晴自照,岩枝横月夜相依。”将锦鸡的风采描写得极为传神。李白视锦鸡为吉祥鸟,他在流放夜郎时,有诗曰:“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锦鸡放赦还”。燕子活泼可爱,不嫌贫富,刘禹锡写道:“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人笔下的鸟儿真是举不胜举,歌咏不绝。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儿是大自然的歌唱家,能给人一种声情交融、动静和谐的意趣。难怪诗人们不惜在鸟啼上花费笔墨,尽情倾诉。宋梅尧臣的《黄莺》诗:“最好声音最好听,似调歌舌更叮咛;高枝抛过低枝立,金羽修眉黑染翎。”把黄莺鸟动听的鸣叫,描写得传神之极。鹩哥鸟不仅善于模仿其它鸟类的叫声,还善于学人语,唐代白居易对此赞不绝口:“耳聪心慧舌端巧,鸟语人言无不通”。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李德裕的“春鸠鸣野树,细雨入池塘”、韦应物的“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宋代苏舜钦的“帘虚日薄花竹晴,时有乳鸠相对鸣”、杨基的“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这些诗句所见略同地突出了鸟啼这一特征,绘声绘色,声色俱佳,有动有静,动静相宜,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似乎鸟儿欢快的啼鸣就在眼前,真有物我合一的意境。在众多描写鸟啼的诗句中,宋代诗人陆游《鸟啼》诗值得一读,诗云:“野人无日历,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闻鸦舅,苗稚忧草茂……”诗人把鸟鸣和农事耕作联系起来,给人以启迪。南北朝诗人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道出了诗人对鸟鸣的独到感受,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逢鸟感怀,同样的鸟儿,由于处境、心情、视角的不同,诗人们所流露的情感也不尽相同。前蜀诗人韦庄的咏燕子诗:“去岁辞巢别近邻,今来空讶草堂新。花开对语应相问,不是村中旧主人。”诗人通过描绘一对燕子归来寻访旧主人的情景,以表达留恋故国的思乡情感。宋代诗人魏野曾在一首诗中借啄木鸟的无私胸怀,来表达人类的愿望:“千林蠹如尽,一腹馁何妨。”唐代李白把鸟视为自由的化身,他所写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描写了大鹏鸟的雄姿和超人的力量,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由的向往。唐代白居易的30句《燕诗示刘叟》诗:“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诗人以鸟喻人,声情并茂,讴歌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宋代李弥逊的《春日即事》:“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流露了寂寞忧伤的情感,读来令人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