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56:32

黔之驴篇1

柳宗元《黔之驴》中的黔驴相对于老虎而言,技艺欠缺,最终落得一个被“断喉、尽肉”的可悲下场,为后人留下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等讽刺意味极深的成语,千百年来为人所耻笑。每次教学,总是按部就班,以教参为本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学生在思考探讨之余,似乎还意犹未尽,总感觉黔驴身上还有点东西没有挖掘出来。在引导学生探析之后,逐渐清晰明朗,那就是黔驴在诸多方面也是可悲的,实引人为之叹息。现作粗浅阐释,敬请方家指正。

首先,黔驴的命运是可悲的。黔驴对自己的命运,毫无可选择余地,完全受人控制。这样任人摆布的命运也就注定了他的悲剧。文章开头就明确告诉读者,“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从而交代了黔驴的来历。驴在自己家乡吃的是草,干的是拉磨、载物、人骑的活。生活虽然苦点,但也还是蛮滋润的。只是因为好事者的一念之想,坐了一回船,作了一次长途旅行,来到了黔地,身不由己地变成了一头黔驴,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更为可叹的是。既能拉磨,又会载物,并且能让人骑在身上颠的发狂的神通广大的驴子,到了黔地却毫无用处,“至则无可用”,竟然被“放之山下”。从某种意义上说,黔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失去了在黔地展示自我的机会。无可奈何之下,开始了世外桃源的生活,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身边存在着危险。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也就为黔驴的悲剧拉开了序幕。

其次,黔驴在黔地的生活是可悲的。到了黔地。黔驴举目无亲,奔友无着,为了打开一片天地,黔驴收心敛性,与世无争。按照个人的生活逻辑,开始了一头真正意义上的黔驴的生活。黔地山高林密,水肥草茂,也许是这样优越的生活条件让黔驴悠哉游哉,忘乎所以,甚而有点乐不思蜀了。殊不知,在他的生活范围内已经闯进了一名危险分子――老虎。这是一个好奇心强、从不服输、称霸动物世界的极端残忍的家伙。黔驴遇见他。真是倒了八辈子霉。这家伙先是“蔽林间窥之”,接着“稍出近之”。小心谨慎地了解驴,而黔驴呢?他依然遵循着什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理念,过着自己那陶渊明般的生活。惬意之时,竟然还高歌一曲,来了“一鸣”。这着实让窥视他的老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同时也把自己“大嗓门”、“无异能”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本质暴露在老虎的面前。用柳宗元的话说就是“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从黔驴的角度来说,他与外无争、于世无扰,安恬惬意于自己的生活。偏偏老虎打扰了它宁静的生活,“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跟着是“稍近益狎”,最后竟然“荡倚冲冒”。在黔驴的意识里。你不是咱的朋友,咱“井水不犯河水”,咱不和你玩,咱们保持一定的距离总可以吧?!但你却不住地拉近距离,真是十足的无赖。靠近也就罢了,你还碰一碰、靠一靠、撞一撞咱,更让人恼火的是,老虎这家伙还、戏弄于咱,这就是公然的挑衅,一下两下也就算了,中国人讲究事不过三呀!你万般的挑衅,咱已经不能再礼让了,对你再客气的话。天理难容呀!咱要拿出杀手锏,让你知道驴王爷也是有三条腿的。于是黔驴铆足了劲。狠狠地“蹄之”。让黔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老虎这家伙却轻盈的一跃,很轻松地就躲开了。由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黔驴到了黔地后,整天在老虎的窥视、、戏弄甚至挑衅中生活,无可奈何、忍无可忍之下,奋力一击,却被对手轻易躲过,是何等的可悲可叹呀!

最后,黔驴的结局是可悲的。老虎运用各种经典的方式对黔驴进行充分的试探、了解后,认识了黔驴的本质,对黔驴悍然发动了攻击。在老虎“跳踉大嘲”声中,我们仿佛看见黔驴哆哆嗦嗦、茫然不知所措的情景。黔驴变成了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老虎轻而易举地“断其喉,尽其肉”,扬长而去。黔驴死无完尸,英雄无葬身之地,结束了他可悲的一生,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回味空间。

用《易中天品三国》调侃戏谑的语气来讲,黔驴命运受人摆布。生活随时会出现危险,最后被“断喉、尽肉”,可叹之极,可悲之极!《黔之驴》最后一段写道:“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作者也正是在对黔驴可悲的大力渲染中,通过黔驴来警示人们: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自我感觉良好,要注意内敛,不要把自己的本领轻易示人。如果“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最终必将落得一个可悲的下场。

黔之驴篇2

(1)掌握基本的字词句子翻译;

(2)了解寓言这一文体的特点;

(3)初步运用从动作中透视心理的方法解读形象。

【教学难点】

了解寓言的文体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生合作理解课文意思)

二应了解的知识

第一,故事内容:写的是一头驴被一只虎吃掉的故事。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虎比驴强大,驴被虎吃掉很正常,这样一个正常的逻辑故事还需要下笔写吗?)

第二,故事背景:“黔无驴,好事者船载以入”。(黔没有驴,有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

第三,故事主角:驴

驴——至则无可用(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

最初驴在虎的眼睛中却是“庞然大物”“以为神”,最后却被老虎吃掉。

(可悲之处在于“无可用”)

说明:本文对老虎的正面描写远远多于对驴的描写,是不是本末倒置?

第四,情节结构。分为三个阶段,即“莫相知”“终不敢搏”“断其喉,尽其肉”。

第五,形象透视:从动作透视心理。

老虎形象分析:窥——视——近——遁——习——近——近——狎——计。

(1)窥——窥kuī,(窥、闚)kuī【动】形声。从穴,规声。本义:从小孔或缝里看——暗中察看。亦泛指观看。窥,小视也。——《说文》

老虎躲在林间“窥”,什么心理?

(2)视——视、眡、眎shì【动】会意兼形声。从见示,示亦声。见,看见。示,表现。本义:看。

视,瞻也。——《说文》

往来“视”之,什么心理?

(3)近——近jìn【动】形声。从辵(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斤声。本义:走近,接近。

近,附也。——《说文》

三个“近”各体现老虎什么心理?

(4)遁——遁【动】形声。从辵,盾声。本义:逃避。

遁,迁也。——《说文》遁,避也。——《广雅·释诂三》

为什么会“遁”?什么心理原因。

(5)习——习【动】会意。从羽。从羽,与鸟飞有关。本义:小鸟反复地试飞。

习,数飞也。——《说文》

“习”透漏出老虎什么样的心理信息?

(6)狎——狎xiá【动】形声。从犬,甲声。从犬,犬善与人玩耍。本义:驯犬。

狎,犬可习也。——《说文》

还有“亲昵,亲近而不庄重”的意思。

又说明老虎怎么样的心理?

(7)计——计jì【动】会意。从言,从十。“言”有数(shǔ)的意思;“十”是整数,表示事物成一个数目。数数字,所以有计算的意思。本义:算账;总计;计算。

计,会算也。——《说文》

到了这个时候,老虎又是什么样的心理?

小结:虎的心理变化过程:

畏惧——好奇——恐惧——怀疑——大喜

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己也——觉无异能者——终不敢搏——技止此耳(生动描写虎认识驴的经过,推动情节发展)。

驴形象分析:(同样方法,布置给同学们来做)。

鸣——怒——蹄

第六,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

本文这个逻辑正常的故事有什么寓意?为什么作者的主角却是“驴”?

黔之驴篇3

季羡林先生在1948年《文艺复兴·中国文学研究专号》上发表《柳宗元〈黔之驴〉取材来源考》一文,向我们展示了《黔之驴》的佛教因素。在文中,我们见到了最早的印度母本,(《五卷书》、《故事集》、巴利文《佛本生经》等)对驴形象的记载。

《五卷书》中大致讲的是有一城市的工匠,养了一头驴,但却因食物少而瘦的不成样子。一天,工匠在树林里面找到一张死老虎皮,就给驴披上,夜晚将它带到农田里吃麦子,守田人远远看去,以为是真老虎在吃东西,吓得都跑了。于是披了老虎皮的驴就每天享受美食。有一天,正在吃麦子的驴听见远处驴的叫声,自己也情不自禁的叫起来。守田人这才知道原来是一头披了老虎皮的驴,于是用弓箭、石头将它打死。(《益世嘉言集》与此类同,不同的是在巴利文《佛本生经》里,老虎皮变成了狮子皮,其他与此大致相似)陈允吉先生继承这一论题的研究,撰述《柳宗元寓言的佛经影响及〈黔之驴〉故事的溯源和由来》对季羡林先生的观念进一步加以补充和深化,从驴、狮子皮、老虎皮、杀驴者角度,解释印度母本、中土翻译佛经、柳宗元《黔之驴》三者之间的演化关系。(《古典文学佛教溯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近日闲读柳宗元《黔之驴》及季羡林、陈允吉两位先生的溯源之作,深感前人学术之精辟。www.lw881.com但闲暇之余则有一疑问?即面对印度寓言母本、中土佛经翻译文献选择时,为什么柳宗元选择了老虎形象结束驴的性命,而不是用人类、牛、狮子呢?再者,如果柳宗元选择了老虎,那他又是如何将母本中的“老虎皮”转化为自己笔下的“老虎”的?细检之下,再次翻阅两位先生大作。在季先生论文中,曾有《黔之驴》中的老虎形象就是来自于《五卷书》、《益世嘉言集》中老虎皮的论点。但季先生仅限于推想,并没有进行实证。陈先生则认为“《黔之驴》中所刻画的那只老虎,准确说是代表现实社会上一股强大而暴戾的邪恶势力。这一势力具有的品格,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本来就很容易同老虎联系在一起。柳宗元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黔之驴》里塑造了老虎这一形象,并深含着愤恨对它进行严峻的鞭挞。”(陈书第229页)陈先生这一观点不无道理,但其更多的是从文学意象上来理解《黔之驴》终极杀手的选择。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柳宗元选择老虎为《黔之驴》终极杀手?难道真是文学意象的原因吗?

在与《黔之驴》相关的印度母本、中土翻译佛经中,柳宗元能接触到的杀手只有用武器杀死驴的人类和用角抵死驴的牛。再扩大一点,柳宗元接触到的动物还有狮子(皮)、老虎(皮)了。在这四种中,柳宗元会选择哪一个作为杀死驴的凶手呢?

首先,柳宗元不会选择人类作为杀手。因为以人类杀死驴作为整个寓言的结局在印度寓言母本《五卷书》、《故事集》、巴利文《佛本生经》中已经是相当常见,具有印度文学的特色,并且流传广泛。如果柳宗元用人类来杀死驴,那就在故事两大主角及其结局选择上仍然落入印度母本的老俗套,根本无法体现柳宗元的聪明才智及其独到之处。作为一代文豪,柳宗元不会这么傻的。

其次,柳宗元也不会选择牛作为杀手。一方面以牛杀死驴作为整个寓言的结局在中土佛典《增一阿含经》、《群牛譬喻经》、《经律异相》中也多次出现为人所熟知。

《经律异相》卷第四十七《驴效群牛为牛所杀二》曰:

群牛志性调良,所至到处,择软美草食,选清凉水饮。时有一驴,便作是念,我亦效其饮食。即入群牛,前脚把地触娆彼牛,效其鸣吼而不能改,其声自称我亦是牛,牛角抵杀舍之而去。(出《增一阿含经》第二十卷)

如果柳宗元用牛来杀死驴,那在故事两大主角及结局选择上仍然落入佛经的老俗套,也无法体现柳宗元的聪明才智及其独到之处。再者,就个人感情而言柳宗元也不愿意让牛作为凶狠的杀手。柳宗元是牛的赞美者,他在《牛赋》一文中就对牛的勤劳和善良进行赞赏,同时又对牛最终成为牺牲品感到惋惜。可见在审美情趣上,柳宗元是非常欣赏牛的,并常以牛来喻己。因此既不愿意落入俗套,在感情上又无法接受自己喜欢的牛作为残忍的杀手,所以柳宗元也不决会选择牛来杀死驴。

若知牛乎?牛之为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毛革疏厚。牟然而鸣,黄钟满ㄕ。抵触隆曦,日耕百亩。往来修直,植乃禾黍。自种自敛,服箱以走。输入官仓,己不适口。富穷饱饥,功用不有。陷泥蹙块,常在草野。人不惭愧,利满天下。皮角见用,肩尻莫保。或穿缄滕,或实俎豆。由是观之,物无逾者。不如羸驴,服逐驽马。曲意随势,不择处所。不耕不驾,藿菽自与。腾踏康庄,出入轻举。喜则齐鼻,怒则奋踯。当道长鸣,闻者惊辟。善识门户,终身不惕。牛虽有功,于己何益?命有好丑,非若能力。慎勿怨尤,以受多福。(《柳宗元集》卷二)

那么在剩下的动物,柳宗元只有在老虎和狮子之间选择杀手了!

选择狮子还是老虎?如选择狮子结果会怎样?如果选择了老虎,那又如何将老虎皮转化成老虎?这一系列的选择又摆在柳宗元的面前。

面对这些难题,选择老虎是《黔之驴》的最佳结局!这是中唐志怪改良文风及大唐民众接受度最终决定的。

在狮子和老虎之间,柳宗元只能首选老虎,这是创造杀手的第一步。柳宗元深知文学作品要想流传长久,就必须得在民间百姓、文人士大夫阶层中扎根。选择一个民间百姓、文人士大夫很少见过的动物形象,还是选择民间百姓、文人士大夫很熟悉的动物形象是文学作品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而当时无论是在中土的自然分布数量,还是传统文化、志怪文学的地位,老虎都远远胜于狮子,更为唐人所接受。

关于狮子的记载,先秦时期已有,但仅见于书籍。汉代直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狮子更多是在书籍中见到,或是去西域诸国才能看到。《魏书》卷一〇二记载西域诸国时说:“(者至拔国)其国东有潘贺那山,出美铁及师子”、“(悉万斤)其国南有山,名伽色那第,山出师子”、“(波斯)又出白象、师子、大鸟卵。”《太平广记》卷四四一引《博物志》记载说“魏武帝伐冒顿,经白狼山,逢狮子。”

此外,随着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西域诸国朝贡献的频繁,狮子也小规模的进入到中土。《太平广记》卷四四一引《伽蓝记》说“后魏,波斯国献狮子。”《梁书》卷五四记载“滑国普通元年,又遣使献黄师子、白貂裘、波斯锦等物。”《旧唐书》卷三太宗下记载:“夏四月壬寅,康国献狮子。”同书卷八《玄宗上》记载:“波斯国遣使献狮子。”但这种作为朝贡礼物的狮子也仅限于皇宫贵族才能真正看到,普通文人士大夫也很难见到,就不要说民间百姓了,老百姓连真正的狮子都很少见过,就更别说在脑海里有印象了。此外,在中古志怪文学题材上,狮子也因为较晚传入中土而并没有成为志怪文学的主角。宋代四大类书之一的《太平广记》是中古志怪文学的一大汇集,在其“狮子”条记载中,仅仅收录《魏武帝》、《后魏庄帝》、《杂说》三条,并且文学可读性很差,更多的是一种史事记载。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文学题材上,狮子都不被中土世人所熟知,根本无法和其它动物题材相比。

而老虎则完全不同,它是中土世人经常见到的一种动物,经常出没于荒野村落,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到的。先秦时期就有关于老虎人性化的记载。《穆天子传》卷三曰:“西王母如人,虎齿,蓬发戴胜,善啸。”秦昭襄王时,“白虎为害,自秦、蜀、巴、汉患之。”(常璩《华阳国志》第34页,巴蜀书社1984年)中古时期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老虎在中古的分布遍布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流域以及云贵高原,活动范围扩大。但关中、巴蜀、云贵高原一带仍然是老虎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同时老虎也是大唐百姓熟悉的残暴动物,经常危害乡里,吃家畜,甚至吃人。《太平广记》卷四三〇“刘老”条说“信州刘老者以白衣住持于山溪之间。人有鹅二百余只诣刘放生,恒自看养。数月后,每日为虎所取,以耗三十余头。村人患之,罗落陷阱,遍于放生所。自尔虎不复来。”正如时人所说:“涪州界多虎暴”、(《太平广记》卷三〇七“永清县庙”条)“渝州多虎暴。”(《太平广记》卷四二七“碧石”条)

同卷四三〇“李琢”条曰

许州西三四十里有雌虎暴,损人不一。统军李琢闻之惊怪,其视事日,厉声曰:“忠武军十万,岂无勇士?”有壮夫跳跃曰:“某能除。”琢壮其言,给利器。壮夫请不用弓刀,只要一大白棒。壮夫径诣榛坞寻之,果得其穴也。其虎已出,唯三子,眼欲开。壮夫初不见其母,欲回,度琢必不信,遂抱持三子,至其家藏之。入白于琢,琢见空手来,讶之。曰:“已取得伊三儿。”琢闻惊异,果取到,大赏赉之,给廪帛,加军职。曰:“尝闻不探虎穴,焉得虎子,此夫是也。壮夫竟除其巨者,不复更有虎暴。(出《芝田录》)

再次,在文学题材上,“虎文学”也占据了中古志怪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领地而广为世人熟知,比较著名的有李景亮的《人虎传》,叙述李徵化虎,托朋友照顾妻儿的故事。其中李徵发狂所变化的老虎,富有人性,传达了失意文人的悲苦心境,整个故事情节完整,篇幅较长,是一部独立完整的“虎文学”之代表作。此外,在《太平广记》中关于“老虎”条的志怪小说还有七十九条之多,远远多于其他动物题材。在作品中老虎或化身为人,过上美满幸福的人间生活,或危害乡里,或受到感化变恶为善,或有人类变化成老虎行走人间,富有很强的文学塑造性和形象感。《太平广记》卷四三〇“张升”条曰:“唐故吏部员外张升随僖宗幸蜀,以年少未举,遂就摄涪州衙推。州司差里正游章当直。他日,遂告辞。问何往,章不答,但云“有老母及妻男,乞时为存问。”言讫而去。所居近邻,夜闻章家大哭。翌日,使问其由,言章夜辞其家,入山变为虎矣。二三日,又闻章家大惊叫。翼日,又问其故。曰:“章昨夜思家而归,自上半身已变,而尚能语。”(出《闻奇录》)”此外,在《纪闻》、《广异记》、《闻奇录》、《酉阳杂俎》等唐代志怪文学中还有很多以虎为主角的作品。这些表明了老虎形象在唐代志怪文学创作中受到文人士大夫的广泛关注,以虎为故事的主角是一种文学创作的时尚。

因此无论是黔地历史地理环境的真实感,黔地居民、大唐民众的熟悉度,还是中唐志怪文学创作的主流风气,老虎作为凶狠的主角来结束驴的性命显然更比狮子适合。

老虎选定之后,柳宗元面临的就是如何将印度母本中的“老虎皮”转化为老虎的问题,亦就是季先生在1948年所想但没有证明的那个推论,即《黔之驴》中的老虎形象就是来自于《五卷书》、《益世嘉言集》中老虎皮的想象吗?

这个证明是很简单的,因为在唐人的生活世界中,老虎皮就代表了老虎,反之,老虎也就是老虎皮的代名词。试证之。

《太平广记》卷四三〇“王居贞”曰

明经王居贞者下第,归洛之颍阳。出京,与一道士同行。道士尽日不食。云:“我咽气术也。”每至居贞睡后,灯灭,即开一布囊,取一皮披之而去,五更复来。他日,居贞佯寝,急夺其囊,道士叩头乞。居贞曰:“言之即还汝。”遂言吾非人,衣者虎皮也,夜即求食于村鄙中,衣其皮,即夜可驰五百里。居贞以离家多时,甚思归。曰:“吾可披乎?”曰:“可也。”居真去家犹百余里,遂披之暂归。夜深,不可入其门,乃见一猪立于门外,擒而食之。逡巡回,乃还道士皮。及至家,云,居贞之次子夜出,为虎所食。问其日,乃居贞回日。自后一两日甚饱,并不食他物。(出《传奇》)

虎皮也是女性变为老虎的一种重要工具,有了它,老虎可以随时变为美女,美女也可以随时变为老虎。《广记》卷四二七记载天宝年间,有个选人入京,路上遇见一漂亮女子,结为夫妇,一天,“女人大怒,目如电光,猖狂入北屋间寻觅虎皮,披之于体,跳跃数步,已成巨虎,哮吼回顾,望林而往。”唐人申屠澄有一美妻,温柔贤惠,一日“于壁角故衣之下,见一虎皮,尘埃积满。妻见之,忽大笑曰:“不知此物尚在耶。”披之,即变为虎,哮吼拿撄,突门而去,澄惊走避之,携二子寻其路,望林大哭数日,竟不知所之。”(《太平广记》卷429)

不仅人类知道穿上老虎皮变成老虎,连伥鬼都知道虎皮的神奇。《太平广记》卷四三一“荆州人”就记载伥鬼拿老皮蒙人,使之变成老虎的事情。

荆州有人山行,忽遇伥鬼,以虎皮冒己,因化为虎,受伥鬼指挥。凡三四年,搏食人畜及诸野兽,不可胜数。身虽虎而心不愿,无如之何。后伥引虎经一寺门过,因遽走入寺库,伏库僧床下。道人惊恐,以白有德者。时有禅师能伏诸横兽。因至虎所,顿锡问:“弟子何所求耶?为欲食人?为厌兽身?”虎弭耳流涕,禅师手巾系颈,牵还本房。恒以众生食及他味哺之。半年毛落,变人形。具说始事,二年不敢离寺。后暂出门,忽复遇伥,以虎皮冒己,遽走入寺,皮及其腰下,遂复成虎。笃志诵经,岁余方变。自尔不敢出寺门,竟至死。(出《广异记》)

可见,唐人思维世界中,不管是男的、女的,只要披上老虎皮就马上可以变成老虎。换言之,老虎皮就是老虎的代名词,这在唐代民众中是习以为常的一种思维,连鬼都知道。而作为唐代的一代文豪,柳宗元的思维世界也不例外,在面临大众习俗与唐代志怪文学中“老虎皮与老虎”互换情节的冲击,因此在柳宗元眼中,他所看到印度母本中的“老虎皮”自然而然就是大唐民众熟悉的老虎了。这不是一种文学意象上的互转,而是一种历史社会环境印象的互转。

但事情并没有结束,柳宗元眼中印度母本中“老虎皮”转化成“老虎”形象的互换是基于唐人思维世界及唐代志怪文学中常见的“老虎皮与老虎”互换情节的影响。再进一步探讨,连柳宗元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他所采用这种常见的“老虎皮与老虎”互换情节却又来自于古老的羌族文化。

中国各民族自古就有崇拜老虎的习俗。《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了“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炎帝欲侵凌诸侯。”于是轩辕氏号召熊、罴、貔、貅、虎等诸侯,“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其中就有崇拜老虎的“虎方”。其他少数民族如彝族、羌族、白族等也多崇拜老虎神灵,可以说,崇拜老虎是中国古代各民族很早就有的一种风俗形式。

但众多少数民族中崇拜老虎皮的则只有羌族一个。羌族很早就崇拜老虎,《汉书地理志》说汉代人称呼羌人为“罗虏”,即为虎族的意思。他们认为自己是老虎的后代,虎皮对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用老虎皮裹尸火葬,灵魂才能还原为老虎。在他们的眼中,虎皮具有神奇的灵气,是人们重新复生,返回人间的重要法宝,死去的魂魄只有通过披上虎皮,才能重新变成人类,返回人间。正如《南齐书》卷五九对羌族的习俗评价说:“俗重虎皮,以之送死。”就是指的这个意思。而唐代又是一个民族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大时代,许多少数民族文化走进长安、洛阳再传播到全国各地。羌族亦是与唐王朝往来频繁,受到汉文化影响很深的一个少数民族。《旧唐书》、《新唐书》记载了羌人与唐朝战争、朝贡,羌人来到长安、洛阳定居生活的事情。频繁的文化交流和羌人汉化也使得羌人的虎皮神话进入到大唐文化,继而传播到全国各地,影响到整个唐代志怪“虎文学的创作,”也就出现了许多老虎脱掉虎皮就是美女、俊男,穿上虎皮就是老虎的美丽传奇,给唐人思维世界中的虎精形象添上了浓重的羌族色彩。

所以说,季羡林先生1948年的推想是正确的,在柳宗元的思维世界中,印度母本中的老虎皮自然而然就是大唐民众熟悉的老虎了,但他没想到的是,他煞费苦心的改良却成为古老羌族文化传说流传的见证。

黔之驴篇4

当真驴就如此不堪,落得个被世人嘲笑的形象?再读这篇文章,从作者写作此文的时代背景及其个人遭逢出发,不禁产生了新的思考。

柳宗元早年性格刚正不阿,处事正派,执着于“励材能,兴功力,致大康于民,垂不灭之声”。

为了排遣内心的郁闷和不平,他把悲恸的触角伸向贬地的自然山水,在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又不免透露出寂寞孤愤、高怀傲物的情感。

充满痛苦的贬谪生涯,使作者人格明显发生了变化。荒蛮之地,生存环境恶劣,加上政敌的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残酷的政治迫害,严重损伤了他的健康,着实令人可叹。他落魄于苦闷的现实,频频以罪人自居。忧伤与痛楚溢于言表。即便如此,他仍对朝廷抱有幻想,“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甚至为了重返仕途,他写了很多求援信,乃至在信中写了很多阿谀奉承的话。因而,此时的柳宗元,压抑、困顿,山水不足以解其优,此外又没有东西可供寄托,只有让精神在凄怆哀怨、酸楚无助中孤独漂泊。他不免对朝廷、对自己都有了新的审度,重新定位。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作者创作了《黔之驴》这一代表性寓言。

至此,我们再读文本,虎驴相斗,到底寓意何在?

首先,驴是平原川道百姓家中的日常家畜,它的用途多为拉磨和驼人载物。它虽赶不上马的快捷俊美,但也是踏实耐用的工具。百姓爱它唯恐不及。驴本不是“黔”地之所产,唐朝之时的“黔”地所辖范围乃现在的湖南西北部分,包括湖北西南及贵州东北一小部分。这些地区山高路远,阴雨连绵,驴,的确没有在此生存的本领。驴的本事也不在与打架斗殴,争抢闲游。驴的生存环境变化了,它的功用也消解了,由“有用之物”变作“无用的废物”。当真给了驴一记闷棍。显然好事者乃是罪魁祸首,但是人们却把罪名扣在了“驴”的身上。

且让我们再看看在虎驴争斗的过程中,驴的反应。

首当其冲,“鸣”。公驴又名“叫驴”。驴的鸣叫是不一般的。曾经震撼过世界的意大利歌唱家卡卢索,要求他的学生向驴子学习发声,因为在他看来,驴的发声是最合理的。公驴四蹄叉开,驴头高昂,肚子一鼓一扇,声音远至几十里开外;驴叫又是最科学的,口腔、胸腔、腹腔产生了共鸣;驴叫很投入,大叫之后,往往体力消耗很大。有别于先秦诸子的手法,柳宗元的寓言中缺少人物的问答,虎驴接触的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对话,多是心理描写,“驴一鸣,虎大骇”,虎听到驴高亢响亮的叫之后,的确非常害怕。试想,虎乃百兽之王,什么阵势什么场面没有见过,还真是被驴这一鸣吓得够呛,可见驴鸣是有一定的威慑力的。可见,驴的叫声也是具有一定的威慑力的。

俗话说“只有尽其用,方可显其能”。看得出来,驴是有绝招的。但是“好事者”不尽其用,任其被害,实在可悲!所以,透过表面的结论――老虎是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英雄,黔之驴是个徒有其表罪有应得的“庞然大物”,更深沉悲愤的,也即作者真正的寓意是――黔之驴是个有才而不得用的典型,正如作者自己,老虎是个残暴的凶手,地头蛇,像极了当地的恶势力,好事者是有眼无珠的愚昧者,当朝皇帝以及那些守旧派。

写作此文时,作者二度被贬,在贬谪途中再次遭贬,其内心的落魄、酸楚又有谁能读懂。像驴一般,可谓短暂的虚张声势、短暂的得势,暂时赢得上风之后,还是免不了要在被观望之后迎来虎的反扑。再怎么垂死挣扎,最后都无力反抗。驴死,是作者心力交瘁之后的心死。柳宗元参与变革时是32岁,其后王叔文被赐死,他有近十年时间在永州度过。从三十而立至四十不惑,本该是人生中最得意最风发的时段,作者一落千丈,跌落谷底。贬谪期间,山高路远,朝中无人,皇帝不念。改革之时,位越高,这样的贬谪所带来的心理落差就越大。改革之时所期望的越大,此时心中的失望就越强烈。作者远离朝廷,无法也无力再度返回,无法企及,没有出路,看不到出路,希望之光已然暗淡,预见了个人悲剧性结局。

《黔之驴》中为什么作者没有让虎驴展开对话?因为说了,也无法改变事实,任何的辩言都是无力的、苍白的,都是无法改变事实。

《黔之驴》中的驴,纵然滑稽、纵然可悲,却恰恰是作者的真实写照。驴且做了一个驴该做的事情,现了驴该现的本领,他且做了一个臣子该做的事,何来讽刺“外强中干”之说。与其这样说,还不如说是柳宗元看透看穿了朝廷、改革和自身,试图用一种辛辣而又令人酸痛的嘲讽,用“驴”这样无奈的荒诞的自我形象来劝诫他人警示同僚,表达内心的悲愤。就像驴,纵然有“鸣”“蹄”这样的技能,也无奈“好之者”随意弃之,也无法阻挡更强大的虎撕咬、吞噬自己,在好事者与虎的合力之下,终究会被“吃”,落得个惨死的下场。

【参考文献】

[1]高乐.论柳宗元《黔之驴》新谈,《安徽文学》,2011年第6期.

[2]郑继猛.论柳宗元寓言的荒诞性,《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3]卢松林.浅析柳宗元“永贞革新”失败前后人格的变化,《文苑经纬》,2009年第10期.

[4]袁宝.对执着理想的咏叹――论柳宗元贬谪时期的辞赋创作,《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第8卷第3期.

黔之驴篇5

老虎刚要吃驴,有一只好心肠的狼一脚把老虎踢倒了,拉起驴就跑,可是老虎很快就追了上来。

突然狼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把驴藏好,用一个麻布袋做了一个假驴,想骗老虎,老虎阴险狡诈,很快就识破了这驴是假的,所以又追上驴和狼了,狼决定和老虎决斗,大家都知道浪是不可能打败老虎的,可是狼不怕牺牲保护驴,它和老虎打过来打过去,非得打个你死我活,驴也想来帮忙,可是它不知道该怎么办,驴就用它的绝技,一脚踢过去,老虎就晕了过去,于是驴和狼就把老虎拉到了树丛里,驴非常感谢狼帮助了它,从此它们成为了好朋友。

初一:纸灰机girl

黔之驴篇6

1、张强由于学些不刻苦,考试的时候面对交张白卷,真是黔驴技穷了。

2、看他猛搔头皮,当已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就饶他一回吧!

3、孔明先生对孟获七擒七纵,孟获纵非黔驴技穷,亦会为之仁德屈服。

4、如果这些办法都无法解决问题,那我可就黔驴技穷了。

5、她一口气唸了一长串的绕口令,直让跟进的他陷入黔驴技穷的境地,急得脸红脖子粗。

6、我看他如今是黔驴技穷,变不出花样了。

7、修车师傅放下扳手说:“我黔驴技穷,这车我修不来。”

8、当年美军在越南最终黔驴技穷,黯然撤出。

9、他们队虽然开始凭体力好占了一点上风,但很快黔驴技穷,被我们打得溃不成军。

10、待我摆下了阵势,对方不来便罢,()要来,必让他黔驴技穷,无计可施。

11、我就不信他有多少花样可变,如今黔驴技穷,只好乖乖投降了吧!

12、对不起!我会唱的歌都唱完了,已经黔驴技穷了,请容我下臺一鞠躬。

13、他耍的是长鞭,要是能欺身上前,贴近而斗,他可就要黔驴技穷了。

14、他没啥本事,等黔驴技穷时,我再出手将他降服。

15、现在看来,这个可恶的家伙已经是黔驴技穷了,我们对他不得不防着点。

16、而就在最近,还有报告称摩萨德已经黔驴技穷了。

17、看上去阿桑奇越来越像已经没有秘密可挖,黔驴技穷了。

18、这些经济学家说,美国已转向限制性财政政策,未来还会明显收紧,而货币当局已经快要黔驴技穷了。

19、当“文化”这个词主导政策辩论时,你就知道大家都已经黔驴技穷了。

黔之驴篇7

1、黔驴技穷,汉语成语,读音为qiánlǘjìqióng。黔:今贵州一带。穷:尽。后用“黔驴技穷”借指仅有的一点本领也用完了。出自《三戒·黔之驴》。

2、近义词:无计可施、束手无策黔驴之技。

3、反义词:神通广大、力大无穷。

4、成语故事:从前黔地一带没有毛驴,有一个好事者从北方运来一头毛驴放到山脚下吃草,山上的老虎发现了这个怪物,开始只有远远的望着,然后慢慢地靠近毛驴,被毛驴大叫吓了一跳,最后发现毛驴只能用蹄踢,再也没有别的本事就跳上去饱餐一顿。

(来源:文章屋网)

黔之驴篇8

“为什么?为什么你们人类在提到我们驴时,总是要在‘驴’字前加上一个‘笨’或者‘蠢’之类的字眼?”

“也许就是因为柳宗元写的《黔之驴》吧!在他的笔下,驴虽属庞然大物,但是不堪一击,被老虎三下五除二地吃掉了。于是,从此以后,你们便成了愚蠢、外强中干者的象征。”我漫不经心地回答。

“我们驴本来就不想与老虎冲突;我们也不像你们所说的一无是处,我们有我们的本领:把我们牵到石磨边,我们便可以躬身拉磨;把我们套到车上,我们便可以奋力拉车;把我们骑在胯下,我们便可以屈身驮人……我们的用处可多着呢!”

“……”我无话可说。

它越说越来劲儿:“放着我们的这么多本领不用,偏偏驴把放到山野里去和老虎打仗,自然会‘黔驴技穷’。也都怪那个‘好事者’用驴不当,才造成我那可怜的同伴死去的悲剧……”

“也许那个‘好事者’是想把驴放到别的地方锻炼锻炼,开阔眼界。他也是出于好心呀!”我急着帮“好事者”辩解。

“但是,如果你们人类也抱着类似的观点去使用人才,强迫人家在陌生的地方学本领,迫使学有所长的人弃捷径而走弯路,到头来不是不仅什么也没有学到,还虚度光阴,浪费了一个人才了吗?”

我再次无言以对。

黔之驴篇9

关键词:驴文化内涵习惯表达翻译

一、引言

自古以来,动物与人类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处于世界中心的人类,与万事万物产生联系,并影响着它们。比植物更高级的动物,对人类的影响也是深刻的。万千动物,其形态、习性都各不相同,人类根据自身的需要,从动物中获得各种所需之物。动物在与人类互依互存的同时,对人类语言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动物名词在人类的语言中不仅仅指代某种动物,也被逐渐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

由于中西方地域、历史、文化等的原因,动物名词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也有同有异。拿“驴”来说,因其憨笨的形态和不知变通的习性,中西方文化中都将驴看成是“蠢笨”的代名词。但是,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驴的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如在美国,驴还代表着“”。这些驴文化的相似性和相异性对翻译英语中与驴相关的习惯表达提出了要求。要既不失偏颇地翻译它们所传递的意义,又准确地将其背景文化诠释出来,则需充分了解中西方“驴文化”的异同,并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

二、驴在汉英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一)驴在汉语中的文化意义

据研究,驴的出现可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左右殷商铜器时代。驴始现于塞外,自秦代以来,才逐渐进入内地,当作稀贵家禽。《史记》曾记载:“匈奴奇畜即驴骡也”,《汉书·习语传》也曾曰“乌桓国有驴无牛”,何承天《纂文》又曰“驴,一曰漠骊”。这些记载都表明驴本是匈奴人在荒漠地带繁衍的牲畜。驴进入中原内地后便沦为役畜,作为驮运货物,拉磨之用。驴虽然能吃苦耐劳,但是因其憨笨的外表,总是与“蠢笨”脱不了联系,是呆傻的代名词,汉语中常有“蠢驴”“笨驴”等词。随着时间的推移,驴的蠢笨形象逐渐根深蒂固,因此,很多与驴相关的表达多为贬义。驴主要用于拉磨,许多歇后语便由此延伸而来,如“磨上的驴——听喝的”“磨道里的驴子——走不出圈套”讲的都是驴的蠢笨,没有主见。中国古代文化里讲述的有关驴的故事不胜枚举,最有名的莫过于唐宋家之一柳宗元写的《三戒·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1]讲的是驴刚到黔这个地方时,能唬住老虎,但随着老虎对驴的了解日益增加,终于不再害怕,最终吓跑了驴。该故事逐渐家喻户晓,“黔之驴”也随之有了文化内涵,并衍生出了“黔驴之技”“黔驴技穷”等成语,意为“无计可施,江郎才尽,束手无策”。

驴虽说一直和“蠢笨”联系在一起,但却为画家和诗人所喜。驴和画家联系在一起,最早源于《韵府群玉》:“孟浩然尝于灞水,冒雪骑驴寻梅花,曰:‘吾诗思在风雪中驴子背上’”。晚唐宰相郑綮被人问起是否有新作时,也答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而后便有了《灞桥风雪图》《驴被行吟图》。驴子在整个构图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若换成马或车,画中便体现不了文人那种孤、傲、清、困、闲、逸的意境。[2](p26)由此可见驴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地位。

(二)驴在英语中的文化意义

纵观西方历史,“驴文化”也可谓源远流长,影响颇大。驴不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其蠢笨的特征不改,故西方的驴文化在此与中国的“驴文化”颇有相似,其中驴都有“蠢笨,倔强”的含义。抛却“蠢笨”,驴“吃苦耐劳,谦恭”的特点却也不容忽视,在西方,驴甚至还曾出现在《圣经》中,与神灵有关。《圣经·旧约·民数记》第22章就与驴有关。其中记载:古希伯来人从埃及出来后进入西奈半岛的旷野,他们在旷野里走了四十年后到达约旦河东摩押平原。摩押王看到希伯来人众多,心里非常害怕,便派人去请先知巴兰来诅咒他们,巴兰骑上驴应邀前去。但是上帝为了保护希伯来人,派出天使阻拦巴兰。巴兰的驴子极为聪明,看到天使后明白了上帝的旨意,三次躲开了天使,使巴兰免受其伤害,却挤伤了巴兰的脚。巴兰不明真相,发怒杖打驴子。上帝于是叫驴开口说话,驴子言明真相后,巴兰放弃了诅咒古希伯来人。因此,驴子挽救了巴兰,也拯救了古希伯来人。后来,“巴兰的驴子”(Balaam’sass)在西方文化中有了特定的文化意义,指代那些平常沉默驯服,现在却突然开口抗议的人。《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也有关于驴的记载:“锡安的民哪,应当大大欢喜,耶路撒冷的民啊,应当欢呼!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他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谦谦和和地骑着驴,就是骑着驴的驹子。”[6]耶稣的驴并不属于他,他一无所有。因此,他领悟了匝加利亚先知的一则寓言,并且所有以色列子民也都能够明白此则寓言。在那时,战马是军事力量的象征,但以色列真正的国王不愿骑着高头大马,因为他不愿参与世界的势力争斗。他骑着的毛驴是贫穷的代表,没有军事价值,象征着和平。

“驴”在西方文化中还有另一种特殊的文化意义,那便是代表美国的“”。“”最早和“驴”联系在一起是在1828年美国领袖杰克逊竞选第七任总统时。当时对手贬斥他是“笨驴”,讽刺他主张“让人们统治”。1870年,纳斯特画了一头驴登在《哈泼斯周刊》上,讽刺当时反对内战的人。这副漫画使“是驴”的含义逐渐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驴子虽蠢笨,但人却视其为聪明又勇敢的动物。1880年,在总统选举中开始以驴作为党的代表动物。1874年,纳斯特也曾画了一头摔倒的大象来代表共和党。后来共和党把大象当成党的代表动物,因此,和共和党之间的争斗也被称之为“驴象之争”。

三、有关驴的习语和谚语的翻译方法

“驴文化”在中西方都源远流长,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文化底蕴更加深厚,生命力也更加旺盛。根据驴的形态和习性衍生出来的文化在中西方均有相似之处,但因两者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方式等,中西方的“驴文化”也各有不同,而正是这种相异性,才使得“驴文化”更加完整,异彩纷呈。不管何种文化,都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既来源于生活,又对生活产生影响。“驴文化”也是如此。随着“驴文化”的不断深化,人们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便与驴产生了联系,尤其是语言方面。中西方关于驴的习语和谚语可谓多如牛毛,数不胜数。这些习语和谚语将驴的意象糅杂其中,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为增加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将这些习语和谚语准确又不失其灵动地翻译过来尤为重要。翻译这些语言前,充分了解两种“驴文化”能为选取合适的翻译方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总的来说,翻译英语中与驴相关的习语和谚语有三种方法:直译法,意译法和套译法。

(一)直译法

上文提到,中西方的“驴文化”存在许多相似之处。正是这些相似之处为直译法提供了可能性。当英语中驴的一些相关表达能在汉语中找到相同或相似的对应形式时,便可将其直接译出,无需改动。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适合直译的情况。英语中与驴有关的一些习语和谚语在汉语中虽没有对应形式,但其意义表达很明确,不需多加解释就可从字面意义了解其内涵,此种情况也可采用直译法。

(1)theassisknownbyhisears.

见耳识驴。

(2)Youstupidass!Howcouldyoudoathinglikethat?

你这头蠢驴!怎么会干出那种事儿来?

(3)anassendureshisburdenbutnotmorethanhisburden.

驴子能负重,但不堪超过力所能及。

(4)Jestwithanassandhewillflapyouinthefacewithhistail.

你如果跟驴子开玩笑,将被驴尾打耳光。

(5)Heisanabsolutedonkey.

他倔得像头驴。

(6)ifadonkeybrayatyou,don’tbrayathim.

驴子惹你,你别跟他缠。

(7)anassisbutanassthoughladenwithgold.

驴子驮着黄金也还是驴子。

(8)theassthatbraysmosteatsleast.

叫得最多的驴吃得最少。

(9)everyasslovetohearhimselfbray.

驴子喜欢听自己的嘶叫。

(二)意译法

与直译法不同,意译法不是照搬原文结构,不对原文作任何修改,而是将译文从原文的形式中解放出来,只提取原文的精髓,诠释原文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中西方“驴文化”的差异性,有时不容许译者不加修改地直译,否则只会让目的语读者不知所云。在对不同文化因素下产生的不同习语进行翻译时,不能完全保留其字面意义,这时就要采用意译的方法侧面传达出原文的隐含意义。有时要想翻译能配合好上下文或为了保留原文的完整性,还必须舍弃原文的语言和结构风格。[7](p111)

(10)theasswagshisears.

傻瓜装聪明。

(11)Hewenttotherebyshank’smare.(mare:母驴)

他步行到那。

(12)thebossmakesallthedecisionsandihavetodoallthedonkeywork.

老板做决定,而我总是干又笨又累的活儿。

(13)trytoforgiveyourroommates’donkeyact.

尽量原谅你舍友的一些过失。

(14)i’venotseenareal,oldfashionedpantomimefordonkey’syear.

我许多年没看过一出真正的老式哑剧了。

(15)eventhoughJamesretiredfrompoliticstenyearsago,hecanstilltalkthehindlegoffadonkey.

尽管詹姆斯退出政坛已有10年,但他仍然唠叨不休。

(16)thatcandidateisanassinalion’sskin,hewouldneverhavethecouragetostandupforanycause.

那个候选人是一个说大话的懦夫,他决不会有胆量为任何事业挺身而出。

(17)theyalwayswrangleforanass’sshadow.

他们总是为小事争吵。

(三)套译法

一些与驴有关的习语和谚语在汉语中虽然找不到完全相对应的表达方式,但仔细思量后便会发现其表达的意义在汉语中可用另一种语言形式来表达。习语或谚语之所以生命力如此旺盛,是因为此种语言形象生动,所要表达的意象也活灵活现,完美地诠释了人们使用此表达方式时所带有的感彩。因此,翻译这些习语或谚语时,在目的语中套用功能效果等同的习语或谚语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8)thedonkeymeansonethingandthedrivermeansanother.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9)ifyoumakeyourselfanass,don’tcomplainifpeoplerideyou.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20)ahungryasseatsanystraw.

饥不择食。

四、结语

中西方的“驴文化”异彩纷呈,不仅充实并丰富了英汉两种语言文化,更使得两种语言极具魅力。与驴相关的习语或谚语很好地将驴的形象和习性杂糅其中,将此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感彩表现得淋漓尽致。关于驴的这些习语和谚语是英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研究这些习语和谚语的翻译对丰富翻译理论与实践,提高翻译能力大有裨益。

(本文属湖南省社科基金外语科研联合项目“言外之意翻译的关联理论视”,项目编号[12wLH48];湖南省教改项目“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项目编号[2005(280)];中南大学研究生培养办项目“文化翻译学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71333000408])

参考文献:

[1]柳宗元.柳宗元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王文丰.中国画之驴文化趣谈[J].砚边絮语,2012,(2):

26~27.

[3]洪佩奇,洪叶.圣经故事(新约篇)[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8.

[4]周启强.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黔之驴篇10

       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创新能力十分重要,而逆向思维是求异思维的一个重要分支,隶属思维的独创性,在作文立意方面尤显重要。笔者以为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逆向立意是作文是否具独立性的关键,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智力作基础,必须有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作支撑。也就是说,知识智力是通向逆向立意的阶梯的材料,材料的构筑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最后把学生引向逆向立意的殿堂,材料可从课文入手积累再构筑。 例如《黔之驴》的故事中人们一直在嘲笑黔之驴,视其无能,然物既有其所长,亦必有其所短,驴被老虎吃掉,人们还落井下石,此种做法应予批判,应给黔之驴“鸣冤”!还有,人们在嘲笑送驴到黔的时候,有无想到“改革变通”?明白一点,就是嘲笑者是中国人思想保守的痼疾的长者,只会高呼捍卫,只知惊叹“越轨”。稍有风吹草动,即视为异端,非施火刑不可。刘和珍的惨遇不是这种表现吗?黔之驴的狭隘可以休矣!《阿Q正传》中阿Q精神是国民软弱性的代名词,几十年人们已是下了定论。然而阿Q爽直真诚,是爱是恨绝不含糊,宁肯演出“恋爱悲剧”或惨遭毒打,也不像许多现代文明人那样当面竖大拇指背后吐唾沫,脸上一堆笑怀里一把刀。他每次失败后受辱之时总是咬紧牙关,从不灰心,准备下次有机会反攻。他的这种做法跟诸葛亮又有什么不同呢?诸葛亮不是常败将军吗?人们为什么要赞美神算诸葛,而贬低阿Q呢?明白地说,与其劳神竭力、费尽心机手段去追求那些水中月,雾中花,用失败者的痛苦窝囊自己一辈子,不如认真剖析自己,告诉自己在哪一方面才是真正的强者,用胜利者的心态去俯仰人生。人,该有点“阿Q精神”。

二是逆向立意取材于观察,用之于现实,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提出已富有现实意义的而不落窠臼的观点来。如闻过未必当喜。有很多人知过不悔、改过不惮,以致重蹈辙覆,这种不把前车之覆当作后车之鉴的做法不能倡导。又如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完美总是一个悲剧。完美永远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彼岸世界的理想,它只能作为一种绝对理念的东西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之中,而不会现成地放在现实生活中供人们把玩。美,就是断臂的维纳斯,没有缺憾,就不足以勾魂夺魄,就不是真正的美。

 三是逆向立意的风格是匕首投枪,无私无畏,去掉唯书、唯上、唯师的思维定势,善于发现并揭露人生、社会、历史中的不良面,在揭露中有让人思过、改革进取的效能,但也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持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例如邯郸学步本来是个贬义词,邯郸学步者没有学到理想的步法,又忘记了原来的步法,只好爬回燕国,成了千古笑料。这笑料实际上是一具面纱,有很多人不愿也不敢向别人学习,于是对“邯郸学步”加以嘲讽,这嘲讽就成了为自己开脱的面纱,而且是温情脉脉的,这些人没有胆量更没有胸襟,所以就只能永远守着自家的一点香火发呆。如果总是害怕忘了自己原来的走法,又怎能学到新的走法呢?矫枉却不敢过正,甚至害怕过正,那是一种扼杀新意的思维方式,是地地道道的蜗牛哲学。夜郎自大使中国落后,我们大可不必担心学会了用刀叉而忘记了使筷子,学会了开小汽车而忘记了推独轮车,学会了人家的电脑而不会舞弄自己的算盘,要有邯郸学步的精神和勇气,不要再为丑陋的面容上披着粉色。

当然,逆向立意有其局限性,并非所有的立意都能逆向。逆向立意应在审题的基础上确立,我们提倡立意的新颖,而新颖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基础上,立意的正确与否,往往与思想认识,看问题的角度有关,离开实际的逆向立意是空中楼阁,是胡言乱语,逆向立意不仅是艺术,更应讲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