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十篇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十篇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59:41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篇1

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的是人的认识,其中最核心的观念就是关于人的认知结构理论以及儿童的认知建构过程这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的理论知识对于我们当代教学的自我生成思想有着无可比拟的启迪作用,指引着建构主义模式下的教学生成思想的发展与完善。

一发生认识论认知结构对教学生成思想的原理启示

皮亚杰的认识结构中包括图式、同化、顺应、平衡这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达到平衡,儿童的智力便会得到发展。认知结构的四要素对于教学生成思想的原理解释有着进一定的影响。

(一)图式揭示了教学生成思想的生成基础

图式指可变的动态的结构,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儿童的图式不断地发生变化,变得越来越复杂,并逐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这就是知识的生成。

在教育生成思想中,图式揭示了生成思想的生成基础,只有在图式的基础之上才可以建构更加复杂的图式。图式是我们生成的起点,在最基本框架存在的基础之上我们才可以据此完成知识的生成,在知识生成的最初阶段,必须要确立基础图式,生成才有了起点,这样才可以继续完成学习的任务,达到知识的最终生成。

(二)同化与顺应揭示了教学生成思想的方法过程

同化指主体把客体纳入自己的图式之中,从而引起了图式的量的变化。顺应是指主体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因而引起图式的质的变化,去适应客体。

在教育生成思想中,同化与顺应揭示了生成思想的方法过程,自我思想的建构必须通过同化与顺应以引起图式的量变与质变,这样外在知识便可以通过这两种方法过程变为我们自己的知识,知识的自我生成也就这样进行着。只有遵循同化与顺应的方式来生成建构我们的知识,知识的生成才会更加的深刻、完整,同化与顺应正是如此协调互补地相互配合,完成着知识的生成建构。

(三)平衡揭示了教学生成思想的稳定发展

在教育生成思想中,平衡揭示了教学生成思想的稳定发展,通过平衡要素的作用,知识得到了稳定有序的发展并予以强化,而平衡所强化的不只是知识生成的过程,而且还强化着知识生成的结果,只有达到了平衡,我们的知识的生成才得到了巩固与加强,达到平衡的生成性知识也就真正地成为我们自己的知识,在以后的运用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再现以及完善。

二发生认识论认知建构过程对教学生成思想的过程启示

教育思想的生成也是顺应着儿童认识的顺序来进行的,每个阶段都存在与知识生成的不同联系。

(一)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两岁左右)

在儿童智慧的萌芽阶段,知觉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活动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对于感知运算阶段来说,虽然该阶段儿童的各方面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甚至很多的基本能力儿童还没有具备,但是对于知识的建构来说,在这个阶段已经出现了萌芽,这种萌芽式的自我生成甚至连儿童自己都没有体会到,但是生成却一直发生着,只是以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发生并存在于儿童的学习过程之中。在这一阶段儿童的发展成就是获得了客体永恒性以及目标定向的行为,这些简单的认识都是通过潜意识下自我生成完成的,虽然看起来像是一个感觉与直觉的习惯过程,但实质上是儿童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知识的过程。

(二)前运算阶段(两岁左右到六、七岁左右)

在儿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儿童头脑中有了事物的表象,而且能用词代表头脑中的表象。他们能进行初级的抽象,能理解和使用初级概念及其间的关系。对于前运算阶段来说,孩子们已经进入了知识生成与建构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对于儿童来说是关键的,在这一阶段的孩子虽然还处在2—7岁的低年龄段中,但是他们的学习能力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于外界的知识已经有了很多的认识,只是这些知识的完善方面还做得不够好,在这一阶段孩子们的语言能力迅速发展,形成了动作图示的符号化,也就是可以使用字词、手势、标记、想象等符号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都为之后的认识建构以及知识生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这些能力的获得也包含着自我生成的因素,孩子们对于相关能力的获得不只是一味的简单模仿得来的,自己的思考与揣摩也是获得相关能力与知识必不可少的一步,尽管我们看起来他们的自我生成不明显,但是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三)具体运算阶段(六、七岁左右到十一、十二岁左右)

具体运算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过程中的飞跃阶段,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出现一些新的能力。对于具体运算阶段来说,儿童还是处在知识的迷茫期,他们获得了很多,但是他们所获得知识与技能又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生活,尤其是那些更加渴望成人生活的孩子们,对于知识的完善更加的渴望,所以说在这一阶段中,孩子们依然在联系着如何建构自己的认识,生成自己的知识以完善自己的各个方面,在这一阶段中儿童学会了守恒性与可逆性,并且实现了去自我中心主义,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只有完全地接受这个世界,不以自我为中心,才可以更好地认识身边的事物与外在的知识,换句话说,就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生成知识的能力,不只是片段性的建构与生成,而是一种真正的生成。

(四)形式运算阶段(十一、十二岁左右到十四、十五岁左右)

对于形式运算阶段来说,孩子在思维上已经基本是一个成年人了,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完全地、自主地认识外面的世界,并且将外在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才可以算是完全自主的进行知识的生成,而这种生成的锻炼是通过之前的阶段一步一步训练而来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自己建构自己的知识,懂得如何使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内涵,随着生成经验的进一步丰富,生成性的知识就产生了,对于认识的建构以及知识的生成也达到了一个比较完美的地步。

三发生认识论思想对于教育生成思想的实践启示

教育生成思想也遵守着皮亚杰的认识理论而发展着,所以说,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对于教育生成思想也有着很深远的意义与启示,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揭示了教育生成思想的主客体构成

皮亚杰的理论认为,活动是主客体形成的基础,婴儿刚出生的时候,主体和客体完全是混沌一气的,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什么主体和客体可言。婴儿只是凭借着身体的活动和外界发生关系,并逐步达到主客体之间的分化,从而在分化的基础上建立起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通过活动使得主客体进行了分化,主客体有了明显的界限,我们才可以进行相关的知识生成。我们知道我们想要内化的知识必须先被我们当做外部的知识来看待时,我们才有可能去主动地建构,将外部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运用生成的方法去学习知识,组织生成自己的知识,所以说,主客体的分离为教育生成思想的完成埋下了伏笔。

(二)揭示了教育生成思想中客体与主体认识的无限性

皮亚杰告诉我们,“客体是不依赖我们而存在的”,尽管主体可以通过活动、知觉或概念作为中介逐步去接近它,但却永远不可能完全地达到它、穷尽它。既然客体是无限的,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也就必然是无限的,任何认识都不会是不可逾越的终极真理。所以,皮亚杰得出了如下的结论:“任何一门科学都总还是不完善的,经常处于建构的过程之中。”发生认识论揭示了客体知识的无限性,也就是为我们实施教育生成提供了无限的客观材料,只有客观的无限,我们才有认识的无限,我们才有去生成自己知识的无限可能性,而主体的认识也是随着客体的无限性而无限地扩展,主体通过对客体知识的生成建构,完善着自己,而认识的无限促使着我们永无止尽地学习奋斗,朝着期待中的自己而前进。

(三)揭示了教育生成思想中主体的能动意识

皮亚杰十分肯定地说:“客体首先只是通过主体的活动才被认识的,因此客体本身一定是被主体建构成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一直是人们所研究的课题,皮亚杰的理论将主体的认识归结为主体能动的认识客体的过程,通过主体的能动作用,客体知识被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知识的建构也就完成了。通过将皮亚杰的理论与教育生成思想相联系,我们发现,知识的生成也正是通过主体的主动性而完成的,如果主体失去了建构知识的主动性,那么无论主客体多么的分明,客体知识与主体认识多么的无限富足,我们都不可能完成知识的生成,因为归根到底,知识的生成总是主体主动意识下的产物,没有了主动,就没有了教育生成。

总的来说,上述阐述的皮亚杰的三个方面的新贡献其实可以总结为一个中心点,也就是说皮亚杰最重要的贡献应该是揭示了主体的知识生成的可能性,即知识主动建构的可能性。主体与客体的构成为教育生成思想提供了实践基础,因为皮亚杰将主客体的起源论证为个体活动,而正是个体活动的进行才使得知识得以建构、思想得以生成,所以说,皮亚杰为教育生成思想提供了实践的基础。客体和主体认识的无限性为教育生成思想提供了现实基础,皮亚杰的观点揭示了客体永远不可能完全到达穷尽,主体也因为客体的无限性而表现为无限性,那么无限的主体认识与无限的客体知识之间就可以存在不同的认识方式,这样一来,知识的生成就自然而然可以作为一种思想指导主体来认识客体,也是因为无限性,所以生成的思想可以无限制地进行下去,永不停歇;主体的能动性为教育生成思想提供了建构基础,主体的能动作用与生物根源使得主体可以主动生成知识,不论知识的种类如何,主体都可以运用能动性来完成知识的自我生成,这样教学生成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发生了。所以说,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完全可以和教育生成思想相结合,他的思想正好为知识的生成、学习的建构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有了这种理论支持,我们才可以很好地实践教育生成思想,在生成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内化知识、运用知识。

参考文献

[1]皮亚杰.结构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戴本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94.

[3]皮亚杰.人文科学认识论[m].郑文彬,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篇2

关键词:传统医药;知识产权期限;挑战;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116-02

一、传统医药知识相关概念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界定,传统医学是“知识、技术和时间的整体健康医护,维持健康和治疗疾病的作用性是经过验证的,并且是被接受的。它是建立在本土理论、信仰和经验之上的,被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给传统医药的定义,实际上,我国传统中医药知识是符合传统知识的特征及要件的。

二、我国知识产权期限制度的法律规定

1.专利权的保护期限。各国专利法对专利权的保护都有一定的期限,但期限的长短和计算期限的方法各有不同。“如我国、英国、法国、瑞士、比利时等国规定,发明专利保护期为20年,自提出申请日起算,但美国为申请批准之日起算20年。我国专利法规定,实用新颖、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期为10年。”[2]164

2.商标权的保护期限。“有的国家商标权规定期限较长,有的国家规定期限较短,一般为10年至15年,最长的为20年,如瑞士、美国等。我国的商标法规定为10年。”[2]170商标的保护期与专利的保护期限有所不同:商标期满后,一般可以要求续展,而且续展的次数不限,续展期限一般与原保护期限相同。

3.版权的保护期限。对版权的保护期分为精神权利保护期和经济权利保护期两种。“版权中精神权利的保护期主要有以下五种:(1)精神权利保护期无期限。(2)精神权利中的一部分与经济权利的保护期相同,其他部分(如署名权)则无限制。(3)精神权利的保护期理论上无期限,但只能在经济权利有效期内由作者或其继承人(或指定人)行使。(4)精神权利与经济权利保护期相同。(5)对精神权利的保护期没有明确规定,只是一般承认作者死后仍然存在。”[2]172

三、我国知识产权期限制度对传统医药知识保护的挑战

1.知识产权期限制度对传统医药书籍作者权保护的挑战。由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法律文化传统以及社会背景不同,导致著作权立法价值取向的不同。一般而言,英美法系国家在著作权立法中注重作品的商业价值,重视对财产权利的保护,而对精神权利的保护力度则相对不足。我国强调对精神权利的保护,著作权法第二十条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3]“在美国,1986年Hodosh硝酸钾抗过敏牙膏专利案的判决,不仅暗示了美国可免费使用我国的传统中医药知识,而且否定了《中华医药大典》”[4]。

2.知识产权期限制度对传统医药专利权的挑战。中国专利法第25条第1款第3项规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不能被授予专利权。”因此,中国专利法规定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不能被授予专利权。但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中所使用的物质和材料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则属于可被授予专利权的客体。即意味着我国的医药物品是可以授予专利的,当然要受到专利期限的制约。

3.知识产权期限制度对我国传统医药商标权的挑战。“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用来表明自己、区别他人同类商品的标志”[5]。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对商标(商业秘密除外)的保护通常要规定保护的期限。“虽然在现行商标法修改以前的长时间内要求必须使用注册商标,但却不注重商标的设计、运用,没有几个真正叫得响的品牌。一个中药品种无数家企业生产是普遍现象,如人人都熟悉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等药品通用名称,却不了解哪一个品牌的产品质量更可靠。”[6]261

广大的人士认为应把我国的中医药产品注册商标,以利于保护我国传统医药。然而“注册商标有效期为10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期满前6个月内申请续展注册;在此期间未能提出申请的,可以给予6个月的宽展期。宽展期满仍未提出申请的,由注册机关注销其注册商标。”[4]这样浪费了不必要的财产和精力。

四、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对传统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

1.知识产权期限制度有利于推动我国传统医药知识书籍作者权保护的规范化。在英美法系中,医药书籍是“已经存在于公共领域之中,是属于全人类的遗产,因此可以被用于商业开发。然而,这种“免费搭车”或“公共领域”综合征正在对本土所有者造成伤害。现存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为本土知识提供的法律保护纯粹是经济方面的,而原住民的利益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还与他们的自决权紧密相关。”[7]我们对这些不尊重我国传统医学知识的行为与举动感到愤慨。

但是,我们应该理性地思考问题。医药书籍是一种特殊的书籍,是应该利于公共利益的。因此,规定何种行为是对作者权利的侵犯,何种行为是对知识权利的冒犯,可以推动传统医药知识书籍作者权保护的规范化。

2.知识产权期限制度有利于推动我国传统医药专利保护的规范化。如果想要更好地保护自己国家的传统医药知识,就得不断规范我国相关的法律体系。如在tRips协定中,专利指发明。“而在我国专利法中,专利的种类包括了三种: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中药专利对这三种客体都会涉及。由于中药产业的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与中药本身相关的开发和研究上,所以中药专利最重要的形式是发明专利。这些做法将会推动我国的药品专利更加规范化。”[6]24为了解决本土医药国家的利益与感情,我们在使用或生产是可以说明此药品的本土地为“此国”,当然在利益分配时应该平等。

3.知识产权期限制度有利于推动我国传统医药商标权保护的规范化。在面对中医药商标权利保护的尴尬境地,国外的抢注行为,如韩国抢注我国的六味地黄丸等行为。中药的世代传承性,持续发展性,在保护期限性的制度下难以确保其权益。因此,我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挑战的压力下,社会的商标意识应不断提高,我们必须使我国的中药商标保护规范化。

五、我国的传统医药知识如何在现有知识产权期限制度下得到保护

1.我国国民的知识产权意识需要增强。知识产权期限制度的建立有着深远的意义,“对创造性成果的权利规定保护期,是为了平衡权利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如果对技术、作品等创造性成果给予无期限保护,必然会影响社会对这些成果的充分利用,阻碍社会的发展,而这绝不是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①

如印度保护传统医药知识也面临一些困难,但是印度国民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了侵犯自己国土医药知识的敌人。“姜黄案是一个很有名的案例,印度科学和工业研究理事会认为,姜黄被用作治愈伤口和皮疹已经有千年之久,因此它的药用用途没有新奇性。尽管专利权人有争议,但美国专利商标局废除了该专利。因此我国应借鉴印度的做法,这样类似于抢注六味地黄丸的行为才会得到遏制。”②

2.建立相应的国际合作研究传统医药知识的法律制度。大多数人认为,国际合作研究我国的传统医药知识是对我国的知识的掠夺,弊大于利。但是通过以下示例,可以说明这种观点是片面性的。

“萨摩亚(Samoa)岛上的原住民信奉传统医药(姑且称之为“萨医”吧)。考克斯发现其中编号为37的药材,这种药是用当地的一种名叫mamala的树的树皮熬制出来的,此树是萨摩亚特产,别的地方没有。他们从mamala树皮里分离出一种物质,能够抵抗HiV。伯克利大学将专利权的50%划归萨摩亚政府和当地村民所有。这项协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第一次承认原住民有权分享本应属于自己的专利权。”③

在国际间合作研究传统医药知识时,在面对利益分配时,必定会产生利益不平衡的现象,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国际合作研究传统医药知识的法律体系。

3.采取有期限附条件的商业秘密的手段保护中药的知识产权。面对知识产权期限制度对我国传统医药商标权保护的挑战,很多人士提出希望通过商业秘密来保护我国的传统医药的商标权,希望无期限地保护我国的传统医药。然而笔者认为应采取有期限的商业秘密保护手段。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公益性是其他物质都难以所及的,如果一味地过度保护,虽然维护了该国的经济利益,可对国民的身体健康来说是隐性杀手。因为,一旦作为商业秘密,那就意味着无期限地保护其权利。社会是不断变化的,传统的医药知识在当今复杂的社会下,需要创新,需要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和社会同步,对世界人民的身体负责。

六、结语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与疾病长期做斗争的实践产物,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医疗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知识产权期限制度下,我国传统中医药知识大量地流失。为了保护中医中药,虽然我们国家的政府也采取了大量的措施,如中药品种保护制度等,而这些制度也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了良好的保护作用。但是对于目前情形而言,要从多方面入手,全方位,立体保护中药产业,而不仅仅局限在一种保护手段。

参考文献:

[1]左言富.世界卫生组织2002――2005年传统医学战略评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报,2004,(20).

[2]蔡四青.国际商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严永和.论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4][澳]普拉蒂普・n托马斯.亚洲知识产权与传播[m].简・瑟韦斯,高蕊,译.北京:清华出版社,2009.

[5]田润.中药知识产权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篇3

反垄断制度着力于以限制或禁止垄断的方式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知识产权制度则着力于以赋予权利人专有权的方式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两者虽然有着共同的目标,但走的却是截然相反的道路。笔者认为,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将成为我们今后无可回避的话题。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问题在西方已经成为反垄断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相关案例也已引起高度关注。这个问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知识财产发展中国家,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从反垄断制度的视角看知识产权

(一)垄断的含义、现实形态与合理原则

垄断在狭义上指市场结构上的限制竞争,广义上泛指一切限制竞争行为。我国反垄断法不仅反对市场结构上的限制竞争,也反对其他限制竞争行为,基于此,本文采广义说。尽管我们从理论上可以对垄断作上述抽象的定义,但经济发展阶段状况的变化仍然深深地影响着反垄断政策,各国立法出于技术性原因也往往对垄断不作定义,这就使得垄断含义的非确定性至为明显。另一方面,垄断的含义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美国的反垄断以反托拉斯著称,德国则以反卡特尔为代表,日本以反私人垄断为己任,中国则又以反行政垄断为特色,不同民族状况的差异导致了垄断的含义各不相同。

值得重视的因素还有竞争的现实可能性。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状态可以分为完全竞争、有效竞争(垄断竞争)和绝对垄断。事实上,完全竞争和绝对垄断在实践中出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完全竞争虽然是最优选择,但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一定程度的垄断,因此这种最优选择在现实环境中并不存在,大量存在的是垄断竞争形态,即市场主体处于某种程度的垄断状态下,追求最大限度的有效竞争。这种形态是次优选择,但却是现实的和可行的。

这些因素使合理原则这一灵活的策略浮出了水面。合理原则使反垄断法能够在反垄断适用和适用例外之间寻求平衡;为反垄断司法在克服成文法的固有缺陷的过程中提供依据;为反垄断法和其他法律制度的协调找到坐标。因此,当今国际上反垄断立法和司法的主流表现为对市场支配地位进行低度立法,将对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制限定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范围内也就不足为奇了。既然市场支配地位必须以合理为要件,那么知识产权人享有市场支配地位的限度当然也不是绝然不能讨论。

(二)适用例外与知识产权

在遭遇知识产权时,反垄断法传统地将其列为适用例外范畴。反垄断法适用例外亦称适用豁免,指反垄断法规定在某些特定领域中允许一定的垄断状态或者垄断行为存在,而不追究其法律责任的特别制度。日本有学者认为适用例外可以分为“本来的适用除外”和“后退的适用除外”,其中知识产权的反垄断豁免属于前者。然而,发达地区的晚近立法和司法似乎使上述传统观念受到了冲击,反垄断适用例外的适用在总体上正日益呈现缩小趋势,而知识产权市场支配地位的滥用也逐渐招致反垄断措施的适用。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在1995年共同了《知识产权许可的反托拉斯指南》(antitrustGmdehnesfortheLmensmgofintellectualproperty),系统阐述了关于知识产权的基本看法、对许可证协议的分析方法和反垄断法律适用原则。此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关于微软案的终审裁决也再次明确了微软公司的搭售行为是对著作权的滥用,构成了对反托拉斯法的违反。欧共体也规定:任何在共同市场内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只要该行为会影响成员国之间的交易,将会因与共同市场抵触而被禁止。在这个领域,欧洲法院最具影响力的案例莫过于magall案了,法院认定在Rte、itV和BBC三家电视台没有向消费者提供共同的电视节目预告单的情况下,被告凭借著作权阻止magdl公司制作电视节目预告周刊的行为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事实上,在知识产权发达地区的上述立法和司法活动是有其原因的。知识产权虽是合法的专有权,但它毕竟一定程度地限制了竞争,而这种对竞争的限制是利益权衡的结果。知识产权制度并非完美无缺,只是其消极后果在法律容忍的范围内罢了。由于拥有知识产权往往会使企业在某一特定市场上形成事实上的支配地位,至少是加强这种地位,因此如果有关企业的支配地位被用来实施非法限制竞争的行为,那么这种对市场支配地位的不正当运用行为就违背了自由公平竞争的原则,同样会构成对反垄断法的违反。

二、从知识产权制度的视角看反垄断

知识产权应当是包括工业、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的人类智力活动所产生的一切权利,其客体是智力成果,它们与文化技术信息密切相关。这些信息与有形载体相结合便可以大量复制,载体是人们为了方便信息传播和保护的需要而设置的躯壳,其灵魂是信息。知识财产并不包含在躯壳的复制品中,而是在复制品所反映的信息中。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知识产权制度保护的是权利人对信息财产的专有权,但这并不必然使知识产权的保护延及对权利人市场支配力的保护。因为人们根据现有信息通过自身的智力劳动而创造出类似智力成果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而事实上也确实有不少智力成果不乏竞争性替代物,这就会使知识产权权利人难以支配市场。因此,简单地从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推理出知识产权权利人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是不全面的。当然,既然法律赋予知识产权权利人以专有权,那么权利人也完全可能在某一期间和地域内自然地形成市场支配地位,换言之,一定信息财产的合法垄断地位。“只要拥有这种市场支配力不具有维持或进行垄断的意图”,那么市场支配力的存在本身就并不构成违法,正因如此,“基于某项知识产权而拥有市场支配力的企业,其经营和许可行为应当更加谨慎。”

在讨论知识产权制度时,我们还不得不提及该制度的创设目的和价值取向。正如《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第7条规定的那样,“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执法应当有助于技术创新以及技术转让和传播,有助于技术知识的创作者与使用者相互收益并且是以增进社会和经济福利的方式,以及有助于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显然,知识产权制度天生是平衡的产物。知识创新与知识传播的平衡意味着知识经济既要求知识的大量生成,又要求知识的迅速传播;知识创新与知识应用的平衡意味着知识经济既鼓励知识的大量生成,又渴望知识的广泛应用,进而达成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总体平衡。这些看似完美的追求,因为过分地期望鱼与熊掌的兼得,反而常常使我们无奈地面对以下悖论:“没有合法的垄断就不会有足够的信息生产出来,但是有了合法的垄断又不会有太多的信息被使用。”“初看起来,知识产权是一种先进制度,然而实际却是一种既能促进也能延滞国家产业的制度。因此,人们在进行技术转移时既应积极利用这一制度,又应对其加以适当限制,做出全面考虑。”

我们在建构知识产权制度时,出于对其目的的考量,已经在知识产权法中预设了针对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内部制约机制,著作权法中的法定许可制度、合理使用制度、专利法中的强制许可制度、知识产权权利用尽制度等等皆出于此。从兼顾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要求出发,知识产权制度要实现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不仅应当考虑到维持企业间的竞争秩序,而且还要进一步考虑到消费者选择商品的权利,使知识产权的各机制之间保持内在的协调。知识产权的滥用不仅与知识产权法自身维持社会整体效益的目标之间有所抵触,而且与有效竞争的理念存在冲突,也极易与民法上的公平、诚信和公序良俗等基本原则发生背离。相应地,知识产权的滥用除了要受到知识产权法自身规范的限制以外,至少还要受到民法的基本原则和反垄断法的限制。它们可以从各自特有的角度出发,确保知识产权这一合法专有权的行使不背离法律设定它的基本宗旨。“知识产权法自身的规范的限制属于内部限制;而民法的基本原则和反垄断法的限制则属于外部限制,且一般属于对权利人权利行使的限制。”这样看来,用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进行规制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当然,在实施知识产权滥用行为规制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反垄断法本身的属性以确定一个恰当的规制范围和角度。正如《欧共体条约》第81条规定的那样:知识产权许可要构成违法。它必须是因限制竞争而受到该条禁止的协议、决定、联合行为,或者系其手段。因此,只有在特殊情况下,知识产权的行使才会依条约第81条的规定受到限制。所以,反垄断法规制的“知识产权的滥用主要表现为在行使知识产权的过程中不正当地限制竞争的行为。这是由反垄断的社会本位性和保护竞争的特点和调整角度所决定的。”

结 语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篇4

[关键词]康德时间空间飞矢不动

[中图分类号]B51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087-01

康德把人类的知识分成两个部分:一是纯粹的知识,二是经验性的知识。康德说:“先天知识中那些完全没有掺杂任何经验性的东西的知识则称为纯粹的。”而先天知识是指:独立于我们的经验、甚至独立于一切感官印象的知识。笔者认为,康德的纯粹的知识就是作为我们经验性知识的基础,亦指由自然世界展现给我们并以此作为经验性知识的支撑。我们的外感官和知性对自然给予我们的对象进行认识,并把逐渐积累起来的认识赋予一定普适性,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经验性知识。

带着康德的疑问即纯粹数学知识何以可能?并从数学知识开始分析。在几何学中,有下面两个命题:1=1;a=a。在数学中是成立的。在逻辑中,这是同一律。那么在自然中的事物如何与异于自身的事物发生关系呢?

通过空间,譬如一千米,这个距离是通过空间中事物的彼此位置来确立的。现代物理学中,我们知道事物之间彼此的位置是相对的。康德认为,只有通过空间,事物成为我们的外部表象才是可能的。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曾提出过著名的论辩:飞矢不动。他说,在任一给定的时刻,飞矢不在运动中,它是静止的,占据的空间与它所位处的它自身是相等的。所以,如果时间正是诸时刻之和,那么飞矢就是不动的。也就是说,通过数学中的叠加原理,即飞矢经过的时刻1+飞矢经过的时刻2+……+飞矢经过的时刻i=飞矢所用的时间;那么飞矢在时刻1的位移+飞矢在时刻2的位移+……+飞矢在时刻i的位移=飞矢的自身。而飞矢的自身与它所占据的空间是相等的。因此在任一给定的时刻飞矢是静止的。在这里芝诺对飞矢运动所经过的空间没有加以限制,飞矢运动的时间是一维的,这个不需要外在的限制。正如几何学中的命题:在同一个平面内,经过两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其中在同一个平面内就是对空间的限制。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芝诺的这个论辩:我们可以确定飞矢在飞行的过程中是前后相继的,飞矢在飞行过程中的时间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绵延”,我们所知觉到的飞矢的飞行时间是以这个先天的“绵延”为基础的。在几何学中,我们限制了空间,确定了a点到B点的位置关系即它们之间存在一定距离,飞矢从a点开始起飞,在任一给定的时刻,飞矢都占用与它自身相等的空间,这个空间也是连续的。既然空间也是连续的,飞矢在飞行过程中也是连续的飞行。

我们认为飞矢的运动是一个变速曲线运动。这个运动路径可以抽象为一个笛卡尔坐标系中的关于时间的函数来计算,通过积分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飞矢的位移量及其经过的空间的量,通过这个数字我们可以判定飞矢在限制的空间里是运动的。在飞矢的变速运动过程中,任一给定的时刻都有它所对应的空间的量。

我们再来看一下芝诺的这个命题本身:飞矢不动。在这个命题中出现了这个问题:即芝诺承认矢是飞行的矢,运动的矢,也就是说矢的飞行进入了我们的知觉,并给予我们以“飞”的表象。在后续的命题中,芝诺又看到了飞矢与它自身相等的空间,得出飞行的这个矢相对于与自身相等的空间是静止的,在这个结论上芝诺是正确的。相对于我们的理智来讲,矢飞行经过的空间是可以无限分割的,同理飞矢的时间也是可以无限分割的。“飞矢不动”在我们可感知的时间和空间中,不符合我们头脑里的“叠加原理”。因为它一开始就逃脱了数学的空间,走到中途后突然想返回到数学中去,数学从它逃脱的那一刻就对它关上了大门。

那么时间和空间有什么关系呢?根据现代物理学,我们得知宇宙起源于某种类似于能量大爆炸,正是这一事件同时开始了时间,以及在时间中开始产生空间。矢的飞行与空间和时间是紧密联系的。正如康德提到的几何命题:凭三条直线可以有一个图形。在这个命题中,康德指出,我们无法从“直线”和“三”这个概念推出这个命题来,我们的一切努力都会是白费,你将发现你不得不求助于直观,正如几何学所做的那样。空间的这种纯直观,运动才有可能,我们才能确定矢是否在飞。确定了这个矢在飞,那么它的位移量就出来了,经过了无数与自身相等的空间后,数学空间和时间的连续成为可能,空间上的运动也就形成了。

【参考文献】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篇5

关键词:微积分问题情境构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45-01

所谓的问题情境化教学,主要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问题情境化教学的意义就在于通过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形成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并从中获得新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主要从四个“问题情境”谈一下微积分的概念教学。

1“极限”教学中的“问题情境”

我们知道极限思想贯穿整个微积分的始终,是微积分的基本思想。因此,帮助学生构建极限思想是微积分教学首要的基本任务。

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是一个获得经验、思维投入的过程,是一个积极建构的过程,让学生经历和探索“问题情境”,可以促进知识的理解,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1]。从历史上看,我国古代的截丈问题“一尺之棰,日截其半,万世不竭”,还有刘徽的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小,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些具体而生动的“问题情境”都包含了极限的重要思想,由于历史原因,我们没有进一步研究探索,因而错失了发现微积分的良机。教师既要结合历史又要构造生动的“问题情境”将极限思想映射其中,学生们就会在生动的问题情境中体会极限思想。在结合情境体会极限思想时,我们会不约而同地与古代数学家再现,并构建极限概念。反过来,学生们也会按照极限概念去寻找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将极限思想投射到具体情境中去,举一反三,使学生们牢牢把握极限思想。

通过“问题情境”构建起来的数学概念,不仅可以使学生生动自然地完成知识目标,培养数学应用意识,而且还可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进而完成课程的情感目标。下面我们再以“微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来感知数学情境化教学的魅力。

2“微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

一元函数微积分主要包括一元函数微分学和一元函数积分学。一元函数微分学主要寄寓于物理中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几何中平面曲线的切线斜率这两个问题情境。

还原经典情境,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发展和重组过程,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我们知道,在学习导数概念时,当教师设置好引人入胜的变速直线运动学习情境时,学生就可以通过测量或者电脑模拟来观察平均速度逼近瞬时速度的过程,也就是路程函数的平均变化率趋近瞬时变化率的过程。教师的关键在于,通过引导,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并建构这一极限过程。通过这个“经典情境”,学生不仅可以自主地建构导数概念的数学模型,还可以不由自主的体会极限的思想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运动变化的观点,为进一步促成这一哲学观点,教师又可以通过数学史上切线定义的历史演变,引入平面曲线的切线斜率这一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建构导数概念的数学模型。比较这两个问题情境的共性,抽象出导数概念,可以培养学生概括抽象问题的能力。如果关注这两个问题情境中的具体函数,就要解决导数的计算问题,帮助学生建构基本导数公式和导数的运算法则就成为自然的事情了。如果关注问题情境中函数增量的近似计算,引入微分概念的数学模型就很自然了。对一元函数来说,可微和可导是等价的,一元函数微分学的知识框架就基本建构起来了。

通过数学史上的“问题情境”,还原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既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发现意识,还可以促进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积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会进一步体现这一观点。

3“积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

一元函数积分学是一元函数微积分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元函数积分学主要寄寓于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这两个问题情境。

众所周知,不定积分实际上是导数和微分的逆运算,因此,一元函数积分学的主要内容是定积分及其应用。定积分概念产生的问题情境是求不规则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这两个问题情境装饰得生动有趣,尽可能地吸引全体学生参与进来,并使他们积极主动去探求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通过把不规则平面图形划分为曲边梯形,进而把求不规则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划归为求相对较规则的曲边梯形的面积。通过求曲边梯形面积的过程: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使学生形成化整为零,以均匀近似代替非均匀,积零为整取极限的积分思想,实际上这也是求连续非均匀变化总量的通用方法。类似的还有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这个问题情境。通过以上两个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建构定积分的概念,定积分实际上是一种无限求和[2]。如果关注问题情境中的具体函数,就要解决定积分的计算问题。通过建构牛顿―莱布尼兹公式解决定积分的计算以后,进一步关注这两个问题情境,将用定积分求连续非均匀变化总量的方法提炼出来,形成微元法以达到拓展和应用的目的。这样,一元函数积分学的知识框架也基本建构起来。

在微积分的教学实施中,应尽可能地展现微积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即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所要学习的数学主题,使学生在了解微积分知识来龙去脉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进而形成对微积分的数学应用意识。

4“微积分基本公式”中的“问题情境”

一元函数微分学和积分学都涉及到“变速直线运动”这个问题情境,“变速直线运动”是否可以将微分和积分链接在一起呢?

一元函数的导数与微分主要是解决连续非均匀变化过程中的瞬时变化率问题和部分增量的近似计算问题,而定积分是解决连续非均匀变化过程中的总量问题。也就是说,微分与积分都与连续非均匀变化过程有关。而变速直线运动是典型的连续非均匀变化,在变速直线运动中,我们通过微分学的知识知道,路程函数的导数是速度函数。如果考察变速直线运动在某一时间段的路程,它可以用速度函数在这个时间段上的定积分来计算,也可以用路程函数在这个时间段上的增量来表示,它们是同一个路程,应该相等。这就是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它把微分学和积分学联系在一起,因此也称为微积分基本公式。通过变速直线运动这个问题情境,就可以把微分和积分联系起来,微分和积分的关系也随之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建构起来。

综上所述,我们从四个方面的“问题情境”探讨了微积分的概念教学,通过这些情境化教学,我们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微积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微积分的数学应用意识,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

参考文献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篇6

在每一次培训上,每个志愿者都如饥似渴吸收着知识,显示着积极进取,饱满青春的状态。生命的舞动,青春的洒注,在这一方土地上,演绎着热情,激情,真情。这两天的强化学习,我们学到了从来没有学到的知识。也更深刻理解了何为团体,何为责任,何为合作。或许是因为志愿赋予我们特殊的使命,也赋予了我们对知识渴求的深度与强度。赋予了我们更好实施的内化责任与发挥的能量。我们用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来实施方针。用思考,记忆来刻苦消化。

如果说三天的培训给了我们一个知识的高度,也给了我们一个思维的高度。我们带着责任去奋战,也带着责任去努力。然而感动我们的还是对方的知识接受度,在那片虽显荒凉但绝不贫瘠的土地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精神,一种奋进,一种团结,一种好学的精神,一星期的强化训练,时刻都使学员都紧绷着神经,但学员的姿态都相当饱满,他们把这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充分利用起来了,提问的连续不断,午饭时间都有学员在那里不停温习。我们也油然迸发了一种给予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在休息间断中,举手此起彼伏,基本没有学员出去休息,除了巩固知识,就是消化知识,我们感动于他们的好学,感动他们的努力,感动他们的刻苦。长长的一个星期的连续,在我们眼里仿佛才浓缩成一天,一个从日出到日落,忙忙碌碌,不停旋转的一天。很多学员瘦了,黑了,然而他们快乐且满足着,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与期盼,一种急切充电的心情,一种恨不得学会所有一切的态势。

我们带去的毕竟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知识中化为无限的力量与无限的学习方法,学校的老师们给了我们一个最好的解答与提醒,那就是对知识的高度渴求,年青的年老的有基础的没基础的男的女的都孜孜不倦,信息技术的天地很广阔,老师们对学习的热忱也很广阔,他们如脱缰的野马在一片碧绿的草地上驰骋,给予他们的是除了兴奋激情还有期盼与急切。每天紧凑很紧张有序地安排着,一个星期我们几乎倾囊而出了准备的所有教学内容,老师们的接受能力毫不逊色,更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篇7

关键词:皮尔逊社会哲学自由思想市场人和研究人

正如皮尔逊所描绘的,19世纪末是社会剧烈变化的年代,是在每—个思想领域里观点争斗的时代。有人从中发现不安定、对权威的不信任、对所有社会建制和长期确定的方法之基础的怀疑,从而把它们视为社会统一的衰微、指导行为的最佳原则的崩溃。具有不同气质的人则把这个时代看作黄金时代,因为新知识将传播到大众之中,处处生根的人类关系的新观点将排除陈腐的陋习。良心的责备和贫困的伤痛在一代人中激起了令人惊异的冲动,形形色色的党派和群体提出针锋相对的主张并发出截然不同的呐喊,各种各样的补救措施和解决方案都想找机会付诸一试。他这样入木三分地描绘当时的社会和各色人等的样态:

“人生有一些时期对他来说最好是缄默不语——与其说教还不如聆听。眼下;世界充满了预言家,他们聚集在市场,他们在每一个可能的角落设置座位,并停留在那里,他们在他们热情能够吸引或他们的舌头能够达到的人群中“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哲学家、科学家、正统的基督徒、自由思想者——聪明人、傻子和盲从者——都通过他们与某一较大真理的对抗正在市场上呐喊、说教、创生和消亡,也许还正在上窜下跳,而他们个个却没有意识到这个真理的存在。在这样的真与假、教条与怀疑的喧闹和骚动中,个人有什么权利可能建立他的学派和讲授他的学说呢?”

面对诸多“市场人”的“市场的热情”之淋漓尽致的表演,皮尔逊以冷静的“研究人”和睿智的“自由思想者”的角色登上了时代的思想舞台。

一、自然思想和自由思想者

皮尔逊是在与教条主义和宗教的对照中定义自由思想和自由思想者的。人自从首次尝试思维以来,面对宇宙生命的无限与个体生命的有限,就力图回答一连串的“永恒的为什么”。于是,原始人逐渐发展出灵魂及其不朽的教义,成长出神话、迷信、原始宗教和教条。他们赋予宇宙以目的,使无限从属于有限——飘浮在人被设想为不朽这个大气泡上,使整体从属于部分。由于这是后来每一具体宗教的主旨,皮尔逊于是把宗教定义为“有限与无限的关系”。他进而指出,坚持用神话说明人类在此达到的或在今后可以达到的真正知识的任何问题,可称其为奴隶思想或教条主义。由于大多数具体宗教缓慢发展的速率,它们或多或少都是教条的。拒斥所有的神话说明,坦诚地接受所有已确定的关于有限与无限的关系的真理——皮尔逊给真理所下的一个定义是:“真理一词本身指明了事物之间某种确定的和清楚的关系,因而指明有限与无限之间的关系。”([3],p.11)——就是所谓的自由思想或真正的宗教知识。换句话说,按照皮尔逊赋予该词的意义,自由思想者具有更真实的宗教,比任何神话信仰者知道更多的有限与无限的关系——自由思想者的真正知识使之成为最高意义上的宗教人。自由思想与其说是实际的,毋宁说是理想、一种渐进的理想,该理想随着可能知识的每一进展而进展。自由思想者不是当他愿意思考事物时而思考事物的人,而是在事物必须被思考时而思考事物的人。([3],pp.3~6)

在皮尔逊看来,人们思考的每一事物似乎表明,在一个有限事物与另一个有限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关系、不变的秩序,即所谓的定律。由此可得到一个公理——相同的一组原因总是严格地产生相同的结果,没有这个公理便不可能有任何知识、任何思想。这种定律、这种原因在结果中的有序结局之本性在于,它不是有限的、可变的东西,而是绝对的、无限的,独立于所有时间或变化的概念的,或独立于有限事物的特定群的。因此,它就是我们作为有限与无限之间的关系而追求的东西。这就是自由思想信条的真正本质和每一个人实际上指导他的行动的法则。([3],p.14)也许正是在这个逻辑框架内,皮尔逊认为自由思想使自由思想者成为他自己的理性的主人时,也使他变为世界的君主,这才是自由思想者信仰的无穷乐趣。其实,这一看法也是与皮尔逊的“正是人的心智统治宇宙”的观点一脉相承的。([3],p.20)

在把宗教定义为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把自由思想定义为关于这一真正宗教的必然不完全的知识、把教条主义定义为用神话的东西代替已知的东西或至少用想像的产物补充已知的东西的心理习惯——以每一种方式阻碍自由思想成长的习惯——之后,皮尔逊强调指出,物质论就其由于教条主义而忽视无知而言,无神论就其仅仅是否定的而言,实证论就其宣称有限与无限的关系超越解答而言,悲观主义(也认为该关系超越解答)就其未用热情的人类道德体系代替信仰而言,都不等价于自由思想。他进而认为,真正的自由思想从不由于教条主义而略过无知;它不仅是破坏的,而且是创造的;……它不是尊奉无知,而是尊奉知识。于是,我不能不认为,真正的科学人永远不是物质论者、实证论者或悲观主义者。如果他是第一个,那么他必然是教条主义者;如果他是后两种情况中的无论哪一个,那么他必然坚持他的任务是不可能的或无用的。但是,他并未因某种等同性而使自由思想与科学完全—致,因为正如他看到的,自由思想是有限与无限的关系的知识,而科学就其说明个体相对于整体的地位而言,是这样的知识的十分重要的要素,但却不是其全部。([3],p.7)值得注意的是,皮尔逊本人作为一个自由思想者尤为关注“心智自由”,而他对心智自由的理解是深刻而有趣的。

“心智的秩序是与物质的秩序一致的,因此,唯有在自然中发现它自己,在它自己中发现自然的心智是自由的。”([3],p.xiv)

皮尔逊还论述了自由思想的使命、责任和义务。他说,人们对于永恒的为什么未发现问题的答案或未找到解决它的方法,便很容易滋生绝望、悲观主义、绝对的精神痛苦。这种精神痛苦不同于缺乏面包和黄油的身体痛苦,尤其是在许多具体的宗教体系剧烈倒坍的情况下,解除它更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因此,自由思想的责任是,用每一种可能的方式减轻或解除人类的精神痛苦,这一使命是作为宗教的自由思想和行为道德的自由思想之间的关联环节。而且,自由思想也能作到这一点:它能够指出许多问题,即便一时未解决也能指出寻求解答的方向。与此同时,皮尔逊也看到,个体自由思想者对推进有限与无限关系的部分知识的贡献是微不足道的,他必须满足于尽量吸收已经确立的真理。即使一代人添加到库存中的真理量与未发现的真理相比,也是无限小的—部分。换句话说,我们知识的绝大部分是由过去传给我们的,它是我们的遗产——我们每个人生来就有的权利。因此,自由思想者必须对过去负有深切的感激义务,必须以最深沉的同情和尊重对待过去。对自称是自由思想的许多东西的决定性检验正在这里。嘲笑过去的智力发展阶段,辱骂邻人还处在教条主义信仰奴役的阶段都与自由思想格格不入一—嘲笑和辱骂永远不会是自由思想者的真正使命。([3],pp.9~11)

按照皮尔逊的观点,自由思想的使命是双重的:不仅在于摧毁有损于事实的不可抗拒的逻辑的教条主义即破坏的使命,而且在于教育的创造的使命;不仅在于传播实际上获得的真理,而且在于发现新真理。这是因为,只要自由思想只是对教条的愤世嫉俗的反抗,只要它仅仅是否定的和破坏的,它就永远不会变成一种伟大的活生生的力量。这是因为,发现真理是自由思想的最高尚的功能和最深刻的意义,是发现者的最幸福的愉悦和最强烈的欢欣。他进而说,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是通过神话,不是通过想像的猜测,而是通过认真的用功,通过率直而艰苦的大脑工作;因为问题的解决等于人类智力的发展,没有一个人能说这将在何处结束。在我看来,自由思想的这——使命似乎是这样的,意识到这一使命的自由思想者可以用加利利的先知的话骄傲地说:“我没有去破坏,而是去完成.”([3],pp.11~14)

怎样才能成为自由思想者呢?皮尔逊在对自由思想正名的基础上,对此做出了率直而明确的回答:

“要成为一个自由思想者,抛弃所有的教条主义的形式是不够的,更不必说用粗俗的讽刺来攻击它们了;这只不过是否定的行为。真正的自由思想者必须拥有他的时代的最高知识;他必须站在他的世纪的高坡上,留心过去已经达到和现在正在达到的东西。如果他本人正在为增加人类知识而工作,或者为在他的同胞中传播人类知识而工作,那就更好了——这样的人可以称之为自由思想的高级教士。你将立即看到自由思想者在他面前具有的积极的创造性的任务是什么。拒斥基督教,或者嘲笑所有的宗教,决不构成自由思想,而太经常地是十足的教条主义。真正的自由思想者不仅必须意识到他所拥有的真理的处所,而且必须分辨出他还是无知的地点。像真正的科学人一样,他必须永远不为下述说法而感到羞愧:我在这里无知,我不能说明这一点。这样的坦白吸引思想家的注意,并促使在我们知识的黑暗地点作研究;它不是软弱的坦白,而实际上是力量的标志。”([3],p.6)

皮尔逊意识到,成为一个自由思想者,即使不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也是极其困难的任务,因为要接近任何宗教理想都是如此。这是长期而耐心的思维、坚忍不拔的研究的结果,也许需要整个一生的劳作——这是真诚地献身于真理,即便真理的获得可能消灭原先珍爱的信念。自由思想者必须没有自私的动机,不是为支持一个党派、一个个人或一个理论而工作,不是从偏见的立场出发追求真理,因为这种行为只会导致知识的歪曲。达到完美的自由思想也许是不可能的,因为所有终有一死的人易受偏见的支配,或多或少是教条主义的,可是通向理想的道路是向大家敞开的。在这个意义亡,我们最伟大的诗人、哲学家和博物学家,诸如歌德、斯宾诺莎和达尔文这样的人都是自由思想者;,他们无视教条主义的信念,力图用他们时代最高的知识和思想武装起来,去阐明生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3],pp.7~8)

二、自由思想与宗教和道德

皮尔逊认为,自由思想者的使命同时是宗教的和道德的。他的道德是社会主义,他的宗教崇拜是追求真理,这在获得时指导他的道德的和社会的行为。([3],p.116)这样—来,自由思想就与宗教和道德密切关联起来。加之他把宗教和自由思想都定义为对有限与无限的关系的真理之追求,二者具有不解之缘就更是顺理成章的事了。鉴于有限与无限的关系的知识就是定律的知识,他甚至认为宗教必须被视为本质上的1aw,它不是“物质”的无头脑的定律,而是思想的定律。自由思想的使命就是传播已获取的知识和获得关于这—定律的知识。([3],pp.15,19)他说:

“自由思想的部分使命与新真理的发观相关。正是在这方面,显示出自由思想的本质上的宗教特征。它不是具有定形的和不可改变的信条的、极力拒绝一切不保持其教条的新真理的、停滞的宗教体系,而是实际上要求新真理的、其唯一目的是使人类知识成长和传播的、必然把每一个伟大发现作为它自身的基本部分的宗教体系。自由思想的热情应该出自这种对宗教真理的追求中;它从这种源泉中应该找到连续的燃料供应,教条的信仰是无法利用这种燃料供应的。”([3],pp.12~13)

皮尔逊—方面表明自由思想不是无神论而是真正的宗教([3],p.x,5),另—方面又在定义宗教时并未断言上帝的存在。他说,有限与无限的关系这一定义使宗教成为必然的和逻辑的范畴,仅仅给上帝以偶然的存在。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他认为佛教对门山思想者来说是具体宗教中最有价值的研究。他从佛教中引用了这样的箴言:“像你在一生中能够接近地那样接近知识和善。不要让你自己为上帝而烦恼。不要使你自己被对未来存在的好奇心或欲求而扰乱。仅仅追求自修和自制的高尚道路的果实。”([3],pp.8~9)事实上,皮尔逊是不赞成乃至反对人格化的上帝的,他甚至认为如果非要坚持有—个上帝的话,那就称宇宙乃至人的精神为上帝好了([3],pp.19,43)。

皮尔逊也看到传统意义上的宗教与自由思想的巨大差异。他表示,任何一个给定的具体宗教,就其实际上说明了某种程度的有限与无限的关系而言为真,就其建立的是有限与无限的想像关系而论为假。由于现存的宗教没有在我们面前充分展示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所以它们必然只不过是一半真理——并非全部谬误,因为许多宗教在朝向问题的解决有某种即便很小的进展。大多数现存宗教体系的最大危险就在于此,不以我们的有限与无限的关系之真实知识为满足,而借助想像略过我们的广泛无知。也就是说,它们用神话填补真正知识的处所,使我们对有限与无限的关系依然一无所知。现在,尽管我们关于此类知识还知之甚少,但却在不断增加:科学和哲学正在继续向我们呈现关于人与自然、个人思维与抽象思维之关系的更广阔的观点。照此看来,在每一个具体的宗教中,知识的成分应该增加,神话的成分应该减少,即每一个具体的宗教应该处于发展状态。遗憾的是,宗教并未与知识齐步前进,它们仍坚持用神话说明一部分有限与无限的关系,而我们对此已有真正的知识。这样宗教便阻碍了真正说明的传播,从而导致所谓宗教和科学、宗教与哲学的争夺——这些是难以理解的“信仰”与“理性”的冲突,冲突只能在无法清楚察觉神话和知识之间区别的人的心智中产生。自由思想和古老的具体宗教的显著差异正在于对真知的不同态度上。([3],pp.4~5)皮尔逊以如下语句概括新、旧派别的自由思想者对待宗教的立场:

“对旧派别的自由思想者来说,他们设想他们的唯一使命是消灭基督教;新派别的我们则呐喊:‘去研究基督教;了解它作为一种纯粹的人类建制在一千九百年间已经作了的以及还没有作的东西,只有此时你才能在消灭中创造——创造那种在未来能起重大作用的宗教。’”([3],p.117)

关于自由思想与道德,皮尔逊提出“只有自由思想者才能够实际上是道德的”命题。因为在皮尔逊的眼中,道德即知识和理性,而自由思想者必须具有他的时代的最高知识,了解人类发展的规律,并且能够在与这些规律的一致中实现他的社会本能。因此,无知的和未受教育的人不能是自由思想者,也不能是道德的。([3],p.7)他进而表明:

“对自由思想者来说,道德生活类似于宗教生活,它是一种产物——知识的产物。正如自由思想者的宗教是对真理的追求,他的唯一指导是理性一样,他的道德也在于把那种真理应用于生活的实践方面。自由思想者的道德是他的宗教的本性的一部分,正像基督教的道德是他的基督教的本性的一部分那样。”([3],p.113)皮尔逊还谈到,使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趋近自由思想者的道德理想的唯一实际方法,就是教育和教导社会运用理性指导种族的本能和道德冲动。这种教育的目的不是意指纯粹的科学事实和历史事实的知识,而是意指这些事实与定律的协调,从而造成作为人类行为准则的思维模式。这样看来,所谓有学问的人在该词的意义上决不是受过教育的,从而往往是不道德的。要知道,社会的稳定依赖个人的道德,而个人道德又与教育协调。因此,必须给公民以受教育的途径和闲暇,使之发展其理智本能,力求达到自由思想者的道德标准。([3],pp.114~116)

在这里,我们顺便涉及一下前面未述及皮尔逊的有关伦理思想。在历史上,关于伦理道德问题有诸多派别,如直觉派、快乐派、功利派、克己派、进化派等等。皮尔逊的伦理思想明显地打上了边沁(J.Bentham)和穆勒的功利主义的烙印,又处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框架之内,也与诸多思想家的自我克制学说有一致之处,还夹杂着其他派别的思想因素。从他对“道德是什么?为什么要道德地去行动?”的回答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点。他还认为,要判断行为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我们必须研究它的效果——不仅是对他人的效果,而且也是对自我的效果。如果我们处理的事情简单得像谋杀和严重地耽于声色,那么在判断它们对他人或自我的效果,即决定它们的反社会特征时,就不会有什么困难。但是,对于人类生活中的大多数行为,分析其效果则要困难得多,尤其是在必须及时做出决定之时。皮尔逊不是道德至上论者,他指出康德的下述命题是荒谬的:世界是为人可以有一个道德行动的场所而存在的。他断言,生命是为比纯粹道德更广泛的意图而存在的,道德只是使社会生活成为可能的条件。我是道德的,并不是因为我的生活的目标是这样的,而是因为只有如此我才能满足早期教育和遗传本能铭刻在我身上的社会冲动。冲动的满足引起欢乐,生活中的欢乐是我们在生活的丰富可能性的充分范围内理解生活和创造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3],pp.105~106)

皮尔逊还就“自我克制的伦理学”作了详细的历史考察和深入的哲学探究([3],pp.66~102)。他看到,人是为烦恼而出生的,这像自然规律一样确定无疑;种族的发展赋予人以情欲和需求,但处于现象世界的人在那里要完全满足其欲望是不可能,从而伴随着难以平衡的痛苦。这是使一代又一代的哲学家和先知困惑的事实,并驱使他们在自身之内寻求宁静的避难所,因为只有在内心世界似乎存在着自由行动和主观创造的领域。而在变动剧烈的现象世界中是找不到依然平静的水面的,因为不可抗拒的外力常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人们从欢乐的顶峰一下子就抛向痛苦的深渊。他反问道:

“精神使它自己与种族偏见、与人的满足激情、与肉体盲目作现象的奴隶脱节,从而摆脱外部感觉的羁绊,欣喜于他自己的主观性,这难道不可能吗?人难道不能把他的幸福建立在除现象世界的暂时形式之外的某种东西的基础上吗?一方面由于理性过程,另一方面由于超验的再生,人难道不能使他自己独立于永远变化的现象的奴隶身份状态,使他自己从命运使他所处的世界脱身吗?通向这一伟大目标的途径可以合适地命名为自我克制(renunciation),为避免人的奴隶状态对人的激情的自我克制。”

按照皮尔逊的观点,乔达摩或释迦牟尼佛陀也许是最早提出自我克制学说的。在佛教理论中,首先必须扑灭的是“精神和心灵的罪孽深重的贪婪状态”。乔达摩要求人们放弃三种性向(predisposition),这三种性向影响了、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大影响了人在现象世界中的行为路线。在没有感官愉悦的情况下生活会持久吗?在没有不朽信念的情况下人能够是道德的吗?在没有对上帝崇拜的情况下人能够向公正进展吗?乔达摩对此作了肯定的回答:这些目标能够、而且只能够通过知识达到。早期基督教教义中也有不少自我克制的话语,不过它们与佛教中的极为不同。这是一个难以表达的哲学体系的概念,因为基督教宣称启示而非理性是它的基础。该概念认为好声色是欺骗或幻像,现象世界本身是罪恶的世界,它是阻碍人们趋近正义的桎梏。在放弃感情世界之前,在具有冲动和欲求的“肉体”被抑制之前,就不能进入较高级的生活。这种自我克制被命名为“再生”(rebirth)。再生是进入新的道德生活,进入精神的幸福,进入与上帝神秘的一体化,这被称之为公正。再生不能通过人的智慧或知识达到,它是神的恩典的超验活动,人只能够通过信仰和善行为此做准备。基督教像佛教一样未使人的感性的东西与心灵的东西协调起来。皮尔逊还讨论了迈蒙尼德、阿威罗伊、斯宾诺莎等思想家的自我克制理论,前者试图把作为仆人和手段的感性与精神调和起来。皮尔逊认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将决定把价值寄托在智力活动上,寄托在那些力图扩大人类知识领域的人的智慧或愚蠢上。

三、市场的热情和研究的热情

在1885年发表的{市场的热情和研究的热情}([3],pp.103~122)中,皮尔逊把两种类型的人——“市场人”(manofthemarket-place)和“研究人”(manofthestudy)——加以对照和剖析。这篇讲演此后作为小册子出版,他把它题献给真正的“研究人”布雷德肖。在小册子的题记中,他引用了德国人文主义者康拉德穆特在1510年左右致埃贝巴赫(p.eberbach)的信中的一句话:“谁将宽恕你们的坏基督徒?”我回答说:“研究和知识。”

皮尔逊有时也把研究人与自由思想者、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等量齐观,他认为研究人在社会问题上诉诸理性、教育、信奉社会进化,而市场人则诉诸激情、暴力,信奉社会革命。研究人深知,知识没有终点,追求真理没有终点。研究人不需要拥有作为观念提出者的名声;他满足于享受生活的充实,使生活达到宗教的生活,因为这种生活是理性的(由于生活是在与他的时代的最高知识一致的情况下度过的)和道德的(由于生活被引向社会的目的、教育的意图和真理的发现与传播)。研究人相信所有社会改革是日益增长的道德的结果,而道德则是教育和知识的事情,因此社会改革是一个缓慢进展的、往往难以察觉的公众教育过程。对于所有希望享受生活充实的人来说,社会的行为的领域正是在这里!

皮尔逊在分析市场人和市场的热情时说,使一个市场人能够实现他的规划的能量可用他能够在他的同胞中激起的热情的量来衡量。通过诉诸激情创造热情,并把它引导到确定的目标,这本质上是市场人的方法。他不是力图通过人的理性推动人,他力图影响他们的感情,刺激他们的激情,在这样作时并激发他们的热情为他热心的事业服务。党派激情、迷信、宗教仇恨、民族偏见、阶级感情、个人欲求和种族冲动的每一个状态,都是市场人为实现他的意图所必需的用来引发刺激的东西。他进而揭示出:

“市场的热情是拥有(或确切地讲设想他拥有)某种超人能力的人的状态。他不是理性鼓动的状态,而宁可说是狂乱状态,是宗教的、社会的或政治的狂热状态。它可以激发无知者——一方面通过混乱的观念占据他们的想像,另一方面通过浮夸地诉诸他们的偏见和激情——处于兴奋状态。”

皮尔逊看到,市场的热情眼下如此风行,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如此蔓延,以致要找到样本简直可以顺手拈来。我们把国家命运委托给的政治家基本上是市场人,这种人通过诉诸阶级偏见和热情的无知而赢得他们目前的地位。在议会迄今几乎找不到理性的政治家,讨论议案不是考虑其社会价值,而是从党派的立场和利益讲话。这种人的语言是华丽的,修辞是卓绝的,只是彻底缺乏逻辑思维或学者研究的精神。

这样的基于偏见而不是基于理性的热情对于研究人来说是不可能有的。皮尔逊表明,研究人也是有热情的——研究的热情:它的力量在于冷静而不在于狂热,在于坚持而不在于狂躁;它作为行为的动力,不易使它向那些没有体验到它的人表现出来。研究的热情出自对知识的渴望,它在许多情况下达到一种五条件的激情。人在追求真理时可以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促动全体研究人的精神不是野心,因为许多人既不追求又未体验到任何名望。承认知识在生存斗争中起重大作用,那就不难理解追求真理如何变成一部分人的激情。没有把握周围的社会界和物理界的规律的人,他们所有的生活必然是狭窄的、受苦的,其行为领域也是有限的,不能充分地享用生存。而研究人通过学习和研究,增加的知识随之带来增长的活动,生活变成理智的整体——物理定律和社会定律像任何心理过程一样变成理智的事实。通过研究获得的真理变成人的理智本性的一部分,此时他在行动中便不会与这些定律矛盾。于是,他对研究的热情下了这样一个定义:

“正是这种行为的连贯性,这种一致的服从理性定律,给予研究人的品质,把他的道德从情感的根据提高到理性的根据。当社会的和物理的真理知识变成人的理智本性的一部分时所出现的持之以恒,就是我所谓的研究的热情。我相信,正是这种研究的热情,处在所有实际的社会行为的背后。”

皮尔逊强调,相比之下,尽管市场的热情可能暂时汹涌澎湃,但这只是外观。当反作用来到之时,当洪水平息之日,又有几个宗教的、社会的或政治的狂热真的实现了呢?泡沫依然存在——名称、机构、形式,但是真正的社会利益十分经常地是数学家所谓的负量。长期的、几乎不可察觉的海浪的冲击也许比暴风雨对装甲舰更危险,同样地几乎不可察觉的研究的热情比所有强大的雄辩能达到更多的东西。如果我们在未来的社会风暴中依靠研究的热情的指导而不是依靠市场的热情的指导,那么必定能为民族带来社会新生。为了培养持之以恒的研究的热情,把市场转化为研究,他提出用每一种手段教育还不具有同类理智发展手段的人;坚持用通过研究的物理定律和社会定律解决道德问题,而不是通过习惯道德和个人偏见来解决;抑制那些使政治生活变成神话无知的领域,而不是变成显示民族智慧的领域的市场人;抛开属于过去的神灵启示、盲目意志、先知和殉道者,立足于坚实的理性基础。

皮尔逊关于市场人和研究人、市场的热情和研究的热情的论述是一笔宝贵的思想遗产,至今仍不乏现实意义。回顾中国百年的历史和眼下的现状,不是能给人诸多有益的启示么?

参考文献和注释

李醒民:卡尔皮尔逊:著名科学家和自由思想家,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第12卷(1990),第2期,第65~78页。李醒民:《皮尔逊》,台北:三民书局东大图书公司,1998年10月第1版,vi+357页。

K.pearson,theGrammarofScience,walterScott,London,1892,pp.3~6.也可参见卡尔皮尔逊:《科学的规范》,李醒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4~9页。

K.pearson,theethicofFreethoughtandotheraddressesandessays,Secondedition(Revised),adamandCharles,newYork,1901,p.1.该书于1888年在伦敦初版。

按有关辞书的解释,自由思想(freethought)是不受权威或传统影响的态度或信念,尤指18世纪的自由宗教思想;自由思想者(freethinker)指独立于权威而在理性基础上形成见解的人,尤指怀疑或否认宗教教条的人,也称其为理性论者。

e.S.pearson,Karlpearson,anappreciationofSomeaspectsofHisLifeandwork,CambridgeattheUniversitypress,1938,p.35.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篇8

我还想特别告诉大家的是,大部分职业是与多学科对应的,不是与单一学科对应的。我试以8个热门职业所用到的知识结构与大家来分享,我们以职业选择来规划我们的专业学习的时候,才知道大学阶段单一的专业学习并不合适。

1.投资经理——没有专业限制,要求多方面社会见识,身体素质好能抗持续的高强度旅行,最好能有数个不同行业的实习与工作经验,能与人很从容地打交道,相对而论,数学、财务、经济学、工程学知识比较有用。

2.咨询顾问——原则上没专业限制,要求有跨领域知识与较多社会见识,身体素质好,沟通能力优秀,最好能有数个不同行业的实习与工作经验,相对而论,工程、管理学、医学、有分析技能类的学科比如地质、生物、化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知识都比较有用。

3.财务经理——有专业限制,财务会计专业、金融财政专业、数学、管理知识更相关,现代财务经理需要有超越财务部门主管的更宽的管理视野、财务资源整合视野与以财务驱动经营的发展视野,因此财务经理在其社会见识面上的要求已经非常宽,学习财务会计的年轻人应争取在大公司财务、创业公司与专业会计服务机构有多元实习经验。

4.设计师——有一定的专业限制,有美术与绘图基础者更佳,但现代设计需要有熟悉市场信息的能力、有跨界设计的见识、有重视服务对象的设计角度,因此传统的美术学院背景的艺术型设计师要为服务型设计师替代,增加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跨文化管理的能力与意识。

5.公务员——基本无专业限制,需要较强的社会见识与社会沟通能力,有实务见识者最佳,与目前的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专业基本无关,但有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传播学知识,并掌握对应专业管理领域的专业技能者较好。

6.律师——有一定的专业限制,需要较强的社会见识与非常强的沟通能力,具有比较强的文字敏感度与表达严谨度,除学习法律专业者外,金融投资、管理、经济学、社会学知识有较多帮助。

7.媒体编采编导——基本无专业限制,需要较强的社会见识与文字和口头沟通能力,在实习中向有实务经验的编采导演人士学习,与目前的新闻传播专业基本无关,但有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文学知识,并掌握对应专业媒体领域的知识者较好。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篇9

“私法公法化”这一说法自上世纪进入我国并普遍为我国学者所接受,早在1920年,江庸先生主持北洋政府法律修裁定工作时就有论述:其论述道:“与其说是公法化,不如说其对私权的认识终于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完整的体系。”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在我国法学界一种片面强调“私法社会化”的论调正在形成,其突出特点为,不再将私权的保护和私权的社会化限制看作是可沟通的统一体,大体来看,笔者认为产生以上观念的原因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一)将私权从复杂的私权结构中剥离出来单独讨论

“私权”一词至少应有两种含义,一种指私权和与私权相对应的义务。二是单独地指系全系统中的权利。但是,作为权利的私权并非孤立地存在,其本身只是一种建构的产物,而通过法律承认而形成的权利不可能独立地存在,而是必然与义务相关联,那些所谓的各式各样的对私权的限制,并不是一味的对权利的限制,其只是一种新的义务得到了陈述,并最终纳入私权结构的活动。更何况,有关私权公权的区分非常重要,二者之间并不周延。最终我们只会发现,这种建构的私权公权,只不过是某个整体的不同侧面。

从这个意义来讲,这种“公法化”的趋势,如果放在整个权利学的发展史上来看的话,将其视为权利学说的深化更为合适。

(二)权利的“属性”应该取决于权利的基本内容

公权和私权的区分最早可以追溯到罗马法。市民享有一种专属性的权利即市民权,其内容包括公权与私权。后世学者关于公权与私权的划分导源于罗马法理论,但其分类标准不一。其主要观点有利益说、关系说和法律说。此外,学者还把公权分为国家公权和公民公权。无论按照何种分类,笔者都认为应该把握最为核心的两点:即权利的产生方式和内容。权利的属性,取决于权利的基本内容而不是权利的产生方式,因此,仅仅强调国家(公法)对私权的限制,并不能内化的改变权利的性质,其本质属性也不可能变成公私混杂的产物。综上来看,私权公权化的观点片面的将私权从其理论架构中抽离出来,没有从整体宏观上看待其受到限制的本质,权利属性应该取决于权利的基本内容。

二、微观角度之最特殊的权利---知识产权

(一)知识产权之私权属性

知识产权之所以在《知识产权协定》里被宣称为私权,主要是源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种利益博弈。

从条文的本身意蕴来看,知识产权与所有权一样都是私的主体所享有的财产权。我们可以认为,权利的私权性是将知识产权归类于民事权利范畴的基本依据,而私权的神圣性则为其提供了基本理念。而提到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就不得不提到知识产权本身所具有的专有性和无形性。正是因为知识产权的利益具有排他性(非源于天然占有)和无形财产权的特征,才体现了其权利实现的目的,即是使权利人的个人利益不断趋近于社会利益。

(二)知识产权之限制等于“私权公权化”

我国曾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认为知识产权不具有私权性,理由在于权利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资源而独自发明。此说法虽早已被学界抛弃,但其内涵上有一些方面值得我们反思,即知识产权的客体作为创新性智力成果,代表着在这个时期这个领域上人类的最高智慧代表,对社会共同体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其在权利内容上就必须充分顾及社会公共利益。因此,笔者认为对社会利益的平衡源于知识产权的价值意义,并不能因此认定其等同于“私权公权化”.实际上,知识产权的法定时间性,合理使用,权利用尽,法定许可等都是对知识产权特定经济利益的限制,但绝不可能因此而改变知识产权的基本属性。

事实上,知识产权制度从产生之初直到发展至今,一直处于权利保护与限制的法律调整之中。因此便得出知识产权因此就被“公权化”了的结论是没有道理的。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篇10

abstract:therightpursueishumanity'sprogressivedrivingforce,thelawregardingtherightestablishmentandthesafeguard,hadproventhisindeedisahumanity'ssuccessfulhistoryofbloodandtear.thetrademarkrightsappearanceandthedevelopment,andeventhepresentsituationwhichexpandstothedisassimilation,causesustobeablenotbutastocuttheentrancetakethistothinkdeeply,rightsurroundingourwhetherlikeoldergenerationsdidhopeforreallysuchfreedom,equality,happiness?whatbutdoesthetrademarkrightslimitmeaninthiskindofrightbelief'stime?

关键词:商标权权利本位社会本位利益平衡

keywords:thetrademarkrightsrightstandardsocietystandardbenefitisbalanced

商标权的确立是建立在商标标识的显著性和混淆理论的基础上。其根本的功能是相互识别,承载着区别商品和服务以经营者。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商标的标志已经演变成具有独立价值的符号,成为其独立的品质保障,彰显着商品和服务的地位象征。商家们在商标标识文化内涵方面的投入和拓展,使得这一商标成为人们追求的生活品质,成为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价值主导,显示出一种无限的扩张性。这些都是现实的商标权产生方面的扩张,另外法律保护尤其是驰名商标的保护,将商标权保护扩大到减损和削弱高知名度商标标识性和显著性的行为,而不管商标权人和使用人之间是否有竞争关系。至此商标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

一、基于不同理论基础的限制论

(1)权利本位的限制论

法律保护权利和限制权力都是基于同一价值目标――实现和捍卫权利。限制商标权只过是间接的商标权而已。首先,这种限制是为了权利主体之间可以相互尊重彼此之间的商标权,尊重商标权的相对性、平等性。其次,这种限制是捍卫商标权有效实施的基础。只有必要的限制才能提供社会层面的秩序,兑现法律的承诺。最后,限制商标权是实现商标权必要的代价。为了与之此消彼长的其他权利和社会利益,商标权的削弱正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向社会证明商标权真正的价值。

(2)社会本位的限制论

商标权表现为个人可以期待实现的利益,相对于社会整体的利益而言并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台湾著名民法学者史尚宽先生的一句话:“法律既不得为权利本位,亦无须为义务本位,当以社会本位为理想。及于个人自觉之时代,而法律进于权利本位,及于社会自觉时代,则法律今后应变为社会本位,亦无可疑。”当今我们不断重视商标权的保护,当社会本位消除了以上诸多弊端,但同时又保证了公序的不被损坏和个人权利与自由的最大限度保障,则它应该是成为人类理想中的一种完善的本位观念。因此,商标权的限制是应该基于民主法治的社会本位理念,以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为标准,对不同主体的商标权之间和商标权与其他权利之间进行权利范围的限制。

二、商标权的限制

从广义上讲,这些限制包括地域和时效的限制、商标一定时间不使用或退化可能被撤限制、商标首次投放市场权一次用尽的限制、允许比较广告的限制、容忍他人使用导诉权上市或者有关疏忽、禁反言及默认的衡平法限制、禁止滥用商标专用权或反托斯的限制等。从狭义上讲。则主要针对商标的合理使用,包括叙述性使用和指示性使用以及非商业使用。

在立法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制度体现:1、叙述性使用。对商标叙述性使用的实质在于,构成该商品的词汇本来就是一种叙述词汇,这些词汇本来应该留作公用。例如青岛啤酒”固然可以有第二层含义,但毫无疑问,青岛的啤酒厂显然可以在厂址中注明青岛。我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就有相关的规定。2、指示性使用。允许指示性使用,主要是顾及一般公众了解与产品有关的真实信息的角度对商标权作出的限制3、先用权的使用。若在他人获得商标权前已经使用商标的人,享有在原有的范围内继续使用该商标权。即不以注册商标来对抗使用该商标的人的有效使用。

三、权利限制的限制

权利限制既为对知识产权的抑制,就有可能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名义下,不合理地限制权利人的知识产权,因而,有必要对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予以限制,即权利限制的限制,知识产权的限制与反限制有助于维持权利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

后记:尽管知识产权有各种各样的权利限制,笔者认为,从表象看,法律对权力的限制是对其诸多要素的限制来表现和实现的。但更深层的是对利益限制的再分配。基于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商标权的限制更要遵循正当性原则、不贬损原则、最低性原则。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01年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

【3】郑成思,知识产权法――应用法学与基础理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181页到184页。

【4】刘明江,论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