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技巧十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技巧十篇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技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02:00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技巧篇1

关键词:四级快速阅读存在问题解题技巧

一、快速阅读理解中存在的问题

在从事非英语专业教学及对其四级英语考试的辅导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英语阅读,尤其是快速阅读这一方面,普遍存在认识和实践上的问题。经过对任教班级学生的调查及分析,现将问题总结如下。

1.对快速阅读考查目标的认识不足

有部分学生认为,只有完全理解、或大部分理解快速阅读篇章,才有希望做对题目。此认知模式影响了学生做题情绪。当其发现阅读篇章难于理解时,就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轻易放弃题目,甚至会影响继快速阅读之后出现的听力翻译考题的完成。此外,对通过一次性阅读篇章就能掌握大部分信息的心态,也使得学生产生急躁心理,考生精神无法集中,阅读效果自然甚微。

2.对考试时间分配的不合理

由于快速阅读题量大,时间紧,这就要求考生懂得灵活安排时间,学会适当放弃较难题目。而大部分考生恰恰是不懂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在一道题目上花费过多时间从而导致其余题目所剩时间过少,这也就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3.良好阅读技巧的缺乏与不良阅读习惯

有的学生阅读篇章时喜欢一句话反复阅读,或一段话回读,或用唇读。这些不良的阅读习惯既牵制了考生的阅读速度,影响考试时间,又会使考生信心不足,影响其注意力,使大脑对篇章的反应比目光慢半拍。

二、快速阅读解题技巧

针对上文提到快速阅读理解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更好完成四级快速阅读总结如下:

1.对快速阅读考查目标认识充分

考生应明白,快速阅读不仅仅是考查对篇章的理解,同时也考查了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以及灵活的应试技巧。理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考查对象,但并非全部。因此,即使考生感觉无法掌握篇章大意,或对对其逐字逐句理解不能时,也不应慌张,而是针对问题中的关键词找出篇章中与其相近或相同的词,有针对的对句子进行重点分析,不要草率放弃全部。

2.学会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四级快速阅读中对完成时间的要求是十五分钟,篇章词数一般在1200字左右,针对篇章所给题目共有十题。其中,选择性题目一般共有七道,剩下三题是填空题类型。即是指,平均每一题所花费时间最长不应超过两分钟。这不仅仅是对学生阅读速度的要求,更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查。要求考生达到,即使放弃部分题目也不会对剩余题目产生消极情绪的过硬心理状态。

3.学会灵活运用考试技巧

考试技巧多种多样,除对其有理论上的掌握外,还应学会实际运用。在四级快速阅读中,略读与寻读的技巧掌握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考生注意大小标题、黑体字,以及一些表明逻辑关系的词语,如because,so,and,furthermore等。

一般来说,在进行时间紧张的快速阅读时,第一步应是阅读篇章总标题,对其中心大意有简要理解;第二步,阅读篇章中所出现每一处二级标题,如阅读速度已达到快速阅读要求,可快速浏览二级标题下每一段落的第一句话;但若二级标题下还剩有小标题,在浏览段落首句前,应先浏览小标题。

另外,在应试考试时,还应在篇章里勾下关键词。此方法能有效节省考生时间与精力,值得大力提倡。教师应在平时教学中就注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然而,阅读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阅读技巧也只是建立在一定的阅读能力之上才能有效运用的。这就要求考生们平时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重视词句的积累,对语法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考试是输出,而日常学习的积累才是输入。需知,没有输入就不会输出。

只有考生注重平时积累的基础,在考试时调整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学会应用一些良好的应试技巧,只要这三者相结合,相信四级英语快速阅读测试定能取得高分。

参考文献:

[1]李静,暴慧敏,大学英语新四级快速阅读理解存在的问题及解题侧率,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技巧篇2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听力;复合式听写技巧;听力复习方法

为了更准确地衡量大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与2006年正式启用710分新题型考试。在新题型中听力考题部分占总分的35%。而长期以来,听力对中国学生来说一直是最大的障碍。《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四级听力的具体要求是:能听懂英语讲课,并能听懂题材熟悉句子结构比较简单、基本上无生词、语速为每分钟130~150个单词的简短会话、谈话、报道或讲座,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听力试题一遍可以听懂,理解的准确率应不低于70%。这就需要学生们对听力练习以及考试给予高度重视。

一、听力题型与特点

目前,新四级听力测试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对话,包括8个短对话和2个长对话;第二部分是3个短文;第三部分是1个复合式听写。其考试特点主要如下:

1.对话部分是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对话,即衣、食、住、行、工作、学习等话题,可分为校园、公共场所、家庭等方面。

2.短篇听力材料是题材熟悉、情节不太复杂的故事、讲话、叙述、对话等,如动物介绍、地区及大学情况介绍等。短文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大意、中心思想、重要细节的理解与领会,以及根据所获取的相关信息,对文中的某些细节作出联想、判断,也有就短文中的某一事实和人物进行提问的题目。

3.复合式听写是最近几年四级考试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客观地检测学生的听力水平。它包括对理解能力(即“听”)和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即“写”)这两方面的测试。

二、听力考试应注意的事项

要在四级听力考试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在答题时应该注意一些事项。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说过,“世界上唯一可惧怕的就是惧怕本身。”在考试中应该学会精神放松,如果感到紧张或害怕,可以做几次深呼吸,缓解紧张情绪,排除杂念,注意力集中,不要总想着:“听不懂怎么办?”这样会分散注意力,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发挥出最佳水平。

要力争主动,带着问题听。在听题之前快速浏览选项,严格控制时间,根据自己听懂的内容,尽快确定答案,不要在难题上浪费时间。在考试中应沉着应战,在整个听音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在听懂大意的基础上,抓住所听内容的主旨与有关细节,同时利用在预读中得到的潜在信息,抓住重点,迅速记录,边听边分析整理。

三、复合式听写技巧

在听力考试中复合式听写是最难的部分,要根据听写题材本身的特点,采用一些不同的技巧。要做好听写题,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1.利用间隙,浏览全文,积极预测。听写题部分开头有一段较长的Directions,其长度约为150个词左右,差不多等于听写短文本身。按每分钟130-150个词的语速朗读,大约需要1分多钟的时间才能读完。而Directions的内容考生在平进的训练中已经多次接触非常熟悉,没有必要再去细听慢读,应该有效地利用这一段宝贵的时间,通读全文,积极预测文章的内容。因为听写部分卷面所提供的文字信息往往比所要求填的信息多,利用这些已知的信息预测未知的信息可以大大提高填词的针对性。另外,所需填的词性和词意通过给出的信息基本上可以确定下来。读完短文以后再听录音就可以确定究竟是一个词、一个短语还是一个句子,这样能较好地把握听音的重点。

2.听第一遍录音时,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听第一遍录音时应尽量放松,抓主要信息,将注意力集中在空格部分,否则,就可能糊里糊涂地溜过去而什么也没听清。

3.听第二遍录音时,留神停顿信号,注意意群和关键词语。第二遍在听懂的基础上,迅速记下所听的内容。要把注意力放在单词正确拼写上,这一遍主要是抢速度,用简写等方式或用图形、符号记录下内容。

4.听第三遍录音时,注意听没有听明白或没有记录下来的词或句。如果都已记下,就重点检查、修正记录内容。

5.听音结束后,应根据上下全面的补充性检查,进一步核实句子、结构、语法、单复数形式及拼写是否有错误。

四、听力复习方法

1.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听力理解技巧是建立在听力理解水平基础上的,而听力理解水平是通过听力理解能力来体现的,它包括记忆和回想的能力、选择要点的能力、推断演绎的能力、判断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运用背景知识的能力。词汇主要涉及如何处理“生词”的问题,即利用上下文、同位语猜词的能力和一词多义的辨别能力。语法主要包括那些最基本的语法现象,如时态、语态、虚拟语气、比较级、最高级、否定式和说话人的口气等。语音、语调、词汇、语法是语言的基本要素,对它们的熟练掌握是打好语言基本功的关键。

2.预测、综合判断能力

总体来说听力技巧包括听前、听中和听后的准备,实施过程和相应的预测、记忆以及综合判断能力。听前预测是指从所给的文字材料和答案选项等线索中发现一些背景信息,力求缩小谈话者的话题,它能帮学生搞清所听内容的类型和结构甚至主题。考生听的时候可避免过分注重每个单词从而影响对全篇中心思想的理解。考生应抢时间阅读试卷上的选项,争取主动,以便在听音时有针对性。听前预测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即话题所使用的词语的范围,这种内容越具体范围就越窄。不管什么人说话都有一定的逻辑性,这种逻辑性又具有共性,受过一定教育的人是可以把握的。也就是说通过阅读选项我们可以推测听力材料可能涉及到什么题材和它的内容。听的过程中要强化记忆,对所听的内容进行联想,并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加工,对整体和细节不可偏废。重视整体的题目是询问对话或短文的中心思想,因此千万要有整体概念,不要只记细节而忽视整体。听完后必须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挑选和问题有关的信息,放弃无用的。

3.学会用英语思维

听的时候尽量避免将每个单词和句子翻译成汉语,这样做一是浪费时间,二是影响理解,因为两种语言的结构和思维不尽相同,不是所有的英语都有相对等的汉语。在短暂的15秒钟内,既要听,又要理解、翻译,还要进行综合判断,这是不太可能的,弄不好会影响以后的听力理解。最好的办法是逐渐培养用英语思维,不但可以节约时间还可以提高理解力。

4.有关学科及社会背景知识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技巧篇3

关键词:英语新四级应用能力考试异同

从2006年6月开始,180所试点院校的英语四、六级考试(Cet-4/6)进行了计分制度和考试内容的改革,教育部的这一新举措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对考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除了他们非常熟悉的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之外,他们也对英语新四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对大学英语新四级和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的研究,笔者比较得出五个相同点和四个不同点,具体观点如下:

一、相同点

1.教学目标相同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不论是Cet-4还是a级考试,两者所遵循的教学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2.应试基本技巧相同

Cet4和a级考试都是国家教育部统一组织的全国性英语考试,所针对的考生范围是公平公正的,因此考生所具备的英语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均衡的,从而,考生所需的应试基本技巧是相同的:以复习迎考技巧为主,以实战技巧为辅。简单地说,就是要以历年真题为复。因为每年的出题思路和考试大纲是相对固定的,要吃透每一套题,才能准确深刻地领会考试的奥秘,从而能够轻松过关。对于实战技巧来说,考试现场的果断镇静和侧重点的取舍是典型的技巧之一,根据自身特点科学合理安排时间也是至关重要的实战技巧。

3.部分题型相同

Cet4考试由六部分组成,分别是partiwriting(写作),partiiReadingComprehension(SkimmingandScanning)(快速阅读),partiiiListeningComprehension(听力理解),partiVReadingComprehension(ReadinginDepth)(深度阅读),partVCloze(完型填空)及partVitranslation(翻译)。a级考试由partiListeningComprehension,partiiStructure,partiiiReadingComprehension,partiVtranslation,partVwriting。由此可见,两者相同的题型有四种:写作、阅读理解、听力理解和翻译。这四个题型都能尽可能地保持考试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客观性。

4.教师辅导的重要性相同

对于参加a级考试的学生,辅导老师应该提醒学生稳扎稳打,不要轻敌。而对于Cet4的考生,辅导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不气馁,不懈怠,准备充分,自信地参加考试。应对不同的考试,学生都需要教师给予英语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的辅导。

5.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同

a级考试处于B级和Cet4之间,Cet4考试处于a级和Cet6之间,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方面起到连接作用,可以科学地、循序渐进地增加学生的积极应试心态,有规律地反映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成果。

二、不同点

1.记分形式和试卷结构不同

a级考试的记分形式为100分制,新Cet4的记分形式为710分制。两种分制的差异体现了不同学习阶段有不同的能力评估方法。a级考试要求学生有基本完整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100分制可以反映出这一基本水平。然而,在新Cet4的710分制下,成绩单将会分项计分,听力、阅读、综合和写作的成绩都将具体评估,这可以明显反映出考生英语水平具体的情况。

在试卷结构方面,最明显的不同体现在考查程序不一。新四级的考试程序:写作―快速阅读―听力―仔细阅读(包括选词填空和篇章阅读)―完型和改错二选一―翻译和简答二选一。以作文这一块为例,作文在新四级题型中被摆在了考试的第一项,而a级的是作文在最后一项。

2.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的不同

a级考试要求学生具备一般的英语综合能力,掌握的总词汇量应达到3400个单词,即要求学生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学会熟练运用。相比较而言,Cet4的考试要求学生要具备更高的英语能力:能听懂内容稍长的对话、短文等,能就一般话题较为流利、准确地进行对话或讨论,能读懂有一定难度的文章,理解其意义;能就一般性主题比较自如地书面表达个人的观点,做到文章结构清晰,思想表达清楚;能翻译一般的短句,熟悉语法结构和词组运用;掌握的总词汇量应达到4500个单词。

3.部分题型不同

新Cet4比a级考试多出两个明显不同的新题型:快速阅读和完形填空/改错。特别要求学生具备寻读的能力和更高水平的理解综合能力。而且,其他题型虽然大致一样,但是细节要求是很不相同的,比如写作,Cet4考试要求学生除了会写应用文之外,还能有逻辑地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4.考试的意义和价值不同

a级考试的社会认可度目前没有Cet4高。从客观角度来讲,两者的意义和价值是不相上下的,各有所用。但是,从社会影响力来看,Cet4和Cet-6是国内任何其他考试无法比拟的。随着新的710分制渐被社会认可,Cet-4/6考试对国内人才评价市场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高职高专的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重要一分子,能得到a级和Cet4考试的能力认可是尤其重要的,认清考试的意义,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人才的竞争中去。

综合上文分析,通过对a级和Cet4之间的异同的了解,我们可以认识到,科学的分析和坚定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从繁杂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提高考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从而使其信心百倍地迎接考试。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2]新东方四六级命题研究组编著.新东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预测试卷.群言出版社出版,2007年3月第2版.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技巧篇4

关键词:新大学英语四级翻译答题技巧

一、新四级翻译题型及评分标准介绍

2013年6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用新题型,其中翻译部分由原来的句子翻译改为段落翻译,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四级长度为140~160个汉字,满分为15分,成绩分为六个档次:13-15分、10-12分、7-9分、4-6分、1-3分和0分。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二、新大学英语四级翻译答题技巧

(一)通读全文,对于自己熟悉的单词、词组或者搭配进行标注。

四级考试翻译部分的答题时间为30分钟,时间充裕。学生必须首先通读全文,对文章的大概意思和要求有所了解。同时,这样对于文章采取何种翻译方法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30分钟的时间翻译150字左右的文章,时间绰绰有余,为了保证译文的质量和书写的整洁性、规范性,学生最好事先打好草稿,检查核对时,注意拼写及字母大小写是否正确;时态使用是否得当;名词复数及第三人称单数是否关注到。这样既可以避免大错,又可以杜绝小错,做到不该丢的分不丢。

(二)尽量选择简单、把握性大的词汇或者搭配。

在做翻译题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词多译”的情况,学生应该选择自己把握性强、最不容易出错的表达方式,而并非难度较大的翻译方式。翻译的标准和评分的判定虽然会考虑到词汇的运用,但是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准确。如果不能百分百确认自己所选词汇或者表达的书写、运用是否正确,则最好采取退而求其次的方法会更稳妥。短文翻译答案不唯一,只要能做到意思表达清楚,句子流畅,准确无误,就可得分。

(三)灵活使用各种翻译方法。

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以中文的思维做英文翻译,其实,诸多翻译方法灵活使用可以使译文更加优美。如:

1.词性转换法:汉语表达较为动态,英语表达较为静态。汉语中动词使用较多,而英语中常常用名词、形容词、介词等表达动词的含义。在汉译英时,灵活转换词性,会使英语句子合乎语法,表达更地道。

例1.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正在飞速发展。

参考译文:informationtechnologyisundergoingrapiddevelopment.

原句中的动词短语“飞速发展”转译为名词短语rapiddevelopment,表达更地道。

2.合并译法:汉语讲究意合,英语注重形合。汉语中有大量的短句并用,这些短句靠意思连接在一起,中间可以没有任何连接词;英语句子则如参天大树,枝叶之间都有脉络、有衔接。在汉译英时,考生要利用英语的从句、非谓语动词结构、短语等形式,将汉语中的短句合并译为英语中的长句。这种翻译技巧可以称为合并译法。

例2:许多西方人会选咖啡,而中国人则会选茶。

参考译文:manywesternerschoosecoffeewhileChinesepeopletendtochoosetea.

原文的两个短句是对比关系,在翻译或英语时,可以用连词while连接。

3.主语的选择和语序的调整。汉语句子重主题,英语句子重主语。因此在汉译英时,汉语句子的主语未必要作英语译文句子的主语。学生在翻译时,首先要确定译文句子的主语和谓语,然后按照英语表达习惯,将定语和状语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例3:烹饪技术和配料在中国各地差别很大。

参考译文:CookingmethodsandingredientsvarygreatlyindifferentpartsofChina.

原句的主语是“差别”,译文如果仍以“差别”作主语,就会有头重脚轻的问题,而且中式英语痕迹较重。如果以“烹饪技术和配料”作主语,将“差别”译为动词vary,句子结构就会比较平衡,表达效果较好。

三、结语

新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对于学生“译的能力”的要求是:能借助词典将难度略低于课文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译速为每小时300个英语单词。能借助词典将内容熟悉的汉语文字材料译成英语,译文达意,无重大语言错误,译速为每小时250个汉字。该要求在试题改革中已完全体现,同时,从翻译材料的侧重点和范围不难看出,考试注重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翻译方法的使用,还是翻译材料的选择,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用得着的知识。因此,要想提高翻译能力,在大学英语四级翻译部分拿高分,除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注意知识和技能的日积月累。

参考文献:

[1]张曦.2013年12月四级翻译真题点评.新东方英语大学版,2014,2.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技巧篇5

一、概述反拨作用理论

大学英语四级是一种语言考试,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通常是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产生直接的影响。反拨作用通常是指语言考试对教学发挥作用,语言测试的结果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及教师,甚至是对教学的体制产生较大的影响。另外,反拨作用分为积极的作用和消极的作用。区分大学四级对大学教学的反拨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是通过教学内容是否与考试内容相匹配来进行的。当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都符合大学四级的要求时,大学四级的考试则发挥了积极的反拨作用,当大学教学内容与大学四级的翻译考试题型有着较大的差异时,其发挥的作用则为消极的反拨作用。此外,反拨作用是通过对参与者、机制、模式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二、当前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一)翻译题型无法指导教学

当前大学教学中并没有重视翻译题型的变化以及翻译题型对当前教学产生的影响。通常大学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词汇、语法等内容,另外一些加深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掌握固定搭配,结合部分句子、文章来进行学习。大学英语教学中并没有将翻译题型的考试单独拿出来作为锻炼的项目。大学四六级改革之前,翻?g题型的分数占比较少,并没有受到当前大学的重视。尽管部分高校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大学考试的提纲作为教学计划的安排的参考,但是众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仅仅是重视学生词汇量的扩充,忽视了翻译题型的特点,忽视了翻译的技巧,因此,当前的大学四级翻译的题型并不能对当前大学教学产生指导作用。

(二)大学翻译教学内容少

大学的英语教材中并没有针对翻译题型设置的专业内容,众多的大学课本单元题型中涉及到了翻译题,但是并没有作为重点内容出现,仅仅是孤立的句子练习,没有将段落整体的翻译落实在课本当中。大学四级翻译题型中包括单词、句型、上下文含义等各个方面的考试,但是在大学教材当中将单词与句型都展示出来,没有将上下文的翻译练习作为重点内容,无法锻炼学生的综合翻译能力。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会缺乏整体翻译的能力以及整体翻译的意识,最终导致了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不知所措,甚至是翻译的语意不符合标准含义。教材中忽视了翻译题型的联系,从而导致了教师与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忽视了翻译能力的提高,学生仅仅在备战考试的过程中无法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能力。

(三)不重视翻译教学

一些教师认为翻译考试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只要学生掌握足够的词汇量以及语法就可以完成翻译考试。但是,翻译考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学生需要熟悉句型和语境的含义。翻译考试对学生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学生需要在汉语与英语语境之间进行转换,学生只有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才能够轻松地完成翻译题型,否则学生需要加大练习才可能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正是由于教师对翻译题型以及翻译要求的掌握不够准确,对翻译题目的认识不够才导致了学生不重视翻译题型的考试,最终使得翻译题型的考试并不能对大学的教学发挥任何的反拨作用,从而使得大学四级考试与大学英语教学之间缺乏关联性,最终导致了学生的翻译水平以及考试成绩都无法得到提高。

三、大学四级考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一)改革教学内容

大学生具备翻译能力必须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主题知识的能力、大幅篇章的能力、文化能力以及语言转换能力。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状况,教师应该改善自己的教学内容,首先让学生明白基础的翻译的概念,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认识翻译的重要性。另外,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进行语句的翻译,还需要让学生在篇章中锻炼自己的翻译能力,让学生掌握篇章翻译的方式,增加学生对单词在不同语境中不同含义的认识,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文章内容练习不同的翻译技巧。另外,翻译中涉及到较多的文化知识,学生需要适当地了解英文国家的文化以及思想,了解文化对翻译题型产生的影响,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翻译题型的要求。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锻炼学生的词汇能力,同时让学生掌握英文的表达习惯,英语基本功的能力,从而让学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语句。

(二)改革教学方法

多数的教学课堂中都是采取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练习自己的英语能力。在教学方式上,教师需要注意将讲解单词转变为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单位的含义,让学生具体地认识到不同语句中的同一单词有着较大的区别,所以不能够局限在单词的词语翻译当中。此外,教师应该将翻译经典当中的语句单独拿出来让学生进行赏析对比,让学生了解其中的翻译的技巧,让学生可以从经典翻译中学习翻译的技巧。另外,教师需要让学生多多阅读外国名著,同时结合经典的译文来进行分析,能够让同一句翻译多种不同的翻译方式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可以不断地掌握较为优秀的翻译方式。最后,学生准备大学四级的考试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学生应该小组练习的方式来共同分析四级考试真题中的翻译题型,从而借鉴他们的优秀翻译的方式。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技巧篇6

关键词:大学英语Cet翻译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027-01

2013年12月份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将对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作局部调整,调整后的试题变化之一就是对原来的翻译测试部分进行调整,即将原来的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这一调整明显增加了翻译部分在整个试卷中的比重,在测试上增大了对学生翻译能力的考核,也向承担大学英语授课的教师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在以后的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翻译训练,特别是段落的汉译英训练,是摆在每一位大学英语授课教师眼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目前,大学英语基本是融听、说、读、写、译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课程。由于受到课时和师资的限制,各学校并没有条件为学学英语的学生单独地开设一门翻译课程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辅导与训练。

1.1教材跟不上要求

作为非英语专业学生,他们接触翻译最多的是英语课文的汉译、课后练习中的单句汉译英和单句英译汉。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课文的翻译也是英译汉的练习。课后的翻译练习有三种:一种是完成句子,这部分已给出半句翻译,要求把剩余的半句译成英语,这和之前的四六级翻译题型是一致的,也往往作为练习的重点;第二种是整句汉译英,也能满足Cet翻译的训练要求;第三种是整句英译汉,由于Cet不涉及,重视程度不及前两种。如今翻译测试以段落出现,现有课本的更新需要一个过程,暂时不能满足训练要求。

1.2翻译练习相对单一

之前学生对翻译练习的做法是自己先翻译,随后根据参考译对比,即使老师对这部分进行讲解,也只是触及表面,没有足够的时间给予学生系统的翻译理论,翻译技巧和方法的讲解,更没有时间做各种题材的翻译训练。这就要求必须利用现有条件,适当调整授课各部分比重,把翻译提高到应有的高度上来。

1.3教师翻译水平相对不高

新的变化也对教师自身的翻译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长期教授大学英语的老师来说,由于没有一直从事翻译教学,自身还需要做好翻译课的补课工作。翻译理论、技巧、各种不同文体的翻译都需要在老师掌握之后再传授给学生。

2探索有效的解决办法

四六级考试就是英语教学的指挥棒,教材的编排要随之做出适当的变化,比如在每个单元的练习中增加段落的翻译,并且在每个单元开设相关翻译技巧的讲解,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翻译讲解和练习,方便老师和学生。在现有条件下,老师可以从课外选择一些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段落供学生做汉译英的练习,通过这种具体的材料翻译讲述相关翻译技巧,如直译、意译、增词、减词等等,并教给学生在段落翻译中还要注重句子衔接、不同文体不同翻译风格的问题。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汉英翻译选修课,选派专业的翻译老师为学生系统讲解翻译理论、方法与技巧以及好的译文赏析,进行有针对性的翻译实践练习。这样做可以满足大批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于提高自身翻译的要求。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多媒体手段进项自觉的汉英翻译对比赏析,评析译文质量,让学生在赏析的愉悦中体会译文的美好,增加他们对翻译的认识,促使他们自觉的翻译活动。

大量开展与翻译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增加学生对翻译的认识,培养翻译学习的兴趣。在日常学习中,各大高校英语课外活动多体现在英语演讲赛、英语辩论赛、英语歌曲比赛等等,而没有面向全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翻译比赛。开展翻译比赛可以很好提高学生对于翻译学习的热情,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翻译学习中来,以点带面,制造浓厚的翻译氛围,从而促进学生翻译学习。

各大院校可以组织专业翻译教师为大学英语授课教师开展系统的翻译培训,从翻译理论到翻译技巧再到翻译实践全方位提高教师自身的翻译水平,这样才能迎合四级考试新题型向各位大学英语授课教师提出的挑战。

总之,翻译作为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在教学活动切实得到重视与加强。翻译能力的提高不只是针对专业翻译人员,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也是他们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既要坚持以往的单句汉译英练习,也要开展段落翻译的训练,这样才能切实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满足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黄忠廉,陈胜,刘丽芬.从Cet-4翻译测试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1):20-22.

[2]宫慧玲.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外语教学,2009(2):44-48.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技巧篇7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翻译教学;翻译能力

1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翻译教学一直以来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所谓现状,概括起来讲就是“四不”,即考试基本不考,教材基本不编,教师基本不讲,学生基本不练。在1996年1月前,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没有翻译题,那真是“考试不考”。现在所有大学英语教材,都没有全面系统地介绍翻译知识、翻译技巧,有的只不过是少量单句或段落练习。因为考试不怎么考,教材不编,这自然而然地导致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讲”、忽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学生本身也不重视翻译教学的现象。一句话,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处于非常不受重视的地位。“四、六级考试对学生英语实用能力检测不够,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应试教育的风气,使得一些学校的老师把重点放到了追求通过率和应付考试上,客观上降低了对学生实用英语能力的要求,其结果就像有的学生说的那样,学了那么多单词和语法,但不会用,听不懂,说不出”。

2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发展思路

笔者认为,如果把“四不”变成了“四要”,即考试要考,教材要编,教师要讲,学生要练,练好了语言基本功,学习了翻译方法和技巧,经过了大量翻译实践,毫无疑问,大学生的翻译水平一定会得到很大提高。

2.1考试要考――四级新题型中翻译为必考内容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2004年初教育部高教司组织制定了《课程要求》。在此条件下,作为对我国在校大学生英语能力是否达到《课程要求》的主要鉴定手段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进行了相应改革,并于2007年1月全面实施改革后的四级考试,改革后,增添了翻译这部分的新题型,与以往作为四级考试备选题型之一的英译汉不同,新题型的翻译改为汉译英,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种题型的考试形式是把句子补充完整,占卷面总分的5%。这充分说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翻译技能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可适当选用四级考试的材料,也可结合四级考试中汉英翻译的要求进行教学,使我们的教学即为学生毕业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又能满足学生当前的需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2.2教材要编――大学英语教材中应多增翻译资源

目前,大多数英语教材中都编有英汉互译的句子以及段落,应该说教材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翻译练习机会和材料。但是以往有不少教师因为课时紧等种种原因或简单地作为课外作业布置给学生,或在课堂上简单地对一下答案,甚至直接用投影仪把答案放在屏幕上让学生自己核对,不作任何评讲和翻译技巧方面的指导。其实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是培养学生翻译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句子是人们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基本语言单位,具有相对完整的意思。因此,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要从句子翻译开始。同时也要呼吁相关教育出版部门在教材中增加完善系统的翻译知识、翻译技巧,使师生能够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学有所依。

2.3教师要讲――将英汉对比法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中

任何翻译都和文化息息相关,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使英汉语言各具特色,比如从地理环境、生活习俗、习性、、历史典故、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我们不难从中透视两种语言所承载的不同文化信息,同时领略和欣赏其各自不同的语言风格与浓郁的民族特色。因此,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做全面、透彻的认识和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的主要差异,才能真正达到翻译的标准即“忠实和通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英汉句子中主、谓、宾的词序基本上一致,但同汉语相比,英语词序倒置现象较多。如“whatabeautifulbuildingitis!(多么漂亮的建筑啊!)”

英语多用连词、介词来表示词、词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汉语很少用。例如,“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译为:afallintothepit,againinyourwit.。“城乡差别”其译文为thedifferencesbetweentownandcountry。

英语忌重复,为避免重复常用代词、省略和变换的表达方式,而汉语习惯用重复表强调。例如:“我们必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译成wemustcultivatetheabilitytolyzeandsolveproblems.。英语中省略了一个“problems”以避免重复。

汉语常用无主句,而译成英语时则常用被动语态。例如:“一般地说,通过增加供给或减少需求可以降低物价。”译为Generallyspeaking,thepricecanbebroughtdownbyincreasingsupplyordecreasingdemand.。类似的异同还有英语重语法而汉语重语义;英语有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且有时态、语态的变化,而汉语动词可连用且无时态变化;英语谓语必须在人称、数上与主语一致,而汉语的句子结构较松弛。英语是形态语言,要求句子成分齐全,而汉语是逻辑语言,写句子“意尽为界”,句子的信息量没有语法形式上的限制,弹性大。所以教师如果能抓住英汉的这些特征,适时地对学生加以指导,学生就可以避免母语的负面影响,从而增强对英语的敏感度。

2.4学生要练――应当重视学生翻译能力的测评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技巧篇8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翻译能力培养策略

1.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

“听、说、读、写、译”是英语教学最基本的培养要求,翻译教学普遍缺乏翻译理论、各种翻译技巧和方法,以及翻译实践。2013年12月份的考试加强了对翻译的重视,增加了翻译的比重,由于长期以来对翻译存在的固有观念,使得老师和学生不能高度重视翻译。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学生在翻译这一环节上是最薄弱的。如何适应新的翻译考试要求?如何真正提升翻译能力?以下从翻译实践中找寻答案。

2.翻译实践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

2.1大学英语教程中的翻译实践

本部分选取《新视界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第七单元aSimplewaytoKeepLawandorder的课后练习题,例证大学英语教学采用的翻译技巧。此题要求将课文中的英语原句翻译成汉语:

例1:

Sourcelanguage:andthereisnodoubtthatthestatusoftheking,inmorocco,isstillveryhigh,andhisrepresentative-theleather-jacketedcop-hasanauthoritythatyoudon’tfindinpolicemeninmaturewesterndemocraticcountries,whodon’thavethestatuetoresolvedisputesinthestreet.

targetlanguage:毫无疑问,摩洛哥国王的地位仍然很高,而且他的代表――如穿皮克夹的警察――有着一种在成熟的西方民主国家所见不到的权威。西方国家的警察可没有可能在大街上解决纠纷这么高的地位。

例1中,前半分句“毫无疑问,摩洛哥国王的地位仍然很高”是很明显的直译,“and”接连前后分句,后半分句英文主干结构是“hisrepresentative-theleather-jacketedcop-hasanauthority”,而中文译文在“权威”前加上了英文“that”引导所有修饰补充内容,翻译在修饰语的位置上进行了调整。最后“who”引导的从句修饰前句中“policemen”,翻译时为使上下文衔接顺畅增加了前句中的修饰,即“西方国家的”。根据句意和对比,“statue”增加了修饰语“这么高的”。

2.2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翻译实践

本部分选取2013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部分,例证考试中采用的翻译技巧。此题要求将140~160个汉字翻译成英文短文,内容涉及中国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等。

例2:

Sourcelanguage:①许多人喜欢中餐。②在中国,烹饪不仅被视为一种技能,而且被视为一种艺术。③精心准备的中餐既可口又好看。④烹饪技艺和佐料在中国各地差别很大,但好的烹饪都有一个共同点,总是考虑到颜色、味道、口感和营养(nutrition)。⑤因为食物对健康至关重要,好的厨师总是努力在谷场、肉类和蔬菜之间取得平衡,所以中餐既味美又健康。

targetlanguage:manypeoplearefondofChinesecuisine.inChina,cookingisregardednotonlyasacraftsmanship,butalsoasanart.well-preparedChinesecuisineisbothtastyandgood-looking.theculinaryskillsanddishingredientsvaryindifferentregionsofChina.However,goodChinesecuisinealwayssharessomethingincommon,thatis,thecolor,aroma,tasteandnutrition.asfoodisvitalforone’shealth,agoodchefisalwaystryingtostrikeabalanceamonggrain,meatandvegetables.that’swhyChinesecuisineistastyandhealthy.

例2是一个能体现中西文化差异的翻译文本,特别是饮食文化。选取内容及所用词汇符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能达到考试的效度。对比中英文文本后,第一、二和第三句对于“中餐”、“技能”、“可口”和“好看”等词组的翻译,对于并列结构“不仅……而且”与被动结构“被视为”的翻译都是直译的最佳印证。当然也有意译部分,如“精心准备”,对于“精心”,中文解释“特别用心”,用“well-prepared”尚可表达这一内涵。第四句“差别很大”与“vary”也是意译的点睛之笔。在对比中英文后,第五句中很显然的是“总是考虑到”,省去了对应的英文翻译,同时最后一句主要体现在“取得平衡”及“所以”两个词的意译翻译技巧,“取得”用的是“strike”却未用“get”,“have”等词,译者希望通过“strike”表达出这种努力过程。“所以”本可直接用“so”,“therefore”等词,译者通过“that’swhy”达到连接前文的目的。

例3:

Sourcelanguage:①中国结(theChineseknot)最初是由手工艺人发明的,经过数百年不断的改进,已经成为一种优雅多彩的艺术和工艺。②在古代,人们用它来记录事件,但现在主要用于装饰的目的。③“结”在中文里意味着爱情、婚姻和相聚。④中国结常常作为礼物交换或用作饰品祈求好运和避邪。⑤这种形式的手工艺(handicraft)代代相传,现在已经在中国和世界各地越来越受欢迎。

targetlanguage:theChineseknot,originallyinventedbythecraftsmen,hasbecomeanelegantandcolorfulartandcraftoverhundredsofyears’improvement.inancienttimes,itwasusedtorecordevents,butnowadaysitismainlyfunctioningasdecorations.“Knot”signifieslove,marriageandreunioninChinese.oftenusedasgiftexchangesordecorations,theChineseknotisbelievedtobringgoodluckaswellaswardoffevilspirits.thehandicrafthasbeenpasseddownfromonegenerationtoanotherandnowisgainingpopularitybothathomeandabroad.

例3以“中国结”为主题,探索中国传统文化,贴合四级翻译要求。在对比文本后,不难发现在五个中文句子中,直译和意译的使用频率较高:如第一句中“中国结最初是由手工艺人发明”、“优雅多彩的艺术和工艺”;第三句中“意味着爱情、婚姻和相聚”和第四句中“好运和避邪”等基本都是直译的表达。“用于装饰的目的”、“祈求”和“越来越受欢迎”等表达是明显的意译,以“祈求”为例,直译为“prayfor”,但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其实就是源语言认为的“带来”即“bring”。此外,第一句“不断的改进”减译为“improvement”,“不断的”是一个加强语气的词。第二句译文将主动句转换为被动句适合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也是异化的表现。第四句“theChineseknotisbelievedto”对应中文中并无“被认为”,为符合语义需要,增加了这个表达。

三、启示

根据大学英语教程和四级考试中翻译技巧的总结,可以看出不论是中翻英还是英翻中,不可避免地都会采用以下几种基本的翻译技巧:直译、意译、减译和增译。同时因其考查内容的要求涉及中国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故在翻译技巧中必将涉及归化和异化,只是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等级水平决定了此翻译技巧要求不会太高。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能力的培养可以首先培养学生的实际翻译技巧,既可以解决考试的压力,又可以在逐步的练习中走出习惯性字对字翻译的误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翻译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2]严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理论与实践[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技巧篇9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翻译高分技巧实例解析

自2013年12月考次起,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卷结构有了局部调整。就改后题型的设计来看,新题型更加注重考核大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全面从听、读、写、译考查学生的英语水平,这就要求学生全面提高英语综合素质,在做题的同时要认真研究做题的策略。本文就改后题型四级翻译部分进行探究分析,探讨翻译过程中的一些高分技巧并进行相应的实例解析。

1.大学英语四级翻译新题型解读

2013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考纲对翻译题有所变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句子翻译变为段落汉译英翻译,改革前的翻译部分测试的是句子、短语或常用表达层次上的中译英能力,改革后翻译部分测试的是段落。(2)考试范围由“校园文化、民生发展、科技兴国、生命科学、求职就业”改为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3)四级长度由5个句子改为140~160个汉字的段落。(4)分值由5%提高到15%。(5)考试时间由原来的5分钟改为30分钟。翻译的目的是测试学生把汉语所承载的信息用英语表达出来的能力。

2.大学英语四级翻译之技巧与实例

2.1形式与内容统一原则

翻译问题,说到底就是如何处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问题。奈达曾说“每一种语言都有各自的特性”,“要有效进行交际,必须尊重各自语言的特性”,因此,翻译中“要保留内容必须改变形式”,而形式改变的大小要视不同语言间语言和文化距离的大小而定。两国文字词类的不同,句法构造的不同,文法与习惯的不同,修辞格律的不同,俗语的不同,即反映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感觉深浅的不同,观点角度的不同,社会背景的不同,表现方法的不同。然而,考生在翻译时,通常是胆子太小,迁就原文字面、原文句法的时候太多。要避免这些,就要精读熟读原文,把原文的意义、神韵全都把握住了,才能放大胆子。

【例】这里三千座奇峰拔地而起,形态各异,有的似玉柱神鞭,立地顶天;有的像铜墙铁壁,巍然屹立;有的如晃板垒卵,摇摇欲坠;有的若盆景古董,玲珑剔透……神奇而又真实,迷离而又实在,不是艺术创造胜似艺术创造,令人叹为观止。

【译文】3,000cragsriseinvariousshapes-pillars,columns,walls,shakyeggstacksandpottedlandscapes-conjuringupunforgettablyfantasticimages.

2.2避免结构松散、表达过于口语化

在汉译英段落翻译中,口语化的表达尽管简短直接,但作为书面语,其会使译文显得松散零碎。考生在段落翻译中要讲究文法和修辞,注意篇章结构,不宜一味按口语体行事。因为英语有英语的文采,汉语有汉语的文采;英语的文采主要表现在盘根错节、欲罢不能的绵长句型上;表现在易如反掌、新意闪烁的词的转义,篇章或段落不是一色的简单句的罗列上。

【例】在中国古代史上,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她哺育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

【译文】KnowninancienthistoryofChinaasthe“mother”ofthenation,theYellowRiverhasgivenlifetohundredsofmillionsofChinesepeople.ascalledthe“cradle”ofthenation,itisalsotheregionforChinesecivilizationtostartfrom.

2.3遵循主体与客体

中华文化以人本为主体,西方文化以物本为主体。两种思维方式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多用无生命的名词作主语,主动和被动两种范畴始终泾渭分明;汉语常以有生命的名词作主语(或有潜在的主语)。

2.3.1主语译为主语

以主语译为主语的方法在英译汉中十分常见,汉译英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

【例】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译文】Beijing,thecapital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isthecountry’spolitical,economic,andculturalcentre.

2.3.2主语不对应时

英汉虽然都是主谓结构,但并不总是对应的。有时候,英语原句中的主语译成汉语后可能不再适合在译句中充当主语。这时便要为译句另外物色一个主语,使之符合汉语语言的表达习惯。汉译英时也一样,有时也要放弃原来的主语,为英语译句物色一个适当的主语。

【例】儒家思想由孔子自春秋时期创立,并迅速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译文】ConfuciusestablishedtheConfucianschoolofthoughtduringtheSpringandautumnperiod.ConfucianismquicklybecameoneofthepillarsofChineseculture.

2.3.3英语:主语+谓语;汉语:主题+述题

由于英语句子常见主谓结构,而汉语句子更多的是“主题+述题”结构,因此将英语句子译成汉语时,往往可以译成“主题+述题”结构,特别是当相应的主谓结构有点拗口时。

【例】顺译:我对这件事一点都不知道。

改译:这件事我一点都不知道。

【译文】iknownothingaboutit.

2.4时态遵循原则

四级考试翻译部分的测试内容涉及有关中国文化、历史、经济及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汉译英时,如何为译文选择合适的时态,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程永生提出了英语时态选用的两条总规则,即参照规则和语用规则。其参照规则认为,选用英语时态,一般是先从现在时态系统与过去时态系统中,选用一个系统作为规范,必要时参照规范选用另一个系统。系统选好之后,从该系统中选用一般时态为规范,必要时参照规范选用其他时态。简而言之,就是先选用规范,必要时参照规范选用其他。

【例】人类的祖先北京猿人曾与50万道70万年前居住于此。北京作为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至3,000年前。尤其是从封建社会鼎盛到衰败的600年中,北京先后成为元、明、清三代的都城,34位皇帝再次君临天下。

【译】itisherethatpekingman,man’sforefathers,oncelived500,000to700,000yearsago.thehistoryofBeijingasacitymaybetracedbacktoover3,000yearsago.particularlyinthelast600yearsfromtheheydaytothecollapseofthefeudalsociety,BeijingwasthecapitaloftheYuan,mingandQingdynasties,andfromhere34emperorsruledChina.

3.结语

综上所述,考生在做四级翻译时一定要在准确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原文之意的基础上,恰当地使用一定的翻译技巧,才能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完整地用另外一种语言诠释。

参考文献:

[1]程永生.汉译英理论与实践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技巧篇10

1.中考英语总复习计划及思路

如何在短时间内全面有效的复习呢?我认为要有清晰的计划和思路。根据中考英语试题命题规律及校情学情,成熟的初三英语复习方式分三个轮次进行。

第一轮是夯实基础,全面复习。主要是以复习教材的基础知识为主要任务,按教材的大单元词汇,句型归纳语言点,讲透语言点运用,教材的内容汤水不漏,基础内容基础知识全面细致地掌握。教师加大力度进行重点句式句型短语单词的复习提问和单元知识的整体检测,目的在夯实基础,为下一轮次复习奠基。

第二轮是瞄准考点,专项练习。可分为题型专项或语法词法专项训练。题型训练是主要分为听力检测、选择题、阅读理解和短文写作。听力检测选取材料典型,覆盖基本词汇和基本句型,我们向学生传授听力的方法技巧,要求学生认真听,听出基本句型和基本词汇,按听力内容作答。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和知识涵盖要求学生明确,一定要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每次练习后注意找出失分点和失分原因,分析是知识缺陷还是答题技巧,注意总结,以利再战。阅读理解比较容易失分,要求学生基本弄清材料内容,带着问题去看材料,或看完材料看问题均可。对于未见过的生词根据上下文大胆猜测。短文写作要理解材料意思,重点要开好头,要注意运用关联词,不要局限于简单的词汇。语法专项训练,根据内容我们分为四大项二十节按部就班进行,要求学生明确每节语法内容,掌握基本要点和关键点,练习时错误点一定要明确哪个语法点不明晰,采取回头看方式夯实这个语法点的内容。

第三轮是考前指导,综合训练。这一轮次主要是应试技巧训练和模拟练兵。目的就是中考拿高分。这一阶段的的侧重点是在学生审题能力上、试卷时间分配上和高分技能技巧上。这个阶段教师主要做的工作是精选精编试题,每次考后要精心进行试卷讲评,对每位学生的试卷要针对性讲评和精神鼓励,指出失分原因,指明努力方向,要求学生做典型错题集,互相看错题集。要形成合力,师生要相互配合,实战演练要对答题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力争每次考试要做完做好检查好。

三个轮次的复习要依次进行,时间分配合理,每次复习重点和侧重点要明确,经过这样有机结合,依次递进,螺旋上升,能使学生全面而重点复习掌握初中内容。

2.理清中考必考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

(1)冠词:定冠词the不定冠词a,an。(2)代词:人称代词主格、宾格;反身代词;不定代词;疑问代词。(3)数词:序数词;hundred、thousand、million、billion用法。(4)情态动词:must、can。(5)介词:介词的固定搭配、方位介词。(6)形容词、副词:形容词作定语、表语;其他词形变为形容词;副词修饰行为动词;形容词变副词;比较级或最高级。(7)名词: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不可数名词。(8)连词:表转折关系、因果关系,并列关系。(9)情景对话:表达感谢;表达祝愿。(10)动词:动词过去式、过去分词;代词置于动宾短语中间;感官动词;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动词的不规则变化。

3.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狠抓基础,强化识记。词汇掌握程度是每个学生英语水平体现的重要标志。教师应强化学生的单词记忆能力,做到四会四融合,音、形、义、词性基本要点一定要全面掌握。还要注意结合句子、语篇记忆单词,要注意灵活运用单词短语。

(2)强化阅读,提高能力。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和新课标要求的重要方面。初三英语教师要注意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强化,一是听力训练,二是短文写作,三是语篇教学,分别培养和锻炼学生英语听力、口头语言表达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将来进一步深造和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3)加强语境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考改革的趋势表明,试卷侧重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因此,在日常教学与复习中要突出语篇,以阅读为载体,加强综合能力的训练。

(4)注重对英语新课标2016临沂市初中英语水平考试的说明的研究,加强针对性,把握考试改革的方向、动态及发展趋势。

(5)强化应试技巧指导,提高学生应试水平。一是让学生对各种题型的应对技巧和解题要诀,二是抓好规范,包括书写、答题范围、符合的应用,要精心指导,争取卷面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