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正能量语录集十篇正能量语录集十篇

正能量语录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02:58

正能量语录集篇1

网民们为这扑面而来的清风新风叫好,期待这种好作风能够持久,期待上行下效将好作风进行到底。

网友“老兵胆子”写道:“八条规定皆重要,要靠全党来执行。实干兴邦硬道理,治政就怕客里空。作风实质是党风,党风过硬民高兴!”

《人民日报》还通过微博向网民发出“你最反感的官话套话”征集令。这条微博已经被转发超过上万次,收到四千三百多条评论。“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积极、及时、立即、确保”用语等都被不少网民评为“最反感”。还有网友举出网络流传至泛滥的套话:“最美教师”,“最美医生”,“最美司机”……其实说话没错,错在说了没做,久之便成了人民不爱听的话了。网民“苏志强”认为,最常见的官话用词是“有关部门”:“好事都有具体的部门,坏事就是‘有关部门’。”

中共中央总书记就网友反映的“舌尖上的浪费”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中国各地通过微博的“光盘倡议书”,以及其后在民间迅速兴起的“光盘运动”,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上“晒光盘”成为了新的时尚,许多网民自发晒出菜肴被吃得干干净净的餐盘照片,身体力行向中国式“剩”宴说不,让“光盘风”从网络刮进了现实生活。

除了普通老百姓,社会各界名人也在第一时间纷纷加入“光盘行动”。奥运冠军陈一冰晒出了与一张吃得干干净净的餐盘的合影;而青年艺人周笔畅则幽默地号召大家“看见什么吃什么,别浪费”……

也有返乡探亲的网友将家乡的新变化通过微博“晒”出来。

网友肖文华微博:家乡赣南宁都是个贫困的大县,往年吃喝风很盛行。这次回去感受到其官风、民风变化了不小,可见对几个月前中央的“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执行得很不错。春节期间县府大院带头开放给返乡的人们停放小车,尤值一赞。

网友鹰潭城事: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鹰潭各级党政部门对公车管理更为严格,春节长假期间,除值班车辆外,其他车辆一律进行封存,严禁公车私用。节日期间,各单位车辆大都统一停放,车钥匙上交。

正能量语录集篇2

关键词: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附录分析

一、导论

附录是一部词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包括在正文之内的附加信息[3]。对正文有补充、拓展和概括等功能。但由于其附属于正文,一直以来对附录的研究就非常少。而对于英汉双语学习词典中的附录进行的研究则更是寥寥无几。本文首先对附录的定义、分类、作用以及编写原则等方面进行了解释说明,并以oxfordadvancedLearner’senglish-ChineseDictionary《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附录为例,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以期对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编纂者的工作以及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有所帮助。

二、附录的定义和分类

关于附录的定义,学术界并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看法。国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词典像“LongmanDictionaryoftheenglishLanguage”(1984,p.69)对附录的定义为:“1.asupplement,esp.ofbiographical,statistical,orexplanatorymaterial,usu.attachedattheendofapieceofwriting.”另一部词典“webster’snewCollegiateDictionary”(1976,p.55)为“1.supplementarymaterialuse.attachedattheendofapieceofwriting.”还有一部著名的词典“CollinsenglishDictionary”把附录定义为“1.abodyofseparateadditionalmaterialattheendofabook,magazine,etc.,esp.onethatisdocumentaryorexplanatory.”从国内看,对附录的定义解释得比较明确的有《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p1254),它的定义是:附于图书或诗文后面的有关资料。有文章、文件、图表、书目、索引、大事记、译名对照表等,便于读者查考,或有助于读者理解正文。”《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2002年增补本,p394)认为附录是“附在正文后面与正文相关的文章或参考资料”。

附录作为辞书框架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4],可以分为“语文附录”和“百科附录”两大类。词典附录大致可以分为:一、文献目录与引用作者;二、语言文字类;三、百科资料;四、标准规范;五、历史年表、大事记;六、专科资料;七、校勘、订正、考释、补遗;八、图录等几种类型[1]。其中,语言文字类和百科资料在英汉双语词典中都有收录。语言文字类包括语法信息、标点符号用法、缩略语、音标及其对照等,都是和语言学习者密切相关、对其学习语言非常有帮助的知识。百科资料包括人名、地名、数学符号、化学元素周期表、外国军衔、行政区划等。这几项内容也经常作为百科附录被收录在英汉双语词典中,比如《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就收录了人名地名、化学元素、外国军衔这几项。标准规范类的附录包括度量衡、货币名称等。度量衡有时也会出现在双语词典中。

三、附录的作用

附录作为查阅词典时一种重要的检索手段,其作用是不应该被忽视的。附录在词典中的作用主要有:

1.补充、扩展正文的作用。有些内容由于词典编纂体系的限制以及内容和形式等各方面的制约不能在正文中出现,但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又是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这一部分内容就可以附录的形式出现。例如《牛津高阶》的附录中有“读音和音标”。每个单词都需要通过标注音标的方式告诉学习者它的正确读音,所以音标显然和一部词典的正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这些音标又不可能以条目的形式逐一地出现在正文中。编者把它们编入附录,以附录的形式出现,很好地扩展了正文的内容,同时又方便了读者查阅,体现了附录对正文的作用。

2.概括正文内容的作用。英汉双语词典一般是按照字母顺序进行排列的,这就导致有些同类内容不能出现在相同的条目中,或比较分散,不能让读者对某类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附录则可以将各种信息的核心部分集中排列。比如“oxfordadvanceLearner’senglish-ChineseDictionary”中的一个附录是英语不规则动词,把字典中出现的所有不规则动词以及它们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按照字母顺序进行排列,集中以附录的形式出现。而在正文中这些动词形式则是分散出现的,当它们集中以附录的形式出现时,读者需要查找某个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或过去分词时,就可以直接查阅词典后面的附录,便于学习者查找、识记。

3.订正、勘误的作用。由于词典编排的统一要求,可能会导致有些正文中出现不恰当的内容一时无法改正,附录则可以弥补这个不足,对正文一时无法修订的差错予以勘误。[6]比如有的双语词典附录中会有勘误表,就是针对正文中错误的内容进行说明、订正的。

四、附录的设置原则及具体分析

一部词典附录的设置并不是随意安排的,而是要根据词典的编纂宗旨、对象以及篇幅等,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设置。双语词典附录的设置一般有以下几条原则[2]:

1.必要性与实用性原则。必要性是指附录的有些内容是词典不可缺少而又无法编入正文的信息,必须要以附录的形式加以补充或扩展。实用性主要是说在设置附录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读者的需求,编入对读者有帮助的信息。

2.一致性与相关性原则。一致性是指附录的设置要和双语学习词典编纂的宗旨、类型、规模与对象保持一致。相关性原则是指某几类附录的内容和词典的正文相关,起到补充、拓展正文的作用。

3.精简性与便利性原则。精简性是指收录的附录内容不易过多,要有所选择[5]。小型的英汉双语学习词典要以语文附录为准,篇幅一般以1-3个为宜。中型的双语词典要以语文附录为主,兼顾百科附录,3-6个比较合适。大型的双语学习词典基本上要保持语文附录和百科附录各占一半,7-10个即可[6]。收录内容时要考虑词典的篇幅,尽量选择与正文内容相关的知识。便利性原则是指设置附录时要考虑学习者的实际需要,方便读者查阅词典正文内容。

除了以上几点,附录的设置还应该考虑新颖性、资料性、双语性以及对照性。

根据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附录的特点、作用以及设置原则,我们以“oxfordadvanceLearner’senglish-ChineseDictionary”为例进行分析,看其附录的设置是否科学,有什么优点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牛津高阶》第六版有九个附录,分别是:1.不规则动词,2.地名,3.数字用法,4.标点符号用法,5.文学批评用语,6.常见人名表,7.用法说明一览,8.释义词汇,9.读音和音标。最新版的附录和上一版相比作了较大的改动,上一版共11个附录,第六版删除了原来的亲属关系、军衔、化学元素和度量衡表,把附录插图放在正文中,国际单位制的部分内容并入数字用法里。新增了文学批评用语、用法说明一览、释义词汇及读音和音标。这样的编排更好地体现了附录设置的原则,首先根据编排的实用性去除了一些使用频率不是很高的内容,使新版本里的附录更加精简。附录中的第7条“用法说明一览”把有关英语各种用法的注释列表,有词语辨析、词汇扩充、语法说明等,读者对某些混淆词或同义词的区别不清楚时,从附录中可以找出这些词语出现的条目,可以方便读者查找、节省时间。第8条释义词汇加上中文翻译,突出字典的双语性,或者可以去掉。因为它虽然和正文有关,但对读者的外语学习根本没有什么作用。如果释义词汇中有不认识的单词,则完全可以直接在词典中查找,该表也没给出这些词汇的中文解释。

五、结论

从对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附录的特点、作用、设置原则的阐述,以及据此对“oxfordadvanceLearner’senglish-ChineseDictionary”这部权威的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附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词典编纂者在编写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附录时,一定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充分考虑读者学习英语的实际需要,才能使词典的附录更加科学、实用,真正对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有所帮助。另一方面,英语学习者在选择词典时也要考虑词典的各个方面,包括正文和附录等,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双语词典,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曹聪孙.略论词典附录[J].辞书研究,1992,(4):22-26.

[2]连益,连真然.浅谈双语词典附录设置的十条原则[a],双语词典学论集[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3]刘凯芳.附加信息及其使用价值一兼论《英汉大词典》的附录[J].辞书研究,1997,(5):89-96.

[4]袁世全.附录初论:必也正名乎[J].集美大学学报,2003,(4):94-99.

正能量语录集篇3

关键词:儿童语言习得研究人类家庭语言计划新视角

1.引言

人类的语言能力一直是科学界研究的兴趣所在,建立和人类一样具有语言能力的人工智能系统目前对研究者来说仍力所不能及。目前我们对语言习得机制的了解还不够充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不能给机器提供足量的交流信息让它学习。

儿童语言习得研究的数据搜集方法经历了不断的提升和改进。早在18世纪末,德国哲学家Dietrichtiedemann就曾对自己孩子的语言发展过程进行过自然观察和记录。此后,研究者又采用了在实验室里观察儿童语言习得的方法,但因其捕捉的儿童行为表现以及儿童和看护之间的相互交流是不自然的,这种研究方式在20世纪下半叶遭到了较多质疑。Bruner(1983)说,要想获得真实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相互交流的画面,需要在家里、在生动活泼的环境中进行收集。该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可,研究者开始去孩子家中进行观察,但每周只进行几个小时的话语录音,收集到的材料还不到儿童语言学习经历的1.5%(Brianmacwhinney2000)。随后一些研究者(Braunwald1978;Dromi1987)通过日记来记录自己孩子的语言发展过程,收集的数据和之前的相比相对密集了一些,但仍然稀少。这种基于文本记录的方法受到看护记录人员的主观性影响,不能捕捉到儿童语言发展的细节。

人类家庭语言计划(HumanSpeechome,HSp)就是在弥补以往研究方法的不足以及满足新的研究需要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该计划创始人DebRoy将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点结合起来,把自己的家装配成了一个有视听设备永不停歇的实验室,目标是研究儿童语言发展和他们所接触的社会环境刺激之间的关系。

2.HSp介绍

人类家庭语言计划是由DebRoy和认知机器团队开发的一个项目(DebRoyetal2006)。主题思想是把一个初生婴儿的家用视听设备装配起来,把他从一岁到三岁几乎所有的语言习得过程都记录下来,根据孩子的生活经历和语言发展情况建立一个语言习得的可计算模型,模拟出儿童语言纵向的发展过程。

Roy是麻省理工大学终身任职教授,他认为研究人类认知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仿造人类制造机器(DebRoyetal2006),让它们在社会环境中执行人类功能。这个有启发性的想法激发了Roy启动HSp项目的热情。征得了妻子的同意之后,在2006年,从他儿子出生后离开医院回到家里起,HSp项目就正式启动了。

项目组用14个麦克风和11个全方位摄像机把Roy的家装备起来,对他初生儿子的语言习得情况进行了历时三年的数据收集和研究工作。视听设备隐藏在客厅、卧室、厨房、餐厅等各个房间的天花板上。三年下来,共搜集了约23万个小时的视听记录文件,其中包括约14万小时的音频文件和约9万小时的视频文件,记录了孩子在醒着状态下将近80%的生活经历。大规模数据库的语音转录、视频标注等数据采集和处理工作,向HSp提出了新的挑战。项目组把人工操作和机器自动加工结合起来,开发出了人机合作的数据处理系统。下文将对HSp开发的新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3.HSp开发的新技术

3.1视频音频数据采集技术

3.1.1录音风暴(totalRecall):初级视听浏览器

totalRecall是项目组(RonyKubatetal2007)为采集数据最早投入使用的系统,也是开发其他系统的平台。totalRecall具有视频音频的可视化、重放以及标注等功能。处理视频文件时,用户可以选择高分辨率地观看某一个频道,也可以低分辨率地观看所有频道。处理音频文件时,选中一个频道就有相应的录音播放出来,同时会呈现出反映语音频率信息的声谱图。totalRecall在视频标注中可以标注儿童所在的具置,这为儿向语言(childdirectedspeech,CDS)以及儿童可接触语言(childavailablespeech,CaS)的对比分析提供了条件(RonyKubatetal2007)。

3.1.2家蝇(HouseFly):升级版视听浏览器

HouseFly和totalRecall一样,也是一种视听浏览器,不过它是一种更高级别的浏览系统。totalRecall用传统的2D模式界面来浏览数据,HouseFly(philipDeCampetal2010)则是一种对交互式数据进行浏览和可视化的系统,它把多种感应器的视听记录以及记录的元数据综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全新的3D模式的视频体验。在HSp项目中,HouseFly应用在了观察儿童词汇运用演化、儿童和看护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等多方面的研究上。这表明当数据足够丰富时,我们可以把各种信息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沉浸式虚拟的3D世界,对画面进行更直观的观察和研究。

3.1.3家庭语言记录器(Speechomerecorder):便携式数据收集器

HSp项目所用的记录设备全部都隐藏在天花板中,不易挪动。而且考虑到全面性,装了11个摄像机和14个麦克风,后来的研究发现很多设备都是不必要的。基于这些考虑,项目组(DebRoy2009)设计出了家庭语言记录器。它不仅能够记录整个房间的场景,还能从孩子眼睛高度的水平来捕获儿童面部表情以及姿势等细节。除了记录的画面更全面之外,家庭语言记录器还具有易于安装和便于移动等优点。把这种便携式的记录器应用在更多家庭中来观察儿童语言习得,不仅能够增加数据的多样性和密集性,还可以开启对语言发展障碍儿童的研究。

3.2视频音频数据处理技术

3.2.1人机合作语音转录系统(Semi-automaticSpeechtranscription)

数据采集之后的工作便是数据处理。研究儿童语言习得,数据处理的第一步是语音转录。项目组在2007年(BrandonCRoy2007)开发了人际合作语音转录系统。

语音转录工作由四项基本任务组成,即FinD、maRK、LiSten和tYpe。人机合作转录系统则把第一步和第二步交给机器自动处理,第三、第四步由人工来完成。在HSp多轨道的语音数据库中,特定的算法通过筛选等程序寻找话语并进行话语片段分割。挑选自最清晰响亮频道的语音被分割成最适合人工转录的片段后,转录员用专门的系统进行语音听取和转录。转录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得到了提升,速度达到人工转录的2.5—6倍。

3.2.2闪电抄写员(BlitzScribe):快速语音转录器

BlitzScribe是项目组编写出来(BrandonC.Roy&DebRoy2009)专门用来听取和转录语音的软件。BlitzScribe用户界面把系统自动切分好的话语片段分行排列在可滚动列表上,每行开头放置一个播放按钮,转录员可以随时选择录音进行听取和转录。在转录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可以用键盘标记一些简单常见的错误。另外,把需要转录的语音片段通过BlitzScribe界面分配给项目组以外的工作人员,而不是呈现给他们整个语料库,有利于保证HSp数据库的私密性。

3.2.3追踪标记(trackmarks):快速视频标注系统

研究儿童语言习得,语音转录是首要的,其次还需要对视频文件进行标注。视频提供了人物活动的处所、行为以及交流模式,只有将音频与视频文件实现同步化研究,才能全面理解儿童在社会自然环境中如何习得语言。trackmarks是项目组(philipDeCamp&DebRoy2009)开发出的一种在多重摄像区域中追踪人或物具置和判定人物身份的工具。trackmarks界面则把机器对物体的自动跟踪和人工标注结合起来,展现了人物在摄像区内活动的直观线路图。

3.2.4头部固定(HeadLock):头部姿势估计系统

头部姿势,包括头部位置和方向,是估计视线方向最好的参照对象,视线方向则指示了人的注意力的焦点。在分析低分辨率等不容易进行视线方向跟踪的视频时,可以根据头部姿势来观测注意力的焦点,从而了解相互交流在语言习得中所起的作用。

HSp有些视频数据由于具有头部图像分辨率低、背景混乱、灯光效果没有控制等特点,在进行人物头部姿势分析时遇到了困难。项目组(philipDeCamp2007)便开发出了HeadLock来辅助视频标注。运用HeadLock工作时,操作人员参照视频中的模糊头像,对用3D技术画的计算机头像进行位置、规模和方向的调整,直到它和视频中的图像匹配为止。

3.2.5儿向语言检测器(Child-DirectedSpeechDetector)

儿向语言检测器是研究儿童语言,处理HSp数据库的重要工具(SoroushVosoughi&DebRoy2012)。儿向语言检测是一个二元分类问题,影响检测器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检测器在使用时所运用的检测特征集合。以往的检测器主要依赖语音特征来检测儿向语言,而项目组(SoroushVosoughi&DebRoy2012)参照不同的话语特征标准开发出了三种不同的儿向语言检测器,将检测正确率提高到了88%。

以上对HSp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在技术开发创新的基础上,HSp研究出了很多新成果,下文对一些主要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

4.HSp研究的新成果

HSp的数据收集从2006年开始至2009年结束,历时长达三年左右。项目组在这三年期间不可能只是坐等数据收集,许多研究在数据收集结束之前就已开始实施。由于9—24个月期间是儿童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现阶段的成果大多是基于这个年龄阶段研究出来的。

4.1儿童词汇习得鱼翅形曲线

众所周知,儿童在9—24个月期间习得的词汇量大体呈指数形式增加,而项目组(DebRoy2009)通过对数据库的分析发现,从第20个月开始儿童习得的词汇量骤然下降,形成了一种鱼翅形曲线。他们(DebRoy2009)对这种情况给出了两种可能性解释。一种解释是虽然儿童习得的词汇量仍在以指数形式增长着,但根据齐夫分布定律,后来习得的词汇量变得不太容易被察觉,齐夫分布定律的尾部降落造成了这种鱼翅形曲线。另一种解释是儿童发现了把词语进行组合产出话语的力量,他们把注意力从习得新单词上转向了把已习得词语进行组合上,于是就有了上述鱼翅形曲线。

4.2语言环境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

儿童在与看护的交流中学会使用语言,研究看护的话语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项目组(BrandonC.Roy,michaelC.Frank&DebRoy2009)通过对数据库的分析研究了看护话语长度以及韵律特征对儿童习得语言的影响。他们把看护的话语长度作为话语复杂性的指标,研究了包含特定词的话语平均长度和这个词习得时间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上面曲线图,表明看护在儿童习得一个词汇之前,不断缩短包含这个词的话语长度,直到儿童习得这个词汇之后,看护又开始不断地加大话语复杂性。研究还提取了看护话语中词汇的平均时长、相对基频和相对强度三个韵律特征,把这三个韵律特征和词汇习得年龄做了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词汇习得年龄和时长、基频以及强度都有重要的相关性。

4.3行为环境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

儿童习得语言的自然环境除了包括语言环境外,还包括行为活动等社会环境。Bruner(1985)曾经强调过社会活动结构对儿童语言习得的重要作用,但这一结论并没有经过大规模数据的定量研究证明。项目组利用数据库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miller和Shaw(2011)发现,越是固定在空间中的物体名称越容易习得。BrandonC.Roy,michaelC.Frank&DebRoy(2012)发现,环境越集中的单词越容易习得。他们的研究把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结合起来,把词汇习得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

4.4儿向语韵律变化研究

儿向语研究大都集中在对韵律特征和作用的研究上,很少有人对儿向语韵律随着儿童的成长所出现的变化做过研究。HSp对被试儿童三个看护的儿向语进行了分析研究,比较了儿向语言和成人向语言之间的韵律差别并研究了儿向语随时间发生的韵律变化(SoroushVosoughi&DebRoy2012)。研究发现虽然儿向语言和成人向语言之间的韵律还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向语言已经逐渐向成人向语言靠拢。

以上对HSp现阶段的几项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总结。当然,HSp的研究还处在初始阶段,经过进一步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我们相信他们会呈献出更丰硕的研究成果。

5.总结

HSp项目运用的新技术和高投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研究规模。项目运用密集采样策略得到的数据库和其他小规模数据库相比具有很大优势:一、它连续三年记录了一个孩子将近80%的生活经历,比其他数据库都要密集详细;二、它不是在任何理论或者假设的指导下进行搜集的,因而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对它做多样的研究;三、HSp高分辨率的摄像机还搜集了许多非语言的数据,可以对它们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影响语言习得的潜在因素。

HSp项目在数据挖掘和可视化技术支持下,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提供了研究儿童语言习得的新视角。HSp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新的研究成果还会陆续呈现出来,如BrandonCainRoy(2013)最近利用HSp数据库研究了儿童早期的词汇习得,以及促进一些词汇较早习得的环境因素。要想达到最终目标建立儿童语言习得的可计算模型,项目组还要对现有数据处理工具改进升级,根据需要开发各种新系统,并且还得耐住性子在计算机前面坐个几年才行。

参考文献:

[1]Roy,B.C.2007.Human-machinecollaborationforrapidspeechtranscription[D].m.Sc.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

[2]Roy,B.C.2013.thebirthofaword[D].D.Sc.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

[3]Roy,B.C.&Roy,D.2009.Fasttranscriptionofunstructuredaudiorecordings[p].proceedingsofthe10thannualConferenceoftheinterspeech2009.Brighton,england.

[4]Roy,B.C.,Frank,m.C.&Roy,D.2009.exploringwordlearninginahigh-densitylongitudinalcorpus[p].proceedingsofthe31thannualConferenceoftheCognitiveScienceSociety.

[5]Roy,B.C.,Frank,m.C.&Roy,D.2012.Relatingactivitycontextstoearlywordlearningindenselongitudinaldata[p].proceedingsofthe34thannualConferenceoftheCognitiveScienceSociety.

[6]Braunwald,S.R.1978.Context,wordandmeaning:towardacommunicationalanalysisoflexicalacquisition[J].action,gestureandsymbol:theemergenceoflanguage,485-527.

[7]macwhinney,B.2000.theCHiLDeSproject:toolsforanalyzingtalk[m].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mahwah,nJ,3rdedition.

[8]Bruner,J.1985.theroleofinteractionformatsinlanguageacquisition.inLanguageandsocialsituations,31-46.SpringernewYork.

[9]Roy,D.,patel,R.,DeCamp,p.,Kubat,R.,Fleischman,m.,Roy,B.,mavridis,n.,tellex,S.,Salata,a.,Guinness,J.,Levit,m.&Gorniak,p.2006.theHumanSpeechomeproject[p].proceedingsofthe28thannualCognitiveScienceConference.

[10]Roy,D.2009.newhorizonsinthestudyofchildlanguageacquisition[p].proceedingsofthe10thannualConferenceoftheinterspeech2009.Brighton,england.

[11]Dromi,e.1987.earlylexicaldevelopment[J].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12]J.Bruner.1983.Child’stalk:Learningtouselanguage[J].norton.

[13]miller,m.2011.SemanticSpaces:Behavior,languageandwordlearningintheHumanSpeechomecorpus[D].m.Sc.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

[14]DeCamp,p.&Roy,D.2009.aHuman-machinecollaborativeapproachtotrackinghumanmovementinmulti-cameravideo[p].proceedingsofthe2009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tent-basedimageandVideoRetrieval(CiVR).

[15]DeCamp,p.,Shaw,G.,Kubat,R.&Roy,D.2010.animmersivesystemforbrowsingandvisualizingsurveillancevideo[p].proceedingsofaCmmultimedia2010.Florence,italy.

[16]DeCamp,p.2007.HeadLock:wide-Rangeheadposeestimationforlowresolutionvideo[D].m.Sc.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

[17]Kubat,R.,DeCamp,p.,Roy,B.&Roy,D.2007.totalRecall:Visualizationandsemi-automaticannotationofverylargeaudio-visualcorpora[p].9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ultimodalinterfaces(iCmi2007).

[18]Vosoughi,S.&Roy,D.2012.alongitudinalstudyofpros

odicexaggerationinchild-directedspeech[p].proceedingsofthe6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peechprosody.Shanghai,China.

[19]Vosoughi,S.&Roy,D.2012.anautomaticchild-directedspeechdetectorforthestudyofchildlanguagedevelopment.proceedingsofinterspeech[p].portland,oregon.

[20]Vosoughi,S.,Roy,B.C.,Frank,m.C.&Roy,D.2010.Cont

正能量语录集篇4

《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01)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课堂是教师利用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场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语言交际活动是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课堂会话是语言交际活动的具体形式。课堂会话通常是围绕某一任务来进行的,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活动参与者(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际处于一种互动状态,双方不断进行意义协商和交互调整来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和学得英语(刘家荣、蒋宇红,2004)。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课堂话语进行了大量实证性研究,如Sinclair&Coulthard(1975),pica&Long(1986),allwright&Bailey(1991),ellis(1994),周星与周韵(2002),刘家荣与蒋宇红(2004)等。由于他们的研究局限于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课堂,得出的结论是传统的外语课堂没有为学生提供较多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机会,这样的课堂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际,课堂上目的语输入和输出的质与量影响了学生目的语的学得。由此可见,如果学生有更多的使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就可能通过更多有意义的语言运用提高目的语的综合运用能力。然而,在实施新课标的背景下现行高中英语课堂话语究竟有什么特点?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话语量各占多少?师生双方是如何重复话语的?课堂上教师采用哪些提问方式?本研究试图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从课堂话语分析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实证探析。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项研究的对象为浙江省某一重点中学高一(12)班的全体学生共56名,其中男生30人,女生26人,年龄在16-17周岁之间。英语教师具有本科学历,教龄四年。

(二)研究方法

课堂教学研究常采用的方法有实验研究、行动研究和自然调查(allwright&Bailey,1991)。自然调查指研究者在不进行任何干涉的情况下,对在自然发生与发展中的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描述和了解真实的教学过程,常用的手段有观察、个案研究和问卷调查等。为了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高中英语课堂话语,本研究采用了个案研究,在真实课堂中用mp3进行现场录音,因为只有在真实课堂里才能采集到可信度较高的语料,以便比较客观、公正地分析高中英语课堂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教师之间英语输入、输出的情况。任课教师所用的是常规的授课模式,是正常课堂授课计划的一部分。笔者把所录的内容转写成文字形式(得到受试教师的同意),其中不包括学生之间的讨论。会话过程中出现的停顿和语气词,如er,ha,oh等均忽略不计。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整个语料收集过程持续45分钟,共获得45分钟的课堂录音。由于本研究的焦点在于描述高一英语课堂话语的交际过程,故只统计各项变量的数量及其所占的百分比,得到表征课堂话语交际情形的频率、百分比和均值。

三、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的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对戏剧有所了解,理解《项链》这部戏剧的情节与内容,并能对其中的人物作出评价,同时训练学生的阅读微技能、听说能力和想象能力。新课导入和新课讲解占了23分16秒,控制性操练和自由操练为22分钟。课堂录音的结果如下:

(一)教师话语量和学生话语量

正能量语录集篇5

关于语文集体备课的必要性、重要性似乎已经不需要论证和强调,但我们遗憾地发现,集体备课的低效和流于形式,已成为制约当前语文教学质量的瓶颈。

一、高中语文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一些学校的调研,我认为目前高中语文集体备课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集体备课形式主义严重,名不符实

1.准备仓促,走过场、粗疏浮浅

面对一份语文阅读文本,要写成能经得起集体研讨的教学预案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在集体备课前,每个成员更需要时间对别人的教学预案进行消化,这样才能进行高质量的研讨。但我发现,许多主备教师(教学预案的撰写者)事到临头才匆匆赶写教案,以致在集体备课正式开始前才把刚从学校文印室拿来的教学预案匆匆发给同行,有的同行甚至在发下来时才知道本次的备课内容。如此临阵磨枪的“急就章”很难具备研讨价值,集体备课似乎只是为了走程序、做形式,其效果可想而知。这是教师教学工作计划性不强、对集体备课重要性认识不够的表现。

集体备课活动主要不是对语文教学的真问题进行深入有效的探讨,而是沦为布置安排与学科教学关系不大的各项事务的半行政会议,即便涉及教学内容,也只是粗略统一教学进度、分配主备篇目之类浅层次内容;其余时间则被用来核对习题答案,连如何编选题目、编选原因都很少涉及,更谈不上对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这样深层次的教学真问题进行研讨了。

2.教案设计混乱无序,内容缺乏原创

作为集体备课载体的教案,其格式不能体现集体备课的特点和要求,甚至没有留下足够的空白让教师进行二次备课,以致教师只能把一些讨论内容和自己对文本的思考随意零散地写在边边角角,显得零散无序,混乱无章。

有的直接从网上下载别人的教案,有的七拼八凑抄写教参、教辅资料;大多则是知识框架的罗列,时代背景、文章结构、写作特色的静态抄录,或者干脆就是语文习题集。这是教学目的不明、教学内容随意的反映。上述种种错误做法,因为假集体备课之名而“合法化”,似乎是备课团队的“集体意志”。最应该体现语文教师专业性的语感培养、语用训练的方案编写成了复制加粘贴、剪刀加浆糊的“规模化作业”。

3.检查重量不重质、重形式轻内容

无论校内还是校外教学督查往往只是检查语文教案的数量、详略、字数多寡甚至书写情况。为应付检查,“剪刀加浆糊”、“复制和粘贴”,这些语文教案的制作方法已是校园内公开的秘密和无奈的风景。教学督查和调研往往无法对集体备课的真实情况做出评价,很少能关注教案有多少语感培养、语用训练的活动设计这些核心内容,更不可能检查出教师个体在集体备课中发挥的作用。

(二)集体备课过程不科学、不完整

1.分工不明,责任不清,参与度低

目前高中语文集体备课虽也有分工,但只是按篇目内容进行简单的任务分配,缺少备课参与过程各个环节的分工。仅仅从形式上落实了主备人,而没有明确集体研讨中各个板块、环节的发言人,以致很多时候主备人就是发言人,集体备课成了主备人对着自己撰写的教学预案照本宣科,或者备课组长与主备人的“二人转”。这样的组织分工形式不能激发教师积极参与、凝聚集体智慧。所以集体研讨时有的改本子、看闲书,甚至聊天、吃零食……集体备课结束以后,几乎每个人还要各自为战、从头再来,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纸张。

2.集体备课流程不完整,效率低下

利用集体备课的智慧成果进行二次备课,主备人上观摩课并进行评议和教学诊断,是语文集体备课题中之义的重要环节。但目前许多学校缺少这样的环节,集体备课而不上观摩课,观课而不议课,议课而不“纠课”,尤其是观课、议课和“纠课”的作用还远未得到发挥。其原因一是时间得不到保证;二是研讨氛围不浓,即使有议课环节也多是无原则的吹捧或言不由衷的套话,很少能形成真正的思想交锋和智慧碰撞。语文教师在集体备课活动中一方面要考虑自己的发言是不是会伤到别人的面子,不敢质疑,不愿质疑(时间久了就不会质疑);另一方面又停留在经验的自我摸索和积累层面上,既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也不愿意把自己的经验与别人分享,甚至害怕“相形见绌”,这种心态已成为教学质量提高的障碍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桎梏,并形成一种封闭隔离的专业文化。

二、高中语文集体备课的超越

我认为,要走出当前语文集体备课的困境,只有遵循和尊重语文教学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尊重语文教师的智慧和创造,从制度和文化入手,才能调动广大语文教师的积极性,营造健康的集体备课氛围,实现高中语文集体备课的超越。对此,我的建议如下:

(一)立足语文学科特点和集体备课内涵

1.突出课标要求,细化任务分解

语文课程已由“文本课程”向“体验课程”转变,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成为了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了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语文学习过程则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所进行的一种建构性的言语实践活动。语文集体备课应该把重点放在挖掘文本语言能力训练点、研讨如何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上,应当把工夫花在探究体味、调查访问、资料收集、交流讨论、反思创作等多样化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上。

语文学科的开放性、生活性决定语文集体备课绝不只是单纯的书面教案准备,还要尽量搜集生活中对语文教学有帮助的材料作为备课和教学的素材。语文集体备课要联系生活,关注政经热点、媒体舆情、文化潮流,搜集开发以作课程资源,在集体备课时分享交流。这些重要而丰富的备课内容,只有通过高质量、精细化、集思广益的集体备课才能实现,尤其需要集体的智慧碰撞、协作分享,靠教师个体的单打独斗、死揪蛮干无法适应语文教学的需要。

因此,语文集体备课过程的任务必须根据备课组成员的专长进行细化分工。除主备人之外,还要根据研讨内容和活动环节的设计安排发言人,一次至少要确定三个人对同一课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内容分解、任务准备。只有多方向度、多层次地完成任务和“挑起”话题,才能激发大家踊跃参与、自由发言,形成讨论甚至争论的气氛。

2.团队彼此开放,研讨教学真问题

教学目标不明和教学策略随意是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这是由于个人视角带来的教学目标上的摇摆和文本解读上的偏颇所致。而在彼此开放的教师团队中,集体备课能最大限度地纠正这一现象。

语文集体备课要从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准确、教学策略是否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语文教学活动设计能否完成教学内容等方面入手进行集中研讨。诸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立以及如何突破,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的安排和实施,课堂上会出现什么样的细节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才是有价值的教学真问题,也是教师最感困惑或仅凭个人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集体备课能以彼此开放的心态对这些教学真问题进行充分、有效的研讨,备课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将是受益者,青年教师的成长也将更为迅速。

(二)建立规范完整的集体备课制度和流程

1.规范教案格式和记录方式

根据每位语文教师的个性爱好、学养情趣确定主备的文本类型,进行合理分工。主备人至少要提前一天独立完成教学预案的编写并发到每一位备课组成员手中,以便有充分的时间消化解读。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在教学预案的右侧统一留下占页面不少于三分之一的空白,以作二次备课留白补充之用。

语文学科的审美性、多义性决定集体备课最应该是一个见仁见智、热烈讨论的过程,此过程理应全息地呈现于教研组活动记录中。它是一个连贯的系统流程,不仅应该有前期准备情况的记录,还应该有集体研讨内容的实录(这当然是最核心的部分);不仅应该有对观摩课课堂重点场景的“切片化验”、随堂诊断,更应该有议课时各抒己见的真实记载。

建议把观课议课笔记和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合二为一,人手一份。这样既便于议课时比对观照,也便于集体备课活动过程让人人都参与记录,形成参照,互相印证,提高参与度。语文集体备课研讨的内容海量庞杂,全部过程光靠一个人记录是不现实的,只有人人记录才能全面真实完整,才能再现集体备课众声喧哗的原生态现场,体现记录者的个性选择和眼光特色,成为教案的重要补充资料。

2.完善优化集体备课全流程

在二次备课的基础上,由主备人上观摩课并进行即时的集体评议和纠偏,是语文集体备课的题中之义。要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课堂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通过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实践、体悟来映射和观察教师的教学活动。在教学目标得到明确的前提下,要重点研讨教学策略在多大程度上落实了教学目标。有条件的可以对观摩课进行摄像,通过录像回放的形式对有代表性的课堂场景和细节进行“切片化验”式的随堂诊断,以研讨和反思加以完善。

(三)注重科学管理和文化引领

1.教学督查突出质量和过程

要重点督查教案是否体现了集体备课的特点和要求,集体备课活动过程记录是否体现了集体智慧的凝结分享,是否与教案吻合,并据此评价教师在集体备课活动中的表现和贡献。同时,教学督查应该真正突出常态化、动态化、过程化的指导和引领,而不是固定时间的运动式、突击性、形式化的“检查评比”。

2.营造健康的“集体备课文化”

以备课组为单位,以文本解读为基础,以集体备课为形式,以对话为工具,建立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和健康的“集体备课文化”,不仅是学校业务学习的需要,更是基于教师自身发展与成长的愿望。“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核心竞争力。”[1]语文集体备课中,不同教师之间就文本阅读交流、情感体验,并一起琢磨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感受、体验互动,这不仅是获得合适的教学方法的过程,也是不断反思摸索、突破自我的过程,更是建立具有共同文化背景的专业共同体的过程。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在专业共同体中学会对话,学会质疑、研讨、商榷甚至“叫板”,把互动、辩驳、分享的习惯持续带到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形成健康的“集体备课文化”,不仅能发挥可持续的集体备课效益,还可以促进每个人的专业成长。

基于目前校本教研和专业培训的落脚点在备课组,我们要配优备课组长,强化备课组长的职能,充分调动备课组长的积极性。分层次、个性化、过程性地考评教师,定期评选集体备课的最佳参与者,把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活动中的表现和贡献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调动那些业务水平高的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积极性,把他们在备课组中发挥的作用纳入工作绩效考核。

在对高中语文集体备课进行探讨的过程中,还有两个重要问题亟待解决:一是集体备课的时间如何得到保证?二是如何解决集体备课过程中智慧成果共享与教师竞争之间的矛盾?

正能量语录集篇6

船(艇)载航行数据记录仪可以实时记录近期舰船运动的航向、航速、船长指挥口令、舱内温度与湿度、舱内压力等信息,当舰船发生事故时,这些数据在分析事故时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设计了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并介绍了它的组成及其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其功能的实现,为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的产品化设计提供指导。

【关键词】

船用黑匣子数据信息处理监控报警音频压缩

中图分类号:C6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船(艇)载航行数据记录仪(ShipborneVoyageDataRecorder,VDR)俗称船用黑匣子,是专门用于记录和保存船舶航行过程重要信息参数的智能化记录设备,其功用相当机上的“黑匣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生了几起主要的海事灾难,尤其是客轮estonia导致了900多人丧生。造船工业组织考虑采用与飞机“黑匣子”相似的技术实现对舰船航行数据的实时记录,进而对调查分析事故提供帮助。

舰船失事后,“黑匣子”随失事浮标一同浮出水面,救援人员只要打开“黑匣子”,就可及时掌握到舰船失事的原因、沉没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和舰船内人员失事时的情况等等。舰船的黑匣子设计,不仅要总结飞机黑匣子设计的一些特点,还得考虑不同舰船自身的特点,针对其特点,在各种现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

本文介绍了一种船用黑匣子的设计方案。

1系统组成

VDR由主机单元、最终保护体(简称黑匣子或pDC)、远程采集单元、监控单元、麦克风组合和UpS电源箱组成。其系统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

图1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系统组成示意图

2基本原理

航行状态记录器的功能是由硬件和软件共同完成的。它通过Can2.0B总线接口和其它输入接口接收船舶导航系统、主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和监控系统中以模拟量、开关量和数字量等重要参数信息,并按照接收的时间顺序依次存储在非易失性介质中。以“先进先出”的原则自动丢弃前面的数据,记录新的数据,从而始终保存最近时间内(具体存储时间以实际情况为准)的数据。当舰船主电网和应急电网同时失电超过规定时间或收到紧急人工干预信号时视为发生事故,记录器继续记录之后30分钟内的信息,然后保持自锁,不再记录新的数据。由于安装了蓄电池,通过单片机的控制,可以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在外电源失电后能继续保存已记录的数据,十年有效。记录器记录的数据采用编码方式压缩存储,只能使用与记录器配合研制的专一解码器才能正确读出数据,并对记录器重新复位后方可继续使用。因此,保证了航行记录器记录的数据具有真实性,权威性,是航行管理和仲裁部门进行事故鉴别处理最有效的原始证据。

3功能实现

通过原理分析,舰船“黑匣子”可以实时记录近期舰船运动的航向、航速、声纳信息、船长指挥口令、舱内温度与湿度、舱内压力等信息,拥有信息采集、信息联网与传送、信息记录、信息加密、信息备份、事故分析和辅助等多种功能。具体表现在:

(1)船舶数据记录。采集记录船舶上操作数据、

航海数据、状态数据、固定数据。

(2)语音数据记录。采集记录驾驶室内、外音频信号和VHF设备通讯音频信号,最多可以采集六路麦克风和两路VHF音频信号。

(3)系统监测与报警功能。连续监测下列状态:供电、记录、麦克、Can等。如有故障,进行声光报警。报警参数可配置。

(4)记录数据防篡改功能。软件操作均有口令保护。

(5)采集数据实时显示功能。将监控系统通过以太网连接本机,可实现采集数据的实时显示如图2~图4所示。

图2数据采集装置系统结构图

图3雷达采集系统组成结构图

图4声光报警装置的系统结构图

(6)麦克风自检功能。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每8h对麦克风进行一次无需人工干预的自检,如出现故障,则会报警。

(7)数据再现功能。通过回放系统,可以实现记录数据的准确再现。

(8)特殊接口的采集记录功能。非ieC61162接口的信号,如模拟量、开关量和脉冲量的采集记录功能。

(9)数据下载功能。通过回放系统,可实现记录数据的下载。

(10)日志记录功能。能够实时记录系统运行过程中各种状况,为后期维护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数据处理部分在整个“黑匣子”结构中占用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实际经济角度和方便性出发,它应用于事故分析及日常监控方面的功能主要归纳以下几点:

(1)在船舶设计中,可以用来指导船舶的设计,使船舶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和经济性能。

(2)在船舶试航中,可利用记录的数据分析,排除故障,确保船舶的各种隐患。

(3)航运公司可用它快速准确地判断船舶的故障、航行性能和发动机性能的变化趋势,进行“视情维修”,既保证航行安全,又节省维修费用;

(4)分析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

该系统中每个模块各有一个CpU,独立地进行采集、通讯和存贮工作,各个模块之间的数据通讯,进程的协调和调度工作则由主系统的CpU集中管理,构成一个功能分散型的集中管理多微处理器系统。语音采集模块的功能主要是采集指挥员发出的口令和操作员的应答等语音信号,在进行数字化后,发往主系统。航行数据通讯模块主要功能是经过通信端口接收其他系统发来的日期、时间、航向、航速、声纳信息等数据并传送给主系统。主系统的功能是将这两组信息按时间进行对准压缩打包存储。

航行状态记录器的软件由主程序、若干子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组成。主程序通过调用各子程序实现各种不同功能循环执行。子程序按功能分为初始化、脉冲计算、模拟量处理、开关量处理、时间读写存储器、死机复位等子程序。中断服务程序用于事件发生时的实时响应服务,包括定时器中断、串行口中断和外中断等中断服务程序。全部程序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简洁易读,修改方便。

4技术措施

(1)记录器箱采用双重箱体和水密连接器的结构,解决了舰船失事情况下要求能迅速方便取走记录器,又能在沉船后在高水压的条件下可靠地保存记录内容的问题。

(2)采用数据编码压缩技术,对重复数据施行编码记位不存储的方法,解决了采样周期短、数量大而存储器容量有限之间的矛盾。

(3)在分析事故数据时,采用配套开发的软件,可以对“黑匣子”记录的Can数据、语音数据、图像数据、视频数据进行有效、完整的提取和回访,正确进行分析事故原因。

【结论】

通过舰船“黑匣子”的设计可得出如下结论:

(1)采用了百兆以太网以及tCppi可靠连接技术,保证了大批量数据的正确、快速传输。同时采用分布式数据采集方法,可以实现数据的远程采集和传输,采集结点可以根据设备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增减,

(2)运用先进的mp2音频压缩技术,实现了高压缩比、高清晰度地记录舱室语音数据的功能。可节省大量的存储空间,且回放清晰。

(3)系统软件是以winDowSXp为平台进行信息处理模块的开发。winDowSXp采用nt内核,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能够长时间运行,适合作为本软件的运行平台。

(4)兼顾各种接口。标准接口可以采集RS232p/RS422/RS485/Can/ethernet等接口信号;直流开关量、交流开关量、脉冲信号、模拟量采集模块可方便采集各种非标准信号,适用各种各样的新旧船舶。

【参考文献】

[1]魏轶波,李志宏,贾苹,等,船舶航行数据自动记录仪数据处理系统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27(1):116-119。

[2]陈新刚,马守军,冀路明,船舶上的/黑匣子航行状态记录仪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02,24(3):53-56。

正能量语录集篇7

文中涉及到的中国商人舆情指数是中国企业舆情研究院华声im舆情监测系统,参考包括中国商人杂志在内的纸媒、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报道量,网络媒体新闻转载、量总和加权得出。本期舆情监测时间为11月1日到11月25日。

中国商人舆情关注榜第一名:任正非

中国商人舆情指数:96分

角色:华为创始人

语录:未来有可能通过现代化的小单位作战部队在前方发现战略机会,迅速向后方请求强大火力,用现代化手段实施精准打击,让最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我们既要及时放权,把指挥权交给一线,又要防止一线的人乱打仗,所以监控机制必须及时跟上。

中国商人舆情关注榜第二名:张勇

中国商人舆情指数:94分

角色:阿里巴巴集团Coo

语录:消费者越来越认可,“双十一”已经变成一个节日,主题不光是打折,还有各种各样的玩法、互动。对商家、服务商、物流来说,其实是行业大练兵。在电商快速发展时期,今年的峰值就是明年的常量。

中国商人舆情关注榜第三名:王凤英

中国商人舆情指数:89分

角色:长城汽车总裁

语录:企业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关键要看对手允许你做什么。企业、媒体、行业内部一直有一种声音,认为企业不做轿车就无法跻身主流的汽车品牌。这也使得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处于战略骑墙的状态。短期的成功容易使企业滋生盲目乐观的心态,而忽视了竞争因素,产生企业无所不能的想法。

中国商人舆情关注榜第四名:张欣

中国商人舆情指数:87分

角色:联想集团Ceo

语录:我最欣赏的是那些既能在职场发挥领导力,又能经营好家庭的女性。我在旧金山见了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她真是商界女性的榜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席克里斯蒂娜・拉加德也是非常优秀女性领导者。她们都非常美丽,衣着得体、谈吐优雅,我可以从她们身上学到很多。

中国商人舆情关注榜第五名:刘强东

中国商人舆情指数:85分

角色:京东商城Ceo

语录:所有的传统企业、传统品牌,都要记住自己是干什么的,是做品牌的,要把品牌做好,把生产、制造、研发做好,有时不用看是线上卖还是线下卖。苹果关注线上卖还是线下卖吗?它只要把iphone做好,总有人买。只要把品牌做好,线上线下统一对待,制定同等的价格,不需要弄个电子商务部门。

中国商人舆情关注榜第六名:陶闯

中国商人舆情指数:84分

角色:pptV创始人

语录:阿里巴巴上市在华尔街引起了轩然大波,不是阿里的市值,而是当天敲钟的时候,大家找不到马云,8个敲钟人都是马云派出去的。马云告诉华尔街一件事:企业的成长不是靠个人,靠的是一场人民战争。

中国商人舆情关注榜第七名:王健林

中国商人舆情指数:82分

角色:万达集团董事长

语录:万达所有业务中除了电商外,其他业务都是一推出就可以赚钱的。2013年万达税后净利润为248亿元人民币(其中投资物业公允值增加为154亿元),超过了中海外和万科。

中国商人舆情关注榜第八名:王冉

中国商人舆情指数:79分

角色:易凯资本Ceo

语录:判断一个市场有没有泡沫主要看两方面:一是看真正进入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支柱公司估值水平如何,再看市场是否存在鸡犬升天的现象,就是那些表现很差的公司也能上市或者估值水平很高。美国整个经济是在比较健康、安全的范围内。

中国商人舆情关注榜第九名:姚劲波

中国商人舆情指数:78分

角色:58同城Ceo

语录:企业做任何规划都不会看太长,因为这个社会包括市场环境变化太快。要做的完全就是让市场去检验,你必须快。这不是说我们没有远见,而是移动互联网这个产业高速迭代的结果。

中国商人舆情关注榜第十名:杨元庆

中国商人舆情指数:75分

正能量语录集篇8

一、观察法的定义

观察法是指运用个体的眼睛、心智以及其他必要的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被观察者及情景进行有意识、有目的地观测和考察,并依据观察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校本研究方法。它是新课程校本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在校本教研中,最常见的观察是对课堂行为的观察,即课堂观察。它是对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各种教学和学习现象进行考查、记录和分析的方法,不同于日常生活中观察的自发性和偶然性。

二、观察法的特点

1.目的明确

观察是教师带着明确的改进教学实践的目的进行的有意识地收集资料的活动。教师根据需要预先制定观察主题,因此观察不是被动、盲目的。有了特定的观察主题,教师就不会被在观察过程中出现的其他因素和现象等无关刺激所干扰;有了特定的主题,教师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预定主题上,才能保证观察效果;有了特定的主题,观察就具有系统性。

2.对象自然

校长、教研人员或者一线教师介入观察现场后,不能干预和控制观察对象的行为。从另一个角度上讲,被观察者(教师、学生)也常常处于被动的位置,由于不干扰教育现场的一切正常活动,方法较为简单易学,一般教师都可以进行此类研究。

3.现场施行

被观察的行为乃是当前正在发生的事实想象,它不适用于过去的事实和想象。观察是在现场进行的研究活动,可以在行为和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内予以记录,对正在进行和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能获得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和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有时还可能获得一些预料之外的宝贵资料。相对于调查和试验法来说,观察法的人为操控性最低,使用的方式较为直接。

三、观察法的优点

1.观察法可以收集到丰富的资料

校本教研中所需的实证资料分为文字资料、语言资料和非语言文字资料。现存的文件及档案材料以文字为基础,访谈、问卷以及测量则有赖于调查对象以语言或文字的陈述为依据,唯独观察法可以不经过语言和文字媒介而直接查看观察对象的行为表现。这一长处不仅使得通过观察法可以得到诸如师生互动、学生同伴群体关系等非语言文字的行为资料,在观察对象上也可以包含不能和不愿以语言文字参与的人,比如学习成绩偏下、有行为偏差的学生等,使用观察法都可实现对其的研究和相关问题的解决。

2.观察情境自然

教师在校本教研中应用观察法收集资料时,虽然也可以设计或安排特定情境,借以诱发被观察者的预期行为表现,但大部分观察还是在自然的情境中进行的。因此,被观察的活动或行为不会受到干扰,其被观察行为与日常行为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观察法所收集的不是被观察者的口头或书面的资料,而是各种真实的行为活动记录,因此可以排除被观察者的主观偏见,这种优势使得透过观察法收集的资料具有完整性和自然性。

3.操作简单易行

从时间上讲,观察法可以使教师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资料,短期观察在这方面最具优势。从设计过程上讲,观察的前期准备简单,观察提纲易于设计,全程节奏可由教师自主控制;从样本上讲,由于观察法的样本量相较其他研究方法来说比较小,所研究的问题和场景较为微观,教师容易控制。

四、观察法的缺点

(1)由于是在自然的环境中进行的,教师对观察情境以及被观察者的行为均缺少控制,难以掌握来自观察情境中的突发事件以及干扰因素的限制;另一方面,自然的教育活动中进行的观察具有无法重复性(录音录像观察除外),因此难以检验观察结果是否正确。

(2)由于教育活动相当复杂,观察中的行为和活动变化多端,不易量化,不易记录,对观察结果的可靠性和分析的精确性有所影响,但现代教育科技手段的应用已经在最大限度上弥补了观察法的这一不足。

正能量语录集篇9

到了顶峰。钱坫的《论语后录》是清代论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体例分为考异本、校谬勘、钩佚说、补剩义、正旧注、采通论和存众说七大类,此七例不仅概括了全书的内容,更是成书的重要方法,研究其体例,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关键词:钱坫《论语》《论语后录》

钱坫(1744-1806),字献之,又字篆秋,号十兰,别署阅音亭长、月光居士,江苏嘉定人,钱大昕族子。自幼聪敏,博览群书,精通小学,时人谓其与钱大昕并称“疁城二钱”,亦有论者谓“坫沉博不及大昕,而精当过之”。钱坫一生著作甚多,有《史记补注》、《诗音表》、《年制考》、《论语后录》、《尔雅释义》、《十经文字通正书》、《新斠注汉书·地理志》、《古器款识考》等数十种,突显了钱坫在音韵训诂、舆地考证方面的成就。

《论语后录》是钱坫在经学方面的重要著作。《论语》自盛行以来,为其作注者数不胜数。在汉时有齐、鲁、古文三家,如孔安国传古文论语,张禹以鲁论参考齐论,郑玄以古论兼考齐鲁等。据此,何晏对此前“诸家之善,记其姓名,有不安者,颇为改易”,著成《论语集解》,为后世之学开了先河。然而,自《集解》行于世后,各家注本又出现了杂而不分的现象,钱坫收集汉唐以来各种注本,兼采诸君子之说并加以分析整理,著成《论语后录》,附于《论语集解》之后,其独特的成书方法,有评曰:“大都于《集解》之外,博稽群籍,檃括古义,以自成一家之言”。

关于《论语后录》的体例,在其《叙》中有明确说明,全书分为考异本、校谬勘、钩佚说、补剩义、正旧注、采通论、存众说七例,共五卷五百七十余条。此七例各有特色,以下分别加以分析。

一、考异本

汉时《论语》有齐、鲁、古文三家之分,《论语集解》虽对三家之言进行了整理,却也致使后人引证时杂而不分,虽与《礼》、《易》、《诗》等注本内容相合,却与《史记》、《汉书》、《说文解字》等引据内容不合,此皆因三家之异。凡注本中有此现象,钱坫皆记录下来。如:

“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今《集解》本作“贫而乐”,无“道”字者,脱也。(何晏用郑康成注,应是“乐道”,谓志于道,亦脱一“道”字。下用孔安国注曰:能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能自切磋琢磨。明有“道”字。)案:《史记》正作“贫而乐道”。又《坊记》云:“而好乐,富而好礼。众而以宁者,天下其几矣。”读“乐”为《周礼》“司乐”之“乐”,义可两通。

又如:“吾未尝无悔矣”:

郑康成曰:“鲁读‘诲’为‘悔’,今从古。”

此外,诸如“虽少必作”,其下注曰:《史记》作“虽童子必作”。亦是考异本的表现。

二、校谬勘

由于年代久远、地域差异等,《论语》在流传过程中,难免出现字句烦简脱落的现象。为了校正谬误,还原《论语》本来面目,并使后人更方便地理解注文,钱坫以汉《熹平石经》、唐《开成石经》为底本,兼采其他注本,对后世流传的《论语》进行校正。如:

“子贡”:

《熹平石经》“贡”作“赣”。案:《说文解字》:贡,献功也。赣,赐也。应从《石经》。

钱坫指出《熹平石经》中“贡”作“赣”,然后从《說文解字》中以“贡”、“赣”两字的涵义来说明《熹平石经》中记载的文字是正确的。

又如:“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开成石经》作“女爱其羊”。颜师古《汉书注》引又作“汝“,汝、女同字。

三、钩佚说

《论语集解》收录了众多魏晋以前的注解,主要有孔安国、包咸、马融、周生烈、陈群、王肃、周氏、郑玄八家,但并不全面。《论语后录》补充了《集解》中没有收录的或者散见于其它著作的内容,如:“鲜矣仁”:

郑康成曰:鲜,寡也。

“曾子以为孝乎”:

马融曰:曾则也。

“冉子退朝”

周生烈曰:谓罢朝于鲁君。郑康成曰:朝于季氏之私朝。

钱坫虽说集诸家之佚说,实际上以郑康成的最多,其余只是零星可见。另外,钱坫对其他有价值的见解也加以收录,诸如何休、陆德明、王应麟、高诱等。

“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何休曰:“君子儒,将以明道;小人儒,则矜其名。”

“吾亦为之”:

陆德明云:“一本作‘吾为之矣’。”

四、补剩义

《论语》内容包罗万象,前人在为《论语》作注过程中,并不能把所有的内容都注列出来,总会有未涉及的地方。对此,钱坫在收集诸家不同注解的过程中,对于缺漏的部分,自己取证补全。如:

“礼之用,和为贵”:

《易撃辞》曰:“履以和,行履者礼。”故云:礼之用,和为贵。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易卦》:“比之匪人。”故小人称比。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凡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此言文事,故云耳。

以上所列,诸家皆未涉及,钱坫以己见补之,可谓补剩义。

五、正旧注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同的学术风格,因此,诸家在为《论语》作注时,会带有不同的时代风气,其内容也会由于引著不同而产生差异,甚至有些论注原本就是错误的,而引用者却并未察觉,反而沿用,使后人在阅读时产生不便。钱坫针对此现象,必加以考证,进而纠正。如:

“子服景伯”:

《世本》曰:庆父生穆伯敖,敖生文伯榖,榖生献子蔑,蔑生孝伯,孝伯生生惠伯,惠伯生昭伯,昭伯生景伯。案:《左传》:“景伯名何”。孔安国作“何忌”,误也。

钱坫据《左传》,考证出孔安国对“景伯”名字的解释是错误的。

“子入太庙,每问事”:

《论衡》曰:“孔子未尝入庙,庙中礼器众多、非一。孔子虽圣,何能知之?案:礼器之说,后人可用,而不知其出于王充也。以义推之,当是入庙助祭,有所职守。其职守当行之事,不敢自专,必咨之主祭者而后行。若问器物,则庙中严肃之地,夫子必不娆娆如是。充说非也。

对于此段注释,钱坫用义理推论,明确地说明王充在《论衡》中的解释是错误的。

六、采通论

钱坫在《论语后录》中除了收录专门为《论语》作的注本言论外,还记载了一些通论,如阎若璩、惠栋等人虽未对《论语》内容作专门注疏,但他们对其他著作的注疏也可与《论语》互证。

“君子之道,焉可诬也”:

惠栋曰:“《汉书·薛宣传》‘诬’作‘怃’。”苏林曰:“怃,同也,兼也。”晋灼曰:“怃音诬。”苏解、晋音并是。

“不能专对”:

阎若璩曰:“专,擅也。即《公羊传》:聘礼,大夫受命不受辞,出竟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者,则专之可也。”案:阎说最是。

七、存众说

在前文已说明各家注解总有不同见解存于世,钱坫对那些不同的观念与诠释没有武断判断对与错,而是全部记载下来,并列于书中。例:“自行束修以上”:

束修,有两义。《榖梁传》:“束修之问不行竟中。”《少仪》曰:“其以乘壶酒束修一犬赐人。”皆言修脯。延笃曰:“吾自束修以来。”此言修整。案:郑康成注:“此云谓言十五以上,则郑亦作修整义矣!

“太师挚”:

《汉书·礼乐志》:殷纣断弃先王之乐,乃作淫声,用变乱正声,以说妇人。乐官师瞽抱其器而犇散,或适诸矦,或入河海。班氏之说出于董仲舒,据此则是殷纣时人;孔安国以为鲁哀公时人;郑康成以为周平王时人。(以为殷纣、平王时人者,以维天子有四饭,此有四饭是天子之乐官;以为鲁哀公时人者,以太师挚即师挚击磐襄,或是师襄,皆为鲁哀公之乐官,与夫子同时。三说莫可折一。)

《论语后录》篇幅虽比较短少,内容却丰富多样,钱坫把诸家论解罗列其中,并辅以大量的经典著作进行论证,使整本著作显得精致有内涵。在“论语学”史上,《论语后录》或许没有其他《论语》注疏名声显著,但其内容及其成书方法却有着独特的特色与价值,是“论语学”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仅继承了何晏《论语集解》“集诸家之善”的体例,更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除了收录大量诸家经解内容并加以考证外,还合理校正旧注并补全剩义,使注解的内容更加丰富与准确,不仅为后人保留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也为后世学者注疏提供了榜样。钱坫在注解的过程中,对不同见解不武断取舍,而是或附以己见,或并列其中,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也值得后人学习与借鉴。

参考文献:

[1](魏)何晏.论语集解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5.

正能量语录集篇10

关键词:素质教育;英语学习成长袋;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7-0107-0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新课程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运城市实验中学在新课标教学中,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坚持将“英语学习成长袋”运用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它是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全面记载器,以学生为主体,记录着学生成长进步的全过程,是真正步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发现学生的优势智力的重要手段,有利于老师和家长共同协助学生挖掘其潜隐智力,把握学习方向,激发学习热情,提升自信心,检验学习效果;同时,可针对个体差异,时刻洞察学生的发展变化,及时给予鼓励和补正,并提出相适应的对策,为下阶段学习找准方向,从而对学生在全面健康成长阶段打下良好基础,达到新课标“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英语学习成长袋”的定义

“英语学习成长袋”是指用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英语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和评价结果,它能及时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和不足,纠正不当的学习方法,做到及时引导和补正,并制订相对应的学习方法。

二、“英语学习成长袋”的内容

1.封面:(要求:根据内容自行设计,内容用英语书写。)

标题:英语成长记录袋

类别:姓名,所在学校班级,老师姓名,学号,同桌,好友,喜欢的书目,格言,偶像,星座、老师寄语等。

2.英语课程学习目标(要求:一个单元一个目标)

包括:(1)本单元学习重点;(2)单词记忆、短语总结;(3)重点句子、课文背诵;(4)写作及范文的摘录;(5)话题总结。

3.单词过关记录

包括:(1)课本上要求四会的单词;(2)重点音讯的应用;(3)要求三会的单词;(4)单词听写情况及改错。

4.课文过关记忆

包括:必背课文过关程度、熟练朗读程度、有无喜欢的短语或句子、学课评、老师评语、学生自评等。

5.作业完成情况记录

包括:作业完成情况、加强练习情况、英文书写的标准的程度、喜欢的英文字体、学课评、老师评语、学生自评等。

6.听力成长记录

包括:第一次对听力的感觉、现在对听力训练的感受、学习听力的障碍、听力测试分数、老师评语、学生自评等。

7.英语创意

包括:自己的英语小海报、自己的单词图表、自己的英语小故事、自己的英语笑话、自己的英语谚语集、自己学习英语的方法等(不受限制)。

8.底页

写一句勉励学生学习英语的话或名言。

如:学会英语,受益一生。

三、“英语学习成长袋”在教学中应用

建立和应用“英语学习成长袋”在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尤其在对阶段评价时,因其汇集的素材方面较多,诸多方面没有一个相对成熟的评价标准。因此,在应用实施中,学校坚持以素质教育为终极目标,允许个体差异,个体拓展,量身而育,培养素质过硬的品学兼优学生。

(一)科目自主设计,针对性较强

在落实新课标“成长袋”要求中,学校不统一制作,而是以班级为主体建立,各科目针对教学进行自主设计,自主操作。

(二)采用“2+1评价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所谓“2+1评价法”就是老师、家长加学生自己共同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每天让学生自己根据“英语学习成长袋”中的表格需要进行表述和自评,寻找自己的学习过程中的漏洞,及时补正。以周为单位,由各科老师、家长参加进行周评价,发现微小的学习进步,发扬优良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写出老师、家长对学生/孩子的鼓励,以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尤其对一些学习障碍生可进行个体评价,找准问题,剖析根源,单个引导,逐个补正,以求达到共同进步之目的。如:对单词记不住的学生如何引导?对阅读能力不强的学生如何引导?对听力反应较差学生的帮助?对不爱读课文的学生如何引导?等等。

四、“英语学习成长袋”的积极作用

(一)针对性强,目的明确

“英语学习成长袋”中材料的收集和选择是有目的而行之,是与英语教学目标相对应的。它不只是简单汇集学生作品,而是有意义、有目的地收集学生迈向课程目标和发展相关的材料,它记录着学生学习英语的成长过程,这些痕迹作为他们成长的坐标点,勾划了他们的学习成长曲线,成为他们衡量自己、评价自己的最好尺度,其针对性强,目标明确。

(二)发现优势,激发潜能

学生是选定自己“英语学习成长袋”内容的一个决策者。它的基本素材是学生作品,但同时也包括对学生完成作品过程的描述或记录,还包括学生本人、教师、同伴和家长对作品的评价,从中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以鼓励的方式,让优点得到充分释放,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大潜能的发挥。

(三)增强信心,目标准确

“英语学习成长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大量材料的收集和学生本人对材料的反省,客观而形象地反映出学生某方面的进步、成就及问题,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价值观,提高了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的能力,进一步修正学习的方式方法,增强自信心,达到预期目的。

(四)相互沟通,桥梁作用

“英语学习成长袋”是学业评价建立师生沟通的新渠道。它是一个有形的窗口,为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有利于教师、家长等深入学生内心世界,发现闪光点,纠正偏差线,以便更好地确立学生下一阶段学习的方向及目标。

五、结论

“英语学习成长袋”在运城市实验中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以来,受益学生达2万余人,参与教育与培养学生的家长、社会各界等约5万余人,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其示范作用强,应用效果良好,社会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王海芳主编.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操作与案例[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6.1.

[2]刘翔平主编.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10.1.

[3]教育部、财政部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基于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初中英语教学优化理解.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