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专家系统论文十篇农业专家系统论文十篇

农业专家系统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1:23:38

农业专家系统论文篇1

关键词:专家系统;计算机应用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dtheapplicationsandopenquestionsofagriculturalexpertsysteminthenewcenturyinChina,finally,hadallexpectationofthedevelopmentprospectforthefutureagriculturalexpertsystem.

Keywords:expertsystem;computerapplication

我国加入了wto,传统型农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因而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向信息化、现代化农业迈进。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4]农业信息技术是21世纪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近二十年来在世界各国得以迅速发展。农业专家系统是农业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的突破口,对我国农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5]

农业专家系统也可叫农业智能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农业专门知识与经验的计算机系统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依据一个或多个农业专家提供的特殊领域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农业专家就某一复杂农业问题进行决策。目前国际上有近百个农业专家系统.广泛应用于作物生产管理、灌溉、施肥、品种选择、病虫害控制、温室管理、畜禽饲料配方、水土保持、食品加工、财务分析、农业机械选择等方面,有些系统已成为商品进入市场。[4]

1.农业专家系统的演变

国际上对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是从70年代末期开始的,当时仅用于诊断作物病虫害。如1978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开发的大豆病虫害诊断专家系统plant/DS。进入80年代以后,开发出了许多农业专家系统,如1982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开发的玉米螟虫害预测专家系统plant/oD,1983年日本千叶大学开发的miCCS-西红柿病虫害诊断专家系统,1986年美国农业部开发的ComaX/GoSSYm,plant等开发的农业管理专家决策支持系统CaLeX,Lemmon等开发了棉花生产管理专家系统,Zhu,XinX等开发的作物生产过程中的水分处理专家系统等。

国内于8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农业专家系统。1980年浙江大学与中国农科院蚕桑所合作开始研究蚕育种专家系统,1983年中科院合肥智能研究所与安徽农科院合作开发的砂

礓黑土小麦施肥专家系统。近几年来,我国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更是蓬勃发展,

赵林峰,硕士研究生,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410128。

*熊兴耀,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410128,e-mail:xiongxingyao@

如基于规则和图形的苹果、梨病虫害及防治专家系统,多媒体玉米病虫害诊断专家系统,基于生长模型的小麦管理专家系统,水土保持专家系统的探索与试验等。[6]

2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专家系统自身存在的问题

2.1.1至今为止,在农业专家系统中,由专家整理出来的知识大多属于这个领域的浅层知识,形式上也主要是条件规则型知识。因为知识种类、数量可能很多,难于详细检验,待到专家系统具体使用这些知识时,机械死板的计算机程序就有可能推导出一些错误的结论。另外,由于专家系统并不具有真正的学习能力,结果导致系统的表现只能处理人类专家见过的各种情况,不能“随机应变”,人工智能面临严峻的考验。

2.1.2开发工具不完善,国外目前出现了许多专用的专家系统工具,开发某领域系统基本上是运用开发工具来实现的。我国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工具在应用国外较成熟的开发工具的同时,也自主研制了一些开发工具。但利用开发工具开发的专家系统已形成系列化,商品化水平很低。而且,目前国内开发的农业专家系统生成工具太都在处理文字描述的定性知识方面功能较强,而在处理用数学模型描述的定量知识方面很少涉及。[7]

2.1.3信息(知识)获取困难、存储方式落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信息资源极其丰富,但农业信息网络和数据库的建设严重滞后,缺乏有序管理,使专家系统的知识来源比较单一。另外,我国已完成了农业普查、土壤普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等基础性工作,取得了大量的属性数据图和形数据,这是农业专家系统的基础数据。但这些数据太多以纸为存储介质,不但信息的精度和数量受到限制,信息的更新也不方便,影响其时效性。[78]

2.2农业专家系统应用的外部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2.2.1农业专家系统的应用与开发脱节、适用对象狭窄。我国的一些农业专家系统只强调应用,缺乏进行二次开发所需的专家系统开发工具,使用者无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创建知识库和模型库,限制了专家系统的进一步应用。有些农业专家系统虽提供了开发工具,但缺少通用的模板和模型,要求使用者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技术,缩小了专家系统的应用范围。而且一些农业专家系统追求所谓先进性,要求高档次的软硬件,也要求使用者有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基础,很难在农业基层普及;另一些农业专家系统与领域知识结合不够,停留于科普性知识介绍,其先进性和实用性不高[9]。

2.2.2动态服务能力低,时效性差。农业生产中的多变因素复杂,受很多外界条件的影响,有许多结果事先是无法预测的,这就要求专家系统有适应动态变化的能力,而我国目前的农业专家系统多数是静态的,因此在农业专家系统开发过程中必须注意动态性建设[4,9]。

2.2.3缺少进一步延续开发的能力。一些农业专家系统只是为了一时的应用,而忽视了搭建好功能强、灵活性高的平台,缺少二次开发的接口。目前虽然有许多的开发工具,但通用性差,很难在农业基层普及,使那些具有普通计算机水平而又想开发所研究领域专家系统的人员无计可施,从而限制了专家系统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因此,开发与应用并进,增强系统的实用性是非常必要的。

2.2.4网络化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数量不多。多数农业专家系统仅局限于某一区域,应用面窄,若要扩大应用范围,就得大力开发网络版专家系统,充分利用好网络,实现专家系统的网络化远程服务,这也是今后专家系统研制和应用的大势所趋[10]。

2.2.5推广问题。目前研制出的农业专家系统较多,但真正用于生产实际的不多,这说明我们重开发,轻系统推广,在推广上下的功夫不够。在目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情况下,每户的种、养殖的规模都很小.投资电脑、购买专家系统软件费用很高,投入产出比很低,要推广就得换思路。充分利用互联网,在各地网站设立专家系统咨询推广点,或许是不错的选择。同时,加强农业专家系统的实用培训,提高使用者的对专家系统的认识、计算机使用水平和科学生产的水平,也是推广中需要加强的措施之一。

2.2.6知识产权问题

在开发农业专家系统时,需要大量领域专家的智慧或者说采纳了许多领域专家的经验,如果专家系统作为产品要销售时,就存在商业盈利目的,就必然会产生知识产权的纠纷。现在农业专家系统的使用还不普遍,但是随着网络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各国都在重视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立法问题。对此,农业专家系统的设计者在建造时,所采用的各种图文资料最好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或者购买别人的图文资料。农业专家系统中,无论是知识库中知识的抽取、规则的确定,还是推理机的设计,每一个环节都要符合科学的原则,相关数据、公式都要经实践检验,经试运行完善后才可正式使用。因此,在研制农业专家系统时,要有法律意识,研制者要对专家系统使用的后果负责[11]。

3农业专家系统研究的前景展望

3.1系统数据动态化。农作物生产系统是由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技术系统在持定的空间和时间上(四维特性)组合而成的复杂大系统,它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目标、关系纵横交叉的复合系统。这一系统的复杂性、动态性、模糊性和不可确定性是其它专家系统无法比拟的。由于农作物生产的这一特性就要求专家系统中的基础数据不但是海量的,而且必须是动态的。如知识库、数据库、模型库必须要不断有新的知识、新数据、新技术来更新扩充支撑,尽快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以及遥感技术(RemoteSeniing)、为核心的包括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专家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支撑。因为“3S”技术的集成首先缓解了专家系统知识源和数据库的缺乏问题,提供了海量的基础数据,为专家系统基础数据库、知识库和模型库的建立提供了数据支持,使农作物生产管理立体化、空间化和实时化。其次,提供的数据不仅量大、全面、而且动态、可更新的,因而使知识库、数据库和模型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极大地丰富了农业专家系统有功能和使价值。

3.2系统功能集成化。农作物生产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体,影响因素繁多,时空差异和变异性大,生产稳定性和可控性差,随时可能遭受气候、气象、病虫害的侵袭,因此需要不同的相关的多个领域专家系统共同合作。将系统模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技术相结合,这些集成技术可以更有效地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土地评价以及农业环境保护等问题。

3.3系统技术综合化。现有的专家系统在建模中多利用简单的数学回归模型,这种模型一般只考虑部分因素,而作物生产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是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建模时应考虑多因素的影响。目前,人工神经网络、模糊数学、随机模拟等多种技术的研究日趋成熟,将这些技术用于专家系统必然会增加其处理功能。尤其是在解决一些复杂问题时,人类专家有时很难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很难找出其规律,利用这些技术可以帮助知识工程师解决问题。

3.4系统应用网络化。进一步提高农业专家系统的智能化和本土化程度,通过网络传送走向田间将成为一种趋势。网络技术无疑可以弥补我国农业的分散与闭塞弱势。光纤化和宽带化的国家网络建设,为农业专家系统应用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因此,未来农业专家系统在设计阶段首先要考虑网络化、数据共享问题。能够成功地在网上运行的系统才真正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实用性,符合农业生产与管理的要求[12,13]。

3.5系统面向多层次设计。专家系统服务的对象并不都在同一个层次上,文化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对象要求获取信息的复杂程度不同,所操作的专家系统和输出的内容复杂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开发不同层次的专家系统(如面向灌溉管理专业人员、农村技术人员、农户的灌溉专家系统)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14]。

3.6系统开发市场化。我国已经成功加入wto,因此农业专家系统的建造不应忽视国际市场的需求,开发既能满足我国需求也能适宜国际需求的农业专家系统是必要的[12,13]。

3.7创造良好的农业专家系统应用的外部环境。目前,我国农村计算机的普及(包括上网)虽然初显端倪,但由于资金、条件和培训对象文化程度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推广和普及计算机依然存在着许多实际困难,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远远滞后于其他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显不足,从而也影响了农业专家系统的更进一步推广应用。为此,必须从计算机技术培训人手,传播和普及计算机技术,并进一步在现有的有线通信技术体系中,减少农村缺乏网络服务商的服务及农民文化素质低等重大障碍,改善农民的上网条件。另外,农业企业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之一,只有农业企业积极使用农业专家系统,大力推进电子商务,才能提供全球服务、提升企业形象、开拓潜在市场、增加企业利润,才能使企业信息化走向实务。由于农业生产具有生产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等特点,我国大部分企业分散经营,环境闭塞,信息不灵,传递不便,难以形成竞争优势。而在市场经济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企业信息化能使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内外部信息资源得以充分开发和利用,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并最终使农业专家系统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15]。

4结束语

农业专家系统在生产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说,在农作物生产的各个环节中都可以用到专家系统。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和各地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设想的提出,建设农业专家系统将成为加快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成为促进农业快速发展的积极动力。鉴于农业专家系统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中的重大意义。可以预料,一个以农业专家系统为重要手段的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将在我国迅速发展,并将成为我国2l世纪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美)JosephC.Giarratano,GaryD.Riley印鉴,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熊范纶.农业专家系统及开发工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4-27

[3]熊范纶.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农业现代化研究所,1992.13(2):123-126

[4]吴玺,谭宏,夏建国,邓建良。试论我国农业专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计算机与农业,2000,(8),1-4

[5]李军,邹志荣,程瑞锋,白福萍.农业专家系统及其在园艺业中的研究与应用.陕西农业科学,2002(11),22-24.

[6]柴萍,张保军,汪志农.农业专家系统在小麦栽培管理中的应用,水土保持研究,2002.(2)

[7]高明亮,王雪珍,吴顺章.农业专家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1(2):88-90

[8]刘莉,宣洋,李绍稳,房文娟.农业专家系统在作物病虫害预防中的应用.计算机与农业,2003.(5):11-14

[9]张文龙,周静,戴保威.农业专家系统研究进展.种子,2004.23(10):

[10]马文杰,贺立源.专家系统在我国农业中的应用进展.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5.24(4):343-346

[11]杨国强,王双喜,杜伟.我国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进展.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93):303-306

[12]周贤君,邹冬生.农业专家系统在作物栽培中的应用.农业网络信息,2004.11,12-15

[13]黄贵平,杨林,任明见,张庆勤.专家系统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种子,2003.(1),54-57

农业专家系统论文篇2

关键词:专家系统;计算机应用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dtheapplicationsandopenquestionsofagriculturalexpertsysteminthenewcenturyinChina,finally,hadallexpectationofthedevelopmentprospectforthefutureagriculturalexpertsystem.

Keywords:expertsystem;computerapplication

我国加入了wto,传统型农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因而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向信息化、现代化农业迈进。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4]农业信息技术是21世纪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近二十年来在世界各国得以迅速发展。农业专家系统是农业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的突破口,对我国农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5]

农业专家系统也可叫农业智能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农业专门知识与经验的计算机系统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依据一个或多个农业专家提供的特殊领域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农业专家就某一复杂农业问题进行决策。目前国际上有近百个农业专家系统.广泛应用于作物生产管理、灌溉、施肥、品种选择、病虫害控制、温室管理、畜禽饲料配方、水土保持、食品加工、财务分析、农业机械选择等方面,有些系统已成为商品进入市场。[4]

1.农业专家系统的演变

国际上对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是从70年代末期开始的,当时仅用于诊断作物病虫害。如1978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开发的大豆病虫害诊断专家系统plant/DS。进入80年代以后,开发出了许多农业专家系统,如1982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开发的玉米螟虫害预测专家系统plant/oD,1983年日本千叶大学开发的miCCS-西红柿病虫害诊断专家系统,1986年美国农业部开发的ComaX/GoSSYm,plant等开发的农业管理专家决策支持系统CaLeX,Lemmon等开发了棉花生产管理专家系统,Zhu,XinX等开发的作物生产过程中的水分处理专家系统等。

国内于8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农业专家系统。1980年浙江大学与中国农科院蚕桑所合作开始研究蚕育种专家系统,1983年中科院合肥智能研究所与安徽农科院合作开发的砂

礓黑土小麦施肥专家系统。近几年来,我国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更是蓬勃发展,

赵林峰,硕士研究生,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410128。

*熊兴耀,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410128,e-mail:xiongxingyao@126.com

如基于规则和图形的苹果、梨病虫害及防治专家系统,多媒体玉米病虫害诊断专家系统,基于生长模型的小麦管理专家系统,水土保持专家系统的探索与试验等。[6]

2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专家系统自身存在的问题

2.1.1至今为止,在农业专家系统中,由专家整理出来的知识大多属于这个领域的浅层知识,形式上也主要是条件规则型知识。因为知识种类、数量可能很多,难于详细检验,待到专家系统具体使用这些知识时,机械死板的计算机程序就有可能推导出一些错误的结论。另外,由于专家系统并不具有真正的学习能力,结果导致系统的表现只能处理人类专家见过的各种情况,不能“随机应变”,人工智能面临严峻的考验。

2.1.2开发工具不完善,国外目前出现了许多专用的专家系统工具,开发某领域系统基本上是运用开发工具来实现的。我国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工具在应用国外较成熟的开发工具的同时,也自主研制了一些开发工具。但利用开发工具开发的专家系统已形成系列化,商品化水平很低。而且,目前国内开发的农业专家系统生成工具太都在处理文字描述的定性知识方面功能较强,而在处理用数学模型描述的定量知识方面很少涉及。[7]

2.1.3信息(知识)获取困难、存储方式落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信息资源极其丰富,但农业信息网络和数据库的建设严重滞后,缺乏有序管理,使专家系统的知识来源比较单一。另外,我国已完成了农业普查、土壤普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等基础性工作,取得了大量的属性数据图和形数据,这是农业专家系统的基础数据。但这些数据太多以纸为存储介质,不但信息的精度和数量受到限制,信息的更新也不方便,影响其时效性。[78]

2.2农业专家系统应用的外部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2.2.1农业专家系统的应用与开发脱节、适用对象狭窄。我国的一些农业专家系统只强调应用,缺乏进行二次开发所需的专家系统开发工具,使用者无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创建知识库和模型库,限制了专家系统的进一步应用。有些农业专家系统虽提供了开发工具,但缺少通用的模板和模型,要求使用者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技术,缩小了专家系统的应用范围。而且一些农业专家系统追求所谓先进性,要求高档次的软硬件,也要求使用者有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基础,很难在农业基层普及;另一些农业专家系统与领域知识结合不够,停留于科普性知识介绍,其先进性和实用性不高[9]。

2.2.2动态服务能力低,时效性差。农业生产中的多变因素复杂,受很多外界条件的影响,有许多结果事先是无法预测的,这就要求专家系统有适应动态变化的能力,而我国目前的农业专家系统多数是静态的,因此在农业专家系统开发过程中必须注意动态性建设[4,9]。

2.2.3缺少进一步延续开发的能力。一些农业专家系统只是为了一时的应用,而忽视了搭建好功能强、灵活性高的平台,缺少二次开发的接口。目前虽然有许多的开发工具,但通用性差,很难在农业基层普及,使那些具有普通计算机水平而又想开发所研究领域专家系统的人员无计可施,从而限制了专家系统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因此,开发与应用并进,增强系统的实用性是非常必要的。

2.2.4网络化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数量不多。多数农业专家系统仅局限于某一区域,应用面窄,若要扩大应用范围,就得大力开发网络版专家系统,充分利用好网络,实现专家系统的网络化远程服务,这也是今后专家系统研制和应用的大势所趋[10]。

2.2.5推广问题。目前研制出的农业专家系统较多,但真正用于生产实际的不多,这说明我们重开发,轻系统推广,在推广上下的功夫不够。在目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情况下,每户的种、养殖的规模都很小.投资电脑、购买专家系统软件费用很高,投入产出比很低,要推广就得换思路。充分利用互联网,在各地网站设立专家系统咨询推广点,或许是不错的选择。同时,加强农业专家系统的实用培训,提高使用者的对专家系统的认识、计算机使用水平和科学生产的水平,也是推广中需要加强的措施之一。

2.2.6知识产权问题

在开发农业专家系统时,需要大量领域专家的智慧或者说采纳了许多领域专家的经验,如果专家系统作为产品要销售时,就存在商业盈利目的,就必然会产生知识产权的纠纷。现在农业专家系统的使用还不普遍,但是随着网络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各国都在重视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立法问题。对此,农业专家系统的设计者在建造时,所采用的各种图文资料最好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或者购买别人的图文资料。农业专家系统中,无论是知识库中知识的抽取、规则的确定,还是推理机的设计,每一个环节都要符合科学的原则,相关数据、公式都要经实践检验,经试运行完善后才可正式使用。因此,在研制农业专家系统时,要有法律意识,研制者要对专家系统使用的后果负责[11]。

3农业专家系统研究的前景展望

3.1系统数据动态化。农作物生产系统是由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技术系统在持定的空间和时间上(四维特性)组合而成的复杂大系统,它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目标、关系纵横交叉的复合系统。这一系统的复杂性、动态性、模糊性和不可确定性是其它专家系统无法比拟的。由于农作物生产的这一特性就要求专家系统中的基础数据不但是海量的,而且必须是动态的。如知识库、数据库、模型库必须要不断有新的知识、新数据、新技术来更新扩充支撑,尽快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以及遥感技术(RemoteSeniing)、为核心的包括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专家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支撑。因为“3S”技术的集成首先缓解了专家系统知识源和数据库的缺乏问题,提供了海量的基础数据,为专家系统基础数据库、知识库和模型库的建立提供了数据支持,使农作物生产管理立体化、空间化和实时化。其次,提供的数据不仅量大、全面、而且动态、可更新的,因而使知识库、数据库和模型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极大地丰富了农业专家系统有功能和使价值。

3.2系统功能集成化。农作物生产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体,影响因素繁多,时空差异和变异性大,生产稳定性和可控性差,随时可能遭受气候、气象、病虫害的侵袭,因此需要不同的相关的多个领域专家系统共同合作。将系统模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技术相结合,这些集成技术可以更有效地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土地评价以及农业环境保护等问题。

3.3系统技术综合化。现有的专家系统在建模中多利用简单的数学回归模型,这种模型一般只考虑部分因素,而作物生产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是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建模时应考虑多因素的影响。目前,人工神经网络、模糊数学、随机模拟等多种技术的研究日趋成熟,将这些技术用于专家系统必然会增加其处理功能。尤其是在解决一些复杂问题时,人类专家有时很难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很难找出其规律,利用这些技术可以帮助知识工程师解决问题。

3.4系统应用网络化。进一步提高农业专家系统的智能化和本土化程度,通过网络传送走向田间将成为一种趋势。网络技术无疑可以弥补我国农业的分散与闭塞弱势。光纤化和宽带化的国家网络建设,为农业专家系统应用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因此,未来农业专家系统在设计阶段首先要考虑网络化、数据共享问题。能够成功地在网上运行的系统才真正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实用性,符合农业生产与管理的要求[12,13]。

3.5系统面向多层次设计。专家系统服务的对象并不都在同一个层次上,文化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对象要求获取信息的复杂程度不同,所操作的专家系统和输出的内容复杂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开发不同层次的专家系统(如面向灌溉管理专业人员、农村技术人员、农户的灌溉专家系统)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14]。

3.6系统开发市场化。我国已经成功加入wto,因此农业专家系统的建造不应忽视国际市场的需求,开发既能满足我国需求也能适宜国际需求的农业专家系统是必要的[12,13]。

3.7创造良好的农业专家系统应用的外部环境。目前,我国农村计算机的普及(包括上网)虽然初显端倪,但由于资金、条件和培训对象文化程度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推广和普及计算机依然存在着许多实际困难,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远远滞后于其他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显不足,从而也影响了农业专家系统的更进一步推广应用。为此,必须从计算机技术培训人手,传播和普及计算机技术,并进一步在现有的有线通信技术体系中,减少农村缺乏网络服务商的服务及农民文化素质低等重大障碍,改善农民的上网条件。另外,农业企业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之一,只有农业企业积极使用农业专家系统,大力推进电子商务,才能提供全球服务、提升企业形象、开拓潜在市场、增加企业利润,才能使企业信息化走向实务。由于农业生产具有生产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等特点,我国大部分企业分散经营,环境闭塞,信息不灵,传递不便,难以形成竞争优势。而在市场经济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企业信息化能使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内外部信息资源得以充分开发和利用,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并最终使农业专家系统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15]。4结束语

农业专家系统在生产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说,在农作物生产的各个环节中都可以用到专家系统。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和各地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设想的提出,建设农业专家系统将成为加快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成为促进农业快速发展的积极动力。鉴于农业专家系统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中的重大意义。可以预料,一个以农业专家系统为重要手段的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将在我国迅速发展,并将成为我国2l世纪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美)JosephC.Giarratano,GaryD.Riley印鉴,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熊范纶.农业专家系统及开发工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4-27

[3]熊范纶.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农业现代化研究所,1992.13(2):123-126

[4]吴玺,谭宏,夏建国,邓建良。试论我国农业专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计算机与农业,2000,(8),1-4

[5]李军,邹志荣,程瑞锋,白福萍.农业专家系统及其在园艺业中的研究与应用.陕西农业科学,2002(11),22-24.

[6]柴萍,张保军,汪志农.农业专家系统在小麦栽培管理中的应用,水土保持研究,2002.(2)

[7]高明亮,王雪珍,吴顺章.农业专家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1(2):88-90

[8]刘莉,宣洋,李绍稳,房文娟.农业专家系统在作物病虫害预防中的应用.计算机与农业,2003.(5):11-14

[9]张文龙,周静,戴保威.农业专家系统研究进展.种子,2004.23(10):

[10]马文杰,贺立源.专家系统在我国农业中的应用进展.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5.24(4):343-346

[11]杨国强,王双喜,杜伟.我国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进展.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93):303-306

[12]周贤君,邹冬生.农业专家系统在作物栽培中的应用.农业网络信息,2004.11,12-15

[13]黄贵平,杨林,任明见,张庆勤.专家系统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种子,2003.(1),54-57

农业专家系统论文篇3

摘要本文在现代金融学和系统论的理论基础上,以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为研究对象,从农户、金融机构和政府三个层面,通过分析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现状、各改革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改革的成效,总结杨凌农村金融改革的成功经验,综合评价两年来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取得的成果和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金融改革;路径研究;杨凌示范区

0引言

长期以来,由于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的盈利压力和股东约束,往往都更倾向于参与到竞争激烈而利润率更具吸引力的城市金融领域。在从专业银行体制转向商业银行体制的过程中,各国有商业银行大量收缩县级以下机构,加上农村信用社普遍强调商业化转型,使得农村金融对县域以下市场的服务逐步萎缩。事实上,许多县域以上的区域已经处于金融竞争日益充分的状况,而多数县域以下的、亟待金融支持的区域,却一直难以得到足够的金融支持。对此,应该在金融机构布局、业务重点等方面努力改变这一局面,构筑多层次、广覆盖、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本文在现代金融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以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为研究对象,从农户、金融机构和政府三个层面,通过分析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现状、各改革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改革的成效,总结杨凌农村金融改革的成功经验,综合评价两年来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取得的成果和遇到的问题。

1文献综述

1.1国外研究成果:

从历史演变的过程来看,国外理论界有关农村金融方面的研究主要经历了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论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分别从信贷补贴导致农村金融市场政治化、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以及不完全竞争市场为出发点,探索了农村金融市场机制的演变过程,并且指出农村信贷补贴最明显的后果就是信用需求的夸大和信贷有价证券购买力的损失,金融发展必须以有关金融结构在短期或长期内变化的信息为研究基础。

1.2国内研究成果:按照周小川(2004)的划分,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范畴,广义的农村金融包括国家对农村资金流动的引导、农村融资媒介的创新和发展等;狭义的农村金融改革具体是指当前所进行的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近年来有关农村金融改革的论述越来越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存在的问题和争论依然很多。

1.2.1对广义农村金融改革的研究:很多学者从制度变迁的层面分析了农村金融改革的诸多问题。其中,代表性的有张杰,尚长风(2006)从农村金融市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的角度,强调改革的方向应该着眼于理解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应有的地位,改革的方向应遵循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金融生态与金融资源配制的内在均衡逻辑1也有的学者认为只有金融体制创新才能改善农村金融市场,如李建军(2010)认为正规金融由于金融抑制的存在供给不足,合作性金融也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非正规金融所具有的制度缺陷也会影响其金融支持作用

2。因此,必须要从根源上把握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方向,加速金融深化,才能推进农村金融市场良性发展。

1.2.2对狭义农村金融改革的研究:

农村信用社改革至今,热点的问题突显为产权结构和历史包袱两个问题,同时这样的问题不单单局限在这两个方面,而且涉及到农村金融需求、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因此解决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问题无疑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论述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文献很多。何广文(2009)提出,农信社改革是一个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建立农村信用社的市场约束机制,就要逐步完善农村信用社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模式,创新农村信用社机构体系;在强制性制度供给体制下,张国(2009)认为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由于惯性,在省联社的管理模式、各基层分联社人的选择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路径依赖4。从发展环境来看,改革金融资源错配和管理链条的长短都将影响改革的绩效。

在实证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谢平、徐忠(2006)通过对贵州省及其样本县农户和金融机构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分析表明,只有让公共财政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进一步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形成商业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制5。

1.3文献述评: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农村金融改革问题研究的文献梳理,可以发现,现有的研究虽然从不同角度对农村金融改革问题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会发现,现有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突出表现在:对于农村金融改革的理论研究多集中在信用需求、产权结构、制度变迁和市场机制等因素上,针对特定区域,从农户层面通过案例分析对农村金融改革成效进行理论总结的还很少。

2对农村金融改革的理论框架的构建

在以上农村金融改革理论基础上,结合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的实际情况,本文基于系统论基本原理构建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理论分析框架,深入分析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的特殊性和普适性。

我们认为在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系统由农村金融改革基础条件子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子系统、农村金融改革建设途径和支持政策子系统和农村金融改革制度保障子系统四个子系统共同组成。其中,农村金融改革基础条件子系统处于基础地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子系统是农村金融改革的主体,建设途径和支持政策子系统为农村金融改革提供了未来发展方向和政策支持,制度保障子系统为农村金融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农村金融改革保驾护航。农村金融改革基础条件子系统、建设途径和支持政策子系统和制度保障子系统三者处于整个系统的,三者相符相依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外部支持(农民以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参与农业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承载着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责任。基于上述观点,我们给出了农村金融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如图2-1所示)。

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农村金融改革基础条件子系统是整个农村金融改革系统的起点,在整个系统中处于基础地位,为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推广提供了先决条件。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载体,不仅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更是农民改善生活的保障。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的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子系统位于金融改革系统的核心位置。

农村金融改革不仅需要良好的基础条件、政策支持和专业化的农民合作组织,还必须要政府提供足够的制度保障,这不仅能给农村金融改革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更重要的是关系到金融扶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和发展。

3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分析

在农村金融改革理论支持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现状、改革主体关系和改革成效三个不同维度的深入分析,总结出在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从农户、金融机构和政府三个层面综合客观评价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以期望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提供政策参考。

3.1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的现状分析:

杨凌示范区全称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唯一的部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目前,杨凌示范区共有工、农、中、建、长安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共8家银行机构,1家证券公司,12家保险公司,1家小额贷款公司。截止2012年6月底,示范区人民币贷款余额29.43亿元,较年初净增1.88亿元,同比增长17.42%。其中,涉农类贷款余额16.65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56.36%,同比增长67.34%。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10.6%,同比增长82%。

3.2农村金融改革主体关系分析:无论是农户的经济行为,还是政府的调控行为,都依赖于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农户是经济行为主体,政府通过引导和规范农户行为来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则是联系农户与政府之间的纽带,是调节各项经济活动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手段和工具。政府出台相关金融扶持政策以后,农户通过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产品、保险产品和期货期权合约等形式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最终完成生产资料筹集、风险管理和生产销售活动。在整个传导过程中,金融产品和服务充当媒介的作用,成为政府相关政策实施的载体和渠道。因此,一套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必须集农户、金融机构和政府三者职能于一体,集中发挥各个主体的优势,才能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3.3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的成效分析:杨凌示范区金融改革试点成效显著,2011年示范区区内金融机构全年贷款增速达24.65%,位列全省首位。从此杨凌示范区走出了一条极富“杨凌符号”的特色农村金融创新的崭新道路。

截止2012年6月底,杨凌示范区共成立3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8700多户,有效的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公司+基地+农户”以公司或集团企业为主导,重点围绕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生产、销售、与生产基地和农户实行有机的联合,进行一体化经营,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创新银保富、订单贷款等模式,通过设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风险补偿金,构建全方位涉农担保体系,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杨凌示范区还积极探索,在保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成立土地银行,推行合并调整、反租倒包、企业租赁、自愿互换、入股合作五种土地流转模式。吸引了大量外来资本的介入,而且成功带动传统农业产业化转型。

4综合评价

自2009年,国务院《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从国家层面上明确了杨凌示范区发展战略定位以来,杨凌示范区面对新的历史时期和难得的发展机遇,提出了建设全国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全新目标。改革试点两年多来,杨凌示范区以解决金融体系不健全和涉农企业融资困难两大难题为突破口,抓住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的机遇,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在金融机构、农户和政府三个层面上都取得显著的成果,同时也遇到了许多问题。

4.1农户视角:

农户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农村金融改革的最终受益者。一方面杨凌示范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把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作为破解农业融资难题的一种大胆尝试,将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村房屋、农业生产设施、活体动物即果树等资产纳入农村产权抵押物范畴,最大限度盘活农业生产资料资产,基本解决了农户和涉农企业融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三农”金融服务需求,促进现代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不仅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另外,杨凌示范区成立了面向中小企业的担保公司,与各家银行紧密配合,创新开展“集合担保贷款”,同时积极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将创业投资资本投入到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来,通过资本的力量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因此也涌现了一批极具发展潜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4.2金融机构角度:目前,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发展也取得的很大成功,集中表现在金融机构设立和改制取得突破、集合担保的创新、金融生态的改善三个方面。2008年10月份以来,邮政储蓄银行杨凌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杨凌示范区支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杨凌支行、杨凌农村商业银行都相继成立,标志着杨凌农村金融开拓创新、改革发展取得重大成果。

为了进一步改善杨凌示范区的信用环境,提高社会信用意识,构建诚信和谐的银企关系,示范区金融办、人行杨凌区支行多次在社区开展征信知识宣传活动,并通过建立优先放贷、差别利率等优惠信贷政策,鼓励农户形成诚实守信意识。从而规范了企业与农户行为,创建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4.3政府层面:杨凌农村金融改革的顺利进行得到了有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首先,为加强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职能,示范区管委会明确加大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投入力度,努力创建全国中小企业融资和农村技能改革创新试验区。其次,为了破解杨凌金融改革难题,管委会努力争取多家金融机构落户杨凌,不断深化银政和银企合作,而且创新担保模式,推动企业直接融资。这些举措有力支持了科技示范推广、农业科技创新以及国际合作等各项工作,特别是为杨凌示范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4.4客观存在问题:但是,由于杨凌农村金融改革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改革当中不可避免还存在一些问题。从农户自身来讲,一方面由于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农民只想着“利益共享”而不愿接受“风险共担”;另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也面临着规模化不强、法律主体不明确以及推广难等诸多问题。从金融机构层面来说,农商行改制的遗留问题、各商业银行支农政策性与企业效益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农发行对新型农业扶持力度不强等问题,都严重限制了农村金融改革的发展

6。从政府的政策效应来看,由于政策传导机制过于冗繁,造成传导动力不足、政策信号失真,政策扶持效果大打折扣。另外,政府一直倾心于大刀阔斧的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忽视了土地流转负面效应

7,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孤寡老人、妇女和儿童的留守问题。这些都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农村金融改革的后续工作中,政府和金融机构就如何进一步发挥其主导作用,还富于民、让利于民,仍有不少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张杰,尚长风.我国农村金融结构与制度的二元分离与融合:经济发展视角的一个解释[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5):60-65.

[2]李建军,制度范式下的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改革路径研究[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1):77-80.

[3]何广文.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困境与路径选择[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50-54.

[4]:张国.制度变迁下农信社改革的路径依赖与选择[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9(9):30-32.

[5]谢平,徐忠,沈明高.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J].金融研究,2006(1):23-39.

农业专家系统论文篇4

关键词: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1-0051-02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1]。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原有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变革目前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学科生态建设,满足社会需要,提高办学质量的当务之急。

一、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纲领。现有的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基础,掌握金融、证券、保险、投资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基本业务技能,能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与金融或资金有关的宏观管理或实际工作,并且有一定的决策、协调和组织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

金融专业学生毕业时要求系统掌握银行、证券、投资、保险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相关金融业务的基本训练,熟悉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金融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掌握在金融领域从事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中外金融理论与实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握国内外金融业发展动态;(2)熟悉国家有关银行、证券的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金融业中通行的规则和惯例;(3)熟练掌握金融业务的基本操作流程,具有一定的从事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分析的能力;(4)掌握计算机基础知

识,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一定的计算机软件维护和基本的硬件维护能力;(5)掌握经济学的基本

方法,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6)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通过专业外语学习,掌握阅读专业文献的词汇和能力。

(三)课程体系的设置

金融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其中每一部分都包含必修和选修两部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决策,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公共基础课包括政治课程、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体育、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高等数学、生命科学导论、经济学导论、管理学导论和科研基本方法。学科基础课程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财政学、金融学、保险学原理、宏观经济学、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学、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金融工程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贸易、金融审计、银行会计、经济法学、银行信息系统、网络应用基础、文献检索、金融史、金融法和投资项目评估。专业方向课包括金融公关与营销、金融期货、金融专题、金融统计、银行制度比较、投资银行业务、公司金融、信托与租赁、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再保险和保险精算。另外,还有实践环节的军训、劳动、教学实习、课程论文、毕业实习、创业训练、社会实践等。

二、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体系未突出农林院校的特点

“三农”问题的解决和“三农”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而处在金融体系最基层的农村信用联社在岗的基层人员,很多是农信社职工的子女或原有员工的亲属。他们大多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基本的金融理论知识,未经过正规的专业培训,个人业务技能不过关,综合素质偏低,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给金融机构内部管理造成了混乱。特别是处于第一线的农村金融部门更是缺乏高素质的负责人,一些业务素质不高、思想境界较低的人员长期占据领导岗位,使得金融工作开展相当被动,甚至因违规行为给信用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

与农村金融机构人才严重匮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及课程设置等整个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没有突出农林院校的特点。农林院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经济、农学概论等了解农作物生长规律,农业经济运行基本原理等方面的课程,其培养目标、对学生的要求和课程的设置并无异于财经院校和理工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都进入工商行业金融机构[3],而直接服务于农村金融机构的毕业生占很少的比例。即使进入农村金融机构,不懂得农业、农村、农民固有特性,不了解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特点的农林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照样要从头学起,显示不出农林院校金融专业学生本身应具有的优势。作为用人单位有什么理由舍财经类院校的金融专业人才而选择农林院校毕业生?

(二)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

目前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更适合培养研究型金融人才,更加注重金融理论知识。而对于学生适应社会经济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相对较弱,系统性不强。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要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必须是集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体的一个系统,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更需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素质是目的。对高素质人才而言,三位一体,也是判断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系统性的重要标准[4]。而农林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是金融专业培养机制仍局限于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用于提高学生实际应用和提升学生素质的实验、实践教学及科创项目很欠缺,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短期内很难进入角色,也致使用人单位更多愿意招收具有金融机构从业经验的人员。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中,实践教学环节依然薄弱。薄弱的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直接导致学生毕业后动手能力不强,适应能力较差,不能适应金融机构涉农业务的开展。比如,农村小额信贷业务中信贷资金用途考察时分不清方向;开展理财业务时搞不清农民消费特点;农业保险业务中,确定农作物受损时不会测产等等。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一是大多数农林院校的金融专业在整个学校学科体系中都是弱势学科,由于实践教学经费紧张等各种因素,农林院校更多的重视自然学科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而轻视属于社会科学的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致使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太乐观。二是金融保险专业的特殊性,银行、保险等金融部门常常出于保密需要,许多科室和部门不能让学生接触,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学生的社会实践受到限制[5]。实践教学环节的缺乏或薄弱使得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互脱节,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

三、改革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应突出农林院校的特色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林院校的设立初衷是振兴我国农业产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作为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培养农村金融人才有其重要的办学宗旨。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应该在具备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素质的基础上,懂得农村金融的特点,才能更好地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为此,农林院校无论是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还是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都应从农村金融人才的社会需求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培养能够适应农村金融发展、服务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人才,突出农林院校的特点,为农村金融培养更多的,熟悉农业经济发展规律,根据农业本身的特点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农村金融人才。

(二)构建系统性的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体系

农林高等院校应该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能够将农村金融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创业意识和国际视野、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相结合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此,农林高等院校应该从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到课程设置,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到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思想政治教育到社会责任意识等等方面系统构建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另外,从学科生态的观点看,学科和建设一流大学有着密切关系,一流大学能够培养一流的学生。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培养一流金融人才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学科建设。在学科生态建设的环境下,农林高等院校应该加强金融学科生态建设,使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有机融合,为金融学科的创新发展创造条件,使农林高等院校的金融专业培养的人才具备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提升金融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实践教学环节既是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能力和素质的关键。因此,农林高等院校应该转变农林院校对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不重视的现象,加大投入,建立稳定的金融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另外,还要提高农林高等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监督,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强.中澳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以扬州大学查理・斯窦大学为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耿传辉.农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0,(9).

[3]汤凌霄,黄谨,张友农.理工院校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农业专家系统论文篇5

发挥精准服务新功能的理论基础

远程教育精准服务各类农民新功能的实现,既需要切中相关群体利益需求,更需要根据各类人群的文化背景和心理需要,形成与该类人群认知结构对应的远程教育课程结构,才能产生出“耦合–共振”效应。(一)精准服务教育对象的理论1.多网合一“耦合”运作的原理“耦合性广泛地存在于教育技术理论研究与实践之中。”[5]结合本文的语境看,则是指多部门、多种远程教育载体之间存在的“耦合”作用关系。这种耦合关系是以合力方式进行的,相互作用的要素之间会产生能量、信息的互补、放大、共振等效应,形成1+1>2的功能。2.针对学员群体的“耦合–共振”心理原理网络有效学习,涉及学习者内在心智变化的活动,而动机、元认知和元意志又是心智系统中激发自我学习的三个重要因素[6]。因此,诊断出教育对象的认知结构特征,针对学习者利益需求及其认知特点,制定精准服务的导航图,以提升其学习监控力,既能从教育内容上满足学习者的功利追求,又能强化其学习动机,拓展其元认知,在教育资源与学习者之间产生出“心灵相通”的共振效应。3.教育资源“质–量–度”有机统一的结构优化原理农民之所以愿意接受农村远程教育,是因为能满足其兴趣和利益追求,帮助其完成奋斗目标。而接受教育的内容广度和深度,却受其认知基础和能力制约。在以海量知识传输的远程教育中,需要根据各类教育对象的特征,准确定位教育资源的“质”所体现出的社会价值和难度水平。同时,为了让农民将学到的知识、技能予以有效地巩固,还需要相应数量的变式训练。因此,统一运筹的远程教育就需要在资源的“质”上把握好梯度,在量上把握好“数”度,分类设计出“质–量–度”结构优化的教育资源库。4.标准化系统教育与个性化片段教育有机结合的原理多网合一的远程教育,既融入了标准化的学历教育,又有移动和网络化的个性学习。标准化,有助于发展科学技术等专门化教育,有助于大面积、高质量地向农民推广科技知识。个性化,则有利于满足农民的兴趣爱好,丰富农村的文化资源。因此,需要遵守标准化与个性化有机结合的教育原理。(二)适应e时代教育特征的新理论1.“社会–人本–技术”功能一体化设计理论要达到让农民“适用–乐用–争着用”的教育资源设计目标,就要有满足社会需求的价值,才能让农民学到的知识有用武之地,顺利转化为其获益的目的。但是,要让农民“看得懂,听得进,学得会”,则需要从其认知水平出发进行设计。这就需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即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将实时教学转化为延时教学,将课堂教学转化为掌上教学。因此,教育的“社会功能–人本功能–技术功能”必须有机统一到远程教育资源的整体设计中。2.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标准化理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7]。虽然在教与学的方式和教学环境上可以展示个性,但是学科教育有专门的课程标准,而且整合后学员的学习业绩也需要以标准化的统一试卷进行检测,这样学员获得的毕业证书才能得到社会的公认。因此,整合理论所达成的主要是标准化远程教育结果,实施对象也主要是现代教育技术与规范化课堂教学的整合,其价值在于为提高学历教育的效率奠定教育技术理论基础。3.弥补标准化缺陷的个性化移动学习理论体系学科整合教育理论在提高效率上优势明显,但对于随时随地的愉快学习却显得不足。基于移动学习形成的非正式学习、情境学习、境脉学习、活动学习、经验学习等系统的移动学习理论[8]15,具有满足个性化学习的优势,恰好弥补了课程整合理论突出标准化的不足,成为精准服务新功能发挥的理论依据。4.角色互换的资源研发理论为了充分发挥贴心地远程教育服务功能,将上述标准化教育和个性化移动学习理论综合加以运用,就应站在学习者的立场来考察哪些教育需要标准化,哪些教育领域需要个别化。其有效的办法就是换位思考,让农村远程教育资源设计专家下地方,深入农户;让现场培训者、学员代表上电视台,参加课程与教学设计的角色互换,在教师与专家、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经验同构、情感共振的效应。

远程教育精准服务农民新功能的实现路径

农业专家系统论文篇6

一、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口径狭窄

传统农学专业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而北京郊区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三大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缩小,甚至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的水稻已经限制生产,小麦亦改为节水种植。有限的农用土地逐渐被籽种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兴起所占领,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应用的舞台日渐缩小。

(二)专业课程老化

传统农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和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课程的学习目标是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面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农作物种植的多元化、生产的机械化、设备的现代化和农业功能的转化,其学习内容与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渐行渐远。

(三)实践教学简化

学校正向综合大学转变,原本在校内的农场、实验田逐渐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实践教学远离教学区,实验课与理论课在不同场地进行,增大了实验课的难度和成本,原来每天都要求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的教学安排,在成本约束下,变成了一次,投入时间少,学生学农兴趣很难形成。(四)动手能力弱化在教学改革“厚基础”的大背景影响下,专业课时逐渐减少,相应的实践学时也在减少,在规定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很难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技能。实验课中以验证性实验居多,教师无法得到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情况的反馈,学生也以考试能过关的低标准要求自己,导致实验设计能力差、独立操作能力差。

二、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按照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特点和专业教师的业务优势,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提出了“适合北京需求,培养都市型农业人才”的原则,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争创特色专业。

(一)调整专业方向

农学专业的支撑学科以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为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学科,硕士点之一,以农作物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为特色,先后选育出6个小麦品种,6个玉米品种,4个小豆品种,2个大豆品种,师资力量在种子科学方面有优势。其次,根据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籽种农业将成为北京农业的优势产业。因此,农学专业在2003年第一次改革时,将专业学习方向调整为“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2006年,又针对北京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专业领域,借助本院园艺学科和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农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增设了“观光农业”的学习方向。至此,农学专业包括:“种子科学与工程”和“观光农业”两个学习方向,形成了培养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观光农业两个核心产业所需人才的新型农学专业,每年两个专业方向各招收一个本科生班。农学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直接针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的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北京籽种产业发展需要的,掌握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理论、技能;懂得国内外种子法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种子管理部门、种子加工与生产、种子营销企业等领域和部门,从事新品种选育、种子繁殖生产、种子检验、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观光农业”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掌握观光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观光园区、农业文化旅游产业、高科技现代农业园区等部门和领域,从事技术指导、规划设计、项目策划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构建新型专业课程体系

2005年在北京市教委“农学专业课优化整合及骨干课程体系的研究”教改项目的支持下,根据专业学习方向和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深入调整。经过反复修订,形成了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包括:《植物育种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学》《种子法规》《种子经营与管理学》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种子营销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园艺学概论》《植物种质资源学》《国际贸易学》等。专业课程体系以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经营管理为主线,涉及种业产业化方方面面的知识;“观光农业”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为《农业生态学》《植物种质资源学》《观光农业》《现代农业生产原理与技术》《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都市型农业评价案例分析》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新农村发展规划》《现代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籽种农业》《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城市园林与绿化》《观赏植物装饰与应用》等,形成了以观光休闲园区、现代高科技园区建设、管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面向北京农业生产需求,很多课程没有现成教材,任课教师就边学习、边总结、边教学。学生感到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有用武之地,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方向,每个学生都有专业特长。

(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为加强实践环节,在教育部“新世纪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工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校内外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02-2005)教改项目的支持下,将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技能作为农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形成实践课程《农事学》教学体系。《农事学》在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其配套教材《农事学实践教程》为2005年北京市精品教材。目前,该课程改名为《植物科技技能训练》,成为植科学院所属农学、园艺、植保专业的基础实践课程,该课程从大学第一学期开课直到第四学期,每周3个学时。在农学专业两个新学习方向形成后,又对专业课学习增加实践环节。原则是专业课学时不变,调整实验课时和增加教学实习天数,同时安排一些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在的专业课都增加或补充了实践教学,例如,《植物育种学》课程包括30学时理论课、10学时实验课和9天教学实习;《种子加工与贮藏》课程包括16学时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和3天教学实习;《种子检验学》课程包括8学时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和3天教学实习等等。在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安排上,第四学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假期或周末参加不少于12天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在学习专业课之前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了解农业生产。第六学期以毕业论文为主线,学生自由选择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活动,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前答辩。同时组织、鼓励学生申报市级或校级“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课题,通过参与项目研究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热情,提高科学研究与创业能力,目前,农学专业已经形成了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有一定理论体系和实用价值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1)大一、大二学生设置有《植物科技技能训练》课程,每周一次3学时,学习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技能。(2)大二学生参加不少于12天、由教师指导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活动。(3)大三学生开始参加科研训练,加入到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在科研活动中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实施和写作,毕业前完成论文答辩。(4)大四学生在第八学期结合就业参加毕业生产实习。这一套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不断线,培养学生的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同时,每年聘请名师专家来校讲学,使课堂教学与北京都市农业的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基本实现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往往难以掌控,为了督促师生更好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考核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完成后计学分,保证教学质量。例如,(1)在每次实验、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或实习报告,分别考核,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40%。(2)“三农调查”和“拓展训练”等实践环节,要求每位学生深入北京农村或农业生产一线,进行调查、考察,结束后完成调查报告,采用答辩方式,全体导师为评委集体考核,合格后方可计入学分。(3)毕业论文采用导师负责制,学生每人一题,依次完成论文综述、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等工作,每项工作均由导师进行评价和集体考核,最终成绩采用优、良、中、及格四个等级,毕业论文只有达到中等以上成绩,方能合格毕业。几年的实践表明,实践教学的严格要求,督促和激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条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毕业后很容易融入到工作岗位中。

农业专家系统论文篇7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专业代码为110402)是1999年国家教育部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修订过程中新增设的一个本科专业,其专业前身是农业推广。由于在1999年前全国招收农业推广本科专业的只有福建农林大学等8所学校,因此当年全国有资格招收农村区域发展本科专业的学校也是这8所,至2000年增至18所。在创办初期,由于各招生学校的背景不同,对该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理解的差异也较大,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专业培养方案存在较大不同。问题更为凸显的是,在培养方案中专业主干课程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由中国农业推广协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牵头于2002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召开了全国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年会,就该专业的办学定位、专业主干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开展研讨。来自全国18所农业院校的30几位与会代表经过充分研讨,一致认为可通过统编专业主干课教材来统一认识,明确该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会议最后确定了《农村发展概论》、《农村发展研究方法》、《农业项目管理与评估》和《农村发展规划》等4门课程为专业主干课程,并纳为该专业首批建设教材。

从全国范围看,2000年以前类似“农村发展规划”课程教材的建设成绩有限,仅能检索到一部由福建农林大学叶大根教授编写的《乡村发展规划》,且层次较低,只适合专科自行考试学生使用。因此,从全国宏观背景看,抓紧编写“农村发展规划”课程教材并投入使用迫在眉睫。同时,在农业部教材中心的积极推动下,2003年把该教材增列为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注重遴选并最终确定由福建农林大学朱朝枝教授担任独立主编,着手开展教材编写工作。

二“农村发展规划”课程教材建设的思路与原则

虑及2002年以前在全国无合适的《农村发展规划》课程教材,而全国首批招收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学生均进入三年级阶段学习,在此背景下,该课程教材建设的总体思路是“立足当前,放眼未来”。既要立足当前解决当务之急解决教材有无问题,又要眼光长远注重质量将教材建设当做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在此思路指导下,该课程教材建设统一遵循以下原则:

(一)着手从速

随着全国首批招收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学生进入三年级阶段学习,“农村发展规划”课程修读在即,因此,在该课程放眼全国无适合教材可用的现实困境下,着手从速教材成为第一要义,故而成为教材建设之首要原则。

(二)加强联合

至2002年,可供“农村发展规划”教材编写借鉴所用的资源甚少,且系统性不强。资料零散,加之教材编写出版时间紧迫,为保证教材编写质量,加强联合势在必行。在主编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的牵头下,与沈阳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和安徽技术师范大学等8所学校的通力合作下,教材各章节的具体编写任务很快落实,且确定4个副主编单位,一起推动教材编写工作进程。

(三)注重“三基”

本科教材是学生课程学习的重要载体,应注重其系统性与规律性,尤其应突出该学科、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这三个基本,本文将其简称为“三基”。“农村发展规划”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课,根据课程设置目标,要求学生在进行规划实践之前,应扎实掌握上述三个基本。因此,教材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编写时应坚持注重“三基”原则。具体落实为教材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等章节内容的编纂。

(四)凸显实践

“农村发展规划”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培养学生具有较熟练的农村发展规划技能是课程设置的最高目标。因此,教材编写突显实践原则,具体落实为教材第四章至第十一章等章节内容的编纂,涉及规划的具体编制问题。与此同时,为了强化学生的规划技术,于每章的最后部分编入经典案例,以第四章的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例,章节正文介绍了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内容、步骤、评价以及土地利用分区的基础上,于章节之后编写“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案例,供学生学习之用。

三“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农村发展规划”建设现状与成效

自2002年全国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年会确定朱朝枝为《农村发展规划》全国统编教材的独立主编,教材建设工作逐步开展。于2003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列为全国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建设,根据课程培养目标选择参编院校和专家,先后召开两次教材编写会议(其中一次是通讯会议),确定教材编写大纲,并进行编写分工。2004年在全国各参编院校的支持下,教材完稿,并根据教材定稿会上各专家意见,进一步对教材进行补充完善,最终定稿付印,于2004年7月如期出版。

据中国农业出版社教材出版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农村发展规划》教材自出版以来,至今已再版3次,分别在河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天津农学院等高校使用,同时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图书有限公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也都有购书记录,8年来共售出6000余册。从各院校使用情况看,普遍反映良好,因此,在2005年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组织的优秀教材评选中,获得优秀教材奖。2006年教材第二次重印时,被评为全国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同年,教材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

四“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农村发展规划”建设的构思

农村发展规划应充分体现“三农”政策。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三农”工作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2002年党中央提出“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2003年又进一步提出“五个统筹”的基本方略,而在“五个统筹”中,统筹城乡发展是第一个统筹,最为关键,因此,在“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中应体现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的理念。2006年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因此,在“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中也应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内容。2007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快发展农业多功能性,而发展农业多功能性的关键是发展休闲农业,因此,在“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中也应体现休闲农业规划方面的知识。与此同时,“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使用过程中,专家和学者提出的宝贵建议,成为教材修订的有益参考,尤其是基于该课程实践性特别强的考量,在以案例教学提高授课效果方面应更为凸显。

根据以上的思路,“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农村发展规划”的总体内容由14章组成,与“十一五”相比,增加两章,具体是: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在原来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章节中,增加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的内容。同时单独编写一本“农村发展规划案例分析”,作为辅助教材,同样列入“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

参考文献

农业专家系统论文篇8

1web网站模块

主要为用户提供基于固定互联网服务,用户可以利用电脑登录web网站查询信息、公告等。其中远程教育功能是指用户可以利用电脑进入系统主页观看有关农业生产、农村医疗卫生、农村教育等相关教育视频[6-7]。供需服务功能是指用户也可利用网站或查询农业生产资料信息等。咨询解疑功能则是网站版本的在线咨询功能,利用网站相关咨询并等待专家回复,专家用户则是查看用户最新咨询信息并回复。

2后台管理模块

主要为管理员提供用户管理、信息管理等功能。用户管理功能主要是对注册的普通用户和专家用户分别进行信息维护和管理。信息管理功能则是管理员相关通知公告或对专家的信息进行相应审核后或退回。咨询处理功能是管理员对提出的咨询信息进行维护,或对专家的回复进行置顶、推荐操作等。供求处理功能则是管理员对用户的需求信息进行真伪辨识,删除虚假或不实交易信息。客户端数据模型在手机客户端中,针对android应用使用SQLite数据库,数据库表设计如表1所示。

3系统实现

实现过程中,采用Java开发系统手机客户端、web网站和后台管理系统,选择androidDevelopmenttools为开发模拟工具,客户端使用SQLite作为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端数据库使用mySQL。系统开发与实现均在eclipse环境下进行。系统使用的硬件环境主要是android智能手机,首先建立了androidSDK+JavaJDK6+eclipse的开发环境,基于android2.3版本开发。以apachetomcat6.0为系统服务器,采用JSp+Servlet+JavaBean技术模式进行各个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客户端智能手机采用华为C8812(android系统版本为4.0.3,硬件配置为高通SnapdragonmSm7627a,1GHzCpU,Rom为4GB,Ram为512mB),测试用的3G通道为中国电信的CDma2000网络。

4结论与讨论

农业专家系统论文篇9

多年来,国内各高校安全工程专业为国家培育和输送了大批具备行业理论储备与工程实践技能的安全技术人才,广泛分布于矿山安全、通风、防尘、防毒、机电安全、交通安全、航运安全、安全管理工程、安全系统工程等领域,为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然而,目前国内高校中已开设的安全工程专业主要侧重于矿山、化工、机械、交通等危险行业,覆盖的领域与行业相对较窄,针对农业生产安全、农村安全等领域的安全管理理论和技术尚属空白,而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急需一大批懂农业又了解安全学科知识的基层安全管理者。基于此,作为农业部和地方共建的省属重点农业院校———湖南农业大学,为顺应社会发展和安全工程人才需求的趋势,从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认证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及国家对注册安全工程师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出发,结合湖南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农业基础专业特色,于2009年成功申报了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在2010年正式招生。该专业形成了农产品安全监测与分析、农村社会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机利用安全4个研究方向,从而弥补了国内高校在上述领域安全管理理论、技术方向学科建设的空白,意义深远。

2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意义

安全工程教学体系主要由理论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中实践教学体系被列为我校农业特色安全工程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和综合性,也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是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环节,能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3实践教学体系结构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校安全工程专业依托于农学专业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生态环境专业特色背景,以现有的实践教学基础和经验为出发点,在同步农业特色的教学内容基础上对实践教学体系结构进行设置,在开放式实践教学、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基础上,提出了模块式分层教学、讲—学结合案例讨论式教学等方法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法。

3.1模块式分层教学

根据专业实践体系的需要将模块式分层教学分为基础实验教学、开放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3.1.1基础实验教学基础实验室主要针对专业必修课开设的配套实验进行建设,有现代工程制图及设计基础实验室、安全工程基础实验室、安全系统工程与信息实验室、环境工程学实验室、化工安全实验室、安全检测技术实验室、职业安全与健康实验室和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实验室。

3.1.2开放实验教学

1)针对大空间相关实验内容开设的实验平台,主要实验内容有:防排烟实验,火灾报警系统实验、建筑灭火器的使用实验等。

2)在我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现有特色资源的基础上,定期开设针对农产品安全监测与分析方向的大型仪器操作技能培训。如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及质谱仪等。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安全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同时又将安全理念延伸到农业实践领域。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农业安全专业特色课程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3.1.3多媒体教学对危险性较大的实验,建立计算机仿真实验室,虚拟完成实验项目。让学生对较大危险性实验或者无法在实验室完成的相关实验既有感官上的认识,又能保证学生在操作上的安全性。例如:地质灾害与事故仿真模拟、重大危险源监控仿真实验等。同时,引进系统故障树可靠性分析软件,围绕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3个模块开展系统故障树分析技术教学。以工程实例为主线,详细阐述故障树分析技术,指导学生进行故障树的创建、简化、定性分析、定量计算、可靠性和安全性评定等内容的学习。

3.2讲—学结合案例讨论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将学生从教学环节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教学内容以案例的形式,采用文字、图片、视频影像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中,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师生的互动活动。

3.2.1优化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优化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环节的措施:

1)改革设计任务书选题模式。设计任务书要多样化,不仅包括用安全工程专业的优秀毕业设计提炼而成的任务书题库,也包括结合现场实际案例提炼而成的任务书题库,以满足不同学生要求,使得设计由模仿型转变为思考型。

2)突破传统设计组织形式。把传统的由单人完成的设计改成以2~3人小组形式进行。注重学生差异化管理,在设计分组时,尽量平衡基础不同的学生。

3)改革互动模式。应用现代通信工具,增加设计的交流机会。设计组交流平台不仅开设了飞信、QQ、电子信箱、短信等现代化通信手段,还建立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交流咨询网站。网站存放所有设计任务书、历年优秀的设计案例、现场资料、相关参数、设计规范以及设计进度安排等,便于学生在网上进行设计选题,查阅相关的资料、要求和规范;并设计答疑专栏论坛,方便学生在专栏上提问,也可以在论坛上自由讨论,教师可抽时间予以指导,加强学生与老师间的交流,克服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从而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3.2.2农业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的人才培养与创新基地通过实践平台,使学生学会和体验安全工程专业的实践性。

(1)结合校、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请、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以及校、省、部级各类相关大赛,为学生提供设计、制造的基本的、相对独立的、相对集中的工作环境、条件和场所;

(2)建设大学生安全文化平台,如联合消防部队组织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演练及相关讲座,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和技术。

4实践教学体系的配套工作

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完成质量与一系列相关配套工作的建设是密不可分。根据我院各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经验,本体系从校内外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4.1加强校内外实践资源建设

4.1.1加强校内实践资源建设一要加大农业特色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投入,建立安全工程专业实习档案;二要树立大实验室观念,盘活校内实践资源。

4.1.2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从农产品安全监测与分析、农村社会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机利用安全的农业特色安全的角度出发,以人才市场需求为指导,与各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已在省内外建立了湖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长沙第二污水净化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农药残留检测基地、湖南正清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冶炼厂、株洲化工厂、湖南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和湖南依爱吉华安全系统设备有限公司等近二十家不同行业和类型的校外实习基地。

4.1.3以科研促进实践教学

1)我校每年为学生提供了“湖南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请平台,以高年级学生为主体,指导老师辅助的方式,从搜集资料、写申请书、中期考核答辩到最后撰写总结报告,并发表相关论文等一系列工作,均由学生独立完成。截至2014年,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参与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人数占总学生人数的38。为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平台。

2)开展助学助研活动,鼓励、吸引高年级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身为农业院校,我校教师的科研项目多与农业环境、生态和生产密切相关,将教师的科研项目分成不同子课题,让学生参与项目立项、收集资料、现场观察、数据处理以及报告的编写。这样既能锻炼学生主动学习、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能拓宽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增加农业方向的知识储备量。

4.1.4增加与国内外专家的交流互动聘请国内外具有丰富农业环境或安全生产实践经验的科研工作者及企事业从业者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实践教学,鼓励学生现场提问互动交流。

4.2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3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5名,助教3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为100,博士学位的教师占69。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合理,是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专业技术队伍,对实验课程的完成质量是一个有力的保障。与此同时,我校建立了详细的师资培养制度,如定期培训制度(包括要求教师通过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等安全资格证考试)、教师四项全能比赛(包括中文演讲赛、英文演讲赛、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教研教改论文大赛)、年轻教师培养责任制(由经验丰富的教师一帮一对年轻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指导,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表彰先进教师),而且要求教师经常参加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生年会等交流工作,使教师理论与实践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此外,定期选派教师有针对性地到国内外一流高校进修相关专业课程,并赴安全生产先进的国家进修考察,提高业务水平和实践教学授课能力。

5结束语

农业专家系统论文篇10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内涵;现状;存在问题;农业院校;策略

中图分类号S126;F30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1)11-0051-03

problemsoftheagriculturalinformatization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Strategies

JianGYan-pingtianXing-guoYanGZhengLVJian-qiu*

(Research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managementandplanning,South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GuangdongGuangzhou510642)

abstractthecontentandstatusofagriculturalinformationconstructionwasbrieflyoverviewedinthispaper.Basedofonthestatusofitsconstruction,thecurrentprominentproblemsissueswereanalyzed,andsomestrategiesofagriculturaluniversitiesinresponsetotheagriculturalinformatizationconstructionunderthenewsituationwereproposed.

Keywordsagriculturalinformatization;content;status;problems;agriculturaluniversities;strategy

21世纪农业发展的两大前沿高新技术包括农业生物技术及农业信息技术,我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把“培养信息化人才”、“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等列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1-2]。繁荣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举措之一即为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目前,多数高等农业院校已发展成为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主,理、工、经、管、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对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资源和人才支撑。

1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及发展概况

1.1内涵

农业信息化即: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环节,从而为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3]。其内涵主要包括农业资源环境、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农业生产资料、农业产品、农业教育、农业管理、农业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信息化。目前,农业信息化越来越成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业越来越成为整个农业结构的基础产业之一,信息及智力活动对农业增产的贡献越来越大。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同时,农业信息化还代表培育和发展以智能化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促进农业发展、造福于社会[4]。

1.2发展历程

世界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大致经过3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的广播、电话通讯信息化及科学计算阶段;第2个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和知识处理阶段;第3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数据库开发、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和农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等的新发展阶段。

2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目前,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数据库系统、农业信息网络技术、农业专家系统、农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农业管理系统、精准农业技术、3S系统、生物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化图书馆技术。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均在农业信息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印度、韩国等发展中国家虽然起步较晚,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也较快;越南也认识到其重要性,正在加紧追赶[5]。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开始于1979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资源、农业、环境和灾害等方面开展了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专家系统、系统工程、决策支持系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研究,目前已取得较大的成果,不少已在实际中得到应用,有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全国大多数县已在信息管理中配备了计算机,县以上逐步建立了各级农业信息中心,一些优化模拟模型、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及大型的农业资源数据库已建成,遥感技术已被用于农业估产与灾害预测预报中,在生产实践中,各种农业专家系统和计算机生产管理系统已有应用,且其已开始在我国发挥作用,有些已取得明显的效果[4],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农业信息网络体系进行了初步构建,促进了全国全行业网络指挥调度的有效实现,目前,农业部门信息服务平台建立的县达到80%,农村信息服务站建立的乡镇达到50%以上;二是在农业生产领域中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关的农垦企业及科研单位等积极开展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实践,目前农业信息化技术在畜禽养殖、农作物种植、远洋捕捞、草原防火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三是农业遥感监测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目前已形成农业资源监测系统、大宗农作物监测系统及重大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等3个系统;四是启动了国家电子政务重点工程“金农工程”。

农业部2002年6月启动了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的作用除了分析预测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供求走势外,还对一些重要敏感的农产品实施动态检测,检测的内容包括产品的价格、供求、进出口等情况,并针对分析及检测的数据,逐月提出监测预警报告。目前,该系统已经在农业信息领域中占据核心地位。另外,为了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农业部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进而建立产品信息系统及追溯制度,极大地推动我国农业标准化建设。

3存在的问题

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的农业信息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总体来说,农业信息化在我国还未受到足够重视,缺乏全国整体规划,研究与应用发展不平衡。尤其在成果转化与实际应用的开发和推广上存在着一定困难,广大农村地区与城市之间也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严重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3.1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不足

一直以来,国家和地方对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十分不足,造成了其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业信息技术研发力度不足、农村信息资源稀缺、信息服务业落后、农村信息服务产业化发展的水平低、不同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据目前有关统计,我国还未实现电子化的信息资源可达到90%左右,而仅有15%~20%的计算机利用率及联网率,甚至在很多农村地区没有计算机[6]。

3.2地域间发展不平衡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其经济发展并不均衡,同样的农业信息化发展也存在明显的地域间发展不平衡。一般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程度在东部沿海的省份较高,其不仅发展速度较快,农业信息服务的渠道也很多,该地区很多农民在发展生产过程中知道可以通过网络的途径寻找市场信息;而在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较薄弱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受到包括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其经济不发达,虽然有些地区实现了宽带到户,但有些地区农民获得农业信息化的主要途径仍然只是电话、电视、广播等。总之,生产者现代化程度及计算机普及率的不同,将直接对当地农业信息化水平产生影响。因此,农业生产者及管理者目前在农业信息化推广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2],即为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信息化途径。

3.3农业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滞后

农业信息化立法和制度等方面的建设比较滞后,致使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对农业信息市场进行治理没有适合的法律依据,阻碍了农业信息的收集、整理、筛选和传播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过程的实现。面对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大量的农业信息,消费者存在“搭便车”的心理,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仅靠自发的信息市场难以实现,需政府对信息进行投入,并干预信息市场,以全面、及时、准确地为农民提供农业信息服务。但目前我国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主导作用发挥不够,政府对农业信息服务组织的支持、补贴和有效监管机制未有效形成,农业信息产品开发不足,许多农业信息产品尚未得到及时的推广应用,导致信息市场竞争的无序。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发的农业数据库标准是自定的,全国统一的农业信息标准尚未形成,互通互联性差,并不能适应网络化时代数据共享的需要[6]。

3.4农业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开发

目前,农业部门和涉农部门都拥有各自的信息资源,由于目前有效的统筹管理机制尚未建立,信息共享的程度不高。同时统一的标准体系在信息收集渠道、分类分级及信息应用环境等方面还未形成,信息结构不合理,缺乏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各级政府部门不能全面、及时、系统、准确地得到信息。目前,我国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的发展尚处于较低的阶段,大多数资源属于单媒体产品,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程度不够,利用率不高,农业信息的分析、加工、利用及农业信息市场的培育等进程发展缓慢,完善的信息产品市场目前在许多农村地区还没有及时建立起来,导致农民获取信息的途径比较单一,信息接收方式落后[6]。

3.5农业信息化人才匮乏

信息技术属于高新技术、高科技附加值技术,而农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其发展优势不足,投入产出比不高。在该种情况下,难以准确定位既懂农业又具备信息技术的人才,且其稳定性也很难保持,尤其是高级农业信息化人才更难进行准确定位。在人才层次方面,农业信息人才可以分为以下3类:研究决策型、推广应用型及新型农民[2]。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形成农业生产决策信息和智能化生产手段的主力军力量是研究决策型人才。但目前由于行业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尚未建立适合该类人才产生的环境条件,即使是一些现有的研究决策型人才,其也很难在农业生产部门能够长期稳定。推广应用型人才是“复合型”人才,其也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和农业知识,目前此类人才的培养尚未形成规模,不能源源不断地培养出该类人才以充实到农业生产一线。另外,我国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不少农民信息意识淡薄,其利用信息资源的积极性不够,对风险性的认识也不足,对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的有效利用也缺乏,导致农业信息传播效率不高,在农业生产中具有盲目性。因此,新型农民的培养工作任重而道远。

4农业院校应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4.1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加强配置和调整

农业院校图书馆拥有包括大量报刊、图书及电子资源等农业文献信息,其中涉及到的信息资源有些是农民很难接触到的,但又是其需要的,如专利、实用技术、法律、标准、经济信息等。但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仅限于该校师生,因此应加强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配置和调整,农业院校图书馆应积极主动地使其所拥有的信息资源跨越学校,走向社会、服务农村。在对文献资源进行配置和整理时,农业院校的图书馆应针对农村的需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对文献资源进行一定的挖掘、整理和调整,可通过成立农业文献中心,对涉农信息进行充分收集,为农村信息服务提供保障;在对涉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时,应以实用的信息为对象进行整理,如畜牧技术、农林栽培种植技术、水产技术及农民关切的法律信息、经济信息、政策信息等。

4.2构筑网络信息平台

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市场的参与下,其在技术领域得到了大力发展,但通信网络建设本身只能作为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在技术方面为农村信息化提供实现的手段。目前我国涉农网站的数量不多,与整个网络的发展不成比例,而已有的涉农网站中,真正有生命力的、在农业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的网站更少,这与涉农网站的技术信息能力不足存在必然的关联。农业院校应该根据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建立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中心,以促进现代化信息网络体系的形成,以实现与国内外农业学校、科研院所、政府科技信息网站等的联网,加快农业信息的资源及科技成果的传播和共享。通过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汇集分析、处理、集成与,可以将最新的信息提供给农业科技人员及农民,为地方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

4.3建立农业专家支持系统

在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农业专家承担了重要的任务。近些年,很多农业院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采取了一些如科技特派员、科技下乡等有效措施,但对大多数农民来说,能够就农业方面的问题直接面对面地咨询专家仍然是一种奢望。农业院校拥有众多的农业技术专家及经济专家,但其绝大多数时间花在教学和科研上,所能够抽出的时间零散且不固定。针对该种情况,需要在农民和专家之间建立一个机动、畅通、灵活的交流平台,而农业院校拥有大量科技、信息及专家资源,完全可以基于自身优势,构建专家咨询系统。

4.4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培养高素质的农业信息化人才

精通农业及信息化知识,能够在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圆满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各类优秀人员才能称之为农业信息化人才[7]。在农业信息化建设各要素中,该类人才是最具活力和创造性的因素。农业院校在综合考虑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实需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优势,对学科的专业结构进一步进行优化,以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在专业设置方面,农业院校的信息类本科专业,应开设农业信息科学或农业信息技术等专业方向,因此有条件的农业院校可对农业信息科学或农业信息技术等专业方向进行合理设置。在课程设置方面,在开设必要的基础课和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还应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开设计算机在农业上的应用课程及现代农业技术课程等专业课程,如精确农业、农业专家系统、网络农业、虚拟农业等。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应着重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包括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开展农业科学的科研实践,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寻找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其综合能力。在教学管理中,应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分制管理,使信息类的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对畜牧学概论、农学概论、水产学概论、林学概论、农业机械化概论、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等基础课程进行选修。

4.5建设农业信息人才培养基地

农业院校传统的农学类专业资源为信息类专业与农业实用技术科学的结合提供了坚实的保证,农业院校具有构建农业信息人才基地必备的条件和不可替代的地位[8-15]。基地的建设和运作要发挥政府、学校和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厅应起到主导作用,充分履行政府的引导、协调职能,与农业院校一起制定相关政策。农业院校负责组织教学团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计划及教材配套等工作,有计划、成体系、分专题地对在校全日制学生(作为辅修课程)、地市县农业信息人员及广大农业科技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完毕经考试合格后,发给其结业证书。结业的农业信息人员要协助市县农业信息中心搞好技术支持、信息采集以及基层信息员业务培训等工作。同时,结业的在校学生也可到市县农业信息中心实习,以从中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这种订单式的培养模式能在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5结语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保障农业信息化的有效开展和顺利实施[16-20]。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新形势下,农业高校已成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多元主体之一,应充分发挥其在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21-22]。

6参考文献

[1]李东明,任振辉,时君伟.农业信息化形势下农林院校信息类专业建设的策略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11(2):51-54.

[2]王立地,袁野,袁媛.农业院校信息类专业应对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策略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8,7(7):54-56.

[3]卢秀茹,杨伟坤,高磊,等.新经济体制下农业信息化的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8(1):44-48.

[4]刘淑辉.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发达国家的现状及差距分析[J].现代农业科学,2009,16(9):174-176.

[5]吴吉义.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现状分析[J].信息化建设,2006(6):50-53.

[6]曹俊杰.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7(7):11-14.

[7]王兴宇.农业类高校在江西新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823-9824.

[8]万荣泽,何春玫.构建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广西农学报,2009,24(1):68-70.

[9]曹俊杰.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0(9):1-3.

[10]朱莹,董越勇,陶忠良.浙江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效及发展建议[J].浙江农业科学,2010(5):1127-1131.

[11]赵天赐,李旭辉.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制约因素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0(9):97-99.

[12]肖黎,刘纯阳.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以美目法韩四国为例[J].世界农业,2010(11):16-20.

[13]王晓丹.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42-44.

[14]孙谦.试论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1):114.

[15]高栾.农业高校图书馆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5):144.

[16]邢安刚.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1):22-23.

[17]杨兵.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4):25-26.

[18]路文祯,李登武,叶晓东.宁夏固原市农业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0(5):181-184.

[19]邵东伟,王俊发,吴贵福,等.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佳木斯地区的启示[J].农机化研究,2010,32(8):246-249.

[20]王寒菊,王为.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J].现代情报,2010,30(1):37-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