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企业文化征文十篇企业文化征文十篇

企业文化征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1:24:05

企业文化征文篇1

一、服务行业企业文化的内涵

所谓服务行业的企业文化,通俗地说,就是以服务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文化。它是企业在对顾客服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服务理念、职业观念等服务价值取向的总和,包括服务标准、服务理念、服务宗旨和服务效果等方面。“服务文化不仅是一种经济文化、管理文化、组织文化,更是一种关系文化。”我国著名企业文化研究专家贾春蜂认为,服务文化在一个企业是服务理念与服务行为的有机统一体。如果用公式表达,那就是:服务文化一服务理念+服务行为规范。芬兰著名营销学家格罗鲁斯(Gronroos)认为,服务文化是一种鼓励优质服务的存在,给予内部和外部最终顾客优质服务,并把这种文化当做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和每个人最重要的行为标准。这个定义强调:(1)只有存在对优质服务的鼓励,才能形成服务文化;(2)优质服务既对外部顾客,也对内部员工;(3)在服务文化中优质服务是“一种生活方式”,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因为它是组织最重要的标准。

二、服务行业企业文化的特征和内容

企业文化是服务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特定的企业文化以企业性质为基础,又有着深刻的行业烙印。因此,讨论服务行业企业文化的特征,需要和生产性企业进行比较。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差别:

1、生产性企业为顾客提供的是有形产品,服务性企业为顾客提供的是服务。产品是有形的,服务通常是无形的;

2、生产性企业所提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分离的,服务性企业所提供服务的生产和消费一般是同时进行的,生产的过程也是消费的过程;

3、生产性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环境相对稳定,而服务的提供往往具有较强的随机性,由谁提供服务、在何时何地提供服务、服务对象等都具有不确定性;

4、服务性企业具有高参与性,而生产性企业以产品为载体,虽然也有部分销售和售后服务等人员需要与顾客接触,但与服务性企业仍然大为不同。

由此可见,服务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服务行业企业文化具有不同于生产性企业的内容:一是企业的价值观体系,包括核心价值观和分类价值观,这同时也是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部分;二是企业的规章制度体系;三是企业的行为,即经营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各种对内对外的行为表现和习惯作风;四是企业的一切物质实体,如办公室、机器设备、用具用品、原料和产品,服务场所等。

这四部分之间并非互不相干的平行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联系。价值观体系最为重要,它以核心价值为基点,对其他三个部分有检测、指导的作用。基于核心价值的价值观体系是动态发展、无边界扩展和不断丰富的,而价值观体系的不断丰富又会带动企业文化的制度层、行为层和物质层的“厚度”不断扩展丰富。价值观体系在检测指导的过程中,又会得到制度层、行为层和物质层的反馈。换句话说,就是制度层、行为层和物质层的实践为企业提炼价值观提供了素材;同时,这三层的实践为企业判断价值观正确与否提供了依据。因此企业文化的这四个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三、服务行业企业文化的构建

(一)构建企业价值观,确立服务文化

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组成企业文化的基础,指导企业员工日常工作。一般来说,构建企业文化应注意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发展企业文化。企业为了营造服务文化,应该将服务导向与顾客观念作为最重要的行为规范。如果将内部营销活动与其他活动结合起来,内部营销就可以成为构建服务文化的强有力措施。一般而言,在此情况下,内部营销的目标主要是:(1)让所有的员工理解、接纳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策略;(2)领导者和监督人员养成服务导向型的管理方法和领导风格;(3)领会相关管理人员服务导向型沟通技巧和服务顾客的技巧。

二是加深服务文化在企业的根基。为了加固服务文化基础,内部营销的目标应该包括:(1)力争管理方法能促进和提升员工的服务理念和顾客意识;(2)力争员工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并迅速回应;(3)在企业向社会推出媒体广告、促销活动、推广新产品和服务之前,首先向企业员工普及产品知识。

三是宣传企业战略和战术。在介绍企业战略和战术时,要特别关注企业最新应用的服务资源和服务手段,并以考核等方式督促员工熟练掌握,这有利于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领先其他同行企业。

服务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构建过程,它需要通过坚持不懈的熟悉领会,形成员工的日常习惯和理念。价值观作为企业的核心,是关于企业价值的理念、方向、立场和看法,能指导员工行为、并进行考核、反馈,它引导组织行为的发展方向。相关研究发现,一些企业之所以成功,关键因素就包括培养员工的价值观,引导企业员工的行为和方向,加深员工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和吸收。这样能有效地确定企业文化方向,顾客也加深了对该企业特征的理解,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构建服务型战略

通过构建服务型战略,企业可以提供顾客满意的优质服务。这要求企业高级管理者创建有鲜明特色的服务型企业。众所周知,组织文化包括多个方面。有些企业的组织文化可能不具有特别的服务型战略,并可能在其他方面具有相当的相异性特征。这些特征并不一定总能给企业带来正效益,在企业环境改变和组织需要服务型战略时,这些非服务型、落后和难以改进的文化将阻碍企业发展,它使企业难以迅速转变方向以应对同行竞争。基于上述分析,企业应明晰文化与组织的三个构成要素(结构、系统和人员),在宏观、中观和微观方面综合运用,协调结构、系统、员工和文化,优化组织文化,改变传统非服务型的文化,建立服务型企业,构建适应服务型企业的绩效考评和工资分配制度,聘用具有服务意识的人员,开展定期培训,在集权和分权中实现平衡,将过去落后的企业文化引导至新的服务型文化。

服务型战略要求企业定义与企业理念和战略相关的服务概念。如果不能明确服务的定义,那么企业就无法充分确定目标、配置资源和考评员工绩效。服务理念指导员工行为规范,如哪些行为必须做、哪些可做可不做、哪些不能做,认识企业资源的稀缺性,以及以客户为导向等。服务型战略要求企业高度关注人力资源开发。聘用员工、规划职业发展、奖惩制度等都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有利于社会、顾客满意的服务,是人事管理的目标。如果忽视服务,员工对服务不充分关注,那么构建服务型企业只是纸上谈兵,不可能真正落实。因此,企业在人力资源建设中,岗位设计、绩效考评、激励政策都应围绕服务展开,让员工养成服务自觉性,并将此融入日常工作。如果上述措施偏离服务型战略,将会误导员工的行为,不利于服务型企业的构建。

(三)加强服务知识的教育

为了使员工掌握服务型企业所必需的理念和技巧,企业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企业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让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如董事长、总经理、部门经理、部门员工和支持人员等,领会和吸纳企业愿景、战略、具体措施、有形产品、无形服务和促销目标。同时,公司应培育员工与顾客、社会其他成员的良好外部关系,养成组织内部融洽的工作环境以及部门间的良好合作。在高级管理人员中树立服务型的领导意识,及时向所有员工宣传最新的服务理念和技巧。当服务型战略和顾客导向真正融入企业后,服务文化就相应在企业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起来。

当企业组织存在非服务型理念,并且制度规范也非服务导向时,企业会遭遇员工强大的阻碍变革的抵触。反之,如果企业员工都自觉养成服务导向的习惯,他们就会时刻关注服务型企业的运作、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统筹企业经营和客户管理。而且,他们会努力增加相关服务知识。总之,所有员工都应该明确所在部门职能和个人责任,理解公司的使命、战略和愿景。否则,员工不可能真正理解建立服务型企业的理论和实践。

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应同时考虑理论知识和员工态度的培训。一个人的知识积累越多,他对服务型企业构建就越容易领会并加以实践。笔者认为,知识的准备同时也是态度的转变过程。只有具备了充足的知识储备,员工才会自觉形成长久的服务导向的态度。上述知识包括企业构建服务型组织的原因,供应商采取相应服务战略的原因,企业实施服务战略的绩效要求,员工在与顾客联系中的角色定位,服务型企业的具体要求,如何进一步改进等。

服务培训包括如下三种类型:(1)服务型企业的各项职能和组织结构,市场导向的运作方式;(2)与服务型企业相关的工作技能;(3)有效沟通和提供服务的特殊技能。这三种类型的培训同样重要。第一种类型是构建服务型企业的基础。第二种类型是员工必须掌握的服务技能,有些技能会随着企业发展相应变化。第三种类型的培训为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和支持员工在沟通方面提供了特殊的方法和手段,服务态度方面的课程也属于此类型。

(四)改进领导方式

服务型企业的领导方式包括企业管理者和上级主管对自身职责的认识、对下属的领导以及他们具体实施的工作表现。管理者如果只掌握技术性知识,不加强服务相关的领导管理知识,那么管理者不可能构建优秀的服务型企业。领导者只有真正养成顾客导向和为下属服务意识,才可能成功建立服务型企业。服务的本质是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形成人与人之间全方位的良性互动。不关注人性的机械式管理,只可能阻碍企业发展。

企业领导者也应该与员工良好协作。因为对管理者而言,养成协作意识是领导风格的深化。协作的意义有多种,它可能是日常活动之一,同时,协作也会上升至哲学层面。不同层次的员工在一种协作和相互尊重的氛围下相互影响。但是,要达此目标企业员工要付出许多努力。协作要求组织成员有公正的意识。公正已成为组织中共同的价值理念。如果销售经理用诈骗手段促销,要求属下对客户购买进行不实诱导,对交易中赚取不合理利润的行为不加干涉,这些行为都将破坏企业的社会声誉。

在进行服务导向的过程中,最大的危险之一即不实和虚假陈述。如果管理者只是空谈服务和客户观念的重要性,而在实践中并不实施,那么企业、管理者和服务就会丧失信誉。因此,企业应考核并奖励顾客服务的工作绩效。无论是整个企业、部门、个人,它的管理者必须重视服务战略。监管工作也是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但是,控制的传统角色正在转向引导下属,这种转变并不是放弃管理,它是一种更有效的方式。企业建立目标和原则时应适当向下属授权,这要求有一种更开放、服务导向和参与的领导方式。

服务型企业应形成一种正向的沟通氛围:一方面,员工需要从管理者那里获取企业信息以便能够有效实施服务;另一方面,管理者也可向员工收集客户需求、建议等方面有价值的信息。另外,反馈也很重要,它能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五)发展服务文化

服务导向的组织文化建立后,企业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去发展,否则员工的态度很容易转变,这是由企业组织文化特点所决定的。对于服务导向的组织文化的发展,关键是能得到每一个员工的支持。管理者的风格和艺术至关重要,必须确保管理能够激励和强化员工的服务观;保证有效的营销能够得到保持并发展;保证内部交流能保持并使员工收到有效的信息和反馈;在推出新服务、新产品及促销活动前,先将其向内部员工介绍。当各级人员都关注顾客时,员工的服务意识也会提高。在这个持续的创造文化、维系文化的过程中,每一位管理者都要参与,激励员工,通过各种沟通渠道,确保服务文化的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征文篇2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文化特征;建设之道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1-0078-02

创业型企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抓住市场机会进入某领域的新建企业,获得立足之地;一类是内部资源整合重构的“老企业创新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当前时期,在知识经济爆炸、行业竞争激烈、社会就业不容乐观的大背景下,主动或被动的创业型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但是,创业型企业的发展和延续却是十分棘手和极为敏感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创业型企业在短暂的发展后就风光不再,更多的企业则面临着后劲不足的风险。反观那些成长迅速、发展稳固的创业型企业,则一直洋溢着“在创业、再创业”的文化氛围。

一、创业型企业的特点和短板

创业型企业拥有巨大的创新性、市场性、动态性及其适应性。所谓创新性是不断地突破原有的技术或者产品格局,用创造性的新产品、新方案来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所谓市场性是指始终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的动态需求变化状态来调整企业的业务及其发展方向;所谓动态性既包括内部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又包括外部的运营策略、竞争方式都是因时制宜、不停变化,没有既定的格局和模式;所谓适应性就是创业型企业更加灵活地配置资源、更加主动地迎接变化、更加积极地应对风险,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确保生存。

创业型企业虽然抓得住机会,但是缺乏品牌影响力、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缺乏稳固的经营团队、缺乏必要的机制保障。那么,一个创业型的企业依赖什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呢?是文化,是精神,是价值观。

大家都熟知马云所带领的阿里巴巴,其之所以创业成功,发展势头强劲,最核心的资源其实是它的企业文化。在阿里巴巴,马云和他的团队在最艰难的时候依赖的就是价值观、使命感,不仅仅是树立了价值观,更重要的是用阿里巴巴、马云自己特殊的语言、特殊的动作和特殊的程序不停地宣扬。宣扬“独孤九剑”、“六脉神剑”、“四项基本原则”和“三个代表”,这样被不停宣扬的特殊的话语所表达的就是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

二、创业型企业更需要企业文化

很多人说,创业期一切都未定型,何谈企业文化?此阶段讨论和建设企业文化,更是空中楼阁、水月镜花。这样的说法不算错,但是时过境迁、不合时宜。今天的创业型企业面临的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加复杂的环境,虽然缺乏的资源很多,但是创业的理想、信念和决心却前所未有,而将上述因素熔炼在一起的“企业文化”才是今天那些缺乏资金、缺乏人脉的创业型企业的灵魂和支柱。

对于创业型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战略。权且不谈战略和企业文化之间究竟有何关系,但是创业型企业的企业文化本身就是战略,就是一个创业团队所共有的价值观和共同的理想,就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即便是不够准确的语言表达,但却是创业型企业所有员工对于企业的创立初衷、业务范围、资源运作和远景蓝图的共同认识。

对于创业型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组织凝聚力。创业企业的组织结构不会最优、创业阶段的业务困难难以想象,在不断地迎接市场冲击和竞争挤压的情况下,创业企业的组织何以不散?那是因为有一种独有的企业文化在支撑、感召和吸引。很多创业型企业正是由于企业文化内涵中最光辉的一点,在最困难的时候吸引了人才、稳固了团队。

对于创业型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市场需求。可以说,任何一家从小而大的创业型企业都会经历市场从不理解、嫌弃到逐渐认可、欣然接受的过程。在“我时代”特征愈加清晰的今天,在产品同质更加明显的今天,消费者选择倾向于认知一致、行为一致的创业型企业就无可厚非了。

三、创业型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创业艰难百战多”,创业型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中所面临的都是苛刻的经营环境,这样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不同的企业已经给出了答案,但是其共性的企业文化特征依然十分明显。可以说,创业型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再普通不过却最了不得的二十个字:激情、学习、互敬、冒险、直觉、少说多做、亲如一家、向上。

1.激情。不再墨守成规,愿意另辟蹊径开创一份新的事业,首要的是激情。据说,微软的企业文化中就渗透着一种激情,每一个员工都认为自己做的事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甚至连看门的人也会觉得能给微软看门是一件异常荣耀的事,正是这种引以为傲的工作激情像心理基石一样支撑着微软王国多年来在it界傲视群雄。

2.学习。曾经说过,“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套用在今天的企业创业上来讲就是:在创业中学习创业。创业型企业不像守业型企业那样一切有模式、有制度、有经验,都需要大家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学习是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源泉,“学习型组织”所倡导的各阶层所有成员全心投入,并持续不断学习的理念是任何企业的创业之本。

3.互敬。斯坦福大学著名管理学家吉姆·科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总结道:“在我们采访的那些从优秀到卓越的公司中,员工对工作的热爱,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对与之共事的伙伴的热爱。”可以说,互敬是投入工作的前提,投入工作是创业成功的保证。

企业文化征文篇3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企业文化;新特征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企业的竞争既是人才、技术和管理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力”的较量。在充分认识时代背景之后,可以发现,无论是基本的价值观念还是具体的行为规范,新时期企业文化都将与传统的企业文化不同。

一、创新性:创新文化孕育并推动着企业改革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的强化,并提升为一种社会主导意识。我国企业已进入转变发展方式,加强自主创新的关键时期。

企业文化建设,应突出“创新”这一主题。在企业中营造一种促进创新的文化氛围,才能为企业的创新和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如联想集团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以后,联想运用全球战略性新思维,创造性地提出了“全球资源配置的业务模式”。这个模式可有效地利用全球公司各方面、各区域的资源、创新理念和人才,改变联想的业务结构和运营模式。由于“全球资源配置的业务模式”与“联想全球新文化”两者的交互作用,使联想形成了自动地评估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寻求和利用创新机会、激励员工自动创新的运作机制。联想成功实施国际化战略,创新文化的推动是不可或缺的。

二、诚信性:诚信文化塑造诚实守信的企业形象

对于企业而言,诚信文化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的治理结构。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无论是投资者利益保护、董事会履行决策职能,还是公司准确信息的公开披露制度等都需要诚信原则作保证。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诚信最重要的制度保障。

2.企业声誉。企业的声誉是一种无形资产,良好的诚信声誉可以给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3.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尤其是名牌产品。品牌中蕴涵着企业文化,蕴涵着企业的价值,名牌产品之所以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正因为它是企业诚信的最好标志,一个企业的品牌是其诚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人们购买能力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产品的品牌竞争已逐渐取代产品的功能、款式而居于主导地位。有资料显示,在产品的价值构成中,有形的物质部分仅占30%,无形的品牌却占70%。

企业要获得有利的市场竞争优势,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其中诚信形象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可以增强消费者的认同感、忠诚度和信任度,最有说服力的反面实例莫过于去年发生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早在2008年3月份,三鹿公司就陆续接到了一些来自消费者的投诉,三鹿公司不但不引起重视,反而不断不实消息称:“我们所有的产品是没有问题的”,直到媒体暴光和上级部门追查,三鹿公司才产品召回的声明。2008年12月31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被告单位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被告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至此“三鹿”这个号称价值曾高达150亿元的品牌被彻底摧毁了。诚信对于企业,就如同生命;对于个人,没有了诚信,肯定不能获得长远发展。

三、融合性:融合文化取长补短促进合作各方共赢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之间的并购浪潮正在持续不断的高涨。对于企业的成长而言,单靠其自身的内部发展是相当缓慢,要想获得超常规的发展,必须借助于并购这一快速增长模式。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跨国经营的企业集团在谋求发展时无一不是采取以并购为主导的成长战略。实践证明公司跨国并购可能是所有合资经营中成功率最低,失败的主要原因基本上可以追究到并购双方的文化融合问题没有得当很好的解决。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我国的tCL集团与法国阿尔卡特公司从并购到解体总共不过八个月的时间。从双方合并到解体的整个过程来看,其失败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三点:(1)合资前双方准备不足,尤其是对文化整合的难度估计不足;(2)轻视双方公司由于文化不同可能对合并造成的障碍,tCL甚至不愿意请专业咨询公司为他们就此提出解决方案;(3)合并后tCL基本不考虑阿尔卡特的文化,是一味将自己的文化强加在原阿尔卡特员工的头上,以致造成许多员工的自愿离职,使公司失去了那些员工的技术专长。

对于跨国合并的公司来说,文化融合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公司文化层面的融合,另一个则是民族文化层面的融合。要实现民族文化公司文化两个层面的融合,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需要时间的考验。tCL想在几个月内就用自己的文化取代原来阿尔卡特的文化,最终导致解体,是对融合文化轻视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耐心和对他文化的尊重是促进各方合作并取得共赢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征文篇4

关键词:企业文化高职教育教学小新星特征调研

一、企业文化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实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企业文化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高职校园文化、高职学生教育管理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企业文化在高职专业教学、学生教育管理中的渗透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它能够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缩短毕业生适应岗位的时间;企业文化有助于建立新型教学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沟通协作能力;企业文化有利于学生尽早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对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有很大帮助;有利于教育教学内容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二、企业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而形成的被全体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这种特定的社会组织范围内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活动在企业全体员工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和体现。学术界倾向于把企业文化的概念界定为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同样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首先企业文化的个性特征体现为人本性,企业文化最本质的内容就是强调人的理想道德价值。

企业文化从内容角度大致可以分为理念层、制度层、行为层、物质层四个层面,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彼此和谐统一、相互渗透。

三、小新星企业文化特征的调研及分析

诺亚舟小新星教育集团是国际连锁特许加盟的中国知名幼少儿英语教育品牌机构,于2009年正式跻身于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诺亚舟。是中国儿童英语教育知名品牌,也是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专业校企合作企业方。多年的校企合作,极大地促进了英语教育专业的发展。

诺亚舟小新星教育集团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和积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小新星企业物质文化特征

小新星各加盟学校在校舍、教室的布置和装点上有统一的风格与格调。集团对全国小新星学校的名称、校部装修、教材使用、教学方法、统一活动、宣传用语、标徽使用和规章制度等提出了相应的规范要求。集团适时组织全国儿童英语的各种竞赛,如朗诵竞赛、表演赛、知识竞赛等,有效推动了小新星的教学交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集团为扩大小新星的影响和社会知名度,提高小新星品牌的社会效应,进行了一系列品牌宣传推广活动。从中央电视台到省市电视台;在《中国到其它国家报》和省市有影响的媒体上,经常做一些宣传,或者活动,或者广告,也为社会做了一些公益性的赞助活动。

(二)小新星企业行为文化

在企业文化结构中,行为文化处于幔层(第二层),是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企业经营风格、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表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

通过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及专业调研,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小新星对英语教育专业人才标准,用小新星总部培训师的话:小新星需要的是最适合的人而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人。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排序应该是素质―能力―知识。小新星对教师的要求十分全面:一个准小新星人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语言素质、文化素质、理论素质、驾驭教材的素质和教学实践素质。简要概括为五心即“爱心、细心、耐心、事业心、责任心”,四能四会即“能说会道、能写会画、能演会唱、能谈会跳”。

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调查反馈印证了“小新星”企业行为文化,毕业生在经历就业后的最大感悟有三点:

1.对少儿教师的个人人文素质培养非常重要。如好的性格、吃苦耐劳的精神、团队合作、沟通技巧,等等。

2.在职场上,必须具备核心竞争力,即过硬的专业功底。

3.在校学习期间,一定要多参加各种活动提高综合素质,积累经验。

(三)小新星企业制度文化

企业制度文化主要包括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三个方面。小新星是民营企业,其领导体制由于上市引入现代制度,不是本文探讨的范畴。集团注重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配套的制度和措施。小新星采取加盟的方式,由长沙总部负责产品研发、师资培训等核心活动,加盟学校负责开拓市场,同时注重员工的切身利益与长远发展。

(四)小新星企业精神文化

它体现了集中体现了小新星的核心价值观,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小新星的愿景:让每个孩子轻松获得与世界沟通的能力。

第二部分:小新星企业家的人格魅力,小新星是一家民营企业,杜天明董事长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并对少儿英语专业培训有着教育家的执著与专注,正是这种人格魅力、这种执著与专注推动小新星英语教育培训教育产品从“纽思达”系列到“领跑”系列再到高端产品DHR,使小新星历经二十年风雨成为中国少儿英语知名品牌。

第三部分:通过系列的制度建设使企业家对英语专业培训的执著与专注转化为小新星做专业少儿英语培训的心无旁骛,因为专业、专注所以优秀。

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征文篇5

一、新蒙商企业文化研究对象的选择

根据新蒙商的内涵,本研究选择了改革开放之后在内蒙古创业和发展的典型企业30家,其中有28家企业属于六大优势产业,占93.3%。分别是:伊泰集团有限公司、霍林河煤业集团公司、蒙西高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塞飞亚集团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酒业集团、万正投资集团、蒙牛酒业公司、内蒙古牛妈妈乳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兆君羊绒集团、包头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东达蒙古王集团、内蒙古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套酒业、内蒙古金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科尔沁牛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鹿王羊绒(集团)公司、内蒙古奈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家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亿利资源集团公司、内蒙古宇航人高技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乌兰水泥集团、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内蒙古小尾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集团、内蒙古蒙牛集团、鄂尔多斯集团、包头华美稀土高科有限公司、内蒙古包头华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公司。

所选择的30家企业的特征是:1.所选企业分布在11个产业。其中:煤炭企业2家、水泥企业2家、酒业企业3家、城市建设企业1家、乳业企业3家、羊绒企业4家、制药企业2家、餐饮业企业2家、车辆制造企业1家、食品加工企业5家、化工企业5家;2.所选企业以大中型规模为主。其中:特大型企业8家、大型企业15家、中型企业6家、小型企业1家;3.所选企业发展时间以20年以下为主。其中:10年(含10年)以下企业有13家,10~20年(含20年)的企业有11家,20~30年(含30年)的企业有4家,30年以上的企业2家;4.分布在9个盟市,并以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三个地区为多数。其中:呼和浩特市8家企业、包头市7家企业、鄂尔多斯市6家企业、通辽市3家、乌兰察布市2家、乌海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各1家。

二、新蒙商企业文化特征分析

通过对以上30家新蒙商的企业文化原始素材进行分析,可提炼出新蒙商企业文化的13个构成要素,分别是:1.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包括冒风险、创业意识强、有社会责任感、创新);2.艰苦奋斗与敬业奉献精神;3.拼搏、进取精神(包括远大的战略目标、博大的市场观念、整合资源发展的理念);4.创新理念;5.绿色的经营理念;6.市场合作共赢的竟合理念;7.团队精神;8.和谐理念;9.诚信理念;10.以人为本的理念;11.社会责任的理念;12.学习精神;13.务实精神。

进一步对新蒙商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1.在新蒙商的企业文化建设中,重视以人为本理念、诚信理念、拼搏进取精神、创新理念的企业最多,分别达到了25家、23家、22家与21家,反映了新蒙商在管理实践中,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的最重要资源,把诚信、拼搏进取和创新作为企业“做大、做强、做长久”不竭的动力源泉。以人为本、诚信、拼搏进取和创新成为新蒙商企业文化的核心。2.强调团队精神、艰苦奋斗与敬业奉献精神、社会责任的理念、务实精神、市场合作共赢的竞合理念的企业也较多,分别是19家、18家、15家、14家、10家。3.具备企业家精神、学习精神、追求和谐理念的企业均为9家。4.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明确提到了绿色的经营理念的企业有8家。

三、新蒙商企业文化的形成

新蒙商企业文化特征的形成是有一定的原因和背景的,可以归结如下:

(一)艰苦的创业环境对企业文化形成的影响

创业条件艰苦:交通落后,资金短缺,人才少,市场小。新蒙商的创业历史是一部艰苦的创业历史,企业文化精神和要素与这种艰苦的环境是分不开的。伊利公司的前身是当时濒临倒闭的呼市回民奶食品厂。当时的奶食品厂一片凄凉,两间布满蜘蛛网的车间,一个狭小的门面和八十几个无精打采的工人,仅此而已。而伊利要发展,面临的是呼市狭小的市场、落后的技术和僵化的体制。这是伊利改革和发展的起点,也是孕育伊利新文化的基本条件。而蒙牛成立之时,也只有一间租用的53平米的小平房作为办公室。乌兰水泥成长初期也是人才少、债务负担过重、地处偏僻,面临着“投产之时,便是下马之时”的危机。正是在这样艰苦环境中,企业在不断克服困难中获得了发展,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也随之孕育、发展、形成。而“狮子和羚羊的故事”、“水泥精神”很早就被这些企业提倡、传颂和发扬,成为企业成长的动力。

(二)艰苦产业特征对企业文化形成的影响

内蒙古优势产业中的冶金、煤炭、水泥等非再生资源型产业的企业,其工作环境艰苦,常常是噪音、尘土、高温相伴,甚至与大自然做斗争。这样艰苦的产业特征造就了员工抗争拼搏的精神。

新蒙商的企业大部分属于资源型企业,在实施资源外取战略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地外派管理人员和员工,他们长期两地生活,忍受物质生活和精神压力的痛苦,长期奔波,待遇相对差,家里老小得不到很好的照顾,合家敬业的“奉献”精神也成为这些产业员工的真实写照。新蒙商的企业文化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孕育出来的――形成了艰苦奋斗、抗争拼搏和敬业奉献精神的企业文化。

(三)发展传统产业对企业文化形成的作用

大部分新蒙商所从事的产业为传统产业,主要集中在煤炭、石油、电力、冶金、建材、农产品加工、畜牧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与壮大,一是需要创新精神,突破制约传统产业发展的瓶颈以适应时展潮流。无论是“草原兴发”.还

是“小肥羊”都在这方面有突出业绩。“草原兴发”在肉鸡饲养模式、肉牛羊的出栏模式方面,打破了农牧民历史悠久的传统观念,成功解决了农牧民致富与环境资源之间尖锐的矛盾,突破了企业规模发展与资源条件限制的瓶颈,为其满足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实现企业自身的快速成长铺平了道路。而“小肥羊”则立足于火锅餐饮业,打破了延续至今的蘸小料吃涮羊肉的餐饮习惯,开创了不蘸小料吃涮羊肉的先河,顺应了现代都市人快节奏生活的需求,造就了“小肥羊”高速成长的不凡业绩。二是需要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博大的市场观念。由于当地区域市场小,传统产业的市场发展空间小,所以这些企业具有强烈的生存和发展意识,“走出去”的思想非常强烈。它们以全国甚至世界为目标市场,不屈不挠,不畏强劲的竞争对手;追求卓越,加强技术创新;重视实施名牌战略,积极维护产品信誉,努力提高品牌知名度;走出西部地区,在更广阔的市场营销,提高市场占有率。所以,新蒙商资源型产业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样的企业文化――创新精神、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具有面对“大市场”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

(四)脱胎于草原文化

草原文化是生态文化。草原文化的“天人合一”观念,不仅把人当作“天”(自然)的一部分,而且把“天”(自然)当作敬奉的对象,以一种敬畏和爱慕的心情崇尚自然、爱惜自然。这一特点直接导致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草原文化天然地把“天人合一”的理念变为行动的准则,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挥到极致。草原文化是英雄文化。在草原民族中,人们普遍崇尚英雄,奉行英雄乐观精神,把效法英雄当作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因此不难看出,草原文化是孕育英雄的文化,也是英雄辈出的文化;英雄乐观精神是草原文化最具意义的精神品格。新蒙商的经营理念、宗旨受草原文化的熏染和影响,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绿色产业意识、建设资源基地的意识强烈。大部分企业均利用“公司+农户+示范基地”的方式,对资源条件进行改良或提供相关服务,保证绿色产业资源,追求与坚持“纯天然品质”,发展循环经济,塑造绿色产品形象。例如,以养殖加工为主业的塞飞亚集团“天然大草原、健康草原鸭、九十九道安检”的品牌优势;小尾羊“煮沸绿色梦想,涮出营养健康”的追求。

2.勇于进取、胸怀博大、敢于争先。新蒙商在创业时期就立志做行业领导者,甚至敢于逐鹿国际市场。例如,鄂尔多斯敢于“温暖全世界”,伊利争作“全球乳业的领先者”,蒙牛“强乳兴农”要成为“世界牛”。

3.具有敢于并善于用大思维、大手笔、大运动、冒大风险来做大企业的特征。立足于产业做市场,具有竟合意识,共赢的胸怀。例如“两牛”、“两羊”对市场的开拓;营销大手笔,目标市场的运作、广告、服务等方面也体现了这一点。

4.学习进取性更加突出。崇拜英雄、效仿英雄。树立标杆,不断学习。万正集团的“建设学习型企业”、蒙牛的“学习沟通,自我超越”、霍煤集团的“学习观:学习会了学习,就学会了生存”。

新蒙商脱胎于草原文化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形成了――绿色的经营理念,建设区域品牌的理念、共赢的利益分配理念、培养市场合作共赢的竞合理念、争当英雄和学习英雄的标兵精神、企业家精神、与强大对手拼搏的精神和学习进取精神。

(五)融合西部文化

我国的西部通常是指黄河与秦岭相连一线以西,包括我国西北和西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西部民族众多、地域广袤,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1.西部文化具有融合性强的特点。多民族是西部的一个突出特点,在目前我国已认定的56个少数民族中,有将近50个民族居住在西部地区。各族人民和谐相处。所以西部文化具有融合性强、包容性强的特点。2.珍重自然、崇尚科学的文化观念。例如,西北回族穆斯林在《古兰经》的启示下,正确地认识自然。他们仔细观察自然,总结出一些自然规律,并运用于社会生产。回族人民十分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如要求讲究清洁卫生,不允许污染环境,对动物不可以任意乱捕滥杀。在这种生态道德观的影响下,回族群众积极开发自然,努力生产,创造社会财富。3.集体文化观念。这是同我国西部所处的地理位置、各民族生存状况、生产力发展水平分不开的,也是同社会长期运作于传统的自然经济和统一的计划经济环境相联系的。在极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存群体的利益具有绝对重要的地位。这种社会生存法则,决定着个体在文化认同上必须以群体存在为价值本位。这种选择是西部少数民族生存经历中锤炼出来的民族文化自认。4.西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厚道、朴实、勤劳、厚实、凝重的传统文化。新蒙商的企业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了上述西部文化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构成要素的形成上:

1.追求“和谐”的理念。新蒙商中的各民族员工聚集在一起,彼此包容,团结协作,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能够和谐相处。例如,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雕塑是一座由三只巨臂托举的巨大结晶体。三只巨臂代表着蒙、汉、回等多民族团结奋斗、共同托举起吉兰泰盐湖银色的事业。伊利集团着力推进内部的多元文化发展,并强调多元文化的通力合作。内蒙古家园食品公司努力营造出“进入家园门,就是一家人”的和谐企业文化氛围。对和谐理念的追求不仅体现在对内的和谐上,也体现在对外的和谐。西部珍重自然的文化观念,也使得新蒙商注重企业与消费者、公众、社会、自然等的和谐。奈伦集团经营理念为:正德、利用、厚生,厚生者,即善待生命与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拼搏进取的精神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国西部各民族主要居住地区多为大川、大山、戈壁、沙漠和草原,自然条件恶劣。他们不畏艰辛,敢于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为自己、为本民族创造一片生活空间的责任感。体现在新蒙商的文化建设中即为拼搏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被科学家钱学森亲笔赞誉为“你们从事着一项伟大事业”的鄂尔多斯企业家赵勇亮,在羊绒制品、路桥建设、沙产业草产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1996年,东达蒙古王集团在鄂尔多斯地区投资24300万元,建设规模300万亩的沙柳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同处鄂尔多斯市的亿利资源集团十年内先后修筑了三条横穿库布其沙漠的“穿沙公路”,并在几年间陆续整合了300亩荒漠土地。真正实现了“沙漠绿了,环境好了,农民富了,企业强了”的多赢目标。

3.团队精神。集体文化观念的西部文化有助于形成新蒙商强调团队精神,例如,小尾羊的“鹰一样的个体,雁一样的团队”,鄂尔多斯集团的“众人划桨开大船”,科尔沁牛业公司的“团队精神高于个人利益”。

4.务实的工作作风与诚信经营理念。西部“朴实”、“厚道”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形成新蒙商求真务实的工作风格和诚信经营理念。如,提升拓荒奔牛“脚踏实地,勤奋耕耘”的素质与品格,是蒙牛酒业倡导的企业作风;市场化的绩效意识,是东达蒙古王的市场血统注入到每位员工身上的东达基因;“以业绩论功过,以成败论英雄”,是鄂尔多斯集团用人的基本准则。乌兰水泥的“实事求是”,小肥羊的“品质为本,诚信至尚”,包头华资实业的“以诚信为宗旨赢得市场信任”,都反映了企业对诚信经营的不竭追求。

企业文化征文篇6

—写作热线,原创专家,为您各类原创文章!

文章导读:当我们选择了化工单位,从事这一行业开始,“安全”意识便要与我们形影不离。自踏入国邦药业大门,我们就开始了接受安全教育;安全工作规程规范、技术操作规程等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我们是时时讲、周周学、月月喊;安全教育培训进行了一轮又一轮,安全学习记录记了一叠又一叠,然而操作现场的违章还是常有发生,员工们的侥幸心理仍然存在……

每一起事故的发生,不仅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更是给我们的生命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安全生产”决不是一句简单警语。安全生产的本质是珍惜生命,关爱生命,是社会文明的进步,安全是和谐社会的需要,化工安全是对社会和谐的贡献。

企业文化征文篇7

[关键词]跨国企业文化冲突特征

[中图分类号]F27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048-01

一、跨国企业文化冲突的表现

现代经济的发展,对跨国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跨国企业需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经营和管理,难免会发生两种或多种不同文化的碰撞,甚至出现相互排斥的可能,这就造成了跨国企业的文化冲突。基于不同国家价值观的差异,管理者对文化认识的差异,以及不同民族文化的行为模式,语言沟通的困难、不同的民族性格、教育背景和生活态度都会导致跨国企业文化冲突。

英国皇家饼干公司与德国的饼干生产商艾黛琳的“对等合并”(mergerofequals),就是跨国企业文化冲突的一个非常好的例证。这个食品行业规模巨大的合并,起初两国公司的高管是希望以和平友善的方式把两家公司的组织机构合并在一起,组建起世界第二大消费食品公司,成为欧洲企业间携手合作的典范。但是事实上,实际的合并运作让两家公司的领导人无所适从――首先是英国和德国政府对这一合并的不认可;两国媒体也表现出既不配合又缺乏耐心的情绪;投资者们也没有对合并作出明确的表态;甚至英国和德国两家公司的高层领导也产生龃龉。英国一些自称是“皇家饼干人”的员工更是明白无误地流露出他们的反德情绪。在这起并购案中,正是两家公司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背景和迥然不同的企业文化导致了这一并购重组的“先天不足”。

跨国企业文化冲突表现在国际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企业内部不同文化要素的“对立”是造成文化冲突的主要原因。所以跨国公司管理的问题是不同文化通过不同的文化背景管理人员在管理层面上的直接反映,这些看似管理层面的棘手问题,究其实质还是文化冲突的具体反映。其中某些特定的管理职能对文化更加敏感,主要表现在管理理念、员工激励、协调组织、领导职权和人力资源决策等方面。

二、跨国企业文化冲突的特征

(一)跨国企业文化内涵的复杂性

说到文化内涵这个词,应该说它包容的方面异常丰富,可以在语言、教育、宗教、社会组织、价值观念、审美标准等多方面综合体现,从没有人能够对这一概念下一个全面的定义。文化通常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形成的,文化经历着不断的变化与演进,且一直处在演变之中。一个国家的文化因地区、宗教和民族的不同,都会呈现出色彩斑斓,更不用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若想在一个共同的企业内部和谐共处,其难度是多么的巨大。文化冲突往往就是其文化兼容过程中最显著的表现形式,并且呈动态变化的。文化冲突对企业跨国经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直接影响到整个跨国企业经营的全过程。

(二)跨国企业文化冲突的内在性

文化是以思想观念为核心的,因此,文化的冲突往往表现在思想观念的冲突上。思想是人的内在力量的体现,跨国企业的经营正是通过管理者对企业经营的理解来完成的。不同文化底蕴和不同思想体系的人共同存在于一个跨国企业之中,其经营管理的方式方法就是最好体现内在文化的一种手段。可见企业管理背后的文化内涵对企业的影响力不可小觑,有时会因一种思想的爆发产生很多无法预料的后果。文化不是以单体的形式裸地呈现,它渗透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之中,以语言和行为作为载体,通过企业内部的人员交往和企业的发展决策等表现出来,若处理不当,就会以冲突的形式出现,因而这种冲突对于企业来讲是内在的、本质的。

(三)跨国企业文化冲突的双效性

文化冲突在企业管理中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的作用后果可以致使企业经营目标受阻,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种积极的诱发优势,可以激发跨国企业的发展活力,激励跨国企业的创新思维,这是单纯的国内企业经营无法比拟的跨文化优势。跨国企业的文化冲突不一定都会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只有当其未得到合理控制或管理的时候才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所以基于跨国企业文化冲突的这种双效性,只要决策者能够审时度势,处理恰当,利用不同文化的差异,常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促进作用。

(四)跨国企业文化冲突的可控性

文化是人类历史的积淀,且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因此文化的冲突也是能够被人类识别和控制的。由于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的文化冲突因素成因复杂,因而在冲突的控制与管理方面也会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要求跨国企业的管理者对于文化冲突的产生根源、作用及过程有全面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地采用冲突回避、冲突转移、冲突分散以及通过计划、组织、协调等方式对其加以控制和进行管理。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具有调控和协调企业内部各种不协调因素的能力。

如果跨国企业要进行良性发展,解决好文化冲突就势在必行。文化的冲突是跨国企业经营管理的深层次的问题,它与企业的长远规划和成长发展息息相关。充分利用文化的复杂性、内在性、双效性、可控性,因势利导,协调和调动各方面的因素和能量,共同努力,相信文化冲突的妥善解决在跨国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会成为刺激发展的一个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征文篇8

关键词:企业文化;创新;人本文化

一、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内涵

文化(Culture)一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霍夫斯特认为,所谓文化,是某组织成员或某一划分方式下的人群所具有的精神气质方面的集体性特征。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文化是一种关于风俗、习惯、道德、价值观以及心理结构的精神复合体。企业文化在这种意义上说不仅是指企业内部成员的归属感、责任感、信念、价值观及企业的生命力、凝聚力等因素,还应包括企业的个体形象、品牌形象、对外界造成的吸引力及认同感等具体的方面。

21世纪将是一个智力竞争、科技竞争、特别是创新竞争的时代。创新是现代企业经济活力之源,技术创新一直是经济发展和生产率增长的基本驱动力。但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是孤立进行的,总要依赖创新环境条件。企业技术创新环境活动需要具有创新本质的文化来支撑,企业创新文化对企业技术起着内在的、无形的推动作用,加快企业技术创新首先要建设企业创新型文化。

现代企业创新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创新及其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自我鲜明特色的创新精神财富与创新物质形态的总和,是企业为了适应新的竞争形势而形成的关于创新的一系列知识内容、意识形态和文化氛围。

二、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特征

(一)战略新范式的定位

任何一种文化的塑造都离不开企业至上而下的正确的有效的引导。而创新型文化是基于战略新范式的定位。传统的战略竞争的范式主要注重的是市场地位的竞争,即在产业中的产品或服务的概念已经明确的基础上,关于产品的功能、成本、价格等方面为夺取市场地位的竞争;而战略的新范式除了关注市场地位的外显竞争之外,更加关注企业深层次的竞争:即对未来产业变化的预见的竞争以及为使产业预见变为现实而塑造核心能力的竞争。创新型文化以这种战略范式为基础,着眼于企业和产业的未来来开展和引导创新活动,以推动企业各方面的创新活动来逐步塑造和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因此,创新型文化的构建更需要富有挑战性但又具有前瞻性的组织愿景的引导和富有创新精神的领导者以及充满激情的管理队伍的带领。

(二)人本文化

创新从知识的角度来说,实际上是一种知识创造的过程,新知识的创造非常强调相互合作,知识分享和开展建设性的冲突,因此,创新型文化的塑造注重员工在知识、专业和思维方式上的多样性;而且员工的知识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种默会的知识,只有在员工自觉自愿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达到最好的知识分享和相互合作传递默会知识的效果。因此,创新型文化不仅强调组织结构、部门设置上要便于员工交流、沟通和协作;而且更加强调一种人本文化,重视每一个员工的创新价值,注重决策的民主性,尊重员工的意见,对员工充分授权;注意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鼓励员工进行合作和沟通。

(三)鼓励冒险、允许失败、激励创新的价值观念,是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灵魂

创新型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能够把高新技术发明应用在本企业的主导产品上,从而不断地开发出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是风险和机遇并存的,高技术产品的开发成功,无疑会带来高额利润、良好的投资回报。一旦研制失败或产品没有市场价值,巨额的投资就会付诸东流,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巨大影响。如果缺少激励机制,开发人员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承担失败的风险。因此,创新型企业必须建立鼓励冒险,允许失败,在冒险中求创新的价值观念,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成功的创新型企业无不以“追求卓越”作为经营理念,形成了敢于冒险、大胆创新的价值观念。

综上所述,根据以往理论研究的成果,及对创新型文化的界定和特征分析,笔者总结了构建创新型文化的十二个要素。

1.被企业员工理解和广泛接受的富有挑战性的企业目标和愿景:必要要素

2.富有创新精神、敢于冒险和尝试的企业家:必要要素

3.有效的、充满活力和激情的管理队伍:必要要素

4.鼓励冒险、鼓励创造性思维和容忍善意的失败:必要要素

5.员工允许参与决策,自由发表意见,欢迎异议:较强的必要性

6.倡导相互合作、知识分享和相互沟通:较强的必要性

7.各级管理者在支持创新、容忍失败上的表率和言行一致:较强的必要性

8.对员工的创新行为给予及时的认可和奖励:必要要素

9.便于信息沟通和创新协作的组织结构和部门设置:辅助要素

10.注重员工知识结构、专业、思维方式等的多样性:辅助要素

11.树立来自一线员工的创新模范和典型:辅助要素

12.注重培养员工创新自主性和实践的主动精神,授权充分:较强的必要性

三、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内容

企业文化蕴涵着企业的价值观念、企业目标、管理方法、制度、员工的行为规范、企业历史传统等等,其核心是价值观念。在企业的价值观念中要确立创新、求变、追求卓越的内涵,要形成并推广以创新为重心的价值观念,使之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良好的企业文化能激发创新精神,鼓励创新行为,促进创新成功。

(一)建立创新型的企业文化,首先是观念的创新;其次是制度的创新。

创新首先是一种观念。观念决定着企业的市场方略、营销策略、竞争策略的制定,也决定着企业的各项有利于创新制度的制定。

企业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产品创新,还包括与产品相关的各种因素的创新,如品牌、商标、服务,以及管理方式、方法,人力资本运营等,形成一种有效的创新体系,这种体系的形成,有赖于建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在一个企业里,与这个企业与生俱来的企业文化对于催生创新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如何进行观念的革新是建立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关键。

企业文化因素决定了企业对市场的选择,影响企业经营策略的制定。而创新观念常常能使企业出奇制胜。企业创新从本质上看,是为企业赢得竞争实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不断变化,只以一种模式是适应不了飞速变化的市场,只有不断创新,满足市场需求,企业才有竞争力,才能生存发展,才能获得市场、巩固市场,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在此,顾客满意度是很重要的,而顾客需求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企业必需靠创新满足顾客的需求。一般地说,新产品产生有两种情况,一是顾客在使用产品中产生不满足感,需求功能更齐全、更先进的产品,企业顺应消费需求推出新一代产品;二是新产品先于消费需求而产生,企业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引导消费,让公众认可、接受新产品。在竞争时代,第二种更为重要,企业不能跟在顾客后面,而必需去创造需求,引导需求,指导消费,化被动为主动,引导市场走势。

其次是将价值观念、企业精神外化为有利于创新的条件和环境,建立各种鼓励创新、激励创新的政策、制度,包括创新与政策支持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

创新制度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与企业创新精神、企业创新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企业制度、规章、条例、组织结构等。良好的制度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基本保证。如果企业只有创新的价值观和创新精神,而缺乏必要的制度安排和落实,那么企业的创新只能停留于观念上。在现阶段,我国企业设置和构建的创新制度文化应包括:创新组织体系的设置、创新的行为规范、创新的管理制度、创新的激励制度、创新的考评制度、创新的约束制度等等。美国的硅谷虽有许多企业,但宏观地看,它又是一个整体,硅谷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它的整体氛围,“硅谷最为崇尚的是尝试的自由、创业的快乐和对技术创新的兴趣”①。美国《商业周刊》把“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硅谷文化归结为硅谷成功的四大要素之一。iBm的成功就在于“iBm创造了一种独一无二的环境,这种环境由于强烈的信心和原则而与众不同。它几乎绝对影响着雇员并间接影响着顾客”②

国家的政策、企业政策支持同样是很重要的,德国在1995年推出《创新促进计划》,目的就是在于创造一种有利于发明和创新的环境,意大利也是通过立法鼓励企业创新。使创新活动得到法律的保护。③

(二)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领导的重视,二是全体员工的参与。

领导的作用至关重要。领导者对创新的重视程度是营造环境的重要一环。公共关系学中,“公共关系的动力来自最上层的原则”不仅适用于公共关系实务,同样也适用于企业文化、企业环境的建立。因为,创新既有人员本身素质、能力问题,也有机遇、环境问题。后二者甚至起主要作用。有了后二者,才能激发员工的创新激情、创新欲望,才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一个创新的企业确实需要在管理作风上表现出乐于接受新的观念,在人员政策上鼓励有新的创造发明,在制度上面向顾客并吸收他们的创新意见,在技能上将革新观念转化为行动。”④这些都必须依靠领导的重视并在企业政策层面的具体、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支持。

创新动力的第二方面是员工。有了领导的重视和各项制度,“但如果员工不信任企业,不愿意向企业提供自己的好主意,公司就无法获得新观念”⑤,同时,员工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整体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海尔提倡创新,提倡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提出“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的人才观,让每个员工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在员工中兴起技术革新之风,对企业的稳定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成功的企业文化必须是一种“育人”文化,能够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企业管理者要做的就是创造条件、营造环境,不但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还要使人尽其才。

创新型的企业文化强调人的因素。现代企业的成功,机器设备已退居次要地位,人员素质日显重要。加入wto,企业将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竞争。企业必须重视“会跑的资产”,人才流动是正常的,但如果人才总是外流或者流进的人才不如流出的人才,那就不正常了。现在提出,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还应加上以政策留人、以环境留人。

人才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专业人才、二是全体员工素质。全员素质关系到企业创新环境的建立,长虹文化别重视提高全员素质,并把它作为提高竞争力的一个根本手段,投巨资对员工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培训。在全员素质中,特别要重视群体合作精神,也即培养团队精神。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卡尔•佩格尔斯认为日本公司获得高生产率和高质量的关键是人力资源管理⑥,使每一个雇员对公司的事都负有责任,都负有管理的责任,“这样,每一个雇员就承担起了全部个人责任。这种个人承担全部责任的作法,使得每个雇员对团体有一种归属感,并成为很好的激励手段。结果,“个人的成就和公司的成功就结合在一起了”⑦,联想企业文化的核心元素是“三心”,即“高层领导的事业心、中层领导的进取心、普通员工的责任心”,形成上下的通力合作,是联想制胜的根本保证。首钢集团的创新活动与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相结合,形成一种群众性的技术创新活动,产生了巨大的效益,为首钢集团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成思危.中国企业发展战略的文化思考[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3.

[2]王志强.王江.浅议企业文化建设[J].中外科技信息.2000.3.

企业文化征文篇9

和共和国同龄的父亲

父亲是和共和国同龄的那一代人,这一代人虽说是建国后出生,没有经历过解放前老一辈人所承受的苦难生活,却也是历经坎坷,从磨难中走向幸福。

父亲出生在一个书香门弟的家庭,他与共和国一起诞生,所以出生后爷爷给他起了一个很响亮也很普遍的名字,叫建国,意思是希望他和新生的共和国一起健康成长。那个时候,全家人都对父亲和我们这个新生的国家充满了憧憬,相信未来的生活一定比过去会更加美好。

父亲说他是幸运的,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父亲说他这一生记忆里能记起来的最早的一个画面,就是奶奶抱着他在抗美援朝的集会上募捐,那天奶奶把自己身上所有的钱款首饰通过父亲的小手放进了募捐箱,为保卫共和国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至今想起来,父亲说那个人山人海群情振奋的集会,仍然记忆犹新。

然而父亲的命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几年后,爷爷因为在一次政治运动中说了几句真话而被打成了右派,作为一个右派的子女,父亲顿时觉得在别的同学们面前矮了半截,他从此只是发奋读书,在书本的知识海洋里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没多久文化大革命又来了,刚刚中学毕业的父亲和他的许多同学一起去了千里之外的内蒙农村插队落户,在那里一待就是十年。这十年里,因为家庭出身的问题,父亲的表现再好,成绩再优秀,什么招工,参军和上大学的好事都没他的份,连边也沾不上,但父亲从没有抱怨过,他和当地的农民们一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田间劳动,只是再苦再累,也从未放下过自己的书本。

一晃十年过去了,共和国又翻开了一页新的篇章。恢复高考的第一年,父亲在当地以最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一所名牌大学,那一年是共和国建国第28周年,父亲也已经28岁了。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父亲的许多亲友纷纷出国留学经商和工作,父亲对此想都没有想过,他说自己和共和国同龄,爷爷给自己起了建国这个名字,就是要让他学有成就,报效祖国,建设国家。所以父亲在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大型石化国企里工作后,默默无闻一干就是二十多年,直到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中,企业改制后父亲作为第一批内退人员回到家里,他也从未后悔过。

企业文化征文篇10

关键词:企业文化;电子商务;企业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F270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得以发展和赖以生存的基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在推动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也深深影响了企业文化。电子商务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和挑战,这也势必为企业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思考。但电子商务如何影响企业文化?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企业文化又有哪些特性?本文将就此展开阐述。

1企业文化的含义以及重要影响

文化是指人类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企业文化说明了企业奉行何种管理哲学,以及通过这种管理达到怎样的目标,这种目标对公司的员工活动和行为起到了引导作用。因此企业文化对推动企业发展,凝聚企业核心力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文化的根本目的是增加企业的利润降低企业的成本。它的意义在于怎样有效地整合企业内部的资源用以应对外界多变的竞争和生存环境,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进而实现持续发展。在我国企业文化的发展还相对落后,但是随着近几年经济发展的加速,我国企业加深了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大到想海尔这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公司,小到像海底捞这样的连锁企业都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发展出一套适合于自身发展的企业理念、经营哲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现代企业无论从领导水平到员工素质,从产品质量到管理设施,从环境建设到产品开发,无不渗透文化的因素,无不体现企业形象。优质的企业文化不仅在企业内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树立了良好企业形象,为企业带来了无形的资产和财富。从长远来开企业文化为企业确定了企业的发展目标,并且是企业内部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够自觉自愿地为这一个目标而努力,进而使企业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形成了一股强有力的竞争力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1.2企业文化对推动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一,企业文化的建造有利于营造灵活协调的企业营运环境。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根据社会的需求有效地利用和收集社会资源进行生产加工从而为社会提供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为满足社会和市场在不同时期的需求,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调整企业战略,在于环境的相互影响中达到动态的平衡,为企业营造良性循环的市场环境。

其二,有利于形成企业整体运行的价值观。企业文化的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原因,而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建立价值观。只有建立和企业内部大部分员工相同的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才能得以真正的体现,企业才能持续的发展。企业文化的建立不仅规范了员工的行为并在精神领域为员工指明了奋斗目标,使企业具有更强的凝聚力。

其三,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培养合作意识。企业文化的范围非常的广泛包含了思想文化、技术文化、管理文化、品质文化和娱乐文化等。这些文化的相互融合,促进了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拥有相同的企业文化背景,增进了员工之间相互沟通,加强了员工的团结,协作、融洽的员工关系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电子商务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电子商务近几年来在我国迅猛发展成就了像阿里巴巴这样大型交易平台,同时也成就了依赖电子商务平台而迅速崛起的中小企业。据统计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依然是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但用户手机网民增幅较2009年趋缓;最引人注目的是,网络购物用户年增长48.6%,是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这样的增长规模无疑对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企业的电子商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企业与消费者电子商务(B2C),企业间电子商务(B2B)以及政府与企业电子商务(G2B)。

电子商务无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主要变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电子商务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由于电子商务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使得消费者能够与商家及时得到沟通,对商家的产品和服务经行评价,从而使商家能够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对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满足市场需求。其次电子商务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环境。由于电子商务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企业可以根据电子商务这个平台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进行交易,这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另一方面相对传统商务来说,电子商务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平台,因此企业的竞争范围扩大,这也要求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赢得市场,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企业文化。再次,电子商务加速和完善了了企业文化的建设。电子商务不仅增进了外界与企业内部的沟通,同时也加强了企业内部之间的交流,如email,intranet等使原本割裂的独立的各个部门团结起来,更有凝聚力,推动了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的发展。

3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文化特征浅析

3.1内部文化特征

首先是创新文化。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方式,掀起了一场结构性的商业革命,它为每个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企业必须要创新变革才能赢得竞争优势,这种创新不仅包括产品和服务上的创新还包括了管理上和文化上的创新。它要求企业经营模式由竞争转向开放与合作,企业管理模式从垂直型转向扁平化,企业管理手段也转向无纸化、信息化。因此这样的条件下,企业建立一种更为积极的创新文化,使企业今后的发展更具推动力。

其次是沟通文化。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企业横向信息、纵向信息甚至是越级信息的交流成为可能。这种文化的建立使得原本交流不多或无法交流的部门得以交流,企业的领导可以更好的了解基层员工的想法,有效地删除原本的沟通障碍,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企业内部员工需求的满足也刺激了员工的工作动力,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企业文化的建立和企业的良性发展。

再次是学习文化。电子商务的主要特点就是发展快和变化快,因此要跟上电子商务发展的步伐还必须加强企业内部员工自身的技能培训与学习。企业不仅需要懂得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技术人员,也需要懂得企业管理的商业人才,因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企业的人才培养的关键。另一方面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新技术、新知识以爆炸式的速度出现,企业要适应这样的环境就必须招募和培训“知识型”人才以应变社会需求。因此学习文化的建立是企业适应电子商务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

最后是团队文化的建立。任何顶尖的企业都离不开优秀的企业团队,在电子商务的大背景下更离不开团队建设。正如上文所说的电子商务要求的企业拥有复合型人才,但是招募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并非一朝一夕的任务,它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因此团队建设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团队建立以后,团员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对外界的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完成企业的任务。

3.2外部文化特征

首先是信用文化。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要条件。电子商务自产生以来,信用问题就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企业之间无需见面通过电子平台进行交易,而其远程性、记录的可更改性、主题的复杂性等特征,使信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建立企业的信用文化、行业的信用文化不仅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优势,也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形象文化。电子商务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企业形象文化的建立。企业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如企业网站等向外界传递和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通过这些方式企业向顾客展示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建立彼此的信任,从而产生交易。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企业只是一味的夸大宣传,没有注重企业形象的塑造,到最好使得顾客有一种受骗的感觉,从而失去对企业的信任。

最后是合作文化。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要对市场做出迅速的分析与反应以应对顾客多变的需求。在这样的环境下往往要求企业能够提供多方位的和全面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可以通过相互间的合作将企业间的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转化为资本优势,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减少市场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可以提高资金、信息等资源的再次重组,更好地利用各种资源以满足社会需求。

4结论

企业文化是企业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使企业生存的基础。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文化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这包括内部文化和外部文化的建立。通过这些文化的建立,企业将有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晶星.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学习型企业文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04.

[2]姜晖.企业文化对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6,11.

[3]蔡爱萍.文化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8,04.

[4]王金峰.我国发展电子商务若干问题分析[J].跨世纪,2008,16(7).

[5]陈素敏,赵悦品.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信用问题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8).

[6]滕荣华,宫晓曼,顾加强.我国电子商务中的信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8).

[7]谢秀珍,黄宏武.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的关系[J].时代金融,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