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枫桥夜泊的诗意十篇枫桥夜泊的诗意十篇

枫桥夜泊的诗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05:47

枫桥夜泊的诗意篇1

关键词:《枫桥夜泊》;张继;江村桥;枫桥;半夜钟

中图分类号:H319

唐代诗人张继,是唐代诗人中的及普通的一个诗人。诗作流传也不多,由于一首诗的缘故,张继享有极大的声誉,这首诗就是《枫桥夜泊》。我想把我对这首诗的点滴体会介绍给大家。

这首诗写的景物都很平常:一座桥,一条水经过诗人的题咏便成为流传古今的胜迹,也是我们想不到的。

一,张继此诗流传以后,到了宋代,著名诗人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说此诗:“唐人有云:姑苏台下寒山寺,半夜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半夜不是大钟时。”欧阳修以为诗是好诗,但半夜三更,却不是打钟的时候,这不符合事实。他的引文,把“城外”说成“台下”,“夜半”说为“半夜”,不知是记忆之误,还是欧阳修所见为别的版本。对于这样一种说法,许多人都表示了异议。《王直方诗话》引于鹄诗:“定知别往宫中半,遥听维山半夜钟。”又有白居易诗:“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复斋漫録》引皇甫冉诗:“秋深临水月,夜半隔山钟。”这些都是唐代不同的诗人写到不同的地方都有敲钟的习惯。其实,唐代还有许多诗人都写到了半夜钟。可能是张继也感觉到了这一习俗很特别,特地写入诗中。欧阳修作为一大诗人偶一发问,引来了大家极大的兴趣来讨论。特别是南宋诗人宋觌专门写了一组诗,就叫《枫桥三绝》,其一云:二十年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依枕犹闻半夜钟。”则表明到南宋时寒山寺还有半夜打钟的习俗。

二,地名的改动,枫桥原来并不叫枫桥,而是叫做封桥。自从张继做了《枫桥夜泊》诗以后,于是世人改封桥为枫桥。至于张继为何改“封”为“枫”,可能不是因为有枫桥而这样做了,可能是枫字没有枫字有诗意啊什么的。但人们不管这些,由于《枫桥夜泊》的广泛流传,人们也就以讹传讹,不深究是封桥还是枫桥了。

三,关于枫桥夜泊的另一种解释。诗人这首诗中所要表达的是孤寂愁苦的心情。首句“月落”点明时间是在夜半,在满天浓霜的深秋,漆黑寂静的夜晚,只能听到几声乌鸦的啼叫。次句写伴着不能入睡的诗人的是那死寂如坟丘的江村桥、枫桥和暗淡的渔火,三、四句写诗人愁绪万端,难以入睡,直到夜半寒山寺的钟声响了,仍然不能成眠,这首诗入选各种唐诗选本,但各种选本都把江枫解作“江边的枫树”。林庚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喻守真先生的《唐诗三百首详析》,金性尧先生《唐诗三百首新注》中认为:“江枫,江边的枫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新版《唐诗鉴赏辞典》周啸天先生为《枫桥夜泊》写得该诗的词条中的见解和金先生也一样。其中喻先生《详析》中把“霜满”、“江枫”注为隐指时令为秋也含有“江枫叶满之意”。施蛰存先生《唐诗百话》云:“这一夜的睡眠又无人作伴,只有江上的枫树和夜渔的火光和旅人相对。这一句本来并不难解只是把江枫和渔火拟人化”。其实,这是人们想当然理解的大误会。从诗题来看,《枫桥夜泊》明言“枫桥”,实则可以看出“江枫”之“枫”是指“枫桥”,并不是指枫树或枫叶。“月落乌啼霜满天”霜字已点明时令为秋,不必要再用“江枫”来点明时令为秋,可以知道到“江枫”二字是指寒山寺附近的“江村桥”和“枫桥”张继写这首诗时题目就叫做《枫桥夜泊》,枫桥的存在是毫无疑问的。那么江村桥有没有呢?江村桥的始建代无从查考。但据寒山寺的创建年代(南北朝代天监年间)大略可以推知此桥不会比寒山寺晚的太多,至迟到隋代就应该存在,隋炀帝开运河是人所共知的有河就应该有桥,江村桥正对寒山寺,若无桥僧人和道士、善男和信女来往一定不便。故张继写这首诗时江村桥是应该存在的。寒山寺里有张继诗碑,碑侧有陈夔龙识语说:“------中关纪闻载此诗作江村渔火,宋人旧籍足可依据。”可是“江”乃江村桥无疑“江桥”并不是江边的枫树,而是江桥和枫桥的合称。

枫桥夜泊的诗意篇2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古典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一种声乐体裁,是词作家和曲作家精雕细琢的一类艺术精品,其曲风高雅,内涵深邃,既是现代艺术气息与中国浓郁民族特色的巧妙契合,又是经典文化与高雅艺术表现形式的完美统一,极富感染力。作曲家根据诗词的意境和涵义,将声乐旋律、钢琴织体、力度、速度等音乐因素进行统一的编配,绘制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更深化、更形象地揭示诗词所蕴含的意义。古诗词艺术歌曲是将中国古代文化再现,用音乐的方式传承下去,因其所具有的独特气质而区别于其它类别的歌曲,在语言审美上和音乐审美上都有其鲜明的特征,这在歌曲《枫桥夜泊》中有具体的体现。

一、《枫桥夜泊》语言审美特征

1.选取自诗词佳作,意境深远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词大都选自古代诗歌(古诗、乐府、律诗、绝句等)、曲子词、散曲、歌谣等多种体裁,《枫桥夜泊》便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家喻户晓的名作,由作曲家黎英海根据诗词所刻画的意境进行谱曲而创作的歌曲。这首七言绝句是诗人在进京赶考落第后,路经枫桥镇,秋夜独舟,望江边景色而产生了一种惆怅失落的情绪,为抒发饱尝风霜的感慨,借景抒情而写下的诗作。全诗虽只有二十八字,却能将枫桥夜泊的画面完整生动地展现于眼前,产生落寞、哀愁的情感共鸣。

2.语言凝练,具有很深的文学功底

月落乌啼霜满天,这第一句便暗示了整首诗冷清的笔调,描写了深秋的夜晚乌鸦啼叫划破夜空的情景;江枫渔火对愁眠,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刻画江枫、渔火,使其具有生命力,二者相互对看却又忧愁难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并未真正映入诗人眼帘,城外寺庙的描写也是展现了一种冷清、寂寞的画面;夜半钟声到客船,夜半再一次强调了时间,点出诗人的无眠,此时的钟声更增添了一份空旷、悲凉之感,到客船反映出诗人对故乡的思恋,体现了一丝丝的思乡之情。整首诗四句话,便将时间、地点和江边的情景交代的十分清楚,通过对情景的描写也将诗人此时此刻的心境、情感表露的一览无余。

3.节奏鲜明,具有极强的韵律感

韵律与音乐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讨论诗歌的音韵时说: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人。古诗词语言节奏的抑扬顿挫、音调的平仄关系、语音的律动压韵等因素的完美结合使诗词琅琅上口,令人玩味不尽。《枫桥夜泊》是一首七言绝句,平声、仄声交错有致,在朗诵时以两字为一顿逗,每句的划分如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根据吟诵的顿逗情况,其节奏也显而易见:,四句诗都是按照这种节奏型进行,音节工整、前后对称、音韵和谐。

二、《枫桥夜泊》音乐审美特征

1.中西双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将欧洲作曲技法与民族传统音乐元素相融合,通过离调、转调等手段丰富音乐色彩。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这一特征是由其产生的背景决定的。20世纪20年代前后,一批留学欧美的音乐家纷纷回国,带回了西方的音乐理论和作曲技术,并将其融合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民族调式,由此诞生了这类中西双壁的艺术歌曲。歌曲《枫桥夜泊》便是以五声民族调式为基础,借鉴西方作曲技法创作而成。调式调性在起承转合的结构中不断发生变化,进行了不间断的远关系转调:B宫-e雅宫-#F宫-B雅宫-a雅宫-G宫-B雅宫,这些调性的转换使歌曲在旋律上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反差,更富于感染力。另外作品中还运用了大量的现代音乐元素,如半音行进和旋律半音回旋等,如谱例:这些元素更增添了作品的特色,使其传唱至今。

2.旋律自然流畅,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追求声调与音调的紧密契合,旋律自然流畅,具有抒情性。旋律的起伏与节奏的快慢均根据诗词的韵律而定,例如,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根据之前所说吟诵时抑扬顿挫的划分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演唱时月落的落字、乌啼的啼字都稍有拖腔,霜字达到了这一句的最高音,而满天又峰回路转,重新回到了中音区;江枫|渔火|对愁眠,江枫和渔火后面都根据诗词的顿挫稍加停顿与拖长,之后的对字也是这句的最高音,并保持了一拍半的时长,愁眠采用高音的下行方式,从而体现情绪的低落;姑苏|城外|寒山寺,这句是全诗起承转合中转的部分,吟诵时也是语气最高昂的一句,因此姑苏这两个字的音高陡然上升,达到整首歌曲的最高点,这一句整个都是下行式的行进,到寒山寺时又回到中低音区;夜半|钟声|到客船,夜半的半和钟声的声也进行了拖腔的处理,旋律起伏与抑扬顿挫感与第一句大致相同,从而实现了诗句的起承转合。演唱与吟诵的韵味十分贴切,如出一辙。总体来说,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与韵味直接决定所创作歌曲的音乐形象。《枫桥夜泊》的整个情感基调是以悲凉、孤寂为主,独舟江边思绪万千,因此在旋律上运用了以舒缓为主并兼有大跳和变化音的创作方式,旋律走向每一句都是下行式,从而体现出深夜的空寂和诗人低落的情绪。

3.注重钢琴伴奏,具有较强的渲染烘托性

枫桥夜泊的诗意篇3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最是江南采莲时

有些诗,需要在琵琶声里,缓缓念出。

这声音不能靠近,犹如月色花影,它是芬芳的,空灵的,娴静的,带着春意的欢喜泊在江南的绿韵中。

有些诗,需要伴着舞蹈而行。弦声切切,舞姿翩跹,有多少婉转缠绵,在水袖轻舞间,春去夏来。

江南的夏日,离不开一池池清荷。碧绿的荷叶,玉石翡翠般挤满荷塘。是怎样的一种繁茂和旺盛啊!

塘水清澈可鉴,那些调皮的小鱼儿,尾鳍轻摇,你的心中早已是涟漪四起。目光追随着小鱼儿,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恍惚间,如在梦中。

你听,窸窸窣窣的声音响起,一群采莲的姑娘翩然而至。她们素衣罗裙,低眉含笑,婉转的姿态,如荷叶间散出的古典的沉香。

这些采莲的女子,任纤纤细指在荷叶间翻飞,粉粉的脸蛋如荷花盛开。在她们的船头,刚刚采下的莲蓬已经像小山一样堆起。

你听,有清凉的歌声响起。原来,快乐的不只是鱼,还有这些采莲的姑娘!原来,这首诗所表现的便是这份劳动生活的快乐。

这样的一份自然、纯粹和美好,怎能不让人心生喜悦和向往?还好,我们可以以歌记之,以舞载之。

“乐府”便是这样一种很特殊的官署,主要任务就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采集民歌。“汉乐府”当然是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为什么这样一首简单,甚至有些稚拙的诗歌能流传至今,并令每一个传唱它的人欢喜不已?诗中大量运用重复的句式和字眼,朴素明朗,犹如天籁。它是人类美感本能的自然流露,并且,它的单纯、稚拙是不容模仿的。

原来——简单,最美!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霜满天泊枫桥

如果要我画一幅以《枫桥夜泊》为主题的画,我一定会把画面的背景确定为深蓝色。那像海一样深蓝色的忧郁,是这幅画弥散开来的无法抑止的气息。

远处:秋夜无言,残月似钩;秋霜如雪,寒气逼人;老树静立,寺宇若现。近处:江畔枫树,隐隐绰绰;渔舟灯火,闪闪烁烁;客船夜泊,清冷寂寞。此情此景,令人深感孤寂与落寞。而栖鸦的夜啼、古寺的钟声,使羁旅之情更加不堪。

张继流传下来的作品并不多,据《全唐诗》中记载,大约30篇左右。而让他声名远扬的便是这首《枫桥夜泊》。

诗的首句,只七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即诗人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感受到的。诗人看到的是:月亮已经落下去了,只有上弦月才在半夜时分落山,这就交代了夜泊的时间。诗人听到的是:夜间乌鸦的啼叫。乌鸦夜间一般是不叫的,一定是受到了外界的干扰。我们可以想象,也许是来了一条客船,也许是月亮落下时光线明暗发生的变化,惊动了这几只乌鸦。诗人感受到的是:寒霜满天,凉气浸骨。三种不同的感受组成了一个特定的景象。我们不难推测,这是在深秋,或者初冬,一个上弦月的子夜。

诗的第二句,“江枫”和“渔火”都是“暖色”,而第一句中的“霜天”和“残月”都是“冷色”。这样的一种冷暖交织,与诗人愁苦的心境互为映衬,真切地表现出诗人孤寂、惆怅之情。

梁代是一个非常崇尚佛教的时代。“南朝四百八十寺”(杜牧《江南春》),描述就是这种情景。寒山寺建成于梁代,据说有一个叫寒山子的和尚在这个寺庙做过主持,故称“寒山寺”。自张继写了《枫桥夜泊》这首诗之后,寒山寺就更加有名了。

枫桥夜泊的诗意篇4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一首描写美好春光的诗,画面非常优美。诗的语言精炼自然,音韵和谐婉转,读来意味无穷。诗人用白描手法把寻常话语点缀入诗,不假雕琢,不尚工巧,风味独特。诗的突出特点是,先构思“不觉”之图景来凸现“觉”的真意,寓“觉”于“不觉”之中。后抓住春夜这一特定时辰,在“觉”中写“不觉”,从而突现“觉”。尤其未句“花落知多少”,情致横溢:美好的春天是该珍惜啊!诗小含量大,意味隽永。全诗看似纯粹描写景物,好读好懂,却渗透着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人生的慨叹!

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前两句集中写“我”的衰老,后两句集中写“童”之天真烂漫。“少小”与“老大”相比极写时间相隔之远,“鬓毛衰”的描写为“不相识”、“笑问”作了很好的铺垫。“客从何处来”的问话,形象地写出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和故乡的陌生。时间把“我”划为异乡人,可“乡音”却牢牢拴住“我”的乡思乡情。这首诗,纯用白描,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

枫桥夜泊的诗意篇5

摘要本文通过对古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的分析,从它的创作背景、情感认知、音乐特点、内心体验,以及演唱时对歌曲的咬字归韵、音色控制、神情兼备这些方面来探讨古诗词歌曲的艺术表现。

关键词:古诗词歌曲《枫桥夜泊》艺术表现

中图分类号:J642.7文献标识码:a

一古诗词歌曲的发展

词兴于唐,盛于两宋,是一种将诗歌与音乐融为一体的艺术歌曲。唐宋时期由于词乐蓬勃发展,不仅产生了数以千计的词调,涌现出大量知名或不知名的歌手、歌唱家,如李师师、孔三传、张五牛等,而且还提出了极其丰富的词乐演唱理论。他们当时的创作很大程度上是“先乐后词”,如柳永、陆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就是两宋有名的词乐创作者。而由于历史的缘故我们现在仅能看到他们的诗词,却很难听到与诗词相配的曲。到20世纪初期,出现了一批像黄自、青主等为古诗词谱曲的作曲家。白居易的《花非花》、苏轼的《大江东去》、《水调歌头》,李之仪的《我住长江头》等一批古诗词,经过现代作曲家的创作,成为词与乐结合的新型的艺术歌曲。但在20世纪上半叶,由于战乱频繁和极左路线的干扰,古诗词歌曲未能得到健康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古诗词歌曲的创作掀起了热潮。陆游的《钗头凤》、白居易的《忆江南》、李白的《静夜思》等一大批古诗词歌曲的出现,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二以《枫桥夜泊》为例,探讨古诗词歌曲的艺术表现

中国的古诗词歌曲是西方艺术歌曲形式与中国古典诗词内容结合的产物。它是通过古诗、音乐、人声的结合而创作的声乐作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首先,歌词为我国古代诗词,具有较强的文学性与诗意;其次,音乐形象独特、生动、富有意境;还有感情的表达真挚、深邃、细微、极富感染力,因此与其他形式的歌曲相比,具有更广阔的情感空间与更强烈的艺术表现功能。为了更好地把握古诗词歌曲的风格特点、歌词的艺术内涵、音乐的意境,在声音的运用、呼吸的分句、情感的把握直至演唱者个人的文化修养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下面将通过《枫桥夜泊》这首曲子来探讨古诗词歌曲的艺术表现。

1对创作背景的准确把握与情感认知的统一

《枫桥夜泊》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先生为唐代诗人张继的诗谱曲的艺术歌曲。在探究这首艺术歌曲时,我们不应仅仅局限作品的本身,而应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研究和探索。作品的创作背景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的创作背景是指作者身处的特定的时代背景、包括当时的政治格局、社会的美学审美情趣等。《枫桥夜泊》的作者张继正处在唐代玄宗天宝繁华盛世年间,当时政局稳定,老百姓生活安定,文人讲求韵味,重视艺术作品的空灵、含蓄、平淡、自然的美。微观方面是指作者当时的心境和创作意图。诗人赴京赶考落第之后,为排遣心中苦闷,租一小客船泛舟至苏州枫桥镇,江南的秋夜,孤舟一叶,旅途的孤单在寒冷的秋夜达到了极至。月落乌啼、寒霜满天、江边枫叶、渔家灯火,穿过时空而来的远处悠悠的钟声,仿佛是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立体的“枫桥夜泊”图。

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点明了时间是深夜,季节是晚秋。在江南秋夜的漫漫寂静中,偶有乌鸦啼叫划破夜空,反而使周围的气氛显得更加宁谧深沉。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点出诗人夜宿于客舟,一直不曾入寐。月落、乌啼、秋霜,这是他对远处景物的感受,而江枫和渔火则是他对近处景物的观察。而后两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则把听觉效果调动了起来,进一步衬托自己的孤寂,想到了人生逆旅中的种种境遇和遭际,使本来就已成画的意境更加清幽、凄楚。由此可见,这首歌的情感基调是惆怅的、忧郁的。只有把握好歌曲的创作背景,才能准确把握好作品的情感。

2音乐的特点与内心情感体验的统一

为古诗词配曲是具有较强艺术性和较高专业程度的歌曲创作,所配曲的古诗文,大多都是文学性甚强的作品,有不少是流传千百年的名篇佳作。在旋律上作曲家都尽可能地做到诗文与音调的交融,借鉴古代音乐格调、音律、曲式,以及现代作曲的技法等。精雕细琢、刻意表达出古诗词的内容和情调。

《枫桥夜泊》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黎英海先生于1982年创作的《唐诗三首》之中的一首,歌曲以丰富多彩的和声和简洁清晰的织体,把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表现得有声有色,成为音乐会上常演不衰的经典曲目。下面就歌曲人声旋律的写作与钢琴伴奏的特点进行分析:

歌曲的人声旋律很简单,但音乐形象十分鲜明。旋律写作中充分融入中国诗词的韵律和吟诵感。运用了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的调式和离调的写作手法,听起来不是那么稳定,产生了一种游离、飘忽不定的感觉,把船的摇摆晃动、河水的流动、与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宣泄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整首歌曲旋律,每一句的走向都是向下的,最后两句末尾连续采用了三个前八分音符后拖附点二分音符的节奏型,完美地勾勒出冷清孤寂的心情及无奈深沉的感叹。

艺术歌曲的伴奏与人声旋律是同等重要的。只有人声与钢琴伴奏的完美结合,才能将诗意完美地表达出来。在这首歌中,钢琴始终抓住两个生动的形象,用鲜明的音型表现了出来:一个是寒山寺的钟声,一个是江水的流动。

歌曲的开始用左手在钢琴的低音区三次奏出主和弦的根音与五音构成的五度音程,十分形象地表现了钟声的效果。第四次钟声再次响起后,右手琶音的进入似流动的江水,紧接着采用类似古筝“流水”的刮奏手法,然后同音反复、形象地描绘出河水流动的动态和船靠岸时,江水拍打岸边的情景。在4/4拍的弱拍位置上,有意使用急促的32分音符或16分音符,不仅连接前后的乐句,而且也恰好地模仿了扬琴、琵琶、古筝等传统乐器的节奏特点,散发出浓郁的古味和民乐弹拨味。使中国古曲的韵味尽在其中,把中国传统的文人气质及艺术审美观,表达得相融相合、丝丝入扣。正如古代文人王骥得在《曲律》中所说的:“诗不如词,词不如曲,故是渐近人情。”全曲格调高雅清淡,回味无穷,而黎英海先生用音乐的表现手法,达到了中国音乐传统中运思习惯与西洋作曲技法的巧妙融合,赋予了古典诗词新的生命力。

3歌曲演唱的艺术处理与情感表现的统一

歌唱者对声乐作品在演唱过程中的艺术处理是整个二度创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是否如实地、艺术地再现了创作者所要表达和呈现的作品内涵,这不仅是声乐表演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任何一种艺术门类所崇尚的理想境界。在这作者无意去更多地研究演唱技能,只是想探讨下《枫桥夜泊》在演唱中的一些艺术处理。

(1)咬字归韵

古诗词歌曲的歌词是建立在汉民族语言的基础上的,很讲究声、韵、调三要素,要加强字声的结合,要求字音清晰、准确,做到“以字行腔、字声相谐”。明代沈宠绥在《度曲须知》中曰:“凡敷演一字,各有字头、字腹、字尾。”形象比喻了咬字归韵的出声,引长收归这一过程。因此在演唱时,恰当的咬字吐词能准确地把握风格,表现歌词的内涵和思想感情。《枫桥夜泊》一曲的旋律起伏较大,音域较宽,但它的感情基调是伤感、忧愁的,情感的表达是内在含蓄的,因此咬字要柔和,在演唱时要根据旋律和意境来处理咬字的字头、字腹和字尾。如“月落乌啼霜满天”中唱“落lu-o”“霜shu-ang”两字时,字头要发得快而短,字腹圆而长,就是要把韵母中的“u”延长,字尾收得轻而短,来突出古典的韵味。换气分句也是很重要的一环,由于《枫桥夜泊》每个月句都很长,恰当位置的换气可以突出歌曲的情感并带动歌者的情绪,不必要或错误的换气分句,往往会把歌曲唱得支离破碎。所以,我们在学习一首古诗词歌曲时,首先要把歌词逐句地朗读,弄清楚每个字的准确发音、归韵,重音等,为歌唱作好充分准备。

(2)韵味把握

不同的诗词韵味不一样。《枫桥夜泊》这首古诗词歌曲情感基调是冷色调的、略带忧愁的,它着力写出的是一种情绪、一种氛围,一种色彩,一种基调,表现的是一种含蓄写意之美。因此,歌唱者不适宜用奔放、嘹亮、粗广纤细的音色来演唱,而需用一种古朴、典雅、含蓄、圆润、沉黎、清亮的音色来演唱。

在第一句中,“月落”表示昏暗,“乌啼”带有哀伤,“霜天”象征冷寂。因此,在用声时应轻柔、暗淡些,气息控制尽量平直、从容,缓缓地吟唱出来。“霜满天”中的“霜”字是此句的高潮点,情感得到宣泄,但要注意这是惆怅的宣泄;处理时,声音要精心安排,营造异乡“夜泊”特有的氛围,表达忧郁、孤寂的情怀。此外,这首歌的每一句结尾处,都有一个后半拍起音后的拖腔好像古琴揉弦后的泛音,有的书上也把它叫做“双按音”,演唱时似古琴悠悠,余音缭绕,是为了表现作品高雅古朴的格调。总之,演唱古诗词作品,声音的韵味要非常讲究,尽量使声音古雅而有情致,一起一落、一转一折、一顿一挫做到精致而典雅。

(3)神情兼备

神情兼备,即表演的精神气质和表达的情感情真意切。精神气质不仅表现为外在面部、眼神肢体等方面,还包括由内在自然流露出来的神态、气韵。演唱《枫桥叶泊》时,要好似吟诗,举手投足、颜面神态,眼目深处流露出古代诗人内敛、含蓄、深邃的文人气质。

自古以来,我国民族声乐演唱一贯注重声情结合,以情动人。两千多年前的《诗大序》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这几句话指出:诗是一种“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艺术,而与诗结合的歌,则更应是一种为情所动发自心声的抒情艺术。唐宋词乐继承了古代的声乐艺术传统,特别注重声情结合,以情动人。

要做到神情兼备,不但要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还要进入歌曲的角色,同时把自己对生命的体验和人生的感悟融进歌曲当中,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两忘,只有全身心投入才能情动、唱心、传神、达境,进而使歌唱升华。《枫桥夜泊》中“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句,是全曲的最高潮,猛地一听它犹如吟诗一般有吟诵感,韵律感、律动感、节奏感;仔细一品它是完全的字字相连、声声相扣、字声连情、情深声扬。“钟声”两字一定要唱得犹如加了保持音记号,有意地加长、加重,体现出似乎在仔细地聆听钟声,又似乎在模仿钟声的声音,还似乎在表示钟声延长的频率、表现出空寂、落寞、孤独、悲凉的心境。随后唱出“到”字这一全曲的最高音。此时的声音由一个强(f)到弱(p)再到渐强(mf)的处理,随着重复句一句句地退去、声音逐渐减弱,把作者的苦闷以及压抑的愁绪表现出来。

“乐之筐格在曲,而色泽在唱”,以声拖腔、以字行腔、以情润腔、润而生味,是中国民族歌唱二度创作时必须运用的特殊技巧。

三结语

所以说每唱一首古诗词歌曲都应在细致研究、深层透彻理解音乐的内涵上,结合适当的技巧,以唱出古诗词的词采,意境和古诗词的风格、韵味。以达到词曲和谐、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声乐艺术的理想境界。

古诗词歌曲的演唱过程,也是我们向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深入学习的过程,先人们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不仅要继承下来,更要发扬光大。今天在我们的声乐学习和教学中,学唱古诗词歌曲,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文化底蕴,培养我们对传统音乐的艺术品位,而且对发展中国歌唱艺术美学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樊祖荫、李文珍等编:《中国传统声乐卷――中国民间歌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

[2]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

[3]许讲真:《歌唱艺术讲座》,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

[4]杨曙光编:《中西多种风格演唱研究与数学曲选》,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

[5]傅利民编:《音乐论文写作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6]张平:《唱归天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

[7]《唐诗鉴赏词典》,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作者简介:

枫桥夜泊的诗意篇6

关键词:王崧舟;诗意语文;语文味;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72-01

在一些人的研究视野中,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是缺少语文味的,其实不然。王崧舟老师倡导诗意语文的学习,他的课堂充满着的是诗意的语文味。他的代表课《枫桥夜泊》就是如此。在这节课中,王老师紧扣“语文味”,教的内容是语文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是语文的,从三个方面展开教学。

一、文字层面,诵读中体会诗歌神韵

诗到语言为止,在古诗教学中,很多老师常见的方法是字字落实,让学生能够把整首诗翻译成现代的白话文。诚然,这样做对学生解释诗歌、阐释诗歌是有一定帮助的,可是一旦语言变了,整首诗的神韵也就没有了。“诗活在诵读下,诵读保护着诗的存在,诗即诵读。”因此,古诗最主要的教学策略就是诵读。王老师的这堂课,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这首《枫桥夜泊》的“味道”与“感觉”。

王老师在指导学生读的过程中,注意让学生变换朗读的形式,如让学生自由读、齐读、个别读、师生合读、教师范读、配乐读。通过这样多形式贯穿于整堂课的读,培养学生语感,增加学生对于这首诗的兴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使诗歌具有音乐性,而大多数小学生,正是由于这音乐性而喜欢上诗歌的。而我们教师要做的,正是通过对古诗的诵读,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古诗的文字之美。当然,小学生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是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字词的。这首《枫桥夜泊》算是浅显易懂的,王老师主要抓住了两点有可能被学生误读或忽视的地方。一个是“霜满天”,另一个是“对”,王老师不是单纯的解释字义,而是带领学生融于诗歌的意境中去。在“霜满天”的解释上,王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和《静夜思》的对比,从而感受到霜满天,并不是作者真的看到满天满地的寒霜,而是作者当下的心境给他造成的一种感觉,注重了知识了迁移,学生也更容易接受。解释到“对”的时候,王老师先出示了词典上关于“对”的含义,可他的目的却不在于让学生从中选择一个,而是引导学生意识到,诗人对的应该是朋友的陪伴,妻子的温柔,可是现在呢,对的却只有愁绪满怀。王老师恰当的创设了情境,引导学生去感受作者的神伤,走进张继的内心世界,和张继一起惆怅。

二、文学层面,意象中饱含诗人愁情

中国传统诗歌特别强调意象,在古诗的教学中,意象的解读自然就成为了教学重点。意象不是简单的景物形象,也不是抽象的人的思想感情,而是寓“意”之“象”。

在这首诗意象的教学中,王老师首先让学生反复诵读学生,继而问学生“读出了什么感觉,什么情绪”,让学生“用一个词来表达”。学生们回答,他们读出了“忧愁、清幽、凄凉、悲伤”,紧接着,王老师又问学生,“为什么会读出这些感觉”,“想一想,诗的哪些地方、哪些词语向你传递着这样一种情绪和感觉”。在学生默读完之后,王老师问“这个晚上,在枫桥边,诗人张继睡着了没有”。学生们得出结论,“这是一个无眠的夜晚”。接下来,王老师让学生“按照诗的顺序说说诗人在这个晚上看到了一些什么?”由此,自然过渡到诗歌的意象上。

在这首诗中,为了表达诗人之“愁”,诗人选择了“月落、乌啼、霜降、渔火”等意象;可是如果仅仅只说这些意象,把它们从诗中剥离出来,它们只是一个个词语罢了,只有诗人把这些词语构成一个整体、营造成一种意境的时候,意象才具有它特有的形象与韵味,而诗人的愁情,才会由此体现。王老师不仅仅让学生找出这些意象,就词论词,就意象论意象,而是把学生带入那个“境”中,让学生去品味意象。例如当一个学生回答到“渔火”时,王老师进一步让学生“想想看,看到了怎样的渔火”,学生们在王老师的启发下回答到,看到了“星星点点、闪闪烁烁、若隐若现”的渔火,让学生意识到,在这里,渔火既是一种象,同时又是一种情。张继的愁绪与愁眠,就像这点点渔火一样,忽明忽暗,闪闪烁烁。整首诗确实在写愁,但是是愁而不伤,它是一种淡淡的绵长的愁。

三、文化层面,钟声中蕴含文化韵味

曹明海主张,“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民族文化,就是学习民族文化的思想和精神、民族的生活和历史,就是呵护炎黄子孙圣洁的心灵和智慧的大脑”。王老师的这节课,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感受到、理解到文化。《枫桥夜泊》文化张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愁眠”,二是“钟声”。王老师由“愁眠”引出意象“月”,结合学生们熟知的诗句,月这一意象已成为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已成为作者愁绪的寄托。接下来,王老师又由“月”的消失引出了意象“钟声”,“从此,在中国诗人的心头,又多了一种寄托愁绪的美好景物,那就是钟声”,至此,点明了“钟声”的文化含义,中国人愁情的寄托不仅仅是月,还有钟声。王老师列举了从古至今关于钟声的诗句,从唐朝的张继,到宋朝的陆游,明朝的高启,清朝的王士祯,再到如今的陈小奇,这些钟声带给学生的,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王老师的这堂课由钟声而起,又由钟声而终,这“钟声”穿越时空,悠悠回荡,不仅回荡在张继、陆游、高启等的心中,也回荡在课堂上学生的中。难道我们不能说,这钟声里包含的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深远的文化吗?王老师让同学们设想“你以后如果有机会到苏州去的话,我想你一定会去看一座桥,枫桥;到了这座桥上,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一个人,张继;想到张继你一定会轻轻地吟诵一首诗《枫桥夜泊》”,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让学生受到一次心灵上文化的熏陶与感染。

综上所述,王崧舟的《枫桥夜泊》教学处处充满着语文味,使语文充满着诗意境界。这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诗意语文没有语文味的看法,证明了诗意语文存在的价值与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崧舟.诗意语文课谱[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于漪.王崧舟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2010年版

【3】王崧舟.王崧舟诗意语文七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王崧舟.文本细读与文本诗意的开掘[J].语文教学通讯2009.7~8

枫桥夜泊的诗意篇7

张继的《枫桥夜泊》历来脍炙人口,全诗仅28个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现时,人们对这首诗的解释大体是这样的:诗的首句,描写了子夜时分的月落、乌鸦啼叫、繁霜暗凝。后面诗句描写的是: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看到江边是枫树和江中的点点渔火。怀着旅愁的旅人睡在船上,听到寒山寺传来的夜半钟声。

可是,由动物神经生理学得知,在正常情况下,控制鸟类鸣叫的神经系统,受循环激素水平影响。而激素水平除受求偶生殖调控外,主要受到身体上光感受器的调控。在没有月光的黑夜里,自然状态下的鸟类是不鸣叫的。那么,“月落乌啼”该作何解释呢?此外,繁霜是凝于地的,怎么会“霜满天”了呢?“江枫渔火对愁眠”一句应当如何作出合乎语法的解释呢?这些问题的存在,提示着有必要重新解读《枫桥夜泊》。

二、质疑“月落乌啼”

相传,古代神话中,太阳里有三足乌,月亮中有兔。所以常用“乌”作为太阳的代称;用“兔”作为月亮的别称。成语“乌飞兔走”比喻的是日月的运行。“乌飞”是比喻太阳正在升起,人们虽然未见太阳,却仿佛感到太阳中的三足乌在展翅飞升;而“乌啼”则是比喻太阳即将升起,人们虽然未见太阳,却仿佛感到太阳中的三足乌在啼鸣。张继用“月落乌啼”描写月亮已经西沉,旭日即将升起的凌晨景象。

唐代另一位诗人刘禹锡,也用“月落乌啼”来描写凌晨。他在《踏歌词四首(其三)》中写道:“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鬓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按照《唐诗鉴赏辞典》(第835页)的解释,这首诗描写男女对歌共舞。“月落乌啼云雨散”是说他们歌舞竟夜,直至天明才散去,孩童在路上可以拾到人们跳舞时落下的饰件。可见,在刘禹锡诗中,“月落乌啼”不是说子夜三更月亮落下,乌鸦啼叫,而是描写明月已坠西,旭日将东升。

三、新解“霜满天”

诗中“霜满天”并不是描写“繁霜暗凝”。一则,霜华在地而不在天,二则,在古汉语中,霜字除指称“露结为霜”的这种物质外,还借喻白色。如“霜刃”指刀剑之刃白如霜。据此可知,“霜满天”是形容满天朦胧的白色景象。

不过,在没有太阳、没有月亮的凌晨,怎么会有满天白朦朦的景象呢?仔细研究后发现,这种景象居然只出现在“月落乌啼”那样的明月西沉、旭日将升、高空有云的时刻。由天文学可知,当月球运行到同太阳黄径相差180度左右的位置时,在地面,人们可以看到月球大部分亮区,这时所见到的月亮称为“望月”,这正是农历(夏历)每月十五日,明亮的“望月”西落之时,恰是旭日即将东升之际。明月虽已西沉,云层反射的月光却映衬着西面天空;同时,即将升起的太阳,使东方显出“鱼肚白”的亮光。于是,东方和西方的天空都是白蒙蒙的。诗人生动的用“月落乌啼霜满天”描写明月西沉、旭日将升、天穹朦胧一片白的景象。

四、再解“江枫渔火对愁眠”

早就有人提出: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有些研究者就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不过,随之就有学者认为:这种说法过于牵强附会,应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此句被这样解释:江枫与渔火“有羁旅之愁的睡眠”的旅人相对(参见:《唐诗白话》,施蛰存著)。然而,这样的解释在语法上和理解上造成了混乱:如果拟人化了的江枫和渔火是对着睡眠的旅人,那么,句中的“眠”就同句子的主语分离了;反之,如果句中的“眠”同句子的主语相关,那么,“眠”就同旅人无关。

其实,在汉语中,“愁”字除作“忧愁”解释外,用于描写景象时,“愁”字形容景象的阴暗不明,如:“愁云”、“愁雾”。而“眠”字除作睡觉解释外,还可以解释为仰卧、横放(参见《辞海》)。此外,“枫”字在江南一带是泛指树叶有叉歧者(见《辞海》)。也就是说,诸如青桐、鸡爪槭、山揸树、马褂木(鹅掌槭)、檫木等等树木,在古代江南一带都被叫做“枫”。由于“江枫渔火对愁眠”句中的主体是江枫和渔火,因此,该句宜作如下解释:江边的树木和江中的点点渔火,仰对灰暗不明的朦胧,沿江罗列着。

五、寻探“三更打钟”

在诗的后半首中,费解的是“夜半钟声”。通常的解释是,夜半就是子夜三更,就是夜里十二时。按照这样的解释,必然得出寒山寺在子夜三更打钟的结论。

然而,史载:旧时官府禁止一般人夜间在外行走,谓之“夜禁”。“其夜禁之法:一更三点,钟声绝,禁人行,五更三点,钟声动,听人行;有公事急速及丧病产育之类,则不在此限。”一更三点是什么时候呢?古代用铜壶滴漏计算时间,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分为五点,每更相当于现代的两小时。一更三点相当于现代的晚上九时左右,五更三点相当于现代的早上五时左右。也就是说,在古代,晚上九时之后是不打钟的,到了早上五时左右,就“钟声动”了。

李商隐《忆住一师》中有“帝城钟晓忆西峰”句。唐无名氏《晓闻长乐钟声》诗曰:“汉苑钟声早,秦郊曙色分。霜凌万户彻,风散一城闻。”《唐诗鉴赏辞典》(第1216页)对此解释说:每天拂晓,宫中和各佛寺的钟声一起长鸣,声震全城。据此分析,若是各佛寺深夜十二时打钟,这“夜半钟声”就会夜夜惊全城了。显然,在深夜,大多数佛寺是不打钟的。

此外,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史让我们得以知道,自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佛教流派纷呈,各有所宗。各宗各派的教义不同,有关打钟、念经及礼拜供佛的规定也有所不同。例如,密宗规定僧徒深夜不睡觉,吟唱“偈赞”(梵呗)或听导师“唱导”。而禅宗实行课诵斋粥仪,僧徒在夜里应当睡觉或者径行(在寂静的林间徘徊思索)。唐代禅师怀海编定的《百丈清规》,记载了禅宗寺院的组织体制、佛事活动及日常行事的规定。现今绝大多数寺院中,出家人遵行《敕修百丈清规》,颁布于元朝而源自唐代,唐代禅寺深夜不打钟的规定沿用至现今。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始建于南朝,原名妙利普塔院,又名普明禅院。既是禅院,当然遵守禅宗的仪制,在深夜不打钟。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曾编修过《新唐书》、《新五代史》。应当说,他对唐代文化、对唐朝习俗的了解,比其后的文人们要知道得更多一些。他在《六一诗话》中谈及张继的这首诗时,就指出:“夜半不是撞钟时。”

那么,我们怎么理解这首诗中“夜半钟声”呢?在汉语中,“半”字并不是唯一地解释为二分之一。通常,在表达感受时,“半”字不是表示二分之一,而是具有“不完全”、“不完整”、“残余”的含义。例如:“他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这里的“半”字就不是作为二分之一解释。《唐五代词选集》(黄进德选注)中,对“花外寒鸡天欲曙”做注说:“谓鸡因天寒而提早司晨,犹‘夜半寒鸡’。”显然,此处的“夜半”是指天欲曙的凌晨,可见,夜半具有“夜已残”、“夜将尽”的含义。有了这样的理解,就可以知道,“夜半钟声”于“夜半寒鸡”中的“夜半”,表达的都不是子夜三更,而是以“夜半”的感觉,来泛指那种万籁俱寂、晦暗不明的凌晨。

不过,在凌晨五时左右,“钟声动”的时候,怎么会有“夜半”的感觉呢?由天文学得知,地球绕太阳公转所形成的平面,同地球自己转轴之间,不是垂直的,两者之间的夹角为23°26′,这就使得地面上的日出时间每天都不一样。冬季日出迟,特别是冬至那一天,日出最迟;夏季日出早,尤其是夏至那一天,日出最早。所以,在冬至前后的那几天中,凌晨五时左右,禅院打钟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之下。尤其是天上布满云层,连星光都没有的时候,觉得仿佛在半夜,却听到钟声响起。这就是“夜半钟声”!

六、作品题目改动

张继的这首诗,首次被选入《中兴间气集》的题目是《夜泊松江》。由此可知,《枫桥夜泊》的原名是《夜泊松江》,直到北宋时,才被人改名为《枫桥夜泊》。松江,在苏州城外,是吴江以东、流向上海的河段。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上海一带的陆地尚未形成,古松江流向东海。当年古松江之宽阔不亚于如今的黄浦江。显然,古人不能在这么宽阔的江上造一座“枫桥”,但是渔夫却可日夜驾舟捕渔,这就形成了“江边的树木和江中的点点渔火,仰对灰暗不明的朦胧,沿江罗列着”的景观。近代,人们将吴江与松江合称为吴松江,如今称“吴松江”为“吴凇江”。

寒山寺位于姑苏城西,松江在姑苏城东,两处相距甚远,而且中间还隔着一座城市。平时,在松江之畔是听不到寒山寺钟声的。当高空存在“声云”时,钟声被“声云”反射,寒山寺的钟声才能传到几十里之外的松江之畔。“声云”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在做声学实验时发现的,他证明漂浮在空中的“声云”能反射声音。没想到,张继的这首诗,竟然记载下了一千多年前的“声云”现象。

七、讨论与小结

造成对这首诗有不同理解的关键在于对“夜半钟声”的解释。虽然在唐代,禅宗寺院深夜不打钟,可是,在元朝颁布《敕修百丈清规》之前,其他佛教宗派的寺、刹多执行自己的行仪规定,深夜自会有钟声击罄之声。唐代有几首诗描写了半夜钟。例如,白居易的“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于鹄的“定知别往宫中伴,遥听维山半夜钟。”温庭筠的“悠然旅思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等等。范元实的《诗眼》提到《南史》有夜半打钟的典故,《石林诗话》说,南宋时,在苏州有佛寺半夜打钟。此外,史载姑苏城中一些寺庙有深夜打“无常钟”、“分夜钟”的习俗。可见这些不属于禅宗的寺、刹是不受《百丈清规》约束的。显然,我们不能说:由于姑苏城里有寺庙打“无常钟”,因此寒山寺也在深夜打钟。毕竟,寒山寺是禅院,恪守《百丈清规》,深夜是不会敲钟击罄的。

枫桥夜泊的诗意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运用

21世纪的到来,信息技术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手段在基础教育中被广泛的利用和开发,为当今教育开辟了新的天地。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教学改革之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时,应当深知教学课件服务于我们的教学设计,符合课程标准,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应是“画龙点睛”之用,而非“画蛇添足”之作。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产生强烈欲望的“敲门砖”,使他们能情绪饱满地主动接受新知识。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可提供丰富的图像及声音信息,这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的教育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四月,某校举行音乐课堂开放,在展示课中,有两堂五年级的音乐课,一堂是《加减乘除》,一堂是《枫桥夜泊》。这两堂课教学风格迥异,教学效果更是大相径庭。《加减乘除》的授课者是一男教师,整堂课理性味道浓厚,在教唱、学唱、练唱中传统性地结束本课。然而,《枫桥夜泊》就大不相同了,授课的女教师充满灵气,语言生动,特别是那适时运用的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在乐唱、欣赏的氛围中快乐地结束本课,并且让学生意犹未尽,连老师宣布下课了学生们都还坐着不想离开。两堂课的教学效果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如教学课文《草原》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草原的风光录像,唯美的画面,悠扬的音乐,一下子拉进了学生和草原的距离。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同学们都凝神欣赏着画面。带着对草原初步直观的印象再走进课文、感悟课文可就容易多了。再如开头提到的音乐课《枫桥夜泊》的教学。教师一开始上课,就运用多媒体创设诗人孤身一人伫立船头,在寂静的夜晚,寒山寺敲响了钟声使诗人更加思乡的情景。让学生在画面和音乐声中进行了一场充满诗意的行走。穿过那个微凉的秋夜,穿过枫桥的渔火、寂寥的乌啼,听到了超越尘俗、超越千年的寒山寺的钟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诗的意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探究愿望。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学习的探究情境

课堂教学过程的导入、讲授、总结是教学的三个环节。讲授过程是学生获取新知、形成新的能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若能饱含热情、主动学习,学习效果当然就不言而喻了。许多实验表明,音乐能渲染气氛,图画可以烘托课堂效果,促进学生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协调,培养学生直接敏锐的感知力。鉴于此,我们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数学“植树”问题的教学中,教师为了突破两头种、一头种与植树棵树关系的重难点时,设计了一个操作性较强的动画课件。让学生自己出题、推想、课件论证,从而使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动手,既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样学习掌握的知识也就牢固多了。再如教学歌曲《枫桥夜泊》时,教师除了在课伊始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外,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加深感受古典文化带来的艺术魅力,设计了这样一环:让学生介绍搜集到的寒山寺的资料,相机出现寒山寺的图片,并向学生介绍:其实寒山寺是一座小寺,本身并不宏伟,是张继的《枫桥夜泊》增添了寒山寺的魅力,诗的书法作品和意境画更增添了这座古寺的内涵。随即又出现课件:书法作品和意境画。以此激发学生对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崇敬之情。之后让学生将音乐、诗歌、绘画融为一体,再次演唱《枫桥夜泊》,此时学生的演唱就更饱含感情了。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总结升华的情境

课堂结尾正是总结全文、巩固升华的重要环节,具有画龙点睛之功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总结教学、延伸教学,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1音画欣赏助总结

利用多媒体特有的构图美、色彩美、音乐美等优势,为学生营造一个个美丽的、引人入胜的情景,艺术地渲染课堂情境,升华学生情感,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老师在《感恩父母》的班队活动课结束时,运用网上链接播放歌曲《天亮了》的mV。如泣如诉的音乐,感情真挚的歌词,让学生在前面活动环节的基础上再次感受到了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体会到那是世间一种无法比拟的伟大的爱,从而更能激发孩子从现在开始、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感恩父母,从小做一个知恩、感恩的人。

3.2动画欣赏助拓展

教学不应只是停留在内容的讲解学习上,还应注重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让教学实现“小课本,大课堂”。如教学《坐井观天》一文后,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课件:“青蛙跳出井口,站在井沿上”。这时图像定格,声音停止,让学生想象:青蛙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说了什么?遇见了什么事?……学生立即展开想象,想象后畅谈。有的学生说青蛙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天空,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汽车的喇叭声,摊贩的叫卖声,小孩子的嬉戏声;有的说青蛙看见了一幢幢高大的楼房,一辆辆奔驰而过的车辆,一个个姿态不一的行人;还有的说青蛙遇见了麻烦事,一位以卖青蛙为生的商人看见了它便对它紧追不放……在学生畅谈后,再让学生把刚才所想的写下来。于是学生兴趣盎然,写下了一个个闪烁着智慧、想象火花的小片段。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练习情境

枫桥夜泊的诗意篇9

有多少洪钟大吕,为什么独有寒山寺的钟声如此撼人心魄?寒山寺的钟声敲过了多少春秋,为什么单单从张继听过以后才如此敲人心坎?有多少人听过寒山寺的钟声,为什么独有张继听的如此清晰认真?

我不知道一千二百年前深秋的一个晚上,枫桥镇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只知道那一天夜里有一位诗人彻夜未眠。早上,他将整夜所思一气呵成地刷写在墙上,于是便有了这传诵千古的《枫桥夜泊》。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诗人难以入睡呢?

一说是江南的优美景色深深地吸引了他。那么,江南乃草长莺飞的美丽地方,白天正是赏景佳时,鞍马劳顿,人困马乏,为何要熬到深夜赏景吟诗?那么多的白日美景为何没留下只言片语的诗文,那么多好心情偏偏要用“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愁”字呢?另一说是殿试落榜,惆怅难以入睡。同乡都中了进士,独诗人未中,一人形单影只,长吁短叹,辗转反侧。传说诗人还到寒山寺内与方丈畅谈了一夜,启发良多,第二年(天宝十二年)又考中了进士。传说虽然优美,但是张继乃是襄阳人(一说为南阳人),考试未中以后不大可能长途跋涉到姑苏去散心。要知道在唐代,这要花费多长时间、多少银两啊?况且还要花大量时间备考参加第二年京试呀?另一说是诗人任洪州(今江西南昌)盐铁判官后,游历于斯,此时正值安史之乱爆发,故园沦陷,回首北望,心情沉重,久久难以入眠。那么,国乱正值用人用钱之际,你一个洪州财政官员不忙于国事,却从南昌跑到苏州干什么?

迷一样的张继没有留下多少可供考证的生平资料,任世人随意猜测。迷一样的寒山寺钟声自从被诗人捅破情感共鸣的这层纸之后,就越敲声音传的越悠远,再也无法止步停息了。据说连日本启蒙教育课本上都选有这首《枫桥夜泊》,每年来华听寒山寺钟声的游客数以万计。

到底是什么样的魅力能让那么多的人驻足聆听寒山寺的钟声呢?又是什么样的魅力让寒山寺的钟声经久不衰呢?

记得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在《警察与赞美诗》一文中写到了钟声。小偷索比不是被警察驯服的,也不是被冷酷的监狱威慑住的,而是被教堂的钟声给感染教化的。悠扬的教堂钟声敲醒了索比未泯的良知,唤起了他重新作人的美好念头。钟声成了启迪人性良知的一把金钥匙,能打开你尘封的美好记忆,能点燃你蒙尘的智慧心灯,能唤醒你人性中未泯的真、善、美来。这是不是一种解释?

是谁敲响了姑苏的洪钟?传说是一位叫拾得的和尚。“拾得”,顾名思义是捡到拾到之意。这和尚原是一名弃婴,兵荒马乱地被抛在野外,在襁褓中啼哭不止。哭声引起了寒山寺院里一个老和尚的注意。寒山寺在张继以前名不见经传,门前冷落,香火稀少,自然生计艰难。出家人慈悲为怀,老和尚犹豫再三之后,还是选择节衣缩食,收留了他。因为是拾来之孩,所以赐法名“拾得”。拾得潜心修炼,做一天和尚撞好一天钟,终于敲出了这惊世骇俗的钟声。也该是他功德圆满,深秋的一天夜晚,其他和尚都休息了,他如往常一样尽职尽责地敲起钟声。没想到这天的钟声分外响亮,直传到几十里外的枫桥,传到了一位夜不能寐的诗人耳中。于是,寒山寺便挤进了中国十大名寺之列,寒山寺的钟声遂经久不衰,直敲到今天,还将敲响千年。钟声从一位虔诚的僧人手中传出,富有神秘的震撼力,又传入了一名有缘人的耳中,传听之间成就了寒山寺钟声的威名。这种佛家功德因果缘分之说,是不是也算一种解释。

枫桥夜泊的诗意篇10

2004年11月,一次偶然的机缘,我有幸在苏州呆了整整4天。4天时间,呆在一个城市,按理,可以将这个城市的山山水水、人文景致,访个遍走个尽。可惜4天时间差不多就在两个地方呆着,一是宾馆,二是学校。我是带着“使命”去的。学校老师到苏州赛课,我陪同服务。当天下午一到,就全身心的投入到赛课的准备之中。第二天观摩其他老师赛课,收集赛课信息。第三天下午赛课,与其他选手交流。第四天颁奖、闭幕结束已经接近中午12点。从学校到苏州之前就已经将往返机票定好,留给我们的时间就只有一个下午。

想去的地方很多。周庄、寒山寺、拙政园都是不错的选择。周庄太远,半天时间无异是对周庄的亵渎;体验张继“夜半钟声听客船”的美妙意境须在晚上,时间不允;看看苏州园林倒是最好的选择。

对苏州的向往,最早源于叶圣陶的《苏州园林》。“苏州园林甲天下”,到了苏州不看园林,等于没到苏州。吃罢午饭,我们就直奔拙政园,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主要就是以拙政园为模本写成的,看苏州园林,拙政园是首选。

拙政园,一个私家园林,实在太大了,太奢华了,太个性了。最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整个园林建筑构思的精妙。在东园和西园之间,时时会见到中间镶嵌有雕花镂窗的长廊或回廊,将两园隔而未隔,界而未界。走在两园里,若想将整个园子纳入视野之中一网打尽而不得,但一个个镂窗却又有意无意地将园子里的美妙景致时不时送入你的眼中,真有点欲看不得,不看不能的诱人韵味。在园子的中轴线上,园外几里地建有一座塔,在园中游着游着,不经意抬头一看,哇!园中什么时候突然冒出一座塔来,令人惊喜不已。这样的借景手法在拙政园中时时可以鉴赏到。为了让园子一年四季季季有生气,天天有花香,西园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修建了春夏秋冬四个小园,春看牡丹,夏赏绿荷,秋采金菊,冬闻梅香,是别有一番风味。“见山楼”更妙,它建造在假山旁,水中央,虽说是楼,却偏偏楼上楼下不相通。从下面平地进去,像上了船;从上面山路进去,像登了山。推开窗户,四面眺望,远山近水尽在眼底,心胸格外开阔。

两个小时倍觉短暂,带着一种深深的震撼离开拙政园,带着与苏州这座旅游城市真正只有两个小时的亲密接触的遗憾结束了第一次苏州之行。

再见苏州,是在2008年的7月。

跟随“江南夏令营”“跟着课本游江南”,7月13日上午乘车感受了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奇伟壮观,傍晚抵达苏州。14日,计划游览“枫桥夜泊景区”和“狮子林”,正和我意。

怀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亲切和诗意,14日上午9点,我们来到了枫桥景区。

对我而言,枫桥景区的一切喧嚣、铺张和虚张声势,枫桥、江村桥、寒山寺的钟声,都成了张继的背景。我只想亲临当年张继“月落乌啼”时失眠的那条河,那只船,那束渔火,去体味他的落魄、失意、孤独、无奈,去感觉他是如何吟出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的。

脚下少有流连,跨过短短的听钟桥,一个平台旁看似码头却不是码头的水边,随意躺着一叶扁舟,那水似清似浊,不甚宽阔。如果不是平台上斜躺着的那幅雕塑明明白白用文字标着“张继”二字,我根本不敢相信这个地方就是《枫桥夜泊》的出生之地;我完全不能接受,这就是我心中翘望的枫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