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词十篇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词十篇

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07:45

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词篇1

有关于古诗词手抄报的图片欣赏

有关于古诗词手抄报图片1

有关于古诗词手抄报图片2

有关于古诗词手抄报图片3

有关于古诗词手抄报图片4

有关于古诗词手抄报图片5

有关于古诗词手抄报的资料: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1、《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有关于古诗词手抄报的内容:李白古诗欣赏

1、《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2、《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推荐其他主题的手抄报资料和图片作为参考:

1.精美的古诗词手抄报内容资料

2.关于古诗手抄报的内容设计

3.古诗手抄报大全

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词篇2

摘要:小学古诗教学,要仔细推敲,抓住诗中的“眼”,进行精妙解读,从而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也加深教师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古诗;诗眼;诗句;解读

俗话说,文有文言,诗有“诗眼”。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或使诗句形象生动,或增强诗句感染力,这些词,往往被称为“诗眼”。诗歌形象的鉴赏,意境的把握,思想内容的评价以及表达技巧的分析,都离不开对关键词的把握和理解,把握“诗眼”,常常成为解读诗歌的钥匙。凡是“诗眼”,用字都很高妙。就应学会巧抓“诗眼”和体会“诗眼”,这样才能更好地领悟诗的丰富含义和感受诗的无穷魅力。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古诗两首》这篇课文,我在教学时就进行了尝试,巧抓“诗眼”,对古诗进行了精妙解读。

第一首: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在细读这首诗后,我找出“和”是这首诗的诗眼。“和”即“和谐”之意。全诗围绕一个“和”字写出了洞庭湖的水色和秋天的月色交融在一起,互相辉应,显得多么和谐自然。无风的湖面平静得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从远处看,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就好像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青螺,相得益彰,就像是一件绝妙的意思书品。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湖光秋月两相和”,第一句是写湖光与月色的“融和”。它们交相辉映,恰如其分的融合在一起。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如月光;皎洁明亮的月光,柔似水;水中有月,月融水中,那么和谐,那么自然。

“潭面无风镜未磨”,第二句是写湖水的“柔和"。湖面上一丝风也没有,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湖面的光线既不刺眼,也不昏暗,而是那么“柔和”,朦朦胧胧,隐隐约约,如同仙境一样。让人陶醉,令人神往。这两句诗形象生动地写出来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面风平浪静的景象。诗人置身于岸边,仿佛自己就是那景中的一份子,浑然忘我,天人合一。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第三、四句是写洞庭山水的“巧和”。在如水的月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远望去,君山就像一枚小巧玲珑的青螺放在了银色的盘子里,恰到好处,惹人喜爱。在这里作者把洞庭湖水比作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洞庭山水相得益彰,巧妙结合,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让我们不由得想把它捧在手中,把玩不已。

诗人内心的“平和”。月光下的洞庭湖水清澈空明,与明朗的月色交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波光闪动,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在作者眼里一切都是平和宁静的,山水有情,心中有爱,远远望去,湖中翠绿的洞庭山,多像白色银盘中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呀,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只有诗人内心充满了祥和恬静。一幅和谐宁静的洞庭月夜图就才会呈现在我们眼前。景由心生,这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第二首古诗: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此诗的诗眼是“流”。全诗围绕一个“流”字描写了峨眉山的月色、秋夜、江水等自然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全诗优美动人,充满诗情画意,思绪波澜起伏,恰似流不尽的滔滔江水,绵延不断,诉说着诗人无尽的思念。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啊!

“峨眉山月半轮秋,'首句是写月亮随着时间的推移“移动”(流)。作者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的夜晚。雄伟的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半轮”秋月而非一轮,并且它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行船的前进,那“半轮”月也在渐渐地变化。月儿时而钻进云里,时而躲在山后,影影绰绰,扑朔迷离。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影入平羌江水流。”次句是写月亮的影子随着江水而“流动”(流)。“影”指月影,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缓缓流去;而随着月影的晃动,江水也在徐徐地流动。正可谓月随水流,水随月动。一幅变换迷离的景色呈现在我们眼前。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绝妙。

“发清溪向三峡,”第三句是写诗人的行踪在“变动”。他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由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人马不停蹄,行色匆匆,甚至都来不及仔细欣赏,用心品味周围的美景,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展现在读者面前。

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词篇3

关键词:教材改革;学科渗透;文学诗词;科学情境;科学概念;素质教育

随着教材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云南省已经全面取消小学升学考试。如何做到即能切实有效的减轻学生负担又能真正提高教学,这是我们每个小学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

科学是中学物理、中学化学、中学生物、中学地理等学科的基础。为很好地进行学科间的衔接与渗透,教学中应注意文学诗词、科学故事、媒体报道、广告、文献资料中所隐含着的大量科学知识,以此为素材设置的文理综合题近几年频频出现在各地科学期末试卷中,这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的课程理念。本文就文学诗词在小学科学概念教学中的作用谈几点看法。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科学课程,顾名思义就是探究声、光、电、热、磁等自然现象最基本的内在规律,而文学又恰恰以描绘自然现象、借景抒情作为其基本的表现手法之一,尤其是古典诗词,它往往无意识的借助物理知识背景来描摹物态、阐明事理。因此如果教师能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引用这些诗词,则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效,尤其是在物理概念教学中,不失时机地插入古诗词有时会起到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作用。

一、利用古诗词创设科学情境,导入科学概念

利用古诗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因势利导引入概念。例如,讲授分子动理论的概念时,引用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学生问为什么会有“暗香来”,稍作讨论后可顺水推舟引入分子动理论,可谓水到渠成,再如,讲授相对运动、参考系的知识前可引用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襄邑道中》:“飞花两岸照晚虹,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后两句可用相对运动的知识来解释,因为船与云共同运动,以船为参考系,云是静止的,在此基础上又可以李白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为例,要求学生指出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的参考系。许多古诗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生动形象,通过古诗词引入物理概念进行讲解,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古诗词帮助理解记忆概念

物理概念繁多、表述严密,且部分不太好理解,学生因此望而生畏,若借助于对相关古诗词的欣赏和分析,可使学生消除畏难情绪逐渐接受和理解概念,例如,分析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使物体发生形变时,用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以及《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和《秋歌》:“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这在理解了古诗词含义的同时亦即理解了相应的物理概念。再如讲授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引入高骈的《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人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也可引入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样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在自然界中的呈现加深理解其规律。

三、利用古诗词深化和应用科学概念

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掌握不是靠死记硬背,不是靠生吞活剥,而是靠深刻理解,靠有机吸收,如学生学习了光的反射后,对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就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可使学生在文学欣赏中对光的反射、力的作用效果等概念得到深化和升华。再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气势磅礴的瀑布化作熠熠生辉的银河落下神州,如果没有一定的光学知识,就不会对诗中意境有深刻的领悟;反过来,在欣赏和领会的同时也是对光学知识、力的作用、能的转化在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再如,学习物理后,同学们知道了一些时空概念,再重温李白的《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说的是作者和船在空间运动,西辞白帝城,东抵江陵府,乘船顺流而下,在阵阵猿鸣声中,身处轻舟,但见群山万壑,千姿百态,迎面扑来。好一幅人舟共融于大自然的山水画,令人心驰神往。在这幅面中,我们可以领悟时空概念,相对运动概念、声的概念、力的概念。

四、利用文学诗词进行素质教育

科学概念的教学过程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科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批判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古诗词在这些方面可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学习物态变化时可利用郑板桥的《江晴》:“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夕阳开一半,吐出望江楼。”可先要求学生归纳诗中出现的一些物态变化,再要求学生比较区分它们的异同,再如,学习了机械运动知识后,可引入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运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后两句的意思是,那一片孤帆渐去渐远,慢慢地在蓝空中消逝,只见那滔滔长江水滚滚而下,汹涌澎湃,向天际奔流,要真正读懂这首诗,必须有一定的综合知识,其中“碧空尽”怎样理解?这可以用视角变小、地球是圆形的知识来解释,“天际流”涉及的知识是:长江流域的地理地貌特征是东低西高,重力的作用效果以及能的转化。该诗既是一道融力学、光学为一体的综合题,又是一道多学科综合题,学习鉴赏这首诗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又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排云数峰出,漏日半江明”“水光潋滟晴方好”“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古人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描述的景色给世人以美的享受。这些诗句使学生能准确描述他们熟悉的物理现象,会大大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而且讲诗时间与做题的时间相比,前者少于后者,能做到精讲多思,一般来说,在选择诗词时应将明确描述物理知识作为第一要求,其次再考虑诗词的艺术性。也就是在不违背科学性的原则下,尽量使内容生动有趣,努力去追求科学教学的语言美。

参考文献:

[1]小学新课标资源库科学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小学语文教材

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词篇4

关键词:古诗词疑误解

阅读古诗词的一个难点是由于古今词义的演变,稍不留意就会犯“以今律古”的错误。就拿“疑”来说,现代汉语一般用它来表示“怀疑”“不能确定”之义,而如果在古诗词中也这样理解的话,往往就会出现偏差。譬如出自陆游《游山西村》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恐怕多数人都要不假思索地以为“疑”就是“怀疑”的意思,这从一般古诗选本对它不作解释可以看得出来,从一些诗词鉴赏词典的串讲中也可以看得出来。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游山西村》注释④“疑:怀疑,以为”正是这种观点的反映。

除了“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外,古诗词中容易招致同样误解的“疑”还有很多,如庾信《舟中望月》:“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杜审言《杂曲歌辞·大酺乐》:“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王炎《鹧鸪天(淡淡疏疏不惹尘)》:“疑浅笑,又轻颦,虽然无语意相亲。”其中,“疑是地上霜”“疑是银河落九天”与“疑是故人来”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句子,而句中的“疑”也屡屡被当作“怀疑”之义出现在各类教材、教参以及辞书中。然而,就上述诗词的语境来看,月光、梅花、瀑布和风都是已经点明的意象,作者只是捉住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来打比方罢了,哪有怀疑之义呢?所以说,上述诗句中的“疑”都不是“怀疑”,而是表示“好像、如同”之类的意思。

“疑”表示“好像、如同”义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它常在古诗中与“似”“若”“如”等对举。如卢照邻《十五夜观灯》:“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烟疏疑卷幔,尘灭似销氛。”李峤《风》:“带花疑凤舞,向竹似龙吟。”沈佺期《钓竿篇》:“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李白《春日归山寄孟浩然》:“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刘禹锡《杂曲歌辞·忆江南》:“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白居易《玉水记方流》:“似风摇浅濑,疑月落清流。”元稹《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入衙官吏声疑鸟,下峡舟船腹似鱼。”杨泽民《塞翁吟(院宇临池水)》:“低疑洛浦凌波步,高如弄玉凌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疑”与“似”也由此连用作复音词“疑似”,表示“类似、相似”之意,进一步引申为“嫌疑”“不能确定”“似是而非”等义,沿用至今。

由此可见,所谓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实际是在写那种山环水绕似无出路,却突然峰回路转,前途隐现的欣喜。在这里,作者并无迷惘、困惑之感,将“疑”理解为“怀疑”是不合适的。

像这样用“疑无”来表示“好像没有、似乎没有”的例子也是习见于古诗的,如:顾况《王郎中妓席五咏·舞》“落花绕树疑无影,回雪从风暗有情”,写舞者姿态轻盈快捷,如“落花绕树”似无踪影,又如“回雪从风”脉脉含情;罗隐《钱塘江潮》“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写钱塘江潮声势浩大,似无涯底;司空图《永夜》“永夜疑无日,危时只赖山”,写长夜漫漫,似无尽头;李洞《宿成都松溪院》“翡翠鸟飞人不见,琉璃瓶贮水疑无”写溪水澄澈透明,似无实有。而韦承庆(一作马周)的《凌朝浮江旅思》“山远疑无树,潮平似不流”,刘希夷《采桑》“看花若有情,倚树疑无力”,姚合《题郑驸马林亭》“石翠疑无质,莺歌似有词”分别以“疑无”与“似不”“若有”“似有”相对,其“好像没有”的意思更为明显。

这样的例子在宋词中也不少。如李之仪《早梅芳》“渐融和,开欲遍,密处疑无间”写早梅的繁盛,似无间隙;葛长庚《贺新郎(是雨还堪拾)》“细听疑无伊复有,贪看一行一立”,写雪花的悄然飘落;张炎《疏影(黄昏片月)》“枝北枝南,疑有疑无,几度背灯难折”写梅影的若有若无。其他如曹组《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黄升《水龙吟(少年有志封侯)》“看舌端霹雳,剧谈玄妙,人间世、疑无对”,皆当作此解。

总之,古诗词中的“疑”不能轻易理解为“怀疑”,很多时候“疑”乃“好像、如同”之义,尤其当它与“是”或“无”连用,以及与“似、若、如”对举时更是如此。另外,在古诗词中,像“疑”这样古今意义存在差异的词语还有很多,阅读时要根据上下文语境仔细揣摩,对于拿不准的问题要多方查证,尽量避免因为想当然而造成理解上的失误。

参考文献:

[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清]彭定球等.全唐诗(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9.

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词篇5

关键词:古诗词小学教学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最美丽、最精粹一种文化样式,也是最集中体现作者文学素养、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等的一种文学样式。人教版小学语文入选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词,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同学们鉴赏教材中的古典诗词来提高同学们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让古典诗词所蕴含着的真善美理念润泽同学们幼小的心灵。

一、鉴赏山水田园诗,引导孩子们热爱自然。

山水田园诗,是作者通过描写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并借以表达自己美好情感的古典诗词。比如,人教版小语教材中入选的唐代贺知章的《咏柳》和杜牧的《山行》、宋代朱熹的《春日》等均属于山水田园诗范畴。因为这些诗歌,都是以自然风景为创作题材,采用寓情于景或者借景抒情等写作手法通过对自然界的山川景物、美丽风情等的具体描绘,表达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美好感情。教学时,引导同学们鉴赏上述古典诗词,可以引导同学们感受古代诗人笔下所描绘的自然风光之美,可以激发同学们展开丰富的的联想与想象,在诗人描绘的一幅幅远古的、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卷中观赏那奔腾不息的大江巨浪、领略那烟波浩渺的大海的博怀,驻足流连那绚丽多姿的湖光山色,倾听那潺潺小溪的低声吟唱……并在此过程中受到妙不可言的审美体验,继之,培养同学们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比如,教学贺知章的《咏柳》时,我不仅引导同学们在课堂上通过反复朗诵这首古典诗词体会诗歌中描写大自然的初春气息,还在周末组织同学们开展亲近自然、观赏自然的郊游活动,让同学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欣赏漫山遍野的青草、树木、花儿,倾听小溪潺潺的流水声音和林中小鸟的歌唱……结果,很多同学都在周记中写道:“古典诗词中描绘的山水画面很美,真实的大自然中的山水花草小鸟等自然风景更美”、“我喜欢古典诗词中的山水美,更喜欢大自然中的山水美”、“大自然是我们最美、最好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可见,通过教学古典诗词中的山水田园诗和开展亲近自然的郊游活动,不仅让同学们认识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可爱之处,还大大激发了同学们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吟咏送别诗篇,引导孩子们懂得珍爱友情。

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朋好友之间一旦离别往往数载难以相见,所以我们的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在城外某个古亭中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而这种以离情别绪为主题的古典诗词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送别诗。鉴于送别诗的上述定义,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和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皆为流传千古的送别诗。鉴于送别诗往往具有情景交融之审美特点,所以,教学上述送别诗时,我们不仅可以引导同学们领略到诗歌中描写的美丽景观,还可以引导学生充分体味古人在送别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抑或缠绵抑或牵挂抑或叮咛抑或豪迈等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同学们善待朋友、珍惜友谊、珍爱友情等的美好情操。

比如,在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送别诗时,同学们在整体感受这首诗中所描绘的黄鹤楼、孤帆远影、奔腾不息的长江美景和诗中所体现的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后,都被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所深深感动,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观点说:“李白对朋友的感情真深啊,李白的朋友乘坐的帆船都看不到了,他还站在长江边上不断挥手致意”、“李白珍爱友情、珍惜友谊、对远离自己的朋友依依不舍的美德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要像李白那样珍惜友情,善待朋友。”可见,引导同学们鉴赏古典诗歌中的送别诗,既有助于引导同学们深刻体味作者善待朋友、珍爱朋友的美好情感,又有助于引导同学们懂得珍惜友谊、善待朋友的重要性,继之提高同学们的人文素养和人格魅力。

三、品析咏物诗,引导孩子形成完善人格

咏物诗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一枝奇葩。在中国古代诗人的眼里,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于是,他们常常在细致描摹山川河岳、花鸟虫鱼等自然景物之物时寄托自己的感情:或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或表达自己的美好情怀,或寄寓自己的美好愿望,或蕴含深刻的生活哲理,或表现自己的生活情趣等。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和清代文学家郑燮(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咏物诗。前者采用象征手法,表面上是咏石灰,实则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人生信念、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后者通过刻画竹子顽强而又执着的美好品格,寓情于景,表现作者正直无私、刚直不阿、坚强不屈、勇敢坚强等的美好品格和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铮铮傲骨。教学时,引导同学们细细品鉴、深刻感知上述咏物诗中蕴含着的作者的美好情感,可以借此陶冶同学们的美好情操,完善同学们的美好品格。

又如,教学郑燮的《竹石》时,在引导同学们充分诵读和基本感知这首诗歌的大意后,我用白板出示了下列两道预设题供同学们思考、讨论:

1.郑燮的托物言志诗《竹石》,作者通过借物喻人、托物寄怀等表现手法,表面歌咏了竹子的顽强生命力,实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高尚情操?

2.我们从郑燮的托物言志诗《竹石》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一石激起千层浪,没过多久,同学们就纷纷举手回答问题了,有同学的说:“读了郑燮的咏物诗《竹石》,觉得郑燮刚正不阿的情怀很美丽”;有同学的说:“读了郑燮的《竹石》,觉得做人要做竹石一样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人”……

可见,引导同学们品析古典诗词中脍炙人口的咏物诗,可以熏陶同学们的品格,陶冶同学们的性情,美丽同学们的情操,完善同学们的人格。

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词篇6

诗歌是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娇艳华美的姿态与沁人心脾的芳香滋润了无数人的心灵。中考诗歌鉴赏题就体现人们对这一奇葩的关注与赞赏。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现在就结合2008年中考题与同学们谈一下中考诗歌鉴赏的主要题型与应对策略。

一、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对词语意思的解释、句子的翻译、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等,多以填空、问答的形式出现。如2008年南充市的中考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曲中“山坡羊”是_______,“潼关怀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处就是考查同学们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山坡羊”为曲牌名,“潼关怀古”为曲的题目。

要做好这类题目,同学们需在学习中注重日常积累,多读多练,牢固掌握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及古代的文化知识,然后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境进行解释、翻译。这样在解答此类题目时就会见文会意,举一反三。

二、对诗歌文意、主旨的考查

包括对文段意思的概括与欣赏,对诗歌哲理的分析,对作者表达感情的理解等。一般以填空、问答的形式出现。如2008年江西省中考题。

菩萨蛮

高观国

何须急管吹云暝①,高寒滟滟②开金饼③。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注释]①瞑:昏暗。②滟滟:月光摇动的样子。③金饼:比喻圆月。

1、这首词的上片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片写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中体现了季节特点的词语有哪些?

3、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做这类题目时,同学们应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深入领会诗歌的意思,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理解诗歌主旨。

这首《菩萨蛮》是高观国客居他乡时赏月所写。上片写待月的心情;下片写赏月。作者开始时的心情是欢快的、开朗的。作者起初是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在等待月亮的出现;后来因想到自己客居他乡,月圆之夜倍感伤怀,所以心情就变得愁苦起来。而这首词中体现季节特点的词语则有“桂花”、“西风”。

三、对诗词中用词练字的考查

一般指对诗词中某个字的推敲、运用。常以填空题或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如2008年浙江金华的中考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

此题是对“异”字作用的考查,换种说法就是:“词中‘异’字用得好,说说它好在哪里?”

做这类题目时,同学们首先要读懂诗词,审清题意。阅读文本是答题的依据,必须读懂、弄通、吃透。其次是要宏观把握、胸有全局。诗词是一个整体,由此派生出的各类题目都与之有必然的联系。同学们答题时一定要立足全诗,看清题目的实质,这样才不会造成答案与原诗相悖。也就是说,不能把字孤立起来理解,而必须把它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感情来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异”字有领起全篇作用,突出塞下秋景的与众不同――天冷、声杂、城孤,为下面写将士的思乡之情做了很好的铺垫。

四、对诗词中名句的鉴赏

可以说,名句是诗词的点睛之处,是诗词得以广为流传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名句鉴赏题是近几年中考考查的一项主要内容。如2008年盐城市中考题。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品读诗歌,展开想象,描绘诗人初来农家时见到的情景。(不超过100字)

2、诗歌的第二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你分析其原因。

第二个题目就是对名句的鉴赏。

做这类题目时,同学们首先应结合全诗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然后从遣词用语、修辞等方面揣摩、推敲句子的深层含义,再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运用技巧中品味句子所寄寓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当然,同学们还可从用韵、节奏、音调等方面去诵读、品味诗歌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为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却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绿花红的小山村。这两句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不只在于它描绘了山村山峦重叠,流水萦绕的自然风光,而且在于这两句诗对仗工整,包含哲理――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五、对诗词中艺术形象的考查

诗词中的艺术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考查的形式多是借助合理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绘诗中的画面或形象。上例中鉴赏《游山西村》的第一题便是此类。

做这类题目时,同学们可在准确理解诗词意思的基础上展开恰当的联想和想象,将其中的艺术形象能细致、全面地描绘,以更好地表现出诗词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其深刻主旨。

六、对诗词中艺术手法和表达技巧的考查

包括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对比、夸张、双关等修辞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写作手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等表现技巧的考查。多以选择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如2008年南通中考题。

春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做这类题目可按如下思路进行:首先指出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或表达技巧;然后,结合诗句解释为什么说用了这种手法或技巧,用这种手法或技巧的意义何在,好在哪里;最后,说明运用该手法或技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词篇7

一、品读诗歌语言的凝练美

诗歌要求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最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因此在语言上要求凝练、集中。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短短二十个字。包含这么多的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而这画面又不禁使人浮想联翩:宫女曾经花容月貌,却被禁锢在这凄凉冷清的古行宫中,看花开花落,年复一年,红颜已去,白发徒增,唯一的话题是回顾天宝时代玄宗遗事。此情此景,令人唏嘘不已。凄凉的身世,哀怨的情怀,盛衰的感慨,都从这短短的篇幅中表现出来了,语少意足,余味无穷。这首诗语言凝练,是写景、言情、叙事时以少胜多的典型作品。

当然,并不是凝练就意味着体裁短小。杜甫的“三吏”“三别”就都采用长篇叙事诗的体裁,用凝练的语言,对安吏之乱期间不同的社会侧面进行描写,表达出了深刻的社会内涵。

诗歌语言的这一特点,促使诗人对语言进行反复锤练,力求言简意赅、笔笔传神,在有限的诗行词句中,准确、鲜明、生动的表现出事物的特征,勾勒出生活场景。

二、品读诗歌语言的抒情美

抒情是诗表现生活的基本方式,《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因此,诗歌语言也就适应诗歌这种体裁的特点,或直接或储蓄地抒发主观情感。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其内容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指“国风”,其中很多作品是当时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如《七月》、《伐檀》、《硕鼠》等诗篇以强烈的抒情性语言表达了百姓对统治阶级的愤慨和对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鸨羽》《兔爱》表现的是百姓在沉重徭役下的痛苦,《蒹葭》、《关雎》、《桃夭》、《氓》反映爱情与婚姻的内容。《诗经》中有对男女青年恋爱过程中的心理的描绘,有对婚姻幸福的描绘,有对妇女在家庭与婚姻中不幸命运的叹惋,而这些诗篇无不包含着真挚的情感。

屈原的《涉江》以炽热的笔墨,表现了诗人对光明的执著追求,对人生的热爱以及决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光辉峻洁的人格,抒发了热爱祖国、同情人民、不惜牺牲自我的深挚感情。千百年后,我们仍为之感动。诗人就像春蚕吐丝,抒发的情感悠久绵长。

在诗歌创作中,感情的抒发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爱用直接抒情的方式,诗人能直抒胸臆,感情浓烈,但有时不免显得突兀、生硬和粗糙。而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诗人或触景生情,或寓情于景,较之直接抒情更加的储蓄、自然。

三、品读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在各种文学语言中,诗歌语言最富音乐性。诗歌的音乐性主要体现在节奏、音调、叠词和声情四个方面。

诗的节奏主要指诗句中的长短、强弱不同的音有规律地反复。安排停顿间歇是形成诗歌节奏的重要手段。如果各诗句停顿次数均匀,就会形成鲜明的节奏。我国古代诗歌停顿规律性很强,一般是四言二顿,五言三顿,七言四顿。如四言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五言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七言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其次,韵律也是形成诗歌节奏的一个要素。韵律也称押韵,是指同韵母的字在相同位置上有次序地重复出现。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和谐,同类的字音在同一位置上重复,构成声音的回环美,这样有助于加强诗的节奏感,达到和谐整齐审美效果。如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业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以几重。”韵脚分别是逢、容、重,都属于平声韵。全诗语言平仄错综,起伏变化,但又在音韵上取得统一和谐。

诗歌的音乐性还体现在音调上。音调是指诗歌中字词声音之间的整体关系。中国古典诗词的音调主要是借助平仄组织起来,它的主要作用是借助字音有规律的抑扬变化,使音调和谐。

诗歌的音乐性还体现在多借助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和象声词来达到音调和谐的效果。如《诗经》中的《桃夭》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夭夭”“灼灼”为叠词,又《关雎》中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窈窕”、“参差”、“寤寐”又是双声词,“关关”为象声词。又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使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

体现诗歌音乐性的另一要素是声情。诗歌音乐美的效果并不单纯由声音组合来达到,还必须有声和情的统一。只有达到声情和谐、声情并茂,诗歌的音乐美才算是完善的。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人用早快淋漓的语言和轻快跌宕的旋律,表达其大喜过望、开怀畅饮的情绪,被称为杜甫的第一快诗。而诵他的《登高》,须放慢节奏,拖长声调。因为,这首诗的基调是感慨苍凉,抒发的是诗人低沉的感情,因此节奏要迟缓而沉重,只有这样,才能走进诗境,聆听诗人的心声。

四、品读诗歌语言的绘画美

中国古代诗词讲究“立象尽意”,“象”即形象画面,“意”及主观情感,意思是诗人的情意要融注在形象画面中,而不要特别的说出来。宋代诗人兼画家苏轼称王维的诗与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在再现客观世界、状物与抒情上是有共同之处的,即如古人所谓“诗画共源”,“诗画一律”。

但是,诗是语言艺术,以把抒情见长,而画的特点是以视觉塑造形象,因此,“诗中画”还是不同于“画中画”。“诗中画”比可视的画要抽象一些,间接一些,但它在读者心中引起的联想远远超过了直观的“画中画”。它可以超越时空,描绘流动复杂而变化的思绪与场景内容,更为丰富。

因此,许多古诗词描绘的画面虽然简单,意境却很深刻。如描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美丽的田园风光,抒发了闲适愉快的情怀;捕捉“明月松间照,清泉古上流”的清秀的山水风光,赞美了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描绘“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画面,抒发了满腹愁思。

五、品读诗歌语言的跳跃美

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词篇8

摘要:本文以明代任职凉山的官员在凉山地界所创作的诗歌为考察对象,主要以《西昌县志》《凉山州古诗文选释》《历代文人吟西昌古诗文选读》为依据,对明代官员朱簋、周光镐、范守己、顾汝学的凉山仕宦诗进行探究。

关键词:地域文化仕宦时代诗歌

凉山历史悠久,在春秋战国时为“邛都国”地;设置郡县始于汉,以邛都为越Q郡;唐为Q州、建昌府、会同府,先后为南诏政权统治及大理国段氏所辖;宋时属大理地方政权管辖;元朝改建昌府为建昌路,以罗罗斯宣慰司总之;明实行卫所制度,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设建昌路为建昌府,又置建昌卫属四川行都指挥司。清顺治初因明制,仍为建昌卫,雍正六年(1728)改为宁远府[1]2-4。凉山政区设置的历史发展脉络清晰,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丰富。仅以诗歌来说,明代洪武平定西南以后,文人官宦或宦或游或巡视或途经,入凉山者甚众,以其独特的视角留下许多吟咏凉山的诗篇。诗歌创作蔚为大观。本文以任职凉山的官员在凉山地界所创作的诗歌为考察对象,以《西昌县志》[2]、《凉山州古诗文选释》[3]和《历代文人吟西昌古诗文选读》[4]为依据,对明代官员所作凉山诗歌进行梳理。

一、朱簋留诗凉山

朱簋,浙江山阴人。明嘉靖中以按察司副使分巡建昌道,在任职期间颇有政绩,为民称道。《邛`野录》载:“时会川遭马罗诸蛮番扰乱,簋请兵,两台不可,勃然泪下曰:‘吾为一方司命,忍其涂炭而不为之,所何以官为?’两台感动,发兵进剿,历百战,诸番悉平。”[4]12

为打通西昌至盐源要道,朱簋以地方官身份亲赴修桥工地督察,留下《打冲河督修索桥二首》:

石壁两崖称地险,索桥千尺代天工。晋江漫说初浮马,秦渭虚传不霁虹。鸟道回翔云影外,松涛低渡水声中。夜深风雨吹窗急,疑有秋潮自海东。

御风来下打冲河,乍见新桥渡索过。天马旧疑腾涧壑,云龙今喜卧藤萝。每怜孤客秋容瘦,独坐西窗夜雨多。落魄无端湖上客,莼鲈归兴近如何!

打冲河,古名若水,今雅砻江。其上游称雅砻江,下游称打冲河,水流湍急,两岸高山峭壁。明代雅砻江流域“两山壁立,水势汹涌,狼牙相拒,舟楫不通”[5]。由此可见修桥工程相当艰巨。在第一首诗中,诗人化用史籍与传说,以凸显打冲河的地势险要,此处山高路险、河深水急,修桥实属不易,但作为地方官员责任在身,亲自到打冲河工地督察索桥的修建,看此艰险,心中不免忧虑。第二首写索桥完工,了却心愿,欣喜之中顿感飘零之苦,末句“莼鲈归兴近如何”化用《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之意,透露了辞官归家的念头。

西昌泸山邛海是风景名胜地,大凡文人雅士到此地都会进行一番游历,留下几首赞美山水之美的佳作。朱簋在五月“观稼南郊”,顺道游邛海登泸山,登临泸山望海楼有感而发,写下了《泸山望海楼六首》。诗歌记录了游览登临的过程,描绘了迷人的山水风光,抒发了登楼远眺的所感所思。

夜雨侵晨发野棠,夏畦今始插春秧。壮心甘滞夷荒远,游履欣逢化日长。海国无尘回宦辙,禅池有水泛慈航。泸山即是香山景,与客相逢羡会昌。

天际泸山绕碧流,偶因观稼复来游。岩峦隐见云城簇,楼阁参差水国浮。隔岸有缘窥岛屿,就深何计问方舟。莫嫌吐纳乾坤阔,有客扬帆在渡头。

山阁晴窗海屋通,渔歌来自水声中。地当南国风尘别,景入西湖臭味同。尚忆星枢临极北,邀闻鼓角震天东。笑谈竟日元戎思,听受惭予耳未聪。

五月荷花未放红,湖皋先已动香风。渭浮春树天无北,海浴扶桑地有东。野合烟山回夕照,楼含云水接晴空。舣舟相对金樽月,宾主徘徊倒影中。

漫劳春去怨啼红,望海楼前趋}风。梅雨有情飞岭北,黎云无梦出江东。心旌未逐鸿毛落,眼界能明月镜空。与客休论荣辱事,湖山常在酒杯中。

观稼南郊独倚楼,海风山月似清秋。湖光草树烟尘o,人迹乾坤日夜浮。影动玉龙灵鹫出,气吞银汉彩虹流。蒹葭深处伊人在,我友携舡共i游。

《西昌县志・地理志》“名胜”条目下介绍泸山:“在城南十里,邛池之南,雄深秀拔。”介绍邛海:“西昌多奇山水,而东南郭外为秀绝,以邛池浩浩映发其间,其灵境万变而不可穷,海周百余里,状若蜗牛出壳。”[2]78-81泸山上有寺观十余所,皆有望海楼,此处应是泸山光福寺望海楼。光福寺始建于唐代天佑年间,明建文四年(1402)圣旨封泸山大佛寺为光福寺。明成化元年(1465)明宪宗朱见深御书寺名。泸山东濒邛海,古木葱茏,四季常青,以“松、风、水、月”称奇,邛海以“清、幽、丽、雅”闻名于世,风光如画,《泸山望海楼六首》将泸山邛海美景尽收眼底,赞叹景致的变化无穷,自己也被这水国风光迷住了,沉浸其中,尽情享受这湖光山色。《泸山望海楼六首》应是“较早地系统描绘泸山邛海美景的组诗”[4]12,《凉山州古诗文选释》对其中的第二、六两首进行了评析,称其“诗人之陶醉,纯因‘望海’而生,但其俯视的角度及视野的辐射和扫描,又是出自泸山之腰的这座‘楼’上”[3]32。

二、周光镐留诗凉山

周光镐,号耿西,广东潮阳人。明隆庆五年(1571)进士及第,万历十四年(1586)奉四川巡抚徐元泰之命以监军率兵平建昌土官瞿绍良部属之乱。万历二十年(1592)任建昌兵巡粮储督学道,有政声。《邛`野录》载:“万历初年,建越夷叛,远近震惊。镐至,威声丕振,夷虏夺魄,诸酋授首,民以安辑。修城堡,筑关隘,汰衡征。置学田以惠多士,注《武经》以迪介戎,清赋役,持纲纪。一时风清弊绝,兵民翕服。”[4]13

郑焕隆《周光镐事迹编年》记有周光镐建昌事迹:万历十四年,周光镐五十一岁,时建昌、越Q一带夷族头领作乱,八月周光镐任建昌行都司兵备道,兼此次征南军监军。九月周光镐为先遣,仅以二十戍卒,渡泸水,抵建昌越Q,文告。万历十五年,经数月征战,建昌及越Q带头夷酋或降或杀,叛乱平定。万历十五年六月腻乃(今雷波马湖一带)的夷酋叛乱,川抚奉命再征伐,周光镐出任监军。万历十六年征腻乃之战成功。周光镐因平乱有功,进秩一级,职衔为四川布政司右参政管理建昌兵巡粮储道兼按察司佥事[6]。《西昌县志・兵寇志》记录了这次平叛的全过程:“万历十五年,建昌士官瞿绍良部酋,安守,五咱,大咱叛。四川巡抚徐元泰,以监军周光镐,总兵李应祥,督军分击,先后破之,剧盗悉平。”“万历十四年十月,监军周光镐,自顺庆入建昌,置叛夷内援徐孝忠于法。”[2]535

周光镐任征南监军,又多次在建南巡视,在此期间留下大量诗文,内容有关南征者颇多。

孙水即今之安宁河。也是《史记》中司马相如“通零关道,桥孙水以通邛都”[7]3047所提到的孙水。《孙水二首》第一首写征战凯旋而歌,气势高昂。第二首写孙水沿途景色,泸沽峡一带水势浩荡,蜡虫树丰茂,野花满山,诗的最后抒发了以水利造福百姓的愿望。诗歌如下:

三征劳上将,一水下雄关。流接西泸渡,源寻朔浪山。星桥通虎节,雷鼓震乌蛮。会见狂澜息,江头唱凯还。

斗绝泸沽峡,江流一线通。淙淙喧谷底,}}润河东。蜡树连山碧,蛮花夹岸红。西南多水利,被泽汉夷同。

《西昌县志・政制志》写道:“万历中西南三征,镐为监军,从征建夷。事平,会诸将于泸山光福寺,举饮至之礼,作《饮至诗》二首,刻于石,又有《孙水》《邛海》《泸沽》各诗,皆雄健有气韵。”[2]222“饮至”,为古时的一种典礼,“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左传・隐公五年》)万历十五年丁亥(1587)南征胜利后,周光镐与诸将领到泸山光福寺庆功,写下《万历丁亥泸山寺饮至二首》:

战后河西百砦空,黄云白草胜悲风。鲸鲵戳尽成京观,邛海波涛血尚红。

宴罢辕门日色曛,椎午酿酒劳三军。铙歌已奏平蛮曲,铜柱应标雪岭云。

泸山光福寺石碑刻有第一首诗。虽为庆功之作,但诗人对于战争的残酷,战后的荒凉景象还是感慨颇深。

三、范守己留诗凉山

范守己,字介儒,河南洧川(今河南省尉氏县西南)人。明隆庆四年(1570)中举,万历二年(1574)登进士。官至兵部侍郎,万历二十四年任建昌兵巡粮储督学道,其间著有《九夷考》、《建昌疆场考》、《筹边图记》等,《西昌县志》称其:“于建昌情形及明治沿革得失,颇中肯綮。”[2]223

明时称建昌亦曰建南。范守己在任期间对此地历史、风土民情极为熟悉与热爱,写下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建南杂咏四首》:

建南好,乘兴踏青行。虫果侩权村有市,蜡花开遍庙无灵。春会托清明。

建南好,北望海溟鳌r灼晓团云白色,蛟龙昼激雨千峰。奇景幻无穷。

建南好,小阁绿阴中。浅水稻田寻蛤菜,夕阳山路采鸡睢t鼐谱砦鞣纭

建南好,冬意略如春。凉霰不妨花KL,热焰端助草精神。气候总翻新。

原题虽未标明词牌名,但仍可知为《忆江南》。《西昌县志・艺文志》将这四首词归入“蜀中新乐府”。“四首词依次写春夏秋冬而题材各有侧重。第一首写民俗,是一首建南风俗画;第二首写邛海;第三首写特产;第四首写气候”[3]46。展示了建南一年四季的美妙。第一首展示了清明前后建南踏青赏景办春会的热闹,市场上水果满市,蜡虫交易繁忙,买卖人穿梭其间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建昌安宁河中下游一带盛产蜡虫,有蜡园无数。蜡虫盛况《西昌县志・礼俗志》有记载:“四山产蜡虫,春夏之交,洪雅夹江峨眉市虫之客,千百成群,宁雅大道,旅店充塞。近山乡镇,固多虫市,即城外西街,夕阳西下,售客拥挤,川庙设虫称,灯光灿烂逾夜半。”[2]281安宁河流域“夹岸果树花草,芳菲秀润”[1]46、“频河两岸,多蜡树,产白蜡最旺”[2]48。

范守己凉山诗作中,脍炙人口的还有《巡建昌杂咏五首》,即:《过雪山岭》、《宿登相堡夜梦周公武侯敬纪》、《赴建昌暂次礼州所偶成》、《邛池》、《泸山寺》。此为五首组诗,依次展示了沿途所见所感。

《过雪山岭》:百盘才到雪峰头,四望天垂隘九州。霰积层峦明宝剑,冰连枯骨触华b。瑶岑日冷飞鸢坠,玉岫云寒卧豹愁。为忆相如持汉节,北风吹裂ht裘。

《宿登相堡夜糁芄武侯敬纪》:逾Q南来度雪山,要荒到此是边关。越裳慕义归王会,邛部输心入汉班。重译千年歌白雉,七擒五月伏乌蛮。我来梦寐如相问,多少勋名在世间。

《赴建昌暂次礼州所偶成》:汉节持来向G榆,礼州薄暮睡须臾。共看传檄能通i,岂为平蛮急渡泸,霖雨才将柔越Q,阳春应已布邛都。南中仕女休相问,不是相如卖酒徒。

《邛池》:邛都郊外问邛池,山色茏苁影倒垂。神龙困厄泥蟠日,城郭分明水落时。风细雨舟帆力软,月明僧寺磬声迟。莫言边地无嘉胜,紫阁峰阴一漾陂。

《泸山寺》:慈云高护翠微巅,一片湖光接梵天。座拥须弥蹲白象,波澄苦海种青莲。金绳界处祗林密,宝筏回时珠颗圆,借问黎三昧法,静中学坐细参禅。

这五首诗既展现了沿途所见之景致,又借用历史典故暗示了此行按部建昌的信心和志向,隐隐透出自豪感。诗中提到的两个历史人物司马相如和诸葛亮,都是为建南历史建立功勋的人物。公元前130年,汉武帝拜司马相如为中郎将,出使西南夷,“通零关道,桥孙水以通邛都”以邛都(今西昌)地置越Q郡,属益州(今成都)。三国时代蜀汉丞相诸葛亮“南抚夷越”之策略和南征也是历史大事件,蜀相南征“七擒孟获”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诗中“为忆相如持汉节”、“邛部输心入汉班”、“七擒五月伏乌蛮”和“岂为平蛮急渡泸”等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

四、顾汝学留诗凉山

顾汝学,字思益,号悦庵,南直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进士及第。万历二十七年(1599)任建南兵巡粮储督学道。历四川按察副使,官至云南按察使、右参政。

他任职期间所写的《晒经石》一诗颇有韵味。

一片晒经石,云是唐僧留。何人能说法,致令石点头。

“晒经文石”旧称越Q十景之一。传说唐时玄奘法师自天竺归来曾在此石上晒过佛经。这首小诗语言通俗,却耐人品味,表达了对所流传的晒经石故事的怀疑。

后人受顾汝学《晒经石》的启发,表达了同样的怀疑态度。清代西昌学子颜汝玉途径晒经关,写下《过晒经关观唐三藏晒经石》一诗:“未至晒经关,夙闻晒经石。传说唐玄奘,西来留遗迹。今我至关头,双凫住飞舄。注目关庙中,阶前如列璧。斗许凸地面,纵横不十尺。前人为题诗,今人为立栅。我疑不足珍,胡为载方策?俯首对石言,一一深考核。西来从何方?遇雨当何夕?此经更何经?汝其向我白。石亦不点头,凉风起庭隙。挥手下山巅,眼底群峰碧。”清代状元钟骏声以四川学政的身份来到宁远府,也对晒经石的传说表达不可信的态度:“西来何事堕河渠?大石斑斓半子虚。我亦有经还未晒,朝朝忆得腹中书。”(《晒经关》)

顾汝学的《登泸山感怀》是一首情景结合,颇有地域风貌的诗作。诗前有小序:“早春,李绍基,顾振宇二都阃遨游泸山,泛邛池时兴景俱胜,喜而有作。”

泸山春晓气氤氲,下有池从海穴分。山水天然如幻出,飘飘一棹凌烟云。弹丝击石将进酒,桃李芳菲迎笈口。渔人举网得细鳞,烹向筵前酌大斗。停桡更上观海楼,苍茫一望思悠悠。昔日鲸鲵争战地,今作衣冠汗漫游。李骠骑、顾虎头,愿同守此西南陬。予欲浮槎东海去,看君笑谈觅封侯。

诗歌写泸山邛海迷人春景,渔人安居乐业的生活,自己与同僚漫游的兴致,表达愿意在这个西南边陲建立功勋的心志。

凉山历史悠久,自然资源绚丽多姿,民族风情独特浓郁,从仕宦角度探析明代留诗凉山的诗作,对了解凉山地域文化有独特价值。

参考文献:

[1]政协西昌市委员会.西昌文史第21辑[m].政协西晶市委员会,2009.

[2]徐连.西昌县志[J/oL].中国图书馆网,2014-06-28.

[3]蒋邦泽,武谊嘉.凉山州古诗文选释[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4]王仁刚.历代文人吟西昌古诗文选读[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5][明]曹学.蜀中广记(卷34)[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69.

[6]郑焕隆.周光镐事迹编年[J].汕头大学学报,1999(1):88-89.

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词篇9

关键词:古典诗歌韵律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2-0375-01

含蓄美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一大特色。大学课本选编了不少优秀古代诗词作品,引导学生领悟古诗词的含蓄美,有助于理解其意境、思想情感,进而提高审美、鉴赏水平。那么,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去鉴赏古诗词的含蓄美呢?

一、含蓄的表现形式

同是含蓄的诗,却有表现形式的不同、深浅程度的不同。其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点明有含意,却不明说含意是什么

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这两首诗的共同点是作者把所表现的意思点了一下,但未做正面回答。第一首诗光说“此中有真意”,那么“此中”的“真意”究竟是什么?作者却没说。第二首,对于为什么要“事”“栖碧山”的问题也是“笑而不答”,没有明确讲什么理由,而是让读者自己去领悟。因为诗人的“真意”和“笑而不答”就蕴含在艺术形象里面。

第一首诗描写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在静谧农村生活的悠然自得,表现了他对归隐生活在心灵上的满足。所谓“有真意”,无非是说:这归隐生活多么美好啊!如果再引申一步,那就是:何必去当官,何必“为五斗米折腰”!第二首诗,李白对问题的回答就蕴含在诗的后两句里。你问我为什么要隐居“碧山”吗?你看这里的桃花流水,如此优美的风光!真是别有天地啊!经过一番领悟,就悟出其意思,嚼出其味道了。

2.不点明有含意,抒写很婉转,含蓄程度稍浅

如: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欲逐淮潮上,暂停鱼子沟。相望知不见,终是屡回头。(皇甫冉《淮口寄赵员外》)这两首都是送别诗,第一首写秋天在南浦送朋友,不忍割舍。被送的朋友不时回头看,看一次使送行者肠断一次。第二首写被送行者已乘船扬帆远去,可是还忍不住屡次回头看望友人。两首诗尽管对友情之深都没有明说,但通过“莫回头”和“屡回头”这样的抒写,把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委婉有致而又含蓄不露地表达出来了。[1]

3.叙事抒情,寓意深沉,含蓄程度很深

如: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陈与义《牡丹》)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这两首诗都是南宋诗人写的,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浙江的青墩溪畔看到牡丹,不由得思念起洛阳,思念起沦陷的国土。诗中的伊洛既指诗人的故乡洛阳,又暗寓他那亡国的隐痛。“路漫漫”亦兼有双重意思,其一谓十年颠沛,北望故乡,长路漫漫,无由再达。其二谓国破家亡,乾坤板荡,虽无挽狂澜于既倒之力,但胸中的耿耿之志仍未消歇。[2]而“独立东风看牡丹”一语写得极好,洛阳是牡丹的故乡,睹花思乡,恨不能回,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无限思绪以及惆怅、悲愤之情。第二首诗先写西湖风光和人们在西湖歌舞中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接着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无限感慨:这样的风简直把游人们都熏醉了。一个“熏”字把这些人的醉梦之态写足。尾句“直把杭州作汴州”十分含蓄地痛斥了那些醉生梦死之徒忘却亡国之恨、毫无忧患意识、可耻可悲的行径,嘲讽之中蕴含着极深的愤慨。

二、含蓄的修辞艺术

古代诗人们还常常通过使用一些修辞技巧来达到含蓄的目的。有的假借神话传说影射现实。如李商隐的(《瑶池》)“八骏日行八万里,穆王何事不再来”,借周穆王不再赴西王母宴的故事,嘲笑唐代皇帝服丹药而送命的迷信思想。有的借用历史典故抒情言事。[3]如辛弃疾(《水龙吟》)中“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反用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思念家乡的鲈鱼脍而回乡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不愿贪恋生活享受的感喟。有的运用象征手法,寄托诗人的情怀,如陆游的(《咏梅》),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落梅,抒发自己宁折不屈的清高气节。有的采用比喻,假物喻志,如班婕妤的(《怨歌行》)以合欢扇为喻,“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表露诗人生怕失宠的幽怨心理。还有的使用双关暗示,例如南朝《子夜歌》中“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明说织丝不成匹,暗指情人不成“匹偶”,不一而足。总之,含蓄其实又是一种修辞效应,也就是在读者心中引起的效果,让读者顺着诗路去探究、去畅想、去领悟、去品味。

三、含蓄的结尾艺术

诗歌的含蓄美还常常体现于诗句的结尾中。如唐代诗人钱起的诗《省试湘灵鼓瑟》尾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含蓄地表示返回到了现实世界,它把前面湘灵鼓瑟所造成的如梦似幻的神异气氛瞬间扫清,而那静静的青山绿水,又使人沉湎于另一种清幽淡远的境界之中,久久回味着梦幻与现实交织的隽永情味。宋代词人姜夔的词《扬州慢》尾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水生?”含蓄地把词人看到眼前被金人毁坏的杭州惨况所产生的悲怆、愤慨之情表达到了极致。诗词的结句往往如同撞钟,清音有余含蓄蕴藉,富含着作者极为丰富的情感。总之,要想读懂古诗词,就必须理解古诗词在表情达意上所独有的含蓄美。唯有如此,才能含英咀华,真正享受中国古代诗词这道丰厚的精神盛宴,接受美的洗礼。

参考文献

[1]吴海庆.从和谐的“情景”到崇高的“境界”―――论王国维“境界”说对王夫之“情景”论的错位生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词篇10

一、语言内容

(一)内容角度

1.意象语言:诸如松、竹、梅、一类事物被人们赋予特定象征意义,象征人高洁的品格,诗人常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梅自喻表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其他常见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

2.情感语言:“悲”、“孤”等词语能直接表露感情,如“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登高》),还有间接表露的,如“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李益《答许五端公马上口号》),“不堪”、“强”写出了诗人不堪回首青春年少时之佳境,只能从酒杯中去回想旧日的事了,传达出内心的凄凉,意绪的消沉。

3.象征语言:有些是某些诗句本身含有一定象征意义,有些是全诗常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即说理诗。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虞世南),作者是在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后游》杜甫),写江山花柳想在等待人们去欣赏,用来说明大自然无私心的道理。还有熟悉的苏轼《题西林壁》、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二)语法角度

1.名词: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过它理解作者的思想或感情,尤其是多个名词连用时,意象的组合会营造一定的意境。

2.动词:一个好的动词能够点燃整个诗句,在鉴赏诗歌时,需要关照,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之心。

3.形容词:这些词不仅可以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尤其是颜色,多能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表达人心。“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红”、“绿”、“火”、“蓝”这样包含绚丽色彩的词语把江南美景写的色彩鲜亮,令人难忘。

二、语言特点

(一)风格特点

了解诗歌的风格有助于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

1.平淡:其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含着深意。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含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

2.委婉(含蓄):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自然: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自然的风格,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亮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

4.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人深林,复照青苔上。”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着林中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

5.奔放:指直率而有气势,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显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6.沉郁:用一种苍老穷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律诗和铿锵的音韵。如杜甫的《登高》就是这种风格代表作。

(二)结构特点

在诗文中,有一些特殊结构的诗,常能出现特殊的表达效果:

1.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调作用。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2.倒装:一般表强调,如:“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江西月》辛弃疾),正常表述为“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秋兴八首》杜甫),正常表述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3.意象名词罗列:使描写更像特写镜头,能营造出特定的意境,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杨柳岸晓风残月”“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三)表达效果

语言的表达效果往往和内容形象相联系。

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或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

2.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感情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