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表达豪情壮志的诗句十篇表达豪情壮志的诗句十篇

表达豪情壮志的诗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08:03

表达豪情壮志的诗句篇1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安徽省亳县)人。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东汉献帝建安初年,拜大将军,当丞相,后封魏王。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故称魏武。他的诗兼有四言、五言和杂言,全用乐府古题,抒写全新的时代感受。他尤擅长创作四言诗,风格慷慨悲壮。本诗以写景见长,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受到文学史家的特别厚爱。

《观沧海》是曹操于建安十二年(207)秋北征乌桓,凯旋归来时所作。这时,曹操擒吕布,降张绣,在官渡又打败了他的主要对手袁绍,接着北征乌桓又一举获胜,统一了中国北部,确立并巩固了河北根据地,此后便可以南征孙、刘,实现统一,完成宏业。眼下铠甲未除,征尘未洗,伫立峰巅,面对大海,自然要心情激荡,浮想联翩,《观沧海》便是当时思想感情的抒发。这首诗通过写观沧海所见的壮丽景色,抒发自己意气昂扬的豪迈感情,表达了他宏伟远大的政治抱负。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头两句交代了诗人观望沧海的地点――碣石山,其中的“临”、“观”二字,不仅道出了诗人的行踪,而且刻画出了一个跃马扬鞭、雄姿英发、踌躇满志的英雄形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六句实写诗人在沧海边见到的壮观景象,抒发了诗人得胜归来的愉快心情。一个“何”字表现了诗人对水波荡漾的大海的惊叹,而此时诗人的心情不也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吗?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辽阔深远。虽然已是秋季,但由于诗人的心情愉悦,所以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充满生机。“丛生”、“丰茂”二词写出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生意盎然的景象。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具体描写,一个“涌”字写出了大海惊人的力量和恢宏的气势。自古以来,多少迁客骚人因秋风潸然泪下,见落叶而触景伤情!然而,曹操却能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凄凉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胸怀家国、志在千里的宽广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想象之景,诗人面对浩瀚无垠、气势磅礴的大海,思绪万千,心怀激荡,觉得大海能够吞吐日月,包容万物,这样的大海不正是诗人博襟的象征吗?此时的诗人虽已年过半百,鬓发微霜,但他的雄心壮志、万丈豪情又怎比年轻人逊色?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两句则是直抒胸臆之笔,意思是“庆幸庆幸多庆幸啊,我吟诗作歌抒豪情”。能远征到此,“临”碣石山,且有闲情逸致“以观沧海”,此乃胜利者才能为之啊!诗人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表达豪情壮志的诗句篇2

一切知识都源于无知,一切无知都源于对知识的认知。最根深蒂固的无知,不是对知识的无知,而是对自己无知的无知。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1诗词名句

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8.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0.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2.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

13.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秋瑾《满江红》)

14.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秋瑾《满江红》)

15.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秋瑾《满江红》)

16.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轼《定**》)

17.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

18.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19.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20.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2《满江红》

主题思想:这首词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投身革命的雄心壮志。

(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又”字体现了作者对时光飞逝、年华虚度的感慨。

(2)自选角度赏析“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拭”字,写秋色澄明,十分传神。然而明丽的秋景都不能抹去国难心愁,乐景反增悲哀。

(3)赏析“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运用“四面楚歌”的典故,写出国家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4)任选角度赏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三字短句,短促有力,通过身心对比和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抒发了作者渴望投身革命、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5)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直抒胸臆,引用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抒发了词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内容介绍:

上阕写军营中的生活,写了看剑、吹角、分肉、奏乐、点兵五件事情;下阕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主要写了骑快马、挽强弓、收失地、留美名,最后回到“可怜白发生”的现实中,词作从雄壮转为悲壮,抒发了作者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作者自称是“壮词”,说说“壮”表现在哪里?

①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

②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③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2)“醉里挑灯看剑”,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醉”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愁苦,“挑灯看剑”可见作者仍然希望浴血征战,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

(3)“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描绘画面:士兵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发的烤牛肉,军中奏起了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

(4)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隐含词人仍渴望再从军杀敌,建功立业的愿望。

(5)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典故和比喻手法,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生动再现了紧张而激烈的战斗场面,充分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6)简要分析“可怜白发生”在内容上和情感上的作用。

内容上:起点明主旨作用,从回忆到现实;情感上:化雄壮为悲壮,抒发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情。

(7)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4《江城子密州出猎》

内容:全词分为上下两阕,上阕写密州出猎的盛大的场面;下阕写渴望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主题:这首词通过太守出猎场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立功业的豪情壮志。

(1)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体现在哪些地方?

“狂”字是上阕的文眼,奠定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贯穿全文。

“狂”的表现:①劲装出猎;②千骑相随;③全城人随观;④自比孙郎。

(2)任选角度赏析“千骑卷平冈”。

①描绘画面:太守率领众多随从,纵马飞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小山冈。

②炼字:“卷”字极具表现力,既写出了出猎时千骑奔腾时的壮阔场景,又表现了出猎者行走之快,精神抖擞。突出大军席卷山冈的宏大气势。

(3)赏析“亲射虎,看孙郎。”

化用“孙权射虎”的典故,以孙权自比,表现自己打猎时的英勇形象,写出了词人狩猎的豪情与狂放。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运用“冯唐出使”的典故,词人以魏尚自比,表达了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

(5)任选角度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炼字:“挽”表现出拉满弓的强劲姿态,信心百倍。激情无比。

情感:最后三句表达了词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坚信终有一天会为国杀敌立功,抒发了词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5《渔家傲》

内容:全词分为上下两阕,上阕写塞外秋景,下阕抒发边关将士的愁情。

思想感情:《渔家傲》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荒凉萧瑟的战地风光,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1)写景以“异”字统领上片,描写“雁去衡阳”、“边声四起”、“落日孤城”三个画面。通过雁去、边声、孤城、长烟、落日等景物,渲染了西北边塞荒凉萧瑟气氛。

(2)赏析“衡阳雁去无留意”。

拟人,把大雁人格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西北边塞的荒凉寒冷,侧面表现了守边将士的艰辛。

(3)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借用东汉窦宪“刻石勒功”的典故,委婉含蓄的表达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

(4)赏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互文,悲怆含蓄地表达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情怀,也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表达豪情壮志的诗句篇3

苏舜钦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

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

此诗为应和之作,有人写了《淮上遇便风》,诗人便借题发挥,抒发人生豪情。“便风”是关键,船行水上,顺风顺水,何等快意,何等轻盈!苏舜钦这首应和诗其实是借放舟江面,表达一种高歌猛进、无往不至的人生情怀。诗歌一、二两句侧重现实描写,造境宏阔,气势磅礴。清清淮水,浩浩荡荡,与天合流。远风万里,清清爽爽,吹送归舟。诗人站立船头,极目长天,风舞衣襟,心潮澎湃。欢乐飘在浩荡江水上,自由吹进万里长风中,豪情飞扬高远云天外,这片天地属于诗人,一川风光欢迎诗人。诗人的心灵融入了江天风光。

一个“共”字,写出了水天一色、交相辉映的壮阔景象。流动的是浩浩江流,是蓝天白云,也是轻舞飞扬的心灵。一个“送”字,绘出了清风情意绵绵,相随相护的温馨画面,长风万里迢迢,送淮水东流,送轻舟远去,更送诗心飞扬。

另外“长风”一词,暗用典故,传达心志。据《宋书・宗悫传》记载,宗悫年少之时,叔父问其志向为何,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李白名作《将进酒》亦有咏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追根溯源,联系分析,亦不难看出诗人苏舜钦志存高远,胸怀天下,豪迈不羁的性格精神。

诗歌三、四两句侧重于浪漫想象,气象壮观,豪情四射。诗人坦言,若是傍晚时船儿停泊在喧闹的低湿之地,那倒真是让人感到忧虑,但愿长风将小舟吹入大海,只有在这样浩渺苍茫的天地间,诗人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喧卑之地,世俗之地,聒噪乱耳,俗务乱心,陷身其中,碍手碍脚,不得自由,亦无法施展自己的才情抱负。故要立大志,成大事,就要敢于冲开一切人为羁绊,敢于挑战重重困难,这样才能求得个性的充分自由,身心的全面解放。

李白酒后泛舟洞庭,有感人生坎坷,曾悲愤咏叹:“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诗人一生才华横溢,抱负远大,可是生不逢时,朝政昏暗,诗人总是蹭蹬不遇,屡屡碰壁,因此,他希望铲除君山,让江水一泻千里,寄寓铲除世间一切不平,让自己和世间一切怀才不遇的志士有路可走!同样,苏舜钦诗中也是表达了一种铲除障碍,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人生精神,可谓萧条异代,文脉相承。

表达豪情壮志的诗句篇4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题目共有两道题。其中第二道题是:下阙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查阅答案,共有三点:化用杜诗,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借李广自比,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结句融情于景,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凉。深入品味,不难发现:如此答案,不尽妥当,不甚科学。为此,不揣陋见,特作以下商榷。

其一,不准确。答案第一点,讲回应朋友邀约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纯属理解概括不到位。不妨,先来看下阙第一句: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显然,第一句中的“向”“要”是关键词。查阅《古代汉语词典》,“向”有“归向、仰慕”之意;按照互文来说,“向”也可理解为“要”。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说自己仰慕李广,不去杜曲种桑麻,不甘闲居田园;自己向往李广,要去南山学射虎,再度投入抗金救国的战斗。自当跟回应邀约盛情无关,与赞赏朋友高风无涉。再者,按词后注释②,下阙第一句化用了杜诗: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揣摩杜诗,最重要的意思是:要追随李广,移住南山;要观看射虎,终结残年。透过诗句,最主要的情感是:向往南山,不忘骑射;仰慕李广,关心国事。如此说来,就扯不到回应邀约盛情,挨不到赞赏朋友高风。不光如此,即便联系小序来理解,其结果也还是如此。词前小序中,有“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一句。表面上看,好像有回应朋友邀约的盛情,有赞赏朋友的高风。但就其实质而言,却是说夜读《李广传》,不能入睡;于是想起受晁楚老、杨民瞻邀约而同居山间,正是因为自己如李广一样离职赋闲。如此一补充,诗中所寄寓的只能是仰慕李广、向往南山之情。此外,答案第三点讲“壮志难酬”,也不尽准确。回味下阕结句,是环境描写: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既然是环境描写,那就不应与壮志难酬挂钩,而应跟当时社会的环境钩连。据此,可归纳为:寄寓了对社会黑暗的悲凉。

其二,不全面。依据下阙第三句,归纳出答案第二点:借李广自比,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准确地讲,应是对南宋当局扼杀人才的不满。根据下阙第四句,概括出答案第三点:结句融情于景,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凉。贴切地说,应是抒发了对现实黑暗的悲凉。但细细去看,下阙第二句表达的是宠辱不惊的豪迈,抒发的是壮志未酬的悲愤。为了印证,可先读下阕第二句: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很显然,回应了上阕中的第四句: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从字面上看,其意思是:我要风流潇洒,慷慨激昂,不会改坚决抗战的爱国初衷;我要谈笑自如,度过晚年,不会与当局苟安者同流合污。由此,可以看到作者宠辱不惊的潇洒与无所悔恨的豪迈,还可以看到作者不改初衷的决心和不变心愿的坚强。但从深层上讲,用的是反语,蕴含着强烈的悲愤。作为爱国志士,落职赋闲,满腹怨愤,又怎会风流潇洒,慷慨激昂?抗金事业未果,复国大业未成,又怎会谈笑自如,安度晚年?人生心愿没有了结,人生价值没有实现,又怎会甘心风流慷慨,情愿谈笑晚年?恐怕只能在故作风流中,慷慨悲歌,虚度晚年;只会在故作谈笑中,抑郁苦闷,了此残生。因此,所寄寓的是怀才不遇,英雄迟暮;所表达的是满腔痛苦,满腹悲愤。概言之,是壮志未酬的感慨。再一点,下阙第三句也不止是表达了对南宋当局扼杀人才的不满,还抒发了对建功立业的期盼。请看下阙第三句前一小句:汉开边、功名万里。前一小句讲的是汉代开拓边疆,抗击侵略,保卫边疆;不少志士驰骋万里,建功立业。很明显,词人借汉言宋,是说当今像汉代一样,应当北伐抗金,收复失地,恢复大宋一统。作者借古述今,是说自己像汉代志士,应该短衣匹马,投入抗金救国战斗,为恢复国家建立功勋。

其三,不规范。一是答案本身,颇不规范。“化用杜诗”,讲的是化用典故;虽与表现心中情感有关,然而绝不是心中情感。同样,“借李广自比”,说的是表情方式;虽与表达内心思想有涉,但却绝不是内心思想。末者,“融情于景”,谈的是情景特点;虽与抒发心里情意相连,可也绝不是心里情意。可以说,它们都是表现手法,但都不是思想情感,都不宜加在答案中。因为加在答案中,就淡化了答案重点,偏离了答题要求。二是未加拓展,缺乏印证。所有答案要点,都没有稍加拓展:运用原词内容,略加必要证明。比如,寄寓了对名将李广的仰慕,就可以摘用原句,进行简要例证:用自己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寄寓了对名将李广的仰慕。又如,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就可以使用原词,进行相应印证:用李广也曾赋闲来类比自己落职闲居,表达了对南宋当局扼杀人才的不满。再如,抒写了对社会环境黑暗的悲凉,就可以稍稍展开,略加对应证明:用自然环境黑暗来暗喻社会环境黑暗,抒写了对现实冷酷的悲凉。三是缺乏总评。总体上来说,寄寓了作者抗金爱国的思想情怀。作者夜读《李广传》,激动得不能入睡;最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作者与李广有类似经历:曾参加农民起义军抗击金兵,还突入金营手缚叛徒张安国。南归以后,一再上疏,力主抗击金兵,收复失地;虽未被采纳,但抗击金兵的初衷未变。还有,就是寄寓了作者落职赋闲的思想情感。李广虽然战功显赫,但其人生道路坎坷,很不得志,最后含愤自杀。而作者自己,满怀报国大志,却也遭到贬谪,闲居带湖;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跟李广不幸遭遇颇为相似。自然,联想到自己,不禁感慨万千,心潮难平。因而,所涌出的是落职带来的抑郁与悲愤。

表达豪情壮志的诗句篇5

关键词:气韵;审美特征;发展历程;唐诗

1“气韵”的内涵

“气韵”之“气”,其含义有宇宙之气、云气、山川之气,进而泛指一切自然生命之气;又特指人的生命之气、元气,体现着内在生命的精神之气,比如“神气”、“气质”、“气色”、“正气”等等;体现在文艺作品中的生气,叫“文气”。韵的意思本来是指和谐的声音、韵脚、韵母等,“气韵”中的“韵”则更主要是指审美对象在成为被塑造的主体形象和形式时,使人感受到的类似于音乐旋律和节奏所生成的不可捉摸的心灵脉动和情调气质。

作为一种基本的审美形态,是中国古代所特有的。所谓“气韵”,是指在审美过程中,审美对象洋溢着一股不可抑制的生命力和活力,源源不断地流淌和表现出来,而且这种生命的波动又有一定的节奏性和规律性,形成美的意象和美的感受,并且在轮廓、色彩和声音等表现形式之外,给人留下很多联想和回味的余地。

2“气韵”的审美特征

“气韵”是人的精神气质在艺术中的显现,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任何人须先修身养性,然后才有艺术中“气韵”的生成。气韵在人,是一种性格或者天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气韵”表达,气有清浊之分,文有高下等级,气韵同时还受审美主体和创作主体的水平影响。

作者通过艺术形象来把握生命的形态,表达固有的精神实质,气韵依托物象并高于物象而存在,自由自在地表现各种审美范畴。另外,气韵是人性被关注的产物,生命主体的天然因素和外在影响力是气韵之源,是其根本所在,是主体无法摆布的东西。在创作过程中,气韵又会以不可抗拒的力量释放出来,以特定的节奏、规律、形式完成作品之外的创作。值得注意的是,气韵并不等于生命本身,也不等于物象本身,而是联系生命与物象之间的精神链条和纽带。

中国传统审美文艺理论中还有过“中和”一说,但是“中和”更多的是要求天人合一,讲究的是天地人和、天人感应和人对天地的效法和遵循,更多的是表现法度与契约,在“中和”中,人成为了和谐的、理想的人,它强调这种安逸与平和,要求个人顺应有序的伦理规范,注重整体效果的同一与规划,但是这种美却抑制了个人情感多样化的表达,是对人性自然与洒脱本质的一种束缚和限制,有扼杀个性的缺陷。“气韵”这一审美形态可以说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气韵体现的是个体独立生命的活力,追求人的自身情感的表达和宣泄,是对“中和”的一种很好的扬弃。这种扬弃首先表现在气韵特别突出生命的活力。“气韵”这一审美形态的形成,意味着人和人的生命从环境中凸显出来,意识到了自身的存在并将本质力量对象化地进行审美;其次,它具有浑然天成的特色。前人从创作经验上都认为只有一气呵成才能表现出生动的气韵,创作主体和审美主体都是无力的,只能任由艺术作品自身规律去完成它的形象,因而它需要创作者良好的精神状态;再次,从气韵和其表现形式的关系上说,气韵是超乎形式和技法之上的总体审美形态和方法,它只能通过精神活动去领会深层结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相反,从反面来说,如果作品出现诸如语言迟滞、笔墨枯涩、色彩呆板、声音单调、形象扁平等等这些现象,那么创作者就会变得满身匠气而且毫无“气韵”可言。

3“气韵”的发展历程

先秦时期是“气韵”形成的萌芽时期,先人们不自觉地运用它去创作,并在作品中有意无意将其透露出来。例如楚辞中弥漫的那种南方水乡特有的浪漫气韵,以及《诗经》中所表达的淳厚、自然的气韵;到了汉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力的强大,“气”在创作中有了一席之地,政治上的高度统一在艺术中体现为一种浑雄自信的气象;南北朝时期则是“气韵”的正式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成就是达到了文学的自觉,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文学理论的高产期与成熟期,气韵与“风骨”相结合,其中主要体现在建安诗文中,“建安七子”作品中那种慷慨悲凉的感情、作品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简练刚健的特点深深影响到气韵的形成。另外,在魏晋流行的人物品评中,那些用来形容人的精神气质的词语被用来形容文艺,《文心雕龙》中的风骨说和《典论・论文》中的文气说以及如范晔《后汉书》和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描写的魏晋风度共同构成了“气韵”形成的氛围。《文心雕龙・养气》篇更是直接对“气”的养成提出建设性的概括:

“吐纳文艺,务在节宣,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烦而即舍,勿使壅滞,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逍遥以针劳,谈笑以药倦,常弄闲于才锋,贾余于文勇。”

刘勰指出,养气必须要保持神通气爽、心清气畅,不宜烦闷忧愤,以免导致气韵堵塞,他提倡为文时要从容不迫、自然宽舒。追究这一时期“气韵”正式形成的原因,其实也在于这一时期思想较为开放,气韵的根本构成因素――人的生命和精神气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气韵也在其他领域如绘画理论中正式确立为成熟的审美形态。

4“气韵”的审美特征在唐诗中的体现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光辉灿烂的黄金时代,至今,盛唐气象仍然让很多人梦寐以求,而唐诗则可以堪称中国古代文学最华美的乐章。因此,气韵这一审美形态在唐诗中得到了最为自觉最为充分的展现,也在唐诗中达到了不可逾越的高峰。大唐政治开明奔放,经济繁荣兴旺,国力的强盛以及开放的文化环境,不仅为文学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大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唐人有着恢弘的胸怀、气度、抱负和强烈的进取精神,这本身就是一种“气”,唐代的诗人就是在这种自信中把“气韵”的生命活力的迸射体现得淋漓尽致,并且在这种感情迸射中将“气韵”那种浑然天成的审美特征挥洒出来。

“气韵”的审美特征在唐诗中的体现,首先表现在“韵”。“韵”是诗歌的一种特殊美,作诗讲究韵脚与韵味,这在唐诗中表现更为明显。首先是沈期与宋之问沿着六朝的诗风将诗格律化,他们创造的“平仄”和“黏对”的规则使得诗歌在音节上朗朗上口,声韵流转,婉转动听。后来杜甫的作品更是体现出这一特色,杜甫诗有严格的对仗技巧和工整的格律,这让他的诗充满了韵味。如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将律诗的要求不露声色地融于诗句之中,前四句用流水对把春雨的神韵一气写下,无声无息地不期然而来,让人在起承转合的韵味转换中享受余音绕梁的美。又如其“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联,用叠字来营造氛围,将初秋时节长江上的那种孤独寂寥又不失奔腾壮阔的场景表现出来。又如柳宗元《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绝”与“灭”两字用相似的韵见出环境极度的清冷寂寥,这种气韵有貌似接近意境这一审美形态的倾向。这一切都将气韵的音乐旋律感带给读者,回肠荡气中领略气韵美。

初唐时期,王勃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被誉为“初唐四杰”之首。他的诗歌具有独创的风格和不可磨灭的时代意义,供给审美主体一种雄伟壮丽的生命力。就他诗歌而言,他的好友杨炯曾这样评价“以兹伟鉴,取其雄伯,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接而弥坚”(杨炯《王勃集序》)。王勃的诗作,从大的方面说堪称为雄,就审美的角度分析,它雄而壮实,刚而柔润,雕饰而不繁琐,并且具有审美主体赋予的生命动力。我们看看他写的《滕王阁序》一文中尾诗的精美之句:“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长江滚滚奔流,画栋升腾,云彩飞动,山雨来临,如此壮阔的背景下涌现出高耸入云的滕王阁。从审美的客体来说,它是雄伟壮丽的,除了同审美客体的雄伟壮丽之外,作为审美主体的诗人同样具有雄伟的气魄和壮阔的胸襟。假若没有了诗人自身的情感及气质,前者也无法表现,诗人目击雄伟的客观景物或事物,心理发生奇妙的变化,精神情绪也随着雄伟的审美对象而升华到崇高的境界,并且不断地向外扩展。他把这一精神情绪赋予了他的诗文,从而形成了一种宏大的悠远,雄伟壮丽的气韵。

作为中国诗歌领域的最高峰,李白的诗文表现出另外一种风格韵味。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是李白豪放诗风的根本特点。“诗发乎于情”,李白情感的表达更像是突然迸发式的、充满昂扬斗志和宏达气象的天才思潮,是一种极致壮阔情感的升华,是一种奔放自然情感的白热化。他的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所带来的气势让人无法阻挡气韵中容纳的壮美,《蜀道难》一首叹词开头叹词结尾,笔势纵横而一气呵成,时空穿插而浑然一体,实乃诗坛独步。李白的诗中充满着强烈的生命意识,为表现豪放风格的磅礴气势,他所选择的景物、场景往往也是巨大的,这与诗人的气魄与胸襟也密切相关。他的这种奔放与洒脱的气质经常隐约地显现于笔底,跳跃于纸上。

李白诗歌“发兴无端、气势壮大”的个性特征与他本人的天性是一脉相承的。李白天生开放型的性格,具有磅礴奔放的激情,不愿受律诗格调的羁绊,同时又鄙视六朝以来绮靡颓废、无病的诗风,他将自己的所感所想通过似奔流入海般的壮阔诗篇表达出来,这一切,都使得李白诗歌横绝古今,无人能及。例如其代表作《蜀道难》,作于李白初入长安求仕未成之时,借古辞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抒发出对自己人生道路艰难的感叹,吟出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古绝唱。“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畏途岩不可攀”,通过对蜀道“高峰绝壁、万壑转石”的渲染,写出了诗人对世道艰难的深切感悟。本诗洋洋洒洒,紧紧围绕一个“难”字,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为诗歌的主旋律,调动运用多种艺术手段,以豪放雄健的笔触,神奇丰富的想象,大胆巧妙的夸张,错落有致的句式与和谐多变的音律,十分形象地描绘了蜀道的雄伟壮丽、奇异险绝的景状。诗人开篇寄情别开声面,中间升华诗意陡增,结尾回应韵味绵绵,在关联呼应、一唱三叹中,多角度、宽领域地描绘了蜀道之难行。从而,把蜀道的峰高谷险,层层叠叠描绘至极,把诗人自己的强烈感情渐渐推向高潮。同时,诗中的寓意及微言大义又是极为明显的,即委婉的表达了作者对军阀据险作乱的忧虑。本诗并未因为其描绘对象的原因而归为山水诗,因为作者并不是写生式地去复制山水的本色,而是通过传神的手笔,借蜀道山川的“神”来抒发自己的主观感受,抓住蜀道山川最突出的特点――雄奇险峻,表现出诗人自己的精神性格,那种豪迈不羁的气概、磊落不平的胸襟,好奇务险、向往不平凡事物的性格得到充分展示。

再如《将进酒》,李白借助其饮酒放歌的本意,抒发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壮气概,其中包蕴着大河奔流的气势和力量,有着激情澎湃的感染力,借原曲的主题充分展示了诗人狂放自信的人格风采。《将进酒》是诗人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和打击,被迫离京漫游以后,对社会的黑暗、奸佞的得志、圣贤的无奈感触颇深,他既无法施展“大济苍生”的宏伟抱负,又不甘心毫无作为地终了一生,故而常常醉酒遣怀,借酒消愁。这次置酒会友,诗人于快慰之中禁不住诗兴酣畅、痛快淋漓地抒发出内心的感受,而一举使本诗成为借酒抒情的名传千古之作。本诗开头写黄河奔流到海的场景,进而兴起“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感慨,中间抒写对钟鼓馔玉的蔑视,对圣贤寂寞的悲慨,甚至说“但愿长醉不复醒”,结尾表示要以美酒同销万古愁。作者感情中忧愤苦闷的成分可以想见,但我们读这首诗时,却并没有那种压抑感,而是感到全篇气势豪放,如大河奔腾,浩荡而东,具有一种不可抑止的力量。这固然由于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段,同时也跟诗人具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乐观信念有密切联系。例如,一开头四句本是抒写人生易逝的悲慨,但诗人用来兴起这种悲慨的艺术形象“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却是极为雄伟壮观,具有一泻千里的豪迈气势。这种艺术形象本身带有李白的影子,或者说是李白豪迈不羁精神性格的象征,因此下文的人生易逝之悲就自然成为李白这一豪迈不羁的狂士的悲慨,而毫无寒苦局促之志。结尾处虽说到“万古愁”,但是这种浩瀚如海的万古愁在诗里面是作为被消除的对象。“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给人的感觉,是诗人的豪纵之气压倒了万古愁,因此,虽是饮酒放歌,却无颓废之感。

与此同时,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山水田园诗则更多的体现出气韵超越形式和技巧而通过神会去领略美的审美特征,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句。每句都意在言外,只有认真品读才能领会其中的旷远宁静之美,这甚至是一种无以言表的哲学层面的感悟,更体现了一种气韵的意境美。

作为大漠边塞诗派的代表,高适的《别董大》千古流传:

“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像“千里”、“天下”这一类的词在唐诗中极为常见,如“念天地之悠悠”、“海内存知己”、“功盖三分国”等,这首先表现出创作主体心理上的一种气概。“天下谁人不识君”一句让本来送别之诗的伤感化为所赠壮语,一种饱满、充沛的对生命的热情灵动活跃地展现出来。

诸如其他的郊寒岛瘦,刘白并处,再如诗鬼李贺等,都各有自己特色,个性鲜明,各领,体现了气韵所具备的对个体生命的独立意识。而他们共同组成的唐诗也就将“气韵”那种浑然天成又个性鲜明的审美特征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5结束语

总之,无论是纵观还是横品,唐诗都将气韵的几处鲜明的审美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作为中国古代基本的审美形态,“气韵”在唐诗中达到了最高峰。

气韵是中国人经过长期的审美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其在艺术范畴表现着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和最高境界。唐代诗歌艺术受中国文化特质的规定和制约,以独特的音韵、格律、章法探寻着自然界深妙的形式的秘密。气韵使中国古典诗歌具备了艺术美,成为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和符号,同时唐诗又无疑成为气韵的一次具体化,或者说唐诗艺术又一次更深刻地体现了气韵生动与人性之美。

参考文献:

[1]聂石樵.唐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王明居.唐诗风格美新探[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7.

表达豪情壮志的诗句篇6

关键词:盛唐诗歌;美学风貌;自然美

雄浑悲壮是盛唐诗歌的一大美学风貌。大唐帝国建立后,国家空前统一,经济日益繁荣,国力空前强大,民族自信心得到了最大程度地发扬。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种以壮伟雄浑为美的时代审美观。在诗歌领域,同样也表现出这样的美学倾向。

初唐四杰,已发出对壮美诗风的召唤。王勃首先要求诗人的“雄笔状词”,杨烔对这种壮美诗风又提出具体要求,即“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醉”。在当时的诗中,“雄笔壮词”及“健举”之气俯首皆拾,即使是抒发不遇之叹、身世之盛,也能在悲中见状,无委靡之志,这种“健举”之风,已是盛唐气象的先声了。

进入盛唐,在继承“汉魏”风骨及“四杰”的基础上,诗歌以“雄壮”为风已近乎一个完美的境界。所以南宋严羽在《答吴景仙书》中说:“盛唐诸公诗,如颜鲁公书,即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严羽还认为,以“雄浑悲壮”四字评唐诗,最为贴切。“雄壮浑厚”也好,“雄浑悲壮”也好,都是指一种壮伟豪健的气势。严羽说:“李杜公,如金擎海,金象渡河。”强调的就是这种气势。杜甫还认为,作诗须“有凌云健笔,有擎鲸鱼于碧海之力(《戏为六绝句》之

一、四)强调的也是这种气势。而这种气势,又是蕴含在浑成统一,不可句摘的艺术整体之中。沉郁而不浮薄,浑厚而不浅陋。读盛唐诗,确能使人在气势上领略到一种自然浑成的壮阔之美。

李白作为我国历史上值得骄傲的一位诗人,他的前半生在国力昌盛、文化繁荣的玄宗开元年间渡过。时代的风气,陶冶了他的气质,开阔了他的胸襟,更造就了他桀骜不驯,豪放不羁的性格。他的诗以澎湃豪放的气势,奇特瑰丽的想象,清新自然的语言,飘逸不群的风格,抒写济世的怀抱,表现蔑视权贵,反抗礼教,争取个性自由的精神,揭露社会政治的黑暗,成为反映盛唐诗风的一面镜子。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裴十四》)“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江上吟》)是李白对其诗歌雄奇豪放风格的自我描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则是杜甫对李白诗歌风格及艺术魅力的高度评价。“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诚。”(《梦游天姥吟留别》),“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中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奔王道中》五首之四))))),也都无不体现出一种雄浑、悲壮、豪迈、旷达的精神情怀。

真所谓,读李白诗,宛如遥望长江大河奔腾直下的壮阔情景,倾听寥廓天宇传来暮鼓晨钟之声,使人受到一种强烈的力的震撼和情的激发。

李白常自比为大鹏,任意遨游于天地之间,诗句里洋溢着一种涵天盖地的雄浑之气。他并不是没有忧愁,李白经常把“愁”字挂在嘴边,诸如“愁疾”、“愁颜”、“愁发”、“愁肠”,不一而足。但读其诗句,我们不难感到,李白愁的有力,愁的气派。正如他的名句“举杯销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显示的是强者之愁,在愁中有一股浩然奇气。

杜甫忧国伤时,谴责战乱,体恤民瘼,其诗情感深沉,蕴含深广,笔法深曲,语言遒劲,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既与诗人的性格,遭遇有关,又与自己的审美理想是分不开的。

杜甫对诗的要求是写真传神,作为这种审美要求的实践者,杜诗写时代之实,道性情之真,传事物之神,达到极至。诗人之肺腑肝胆露于字里行间,使人愁、使人愤、艺术力量震撼人心。

“无边落幕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壮而敢怆;“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壮而凄丽;“锦江去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壮而深沉;“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去接地阴。”壮而萧森。以上所云,情思各异,而壮则一。可见杜甫胸中气吞八慌,笔下包举山海,其诗自有宏大壮阔之美。诗人对社会充满信心和责任感,他虽忧国忧民,但决不做一介懦夫,消极。

写于安史之乱期间的《壮征》,忠实记录了战乱中的民生疾苦,却仍相信国家将气中兴。他漂泊西南之际所写的《登楼》,在痛心“万方多难”这句把大唐比作北极星,相信它不会沉沦。他在《汉江》中说,“落日心犹壮,秋风痛欲苏。”在《凤凰台》中说“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在《洗兵马》中说“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在安史之乱那些最阴霾的日子里,他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投身于社会和参与政治的热情,高度的自信和自尊,致使诗中所体现出的浑然之气脱颖而出。

最能体现盛唐诗歌雄浑悲壮这一美感特征的,当推以边塞诗人著称的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了。他们四个同属边塞诗派,但诗歌又各具风格。高诗偏于遒质,岑参偏于奇逸,李诗在凄宛中见古质,王诗于明丽中见雄豪。其他可属盛唐边塞诗派的诗人,如王翰、王之涣、崔颢、常健、张谓、刘湾等诗人的诗,也各具面目。但不管他们个人风格有所不同,他们的边塞诗都共同体现了盛唐诗风雄浑悲壮的阳刚之美。他们的边塞诗,或写战斗杀伐,或绘塞上风物,或抒关山别情,即从题材本身,就有壮伟之气象了,而通过这样的题材,寄托的又是进取之志,昂奋之情,悲愤之感,就更能造出闳肆的境界了。

高适以政治眼光议论边防之得失,其诗确有悲壮的特点,但在“悲”中有深沉的忧愤,在“壮”中有浑朴的气质。他的边塞诗是胸中之情的自然流露,是他性格气质的艺术外观。由于他长期身处下层,对国事民情有较深的体察,形成了与杜甫相近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所以他的边塞诗中,“豪放”之中有深沉的忧虑和苦闷,在“悲壮”中有对现实矛盾的冷静和认识。他的前期边塞诗多写壮志豪情,但又流露出深沉的不遇之慨。后期边塞诗虽不如前期那样有思想深度,但艺术上更加成熟。作为盛唐边塞诗杰出代表的《燕歌行》,虽有诗的性质,但它是“有感”而发。所感何在?在诗中,高适流露出对这场战争必要性的怀疑和对朝廷发动这场战争的不满,有对战士们的同情,但主要抒写的是一种慷慨悲愤之情。其抒情激烈而不沉缓,强劲而不轻柔,端正而不婉曲。“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对照鲜明。不由得使人感到诗中回荡着一股苍凉悲壮之气。这正好体现了盛唐诗歌那种壮伟雄浑的审美倾向。

善于通过意象来抒写自然真情,具有天然浑成的自然美,是盛唐诗歌中又一美学风貌。西晋陆机强调:“诗缘情而绮靡”,表明了人们对诗人的抒情性和语言艺术的自觉认识。南朝诗人创作追求“事增华”,大大发展了诗的语言美,而更重要的是诗人对意象的创造更加自觉了。

“象”的概念在这个时期进入文学理论,表明了人们对文学的具象性有了明确的认识。而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所应着重表现的,是诗人的主观情意。诗只有形象而无意境,就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诗中的象,必须包含情意,是情意相合的产物,这就是意象。

以意象抒情,情含于象外,才能达到“深文隐蔚,余味曲包”(《文心雕龙》隐秀)的艺术效果。在这一方面,盛唐诗人在融会建安、六朝之长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了意象抒情的经验。

盛唐诗歌汲取了建安六朝文学善于体貌壮物的长处,创造了情意交融,浑成壮阔的意境,但它又不同于六朝文学的镂金错采,而具有清水芙蓉般的自然美。意象契合,无迹可求;语言质朴,情韵深长。所以,严羽又认为:“盛唐诸人,唯在兴趣。”(《沧浪诗语》诗辩)他这里所说的“兴趣”,与宋代“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相对而言,指的就是饱含情感的艺术意象所具有的美感。这种美感,寓于言象,却又超于言象之外,是一种晚唐司空图所谓的“味外之旨”。(《与李生论诗书》)。强调兴趣,也就是强调诗歌的抒情性和意象鲜明,余味无穷的艺术特征。

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中这一方面最为典型。他们重在发掘自然之美,或清幽宁静,或雄奇壮美,或明丽澄净,或悠闲自得,创造出物我浑然的境界。

王维可谓一位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大师。“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辋川别业》)这是自然界清爽之美。

“秋山敛余照,飞鸟遂前侣。新翠时分明,夕岚天处所。”(《木兰柴》)是自然界万物和谐之美,运动之美。“荆溪白石处,天寒红叶锦。”(《山中》)是深秋山林的宁静美,气节变化之美。

甚至在送别诗中,诗人也用景语来拟定诗的色彩基调。孟浩然的诗,如《宿桐庐江寄文陵旧游》,《宿建德江》,更是善于撷取孤月、疏雨、古木、风雪、幽壑、松月、寒钟等景物,融入旅思、乡恋、客愁、风情,表现一处幽远似陶渊明者,着力于写意而着色较浓。也有说孟浩然的刻画有似谢灵运者,着力于写貌,而不乏勾勒之处。互相比较,不难发现时代气息折射到作品中的声色与情思的区别。但也正好说明孟浩然山水诗中具有的盛唐气息,使大自然与他个人的性情得到了统一。

以上通过颇具代表性的诗人及作品分别论述了盛唐诗歌的两大美学风貌。实际上,盛唐诗坛群英荟萃,他们大多都自觉地将这两大风格统一起来,形成了盛唐诗歌总的风貌,那就是一种饱含豪迈悲壮之情的生动艺术形象的阳刚之美。

参考文献:

表达豪情壮志的诗句篇7

日近觚棱,秋渐满、蓬莱双阙。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把酒送君天上去,琼玉琚玉佩軝鸿列。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

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不洒世间儿女泪,难堪亲友中年别。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

赏析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是南宋词人严羽创作的一首词。词上片着重叙事,写廖叔仁于秋天去朝廷任职,勉励他要重名节而轻富贵;下片着重抒情,慨叹自己关心国事,有政治抱负,虽年老不变,但仕途失意,最后抒发与廖叔仁分手的伤感。

这首词写得气势豪迈,饶有兴味。将作者的那种淡薄功名、慷慨悲歌的气韵,生动地表达了出来。

它是作者送友人廖叔仁去京城赴任时所作。廖叔仁,生平不详。阙,宫阙,这里指南宋朝廷。“日近”两句是说临安的宫殿巍峨,高高的觚菱仿佛接近红日,宫廷一带秋色也颇浓了。临安附近,钱塘江每年阴历八月涨潮,极为壮观。“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点明时间地点,说廖叔仁于秋天去京城临安。“富贵等浮云”,不慕富贵,视若浮云。这两句是勉励廖叔仁,说大丈夫应当不贪求富贵,而要看重名誉节操。

“天下事,吾能说”表明作者关心国家大事,有见识,有主张。“今老矣,空凝绝”,抒发自己政治抱负和才能不能施展,如今垂垂老矣,留下的只是满怀愁绪了。结句说:与廖叔仁分手后,若问相思之情何如,只要今后在镜中看到满头萧萧白发,便可说明愁绪之深了。

全词写得气势豪迈,风格雄壮,上片描绘临安宫殿雄伟,并以钱塘怒潮作陪衬,众臣整齐肃穆,显得形象雄伟,境界开阔。“丈夫儿”两句,劝友人砥砺名节,言辞慷慨,语言峭劲有力。下片先诉说自己有政治见识和才能,志不伸,但雄心未已。词中连用的四个简短的三字句,在语气上形成短促顿挫,从而更有效地表达了作者的这种矛盾、焦急的心情。“对西风”两句,借典抒情,壮怀激烈,是这首词豪迈雄健格调的最激越处。末尾仍回到送别的本题上来,表现了送别的伤感,但仍然气豪笔健。“不洒”两句,是对偶句,化用成语典故而不露斧凿痕迹,显示出作者的语言功力。

鉴赏二

严羽为宋代著名诗歌理论家,亦有诗词创作,仅存的二首词中,以此词为佳。词题表明这是首送别之词。阙,宫阙,这里指代宫廷,南宋京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

上片以叙事为主。开篇点明节令,“秋渐满”三字又为全词奠定慷慨悲壮的基调。觚棱,宫阙转角上瓦脊砌筑的方角棱瓣之形;蓬莱,传说中的神山;双阙,宫殿前面高耸对峙的门观。前三句是说秋色渐浓,临安城中那富丽辉煌的宫殿,觚棱高高地仿佛抵近秋日。此处同时又有寓意友人从此将得近天颜之妙笔。次写此时正是八月钱塘江潮之际,具体点明时间与地点,“潮如雪”又是在向友人暗示朝中党争复杂、官场险恶,稍有不慎即有被“潮头”吞噬之患,由此可知其对友人的一片真诚之心与二人关系之密切。“把酒”两句意谓今日美酒相别,明日你就将与那些身佩琼玉的朝廷大臣们一起排列整齐地朝觐天子,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京城供职的羡慕之心。丈夫心。丈夫儿,即男子汉大丈夫,此处因声调关系作了如此改用。“富贵等浮云”,等,等同,此句化用《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若浮云”,奉劝友人切勿贪慕富贵,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名誉和节操。其情殷殷,可谓用心良苦。

过片连续四个短句,形成顿挫急促的气势,表达了作者激切而又矛盾的思绪。说,主张或学说之意;凝绝,凝结、断绝。这几句的意思是:自己虽隐居于湖山之间,却随时关注着国家天下大事,并有自己的见识和主张,但如今将老、仕途无望,一身抱负已是成空,满腔热血无从施展,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愁怀。接下两句愈深一层,说自己面对凄厉的秋风,亦如东晋王敦酒后吟诵曹操的著名诗句,虽垂暮之年仍是壮心不已,希望能有机会一展宏图,以尽拳拳报国赤子之心。“不洒世间儿女泪,难堪亲友中年别”二句为倒装,这里点明了作者正当中年,人到中年逢与好友相别,是多么令人伤感和难堪,但又不能像儿女们那样在分别时挥洒眼泪,“不洒”,是说不能洒,这是多么地使人感到痛苦啊!结尾几句是对友人说:咱们这次分别以后,要想知道彼此的思念之情何如,今后只需看看镜中的满头萧萧白发,就一望而知了。

表达豪情壮志的诗句篇8

【关键词】诗歌;语言风格;鉴赏

诗歌的语言“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我们在这里选几种常见的语言风格加以分析。

一、清新明丽

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清新之风常见于山水田园诗人,如陶潜的诗的特点主要是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这种风格的诗歌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形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诗词用语新颖别致,景致清新明丽,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感。

二、婉约细腻

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字里行间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诗贵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其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

三、豪迈雄奇

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其诗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

四、悲壮慷慨

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时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王昌龄的边塞诗《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本诗虽然是“战地进行曲”,但所表现的并非好战的意识,而是体现深沉悲壮的生存力的较量,他对于英雄主题的发掘,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度。诗作首先将读者带进了绵延数千里的祁连山脉和青海湖之间,绝域的苍茫又通过连天的沉沉阴云表现出来。画面显得壮阔而苍凉。当时“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前两句的这两层渲染,使绝域深处的“孤城”之危令人胆寒。而“遥望”则含了无数期待。于是,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暗淡苍茫的景色里。

五、沉郁顿挫

沉郁就是深沉蕴藉。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如,处于盛世末期的杜甫,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而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常在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

另外,古代诗歌的语言还有朴素自然、含蓄委婉、幽默讽刺等等,这些也是近年高考中常常出现的题目之一,因篇幅的原因,我们不再一一详述。

参考文献:

表达豪情壮志的诗句篇9

关键词:豪放词豪放沉郁旷达飘逸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唐诗、元曲一样,也是标志着一个时代特色的文学样式。在北宋词坛苏轼可谓是一位独领的词家,他以诗为词,开拓了词的内容,提高了词的意境,开创了豪放词风。苏轼的词和他的诗一样,挥洒自如地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慨,时而豪放沉郁,时而又旷达飘逸,最能代表这种风格的是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现将这两首词作简要的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被贬黄州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词的上片主要写景,下片重在抒情,全词将无限的时间与空间任意驱遣笔端,将赞美古代英雄与抒发自己的怀抱有机结合起来,思想感情豪迈而又沉郁,景色画面雄伟而且壮阔,历来被誉为“古今绝唱”。

词的起笔两句高唱入云,气吞万里,展现了一个引起人们兴亡之感的壮阔雄浑的境界。浩浩江水日夜东流,波涛汹涌奔腾不息,千百年来多少英雄豪杰,就像这滚滚流逝的江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浪淘尽”三个字将“千古风流人物”都包容在内,囊括其中,欲擒故纵,谋形蓄势,为下文特别提出赤壁之战的英雄豪杰作铺垫。这两句把千古江山与风流人物合写,创造了一个气势奔放、雄浑豪放的诗一般的意境,既点出了“怀古”的题旨,又隐含蕴蓄着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无限感慨,这是登高望远时的所见所感。三四两句由前面泛泛的江山、人物之感收缩到具体的历史人物与事迹上来。在“赤壁”的前面加上“三国周郎”,为后面写周瑜先蓄势一笔。作者自知所游的赤壁并非真正的赤壁之战的古战场,而是“传云曹公败所”,所以说“人道是”,这就避免了历史的考究。“乱石穿空”三句正面描写摹绘赤壁江山的景色。“乱石穿空”一句写仰视时所见高山林立、奇峭高峻的形象,重在描其“形”;“惊涛拍岸”一句写俯瞰大江时所见的奔腾气势,一个“拍”字写出了惊涛击岸的声响,重在状其“声”;“卷起千堆雪”一句写江面波澜壮阔,惊涛汹涌澎湃,有似“千堆雪”,突出了浪花四溅,一片洁白,重在绘其“色”。这就从形、声、色三个不同角度充分调动了人们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使人有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目不暇接之感,画面感十分强烈。这三句江、山合写,而以写江为主,照应起句“大江东去”,描摹得形象生动鲜明,意态雄深纵横,撼人心弦,为下片追怀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烘托了环境气氛。“江山如画”四个字高度概括了上面的景象。面对如此陡峭险峻、雄奇壮丽的江山胜景,“人非木石岂无感”?更何况这位“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却怀才不遇、险遭杀身而贬居黄州的作者又怎能不感慨万千呢?于是,触景生情,睹物思人,自然吟出“一时多少豪杰”一句,“多少豪杰”当包括曹、孙、刘三方。这两句仍然是江山、人物合写,却以写人为主,照应了开头的“千古风流人物”,但起笔指“千古”,这里缩小到指三国“一时”,这就自然而妥贴地引出下片要尽情赞颂的英雄人物周瑜。这样承上启下,词意不断,词情满怀,极见功力。

词的下片前五句,用特写镜头着力刻画年轻统帅周瑜的形象。起笔用“遥想”一词点明题旨是在“怀古”,并领起下面五句。赤壁之战时,周瑜与小乔结婚已有十年了,并非“初嫁”,作者如此运笔,是要以美人来烘托英雄,更见周瑜的英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足以令人艳羡。因此,“小乔”两句看似闲笔,实则是借美人新婚、春风得意,来烘托、渲染周公瑾少年豪杰、“雄姿英发”的。周瑜挂帅时年仅二十四岁,因少年得志,世人称之为“周郎”,十年后与诸葛亮率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不可一世的曹操,赢得了这场决定生死存亡的大战的胜利,从而奠定了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面,使东吴雄踞江东,这样的人物自然是值得苏轼钦佩和赞美的。“羽扇纶巾”两句是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身当大敌,沉着冷静,镇定自若,依然一把羽扇,一身儒服的闲雅风度,充分表现周瑜的才智韬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谈笑之间就把曹操的船队烧得精光,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精确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以上五句不仅写出了周瑜的赫赫战功,而且描绘了他风流倜傥、胸有成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将风度,可见在东坡的笔下周瑜这个英雄人物的形象的确是够饱满、极完美的了。这就为后文的对比造势、铺垫。

表达豪情壮志的诗句篇10

关键词:安史之乱;诗风;胸怀;沉郁顿挫;忧国忧民;国破家愁;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封建社会由上升阶段进入没落阶段。安史之乱前后达八年之久,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百姓民不聊生,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片黑暗,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受到了重创,文学也必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那么我们就走进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歌中,看看安史之乱对他的影响。

诗圣诗风沉郁顿挫,他的诗歌忧国忧民,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其实,杜甫的诗歌风格多样,由于他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745年间,正值安史之乱时期,因此诗风以沉郁顿挫为主。下面就以这两个时期的代表作进行对比,来展现安史之乱对杜甫的影响。

杜甫早期诗歌现存很少,《望岳》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之一。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赴长安参加贡举考试,结果落榜,于是就在齐赵一带(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四处漫游,结交不少好友,《望岳》大约就写于这一年。青年杜甫以这首诗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同时表现了自己的凌云壮志。

本诗所写的虽是泰山,但也是作者借歌颂泰山的雄伟,兼写自己的胸怀,表现了一种乐观积极的思想,虽然现在没有得志,但诗人相信自己定会终有成就,全诗风格遒劲峻洁,气魄雄放,例如明代的莫如忠在《登东郡望岳楼》一诗中感叹:“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整首诗全都洋溢着诗人的雄心壮志和豪情,是年少时期的杜甫所展现的锋芒。

然而,杜甫毕竟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大时代,很快,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杜甫的诗歌着力点就转到了江河日下的国家和在水深火热的人民身上,他的诗风也真正完全转入了沉郁顿挫。

《春望》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安石之乱爆发之后,各地人民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杜甫在逃亡过程中被抓住,遣送回长安,一路上见到国破山河的景象,悲愤交加,写下了《春望》。

同样是望,但是此时的杜甫望见的景色与当年已经大有不同。眼中曾经雄壮壮丽的河山还在,满是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曾经被层云激荡的胸怀因“感时”而酸楚,连鸟鸣声都引得一阵阵心惊。可以看见,诗人的着眼点已经完全由自己的雄心壮志转入人民的苦难,只想着这烽火连天,要如何才能与家人互通音讯。登上高峰抱负,一览众山的豪情,终究化作了深深地忧虑郁积在心。社会的动乱,使少年慷慨的高歌渐渐变成了老人沉重的叹息,这样的社会环境让杜甫广泛地接触到社会底层广大民众。杜甫由早期的雄心壮志,踌躇满志,变得专注于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况,忧思满怀。这是杜甫的描写内容由游历河山所观之景,变成动荡的社会状况,悲苦的人民生活。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通过“望”而一下子将时局,景物以及诗人的满腔激愤推到读者眼前,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上句写山河虽在,而国家蒙难;下句写浩劫过后,人烟稀少,草木荒芜,满目凄凉,昔日繁华,已成记忆。读此诗应时时不忘题目“望”字。望的意义是向远处看。望到如此景象,无限感慨不禁涌上心头,这便自然引出第三第四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溅泪”,是人见花而溅泪;“鸟惊心”,人听见鸟啼而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全”烽火,即战火;连三月,是说战火持续时间之久。这里说的烽火并不一定是诗人真的望到的,很可能是听到了长安以外战火未熄,是想象中的战火。极可能是家人在下句的“家书”中告知的。这两句,上写国难,上说家愁。国难家愁均由战乱而生。

宋代司马光在评论《春望》时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余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最后两句描写诗人的自身形象。杜甫因战乱被俘,到写这首诗时已有七八个月了,因昼夜忧国忧民思亲念家,愁白的头发,已经不停的脱落,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了。

这首诗开头从大处落笔,结尾回到自身。将国、家、己三者融为一体,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意境。在这首诗里,由景、物、人、事等组成的“境”,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完整地融为一体,蕴含着诗人对于国破家愁无限悲痛之情,忧国思家之意。自此,他的诗风也真正完全转入了沉郁顿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