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翻越远方的大山十篇翻越远方的大山十篇

翻越远方的大山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08:26

翻越远方的大山篇1

最后,刘翔以12秒95的成绩让全世界人认同了他,让全世界认同了中华民族的存在,刘翔以12秒95的成绩击败了世界“跨栏王”阿兰·约翰,让刘翔成功的翻阅了那座大山,12秒95使刘翔成为了“亚洲飞人”!

如果我们以生活中的某个学者为目标,不断地去努力的话,有朝一日你就可以超越他。比如,我们故乡出了一个状元,我想要成功,就要以他为目标,要超越它。我只是茫茫无边的大海中的一条小鲤鱼,而我的目标就是一道大龙门,我要翻越他才会获得成功!

我们不要以考试的成绩100分为目标,也不要以生活的成功为目标,更不要以之后的前途为目标,我们应该以对手或者队友为目标,去超越它!自己努力了,不成功也没办法,但我们要记住一点:你努力,也许会获得成功,也许会失败,但如果不努力,就不可能成功。

翻越远方的大山篇2

两次和老爷岭擦肩而过,第三次也是波折重重

很久以前,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关山的老爷岭上,有座老爷庙,庙前,有位老人家,义务为翻越关陇古道的行人送上一碗小米汤。故事还说,翻越关陇古道的行人,清早出发翻山,当走到老爷岭时,早已饥渴难耐,一碗小米汤,让他们顿觉气力倍增。也有人说,这家人三代在老爷岭上行善事。当年,解放大军翻越关山,王震将军还喝过那里的小米汤呢!

初闻此故事,大为感慨:山野之中有仁人君子!老爷岭,从此就印在我的记忆中了。

可惜,时机总是不凑巧。这些年,去过陕西陇县,多次到过甘肃张家川、清水等地。也有两次翻越关山的机会。一次,计划从陇县翻越关山,谁知,大雪封山,道路难行,只能作罢。另一次,到张家川寻访秦人遗踪,已经到了关山脚下的马鹿镇,却又赶上多日阴雨,雨大路滑,只能望山兴叹。

好在,去年夏天,有了第三次的寻访机会。这一次,我跟随玉帛之路的考察团,沿途考察渭河两岸的古遗址遗存。关陇古道是丝绸之路上最复杂的地段。人们所说的丝绸之路的南北中三道的划分,第一次区分,就是从关陇古道开始的。丝绸之路出长安往西,大体有回中道、关陇古道等的区分,而在关陇古道上,还有三条支线,再加上从张家川到礼县的南北线路,使得关陇古道有了丝绸之路上最复杂路线之称。沿着关陇古道,翻越关山,自然也是这次考察的重中之重。

去年的考察,前后近十天,翻越关山已经是这次考察的尾声,也可以说是压轴戏。从开始参加渭河的考察,我就希望这次能够翻越关山,去看看老爷庙。

翻山难,翻越关山更难。如今,我们借助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翻越关山还有如此大的难度,更不论汉唐时节,车马步行了。

早上八点,我们离开陇县县城,在路边购买了两个西瓜,十几个大饼,作为翻山的必要准备。然后,车出县城往西,便赶往25公里外的固关镇。固关镇是陇县西部的一个大镇,也是关陇古道上的一个节点,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1949年,王震将军指挥部队在此击溃马继援部的精锐骑兵,彻底令马继援等胆寒,为进军甘肃,解放兰州扫清了障碍。

陇县地处山区,大体上在关中盆地和关山的接合部。关山古时有大陇山和小陇山的划分,我们所要翻越的是小陇山,其实就是六盘山南段的别称,古称陇坂、陇坻。它从陕西省陇县西南,延伸于陕甘边境,接近南北走向,延绵约100公里,主要由大理岩、片麻岩、凝灰岩构成,海拔2000米左右。整个关山山势陡峻,为渭河平原与陇西高原的分界。

古人翻越关山,有秦家源古道、咸宜关道和关陇古道三条路线。唯独关陇古道最有历史文化内涵。

关山深处,芳草萋萋,秦人马场有遗存

过固关镇后,山路更加崎岖。关陇古道从固关镇而来,翻越关山,到达马鹿镇,然后分为南北两支,向西北的一条,经闫家店、弓门寨(今恭门镇)、张川镇、龙山镇、秦安陇城,西行经秦安县到达天水;另一条南下弓门寨、樊河,经清水县城再到天水。

按照计划,我们要在公路尽头停车,据说那里距离关山老爷岭只有五六里的路程。然后,徒步翻山,抵达张家川县马鹿镇。这样,我们就能真切地体验到古人翻越关山的真实心境了。这对于我们而言,也是一条最为理想的路线。

过了固关战斗纪念碑,山路上的车忽然少了。路边的标牌显示,我们已经进入了林区。大家庆幸,这下终于可以顺利沿着关陇古道,翻越关山老爷岭。走了十多分钟后,山路越来越陡峭,路边也没有什么村庄了,行人更是寥寥。不久,路上出现了两个对立的铁栅栏路障,给公路留了狭窄的通道,我们乘坐的中巴车是无法通过的。

前行无路,只能后退,下山返回固关镇再做打算。此时,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了马鹿镇那边。很快,我们就联系到了张家川的朋友,他正准备前往马鹿镇,等待我们会合。不过,据他们说,张家川也是细雨霏霏,但这种天气,似乎不会影响我们攀登老爷岭。返回固关镇,我们沿着一条国道,在关山的山谷中穿行。这似乎是一条专门为旅游而修建的路,所走过的地方都是风景绝美之地。在公路的最高处,还能看到一处关山马场。

最早有目的地开发关山的人,应当是秦人。秦人原本在东方,周朝初年被发送到西北,起初在甘谷一带生活,后来其活动中心又发展到了礼县一带。此时,秦人才算是真正在西北戎人的夹缝中立足了。即便如此,秦人也多次遭受重大打击。后来,秦非子为周王养马有功,秦人分宗,然后才开始翻越关山,开拓张家川一带,关山马场从那时起就是秦人重要的养马之地。

此时虽然是盛夏,但在关山之中,却感觉不到炎热。在公路边,我们一行人暂做歇息。只见山中绿草如茵,绿得让人一看就不忍离去。四下里的草原一眼望不到边,草地上成群的牛马在悠闲漫步。黑色的骏马,黄色的犍牛,唯独看不到羊群,似乎这里还继承了秦人善于养马养牛的传统。

这条路和我们要翻越的关陇古道是殊途同归。似乎,关陇古道走的是直线,这条道路则相对蜿蜒迂回。

山间石板路,依稀曾闻车马声

中午12点多钟,我们抵达张家川马鹿镇,和当地文化部门的朋友们会合。此时,再次确认一个消息,马鹿镇通往关山老爷庙的路应该是能通行。这真是一个好消息,没有想到惊喜来得如此之快。

我们再次出发了。通往老爷岭的路就在马鹿镇边,路况不好不坏。我们走的都是乡间砂石路,刚下过大雨,地上湿漉漉的,天上的云层很低,似乎有些风雨将要来临的感觉。山中,看不到大片的黄土,入眼的只有绿色以及牛羊马,再就是各种野花。

山路崎岖,车行缓慢。下午1点多钟,总算抵达了前进营地。这里是一个丁字状的山沟。从山中延伸下来的一条大沟,直溜溜和我们所在的山沟交会到了一起,形成一个宽阔平台,几辆车正好停放。

向导王成科老先生说,这里距离关山顶的老爷庙大约有5里路。下车,吃了点西瓜、大饼,算是午餐,然后我们就走上了登山之路。

此时,景色又是不同。山间风景极美,有点欧阳修笔下的“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感觉。一路上,不时能见到牛羊,它们站立在草原上,如同珍珠撒在绿毯上。而草原上的骏马则要调皮许多,它们时而仰头四望,时而低首觅草。小雨丝丝之中,大家对穿越关陇古道充满信心。大家纷纷穿上了长袖衣衫,带上了雨伞。此时,我在想一个问题,当攀登到关山顶上,我们还能见到那位三代为路人赠送小米汤的老人的后人吗?

沿着山路缓慢而上,并不难行。一条溪水顺着山势哗哗向山下流淌,这难道就是诗歌中所唱的“陇头水”吗?走了二三十分钟后,前面又出现了两个山谷。带路的王老先生说,这两条路都能通到老爷庙。不过一条绕得远一点,一条近一点,远者道路平坦,近者道路崎岖,相对难行。不过他又说了一句,近的路上有关陇古道的遗迹石板路呢!自然,大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近路。

近路,果然要陡峭许多,越往前,越难走。跨过小溪,走不多远,就是大片沼泽地,好在这里山坡比较陡峭,水大多流入山谷,汇成溪流,看似沼泽,实际上,水仅能没过鞋口。奇怪的是,沼泽地中,树木也非常多,而且非常大。

我们在沼泽地的树林中慢慢穿行。忽然,有人喊,石板路。顺着喊声往前看,果然看到散落在丛林中的石块,它们依次排列,在山坡上向前延伸。这处古道遗迹长二三百米,宽3米许。石块原先是平整的石板,在无数车马行人的碾轧踩踏之下,已经分裂成了石块,如今又被厚厚的尘土、碧绿的草丛所遮盖。只有这些石块露出了地面,向人们无言地诉说着它们曾经的往事。

从石块和道路边的大树来看,它们曾经历过漫长的沧桑岁月。

老爷庙,陇头水,万古不变离愁曲

沿着古道遗迹,我们慢慢向山顶攀登。越接近山顶,山路的坡度越陡峭,路最后变成了一个深深的大沟。这大沟就是2000多年来,人踩马踏,车碾风吹之后形成的。

我们尽力向山顶上爬去,然后顺着山顶往前而行。山顶上,视野自然开阔许多,半山腰牛羊历历可数。出发时,严整的队伍现在则拉成了长龙,前面速度快的人,早已到了山顶,后面进展缓慢的人,却还在半山腰。远方的山坡上出现两座建筑,一新一旧,新的似乎是通信发射塔基站。而旧的则是小庙宇,这就是老爷庙了。鼓足气力,奋力向山顶攀登,十几分钟后,就到了老爷庙前。

老爷庙,所在位置正好在关山山梁之上,绵延起伏的关山,在这里有一段凹陷,地形类似于马鞍状。关陇古道自东而来,然后翻越关山后,向西而去。老爷庙紧挨着关陇古道的北侧。关陇古道上的老爷庙,曾被很多人写入笔记中。其实这是一座非常小的庙,两间起脊瓦房,一圈篱笆墙,有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觉。这是座山间寂静的小庙,自然也看不到了当年来来往往的商旅使节。或许是修通了新建的公路,才让关陇古道彻底寂静了下来。传说中的有仁人之风的老人也消失在岁月深处了。

老爷庙,在翻越关陇古道的人心中,如同大槐树对山西移民一样,是离别家园的一种标志。《元和志・秦州》记载:“陇坂九回,不知高几里,每山东人西役,到此瞻望,莫不悲思。”所以就留下了“西上陇坂,羊肠九回”之语句。

或许,老爷R前的小米汤,就是故园留给他们的最后记忆。许多充满离愁的《陇头水》就是途经这里所作。翻阅古诗词,大凡和陇头吟、陇头水有关的词,多写的是悲伤离别:

“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西上陇坂,羊肠九回。”“衔悲别陇头,关路漫悠悠。”“陇头征戍客,寒多不识春。”“塞外飞蓬征,陇头流水鸣。”“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陇头秋月明,陇水带关城。”……

对古人而言,西出长安,遇到的第一座大山就是关山,他们背负行李,沿着关山,在多条交叉山谷中的缓坡上艰难地翻越大山,他们往往要用六七天时间,才能翻越关山。这山,自然就成了他们心中的地理坐标,既有告别亲人的离愁,也有未知前路的迷茫。在多种心理作用下,“陇头水”也从汉乐府的横吹笛曲,演变成表达离别愁绪的词牌陇头水。陇头水,也注定成为诗歌史上一面独特的旗帜。

翻越远方的大山篇3

依照“黄河文化考察计划”,在完成豫、鲁、晋、陕、蒙、甘、宁等地区黄河沿岸文化考察任务之后,我於1989年7月到达青海西宁,准备对黄河上源地区进行考察。我深知这是黄河文化考察中最艰难的一段,也是最具危险性和最具考察价值的一段。为此,我在西宁休整了十几天,一是为适应高原反应,二是为办理有关手续、查找相关资料,以及选定向导翻译等各项准备工作。

一切就绪后,我怀着几分激情、几分兴奋、几分困惑、几分心惊,向黄河源进发。

倒淌河之惑

7月的青海极美。沿着山间公路蛇行,一路景色令人称赞。蓝天白云下面是青翠的山峦,山峦下流着清澈的河水。小河顺路而行,水绕山流,峰回路转,景随路移。小河里游着自由欢快的鱼儿,山林中不停地传出悦耳的鸟叫声,置身其境,不禁让人顷刻间忘掉一切生活中的烦恼和忧愁。

行走之中,突然有种怪怪的感觉。原来,眼前这条小河的流向不对。我前进的方向是南方,而眼下的小河却是明明向西流的,并且有很长一段距离的流程了。难道是我在山间迷失了方向?停下车,我从包里取出指南针确认一下,结果我行走的方向没错!我的疑惑越来越强烈。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河流一般是由西向东或由北向南流淌,为什么眼前这条河却由东向西流呢?

请教向导后得知,这条河的名字就叫“倒淌河”,它东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蜿蜒四十多公里,是青海著名的景点。关于“倒淌河”的由来,有三种传说:一是流传在日月山东边汉族民间的说法,说是当年文成公主走到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已,流泪西行,公主的泪水便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流;而在日月山西边的藏族中流传的则是另一则神话,说是龙王派他的四个儿女造南北东西四条河流,最小的女儿造西海时需要108条河水,但她只找到107条河,最后一条河怎么也找不到,于是,聪明、狡黠的小龙女便从日月山倒着牵来一条河,这条河便是倒淌河;第三种说法是,这条河是龙王的一根倒须变的……

传说虽然令人神往,毕竟是传说,我听后依然迷惑,这条小河为什么会奇怪地倒淌四十多公里奔向青海湖呢?青海湖到底要比这里低多少?造成河流倒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样倒淌的河还有多少条?带着这一串串的疑惑,我一路走,一路思考,这是我河源考察路途中遇到的第一个怪现象。看来前面茫茫探源路不知还会遇到多少怪事、怪现象。我必须有更多的耐心去面对,也必须有更多的决心和信心去接受和对待。

日月宝镜情怀

继续南下,远远看到左边有一座山,山顶上似乎还有建筑物,我忙问向导那是什么山。向导告诉我,这正是倒淌河的发源地“日月山”,山上的建筑叫“日月亭”,是当年大唐文成公主入藏时留下的见证物。

艰难地爬上“日月山”,坐在“日月亭”中,我一面大口喘气,一面环顾四周景色。北面是绵绵不断的小山景,刚出都市,农业气息还很浓,南面是重重高山峻岭。山坡青草无际。草虽不高,但也青绿青绿的,草地上牛羊成群。我知道,我已进入草原牧区,“日月山”显然成为农区和牧区的分界线。

我这里还气喘吁吁的时候,向导已经讲起了“日月山”的故事:当年文成公主入藏经过这里,登山远望长安方向,思乡之情越加强烈。再往南走距越近,而距长安却越加遥远,此行入藏也许再也无回长安之机会,于是文成公主从怀里取出母亲送给她的日月宝镜,看着看着,泪流满面。她似乎听到母亲送她上路时叮嘱的话:啥时想母亲、想家乡了,就取出宝镜看一看,就能看到母亲,看到家乡……文成公主揣着宝镜,思绪万千。往前走,自己的幸福、安全是未知数;往后退,大唐的和亲计划难成,父皇的宏大愿望不复存在。最后,文成公主决然把日月镜摔碎在山头。入藏后,她把大唐文化、艺术、农业技术等带入,并同松赞干布一起为发展,汉藏团结做出了伟大贡献。从此“日月镜”永远地留在这座山顶,这座山被后人称为“日月山”。

我想寻找宝镜,看一看大唐盛世长安城的繁华景象和大唐皇帝的威仪。宝镜自然找不到,但文成公主为了民族大团结的献身精神和迎困难而上、决不退却的坚强意志给了我莫大的鼓舞。我暗下决心,不管前面的路有多艰险,我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完成黄河地区的文化考察任务。

化石峡之夜

河源地区自有河源地区的特殊气候,没有出发的时候尽管已经查阅了大量资料,对河源地区的地理、气候等条件有了大概了解,但真正到了实地,才知道一切远比资料介绍的情况复杂多了。

一步一步向前走,一步比一步更加艰难,路上也越来越少遇到人。这天下午,刚翻过一座山岗,六匹快马载着身背猎枪的藏族青年向我迎面飞奔而来。我一看,远处大山作背景,草原作映衬,骏马猎手飞驰,多美的一幅构图!忙取下相机,对准六个年青人按下了快门。谁知这下竟惹上了麻烦,只见六匹快马将我围在中间,其中两个年轻人跳下马就抢走相机,并有对我动手的意思。正在危急时刻,翻译忙上前阻拦,并用藏语向他们交涉。叽里呱啦了半天,几个年轻人居然对我笑了起来,不仅归还了我的照相机,还将我们送了一程。原来,藏族青年误以为我手中是什么凶器,倒也是,他们可从来没有见过此等玩意儿!

一场虚惊过后,翻译告诉我前面的山口叫“化石峡”,是前往河源的必经之路,也是进入地区的一条通道。这里天气变化无常,夜里更冷。我想现在毕竟是夏季,再冷能冷到那里去。不料,转眼间阴霾密布,翻译说要下雪了,话音刚落天空就飘起雪花,而且越来越大,雪拌着风,风夹着雪,迎面扑来。温度急剧下降,冻得我牙齿直打架。翻译看看我说:坚持住,现在还是白天,到了夜里会更冷的。两小时后,雪停了,天晴了,太阳也出来了。这变化简直太快了!不远处两位藏族中年妇人走来,其中一位妇人怀中露出一个圆圆的婴儿脑袋,像小袋鼠一样。婴儿安静地躲在妇人胸部,左右两边藏胞自然合拢,把婴儿围得紧紧的,只有小脑袋露出来。我想刚才的风雪之中,只要母亲将婴儿脑袋收回胸襟,在母亲体温呵护下,婴儿是决不会受冻的。这幅情景,真像我过去曾见过一幅油画。是啊,母亲是伟大的,母爱是伟大的,黄河,这位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更是伟大的。

夜降临了,“化石峡”黑风口实在是冷。尽管我早有准备,上下两层棉衣,但被风一吹,仿佛没穿衣服一般,彻骨的冷。翻译告诉我,“化石峡”黑风口是经常冻死人的地方。事实证明,翻译的话没有错。那一夜冻得我确实难忍,一夜没有睡着,后半夜几乎成为僵尸。日出时我心中默念:谢天谢地,我还活着,没有被冻死在“化石峡”。

美丽的两湖风光

玛多县是黄河最上游的一个县,也是一个海拔最高,人口最少,面积最大,物产最丰富的一个县。玛多县有几大特色:一是黄河、长江均发源于这个县,被誉为“江河源县”;二是地下物产丰富,黄金、白银、铅、锡等闻名全国;三是玛多县曾多年成为全国首富县;四是玛多县有扎陵湖、鄂陵湖两大湖泊,水资源极为丰富。来到玛多,首先吸引我的就是被称为“万里黄河第一桥”的玛多大桥,再就是著名的两湖。

玛多大桥并不大,宽不足三米,长不过几十米,但它是黄河最上游的第一座桥梁。三四米宽的河面,不足一尺深的清流,湟鱼自由游动的这条小河竟是世界闻名的黄河的上游,走在桥上,不由得让人遐想多多。直到现在,我还时常翻出在这座桥上拍的照片回忆,我也每每思索,一条河流、一种文化、一个民族、一个人生,其源头都是弱小的、单纯的、不被重视的,但只要它承载着希望,就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带着第一桥的感慨,我来到了扎陵湖、鄂陵湖畔,这里水面之广,一望无际,这也是黄河上游最大的两个湖泊。当地牧专毕业的藏族小伙才旦,给我讲了两湖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善良的藏族小伙,他虽以打猎为生,但遇到弱小动物时却从不伤害,遇到受伤的天鹅之类的鸟类,他总会热心相救。后来,仙女被小伙的精神感动下凡做他的妻子,不久,被天帝发现,命令仙女立即返回天宫,仙女不肯离去,哭呀、哭呀……泪水就变成了两个湖。

美丽的故事,动人的精神,两湖许是仙女泪水形成的缘故吧,水产极为丰富,水质清纯,美丽的扎陵湖、鄂陵湖不仅是万里黄河上源地区的两颗明珠,更是仙女给藏族人民留下的极大财富。

星宿海与河源之迷

黄河文化考察虽非探险探源之旅,但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一步一步地向黄河源头靠近,正如《石钟山记》中所言:“美胜之景,往往在险远之处”。

告别两湖向上,水美草肥,湛蓝的天越来越低,云也白得炫目耀眼;极目望去,蓝天白云和草原连为一体,天地之间压缩、精华了许多物质,剩下的只有独立空旷的空间;而且一天一天地往上走,一天比一天见到的人少,有时甚至几天也见不到一个人,此时此刻,无论谁在此,也会感到天下之大,任我自由往来,“天下独我,唯我独存”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个时候,天、地、人自然和谐,自然统一,没有争斗、没有拥挤、没有名利、没有喧嚣,有的只是纯洁、空明和神圣之情。

道路越来越难走,眼前的水面却越来越大,大得望不到边,但仍有道路可穿行,这就是著名的星宿海,也是过去人们传说中的黄河源头。

星宿海由上千个大小不等的湖泊组成,大的几平方公里,小的几十平方米,甚至几平方米。星宿海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水呢?向导解释说,一是因为这里地势低洼;二是该地区降水量极为丰富;三是雪山供水充沛。

以前,当地藏民到这里来也是分季节的,而且来的人也越来越少,藏族牧民认为这里是黄河之源。解放初期,我国科学考察团对黄河源进行过考察,当时确认此地为黄河源头,并在此建了“黄河源”石碑,碑旁放置一个大牛头。后来苏联科学考察队也对这里进行过考察,他们的结论与我国科考团的结论相差无几。

后来又有许多探源考察队进行考察,其结果却说法不一,可以说还没有定论。为什么呢?因为黄河最上游(星宿海之上)多呈地下暗河,时而出现在地面以上,时而又潜入地下,而且其距离都比较长,故而今天普遍的说法是黄河发源地在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但是,时至今日,关于黄河的源头,并没有任何一个标出更加确切的经纬度位置或明确小范围的地名标识来确定。

河源啊河源,你到底在哪里?

啊,你在藏民的歌声中,在炎黄子孙的心中,在中华民族丰富的想象中,在科学希望中,在未来的探索中……

编后语

翻越远方的大山篇4

叶倾城笔下的人们,在翻越一山之后就止步不前,实在令人担忧。

今天,我们为什么停下前行的脚步?曾经遥远的目标,似乎已经真切地踏在脚下了,欢喜于脱离奋战高考的苦海,自然迷失于色彩纷呈的大学生活。本该在这里追寻理想,却虚度年华。殊不知,翻越山丘,是为了登临下一个高峰;进入大学,是给鱼龙翱翔提供一片更广阔的海洋。

当年,我们为什么选择出发?稚嫩的童声响自耳畔:为了人生有为,为了祖国富强!国家民族的未来,尽在这青年志气。令人遗憾的是,一路奔跑,翻山越岭,出发时节的豪言壮志,已在登顶之前遗落;令人痛心的是,遗落了为之追赶多年的梦想,却浑然不觉。

回首秦末,群雄逐鹿,楚汉争霸。攻占咸阳后,项羽尽享奢华,迷失匡扶天下的初心,无视谋臣忠言,执意“衣锦还乡”,做西楚霸王,自矜功伐,沉醉安逸清梦之中。而此时刘邦却以一身微贱,入函谷,约法三章。尔后蛰伏汉中,暗度陈仓,为的是博弈天下。盛衰兴亡,不过须臾。忘怀初心者,纵力拔山兮,终究化作四面楚歌;心怀天下者,纵前途坎坷,终能成就自我。

正如马尔克斯所言:“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

又如德国企业精神的那份执着坚定。专注于眼前,坚守心中目标,不断雕琢品质,遂成“工匠精神”的典范。“即使是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在他们眼中,“最好”不是完美,而是变得“更好”。二战后至今,德国在动荡坎坷中,翻越崇山峻岭,践行着认真专注的品质,追寻着将一切做得更好的梦想。途中,有过太多可以松懈的理由,但他们从未止步,坚守信念,在崇山间寻找下一个高峰。

放眼人类千年旅途,又何尝不是如此?正如曾经沉浸“天朝上邦”幻梦的华夏,多少文明古国安享盛世,忘却了这一切都源自祖辈的“暴霜露,斩荆棘”。忘却了祖祖代代的梦想,再繁华的盛世都不过是梦幻泡影。而又有数不胜数的民族蛰伏于坎坷山路,不断前行,创造民族奇迹,翻开人类历史新的篇章,一如在列强枪炮下觉醒的炎黄子孙。唯有信念,才能成就山巅的美景;唯有坚守,才能抵抗山路的漫长。

若无信念,无法立足于世;若无坚守,无法付诸于行。唯有信念坚定,执着不懈者,才能看到山那头的旭日,才能感受山那头的风云变幻。

翻越远方的大山篇5

经典线路

新疆大穿越线路:沿国道312线出发,经哈密、鄯善、吐鲁番、乌鲁木齐,过昌吉、呼图壁、玛纳斯、石河子、沙湾、奎屯、乌苏、精河到赛里木湖,全长1357公里,可以走高速,若想看看临近市的风光,也能走省道,这是一条比较轻松的线路。

由北疆到南疆的经典线路:沿国道314线可从乌鲁木齐市出发,经小草湖、托克逊、天山干沟、和硕、焉耆到库尔勒市。到托克逊县城后约50公里开始翻越天山干沟,相对于其他的翻越天山的路来说,干沟是最好走的;出和硕后不久,有县道去和静县,由此可进入和静县的巴仑台镇,接218国道,就到中国第二大草原巴音布鲁克和伊宁市;过焉耆盆地时路面极不好走;在塔什店有中国内陆最大的淡水湖―――博斯腾湖的入湖口;过塔什店后翻越一段山路后,就进入了南疆美丽的小城库尔勒。这是个值得停留的城市,市区的孔雀河、广场夜市以及附近的楼兰、营城、小河墓地、罗布泊、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胡杨林等会令游客乐不思蜀。

多种路况的经验教训

新疆道路状况复杂多变,沙石、大风常使路面损坏,常因遭遇抢修及施工延误行程,故最好两车结伴同行,隔半小时联系一次,以防有车坏在路上;每经历一种路况后,及时检查车的状况,以防不测;一定要带齐户外用品。针对新疆的各种路况,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让后来者引以为鉴。

山区公路:上坡时,换中速档或低速档;下坡时,应尽量利用发动机的牵阻作用,调整档位;长下坡路段,切勿空档滑行,一定不可大意对面来的不相让的大车,他们往往欺负小车,提早给它让路,避免不必要的斗气,必要时,运用驻车制动减速;在转弯道路上,严格遵守:“减速、鸣号、靠右行”。

夜路:首先要根据灯光投射距离的变化,准确判断道路状况,随机应变;双车道上会车时,在150米以外时就要使用大灯近光;超车时,可先连续变换远近光以提醒前面的车,并打着左或右(根据将超车道方位)的指示灯,谨慎观察再行超车。

沙石路:保持镇静,匀速前进,尽量循前车辙行驶;转弯时,应慢打方向盘;遇大面积沙尘,应快速通过。

泥泞路:及时选择路线,掌握基本路况识别知识;泥泞路上尽量避免停车,因起步较难;保持匀速行驶,把稳方向盘。

大风区:吐鲁番西北的“三十里风区”,乌鲁木齐南郊的“达坂城风区”,以及克拉玛依的“魔鬼城风区”都是新疆有名的大风区,经过这些地方时能通过最好,若不能则一定要沿着风向将车尽量停靠在路边,因为那里的路都是通过科学测算风沙埋住几率最小的地方。

特别的装备:在一些特别的地方,一些特别的装备是很有用的,比如乌尔禾到奎屯是灰尘最大的路段,带个口罩去肯定没错;在一些兵团团场和农村小镇时会遇到很多维族人赶着驴车慢悠悠地走,要注意减速避让;在新疆荒野,手机大多没有信号,准备高频(10公里以上)对讲机联系起来方便得多。

经典实战

挑战项目:连续翻山;70°大坡后的炸山历险;将捷达当越野车使;车身倾斜60°走斜坡。

行进路线:布尔津哈巴河白哈巴喀纳斯

翻越阿尔泰山过哈巴河到喀纳斯

这一路上柏油路、碎石路、土路、爬坡路都让我们赶上了。我们一路穿阿尔泰山山脉,及准葛尔盆地。山势不陡,缓坡而上,大长坡而下。沿途的路是柏油路,却是养路队就地取材用路边碎石补成的路。同行的好友曾在哈巴河住过,形容了它美丽的白桦林,经不住诱惑的我们,决定从布尔津绕行哈巴河至喀纳斯。哈巴河县是一个幽静而美丽像欧洲小镇的地方,秋天的白桦林环绕四周,金黄一片,自然之美随处可见。在白桦林的泥泞地中,捷达车紧随天马车,歪歪斜斜的探索着开往深处,停在一个河水弯流空地,大家就地扎寨。

出了哈巴河县,就得过山了。简短的这一程却是土路与石子路并存,两种路况都会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出现,我们都有点应接不暇。听说这条路除了越野车,轿车是不敢走的。此时我们已被逼到了这个地步,只好将捷达当越野车使了,阿尔泰山山脉就这样被我们心惊胆战的翻过。山一座接一座,一个高坡爬过,迎面又是一个大角度的弯,或是接近垂直的下坡,车头似乎都已经脱离了路,再往前十几二十厘米,人和车就都要挂!我的手心、额头都开始冒冷汗,大气也不敢出,只有马达时高时低的轰鸣声,和着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声。在一个200米、70°左右的大坡上,我紧张地停了下来,看看坡我不禁开始手脚哆嗦,档都不知如何挂了。天马车早已爬到坡顶等着我们,在坡的半道比划着什么。我下车走近一看:20厘米~40厘米的大石头,因为雨水的冲刷从路底冒出,又尖又多,横在坡中间。大家将尖石头砸下去一些,让我从那几块大石头上冲过去,我不敢,天马车的主人将我的车发动,退回至坡底,轰的一声,油管快要挣裂似的冲了上去。当时如果过不了这个大坡,我就准备打道回哈巴河长住了。

翻越远方的大山篇6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猪肉羹”为你整理了这篇青年党员干部关于长征精神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为期三天的培训,虽然短暂,但收获很多。通过现场教学、敬意教学、微党课等多种教学方式,生动讲述了红军长征概况、红军长征在雅安境内的伟大壮举,让我们既深入学习了红军翻越夹金山这段苦难历史,又亲身体验了红军长征道路的艰辛,充分感悟到了夹金山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主要有四点收获及体会。

第一,这次培训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了信念坚定的重要作用。长征是用双脚走出来的伟大远征,更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有人曾问邓小平,“长征那么艰难凶险,你是怎样走过来的?”他坚定地说:“跟着走!”凝练而有力的三个字,集中体现了红军将士面对革命队伍的巨大牺牲,面对不知何时结束、不知何处落脚的征途,坚信“只要跟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正是基于这样的理想信念,红军将士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昂扬斗志,成功征服了“鸟儿飞不过,神仙也不攀”的夹金山;正是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红军将士将长征这场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变为了“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

在新的长征路上,作为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把“跟着走”的政治誓言化作永不变异的基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第二,这次培训学习,使我深切体会了团结友爱的革命情怀。面对缺衣少食、物资匮乏的极端条件,红军将士官兵一致、同甘同苦、众志成城,为胜利翻越夹金山凝聚了人心和力量。据当地群众回忆,红军过完也没有认出哪个是毛主席、哪个是周副主席、哪个是朱总司令,大家吃的、穿的都一样,根本分不出哪些是首长、哪些是战士。一路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首长纷纷把自己的马让给伤病员,自己拄着拐杖往山顶上爬,红军将士宁肯自己挨饿也要把干粮让给同志,宁肯自己牺牲也要抢救战友生命,充分展现出团结友爱的风貌。

在新的长征路上,作为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紧紧把全国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团结在一起,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第三,这次培训学习,使我进一步感受到了挑战极限的英雄气概。夹金山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对经过长途行军和连续作战的红军将士来说,是对身体极限、心理极限、生存极限的严峻挑战。面对严酷环境和生死考验,红军将士以藐视一切困难的革命精神,经受了超越常人极限的千辛万苦,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千难万险,以顽强毅力和坚强意志成功翻越了夹金山,最英勇的团创造了7天3越夹金山、累计5次翻越的记录。

在新的长征路上,作为党员干部,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风浪和挑战,要坚定必胜信心,保持清醒头脑,发扬实干精神,立足本职岗位,把党中央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重大决策部署理解透、贯彻好、执行到位,以实际行动为伟大斗争贡献力量。

第四,这次培训学习,使我进一步感受到了不胜不休的执着追求。面对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红军将士怀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坚定北上抗日的战略目标,成功战胜了恶劣环境、反动武装和错误路线三大敌人,赢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在新的长征路上,作为党员干部,要把握历史新方位,顺应时代新特点,深刻把握“两步走”的发展脉络和实践逻辑,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科学谋划,撸起袖子加油干,瞄准目标不停干,担起该担的担子,承担该承担的责任,把初心使命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入脑入心、见诸行动,为把党的绘就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贡献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最后,把关于青年的一段寄语与大家共勉: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翻越远方的大山篇7

八月,是牛背山的雨季。朋友老廖说,上次他来的时候,不算太大的山顶上挤满了数百顶帐篷,接近两千余人。最后,除了欣赏大雾,他几乎一无所获。

我们选择在雨季上山,是因为本来就崎岖的道路在这个时节会更加泥泞,路面上有着无数深浅不一的大水坑,而且随时还有滑落的滚石和坍塌的路段,所以此时上山的人不会太多。可是这样的情况对于我们这些追星人来说,倒是比较理想的。

行至山脚已是下午五时,雨却越下越大,一路遇见的几拨当地人都劝我们不要上山。考虑到天黑后可能会在岔口迷路,所以我们决定放弃上行,而改为夜游泸定桥。

第二天一大早,雨仍旧未停,但我们还是朝着山顶进发了。一路上还碰到了不少下行的车辆,从他们口中听来的全是坏消息:昨日因为大雨,去往山顶观景平台的道路已经被冲毁,就算能上到云海人家处,也没法再开到山顶。

心一横,不试试就打道回府,从来不是我的行事风格。所以冒雨继续上吧,既来之则安之,能上到什么地方算什么地方。我也一直安慰着朋友,告诉他山顶天气多变,说不定此时正是晴空万里、云海翻涌呢。

一车两人缓慢地在雨雾里穿行。这时的能见度很低,抬头什么也看不见,所以我们必须小心翼翼才能避开滚落的碎石。道路在雨水的汇聚冲刷下变得越来越难行进,我们不知道离终点还有多远,也不知道前方的道路会不会让我们就此停住脚步。

笼罩在雾气里,前途一片未知。不过虽然心里很没底,但也还算无所畏惧,天生的乐观心态始终让我能保持着继续向前的原动力。五小时后,我们抵达了云海人家,这儿其实就是山顶平台脚下的客栈。而抵达的同时,一直笼罩的雨雾也散开了。

硕大的牛背形山体耸立在面前,身后的贡嘎山主峰也携着蜀中群山在云海远端显现。客栈的店家说我们的运气真好,就在2个小时前,被雨水冲刷坍塌的路段已经被推土机填平了。我们两人不禁同时感叹,真是狗屎运啊,哈哈!

没想到的是,最后登上山顶的这段路仍旧特别艰难,或者说有些地段根本就不叫做路。在一些地段,为了减轻重量,我们还不得不从车上下去一个人!几经周折后,我们最终还是成功登顶了。整个停车场中,只有我们一辆车。山顶除了几家客栈的人外,只碰见了四个来自广东的驴友。不出所料,果真是来对了时机!

凌晨四点半,我们早早地爬起来守候星空。但可惜这时的云量太大,我们只能在云缝中窥视到些许星辰,于是我先用手中的照相拍摄了晨曦时分的雪山云海。

昨天冒雨上山的危险和艰辛,现在看来并没有白费:朗朗的清晨,迎着日出,在围绕周身的翻涌云海中眺望远方的木雅贡嘎山,耳边则萦绕着天空之城的优美旋律。喝杯咖啡,暖暖身子,方觉得无比惬意。而朝霞裹着云海的盛景,如果不自拍就太遗憾了!静看风起云涌。四姑娘、贡嘎、峨眉、瓦屋等蜀中名山尽收眼底,而云瀑则随着时间悄然流淌,静静地书写着大自然的美景。

白天不太属于我的节奏,于是放慢自己,让自己跟悠然的小牛一样,享受着这样静谧的清晨时光。

肚子突然有些饿了,问朋友,想来二两麻辣小面吗?于是我们二人撑开桌椅,就着呼呼的山风,面对着翻滚的云海,开吃!接近午时,云海逐渐消散。我悠闲地躺在草地上晒着太阳,一阵困意袭来,嗅着花香睡了过去。

到了傍晚,一直担心的云量没有增多,我赶紧试拍了一张。然后在几位驴友小伙伴的围观下,打开旅行皮箱,翻出了一件件小玩意儿,正式开始了我的星空摄影。Q版钢铁侠、微缩版的侏罗纪恐龙、奔向天际的飞马,还有我最喜欢的龙猫,都成了我的模特……

11点过后,一阵大雾又遮住了漫天星辰,我们不得已只好回到帐篷中休息。设定好闹钟,便开始呼呼大睡。凌晨3点,我们在迷糊挣扎中爬出帐篷。老天终于让我们如愿以偿,于是得到了星空云海与雪山的照片。

迎来第二次日出,我才发现镜头已被雾气蒙上了一层水雾。侵袭的大雾,让此时的山巅如梦似幻般陆离。最后恋恋不舍地转身环视时,却也到了该下山的时候了。

翻越远方的大山篇8

汽车依然在奔驰。

草浪汹涌着,澎湃着,呐喊着,喧嚣着,连绵不断地向车窗扑来,溅我一身草绿、草香。我有点惊惶,却又难以躲闪。眼前的风景一卷卷铺过来,铺开来,铺成一曲敕勒歌,铺成一首古乐府的意境,铺成汉唐边塞诗人一行行壮美凄怆的诗句。

车轮追逐日轮,日轮在远处山梁上喘息。车轮眼看就要追上,日轮却又调皮的跳到更远的一道山梁上。我们毕竟比夸父聪明,于是干脆停下来,徒步走向一个小山包,用目光追逐落日。

随着巨大日轮的缓缓滚动,天空的色彩也益发浓郁,红、黄、紫,成团、成块、成卷。这些色彩的军团,忽然不宣而战,刹那间,鼓角齐鸣,旌旗翻滚,万马奔腾,雄雄烈烈。红色军团,犹如一代天骄的铁骑,汹涌地、所向披靡地向黄色军团扑来,冲杀,呐喊,嘶叫,纠缠在一起;而紫色军团也不甘寂寞,跃马扬戈,从云隙间杀将出来,犹如异军突起,和红色,黄色军团扭结在一起。顿时,刀枪剑戟,铿锵声,撞击声,叹息声,响成一片——让人忆起在遥远的古代,草原上各个部落鏖战的场面。这是历史在天空的反照吗?然而,只要你精心观察,便可发现这些色彩都浸润着野性的蛮荒和雄性的彪悍。莫不是,大草原把它的秉性和情感也赋予了天上的光和色吗?

在这浩瀚旷博的草原上空,色彩依然演奏着方兴未艾的狂飙曲。随着日轮的转动,红色军团越来越庞大,越战越猛,犹如火山爆发,江河倒悬,天空变成了一片火的海洋,红浪翻滚,殷红万里,而那黄和紫则被吞噬,被淹没,被驱赶到更遥远的天边。

色彩在天空鏖战的同时,大草原却一反白昼的粗犷、荒凉和落寞,变得及其温柔和恬静。那光与色极富层次感和质感,液态的光流,浓浓稠稠、轻轻淡淡的涂抹在草原上。草梢、草叶、野花都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醇酒,醉醺醺地涨溢着一种情愫,展示出蓬勃的富丽、辉煌。这里、那里,从渊薮中、海子边、山坳和牧人的包帐里升起薄烟,淡淡的,若梦若幻,似情人飘逸的眼波。让人真想躺在这绿被金褥的眠床上,打滚翻腾,或“嗷嗷”一阵,宣泄胸中成吨的情感。然而冷静之后,发觉置身于着巨大的时空里,又会感到自身的渺小,像一只昆虫、一瓣野花,甚至会激起离恨万缕、乡愁无限!

当太阳接近遥远的地平线时,天地间悬起一帘肃穆、凝重。草原失去醉酒后的浪漫,红颜渐褪,渐呈灰黯。我目睹着太阳蹒跚的脚步,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一步步走向灵魂的栖息地。我心里突然涨起一股酸楚、一股悲怆。

翻越远方的大山篇9

十八军的先头部队于1951年9月进入拉萨,从四川盆地到雪域高原,3000多公里的路程他们历时一年半才最终走完,其间遭遇的困难、险阻不言而喻。在西进的路途上,十八军面临的最大挑战便是一座座摩天接云、高不可攀的大山。

据后来的统计,从四川雅安境内的二郎山开始,直到翻越有“入藏第一险”之称的边坝丹达山,十八军进藏时遭遇的大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就有40多座。爬山、修路、雪崩、高原反应、“睡着了就醒不来”就成了十八军老战士对当年进藏征程最深刻的记忆。而所有的大山中,故事最多的要数二郎山、折多山、丹达山和昌都雪岭了,这些横亘天外的莽莽群峰不仅记录了历史,也凝固下了很多熠熠生辉的东西,值得后人去瞻仰、追忆。

在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横断山系之间,有一条狭长的过渡带,即盆地边缘邛崃山脉的中山丘陵,再往西行,就是有着“青藏高原第一道屏障”之称的二郎山。在这东西距离不到100公里的范围内,海拔从近500米陡升到5000余米,构成了我国地理格局中第二台阶向第三台阶的过渡带,也成为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天然的地理、人文分界线。

现年已80岁的十八军老战士祈忠,几乎一生与二郎山为伴,他在山下落地生根,参军、工作、成家、退休……弹指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

1950年3月,祈忠参加了十八军五十二师进藏先遣队,离开四川夹江老家随部队开拔。与此同时,18军进藏的各支部队也开始次第向西开进。到了二郎山下的雅安天全,祈忠生平第一次喝到了“老荫茶”。“老荫茶”是雅安地区特有的一种茶叶,在刚获得新生的天全老百姓眼中,还算是稀有珍贵的东西。但是,为了支援十八军进藏,慰问一路走来的战士们,老百姓毫不犹豫地在各个路口设置了茶摊,每个茶摊上,几乎都有老人、妇女、孩子,老百姓们拿不出其他的东西,只求为辛苦的战士们送上一杯热腾腾的茶水,一份淳朴的温暖。

嘴里还留有“老荫茶”的余香,祈忠开始翻越二郎山了。最初先遣队是顺着老“川康公路”进山的,川康公路修建于1938年,因为当时条件限制,很多路段都是草草完工。公路修通后,有用无养,塌方损毁时常发生,不能保障畅通,有时竟数月半载不能通行。到了1950年祈忠他们翻山时,川康公路路况更糟,陡峭崎岖,有时几乎到了寸步难行的程度。于是,重修川康公路二郎山段,为后续部队打通进藏通道就成了先遣队的最大任务。

“(修路)真苦啊,是这辈子最苦的日子。”祈忠在十八军服役8年,从头到尾都没有踏进一步,在部队里是修路、护路,退伍转业了也是修路、护路,一辈子的心血都洒在这二郎山“九转十八盘”了。每当回忆起当年,老泪纵横间,他都要拿出当年《画报》的照片――那些筑路士兵们穿着单薄的棉衣,身上捆绑着绳子吊在半山腰上,一个人扶着錾子,一个人挥着铁锤,除了这些简单工具外,没有任何机械设备,与现代筑路简直天壤之别。

二郎山公路于1950年3月开工,6月下旬就全线贯通,这样的神速与战士们不怕艰难、不畏牺牲的精神密不可分,一首脍炙人口的“二S么二郎山,高S么高万丈。古树荒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岗……”就是为当时筑路队伍而作,并从此传唱不朽。

借助这条公路,十八军主力顺利地翻越了“进藏路上第一座高山”,二郎山公路也成为后来川藏交通运输大动脉的咽喉,见证着历史进程的日新月异变迁。

1996年,一条横贯巍巍二郎山的隧道破土动工,5年后隧道通车。它西起甘孜州泸定县的别托村,东至天全县的龙胆溪,其主隧道长4172米,是目前国内公路隧道中海拔最高的一条。花了4个多亿建成后,隧道将翻山的时间缩短到短短5分钟,当年十八军修建的二郎山“老路”也从此落寞,隐于荒烟蔓草间。

穿过二郎山隧道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康巴藏区,在山梁上回望,两边的山色大相径庭:泸定方向的山虽绿,但少乔木,更难见森林,山势高大平缓;天全这边的山势却要低矮许多,但古木参天,四野葱茏。一座二郎山分隔出两个世界,再向西便是俯瞰人间的皑皑雪峰了。

翻过二郎山,沿国道318线到达甘孜州首府康定,在这座“跑马溜溜”的城里举目西望,西面折多山金灿灿的峰顶在云中闪烁,若隐若现。

“折多”是藏语音译,在汉语里就是“弯曲”的意思,折多山的盘山公路确实是蜿蜒曲折,来回盘绕就像无数叠压的“Z”字,拐了一个弯,又是一个弯,难怪当地人有句话叫:“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

折多山为大雪山一脉,最高峰海拔4900米,垭口海拔4298米,与康定县城的海拔落差达1800米,它是今天川藏线上第一个需要翻越的高山垭口(二郎山隧道贯通后曾经的天险变为通途),因此有“入藏第一关”之称。

现在折多山的路况,跟60年前十八军进藏时相比已有天壤之别,盘山公路虽难走,但总归有惊无险,驱车用不了半天就能翻过大山。很多第一次进藏的人在折多山会出现严重的不适应――这里百里之内荒无人烟,山上空气更加稀薄,尽管内地艳阳高照,此地却冰冻三尺,寒风凛冽。不光有景观上的冲击,强烈的高原反应也在这时突然袭来――呼吸急促、心跳过速、嘴脸干裂、脸肿、流鼻血、头晕等症状如鬼魅附体,让人猝不及防。

1950年6月,十八军主力部队开始翻山,“原来觉得二郎山高,和折多山一比就不行了。折多山海拔4300多米,比二郎山高了1000多米。山上空气稀薄,寸草不生。大家背着几十斤的负重,头疼、胸闷、喘不过气来,呼吸明显困难……”,“爬山是个最费力的事儿。折多山很奇怪,几座山峰排在一起,好不容易翻过一座,海拔低了点,正要喘口气,没想到前面又一个大雪峰。每天都是不断地爬,有的地方直线距离只有五六里路,却要从头天走到第二天。先是下山,然后上山,一天过四季。在最低海拔两三千米的地方,气候还比较热,好像春末夏初的样子,爬到半山腰气候变成了深秋天气。最后就是高山缺氧、滴水成冰,在折多山垭口,水烧到60多摄氏度就开了。好在我们是走进去的,所以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最初过二郎山的时候反应还不大,到了折多山,很多人开始掉队。”

上文中的“我们”,就是当年的十八军侦察科战士。上世纪90年代,中央电视台曾约请当时还健在的老战士作了期访谈节目,几十年过去,老人们对翻越折多山的经过还历历在目。

“我们把折多山叫做‘死人山’、‘死马山’,科里的女同志都是被我们生拉活拽过去的。在那山上,每走十几步都要喘一喘气,有的人几乎都是爬着过去。山上严重缺氧,雪山上的雪有时候有两三米厚,人马踏过的地方硬了以后低陷下去,两边形成陡立的雪墙,人和马就像从雪做的城门洞里通过。这种情况很多……”

当数万之众的十八军翻过折多山时,雪山冰谷里究竟长眠了多少英灵现已不得而知。时下再走折多山,几乎很难体会到60年前的艰难困苦,在山顶环视雪山群峰,只觉重峦叠嶂、荡气回肠。而穿过垭口一路下行,不远就是摄影家的天堂――新都桥。

昌都雪岭:

打响雪域高原上的“淮海战役”

当年十八军的进藏线路和今天沿国道318线进藏不同,过了折多山318线一路西进,经四川甘孜州的雅江、理塘巴塘到达芒康。而十八军则选择北上进入格萨尔王的故乡德格,再渡过金沙江挺进昌都。也就在昌都,一场大战在1950年10月7日爆发,史称“昌都战役”。

昌都东与四川省相望,南与云南接壤,北面和青海交界,自古便是的东大门,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从地形上看,昌都如一颗明珠镶嵌在横断山区,南北走向的芒康山、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岭等高大山脉平行排列,三条大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穿流其间,昌都的地势崎岖、道路艰险、山高谷深不言而喻。

环峙昌都的群山平均海拔都在5000米左右,终年积雪,因此也被总称为“昌都雪岭”。沿今天川藏公路北线(大致与十八军进昌都路线重合)至昌都,需要翻越的高山隘口数不胜数,而翻越一座山口往往就要回环盘旋数个小时,即使是多次进藏、较适应高海拔环境的人,仍会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可就在这里,初来乍到的十八军战士与当时噶厦政府武装爆发激战,大小20余战连战连捷,一举攻克昌都。后来,这场历时19天的大战被誉“世界屋脊上的淮海战役”。

昌都战役十八军共投入兵力1.6万人(包括五十二师和军直属三个加强营、一个辎重团),要保障战斗顺利进行,这一万多部队的粮草、弹药补给就成了大问题。人民军队的后勤保障能力在60年前非常薄弱,当时全军可用于高原运输的车辆总数不超过百辆。为了解决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时任十八军军长张国华亲自拜访了金沙江以东最大的土司――降央白姆和夏格刀登。

经过彻夜长谈,夏格刀登答应支援十八军5000头牦牛,还可以帮助从降央白姆那里提供2000头。几天后,一支由近万头牦牛组成的运输队出现在通往昌都的茫茫雪岭上。赶牛牧民不足,很多战士暂时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拿起了鞭子学习怎样赶牦牛。

一边是心急如焚急着赶路的官兵,一边是行动缓慢的牦牛。高原牦牛的习性是边吃边走,每天最多行走30公里,按照这样的速度,最少一个月才能发起昌都战役。十八军立即调整后勤队伍,组织身体强壮的战士开始负重急行军到部队集结地。从1950年9月底到战役打响前,这支特殊的高原运输队运达的物资高达上千吨。

1950年10月6日,军长张国华下达了总攻昌都的命令,从10月6日至24日,昌都战役历经19天,先后打了20多仗,共歼灭藏军5700余人,俘虏“代本”(团长)以上高级官员20余名,并抓获了在藏军中提供情报服务的英国人福特、柏尔两人。可以说,在昌都战役中,藏军主力大部被消灭,的东大门已经洞开。

昌都战役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担任追击任务的十八军五十二师骑兵部队,日夜追击,因不适应高原气候,800匹战马有500匹累死途中,很多骑兵不得不改成步兵继续前进。在今天的昌都烈士陵园中,依然长眠着许多十八军战士,他们来自安徽、江苏、河南、四川……山川有幸埋忠骨。而巍巍昌都雪岭,就这样被征服了。

拉萨在望,翻越海拔6000米的丹达山

向西翻过昌都雪岭,海拔逐渐降低,风光也开始柔美起来。时任十八军五十二师宣传干事的魏克回忆:“西出西昌约四五十公里,翻过一个漫长山坡后,眼前突然出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长约30多公里,宽约三、四里的小盆地。盆地中间有一条小河,清澈的河水缓缓从中流过,草地上零零落落几群牛羊,不远处传来牧童嘹亮的山歌。盆地南边是一片茂密的森林,这里人烟稠密、物产丰富、风景秀丽,真是一块世外桃源,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谁也不会相信这里还有这样一块仙境般的好地方。”

今天从昌都到类乌齐、丁青、边坝,沿途的风景和魏克当年的描述没有多大差别,一派清新靓丽,不期而至的暖暖熏风让人舒缓下来,来时的艰险曲折被抛在脑后。

旅途的享受一直持续到丹达塘――这是边坝县西边的一个小镇,因为坐落在丹达山下而得名。从丹达塘向丹达山上仰望,莽莽苍苍的山脉层峦叠嶂,一峰更比一峰高,山上的积雪看起来晶莹美丽,尤其是在蓝天红日的映照下,真是壮观无比!在半山腰,一条废弃的若隐若现的骡马驿道显得有些荒凉,它像一条蜿蜒曲折的带子,缓缓地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因为搬迁的缘故,曾经繁华热闹的“丹达塘”,这时显得有些清静与寂寥。要知道,这个如今看起来不起眼的小村落,曾是进藏路上的重要驿站,历史上不知多少商人、行旅在此停留,他们在翻越丹达山之前,必须要在这里留宿一晚。

海拔将近6000米的丹达山,是整十八军进军途中翻越的最高山峰,号称“入藏第一险”。在当地藏族百姓口中,曾流传着一首悲凉的民歌:“山顶雪地上脑海一片空白,我连慈爱的父母也忘记了。不要怪我不去拉萨朝圣,是丹达山让我无法插翅飞过。”每年大雪封山时,由此经过的官商客旅往往要冒着生命危险,不少人就此长眠在雪山之中。传说在清代,有一位云南的参军,某年押运饷银前往拉萨,队伍途径丹达山时突遇雪崩,吞没了整队人马,该参军从后面赶至时不禁悲愤交加,毅然跳入山岩中与遇难士兵同去。在拉萨的官员久等不至,开春时从拉萨寻至丹达山,雪化人现,只见他的尸身挺直站立,双目圆睁、栩栩如生,自此他被当地人视为神人,建祠供奉,由此诞生了藏地最有名的一位汉族山神――丹达山神。

翻越远方的大山篇10

话说夏末时节,笔者与众小友踏上了寻访呼伦贝尔草原之旅。出发之前,可谓是周密策划,精心准备,一路之上的吃.住.游.行,计划安排的井井有条;所驾车辆也是细心保养,带足了气泵.千斤顶.拖拽绳.小铁锹等随车工具。

从集合地点出发,在高路入口处加足了燃油,然后驶入哈大高速,两辆座驾载着小友们,一路欢歌,向着草原飞驰。

车辆一路疾驰,进入内蒙古境内后,根据行驶里程计算,到达阿荣旗服务区应该补充燃油了。结果到了服务区才发现,因绥满高速内蒙古段属新开通路段,服务区不具备服务功能,无油可加。无奈之下,我们驾车驶下高速,进入301国道寻找加油站。

夏末的301国道上,油菜花片片,麦浪滚滚,一派丰收景象。路上行人寥寥,偶尔有车辆擦肩而过,印证了“地广人稀”那句话,想找个人打听路都没地儿找去。只能沿着公路,边行驶边寻觅加油站了。

过了100多公里,驶过博克图路口,眼瞧着油表指针快归零了,车辆爬坡时,明显有供不上油的感觉,我和小友们额头上不免渗出了“白毛汗”,心想,这要是没油了,荒郊野外的,可就“毁”喽!笔者也是一顿后悔当初,在黑龙江境内把油加满了,不就没这“悬”事儿了吗?爬上坡顶,放眼望去,坡下远处有一个红点儿,没猜错的话,那就是个加油站!两台车一行人,顾不上多想,顺着大坡一路“狂奔”,不顾一切地奔着那个红点儿冲了下去......

哈哈哈!天无绝人之路啊!那真是个加油站!我和小友们,登时又来了精神头,犹如“久旱逢甘霖”的感觉,驶进加油站,让座驾“饱餐战饭”。这边给车辆加着油,那边小友们忙着处理“内部事务”。跟加油员闲聊时得知,好多在高速上加不到油的车辆,都是“战战兢兢”地沿301国道一路寻找,“拼”完“最后一滴油”,才寻得此处化险为夷的。

或许是因祸得福吧,因为寻找加油站,错过了穿越高速路的兴安岭隧道。加完油后,继续沿301国道前行,展现在眼前的是令人啧啧称奇的.不一样的自然风光。在近似于无人区的301国道路段行驶,在大山脚下驶入一个大大的弯道,紧接着开始了爬坡,路的左侧是陡峭的绝壁,右侧是深深的山谷,公路边缘用彩色轮胎设置了防撞墙,滨州铁路在山谷中若隐若现,一座废弃的老火车站静静地躺在山脚下,那斑驳的站舍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喧嚣......

沿着蜿蜒的山路爬行了近30分钟,前方视线豁然开朗。前方路边有一处简易的休闲区,设有蒙古特色的祈福敖包.“勒勒车”,以及两个卖山货的农家大嫂。停车后询问方才得知,此地就是301国道大兴安岭段的最顶端,过往的车辆大多在此歇脚休整。已过中午饭口了,看看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索性我们也决定在这里“打尖儿”了。

说实话,在远离家乡千余公里之外的兴安岭顶端,享受一顿野外午餐,平生还是第一次。没有酒店的那么多讲究,拿出随车带的啤酒.食品,围在石桌四周,大家伙儿有说有笑,吃得那叫一个香啊!吃着红肠面包,喝着听装啤酒,呼吸着久违的清新空气,看着兴安岭上大美风光,听着山谷中火车汽笛声声,那种感觉,那种惬意,简直就甭提啦,那叫一个舒坦!

酒足饭饱过后,小友的长枪短炮,瞄准敖包.勒勒车.石桌石凳,对着青山绿谷一通“扫射”,把因为加油而引来的“意外收获”摄入镜头......

带着兴安岭上的“意外收获”,我们继续前行。车辆沿着蜿蜒的山路下到山下,驶入相对平缓的路段,驶过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不远,前方一片黄橙橙的油菜地映入眼帘。不忍错过这美丽景色,“停车照相!”在小友们的呼喊下,车辆又一次停住。大家蜂拥而下,在油菜地里时儿舞姿弄首,忽而欢呼雀跃,把这都市中不曾见到过的景色收入镜头。

这次翻越兴安岭的经历,虽说是因为寻找加油站而引起的,但平生第一次,也可能是唯一一次的翻越兴安岭,却是我们旅行中意想不到的收获。

以前总是在歌中唱到“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而如今却是把歌中唱的变成了现实。

从驶下高速路寻找加油站,到沿着301国道翻越兴安岭,再从免渡河收费站驶进高速,不到200公里的路程,却收获了不一样的风景。每当翻看着在兴安岭上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