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诗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09:10

情人节诗歌篇1

【公文模式】

赠送人称呼、表白内容、祝福语或希望语、署名、日期。

【适用范围】

适用于双方中一方向另一方表达自己爱的心意所用,一般在求爱阶段或恋爱阶段所用。内容真诚、炽热、饱含期盼和爱恋!通常写在贺卡、留言册、信里或其他材料上。

【关键词】

称呼表白内容

【模仿秀】

赠雨:

在与你相处的日子里,我真正感觉到恋爱的滋味。认识了你,我的生活在慢慢地变化,知道有一种心情叫做依恋,有一种感觉叫幸福。谢谢你的爱。节日快乐。

风

×月×日

【真情表白赠言集萃】

尽管很长时间未和你见面、说话,但走在熙攘的街道上,总想在人群中分辨出你,有时回想在学校的那段日子,不经意就想到了你,这种感觉很奇妙。这种介乎于友谊与暗恋之间的情感总是萦绕着我,有时我想让这份感情只成为我一面的相思,独自体会这淡淡如雾荷之诗的意境。

没有遇到你的时候,我从没有感觉到恋爱是一种什么滋味,也未体会到恋爱的快乐与痛苦。或许,那时我还没有遇到我认真喜爱的人。自从遇见你的那一刻起,我就深深地喜欢上你。和你的不断相处,使我很快地爱上你,那时我就自告自己“我终于找到我喜爱的人了”。或许,这是一种缘份。

自从认识了你,我就有种微妙的感觉,似乎我们曾经相识,似乎缘深情浓。我一直在等待,有一天我的愿望实现了,我们又一次地坐在一起,消除寒冬带来的凄凉。彼此之间有了心的传感。

雨夜一直是恋人之间浪漫的开始,好巧,与你相遇的也正是一个下着绵绵细雨的夜晚。风依旧,雨依然,惟一不同的是在我的生命中从此有了你!

我无法解释和你眼神接触的刹那间的那种触电的感觉,我会为你毕业留言册未让我签名而自卑,会为你春节打传呼给×215#215;却未打给我而黯淡不已,会为你给我一个短暂的微笑而一夜难眠,会把你给的一封信看上千遍万遍,会因你骂我不要骚扰你而无地自容。——我不再简单地把你当成一个同学,你知道吗?

在我心中藏着一个秘密,今天这个许久的愿望像决堤的大江摧毁我一切的意志——你能否成为我的小妹妹?我会用最真诚的心去关心你、呵护你,在我的生命中容留你千年。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醒来泪满盈,梦醒之后,你依然是我的同学、我的朋友、我的梦想!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想这一次我会放下我所有的矜持、自尊,对你说一声:iloveyou!

难道我这一生注定为你而生,为你而活,为你而死?我不知道,也不明白,我只知道你改变了我的一生。

小姐,做个朋友吧?请别怕羞,沉默点,别出声。这张诚意的卡能送到你身上,已经是我最大的勇气了。假如你答应的话,请把此卡片收起。假如不的话,请仁慈点,把此卡片还给我。

看到你天真的笑容及可爱的脸孔,无论怎样的不愉快都会随之烟消云散。谢谢你对我这样地真。虽然想对你说爱你,总害怕你的拒绝,却又有意无意地感到你也跟我有一样的想法。难道,我们就这样地虚耗下去,只是这样地闹闹吵吵开开玩笑?

简简单单地度过冬天吧,这样的天气让人好想说话,不想再说喜欢你了,因为那样好俗气,我情愿给你的是与众不同的。好想和你在一起,即使再累,再苦,也无怨无悔。

好想和你在一起,即使失去生命,也无悔无憾。好想和你在一起,即使丢掉一切,也毫不在乎。好想和你在一起,即使道路多么地坎坷,只要有你在我身边,自己也会奋勇向前。好想和你在一起,即使自己只能为你做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自己也会努力完成。好想和你在一起,即使你对我不理不睬,自己也心甘情愿。好想和你在一起,即使只能静静地看着你,自己也心满意足。好想和你在一起,只要你永远幸福快乐,无忧无虑,就是我一生中最为愉快的事情。因为你快乐我就快乐,因为自己真的好爱你,因为好想和你在一起。

曾经对你说,我的心已经是一片死水,寂静而荒凉;我已不能体会什么是伤心和痛苦,因为泉眼里已经没有汩汩的泉水。而现在,我遇到你之后,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死的已经死了,而活着的并没有消失。它躲了起来,等待着春风的吹拂,期盼着雨露的滋润。虽然它什么都不说,而只是默默地等待。这时我等到了你。或许是,你终于找到了我。

我对你的真情藏在心底,无人代替,永不停息。你是我的惟一。

请允许我,允许我说“我爱你"。我爱你,以昔日的剧痛和童年的忠诚;我爱你,以我的眼泪和笑声;我爱你,以我的双臂和肩膀,以及男人全/,!/部的力量。

打开woRD泪先流,语难“撤消”悔何求?先说一声对不起,再说一声我爱你。

口说自己不想你,心儿却说不可以。辗转反侧难入眠,mm呀,披衣坐起GG入睡难……

往事件件傍心头,再想mm心发愁。与你相识一星期,俺爱你就如爱“爱机”。

爱你俺就说“LoVe”,千万别给俺放炸弹。天涯何处无芳草,帅气GG谁不喜欢?

如果,我只有一天的生命,我会去找你,并告诉你,我是如此地依恋你;如果,我只有半天的生命,我仍然会去找你,把我的手放在你的掌心里,并轻轻地对你说,其实我并不想离去;如果,我只有一小时的生命,我会打电话给你,只想告诉你,认识你我真的很开心;如果,我只有一分钟的生命,我什么都说不出来,只能用沉默表达我的不舍。因为,我不知道我的生命有多长,所以,我每天都会告诉自己,我在乎的是你!!

犹记初次见面时,上天也在考验我们,让我们共度酷热,共历风雨;当时你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皆留映在我的心里面。再次见面时,我已心跳加速,脚步浮动,只觉时空停顿,情根暗种。心里只想再多看你一眼,再多听你说一句,闻着你身上散发的气味,永远留在你的身旁。

记得初次见你,你闪亮得如同一颗星,猛袭到我生命的全部,真像风中的一朵花,我内心摇晃得像黄昏,脸上感到一阵火烧,我觉得幸福,一道神异的光亮在我的眼前扫过,我又觉得悲哀,我想哭,纷乱占据了我的灵府。我突然明白,这就是爱。

一、自从爱上你,所有其他的事情都变得无关重要,因为,我的心已经被你占满。二、自从爱上你,我的心不再平静,你开心,我更开心,你不乐,我更不乐,你的一个表情就可将我的情绪由巅峰拉落低谷。因为,我的心情已完全为你所左右。三、自从爱上你,我开始变得笨拙,在你的面前,开始有点不知所措,虽然言语谨慎,但总不免让你失望。也许,我本来就不擅表达。但有一点我还算成功,就是至少让你知道了一件事:我爱你。四、自从爱上你,我就希望能时刻和你在一起,但我知道,你还有你的友谊,你也需要你自己的生活空间。五、自从爱上你,我开始收敛自己的玩世和不羁心态,希望做一个懂得关心、爱护你的人。但我知道,我一直做得不好,但你放心,我会尽力而为的。六、自从爱上你,我更加强烈地希望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因为我明白,一个男人有责任让他爱的人过得更好。自从爱上你……总之,自从爱上你,一切都在改变……

轻轻地,你唱起一支歌,滋润我那干渴的心窝;纵有千万首迪斯科,也无法取代你的这一个音符。纵有千言万语,又怎能表达我的心迹?惟有以我火热的心,寄琴声一曲与你。

情人节诗歌篇2

关键词:现代诗歌;音乐性;发展趋势诗歌的音乐性,是判断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美学标准,诗歌语言在文学作品中,是最为优美、凝练、具有音乐性的语言,往往是诗人字斟句酌得出,为语言赋予了如同音乐一般的韵律与节奏。

一、现代诗歌中蕴含的音乐性

现代诗歌多采用自由体的表现形式,与古代诗歌相比,无论是节奏、语言、结构,还是篇章和体裁,都发生了突出的变化,现代诗歌突破了文言文的禁锢,采用了口语化的表达方法,结构、语言十分灵活,韵律与节奏更加多样,呈现出了散文化的特征。现代诗歌的创作门槛较低,这为现代诗歌的繁荣提供了条件,现代诗歌的创作不再讲究高深的创作技巧,节奏与韵律也不再泾渭分明,在创作时,诗人不需要精通平仄、四声、韵脚,现代诗歌的创作成为作者的语言呓语,除了需要“分行”之外,现代诗歌语言与散文、小说的语言并无显著区别,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诗歌的创作行列,现代诗歌的创作成为大众化的语言活动。现代诗歌的音乐性,与民歌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民歌语言通俗、平白、顺口、押韵,语言讲究,朗朗上口,而诗歌则强调咏唱和朗诵,文本短小,语言字数有着突出的限制,可以在有限的字数中发挥出最大的效能,让语言具备穿透力和冲击力。诗人们可以应用各种语言进行表达,包括口语、俚语、西方文字等,也融合了现实主义、自由主义、象征主义、抽象主义、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呈现出自由、灵动的一面,衍生出了现代派、新月派、朦胧派、先锋派、学院派等派别。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全诗共计7节,每节有4行,每行共计6—8个字,诗句结构有变化,单行灵活,节与节之间前后相连,这些都构成了诗歌的音乐美,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流动之感。“轻轻的”在诗歌中反复出现,将作者的情感、神态传神地表达出来,勾起了读者的想象。

二、现代诗歌音乐性的发展道路

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已经走过百年,在彻底打破传统古诗的规范上,构建起了新的秩序与规范,我们可以根据现代诗其他文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异,探索出现代诗歌音乐性的发展趋势。1.现代诗歌与其他文体的差异现代诗歌与散文不同,从文体功能上看,虽然均以抒情为主,但是在文本形式和文体特点上,都有着显著的差异,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结构松散、段落分别,而诗意、语意、文思则是蕴含在散文的段落与语言中。与之相比,诗歌节奏突出、结构紧凑、诗意凝练,与散文具有内质的差异。诗歌与小说之间,也有着巨大的差别,小说虽然也会传情达意,但是主要从对情节、故事、人物、活动的描写来达到目的,小说语言丰富,与人们的生活语言十分接近,篇章与结构则具有故事性。诗歌这类文体,有着独特性的特征,是人类情感的高度浓缩,高度讲究语言艺术,无限含蓄、高度和谐,强调虚拟性与及物性之间的完美结合,现代诗歌的语言既依靠抒情和表达需求,也可以直接来描述物象,在押韵、平仄与节奏的构成下,诗歌产生了一种悦耳的音乐效果,这种音乐效果,又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情感抒发,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2.诗歌音乐性的发展趋势新诗的发展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程,实践证实,但凡是优秀的现代诗歌作品,都有着显著的音乐性特征,如舒婷的《致橡树》、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等,这些诗歌朗朗上口、意象清晰,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当然,我们强调现代诗歌的音乐性,并非要求现代诗歌回归旧体诗的押韵与平仄中,而是要适应新诗的发展特点,突破旧体诗的禁锢,创设现代化的节奏规范与诗歌韵律,就如同《致橡树》《再别康桥》《雨巷》等优秀的现代诗歌作品一样,突破传统的审美特点,严格遵循“诗”的特征,在语言构筑、诗体构思上,都再三斟酌,从诗和诗情的思维上驾驭语言。

三、结语

现代诗歌的音乐性,不仅表现在外在的艺术形式上,也表现在内在本质方面,诗歌与音乐之间是表里相连的,音乐性的存在让现代诗歌艺术更加丰满,为诗歌赋予了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特征。如今,现代诗歌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时代,各类新思维、新理念渗透到了现代诗歌的创作中,为现代诗歌的创作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黄钢.新诗的音乐性要求[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0(2).

[2]何麟.浅谈中国诗歌的内在音乐性[J].情感读本,2014(11).

[3]孔晓飞.论“五四”时期的新诗音乐性研究[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6).

情人节诗歌篇3

【关键词】诗歌;隐喻;文化;诗意

英国诗人托马斯・纳什(thomasnash)曾说“诗是百花之蜜,一切学问精髓,智慧的本质,天使的词语。”而作为人类文化风景的一部分,“英语诗歌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有机体系,是一个色彩斑斓,意境深远的文学世界。”翻开英国文学史,“自民族史诗《贝奥武夫》直到18世纪现代小说兴起之前,‘诗’几乎是文学的代名词。”在语言学习和文化传承过程中,诗歌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学习诗歌的妙处。然而在当今大学英语教学日益强调语言应用性和实用性的氛围下,文学的语言特别是英语诗歌却备受冷落。许多大学生根本不知道罗伯特・彭斯(RobertBurns)、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wordsworth)为何许人也,当然也没有机会欣赏他们优美的诗歌。值得欣喜的是近几年来也有不少学者专家呼吁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向学生提供旨在提高文学修养和自身素养的英文课程,其中就包括英文诗歌欣赏课程。然而诗歌在英语教学中具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利用诗歌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呢?怎样才能让学生们在大声朗读诗歌时像品尝色香味俱佳的苹果一样品尝英语诗歌声音、节奏和韵律的甜美,从诗歌中获得灵感,进而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和创作诗意的生活呢?带着这些问题,本文通过苏格兰诗人本罗伯特・彭斯(RobertBurns)的一首爱情诗歌从四个不同的方面来具体阐述。

myLuveisLikeaRed,RedRose

o,myluve’slikeared,redrose,

that’snewlysprunginJune:

o,myluve’slikethemelodie

that’ssweetlyplayedintune.

asfairartthou,mybonnielass,

Sodeepinluveami:

andiwillluvetheestill,mydear,

tilla’theseasgangdry.

tilla’theseasgangdry,mydear,

andtherocksmeltwi’thesun:

iwillluvethee,mydear,

whilethesandso’lifeshallrun.

andfaretheeweel,myonlyluve,

andfaretheeweelawhile!

andiwillcomeagain,myluve

tho’itweretenthousandmile.

1、英语诗歌独特的语言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本质的认识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语言,诗歌是形式和意义的高度有机结合体。诗歌语言形式包括书写、诗行、诗节、韵律(节奏、音步、押韵)和诗体等,而这些形式在本质上是诗歌意义的一部分。诗歌语言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敏感能力,从而对语言形式与意义的本质统一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人类的任何一种语言从本质上都是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而这种结合在诗歌语言中只不过是更加突出而已。在诗歌《我的爱像一朵红红的玫瑰》(myLuveisLikeaRed,RedRose)中“Luve”的书写是英语古体,短短的16行诗歌中诗人用了7个“Luve”,它们就像一串串活泼跳跃的音符,构成整个诗歌爱的旋律。同时第三诗节第一诗行中“mydear”的重复很好地让诗歌的第二诗节和第三诗节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很好地体现了诗歌情感的发展和升华。在诗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要学会分析英语诗歌和汉语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的差异,更好地了解英语语言的本质特点。英语是一种表音文字,从英语诗歌的结构来讲,音节(syllable)是最基础的语音单位,一个单词根据元音的数量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而汉语的单词都是单音节词。因此英语诗歌的诗行是以音节为语音单位,而汉语诗歌的诗行是以单词为语音单位。英语诗歌中一定数量的音节和音节类型(轻音节、重音节)组成音步(foot),而一定数量的音步组合在一起就是诗行(verseline),诗行的组合就是诗节(stanza)。英语诗歌中诗行和诗节的形式是由诗歌的韵律和诗体决定。“myLuveisLikeaRed,RedRose”采用的诗体是传统的“民谣诗”,这种诗体的基本韵律是一、三两行分别都是四音步,二、四两行分别都是三音步。其押韵方式是abcd,即二、四两行押韵,基本节奏也是抑扬格(iambus),用重音和轻音的符号表示为:x/。同时英语诗歌韵律美主要是通过诗歌的节奏和押韵体现的。朱光潜在著作《论诗》探讨诗歌起源时指出“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的,而且在最初是一种三位一体的混合艺术。”而三者的共同点就是节奏。节奏的轻重缓急主要是通过“音步”的类型决定,节奏的轻重缓急与诗中表达的情绪是一致的,诗歌节奏本身就是意义的一部分。这首诗歌的整体节奏可以用下图标表示:

诗歌的整体节奏很好地诠释诗歌中情绪的发展变化过程,爱情的本身就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旅程。爱情在舒缓和浪漫中羞涩含苞,在激情涌动中绽放,最后在消逝的岁月中平静和沉淀。同时诗歌的押韵不仅让诗歌音韵优美,同时也会渲染诗歌的情感。瑞士学者沃尔夫冈・凯赛认为押韵不仅是“一种纯粹的声音的装饰”(聂珍钊,2007,p8)而且更重要的在于押韵“强有力地支持了各行的联系和沟通”。(同上)押韵可以使一行一行的诗有了内在的联系,构成完整的诗篇,从而更好的为诗歌的主题和内容服务。诗行“Sodeepinluveami:”是一个倒装句,突出了“deep”爱的深沉,同时也很巧妙地使单词“i”和同诗节中单词“dry”押韵,从而做到了音美意美的统一。通过对诗歌形式的分析,学生可以很好地意识到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其语言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结合。当然我们也要提醒学生:不要认为诗歌形式本身与诗歌内容或题材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不同的形式只是诗人表达思想情感的手段之一,同样的内容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不同的内容也可用同样的形式表达。关于诗歌形式和内容问题,有一点可以基本肯定,伟大的诗人采用什么形式去表达其主题内容和思想感情肯定有其目的,内容和形式之间总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而这些对诗歌语言形式和内容的认识就是对语言本质更深次认识。

情人节诗歌篇4

关键词:形式;本质;结构;新诗

新诗在初中课本(人教版)中入选了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和《静夜》,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流沙河的《理想》,何其芳的《秋天》,牛汉的《华南虎》等等数十首新诗作品。新诗作为时代的先声受到教材编选者的高度重视。高中除了必修一第一单元涉及新诗外,就是《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新诗部分了。新诗在整个教材架构中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却不尽人意。固然这与新诗不是高考考察的内容容易受到忽视有关,但更多的原因则关涉到教师自身对新诗的理解和认识。

一、新诗显著的形式特征:韵律

首先是诗句的节奏。节奏往往是由音尺(音步或音顿)来决定的。每一个诗句都有着大致相当的音尺时,节奏感自然而然地就突显出来了。以臧克家的《老马》第一诗节为例:总的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我们看到每一句大致为一个或两个音尺,每个音尺的长短略有差异,这就形成了错落有致的节奏感。

其次,反复的修辞手法可以形成复沓的音韵效果,比如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全诗13个诗节,几乎每一诗节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大致相同,加之呼告手法的运用,自然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起到震撼人心的抒情效果。反复的修辞手法在抒情诗中被广泛地运用,正是其形成的韵律受到了诗人的青睐。

二、诗歌的本质特征:抒情

首先,我想说诗歌必须有成为诗歌最为本质的东西。诗人郭沫若曾说“诗的本质专在抒情”,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新诗,都无法回避诗歌的抒情性,抒情可直接显现,也可隐藏在诗的背后,只是需要我们通过领悟去寻找罢了。比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就是典型的直接抒情,简洁明快而又情感真挚,但古典诗歌更多的还是“梧桐更兼细雨”这种间接抒情,含蓄蕴藉而意蕴悠长。再以罗伯特彭斯《旧日的时光》为例,这首诗就胜在情感的直接抒发,在深情的回忆中展现那“旧日的时光”,时而在山坡游荡,时而又漫步溪上,虽为重洋所阻,但阻不住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情贵真挚,意在隽永,这正是这首诗的显著特征。

其次,诗歌要有诗人独有的风格。彭斯长期生活于苏格兰乡村,诗歌多表现的是自然的乡村风景和人们之间朴质无华的情感。它的脍炙人口的诗作《一朵红红的玫瑰》《致山中雏菊》都属于此类。从彭斯身上,我们可以看出诗的美不在于技巧的纤细入微,而在于情感的真诚奔放。借助于一批这样的诗作,质朴明快也就成了当时彭斯诗歌的名片,同时也形成了他最为人称道的诗歌品质。

最后,无论中外,纵看古今,诗歌与抒情都紧密联系在一起,读诗贵在领悟诗情,只有沉入到诗人诗歌丰富的情感世界,我们才能切实领会到诗的趣味的真,诗的淳朴的美。

三、新诗别样的结构特征:回环

在新诗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会发现一种有趣的诗歌结构现象:戴望舒的《雨巷》首个诗节和最后一个诗节都是“撑着油纸伞……结着愁怨的姑娘”,仅有一处词语的更改。无独有偶,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也是首诗节与末诗节大致相同,互相呼应又蕴含着变化。这种诗歌中首节与末节(或者首句与末句)大体一致的诗歌结构形式其实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回环。

回环也称回文,古已有之。前秦人苏若兰写的《璇玑图》,可以反读,横读,斜读,交互读,都能成一首新的诗,堪称回文诗的典范。由于受制于古典诗歌字数、声韵和意蕴的严格要求,回环诗在古典诗歌创作中并不多见,且多停留于文人的文字游戏中,其产生的艺术影响并不大。但从新诗打破古典诗歌字数与结构的藩篱之后,回环结构的运用深得一部分诗人的喜爱,回环所特有的复沓与往复的节奏效果也给新诗增添了不少神韵和风采。

新诗,特别是新诗中的抒情诗,不少采用回环的结构。探究其作用当有以下几种:其一,在情感上,他构成一个圆环,来回往复,意蕴深沉,细细品之又觉回味悠长。《雨巷》中首节的“逢着”与末节中的“飘过”正好构成一个心灵邂逅的完整过程,再加之婉约的意象,低徊的情感很自然地就在回环的结构中弥漫开来,从而获得读者的心音共鸣。其二,在节奏上,可以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采用回环结构的诗歌节奏都较为舒缓,似水流的回旋又蜿蜒流去。这种舒缓的节奏,便于吟诵,更便于识记,能够激发读者诵读的兴趣。其三,在形式上,首节与末节的高度相似性,能为读者所注意,继而推动其去辨析两节细微的语词差别和表达效果。这种差别正有助于我们把握诗人情感的潜流,继而帮助我们去领会诗歌的主旨。以《再别康桥》为例,首节“轻轻的我走了”与“悄悄的我走了”情感表达有何不同,“轻轻的招手”与“挥一挥衣袖”能不能互换位置?对这些问题的仔细思考,必能给新诗的学习带到一个新的深度。

四、结语

情人节诗歌篇5

关健词:徐志摩诗歌艺术独特性

一.柔美和谐的音乐美

诗人在诗的音乐美上可谓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例在如《再别康桥》中,诗人用了七节,每行六至八字,每节二、四行押韵,而且每节都自然换韵,随情变韵,平仄声交替使用,节奏鲜明和谐,形成流动感,极富音乐性。

在《偶然》一诗中,有些片段是多么的富有情感和音乐美,叫人心驰神往,久久不能走出那种优美的意境。诗中“你”和“好”两个音调曲折的上声词,使诗歌变得委婉和多情,错落有致;末尾的“掉”既反映了思维意识的解脱,同时也体现出了音乐中的空洞之感,意境之感表露得无遗。

诗人虽然在诗歌语言上表现的过于简洁和朴素,但是其情感却是真真切切的表现了出来。诗人的感情仿佛是挥着翅膀的天使在天际上遨游,无拘无束。

例如他的《残诗》,全首以口语组成,每行节奏感递增,节奏整齐,用朴素的语言描述了雨天的情境,具有极强的艺术气息和生活气息,富有变化,朗朗上口,旋律感强。

在徐志摩的诗歌中,诗人捕捉到了每一个韵脚,通过韵味交错、相联系,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生动性。

例如:

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满天稠密的黑云与白云;

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明月泻影在眠熟的波心。

深深的黑夜,依依的塔影,团团的月彩,纤纤的波鳞――

在这首诗中,诗人分别用“影”“云”“心”来进行押韵,不仅仅起到了韵律美的作用,更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将人影、白云、心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和自然的悠闲意境和完美融合。

徐志摩的诗,以语言传达主题情感,以诗歌内容为形象标题,使音乐化语言形式由抽象而具体到与情感同等的地位,这就是徐志摩诗歌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这就是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

二.绚丽斑斓的绘画美

诗人在诗歌中,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理想境界。在《再别康桥》中,诗的每一节都可以称得上一幅迷人的图画,既有景,又蕴含着浓浓的深情,情境交融,使诗中增添了画的妩媚和绚丽。

再如《一小幅的穷乐图》,在这个诗歌中,诗人真切描绘了贫困时期穷苦人民的生活状况,他们能够将被富人看作是垃圾的东西看的弥足珍贵。女孩将煤渣看成是鲜肉骨头,更加能够突显出穷苦时代人民的生活境遇。诗人用诗歌完美的展示了贫苦现象图景,描绘出一幅穷苦的画面,表现了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诗人还善于将静态感描绘成动态的变换,表现出他的诗歌在宁静的画面里逸出灵动的生机。以《她是睡着了》为例,描写的是少女的睡态,这本来是一件静谧的图景,但是诗人紧接着描绘了少女的梨涡,让人们感受到了极具动感的灵动体验,让人们在静谧的图景中感受动态的美感。动态美更能够表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气息和鲜明的艺术感,在很大程度上更能够表现出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

三.声韵调谐的韵律美

徐志摩在诗歌的创作上,着力追求诗歌格律,希望诗歌能够韵律美,朗朗上口。诗人之所以能够有如此高的造诣,与他对我国优秀诗歌的继承是分不开的。

如《雪花的快乐》这首诗中,作者采用了反复的手法,以三个“飞扬”“消融”为诗歌的情境部分,极大的表现出了雪花的飞扬自由情态和融化的情景。五行为一节,相互押韵,节奏感十分强烈、有致。

当然,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并非只具有以上所讲的与诗歌三美主张相应的音乐美,韵律美,绘画美。它的诗歌还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中国人民的历史斗争迹象。

徐志摩的诗歌具有音乐、韵律、绘画之美,在我国诗歌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对徐志摩诗歌艺术进行深刻的探讨和思索,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中国诗歌艺术的博大精深,促进我国艺术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迅《丽水学院报》《论徐志摩诗歌意境的空灵美》(2006年2月)

[2]孙小兵《文学作品赏析―中国现代文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情人节诗歌篇6

[关键词]新课标 古代诗歌 阅读鉴赏

新课改背景下的古代诗歌阅读鉴赏仍然是高中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感受・鉴赏”目标是:“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对学生的古诗歌阅读鉴赏能力,“新课标”也作了明确要求:“拓宽文学欣赏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内心感情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

古代诗歌,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能力的培养以及文化素养的形成等诸多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阅读鉴赏一首古代诗歌呢?结合对新课标的理解以及在教学中的经验,笔者对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方法总结了如下六个步骤:

一、正音意、学朗读

阅读古代诗歌,首先要读准字音,准确把握字音,是朗读的基础。明确每个字的含义,要达到字字落实的地步。有时,哪怕是有一个字未理解,也会影响对整首诗的理解。如果读不懂,鉴赏也就无从谈起。初步了解了诗歌的字音词意之后,就可以朗读诗歌了。所谓朗读,就是字正腔圆地高声诵读,使诗歌语气连贯而见情露意。朗读是诗词教学中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方法,其特点是眼、脑、口、耳协同活动。学生通过各种朗读,能增强语感,再现意境,进而加深对诗词的感知和理解。例如学习《静女》这首诗,我们先让学生默读,掌握生字、新词,疏通语脉,然后诵读,体味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人物美、画面美、情感美。通过反复诵读。一对纯朴的青年男女约会时的情景就――地展现在学生的脑海里,诗歌的意境也呼之欲出。

二、明节奏、感受美

古代诗歌讲究节奏,讲究音韵和谐。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歌不讲节拍就不能唱,诗没有节奏就念不上口,所以诗歌要有鲜明的节奏才能具备韵律美。古代诗歌常见的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诗经》中的诗大多是四言两顿的形式,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五言诗的节奏是一句三顿,如:长安/一片/月,万户/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入/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六言诗也是一句三顿,多由三个双音词构成,如:?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七言四顿是我国诗歌运用得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掌握了诗歌的节奏。诵读古代诗歌时,就会感受到诗歌的节奏之美和韵律之美。

三、读文题、明体裁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研读题目,我们就可以初步解读诗歌,从而“管中窥豹,略见一斑”。题目的内涵往往很丰富,它可以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题材类型、写诗的原因等诸多重要信息。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山居”明示了诗的题材属归隐一类;“秋”点明季节;“暝”点明具体的时间。

李白的《蜀道难》,题目的含义是蜀道艰险之意。从体裁上来说,《蜀道难》是一首乐府诗,属于七言歌行体。七言歌行是一种形式最自由的诗体。它以七言为主,兼用长短不齐的语句,长句可以达到九言甚至十一言以上,长句短句的参差变化,使诗歌自由活泼。语言自然流畅,琅琅上口。了解了这些体裁特点后,我们就能更充分地体会和鉴赏《蜀道难》中诗人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和豪情万丈的胸襟气概了。

四、知其人、论其世

“知人论世”,就是要了解诗歌的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包括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道路、艺术风格等:了解写作背景,包括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写作时的处境和心境。比如,读杜甫的《登高》,我们了解杜甫其人及此诗的写作背景,就有助于读透它。杜甫具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治国理想。他的诗大多反映社会现实,有“诗史”之美誉,诗风沉郁顿挫。杜甫写《登高》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诗人为了排遣郁闷而抱病登台,他百感交集,借眼前的秋江景色,倾诉了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会知人论世,这就要求除了多读诗人的作品之外,还要尽可能多读一些史书、笔记、诗话、词话等。只有这样,才能由“知人论世”而读透作品。

五、寻诗眼、品意境

“诗眼”是诗歌的灵魂。能准确找出并分析“诗眼”,是阅读鉴赏古诗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如果没有了“闹”字、“弄”字,所写景色原也平淡无奇:而着一“闹”字、“弄”字,就境界全出,顿然改观。

“诗眼”有助于铸就诗词的意境。《蜀道难》中的诗眼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全诗中出现了三次。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使诗眼句的每一次出现。都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诗眼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人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绚丽的山水画卷。创造出了一个神奇的艺术世界。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由此可见,只要抓准“诗眼”进行分析,就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意境,进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六、勤诵读、强能力

新课标指出,“诵读是古代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指导诵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诵读诗歌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诵“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而生同病相怜的人世感慨:诵“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而生恍如隔世、嗟然自伤的人生悲情: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自会如杜甫般心念诸葛武侯,许身社稷而涕泗横流。

情人节诗歌篇7

关键词:诗歌诵读意境情感基调

在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很多老师反映:无论我们查阅多少资料,费尽多少精力对诗歌进行讲解分析,学生还是云里雾里,无精打采,听不进去。其实,不少学校,这种现象很普遍。诗歌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富有结构美、音乐美的特点,非诵读不能领悟其意境,非诵读不能领悟其精髓,不然,怎么叫“歌”呢?“‘诗’读百遍,其义自见”套用在诗歌教学中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当然,诵读诗歌也不能乱读,或者在教学中只求简单的背诵、默写。诗歌诵读要讲究方法,既要引导学生领悟其情感,又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诵读技巧,否则,那“义”也不会“自见”。下面,我以《雨巷》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诗歌诵读训练。

一.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意境,确定诗歌情感基调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概括地说,就是客观之“景”与主观之“情”的结合。不少老师在诗歌教学中把分析诗歌意境具体化为寻景――构境――析情三个步骤,即通过对诗歌客观之“景”的描绘分析,进而引导学生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主观之“情”。笔者认为:诗歌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开启想象的大门,分析诗歌的意境:或清新自然;或浓郁雄浑;或轻松愉快;或凄婉迷茫……进而使学生领悟诗歌的情感。诗歌的意境是诗歌的灵魂,分析诗歌意境是读好一首诗歌的前提条件。因此,在诵读诗歌之前,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意境。

诗歌情感基调指诗歌的基本情调,也就是诗歌感彩的一种综合体现。诗歌情感基调主要通过诗歌的意境,在诗歌的字里行间得以体现。教师指导学生诵读时应在理解和表达的统一中,在情和声的统一中,使诗歌情感基调得到完美体现。把握诗歌情感基调应注意两点:一是诗歌情感基调总是与诗歌所营造的意境相吻合,因此教师指导学生诵读时确定的情感基调应再现诗歌意境,体现诗人的创作意图,诵读者对诗歌的情感理解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语调风格应与作者的情感态度大体一致。二是诗歌情感基调是统一而有变化的:一方面,诗歌都有贯穿始终的统一基调,即思想感情发展的总的方向;另一方面,在这种统一中又存在变化,教师指导学生诵读时既要保持诗歌情感基调的统一性,又要注意这种感情层次上的变化。当然,还有读者的创造性理解。

《雨巷》是一首富有音乐美、朦胧美和浓郁的象征色彩的抒情诗。诗歌通过“我”在“寂寥的雨巷”中独自彷徨的诗意描绘,通过与丁香一样的姑娘从期盼、相遇,到远去后思念的整个过程的描述,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凄清寂寞、哀怨惆怅、凄婉迷茫的复杂而微妙的内心情感。诗歌主要采用“雨巷”、“我”、“丁香姑娘”、“油纸伞”这一组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其意境哀怨惆怅、忧郁迷茫,但整个画面及情感又不失为一种朦胧的美,给人以无比想象的空间。这是整首诗贯穿始终的统一情感基调。在这统一基调下,作者的情感也有一丝的变化。你看:“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后来,“我”在雨巷中与这样的姑娘短暂相遇了:“她像我一样,像我一样的,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并且“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我”似乎找到了一直渴望的知音,“我”的情绪也就随之起了一丝变化,这是一丝短暂的欣喜。但随着姑娘的远去:“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我”的这种惊喜也就随之消失,恢复原来的哀怨惆怅,剩下“我”的独自彷徨。教师指导学生诵读时既要把握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又要注意作者情感的这一丝变化,在诵读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二.以诗歌意境、情感基调为基础,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诵读技巧

为了再现诗歌的意境,读出诗人在诗歌中所渗透的情感,感染学生,活跃课堂,让学生热爱诵读、热爱诗歌,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诵读技巧,使诵读停顿有节、轻重适度、节奏鲜明、抑扬顿挫,从而更好地表情达意。

1、停顿

停顿是指语流中出现的间歇。停顿一方面是出于生理上换气的需要,另一方面是语法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情感表达上的需要。在诵读中,适当的停顿可以使声音错落有致,使表意清晰,便于达情。恰当的停顿运用会形成节拍,节拍可以增强诗歌诵读的清晰度和节奏感,这也是形成诗歌节奏美的一个重要因素。我简单谈谈后两方面的停顿。

语法停顿:由句子的语法结构造成的停顿。一般来讲,下面几种情况可作适当的语法停顿:

⑴主语和谓语之间;⑵动词和宾语之间;⑶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⑷某些介词前面或后面;⑸方位词后;⑹某些连词前面或后面(因为、如果和等)。

情感表达停顿:为了突出诗中某种感情,诱发听众思考,感染听众而作的停顿。这种停顿往往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当然,在具体诵读某首诗歌的时候,要统筹兼顾上述三方面的停顿,不能机械套用。是否有利于情感的表达对诗句的是否停顿起着决定性作用。另外,结构相同的段落(《雨巷》的首尾两节)或结构相同的句子,为避免单调,可根据情感作不同的停顿。还有,停顿要注意“声断气连”的适时处理,否则,读出来的语调给人生硬、呆板之感,既会破坏诗歌的节奏美,也不能很好地表达诗歌的情感。

我以《雨巷》诗的第一节为例,谈谈诗歌的停顿。诗的开头一节是全诗主旋律。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闭目回味,在学生脑海里呈现这样的情景:以情而言,是独自、彷徨、寂寥、愁怨;以景而言,是纸伞、雨巷、丁香、姑娘。此情此景,水融,幻化为一体。何等孤寂!何等惆怅!何等美妙!结合上述停顿要求,可作如下停顿划分: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2、重音

着意加重或弱化某些词语读音的现象叫重音。重音不同,所传达的感情也不同。重音位置的确定取决于诗歌固有的情感,也包含着诵读者对于作品内容的独到理解和表达的需要。一般来讲,它分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两种。语法重音是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处理的重音;逻辑重音是由于表达的需要,特意突出某种意义或感情而对相关词语进行重读的处理。由读音轻重所造成的起伏变化,是诗歌音乐美的重要表现。下面我介绍四种读法:

⑴低中见高法:就是把要强调的字词读得重一些,响一些。这是最常见的方法。

⑵实中转虚法:虚声指声轻气多的声音,即重音轻读法。

⑶快中显慢法:把某些字词的读音有意拉长,形成拖腔。

⑷连中带停法:运用停顿来突出重音,几乎每个主要的重音都离不开它。

我以《雨巷》第三节为例加以说明: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诗歌第三节总的感情基调是哀怨、惆怅、孤寂的。上面我说过,在寂寥的雨巷中遇到像“我”一样的、撑着油纸伞、结着愁怨的姑娘,瞬间,“我”觉得找到了知音,“我”的内心起了一丝波澜,有一丝短暂的惊喜。注意,由于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所致,这一丝惊喜不是很强烈。因此,其中的两个最能表现这种情感的意象“雨巷”和“油纸伞”需要轻重读,要读出如烟似幻,阴霾不开,细雨如愁,孤寂惆怅的情怀。“寂寥”这个形容词应该读得稍重一点,让人联想到雨巷的悠长残破,空寂幽冷。两个“我”字也要重读,第一个“我”稍轻,第二个“我”要读得稍重,并适当拉长声音,以示“我”的惊喜与兴奋,但千万不可读得太重,否则就破坏整首诗的意境了。“默默”一词采用连中带停法,突出“我”的孤寂惆怅。“冷漠”、“凄清”、“惆怅”三个词在读法上同中有变,都读轻重音,只是“凄清”这个词要读得较“冷漠”凝重点,“惆怅”在声音处理上可稍作拉长,但尾音一定要干净、利索。

3、语速

语速是由诗歌的内容及情感的变化来决定的。大体上分为快速、中速、慢速三种。快速主要用于表达紧张、恐惧、激动、欢快等心情,表示质问、争辩、斥责、鼓动、号召等声态;中速主要用于感情没有多大变化之时,多为叙述性语言;慢速则用于表现沉重、哀痛、忧伤、肃穆等心情,抒彩浓厚。根据诗歌内容,采用恰当的语速能很好的传达诗歌蕴含的情感。《雨巷》是一首富有浓郁色彩的抒情诗,它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决定了它适宜采用慢速,用低缓的语调进行诵读。我以诗歌的第六节来加以具体说明: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这一节是最能表现“我”的孤寂惆怅心情的。雨巷中,“我”与丁香般美丽而忧郁的姑娘相逢了,但她并没有停下,而是“像梦中飘过一样”,转瞬间,便飘过“我”的身旁,连同她的“颜色”,她的“芬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与“她的丁香般的惆怅”,消失在雨巷尽头“颓圮的泥墙”。空留下“我”伴着雨的哀曲,在寂寥的雨巷里自悲自叹,独自彷徨。因此,在诵读这节诗的时候,语速宜慢,语调低缓而忧伤。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诵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入诗人为我们创设的意境之中。

当然,我再次说说,“我”的梦想曾一度短暂实现,有过一丝惊喜。因此在诵读相关诗句时,语速宜稍快一点,以示这种情感的变化。比如第三节中的“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还有如第四节中的“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但这种情感瞬间即逝,在诵读的时候需要细心把握,不宜过分渲染。

诵读的基本技巧还有很多,比如句调处理、发音技巧的运用等,鉴于中职生的客观实际,我就不再谈了。

情人节诗歌篇8

虽然许多现代诗歌不大讲究押韵,但是毫无疑义押韵的现代诗歌,读起来在听觉上更具美感,而苏教版小语教材所选用的现代诗歌,无一例外都是讲究押韵的。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常会引导学生去找出每一行诗句的韵脚和押韵的字。比如《水乡歌》:“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青波。在学生都能背诵、能理解诗歌内容和感受作者情感之后,我让学生分别圈画出“多”“波”等字,然后,让他们再读诗歌,重点关注圈下来的这些字,说说听起来动听悦耳吗?

让学生体会到现代诗歌押韵所带来的美感,当然不是仅仅靠一两首诗歌的教学就能完成的,还要向学生多提供一些押韵的诗歌,当然包括古体诗歌。只有诵读多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独特的音韵美感才能得到熏陶,才可能产生热爱现代诗歌的情感。

二、读出现代诗歌的节奏美

现代诗歌特殊的表达方式,有强烈的节奏感,诗歌的节奏美由此体现。教学中,没有必要对学生讲解这些理论,而是结合具体的诗句一起“敲打”诗歌的节奏。《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文中有这样的诗句:“让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用绚丽的色彩/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在教学时,这种节奏感只有通过朗读来呈现和感悟,如果学生对节奏的把握还不够的话,这时候就需要通过教师的示范诵读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先范读,再让学生充分朗读,让诗句抑扬顿挫和跌宕起伏的节奏感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强化,并逐渐内化为学生心灵的节拍。

三、再现现代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现代诗歌的灵魂所在,每一首现代诗歌都通过某些意向的叠加来表达特有的意境。在教学现代诗歌时,还不能仅仅依靠诗人所提供的文字符号,来获得诗歌意境的体验,还要搜索和挖掘隐藏在诗歌背后的、丰满的、立体的信息资源,读者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诗歌的意境进行想象和补白,从而尽可能地再现和还原诗歌本身所要呈现的意境。《长城和运河》这首诗歌,以饱满激昂的笔触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和古代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而运河就在我们身边,淮安是著名的运河之都,这样,就让学生对运河有了亲切感。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追溯运河的起源,了解运河的发展历史,体验灿烂的运河文化,当学生获得比较丰满立体的意境体验之后,再去诵读这首诗歌,感受就会更加深刻了。

四、感悟现代诗歌的修辞美

修辞是诗歌写作的重要技巧,从古体诗歌到现代诗歌,比喻、排比、拟人、反复、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随处可见。读者徜徉于诗情画意之中的同时,也不得不惊叹于诗人运用修辞所带来的精妙神奇的表达效果。在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比比皆是,而通感、象征等手法也不少见。再如,《水乡歌》中的“千只船,万只驳/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当然,我们的教学任务不是机械地向学生讲解这些修辞手法的理论知识,而是应该让学生感悟这些修辞的运用带来的美感。

情人节诗歌篇9

诗人抒情总是要借助一定的形象。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暗含着深刻的哲理,倾注了诗人的审美倾向,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常常是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极富美感的意象。因此,把握诗歌的意象,进而凭借对诗歌意象的特征、艺术手法、审美心理、抒情主体的分析来鉴赏诗歌,应当是鉴赏诗歌的基本途径。

一、了解民族传统的审美心理,熟记特殊意象的含义

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常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方面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在历史的积淀中被赋予某些约定俗成的言外之意和情感色彩。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梅花在严寒时节开放,象征铁血丹心、坚贞纯洁;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象征坚忍高洁的品质。在诗歌中,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来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情感。了解民族传统的审美心理,熟记特殊意象的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但有时也有例外。如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首诗一改传统的悲秋题材,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取形象的写照,那么,晴朗的秋空则是诗人宽广胸怀、乐观向上精神的外部表现。

二、抓住形象特征,体会诗歌的情韵

在欣赏时抓住表现色彩的字词可以体会诗歌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景物呈现,黄、翠、白、青四种颜色,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节奏感。色彩的鲜明对比又可体现出鲜明的感彩,如“流光最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红与绿的对比,表现出因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着色的思绪”。

明确意象,辨析意象的特征、季节色彩、虚实动静、冷暖色调,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捕捉形象的典型特征,找到景与情的结合点,有助于体味诗歌独特而深邃的意境。

三、透过传神的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的神韵

人们常用“颊上三毫”来形容细节描写的传神,作为直接传达感情的一种手段,细节是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丰富内心世界的―个重要的途径。传神的细节描写除了能准确、生动地传达感情,还能调动起读者丰富的想象。这样的细节,可以是典型的动作,也可以是微妙、曲折的心理活动。

如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此诗的妙处全在尾句。家书写就,托人捎走,行人临发,纸短情长,恐言不尽意,故封而又启。这种极为细腻而又不易表达的情思,诗人很巧妙地把它融进“开封”这一细节中。

四、抓住诗歌中形与神的契合点

阅读时不仅要把握主客体形象,更要弄清主客体之间形神方面的相似之处。如杜荀鹤的《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诗歌中最能显示小松特点的是一个“刺”字,“刺”字既写出了小松多刺的特点,更是诗人反抗、叛逆精神的象征,所以它是诗歌中形与神的契合点。柳宗元的《江雪》刻画了一位清高孤傲的垂钓者的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寒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而诗歌中形与神的契合点就是一个“独”字。

五、分析意象的个性色彩

一个出色的诗人,往往有自己特有的意象群。屈原常用美人、香草、凤凰等意象,李白的诗中多黄河、大鹏、明月、剑侠等意象。这和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有关,也和诗人的风格有关。“风格就是人”,一个成熟的伟大的诗人,其诗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的人格的自我写照。

情人节诗歌篇10

诗歌的音乐性,理论界有“内在美”、“外在美”之说。诗歌的内在音乐性,郭沫若说是“情绪的自然消长”,龚刚博士则更确切地定义为“情感冷热的交替,意象真幻的交替,心绪的起伏律动”。诗歌的外在音乐性即声音的回环(押韵、节奏和声调)可以说是一种数的比例关系。内在美与外在美应是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他们共同作用,使读者产生深刻的审美体验。诗歌的音乐性的作用是对原始、粗硬、强烈的感情起一种节制作用,使之转化为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加深诗味,唤起读者的审美注意,把一些实用的非诗的想法排开去。古今中外所有的诗歌格律真正的目的,无非是提高诗歌的音乐性而已。

具体说来,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把握诗歌的音乐性呢?

一、诗歌的押韵

押韵是使相关诗句末尾一个音节韵母相同或相似。对待押韵应持开放的态度,尊重诗人的艺术追求;只要完美地传达出内在的情感,可有可无。无韵诗可以其它手段显示音乐性,如诗行排列。

首先要选韵。同类的韵形成韵部。现在通行的是十三辙,即十三类:中东、人辰、江阳、言前、发花、怀来、灰堆、遥条、油求、梭波、一七、姑苏、乜斜等。每个韵部发音部位、开口程度不同,音调音域也不一样。有的响度高,昂扬、亢奋,如江阳、发花等。有的响度低,苦闷、沉重,如灰堆、一七等。要因情选韵,因情变韵。

其次是转韵。较长的诗,情绪流动变化,这就要在语音形式上体现出来。如果一韵到底,易于给人单调、疲劳之感。转韵可以使文气一振。如《春江花月夜》,四句一韵,流丽婉转,委婉缠绵。

再次是押韵方式。主要有连句韵――每行都押、隔句韵――古代就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要求、随韵――两句一换如信天游、交韵――第一行和第三行押韵、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韵等。其它还有抱韵,第一行与第四行押韵,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韵。这是西方十四行诗的正宗韵格。

二、诗歌的声调

发音过程中音高和音长的变化。沈约《四声谱》最早研究这个问题。新诗一定要注意声调,特别是在朗诵诗歌时需要。

三、诗歌的节奏

本是音乐术语,是诗歌外在音乐性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大自然和生活中,任何事物都有节奏。诗歌的节奏是事物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呼吸的调节及运动感觉的反映。闻一多著名的诗歌三美理论――“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里的建筑美,表面上是视觉的美,实质上不过是构成了一种具有鲜明节奏特点的“节奏型”,通过重复形成对称,从而加强了节奏美。

诗歌节奏是音组和停顿的有规律的安排。在汉语中,一般是一字一音节,有独立意义的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构成一个音组,每组后面有或长或短的停顿,这些因素都有利于形成节奏美。

古诗的节奏:五言“二、二、一”;七言“二、二、二、一”。

新诗的节奏:自由开放,独特创造;每行大致相当,变化中有规律。

四、诗歌的分行

新诗没有古诗词的固定音乐规定,引进西方分行,加强节奏感和旋律感以达到音乐性的效果。

a、分行适应诗情而长短、疏密、参差。诗行遵从诗歌内在律――情绪节奏,其外形是将内心情绪视觉化展示出来的结构形式。惠特曼表现开国时开拓豪放、自由浪漫的情感,诗行很长,犹如新大陆疆界的广阔苍茫。马雅可夫斯基表现了十月革命的剧变,诗行呈现楼梯形,起伏大,参差不齐。

B、诗行运用省略、跳跃,随意性较大,产生新的结构意义。如上下诗行并置产生新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分行把视觉间隔化为听觉间隔,显示节奏。这是在阅读中产生的效果,连在一起读就无法显示节奏。

D、分行引起审美注意,让人用诗的心理来欣赏。

最后,让我们从音乐性方面欣赏诗人朱湘的名作《采莲曲》,以加强对上述理论深入的认识与体会。

采莲曲

小船呀轻轻飘,

杨柳呀风里颠摇;

荷叶呀翠盖,

荷花呀人样娇娆。

日落,

微波,

金丝闪动过小河。

左行,

右撑,

莲舟上扬起歌声。

菡萏呀半天,

蜂蝶呀不许轻来,

绿水呀相伴,

清净呀不染尘埃。

溪涧,

采莲,

水珠滑走过荷钱。

拍紧,

拍轻,

桨声应答着歌声。

藕心呀丝长,

羞涩呀水底深藏:

不见呀蚕茧

丝多呀蛹裹中央?

溪头,

采藕,

女郎要采又夷犹。

波沉,

波升,

波上抑扬着歌声。

莲蓬呀子多;

两岸呀榴树婆娑,

喜鹊呀喧噪,

榴花呀落上新罗。

溪中,

采蓬,

耳鬓边晕着微红。

风定,

风生,

风飓荡漾着歌声。

升了呀月钩,

明了呀织女牵牛;

薄雾呀拂水,

凉风呀飘去莲舟。

花芳,

衣香,

消溶入一片苍茫;

时静,

时闻,

虚空里袅着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