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中学德育论文大全十篇中学德育论文大全十篇

中学德育论文大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1:29:22

中学德育论文大全篇1

关键词德育理论与实践;大德育;华山中学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5)01-0012-03

笔者所在的华山中学位于南疆小城库尔勒市,隶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省级示范性中学,目前拥有两个校区,师生员工近八千人。十多年来,学校全面推行“大德育”改革,努力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在生源和师资条件均不理想的情况下,获得了考试成绩和素质培养的双丰收,教育质量大步跨入全疆先进行列,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兵团德育示范学校”等系列荣誉。

学校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管理者理性选择路径的过程。在寻求理论指导的过程中,笔者深切体会到,只有正确把握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关系,寻求系统的理论指导,把学校德育置于时代的背景下去寻找提升学校德育水平的路径,才能获得成功。以下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正确把握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关系

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使得学校德育该如何去做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尽管理论工作者的探讨如火如荼,实践工作者也在努力探索出路,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之间仍然明显地彼此疏离,存在人们所说的“两张皮”现象。在理论层面,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厌倦了德育实践的进展缓慢,而选择寻求更多的理论创新,以致各种新理念和新观点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而在实践层面,受教育体制和自身素质的影响,依然有不少学校德育工作者对德育理论的重要性视而不见,习惯于埋头拉车,自说自话。要想扭转这种局面,要求双方学会正确理解和把握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之间的关系,既“眼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作为理论工作者,要有深入实际的勇气,要接上地气;作为实践工作者,要有寻求帮助的诚意,要接上灵气。理论与实践的相互靠拢固然需要媒介或途径,但最根本的出路还在于双方的主动接触和互相需要。作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学校方面应表现得更为积极和主动。

在“大德育”改革中,我们充分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并通过不断的“走出去”和“请进来”,寻求德育理论的支持和帮助,从中获益良多。学校的德育科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学校成立了教育研究所并下设专门的德育研究室,集中学校德育方面的优秀人才,外聘德育专家,共同抓好德育课题的立项与实施。我们对德育研究的要求是:既要有前瞻性,要能够把握德育的正确方向,又要有务实性,要能够切实解决自身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此,学校特别重视与德育理论工作者的沟通交流,我们每年都会利用召开校长论坛的机会,定期邀请知名德育专家来学校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实地调研和面对面的探讨交流,其中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小学德育杂志社、兵团党校和天津教科院等单位的知名专家,还包括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一些资深校长。除此以外,不定期的专家到访也很多。对于德育课题的立项,我们基本参照国家相关的研究管理制度,通过竞争性申报程序,确定等级,签订合同,拨付费用,跟踪管理,到期验收。目前,学校已经结题和在研的德育课题超过二十个,内容涉及学校德育的诸多方面,包括教职工现状调查、班主任队伍建设、学困生转化、德育与学科教学整合、家校关系等等,学校已为此累计拨付研究经费三十余万元。

正是时时注意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学校德育工作才会取得突破性发展。

二、主动寻求系统思维与方法的指导

笔者以为,当前的学校德育并不缺少基本的理论指导,尤其是原理性的德育理论。伴随教育研究的不断进步,学校德育已经发展成为相对成熟的学科体系,可以说,学校德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已经比较好地得到了解决。因此,对当前学校德育理论指导问题的探讨,不需要纠结于我们有没有合适的理论指导,以及到底该以什么样的理论作指导的问题。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理论已经存在,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应该通过怎样的思维和方法才能将这些理论更好地落实到实践中去。也就是说,我们最需要的应该是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有关德育实践的思维和方法的理论性指导。众所周知,系统论是解决复杂性问题的科学方法论,我们认为,要牢牢抓住德育自身的系统性,用系统思维理解学校德育,并通过系统性的方法加以实践,才能取得成功。我们不乏具有十分完善的系统思想和系统论述的德育理论之作,这些理论对于指导我们当前的学校德育已经足够,而要想将这些系统性的理论运用和落实到实践中去,就必须尊重这些理论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除了老老实实采用系统性的思维和方法加以实践,没有别的捷径,否则,这些理论的作用就一定无法得到有效发挥,而这可能恰恰就是当前学校德育进展缓慢的主要症结所在。由此也想提醒那些依旧热衷于德育理论创新的人们,恐怕并不存在那么多的理论创新可能和创新需要,且真正的理论创新也绝非如想象的那般轻而易举,不如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在这方面的突破将更有意义。

华山中学的“大德育”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一定效果,在我们看来,也并非因为在德育理论方面有了什么新突破,主要还是得益于我们用系统性思维来理解德育,并通过系统性的方法分析和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重在实践与实干。

学校所理解的“大德育”,是指建立在德育体系整体意义之上的德育工作,具有全面性、全程性、全时性和全员性的特点。全面性是指德育涵盖了教育的所有方面,要通过一切可能的德育途径,让受教育者达成全方位的心智建构;全程性是指德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呈现在每一个具体环节当中;全时性是指德育随时都在进行,与时代相统一,与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相伴;全员性是指德育的参与者包括所有人,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区分。这样的“大德育”一定是广义上的德育概念,具有系统性的德育理论指导和与之相衔接的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实践方法和具体途径。因此,我们将自身的“大德育”改革界定为对传统学校德育的一种系统性变革。

在这样整体性思考的基础上,学校提出并推行了“玩在华山”的办学模式,以高效课堂为先导,以校本课程为支撑,以完善服务为保障,以艺体教学为辅助,以实践活动为依托,以内向研究为指引,目的在于协调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让师生更多地投入到各种文体活动和综合实践中,以切实推动应试思维的真正转变,逐步有序地落实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玩在华山”模式立足于教育发展的多元性、连续性和完整性,以素质目标解读德育目标,实现了二者的有机融合,为“大德育”理念的落地提供了内容、方法、途径等多方面的现实保障,充分展现了“处处有教育、事事皆学问、人人是教员”的“大德育”观念,德育的渗透效果日益显现。

可见,只有在整体性思维的引领下,学校德育才会收获实效。

三、站在时代、社会和文化的高度理解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必然与我们所处的时代、社会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我们,无论面什么样的德育理论,都要与自身实际相结合,不应该也不可能脱离这些背景去思考德育问题,否则,就容易陷入争论或空谈。当前,时展神速,社会复杂多变,文化兼容并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理论再正确,也不可能得到百分之百的落实,而必须面对现实作出适当的变通。正如英国近代著名政治家约翰・莫雷(Johnmorley)在其名著《论妥协》(onCompromise)中所说:“在实践中,为了真理本身,有必要采取适应环境的措施。”这样的原则在当下的学校德育中也同样适用,而最好的适应措施就是抛开狭义和封闭思想,杜绝空喊口号的做法,抛弃抵触和对抗心态,将学校德育置于时代、社会和文化大背景当中,让德育工作经受现实的磨砺和考验。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并强化学校自身的文化基础,要让学校变成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主体,其核心在于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的提倡和培养,既包括对个人、家庭和学校的责任与担当,也包括对国家、民族和整个人类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因为,只有这样的文化基础,才有可能让师生更好地获得文化自觉和人格独立,才有可能让德育理念更彻底地变成他们内生性的成长需要和发展目标,也只有经过这样的学校德育培养起来的人,才能够更适合成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苏霍姆林斯基语)。

中学德育论文大全篇2

   在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全面转型期的现阶段究竟如何看待与处理好传统德育文化与新时期德育文化建设的关系?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学科体系如何建设得更为完善?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全国50余位德育专家学者于1994年10月24─—28日参加了在山东曲阜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德育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与会的专家学者立足于我国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现状,面对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把握我国当代社会思潮的趋势,热切关注改革过程中学校德育出现的新现象,围绕“传统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德育学科建设”等问题,开展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研讨。

   一、传统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

   如同我国现时代整个的社会文化一样,德育文化处于既有德育文化趋向消解、新的德育文化正在建构的文化转型阶段。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过程实质上便是既有德育文化的现代化过程。那么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究竟怎样看待传统道德与德育呢?传统道德与德育体系中又有哪些因素具有现代因子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能够纳入正在建构中的新的德育文化,并为与现实的德育所用呢?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什么原则呢?

   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既是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构新的德育文化的需要。我们不可能割断中国的历史,脱离国情。在急剧变改的社会中,对传统的维系与科学地弘扬对维护社会稳定、缓解因观念突变而出现的思想阵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新的德育文化的建设固然以对传统的扬弃为重要特征,但尤为重要的是科学地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是我们赖以建构新的德育文化体系的基础。整个人类思想史的发展证明:人类思想的发展并非依据基础而创造新的思想,而是依据基础而改变传统意识。对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而言,所依据的“基础”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现实,据此应予改变的“传统意识”主要包括了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的精华。

   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博大精深,虽有糟粕,更有精华,继承其精华,有利于加强学校德育及德育学科建设,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所普遍认同的观点。与会的专家学者指出,礼、义、廉、耻、信,以及孝等传统的道德观念,传统美德所体现的整体主义(具体表现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强调集体利益)、辩证思想(具体表现在强调“为政以德”与人际和谐)以及“先义后利”等,虽然其中具有特定的历史局限,但都拥用合理内核,所蕴涵的基本价值有一定的超时代特性,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结合现实赋予必要的时代内涵,完全可以变现实的德育及新的德育文化建设所用。在研讨过程中,有些专家还特别指出,传统道德与德育是一个有机的思想体系,它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同时也包括了儒家以外其它学派(比如道家、墨家等)的思想在内,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儒家的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会上,有些专家学者专门就“先秦道家的德育思想”、“《周易》的道德教育思想”作了研讨,与会者对此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传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既是一个理论,也是个实践问题。那么,在批判继承过程应遵循哪些原则呢?经过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识到,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必然要遇到三大矛盾,即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要正确解决三大矛盾,必须区分、认识和处理这三大矛盾关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1.正确区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中的精华与糟粕,坚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2.正确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发展创新的原则;3.正确处理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原则。在对待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的问题上,“五四”以来更有着两种不同的态度度和主张:一是毫无批判兼收并蓄,食古不化;一是全盘否定,“全盘西化”。受其影响,在批判继承的实践中也多出现过国粹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与会的专家学者强调,我们今天仍有必要批判和警惕这两种极端倾向的出现。基于对此现象的高度关注,有的与会者提出,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德育文化尤其需要遵循这样四项原则:1.化为现代的而非守成的;2.实践的而非体用的;3.抽象的而非具体的;4.历史的而非学理的。

   二、德育学科建设

   德育学自80年代初从教育学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始终受到这样一种非议,即认为它缺乏理论,没有科学的体系。与会的专家学者勇敢地面对这种非议,视之为加强德育学科建设的一种动力,站在使德育学更为完善的维度上,就德育学的学科性质、德育学的若干基本概念,既有德育原理教科书的体系编排等问题作了研讨;与此同时,运用整体辩证思维、系统论、现代全息论等现代的新思维新方法提出了新的德育学理论及体系。

   究竟怎样认识德育学的学科性质,与会的专家学者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的应用学科。在这种观点看来,德育学是从德育的现实出发,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德育的本质问题,并运用从实践中总结来的德育规律去指导实践,其研究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学是具有多种性质、多种功能的学科群,包含众多具体的德育学科,比如德育社会学、德育心理学、德育哲学、德育工艺学等,不同的具体学科有着不同的性质与功能。

   一门学科的概念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科的科学性。德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仍有作进一步界定的必要。在这一方面,与会的专家学者主要围绕“德育”的内涵、外延、功能、目标、任务等作了探讨。与会者认为,我们现在对德育所下的定义仅仅是自学校教育的维度出发的,因此无法涵盖社会及家庭教育中的德育的内涵:一般认德育的外延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但在教育学的各个领域的阐述过程中,却只有道德教育是贯彻始终的且有实在的内容;在表述上,“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价值”、“德育的作用”并存,有的专家主张用“功能”更为确切;至于德育功能的问题,有的专家认为它既有现实的一面,也有超越一面,我们强调它的现实功能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它具的的超越现实的功能,即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与培养人的功能;德育的“目标”与“任务”是有区别的,“目标”是概括的、相对稳定的。任务则是根据目标所制定的具体化措施,现行的《德育原理》及德育实践中将它们合二为一是不恰当的。

中学德育论文大全篇3

一、传统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

如同我国现时代整个的社会文化一样,德育文化处于既有德育文化趋向消解、新的德育文化正在建构的文化转型阶段。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过程实质上便是既有德育文化的现代化过程。那么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究竟怎样看待传统道德与德育呢?传统道德与德育体系中又有哪些因素具有现代因子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能够纳入正在建构中的新的德育文化,并为与现实的德育所用呢?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什么原则呢?

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既是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构新的德育文化的需要。我们不可能割断中国的历史,脱离国情。在急剧变改的社会中,对传统的维系与科学地弘扬对维护社会稳定、缓解因观念突变而出现的思想阵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新的德育文化的建设固然以对传统的扬弃为重要特征,但尤为重要的是科学地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是我们赖以建构新的德育文化体系的基础。整个人类思想史的发展证明:人类思想的发展并非依据基础而创造新的思想,而是依据基础而改变传统意识。对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而言,所依据的“基础”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现实,据此应予改变的“传统意识”主要包括了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的精华。

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博大精深,虽有糟粕,更有精华,继承其精华,有利于加强学校德育及德育学科建设,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所普遍认同的观点。与会的专家学者指出,礼、义、廉、耻、信,以及孝等传统的道德观念,传统美德所体现的整体主义(具体表现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强调集体利益)、辩证思想(具体表现在强调“为政以德”与人际和谐)以及“先义后利”等,虽然其中具有特定的历史局限,但都拥用合理内核,所蕴涵的基本价值有一定的超时代特性,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结合现实赋予必要的时代内涵,完全可以变现实的德育及新的德育文化建设所用。在研讨过程中,有些专家还特别指出,传统道德与德育是一个有机的思想体系,它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同时也包括了儒家以外其它学派(比如道家、墨家等)的思想在内,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儒家的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会上,有些专家学者专门就“先秦道家的德育思想”、“《周易》的道德教育思想”作了研讨,与会者对此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传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既是一个理论,也是个实践问题。那么,在批判继承过程应遵循哪些原则呢?经过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识到,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必然要遇到三大矛盾,即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要正确解决三大矛盾,必须区分、认识和处理这三大矛盾关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1.正确区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中的精华与糟粕,坚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2.正确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发展创新的原则;3.正确处理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原则。在对待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的问题上,“五四”以来更有着两种不同的态度度和主张:一是毫无批判兼收并蓄,食古不化;一是全盘否定,“全盘西化”。受其影响,在批判继承的实践中也多出现过国粹主义与的错误。与会的专家学者强调,我们今天仍有必要批判和警惕这两种极端倾向的出现。基于对此现象的高度关注,有的与会者提出,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德育文化尤其需要遵循这样四项原则:1.化为现代的而非守成的;2.实践的而非体用的;3.抽象的而非具体的;4.历史的而非学理的。

二、德育学科建设

德育学自80年代初从教育学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始终受到这样一种非议,即认为它缺乏理论,没有科学的体系。与会的专家学者勇敢地面对这种非议,视之为加强德育学科建设的一种动力,站在使德育学更为完善的维度上,就德育学的学科性质、德育学的若干基本概念,既有德育原理教科书的体系编排等问题作了研讨;与此同时,运用整体辩证思维、系统论、现代全息论等现代的新思维新方法提出了新的德育学理论及体系。

究竟怎样认识德育学的学科性质,与会的专家学者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的应用学科。在这种观点看来,德育学是从德育的现实出发,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德育的本质问题,并运用从实践中总结来的德育规律去指导实践,其研究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学是具有多种性质、多种功能的学科群,包含众多具体的德育学科,比如德育社会学、德育心理学、德育哲学、德育工艺学等,不同的具体学科有着不同的性质与功能。

一门学科的概念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科的科学性。德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仍有作进一步界定的必要。在这一方面,与会的专家学者主要围绕“德育”的内涵、外延、功能、目标、任务等作了探讨。与会者认为,我们现在对德育所下的定义仅仅是自学校教育的维度出发的,因此无法涵盖社会及家庭教育中的德育的内涵:一般认德育的外延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但在教育学的各个领域的阐述过程中,却只有道德教育是贯彻始终的且有实在的内容;在表述上,“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价值”、“德育的作用”并存,有的专家主张用“功能”更为确切;至于德育功能的问题,有的专家认为它既有现实的一面,也有超越一面,我们强调它的现实功能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它具的的超越现实的功能,即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与培养人的功能;德育的“目标”与“任务”是有区别的,“目标”是概括的、相对稳定的。任务则是根据目标所制定的具体化措施,现行的《德育原理》及德育实践中将它们合二为一是不恰当的。

中学德育论文大全篇4

关键词:学校德育;理论支撑

对初高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人才德智体等全面的发展,而德育思想应该放首位;因而通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其养成良好习惯,由被动地接受教育转化为主动的自觉教育。我们要认识到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立足于“以人为本”的原则,客观公正的分析,得出结论,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才有真正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学校教育的层次,构建和谐校园。中学时期是青少年人格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如今社会各种传媒及网络传播的腐朽文化,侵蚀着校园,从而使学校这块净土也受到较大的污染与冲击。可见了解并掌握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针对性地加强引导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能够成长成才,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重要的意义。而学校德育工作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才可能有效与深层次的开展。首先,学校的德育工作要有实践价值;学校的德育管理要促进学校德育环境的整体发展,有层次、目标的创新建设;营造学校环境、班级环境、人文环境共同发展,形成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引导学生选择健康、文明向上的学习方式,塑造优良人格,使学生的综合各项素质不断提高和完善;培养合格的社会人才。其次,学校的德育工作要有理论价值;教育有“适应性”,要整合各种资源,建构学校教育育人环境与平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所以,学校德育建设是一门科学与艺术。我们开展学校、班级德育工作工作者和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要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巧,熟悉德育理论与国家政策结合,更好的使教育工作有效的发展。由此,中学学校德育工作开展依据的理论可参考如下:

1、政策依据

第一,新课程的《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第二,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措施。第三,2010年全国德育工作会议精神要求。第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第五,《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及理论依据。第六,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为“德育文化建设”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社会氛围。第七,“立德树人”是党的十报告提出的,它阐明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真正教育要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2、文献理论依据

1)罗伯特•欧文德育教育理论19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提出:“建设学校德育环境的必要性”的观点,他是继承了艾尔维修的“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的理论,强调品德是由环境和权威人物决定,社会环境是德育的主体。观点中强调了“就目前表现出罪恶的种种性格而论,过错显然不在于个人,问题在与培养个人的制度有缺点。”因此,今天我们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可以借鉴欧文教育德育观指导,更好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2)约翰•杜威德育教育理论杜威是现代知名的美国大教育家,他在《Ⅸ学校与社会》一书中提出: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他认为青少年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相伴紧密的正是学校这个微观的道德环境,学校是一种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特殊环境。青少年品德的形成和培养是在良好社会、学校、家庭环境中慢慢形成并发展的。学校应该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使青少年从家庭到学校、社会的学习过程中不偏离“轨道”。因此,我们现在的学校德育教育出现了很多缺失,更多的是一些自我感观的认识,“唯分论”任然占据了中学教育的主导;学校的教育偏离了“主线”,学校德育工作没有得到有效开展与发挥应有的作用,促使学生的人格产生很大的偏差,出现的社会负影响多为发生。

3、传统教育德育思想传承

中学德育论文大全篇5

关键词:服务性学习;道德实践能力;社区服务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6-0057-02

一、基于服务性学习理论的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提出

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创新一直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德育工作主要侧重于在德育理论方面的教育研究,但是对提高大学生德育实践能力的研究一直较为薄弱。实际上,大学生德育的有效性更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因为道德理论认识最终要回归现实、回归生活,道德实践是生活德育的一部分,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考验。

因此,立足服务性学习理论,从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入手,创新提升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服务性学习理论“倡导学生在服务过程中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积极反思有组织的服务活动,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现实社会、社区实践结合起来”。[1](p.484)道德品质的形成需要一个实践环节,而道德实践的服务性学习是培育学生德育的核心环节。从高校与社区的关系的角度入手,通过大学生直接参与社区服务、社区德育工作实践,加强高校与社区德育的协调创新,使理论德育与实践德育有机结合。

道德实践缺失与大学生亟待社会性发展的事实,应引起重视,道德实践属于社会性学习,立足社会服务项目,是实施德育实践的有效方式,促进自我德育自觉成长等发挥重要作用。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是指”主体在道德生活中的自律和躬行能力,是道德认知、判断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能力”[2](p.236),实施社区道德建设可以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各种社区教育资源,使社区居民思想品德教育由单一渠道、固定时空向全方位、立体化转化,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提高德育实效,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性学习与道德实践的理论主张营造“典型的社会生活”,去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推行德育回归社会生活实际。1967年美国教育家罗伯特・西蒙和威廉・拉姆提出了服务性学习,服务性学习“倡导将课堂学习和社区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学生在服务过程中对所学的东西进行付诸实践的服务活动,将课堂学习与现实社会、社区服务结合起来”。[3](p.14)

当前中国地方经济的发展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相互促进,经济的发展为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提升开拓了更为丰富的发展空间。国外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已经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时期,随着中国社会社区服务水平的提高,大学生道德实践完全可以利用社区发展的优势和经济发展的特色为我所用,自我提升。

二、服务性学习理论对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大学生道德教育包括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道德实践的服务性学习是培育学生德育的核心。当然,当前也有部分高校在积极探索大学生提升道德实践能力的方式,但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义务劳动、学雷锋月活动、企业实践等方式。高校普遍重视学生的传统理论德育,而对道德实践教育重视不够,以至于大多数高校只是进行单纯的知识传授,但在实际的道德能力培养过程中,学生缺乏深层次的认知和感悟,缺少“知行结合”的锻炼。

社区发展就是现实的社会化的体现,随着各地社区建设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大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参与社区服务的服务性学习是一种培养与提升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有效尝试,尤其是发达地区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为广大大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平台,大学生在道德实践教育活动中易于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

首先,服务性学习与道德实践能力教育有利于唤醒大学生内心深处的道德选择、道德羞耻感,敏锐地洞察社会上的善恶力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服务性学习注重唤起学生道德实践教育的主体参与性,是与心灵的一种正面交锋,不同于从书本上学来的间接知识、经验,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道德选择能力。道德情感的培养需要经历道德实践的锻炼和激发,道德实践的开展又反过来需要健康正确的道德情感作为指导。

其次,道德实践教育是大学生成人成材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肩负历史新使命的需要,大学生是道德实践的主体,道德实践教育让学生自己感悟,自己形成道德认识,增强道德敏感性。

最后,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角色意识,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社会道德失范现象,澄清辨析善恶,促使个体做出向善的选择行为。

三、培养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方式

高校可以派大学生党员群体、往届毕业生、大学生社团组织、大学生道德先进典型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社区企业、社区学院学校、社区精神文明活动等领域开展道德实践,开展服务性学习,共建高校与社区德育工作基地和平台,探索建立政府、学校、企业、社区联动工作机制,使理论德育与实践德育有机结合,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德育实践能力。

一是发动党员学生全面深入参与高校附近社区的工作,参与社区党建工作,宣传党的最新形势与政策,宣讲党和国家最新的思想精神的普及大众化工作,充分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的功能,充实社区学院的师资教育力量。

二是组织学生社团与社区家庭服务中心合作,让大学生参与社区的社会工作服务,关爱社区老人、小孩、问题少年、困难家庭、厌学学生、心理问题青年的社会工作。充分发挥社区的德育实践资源,社区内也有诸多可供大学生参与提升道德实践的实际资源,高校通过积极投身幸福社区建设,既可以促使社区居民道德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高校学生的道德水平的提高,从而到达双赢效果。

三是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提升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组织社区文明礼仪队,教育引导社区居民的日常文明礼仪言行,提升居民的文明素质,争当文明人。在经营与策划社区德育文化行动中结成一体,深层次地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品质,充分发挥大学生道德示范资源优势,帮助社区道德文明建设、精神文化建设。

四是大学生转换角色,参与社区管理、社区教育、社区服务等实际工作,提升大学生服务性学习能力。通过创新实践德育方式,将高校德育与社会工作介入方法结合起来,有针对性的开展个案服务、小组服务,切实培养提升大学生正确的道德选择、道德交往、道德评价、道德行为等综合道德实践能力。细化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是在实践活动中实现道德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与步骤,明晰行动参与实现道德内化的过程和途径。促进大学生全面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民主管理、公益事业,提升社区居精神文化生活和社区居民的道德水平,促进和谐社区的建构。

五是探索建立政府、学校、企业、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引导大学生参与生社区的社会组织、物业服务公司、企业、机团单位积极参与社区事务,打造高校和社区道德教育高地,高校与社区深度合作创造完备的条件,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体验和道德情感,提升道德选择能力、道德决断能力。

四、培养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模式

在我国发展幸福社区的道德建设过程中可以实行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地方高校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大学生广泛参与社区建设的道德实践互动模式。道德实践模式既可以是一次性的短暂服务模式,或是长期课外服务学习模式,也可以课程教学中穿插的服务模式,还可以采取集中实施的服务学习模式。

一是建立高校与社区共建德育实践教育基地协同创新模式,大学生与社区管理者共同行动,协同创新、共同行动是地方高校和社区开展道德实践教育的理想互动模式,形成最大的合力与效果。高校组织大学生党员群体、往届毕业生、大学生社团组织、大学生道德先进典型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社区企业、社区学院学校、社区精神文明活动等领域开展道德实践。

二是建立道德资源交换的基本互动模式。高校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完全可以与社会社区的道德资源共享,大学生先进典型与社区的先进模范相互促进,建立道德资源交换平台,为幸福社区建设提供策略。

三是建立全面援助的深层德育互动模式。全面援助是地方高校和社区的深层互动模式,是幸福社区道德建设的必然趋势。学校作为社区的重要组织成员,从社区的需要和要求出发,把有关工作和任务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计划,全面支援幸福社区的道德建设。

五、构建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道德实践的评价体系

建构配套的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道德实践的评价体系,形成全方位的有效激励机制,从而使得高校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更有保障性和持续性。同时,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给予大力支持,建立大学生参与建设幸福德育文化社区测评体系,包括居民社区的文明程度、幸福指数、精神生活、公益事业、社区文化等。高校也可以通过针对每次社区服务设计德克萨斯社交行为问卷、自我效能感量表、个人社会责任感问卷、自我和谐量表等研究工具作为实证评价工具,“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为本社区高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发展空间;加强社区与学校的沟通与协调,使高校的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4](p.11)通过这种多维度的整合高校资源(主要包括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等),使其最大程度的为社区服务所用,全方位有序的向社区开放,让高校教育走向社区,主动为社区服务,从而实现在服务社区过程中促进高校德育文化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包钢等,译.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2]杨韶刚.道德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中学德育论文大全篇6

【关键词】赫尔德社会民主理论德育体系建构与启示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

赫尔德社会民主理论的核心思想

戴维・赫尔德(DavidHeld)是与吉登斯齐名的英国著名政治学家,其在民主理论与实践、国家与公民社会建设、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等领域颇有建树。赫尔德最大的贡献在于将“民主”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下构建起自身社会民主理论体系。囿于意识形态的桎梏,我国对赫尔德理论的研究一度缺位,研究重点集中于理论介说与观点比较,缺乏哲学与社会学进路的原点剖析和脉络梳理。近年来,随着“公民社会”与“国家治理”理论的复兴,赫尔德诸多观点的时代性与先进性逐渐凸显出来。这也提醒我们,对于赫尔德理论的研究要从原点出发,积极寻求理论闪光点―尤其是社会民主思想―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以期对我国德育体系的良性建构给予一定的启示与帮助。赫尔德的社会民主理论梳理是本文论说的起点。

倡导全球社会民主治理模式,反对国家中心论。赫尔德社会民主理论始于对传统意义上国家中心论的批判,经历了“世界主义”到“全球社会民主治理”的转变。一方面,在《民主与全球秩序:从现代国家到世界主义治理》等著作中,赫尔德指出,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经济、文化正受到侵蚀。在一个全球化权力重叠的文化场域中,传统道德与民主实践已经超越了国家的范畴,“对称性”与“一致性”遭到极大的破坏。在赫尔德看来,“国家民主要得以维持,需要一种全球性质的世界主义民主”,世界主义民主的本质原则在于自主性,要实现全球范围的自主性就要建立一个基于共同体的对于自主性认可的模式。①

另一方面,在《全球盟约:华盛顿共识到社会民主》一书中,赫尔德指出,基于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究其实质是一种单边主义,忽视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不合于全球化治理的背景。为此,他提出了“全球治理议程”的概念来建立一个基于规则、正义、多边秩序的全球化替代性盟约。显然,基于此,赫尔德实现了从单纯的权力分配的世界主义向社会治理层面的全球化民主的转变,其基本理路是想通过全球性盟约来实现最大范围的正义、公正、和谐。尤其是,用赫尔德的话来说,就是实现人的平等,解决不平等问题;“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强调环境保护、资源节约”。②

可以说,赫尔德的全球社会民主基于对于“华盛顿共识”的批评,他的价值取向建构初衷是世界主义的,然而从本质上说最终走向了自由主义。故而,赫尔德的全球治理理论可以称为“温和的世界主义”。与本文相关地,赫尔德全球化社会民主治理将世界主义的价值观念进行了全新配置,主张在最大范围实现价值取向的正义与公平,这为赫尔德提出自己在经济与道德层面的新路径以实现全球社会民主治理奠定了理论基点。

提倡各层次多元合作,构建经济型道德观。那么,全球社会民主治理模式在何种意义上得以实现呢?赫尔德给出了路径分析。在《全球化大变革:全球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赫尔德指出,“全球化具有意识形态性,它试图通过一系列的行动,来更有效地服务于某些利益,通过全球想象重新建构世界”。④显然,在赫尔德看来,“一系列的行动”就是全球化时代需要的文化价值。这种文化价值必然地要服从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利益与经济行为。赫尔德说,“在全球化运动中,如何按照不同的国家意志来安排合理执行,需要价值文化来加以维护,而文化的冲突就是利益冲突的副产品”。⑤可以说,全球化想象中,要实现社会民主治理模式,就必须重建新的、适应全球化背景的道德与文化价值体系。

赫尔德最终落脚于经济伦理或者说经济型道德体系。所谓经济型道德体系,就是指充分认知经济行为、活动的条理与秩序,充分调动各个层面的积极性,在平等与和谐的命题下不断规范凝结在经济活动的道德价值。经济型道德体系要求,人类应该用异乎寻常的责任感、使命感来投身经济关系,要在经济活动中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更为崇高的层面上创造并逐渐拓展人类生存空间、生存质量、生存状况。对于经济型道德观的实现路径,赫尔德强调了治理主体的多元互动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只有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资源等多种领域、多元合作,才能实现全面的改革,最终实现善治。这种态度大而化之就是赫尔德对于自然、人类都应该有一种平和的责任心态。

关注资源不平等问题,重视全球正义与和谐。诚如上述,全球治理理论与经济型道德在社会治理理论上有拓展,内容上有深化。此过程关注的是社会不平等的诸多问题,强调的全球意义上的民主与正义的实现,需要从各个相关领域进行变革。正如赫尔德所说,“全球社会民主得以实现,关键在于协调并解决各个领域的问题”。赫尔德指出了重点突破的领域。

一是要突破道德关怀的限制,从国家或者其他特定组织转换为对于个人的重视。用赫尔德的话来说,就是要强调“道德终极关怀的单位是个体”。⑥其意在指明,人类本身就是道德领域的独特组成,每个人都应该值得得到平等的对待与尊重。

二是平等的价值地位要凸显出来。在赫尔德看来,平等的价值无处不在,既包括人与人的平等,也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平等。而人类(尤其是个体)的价值平等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是个体实现地位平等与认可,需要通过个体权利的平等对待来实现。简言之,赫尔德的观点旨在强化个体价值的优先性、普遍性与平等性。

需要注意的是,赫尔德除了上述世界主义思想外,还包含了社会民主主义的价值取向。基于这种价值塑型,赫尔德再次强化了经济道德型体系中的资源架构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全球化语境下,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人、财、物的流动,而资源的流动是各种资本升值空间最为核心的要素。然而,从全球民主的角度出发,资源之于每个国家都是平等的,之于每个个体同样具有平等的价值。资源与环境、经济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助并协作的,只有在个体与个体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实现资源的自由流通,才有利于和平的价值理念的实现。恰如赫尔德所说,“当下,不仅仅要在国家层面,而且要在全球层面,实现资源民主的精心设计”。实际上,赫尔德此观点是对于新自由主义以及“华盛顿共识”所代表的让市场解决资源问题的反驳,他的基本路向是建立在经济型道德约束基础上的。

赫尔德社会民主理论对我国德育体系建构的启示

诚如上述,我们分析了赫尔德社会民主理论的基本观点,强调了赫尔德全球治理理论对于道德观念的绝对追求、对于个体道德地位的绝对尊重、以及对于个体权利与文化的绝对提倡,指出了德育内容从传统伦理向现代经济伦理的转变。在我们看来,基于赫尔德社会民主理论的“经济型德育观”包括经济发展观、资源价值观与生态生产观三个基本范畴,三者有机结合构成德育体系航母的“压舱石”,对我国德育体系建构具有较强借鉴意义。

强化经济发展观教育,凸显德育体系新支撑。赫尔德早就指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可以为人造福,也可以最终实现人类的毁灭,关键就在于如何理智地运用这把双刃剑。实际上,当我们站在德育养成的角度重新审视他的论断,事实果真如此。近代社会以来,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都在极大程度上违背了自然的规律,进而成为一种反道德的行为。

而自然也通过其独特的方式反馈给人类以负向的效度。基于赫尔德的分析,我们认识到,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力与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程度越高,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就必然要更为强化伦理道德的力量,实现人和自然的有机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德育教育强调的是既不损害当代人的利益,也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显然,这是人类文明经济发展相关的道德体系的结晶,表征了人类重新认识到了自然的价值观念,不再以个人需求作为判定事物的唯一标准,而是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出发,强化思想道德层面变革与经济道德核心的理念,也就是经济发展观德育模式。

完善资源价值观教育,提炼德育体系新参照。赫尔德对于经济伦理或者说经济道德的推崇旨在强调其自然资源价值观。实际上,对于德育教育而言,完善资源价值观的教育,也就是力图在日常的经济关系及活动中,充分认知人与资源之间的关系。第一,从理论的层面来说,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强调资源与环境是免费赠予的认识,强化德育教育中关于资源价值观的教育,让受教育者切实体会到,资源作为一种损耗品,倘若能够借由折旧的方式算入总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会呈现反比关系。换言之,只有完善德育教育中的资源价值观,端正自身的德育出发点,纯洁行为指向,规范行为方式,理解资源价值、产值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步实现,自觉培养德育主体作为新型经济主体对于资源、环境的道德关爱。

第二,从实践的层面来说,这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基本特点是相呼应的。我国和谐社会关键在于个人和谐、人与人和谐、社会与自然和谐,以及社会各系统、阶层的和谐,最终实现国家与世界和谐。由此可见,完善资源价值观教育,就是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炼出德育的体系化参照。

提升生态生产观教育,拓展德育体系新路向。赫尔德对于“经济道德观”的肯定,回答了当下责任意识缺失的解决之道。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生产观是市场主体对于经济行为、关系与利益实现的必然诉求。而市场经济条件下责任主体的缺失也是道德领域,尤其是伦理学领域的重要命题。显然,市场主体过多地强调经济系统的作用,而忽视了生态观的培养,“结果是,技术与伦理的鸿沟空间加大。尽管这并非可耻,却是致命的”。⑦赫尔德的观点恰恰回应了上述责任主体的缺失。基于赫尔德的理论,我们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拓展德育体系新路向。一是强化经济发展与道德利益的平衡,改变过去德育中强化传统增长模式的特性,将环境承载力作为探讨的出发点。二是要突破既往生态价值教学工具理性的主导话语逻辑,让受众最为熟知的生活逻辑落实到生态价值学科话语逻辑中去。也即,现实与道德内蕴于生命哲学话语主题中,生态价值话语体系建构要经由生态价值话语实现生活话语到学术话语的转换。三是生态价值受众的特质决定的生态价值话语不仅是汲取到生活世界个别方面,而应深入生活去提炼生态价值教育资源,提升学科话语的内涵层次,得到受众最大效度的认同。

赫尔德社会民主理论德育意义生成的现实反思

赫尔德社会民主理论基于对全球化现实困境的分析,拓展了世界主义的治理模式,完善了民主、正义与和谐的治理体系,提出了经济道德观来倡导多层次治理、协同合作处理资源、环境等全球化问题,代表了社会治理的价值追求。尤其是,赫尔德所构想的社会治理最终走向“善治”这一终极理想,与我国当前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有较强的内在耦合性,对我国德育教育有积极启示意义。

需要看到的是,他的理论毕竟建基于想象与理论层面,其自身对于全球治理与德育理解的可行性、规范性与制度约束同样值得考究。第一,可行性。正如赫尔德所说,“理论家应该是先行者,应该走在前面,而非相反”。⑧显然,他也意识到了全球治理理论的乌托邦性质,以及在实行中要克服的种种的现实困境。这也在提醒我们,全球治理与经济道德在中国语境下的效度、信度问题。换言之,尽管其理论价值毋庸置疑,在具体操作层面我们应该探索适合中国德育现状的实现手段。第二,规范性。我们承认赫尔德经济型道德的积极意义,并不意味着其自身没有偏颇。实际上,从规范性的角度来说,经济型道德作为一种德育价值观尽管指出自身的全球化背景,然而其出发点仍然是西方伦理经验主义与利益观念。这要求我们,在具体探讨时应汲取其合理思路,涉及到操作层面的体系建构考究仍要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科学逻辑出发,保证其理论言说的规范性。第三,制度约束。在制度层面上,我们对于赫尔德经济道德理论与全球治理的接受,要存在一定的不对称。首先是价值观念的不对称。赫尔德观点的出发点是世界主义的,而其实现手段是多元化与自由主义的。其次是制度设计的不对称。经济型道德要求多层次治理模式,然而,这种多层次的制度设计又存在责、权、利的因果悖论,在中国语境下如何突破集体行动的困境是制度层面最为棘手的问题。总之,赫尔德社会民主理论的核心―经济型道德,究竟在中国语境中、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立,还颇为值得商榷。

结语

赫尔德社会民主理论基于对全球化现实困境的分析,拓展了世界主义的治理模式。尤其是,经济型道德体系“三位一体”的理论建构对我国德育教育有积极启示意义。然而,他的理论毕竟基于想象与理论层面,其自身对于全球治理与德育理解的可行性、规范性与制度约束同样值得考究。

(作者分别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讲师,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美]罗尔斯:《正义论》,谢延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第66页。

②[英]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治理全球化权力、权威与全球治理》,曹荣湘,龙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③HeldD,mcGrewa.Globaltransformations:politics,economicsandcultureCambridge:politypress,1999.

④HeldD.Reframingglobalgovernance:apocalypsesoonorreform.newpoliticaleconomy,2006,11(2):157.

⑤HeldD.Globalcovenant:thesocialdemocraticalternativetothewashingtonconsensus.Cambridge:politypress,2004.

⑥[英]戴维・赫尔德:《民主与全球秩序》,胡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⑦安娜:“用德育课程论构建德育体系的实践研究”,《班主任》,2004年12期。

⑧彭晓玲:“高校德育保障体系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中学德育论文大全篇7

[关键词]高校;大德育体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3)09―0106―02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1〕。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是学习贯彻十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泰山学院积极探索高校德育的教育规律,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以院长及行政为主实施的德育工作体制,把德育看作是既与智育、体育、美育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又先于智育、体育、美育的系统工程。经过多年的思考实与践,泰山学院制定了《泰山学院德育系统工程》(以下简称《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提出,德育建设要紧密结合大学生成长特点及思想实际,加强与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其他教育内容相协调,构建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大德育体系,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

一、构建大德育体系的整体架构

社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适应社会需要,就需要受教育者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就德育工作来说,传统德育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强调教师、课堂、教材等有形灌输发挥的作用,把人的品德培养当作一次性完成的教育过程。这种传统德育已经无法完成培养现代人的任务,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建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的德育体系――大德育体系。

大德育体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学校、家庭、社会一体性。学校德育是大德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德育是对学校德育的必要调整和补充,社会教育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继续延伸和发展,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二是品德修养终身性。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受着各种挑战和诱惑,无时不在考验着人们的道德水平。因此,个人品德的修养将伴随着人的终生;三是主体作用内驱性。个体的主观努力是内因,其它方面都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有的环境因素只有通过个人的勤奋努力才能实现。四是文化影响潜在性。社会心理因素、社会文化氛围、社会关系状态等因素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个体品德发生影响。这种影响具有非计划、非预期、潜在性和累积性的特点,可通过精心规划的无意识情境实行文化熏染。

在实施系统工程时,泰山学院确立了“8个紧密结合”的德育工作原则,即把知识能力的培育与价值观培育、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育手段、服务学生与学生自我服务、及时应对与构建长效机制、专职教育队伍与兼职教育队伍紧密结合起来。按照这一原则,学校构建完善了党委领导,宣传部统筹,学团组织为主体,德育课程教学为主渠道,教学管理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多位一体的大德育工作体系,实现德育工作在时间与空间、内容与形式上的有机结合,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

二、构建大德育体系的基本途径

(一)发挥德育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德育课程教学是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夯实主阵地、拓宽主渠道,泰山学院按照《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对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督导检查的通知》要求,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在教材编写、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课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课、就业指导课等的知识特点,努力做到内容上的科学合理。教学的编排和设计力求新颖创新,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使德育课程教学在育人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强化专业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

通过专业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等教育,是实施德育最经常的途径。在专业课程建设上,泰山学院把强化德育功能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寓德育于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正确方向。教务处、宣传部、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协调各教学单位,结合课程特点,建立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课程德育考评和奖励体系。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晋升、进修学习、教师培训、人才选拔、评先树优等方面突出课程德育考评结果的作用。鼓励教师发表有关教书育人的文章、著作,支持教师开展优秀教育教学示范活动,激励广大专业课教师以自身良好的道德追求和道德形象去引导教育学生。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泰山学院以校风学风建设为抓手,弘扬优良的文化传统,秉承“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向善向上”的校风、“敬业乐教、为人师表”的教风、“励志图强、学而不厌”的学风和“勇攀奋进”的校园精神,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教育人、启迪人、感染人、熏陶人、引导人的作用,着力打造富有泰山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全面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教师的文化修养和学生的文化素质。针对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好以下专题教育:一年级重点开展“讲文明、遵法纪、正学风、争做合格大学生”专题教育,具体包括国防、道德规范、专业思想和遵纪守法教育;二年级重点开展“讲诚信、明目标、固信念、力求全面发展”专题教育,具体包括诚实守信、生涯规划、特色理论和人文与科学精神教育;三年级重点开展“讲理想、比成才、争创新,提高综合素质”专题教育,具体包括深化理想信念、职业规划、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教育;四年级重点开展“讲责任、比奉献、勇创业、争做优秀毕业生”专题教育,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创业就业、职业素质和感恩教育。通过开展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滋养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优秀学生不断涌现:司桂莹入选“奥运舵手”全国15强;段文菲入选2011-2012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号”中国籍9名船员之一、成为克利伯环球帆船赛历史上最年轻的中国籍船员等。

(四)规范网络平台建设

为了占领网络思想道德教育阵地,泰山学院重视加强校园网建设,开辟了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理论园地”、“红色经典”、“学工在线”、“泰山学子”等网络平台既紧跟形势,又注意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全校17个二级学院都在积极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网络德育的实现路径,设立党总支书记信箱和院长信箱,开通辅导员博客和微博,把德育工作延伸到了虚拟空间,构筑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上教育系统,营造了开放、互动的德育工作氛围,成为引导和帮助学生弘扬美德、陶冶情操的新阵地。

三、构建大德育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更新教育理念,强化全员德育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更新教育理念,就是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人本化管理思想,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同步改革和创新。必须解决好德育课程教学薄弱、内容重复单调、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教学方法陈旧滞后、评价考核重“考”轻“用”、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必须解决好专业课程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的问题,必须解决好德育课程教师只“教”不“管”,辅导员等学生工作人员只“管”不“教”的问题。学校制定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将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分基本学分、奖励学分和附加学分三个模块纳入学分制,完善德育工作规章制度,建立有效的过程控制体系。激励教师针对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设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科专业结合密切的新课,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所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形成全员德育意识,建立全方位德育格局,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2〕

(二)健全组织机构,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大德育体系组织机构既包括学校、二级学院、科研机构等成立的领导机构、教学机构和研究机构,也包括各种形式的课题组、协作组、社团等。学校党委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全面领导德育工作。学校成立德育工作委员会,具体负责全校德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宏观指导和督促检查;成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定期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三全育人”经验交流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会、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等,针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的新路子;成立关工委,负责关心、教育下一代的工作。二级学院也分别成立本院德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关心下一代工作等方面的组织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院重点抓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主干课程体系建设,并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学生社团有思想研究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会等社团组织。学校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通过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等途径及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方法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三)提高师资水平,发挥教师育人的示范作用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担负着教书育人、培育英才的重要职责。因此要加强师德教育,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理想信念、形势政策、民主法制、社会公德和师德规范教育。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提高师德修养、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要解决好现实中的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素质有待提高,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缺乏的突出问题,按师生比不低于1:350―400的比例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按学生数的一定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

(四)实施德育评估,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德育工作是全校德育工作的基础。为此,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测评体系,定期对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德育工作进行检查督导。按照《山东省学校德育于学风建设计划(2011―2015年)》,遵循定性与定量结合、过程与效果并重、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协同、奖优与罚劣并举的考评原则,分别制定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德育工作评估内容和标准。定期开展德育评估,并把评估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年度考核成绩中。健全完善德育工作保障激励机制,把德育工作情况作为衡量二级学院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重视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人影响身边人、用身边事鼓励身边人,努力营造人人德育、处处德育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中学德育论文大全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道德教育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大学生是否具有生态文明理念与民族未来是息息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理应担当生态道德教育的重任,应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之中。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意。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继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2012年党的十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已经进入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期。在这一新时期,必须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帮助人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培养生态道德情感,养成生态道德行为习惯。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正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课题。

(二)生态道德教育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使命和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使大众形成与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纵观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其具体内容总会因时、因势而变,随着党的历史任务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会及时调整教育内容,为我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1]。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执行者。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优良传统,必将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和实践上。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除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一己之私外,更本质的原因是人们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新形势和变化,自觉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对党的方针政策的一种积极回应,是贯彻执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具体体现。

(三)生态道德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生态道德作为一种新型道德,既反映着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又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它不仅是人类道德进化的必然产物,而且是人类社会进一步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否具备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是当代社会衡量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标准。

大学生引领着国家和人民的未来发展命运,是将来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他们将是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执行者,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具体实行者。然而某些大学生并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和良好的环境素质,这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和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学生需要接受良好的生态道德教育,并通过一系列系统有力的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高校是大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教育政策,学习国家传达的时政文件的重要机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应本着增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准则和使命对大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为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提供充足的条件和设施,把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真正付诸实践并对其教育成果进行检验。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路和措施

(一)以四门基础理论课为主渠道,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的特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期,高校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知识、生态环保意识和生态行为能力的,以及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要求的大学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强化生态文明知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在这些课程体系中要根据时展要求,适时加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生态文明相关知识,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态环保知识,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对自然的感知能力。但由于各门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要各有侧重,互相渗透地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

1.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讲授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及实施环境保护法的现实意义,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破坏自然环境要受到法律惩罚的概念。

2.要在“中国近代史纲要”中,恰当合理地补充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资料。这门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不能牵强附会,要根据各个章节的内容合理补充,力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加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教育。马克思以前瞻性眼光关注和研究环境问题,即唯物地阐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出人类发展与生态持续相统一的协调发展思想,而且还从生产和社会制度方面提供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1]。这些思想为我们如今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思路,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指导意义。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在授课中还要加强“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的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环境问题与人的生态道德素质之间的关系,从而更直观地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

4.要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突出探讨、邓小平、、思想中有关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本质和要求。另外,还要结合时政要点和十报告的最新精神,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二)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培养生态道德情感。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灌输”的教学方式,因此会有重说教灌输轻情感激发的局限,高校某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抱有消极甚至抵触心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必须优化教育教学方法,采用学生比较欢迎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

1.创新生态道德教育方法。国外的环境教育起步较早,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的环境教育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把环境教育贯穿于游戏和活动之中。美国教育学家约瑟夫・克奈尔撰写的《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专门研究在游戏和活动中如何开展环境教育。每个游戏都会设置一个情景,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体验等形式,让参与游戏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3]。另外,美国中小学环境教育还常常采取问题教学法、户外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时,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参与到角色扮演中,或在户外教学中让学生深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在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生态道德情感。

2.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网络教学的优势。网络的发展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为人们更好地了解世界提供了便利。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抓住网络上的资源。高校可以创立生态道德教育主题网站,设置生态文明栏目,按期更新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及世界各国生态文明的现状,了解生态环境恶化、物种减少、气温上升、沙漠化、能源危机程度;了解工业文明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及污染是怎样对人身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4]。还可以利用网络大量生态道德教育、环境教育的资源,观看生态影片或学习借鉴国外环境教育项目,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

(三)以社会实践活动为支撑,养成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蔡元培说:“道德不是记熟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而要注重实际行动,要“随时随地抱着实验的态度”。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通常以社会实践活动为支撑。国外的环境教育更注重教学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增强意识,养成生态行为习惯。德国的环境教育充分利用大自然和社会公共资源,广泛开展户外教学活动,贯彻实施地方独特或国外引进的环境教育项目,如“半半项目”、“零排放项目”等。英国的环境教育鼓励学生调查研究环境问题,在实际活动中增长对环境问题的认识[5]。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要策划形式多样的校内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通过举办生态文明知识讲座、研讨会、生态文明知识竞赛,增长生态文明知识。通过观看生态题材的影片,举办生态图片展、画展,通过这种更直观的形式,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最后充分发挥学校社团作用,目前各大高校都设立“环保协会”等社团,这些社团大多以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为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可以亲近自然,培养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2.要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果的实践评价指标。不能仅仅依靠一张试卷,而要对道德行为习惯做出规范并提出一定的社会实践要求。纵观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都没有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做出规定。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高校应审时度势地制定大学生行为规范。如提出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铺张浪费、爱护公共设施、爱护环境的规范要求,用此类规范要求约束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某些高校规定学生必须修满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规定项目的学分,这些规定项目包括、发明专利、参加学科竞赛及专业技能竞赛和参加学校指定的一些社团活动,而这些规定的项目中缺少某些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提出具体的要求,如在一学期内参与一项绿色行动、回收废旧电池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参与这些实践活动,将平时学到的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理念转化为自己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王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6).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张书磊.国外环境教育对我国开展生态德育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10(16).

[4]于海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9).

中学德育论文大全篇9

1、人才教育是人文教育和德育的理论基础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以往的文献中对人才教育和德育教育都有涉及,这些资料文献奠定了现代人文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基础,《礼记•曲礼》中有言“:道德仁义非礼不成”,《礼记•大学》有云“: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文化早已经对德育教育相当重视,已经具有了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德育观念。在高校人文教育中运用这些教育理念,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道德修养,塑造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有着重要的作用。

2、人文教育和德育的内涵

根据近些年教育工作者对于人文教育工作的研究探索,在现存的人文教育相关的文献资料中,人文教育的定义、内容、意义等都有了具体的表述。作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理解认为,人文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具体的教育活动中采取的通过道德、艺术、历史、政治、哲学等人文知识将道德素质、为人道理传授给学生的教育形式。人文教育是在注重思想认识的同时,更注重行为的养成。而对于德育教育的理解较为丰富,它是一个教育学的特有名词,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理解含义,广义的德育是包含思想、政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教育形式,是除心智技能教育外的思想认识类教育活动。狭义的德育是特指道德教育。在本文中,作者所探讨的德育教育指的广义的德育,旨在通过思想、政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内容的教育,促使大学生养成对社会和谐稳定有益、对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有益的健康思想认识。

3、人文教育和德育二者关系分析

德育教育即是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是人文教育工作的基础。德育教育是一切的大学生都需要接受的,不分专业,因为德育教育教会大学生如何为人,这是生存的第一保证。人文教育和德育教育在内容和目标上具有一定的统一性,两者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人文教育与德育教育实际上都是育人为本的教育活动,人文教育给德育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具体实施的方法,通过开展人文教育工作来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够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大大提高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效率。

二、高校人文教育中的德育功能

人文教育和德育都是以人为本的不同教育形式,我国高校在人文教育和德育过程中,重视人才全面发展,旨在提升大学的精神品质和人文道德,促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满足社会的全面性人才。高校人文教育中的德育功能包括如下几点:

1、人文教育作为德育的理论基础

从我国历来传承的教育理念中,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德育教育工作已经相当重视。在教育中,德智体美,德育为先。而在多年的德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也慢慢认识到,人文教育涵盖了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为德育工作提供了理论保证。

2、人文教育作为德育的载体

多年的德育工作实践中,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发现,人文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部分表现形式,通过人文教育工作可以传播德育工作的内容和理念。可以说,人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作为德育教育的载体。它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的营造、文化实践活动的传导和相互渗透,使得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思想得以形象化地传播到学生的思想中。在生活中,立体化、全面化地以德育教育大学生。

3、人文教育开展促使传统的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人文道德建设相结合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仁爱、伦理道德观念是我国社会的道德组成基础。并且,这些传统的道德文化理念和我国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具有相同的内涵和目标,都是为了建立道德和谐的社会。因此,人文教育的开展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伸,也是对我国现代化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表现。人文教育的开展能够有效促进传统的优秀文化与我国现代化社会主义人文道德建设相结合。是对我国的传统优秀民族精神和新时代精神的弘扬,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进文化的传播。

三、强化高校人文教育中德育功能的措施

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涵盖的范围相当广泛,具体来说,其具有特有的政治性,但是却融合人文精神。所以,在德育教育工作和人文教育工作中,巧妙地结合两者是高校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是高校德育工作改革的契机,也是人文教育的要求。人文教育和高校德育教育本身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人文教育包含了道德的理性,它是以人为本的,为的是促使个人养成道德品质和人文涵养,注重人与自身、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所以,道德的理性是人文教育工作的关键内容。当今社会,人文道德的发展表现在人们对道德的认识和定义,这是对道德的责任范围的确定和扩展。因此,高校的德育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延生和具体表现,现在的教育工作已经愈加明确人文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关系,首先,德育教育引导人文教育发展,将人文教育落实,并且,人文教育可以作为德育教育的理论基础,两者相辅相成。高校的德育工作和人文教育的结合教育模式能够有效帮助高校道德教育改革和发展。人文教育的教育功能中包含的德育功能能够保证社会发展的方向,是人文教育的最大目标。在人文教育工作中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德育功能发挥的关键,包括人文教育在内的任何教育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才的受教育需求和根本利益,应该注重人才内心的素质修养和良好行为的养成。

中学德育论文大全篇10

关键词:学校德育;转型时期;德育政策;德育课程;德育创新

一、时代的挑战与德育政策的战略选择

中国社会经过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和长期的农业型社会形态,在近现代的民主主义革命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起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思想为指导,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德育体系。虽然其间受过一些极“左”思想的干扰,但是,自1979年以来,我国社会又进入了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由此开始了伟大的社会转型。

这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转型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城乡关系、人口流动、贫富差距等所造成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同时,由于我国社会转型又恰逢人类社会“全球化”的迅猛浪潮,各种形式的文明冲突、文化碰撞和意识形态的较量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相互纠缠;加之与西方市场经济上百年发展、完善的过程相比,我国的社会转型属于后发的、浓缩的,所以,它把社会转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几乎是同时呈现出来,经济与伦理、个人与社会、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我国青少年儿童面临的成长环境空前丰富而杂乱,学校德育工作面l临严峻挑战。面对这种形势,党和国家给予了全面的应对。

1980年代中期以来,颁布了大量的与德育有关的政策、文件、法规。自1984年到1994年,仅由中央及部委颁发的关于中小学德育的文件、通知就有54份,目前则已超过了100份。这些政策、文件对学校的爱国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各年龄段学生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都提出了系统的要求。另外,像《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规也对保障德育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性支持。

这些年,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德育场馆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投人大量经费兴建和整饰青少年活动场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文化宫、图书馆、博物馆、少年宫、科技馆、烈士陵园,开发文化古迹,修缮名人故居,新建青少年素质训练营等。

仅上海市所确立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多达36处。浙江省已建有青少年宫84所,科技馆8个,建有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劳动和社会实践等各类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基地2041个。江苏省仅为建在江浦县农村的、供城市学生到农村体验学习的基地就先后投入3000万元。

二、德育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

“”期间,德育理论是受极“左”思想干扰的“重灾区”。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思想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德育理论界日趋活跃,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现已有不少大学招收德育研究方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这些年来,德育理论工作者认真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道德教育资源,积极吸纳国外在道德价值观教育研究方面新的学术成果和实际经验,直面社会转型时期我国青少年一代新的生活方式及其问题,完成了一系列较为深刻的德育观念的探索和创新。这些研究为广大学校的德育实践以及新世纪的德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准备,同时,德育的实践创新与德育课程改革又反过来激发了德育理论研究的深化和丰富、拓展。具体表现为:

1.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目的。在“左”的思想盛行时,人与道德的关系发生了颠倒,人们倡导一些脱离人的实际生活和现实人性基础的呆板的教条,强调人对道德规则的无条件顺从。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相信,道德是为人的生命成长和幸福生活而创造的,人的需要既是人进行道德创造、道德辩护的根本动力,也是其根本目的。所以,道德教育不仅强调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保障民族和国家的长远利益,同时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关注学生个人的生活及生命状况,关心其成长的烦恼和需求,并且在关爱中引导学生的道德需求,实现道德引导、提升之目的。

2.辩证分析个人利益的价值。传统德育把公与私摆在二元对立的位置上,一直不愿意承认、羞于承认、不敢承认个人利益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反而一味地以“灭私”为任务,要求人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自我牺牲,大公无私。其实,个人利益以及个人利益的获取方式都有正当和不正当之分,不能简单地否定。按照我国儒家观点,公与私属于辩证统一的关系,通过自我的扩展可以实现对私的超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个人利益开始形成了辩证态度,这种态度为德育的人性基础作出了更全面的论证。

3.探究多元化德育功能。我国的德育自古有重政治取向的传统,受政治斗争的影响,德育即政治教育的观念曾经长期流行。通过对于德育功能的系统研究,现在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认识已经从单一的政治取向走向更宽广的理解,即德育不仅要为政治服务,也要为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服务(如经济功能、文化功能、自然环境功能等);不仅要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需要,也承认不同层次和范围群体的特殊利益;不仅要为社会的发展服务,也要为个体生命的成长、独立精神的形成、公民素质的发展服务;不仅是对个人的一种约束和限制,也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解放,是人的自我肯定、自我超越、自我享用的需要;对德育功能的新认识调整和引导着实践中的德育方向,大大丰富和拓展了德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也改善了人们对德育的看法。

4.呼吁德育生活化。生活化是中国新一轮德育改革的热点,它既反映了对杜威、陶行知等人的教育思想的回归,也表达了对现行德育使“学校教育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相隔离的不满。

理论界重新强调我国古代德育重视践行的思想,相信道德智慧来源于生活,要求德育工作改变远离学生生活实际、过分理想化和封闭于学校之中的现象,切实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基于生活中的现实,面对生活中的需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与困惑,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活,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值得注意的是,理论界所使用的“生活”概念多源自胡塞尔的“生活世界”,但是,很多学者在借用胡塞尔生活概念以后将它误读为经验意义上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德育中过这样的日常生活是违背学校德育本质的。所以,德育回归生活,并不是简单地把德育等同于感性的个体生活,而是在生活世界中,并且通过生活形式的展开,来引导个体生活,引导个体对可能生活的美好追求,从而使得德育的过程成为作为生活主体的个体德性之自主生成、自我建构的过程。推崇对话式德育。“对话”是在批判“灌输”式德育中出现的。德育中的对话具有四方面内容,(1)师一生对话。通过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灌输德育的“我一他”关系,而是一种“我一你”的关系。(2)学生一文本的对话。通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使外在于学生的道德知识通过道德学习过程中的经历、感受和体验,与学习者融为一体。(3)生一生对话。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以主体地位互动交流,通过贡献自己的观点,构成一种集体思考,将个人的智慧融合为集体的智慧。(4)学生与自身的对话。德育通过鼓励学生跟那个沉睡的自我进行内省式对话,发现假面具后面一个真实的自己。可见,“对话”不仅仅是一种德育手段,也是德育过程中的一种精神和原则。“对话”讲究民主平等、合作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生成,所以它要求建构起一种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德育氛围。

5.重视道德的学习维度。以往德育的重心主要关注“道德如何教”,而不太认真了解、研究“道德如何学”,但是,人是具有学习道德的潜能和接受道德的特殊机制的。道德学习论的实质是强调把德性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习者主体,相信学生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和规约,道德教育应当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向善之心,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重视他们的自立活动、自我承诺。对道德学习的重视也是终身教育转向终身学习的必然产物。现在,学校道德教育在意识上明确定为要为学生的终身道德学习奠基,为学生的终身持续发展服务,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6.倡导体验式道德学习方式。道德的学习不同于科学知识的学习,体验是道德学习的有效方式。体验是一种包含感受、情感、理解、联想、领悟等诸多心理成分在内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体验中,主体以自己的全部自我去感受、理解事物,因发现事物与自我的关联而生成情感反应,并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深刻的领悟并生成意义。在道德的内化和发展中,体验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体验是道德内化发生的前提条件。在体验中,外在的客体与主体发生融合,导致主体已有的心理结构得以丰富和调整,从而引起道德心理的发展。体验通过形成新的意义、产生领悟、生成意义、获得启迪和升华,使人的道德心理获得改造和发展。

7.构建德育的制度化保障。制度是学校德育的条件,好像与德育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如果有了健全制度的保障,学校德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得不到制度上的支持,德育往往事倍功半。“人的许多道德问题不是单纯依靠提高个人道德意识水平所能解决的,而必须通过建立和提高有关社会体制的道德性。”与苦口婆心的学校德育相比,缄默的社会强化制度也许更具有教育性。正如邓小平说的,一种好的制度,能够让坏人变好,一个坏的制度,则可以使好人变坏。在健全的、道德的、公平的、可靠的强化制度面前,人将自己约束自己、矫正自己、鼓励自己,使自己成为有道德的人。任何一种德育,都要根据一定的德育思想建立起一套实践制度。

传统德育依靠“因果报应”的宗教思想维系“制度”与德育的关系,今天的德育则需要科学的、现实的、多层次的、有效的制度保障。制度的建设不仅仅是制度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制度质量的提升,使学生在道德的、公平的、可靠的制度之中从事道德教育。事实表明,人的许多道德问题不是单纯依靠提高个人道德意识水平所能解决的,而必须通过建立和提高有关社会体制的道德性。

三、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结构

进入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开始了全面的课程改革。新课程首次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每门学科的发展目标之一,要求各学科利用自身的课程资源,体现具有学科特点的价值内涵,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

就专门德育课而言,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很大的变化。小学德育分为两块,一年级到二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三年级到六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初中设《思想品德》,高中设《思想政治》。

这次德育课程改革,奉行“一标多本”的政策,在制定统一的课程指导标准的基础上,鼓励全国各地组织力量编写多样特色的教材。目前,被教育部批准使用的德育教材小学有19套,初中12套,高中l套。

1.《品德与生活》。该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鼓励儿童直接参与各种有意义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突出强调让儿童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2.《品德与社会》。该课程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为面,针对儿童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综合交叉,结成若干教育主题,然后在各年级以不同的层次反复呈现,螺旋上升。《思想品德》是一门融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课程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核心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思想政治》。该课程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共有四个模块: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设置三个模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为主要内容,设置“生活与哲学”模块。选修课程开有“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6个模块,这些选修课程模块的设置,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既着眼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又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既体现本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特有性质,又反映本课程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的特有价值。新课程迄今已经试验了一段时间,国家根据实验期间的经验正在对课程标准作一步的修订和完善。

四、具有特色的德育实践

1.既独立又统一的德育管理体制。为了加强德育工作,学校形成了与教学行政部门平行并列的德育管理部门和系统。但是,这种独立的德育体制也容易造成德育与学科教学的脱离。为了避免独立德育体系游离于日常课堂教学以外,我国学校一直强调将德育渗透到各种学科的教学之中,提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现在,又有不少中小学尝试实行全员育人的“德育导师制”,通过学校指定或由学生自行选择的办法,让各门学科任课教师同时担任学生道德与心理成长的导师。

2.爱国教育的研究与创新。爱国教育是我国德育的重要内容,是民族精神教育的核心和根本。针对这个传统教育主题,理论研究者有过细致的实验探索,一些地方也创造出了新颖的操作方式。上海市从1990年起在对爱国情感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实际调查和实验探索之后,将“国”的层次具体化为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的对象,在幼儿园和中小学开展爱国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们在全市中小学中实施“树魂立根”教育工程。上海市光明中学在“中国风·民族魂”的教育中,将教室分布区域对应中国版图位置,将全校班级、学生团体与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相互“挂钩”,鼓励学生通过对省份历史、经济、社会、人文等诸多方面深人探究。随着探究的进展,学生们便不由自主地关心起对应省份的各种时事动态,并主动与对应省份取得联系,甚至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全校交流,同学们从“主攻”一个省份到“浏览”每个省份。在不知不觉中,整个中国就走进了学生的心里。

3.生命教育的兴起。这是近年来得到重视的一种德育实践。随着社会的转型,一方面,我国社会所造成的冲突、困惑、挑战、压力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我国自1980年代初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独生子女数已超过1亿。大量独生子女学生对社会、家庭以及自己的认识,包括对生命、生活的理解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陷,有些学生心理素质脆弱,忍受力和承受力较差,以致经常出现漠视、轻视生命的现象。因此,近年来,德育尤其重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例如,上海市于2005年颁发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并且确立了54所试验学校。通过课程教学、专题教育和课外活动三大途径,根据层次性和渐进性的原则,对中小学生命教育作了详细的要求。目前,全国各地都以不同的具体形式实施着生命教育。生命教育虽然发轫于珍惜、爱护生命,但是,随着理解、尊重、热爱生命等新理念的倡导,它将在改造传统德育观念,配合和促进以人为本的德育实践方面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4.网络条件下的德育应对。网络的出现是现代信息社会的革命性事件,是现代德育无法回避又需要加以利用的问题。面对网络带来的学生道德发展新问题,如网络的虚拟性使青少年学生容易混淆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界限,一方面沉迷于虚拟社会,另一方面又因为更加愤世嫉俗而回避现实社会。网络的隐匿性容易鼓励学生发送各种信息垃圾,宣泄人性的丑恶方面,弱化学生的道德意识。网络的开放性与国际性也使得学生不得不面临各种文化观念、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的冲突。网络的数字化快捷联通容易使学生沉湎于“人一机”互动而丧失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机会,等等。德育应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国家政府通过立法手段,净化网络内容,规范经营制度,如,禁止在中小学校300米以内开设营业性网吧,在中小学校的计算机中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等;另一方面,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伦理的教育,期望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辨别能力、自我选择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来促使学生正确面对和处理伴随网络而出现的一些“非道德”甚至“反道德”的现象和问题。我们也认识到,网络对于德育是把“双刃剑”,不能夸大它的消极作用,网络不只是德育的对手,更应该是德育的助手。它不仅为德育提供了一片全新的工作空间,也改变着德育的方式,丰富着德育内容,并且给德育带来了理念上的革命。

5.德育的审美化改造。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实际上反映了德育要让人愉悦的思想。针对传统德育的说教、灌输、枯燥、压抑等问题,檀传宝通过主持国家课题,在全国一些学校探索“欣赏型德育”,力图体现教师的价值引领与学生的自主建构之间的统一,使德育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欣赏型德育”主要由三大活动系统构成:德育情境美的创设活动、德育内容美的呈现活动、德育形式美的创设活动。

它将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加以审美化设计,使学生在“美”的活动中认识道德美、感悟道德美、追求道德美、创立道德美,从而成为德美兼备的时代新人。德育评价方式的探索。与知识化德育相适应,德育测评追求给学生以明确的量化分数。

量化测评法在德育中存在着它的合理领域,但是,它解决不了德育所有领域的测评,如果泛化乱用,往往造成貌似科学实则反科学的后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学校越来越多地选择质性测评法,强调学生的过程经历以及个别化感受的语言文字表述。有些学校尝试鼓励学生讲述生命故事。还有的学校推行德育答辩,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格式,以总结报告的文体,回顾自己的道德经历,形成个人德育表现的论文,并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答辩会的形式,向班级的同学、答辩委员会成员宣读,同时接受提问,回答问题,由同学和答辩委员会就其德育表现作出评价。

6.民工子弟教育的关注。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流动。2008年,农村进城劳动力已经达到1.4亿,随父母在城市读书的民工子弟大概有1000万。为了改善这些学生在城市的生活学习状况和文化适应能力,有关部门一直在做积极的工作。2007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围绕教育部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开展了调研活动。另一方面,因此而造成的单亲儿童、“留守儿童”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学校也在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变迁、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五、有待深入探讨的重大德育问题

1.德育领域中的一些重要现实问题需要上升为理论层面认真研究。如何处理德育内容的民族化与全球化的关系,如何从丰富的德育实践之中提炼出具有当代中国自身特色的德育理论,德育理论如何适合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明显的国情,尤其是适应农村学生约占70%的中国农村德育;在教育日趋社会化的时代,怎样正确认识学校德育的功能和独特使命,以及如何协调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如何处理教师的主导性、示范性与学生的主体性、自觉性的关系,如何与其他学科的学习形成健康的和谐关系,理论成果如何转化为课堂的操作策略,等等,都是有待深入探讨的重大德育问题。

2.理论的影响力有待加强。中国德育理论的研究成果虽然大有改观,但是,相对于日新月异的社会与个人发展变化,其实还不够。尤为重要的是,这些理论成果还没有完全在教师实践中发生作用,它们对家长、政府官员、社会大众的影响也不够。甚至可以说,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还停留在笔尖下、纸头上、文件里,没有变成教育者的自觉“武器”。其中原因比较复杂。有些理论过于抽象、空洞,实践性不强,因而被束之高阁;有些理论宣传不力,不能把理论变成教师借以创造的思想源泉,或者理论走向实践的中间环节发生“失真”;有些理论由于“受众”状况的影响而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家长、社会媒体、教育管理人员,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足够地接受到理论成果的影响。据调查,中国2/3的家长教育方法不当;有些社会媒体的责任感不强,文化舆论的导向存在问题;有些教育管理者迷信市场经济原则,企图以经济利益来驱动和运行道德教育,弱化甚至违背了道德教育本身的运行规律。

3.主导价值观亟需澄清。新中国几十年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了以集体主义、无私奉献为特征的价值观体系,这些价值观曾经凝聚着全国人民的道德意志,战胜过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来的价值体系受到了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其他各种形式的价值观也纷至沓来并发生着影响;全球化浪潮加速了多元价值观念的形成。在各种价值观同台竞存之际,在处理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无私奉献与互利互惠、本土文化与世界文明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方面,如何确立并坚守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教育,值得广大德育工作者严肃认真地思考。同时。由当代开放社会和高科技社会生活方式造成的青少年群体的亚文化、流行文化及其价值观如何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加以处理,需要进一步贴近学生,探索新的办法。

4.德育研究方法需要多元整合。最近一些年来,我国德育工作及研究者在大胆起用新的研究方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表现为:一方面,充分吸取脑科学、心理科学、认知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使德育进一步获得科学基础。另一方面,重视人文科学方法,将叙事研究、现象学研究、田野研究等范式引入德育研究和实践的改进,这都是有益的。但如果过分或者单一使用,容易陷入机械论的或狭隘的经验主义。而且,问题还不止于此,德育还需要宏观的社会学、经济学视野,需要民族学、政治学,包括意识形态方面特殊的要求,因此,怎样全面合理地整合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邻近学科的资源,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德育问题。

六、趋势与展望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发展保持了长期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那种贫弱状况。然而,由于社会的其他方面(尤其是伦理道德观念)的发展未能在短时间内同步跟进,经济高速增长与道德相对滞后的现象、转型时期造成的道德“空场”现象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熟过程中的各种不道德现象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依然存在。青少年犯罪率持续高攀,心理健康问题所造成的危害日益明显,对于网络的负面影响还办法不多,由于社会公平问题、贫富悬殊问题所造成的消极情绪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难以有效地得到缓解,在一段时间内甚至还会激化。对于这些,我国德育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依然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德育的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最近,虽然全球都在经历经济危机的打击,但是我国社会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健康向上的。高速发展的经济水平也将改善德育条件、提高教师待遇、促进公民道德境界的提升。新生代的德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已经成长起来,他们思想民主,胸怀开放,较少受到极“左”政治的影响,敢于吸收不同国家的先进经验,在德育工作中思路活、办法多,也更加务实,创造出了许多让人怦然心动的操作样式。

随着德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德育理念将逐渐被教师所理解、接受和执行。更为重要的是,党和国家以科学发展观为原则,正在致力于建设一个更为民主、开放、公平的和谐社会。所有这些,都将使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国德育将有一个更加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戚万学,唐汉卫。以人为本的道德和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3,(1)。

[2]鲁洁。超越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鲁沽。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03,(9)。

[4]郭华。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J].教育学报,2005。(1)。

[5]刘铁芳。面向生活,引导生活——回归生活的德育内涵与镣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4,(8)。

[6]班华。略论终身道德学习[J].当代教育科学,2004,(4)。

[7]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

[8]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s]。2002.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S].200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都。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s].2003.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s].2004.

[13]梅仲荪,等。爱国情感教育心理学初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4]沈祖芸。祖国这样走进他们心中——上海市光明中学开展“中国风·民族魂”教育活动纪实[n].中国教育报,200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