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自考教育管理论文十篇自考教育管理论文十篇

自考教育管理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1:29:23

自考教育管理论文篇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职业人员的教育需求和继续教育的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新兴教育形式的出现使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竞争力下降,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员教育需求都促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能寻求新的突破从而适应社会需求和未来人才需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体制在发展中已出现了许多问题,以下分条简述。

1.1教材落伍,与社会需求不符

自学考试的形式促使许多应考者对知识技能的获取大部分都是通过自学形式完成,在自学过程中,教材课本对应考者的知识获取十分关键,优秀的教材对于帮助应考者充分把握知识、获取技能、了解信息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材对于许多应试者就是第一老师,能有效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准确掌握。然而,现阶段我国的自考教材在编纂方面信息不全面,涵盖的知识陈旧落伍,与市场需求和实际应用脱节,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自学考试的发展,也违背了许多应试者参加考试获取先进知识技能的初衷。教材无法及时更新和补充,就不能针对市场变化及时为应试者提供先进的信息,甚至失去自学考试的意义。教材编写应该根据社会进步和专业发展,在第一时间为广大考生提供尽可能全面详细的知识信息,针对错误漏洞及时更正,专业错误尽量避免,加大教材的含金量,避免出现无实用价值的教材。

1.2专业设置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符

专业设置是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因此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专业设置必须与市场需求一致,专业设置如果与市场需求脱节,那么经过自考的人才在市场中也无用武之地,甚至落后市场需求而被市场抛弃,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专业人数的控制也应与市场对人才需求数量一致,尽量使人才得到市场的合理调配,而不会人才结构比例失调。但是目前而言,我国的自学考试系统中,部分专业的设置是按相应标准进行的,这与市场的需求存在着很大出入,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专业与市场的矛盾。专业设置的诸多限制使得专业对市场变化反应不及时,不能迅速从市场的信息中获取相应专业信息,进而造成专业设置与市场落伍。

1.3专业技能不过关

自学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多的公民能获取专业技能,为社会进步创造人才。然而,目前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通过笔试来反映成绩优劣。大力重视笔试成绩很容易造成应试者对专业的技能获取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忽略,从而在学习中缺乏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一味强调理论知识和书本信息,造成人才对知识的掌握停留在课本上,没有真正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造成专业技能不过关的现象。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或许能通过考试,然而从长远来看,缺乏过硬的专业技能对应试者的发展是很大的阻力,尤其是偏技能学科,工作后面临诸多全新的、实际操作与课本截然不同的问题。而部分考生急于顺利通过考试,在学习过程中本末倒置并没有切实理解把握专业知识的核心,只是通过练习和记忆加强专业水平,这种练习方式对专业技能并没有太大的实质性帮助。

1.4社会助学问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社会助学是高等教育自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考生提供指导帮助和辅导的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然而目前部分助学机构存在丧失办学的基本原则,缺乏服务意识和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谋取私利,忽略社会效益原则;办学条件落后,教学资源不足,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不足以为考生提供充足的专业帮助等诸多问题。

2.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体制创新举措

为了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针对存在的上述具体问题,应科学合理的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创新改革。

2.1树立开放理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符合终身教育的教育理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对人才的日益重视,终身教育已经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和实际践行。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历的追求达到空前的重视程度,因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这一符合人们提高学历和获取知识技能需求的渠道是有无限发展前景的。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平台之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必须树立开放的管理理念,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提高专业教育水平,使得人们真正能通过自学考试获取进步的知识技能和学历水平。另一方面,自学考试管理应该根据不同人的知识需求,灵活及时的开展多样的专业课程。

2.2提高管理水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必须是与时俱进的,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管理也应该不断创新。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数字化信息化渗透生活,自学考试的管理也应该通过合理使用高科技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进而加强管理水平和促进管理工作效率。比如,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自学考试知识体系的资源共享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要切实提高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灵活便捷的针对自学考试各项环节提供更全面更详细的信息以供考生利用。社会助学机构可以通过使用信息化手段,从而加强社会助学机构的办学水平和专业教育水平。

2.3完善教材配置

针对教材落伍的现象,应该及时更新和补充,能针对市场变化及时为应试者提供最先进的信息,从而实现教材和知识与市场、社会无缝衔接。针对偏重笔试成绩从而造成应试者忽略实际操作能力的这一问题,自学教育管理要加强对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重视程度,完善对自学考试的培养模式,强调理论结合实际,促进专业技能的切实提高和专业知识的获取。与此同时,自学考试应该加大对专业技能的考察,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的理论知识层面。

2.4加强社会助学机构的管理和监督

社会助学是高等教育自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助学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十分重要。部分助学机构资源不足,必须从提高师资力量入手,充实师资队伍,从而加强专业水平。在实际办学过程中,树立服务意识,坚持社会效益原则。

3.结语

自考教育管理论文篇2

关键字:成人教育函授毕业论文质量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函授教学方式是成人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转型的必然需求,是传统教育向终生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形式[1]。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至今,高校成人教育模式主要形式仍然是以函授模式为主。

对于高校成人教育函授本科学生来说,毕业论文是检验其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检验指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本科教育的“学业标准”为:“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显然,“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是本科教育的目标,而毕业论文的完成过程是这种“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的培养过程,毕业论文是研究能力的书面反映,毕业论文答辩是对研究能力的考核[2]。迄今为止,在大多数高校成人教育函授本科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的撰写和毕业论文答辩依然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近年来,如果我们有机会对高校成人教育函授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认真阅读,并且有机会参加学生的毕业论文答辩,就不难发现,如今成人教育函授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不容乐观,所存在的问题很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研究。

一、存在的问题

高校成人教育函授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出现的最大的问题是: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的质量普遍较差,包括论文本身的质量和论文答辩水平都比较较低,与相应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要求相距甚远。函授毕业论文论文中常见的问题有如:论文选题太大但内容范而空,没有明确的主题和观点,仅局限于泛泛而谈;所研究的主题与所学专业严重脱节,无法看出作者对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的水平;论述问题时系统性条理性较差,让人读后不知所云;所探讨的问题几乎无任何学术性和实用价值可言;所提出观点和所做结论只凭感觉信口开河,找不出任何强有力的依据。同时在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时,不少的学生对毕业论文中相对重要问题的阐述把握不住,对答辩委员们提出的即便是很一般问题解释不清,甚至由于从未对此认真思考而根本无法回答,等等,种种现象实在是令人担忧。

二、主要原因分析

导致高校成人教育函授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出现问题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如:1.社会影响。社会对成人教育文凭的认可度不高,导致学生在思想上根本没有把函授学习视为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的途径,而只是将其作为提高自身地位的一种权宜之计,因此对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不够重视,得过且过,其中也包括了毕业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2.学生自身的原因。一方面是函授学习的学生绝大部分需要同时应付工作、学习、家庭等多方面的问题,函授办学过程中“学员到课率低,日常管理难;考试纪律不好抓,考试秩序难;专业分散,组织学习难[3]”的三难现象一直都存在。学生留给自己的学习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加上对所学专业发展现状认识不到位、对毕业论文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研究论文写作方法也不了解,导致毕业论文质量受到严重影响。3.学习环境的影响。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和教师的教学工作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函授毕业论文质量不高,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管理成效直接有关,其中也包括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实施,对各个学习环节的管理模式安排以及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和选择等等。显然,教学管理部门和指导教师对函授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重视程度不够应该是导致毕业论文出现较大问题的主要原因。虽说影响高校成人教育在职学习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教育教学的实施者来说,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的是学校方面、教师方面的影响因素。

三、关于提高成人教育在职学习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和建议

1.高度重视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积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强化教育,提高学生、指导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毕业论文环节重要性认识的教育,提高师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

2.制定严格可行的管理规程,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规范管理;

3.科学安排毕业论文的教学时段,改变以往在毕业前最后一个学期才启动毕业论文工作的做法,提一个学年进行毕业论文安排,便于学生和指导教师都能拥有较充裕的时间进行选题和思考;

4.完善毕业论文的监控模式,加强毕业论文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督促学生和指导教师及时解决所发现问题;

5.加强学生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培训,提高学生从事科研的水平;

6.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承担课题中的子课题研究工作,并将此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

7.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展开研究,提出有实用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并将此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

8.完善毕业论文的评阅和教师指导工作的考核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毕业论文工作的奖惩制度;

9.制定合理地毕业论文的实施方式,根据不同专业的专业特征,采用撰写论文的方式和结合专业进行设计撰写设计方案的方式相结合的模式安排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的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有着任何课堂教学或教学实习不可代替的功劳[4]。因此,值得高校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投入精力和时间去。思考去研究,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探索出一条提高成人高等教育函授教学毕业论文质量有效的途径。

[1]鄢烈洲,曹艳峰.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函授规范管理与持续发展研究[J].继续教育,2011,(1):15-19

[2]张勇,赵勇.关于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4,17(2):225-226

自考教育管理论文篇3

二一三年十月,我省自学考试开考的专业有:

大学专科:金融、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会计、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物流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销售管理、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法律、行政管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义务教育、体育教育、秘书、汉语言文学、英语、广告、公共关系、新闻学、房屋建筑工程、计算机信息管理、园艺、护理学。

大学本科:金融、经济学、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会计、物流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销售管理、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法律、行政管理学、学前教育、教育管理、教育学、义务教育、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广告学、计算机信息管理。

教师类本科:音乐教育、美术教育、历史教育、地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以下本科专业只面向高职高专在校生开考: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建筑经济管理、商务管理、现代商务、财务管理、公共关系、数字媒体艺术、信息管理与服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工程造价管理、农学、园林。

二、报考对象及条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年龄、民族、种族的限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并按我省开考专业考试计划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学完一门或数门课程的考生(根据开考各专业的报考条件),均可自愿选择专业报考。

提倡在职人员按照学用一致的原则,选择专业报考。病残者应选报与自己身体情况相适应的专业。

医学类护理学专业将继续开考,但报考人员只能是已取得卫生类执业资格人员(报考时需出具相应证明),非在职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大专文科的考生凡未取得高中、中专、中技、职高毕业文凭的,要加考“计算机应用基础”一科(若专业考试计划中已有该门课程的除外);报考大专理科的考生,凡未取得高中、中专、中技、职高毕业文凭的,要加考“大学语文”。

报考本科段的考生,须是国民教育系列(包括普通全日制高校、成人高校、自学考试等)专科以上毕业生,办理自考本科毕业证书时须交验上述学历毕业证书(报名时不须验证),报考时按各专业要求分类报考。

三、报名时间、地点

报名时间:2013年6月24日至7月19日,考生自行上网录入报名信息。

报名确认时间及地点:具体确认时间由各州(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的确认点通知。届时考生到确认点确认,办理验证、照像、交费等手续。

四、报名手续

考生根据所报专业的开考课程,报考本次开考课程的一门或数门,并按自学考试开考专业计划的有关规定参加考试。允许考生根据开考专业计划跨专业兼报同课程名称、同学分的考试科目,但考生必须注意不同专业指定教材和考试大纲是否相同。

市场营销(专科)、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两个专业从2013年1月起停止新考生报名,已取得考籍的考生仍未毕业者,过渡一年,于2014年1月停考。

(一)报名考试费:根据云发改收费[2006]98号文批复,我省自学考试报名考试收费标准为每科32元(人民币)。

(二)考生须按《云南省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公告》规定程序进行报名,并特别注意报考部分专业和课程必备条件及报名确认点、考点设限情况。

(三)应考者的往返路费及食宿费自理。

五、考试

1.考场设置:由各州、市办考部门确定,需在县城以外设考场的,须报省招考院批准。“物流管理”(本、专科)、广告专科只在昆明设考点。

2.考生应试时,须带准考证、考试通知单和居民身份证(或其他能证明身份的有效证件),三证不全者不得进入考场。考生必须严格遵守考场规则,不得以任何形式作弊。凡违反考场纪律者,按2011年教育部第33号令及我省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3.考试成绩以百分计,六十分为及格,及格者发给单科合格证书,不及格者可参加该门课程的下一次考试。考试成绩公布在“云南招考频道”上,考生自行登录网站ynzk.cn查询。考生对成绩有质疑的可在成绩公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到各州(市)招生考试机构申请查分。由各州(市)招生考试机构汇总后统一到省招考院查分,查完后通知考生。省招考院不直接对考生查分。

4.考生考试时间及临考复习假的占用问题,按原省自考委、人事厅、财政厅、教育厅一九八七年发文《关于对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给应考假、复习假和发放自学考试奖学金的规定》执行。

5.考试时,除“高等数学”考生不得使用计算器外,其他科目的考生可携带使用计算器,但不能有程序存储功能,也不得互相借用。不准使用有存储、接收、发射功能的电子工具。考生进入考场考试严禁携带任何通讯工具,否则将视同作弊。

6.同一考试时间内,一名考生只能考一科,不得考两科。

7.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成绩在自考系统中的使用

根据全国考委办函[2004]148号文件规定:

(1)nCRe课程暂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部分专科课程进行衔接;

(2)凡获得nCRe一级合格证书者,可以免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0018)或《计算机应用技术》(2316)课程(包括理论考试和上机考试两部分);

(3)凡获得nCRe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笔试和上机)合格证书者,可以免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0342)课程(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两部分);

(4)凡获得nCRe三级pC技术(笔试和上机)合格证书者,可以免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的《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2319)和《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2277)课程(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两部分);

8.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成绩在自考系统中的使用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生参加petS二级或petS三级考试,笔试合格者的成绩可直接替代自考有关专业大专或本科公共英语〈即英语(一)、英语(二)〉考试成绩,并可获得相应的学分(petS二级替代大专公共英语成绩,petS三级替代本科公共英语成绩,英语专业不能替代)。考生是否参加相应口试,则根据考生是否要求获得petS等级证书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相关专业定。

9.中文本科专业的毕业论文答辩定于每年的5月和11月,分两次举行,考生可与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联系进行答辩事宜。英语本科的“口译与听力”、专科的“听力”、“口语”考试时间由云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安排,请考生与之联系。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综合作业”及上机考试请与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联系。

10.已取得本专业全部课程合格证书的考生,如该专业有实习、设计、毕业论文等考核要求的,应及时向当地县(市、区)考办或主考院校联系实习考核事宜,待取得合格成绩后,方可办理毕业证书。

六、学历及毕业生的使用待遇

我省自学考试的学历为大学专科和本科二种层次,应考者考完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合格成绩;完成规定的毕业论文(设计)或其他教学实践任务;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可以取得毕业证书。获得毕业证书者,国家承认其学历。毕业生的使用和待遇按国务院颁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和云教自字(86)第10号《关于高等、中专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若干问题的通知》文件执行。

自考教育管理论文篇4

关键词:人文管理;科学管理;实践意义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理论主要是针对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而兴起。两种理论关注教育管理中的知识问题、道德问题和伦理问题,围绕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展开了热烈的争论。就高校教育管理而言,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显然是普遍追求和采纳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观也具有不容小觑的重要作用。

一、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理论主要观点

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理论实在教育管理领域对实证主义科学管理观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管理观。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观不重视组织及其结构,而是关注组织中人的因素;不关注人的理性因素而是关注非理性因素,对人的理性关注的不是认知理性,而是价值和伦理理性。概括来讲,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科学的教育管理理论以人的主观价值为基础。任何科学研究都不是纯客观的,研究者的主观价值不可避免地渗透于研究的全过程。同样,人的主观价值取向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于教育管理过程。第二,教育管理组织不是一个纯自然的客观实体,而是由人创造出来的社会实体。组织结构并不是教育管理的重心,对人的管理才是核心。因此,只关注组织结构而忽视组织中的人,是对教育管理组织不全面的认识。第三,管理和决策不仅涉及人的认知理性因素,还涉及到人的非理性因素,如主观价值、伦理、情感、意志等。人具有理性和非理性的两方面,而进行管理和决策的过程中,这两方面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第四,教育管理者应具有真正有用的管理理论。技术培训是不可或缺的,但却是远远不够的。教育管理中复杂的伦理道德和社会问题,有时候仅凭技术型的解决是不够的。管理者和决策者不仅要为他们的理负责,还要我他们的主观价值、伦理行为和非理负责。因此,应该对管理者和决策者进行以价值为导向的技术培训。

二、高校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的误区

近年来,我国高校普遍意识到了人文管理的重要性,但总体来看很多高校在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方面依然存在不容忽视的误区,亟待进一步讨论和厘清。高校教育管理中人们习惯将人文管理和科学管理对立起来,似乎两者是水火不容的。然而从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发展史看来,这两方面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的。两种教育管理观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混沌同意、并肩战斗、针锋相对、渐趋融合的发展过程。落实到当前的高校教育管理,应该是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逐渐融合的过程。科学管理体现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求真、求实、求证的科学精神,人文管理强调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关注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包括对人的价值、尊严、人格的重视。高校教育管理中出现的另一问题是,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并非对立的个体,而是统一的整体,但在实际操作中依然存在着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相对立的情况。这种片面和曲解不仅反映了高校管理者需要加强管理队伍理论知识学习,更应该在实践中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点,实现理论认知与实践运行的统一。

三、高校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的实践意义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耳熟能详,然而在实践操作中却鲜有用到好处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同样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处于尴尬境地。高校管理者应该深刻认识人文管理的实践意义,采取相应措施在实践中落实贯彻。教师既是管理学生的主体,又是学校管理的客体。教师的双重身份要求高校管理者需要尊重教师的人格。管理者要相信教师既能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也能很好地完成学生的课堂管理。对教师的管理应该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积极性,让教师在教育活动和管理活动中更好的展示自己的才能,为教师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育人氛围。学生是一个有个性、有尊严、有主动性、有发展潜能的个体,对学生的管理也需要贯彻人文关怀。要坚决反对强制式教育、填鸭式教育,不考虑学生感受,甚至任意践踏学生的尊严的不人道行为,应该让学生在教育中体验到快乐和幸福感,得到情感的鼓舞,实现知识和人格的全面发展。管理者应该在制度制定和具体的管理活动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个性,重视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第三方面要注意的就是课程管理的人文化。培养创新人才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授予,而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开发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要在课程建设和课程管理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什么、怎么学、何时学,学生应该对这些问题拥有更多的自由和选择权。应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需求,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课程内容还应该坚持通识教育的原则。人才的全面发展应该接受科学、人文等各方面的知识。通识教育应该以学生兴趣为中心,把知识内在的逻辑统一性加以整合,把知识结构加以综合。既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需求,有考虑到社会需要和课程本身的逻辑统一,从而使学生得到均衡发展,实现自我。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无疑是高校教育管理的理想模式,作为高校管理者应该更加深入的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批判地借鉴和吸收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合理主张,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科学化、人文化的融合和统一。

作者:王勇张楠单位:长春工程学院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孙锦明,凡.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及其实践价值探析———兼谈我国中小学人文管理的误区与改进[J].中国教育学刊,2008,02.

自考教育管理论文篇5

管理学开放式教学模式创新管理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知识经济时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迫切的需要。为了强化未来管理者管理素质教育,各个高等院校应该重视管理素质教育,《管理学》作为管理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也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为了提升教学质量,高效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则是适合管理学课程教学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管理学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调

《管理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由于理论性较强,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实践中,很多老师课堂更多地采用满堂灌的形式,由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有限,不愿与学生充分交流沟通,使得学生对管理知识的内化极其被动。虽然教学有一定的实践结合,但是绝大多数时间是老师在唱“独角戏”,学生则是听起来感觉很过瘾,下了课就忘干净了。教学方法的单调性,注定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大打则扣。

(二)教学内容抽象

《管理学》教材内容抽象,过于理论化,特别是国内教材,在编著的过程中,总是试图把相关的理论知识都纳入书本,根本没有考虑学习的对象。经过调查显示,8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材看的时候似乎理解了,但是结合具体问题分析就满不是那么回事了。学生刚接触这么课程的时候,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学起来又发现理解有非常大的难度,女生尤为突出。同时,一些教师教学呆板乏味,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没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三)教学对象理解能力有限

由于《管理学》课程与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者要有一定的管理实践,学习起来才有可能更容易一些。一个现实的问题是,《管理学》课程基本上都是大一的学生在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在大学之前也一直是经历应试教育过来的,缺乏实践经验,对相关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有限。这样的问题,无论在什么专业的学生学习中都存在。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把《管理学》当作思想政治一类的课程一样进行死记硬背而已,并没有真正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四)教育主体责任心欠缺

近几年来很多高校开始重视管理素质教育,把《管理学》作为一门素质教学课程在全校开展,但总体来说,高校自始至终就没有改变过管理学不受重视的状况。有的学校很重视管理实践环节的一些比赛,但是不重视管理学的理论学习,在有些高校甚至认为管理学不是一门科学,在教学科研上的投入明显不如理工科。所以在高校管理学的教师也很难安于教学,绝大多数老师都在专注自己的副业,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责任心,存在应付的嫌疑。再加上很多教师自身也是一个纯粹的理论研究者,缺乏实践经验,也很难完全胜任。

最近有国外媒体指出,中国人自己不能管好自己,虽然不中听,但是从一个层面也反映出中国人的管理水平还是有待商榷,管理素质被人质疑。所以比尔盖茨之流都认为中国的管理启蒙教育比电脑学习重要一百倍,前总理朱镕基也认为基础教育的重点中管理教育应予以十分重视。《管理学》作为一门管理素质教育基础课程,应该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如何进一步提高管理学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高校管理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的热点和难点。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以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理念为指导,针对上述困境,在《管理学》课程中探索开放式教学新模式,以提高《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二、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一)开放式教学

自从科恩(R.C.Cohn)1969年创建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型——“课堂讨论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1992年斯皮罗(Spiro)又创建了“随机通达教学”和“情景性教学”,开放式教学在教育界流行开来,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就是教师整合各类教学资源,不拘泥于传统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一种愉悦的教学情境,通过启迪学生心灵强调学习过程中能力增长和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自身整体素质发展的一种极富教育价值的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方法,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热情。教师的主要精力不应局限于教学内容,应该注意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动机的变化。教学的目的是共同学习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本文所涉及的管理学开放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提供开放的教学情境,采用开放式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方式,以增强管理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开放式教学的特点

开放式教学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相比较,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开放式教学是以开放为主要特征。这种开放不仅是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的开放,也包括教学地点和时间的开放,以课堂为中心,向课外、家庭和社会学习延伸。其次,开放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途径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不过是课堂教学组织指导者而已。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有选择性地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最后,开放式教学必须不断创新。在开放式教学过程中,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应该有意思地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方式,创新是开放式教学的核心。

大学管理学教学的已经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学习和教学方法变得开放而多样。针对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的现实困难,开放式教学模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它要求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放学生的思维。教师通过营造开放式教学情境,不断拓展教学时空及教学评价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教师不拘泥于教材、教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多样性,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开放式教学模式在《管理学》课程中的实践创新

基于对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认识,下面从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六个主要方面,进行了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新的探索。

(一)合理安排教学体系

《管理学》课程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教学体系应该科学合理,该内容体系应该包括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培养,再到管理实践训练,最后升华管理素质,从而将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有机地融合。其次,《管理学》的教学内容、方式、时间应该是有弹性的,教师能够根据对象的不同灵活地学习内容和手段,从而保证在不同情况下都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强化大学生管理素质教育的目标。最后,《管理学》的教学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突出这些特点,《管理学》课程内容应包括四部分的内容:管理案例、基本知识、管理问题讨论、实际操作。各部分内容应该贴近现实,教师注重教学素材的收集更新,教学时灵活运用。

(二)深度改革教学方法

除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学》内容体系外,还需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深度改革。由于师资力量限制、学生兴趣爱好不一,课程教学方式应多样化,以便解决师资力量有限的困难,又可以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不同学习途径。这些方法包括课堂教学、设立系列讲座、开展实践活动、推荐课外查阅文献、引导学生自我管理等,使学生在管理知识、技能、理念、态度等方面全面提高,最终升华管理素质。

(三)不断优化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上,利用已有的多媒体设备、网络设备,实行电化教学、网络教学等,不断拓展管理学课程的新载体。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影视、录音、录像、动画等多种资源,以此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理论知识更直观、更容易接受。其次,建立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网站,以供学生自学与思考,藉此培养学生在多媒体与网络文化环境中的学习方式。最后,建立师生交流平台,如QQ群、博客等,师生共同交流和探讨管理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切实加强实践教学

管理学的实践教学环节,既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增强管理学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高校管理学教学必须切实加强实践教学,扩大“课堂空间”,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中亲历亲为,实现自我教育。首先,大学生对管理实际了解甚少,管理经验欠缺。为了弥补不足,通过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走入企业,了解实际;通过案例教学、模拟实际操作、小组练习和开放式教学等方式给学生提高管理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各类管理技能大赛,提高管理技能。其次,对于大学生来说,管理知识的内化还需要自我管理实践。为了提升大学生管理素质,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鼓励学生运用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娱乐等进行管理,把学习生活娱乐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感悟,在管理知识、理念、技能、态度等方面内化升华。

(五)开展多样化教学考核

评价能帮助教师激励学生的学习及改进教师的教学,为了突出管理素质教育的目的,《管理学》课程的学习效果评价,除了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核外,还应该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知识、自我管理等方面能力的评估。所以,《管理学》考核不应该只是进行单一的理论知识考试,而是建立全面的考核评估体系。考核可以从知识、技能、态度以及结果等三个层面展开。

考核的方法应该包括笔试、口试、实操测试和评议测试等四种形式。书面测试主要是知识层面的考核,测试的形式包括传统的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和专题论文等三种。口头测试主要是技能和态度层面的考核。口试是笔试考核的一个补充,主要是在每章内容结束后课堂上进行,如果时间允许,在课程结束后也可以进行一次全面测试。实践测试主要是技能和态度理念层面的考核,包括实际操作测试和情景模拟。实践测试应该贯穿《管理学》的整个学习过程。

(六)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自我意思非常强烈。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为管理学课程教师,要营造更为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内外的教学中,教师要以平等的思想对待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在学习中教师既是指导者也是参与者,教师不仅要重视指导学生,而且也应该注重从学生的学习中吸收养分,与学生进行平等地交流。

四、结果分析

在管理学课程的开放式教学实践的三学年后,笔者就教学效果和反馈意见,与传统式教学模式的班级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开放式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学生也收获颇多,基本实现了了管理学的教学目标。开放式教学模式是强化大学生管理素质教育,提升管理学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是一种值得在管理学课程中大肆推广的教学模式。实践中,有的老师由于习惯,有的嫌麻烦不愿进行开放式教学,显然是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事实证明,开放式教学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两三次的重复教学之后,也变得越来越容易,适合长期采用。为了提升管理学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大学生管理素质,在管理学教学中应开展开放式教学。

参考文献:

[1]王金发,王国雄,何炎明,等.创建“开放式、研究性”课程教学模式[J].现代远程教育,2004,(1).

自考教育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自学考试;旅游管理;课程改革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专科)是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求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胜任酒店服务与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导游等项工作,具备旅游行业所要求的基本技能的职业型专门人才。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很有必要对现有的自考旅游管理专业(专科)课程进行改革。

一、当前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专科)考试课程设置的缺陷

1、沿用普通高等教育课程模式,缺乏高教自考本身的特色。普通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较严密,且具有学术性的特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则应重应用性、职业性而非学术性,课程体系也应相对灵活。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的初期,照搬普通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模式有其必然性。然而,时至今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专科)课程体系应体现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创设自己的课程体系。但是目前,高教自考旅游管理专业(专科)课程学术性内容偏多,实践性内容太少,课程缺乏应用性和职业性:课程设置以学科为唯一依据,忽视了社会需求和个性发展等重要因素;课程过于关注知识的经典性、原理性、规范性,而对知识的整合性和实用性考虑得不够,课程体系设计中重理论、轻应用,重传授知识、轻能力培养;课程内容与学习者的生活、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之间的联系、与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等关系不够紧密,缺乏针对性。

2、以学历教育为目标导向,应试教育特征明显,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初衷,在于满足人们的求知需要。必须指出的是,人们的这种“求知”表现往往是对学历(文凭)的追求,这本无可厚非。但也必须看到,这种以学历为目标导向的课程,必然走向与社会脱节的误区,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乃至智力的浪费。在发达国家,成人教育课程的职业特征十分明显,其课程设置重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素质的提高,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个启示。

现时期的自学考试“重考”倾向比较严重,对考生的考核仅限于一张试卷,往往使得考生注重书本知识而忽视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学科课程、必修课程一统天下,选考课程极少,学生缺少选择余地,不但不能满足考生的兴趣,更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实践课程几乎没有,不利于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与掌握、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

3、内容陈旧,更新太慢。当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正在进行着面向21世纪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然而,同属于高等教育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同样也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迫在眉睫。

学科发展的最新知识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最需要的知识不能及时地反映到课程里,是高教自考课程面临的一大问题,高教自考旅游管理专业(专科)课程亦存在此问题。虽然有关方面认识到这个问题,但组织专家研究、撰写、更新教材,还要经过论证、审批等程序,因此周期较长,这就造成高教自考旅游管理专业(专科)课程的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相脱节。

二、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专科)课程改革思路

1、以培养学生应用技能为中心设置课程。本专业应从旅游服务与管理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出发,分析本专业方向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以此为核心设置了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为了适应把自考教育由学历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的发展要求,有必要对原有的课程进行调整:增加一些素质教育的课程,如公关礼仪;增加酒店管理方面的课程,如饭店餐饮管理、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等课程,以完善学生的应用能力,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旅游管理专业(专科)课程可分为必考课和选考课。必考课程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饭店管理概论;旅游心理学;公关礼仪;中国旅游地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市场学;旅游法规;导游实务;导游基础知识;旅游经济学,共13门58学分。

选考课程有:大学语文;英语(一);饭店餐饮管理;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旅游与饭店会计。要求选考课程的总学分不低于12学分。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设置适度比例。为了体现“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原则,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专科)应调减一些理论课程而增设一些实践性的课程和考证类的课程,这就能充分体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对职业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本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比例应大约为60∶40。

另外,还可开设灵活多样的“课程超市”,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与需要自由选择,包括开设一些素质拓展教育、发展性教育、军事教育或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

3、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践教学。为了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突出以应用操作能力培养为核心,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应设置系统的实践教学环节。《公关礼仪》课程宜采用课内与课外模拟相结合、《饭店管理概论》采用观摩与顶岗相结合、《旅游市场学》采用市场调查的方式等进行教学与考核。通过上述特色鲜明的教学和实训活动,培养学生熟练的业务操作能力,以缩短学生将来就业的“磨合期”,使学生顺利地适应和创造性地开展将来的工作。

4、课程教材改革。教材编制是课程设计的中心环节。现代教材是现代课程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信息载体,也是育人信息的主要载体。自学考试所使用的教材是自考者学习的主要依据。因此,自学考试的特性决定了教材建设在自考体系和运作中的重要性。

自考旅游管理专业(专科)课程使用的教材分为全国统一自考教材、省级命题统考课程的教材和自考助学单位选用的教材三种。全国统考课程使用全国自考办指定的统一自考教材。省级命题统考课程的教材选用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优先选用现有的并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及该课程教学要求的自考教材;二是对已不适应课程教学要求的现行自考教材,经省考办批准,选用符合自考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考试要求的优秀高职高专教材;三是在国家自考委教材处的指导和省自考办的领导下,由省考办组织有关学校、企业专家、学者按照职业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编写立体化、媒体化、网络化相结合的教材。

总之,自考旅游管理专业(专科)要以科学的课程理论为基础,在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原则的指导下构建适合时代要求的自考课程体系。通过构建适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自考旅游管理专业(专科)课程体系,更新和完善课程内容,提高教材质量,使这种教育形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能力和素质方面都有更大的提高,在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能发展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未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

[1]孙安利.通过自考助学实施素质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2.12.

[2]邱跃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课程相沟通的探索[J].继续教育,2009.1.

自考教育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高职,本科,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350-01

比较传统的自学考试模式,2008年3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研讨会(简称《广州八条》)是新形势下自学考试战线改革与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机。天津市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单位,积极推动了"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教育试点工作",从生源数量、办学质量及社会反响等多方面成效显著,新政策的试行也日趋成熟。

"高职衔接自考本科"教育模式主要指高职专科课程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课程实行学分互认的专本衔接教育模式。即在校专科学生在读专科的同时,参加为其制定的特殊优惠政策的自考本科的学习和考试,即将大部分课程作为衔接课程,纳入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由承办学校组织教学、实践和考试。全部合格即可获得自考本科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由此明显看到高自考办学已从一味的只追求高通过率而转变到更加侧重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各办学方应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教学过程管理的研究、实施和改进,尽快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模式,为自学考试新政策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2.把握"五项原则"是做好教学过程管理的前提条件

(1)坚持助学不助考的办学原则;(2)结合高职生特点及自考教育规律两个关键点组织教学活动;(3)充分发挥高校助学的强大优势,有效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为我所用;(4)提高管理者对国家政策的解读能力,培养规范管理素养,树立服务管理意识;(5)正确引导学生保持勤奋自律、公平竞争的学习心态,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培养综合能力为重。

2.制度建设是考量教学管理水平的有效法宝

2.1强化管理,制度在先

新政策的出台已大大改善了自考一贯存在的体制制约因素多、专业体系涉及面广、考生基础参差不齐、办学条件差异等弊端,但新形势下的新矛盾不可避免,因高职生专本同读的特点,尚存在着专业衔接不畅,时间与精力有限等矛盾点,从而产生诸多的教学冲突,专本科各自要求的教学环节交错,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管理难做。要想从复杂的头绪中理顺各种工作关系,忙而不乱,就需要有周密的工作计划,形成系统化、程序化执行模式。只有制度在前,服务到位,管理才能生效。

2.2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自考助学管理工作环节繁多,运行周期与普通高校不同,即相对独立又有交叉,几乎每天都涉及到特殊的教学管理现象,因此有必要将师资管理、日常管理、成绩考核、教材分配、新生指导、毕业生工作、教学督导、科目报考及资料建档等各环节工作进行严格的责任分工、落实到人,并逐条形成文字表格公布于众,使繁杂的工作进程一目了然,达到互相监督、共同协作的目的。

3.细化过程,规范运行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

首先,制定出适应本专业学习年限全过程的整体教学计划(通用课表)是教学运行的重中之重。制定过程中需要全方位统筹各方面问题,如兼顾到国家统一考试时间安排、大纲中规定的应完成的课时总量、课程设置的前后顺序等,还要克服外聘教师授课时间的矛盾、专科本科专业不衔接的矛盾、教学设施供需冲突的矛盾等等,既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又要解决实际问题,在此,提倡"三张表"的方法,分别为:通用课表、任课教师一览表、课程运行表。担任核心课程的任课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历年考题,为学生提供亲自编写的教学辅助材料;每学期各门课程组织2-3次笔试考试训练,另有校考课程将平日的考勤、作业、实验等完成情况纳入其中,与最终考核均按3:7比例进行综合评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其次,期中教学检查必不可少,如专家抽查听课;教师座谈会,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办学条件;组织学生进行"教师教学情况问卷调查",对教学存在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及时反馈沟通,必要时做出调整等等。所有教学过程资料的保存建档工作要求与普通高校的教学评估同标准、同质量的完成。

还要设立"高职衔接自考本科"评优考核标准,召开年度优秀生表彰大会,从学习成绩(60%)、出勤情况(20%)、品德表现(10%)及考级能力(10%)四个方面量化打分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通过经验交流,充分展示各阶段的学习成果,以此激发专业教师的责任感、学生的获得感、管理者的成就感。开展管理与课堂亲密接触活动能够及时解决以往容易忽视的教学细节问题,在教师与学生中搭建起友好的桥梁,就共同反映的问题集体协商,做出合理的调整计划,达到师生对管理满意,管理对师生放心的最佳效果。

4.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动态管理是教学过程管理的精华

利用"毕业环节动态管理系统"可以从分组、选题、调研、提纲、开题,到初稿、中期答辩、论文定稿并规范格式,直至提交设计作品、论文正本及实施答辩,进程中各个环节按时间节点统一标准网上提交,由指导教师根据完成情况给定各阶段成绩,且具有过程数据不可逆性。显然,这对指导教师和毕业生都是极大的考验。经过这样的严格把关,可以提升指导教师对论文指导工作教与管的责任心,更重要的是可以督促学生如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通过毕业环节还可拓展更多的促进教学过程实效性的相关活动,如组织低年级学生观摩毕业答辩;组织优秀毕业论文评奖及收藏活动、优秀设计作品展示及收藏活动以及颁发收藏证书等等,将这些成果收录作为永久的教学资料珍藏是对毕业实践活动的完美升华,具有其它教学资料不可替代的作用。

结语:"高职衔接自考本科"模式不仅仅是单纯的提升学历层次,它是融合了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人才的培养模式。我们坚信:科学规范的教学过程管理能够让自学考试制度强大的生命力再创辉煌,也必将成为"高职衔接自考本科"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永动机。

参考文献:

[1]张龙,职业教育吸引力视阈下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与职业,2010.7

[2]贺茜,关于高职院校专科教育和自学考试本科教育衔接的思考,教育艺术,2011,1

[3]翟梅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与高职高专教育衔接的问题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自考教育管理论文篇8

古典教育组织理论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以及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出生在美国,在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工作。为使企业管理由一种随意的、经验式的管理变成科学的管理,泰罗从研究工人劳动时间和工作方法开始,对生产管理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形成了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标准化管理和计件工资制,科学地培训和选择工人,协调作业人员和管理者,使企业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和严格的管理制度。现代教育管理思想大都可以追溯到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高校管理仍然可以应用泰罗的管理理念,讲求效率和科学,利用标准化的手段进行考评和过程管理,实行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实行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分工协调,使行政管理人员充分高效地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服务。高校人力资源部门对教师采取聘任制的管理方法,择优录取教师,建立竞争机制。同时,高校人力资源部门也要培训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素养与个人素养的提高,通过考评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亨利•法约尔(HenryFayol)是法国科学管理专家,他在实践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般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着重讨论管理原则的理性化和科学化,重视组织这个整体,认为“管理就是预测和计划、组织、命令、协调和控制”。高校作为一个以知识为核心的组织,其管理活动也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例如,高校要制订本校的长期、中期、短期发展规划,对学校的设施设备、师资配备、招生人数等做出预测和谋划,由学校各职能部门制订本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教师制订学期和学年教学计划等。高校的组织管理始终围绕学校的发展和改革,协调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预测、控制学校的未来发展前景,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促进文化传承和知识创新,最终达到让学校这一组织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目标。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14条基本原则,其中公平原则、首创精神、团队精神等理念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应得到很好的借鉴和应用。韦伯的理论重视组织的制度建设,重视下级服从上级的科层制建设,而人在组织建设中并不重要。在他看来,传统的管理主要凭借的是“世袭权力”或“魅力权力”,而现代社会管理则凭借以法律为基础的权力,所有的人在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事,是职位规定人的行为,而不是人的行为规定职位。当前韦伯的科层制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现实痕迹较深,中国高校的机关化、科层化现象十分严重,高校行政人员的级别设置与政府机关的科层模式十分相似,致使高校成为一个追逐名利的行政化场所。中国高校管理的“去行政化”呼声虽然很高,但成效甚微。“去行政化”要去除行政级别,实现“教授治校”,由学校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行使为教授服务的职能,教授民主决定学校的重大事情。另外,高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完成组织协调、运转的功能,以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因此,高校的“教授治校”“学术自由”要强化依法治校,加强教育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保证合理利用并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保证高校发展的理性和稳定。

二、人本主义教育管理理论及其应用

澳大利亚的美国行为科学家乔治•埃尔顿•梅奥在1927~1932年美国西方电器公司进行的“霍桑试验”,证明了工人的积极性更多地与人的精神因素有关,奠定了人际关系学说的基础。试验显示,当工人发现自己被关注时,尽管物质条件没有被提高,但工作效率却明显提高。霍桑实验以及梅奥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学说,提高了管理中对人的非理性因素的认识,为人文主义管理思潮拉开了序幕。教师是高校这一特殊组织中与知识和文化打交道的特殊群体,以传承知识、创新文化为己任,往往更重视精神层面的获得。被尊重、被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教师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共同的理念和道德标准形成了独特的教师文化,对学校文化的营造和认同是他们努力工作的主要动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更多地来自于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工资待遇和物质条件因素在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中不占主导地位。他们更重视自身的修养和人格魅力,重视校园的文化氛围和工作软环境。因此,在高校管理中利用人际关系理论,营造良好的教师文化和校园氛围,让教师在一种愉悦的文化气氛中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作为早期人本主义管理理论,杜威的民主教育管理理论以“民主”为核心,重视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参与,强调师生共同参与,提倡学生自治。杜威认为,教师既是一个领导者又是一个引导者,学校要尊重教师对于管理的参与,尊重教师的价值和尊严,给予教师参与管理的权力和自由,改变传统的权威主义领导方式。传统的管理用权威、命令、集权的领导方式,与高校教师的管理愿望相背离,不利于教师对学校组织运作方式的认同和积极参与。相反,高校的分权式管理、民主管理能充分调动教师群体的聪明才智,提高教师对学校管理的参与度,有利于学校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全校的人力资源,共同应对学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高校的民主管理目标还要与教师及学生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辩证统一起来。到20世纪70年代,具有不同哲学背景的人文主义学者形成了人文主义教育管理流派,与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流派相对立,如格林菲尔德的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霍金森的教育管理价值理论、福斯特教育管理批判理论、萨乔万尼教育管理文化理论。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更关注组织中的人以及人的非理性方面,如人的意志和情感、动机等;更专注人的价值理性和伦理理性;批判阻碍人的自由的社会制度,表达了对人的终极关怀;强调高校教育管理要研究人的主观性的表达。高校教育管理活动必定是人的活动,而且最终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高校教育管理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的意志、目标、动机和价值的表达。在价值多元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教师和学生在价值取向以及非理性、情感、动机、智力、体能、个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如何重视教师及学生的个体生命、个性特征,是高校管理实行“以人为本”理念的关键所在。

三、教育管理科学理论及其应用

自考教育管理论文篇9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思路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1重基础建设,为政治理论课提供有力支撑

院领导高度重视政治理论课建设。我院政治理论课部作为学院二级机构,主要职责是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相关管理工作,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梯队建设等工作。我院政治理论课部直属学院领导,学院为政治理论课部配备了与专业院系同等教学设备,包括办公室、计算机、打印机等。在学科建设上,直属领导模式保证了教学资源的优先分配和教学组织的统筹规划,近年来我院还整合全校、哲学、法学、形势与政策、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专任教师队伍,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统一管理,形成一支有丰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学科结构合理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等贯穿到学生课内课外,贯穿到学习、生活、实习、就业等各环节。

2重课外实践环节,实施综合素质教育

学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行理论、实践教育并重。对政治理论课都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实践环节教育,引入多种教学实践机制,如:英模报告、专题讲座、文艺表演、图书阅览、校史展览、研讨会、摄影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及校训、校歌、校报、校刊、橱窗、广播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政治教育大格局,抵制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与影响,激发他们勤奋学习、遵纪守法、热爱生活、富于创造的爱国热情等,使实践课堂与理论课堂相得益彰,互为促进。

为贯彻中共中央第十六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精神,不断提高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学院还制定了“综合素质学分”管理制度制度。综合素质学分主要是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纪律、心理等方面的行为表现进行综合评定的学生管理活动,是非课堂教学的实践学分。综合素质学分包含专业素质学分和德育素质学分两部分,其中德育素质发展的行为表现又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实践创新素质(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组织管理能力等)、人文素质(社会、人文、自然、科学通识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身心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各班级导师负责学生综合素质成绩的评定工作,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进行记录、评价,并依照考评内容和评分标准进行测评记载,正确使用“综合素质学分在线网上管理系统”,将考评结果确定后记入学生档案和电子档案。学院还开发出学生综合素质在线管理系统,可以提供家长账户,通过账户,家长们可以清楚了解到孩子在校的到课、参加活动、奖惩记录等情况,并可以通过留言、在线交流等方式参与管理。学院专门设立“德育奖学金”对于品行兼优的学生进行奖励,截至2012年年底,学院累计发放“德育奖学金”2858550元,学生共有5899人次获奖。

3重平时教育工作,推行“倒三七”教学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后者属于教育启蒙阶段,多为应试教育,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应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他们在人生关键时期的迷茫和困惑。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仅靠课堂教育是不够的。我院高度重视平时教育工作,改变过去考核以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的传统做法,推行“倒三七”制度,即平时成绩占70%,考试成绩占30%,这种大胆的创新机制要求教师、辅导员一起参与,“润物细无声”似的教学、管理,着重培养、规范学生的一言一行,解决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中的困惑、问题。“倒三七”机制的推行,也使学生有了一点小小的压力,自觉抵制各种不文明现象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争做文明模范和道德标兵。“倒三七”机制在我院的实践取得明显效果。

自考教育管理论文篇10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广州)),广州510091)

(GuangzhouRadio&televisionUniversity(nationalopenUniversity(Guangzhou)),Guangzhou510091,China)

摘要:本文是从研究开放教育学员的学习特点出发,发现开放教育财务管理(省设课)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结合存在问题研究出适合开放教育学员特点的财务管理建设模式,并且该课程建设模式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是一种对开放教育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省设课)建设模式,以该模式建设的财务管理使学员受益匪浅。

abstract:Startingfromthelearningcharacteristicsofstudentsinopeneducation,thisarticlefindsthemainproblemsintheconstructionoftheopeneducationfinancialmanagement(theprovinceclass).andthencombinedwiththeproblems,theconstructionmodeoffinancialmanagementsuitableforthecharacteristicsofopeneducationstudentsisresearched.afterbeingtestedinpractice,thisconstructionmodeturnedoutbeaneffectivemodeandthefinancialmanagementbasedonthismodehasbenefitedthestudentsalot.

关键词:开放教育;财务管理;实践模式

Keywords:openeducation;financialmanagement;practicemode

中图分类号:G7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6-0262-03

0引言

在开放教育领域,学员的多样性,学习目的、需求的多元性、学习形式的灵活性,对开放教育课程建设的要求更高、针对性更强。开放教育的课程建设关系到开放教育的教学质量提高及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是开放教育发展的基础,深入研究和探讨开放高等教育课程建设模式,对开放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本文是对开放教育的《财务管理》建设模式研究和实践进行总结,以期对开放教育相关课程建设有一定的启发和导向作用。

1开放教育学员的学习特点

开放教育的学员一般都是有工作经历的成人学员。由于年龄、心理、生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开放教育的学员具有与儿童和青少年学生明显不同的学习特征。例如,在心理层面,成人的理解能力较强,但死记硬背较弱势;在生理层面,成人的生理条件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退化,对学习会有一定的负面的影响;在社会层面,成人扮演着多元的角色,使得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遇到障碍,学习的精力不够集中,学习动力不足等。根据成人的特征,可以分析总结开放教育学员的学习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1学习自主性、独立性较强开放教育的学习者和儿童、青少年在学习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因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所具有的能力也不同。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地发言进行相关的学习要求。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学员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平等地与教师交流,自由地发表意见,希望教师有任何教学决定都要与他们进行协商后做出。

1.2个体生活工作经验对学习活动具有较大影响

个体生活经验的差异就使得儿童、青少年的学习活动与开放教学学员的学习活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儿童和青少年而言,个体经验都是来自于成人的间接考验,因此也相对不全面,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产生影响的直接经验也就相对较少。对于开放教育的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更多地是借助于自己的经验和工作需要来掌握和理解知识,并不是借助教师的传授。

1.3学习任务与其社会角色和责任密切相关开放教育学员的学习任务就是由儿童、青少年时期的以身心发展和知识累积为主转变为以完成特定的社会责任、达到一定的社会期望和完成工作的要求为主。对开放教育的学员而言,学习任务就是促使其有效完成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以此提高社会威望的一种方式,也是促进学习成为他们职业生涯或生活状态的一个转折点。因此,这样的学习方式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而且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并且很希望有速成效果。

1.4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开放教育学员在学习方式方面具有自己的倾向和爱好,常见的学习方式有如下四种:

①行动型。有些开放教育的学员倾向于“从做中学”,他们对教师详细的讲授往往会感到不耐烦,所以当教师提问的时候就会不经过思考就会给予答案。他们热心于新事物,喜欢新的体验。在集体学习活动中表现的也很积极、主动,很多情况下都处于领导者的地位。②深思型。这类学员主要表现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需要很长的考虑时间,经常犹豫不决,很难做出肯定的回答,在回答问题之前需要更多地信息。这类学员还喜欢和他人一起学习,因为这样便于收集更多的观点和信息。③理论型。这类学员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喜欢先了解基本原理,然后提出假设,并采用循环渐进的手段来解决问题。他们常常用客观的、公正的和逻辑性较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且还不接受他人的主观判断和众多的不同观点,往往只看重自己的理解。④试验型。这类的学员喜欢尝试和应用新的观点。对于学习内容,一定要经过尝试后才会相信,而且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善于用新的更加有效的途径来解决问题。他们总是充满信息、精力充沛,因此就会觉得教师讲的太多,他们认为只有在新的情景下才可以学习到很多知识,他们喜欢显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如果没有机会自己做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很失望。

1.5学习需要的类型多样开放教育学员的学习需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外部需要和内部需要。内部需要如个人发展与进步的需要、认知兴趣的需要以及得到认同与尊重的需要;外部需要包括社会威望、群体活动等引起的外部期望以及服务于社会组织的需要等。可以概括外:职业提高的需求、社会交往的需要、社会刺激的需要、外部期望的需要、服务于社会组织的需要、认知兴趣的需要等。还有一些学员是为了培养素质、陶冶情操、满足自己的认知需求和兴趣。这类学员以学习充实精神生活,认为学习即享受。

2开放教育《财务管理》(省开)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课程建设的普教化,忽视开放教育学员特色长时间以来,开放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学校普通教育的延伸或者补充,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上与普通教育相同或相似,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国家层面对开放教育的定位有很大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对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基本与普通教育相似,而忽视开放教育条件下的学员以能力为本位的学习诉求。二是《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相似。基于开放教育的补充或从属地位,在教师聘任、课程内容、教材征订等方面也基本照搬普通高等教育模式。三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相似。随着学习型社会观点的提倡和深入,开放教育的形式越来越广泛多样,但是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绝大多数还是沿用传统讲授的方法,学员在下面听,教师在上面讲,依然是开放教育教学的主导形式,没有的做到真正意义上开放教学。

2.2《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偏重理论,结构不够合理合理的结构是促进事物朝着预定目标发展的前提条件,如果结构不合理,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事物的发展就会偏离原来的目标。目前,《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编排基本还是注重基础的财务理论,这种编排方式强调课程的学科性和理论的系统性,求全、求广、求深,但对符合开放教育需求的实践性、职业性、技能性和参与性的课程内容呈现则比较少,甚至是没有。课程教学大纲等仍以理论教学为主线,实践教学环节被相应的忽视,甚至实践环节只是理论上的存在,在实际实施活动中,根本没有开设,这种课堂学习与实际运用脱节,理论学习不能指导社会生产实践,使《财务管理》课程的效用将大大地打了折扣,导致学员学非所用或用非所学,使开放教育学员的学习变成了应付考试和混文凭,真正到了企业财务管理一线,还是不能完成相应的财务管理工作。

2.3《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相对落后,教材更新较慢,学员学习兴趣不高开放教育的课程内容相对落后,教材更新较慢,满足不了学员在实际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不利于开放教育学员学习积极性的提高。现在不少教育管理机构对开放教育不重视,不少的人对开放不了解,有部分人甚至把开放教育当作是不正规教育形式,是在糊弄学员。由于不重视,因此在课程资源建设、师资力量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根本无法投入更多的人力与物力进行科学研究与创新。在我国,由于开放教育发展时间比短,理论指导实践的不足,与开放教育相关教材体系还不完善,因此在现有《财务管理》教材的编写和选择上,很少有体现开放教育学习特点的开放教育教材,内容相对来陈旧,对于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出现的新问题,涉及很少,学生不能从《财务管理》课程中得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从而使《财务管理》课程缺失应有的感召力,再加上《财务管理》课程又有一定的难度,公式较多,计算较为复杂,而开放教育学员的基础又不是太好,接受能力有限,因此对《财务管理》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完全是为了应付毕业学分。

2.4《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单一,考核方式不够灵活,适应不了学员的多方位学习需求当前《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资源还主要是文字教材为主,主要是主教材、导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和期末复习资料等,充分利用网络和微信等多种媒体的移动学习资源还几乎没有。《财务管理》的仿真虚拟实践软件也比较缺乏,学员的真正实践机会很少。考核方式还是以期末的纸质试卷为主和平时形成的性考核成绩两部分理论考试组成,学员技能的考核和实践方面的考核非常少,考核只注重了死记硬背,对财务知识的灵活运用考核不多。

3基于开放教育财务管理课程(省开)建设模式构建

3.1根据专业需求设计财务管理课程资源财务管理是开放教育工商管理学科中所有专业学生都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课程,但是不同专业学生对财务管理课程的需求也不相同。因此,在课程建设方面就需要对财务管理课程分层次建设,以此满足不同专业学员的需求。目前,开放教育的财务管理课程很多使用的是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的财务管理学教材,部分学校在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物业、物流等省管课程的财务管理课程也是使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财务管理教材,在课程难度上对这些专业的学生来说明显偏大,而不同专业学员采用同一标准的教材,也不符合学员们的实际需求。因此,对于开放大学的财务管理课程建设,可以分为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和其他专业的财务管理课程。对于会计专业要采用国家开放大学的统一财务管理教材,统一参加国家开放大学的考试,而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其他专业财务管理是省设课课程,要结合学员实际和需求尽量去自建财务管理课程资源。在省设课的财务管理课程资源建设中,对工商管理、市场销售、国际贸易、人力资源等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只需要了解基本的理财方法和必要的理财技术即可,财务管理基础作为财务管理的入门课程就可满足需要,同时减少较深理论知识,增加好学易懂的经典案例和理财技能指导的内容,这样学员学习也较为容易,因此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也会增加。

3.2实现开放教育的财务管理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财务管理课程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材为基础由教师进行课堂讲授,而一些教师由于缺乏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经验,即使做案例教学也无法将理论基础及应用解释得清楚明白,而开放教育的学员大多都有实际企业工作与管理经历,可能也接触过企业的财务管理实际,因此对教师理论教学感到和企业管理实际不一样,因此学习的动力就会不足,教师也缺乏感染力。此外,单纯由教师讲授的知识往往只会让学员被动接受,不去主动思考所学知识如何使用以及用于企业管理何处,只有将所学财务知识直接用于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并加以应用。本人经过多年的开放教育财务管理教学实践和探索,认为从以下方面实现开放教育财务管理课程学习与实践的对接是较为可行的方法,并且效果显著。

①erp沙盘模拟和财务管理模拟实训。eRp沙盘的财务管理模块和财务管理模拟实训平台,作为开放教育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主要手段是非常有效的。eRp沙盘是模拟企业供、产、销实际中遇到的财务行为,促使学员去思考,怎样顺利完成相应的财务活动,这样结合企业实际的教学,学员容易接受,财务技能也相应的掌握。开发财务管理网上模拟实训平台,也是强化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手段,通过模拟设计企业的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利润的分配、财务分析等财务活动,使学员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活动,并且能够独立完成相应财务管理活动。每学期都组织学员进行eRp实训比赛,学员通过实训,使实践技能得到提高。②企业情景模拟实践教学。由于财务管理实训教学软件较少,并且真正到企业实际实践的机会更少,这给财务管理的实践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主设计模拟实践教学的资料。做法就是将一个教学班模拟成为一个公司或者企业,然后根据公司的组织机构将学生分组担任不同的角色进行仿真扮演,通过模拟操作,促使学生熟练掌握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活动,提高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③深入企业财务部门调研考查,撰写调查报告。开放教育的学员一般都有实际工作岗位,教师可以动员学员到自己企业的财务部门进行调研和考查,和企业的一线财务人员进行交流、取经,体会理论和实际之间的差异,探索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并写出相应的心得体会和调研报告。④在岗实践。开放教育的学员大部分都是有工作的,这就要求学员运用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并且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设计投资、统筹、利润分配以及流动资产管理等具体方案,通过这种方案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有效结合,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然后进行总结,学员还可以在网上教学时相互交流,有时也作为教学案例在课堂上讨论解决。⑤邀请企业一线财务人员或财务专家到学校进行具体财务管理的实践讲座,以此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每个学期可以邀请一些企业财务总监、财务经理或财务主管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录用会计和财务人员的标准,以及对知识和技能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这样学生也会有针对性的去提高自己的应聘能力和应对实际财务工作的能力。⑥加强对教师实践经验的培养。开放教育的多数教师都是一直从事课堂教学和研究的,很少有机会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也缺少企业实际财务工作的经验,对于财务管理课程案例的理解多来源于文献资料,因此就会出现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学科的现象,很难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教师实践经验的培养是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基础,因此学校可以通过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事业单位的课题研究等方式锻炼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并且丰富教师的财务管理经验。⑦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一些大中型企业和会计事务所建立合作关系,并将这些企业作为开放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以此增加学员的财务管理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由于财务管理涉及到企业资金运作的方方面面,就需要学员从资金筹集、资金储备再到资金投放等进行合理的安排,以此从财务管理实务中去了解和体会,增加对财务活动的感性认识。

3.3基于开放教育学员特点建设有适应性财务管理课程资源开放教育的学员一般都是有工作在身,有的还有家庭,大多是在工作之余,家务完成后才有时间学习,因此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很难做到去听面授课和圆满完成书面作业。因此在财务管理课程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开发课程资源,把财务管理知识和技能网络化,使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能够利用电脑、手机等现代通信工具利用点滴的时间进行学习和完成作业。在财务管理课程资源建设中,要注重学习的过程,把考核融入学习过程之中,只要完成学习任务,就算考核合格,不再采用传统的期末集中纸质的考核方式,做到随学随考,学完考过。在课程网络资源中要有学员与教师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随时解答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习者完成课程学习任务。

4开放教育财务管理课程(省开)建设的成果

笔者对开放教育的财务管理课程(省开)建设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研究出有效的课程建设模式,并且在已经实施财务管理建设中发挥较好作用,取得了较好建设成果,具体表现在:

一是财务管理课程(省开)课程建设成果获得较多的奖励。财务管理获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精品课程和广州市精品课程;财务管理教材获得广州市优秀立体化教材评选二等奖;财务管理网络课程分别获得教育部信息技术中心教育软件评审高教文科组三等奖;广东省教育软件评审高教组一等奖;广州市教育软件评审一等奖;财务管理模拟实训平台获得广东省教育软件评审一等奖和广州市教育软件评审一等奖。二是充分调动开放教育学员对财务管理课程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也会促使学生到课率大幅提高,特别是《财务管理》网络课程点击数量增加,主帖数量26000多,回帖数量有23000多个,完成网上形成性考核作业100%。学员的成绩合格率提高明显,在2014春季的成绩及格率达到99%。三是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模式得到充分应用,克服学习中理论和实践想脱离的现象。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每节课后,就组织学生参加与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这样也能够促使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公司运作的仿真模拟和eRp实训,并且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选择企业进行相应的考察等。四是培养学员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好习惯,还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课程的网上教学中,让学员分角色的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让学员涉身处地的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根据学员的回答,了解学员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熟练程度。五是极大地丰富了学员的知识,开拓学员视野,以此加深学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了解和认识。由于财务管理网络课程的使用,为学员的自学提供非常便利的学习平台,又加之财务管理网络课程的内容非常丰富,有理论知识、有实践技能、有操作指南、有考核巩固,使学员边学习,边检验自己知识掌握情况,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本文是对开放教育财务管理课程(省设课)建设模式的研究总结,希望能对开放教育相关课程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真正把开放教育的课程资源建设成为适用、有效的课程内容,提升开放教育的教学效。

参考文献:

[1]龚小凤.财务管理课程建设的若干意见[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