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师专业技术论文十篇教师专业技术论文十篇

教师专业技术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1:29:41

教师专业技术论文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作用

信息化、多元化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给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带来了机遇,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对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初中语文教师要高效运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调动初中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激发初中生学习语文的求知欲,优化课堂教学。下面,我就现代信息技术对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谈谈见解和体会,以供广大同仁借鉴与指正。

一、信息技术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学习、教学、交流的平台。

语文教师从课前准备查找资料,到课堂设计、多媒体应用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其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它大大提高了教师应用现代技术教学的能力,有效提高了教师整合各种教学资料,优化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能力,有利于课堂教学实效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课件演示,这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构建。变“单一教学”为“多种媒介有机结合”,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了审美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图片、影像、视频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中,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动、交流合作、共同提高,形成一个教学相长的共同体。

例如,寒暑假是初中生最广泛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的大好时机,我们要指导学生完成一项语文实践性学习,这期间他们会遇到一些新的未知领域和问题,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与学生平等交流沟通,共同完成。互联网为我们供了学习、教学、交流与协作的重要平台。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辅助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被广泛利用,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推动了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在新课改的大潮推动下,多媒体技术逐步走入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它让初中生眼观其行,耳听其声,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初中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形象、生动,进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二、信息技术能够促进教师语文素养的提高,引导教师进入积极探究创新的状态。

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促进教师更新专业知识和提高语文素养。社会的进步说到底还是靠知识的更新,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主流知识,必然会改变原来知识认知的过程和方式。

信息技术能够促进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包括信息化教学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教学探究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能够促进教师语文素养的提高。只有对信息技术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才会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才会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信息技术能够促进知识结构不断优化。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如何,并不是只看语文课教得怎样,而是要看知识面如何和知识结构是否优化,还要看他能否把所有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能在语文的海洋里遨游,其中就包括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

互联网技术在探究问题上很大程度上优化了提问环节,能够激发发现问题的能动性和解决问题的热情。为了更好地适应探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实现语文知识的迁移,在教学中发现新问题并进行有效探究,进而实现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三、信息技术加快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

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师职前培养,能够大大提高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师各种培训能够使加快我们专业发展的进程,缩短每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快速走出“高原期”,突破瓶颈。只有在信息技术的有效辅助下,才能更好地适应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挑战。

四、信息技术促进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能够大大促进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变革,也就是信息技术的使用极大完善了培训体制和培训方式,使教学能力大大提高。信息技术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教育发生了巨大变革。信息技术的使用,对传统的初中语文是一个不小冲击,适者生存,否则就会被淘汰。我们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信息技术促进初中语文教师教育观念发生巨大转变。

教师专业技术论文篇2

1.服务教师教育的意识欠缺

现代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观点,而且要具备先进的教学方法、教育技能和教育实践等能力。这就要求高师图书馆能够为其提供与之相应的信息资源及服务平台的支持。但目前高师图书馆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的重要性,未把教师教育改革这项重要工作列入图书馆重点服务项目,无论是在服务理念、资源建设上,还是在服务创新、硬件设施上都没有投入很大的力度。这样不仅削弱了高师院校作为教师教育改革的主体地位的作用,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图书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2.教师教育文献资源匮乏

教师教育资源往往呈现出陈旧过时、专业水平低、更新速度慢、入藏比例不合理的特点。购置的文献资料跟不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

(1)教师教育类文献入藏比例偏低。以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该馆的纸质资源约122.74万册,教育类图书约6.1万册,教师教育类资源仅占4.98%;2001年以来,入藏图书为37.94万册,而教育类图书为2.87万册,占入藏图书的7.56%。作为以培养义务教育阶段师资为主要目标,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型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图书馆,教育类资源入藏的比例是明显偏低的,尤其是教育技术及教育实践类文献更少,很难满足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需要。可喜的是教师教育资源入藏比例在逐步提高。

(2)教师教育类文献内容陈旧、过时。统计表明:在玉林师院图书馆收藏的61088册教育类文献资源中,2000年前入藏的为32351册,约占入藏教育类文献的53%;2001年以后入藏的教育类文献28737册,仅占47%。过时、陈旧的教育资源已很难适应教育改革以及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教育类文献的数量及质量都有待提高。

(3)教师教育文献资源分布不均衡。表1为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最近入藏的教育资源配置情况。数据显示:教育科学理论和研究资料收藏比较丰富,而教育技术和方法、教育艺术创新资源、教学实践指导及具有鲜明职业指向性、操作性的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资料相对匮乏。但“教育技术类”资源是连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以及教学艺术资源的重要中介,是专业教师培养和提高专门职业特征、专业行为能力的主要资源,这方面文献资源不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教育技术和方法的提高。

3.服务教师教育的手段落后且举措不多

整合教师教育资源,服务教师专业发展,是高师图书馆的职责所在及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但目前一些图书馆并没有开展相应的服务,如:建设教师教育文献体系;建立专业的教师教育网站;开展个性化、专业化的教师教育服务;与中小学图书馆建立业务联系,指导他们为中小学教师服务等。这些相应服务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借阅率。

二、完善高师图书馆教师教育文献体系的对策

(1)树立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服务的现念

首先,高师图书馆要确立为教师教育服务的现念,充分认识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及时了解我国教师教育工作的现状和实际需求,围绕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目标,即教师的全面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为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过硬的社会竞争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信息和技术资源保障。其次,高师图书馆应该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为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服务,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竞争、向上的学术氛围,为不同的读者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和提供个性化服务。

(2)优化馆藏结构,构建教学科学、教学技术、教学艺术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教育课程由三大块组成:普通教育课程(外语、高等数学、政治理论等)、学科专业课程(即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等)、教育专业课程(即教育理论类课程、教育技能类课程、教育教学实践课程)。普通教育课程又称通识教育课程,涉及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领域。普通教育课程本身呈现出较强的综合性,是培养教师全面发展公民素质的必备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是教师具备所教学科知识的保证,在一定的限度内,教师所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质量是正相关的。通识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的培养使得师范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而教育专业课程是解决“教师怎样教”的课程,即教师专业教育。高等院校师范类专业往往过于强调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教育教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如果只重视知识轻视技能,则不能培养出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中小学教师。高师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而教育理论、教育技术、教育实践类课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师图书馆必须顺应师范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在广泛收集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文献资源外,应努力构建教育科学、教育技术、教育艺术三位一体的具有教师教育专业特色的文献资源体系。为高师院校的教师、学生、管理者和基础教育的教师提供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

第一,教育科学理论特色资源。加大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教育理论文献的收藏力度。注意选藏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教育理论的论述,我国各级政府颁布的教育政策、法律法规等文献;国内外著名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著作;基础教育理论与改革的文献;以及有关教育研究方面的专著、文集、资料、杂志等。这些馆藏对高等师范学院师生了解古今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心和能力,都是必需的和无可替代的。

第二,教育教学技术特色资源。增加入藏教育技能包括一般教育技术、三笔字技能、普通话技能、教学应用文技能、电化教育技能、教育心理学知识技能、学科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等教育实践指导资源的建设,形成系统、全面的教育技术文献体系。

第三,教育教学实践和艺术特色文献。一项对优秀教师各种特殊能力的形成时间的研究表明:除了语言表达能力以外,教育教学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如处理教学内容的能力、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教学机智、与学生交往的能力等,有65%以上是在任职以后形成的。这意味着实践环节不足的教师教育很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因此,我们应加强教育实践、教育能力训练类文献资源建设,包括教育艺术观摩资源、教学技术和艺术案例分析、教学技术和艺术实践;另外,入藏的资源要达到一定的阶梯深度,为学生能分阶段、由浅入深、反复尝试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强化教育能力训练,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提供文献支撑。

(3)整合教师教育信息网络,创新教师教育服务平台

第一,整合区域性教育信息资源。目前,高师院校图书馆具有设备完善、管理手段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而许多中学图书馆都有先进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但各学校校园网一般工作节点都设置在校区范围内,缺乏区域性(地方性)的服务功能。若在高校图工委的协调下,以高师院校图书馆为依托,充分利用高师院校的教育资源及技术设备等优势,整合区域性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形成区域性的教师教育信息中心,在师范院校以及中小学校设立工作节点,建立服务于各级各类教师,面向教学实践和教师专业发展并形成接入全国、覆盖区域的网络化服务平台,为区域性的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提供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实现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一方面可以大大地减少区域内部不同学校之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可以极大地促进区域内高校图书馆教师教育专业资源的建设和发展。

第二,建设教师教育特色数据库。高师图书馆拥有大量的教育信息资源,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建设有关教师教育的特色数据库。一是建设本校教育专家、学者学术成果数据库,将本校教师参加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专著、学术论文收集、整理建立数据库;二是建设本校毕业论文数据库,高师院校毕业生论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基础教育形成的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一种文献资源,应予重视加以收藏;三是建设本馆教育资源特色数据库,诸如建立教育理论、教育科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中小学教育资源等特色数据库;四是由高师图书馆和中小学校图书馆联合建立基础教育特色资源库,包括优秀的教案设计、课件素材、课程模版、视频教学等。把各个学科教育教学和学科发展的成果整合起来,形成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献信息系统。

第三,建立教师教育专题网站。为方便教师获取和充分利用教师教育资源,高师图书馆要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术为教师教育搭建一个收藏或揭示教师教育资源的网络服务平台。开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过滤、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鉴定等工作,如将各级各类教育网站可查到的教育动态、政策法规、教学信息、教师个人网站、博客、论坛上涉及的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导入到自己的网站中,向用户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师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各科教育教学研究的文献资料、教育实习案例、教学工作模版、优秀教学课件及其制作方法、重要教育数据库等,以及一些重要教育下载软件、阅读器的应用技巧和使用方法等,为用户提供即时、交互、动态、开放式的信息资源。

高师图书馆可以根据本馆馆藏特色和地方基础教育的情况,开发有关教师教育及基础教育的索引、目录、综述等二次、三次文献,主动开展在线参考咨询、文献传递和推送等方面的服务;根据教师教育的专业需求提供网络导航服务,推荐一些相关的国内外教育类网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广西教育信息网、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网、中国基础教育网、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等,让用户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网址和数据信息,以较快的速度了解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所在学科前沿动向和国际发展趋势,或根据自己的专业需要到相关站点进行查询。通过这些服务,帮助教师了解和使用教学资源环境,不断地从大量的教育信息中快速、有效地挖掘有用知识,合理构建教师教育的知识体系。

三、结语

教师专业技术论文篇3

【关键词】教育技术;信息化教育;一般普通高等院校

一、一般普通高校的定位

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一般普通高校开设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笔者文中提到的“一般普通高校”,是指由于所处地域、发展历史等因素的影响而与国家重点普通高校和“211工程”高等院校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存在差异的普通高等院校。一般普通高等院校多为省市级属院校,由于上级机构的投资、学校的发展规模、学校的发展历史等因素影响,在基础设施、教师员工、科研成果等方面与重点院校存在差距,这些院校大都为二批、三批本科院校。

二、一般普通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新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般普通院校大多为本科师范院校及部分大专院校,有些院校在不具备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条件下,为了顺应时展需要,盲目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加之教育技术学专业本身的一些欠缺,致使目前教育技术界问题百出。2002年10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高级研讨班”的57所高等院校的66名骨干教师及相关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问卷调查,发现这些长期从事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科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专家和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按其严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学科定位模糊,教育理论与技术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培养目标不明确,资金支持不够,教学资源匮乏,教学人员知识结构单一”。[1]结合专家提出的问题和笔者了解的现状,笔者对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定位模糊,学生认识不清

关于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的论述并不少见,但并没有因此而使从事教育技术工作和学习的人能够很好地认识本学科的地位和作用,很多新开设教育技术专业的院校,由于对教育技术学的解读不到位,专业教师本身专业素养不足,导致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开设在师范类和非师范这两种专业性质上就有了很大的不同。大多学校都是定位为师范类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包括各级各类院校和现代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以及各级教育技术机构、高校和普教的教育工程技术人员,中小学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毕业颁发的学位证书为教育学士。而新上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某些院校,定位为非师范类专业,培养目标却和师范类相同,颁发的证书依旧为教育硕士,这给本来就迷茫的同学们又一个疑问:既然是培养教师,为什么又是非师范专业呢?是非师范专业,怎么又在毕业时颁发教育学士的学位呢?

2、教育理论与技术、与实践脱节,媒体技术缺乏教育理论指导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其技术性涉及计算机软硬件的操作应用技术、组网技术、电子技术、摄影摄像技术等。从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前景看,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在教育学院(系)是最合理的,这有利学生学习教育理论,合理的利用教育理论来指导教学者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而目前很多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在教育(学院)系的院校,其实验室的设备和实验教师很难满足教学需要,特别是计算机软硬件、组网等技术课程的实验,根本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虽然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技术上的理论知识,但是理论与技术、与实践严重脱节,学习的理论没有适合的环境去付诸实践,从而使学生的技术也仅仅使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很难体现出教育技术学专业应有的技术特色。

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在计算机学院(系)、物理学院(系)、新闻传播学院等院系的院校,学生由于为学理工科出身,加之没有学习教育理论的氛围,对教育理论的学习没有足够的动力和兴趣,导致教育理论修养不足。学生对计算机软件、音频技术、视频技术等现代化的技术能熟练应用,但是制作出来的作品缺乏教育理论的指导,教学功能不强,不能充分的体现出教育技术学专业应有的教育性。

3、教学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专业素养不足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要求教学人员要有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理论性的知识,还应该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软件(如:Flash、Dreamweaver、authorware等)和影视方面(如:影视节目编导、非线性编辑、线性编辑等)的知识。而从事教学的教师要么只会机械地使用媒体,而不理解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层含义,这样永远体会不到教育技术的真正魅力;要么只是理论的讲解,如果没有自己的学术积累,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就永远难以提高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层次。这种教学人员的知识结构在二类、三类本科院校尤其常见,教师讲授的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而自己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很少注意这些问题;教授给学生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自己对教育技术发展的新动向一无所知。

4、资源匮乏且达不到资源的共享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资源建设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信息机器、信息技术的引入过程,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它的建设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知识传授过程进行系统分析、认识的过程。在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在高校建设的过程,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着资源匮乏的现象,不仅仅是硬件实验设备上的不足,而且部分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这怎么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呢?

步入了21世纪后,很多大中专院校新建立了或在原有的电化教育中心的基础上改建成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大多二类三类院校的主要工作使技术上的,如校园网络的建设、重要会议的摄影摄像、多媒体机房的管理等,而教育技术学专业目前在部分技术性质课程的教学上由于资源匮乏,仅仅是理论上的讲授,很难有实践的机会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何不在二者之间建立一种交流合作的关系,达到资源共享。

5、上级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

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很多二类、三类普通本科院校乃至一些名牌高校都是一个新上的专业,但是档次相同的学校,开设教育技术学的现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什么呢?关键在于学校领导对专业建设的重视程度,这直接影响到一个专业软硬件方面的建设。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财力,特别是教育技术学实验室的建设,如果该专业得不到领队的重视,在很多高校目前面临扩建、资金不足的现状下,想要发展专业谈何容易。

三、对我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的建议

1、明确教育技术学专业在我院的定位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定位曾一度是整个教育技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个人认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定位,应根据教育技术学的大局发展趋势,结合开设院校的实际,来确定适合自己学校的培养目标。在软硬件设施均不很齐备的院校,应定位此专业为师范类,培养目标主要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和大中专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一些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雄厚的院校,可以考虑定位为非师范,不过定位为非师专业从目前的发展前景看,就业前景不是很理想。

2、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达到资源共享

在技术课程教师缺乏、实验设备不足的院校进行教育技术教学,无疑不能很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建设专业的过程中应结合本院校实际,个人认为,在现有的条件下要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教育技术学专业不论开设在什么院系,都应与之建设密切相关的院系(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计算机科学、教育和物理等院系)建立很好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计算机科学系的硬件资源实现学生实验设备上的空缺;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应相互多交流,特别是在影视制作方面,在本专业教师技术薄弱的现状下,更应该请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教师给学生进行技术上的指导;电视机方面的技术知识主要实验是用物理系的实验设备;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则和教育学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所以建议应加强与相关系别之间的合作交流,充分实现资源共享。

3、开设教育技术学课程为全院师范类专业公共课,壮大教育技术学专业是自队伍

为了提高教师对现代日益更新的教学媒体的合理利用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师范院校逐步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学》(或电化教育学)的课程。对于培养21世纪合格教师的师范类专业来说,培养的学生应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等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利用广域网、校园网等开通的网络课程指导学生学习;能制作简单的教学软件(如:录音录像教材、幻灯投影教材等的简单制作)等教育技术,更好的为信息社会的教育事业服务。建议各高等院校都能开设教育技术学课程为公共课程,尤其是开设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师范类院校,这样可以使学校毕业的师范类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中技高一筹。教育技术课程开设为师范类公共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师范类学生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建设。开设教育技术为师范类公共课程,就要壮大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的队伍,健全教育技术实验设备。这样,既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且有利于学院整体教学实力的提高。

4、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教育技术

学校领导要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与“突破口”来看待,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改革》一文中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要紧跟科学技术的步伐,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由此可见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所以建议学校领导在建立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开设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础上,能发挥教育技术的作用,使教师了解教育技术、走进教育技术、利用教育技术,开拓高等院校教育新的天地。

四、结束语

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尤其是在以培养未来教师为主的师范类高等院校。改革的关键在于适应时代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创立新的教学模式的先导。所以,各高等院校应认清形势,发挥自己目前优势,解决暂时困境,放眼未来,重视现代教育技术这一实现教育改革的杠杆,以在师范生中开设教育技术学课程为基础,使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教师专业技术论文篇4

论文摘要:同伴互助是一种新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将同伴互助的理论融人教育技术校本培训实践,考虑教师需求,创设“专+合+导”的培训方案。通过应用效果调查,这种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师把教育技术的理念和技术内化为他们的教学行为。

对高校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是自教育部2000年颁布《关于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以来各高校探讨的一项重要课题。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自90年代后期开始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多年的培训尽管使教师的技术能力有了提高,但应用的绩效并不尽人意。

同伴互助(peercoaching)作为一种新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受到西方学者的高度关注,并在教师专业发展实践中得以成功应用。在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我们把同伴互助的理论与方法移植到培训实践中.创设了一种适合学校特征的教育技术校本培训模式,提高了学习效果。

一、“同伴互助”概述

(一)含义

同伴互助对应于英语中的peercoaching。与peerinstruction(同伴指导)、peersupervision(同伴监督)等是同一概念的不同提法。关于同伴互助的界定,学者们的看法不一。Galbraith等(1995)认为,同伴互助是一种增进归属感与改进教学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通过经验分享,提供反馈、支持与协助的过程来达到熟练旧技巧、学习新技巧、解决教学问题等目标;minor和preston(1991)认为,同伴互助是教师通过共同阅读与讨论、示范教学、各种有系统的课堂观察与反馈等方式,彼此学习新的教学模式或改进既有教学策略,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成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历程;Robbins(1991)提出,同伴互助是指两个或多个教师同伴一起,共同反思当前的教学实践,改进与建立新的技能,相互教导,共享经验,共同参与教学研究并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可知.同伴互助是两个或多个教师同伴一起组成的伙伴关系.它立足于教学实践,其价值诉求在于通过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它倡导协作交流与互动,是教师共同进步的一种手段;它的最终目的是让教师改进或建构新技能。提高教学绩效。

(二)特征和实施步骤

同伴互助主要具有以教师为主体,强调教师之间的互助式交流.立足于教学实践。以实践教学问题为基础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发展为目的等特征。

在同伴互助中.指导者是被大家认可的、能力较强的教师。他们拥有成功的经验,并且愿意帮助其他教师实现同样的目标。他们在活动中充当专业顾问、辅助者、指导者、协作者、合作者以及参照者的角色。

一般而言,同伴互助的实施主要包括前测(了解教师技能与策略掌握情况,确定合适的课程与技能培训项目)、目标设定(设定培训与指导目标、确定要达到的技能)、准备(策划活动、创建材料等)、实施(教学实践指导、应用/调整、评价)和反思(问题分析、效果确定)五个阶段。各阶段不断循环,推进指导的不断深化。

二、教师教育技术“同伴互助式”校本培训应用

(一)教师特征分析

学科教师在应用一种新技术时.内心总会有一种孤独感,希望寻找交流、支持和帮助,尤其是文科类的教师,更需要引导和帮助。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是一所典型的以文科为主的学校.学校的教师大都是语言、经济和管理专业教师。他们具有以下特征: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参差不齐,存在高、中、低三种情况且差别很大:对教育技术的态度冷热不一:对教育技术的理解深浅不一;依赖意识强。针对这样的特点,我们认为培训时,首先应让教师纠正观念,明确认识,然后以同伴互助者作为榜样、镜子和引导者,设计合适的活动,对他们进行技术应用的培训。

(二)设定培训目标

能否有效地运用技术,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经验、方法和能力问题。当教师跨过了基本的技术门槛之后.能否有效地运用技术.最关键的是他们将技术与专业课程内容整合起来的教学设计能力的高低。针上述教师特征,我们将培训目标设定为:正确理解教育技术和教学设计(专业理论);学习教学中常用的教育技术(技术);学会教学设计并在专业课程教学巾正确而有效地使用教育技术(专业与技术的融合)。(三)制定培训方案

教务处和教育技术中心组成培训小组.共同开展培训。针对教师特征,我们制定了“专+合+导”的培训方案。“专”指的是“专业”,即接受培训教师的专业和教育技术专业.让接受培训的教师既要正确理解教育技术.又要充分把握所教专业课程的特点:“合”是指技术与理论的结合以及专业课程教学与教育技术应用的整合:“导”主要是同伴指导者对被指导者进行的引导、指导与辅导活动。根据培训目标.培训小组制定了教师同伴互助者的选择与培训方案,用以指导培训。

(四)实践应用

1.同伴互助者的选择与培训

从2007年9月开始,以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20名教改科研项目教0ili为同伴互助者遴选象.培训小组开始对这些同伴互助遴选者进行“专业+技术”的密集式培训。这些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片能力相对较高。在课题推动方面也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对这些教师的培训活动主要包括:教育技术专家讲座、教学设计讨论、专业课程特征研讨、模拟教学、技术应用研究、案例分析与讨论、教学反思等。经过2周培训,筛选出lo名教师作为同伴指导者,并对这些指导者,进行4课时的关于同伴互助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培训。

2.“专+合+导”式培训

每学期接受培训的教师为50人,来自不同院系。小组按照专业将他们分为7—10组.每组配备1名同伴指导者。培训小组教师对各组进行组织、引导和监控。

(1)培训时间。每周固定4课时的正式培训时间,2课时的非正式培训(指导)时间。所有参与培训的人都必须参加正式培训活动.非正式培训时间主要由培训小组人员对教师进行指导、答疑与帮助。(2)培训内容。围绕“专业教学+技术应用”这一核心而设计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念、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常用的教育技术、学科课程特点分析、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以及网络教学支撑平台应用。

(3)培训活动。主要包括:教育技术专家讲座/报告、常用教育技术的应用、教学观摩、案例分析、模拟教学、研讨会等。活动的时间分配是:20%的理论讲述+30%的技术操作/模拟教学/指t~+40%的实践/指导+l0%的反思/指导。

教师专业技术论文篇5

   论文摘要:本文就实习指导教师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目前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技术等级偏低,缺乏企业一线的实践经历,激励机制不健全以及来自企业的指导教师教学能力偏低等。因此,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并办好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以切实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的教学实效性。

   引言怎么

   高职高专院校为了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都及时地调整了专业结构,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定培养方案,引人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将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此,实习指导教师能否充分地发挥其作用是个关键。近年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学校培养目标的主要任务之一,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下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状况。根据国家劳动准人制度规定,各行各业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在学校学习中可以直接获得。但学生专业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无疑需要到实训基地或企业中去亲自体验、操作、实践和积累。而学生这种实践活动技能的获得必须是在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以及实践活动氛围所提供的辅助条件下去完成,否则,将是事倍功半。

   在此,本文就实习指导教师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进行了探索,找出实习指导教师发挥其作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实习指导教师的作用,并提出提高实习指导教师教学实效性的办法

   一、方法与过程

   1.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三结合”的工作方法。一是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主要运用了调查法、统计法、归纳法、个案研究法等,并借鉴行动研究的方法,强调各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参与,坚持把解决问题放在首位。二是职教专家与基层教师相结合,本课题的研究既有职业教育专家的参与,又有职业教育的实践者即各位实习指导教师的参与,形成良性互动,使研究能够从全局考虑问题,得出的结论更具有科学性、可行性。三是重点专业和相关专业群相结合。一开始就注意发挥专业群的协作作用,对各专业实习指导教师进行细致严密的调查、探访,使相互之间保持密切联系,共同研究有关问题。

   2.过程。本文主要以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为实验区,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与研究工作,先后考察了各专业的实习指导教师,并到山东平度职业技术学院参观学习,到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及周边兄弟职业院校考察,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二、结果与讨论怎么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实习指导教师不能很好发挥其作用有其深层的原因。就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近几年实习指导教师虽然从数量和质量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总的来说,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相比较,仍然是数量不足,质量偏低,激励机制不健全,不能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作用,具体如下:

   1.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企业,学徒与培训师傅比例大体为3~7:1。调查发现,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学生与实习指导教师的比例大约为20:1,有些专业更高。实习指导教师在数量上是严重不足的,为了完成实习,有时专业课教师也担当了实习指导任务。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工作任务加重,影响了他们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无法保证实习效果,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2.实习指导教师技术等级偏低。根据对许昌职业技术学院47个专业的356名实习指导教师的调查结果,高职院校的教师绝大部分是直接来源于高等院校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专业理论知识较强,但缺乏实践技能,很少具有相应的技术等级。从企业引进的实习指导教师都具有技术等级,但从他们的技术等级上看,高级技师的比例仅为15%,中级技师的比例为35%。也就是说大部分实习指导教师的技术等级从技术资格方面衡量是没有或不合格的。从专业技术职称结构上看,高级职称的占总人数的17%;中级职称占总人数的25%;初级及未评职称的占总人数的58%。由此可见,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所占比例较低,职称结构不合理。

   3.实习指导教师缺乏企业一线实践经历。职业院校的教师年龄呈年轻化的趋势,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在调查的32位高职院校的教师中,大多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大部分操作技能都是在实验室中自己摸索出来的。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专业技能是不系统、不全面的,技能的熟练程度、规范程度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许昌市人事局的招教工作中,在对6名重点院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进行技能考核时,他们的实验操作频频出错,让评委们大为吃惊。就此而言,企业一线实践经历对一个刚跨出校门的实习指导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有了企业一线实践经历,就意味着有了这个行业的感性知识和工艺过程的操作技能,对指导学生实习是极其有利的。在调查研究中,一些企业领导认为,一个实习指导教师若没有五年以上的企业一线实践经历是很难胜任实习指导工作的。虽说目前的实习指导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学习和锻炼,但其实践技能水平低、职业生涯不足,不是短时间可以弥补的。特别是刚刚跨出校门参加工作的本科生、研究生,学历层次高,专业知识强,但缺乏企业一线工作经历,专业实践技能欠缺,担任实习指导的教学任务显得力不从心。

 4.来自企业的实习指导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教师劳动的特点,实习指导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而培养人的工作是要遵循教育规律的。实习指导教师要完成培养人的任务就要针对劳动对象的特点,科学地运用教育艺术,才能造就出合格的人才。由此可见,实习指导教师的劳动既有科学性又有创造性、艺术性,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而高职院校中从企业聘请的实习指导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培训,缺乏教育理论,不懂教育学、心理学,没有掌握教育教学的技能,教学能力是偏低的。有的把培训变成了单纯地指导学生生产劳动;有的流于形式,只知道操作,很少讲授。2009年,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曾聘请来自加工企业的陈艳丽工程师指导学生加工面点,一个月下来,每位学生都熟练的掌握了生产工艺,但至于深层次的道理比如起酥油是怎么发挥作用的、为什么对人体有害等等学生还是不知道,陈老师也讲不出来。由此可见,一个好的技术人员并不一定是个好教师。缺乏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不能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要想培养出基础理论知识牢固、操作技能过硬、且有发展前途的合格高级技能型人才是很困难的。怎么

   5.学校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既艰巨又繁重的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我院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中,很多制度还有不健全、不完善的地方。缺少一个由专业和企业人士共同组成的师资建设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实习指导教师的来源、待遇、结构、培训等问题,达到规范化管理,以保证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顺利进行。如对实习指导教师要多劳多得,给予一定的工资、补贴等优惠政策问题。

   三、对策及建议

   要提高高职院校实习指导教师教学的实效性,就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来说,主要应从政策、师资来源、培训、待遇等几个方面入手。

教师专业技术论文篇6

关键词:教育技术专业英语;双语教学;行动研究

在数字化生存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国际上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伴随着教育全球化和课程国际化的趋势,教育技术学这门年轻的学科一直走在教育发展的前沿,理论和实践领域在不断丰富、扩大,中国教育技术的课程教学也需要和国际接轨。英语作为国际普通话,学术交流的工具,在学术会议、各种论坛上,用英语特别是用专业英语进行交际,是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必备素质。高校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是培养英语能力的重要阵地,创建了师生共同探讨、参与国际交流的环境和平台。

应当指出,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课程对师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及专业文化背景知识的要求都比较高,教学资源、师资相对不足,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在教学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师生积极探索,以期求得高效有益的教学模式、方法,着重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本人从事教育技术学系本科生专业英语教学工作,十分重视对于教学实践的总结,经常寻求教学行动中的得与失,并向外语老师、外籍老师借鉴方法,查找相关资料,开展文献、行动研究,通过几轮的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希望和老师们共同探讨。

一、教育技术专业英语课程的性质

教育技术专业英语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以教育技术学基础类文章为主,介绍了教育技术学的定义与历史、理论基础、教学设计、远程教育、绩效技术、信息化环境与资源建设、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的知识,涉猎了各个领域,反映了教育技术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课程把专业学习和语言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教育技术学的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了解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新进展,使学生掌握专业词汇,学会从外文资源中搜索文献、获取专业信息的方法,老师指导学生掌握用英语进行听说交流的基本技能,掌握撰写、翻译专业文献的基本方法。

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不同于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侧重于学生英语语言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专业英语重在了解国际上学科发展最新动向,提高运用语言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前者是后者的选修课程,可将基本的语言知识、阅读翻译技能迁移到专业英语的实际应用中。

专业英语不同于教育技术导论。教育技术导论是介绍专业的研究体系、基本概念、知识,侧重于基本理论的理解。而专业英语是了解国外专家的各个领域的文献、经典著作,主要理论流派、重要学术成果,显然二者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不同,教育技术导论也可以说是选修课程。

二、教育技术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特点

1.专业英语采用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即通过外语教授学科知识,侧重利用英语了解本学科前沿知识和术语,进行学术交流。双语教学模式包括沉浸式教学、保持型教学、过渡型教学等。教学中必须将外语作为主体素养,老师需要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精心设计课堂,以准确、精炼的英文组织、讲解专业知识,开展互动式教学,只有如此,才能构建愉快、和谐的英语交际环境,引导学生运用规范的学术语言。

2.教学内容兼顾学术经典和前沿

教学中,教材选取国内专业人员编著的教材,如刘世清主编的《教育技术专业英语》、焦建利主编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教材内容选取国外优秀的教育技术专业英文文献,涉猎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各个领域,既注重经典,又反映前沿;既体现专业性,又兼顾语言优美。为此,本人根据教材的伸缩性,对各章节的内容作相应的扩展,如引入国外计算机教育的原版教材,教育技术英文原著,从近期学术会议、期刊、网站上搜集新近论文英文摘要,自主翻译论文和摘要,介绍专业英语、科技英语的文体、语言知识等,不断为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收到良好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

3.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相结合

教学模式一般采用教师讲授、小组讨论等相结合,自主探究和团队合作相结合,教学策略上着重语言交际的策略运用。问题式教学法、演示法、讲授接受法、情境表演法,游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各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到各个环节中,目的在于引发学生用英语交际的兴趣,培养英语思维能力。教学媒体的选择上,鉴于学生基础的差异和营造语言环境的需要,演示文稿用中、英文对照方式设计,配有大量图片和实物教具演示,在多媒体教室播放国外电台、电视台教育技术的音频、视频节目,课下结合网络环境学习,如weblog教学日记,国际网站注册、发帖子,并试验开办网络教室的教学。教学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平时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三、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和研究

本人从事了几届本科生的专业英语教学工作,开展了几轮基于行动研究的实践,在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在不断的质疑、析疑、解疑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力求进行高效的、具有学科特色的探究性教学。

在当今多元化社会中,教师与学生所处的具体情景不同,存在着文化背景的差异。教师只有集研究、自我反省、实践等角色于一身,才能在教学实践的具体观察情境研究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特殊性,获取有效的学习方式。

以《教学媒体的发展历史》一节的教学为例,探讨几轮教学中的改革与进展。本课教学目标是掌握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涉及的主要英文词汇及其缩写形式,熟悉美国教育设计与技术的历史的发展脉络,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媒体技术或教学设计思想方法,主要事件和人物,掌握教育技术的不同发展阶段的英文定义。熟悉科技英语文献的结构和论述方法。

(一)第一轮专业英语教学

计划用四个课时讲解美国教学媒体的发展史,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完成作业练习。

教学行动中,老师在多媒体教室通过演示文稿,把课文内容详细讲解,包括文章结构、句子成分、长难句、一词多义的讲解,文章写作结构、内容要点、背景知识的分析,学生完成课后练习。观察学生听课的表现,回答问题的反应,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听力口语能力,分析书面作业。

老师及时写教学日记,总结情况,进行反思。通过详细讲解课文,学生对于教学媒体的发展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但是由于学生对美国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缺乏,所以知识面只限于课文内容本身,对一些抽象的概念、观点理解不深入,对专业文献的文体、语言特点感到陌生。学生作文作业反映出汉语式的英语表达问题突出,语法、字体书写不规范等问题比较普遍。老师大部分精力用于备课、查找资料,与学生交流太少,课堂往往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课堂提问环节,很多学生不敢开口,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思想。学生建议老师多补充专业方面的背景知识,专家介绍,学术文体知识,互动口语活动时,多用启发式的问题引导等。

(二)第二轮专业英语教学

计划四个课时,以教师讲解为主,增加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任务,补充相关背景材料并开展情景剧表演的口语交际活动。

在教学行动中,教师注意补充发展史的背景知识,如经验之塔、二战时的军队培训,并以排序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学习与交际结合,讲解与操练并举,在情境教学中,如情景剧角色扮演,运用交际法、激励策略、组织策略、控制策略等,引导学生增强语用能力,老师启发式的提问,以积极的情感策略,生动、幽默、生活化的语言,引导学生敢于开口用英语交际。

在课堂上观察到,尽管课堂中互动环节增强了学生的语用能力,但是平均到每个学生的机会太少,情境构建手段不够丰富,课下缺少语言环境。老师补充讲解阅读技巧,翻译方法,并让学生练习和作业,发现学生对一些专业性强的内容(如意译、句子成分的翻译顺序等)表现出困惑,迁移运用到实例中的能力较差,翻译中组织语言的方法掌握不当。老师需要加强翻译实例的讲解和练习,设计的问题要分类、从各个角度启发学生思考,并注意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课下布置查阅网站资料写报告的任务,发现个别学生完成的出色,学生们反映需要老师给予写作方法上的指导。

(三)第三轮专业英语教学

计划用五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在上一轮的基础上,老师把课文问题设计成几种类型,如主旨大意题,例证题,推测词义题,是非判断题,内容辨析题。从各个角度让学生思考,在理解中强化记忆。

在行动实践中,教师采用多样的方法,如播放专业外语的视频资料,创设语言环境,开展英语游戏竞赛,如两人一组,做描述和猜词,分成四人小组集体翻译补充最新专业外语资料。播放音频资料,让学生进行听写接龙。观察到学生的态度认真,参与积极性很高。合作式学习督促每一个成员都要努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老师介绍专业外语的文体知识,如体裁、时态、语态特点等,分析中文文章的思路、结构上的差别,讲究遣词造句的正式用法等。课下布置小专题查阅资料和写作,老师批改、注释,课上进行典型问题评析和范文展示。运用评估策略,元认知策略,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多做课堂口译练习,进行自我评价、反馈,在扎扎实实的训练中,逐步提高能力。

在大专题任务完成过程中,老师观察到有些同学不自觉或不知道如何下手,老师需要多鼓励、开导,并给予充足的时间和改正机会。课堂上多谈论大家熟悉的话题:如清明上河园游艺项目石碑上的英文介绍用排比法增强气势,这与课文中的某处有异曲同工之妙;北京餐馆菜单翻译的笑话等。采用实物教具展示,如幻灯片,图片多米诺故事接龙游戏等,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第四轮专业英语教学

计划六个课时,为了真正体现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多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成为课堂的主体,采用任务型探究和课堂专题发言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任务型教学力图让学生完成任务而参与学习过程,弥补交际法不重过程只重结果的不足,即选用有意义、可完成、有差距的真实任务,分为个人、小组、短期、长期、社会生活运用、课堂运用等几种类型。如在国外专业网站上发帖子,与国际同行交流,参与远程教育的课堂讨论,做英语专题演讲,开展辩论赛,如讲媒体比较研究时,引入历史上媒体大讨论的问题,展开辩论。在各种任务驱动下,督促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扩展了文化信息的传播,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理念。老师观察到在学生们自己发言时,其他同学容易产生竞争的动力,自觉参与到任务中去,互相帮助和提高。

老师让学生就某一主题,开展一段时期的研究性学习,如新近的教学媒体和媒体观,进行课堂专题发言。发言人控制时间,回答听众的问题,教师进行评价。发言人进行从语义过程到句法过程的可理解性产出活动,将语言形式、意义、功能相结合,符合语法、准确、连贯得体的表达意义,同时说出实现情景要求的功能的语句。学生就某一话题广泛阅读,并清楚、恰当地表达出来;回答问题也要简单明了。这涉及语言学习的方方面面,随着话题的深入,句式复杂程度、连接手段、词汇使用都相应增加,对语言形式在表达意义中的适当性也加深,锻炼了发言人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拓宽了知识面,促进了语言习得,提高了词汇的正确使用率,锻炼了口语表达、逻辑判断、组织应答反应能力。学生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合适的体态语驾驭课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效果。

本人反思教学发现,真实任务教学的国际教育环境至关重要,需要强化国际联系,寻求更多的社会实践环境,让学生参与真实任务。课堂专题发言希望老师给予语言学方面的知识和方法介绍,多选取适宜的话题,而基础薄弱的学生显得吃力,这就需要老师帮助、鼓励,并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背景知识予以补充课堂内容。目前,本人正尝试在天空网络教室中构建网络教学空间,实现课堂、课下全方位渗透专业英语教学,实现学生网上学习行为记录,如上线时间、上线频率,在线布置作业与测试,任务答疑、作业批改等。试图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之外,成为学生专英学习的资源和环境,可以实现自定步调、异步交互,跟踪热点问题,构建学习化团队和社区,成为信息化时代学习变革的体验者。

总之,专业英语教学在信息化时代中,要继承传统英语教学的优点外,还应当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构建多样化的语用空间,多采取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运用中提升能力与素养,使专业英语成为伴随教育技术人员专业成长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伙伴。作为教师,一定要成为多元文化的理解者,行动研究者,学生的关怀者,终身学习者,着力提升语言文化素养和日常行为修养,以不懈的努力追求卓越的教学研究成就。

参考文献:

[1]王小根.多媒体技术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6,(3)102-103.

[2]陈宝军.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双语课程教学的几点认识[J].现代教育技术.2007,(8)46-49.

[3]沈银珍.多元文化与当代英语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52-57.

教师专业技术论文篇7

[关键词]目标导向;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3-0041-04[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3.008

引言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课程日益受到重视并普及开来,逐渐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然而,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多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专业化培养成为亟须面的问题。高校作为教师职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方向)的建设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还没有设置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培养信息技术教师的职责主要是由教育技术学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来承担。高校这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没有专门针信息技术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无法拥有一个优秀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为了增强信息技术教师职前教育的针性和有效性,本文以目标导向的方法论为指导,基于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结构的分析,设计了高校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体系目标,并以目标为指引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了规划设计。

一.课程体系

“体系”指若干事物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运行过程中统一指向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系统。研究者课程体系内涵的理解有三个层面,一是宏观的专业设置;二是中观层面,即某一专业内部的课程设置:三是微观层面,即专业内某一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本研究定位于中观层面的课程体系,研究高校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一般认为,课程体系的要素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本研究主要探讨课程体系目标设计和课程体系结构安排两个方面,课程体系目标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出发点,是制定课程方案、选择课程内容的依据和准则:课程体系结构是指课程体系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组织、排列以及配比关系。

二.信息技术教师素质结构分析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尤其是课程目标的制定要以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结构为依据。一个优秀或成功的教师应该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素质,概括起来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三个方面。我们从这三个方面出发,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结构。

1.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具备的专业知识

从知识的功能出发,教师专业知识可以分为四个方面:通识类知识、本体类知识、条件类知识和实践类知识。

通识类知识是指所有学科的教师都应当具备的有利于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普通文化知识。具体来说,包括哲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如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方法知识(如体育、保健、计算机技术等)、人文知识(如历史、政治、地理等)、艺术常识(如书法、音乐、绘画等)等。

本体类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具备信息技术学科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与技能;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历史与趋势的知识,以及其在人类生活实践中的表现形态、与社会及人类发展的联系;信息技术所提供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界限、层次及思维的工具与方法,准确理解信息社会的各种现象,客观地评价信息时代的信息文化:信息技术有关的法律法规与道德伦理相关的知识等。

条件类知识主要由帮助教师认识教育象、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研究的专门知识构成。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被称为教师成功进行教育教学的条件类知识。实践类知识是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多是基于情境的经验性知识。或者说,这种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教育妥善地处理突发事件、巧妙地化解矛盾等。

2.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具备的专业技能

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具备的专业技能包括教学技能、信息技术技能、课程开发技能、管理技能、教学研究技能。具体来说,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学业评价能力。信息技术技能包括信息系统的使用与维护、信息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信息交流的能力等。课程开发技能是指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还应当参与到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这要求教师具备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组织、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研究的能力等。良好的课堂组织管理是课堂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的保障,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具备如下的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学生的组织与管理,包括课堂管理能力和课外活动管理能力;信息技术教与学资源的管理,包括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和校园网的管理。教学研究技能是指教师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需要承担一个研究者的角色,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升等。

3.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具备的专业情意

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具备的专业情意包括专业精神、教育理念、职业道德三个方面。专业精神是指教师基于自我期望而表现出来的充分信念、高度热情和不懈追求的风范与活力,现代教师应当具备三种专业精神:敬业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信息技术教师还应当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以个性化教育、大众化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己任,以现代的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为指导,积极投身于教育创新改革的实践。教师的职业道德学生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应当具备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以自身的人格力量为学生树立榜样。

三.高校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目标设计

课程体系构建首要的工作是明确课程体系的目标。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目的是培养能够胜任信息技术教师岗位的未来教师。教师知识体系的初步形成、教育技能的最初奠定、终身追求与获取知识的意愿以及专业精神的形成都与职前培养课程息息相关。因此,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侧重点在于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专业技能的初步形成以及专业精神的哺育。基于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结构,我们分别从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意目标三个方面高校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目标进行了设计,如表1所示。

四.高校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设计

在高师院校开设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暂时还难于实现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在原有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下设立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方向,专业化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

教师职前培养是在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开展的正规的在校学习,课程体系的结构是以学科为中心的结构。我们以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目标为指导,参考各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人才培养方案,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科目设置以及课程学时比例进行了规划设计,如表2所示。

课程科目的设置依据不同类型目标的特点,知识目标下设置的课程科目偏重理论,而技能目标下设置的课程科目则偏重实践。

在学时比例的分配上,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意目标分别占60%、30%和10%。按照《中国教师新百科》的解释,教师职前教育应该是“将来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所进行的,以课程和教育实习为载体的,以通晓教育理论(包括学科教学法)、掌握专业知识、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目的的具体活动。”可见,教师职前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课程来奠定未来教师的知识基础,由此,我们设定知识目标所占的学时比例是60%。教师作为一种专业性职业,专业技能是体现其专业化的重要指标,设定技能目标所占的比例为30%。针情意目标的课程所占学时比例为10%,并不是因为情意目标的培养不重要,而是通过显性课程只是情意培养的一部分。学校还可以在各类课程中有意识地将专业精神寓于其中,使未来教师通过其他课程的学习了解教师的劳动,理解教师的角色,激发他们教育工作的热情,事业的热爱。学校还可以利用隐性的课程文化创设有意义的教育环境以陶冶未来教师的情操,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风范。隐性课程虽然不在正规的课程计划之中,但是它作为教师职前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学界达成了共识。

在知识目标中,我国目前高中师资课程中,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所占的比例分别是15%、70%、6%-7%;美国中等师资课程中通识课程、专门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所占的比例分别是22.5%、50%、27.5%。参考以上数据,我们设定了表中三种知识类型所占的学时比例。而各种技能应的课程比例则是在访谈数位同行专家后设定。

教师专业技术论文篇8

关键词:高师;现状;问题;构想;美术教育;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C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1―0181―04

一、基础美术教育课程体系概况

(一)基础美术教育课程的性质与理念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高师)美术师资的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提出了基础美术教育课程的性质与理念。课程性质是:“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课程理念是:“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性质与理念的提出,对我国基础美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基础美术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结构

课标中课程的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来表述的,即“知识与技能的获取,过程与方法的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取向”;课标中课程的内容结构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运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新的课程目标和内容结构,改变了教学过于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需要的弊端,调整了传统基础美术教育课程大纲以美术门类来确定学习领域的课程组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

本次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淡化了美术专业技能的训练,改变了学科本位的传统模式,注重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加强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突出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强调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实践证明,这些改革对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高师美术教师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能适应新课程背景下基础美术教育的合格师资,因此,基础教育美术新课程对美术师资素质的要求,应该成为高师美术教师教育课程定位与设置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基础美术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合格师资。

二、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课程

设置的现状

(一)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我国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是四大类: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实践教学环节。通识教育课程有:大学英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体育、大学语文、大学计算机等课程。华东师大硕士研究生李海英在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高等师范教育教师课程研究》中,选取了中国大陆三所具有代表性的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培养计划进行研究,其研究结论显示:目前,在我国高师美术教师教育课程中,通识课程约占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人文课程缺乏。我国不同的高师院校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区别不大,其比例占总课程数的25%左右,这是目前我国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一种普遍现状。

(二)学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科专业课程设置,主要有: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三类。学科基础课程有素描造型i和素描造型Ⅱ、色彩表现i和色彩表现Ⅱ等4门;专业主干课程有国画基础、油画基础、色彩基础、版画基础、摄影基础、人体素描基础、艺术概论、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等10门;专业选修课程有4个模块共48门,由此可以看出:学科专业课程占总课程数的50%左右,设计类课程明显偏低,技法类课程所占比例明显偏高,课程种类的多样性不足。

(三)专业拓展课程设置的现状

专业拓展课程分为教师教育课程、应用提高课程、理论提高课程等。教师教育课程中的必修课有心理学、教育学基础、美术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等,约占总课程数的10%左右。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全面实施美术新课程的今天,大部分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教育类课程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课程体系仍然过于重视美术技法课程的设置。

(四)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的现状

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有教学技能训练(一)和教学技能训练(二),教育实习、社会实践(写生、采风)、毕业论文等课程,占总课程的10%左右。三、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

(一)高师美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基础美术教育课程体系的联不密切。

培养合格的基础美术教育师资是高师美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通过对我国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基础美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分析,可以看出,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基础美术教育课程体系的联系不密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师美术学科课程的设置面窄,所开设的课程科目过于偏重于技法,没有完全照应基础美术教育课程体系所涉及的内容,这将会造成毕业学生面对基础教育美术学科内容出现认知的盲点;第二,基础美术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强调“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两大领域,所占的比例超过50%,而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强调的是以“造型”为核心的技法课程,与基础美术教育课程体系不相协调;第三,美术《课标》明确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强调的是课程的“人文性”,而高师课程设置体系中的人文课程偏少,这也造成了与基础美术教育课程体系的错位。

(二)高师美术教师教育四大类课程设置的比例不合理

比较高师美术教师教育四大类课程设置的比例,可以看出,美术学科课程设置所占的比例最多,高达50%左右,公共基础课程设置的比例占20%左右,而教育类的课程设置比例仅占10%左右,这种课程设置不符合培养新课程背景下的基础美术教育合格师资的需要。

研究美国、日本的“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状况”(见附表一),可以看出,其“公共基础课程”“美术专业课程”“教育课程”三大类课程设置的比例比较均衡,“教育课程”得到相当的 重视,所占比例最多。

(三)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美术学科课程设置效仿美术专业院校课程设置的模式,没有突出师范性的特征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

课程设置,是在以美术专业院校的美术学科课程为参照的基础上,增设一定的理论课程和教育课程而形成的,教学的重点仍然是美术技法、技能的传授,学生以训练美术技法、锻炼美术技能为主要的学习目标,教师教育的专业课程和美术技法、技能与新课程背景下基础美术教育的适应性没有得到重视,课程设置和教学的师范特征不突出。

四、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

本科课程设置的构想

(一)明确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教育部颁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师范教育发展的战略总目标是:建立开放化、终身化的高等师范教育体系,培养面向21世纪的在数量、规模、质量和结构上全面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以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新型师资。”培养基础美术教育新型师资是我国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当前我国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办学,普遍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因此,明确高师美术教师教育的办学目标,彰显教师教育的特色,改革以培养美术创作人才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体系,创生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成为提高我国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问题。

(二)优化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方案

1.增设美术“课标”作为必修课程

在新课程背景下,美术“课标”是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和课程教学的准则。因此,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增设美术“课标”作为必修课程,让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充分了解基础美术教育课程的性质、目标、价值、基本理念与内容结构,只有这样,毕业学生才可能适应基础美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现行的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我国基础美术教育的实际,其主干课程的特点是美术“技法”性质的课程与几门“教师教育”性质的课程简单相加所形成的“拼盘”,这将使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基础美术教学的需要,影响了基础美术教学的质量。因此,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增设美术“课标”作为必修课程,是培养能适应基础美术教育发展需要的合格美术师资的需要。

2.增加“设计基础”类课程的比例

基础美术教育课程的内容结构包含“造型・表现”、“设计・运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而在我国大多数高师现行的美术教师教育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中,油画、国画等传统的造型技法类课程所占比例过大,课程的多样性不足。具体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高师课程体系中的“设计基础”类课程的不足,这种“差异”,容易使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基础美术教学的需要。因此,高师美术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增加“设计基础”类课程的比例。

3.增加“人文教育”类课程的比例

基础教育的美术“课标”把“美术教育”界定为“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由此可以看出,基础美术教育的重点在于美术文化的“教育”,而非“技术”的传授。基础美术教育的美术教师,需要的是广博的美术素养和人文素养,这与我国高师现行的美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是不相协调的。纵观当前我国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其课程设置的重点,仍然在于对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技能”培养上,强调的是美术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法实践,“人文”性的课程不足。这将不利于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造成了高师毕业生“营养”不全的局面,难以适应基础美术教育的需要和美术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因此,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增加“人文教育”类课程的比例。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吴剑珊,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的针对性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6.

[3]李海英,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师教育课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4]林叶红,广西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探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6.

[5]张秀丽,浅谈中国高师美术教育[J].美与时代,2005.

教师专业技术论文篇9

关键词:高师作曲技术理论实践性课程音乐创作

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课程群体,不仅是音乐创作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深入学习音乐其他专业知识的重要辅助性课程。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开设,在我国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中已有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在教学模式上成功地借鉴了专业音乐院校的课程设置,包含有四门基础课程:和声、曲式分析、配器、复调以及一门增强实践环节的作曲。这种课程配备相对于高师音乐专业而言还是比较合理的。

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师音乐教育的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招生人数、师资力量、设施的配备以及课程分类都有了质的飞跃。在这种前提下,作为音乐理论课程中实践性较强的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按理说也应该更加完善、更加系统,但是从近些年的实际发展与教学效果上来看,情况却是不容乐观的。在高等师范音乐专业中所开设的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在发展上正呈现出一种递减状态,不但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而且所开设的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门数有了一定的缩减,就连课程的性质也有所改变。至于学生对该课程的实际掌握情况,就更加让人担忧了。

一、影响作曲技术理论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发展的原因

1.观念、政策上的影响

当前我国在教育领域所执行的政策,总体上是一种适度调节性的过渡政策,这与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是密不可分的。教育的方针却越来越趋向于科学化、人性化,教育的目标明确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的、综合性人才。对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也具有同样的目标要求。因此,高等师范音乐专业的课程改革有了明显的变化。为了突出综合性人才培养目标,公共课程以及选修课程的比重明显加大,专业课程课时比例相对压缩了。而在音乐专业理论课程中,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压缩是最为明显的。例如,原来和声课程的课时是108学时,学制为三个学期,课程内容可以延伸至一级关系转调乃至于和弦外音等章节,但现如今的一些高等师范院校的和声课程学时标准为72学时,学制一年,内容只能涉及到副三和弦左右,甚至有些师范院校的和声课内容只讲到属七和弦转位就结束了。和声课程内容的压缩,导致了作曲技术理论基础的浅薄,也形成了日后对曲式分析、复调、配器等课程学习的隐患。其他的作曲技术课程也与和声课程有着同样的待遇,课时减少,内容压缩。

即使在这种情况之下,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减少某些技术理论课的课时,甚至将原来的一些课程性质为必修课的作曲理论课程改为选修课。这些措施和政策进一步压缩了原本不足的作曲理论课程的分配额度。有些专家学者还建议将作曲技术理论中的某两门课程合二为一,例如,将和声、曲式合二为一,或将复调与配器合二为一。更为严重的是甚至还建议进行五合一改革,就是将和声、曲式、配器、复调、作曲合并为一门课程,由一名教师来负责综合讲解。改革观点上的变化,在倾向性上对高师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2.教学环节上的影响

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高等师范音乐专业的招生人数有着质的飞跃,几乎是在成倍地增长,这也就增加了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上的压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很难对学生进行逐一辅导,难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只有通过课后大量的习题,教师才能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但是,技术理论课程的作业要求教师必须认真仔细地批改,才能发现学生在各个环节所出现的问题,而且要因地制宜地进行修改。可是人数众多,作业难以及时批复,这也造成了一些学生在某些章节所发生的错误和疑惑不能被及时纠正。作曲理论课程相对比较抽象,对学生的音乐素质要求较高,招生人数的增加直接导致了生源质量下降。学生在学习技术理论课程的时候,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困难,所以教学很难顺利地进行。久而久之,师生在教学上缺乏默契的配合。一些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一些教师也没有传授知识的热情。

3.课程性质上的影响

作曲技术理论是一种逻辑性较强的理论课程。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种类,相当于音乐专业中的“理科课程”。这就要求教学的双方,都要有比较严谨的逻辑思辨能力和较为准确的计算能力。这种课程的知识积累方式是一环扣一环的,而不是并列式的,一旦有一个环节在理解和掌握上出现了问题,会导致以后很多环节无法顺利进行,从而造成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创作实践经验。但是高师系统的一些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师,相对缺乏实践创作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较难完全满足技术理论课程性质的要求。这样一来,课程的讲解就相对缺少生动性。这些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顺利发展。

二、对作曲技术理论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发展现状的反思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整体发展态势是强劲而有力的。其办学质量和规模都属于上升趋势,音乐教育正在向系统化和专业化方向靠拢,越来越接近音乐专业院校的办学理念。而音乐专业院校也在摆脱以往单一发展的纯专业化模式,逐渐开设音乐教育专业等方向的课程。可以明显地看到,高等师范音乐专业与音乐专业院校的发展差别正在逐步缩小。

在这种前提下,高师音乐专业开设的课程应该是更加丰富而系统的。然而属于实践性基础学科的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不但没有得到巩固加强,反而被压缩了,这与总体的办学方针是相背离的。一些专家在对高师音乐教育发展的态度上,认为所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面向中小学的音乐教师,不必开设过多难度较大的技术理论课程,例如和声、曲式等课程在中小学的教学内容中,通常是应用不到的。因此,他们认为综合性的横向发展可能比专业纵深化发展更为实用,那么对作曲技术理论改革的二合一、五合一就可以得到解释了。先不说这种简化作曲技术理论的观念是否正确,我们反思一下,难道高师音乐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只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吗?如果仅仅是以能够满足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需要为目标的话,那么高师音乐教育则是一种片面的、狭隘的教育观念。大学教育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而是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师音乐专业中,作曲技术理论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领悟能力所开设的一种有较高难度的实践性理论课程。经过这种课程的系统训练,才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的良好习惯,同时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因为这样,这些课程才被称为音乐中的技术理论课程。同时,高师音乐教育正在朝纵深化发展,逐渐从传统师范大学向教学科研型大学过渡。在这种趋势下,音乐专业的研究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而在音乐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就必然会遇到作为科研型人才检测标准的作曲技术理论考试,没有扎实的作曲技术理论功底,基本无法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即便是通过了研究生考试,在没有全面技术理论的支持下,也是一种比较空洞的状态,很难顺利地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各种音乐科研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在高师音乐教学的建设中,不但不能缩减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比例,甚至还应该加大教学力度。另外还有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就是高校所开设的专业课程,还应该尽量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要。当前我国高等师范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基本上可以分为六类。第一类,通过编制考试成为中小学音乐教师。第二类,通过考试进入专业音乐团体,从事演唱演奏专业。第三类,进入机关或事业单位,担任文艺宣传等工作。第四类,成为音乐制作人。第五类,自由音乐教育者。第六类,从事其他非音乐专业工作。其中前三种相对稳定,但是职位非常稀缺,难以满足广大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第五种难以获得教学资格许可。而第四种就业方向,近年来正处于上升趋势。这种就业方式属于创业型,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主体内容就是一种音乐创作,需要有较为牢固的作曲技术基础。没有全面的作曲技术理论知识,想从事此种工作是十分困难的。因此,作曲技术理论课程还可以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从音乐的宏观发展上来看,真正推动音乐发展的还应该是音乐的创作。我们从事的演唱演奏、音乐理论研究,终归要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以及音乐作品所带动的音乐文化现象反映出来。没有新的音乐作品问世,我们的音乐活动内容就得不到充实和更好的发展。而音乐创作是一种内心和灵感发挥的创作,并不是音乐专业院校学生的专利。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有着相对较好的文化基础,综合素质也比较全面。很多学生有着无比的音乐创作热情,但是这个环节必须要有较为扎实的作曲技术理论知识作为保障。如果在课程设置上,高师音乐教育不重视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发展,那么学生就只能空有一腔热情,却无法实现音乐创作的美好愿望。所以,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在高师音乐教育体系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基础实践性课程。

结语

随着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发展的日趋系统化,课程建设一定会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完善。高师音乐教育发展会越来越与专业音乐院校教育发展接轨,形成相辅相成的音乐发展格局,共同促进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相信随着高师音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一定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音乐教育人才,使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得以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田刚.音教专业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五合一[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5(1).

[2]李广达.对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9(2).

[3]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刊[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刘镇枉.中国高师音乐教育发展概况及其展望[J].云梦学刊,2001(1).

教师专业技术论文篇10

关键词:高职高专;美术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239-02

我国高等高专师范美术教育主要为了培养“一专多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合格美术教师。然而,许多高职高专培养的师范美术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理论方面与其他本科院校的学生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技术技能即动手能力上又没有太大的优势,也很难成为专业艺术家和专门的工艺设计人才,处在“似是而非”的尴尬状况。以致高职高专师范类的学生论专业水平,比不上专业及本科院校的学生,论文化知识和职业素养也难以达到基础教育的培养,高师美术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面对这样的局面,本文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高职高专师范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我定位模糊、职业导向不明确

笔者在调查过程中,美术教育同学的自我价值和就业方向的定位不明确,大多数同学仍处于盲目状态,甚至有少部分同学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在今后的职业调查中,只有少数同学表示非常愿意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更有个别同学表示今后不再从事与美术有关的任何职业。在学校本身来说,学校往往鼓励、指导学生参加画展或书画、设计比赛,而几乎没有学校进行专门的学生教育教学比赛,如美术教案撰写、现场授课赛等。因此,客观上造成高职高专美术学生从踏入学校校门,学生的思维定式就是画好画,作一名知名的画家或者艺术家、设计师,而不是一名教师。很多人认为当美术教师是既没有钱也没有地位。这些直接影响到其职业意识的确立与追求,以及自身定位的不明确。

(二)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在众多的高职院校中,设置美术教育、培养师范类学生的院校并不多,很多培养目标级培养方向也不明确、没有正式的明文规定,因此许多学校的专业设置多年来基本上沿袭了专业艺术院校的课程结构与教育模式,造成了美术课程计划中出现显而易见的缺陷。

1、课程结构设置不够合理。我国高职高专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专业院校一样,受前苏联教育教学体系的影响很重,学校长期以来注重美术专业技能的培养,课程设置中的教育专业课的比例不到10%的份额。师范类的美术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一般都是由公共课、美术专业课、教育专业课三部分组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对公共课和教育专业课不感兴趣,也不专心,而专业理论课零零散散不成系统,专业技法忽视审美意识培养,常常停留于僵化琐碎的课堂练习,费时很多,实际效果不好。

2、课程所涉知识面狭窄、视野不够开阔。在课程设置中,公共必修课程设置涉及面太窄,现在的大学教育,还停留在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意识形态较重,缺乏社会学、文学、文化史论、人类学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科目,缺乏文化感和人文色彩;还有教育专业课程历年来都是由教育学、心理学、美术教育法等组成,而这些课程与新的《美术课程标准》联系不紧密,内容陈旧、空洞,不能很好地紧跟现代形势;在上课过程中,很多教师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教学手法、模式单一,任课教师大都是凭借个人的理解和经验来授课,课程内容狭隘、随意,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提高高职高专师范美术教育质量的思路和对策

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针对上述我国高职高专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一)提高教师文化水平,加强教师职业意识教育

高职高专美术教育主要培训的是小学美术教师,因此,这专业主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职业意识的培养。在这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文化水平和职业修养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俗话说:“有其师必有其徒”,要想培养出未来教育行业具有精湛专业水平和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师,作为培养他们成为教师的教师,应该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只有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才能更好地培养别人。

(二)注重人文素质的提升和酝酿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征求意见稿)的培养目标指出: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美术教育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具有美术教育专业能力,能适应社会美术事业发展需要的美术教育工作者。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美术专业技能,更应该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修养。较高的人文素质,能够对学生有关爱之心;另一方面,人文素质对美术教育者来说,也有利于创作灵感的激发。

(三)重视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各种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综合作用。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的专业技能、美术理论知识等等,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在将来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岗位上用于实践,全面培养美术师范生的德、识、才、学,使之了解中小学美术教育,熟悉其教学内容与程序,学会独立从事教育工作,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的规范。高职高专院校中,动手实践能力应该是优势,在这一问题上,学校应做好实习动员工作,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教育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利用学校资源学生进行上课实践活动,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提高就业竞争力

高职高专美术教育学生在强调专业技能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从学生进入大学开始,让学生不定期地参观和接触中小学美术教学活动,请一些中小学优秀美术教师作专题报告,介绍他们的成长经历。让学生了解基础教育的特点和现状,联系实际,增加对基础教育的感性认识。这种互动关系,可以弥补学生教学能力的不足,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注重自己的职业修养,也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另外,要充分发挥艺术实践和社会调查等活动的作用,利用博物馆、各种展览及社会文化教育资源,使学生的职业训练和人文素养结合起来,在实践过程中能够随时了解基础教育的发展,增长他们文化、教育方面的知识。

三、总结

进入21世纪,我国的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转变,高职高专美术教育也是应这一背景产生的,在这一大环境下,我们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技能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而培养一批“业务能力强、职业素养突出、人文修养高”的小学教师,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制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师范)教育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征求意见稿),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