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1:39:10

发展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和谐社会构建和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继续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全面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努力在我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发挥新的更大作用。

(二)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经济强市、文化强市、生态*、和谐*”建设,以审计创新为动力,以提升审计成果质量为核心,以加强审计业务管理为基础,以“人、法、技”建设为保障,全面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积极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审计监督模式。

(三)主要任务

认真落实修订后的审计法,全面加强审计监督。

——继续坚持以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为基础,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重大损失浪费问题,治理商业贿赂,惩治腐败,促进惩防体系建设。

——按照提高政府资金使用绩效的要求,建立健全绩效审计框架、评价体系和技术方法,使绩效审计按照国际惯例覆盖全部政府性资金。

——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宏观管理中的作用,注重从政策措施以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发现问题,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深化改革,加强宏观管理。

——以促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投资效益、规范建设领域经济秩序为目标,认真总结近年来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不断深化投资审计。

二、工作要求和工作重点

(一)工作要求

1.坚持“两个并重”。

——坚持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绩效审计并重,每年投入绩效审计的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以专项审计调查为主要方式,以揭露严重损失浪费或效益低下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为重点,以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为主要目标,全面推进绩效审计,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适合*实际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

——坚持专项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并重,每年开展的专项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占整个项目的一半左右。重点审计和调查国家政策法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重大决策的落实情况,关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相关政策制度的落实和完善。

2.加强三项工作。

——着力于实行科学的审计管理,不断创新审计管理方式和方法,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层次和水平。

——着力于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防范审计风险。

——着力于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信息化环境下新的审计方式,大力开展计算机审计,积极推广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工作重点

1.财政审计。

以促进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制度为目标,以预算执行审计为重点,以支出审计为主,全面提升预算执行审计的层次和水平。注重整体性,对预算执行的总体情况作出评价;注重效益性,检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注重宏观性,对一些涉及宏观政策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注重建设性,对关系财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进一步加强市本级预算支出审计,促进建立科学的预算定额和支出标准,规范预算管理。

——深化市本级预算单位审计,加强对与其关系密切的下级单位的审计监控,注意从总体上把握和分析部门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揭露预算执行中的突出问题,促使相关单位加强和改进管理,使市级单位预算管理基本达到规范,其下级单位违法违规问题明显下降。

——适应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探索部门决算(草案)审签制度。

——积极开展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方面的审计,加强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有关的资金、重点生态保护工程、重点污染治理项目的审计和审计调查,探索符合*实际的审计模式。

——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作为审计工作重点,在总体把握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情况的基础上,统筹安排审计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新农村建设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审计监督。从涉农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的主要环节入手,重点检查相关政策措施的执行和落实情况,揭露侵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推动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以绩效审计为主要方式,以促进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完整、规范管理为目标,掌握社保资金总体状况,着力从制度和管理上揭露分析问题,促进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实现社会保障目标,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加强科技、教育、医疗等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专项资金的审计和审计调查,揭露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影响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的问题,促进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进一步改进税收审计,更多地采取专项审计调查方式,揭露和反映税收征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深化征管体制改革,从管理机制上解决税收流失问题。

2.投资审计。

以促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投资效益、规范建设领域经济秩序为目标,对政府投资项目开展绩效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揭示建设领域存在的重大损失浪费等问题,并从体制、机制和管理角度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以绩效审计为主,加强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投资项目的审计,促进加强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组织开展对政府重点建设资金管理、分配和使用效果的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促进科学决策、规范管理。

3.经济责任审计。

继续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并根据中组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的要求,努力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制度建设,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进一步探索科学的经济责任评价体系,力求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

4.金融审计。

继续以促进防范风险、提高效益、规范管理为目标,适应金融改革的需要,进一步拓展地方金融审计的思路和方法,推进建立安全高效稳健的地方金融运行机制。

5.国有(国有控股)企业和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

以促进加强管理、提高效益为目标,继续坚持和不断完善以经济责任为中心的企业审计路子,促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通过揭露问题,促进整改提高,为企业发展服务。

——检查企业会计信息特别是损益的真实性,严肃查处各种弄虚作假行为和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关注营销费用的管理和使用,治理商业贿赂;关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检查、分析和评价企业资产的质量状况和保值增值情况,揭露国有资产流失及侵害职工利益的问题。

——规范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加强国外贷援款项目执行和效益情况的监督。

三、支持和保障措施

(一)依法规范审计行为

——进一步贯彻实施《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和《经济责任审计条例》等法律法规。

——不断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全面贯彻审计署6号令,加强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落实审计工作各环节的工作目标和质量要求,实行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

——认真抓好根据《审计法》重新修订、完善的各项审计准则和审计指南的组织实施,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二)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不断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把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促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

——积极稳妥地推进审计结果公告,逐步规范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到2010年基本做到审计项目的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全部对社会公告,逐步健全科学规范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密切与被审计单位的联系和沟通,积极促进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把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作为审计结果公告的重要内容。

(三)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探索建立适应审计工作需要的干部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审计干部队伍素质。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增强能力的要求,不断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切实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坚持以竞争上岗和双向交流为主要内容的干部选拔和任用机制,完善审计系统干部选拔和任用制度,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水平。

——按照公务员分类管理要求,继续探索审计人员职业化管理体制,健全科学的业绩考评体系,逐步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

——优化干部队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着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使既熟悉审计业务,又了解和掌握计算机、法律、经济管理、工程技术等知识的人员占整个审计人员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审计署《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加强教育培训,以审计人员能力建设为核心,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队伍、提高培训质量。

——加强机关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发挥机关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阵地作用,开展机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按照国家离退休工作方针政策,做好离退休老干部工作。着力弘扬“依法、求实、严格、奋进、奉献”的审计精神,培养优良的工作作风,建设文明和谐的审计机关。

——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八不准”审计纪律和其他各项廉政规定,进一步规范审计权力运行,强化对审计权力行使和领导干部的廉政监督,建立面向内外两个层面,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

(四)推广先进审计技术方法

大力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强力推进计算机技术与审计业务的融合,提高审计工作的自主创新能力。

——完善审计管理(oa)和现场审计实施(ao)两大应用系统,逐步开展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行业、部门的联网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全面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加强对“1拖6”审计管理系统的运用,大力推动ao、oa交互使用,建设好审计专网和审计外网,为推动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轨搭建平台。

——大力推广和完善审计抽样、内控测评、风险评估等审计方法,积极研究探索适合我市审计工作的先进方法,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管理水平、效率和质量。

(五)有效整合审计资源

——建立科学的审计计划管理体制,对审计项目计划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强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根据审计目标确定审计项目计划,有效整合、利用审计资源,增强计划的科学性。搞好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与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之间的衔接,探索实行滚动项目计划。实行计划执行情况考核和审计项目后评估制度。

——完善审计业务经费零基预算法,加强审计成本控制,提高审计机关资金使用效益,在建设节约型机关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探索审计项目招标和组织管理,加强系统内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整体效能。

——加强审计成果的综合分析和开发利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审计信息利用的层次和水平。

——进一步加大审计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依法审计的良好氛围。增强审计宣传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内部协调性;密切与新闻单位的联系,增强新闻报导的主动性;办好审计网站,不断扩大审计工作在系统内外的影响。

——强化审计理论研究,加大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增强审计科研为审计工作服务的有效性和建设性。

——加强审计学会和内部审计协会建设,规范社团工作。充分发挥审计学会在审计理论研究方面的作用。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通过内审协会强化对内审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服务。

(六)强化对全市审计工作的指导

——指导县(市、区)审计机关紧紧围绕政府工作中心开展审计,使之更好地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建立重要情况通报制度,帮助县(市、区)审计机关及时了解把握国家大政方针和审计工作发展全局,明确审计工作发展思路和重点。

——实行局领导分片联系点制度,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工作中的好经验,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搞好分类指导。

——加强审计规范化建设的协调指导,开展审计质量检查,促进提高审计业务质量。做好本级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和省优项目参评推荐工作。

——加强审计业务指导和培训,通过不定期举办审计专业培训班和专题研讨班等方式,研究专业审计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提升业务层次和水平。加强对计算机应用的培训,推动计算机辅助审计水平整体提高。

——探索建立市局与县(市、区)局人员交流培训制度。每年有计划地安排县(市、区)局业务骨干参加市局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促进交流,提高水平,锻炼干部。

发展计划篇2

一、基础条件和形势

(一)发展现状

1、城镇数量及规模。全县共有24个街镇乡,其中县城组团2个,即县城主中心(龙岗、棠香街道)和龙水副中心;中心镇2个,即邮亭、万古镇(未含龙水中心镇);一般集镇19个。县域城镇建成区面积25.75平方公里,城镇平均建成区面积1.1平方公里。县域人口密度661人/平方公里,约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5倍。

2、城镇化水平。全县城镇常住人口22.32万,城镇化水平29.3%,较**年末提高了11.55个百分点。

3、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县城日供水能力4万吨,人均日综合用水量583升,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29升,供水普及率95%;县城垃圾日清运量82.19吨,建成垃圾处理场1个,正开工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和龙岗污水处理场;天然气普及城镇12个,气化率65%;县城拥有城市道路总长26.84公里,面积56.43万平方米,人均城镇道路面积达7.4平方米;城市下水道总长度15.1公里;县城建成区绿地率39.9%,绿化覆盖率41.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4平方米;建成了宏声广场等一大批城镇基础设施。

4、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得到有效推进,优势农产品集中连片发展,项目农业、创税农业得到大力发展;三大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有了新的进步;优质粮油、枇杷、笋竹等五大主导产业以及草食牲畜、伏淡季水果等六大特色基地建设得到了培育壮大。**工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龙水五金产业得到优化升级,古龙、雍溪等乡镇锶盐化工业以及万古、古龙、中敖、宝顶、玉龙、三驱、珠溪、铁山等乡镇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和建筑建材产业方面有了较快发展,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79.55亿元。建成了商业步行街、**商贸中心、中国西部金属交易城和新世纪、重客隆商城等商贸区,县城-龙水商贸核心区基本形成,传统商业逐步向现代新型商业转化;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保健等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依托人文景观资源优势,旅游经济呈现了快速增长势头。

5、城镇职能。县域内基本形成分工明显的城镇职能体系。其中县城以旅游服务型为主,龙水镇以小五金为主,邮亭镇以物资中转和集散为主,古龙、雍溪等乡镇以锶盐化工工业为主,宝顶、玉龙等乡镇以旅游开发为主,其余各主要城镇如万古、中敖、三驱等也基本能满足当地居民生活和初级产品流通。

(二)发展面临的形势

1、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县把发展城镇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来抓,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形成了以大邮路为主的县域几大中心城镇,推动了周边农村向城镇转化,加快了农村城市化、城镇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但是,在推进城镇化进程当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不利因素。

——城镇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我县已经形成了由区域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一般乡镇所构成的三级县域城镇体系,但现有城镇体系仍存在严重缺陷,城镇体系分工不十分明确,空间配制缺乏协调,未能够形成优势互补,“大城市、大农村”并存的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现有的城镇中,小城市只有1个(县城和龙水组团),非农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城镇只有万古、珠溪、邮亭和中敖镇,其余城镇非农人口均在5000人以下,小城镇比重大,规模过小。

——城镇化水平低。城镇仍处于城市化发展初期。现状城镇化水平较渝西地区平均水平低10.1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5.9个百分点,在全市中排名第23位。

——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除县城外,绝大部分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不足,其中尤以文化科技教育设施较为缺乏,城镇功能发挥不够,辐射带动能力弱,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集聚力不强,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县域内共享基础设施缺乏,城镇之间的发展和建设缺乏统一协调,各自为阵现象突出,且极不平衡。

——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小城镇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暴露,生态恶化趋势加重;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致使普遍存在环保欠帐,综合环境质量较低;环境管理滞后,加剧了小城镇及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

——规划编制与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规划的广度和深度都还不够,城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详细规划以及相关专业规划编制需加快进度;规划监督和执法力度需进一步加大,违法建设现象仍然十分突出;规划设计发掘县域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够,城镇建设缺乏特色风貌。

——保障体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改革经营城市理念尚未真正确立,市政公用事业、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步子不快,经营管理体制不活,公用事业、城镇基础设施和无形资产尚未真正实行市场化、产业化经营;政府土地储备、土地使用权公开招标拍卖起步晚、程度低;社会保障等城镇化建设相关制度需进一步配套完善。

——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经济的总体效益不高,部分城镇既无能力容纳大批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进入城镇,又不能够有效反哺农村;城镇产业发展普遍存在产业规模小,链条短,现代化水平低的状况,具有比较优势和地区特色的产业少,大部分城镇资源整合能力都还有待提高,城镇发展缺乏产业支撑,不足以刺激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和促进生产要素向城镇的有效积聚;低水平重复建设、分散建设状况依然存在;重建轻管现象还比较严重等等。

2、有利条件。“十一五”时期,全县加快推进城镇化面临着新形势和新要求,城镇化建设将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十一五”时期,推进城镇化将始终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一项历史性任务和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十一五”期间,我国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取向,将进一步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使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第二、三产业,从而减少农业人口,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进而扩大消费,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必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速城市之间的要素流动,为小城镇建设更快更好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渝西经济走廊战略的继续实施和渝西地区进入**大都市圈规划,不仅为我县推进城镇化指明了方向,而且还将为我县城镇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契机。

——“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一轮增长期的上升阶段,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消费需求的升级,经济增长空间的扩张,使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活力和内在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必将带动城镇化快速发展。从城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看,2002年以来,我县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年达到29.3%,城镇化进程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此外,我县石刻旅游、五金铸造、锶盐化工等重点产业的发展和玉滩水库、成渝辅助通道(渝大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将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指导思想与战略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基础设施为先导,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人口转移为中心,以先进文化建设为内涵,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走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集约式城镇化道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

(二)发展思路

紧紧抓住国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的有利时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速度发展”的总体要求,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城镇布局,发展城镇经济,充实城镇功能,改善城镇环境,提高城镇质量;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制度创新、政策创新,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加快城镇化发展;突出发展中心城市,加强中心镇建设,择优扶持小城镇,构建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努力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三)指导原则

1、城镇化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相衔接的原则

城镇化专项规划作为指导城镇化发展的纲领性规划,要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为依据,符合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原则,充分体现和落实总体规划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2、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城镇化政策。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加大力度,又量力而行,既适度举债,又不劳民伤财。既要使农村人口有序转化为城市人口,又要提高转移人口对城镇环境的适应能力。要循序渐进、稳步发展,实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3、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把握城镇化发展趋势,结合本地实际,高起点规划,适当超前又兼顾现实;要强化规划的权威性和连续性,杜绝长官意志;要突出重点,分阶段实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

4、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原则

要围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口、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和优化配制,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

5、多元发展、突出特色的原则

以构建合理结构、层次分明、点轴相连、互动并进的城镇网络体系为目标,突出发展中心城市,加强城市建设,择优扶持小城镇。各类城镇要结合外部环境和自身实际,准确定位,塑特色,树形象,努力打造城镇品牌,不断提升城镇竞争力。

6、城镇发展与环境相协调的原则

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注重长远,全面提高各类城镇的生态与环境质量。要加强城镇生态建设,使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统一,城镇发展与生态容量相协调,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加强城镇污染综合治理,提高环境质量,做到既加快城镇发展,又要青山绿水。要重视保护资源,促进资源的有效和持续利用。

三、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5年到15年我县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和条件,“十一五”时期我县城镇化建设发展的目标确定为:

(一)城镇体系建设

加快城镇建设与发展,逐步建成由县城—中心镇—一般镇所组成的层次分明,优势互补、整体协调,规模速度、等级配合理的县域城镇体系,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城镇密集区和以县城—龙水—邮亭为主线的经济增长带。结合我县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条件、地域区位关系、用地建设条件、交通资源等现状,重点发展小城市、中心城镇,形成区域中心,从而带动周边城镇的发展。到2010年,建成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城镇,其中:中心城市(两个组团)1个,中心镇4个(不含龙水),一般镇17个。

(二)城镇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

“十一五”期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2010年达到12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万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0:49.0:36.0。

积极调整生产力布局,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合理布局,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根据全县的区域位置,资源特点和渝西地区在全市经济区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能源、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依托中心镇和重点城镇,因地制宜,形成县域的“一轴三点、三区五片”的产业布局,实现“点、线、面、体”立体联动发展战略,全面推动县域内的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

(三)城镇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

确保县城及中心镇建成比较完备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供气和污染治理、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体系。全面启动生态县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各项指标基本达到验收标准,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其中: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利用率达到85%以上,气化率达75%,城镇人均公共绿地达16.8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10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100%。

(四)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到2010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40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660元;城镇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30平方米和32平方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加人数分别达到2万人和3.5万人;五年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劳动者权益得到较好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农村交通、水利、电网、人畜饮水、卫生厕所、沼气等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0%;“十一五”末纳入低保覆盖范围的农村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提高到4%,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70%。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

“十一五”期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万人,市外、市内县外、县内三级转移分布比例协调,建筑业、制造业、服务行业、农业产业四大从业结构趋于合理。

(六)城镇化率增长

通过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到2010年,全县城镇常住人口达到27.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6.8%以上,到2020年,县域城镇常住人口达到4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为60%。

四、重点任务

我县城镇化发展和城镇体系的形成是历史长期积累和近年来迅猛发展的结果。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历史赋予**“十一五”城镇化发展新的战略任务。

(一)完善县域城镇体系

改变目前城镇体系的不合理状况,建立结构规模合理的城镇体系是“十一五”期间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我县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

1、全力建设辐射全县的生态旅游县城。按照做大做强的要求,既注重县城规模的扩张,更注重内涵的丰富,扩大容量,增强县城的立体感。以大(足)邮(亭)路和组团城市连接道路为纽带,以县城组团和龙水镇组团为主、副中心,努力建设功能优化、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的体现石刻文化内涵的双中心组团式旅游山水园林中等城市。到2010年,县城区城市规模达到21.3万人,17平方公里,到2020年,城市规模达到35万人,32平方公里。

——突出建设县城主中心。以教育城、嘉杰房地产开发、五星级产权式酒店等重点建设项目为带动,加快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文化中心、交通和通信枢纽等产业建设;加快濑溪河(县城段)景观建设步伐,加强南北山规划控制和生态林的保护,加大白仙路(南环二路)、污水处理场、垃圾处理场等基础设施实施力度,努力把县城组团建设成为以濑溪河为纽带,以北山、南山为绿屏的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县城主中心;加大东城新区等片区开发建设力度,重点集中建设好南环一路以东沿线、宏声广场以东至五星大道片区,建设白仙路(南环二路)沿线以及大邮路教育科技园区、城南高新工业区,加快县城组团旧城中心区、城东新区、城南新区和城西新区四大片区的形成,不断扩大城市规模,力争到2010年,县城主中心常住人口达到11.8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2020年常住人口达到2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19.2平方公里。

——重点建设龙水副中心。以旧城为依托,沿大邮路经济发展轴和大龙路空间发展轴展开城镇布局,形成以濑溪河为纽带的南北两大片区。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重点,加快污水处理场、工业园区道路网络建设,启动实施龙水公园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完善城镇功能。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加强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是加快濑溪河(龙水段)的整治开发,实施龙玉路风貌建设,加大对城区内乱搭乱建行为的查处,努力提高城镇管理水平,提升城镇形象。以五金产业为带动,依托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发挥五金、金属(废金属)专业市场作用,不断培育和壮大五金、铸造、汽摩配件、农机配件、钢模等特色支柱产业,巩固其在我县的经济中心和产业基地地位。通过加快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力争到2010年城区常住人口达到9.5万人,面积达到7.1平方公里,2020年常住人口达到15万人,面积达到12.8平方公里,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副中心辐射带动作用。

2、加快建设邮亭、万古、三驱、宝顶中心镇。除龙水外,现有中心镇2个,即邮亭镇和万古镇。通过努力,逐步将宝顶镇、三驱镇纳入市级中心镇建设。突出和强化邮亭、万古、三驱、宝顶在县域内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带动作用,着力于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壮大城市规模,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对人口和生产要素的积聚力。力争到2020年,把邮亭建设成为3.5万人的工业发达、商贸活跃、功能完善、辐射力强的经济重镇;把万古和三驱建设成为3万人以上的中心镇;把宝顶建设成为2万人以上的特色中心镇。

3、择优培育和发展新型小城镇。小城镇是城乡最直接的结合点,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坚持合理规划、突出重点、强化功能、增强特色、繁荣经济、集聚人口的原则,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在现有小城镇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强化优势,突出发展特色。重点是以打造旅游开发、矿产资源加工利用、农业开发三大经济发展区为切入点,加快玉龙、雍溪、古龙、智凤等乡镇建设,推进城镇化建设。

(二)进一步健全城镇功能

城镇基础设施是城镇化的基础条件。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加强市政公用、交通、信息、水、电、气等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保障城镇经济发展,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构筑城镇道路网络。加快县域骨架公路建设和出入城通道建设,从而改善我县的区位条件,增强县城对城镇的积聚能力,重点建成并投入使用白仙路道路,力争开工建设**“三环”高速公路(**段)和成渝辅助通道(渝大高速公路)以及组团城市连接道路。合理规划建设城镇内部路网,提高路网密度,优化路网结构,重点加快建成东城新区等新开发区以及工业园区等内部道路网络。提高路网效率,加强城市道路、桥梁、停车场建设,打通断头路,建设海棠路等县城道路,完成县城(龙水组团)城区主干道沥青路面和人行路面改造。

——增强城镇供水保障能力。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建成水质优良、水量充足、普及率高的城镇现代综合供水体系。积极发展乡镇供水工程,增强城镇用水保障能力;加强对上游水库、化龙水库等县域饮水源及水源流域的保护,严格控制污染物排入自然水体;加快实施县城主、幅中心供水管网改造与扩建,全面提高县城区的供水质量和能力。

——健全城镇能源供应体系。以“安全、高效、稳定”为目标,进一步整合优化现有供电资源,完善输、变电设施,加快电网建设与改造,力争完成**220KV等变电站的新、改建,改造大堡等扩容变电站,新(改)建马智线等线路,以满足城镇发展需要。建设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各小城镇的天然气输送网,稳步发展城镇天然气,提高气化普及率,基本满足城镇居民生活的需要。

——完善城镇现代信息基础设施。继续加强城镇光钎输网、固定电话网、移动通信网、数据通讯网的建设;发展政府信息公用平台和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社会保障、公共交通、社会治安、防灾减灾等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中心镇和小城镇的本地通信网,提高与县城的通信能力。

——加强城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原则,重视城镇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建设一批与世界文化遗产胜地相匹配的重点文化设施,丰富市民的文化、精神生活。完成县文化艺术中心、广电新闻传输中心建设,打造宝邮路沿线宣传文化长廊,加快数字化电视县建设,推进工人俱乐部、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文体健身娱乐站(中心)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进城镇卫生、体育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巩固发展初级卫生保健成果,建立健全方便、优质、高效、价廉的城、镇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基本实现人人享受卫生保健;建立健全功能完善、反应迅速、覆盖城乡、快速畅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应急能力。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建设体育场馆,加快完善群众性体育活动设施。

——加强城镇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城镇规划和设计要充分考虑防灾减灾,提高城镇应急能力和救灾能力。健全消防、防汛、防旱以及综合防灾的设施及管理体系,加强人民防空体系建设,提高城市的整体防护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促进城镇产业发展

城镇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相应的城镇产业作支撑。城镇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而且能刺激城镇基础设施快速发展,还可以促进资金、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农业产业化是加速农业现代化、促进小城镇发展的前提条件。要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品种品质,大力发展农品加工业和观光农业以及五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提高生产集约水平。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变,加快东部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南部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区和西北部生态农业示范区三大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尤其要大力发展产、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组织化程度。

——重点发展新型工业。坚持走城镇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的新型发展道路。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导形成更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优势企业,促进工业结构升级。以优势产业为基础,以项目为依托,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关联度的产业向工业园区集中,达到共享基础设施和提高规模效益的目的,壮大园区优势。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抓好传统五金、锶盐化工等五大工业产业,大幅度增加经济总量与经济效益,壮大城镇产业支撑。

——突出发展建筑建材业。充分发挥建筑业的集聚功能、先导功能和关联效应,强化积累功能和辐射能力,推动产业升级。突破行政区域的界限,发挥地域优势和现有技术经济实力,疏导优势互补和信息共享的渠道,蓄势和拓展县、市外建筑市场;充分发挥建筑业工程建设施工生产门类齐全的优势,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带动和扶持乡镇经济的发展;围绕石灰石、石英砂等优势矿产资源,积极策划、实施一批建材业结构调整项目;适应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需要,积极发展墙体材料、玻璃、陶瓷、钢模板和化学建材等为主体的现代建筑材料产业;深化建筑业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建筑业企业的结构调整,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建筑市场监管体系的功能,继续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完善建设领域法规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使全县建筑业运行机制、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及整体竞争能力有显著提高,保证建筑业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使其成为我县经济支柱产业。力争到2010年,全县建筑业总产值达到9亿元,年均增加12%以上;全县企业的群体优势显著提高,知名企业数量增加,培育年创产值2亿以上企业1个,8000万以上企业6个,培育一批具有品牌优势的专业承包企业和高素质的劳务分包企业,形成总承包、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结构合理的建筑队伍;积极发展县、市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业务,县外建筑业产值占全县建筑业总产值30%。

——提升城镇商贸业发展水平。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推进传统商业经营方式向现代化流通方式转变,传统流通格局向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转变,提升商贸业整体水平。逐步建立、完善中心商圈、商业特色街(专业市场)和乡镇(社区)商业点等多层次商业服务网络,沟通城乡商贸流通。培育一批具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商贸企业。统筹规划,引进社会资本投入,建设一批设施现代、功能完善、管理先进的大型综合商品交易市场,大力发展汽摩、建材、机电和农产品等专业市场。

——大力发展城镇现代物流业。加大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基本建立起现代物流的硬件设施,加快构建信息通达、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对企业有吸引力的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重点是打造邮亭火车站、**、龙水汽车站3个物流中枢和多个区域性物流中心,综合运用先进运输、仓储、装卸、包装等机械设备,在汽车、摩托、建材、农副产品等方面,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优势企业。

——壮大旅游业。围绕“国际旅游胜地”发展目标,充分发挥人文、生态兼有的旅游资源优势,把**建设成以世界文化遗产为特色,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会议等多功能复合型的区域旅游目的地,逐步形成旅游、市场、产业新格局。坚持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旅游业发展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作用,完善景区功能,优化景点布局,全方位、高水平、高效益开发一批旅游景点。加强旅游资源保护工作,进行景区环境整治。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积极开发旅游商品,不断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壮大旅游经济,增强城镇承载力。

——促进科技进步。以增强城镇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加大科技投入,解决行业和产业关键技术,引进和推广新科技、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行业和产业科技含量,加快发展科技事业,促进科技进步,为城镇化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发展教育事业。科学处理好教育和城镇化发展的关系,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加快发展高中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不断强化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努力创办高等院校,为城镇建设提供实用型、高技能型人才;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基本完成全县城镇中小学校危房的改扩建工作,完成科技教育城的建设并投入使用。

——优化发展房地产业。以节约资源、绿色环保为导向,适应房地产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促进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协调、持续发展。继续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完善国有土地收购储备供应制度,合理确定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总量。加强对房地产发展的调控力度,确保房地产投资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合理,市场秩序规范,价格与全县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基本协调。以节能、节材、节水、节地、改善质量和性能为主要内容,大力推广绿色住宅示范小区建设,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制订并完善装饰装修、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等相关行业的管理措施,完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强对房地产一、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的调控,依法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十一五”期末,竣工城镇住宅160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

——立足于城镇功能定位发展特色经济。县城按照建设中等城市的目标和要求,加速改造传统服务业,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保险、商贸文化、信息服务、物流配送、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龙水、邮亭等镇要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和工业基础,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和建设好工业园区,把园区建设成为我县的特色工业基地和城镇发展招商引资的载体。宝顶、玉龙等镇以发展特色旅游业为重点,坚持市场导向,政府规划,部门联动,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等方式,规划实施一批旅游开发项目,通过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规范旅游市场,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发展旅游经济,显著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将旅游业逐步培育成为我县的支柱产业。万古、古龙、拾万等镇以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条件,大力发展建材、化工业。其他乡镇,如中敖、铁山、珠溪等小城镇,也要“一镇一品”,突出特色,吸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乡镇企业在本地相对集中布局,大力发展农产品市场、农业信息和技术服务中心,形成规模农业经济,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改善城镇环境

以改善人居环境为中心,立足当前,注重长远,提高城镇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水平,全面提高城镇生态环境质量。

1、加强城镇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把城镇生态保护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走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统一,城镇发展与生态容量相协调的城镇化道路,切实增强环保意识,加强城镇环境保护与建设,杜绝边建设、边污染。

——加强城镇生态保护。严格按照《**县风景名胜规划》和《**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要求,根据城镇功能以及生态容量,对城镇建设规模、开发方式进行分区控制,并提出明确规定。在城镇规划建设中,留足环保、生态项目建设用地。加强对县城南北山、宝顶山等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依法严格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资源保护区进行不符合保护目的的开发建设活动。

——加强城镇绿色生态建设。按照《**县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特色”的原则,合理确定城镇绿化空间,建设公园绿地、环城绿化带、社区绿化带、企业绿地和风景林地,围绕县城和大邮路等交通干线建设绿色走廊,形成点、线、面、环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努力营造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具有特色的城镇生态环境。力争到2010年,建成西门游园等一批公园和街头绿地、游园。

——加快绿色生态住宅建设。大力开展建筑节能活动,提高住房建设的成套率和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加大对住宅区绿化覆盖率的控制,重视室内外环境质量,同时,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努力建设宁静、舒适、安全、优美的住宅小区环境,建成一批环境绿化优美的绿色生态小区。

2、加强城镇污染综合治理。把污染综合治理作为城镇建设的重要任务,切实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提高环境治理标准,努力改善城镇环境质量。

——加强城镇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和工业污(废)水治理,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成并投入使用日处理污水3万吨的县城和龙水污水处理厂,适时启动实施县城二级污水管网建设,县城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以上。同时,根据县域行政区划特点,分片区规划并逐步实施部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实施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工程,广泛推行城市垃圾袋装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和利用。加快城市垃圾处理场建设,结合县域城镇布局,规划建设具有一定辐射能力的垃圾处理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县城日处理能力184吨的无害化垃圾处理场1座,启动东部、西部垃圾处理场工程前期工作,并力争开工建设,建成一批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大幅度提高全县固体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五)加强城镇管理

1、加强城镇规划实施和管理。抓好城镇总体规划工作,强化规划对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调控和指导,健全城镇规划实施机制。

——加强城镇规划编制。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有计划的编制完成所有乡镇的总体规划的编审,从而指导城镇合理发展、建设和管理。加强详细规划和专业规划工作。加快各城镇编制详细规划的进度,提高规划覆盖面,优化城镇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加快城镇道路、交通、园林绿化、市容环卫等专业规划编制进度,更好地指导城镇建设和管理。在进行城镇规划中,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和超前意识,坚决杜绝败笔,避免一般化、趋同化。各类开发区、历史文化保护区、住宅小区和行政、商贸、体育、文化中心等规划设计实行多方案竞选,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和质量。

——加大规划管理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规划执法队伍建设,力争组建专业执法队伍。加大执法培训,不断规划执法水平。同时,进一步做好乡镇规划执法委托责任的落实工作,坚决查处各类违法建设行为,维护规划的法律地位和权威,保证城镇建设在规划的指导下健康发展。

——完善城镇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编制和实施城镇规划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要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城市规划公告、听证、规划项目跟踪服务管理以及建设工程规划竣工验收制度,增强规划制定和实施的透明度,提高公众参与程度,促进规划全面实施。

2、加强城镇建设管理。因地制宜,调整和完善城镇建设标准。严格建设程序,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设计、后施工,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运用法律手段强化对规划、设计、施工的监管。在建筑施工和管理中,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力推广使用新型建筑材料,提高建筑施工的科技含量,确保城镇建设的工程质量。高度重视和抓好城镇建设质量安全管理。逐步推行城镇建设工程责任书制度,通过施工单位与建房业主、建房业主与乡镇人民政府签订责任书等办法,强化对直接质量责任单位的约束管理,保证村镇建设质量管理落到实处。

3、加强城镇的综合管理。管理是城镇持续、健康、有序、快速发展的生命。在完善城镇配套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高效能管理城镇。切实发挥服务和管理职能,加强宣传教育,加大管理力度,着力做好以治安、市容卫生、交通秩序和流动人口为重点的城镇社会综合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城镇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从单一执法向综合执法,从随机管理向规范管理,从突击治理向长效治理的转变。鼓励非政府组织和广大市民参与城镇管理,逐步提高城镇管理的社会化程度。加强城镇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

(六)加快农村康居工程建设

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康居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载体,是新时期城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

坚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促进农民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为重点,以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整治为主要内容,以小康村和康居户建设为载体,搞好农村康居工程建设。坚持政府引导和农民自主相结合,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完善农村基本的公用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坚持从实际和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出发,集中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积极推进镇(乡)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制止乱建乱盖和强占农田现象,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向中心村、小城镇转移,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以自然村或农民聚集点为单位,整治或兴建道路,改善农民出行不便的现状;改造或兴建供水设施,解决农户饮用卫生水问题;改建农户卫生厕所,因地制宜新建农村公厕;整治禽舍畜圈,适度推广厕所、猪圈、沼气池“三位一体”的综合利用设施;兴建村级垃圾收运设施,做好环卫保洁清运工作;开展村内道路和农户房前屋后净化工作、庭院绿化和农村道路的绿化;对不能集中居住的散居户特别是危旧房和重要地段的农房进行整治配套,完善功能,协调风格。在“十一五”期间,全面启动农村康居工程,建成一批“规划合理、适度集中、人畜分离、饮水安全、服务配套、村容整治、风貌鲜明”的小康村和“合理规划、安全用水、卫生用厕、清洁用能、房屋安全、风格协调”的康居示范户。

(七)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力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城镇化。通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引资兴企、以资兴城、以城富民”的发展道路,推动城镇产业兴起,吸纳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让更多农民变成市民。

扩大城镇工业规模,提高二三产业质量,是现阶段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和乡镇企业力度,鼓励发展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增加工作岗位,吸纳农民就业。大力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家庭二、三产业,鼓励农民通过多种渠道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建立和完善劳动力资源调查、技能培训、输出服务三大系统,大力实施劳动力转移工程和“阳光工程”。通过大力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和加强与外地劳务服务组织、中介组织的衔接,打通农村劳动力内转外输的两个渠道,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定居和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强对农民工转移就业指导,促进农民工向产业技术工人转变;加强城市文明观念培训,促进农民顺利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对进城务工农民实行一视同仁的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政策;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五、保障措施

(一)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加快实施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就业保障、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政策措施一体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逐步建立新型城乡关系。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强化对农村的公共服务,逐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快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城镇和乡村自有的优势和作用,推动城乡的劳动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进行合理交流和组合,促进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服务对象,实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经济、人口和文化的融合。

促进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解决。探索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新途径,以工业化为龙头,以县城和中心镇为载体,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以园区建设为突破口,以发展民营企业为主要措施,千方百计壮大县域经济。围绕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园区建设,推动招商引资和地方民营工业发展;把发展工业企业和农村服务业同发展小城镇结合起来,引导和鼓励各种生产要素加快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二)加快项目的实施

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突出重点,组织实施好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

实施一批增强管理效能的基础工程。积极借鉴市内外城市的管理经验,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手段和组织方式,建设一批增强城市管理效能的基础工程,显著提升城市基础管理水平和应变能力。如:建设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信息化系统;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推进社会信用系统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等等。

建设一批增强服务功能的重大项目。根据城市空间调整、功能完善的需要,着重组织实施好城市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产业结构调整、资源集约利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一批重大项目,增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城市形象。

安排一批方便市民生活的便民工程。围绕市民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大投入和改进管理,安排落实好一批解决市民生活不便、满足基本需要的项目,办实事、求实效。包括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推进街道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设施便利化,整治环境脏乱差等。

(三)完善城镇用地制度

严格实行征地用途管制,切实盘活城镇资产。坚持和深化“总量控制—政府收购—储备整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土地供应制度,对城镇土地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使城镇土地形成“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良性循环。改革小城镇土地利用与管理制度,实现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由单一的行政性征用、出让向以市场配置为主的转变,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最终达到既有利于大幅度降低进城“门槛”,促进乡镇企业和人口集中,又能充分保护村社集体和农民的长期土地权益。鼓励改造老城区,盘活小城镇的存量建设用地。对小城镇新增建设用地,分用途实行新的用地政策,在坚持用地标准和性质的前提下,公益事业建设用地实行低补偿原则;商用建设用地允许规划区范围内的集体土地通过转让、出租、抵押、作价入股等方式直接进入土地市场,由市场确定地价。正确处理进城农民与承包地和宅基地的关系,保留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利,并鼓励转让承包地使用权;集中使用农民住宅用地指标,允许进城农民利用原有宅基用地按一定折算标准置换城镇住宅用地;结合自然村合并和新村建设及小城镇商品房开发,逐步对分散的农村居民点进行搬迁改造,退宅还田。

(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增强农民离土的安全感和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农村城镇化进程也将严重受阻。进一步完善城镇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的覆盖面。探索建立适应城镇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险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医疗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保障农村人口迁移与就业的安全有序。完善社会救济和优抚安置制度。大力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老弱病残人员和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权益。建立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稳定提高职工工资收入水平,基本形成“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管理、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工资分配新体制。建立和完善新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在普遍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比较完善的劳动争议仲裁体制,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基本健全,建立三方性、多层次的劳动关系协调制度,依法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利益。大力培育劳动力市场。坚持城乡统筹就业的改革方向,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在鼓励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同时,加强劳务输出,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同时,建立完善劳动信息服务体系,通过提供供求信息等多种方式避免农村劳动力的盲目流动。

(五)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是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治本举措,也是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政府对市场主体的守法诚信评价为重点,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评价机构的作用,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对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诚信管理,建立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诚信监管保障体制,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为建筑市场监管提供有力的手段。通过努力,到2010年,基本构建起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互通、互用和互认;建筑市场责任主体(各类企业和执业人员)行为诚信标准更符合建筑市场监管的需要;建立起有力的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做到守法经营,依法活动;综合信用评价的市场化初步形成。

(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逐步形成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政府出资、社会集资、企业筹资、农民带资、招商引资、全面开发、滚动发展”的城镇建设资金筹措路子。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督,鼓励和引导各种所有制企业投资市政公用服务领域,逐步形成城镇建设投资主体由政府向社会过渡的格局。把城镇作为最大的国有资产进行经营,政府严格控制土地一级市场,采取竞价拍卖或招商引资等办法,盘活土地、公共设施等资源,筹集城市建设资金,实现土地收益的最大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采取Bot(建设-经营-转让)、tot(转让-经营-转让)、BLt(建设-租赁-转让)等融资方式,鼓励社会资金和外资投向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设施建设和营运,促进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实行特许权经营,通过股权转让、拍卖经营权、冠名权等方式盘活城镇基础设施存量和无形资产,利用回笼资金建设新项目。使用国家银行贷款和吸引国内民间资金、境外资金进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投融资渠道和方式。

发展计划篇3

一、科技进步的**回顾和**发展要求

**期间,我省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坚持实行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省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达到47个,全省科技投入持续增长,**年达到约11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其中财政科技投入达到13.13亿元,比**年增加2.7倍。组织实施了128项重大科技项目,农业种子种苗、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及其他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得到加强,数字化消费类电子产品、洁净煤燃烧技术、非晶材料、氟化工、新农药、新药物等方面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253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7.5%。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速发展,10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势头良好,培育了648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环保和节能技术在传统产业中广泛运用,进行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工作,设计、管理、营销等软件技术应用推广初见成效;信息网络、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技术开发类院所在**年底前已基本实现向企业化的转制,农业和社会公益类院所完善内部运行机制,逐步推行企业化管理。制定并落实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政策,留学回国人员和科技人员投身创业人数逐年增加。技术市场初步得到培育和发展,**年技术市场成交合同登记额达27.1亿元。应用基础研究力度加大,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发表的论文数连续几年居地方自然科学基金的前列,有100多项基础性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全省已建立81个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3个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117个企业技术中心。

**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国际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科技竞争力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前途和命运的决定性力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加入世贸组织在即,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发展环境不断变化,对科技进步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技发展、科技体制改革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和良好的机遇。当前科技进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科技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的运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科技人才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也不尽合理,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缺乏;科技投入不足,企业自主研究开发能力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产品还比较缺乏;技术市场发育相对滞后;科研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有待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不足,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带动能力偏弱。这些制约我省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必须切实加以解决。为此,我们要进一步落?quot;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抓住世界科技革命的机遇,紧紧围绕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和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要求,全面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加强科技进步和创新,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主线,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把浙江建设成为科技强省、经济强省。

二、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五次全会的精神,以建设科技强省为目标,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主线,以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保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以技术跨越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加快我省现代化建设进程。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下几点:

--坚持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大力推进产业化。科技活动要以实现产业化为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主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技术结构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技术链的延伸带动产业链的延长;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培育新兴产业;着重加强区域支柱产业的科技进步,大力推广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

--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扶持相结合,推进技术的创新和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商业性的专有技术的研发,致力于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引进、吸收、转化和创新,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出资的科技活动必须遵循市场规律,贯彻突出重点、综合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方针,着重加强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的科技研发攻关;要继续加大投入,按照市场机制的要求,组织基础性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协同攻关,形成科技发展的新优势。

--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打破条块和区域内外分割、产学研脱节的科技活动的组织架构,实现省、部科研设施的重组联建,以加强产学研合作为重点来调整优化科技力量的布局。广泛开展国内外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提高组合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和利用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水平和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坚持科技体制创新与培育技术市场相结合,进一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科技进步机制和环境。坚持以科技体制创新为动力,促进科技发展。大力推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科技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对技术中介机构管理的规范化,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市场管理的法制化,技术市场载体的信息化、网络化,进一步培育和繁荣技术市场;加快科技计划管理制度、知识产权制度、科技奖励制度等方面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融资等各项有利于科技进步的政策法规,以优良的环境集聚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充分调动方方面面追求科技进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奋斗目标

到**年,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排序力争进入全国前5位,为科技强省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科技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成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有效支撑。

--高新技术产业大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产业基地。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力争达到18%。

--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大提高,区域支柱和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主要农作物和畜禽、水产的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5%以上,区域支柱和特色产业的技术层次达到发达国家九十年代末水平;制造业、服务业和大中城市的信息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科技投入进一步增加,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全社会研发(R&D)经费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省、市、县(区)财政科技投入占同级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达到7.8%、4%、3%。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发表的论文数处于全国前列。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进入全国前3位。主要以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区域支柱和特色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孵化基地、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培育技术市场成效显著。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市场引导、政府扶持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科技进步机制基本形成;以信息化、网络化为载体的技术市场覆盖全省,科技成果展示、洽淡、交易活动主要通过有组织的信息化技术市场进行,全省技术市场年交易额达到50亿元以上。

--科技发展环境日益优化,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科技进步是发展动力的社会共识基本形成,科技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法制环境、投资融资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和环境更加改善,科技人才的培养、集聚和使用机制进一步完善,全省科技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40万人以上。

三、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既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也是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基本条件。要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克服把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偏面想法和做法。按照重点突破、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产业,加快培育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环保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继续强化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优势产业,体现地方特色,扩大产业规模,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优势产业。按?quot;创优势,争一流"的要求,在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群,实施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下功夫,推进"天堂硅谷"的创建,把浙江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建设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扩大面积规模,拓展发展空间;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产业特色;明确功能定位,划定孵化、产业、生活服务等功能区块。进一步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尤其是信息网络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舒适的生活环境。进一步加大引进力度,重点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大企业、大集团和高素质人才。进一步加快孵化功能建设,建立各类孵化器,并提供种子资金、风险投资等创业支持,大量吸引留学人员、科技人员和企业家来区创新创业。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建立精简、效能的办事机构,当地科技行政部门要主动介入对高新园区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建设与推进城市化进程有机结合起来,培育现代城市经济,集聚高素质人才,塑造现代城市形象。到**年,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进入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先进行列;宁波、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达到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水平,其他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争取达到全国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一流水平。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技工贸总收入达到1800亿元以上。

建设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在新兴特色产业明显且相对集中的地区,着力一批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增强相关产业、技术、人才的集聚能力,提升区域新兴特色产业发展水平。以基地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基础,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研发机构,加强专业孵化器建设,加快新兴特色产业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提升产业技术层次。建设融信息交流、技术贸易、人才市场为一体的科技服务机构,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到**年,全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达到30个左右,技工贸总收入达到500亿元以上。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省、市、县共同支持、逐级培育的办法,在全省扶持发展1500家以上省级和部级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力量培育300家左右上规模、上水平,在国内外市场上有强大竞争力的国家和省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形?quot;四个一批",即:100家以上研究开发能力较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以出口为主、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在国内外股票上市、经营业绩优良的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市场份额较大、在全国行业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超50亿元、超1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到5家和50家以上。同时,要发挥浙江优势,引导社会力量、民间资本积极参与,通过科研院所改制、原有中小企业改造提升、科技人员领办创办、购并校办院办企业等多种途径,走出一条转化、培育和壮大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新路子,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家以上。

培育20个高新技术产品群。选择具有浙江特色和优势、发展潜力大、产业链长的若干领域,每年实施若干高新技术产品群培育重大专项,采取各级科技行政部门共同支持、滚动发展的方式,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高新技术产品群。在电子信息领域突出发展:计算机软件,高速宽带信息网络系统,移动通信系统和光通信产品,信息家电产品,大规模集成电路,文化教育娱乐类电子产品。在生物工程和新医药领域重点发展:生物药物和疫苗,新型合成药物和中药,生物农药和兽药,动植物新品种,特色、绿色和海洋生物食品。在新材料领域加快发展:新型电子材料,纳米材料,氟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特种高分子材料。在光机电一体化、环保和其它领域重点发展:先进制造设备,智能化仪器仪表,新型环保、高效节能和绿色能源产品,新型设施农业技术装备。

实施70项省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在我省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每年筛择并组织实施15项左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在全国领先、市场潜力较大的省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集中力量进行扶持,逐步形成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拳头产品。各市县每年也要确定并实施一批本级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形成省、市、县的重大科技项目群、产品群。项目的实施和投入以企业为主,各级财政共同扶持,引导金融投入,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参与。

四、加快共性、关键技术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围绕各地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技术需求,抓住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大发展的机遇,以加快急需的共性、关键及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重点,大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服务业电子化工程、生物技术示范工程、纳米技术τ霉こ桃约跋喙刂卮罂萍甲ㄏ睿平┮迪执⒅圃煲敌畔⒒头褚档缱踊獭?br>

以培育新种子种苗和开发推广精深加工技术为重点,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以农业高新技术园区、星火示范县和农业科技龙头企业为载体,组织农业高技术、新种子种苗、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安全生产技术和其他先进适用技术的示范推广,培育形成40个左右新种子种苗繁育、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业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特色产品生产等示范基地,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和发展效益农业的新型组织形式。重点建设8个左右省级以上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形成以农业高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示范基地;创建10个左右星火示范县,以竹、茶、蜂、菇、桑等为重点,集成种子种苗和种养技术、产后加工技术,延伸技术链,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加快形成浙西南星火技术密集带;继续建设好科技兴海示范区,积极发展海水增养殖、海洋药物和功能食品等海洋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实行农科教结合,吸引工商企业和外商投资,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参与。

以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和开发推广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为重点,着力提升传统工业技术水平。加快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的开发应用,在各地支柱行业普遍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选择一批企业推广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企业资源计划(eRp)、产品数据管理(pDm)等,提高企业设计、生产、营销和管理水平。同时,要引进、开发和推广数控技术、自动化技术,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和装备。积极运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等生物技术,提高药物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开发专利新药;加强中药材人工栽培技术和中药有效成份萃取技术的研究,开发中药新剂型。加快纳米材料在纺织、化工、轻工、建材等行业中的应用,改善产品性能,提高产品质量。

以推进服务业电子化为重点,提高服务业技术含量。积极研发和推广金融保险、商贸流通、房地产、旅游、教育等行业的软件,突破信息传输和网络安全等关键技术,构筑金融保险、现代市场、物流运输、远程教育等信息系统平台。继续发展各类专业市场网站、行业性网站,以及为中小企业和广大农户服务的信息、咨询网站,开展电子政府试点,推进企业上网,加快发展新型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广播、电视、报刊、出版、印刷、音像、电子光盘等传媒业,提高我省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文化产品档次。加快人才、技术等要素市场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

五、加强科技创新,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和"创新、产业化"的要求,围绕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目标,确定一批高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明确科技研发的重点。每年确定一批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着力解决10个重大技术和100个高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

(一)加强高技术研究

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重点开发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技术、宽带通信和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技术、光电子与光通信技术、信息家电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

在生物技术领域,重点开发基因重组技术、转基因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菌种选育技术、生物信息技术、中药人工栽培技术、中药萃取技术。

在新材料领域,重点开发纳米材料制备技术、氟化工技术、晶体材料技术、膜分离技术。

在机电一体化领域,重点开发数字控制与伺服系统技术、智能化技术、精密制造技术、传感与自动化测量检测技术。

在环保与节能技术领域,重点开发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水污染防治及处理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绿色能源技术。

在农业高技术领域,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安全生产技术、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农业防灾减灾技术。

在上述高技术中,突出抓好10个重大技术的研究开发: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技术、宽带通信和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技术、数字控制与伺服系统技术、基因重组与转基因技术、中药生产现代化技术、酶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与菌种选育技术、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quot;三废"治理与清洁生产技术,加快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二)加快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开发

在工业领域,重点开发CaD、CaD/Cam/Capp、CimS、计算机过程监控等技术,新型分离、催化、合成、聚合、复合、超细化和聚合物改性等技术,新型、多功能、代用墙体材料制造技术,纳米材料应用技术,印染后整理技术,多功能差别化纤维生产技术。

在农业领域,围绕新种子种苗选育、优质高效安全标准化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重点解决以下技术:新种子种苗选育技术,集约化种养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高效设施农业技术,农产品贮藏、保鲜、包装、精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

在社会发展领域,着眼于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着重解决医药卫生、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大技术问题。重点研究开发人体器官移植技术,基因测序、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技术,重大疾病、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人性化、智能化、生态化的新型住宅设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三)加强应用基础研究

在农业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以重要作物为研究对象,开展重要基因控制、克隆、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控制、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研究。

在医药科学领域,以创新药物为主要研究目标,开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新药筛选开发及药效评价体系的应用基础研究;从重要疾病基因、功能基因入手,进行主要疾病发生机理研究。

在材料科学领域,开展新型功能材料的结构、性能与应用基础研究。

在信息科学与自动化领域,开展软件与互联网相关技术,光电子、微电子与通信技术,工业控制与自动化技术,数字技术,光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平台与集成技术等应用基础研究。

在资源与环境科学领域,开展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原理,水、土、生物、矿产、森林等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沿海生态环境演化规律及保护,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清洁生产的应用性基础研究。

在基础学科领域,重点扶持数学、凝聚态物理、光学等学科,积极推动与应用技术领域的交叉发展。

六、建立健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加强我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也是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途径。以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区域支柱和特色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孵化基地、重点实验室建设为核心,提高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形成科技创新合力。

(一)加强创新主体建设,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把建立追求技术进步的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鼓励和支持大中型企业、重点骨干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健全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研究开发机构,鼓励中小企业建立技术依托。到**年,扶持建设150家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必须达到年销售额的5%以上,其他"五个一批"企业不低于3%。转制为科技型企业的院所,应继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产业化水平,争取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二)加强孵化基地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有条件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都要建立孵化器,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建立各具特色的孵化器,包括综合性、专业性、高校高科技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科技开发基地等,形成孵化网络,增强孵化功能,吸引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期间,着力建设好15个高质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区块和浙大科技园要以孵化为主,继续扩大软件专业孵化器规模,办好留学生创业园。孵化器要为创业者提供全程、优质服务,提供种子基金,引入风险投资,推行一站式、一门式管理服务,建立中介服务机构,实行税外无费政策,并加强与相关机构的联系和协作,增强对拥有科技成果的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和整体孵化功能。

(三)加强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为中小企业和广大农民提供科技服务

在区域经济特色明显的地区,以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为重点,建立一批区域创新服务中心,主要从事引进、开发和推广与区域特色经济相关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推动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深化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机构的产权制度改革,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区域支柱、特色产业的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建设,尽快形成一批背靠市场、面向中小企业和广大农民、实行企业化运作、为区域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以科技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实现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技术中介机构、农技110的联网,提高科技创新体系的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到**年,建立20个省级以上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科技信息网络建设争取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四)加强创新源头建设,增强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

分类指导,突出重点,调整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科研院所的布局结构。按照"省部校共建、服务浙江"的原则,重点扶持建设几个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重点实验室,提高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吸引国内外高素质人才的基地。继续保留和扶持办在高校和大院大所的其他部级、省级重点实验室,保证一定规模和数量的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对设在小院小所的运作水平不高的一般性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进行功能调整,鼓励与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联合创办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增强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功能。加快科研院所的结构调整,扶持建设若干重点科研院所。省自然科学基金要突出重点,五年支持50个重大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和50位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每年选择30个左右的重大科技项目,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科技进步机制

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遵循科技发展规律,以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建立健全多学科交叉融合、国内外合作交流、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技术市场建设,增强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动力。

(一)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市场引导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科技进步机制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政事企不分、政府统包统揽科技进步事务的状况,把政府的职能逐步转变到主要提供科技公共产品、营造科技进步环境上来,形成各级政府上下联动、系统集成、整体推进科技进步的新体制。省一级重点支持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行业性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推进全省科技基础设施、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培育和繁荣技术市场、加强对技术市场秩序的依法管理和宏观调控等。市县主要围绕区域主导产业的培育、支柱产业的提升和大宗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开发推广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建立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加强技术市场建设和监督管理,营造良好的科技进步环境。

改革科技计划体制。改变多头分散、低水平重复的状况,加强科技计划综合集成。调整科技计划设置,形成以应用基础研究、高技术发展研究、科技攻关、科技产业化、创新条件与环境建设等为主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计划体系。加强科技计划间的相互衔接,建立项目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定期科技项目指南。加强科技计划和经费的综合管理,逐步推行重大项目经费全额预算、全程动态管理监督、全成本核算、项目决算的科技经费管理模式,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率。

改革政府资助的科技项目管理制度。完善科研课题、项目管理办法,实行公开申报、公开招标、公布结果的制度。重大项目采用专家评议与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审批机制,逐步推行课题制管理,建立课题承包制或责任制,实行追踪问效和绩效考评制度。

改革科技成果的评价、奖励制度。建立以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绩效、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为取向的价值评价标准体系,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评价、奖励的导向作用。建立科技成果的分级分类评价和相应的商业性回报、政府奖励等不同的激励制度,政府科技奖励采用专家评审与行政决策相结合的办法。

(二)大力发展技术中介机构,培育和繁荣技术市场

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技术市场的培育和繁荣。建立健全技术市场的监管体系,规范技术市场管理,提高技术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技术中介机构、科技成果持有人进入技术市场,加强技术成果供需双方的对接。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技术,为科技成果的展示、洽谈、交易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全天候的市场平台。加强技术市场中介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查新、评估、咨询、专利、合同公证等技术中介机构。完善技术市场执法体系,加强技术合同仲裁,强化对中介机构的资质资信的动态管理,维护市场信用,依法制裁假冒、欺诈、侵权行为,保护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

(三)扩大开放,优化组合,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

条块分割、产学研脱节、研发机构专业设置单一、组合水平低是造成科技创新能力弱、项目小而散、重复研发多的主要原因,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在克服体制障碍上下功夫。要把改革与开放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与国内外的科技合作,致力于提高产学研结合的规模和水平,保证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实现。

建立稳固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必须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大力推进研发机构的组织创新。通过联合投资、互相参股、组织联合攻关的团队等多种形式,发展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科研院所与高校之间,科研院所相互间实行多种组合、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研发中心、科研机构和承担科研课题的合作组织。大力推进与国内外的科技合作,引进资金、人才和科技成果,联合创办合资研究所、重点实验室、科技园等,实现机制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打破部属、省属、市县属和条条的界限,推进科研设施的重组、联建、共用、对外开放和科技人才的优化组合,减少重复投资,提高利用效率。实行分类指导,继续深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

大胆改革,勇于探索,形成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政策导向。对合作开发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主要归投资者所有、收益共享,成果发明的奖励和荣誉归研发人员所有,切实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推进研发活动的社会化、市场化。

八、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形成有利创新创业的氛围

建立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是加强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关键,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及科技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要以集聚高新技术和高素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为核心,通过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增加全社会科技投入,完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弘扬浙江精神,建设创新文化等措施,逐步形成有利于科技进步的支撑条件和良好环境。

(一)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继续坚持和完善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根据各地实际和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充分运用科技进步监测指标体系,突出考核重点,完善考核方法。深入开展创建浙江省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活动,完善指标体系,简化创建考核审批程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科技进步和创新、建设科技强省、创建"天堂硅谷"对于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作用,认真执行省委、省政府的宏观决策,落实推进科技进步的政策措施,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科技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下一级科技行政部门的指导和服务。

(二)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发展壮大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科技企业家、科技管理、科技中介服务几支队伍。树立不求所在、但求所有的观念,合理使用人才,充分发挥各方面人才的作用。把科技计划实施与人才使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确定科技项目承担单位时要充分考虑人才因素,发挥在浙两院院士、博士生导师、教授、高级工程师在科研和人才培养中带头作用,并在组织实施科技项目过程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建立人才激励、合作竞争的有效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法规体系,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以留学生创业园、各类科技园区和基地、重点实验室为主要载体,加快引进各类科技人才,培养一批科技企业家。继续实施各类优秀人才计划,加快培养各类科技人才。建立对各级科技行政部门的工作考核制度,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增强人员素质,增强服务观念,提高工作效率,形成学习型、创新型的科技管理队伍。试行建立科技中介服务人员资格证书管理制度,加强业务培训,形成一支科技咨询、评估、风险投资家队伍。各级科技行政部门都要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信息库。

(三)加大全社会的科技投入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大幅度增加全社会科技投入。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省委[**]15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大财政科技投入。运用经济杠杆和政策手段,引导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自身的科技投入,促进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加快发展科技风险投资业,组建一批以民间和企业资金为主、政府积极扶持的专业性或综合性的风险(创业)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要积极探索实行有限合伙制的组织形式;吸引国外风险投资基金和投资机构来我省发展风险投资。建立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大力支持风险投资项目和高新技术企业到国内外资本市场特别是创业板上市,积极培育和发展我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鼓励企业购买已孵化成功的高新技术项目和企业,并充分发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推荐到科技板块上市等政策的导向作用,把浙江民间的丰厚资金和企业家的经营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走出一条有浙江特色的组织民间资本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路子。探索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投入。

(四)加强科技法制建设

进一步完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加大科技行政执法力度,形成科技依法行政的良好局面。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科普条例,修改完善科技进步条例、科技奖励办法、技术市场管理条例,开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立法研究,出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中介机构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加大科技行政执法力度,开展对科技进步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调研、评估和监督检查,及时修改完善政策法规。认真落实专利保护条例,依法查处各类专利案件,加大对专利及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通过发明专利申请费补贴,引导人们加快专利申请,增加专利申请量特别是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加大科技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综合集成科技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导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五)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提高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凝聚力。加强科技人员、企业家、科技中介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科学精神,提倡协同攻关,鼓励合作创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公共秩序。加强对科普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和法制教育,组织科技下乡,树立正确的科技成果价值观、科技人才资源观,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竞争,倡导合作,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九、集中力量,狠抓落实,突出抓好六项重大科技进步工作

实现**科技计划的目标和任务,要处理好重点和总体的关系,既要有总体安排,更要突出重点,增强可操作性,做到切实可行。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抓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锁定有限目标,选准主要载体,抓好重大工作,争取取得突破。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园区、基地、企业、项目为主要抓手,争创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建设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培育"四个一批"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实施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发展。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实施信息化带动工程、生物技术示范工程、纳米技术应用工程为主要抓手,围绕区域支柱产业和大宗农产品,通过技术链的延伸带动产业链的延长,再创传统产业发展新优势。

--加强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专项和重大科技项目为主要抓手,致力于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加强高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协同攻关和应用基础研究,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孵化基地、重点实验室建设为抓手,致力于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提高产学研结合的规模、水平和效率。

发展计划篇4

一、教育现状与发展形势

“十五”期间,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教育改革实现了重大突破,教育发展取得了明显进展,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一)发展现状

1、学前教育不断壮大。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73%,学前一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85%,比**年分别提高了3.2%和5.8%。县实验幼儿园创建成为市级示范幼儿园,建成了县级示范幼儿园4所,一级幼儿园1所,二级幼儿园6所,三级幼儿园25所。

2、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小学在校学生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年巩固率均达到99.9%,初中学生入学率、年巩固率分别达到99.8%和98.5%,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1.8%,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7.2%。建成了县级示范小学10所、示范初中8所。

3、高中教育快速发展。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比例达到65.9%,比**年增加35.9百分点。高中在校学生达到17400人,比**年增加了4.5倍。每万人口在读高中学生188人,比**年增加136人。职教中心创建成为市重点职业中学,**中学创建市级示范高中和**一中、**二中创建市级重点中学进展顺利。

4、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投资1.54亿元,征地430.78亩,改造危房8.3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3.5万平方米。教学用房配套率进一步提高,教学设备设施进一步完善,校园环境进一步改善。

5、教育现代化顺利推进。融资1200万元实施“校校通”工程,建起了教育城域网和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库,通过宽带联通了127所中小学。投资886.8万元实施“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了240个光盘播放点、77个卫星地面接收站和32个计算机网络教室,加快了教育现代化进程。

6、教育改革有效实施。“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公办中小学全部上收县管,教师工资统一发放,教师“医保”统筹解决。学校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教师公开考聘和调动、教职工全员聘任和竞争上岗的三个机制进一步健全。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初步完成,教育资源得到整合优化,学校办学效益明显提高。

7、多元办学逐步形成。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城南中学、海棠中学通过股份制办学,综合实力极大增强,优质初中教育不断拓展。

8、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大力推进了素质教育,认真实施了课程改革,规范了学校办学行为,狠抓了教育质量管理,义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高考成绩达到渝西地区平均水平。2005年高考升学实现了重大突破,重点上线和本科上线人数比**年分别增长3.9倍和3.5倍;职业高中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

(二)发展差距

“十五”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已基本实现,但全县教育与周边先进区县和全市教育的发展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明显差距。

1、教育发展投入不足。“十五”期间教育投入有了较大增长,但仍不能适应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高中教育发展的规模迅速扩大与学校设备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职业教育、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业务费偏低,发展专项经费严重缺乏,债务沉重且无力偿还。

2、优质教育资源不多。我县市级重点学校、示范学校所数极少,享受优质教育的学生人数只占全县在校学生总数的23.6%。中小学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根本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3、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区集中,农村教育资源相对落后,办学条件简陋。优质学校生源膨胀,薄弱学校招生萎缩;农村中小学生流向条件较好的城镇学校比较普遍。

4、教育总体水平不高。我县每万人口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低于全国和全市平均水平。中小学英语、音乐、美术学科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的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义务教育任务虽然基本完成,但离“双高”普九的标准有较大差距;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发展形势

1、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对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这要求教育必须应对新的挑战。我们应努力增强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参与竞争的能力,提升教育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2、**建设的新阶段给教育赋予了新使命。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构建起和谐发展的**经济社会,必须依靠科技和人才。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发展科技、促进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重要历史使命。这需要我们认真解决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教育的发展水平。

3、人民群众的新愿望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趋向高层次、高质量和多样化。特别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旺盛需求与学校供给不足的矛盾非常明显。这要求我们必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拓展优质教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4、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给**教育带来了新机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优化农村中小学办学资源,推进农村教育的现代化。这给我县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我们必须抓住这一重大发展机遇,全面加快教育发展,努力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十一五”时期的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县教育要在“十五”期间打下的比较坚实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理清发展的基本思路,确立科学的发展目标,制定明确的发展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的全局,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工作方针,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和人才强县战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和富民兴县做出贡献。

(二)基本思路

1、抓好战略重点——以巩固“普九”成果为重点,不断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重点,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以推进素质教育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实现重大突破——实现教育质量提高的重大突破,办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实现教育资源优化的重大突破,大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突破,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推进教育改革——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推进学校管理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整体水平。

4、创新教育发展——创新教育投入机制,促进高中教育快速发展;创新教育服务机制,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创新教育内部管理机制,促进教育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10年,构建起从学前教育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的**教育新体系;形成学校布局合理、办学体制灵活、硬件设施完善、师资队伍精良、教育特色鲜明、人文氛围浓郁的**教育新局面;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整体提升**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努力把**建设成为渝西教育强县,使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7年以上,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分类目标

——学前教育。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80%以上,学前一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97%以上,0—6岁儿童的家长及看护人员80%基本受到科学育儿教育。

——义务教育。小学入学率和年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和年巩固率均达到99%以上,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8%以上,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高质量满足社会对特殊教育的需求。

——高中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升学率达到85%以上;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学生数达到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60%左右;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结构合理,比例大体相当,实现高中阶段教育的协调发展。

——继续教育。进一步健全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网络,基本形成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远期目标

到2020年,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创办高等教育,满足社会继续教育的需求,人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面建设体系完善、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把**建设成为在全市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强县;全面构建和谐发展的**教育,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开放的学习型社会。

(四)主要任务

1、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积极争创“双高”普九县。确保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落实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资助。彻底消除校舍危房,全面改造薄弱学校,均衡教育资源,均衡学校发展,基本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进一步加强高中教育,推进普高职高协调发展

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在计划调控、布局调整、经费投入、项目安排、政策支撑等方面,坚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并重推进,协调发展。努力盘活高中阶段教育资源存量,推进公办高中的规模办学,壮大发展民办高中。高中阶段学校年招生人数达到9000人左右;每万人口高中阶段在校生达到300人以上。

3、进一步完善国民教育,推进各类教育持续发展

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实现学前教育基本满足社会需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规模保持稳定,普通高中与中职教育结构比例大体相当。农村成人教育抓好县、乡、村三级培训,适应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继续教育充分发挥普通学校、成人学校、广播电视教育、远程教育、自学考试和老年大学的作用,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需要。

4、进一步完善队伍管理,推进干部教师专业发展

不断完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管理机制,积极推进中小学校长聘任制、选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戒免制、交流制等制度,健全中小学校长考核、培训、奖励、监督等相关体系;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实行教师服务期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促进干部教师专业化发展。到2010年,全县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100%、100%和90%以上,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到80%以上,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60%左右,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达到3%以上。

5、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推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着力构建人本化、生活化、科学化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新机制,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建设,持续开展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促进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加强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增强教育科研意识,提高教育科研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效性,增强教育科研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功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进一步落实办学管理,推进公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完善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发展的办学机制,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办学为补充的办学体制。认真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鼓励和支持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优化民办学校发展环境,督促民办学校依法依规办学,促进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档次。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形成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局面。

三、实施项目和保障机制

“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九大”工程(重点项目),不断提高全县教育的总体水平;通过健全“五大”机制,确保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实施“”工程

1、高中教育发展工程

按照“高中向县城集聚”的办学思路,全面完成**一中的扩建和**二中、职教中心的迁建工程,不断改善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进一步扩大高中学校的办学规模。到2010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县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学校的比例达到85%以上,高中阶段在校学生达到2.7万人左右。

2、“双高普九”达标工程

突出教育资源均衡化,彻底改造薄弱学校,有效解决合并后的初中学校需要增加的办学条件,让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平等的义务教育。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征地559亩,新建校舍21.7万平方米以上,使全县中学生均校舍达到9.72平方米,小学生均校舍达到5.98平方米以上;中小学全部按一类标准配齐理化生实验室、自然教室、体音美设备和器材,图书资料数量达到规范化标准;完善寄宿制学校的配套设施,确保住宿生的生活质量。到2010年,学校标准化建设小学、初中达到90%以上。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确保小学和初中毕业生的合格率均达到100%。

3、优质教育拓展工程

认真实施名校发展战略,大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在“十一五”期间,将**中学建成市级示范高中并力争创建成为部级示范高中,将职教中心建成部级重点职中,将**一中、**二中建成市级重点中学。将龙岗一小、县特殊教育学校建成市级优质教育学校;并创建市级优质初中1所,县级优质初中5所、优质小学8所、优质幼儿园8所。充分发挥优质示范重点学校的龙头带动作用,形成名师支撑名校、名校滋生名生、名生促进名校的良好发展格局。

4、职业教育提高工程

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力度,合理设置面向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及培训项目,实行学历与就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教育,大量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技能型紧缺人才。集中优势资源办好职教中心,建设5个重点专业和3个重点实训基地,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生产、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的紧密结合。千方百计扩大职教招生,拓宽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渠道,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坚持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和农村初中后、高中后短期职业培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指导,开展好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直接服务县域经济建设,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5、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县中小学建设260个网络教室,实现3000个教室的远程教育资源“班班通”,使全县农村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全部建成校园网,规划保留的村小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利用**教育信息平台,继续完善**教育主干网和城域网建设工程,实现“天网”、“地网”和“人网”的联通,创建具有**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建立起覆盖全县教育系统的资源共享体系。加强教育信息化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促进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

6、贫困学生资助工程

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制困难学生的生活费,对困难女童免收作业本费,切实有效解决学生失学、辍学问题。组织好“送教下乡”、“结对帮扶”、“对口支援”活动,大力推进贫困农村学校发展。建立好扶贫助学长效机制,整合好社会捐资助学资源,坚持开展向残疾少年儿童“献爱心”活动,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确保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7、师资素质提升工程

大力实施“人才强教”战略,按照“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原则,逐步把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从学历补偿教育转到业务提高上来,创新教师培训方法,增强教师培训实效。建立和完善全县干部教师五年一轮训和县级以上骨干教师三年一轮训的制度,推行农村教师免费培训,努力提高学校干部队伍依法治教和科学管理的能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教师队伍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挥教师的创造力。大力实施名师建设“511计划”,培养造就500名县级骨干教师,100名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0名在县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校长。

8、学前教育发展工程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严格规范幼儿教育的办园行为和保教行为,严禁幼儿教育学科化、小学化和商业化,全面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大力加强示范园和中心园建设,建立和完善以社区为基础,以公办幼儿园办园为骨干和示范,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办学格局。

(二)健全“五大”机制

1、坚持教育优先的发展机制

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保证教育的优先发展。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工程,纳入全县发展战略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把教育发展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健全领导责任制,坚持和完善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听取教育工作汇报和党政领导联系学校的制度。落实相关部门的教育工作职责,增加对街镇乡(办事处)党政管理教育工作的年度考核分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教育。为教育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真正做到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发展优先规划,学校用地优先保证,教师待遇优先落实,教育改革优先实施,教育问题优先解决,为教育做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优先表彰。

2、确保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

认真落实国家、市、县关于教育投入的有关政策,按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要求,依法落实政府在教育投入中的主渠道作用。坚持义务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非义务教育实行国家、社会、个人多元化合理分担的投入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依法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和“两个比例”,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确保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各级政府每年要安排一定资金优先偿还学校发展性债务,同时通过处置闲置资产等多种形式筹措偿债资金,逐步化解教育债务。义务教育学校的杂费要全部用于补充学校公用经费不足,非义务教育学校的学费收入要用于办学支出。不得将学校收费资金用于平衡财政预算,也不得以任何形式集中学校收费资金。认真健全教育经费公告制度、统计制度和审计监督制度,严禁挤占、截留、平调、统筹和挪用教育经费,确保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3、规范学校办学的管理机制

建立与现代学校制度相适应的内部管理体制,努力实现教育管理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大力加强“校本管理”,学校要用共同的事业凝聚人,用昂扬的精神激励人,用特长的发挥使用人,用感情的注入感动人,用科学的制度规范人,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管理的效能。加强学校民主政治建设,认真落实校委会决策制度、党支部会保障监督制度、教代会审议制度和行政例会落实制度,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扎实抓好学校消防、学生宿舍和食堂管理、交通安全、食品卫生、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坚持实施《**县中小学素质教育目标管理考评方案》和《**县中小学教学质量考核表彰奖励办法》,实现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4、优化教育教学的改革机制

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县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领导管理力度,实现教育的事业权、财政权和人事权的有机统一,确保全县教育的高效运转。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培育新课改的亲和力,提高新课改的执行力,激发新课改的创造力。全面抓好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大力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卫生教育、艺术教育和愉快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全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机制,增强教育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发展计划篇5

20*年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主要目标:出生人口控制在7000人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7‰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以下,计生率达到96%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继续保持在正常值范围内,统计误差率控制在1.5%以内,各项工作评估达到省定要求,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程度进一步提高。

一、坚持“规范、聚焦、拓展”工作主基调坚持以“规范、聚焦、拓展”作为今年工作主基调,在“*”期间创造的良好环境基础上,总结经验,固本强基,分类指导,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人口计生工作的各项制度,建立、完善“五项机制”(工作新机制、宣传教育机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长效机制、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估机制、工作保障机制);进一步聚焦流动人口管理和“一项制度,四项工程”难点重点工作,做好取与舍的文章,对准目标,调整精力,抓好重点,突破难点;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牢牢抓住机遇,围绕新农村建设中心工作,坚持理论创新,坚持制度创新,坚持能力创新,坚持载体创新,按省人口计生委提出的“五个求”的要求(求统求通、求创求新、求优求好、求实求真、求位求为),开拓进取,狠抓落实。

二、加强依法行政,切实维护群众权益。深入开展便民维权活动,坚持处罚多生与奖励少生并举、限制与提倡结合,提高广大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教育和引导基层规范执法程序和行为,提高违法生育社会抚养费征收兑现率,更好地维护群众的法定生育权、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权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探索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在全面实施好“计生奖扶制度”同时,进一步完善计生公益金制度,全面落实城镇失业人员、渔农民及各种所有制企业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和法定的基本免费服务项目,在全市形成奖励、优惠、扶持、救助、保障“五位一体”的社会保障和利益导向机制,充分发挥利益导向的引导、激励作用。

三、进一步聚焦和突破重点难点工作。实行流动人口管理聚焦并进一步突破这项重点难点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及流出地的协调、联系,实行管理服务信息化,加快流动人口信息交换机制和网络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以现居住地为主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市内“一盘棋”,促进建立全省网络互联、信息互通、经费结算、共同管理、责任明确的“一盘棋”管理机制。切实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工作,强化对企业流动人口和出租房的综合管理,加强对他们的宣传,引导,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帮助他们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落实跨县(区)及县内跨乡镇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责任,进一步明确户籍地和现居住地的职责和措施,建立健全加强基础信息采集和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流动人口计生统计和考核评估等制度,切实做到责任分解履行到位,保证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经费和各项管理服务措施落实到位。

四、进一步实施并完善计生奖励扶助制度。把落实计生奖扶制度工作列入20*年度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项目,在去年全市全面推开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工作制度,按照省政府《关于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5号)有关要求,坚持“统一政策,严格控制;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直接补助,到户到人;健全机制,逐步完善;因地制宜,注重结合”的工作原则,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把好“对象确认、奖金额度、资金管理、发放、社会监督”等主要环节,确保这项“德政善举”工作圆满完成。

五、全面实施“新型生育文化工程”,促进生育文明建设。按照“大联合、大宣传、出精品”的计生宣传工作思路,努力打造新型“婚育文明”城市,拓展内容,树立特色,提高宣传教育实效性。建立和完善“协调有序、内容求实、载体创新、资源共享、群众参与、保障到位”的宣传教育新机制,加强优生优育、预防性病、艾滋病等知识的进村入户和大众媒介宣传,重点加强对农村的先进生育文化和知识宣传,继续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人口生育文化进校园”、“生育文化园区”等活动,推动先进思想、文明观念、政策法规和科学知识广泛普及。推动基层加强宣传阵地和设施建设,创新宣传教育的形式和途径,进一步发挥信息网络、各级党校讲座、新闻媒体、人口学校培训、育龄群众面对面宣传教育的作用,做深个性化、网络化、社会化、公益性宣传文章,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行为,促进生育文明建设。

六、全面实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工程”,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继续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创建、巩固活动,完善创建标准和评估办法,继续实施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项目,全面推进和规范避孕方法知情选择,进一步做好分级、规范的随访、咨询和服务,加大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力度,加强避孕药具供应和管理,提高避孕有效率,减少意外妊娠发生,探索完善避孕药具使用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继续加强计卫合作,主动融入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深入开展“送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活动,通过“三下乡”、“三查”等服务途径,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开展以生殖道感染为重点的妇女病检查及优生检测等生殖保健服务项目,促进计生技术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共同维护人口健康安全。积极参与免费婚检和艾滋病预防的宣传、咨询,加强安全套在公共服务场所放置管理工作,重视对青少年、男性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进一步加强市、县(区)计划生育指导站和乡镇中心服务站建设,规范完善“理念先进、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环境温馨”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探索建立“便民、特色、温馨、实效”与形势发展相适应的富有计生特色的技术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广大群众满意度。

七、实施“计划生育固本强基工程”,夯实基层基础。实行重心下移和关口前移,把工作任务落实到基层特别是社区(村)一级,结合建设渔农村小康示范新社区,健全基层计生组织网络,提高人员队伍素质,巩固计生公共管理服务在渔农村的地位作用,组织开展“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强镇”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示范村(居)”创建活动。采取项目带工程的方式,启动实施“基层工作规范化建设项目”,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启动实施“基层计生干部队伍建设项目”,创造条件分层、分批开展对新社区计生干部的职业化培训,对村级计生协管员推行“竞聘制、补贴制、责任制”;启动实施“经济薄弱社区/小康社区计生阵地建设项目”,抓住新农村建设机遇,争取各级财政支持,计生事业费适当补助,把基层计生宣传、服务阵地建设好。加强对基层计生协会工作的指导帮助,继续与计生协会合作,重视开展青少年的性伦理、性健康教育,实施新家庭计划“少生快富”项目,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实行生产扶持,扩大计生协会工作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充分发挥计生协会作用,指导、推动基层规范村级计划生育民主管理制度,推广建立“村两委负责、协会当骨干、群众做主人”的运行机制。计生协会以开展优秀会员、星级会员小组、先进基层协会创评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基层协会工作水平。

发展计划篇6

一、指导思想

党员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严格遵循发展党员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发展壮大党员队伍,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为目的,把保证新党员质量放在首位,适当控制数量,注重改善机构,重点发展农村基层党员,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增强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禁止突击发展党员,同时又反对关门主义的方针,把乡镇党员发展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三年计划发展党员5名左右。每年实际发展数与计划数相比较,上下浮动幅度控制在10%以内。

分布目标:2、发展农民党员3名左右。防止出现村(居)党支部三年以上不发展党员,做到基本消除村民小组无党员的现象,确保村(居)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

3、发展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党员1名左右。

4、积极探索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新路子和新方法,实现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新突破。

5、发展妇女党员2名左右;

结构目标:

1、年龄结构。在农村发展35岁以下的党员不低于发展总数的70%;在企业单位发展35岁以下的党员不低于发展总数的90%。

2、文化结构。在农村发展专科以上文化的党员不低于发展党员总数的30%;在企业单位发展专科以上文化的党员不低于发展总数的80%。

3、性别结构。发展女党员不低于发展总数的25%。其中,企业、农村、教学科研一线的女党员不低于发展女党员总数的45%。

发展计划篇7

.为加强政府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方面的职责,建立功能健全、动转高效的卫生服务体系,满足全县人民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提高健康保障水平。根据《大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大足县“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主要阐述规划期内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意图及政策取向,提出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我县“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推动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依据。1、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1.1发展现状“十五”期间,我县卫生事业快速、持续发展,一些重点领域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为“十一五”时期加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全县卫生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快速发展,改扩建面积达5.1万㎡,购进大中型医疗设备100多台件。全县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投入总量、规模,位列重庆市县级前茅,大大改善了卫生服务条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卫生应急能力有较大提高。建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医院传染病科。全县传染病发病处于较低水平,及时有效阻止了“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等重大疫情的传入,无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事件和职业中毒事故发生;艾滋病、结核病控制、“降消”项目进展顺利,效果明显;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全面建成,计划免疫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连续16年无白喉,11年无脊灰病例报告;全县孕产妇死亡率保持较低水平。——医院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医疗护理质量稳步提升。全部中心卫生院创建为“一级甲等”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创建成为“二级甲等”保健院,县中医院创建成为“二级乙等”中医院,县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医疗收入“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十五”期末,全县医疗收入药品构成控制在50%以内,县医院药品收入控制在47%,县中医院药品收入控制在46%,县妇幼保健院药品收入控制在35%。——加强行业监管,医疗市场秩序良好。在全市率先取缔医院外包科室和“院中院”。全县医疗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爱国卫生工作深入开展,成绩突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72.41%,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7.79%,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行业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创优争先活动成绩突出。县医院首批成功创建“全国百姓放心医院”;爱国卫生工作连续五年获重庆市爱国卫生目标管理优秀奖。1.2面临的形势——困难与问题。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优势不强。卫生资源总量不足,配置不合理,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卫生技术人才匮乏,总体水平不高。卫生政策落实不到位,经费严重不足。卫生事业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行政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工作基础薄弱,医疗设施条件差,人员素质低,整体服务能力不强,农民群众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健全,公共卫生工作任务还十分艰巨繁重,一些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存在流行和爆发流行的潜在威胁,艾滋病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条件差、质量不高和接种率低等问题也较为突出;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不大,一些违法行医、巫医、游医屡禁不止,不正当竞争等问题未完全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医疗费用增长过快问题还未根本解决[由网站公文大全收集整理],“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医疗行业的重点、热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亟待逐步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卫生投入严重不足,人均卫生事业经费是市人均卫生事业经费的五分之一且低于同期县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多年位列重庆市区、县市倒数第二,乡镇卫生院退休职工、农村卫生人员、卫生防疫、妇幼保健人员待遇低。——机遇与优势。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服务宗旨,全面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为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加大了卫生投入力度,实施了公共卫生保障体系、传染病急救体系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等,争取国际合作,实施了艾滋病、结核病、地方病控制等项目,为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政策和经费保障,为卫生发展创造性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卫生事业日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目标;农村卫生、疾病控制和医疗服务公平性等问题,列入了党委政府重要工作日程,全社会关心、支持卫生发展的局面初步形成;健康第一的理念已成为共识,群众更加关心个人健康,关心环境安全,出现了不同层次的卫生服务需求,为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卫生事业快速、持续发展,卫生法制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渝西精神卫生中心、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医先进县建设、爱国卫生工作等,已纳入县“十一五”规划纲要。同时卫生部门自身对卫生事业存在的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矛盾进行了深入分析,初步形成了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问题的基本思路,为今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系列机遇和优势,为“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2.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农村和城镇社区为重点,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并提高其可及性和公平性,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全县经济发展水平、适应人民健康需求和承受能力的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居民普遍享有公平、安全、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2.2基本原则——保持卫生事业平稳较快地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发展速度,又要有较好的发展质量;既要注重卫生服务的水平与效率,更要注重卫生服务的公平与和谐。——加快医疗卫生资源结构调整,从卫生工作最薄弱和人民群众最需要的环节入手,把农村和社区卫生作为发展重点,有效控制城镇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发展规模。——转变卫生发展的模式,依靠严格监督管理和提高卫生人员素质,促进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坚持以农村卫生、社区卫生、预防保健和中医药为重点,把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能力,改善服务质量,作为卫生发展的中心环节。改变单纯依靠扩大规模,购置大型设备发展的倾向。——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从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医疗卫生服务公平,使人民群众共享卫生发展成果;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将维护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反对金钱至上,不顾群众利益而盲目追求单位和个人收益。——深化卫生改革,实行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实施区域卫生发展规划,转换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2发展目标到2012年,基本建立适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民健康需求和承受能力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缩小城乡和不同人群享有卫生服务的差距,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加快建立健康保障制度,农村居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高覆盖,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国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或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不断增强卫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到2020年,建立更加规范、协调、效率的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更加适应的医疗保障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人民群众更加充分享受卫生改革发展成果,健康水平不断提取高。——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3岁;——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50/10万以内,婴儿死亡率控制在23‰以内,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25‰以内;——100万元以上设备主要配置在县级医院,严格总量控制,并实行准入制;中心卫生院主要是100万元以下设备的更新换代;乡镇卫生院重点是配置常规医疗仪器设备。——农村居民饮用清洁水达到98%。3、主要任务3.1基本建设——新建红十字会医院,面积10000㎡,计划投资1400万元;——大足县医疗康复中心10000㎡,计划投资1980万元;——新建妇幼保健院住院部,面积8000㎡,计划投资600万元、改扩建县第二人民医院医技大楼,面积8000㎡,计划投资600万元;——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面积15000㎡,计划投资600万元;农村改水改厕工程,计划投资24000万元。3.2农村卫生

达到85%以上,规范化村卫生站2012年达到50%。——卫生技术人员进一步优化。乡镇卫生院的医疗人员全部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其它卫生技术人员具备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乡村医生全部达到中专及以上学历水平。——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12年,农民参保率达到85%以上。3.3医疗服务——大足县人民医院成立老年病防治中心,设立专科门诊及病房建制,健全二级科室。开展心瓣膜置换、神经吻合、断肢再植、颅脑及胸腔内肿瘤切除、介入治疗技术等显微和大型外科手术的研究应用。——建立和完善院前急救网络体系,逐步实现“120”资源共享。——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大足县人民医院添置直线加速器、X光刀等大型设备,使治疗手段向介入和微创方面发展。大足县妇幼保健院引进腹腔镜、宫腔镜等大型医疗设备和治疗技术,提高妇女病诊疗水平。——坚持中西医结合方针,加强中医药内涵建设,发挥中医药资源优势,中医院创建“二级甲等”中医院,8所乡镇卫生院建成重庆市中医药服务示范乡镇卫生院,建成全国中医先进县。引进中药饮片加工设备和技术,建立中药饮片加工厂。协助开展全县中药材基地建设。——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方便群众、服务优质、经济实惠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龙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示范化社区卫生机构;龙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规范化社区卫生机构;在龙岗、棠香、龙水城区建立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惠民平价服务,医疗保健机构中平价病床数占总病床数的20%。3.4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初步建立政府主导,体制完善,职能明确,功能齐全,责权明晰,运转高效,信息畅通,整体联动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能够熟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整体功能居全市前列。——建立健全疫情监测网络,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治。建立覆盖全县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疫情报告管理网、卫生监测信息网,实现互连互通,资源共享;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建立起规范的传染病门诊,增强发现和诊断传染病的能力;控制霍乱、非典型肺炎、人禽流感、和乙型肝炎等的危害,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控制在150/10万以下。——抓好艾滋病、结核病控制。肺结核患者和可疑肺结核病症状者转诊率达到95%,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治疗督导覆盖率达到95%,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达到95%。——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8%以上;乙肝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到85%。巩固无白喉、脊灰病例报告成果。——全面实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计划”,健康教育普及率达到98%;——完善卫生监督网络建设。卫生监督机构延伸到全县所有乡镇,管理到村,卫生监督覆盖面达到100%,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达到95%,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达到95%以上。——实行医疗机构、人员、技术、设备准入制度,加强行业监管。3.5妇幼保健——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5%,高危妊娠管理率达到100%,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0%以上,新法接生率达到98%,高危妊娠住院分娩率达到100%;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知识普及率达到90%,节育手术并发症率控制在8/万以内。——全县0—7岁儿童管理率达到95%,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0%;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控制在2%以下,六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达到90%,五岁以下儿童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控制在5%以内,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控制在1‰以内。4、主要措施4.1强化政府职能,加大卫生投入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对卫生事业实行宏观调控,加大卫生综合执法力度,实行全行业管理。政府各部门要从保护人民健康利益的高度,把发展卫生事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给予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与配合,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卫生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保证各项卫生工作任务全面落实。全面落实卫生投入政策,保证卫生投入到位。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应随经济的不断发展逐年增加,投入的重点向卫生监督执法、疾病控制、妇幼保健、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初级卫生保健等公共卫生领域倾斜,每年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符合卫生规划的卫生建设项目和设备购置每年有计划的纳入财政专项预算;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事业补偿机制,多渠道筹集卫生资源,使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4.2实行宏观调控,整合卫生资源充分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合理调整和配置卫生资源,现有卫生资源要逐步向农村和广大群众最需要的方面倾斜,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要严格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应用、大型医疗设备等服务要素的准入制度。积极实施区域卫生规划,调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的宏观布局和功能定位,达到控制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的目的,构建层次清晰、分工合理、功能明确的卫生服务体系。4.3深化卫生改革,加快事业发展继续深化城镇和农村卫生机构改革,探索公立医疗机构和地名卫生院的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多元投资主体的民营医院和私立医院,初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并存、互补发展、有序竞争的格局,使不同所有制的医疗机构都能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作用,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继续实行院、站、所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推行责、权、利相结合的以任务目标、医技质量、精神文明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目标管理;改革乡镇卫生院管理运行机制,实行院长竞争上岗,职工全员聘用等制度。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用工制度、分配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充满活力的管理运行机制;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符合农民意愿的健康保障制度。4.4发展农村卫生,推动新农建设认真实施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巩固和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县医院、县中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建设,改善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条件。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完善医疗机构运行机制,规范医疗卫生服务行为,遏制农村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为农民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推进乡村一体化建设。认真实施乡、村医生的培训项目,加强农村基层卫生队伍建设,提高乡镇卫生院的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运行机制,探索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切实加强合作医疗基金的监管,努力扩大农民的受益面。加强政策宣传,增强健康意识、预防保健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积极引导农民自愿参加合作医疗。积极探索合作医疗对贫困农民的优惠照顾政策,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特困人群的看病就医问题。实施《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总结推广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经验,探索研究新的农村初保工作思路和方法,逐步建立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长效机制。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促进村容整洁和饮用水安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贡献。4.5完善公卫体系,保障公共安全加快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遵循整合资源、兼顾公平,明确职责、提高效能,健全体系、保障有力的原则,按照健全职能、落实责任、增强能力、提高水平、改善服务、转换机制上来,切实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要求,统筹县、乡镇两级疾病预防控制组织建设,健全运行管理机制,建立覆盖城乡、灵敏高效、快速畅通的疫情信息网络和功能完善、反应迅速、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保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落实。加大疾病控制项目实施力度,利用项目管理理念、疾病防治技术等,发挥项目作用和效益,推动全县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实验检测能力。强化乡镇、村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加强人员培训,规范服务内容,建设与疾病预防控制相适应的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要进一步加强重点疾病防治、计划免疫、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教育、卫生监测等工作,提高疾病预防控制的能力。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建立县、乡镇两级分工合理,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程序明晰,监管有力,办事高效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进一步加强卫生法制建设,全面实施已经颁布的各项卫生法规,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开展综合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医疗卫生新秩序,依法维护人民群众在食品、医疗、保健、公共卫生等方面享有的健康权益。不断加强县、乡镇两级监督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提高综合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严格执行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规,控制社会办医、售药规模。加强医疗市场的监管,整顿社会医药市场,保障人民群众就医用药安全。4.6加强医院管理,提高服务质量逐步形成医院管理长效机制,把提高医疗质量,加强科学管理,提供安全服务,控制医药费用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坚决取缔科室承包、开单提成、收受“红包”、小金库等违规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医疗药械购销活动中的商业贿赂犯罪。创新卫生服务模式,继续实行医疗信息公开制度和住院“一日清单”制度,试行按单病种收费制门诊住院治病“套餐”制,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努力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4.7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强中医药工作把中医药发展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加强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弘扬中医药的优良传统,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在重大疾病预防、应急医疗救治、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注重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促进中医与西医、中医与中药协调发展,大力实施“名院、名科、名医”和“名厂、名店、名药”战略,发展现代中药产业。4.8狠抓科技创新,优化队伍建设坚持科技兴医、人才兴卫,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作用,用科学技术推动卫生事业发展。抓好医疗卫生服务新项目、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工作,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质量。要重视医学技术交流与协作,努力把县人民医院建设重庆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基地,县级医疗保健机构成为市级机构指导单位。加大卫生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要结合农村实际,实施“十年百项”适宜技术推广计划,为广大农民提供适宜的卫生技术服务。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创新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创造力发挥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卫生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继续抓好医务工作者的继续医学教育,采取培训深造、函授自学相结合的办法,更新医学知识,提高业务素质。要集中抓好乡镇卫生院职工和乡村医生的培训学习工作,为基层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形成知荣辱、讲正气、重诚信、树新风、促和谐的医德医风,牢记为人民健康服务宗旨,自觉将行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置于人民群众的利益之中,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侵蚀,严厉打击医药购销活动中商业回扣和贿赂行为,塑造卫生系统良好的社会形象,努力建设一支思想端正、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爱岗敬业的医疗卫生队伍,为党和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4.9创新服务模式,逐步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看病难看病贵多渠道齐头并进切实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强基层和社区卫生机构建设,严格转诊转院制度,合理控制病人流向,做到小病、常见病在村、在社区就诊;严格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度,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就医选择权,加强信息沟通,增进相互理解,建立和谐医患关系;进一步优化和创新就医流程,实行人性化、个体化医疗服务,方便群众就医;大力开展优惠平价服务,使医疗机构中平价病床达到20%的比例;建立教育、制度约束、监督三者并重、惩防并举的纠风长效机制,严厉处罚医疗服务中乱收费、重复检查、大处方、开单提成和收受“红包”行为,坚决打击医疗药品、设备购销中的商业贿赂犯罪,努力维护人民健康权益。4.10规划实施、监督与评价4.10.1规划实施卫生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规划的实施,财政部门负责保障规划的正常投入,计划部门负责规划实施的协调,使规划的实施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保证规划的顺利实现。县人大依法对规划实施进行监督,县政协进行民主监督。4.10.3规划评价由县计经委、卫生局分别对不同阶段的规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研究和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规划执行中产生的问题和困难,及时调整策略和方向,推动规划实施。检查评价结果报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和县政协。

发展计划篇8

一、今后五年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全面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今后五年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审计创新为动力,以提升审计成果质量为核心,以加强审计业务管理为基础,以“人、法、技”建设为保障,全面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进一步加强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积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审计监督模式。

三、今后五年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落实修订后的审计法,全面加强审计监督。

——继续坚持以真实性为基础,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治理商业贿赂,惩治腐败,促进廉政建设。

——全面推进效益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效果,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宏观管理中的作用,注重从政策措施以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发现问题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深化改革,加强宏观管理。

四、在审计内容和审计方式上坚持“两个并重”:

——坚持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每年投入效益审计的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以专项审计调查为主要方式,以揭露严重损失浪费或效益低下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为重点,以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为主要目标,全面推进效益审计,到2011年初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效益审计方法体系。

——坚持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并重,每年开展的专项审计调查项目占整个项目的一半左右。重点调查国家政策法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重大决策的落实情况,关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国家相关政策制度的落实和完善。

五、继续着力加强三项基础工作:

——实行科学的审计管理,不断创新审计管理方式和方法,整合审计资源,促进提高审计工作层次和水平。

——着力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防范审计风险。

——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信息化环境下新的审计方式,大力开展计算机审计,积极推广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促进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栏目文章推荐

2011年审计工作计划

会计继续教育工作计划

2011年会计核算工作计划

2011年财务部出纳工作计划

2011年财务工作要点

2012年财务工作计划范文3篇

2012年银行工作计划范文

发展计划篇9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市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始之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富民强区为目标,以城市建管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突出抓好城市建设管理、壮大服务经济、发展现代农业三项重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全年辖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5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0%,同比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24亿元,同比增长7%;第二产业完成56亿元,同比增长17%;第三产业完成70亿元,同比增长18%。地方财政收入预计完成2.26亿元,同比增长30.5%,占年度预算的10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9500元,同比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5500元,同比增长21%。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克服了欧美债务危机和秋霖内涝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呈现出经济快速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服务业快速发展。2011年,区委、区政府坚持以城中村和旧城改造为重点,城乡联动,抓重点、攻难点、治乱点,深入开展“一城四创”活动,成效显著。编制完成杜桥办盈田村等18个城中村修建性详规,实施城建项目53个,完成征租地8200余亩,拆迁37万平方米。丰荫安置小区、宣化馨城小区、华山大街东段改造、东入口区域改造等20个城中村和旧城改造项目有序推进,城市拆迁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100万元,建成渭蒲路、渭蓝路生活垃圾中转站、车雷大街生活垃圾中转站等工程,改建公厕25座,购置生活垃圾收集箱40个,收集桶1000个、果皮箱2192个,城市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加大城市“八乱”整治力度,坚持常态化整治,依法拆除违章建筑1.86万平方米;将城区所有路段及绿化带纳入环境卫生管理范畴,清扫保洁面积达到340万平方米,主干道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程稳步推进,全年新增城镇居民3.6万人,城市人口规模达到40万人以上,全区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

城市服务业快速发展。2011年,区委、区政府确立了“城区国有集体企业退二进三、临街地段拆旧建新、城改项目配建商业设施、片区改造开发商业街区”的发展思路,制订了《市区服务业管理办法》和《市区城市服务业考核实施细则》,以办事处为主体,合理确定各区域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逐街整合、策划、包装服务业项目,开发商业街区。重点以鸿基实业大酒店、大润发超市、华阳时代广场、机电园等28个服务业项目为载体,大力发展城市服务业,信达南北步行街、北欧青年城等一批城市服务业项目相继建成使用,服务业的规模、档次、水平不断提升。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1980户,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实现70亿元,同比增长18%,占生产总值的46.7%,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11年,区委、区政府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保增长的重中之重,实行区级领导包联、部门领导报抓、纪检监察部门包督和周督查、旬稽查、月通报工作制度,25个(40个子项目)区级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预计完成投资1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5.6%;15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3.2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0.2%。其中农业综合开发、核桃经济林建设、渭花路建设、下吉至吝店段公路改建、河西至闫村段公路建设、310国道通往马家沟生活垃圾场道路、国家农村饮水安全、2011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渭北葡萄产业园建设、贠张村城中村改造、沋西城中村改造、盈田村二、三、四、十一组商住楼、机电园(曙光四、五组改造)、台湾大润发超市、信达南北商业街、华阳时代广场、仓程路住宅小区等20个子项目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卫生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车雷乐天聚住宅花园小区、丰荫安置小区、区廉租房建设等5个项目完成年度任务80%以上;市一院门诊综合楼、老城区拆迁安置南小区、东入口区域安置小区、市老货运站片区改造、华山大街东段改扩建、良田精神病院卫生综合服务楼、梅园新村改造项目、凤凰国际酒店、宣化馨城安置小区等9个项目完成年度计划在80%以下;盈田村城中村改造(和谐小区一期项目)、李家堡城中村改造、车雷村城中村改造(商住新区)、西南京路中段北侧旧城改造、市中心商业步行街区域综合改造、解放路中段建设工程等6个项目因土地、规划等原因还未开工建设。10个重点前期项目均已达到预定的工作阶段,其中民生景园(沋西七、八组改造)项目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4500万元。同时,全力做好中、省、市重大城建项目的征地拆迁等保障工作,辖区内大西铁路、渭河治理等中、省、市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在重大项目支撑下,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30亿元(不含经开区),占年度计划的104%,同比增长30%;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10亿元,同比增长30%;区属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70亿元,同比增长40%。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招商引资和资金争取工作取得新突破。组建了3个招商分局,创新招商引资体制,全年新签招商引资项目22个,合同引资88.97亿元,到位资金21.5亿元,占市对区下达任务的143%。编制上报争取资金项目196个,总投资22.97亿元,拟争取资金16.94亿元,其中项目专项资金4.24亿元,补助资金3.46亿元,贷款资金1.97亿元,其它资金3.16万元。目前,已落实到位项目113个,落实资金4.68亿元,其中落实项目专项资金2.11亿元,落实补助资金1.83亿元。

“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全区农业总产值预计完成42亿元,同比增长8%。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04.6万亩。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预计达到44万吨。“一村一品”工程深入推进,共发展“一村一品”示范镇7个,示范村145个(其中省级示范村55个),推进村152个;以葡萄、核桃、蔬菜、猕猴桃、冬枣、苗木花卉、奶牛、奶山羊、生猪、鸡鸽为主的十大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区葡萄面积达到16万亩、核桃11.5万亩、冬枣6.5万亩、设施蔬菜10.3万亩、香菇1000万袋。新建规模养殖小区(场)60个,全区生猪存栏55.1万头,奶牛3.3万头、奶山羊9.3万只、笼养鸡378万只、肉鸽10万对,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5.4万吨、1.2万吨、2.8万吨,畜牧业快速发展,呈现出存出两旺的特点,畜牧业产值预计达到11.7亿元,同比增长11%。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目前,全区累计培育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户,其中省级2户,直接带动农户6.7万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62个,建成农村信息服务站495个。

渭北葡萄产业园建设初现成效。先后投资1.2亿元,流转土地3000余亩,引进新、特、优品种200多个,建成5.3公里四纵三横骨架路、万米灌溉渠系、电力设施等,园区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万米葡萄长廊、5000平方米生态观光大棚、1000亩避雨设施园、200亩节水灌溉示范园,2000吨果库等项目,成功举办首届葡萄节暨第十七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渭北葡萄产业园先后被评为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综合科技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普基地、海峡两岸葡萄科技示范基地、省现代农业园区等称号,“萄宝”品牌享誉国内外。

小城镇开发快速推进。为加快小城镇开发建设,区委、区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区城镇开发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建立了以区投资开发公司为主体、多元投入的小城镇开发新机制,对15个建制镇统一规划、统一开发,推进城镇化进程。重点开发下吉镇和阳郭镇,高标准完成了下吉镇“一核心、两轴线、三大经济片区”总体规划,阳郭镇、桥南镇、故市镇、交斜镇等镇总体规划正在编制之中。完成了下吉镇慧照路仿古商业街、三贤文化广场等项目建设,启动实施了三贤首府商住楼、三贤大酒店、屈武纪念馆、阳郭镇南塬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等项目建设,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农业综合开发、区乡公路、国家安全饮水、渭北排碱清淤治理等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实施。改造渭花路、凭韩路等区乡公路38公里,解决了8万人饮水安全,排碱沟清淤140公里,新建、改造生产桥14座,新建农村沼气池200口,改造中低产田1.5万亩,农业综合生产和应灾能力显著增强。农村“清洁工程”扎实推进,落实农村清扫保洁员1100名,建成垃圾填埋坑360个,创建卫生示范镇7个,示范村44个,农村“脏、乱、差”现象明显改观。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节能降耗取得新的成绩。全年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户,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预计完成5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0%,实现销售产值47.5亿元,同比增长24.5%,产销率为89.6%。其中,中、省、市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实现产值40亿元,同比增长25%,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实现产值13亿元,同比增长16%。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全区新增非公有制企业925户,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54.6亿元。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0.35万吨和1.11万吨,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至0.9吨标煤,中心城市环境质量良好天数达到300天以上。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9500元,同比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实现5500元,同比增长21%。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政策,以台湾大润发超市等28个中心城市服务业项目为重点,大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同时,深入推进家电下乡”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直营店60户,销售家电下乡产品87191台(部),销售金额2.32亿元。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家电下乡”等工程的实施以及购物环境的改善,全区消费市场活跃,呈现出农村消费和城市消费同步增长的特点。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60亿元,同比增长25%;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同比上升5%,商品零售价格水平同比上升5.5%,物价指数高位运行。消费结构升级已成为拉动我区消费增长的最大动力。

民生工程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011年,全区共实施民生工程项目56个,总投资6.18亿元,预计完成投资5.45亿元。科技110服务、星火科技12396“大荔模式”等活动广泛开展,新技术、新品种不断引进和应用,2011年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区”称号。23个校安工程19个项目竣工,改造危漏校舍2.9万平方米,教育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官道、崇宁、阳郭三所高中进城工作顺利实施;杜桥办等10所公办幼儿园建成运营,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2%。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为1.63万人发放城市低保资金2662.45万元,为3.95万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3384.75万元,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10%,并为55780余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临时物价补贴608.6万元。城乡社区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新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24个,在城市7个社区建设了“一站式”公共服务大厅。全区新农合参合人数62.7万人,参合率达到98%以上,为13.4万参合患者报销9530万元。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药品“三统一”覆盖全区31个基层卫生院和487个村卫生室。全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2%,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90%以上,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民生苑、莲居城、惠民家园等保障性住房工程顺利实施,建成廉租房1398套7.9万平方米。城镇就业取得新的成绩。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0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9万人。人口计划执行情况良好,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秦腔现代剧《下辈子还要你当妈妈》获省第六届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平安”建设有序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2011年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但仍存在一定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实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二是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任务越来越重,建管体制不顺的矛盾突出。特别是受征地、拆迁、规划、土地等前期工作影响,城改工作推进较慢。三是现代服务业规模不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较慢。四是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财政支持经济建设的能力不足。五是投融资体制还不完善,发展环境仍需改善。六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艰巨。

二、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富民强区为目标,继续实施中心城市带动和项目支撑两大战略,全力推进中心城市建设管理、壮大服务经济、发展现代农业三项重点工作,加快推进服务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预期目标为:辖区生产总值达到180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5亿元(不含经开区),同比增长30%;区属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0亿元,同比增长30%;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53亿元(不含经开区);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67亿元,同比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5亿元,同比增长25%;外贸出口总值达到2300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000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80元,增长2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万元GDp能耗降低4%。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以中心城市建设管理为重点,大力发展城市经济

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按照“突出安置、主攻拆迁、加速城改、扩大保障”的思路,加快实施城中村改造、老城区改造和棚户区改造,全面建设宜居城市,提升城市品位。年内实施城建项目57个,总投资158亿元以上,年度计划投资49亿元以上,完成征地4000亩以上,拆迁5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建成区所有城中村修建性详规编制,启动实施园李堡村、五里铺村四组七组、八里店村、车雷村、盈田村、韩马村四组、员张村六组七组、沋西村七组八组、曙光村四组五组等1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重点推进广场南路片区、东入口片区、老货运站片区、西南京路中段北侧片区、信达广场片区、中心商业步行街6个片区改造。坚持安置先行,突出抓好丰荫安置小区、老城区安置南小区、东入口安置小区、宣化馨城安置小区、金渭御城安置小区、龙泉福苑安置小区、绿茵苑安置小区及保障小区建设,开工安置房60万平方米,竣工30万平方米,妥善安置城中村居民。制定城中村无形改造工作规范,实施6个城中村无形改造。全力做好大西高铁等中、省、市重大城建项目的征地拆迁、环境保障等工作,确保重大城建项目顺利实施。

全面改进城市管理。按照“健全机制、创新管理、扩大投入、提升品位”的思路,健全城市基层管理机制,完善城市管理规章制度,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马家沟生活垃圾渗沥液处理场,新建固定式生活垃圾中转站1座、移动压缩式生活垃圾转运站3座,开工建设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3%以上。加大城市“八乱”治理力度,重点整治城中村乱搭乱建,规范市民行为。大力实施“五化”工程,完善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居民小区、背街小巷垃圾处理点和垃圾箱;深入开展“文明卫生示范街”创建活动,抓好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除害防病、健康教育等工作,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国家卫生城市管理水平。

加快发展城市服务业。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打造国贸商厦—信达广场—恒基商业中心、仓程路—乐天大街十字新商业中心、乐天大街—民生路十字机电城商业中心、世纪贸易中心等商业圈”的要求,以扩大消费为根本要求,以城市服务业项目为载体,大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做大做强商业街区。重点实施鸿基世业大厦、乐天生态花园、海星水岸新城、信达现代商城、凤凰大厦、国贸都市花园、中心商业步行街、曙光机电园、华阳时代广场、台湾大润发超市等38个城市服务业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服务外包、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休闲、健身娱乐、中介服务等生活业,引导金融、电信、保险、信息、中介服务等要素市场快速成长,优化第三产业结构。加快稼丰物流园、渭北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农资化肥农药市场等重点商贸服务项目,新(扩)建一批农副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和大型现代超市,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商贸流通网络。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和“农超对接”工程建设,抓好农村商业网点布局调整,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扩大农村消费。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充分挖掘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不断完善航天博物馆、秀龙山、石鼓山、天留山、慧照寺等景区基础设施,以景区开发带动城镇服务业发展,推进文化旅游和城镇开发融合互动发展。2012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85亿元,同比增长18%。

(二)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带动经济快速增长

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突出抓好产业类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安排165亿元,(不含经开区),同比增长30%;区属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同比增长30%。

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2012年全区拟安排重点项目25个,总投资178.8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3.9亿元。其中:新建项目12个,总投资58.31亿元,2012年计划投资19.06亿元;续建项目13个,总投资120.57亿元,2012年计划投资24.84亿元;前期项目15个,总投资46.6亿元。其中拟列入市级重点项目17个,总投资147.6亿元,年度投资36.14亿元;其中新建项目7个,总投资45.5亿元,2012年计划投资13.8亿元;续建项目10个,总投资102亿元,2012年计划投资22.3亿元;拟列入市级重点前期项目15个,总投资46.6亿元。不断完善项目建设工作机制,落实区级领导包联重点项目工作责任制,加强重点项目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和跟踪服务,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突出抓好东入口区域安置、仓程路住宅小区、宣化馨城、信达广场改造、信达现代城一期、西南京路中段北侧低洼区改造、中心商业步行街区域改造、老货运站片区改造、贠张六组七组城中村改造、华山大街东段改扩建、凤凰综合住宅楼、华阳时代广场、梅园新村改造、民生苑小区、莲居城小区、渭北葡萄产业园16个年度投资上亿元的项目,力争完成投资40亿元以上。

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努力争取国家投资。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建设东大门的良好机遇,密切跟踪中、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建设计划,科学策划编报一批以带动经济发展为目标的产业项目、以节能降耗为目标的工业项目,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为目标的农业项目,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的社会公共事业项目。重点把项目建设和三次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以项目建设带动我区产业优化升级,增加财源,增强发展后劲。特别要在项目策划、论证、报批、衔接等前期投入上下功夫,做好项目储备,争取我区更多的项目列入中、省、市计划盘子,保证项目总量增加、质量提高、接替有序,全年力争争取项目建设资金达到3亿元以上。

扎实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坚持把招商引资与中心城市建设和三次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围绕旧城和城中村改造、城市服务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渭北葡萄产业园建设、特色旅游业发展、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开展招商引资。进一步转变招商观念,创新招商引资方法,提高招商引资质量。突出抓好创税型、科技型、环保型、产业型大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全年计划签定招商引资合同项目20个以上,合同引资50亿元以上,到位资金20亿元以上。

(三)以构建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加快发展农村经济

加快“一村一品”工程建设。稳定粮棉生产。全年粮食总产达到40万吨左右,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8万亩左右。以“一村一品”工程建设为载体,加快实施粮食增产增收工程、畜牧收入翻番工程、果业提质增效工程、百万亩蔬菜增收工程、核桃产业开发工程、农民劳动力转移和全民创业六大工程,做大、做强、做优葡萄、核桃、蔬菜、猕猴桃、冬枣、苗木花卉、奶牛、奶山羊、生猪、鸡鸽十大产业,建设特色产业带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年新培育产业大户100个,新建百亩以上示范园(基地)30个以上,葡萄、核桃、猕猴桃、设施蔬菜面积分别达到18万亩、13.7万亩、3万亩、11万亩,香菇产量达到1400万袋。抓好100万头生猪基地、5万头奶牛养殖基地、10万只奶山羊养殖基地建设,年内新建规模养殖场40个,生猪、奶牛、奶山羊、笼养鸡、肉鸽数量分别达到59万头、3.6万头、9.5万只、400万只、12万对,畜牧业产值达到13亿元,同比增长11%。

加快渭北葡萄产业园建设。按照“现代农业导向、特色小镇融合、田园风光衬托、生态景观点缀”的思路,立足第一产业用地性质、采用第二产业管理模式、附加第三产业服务功能,统筹规划、建设下吉镇和渭北葡萄产业园,把渭北葡萄产业园建成我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区。2012年流转土地500亩以上,重点建设双官路、渭阳路各纵深300米的万亩“十”字形葡萄观光带;建设“百果园”、“万花园”及道路、渠道、电力等配套设施;完成兴田物流保鲜中心果品交易大厅和综合服务大楼建设;推广园区避雨栽培和节水灌溉技术,园区避雨栽培面积达到2000亩、节水灌溉面积500亩;推行园区认证、贴标和质量追溯制度,认证绿色果品面积万亩以上;拓展开心果园认领、体验观光采摘等新兴市场,不断提高渭北葡萄产业园的知名度,把我区建成最大的优质葡萄产业生产基地。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发展优质粮油、绿色果品、生态奶畜等精深加工和商贸流通业,发展壮大一批有品牌、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推广龙头带基地、公司加农户、协会加农户的经营模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快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的宣传、包装和产地认证,提高“渭乐天”、“长寿塬”、“萄宝”等产品的知名度,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重点实施国家农村安全饮水、渭北排碱沟清淤改造、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水库除险加固、区渭河左岸仓渡至大荔交界段堤防加宽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沼气等项目,改造中低产田9000亩,治理水土流失4.82平方公里,新建农村沼气池900口,配套“一池三改”300户,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按照“城乡统筹、规划统编、项目统招、设施统建”的思路,以城司为主体,实行商业化运作,加快小城镇开发。年内编制完成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和所有建制镇镇域总体规划,在10个镇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各2处以上。重点推进下吉镇、阳郭镇、桥南镇开发建设,完成三贤首府小区一期、双官路道路改造、三贤大酒店、下吉卫生院搬迁等项目,开工建设三贤花苑小区、农资批发市场、水上乐园等项目;完成阳郭镇移民搬迁安置小区一期、二期工程,开工建设桥南镇移民搬迁安置小区。深入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年内创建3个“六有”示范镇、51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四)以优化升级工业结构为重点,加快发展工业经济

积极培育和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大力扶持骨干企业,壮大工业经济规模。突出抓好橡六胶带异地扩产、青啤异地扩产、红豆杉种植和紫杉醇原料提取等扩能改造项目建设。扶持闫村中小企业创业园建设,支持交斜镇食品加工园建设。帮助企业申报流动性贴息贷款资金,加强银企对接,积极发展小额信贷,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实施中小企业百千万发展工程,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全年计划辖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53亿元(不含经开区)。每万元GDp能耗降至0.865吨标煤,降低4%。同时,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抓好金属镁、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产品的出口,全年计划安排外贸出口总值2300万美元。

(五)以民生工程为重点,加快推进和谐建设

发展计划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为根本目标,以改善我县卫生服务环境、服务条件和服务质量为出发点,依据国家卫生事业发展政策,重点加强县、乡、村三级网络建设和基础设施设备的配置;加强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健全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落实和改善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让广大人民群众人人享有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卫生保健服务,提高全县生产、生活质量和整体健康水平。

二、规划目标

(一)基础建设

1、县、乡两级医疗卫生单位环境、条件改造完成率达100%;

2、县、乡两级基本医疗检测中小型仪器配齐率达100%,县级医疗单位基本治疗检测所需大型设备拥有率达80%以上;

3、完成临澧县卫生监督所综合办公大楼的修建和基本执法用仪器设备的添置;

4、成立临澧县120医疗急救中心;

5、修建临澧县医疗废物处置中心。

(二)卫生防病

1、主要慢性病管理率达50%;

2、计划免疫规范接种率达98%以上;

3、主要地方病患病率较“十·五”末期下降30%;

4、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人口覆盖率达100%;

5、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低于100/10万。

(三)卫生监督

1、食品卫生合格率达95%;

2、公共场所卫生合格率达95%;

3、劳动卫生监督合格率达80%;

4、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设施符合配置标准,无违法医疗卫生机构;

5、基本医疗规范管理率达98%。

(四)妇幼保健

1、婚前医学检查率达100%;

2、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均达100%,孕产妇死亡率为“0”;

3、七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达100%;

4、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0‰以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低于10‰。

(五)健康教育

1、农村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

2、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

3、人群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0%。

(六)血吸虫病防治

1、血吸虫病人、畜接受治疗率达90%以上;

2、不出现阳性钉螺;

3、不出现新发晚血病人和急性血吸虫病人。

(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80%以上。

三、主要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县委、县政府把卫生事业发展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列入政府工作目标,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支持卫生事业发展,认真落实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保障措施,积极推进全县卫生事业的快速向前发展。

(二)加强部门协作。

发展计划部门:将卫生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农村基础卫生设施建设,会同卫生部门制定并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财政部门:逐年增加卫生投入,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调整卫生支出结构,落实财政补助政策,加大对农村卫生的投入,促进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实现。

农村工作部门:把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列入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配合做好农村改水、改厕和合作医疗的实施,加强对人畜共患病的预防控制,组织开展卫生扶贫。

卫生部门:做好卫生工作的综合管理、业务指导和质量监督;加强农村卫生网络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落实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加强农村改水、改厕的规划、实施,组织新技术的交流、推广,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与监督指导。

环境保护部门:加强对污染源的监测、监督,严格监控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对饮用水源的监督管理,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提高环境质量。

水利部门:结合农村水利建设,配合做好农村改水和血防灭螺工作。

乡镇企业管理部门:督促乡、村企业加强劳动保护设施建设,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因素,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

教育部门:结合成人扫盲进行卫生常识教育;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配备健康教育师资,并将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健康教育每学期不少于10课时;搞好学校卫生,改善食堂卫生及其它卫生条件。

文化、广播电视、新闻部门:加强宣传和报道,传播卫生知识,提高农村居民的自我保健能力,宣传和引导全社会支持卫生事业的发展。

民政、人事、劳动保障、建设、药品监管、盐业管理、计划生育等部门也要根据职责,落实有关措施,支持农村卫生工作。

(三)深化卫生改革。深化卫生院内部改革,形成有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完善县、乡卫生机构的功能、布局,重点加强县级预防保健机构和农村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提高技术队伍素质,保证开展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到2010年基本完成县级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和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改造任务,达到基本设施配置标准。

(四)加强公共卫生建设。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实施农村公共卫生基本项目规划,全面落实农村公共卫生各项任务。积极防治、控制严重危害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巩固、提高计划免疫接种率,继续搞好食盐加碘和血吸虫病疫区灭螺工作,开展慢情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健全农村妇幼保健网络,加强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保证乡镇卫生院具备处理孕产妇顺产的能力、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和中心卫生院处理孕产妇难产的能力,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促进卫生县城和卫生村、镇建设。结合农村沼气生态农业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引导和组织农村改水、改厕,提高农村自来水、卫生厕所和沼气的普及率。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加大对农村医药卫生执法监督力度,加强食品卫生、职业病防治、医疗服务市场、药品及其它健康相关产品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