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健康管理市场调研报告十篇健康管理市场调研报告十篇

健康管理市场调研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1:48:43

健康管理市场调研报告篇1

   目前,我国对于富裕人群没有固定定义。因此,高端健康保险市场需求和潜力,从不同角度估算有不同的结论。有研究指出,富裕人群(也有称为高端人群)一般指年收入中个人收入在15万元左右及以上、家庭收入达到20万元左右及以上的人群,或者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按照这一标准,《中国高端人群消费研究》(慧聪网)估计,我国富裕人群数量约占总人口的2.3%,约3152万人。

   富裕人群的医疗消费特点是:(1)富裕人群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了一部分费用后,都具备承担其他一般性医疗消费的能力,其高端医疗保障需求主要解决高额医疗费用(如癌症、器官移植、植物人等特重大疾病)的报销问题。汇丰人寿2012年《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富裕人群的最大财务需求是重疾保障(93%),其次为养老保障(81%)和子女教育金储备(78%),以及补偿因疾病造成的其他经济损失。(2)在富裕人群中的一部分高净值人群,即一般指个人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等可投资资产在600万元以上的人群,这类人群,经济实力很强,不太需要单纯补偿其医疗费用,而是希望通过保险公司的资源整合和系统管理能力,购买高端健康保险及附加的个性化健康服务产品,获得量身定做的系统化、持续性的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据2012年3月胡润研究院的调查显示,中国个人资产高净值人群达270万人。(3)上述人群由于财富并不缺乏,对生活品质和质量更加重视,且具备一定的健康认知能力,但由于生活、工作和精神压力大,很多人带有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甚至处于疾病状态,因此更加注重健康管理服务。据一项调查显示,自我评价时,约50%左右的人群健康状况从“一般”到“非常不好”,其中亚健康状态为42.7%,慢性病状态为19.9%。

   根据这一需求特点,高端健康保险市场潜在规模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预测:(1)高端健康保险市场,指购买高端商业医疗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等健康保险产品的保费收入的潜力;(2)中高端健康管理服务市场,指购买包括家庭医生(或私人保健医生)、诊疗绿色通道、专家诊疗、健康体检及其他健康管理服务(如健康咨询、健康讲座、健康评估、健康监测、饮食运动管理、心理咨询与干预和慢性病管理等)费用的潜力。据汇丰人寿《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在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中,50%受访者看重医疗服务品质,其中,37%看重安排专家医生手术及治疗,90%受访者最希望在国内的知名医院接受治疗,88%受访者表示海外就医对重疾治疗有帮助;90%以上受访者认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保持良好心态、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及定期全面的深度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式。《2008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城乡居民家庭年人均医药卫生支出费用占家庭生活消费性支出比重为10.8%,假设富裕人群按个人(或家庭)年收入15万元中10.8%为医药卫生支出计,其中40%用于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及健康管理服务,即占收入的4.32%。汇丰人寿《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的结果:富裕人群愿意为医疗保障支付的保费预算为家庭平均年收入的9%左右,相比较而言,上述估算仍较为保守。

   基于前述假设,人均年健康保障保费及费用支出约6480元(包括医疗保险,主要解决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个人自费、按比例分担及超最高限额的医疗费用和其他误工费补偿问题等;疾病保险、护理保险等,主要定额补偿因疾病带来的其他费用损失。总的月均费用支出约540元),年健康保障总需求约2042亿元。其中,人均年健康管理服务费按1000元计,包括家庭医生、私人保健医生、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及其他健康服务等费用,年健康管理服务总需求约315亿元。也就是说,至少富裕人群中,这两项医疗保障需求,年市场潜在规模超过了2000亿元,而实际上,2011年商业健康保险总的保费收入只有691.72亿元,与上述预测的潜力相比,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高端健康保险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保险行业,高端健康保险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业务板块和成熟的市场。经营高端健康保险的各个保险公司,经营策略还不够清晰,产品种类还比较零散,服务人群还非常有限,保费规模和盈利能力都很小,还没有在民众中树立起良好的专业服务形象和品牌影响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目前我国的优质医疗和健康服务资源主要集中在公立医疗机构方面,市场开放度非常有限,没有形成独有的服务体系。保险公司要利用“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来建立服务平台,并获得这些服务资源,还有很多政策和运作的障碍,直接制约了保险公司开拓相关业务市场。二是保险公司对医改形势下,如何发展适宜的高端健康保险业务缺乏明确定位及一整套战略思路,且对民众健康保障需求了解不深、特点研究不够,同时,提供高端健康保险服务的专业化运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还比较弱,较难形成应有的服务品牌和营利来源。

   开拓高端健康保险市场的意义和对策

   作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商业健康保险,大力开拓高端健康保险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未涵盖的高端健康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和失能保险,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2)设计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健康保险产品和健康管理服务,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健康保障需求,促进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减少和改善疾病的发生发展。(3)利用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灵活的合作机制和“优质优价”的杠杆作用,引导高、中、低端的医疗服务资源有效利用,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益的提高。(4)丰富产品体系,提升服务能力,突出自身特色,树立专业品牌,逐步形成差异化的服务领域,促进商业健康保险持续健康发展。

   对此,商业健康保险应牢牢抓住医改契机,高度重视高端健康保险市场的开发。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深入研究医改政策,全面分析保险业在与医疗服务提供者合作、利用医疗服务资源、控制医疗风险上的政策机遇和挑战,确定开展高端健康保险业务的战略定位和经营举措。

   二是根据富裕人群健康保障需求特点,细化目标市场和服务人群,开发系列化的健康保险产品和健康管理服务计划,逐步形成涵盖健康、亚健康、疾病等健康周期,病前健康维护、病中诊疗管理、病后康复指导等全过程,既补偿医疗费用,又提供健康服务的全面健康保障产品体系。

   三是争取各地政府和主管部门支持,加大资源投入,强化与医疗机构尤其是拥有优质资源的医疗机构的战略合作,利用多种付费方式和合理补偿机制,调动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积极性,尽快搭建由“内部服务队伍——家庭医生(私人保健医生)——特色医院(科室)——着名专家”组成的服务网络平台。

健康管理市场调研报告篇2

一、强化项目建设和效果评估,确保《**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年-**年)》全面完成

1、落实责任制,完成计划项目。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和各项目实施单位应将完成第二轮公共卫生行动计划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对项目的领导和管理;及时落实项目配套资金,规范管理项目资金;协调和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问题,确保项目按期、保质完成。

2、全面开展督导和评估。以“逐项推进、逐项督导、逐项收尾、逐项评估”为原则,加强部门和单位的沟通与协作,按照实施方案对各项目开展督导,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对贴近民生的实事项目及时做好社会宣传报道。

3、启动第三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工作调研。根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重点,围绕民生重大健康问题,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组织开展本市面向2020年公共卫生重大战略项目研究,起草第三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二、强化监测和预警,确保急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有效控制在萌芽状态

4、继续贯彻《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对非典、人禽流感、流感、麻疹、霍乱、手足口病、痢疾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管理。完善传染病监测方案,不断提高传染病检测水平;加强对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等相关工作的指导与检查,加强对疫情报告的质量控制和对监测资料的分析,及时、准确、科学预警;建立疫情案例专家评审制度,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和处置的流程和要求,及时、有效处置传染病疫情和各类相关事件。

5、加强疫苗管理,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贯彻《预防接种与疫苗流通管理条例》,继续落实扩大免疫规划各项措施,加强以外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实施消除麻疹和控制乙肝工作规划;全面完成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推进温馨化服务,推动信息化管理;规范预防接种不良事件的监测、报告和处置,落实《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加大免疫规划宣传力度,积极配合教育部门落实新生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6、加强艾滋病和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强和规范艾滋病性病和结核病疫情综合监测、报告和分析。推进实施“中盖艾滋病项目”、“第五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第八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部级艾滋病防治示范区”和“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结核病示范区项目”等。推进以社区为基础的艾滋病高危人群和高危场所干预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方案、干预技术和方法,提高干预力度和覆盖面。推进免费咨询、检测和抗病毒治疗工作,规范监管等特殊场所艾滋病检测阳性结果告知制度,推进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和先天性梅毒防治的工作方案,完善对已发现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管理,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完成松江区、青浦区新增2个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建设。开展抗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和梅毒减免治疗的政策调研。做实“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工作模式,加强社区督导管理措施,落实病人属地化全程管理,巩固和提高结核病管理“五率”。继续落实肺结核病人减免治疗工作,增加减免项目。继续完成全国结核病耐药监测工作。

7、完善“长三角”区域协作,加强江浙沪传染病联合防控。探索建立江浙沪流动人口艾滋病和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患者转诊、治疗和管理工作模式,建立急性传染病相关信息通报工作机制;推进江浙沪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合作与交流,在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领导下,拟上半年举办“迎世博--传染病防控和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研讨会”。

8、落实**年**世博会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组织开展对新发和输入性传染病的监测和风险评估,加强防治技术储备;研究开展**年**世博会重点人群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开展气象和环境等与健康相关因素的监测和干预。在卫生部和市政府领导下、世界卫生组织(wHo)技术支持下,积极筹办“健康世博--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国际论坛”。

9、继续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对口支援工作。根据**市对口支援都江堰市恢复重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工作方案,定期组织本市支援都江堰的疾病预防控制专业队伍,加强对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恢复和提高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能力,明确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的防病任务,保障重建过程无大疫、无大患。

10、加强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培训、指导和督查,提高规范服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继续落实疟疾等输入性传染病、狂犬病、麻风病、寄生虫病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的防控措施。

11、切实落实学校卫生工作,加强医教结合,实现“以人为本”、“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和阶段目标,完善学校卫生工作规范,会同市教委召开“学校卫生工作会议”。积极探索儿科、儿童保健和公共卫生医师进学校工作模式,研究完善医教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推进实施“学龄儿童近视监测干预项目”、“学生肥胖群体性防治与学校健康促进项目”和“学生龋齿充填减免项目”等,开展青少年预防近视等适宜技术的调研与推广。

三、深化聚焦“一高一低”,确保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得到有效救治

12、认真贯彻《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妇幼保健工作整体水平。进一步优化孕产妇和儿童系统保健服务,加强营养指导,促进妇幼保健服务均等化。明确孕产妇和儿童全覆盖基本服务包,完善工作规范。建立高危孕产妇筛查、报告和干预工作制度,发挥市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会诊抢救中心功能,进一步规范转运网络和工作流程;开展健康教育,加强产时监护,努力降低剖宫产率;探索建立产科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提升基层医疗保健机构产科急救能力。着力开展儿童疾病综合管理,建立高危儿童筛查、监测和转诊专案管理系统;继续加强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降低致残率和新生儿死亡率。进一步完善母婴保健专项技术规范化管理,依法加强对《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加强妇幼卫生监测和信息化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13、加快推进“**市妇幼保健中心”建设。积极开展“**市妇幼保健中心”基础性工作,完成市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划转为市卫生局直属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并加挂“**市妇幼保健中心(筹)”,组织在全国范围内招聘妇幼保健管理和业务骨干,完成资源的集聚和整合。探索与市儿童医院、普陀区妇幼保健院“三位一体”资源共享的合作工作机制。

14、加强出生缺陷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继续探索婚前保健服务模式,修订《**市婚前保健工作规范》,努力提高社会公众对婚前医学检查的认识和自觉性,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开展产前筛查和诊断,贯彻落实《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和治疗质量管理。加强出生缺陷监测分析,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作调研,研究制定三级干预行动方案。

15、加强爱婴医院管理,促进母乳喂养。根据卫生部《爱婴医院监督管理指南》、《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推进实施“母乳喂养咨询室项目”,切实加强对爱婴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督导和管理。“母亲节”前后举办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千人报告会”,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

16、开展妇女常见疾病防治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根据《**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护法〉办法》开展以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为重点的防治工作。探索建立为退休和生活困难妇女进行妇科病、乳腺病筛查的长效工作机制,提供人性化、温馨化服务。

四、进一步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精神卫生工作

17、继续实施《**市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长期规划(**年-**年)》。建设20个“慢病综合防治社区支持中心”,强化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社区慢病防治管理能力,重点加强以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为重点的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完善高血压、糖尿病和肿瘤等重点慢性病社区防治技术规范,加强慢性病和伤害监测,开展伤害干预试点项目。组织开展防盲治盲项目评估,建立和完善长效工作机制。

18、落实《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年)》,根据卫生部要求制定考核评估方案,开展区县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考核评估;组织开展居民碘营养状况调研;继续做好碘盐监测和营养监测。

19、积极推进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建设。积极实施将要出台的《**市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规划(**-**年)》,适时调整和加强市和区县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增强精神卫生机构预防和社区康复功能;完成**市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加强对重性精神疾病病人治疗和管理,对登记在册病人开展危险性评估;调整贫困无业精神病人免费服药药品目录,逐步扩大覆盖面;完善精神疾病监测报告与分析;完善12320-5心理援助热线,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20、制定健康教育规划纲要,推进健康教育规范化建设。坚持“健康教育先行”理念,增强市民防病和自我保健意识及能力。积极实施“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宣传和推广《健康66条》,完善健康素养监测网络。进一步提升“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扩充咨询服务内容,逐步提供多语种服务。

21、启动实施无烟世博项目。推进控烟立法工作;率先在医疗保健机构实施场所内禁烟规定;与世博局等部门合作共同推进无烟世博,在世博展馆、机关、交通运输、宾馆、餐厅和学校等创建无烟环境;对社会公众开展“迎世博,创无烟环境”的系列宣传活动;积极筹备“无烟世博国际研讨会”。

22、开展“迎世博--全民健康教育行动”项目。组建**市名医专家健康教育志愿者团队,提升“**市民健康讲堂”水准;启动健康教育大篷车下社区活动;扩大开展卫生部城乡社区健康教育示范项目;组织开展各类卫生宣传日和健康教育周宣传活动。

六、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绩效评估工作

健康管理市场调研报告篇3

一、防控目标做好全院疫情防控工作,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督促落实并完善学院防控措施,在校相关部门指导下,做好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完善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及时掌握学院疫情防控动态,防止疫情在校园内扩散蔓延。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学院开展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和评估结果,本预案将及时进行更新。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成立“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做好此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领导小组的职责负责统一指挥、协调、管理和研究、部署全院疫情防控工作;

听取工作汇报,确定工作方案,部署防控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

负责与上级署应急救援工作;

负责与上级应急指挥系统的联络,根据疫情发应急指挥系统的联络,根据疫情发展,及时向学校汇报有关信息,汇报疫情防控展工作进展情况;

研究解决学院疫情处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四、防控措施及任务分工(一)做好值班值守。认真落实学院值班制度,做好春节和寒假期间值班值守,做到值班人员在岗、值班电话畅通,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上报。(责任部门院党办、行政办、教务办、团委)(二)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教育。面向全院师生员工,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工作群、家长群、学生群等网络渠道,及时传达有关文件精神并编发假期生活提示,开展健康教育,向学生和家长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和防控要求,提醒外出师生员工和家属按要求佩戴口罩,保持清洁卫生和充足睡眠,做好自身防护,加强体育锻炼;

引导师生员工及家属寒假期间不到人流量大的场所逗留;

要求师生员工不得前往武汉、信阳、南阳等疫情严重地区及其周边地区,避免与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人员接触;

密切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发展变化,强化院内舆情监测与引导,及时院内疫情有关信息,避免引发师生员工恐慌。(责任单位院党办、行政办、研科办、团委、辅导员)(三)了解和掌握假期师生员工动态1.了解和掌握师生员工假期去向,做好信息登记。(责任单位院党办、行政办、研科办、团委、教研室)2.掌握寒假期间在院学生情况,密切关注和监测留院学生的健康状况;

做好留院学生的晨午检工作,并做好记录;

如发现有发热、干咳、乏力等疑似症状者,及时报告至校医院;

留院学生不得随意离院。(责任单位研科办、团委、辅导员)3.加强与参加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师生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其健康状况,并通知其停止一切社会实践活动。(责任部门教务办、研科办、团委、教研室、辅导员)4.全面了解学院教职员工及其家属假期外出、亲友来访及健康情况,及时掌握动向,做到精准摸排。(责任单位院党办、行政办、教研室)5.认真统计湖北籍学生相关信息,并将信息报送学生管理部门、校医院备案。如发现有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者,第一时间报告校医院;

及时了解掌握这部分学生情况,表达学院的关心关爱,加强健康和防疫宣传教育。(责任单位教务办、研科办、团委、辅导员、)(四)加强管控大型活动。全院暂停举办大型聚集活动;

召开小型会议,参会人员应正确佩戴有效防护口罩,并做好其它防护措施,避免人员聚集引发疫情扩散。(责任单位院党办、行政办(五)做好开学前的准备工作1.通知假期返乡学生,未到开学报到时间禁止学生提前返院,已经购票或其他原因需要提前返院的,应及时调整返程安排;

凡是发烧、干咳、乏力等疑似症状者,症状消失前14日禁止返院。(责任单位研科办、团委、辅导员)2.假期期间,提醒从疫区返院教职工自觉居家健康观察14天,每天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主动向本单位报告健康状况;

对从疫区严重地方返院教职工开展追踪和医学观察、健康筛查,及时向学院校医院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工作。(责任单位院党办、行政办、教研室)3.开学前,文学院、文学馆等公共聚集空间进行卫生清扫和消毒工作。(责任单位院党办、行政办、研科办、团委、教研室、辅导员)(六)加强疫情监测和摸底排查1.开学报到时,全面开展健康状况排查,对从疫区返院的师生进行健康监测,如发现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者,要及时报告校医院并提醒做好防护措施,帮助其到就近医院接受诊断治疗。(责任单位院党办、行政办、教务办、研科办、团委、辅导员)2.建立学生晨午检、因病缺课缺勤登记与报告、隔离和复课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学生晨午检工作,及时了解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做好晨午检记录,预防和控制群体性疫情发生。(责任单位研科办、团委、辅导员)(七)做好经费和物资保障工作。根据需要,购买防护用品、洗手液、消毒剂和红外线体温计,洗手间配备洗手液,开学后向每位老师发放洗手液。(责任单位院党办、行政办)(八)做好学院门禁工作1.假期期间,外来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文学院、文学馆,学院大门落锁,教职工需佩戴口罩,现场测量体温≤37.2度后,持校园卡、身份证、学生证等有效证件进出。(责任单位院党办、行政办)2.开学后,文学院、文学馆等场所教职员工需佩戴口罩,现场测量体温≤37.2度,持校园卡、学生证等有效证件方可出入;

外来人员必须持身份证或单位证明,现场测量体温≤37.2度,登记手机、住址等有效联系方式后方可出入。(责任单位院党办、行政办)(九)及时报送疫情信息1.严格执行疫情信息逐级报告制度,按照学校防控要求建立疫情信息员制度。本科生各年级辅导员为本年级的疫情防控联络员。(责任单位院党办、行政办、研科办、团委)2.学院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如无异常情况,每天下午1600前由疫情信息员告至学院工作领导小组,1630前报送至学校归口管理部门;

如有异常情况,要迅速、妥善予以处置,按照“先口头、再书面”的程序及时、如实上报学院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归口管理部门,同时报送至河大校医院和学校总值班室。(责任单位院党办、行政办、研科办、团委)五、责任追究全院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意识,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对此次疫情重视不够、措施落实不到位、工作推进缓慢的部门和个人,启动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机制;

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部门和个人的责任。

六、善后与恢复工作疫情事件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要马上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院正常秩序,维护学院稳定。各部门、教研室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稳定师生情绪,解决实际困难;

加大学院环境整治力度,对办公室、教室、会议室、资料室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

因疫情而被治疗的师生员工,必须在恢复健康、经有关卫生部门确定没有传染性并出具有效的病愈证明后,方可复学、上班。要认真做好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受到疫情损害相关人员的善后工作,对疫情反映出的相关问题、存在的卫生隐患及有关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整改。

中小学(幼儿园)2020春季开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工作预案为做好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春季开学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工作,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省市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组织机构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市直各学校要坚决落实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做好春季开学后的疫情防控工作。

要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防控工作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领导小组要下设办公室,明确负责同志,跟踪督促领导小组决定事项,推进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要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建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专班,设置综合协调组、信息上报及舆情管控组、后勤保障组、紧急情况处置组、教育宣传组、督导检查组等,各司其责,确保政令畅通,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综合协调组要注重研究分析,部署疫情联防联控举措,统一调度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信息上报及舆情管控组负责有关信息资料的上报、网上有关涉生涉校舆情的监控、以及学校有关舆情信息的网络安全。后勤保障组负责有关疫情应急处置资金保障、应急救护物资储备、车辆调度、办公用房保障、机关(或学校)防疫消杀等工作。紧急情况处置组负责疫情发生等紧急情况的调查及应急处置等有关工作。教育宣传组负责对师生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延伸向家长普及宣传卫生健康知识。督导检查组负责督导检查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督促限时整改发现的问题,对失职失责人员进行问责。

二、制度建设(一)责任制度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一把手”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卫生工作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

(二)疫情报告制度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要按照市教育局具体工作要求,准时上报本单位疫情防控情况。如发现疑似病人应立即按规定逐级向所在地疾病控制机构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三)值班制度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要确保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制度的落实,时刻保持通讯畅通,及时上传下达有关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严肃性。

(四)晨检晨报制度学校每日早晨由专人对师生的健康状况进行观察、询问,并将其结果汇总到学校防控领导小组。

(五)住校生管理制度有住校生的单位要加强住校生管理,每天应进行晚点名,对外出晚归的学生要注意观察其健康状况。

(六)缺课缺勤登记制度各学校应指定专人做好学生缺课、教师缺勤的登记,遇有缺课人数增加或缺课者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似的病症,应立即报告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应立即派人核实缺勤原因和患病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处置。

(七)就诊登记制度学校医务室应做好学生、教师就诊登记,凡发现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接触史或症状的人员,应登记在册,及时报告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八)校园清洁制度学校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清除卫生死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要加大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全方位改善学校环境卫生条件。要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人群集中的场所进行消毒。日常的环境消毒由各学校指定专人负责,如有疑似或确诊病人,学校应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消毒。

三、学校预防措施(一)春季学期开学前,学校要采用互联网、微信、短信、电话等现代通讯方式安排工作。通过微信、家长群、学生群等渠道,与学生保持联系,进一步增强家校沟通,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引导学生特殊时期不离家、不返校。

(二)学校要配备专门人员负责采购专用体温计或红外线体温测量仪、充足的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足量的消毒剂等防控疫情专用的设备和药品。

(三)春季学期开学前,学校要对全体师生员工进行逐人全面摸排并掌握寒假期间行程,做到一个不少、一个不漏,对到过武汉等疫情高发区或接触外来人员特别是从武汉等疫区过来人员的师生员工推迟返校,确保至少居家或在指定场所医学观察14天期满后再返校。

(四)春季学期开学前,学校要高度关注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状况和情绪状况,要求全体师生员工进行每日健康监测,并根据学校要求向学校指定负责人报告,如出现可疑症状(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应主动报告学校,并及时就医。

(五)春季学期开学时,全体师生员工如无上述可疑症状,可正常返校。如有上述可疑症状,应及时报告学校,并及时就医,待疾病痊愈后再返校。

(六)春季学期开学后,学校要认真做好全体师生员工的晨检、缺课、缺勤登记。早晨入学时,应在学校门口,由专人对全体师生员工进行体温监测和登记,对出现可疑症状人员,应派专人陪同到学校隔离室诊治,并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登记在册,据实逐级上报,并拨打120送定点医院诊断,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消毒工作。师生进入教室时,应由专人进行二次体温监测和登记,完善工作的准确性和严肃性。

(七)学校根据师生数量,要提前设置若干隔离室,1000(含)人以下的设2间,1000-2000含人的设3间,2000-3000含人的设4间,3000-4000含人的设5间,4000-5000含人的设6间,5000人以上的设7间。隔离室应设在一楼,离疏散通道门口最近的地方,通风好,减少传染源在救援时的环境污染,并对隔离室每天进行常规消毒处理。隔离室要由专人管理,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八)有住校生的学校,宿舍要保持清洁及空气流通,要做好定期消毒工作。住宿期间有学生出现可疑症状的,由宿舍长或其他学生及时报告宿舍值班人员,值班人员应陪同到隔离室诊治,并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登记在册,据实逐级上报,并拨打120送定点医院诊断,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消毒工作。

(九)学生与其他师生发生近距离接触的环境中,要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尽量缩小活动范围。

(十)教育师生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抗病能力。

(十一)学校人群集中的场所教室、寝室、礼堂、食堂、图书馆、计算机房等须保持清洁及空气流通,窗户必须经常打开,尽量少用空调。

(十二)学生常触摸的物品和器械,如计算机键盘、课桌、儿童玩具等要定期消毒可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试抹或浸泡。

(十三)洗手间应备皂液,不设公用毛巾。

(十四)学校不安排大型集体活动如学术研讨会、学术考察活动、联谊活动等,一律停止春游活动,小型会议应注意场地空气流通,清洁卫生,不宜人多。关于高考等全国性统一考试问题,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办理。

(十五)学校要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减少学校感染的机会。也不组织师生外出学习参观,尤其是到疫区考察。

(十六)学校食堂或小卖部出售的食品应符合卫生要求,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同时,也应做好食品卫生、肠道传染病等预防工作,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严格落实食堂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工作时必须带口罩,做好食堂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晨、午检工作,食堂进货严格落实索证索票,不使用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或野生动物。

(十七)学校的有关防病信息,除按正常渠道上报外,不得擅自向学生、教师、家长和新闻媒体,注意正面宣传,防止师生恐慌,以维护学校稳定。

四、应急预案(一)发现疑似病人,必须在第一时间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二)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和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要加强观察,凡是有可疑病症者,要及时送医院检查治疗,对其教室、宿舍要严格消毒,严防疾病传播。家庭成员中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的要观察14天,待未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后,再回校上课班。

(三)疑似病人的诊断以政府向社会公布的定点医院诊断为准,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自行散布疫情,否则将追究责任。

(四)停课和复课的认定。各县(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及市直各学校需经市教育局会商市卫生健康部门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五)一旦停课,学校要安排好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小学学生可在家自习,学校可采用网上授课、电话辅导、布置作业等方式组织学生学习。

五、工作要求(一)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力量开展防控,把责任落实到校、具体到人,及时指导辖区内的学校做好防控工作。学校要制定春季开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工作预案,落实监测防控机制,密切关注师生健康状况,及时报送相关动态信息。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要按照全市预案,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春季开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工作预案,经本单位主要领导签字后,加盖单位公章形成pDF格式,于2月6日前报市教育局备案,邮箱。各县(市、区)教育局所辖各学校也要制定本单位春季开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工作预案,于2月6日前报本县(市、区)教育局备案。

健康管理市场调研报告篇4

最大的打击来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该办法对处方药在大众媒体的广告宣传进行明确限制;

其次是国家税务总局的红头文件:企业年广告支出超过销售额2%的部分,将不得计入成本在税前扣除;

接下来卫生部一则通报,宣告10种补钙制品不合格,铺天盖地、势头正猛的补钙广告顿时“傻脸”;

连中国消协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也分别在全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慧眼识广告”和“反误导、打虚假”广告声讨和专项治理活动,矛头直指医药广告;

当然,还有大举入侵虎视眈眈的跨国医药巨头,他们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娴熟的广告运作手段,也是中国医药企业头上一把无形的达摩利克斯之剑……

接踵而来的“晴天霹雳”,让不少习惯了靠广告求生存的中国医药企业手忙脚乱心发慌。中国医药广告,难道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

直面挑战,别无选择;全新思路,柳暗花明。中国医药广告,十大突围,势在必行!

突围之一:理性的观念回归

广告作为现代营销手段之一,越来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也愈来愈多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消费意识,这一点,中国迅猛发展的otC市场表现尤为明显。但广告不是万能的:

(一)广告的局限性。市场营销是一项系统工程,内由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广告、公关等构成小系统,外由研发、生产、服务、管理等构成大循环系统,广告只是企业营销系统中的一环,虽必不可少,又远远不够。一个企业(产品)的成功,一定是以上诸环节、诸要素协同一致发挥最佳效能的结果。把广告视为“救命草”和“万灵药”,既救不了自己,也瞒不了消费者;把所有的宝都压在广告上,更是现代营销的“广盲”。

(二)广告的诱惑性。随便注意一下媒体,特别是电视台,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医药企业挥金如土慷慨激昂的把广告(大多是粗制滥造的)往电视上“砸”,除了正常的本能的宣传需要,更重要的是“榜样”(标王效应及哈药等的成功)的诱惑性实在太强,让他们始终心存幻想。

(三)市场的幼稚性。“榜样”们之所以能一举成名(大多都比较短暂),一方面是因为医药市场本身的幼稚: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市场刚刚开始放开,其真正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营销水平和技能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是消费者自身的非理性和不成熟,极易受到广告牵引。

(四)观念的理性回归。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药市场的逐步规范和消费者科学消费意识的持续增强,对广告仍然心存非分幻想、期望靠广告轰炸征服消费者的做法会越来越没有市场;广告标王时代也会离我们愈来愈远。医药广告,呼唤也必然回归理性时代。

突围之二:严谨的市场调研

许多企业,往往习惯于自我判断,进行市场定位和广告运作时,不是建立在严谨市调和科学结论基础上,而是以自我意愿为基础,凭直觉决策,根本不考虑消费者的感受和习惯,结果往往出钱出名不出货。飞龙“伟哥”便是明证。

事实上,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习性复杂而多变,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年龄和性别都有不同的表现。安利为推广其保健品“纽崔莱",仅前期的市场调研就花费了上百万美元,足见安利对市调的重视。事实证明,科学调研越充分,离我们的目标广告市场和消费者就越近,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广告费的节省。医药企业的市场研究,一般来讲,把握以下几点:

(一)媒体接触习惯研究。通过分析消费者对媒体节目(栏目)、时段(版面)频次等的不同接触习惯,便于有针对性的加以选择。比如老年人喜爱收看(听)科普类健康类节目(报刊),是老年医药产品首要考虑的传播载体。又比如80%的消费者每天接触同一广告5次以上就产生厌烦和抗拒情绪。这些都足以引起厂商关注。

(二)购买决策影响因素研究。如今仍有不少厂家认为广告对消费者的决策影响最大,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分别有高达55%。10%和32%的人认为,别人(医生和亲朋)的意见和店员现场推荐是决定购买的主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有17.5%的消费者受到药品摆放位置及醒目度的影响。

(三)理性消费程度变化研究。记住:永远不要以为消费者是傻子。即使蒙得了一时,也终不会长久。因为,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和成熟。补钙药品便是如此:巨额投入一哄而起的补钙广告,带来的是短暂的兴旺和持续的低迷。消费者已变聪明了:其实,人体中所需的钙90%以上可以通过正常饮食和科学的饮食结构调整得以满足,绝大多数人根本不需要补钙。

(四)用药结构(习惯)发展研究。这同样影响营销决策及广告投放。有两点值得关注:1、越来越多的患者(70%)愿意到附近药店购买一般用药;2、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使心脑血管及肿瘤类调理、保养药品(含保健品)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如银杏茶、灵芝茶等。

突围之三:精准的诉求定位

广告的诉求目标是在最有限的时空里用最少的代价,展示产品最精华最核心的部分,并尽可能的让被泛滥信息所包围的受众认知、接受和信赖;尤其是在眼花缭乱的医药广告界,USp(独特的销售主张)更应该发扬光大,充分运用这一现代营销利器为产品定位一个简洁、生动、精准、利益点鲜明的广告诉求点。其要点:

(一)挖掘卖点。结合产品自身特点和消费需求总结、提炼利益点。白加黑感冒药是个经典:白天吃白片,不瞌睡;晚上吃黑片,睡得香。紧扣消费者的作息习惯和心理需求,很容易引起共鸣。同样成功的有北京降压0号的“一日一片,平稳降压”,言简意赅,把药的服法、服量、功效、精神期待全部鲜明生动的展示出来。降压之前,首先打动人心。

(二)单一诉求。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周期和阶段内,每次只诉求一个最强、最有代表性的概念或利益点,否则,其传播效应是递减的。太极“急支糖浆”的功效有很多,诉求却极其单一“咳嗽了,请用急支糖浆”,效果异常明显。同样,中华乌鸡精独特的原料和配方,造就了其对人体全面调养的神奇功效,诉求时却把它凝结于一点“调经养血",成功开启了城市女性市场,并逐渐带动其他目标市场。

(三)诚实诉求。这一点愈来愈重要。“包治百病"类的弄虚作假、故意夸大再也难以奏效。广告诉求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可信度,不仅关乎广告宣传及市场推广的成败,更关乎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企业的社会信誉和长远发展。“盖中盖"广告事件让厂家领略到了社会监督的厉害和消费者的日益成熟;三株口服液的衰败宣告了其“有病,请喝三株”的“万能广告”的彻底终结。

突围之四:独到的媒体运做

科学、独到而巧妙的媒体运做,不仅意味着节约广告经费,更能提高广告效益,获得理想的广告回报。

(一)针对性强。有的放矢,而不是漫无目的。对处方药而言,医生(执业医师)将成为主要广告诉求对象之一,专业媒体应选择医疗卫生机构订阅率及影响度最大的,如《中国医药报》、《健康报》等;大众媒体以公益广告或品牌广告加以配合。对非处方药,更应该提高甄别性和针对性,因为我们面对的媒介环境实在太繁荣昌盛、丰富多彩了,以至于在热闹非凡的电视频道(栏目)和形形色色的报刊杂志面前看花了眼迷失了方向,重复投放、胡乱投放现象比比皆是。一不小心,就要花冤枉钱。

(二)善于组合。电视、报刊、广播、网络、Dm、户外、宣传册、pop、促销品、终端展示品等,这些不同的媒体形态和促销工具,传递信息的途径、方式和作用不同;而且同一媒体形态也有不同的组合关系,如电视台的频道及节目组合;对它们的有机整合和灵活运用,将全面而深入的影响目标受众。传播效应事半功倍。

(三)集中优势。在一定的营销背景下,比如新产品上市或开拓新市场,必须学会把有限的广告费用和科学的媒介组合投入到最具代表性和战略意义的市场上,集中优势,实现局域突破和示范带动。

(四)智在创新。突破传统媒体形式和内容局限,创新媒体,其价值成倍放大,远远超越媒体本身。创新秘笈:1、信息采集。信息营销时代,离不开四通八达的完备的信息采集和加工系统。通过各种渠道随时掌控最新的媒体、市场及社会方方面面的资讯,这是创新之源。2、智慧创造。培养从浩瀚的信息库中淘金——挖掘和培育创新因子的技能,这需要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睿智的创造力。当然,也离不开知识储备和智慧感悟。也许不是一朝一夕,但必不可少。3、快速执行。机会转瞬即逝,再好的创意不能快速付诸实施,也会变得一钱不值。因为别人也在时刻盯着,伺机出击。借助中国轰轰烈烈举国申奥的大好契机,正在推广健康产品的仙尼蕾德做了一次巧妙的媒体创新:出资承印北京申奥宣传画(画面下端附有醒目的品牌及机构名称),并在奥委会考察团赴京之际张贴于北京大大小小的公共场所,创意新颖、印制精美、鲜艳醒目,组成京城一道亮丽的申奥风景线。且颇具公关价值和大家风范,对提升品牌形象也大有裨益,相信费用也不会很高,可谓“狡猾”。当然,荣昌肛泰的“公厕Ci推广系统”、汇仁的墙体广告网以及完美消胖片的菜板广告,都属经典。值得注意的是,制做精美、通俗实用的健康手册和健康光盘,正以特别而实效的媒体形式亲近每一个受众。

突破之五:扎实的终端广告

随着otC市场的逐步放开、规范以及居民医药消费习惯的转变,医药终端建设愈来愈重要。从太极、中新、三九、广药、北药等大型医药企业集团大张旗鼓组建终端连锁网络,到以华联超市为代表的商业巨头异军突起涉足医药零售业,再到众多民营资本的蠢蠢欲动,医药终端争夺战愈演愈烈。这也是未来医药市场的主阵地。然而,对于医药销售而言,仅有资本垄断是远远不够的。最关键的还是扎扎实实的“精耕细作”,建设终端。这也是最为直接、实惠的广告表现。

(一)生动化建设。生动化是终端包装展示的形象指标描述。通过充足数量和形式多样的终端宣传展示品:灯箱、条幅、Kt板、立牌、挂画、吊旗、pop、台卡(历)、招贴画、笔记本、圆珠笔、测量仪等等,充分包装和生动展示零售终端形象。既是广告的最基层,也是最深处。要点:1、协调、美观。2、保持整洁。3、及时更新。脑白金的终端生动化建设,值得借鉴。

(二)店员培训。这一项一定要做。优势联动医药零售系统监测结果表明:店员服务态度及导购技巧对消费者的现场购买决策影响度高达37%。足以引起高度重视。抽出一定比例(5-10%)的广告经费对店员(含促销员)进行系统的销售培训,内容包括:企业概况、产品功效及卖点、服务态度及礼仪规范、产品摆放及终端布置、市场反馈及简单投诉处理等。加上与店员建立良性合作关系的沟通工作。这实际上是对销售系统内部的超值投资和广而告之。作用不容小觑。

(三)终端促销。医院、药店、超市、连锁店等零售终端,是药品销售的最后一环,也是至关重要的“临门一脚”。成功的终端促销,有效促进顾客与销售人员的面对面沟通,加强顾客对产品的认识和了解,不仅直接促进销量;而且便于展示企业形象。可以说,终端促销是一种特殊而有效的广告形式。康富来“脑灵通”的表现就相当突出。注意点:1、把握时机。不同的促销时机,其效应是远远不同的。新品上市、重大节日、市场升(降)温、竞品异常,务必把握。2、准备充分。促销最忌无准备上阵、仓促作战,宁缺毋滥。3、加强监控。失去控制和监管的促销,不仅效率低下,浪费人才物,而且容易损害产品及品牌形象,打击士气。4、坚持不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计划性和坚持性,难成气候。

(四)制度建设。从长远看,扎实的终端广告工作,亦是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掌握了终端,也就掌握了市场主动权。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在实践中加强和推进此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并纳入日常化、长期化工作轨道,培养全员终端意识。

突破之六:创新的广告战略

广告战略是指导企业广告行为的理念和策略。面临当前医药市场营销环境和消费心理(习惯)的重大变革,广告战略也必然作出相应的创新与调整。

(一)观念创新。1、广告的目的不单纯是推销药品,更是为消费者提供健康资讯和健康服务。企业通过对产品使用价值、延伸价值和附加价值的宣传、推广,达到让消费者认知和接受的目的,并通过满足消费者的健康(包括心理)需求,得以实现产品销售,赢得合理利润。三九医药的“健康就是幸福",北大维信的“心系人类健康"等,都是这种理念倾向。2、消费者是朋友。要尽可能的为朋友解决各种健康问题,甚至包括与产品无关的生活问题。这恰是培养未来消费忠诚度和品牌内涵的“秘密武器"。国家第一个减肥药曲美,在医药行业首次推出“五星级服务"的理念和举措,并把服务延伸至对消费者差旅服务需求的关照,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

(二)形式创新。1、“一对一"沟通。消费者的个性化便利化需求日益凸现,企业应敏锐把握这一趋势,善于借助Dm、免费电话、互联网、现场促销等工具和手段,创造“一对一"沟通模型,满足“一对一"消费需求。三九和曲美通过开通健康网站,实现了与消费者更直接、便利和互动性的交流与对话;上海一些医疗机构推出的“健康包”(为居民量身定做的常用医药保健品的组合)活动,也深受青睐。2、公益(关)广告。这是一条愈走愈宽的广告康庄大道。王婆卖瓜式的广告叫卖路子越来越窄,消费者更愿意接受推广、普及健康的公益(关)类广告。这正是医药广告的机会:通过义诊、科普、捐赠等社会性、公益性的形式传播健康知识和产品信息,倡导文明健康观念、弘扬良好社会风尚,进而引导消费观念、影响消费选择。既是医药企业"曲线广告"之选,也是最具亲和力和渗透力的广告上策。中远威“溶栓胶囊"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当然,这里面也包含危机公关的内容。这是一个警示!一方面因为药品关乎人类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医药销售离消费者距离越来越近,社会参与和监督的程度越来越高。这对消费者毫无疑问是加强保护。医药企业则必须强化和提高危机公关意识,因为各种各样的危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千万不能因小失大。这是需要从战略上重视和把握的。

3、内容创新。打开电视,缺乏新意、粗制滥造的医药广告充斥屏幕。据调查:60%的观众对医药广告内容表示不满。这足以引起厂商重视。医药广告的内容创新势在必行。创意新颖、内容丰厚、制作精良的广告片不仅能高效传播广告讯息,且能给观众带来视听享受和心灵愉悦。与其拿粗制滥造的广告在屏幕上狂轰烂炸,还不如下功夫拍一支真正赏心悦目的好广告。精品医药广告,等待花开。 突破之七:实效的广告

营销大环境的变革,也在医药广告主和广告商之间发生作用。过去许多简单、粗放或关系性的广告操作模式正面临最严峻的挑战。大部分医药企业开始重新考验、面试和选择广告服务商,他们对广告商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实效的要求。缺乏专业及实力支撑的广告商,正面临被淘汰的危机。在这个几乎是单向选择的游戏里,实力、实效是规则。以下是几种代表性趋势:

(一)分块型。在广告运动的每个环节,如市调、设计、媒介、企划、制作等,分别选择本领域最强或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公司合作。要求广告公司专业、专注、享有声誉,还要适合公司的费用计划、合作理念及方式等。这样,形成医药企业与广告公司之间的“广告分块衔接"模式。适用于大型医药企业(集团)或对广告实施精细化运做的中小医药企业。优点显而易见,缺点是可能增加沟通成本和广告成本。

(二)综合型。较适用于中小型医药企业。选择一家实力型、综合型或网络型(有完善的内设机构或外部协作网络)公司全面广告,提供全程广告服务。优点是便于沟通、节约成本,缺点是可能产生局限性和排他性。

(三)捆绑协作型。对于开发新产品市场或异地陌生市场的医药企业,与既是广告服务商又做产品销售的公司捆绑合作,是一条值得探索和尝试的新路子。这样的医药企业多是中小或新兴的,通过与对方双层关联双重身份的协作,有利于转移广告风险加快市场开发进程。目前此模式已逐渐盛行。

(四)全面转嫁型。最适应于缺乏资金和市场开发能力的内地特别是西部医药企业。把广告和营销甚至品牌全部委托、转嫁给有实力和能力的广告行销公司,自己只负责研发和生产。有利于发挥企业自然资源优势和科研、生产优势,提高市场营销的专业性,安全、有效转嫁市场风险,缓解资金瓶颈。缺点是容易受制于人。总体上应该利大于弊。北京康赛德集团正在对云南几家药厂实施品牌统一和广告、销售一体化,且已初见成效。

突破之八:高效的广告管理

常常听到广告主无比经典的感慨:我知道有一半的广告费浪费了,但我不知道浪费在哪儿。事实上,这浪费掉的一半的大半就是广告管理。据北京优势联动调查显示:有72.4%(是所有行业广告里面比例最高的)的医药企业在投放广告时随意性较强,鲜有科学、系统和高效的广告计划或管理。即使有,也是想当然、拍脑门的时候多。以至于往往因小失大,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损失。广告管理是统领整个广告工作的规范保障和灵魂指导。失去灵魂保障的广告,能不盲目和偏离?广告管理五部曲:

(一)精研资讯,科学计划。市场愈来愈复杂,消费者越来越聪明,拍脑子定计划,最终头痛的往往是自己。在充分占有和精细研究第一手市场材料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制订严谨、科学、行之有效的广告计划(短期、中期、长期),是每一个企业(尤其是医药企业)打好广告战的基础和前提。原则有三:1、务实性。尊重市场、尊重事实。2、可控性。很多计划的失败,在于不能有效控制实施。3、前瞻性。很大程度上是对未来的判断和预测。这需要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大胆、睿智的市场远见。

(二)细化分解,重于执行。计划贵在执行,分解的越细,责权越明确,实施的难度越小,成功的可能性越大。扬森的样品摆放管理细化到摆放位置、高度和角度的具体数字。红桃K的广告管理已分解到乡镇级。以小见大,以小搏大。这也是他们的竞争砝码。关键点:1、责任人制度。实际工作中,多头插手、互相推诿的事最为常见。也是影响执行效率的一大因素。最简洁明了的解决办法就是责权对等、明确到人,签定责任书,形成责任人制度。2、组织体系建设。包含两个方面:纵向的广告执行体系(垂直或扁平),横向的职能部门体系。两者的有机配合和协作,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3、常抓不懈。终端广告工作的琐碎、繁杂和频繁,往往导致人的懈怠和漫不经心,这是广告管理的大忌。培养常抓不懈的耐心、热忱和责任感,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磨砺。

(三)严格监督,奖惩分明。监控是广告计划顺利实施的制度保障,也是信息反馈和评估实施的基础和主要途径。没有严格的监控和奖惩,广告计划和管理往往流于程式化、表面化和空泛化。方法:1、表格化。运用多样化的表格对广告进展状况和实施效果进行监控和动态管理,简单、清楚、一目了然。既使用于内部,又可用于对广告商的监管。2、民主评审。每一项工作结束,都坚持自主汇报和互相监督、民主评审相结合,保证评审工作的客观、公正。3、复查制度。每一笔广告合同和广告业务,都由本部门非经手人或/和其他部门(如销售或财务)进行市场价格核实、复查。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广告费流失。必要时可单独成立核查机构。4、激励机制。奖惩分明,旨在扶正祛邪,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与发展环境。恰到好处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同样是鼓舞士气、激励上进。

(四)及时调整,速度制胜。市场营销环境的复杂性和广告活动本身的可变性,决定了广告管理的动态性和速度性。惟有处变不惊,沉着迎战,快速反应,及时调整,能占领主动,立于不败之地。要点:1、动态意识。计划既要指导广告活动,又要适应市场变化。因为市场是动态的。树立动态意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市场和广告,并非只是一句口号。2、快速反应系统。从组织架构和作风、效率上适应、对付各种变化和突发事件,亦是企业组织灵活性、高效性和适应性的突出体现。3、实事求是。假若对消费者利益造成损害,千万不要对消费者说谎。坦率、真诚或许才是消费者愿意看到的最好的态度,也是你快速尽可能挽回损失的最佳选择。4、积极调整。仅仅停留在嘴上或观望是远远不够的,以最快的速度拿出实质性的调整方案。甚至牺牲局部的暂时的利益。行动、内容、诚意才是最重要的。“康泰克"和“三九感冒灵"截然不同的市场反应,正是生动的案例。

(五)务实评估,勇于改进。对广告实施状况进行科学、严谨、务实的效果(益)评估,是广告管理工作的终点,也是改进工作,增进效益(率)的起点。没有评估,管理缺乏目标和检验;只有评估,没有吸纳、改进,评估也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突破之九:睿智的广告投资

广告有消费和投资两种“玩法"。遗憾的是,我们往往忽略了后者。广告投资,不是简单化的投机和时尚,而是市场化的睿智和策略。

(一)目的、意义。把广告消费转化为广告投资,追求投资双方的良性互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操作。

(二)投资形式。1、媒体。投资媒体,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且效应是持续的、长久的,具有极大的渗透性和影响力。三九投资《新周刊》,不仅做火了濒临停刊的杂志,替广东新闻出版局解了困,而且成为品牌塑造和产品推广的绝佳舞台;更为高超的是,三九由此延伸出一项新的文化产业,培育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样具有战略眼光的是联邦制药入注《新经济》,亦初见成效。曲美则与搜狐合作,推出专门传播健康资讯和提供健康服务的“健康网站"。另外,哈慈等医疗企业也都成立或组建了自己的媒介运营机构,作为媒介投资、经营和自用的平台。2、福利事业。通过公益(关)活动带动产品(品牌)形象传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实际上是社会营销的范畴。比如在大学设立奖学金,既能笼络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又在未来的意见领袖和社会精英中有效的传播了品牌形象。另外,在医院、科研单位、敬老院、妇幼中心、大型社区等建立“健康基金",捐赠药品或医疗器械等,也是奉献社会、赢取民心的一大法宝。这方面的例子倒也不少,但大都力度不够,缺乏诚心,未形成优势和影响。尚有巨大开发潜力。(3)广告服务商。成熟的广告主注重与广告服务商建立深层次的合作关系,但仅有业务关系有时侯是很“脆弱"的。所以,成熟而聪明的广告主可进一步去投资广告服务,变成股权关系,这种以股权为纽带的互动式合作,至少有四点明显优势:a、便于沟通,提高效率;B、相对节约成本;C、克服广告陷阱,有效提高广告服务质量;D、广告、销售协同作战,加速市场进程;e、可联合运营广告资源。

突破之十:长远的品牌塑造

医药体制的深化改革,把医药产业推上了轰然而至的市场化轨道,医药品牌时代骤然来临。对医药企业来说,所有的成为资源和优势企业都将归结为“品牌”,品牌成为企业外在形象和内在灵魂的载体,亦是医药企业未来核心竞争力的突出表现。品牌经营和品牌消费构成未来医药市场营销两大主题。一个不注重品牌塑造的企业,不会久远。品牌塑造的方法、步骤及策略有许多,试举三例:

(一)挖掘优势资源。企业的资源优势不同。塑造品牌形象,首先从挖掘自己的资源优势入手,为品牌塑造找到支撑点和突破口。1、资本。太极集团通过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和资本运营,在业界凸现了“实力雄厚、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2、技术。三生制药通过对生物基因技术的开发应用,树立了高科技兴企的品牌形象。3、产品。“汇仁肾宝”和“康必得”的成功市场推广,带动了“汇仁"、“恒利”品牌形象的崛起;广药集团则正通过整合“潘高寿”、“敬修堂”等旗下众多传统名牌产品,集中打响“广药"这一统一品牌。

健康管理市场调研报告篇5

一、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总体目标,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全方位的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全面推进我局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积极营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传播健康信息,增强人们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导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组织各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组织和网络,针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倡导健康的公共政策和支持性环境,普及健康知识,增强健康意识,提高保健能力,养成良好健康行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以上。各项健康教育工作指标达到国家卫生城市考核标准。

三、实施范围

局属各单位

四、职责任务

*、局办公室负责制订全局健康教育计划,落实健康教育工作任务,协调解决健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有专人负责管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活动记录、有总结、有评价、有文字资料档案。

*、设置卫生宣传栏、宣传橱窗等,定期健康信息。

*、结合本单位干部职工的岗位责任和卫生保健需求,为干部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开展各种卫生知识培训、讲座、活动,提高单位干部职工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

*、局妇工小组负责全体女干部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市场规范科负责烟草广告管理,建成区内不允许有烟草广告和变相烟草广告,配合市场服务中心对农贸市场经营者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区个协与各工商所负责指导对辖区内个体工商户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积极开展无烟单位、卫生先进单位的创建活动。

五、工作(更多精彩文章来自步骤

(一)准备阶段(*年*—*月)

*、建立健康教育工作协调小组,制定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健康教育管理组织,确定健康教育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

*、分发居民健康教育手册。

*、开展爱国卫生月除四害宣传活动。

*、组织学习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明确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的、要求和具体任务指标。

(二)实施阶段(*年*—*年*月)

*、设立黑板报、宣传栏等,按照要求定期更换健康教育资料。在分局内外网络平台设立宣传栏,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宣传。

*、发放居民健康教育手册,全面启动健康教育行动。组织对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情况进行分片、分行业督查。开展健康教育知识测试。

*、全面开展禁烟工作,制定禁烟制度,公共场所设置醒目的禁烟标志。组织对各单位禁烟工作和禁烟标志进行检查,开展无烟单位评选。

*、规范健康教育资料,完成*年度健康档案整理。

*、迎接省市区三级爱卫办对创卫工作进行暗访调研。

(三)总结提高迎检阶段(*年*—*月)

*、根据上级调研反馈意见,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

*、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评审。

*、开展干部职工健康知识知晓率、卫生行为形成率调查,对达不到要求的单位限期整改。

*、对各单位健康教育工作资料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做好规范整理、归档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彻底整改。

*、做好迎接全国爱卫办对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及健康教育工作的检查考核准备工作。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网络建设。按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要求,建立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形成领导重视,一级抓一级,人人参与的局面。

(二)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按照健康教育工作目标要求,建立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把健康教育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内容。统筹安排,量化细化工作指标,落实人、财、物,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大工作力度、营造创建氛围。要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针对本单位各自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阵地和宣传渠道,定期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活动,使干部职工卫生和保健能力、卫生知识水平和健康素质达到创卫目标要求。

健康管理市场调研报告篇6

关键词:保健食品;监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0-0175-03

《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二条中规定:“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保健品是介于普通食品和药品之间的具有一定功能的食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防未病”的意识逐渐增强;此外,长期的快节奏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亚健康以及老龄化加剧进一步增强人们的保健意识,促使我国保健品市场迅速发展,但目前我国的保健食品市场鱼龙混杂,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生产和监管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保健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保健食品行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1我国保健食品的现状与问题

20世纪80年代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开始兴起,当时配套的专门针对保健食品行业的法律法规还未出台,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无异,并未被区别对待。直到1995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下称《食品卫生法》),首次确立了保健食品的法律地位。随后,在此基础上国家又出台了《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之后的十多年里,卫生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使中国的保健食品逐步走上了一条规范发展的道路。但是现有的法律法规并不能够很好地规范保健食品行业,现阶段我国的保健食品行业仍然很多问题,保健食品行业的乱象一直被诟病。

1.1企业“多、小、弱”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截止2013年底,国内共有保健食品生产企业2616家。我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数量经历了“两增、一降”,20世纪初年保健食品行业在我国迅速发展,开始大约有3000多家生产企业;1995年至1997年国家对保健食品行业进行整顿,企业数量下降到1000多家;随着《食品安全法》、《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出台,保健食品行业逐渐步入正轨,同时由于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保健食品行业又迎来了发展机遇,企业数量又开始逐步增加。虽然我国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比较多,但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调研数据显示2012年到2013年我国保健食品企业规模在5千万元到5亿元区间数量最多。相比国外发达国家的保健食品企业,我国的保健食品行业整体还处于初级阶段,企业的规模小,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弱。目前,国际上保健食品主要有三代,我国的保健食主要集中在第一代和第二代,第三代产品很少。研发能力弱、创新不足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

1.2产品同质化严重

从1996年到2014年底卫生部和CFDa批准的保健食品数量近15000个,其中国产保健食品14000多个,进口保健食品700多个。图1为1996年至2014年国家批准的保健食品数量。从2007年之后,获批的保健食品数量持续增加。图2为我国保健食品功能分布情况,目前申报批准的保健食品的功能主要集中在增强免疫力、营养补充剂、辅助降血脂、缓解体力疲劳、辅助降血糖、通便这六大类,其中增强免疫力的保健食品约占20%,营养补充剂类约占15.5%,六大类保健食品占批准产品的60%以上。目前,我国拥有巨大的保健食品市场需求,但是市场上现有的保健食品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现有产品的功能过于集中,仅补钙产品就有1400多种,产品同质化严重。

1.3类保健食品无人监管

类保健品食品是指具有一定保健功能但未取得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的普通食品。这些产品有两大类:一类是将已被证实的并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的物品作为主要原料,加工制得的类保健品。这种类保健食品大多以中药材为原料,可能会保持药材原有形态,也可能以片剂胶囊等剂型呈现。另一类是在普通食品中辅助添加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具有一定功效的物品的类保健品。如维生素饮料,养生酒等产品。这些类保健食品因含有已知对人体机能有特别功效的原料成分并且这些成分的功效已经被科学认证和广泛认可,这些产品未获得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加之企业不主动声称具有保健功能,因而这些产品游离在保健食品监管范围之外,也很容易被不法商家利用,使得类保健食品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

1.4保健食品虚假宣传严重

根据CFDa统计,2013年违法的保健食品广告共计28903件,可见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的现象仍然普遍。保健食品企业为牟取暴利,夸大功效,虚假宣传,误导欺骗消费者。常见的形式有:(1)擅自捏造的批准文号,将普通食品冒充保健品销售,不法商家将根本没有保健功能的普通食品或者类保健食品的包装上擅自印刷“蓝帽子”和虚假的批准文号,将产品宣传为保健食品;(2)虚假宣传,宣传保健食品具有预防治疗某种疾病,暗示消费者该产品能够替代药品,无副作用;(3)擅自修改说明书和标签,擅自扩大保健食品的功效,扩大适用人群,例如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葡萄籽胶囊,不适宜人群有少年儿童、孕产妇、乳母以及慢性腹泻患者,但市场上的一些该类产品并没有明确表明不适宜人群。保健食品行业虚假宣传的乱象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

1.5非法生产经营

保健食品是具有一定功效的食品,但不能以治疗为目的,不能代替药品。关于保健品的功效的效果到底应该有多大,并没有相关明确的规定,因而这个功效也是因人而异的。但是,现实中的一些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为突出产品的功效,违法在保健食品中添加化学药物,如在减肥类产品中非法添加西布曲明、酚酞等,在抗疲劳产品中非法添加枸橼酸西地那非、他达那非等;在辅助降血糖产品中非法添加苯乙双胍、格列本脲等,对消费者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此外,一些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并没有达到《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除了生产环节,保健食品的经营环节也存在问题。由于老年人是保健食品的主要消费人群之一,不法商家通过“免费义诊”、“免费赠送”、“专家坐诊”等形式骗取信任,从而诱导老年消费者购买其产品。

2保健食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淘汰和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

造成保健食品企业“多、小、弱”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国内巨大的保健食品的市场需求,促使了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迅速发展。但是对于违法生产经营的企业处罚力度过小,对于不合格的保健食品,监管部门只是做下架、停止销售、罚款处理,对违法广告也仅仅是做停播、停止刊登宣传、罚款处理,违法成本低,不足以威慑不法分子,无法淘汰落后的企业。第二,缺乏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保健食品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保健食品的开发需要及时地响应市场的最新需求,企业根据未来市场需求研发新功能产品。研发新功能产品可能面临失败,没有健全的创新激励政策和补偿机制,企业面对新的市场只能望而却步;如果新功能产品研发成功,但是在注册审批时由于缺少对新功能的评价标准,这些新功能产品也很难获得批准。由于创新机制不健全,不能够激励企业研发创新,企业往往选择生产风险小、收益快的产品从而导致了保健食品同质化严重。

2.2监管法规体系不完善

首先,保健食品的概念界定不够清晰。长期以来,药食同源和食疗养生的观念深入人心,保健食品作为介于普通食品和药品之间的产品,相比药品,保健食品的原料来源更加多样化。保健食品的定义仅仅局限在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对于同样具有保健功效但未申请的批准文号的类保健食品未在监管范围,使得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处于两难境地。对于类保健食品的监管,当类保健食品以保健食品的名义宣传销售时,就构成了违法。法律法规中对假药、劣药有明确的规定,但对于“假保健食品”“劣保健食品”却没有说明,由于这些类保健食品没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不属于保健食品,不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监督范围内,导致无法可依,纵容了违法行为。其次,保健食品行业缺乏完整的法律体系。从保健食品的注册审批、生产、流通、产品召回、上市后再评价等各环节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自从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出台以后,之前与保健食品相关的政策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已经失效。现有的关于保健食品的政策大多都是试行政策,如2005年的《保健品注册管理条例(试行)》。现有的法律规范对保健食品的新功能、新原料、上市后评价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较多环节的法律法规的空缺对保健食品的监管和行业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2.3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缺乏职业道德

在保健品行业,生产经营者制假售假,夸大宣传,欺诈消费者等现象屡见不鲜。在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的情况下,生产经营者为了追逐利益,无视法律法规,挑战道德底线,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安全。部分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缺乏职业道德,不但没有为消费者提供合格的产品,反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添加违禁的化学药物,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破坏了整个市场秩序,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如果生产企业缺乏职业道德,没有树立起社会责任感,仍然知法犯法,钻法律漏洞,那么就无法从源头保障保健食品的安全。保健食品的销售单位或个人在缺乏职业道德的情况下过度推销产品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2.4多头监管,职责不明确

保健食品广告虚假夸大宣传严重,这是很多消费者一直反映的问题,监管部门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并没有通过执法降低违法广告的数量,虚假广告仍然层出不穷。保健食品企业广告首先要经过省级药监部门的审批,获得保健食品广告的批准文号后,广告食品的监管和违法广告的查处则由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分负责,这种多头监管导致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工作衔接存在障碍,难以形成有效的保健食品广告监管机制。此外,一些地方媒体,追求眼前利益,擅自播放刊登没有取得药监部门批准的广告,这无疑助长了违法商家的嚣张气焰。

3对我国保健食品监管的建议

3.1建立健全的淘汰和创新机制

保健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有序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创新激励机制。对于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的保健食品企业应该加大处罚力度,责令其召回不合格的,并对不合格产品和生产企业进行公示警告,情节严重的应该吊销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和企业的生产经营许可证,淘汰落后违法的企业,整顿行业秩序,净化行业环境。同时,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保健食品的创新。资金方面,应该对企业的研发经费给予税收减免,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建立保健食品行业的风险基金,为提升我国保健食品的研发技术水平提供基础;技术方面,建立保健食品技术信息平台,加强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对原料、研发技术、检验方法、安全性评价指标、审批标准、人体试食试验等方面加强沟通,不断优化标准和程序;法规方面,应该鼓励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研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针对新功能或新原料的保健食品采取特殊的注册审批制度,在产品研发期间企业可与监管审批部门进行技术交流,加快新功能产品的上市。

3.2加快完善和出台保健食品政策

现有的关于保健食品的政策大多都是试行政策,仅仅依靠这对保健食品的监管和行业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可见我国的保健食品的监管政策还亟需完善。需要进一步明确保健食品的定义和范围,将类保健食品纳入到监管范畴;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细化生产经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加快保健食品召回制度的出台,加大违法处罚力度,建立违法企业黑名单;加强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的管理,指导消费者合理使用;对于明确各监管部门的职责,避免陷入无法可依,无人监管的尴尬局面;在监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优化审批制度,可以借鉴美国对膳食补充剂的监管经验,对我国的营养补充剂采用备案制管理。对于保健食品还可以划分不同的安全等级和技术水平,对于安全等级高,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产品实施备案制管理,提高审批效率。

3.3建立一体化的网络监督平台

我国保健食品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针对现阶段的各种乱象,需要全员参与各环节的监管,建议建立以行政区域为单位,覆盖全国,涵盖从行政许可到市场监督高效联动的一体化监管体系,才能保障保健食品行业有序发展。目前,保健食品在注册审评环节已经依托互联网建立了高效、公开、便民的信息化系统。但“重审批”的这种模式还不能有效监管整个保健食品市场,亟需建立覆盖保健食品注册审批、原料采购、生产、流通、销售、产品召回、上市后再评价、监督管理、营养健康教育和群众监督举报等各环节的一体化网络监督平台,这样有利于增加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也能够充分调动群众监督力量,提升监管力度和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规范和约束企业的行为,促进保健食品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3.4加强保健食品知识的宣传教育

保健食品是不能够替代药品的,但不乏消费者缺乏保健食品的常识,误以为保健食品是绝对安全的,可以替代药品。建议监管部门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普及保健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维权知识,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保健食品的时要仔细阅读标签和说明书,是否有国家批准文号,注意用法用量、适宜人群、禁忌,要到正规的地方购买,并索要发票,作为维权的凭证。消费者还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查看所购买的保健食品是否获得国家批准,一旦发现所购买的产品存在问题,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赵洪静,徐琨,白鸿.中国保健食品注册管理概况[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7,(05).

[2]刘跃红,徐艳钢,张文学.我国保健食品现状及监管分析[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3,(02).

健康管理市场调研报告篇7

9月21日,健康元药业集团在深圳召开新闻会,董事长朱保国正式宣布健康元将进军直销业。健康元为何要在这个时刻进军直销业?在保健品行业传统渠道已大有所成的健康元如何理顺与直销的关系?健康元的高调宣示行动是否会对国内企业以示范效应?

直销情结 “每个保健品企业心中都有一个直销情结,在降低管理、营销、广告成本以及更大的市场渗透率而言,保健品天然适宜直销。”营销专家李海龙分析说。

尽管保健品被认为是利润极高的行业,但是,传统渠道的成本也相当高。作为国内医药、保健品行业一直经营比较稳健的健康元的数据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健康元(600380)2005年上半年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健康元的保健品毛利率为76.17%,药品的毛利率为46.46%,但其综合净利润只有3.84%。

毛利率与净利润率之间的落差被广告、推广以及渠道成本所吞噬。蜥蝎营销的副总裁覃启舟表示,国内的保健品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保健品企业往往要花费大量的费用进行宣传,按照一般的规律,宣传、推广支出要占保健品成本的25%-30%;另外渠道还要占去25%-30%,包括给经销商的铺货、促销支持、扣点、返利,终端的进场费用等。

而直销却可以规避这些。直销不在固定销售场所销售,也就不存在与卖场打交道的费用。另外,很多直销企业基本不做广告,或者很少,而且,朱保国表示,健康元是依靠做保健品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在历年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调查中,提及率最高的就是“通过亲戚、朋友了解”。而直销的广告推广就是口碑相传。

更微妙的是,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很多保健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保健品的功效存在夸大宣传,直销进行口碑宣传,可以绕开广告审批。

正因为直销一直存在众多灰色地带,朱保国表示,作为上市公司,健康元一直不敢越雷池一步。

现在游戏规则已经明确。

离《直销法》的正式生效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朱保国已经有些迫不及待。9月21日,健康元集团高调宣布进军直销业。朱保国表示,《直销法》的正式出台,使得直销得以以法治的形式在中国市场健康的发展,而除了外资巨头以外,国内直销市场上还应有本土实力企业参与。

安利在中国的成功给了众多保健品企业通过直销进一步做大的希望。步入第13年的健康元集团亦可算作中国保健品企业的“常青树”,其逐年稳健的增长使它横跨医药、保健品两个行业,但是与安利在中国以直销形式的发展仍然有相当的距离。2004年健康元集团保健品销售额为5.3亿,今年上半年的数据为2.7亿。安利1992年进入中国,2004年,安利在中国的销售额已达170亿。

健康元如何做直销

健康元宣布进军直销,但是真正要拿到牌照还需要等今年12月以后由有关部门公布相关审核办法后才能确认。

对于朱保国为何要提前高调宣布进军直销,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健康元作为上市公司实力与企业形象都不错,国家颁布直销法一方面是为了明确并规范管理直销行业,另一方面也希望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其中。这位人士告诉本报,健康元公开宣示将进军直销,也是希望为其拿到首批直销牌照造势。

朱保国表示,健康元已成功转型,目前集团医药产品销售占了70%,而保健品则只占30%,直销法的出台,为健康元进一步做大保健品产业提供了机会。

健康元集团总经理孙嘉哲表示,健康元进军直销存在诸多优势。健康元集团拥有众多知名保健品品牌:太太口服液、静心口服液、鹰牌花旗参等,消费者对这些品牌、产品有相当的认知,这是健康元做直销的基础。孙嘉哲表示,健康元直销将借助已有的基础优势,成为专业的以女性为核心的保健直销公司。

另外,孙嘉哲表示,健康元已经为进军直销做了一年多的准备,目前集团已经拿到生产许可证的保健产品将近50个,而目前在传统渠道销售的只有十多个,健康元准备了充分的生产能力,在拿到直销牌照之后即可迅速上市。而对于健康元如何协调直销与传统渠道,孙嘉哲表示,直销将仍然沿用太太、静心、鹰牌等强势品牌,但是在产品上将与传统渠道的产品作区分。

除了在思路上明确之外,健康元目前正在为拿到牌照和拿到牌照之后的事做准备。孙嘉哲表示,健康元成立了直销法规小组,负责研究相关法规并为申报直销牌照做准备,同时健康元也在积极做直销人才储备,并筹划在全国设立培训中心。

对于直销在健康元集团中的架构,朱保国表示,目前还没有确定,还需要提请会计师进行核算、评价来决定。为规避与同样做保健品的上市公司健康元(600380)形成同业竞争,直销业务将直接纳入健康元(600380)旗下。

健康管理市场调研报告篇8

关键词:保健食品;监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二条中规定:“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保健品是介于普通食品和药品之间的具有一定功能的食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防未病”的意识逐渐增强;此外,长期的快节奏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亚健康以及老龄化加剧进一步增强人们的保健意识,促使我国保健品市场迅速发展,但目前我国的保健食品市场鱼龙混杂,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生产和监管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保健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保健食品行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1我国保健食品的现状与问题

20世纪80年代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开始兴起,当时配套的专门针对保健食品行业的法律法规还未出台,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无异,并未被区别对待。直到1995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下称《食品卫生法》),首次确立了保健食品的法律地位。随后,在此基础上国家又出台了《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之后的十多年里,卫生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使中国的保健食品逐步走上了一条规范发展的道路。但是现有的法律法规并不能够很好地规范保健食品行业,现阶段我国的保健食品行业仍然很多问题,保健食品行业的乱象一直被诟病。

1.1企业“多、小、弱”

1.3类保健食品无人监管

类保健品食品是指具有一定保健功能但未取得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的普通食品。这些产品有两大类:一类是将已被证实的并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的物品作为主要原料,加工制得的类保健品。这种类保健食品大多以中药材为原料,可能会保持药材原有形态,也可能以片剂胶囊等剂型呈现。另一类是在普通食品中辅助添加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具有一定功效的物品的类保健品。如维生素饮料,养生酒等产品。这些类保健食品因含有已知对人体机能有特别功效的原料成分并且这些成分的功效已经被科学认证和广泛认可,这些产品未获得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加之企业不主动声称具有保健功能,因而这些产品游离在保健食品监管范围之外,也很容易被不法商家利用,使得类保健食品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

1.4保健食品虚假宣传严重

1.5非法生产经营

保健食品是具有一定功效的食品,但不能以治疗为目的,不能代替药品。关于保健品的功效的效果到底应该有多大,并没有相关明确的规定,因而这个功效也是因人而异的。但是,现实中的一些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为突出产品的功效,违法在保健食品中添加化学药物,如在减肥类产品中非法添加西布曲明、酚酞等,在抗疲劳产品中非法添加枸橼酸西地那非、他达那非等;在辅助降血糖产品中非法添加苯乙双胍、格列本脲等,对消费者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此外,一些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并没有达到《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除了生产环节,保健食品的经营环节也存在问题。由于老年人是保健食品的主要消费人群之一,不法商家通过“免费义诊”、“免费赠送”、“专家坐诊”等形式骗取信任,从而诱导老年消费者购买其产品。2保健食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淘汰和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

造成保健食品企业“多、小、弱”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国内巨大的保健食品的市场需求,促使了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迅速发展。但是对于违法生产经营的企业处罚力度过小,对于不合格的保健食品,监管部门只是做下架、停止销售、罚款处理,对违法广告也仅仅是做停播、停止刊登宣传、罚款处理,违法成本低,不足以威慑不法分子,无法淘汰落后的企业。第二,缺乏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保健食品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保健食品的开发需要及时地响应市场的最新需求,企业根据未来市场需求研发新功能产品。研发新功能产品可能面临失败,没有健全的创新激励政策和补偿机制,企业面对新的市场只能望而却步;如果新功能产品研发成功,但是在注册审批时由于缺少对新功能的评价标准,这些新功能产品也很难获得批准。由于创新机制不健全,不能够激励企业研发创新,企业往往选择生产风险小、收益快的产品从而导致了保健食品同质化严重。

2.2监管法规体系不完善

首先,保健食品的概念界定不够清晰。长期以来,药食同源和食疗养生的观念深入人心,保健食品作为介于普通食品和药品之间的产品,相比药品,保健食品的原料来源更加多样化。保健食品的定义仅仅局限在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对于同样具有保健功效但未申请的批准文号的类保健食品未在监管范围,使得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处于两难境地。对于类保健食品的监管,当类保健食品以保健食品的名义宣传销售时,就构成了违法。法律法规中对假药、劣药有明确的规定,但对于“假保健食品”“劣保健食品”却没有说明,由于这些类保健食品没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不属于保健食品,不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监督范围内,导致无法可依,纵容了违法行为。其次,保健食品行业缺乏完整的法律体系。从保健食品的注册审批、生产、流通、产品召回、上市后再评价等各环节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自从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出台以后,之前与保健食品相关的政策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已经失效。现有的关于保健食品的政策大多都是试行政策,如2005年的《保健品注册管理条例(试行)》。现有的法律规范对保健食品的新功能、新原料、上市后评价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较多环节的法律法规的空缺对保健食品的监管和行业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2.3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缺乏职业道德

在保健品行业,生产经营者制假售假,夸大宣传,欺诈消费者等现象屡见不鲜。在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的情况下,生产经营者为了追逐利益,无视法律法规,挑战道德底线,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安全。部分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缺乏职业道德,不但没有为消费者提供合格的产品,反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添加违禁的化学药物,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破坏了整个市场秩序,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如果生产企业缺乏职业道德,没有树立起社会责任感,仍然知法犯法,钻法律漏洞,那么就无法从源头保障保健食品的安全。保健食品的销售单位或个人在缺乏职业道德的情况下过度推销产品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2.4多头监管,职责不明确

保健食品广告虚假夸大宣传严重,这是很多消费者一直反映的问题,监管部门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并没有通过执法降低违法广告的数量,虚假广告仍然层出不穷。保健食品企业广告首先要经过省级药监部门的审批,获得保健食品广告的批准文号后,广告食品的监管和违法广告的查处则由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分负责,这种多头监管导致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工作衔接存在障碍,难以形成有效的保健食品广告监管机制。此外,一些地方媒体,追求眼前利益,擅自播放刊登没有取得药监部门批准的广告,这无疑助长了违法商家的嚣张气焰。

3对我国保健食品监管的建议

3.1建立健全的淘汰和创新机制

保健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有序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创新激励机制。对于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的保健食品企业应该加大处罚力度,责令其召回不合格的,并对不合格产品和生产企业进行公示警告,情节严重的应该吊销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和企业的生产经营许可证,淘汰落后违法的企业,整顿行业秩序,净化行业环境。同时,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保健食品的创新。资金方面,应该对企业的研发经费给予税收减免,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建立保健食品行业的风险基金,为提升我国保健食品的研发技术水平提供基础;技术方面,建立保健食品技术信息平台,加强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对原料、研发技术、检验方法、安全性评价指标、审批标准、人体试食试验等方面加强沟通,不断优化标准和程序;法规方面,应该鼓励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研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针对新功能或新原料的保健食品采取特殊的注册审批制度,在产品研发期间企业可与监管审批部门进行技术交流,加快新功能产品的上市。

3.2加快完善和出台保健食品政策

现有的关于保健食品的政策大多都是试行政策,仅仅依靠这对保健食品的监管和行业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可见我国的保健食品的监管政策还亟需完善。需要进一步明确保健食品的定义和范围,将类保健食品纳入到监管范畴;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细化生产经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加快保健食品召回制度的出台,加大违法处罚力度,建立违法企业黑名单;加强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的管理,指导消费者合理使用;对于明确各监管部门的职责,避免陷入无法可依,无人监管的尴尬局面;在监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优化审批制度,可以借鉴美国对膳食补充剂的监管经验,对我国的营养补充剂采用备案制管理。对于保健食品还可以划分不同的安全等级和技术水平,对于安全等级高,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产品实施备案制管理,提高审批效率。

3.3建立一体化的网络监督平台

我国保健食品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针对现阶段的各种乱象,需要全员参与各环节的监管,建议建立以行政区域为单位,覆盖全国,涵盖从行政许可到市场监督高效联动的一体化监管体系,才能保障保健食品行业有序发展。目前,保健食品在注册审评环节已经依托互联网建立了高效、公开、便民的信息化系统。但“重审批”的这种模式还不能有效监管整个保健食品市场,亟需建立覆盖保健食品注册审批、原料采购、生产、流通、销售、产品召回、上市后再评价、监督管理、营养健康教育和群众监督举报等各环节的一体化网络监督平台,这样有利于增加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也能够充分调动群众监督力量,提升监管力度和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规范和约束企业的行为,促进保健食品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健康管理市场调研报告篇9

关键词:体育管理学;联邦政府;大众体育;美国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9-0045-05

体育全球化使得体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不断强化和放大,亦使政府对体育的认识逐步加深,并且日益重视体育,不过世界各国管理体育的部门并不相同。如加拿大先后由卫生部、劳工部、遗产部管理;澳大利亚在不同时期分别由社区发展部、环保署、旅游局管理,随后又由旅游局、环保署负责;英国主要由环保署、教育部、遗产部及文化、新闻与体育部先后管理体育事务。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美国政府没有明确的体育管理机构,本文主要从联邦政府层面研究美国大众体育管理方式,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群众体育管理提供参考建议。

1 美国联邦政府体育管理部门及其职责

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旨在建立有效力但受约束的政府。4年后,美国通过《权利法案》,进一步明确联邦政府的权利应受到哪些限制,从而确立公民的自由权利。这些举措表明美国人在建国之初就达成有限政府的共识,并通过法律确保这一治国思想的有效执行。长期以来,控制政府机构规模和联邦政府支出一直是国会的竞选话题。在其固有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管理体制的作用下,美国政府没有明确的体育管理部门。内政部或许是管理体育事务最多的部门,然而内政部不认为他们可以承担管理和发展体育的职责,亦不认为有义务与其他机构合作,共同促进体育的发展。这表明将体育管理工作对应于某个联邦政府部门有一定的难度,不过这并不意味美国政府不管体育,事实上联邦政府有12个部门参与管理体育事务(见表1)。

表1的12个部门中有8个部门与大众体育相关,其中6个部门负责修建与维护运动休闲场地设施,1个部门(卫生与公共事业部)制定大众健康政策和体育活动标准,1个部门(总统体育与体育委员会)属于专家咨询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大众体育政策以及大众体育活动评价标准,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

1.1 修建公共运动休闲场地设施

由于传承英国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联邦政府对体育投入较少,地方政府、非营利组织和私营企业所提供的体育服务亦有限,不过,此局面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转变。“经济大萧条”给秉持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致命一击”,民众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以应对从未遇到的危机,政府亦对此做出回应。1933年5月,国会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拨款5亿美元,由州救济组织发放。时任紧急救济署负责人哈里・L・霍普金斯坚持认为,失业者需要工作,而不是施舍。11月,他劝说罗斯福总统成立民政工程署,很快将400万人安置到建造公路、公共设施等工作岗位。在此期间,联邦政府斥资修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到1937年,民政工程署所属的就业促进管理局用10%的预算修建了约1万个公共体育场馆,主要有社区公园、室内和户外社区体育中心,以及体育馆等。

1964年,人林登・约翰逊当选美国总统,在其执政的4年里推行“伟大社会”计划,成功说服国会通过一系列福利法案,他希望国人记住他是关心教育和健康的总统。这期间,国会通过了《联邦水上娱乐法案》(1965)、《野外风景区法案》(1968)和《国家探险路径法案》(1968),这些法案的实施,使美国达到森林公园、探险路径和户外运动设施建设有史以来的高峰期,对户外运动休闲业的影响延续至今。另一方面,“伟大社会”计划实施期间,还在居民小区建造社区公园并配备简单的健身设施,以便于城市居民经常锻炼,联邦政府为此项目共投入6.5亿美元。

到20世纪70年代,联邦政府只投入很少一部分资金,修建公共运动休闲设施的资金主要由州财政支付。80年代,共和党人里根的执政期,成为美国联邦政府对运动休闲设施修建的拐点。里根常说:“在英语中,最可怕的8个字是‘我来自政府,我帮你’”。在此观念的影响下,他主张让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自此联邦政府明显减少用于公共运动休闲设施的投入。

总体而言,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美国联邦政府修建了大量的公共运动休闲设施,州政府主要负责设施的维护管理,为大众运动休闲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公共场地设施。

1.2 制定大众健康政策和体育锻炼标准

1980年,美国联邦政府单独成立教育部,原卫生、福利与教育部更名为卫生与公共事业部。由于美国采用大部制管理方式,卫生与公共事业部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包括卫生署)、老龄署、国家健康研究所、食品药品管理局、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中心等10个部门组成,其中前3个部门参与大众健康政策的制定。美国卫生与公共事业部负责医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保证食品和药品安全等,本文仅研究其与大众体育相关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如下3个方面:

1)制定大众体育政策与目标。

自1979年以来,卫生与公共事业部每隔10年颁布一次大众健康政策,主要有:1979年《健康公民:卫生署关于预防疾病与促进健康的报告》、1980年《国家目标: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是1979年《健康公民报告》的补充报告);1990年《健康公民2000: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国家目标》,2000年《健康公民2010:促进健康的国家目标》。目前,《健康公民2020》已进入征集公众意见阶段。

在1979年和1980年颁布的大众健康政策中,大众体育目标体系尚处于初建阶段,到80年代末随着美国大众体育数据库日臻完善,大众体育目标体系逐渐成型。《健康公民2010:促进健康的国家目标》除了制定2010年欲达到的目标外,针对大众体育提出15个评价指标,包括成年人体育活动参与率、体育场地设施使用目标等。15个指标均提供1997年的数据作为参照。

除上述大众健康政策外,2001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老龄研究所与其他4个组织共同颁布美国老年体育政策――《促进老年体育的国家计划X以下简称《国家计划》),它不仅弥补了《健康公民2010:促进健康的国家目标》对老年体育关注不多的缺憾,亦使美国

成为首个专门制定老年体育政策的国家。

2)制定大众体育锻炼标准。

美国大众体育活动评价标准及活动指南由卫生与公共事业部制定。1990年,《健康公民2000: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国家目标》提出两个“经常锻炼”评价标准,即每周大强度锻炼3次或以上,每次20min;另一个标准是每周中等强度锻炼5次或以上,每次30min。2008年卫生与公共事业部发表了《美国人体育活动指南(2008)》(以下简称《指南》),提出新的有氧活动标准,即每周参加中等强度活动150min,或75min大强度活动,或者二者相结合的运动,如果达到此标准,即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2008年标准取代1990年以来使用的评价标准,此标准在每周运动的次数上不再做明确要求,只统计周运动时间。《指南》除了更新原有的统计标准外,在前言部分结合近年来体育科研成果,重申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指南》还包括老年人锻炼,将老年人分为两组,即健康老年人和身体虚弱老年人,列出适合这两组老年人的活动项目、参考运动量和运动次数,以及注意事项等。

此外,卫生与公共事业部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前夕发表了长达300页的《体育活动与健康:卫生署的报告》,该报告运用人类学方法和文献资料法对美国体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与分析,并预测大众体育的发展趋势。

3)大众健康行为调查

自1984年以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对全美18岁以上人口进行电话随机问卷调查,这项调查的名称为“行为风险因素监督系统调查(BRFSS)”,主要问询过去一个月与健康相关的行为,包括体育运动。此调查目前已涵盖全美50个州和华盛顿特区,是世界上样本量最大的公民健康行为调查,2007年有效样本量为399107人。此外,从1999年开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另一项涉及大众体育的全国调查――国民健康与营养调查,调查包括访谈(21个问题)和身体测量两部分,调查的项目除园艺、骑自行车和步行外,其他均为体育活动,如健身操、游泳、伸展运动、力量训练等。

过去30年来,联邦政府对体育的关注明显增强,但是仍未形成稳定的体育管理模式。原因有两方面:(1)联邦政府与单项体育协会未形成可操作的工作关系;(2)除总统体质与体育委员会外(其实质是专家咨询委员会),联邦政府并不打算为体育成立管理部门。]。其他领域的法案也涉及到体育,例如一些人权法案促进了大众体育的发展,其中1972年通过的《教育修正法案》,明确女性有同等权利参加体育运动。1975年,福特总统签署了《全体残障儿童教育法案》,以保证残障儿童接受免费、适当教育与参加运动的权利㈣。1990年国会通过《残疾人法案》,为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提供保障。

2 美国联邦政府大众体育管理方式的影响因素

美国联邦政府对大众体育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软、硬件两个方面。

从硬件方面看,自1930年起,联邦政府用40多年的时间在公共运动休闲场地建设方面做出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大众广泛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从软件方面,即健康政策所包含的大众体育目标的实现情况并不理想。例如,2001年卫生与公共事业部发表的《健康公民2000》评估报告以及2008年发表的《健康公民2010》中期评估报告显示:自1990年以来,历年的大众体育目标未能实现。2008年中期评估报告指出:2006年《健康公民2010》制定的15个大众体育指标不但一个没有实现,而且几乎都保持在1997年的水平””。原因主要在于:(1)联邦政府各部门主要工作是制定行业政策和标准,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而政策实施和细节管理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联邦政府尽可能将具体的服务性、事务性工作转移给地方政府、非营利组织或私营企业,目的在于提高效率、降低政府管理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腐败。(2)美国各州自治,健康政策对州政府没有强制力。正如《健康公民2000》所说:‘《健康公民2000》不是联邦政府部门的政策或观点的反映,而是由全国性组织和公民共同制定的。它提出的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措施只是建议,由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根据具体情况与实际需要自行做出优先选择。这两方面反映出美国社会管理体制使得联邦政府在落实大众体育政策方面“力不从心”或“没有作为”,只能将政策的有效实施寄希望于州政府、地方政府和相关组织“主动执行”,或许这是制约实现大众体育目标的主要因素。

另一方面,要公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决非政府制定一项政策就能一蹴而就。根据实地考察,舒适的生活条件成为制约美国人经常参加锻炼的原因之一。美国的室内温度(包括公共场所和大部分家庭)一年四季保持在21~26℃,这种生活环境使许多美国人天热、天冷都不去户外运动。笔者在依利诺伊大学学习与生活的城市Urbana和Champaign总人口约为10万人,其中4万人为依利诺伊大学的学生。从市政部门发放的两个城市的公园地图粗算一下,有100多个大大小小的社区公园遍布于这两座城市。但是,据观察,只有在天气较好时――通常在夏初和秋初时节,一些居民才会驾车来到离家不远的社区公园打球、跑步或散步,美国人以车代步的程度以及对气温的挑剔可见一斑。

总体而言,美国政府体育管理方式缘于美国文化和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共同影响。首先,由于历史、地理和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基督教新教伦理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是其他欧洲国家所无法比拟的。这些影响在美国宪法中得到充分体现,并提出一系列政治原则,主要有:(1)人民原则;(2)限制政府权力的原则;(3)权力的分立与制衡原则;(4)联邦与州分权的原则。这些原则体现的理念是公民享有的权利不是政府通过法律“赐予”的,而是要保障这些权利才需要制定宪法。美国人由此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国精神”,对于来自一切官方上层的监督和其它国家干预的规避都体现在“公民不受政府干预”的条文里。可以说,美国联邦政府没有明确的体育管理部门是“公众选择”的结果。

其次,美国社会政策的价值取向有一定灵活性。美国在建国之初就传承了英国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仅在特殊时期较为明显,政策取向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不同政党的政策主张。美国学者帕特森指出:“自罗斯福新政以来,凡是的总统都倾向于扩张政府对社会政策的干预,而共和党总统的任期通常是社会政策的退缩阶段”。此周期性的变化常被称作美国社会政策的“钟摆理论”,美国联邦政府对大众体育的管理亦遵循此规律。纵观美国大众体育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无不与总统执政密切相关。例如,“罗斯福政府”在“经济大萧条”和二战期间,动用联邦财政修建上万个公共运动休闲场地设施;艾森豪威尔总统成立总统青少年体质委员会;约翰逊总统说服国会通过多个法案,促进户外休闲运动的发展,并将总统体质委员会更名为总统体质与

体育委员会;卡特总统任期内通过《业余体育法案》,该法案对规范和发展美国业余体育发挥重要作用;“克林顿政府”将《业余体育法案》修订为《奥林匹克和业余体育法》,该法案不但对美国参加国际竞赛的相关问题做出规定,同时还规划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等。然而,共和党人担任总统期间,大众体育的发展基本没有重大事件发生。

再次,美国政治学家格斯顿认为:“美国政府所面临的福利问题都是‘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政府对这些问题缺乏关注不是由于经济原因,而是由于保守的政治传统”。1980年以来,联邦政府明显减少公共运动休闲场地设施的财政投入,并非由于经济原因,而是由于联邦政府希望减少对体育事务的干预。通过实地考察,发现美国社区公园提供了充足的场地,却没有配备适合各年龄群体的健身设施,现有设施主要有儿童游乐设施,以及网球场、排球场、棒球场等竞技活动场地,留给中老年人的似乎只有一条适合慢跑或健身走的小径,社区体育中心和社区公园鲜有安装中老年人健身设施。2006年后,“婴儿潮”(1946~1964年)出生的人陆续迈入退休者行列,美国老龄人口快速增加,在学术界的呼吁下,老年人健身设施匮乏的问题引起政府的关注。环保署、老龄署于2001年开始研究,并修建“健康老龄化”场地设施。由此可见,为大众提供较为充足的硬件设施是美国政府主要的体育管理职责,政府将与运动休闲相关的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和准公共产品的供给,留给非营利组织和私营企业经营。

3 对我国的启示

3.1 政府部门应承担全民健身路径的配建与维护职责

群众体育兼有营利性与社会公益性双重性质,主要提供私人体育产品和公共体育产品。公共体育产品是指能够使公民直接受益又很难经市场产出的体育产品,显然,全民健身路径属于公共体育产品。社会组织负责管理产业部分,追求经济效益,政府负责管理事业部分,追求社会效益。配建与维护全民健身路径是政府应该承担的职责,目前,遍布我国的全民健身路径大多是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使用体育公益金配建的。但是,健身器材过了质保期后,受赠单位需要自筹资金予以维修。由于缺乏维修资金,致使许多健身路径“缺胳膊少腿”、器材损坏严重,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建议各级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将一定比例的体育公益金作为专项维修金,以使损坏的健身路径尽快得到维修,提高健身路径的使用率,确保群众安全使用健身路径。

3.2 相关政府部门共同制定体育法规政策和发展规划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延续性,长期以来,我国体育事业的法规政策和发展规划,主要由体育管理部门一家制定。这种方式为体育法规政策的落实与实施带来一定制约,使得影响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未能有效解决,如,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划、修建与维护,群众体育组织的培育与发展等。建议体育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如民政部、城乡住房建设部、卫生部、全国老龄委、中国残联共同制定相关的体育法规政策和发展规划。如此以来,在实施过程中,有助于各级相关部门配合和协助体育行政部门落实法规政策、实施规划,以有利于解决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从而促进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3.3 应增加群众体育调查样本量

2008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公布《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此次调查的有效样本量为88625人。2007年美国行为风险因素监督系统调查(BRFSS)有效样本量为399107人,美国人口约为我国人口的1/5,其调查样本量几乎是我国的5倍。从统计学看,样本量越大,调查数据的代表性越大。增加调查样本量,不仅有助于政府部门准确把握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确定制约因素,亦有助于对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科学决策,建议全国性群众体育调查应相应增加调查样本量。

参考文献:

[1]袁明,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托马斯・帕特森[美],美国政治文化[m],顾肃,吕建高,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3]BarrieHoulihan,Sport,policy&politics:acom,parativeanalysis[m],London:Routledgepress,1997

[4]约翰・F・沃克,哈罗德・G・瓦特[美],美国大政府的兴起[m],刘进,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5]林显鹏,刘云发,国外社区体育中心的建设与经营管理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12):12,17

[10]伊向仁,美国教育变革运动中体育理论资源的发展[J],体育学刊,2009,16(10):47

[11]progressReviewofphysicalactivityandFitnessofHemthypeople20io[s],DepartmentofHealthandpublicService,washington,DC:publicHealthService2008

[12]w・桑巴特[德],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m],赖海榕,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6

[13]郭树理,美国业余体育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R/oL],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1114SS07071)

[14]拉雷・n・格斯顿[美],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和原理[m],朱子文,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16

健康管理市场调研报告篇10

>>云南省勐海县教育对口支援情况的调查报告云南省宣威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云南省城镇居民收入分配调查报告云南省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业务开展情况调查报告云南省支付系统直接参与者运行工作调查报告云南省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状况调查报告洱源县森林资源调查现状分析涪陵居民健身现状调查报告通榆县肥料使用现状调查报告居民出行意愿调查报告突泉县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需求的调查报告洱源净洱海清云南省唯一的部级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洱源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农村生活环境与居民健康调查报告川江号子现状调查报告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景县施肥现状调查报告关于云南中小型物流企业人才现状的调查报告对云南主要影视基地运营现状的调查报告河北省高阳县纺织业调查报告基于山东省沾化县林农创业的调查报告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2]魏敏,吕震,嵇剑彬,等.合肥市患者选择医院的情况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11(8):825-827.

[3]Hanso,BirkLarso,Henriksen.whichfactorsdecidedgeneralpractitioners’choiceofhospitalonbehalfoftheirpatientsinanareawithfreechoiceofpublichospital:aquestion-nairestudy[J].BmCHealthServicesResearch,2012,12(126):1-10.

[4]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eB/oL].2011[2011-09-15]..

[5]文斌.大理州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14,13(2):85-88.

[6]Rubya,Rousem,Hamiltona.Dentistsevaluatetheirpatients:anempiricalinvestigationofpreferences[J].JournalofBehavioralmedicine,1990,3(13):307-319.

[7]景汇泉,李君,李海梅,等.求医行为的哲学思考及社会发展相关性的探析[J].医学社会学,2014,8(7):43-45.

[8]ClaycombC,Lengnick-HallCa,inksLw.thecustomerasaproductiveresource:apilotstudyandstrategicimplictions[J].JBusStrateg,2001,18(1):47-68.

[9]肖圣鹏.患者选择医疗机构影响因素研究[J].广角镜,2013,7(23):253-254.

[10]KaraHanson,winnieCYip,williamHsiao.theimpactofqualityonthedemandforoutpatientservicesinCyprus[J].Healthecon,2004,13(12):1167-1180.

[11]楚蓓,王伟,兰迎春.城乡居民就医行为多元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3,10(a):45-47.

[12]杜珠英,吴媛阳.汕头市居民就医行为分析[J].管理观察,2014,6(17):64-66.

[13]张容瑜,尹爱田,ShiLizheng,等.就医行为及政策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2,6(6):861-862.

[14]王粤湘,何丽金,张秀华.门诊患者择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J].医学社会学,2009,30(12):42-43.

[15]向雪瓶,魏俊丽,彭芳,等.患方选择医院的主要原因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12):13-15.

[16]DavidS,Brennana,JohnSpencer.Dentistpreferencesforpatients:dimensionsandassociationswithprovider.paactice,andservicecharacteristics[J].internationalJournalofBehavioralmedicine,2006,13(1):69-78.

[17]孙艳华.门诊患者选择医院的参考因素的研究[J].求医问药,2012,10(14):327-328.

[18]张妍,谢子秋,刘忻,等.患者选择医院的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0,23(21):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