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计算机核心论文十篇计算机核心论文十篇

计算机核心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1:53:18

计算机核心论文篇1

本文专为初入学术界、正在着手计算机类核刊paper的学者打造,多年核刊经验总结,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旨在提高广大学者的写作质量。

一、中文摘要

提出问题:开门见山,可以“针对XXX问题,”作为开头;提出方法:在问题后可接“提出了XXX方法/算法/方案”;简要介绍提出的方案:可以“首先,利用XXX做了什么;然后,借助于XXX做了什么;最后通过使用XXX做了什么。”形式描述;给出结论:可以“在XXX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它几种较为先进的XXX算法,提出算法取得了更好的XXX效果。”形式描述。注:1、200至300字为宜;2、尽量避免知识的介绍。

二、英文摘要

使用一般现在时;尽量使用被动语态;避免太长的句子。

三、引言

目的意义:第一段给出该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想解决的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据参考文献描述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分析各文献中方法的优劣之处;方法+结论+贡献:针对前面的分析,提出方法,简要介绍,并给出最终结论及本文的贡献。注:1、“目的意义”和“方法+结论+贡献”避免啰嗦,“国内外研究现状”可稍微多写点;2、尽量在引言中将所有参考文献都引用。

四、相关技术介绍1至3个与本文提出方法有联系的知识点,比如,本文提出的是粒子群优化算法和遗传算法的混合算法,那相关知识部分的结构可以为:1、相关技术1.1粒子群优化算法简要介绍1.2遗传算法简要介绍注:相关知识介绍时避免长篇大论,如果有的知识点可在其它文献中找到,则可以简单带过,并加上相应的文献引用。

五、方法提出

针对问题,提出方案,可按两种模式进行:模式一、先整体,再局部:首先整体介绍提出的方案,给出流程图/设计框图(很重要),再依次介绍各部分设计思想。模式二、先简要整体,再局部,最后详细整体。首先简要描述提出方案有哪些部分,然后依次介绍各部分设计思想,最后以“流程图+过程描述”或者是“提出算法的伪代码”总结提出的方案

注:切忌随意拼凑,专家都不是傻瓜。

六、实验

实验环境:一句话概括即可。数据集实验结果:针对提出的方案,根据某些参数或者条件的变化给出不同的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理论分析。比较及分析:将提出方案的实验结果与较为先进的同类方案进行比较,通过不同的角度证明提出方案的优越性,例如人脸识别问题,可通过识别率、训练总完成时间、测试一个人脸所耗时间、算法的复杂度、RoC曲线、HteR等。注:1、实验过程及参数设置要介绍清楚;2、实验结果的理论分析尽量多写。

七、结束语

计算机核心论文篇2

表一:二一年自学考试实践性环节考核报名安排

专业名称考核代号及课程报考条件报名时间报名及考核地点备注英语(本)00602口译与听力高级英语课程考试合格二0一一年十月二十八日报名十月二十九日考核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电话:68756876一、考生持身份证、准考证、“报考条件”中规定课程的合格证书报名。二、英语专业、英语教育专业所考核“听力、口语、口译与听力”以及部分专业的实践课程在报名的次日安排考试。三、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00019)的考核集中在指定地点进行;其它的毕业考核、实践课程的考核在相关学院进行。英语教育(本)英语(专)00593听力00594口语综合英语(二)课程考试合格法律(本)10584法律毕业考核本科段全部理论课程(含加试课程、实践课程)考试合格二0一一年六月十一日至十二日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办公室【报名的考生可在武汉市内乘公汽到武昌广埠屯下车,进武汉大学信息学部校门一号楼】;电话:68778950行政管理学(本)19987行政管理学毕业考核基础教育(中文)(本)09910基础教育(中文)毕业考核英语(本)10586英语毕业考核英语教育(本)09887英语教育毕业考核电子工程(本)09973电子工程专业实践物理(工)、自动控制理论(二)、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软件基础(二)等6门课程考试合格09975电子工程毕业考核本科段全部理论课程(含加试课程、实践课程)考试合格计算机网络(本)09916计算机网络毕业考核本科段全部理论课程(含加试课程、实践课程)考试合格09915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互联网及其应用、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等4门课程考试合格护理学(本)09912护理学毕业考核本科段全部理论课程(含加试课程、实践课程)考试合格二0一一年六月十一日至十二日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办公室【报名的考生可在武汉市内乘公汽到武昌广埠屯下车,进武汉大学信息学部校门一号楼】;电话:68778950四、二0一0年十二月获得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证书(自学考试),并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考生,可向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籍学位办公室申请办理学士学位证书。电话:6877844700019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课程考试合格18999护理学本科临床实习本科段全部理论课程考试合格广告学(本)09884广告学毕业考核本科段全部理论课程(含加试课程、实践课程)考试合格00640平面广告设计直接报考本专业的考生09883广告学综合作业本科段全部理论课程考试合格基础教育(中文)(专)07556教育实习全部理论课程考试合格护理学(专)09962护理基础实践生理学、生物化学(三)、药理(一)、病理学等4门课程考试合格09963护理临床考核全部理论课程考试合格电子技术(专)09976电子技术实验电工原理、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微机控制技术、线性电子电路、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电路等6门课程考试合格09977电子专业实验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电视原理等2门课程考试合格计算机信息管理02651计算机信息处理综合作业全部理论课程考核合格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二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电话:88384625 09968计算机信息管理上机实习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等5门课程考试合格建筑工程(本)19988建筑工程实验物理(工)、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建筑结构、流体力学等6门课程考试合格。二一一年六月二十至二十一日武汉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办电话:87156750 19990建筑工程毕业考核本科段全部理论课程(含加试课程、实践课程)考试合格企业财务管理(本)00052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课程理论考试合格09914企业财务管理毕业考核本科段全部理论课程(含加试课程、实践课程)考试合格工程造价管理02276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实践)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课程考试合格09907建筑工程概预算实习全部理论课程考试合格02564课程设计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工程制图与房屋构造、建筑施工(二)等4门课程考试合格环境艺术设计(本)03820室内环境设计初步(实践)直接报考本专业的考生二一一年六月二十至二十一日武汉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办电话:8715675006220形态与空间造型06222建筑环境艺术设计06223公共环境艺术设计06224园林艺术学09429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设计本科段全部理论课程(含加试课程、实践课程)考试合格房屋建筑工程19991房屋建筑实验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工程力学(二)、土力学及地基基础等5门课程考试合格。19992房屋建筑课程设计房屋建筑学、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建筑施工(一)等3门课程考试合格小学教育09971小教专业实践全部理论课程考试合格二一一年六月四日至五日华中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办;电话:67867246 学前教育00857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实践)数学教育(本)09892数学教育毕业考核本科段全部课程(含加试课程)考试合格物业管理(本)09430物业管理毕业考核本科段全部课程(含加试课程)考试合格教育学(本)07556教育实习不符合直接报考条件专业的毕业生报考本课程二一一年六月四日至五日华中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办;电话:6786724609964教育毕业考核本科段全部课程(含加试课程)考试合格思想政治教育(本)19997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考核本科段全部课程(含加试课程)考试合格学前教育(本)07556教育实习不符合直接报考条件专业的毕业生报考本课程09917学前教育实习直接报考本专业的考生09918学前教育毕业考核本科段全部课程(含加试课程)考试合格计算机软件(本)09881计算机软件实验考核C++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可视化程序设计、计算机操作系统、算法与数据结构、实用数据库技术、编译原理、多媒体技术等8门课程考试合格09882计算机软件毕业考核本科段全部课程(含加试课程、实践课程)考试合格城乡社区建设与管理(专)01727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生涯规划实务(实践)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生涯规划实务理论课程考试合格18908城乡社区毕业考核全部课程(含实践课程)考试合格秘书00347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实践)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课程考试合格二一一年六月十三日至十四日湖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办;电话:88663575 旅游管理09967旅游、饭店实习全部理论课程考试合格汉语言文学教育04582语文教学实践全部理论课程考试合格国际贸易(本)00052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课程理论考试合格旅游管理(本)00052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课程理论考试合格经济学(本)00052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计算机及应用19983计算机应用实验技术电子技术基础(三)、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等2门课程考试合格二一一年六月三日华中科技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办;电话:87792891 19984计算机应用上机实习计算机应用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数据库及其应用等3门课程考试合格通信技术09955通信技术专业实验电工原理、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线性电子电路、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等7门课程考试合格二一一年六月十三日至十四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指挥学院自考办;电话:85968400 通信工程(本)18989通信工程(实践)物理(工)、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软件基础(二)、计算机通信网等4门课程考试合格18988通信工程毕业考核本科段全部课程(含加试课程、实践课程)考试合格刑事侦察(本)17981刑事侦察毕业考核本科段全部课程(含加试课程、实践课程)考试合格二一一年十月中旬湖北省警官学院自考办;电话:83421112 室内设计00692计算机辅助图形设计素描、色彩课程考试合格二一一年十一月十日湖北工业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自考办;电话:88015328 00705表现图形技法00709室内设计00710家具设计00711展示设计09965室内设计毕业设计全部理论课程、技能课程考试合格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方向)(本)09428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毕业设计全部理论课程、技能课程考试合格二一一年十一月十日湖北工业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自考办;电话:8801532804586数字图像处理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考试合格04587居住室内设计居住室内设计课程考试合格04027设计表现技法设计表现技法课程考试合格机电一体化工程09945机电一体化实践机械制图(一)、机械制造、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一)、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数控技术及应用等6门课程考试合格09946综合作业全部理论课程考试合格监所管理(本)00936监所执法实务(综合应用课程)专业课程合格五门以上二一一年六月一日至二十日省监狱管理局监所管理专业自考辅导总站

17982监所管理毕业考核本科段全部课程(含加试课程、实践课程)考试合格二一一年三月农学02663植物生理学(实践)植物生理学课程考试合格二一一年六月七日至十一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办公室;电话:87280796

华中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办;电话:8728212702667普通遗传学(实践)普通遗传学课程考试合格02669土壤肥料学(实践)土壤肥料学课程考试合格02671作物栽培学(二)(实践)作物栽培学(二)课程考试合格02673作物育种学(实践)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合格02675植物病虫害防治(实践)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考试合格02548生产实践全部理论课程(含加试课程)考试合格农学(本)02673作物育种学(实践)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合格09921农学毕业考核本科段全部理论课程(含加试课程)考试合格林学18996林学生产(实践)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森林植物学、测树学等4门课程考试合格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继续教育办公室;电话:87282095园艺18995园艺生产(实践)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园艺病虫害防治、花卉学、蔬菜栽培学等5门课程考试合格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02766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实践)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课程考试合格二一一年六月七日至十一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继续教育办公室;电话:8728137802786兽医微生物学(实践)兽医微生物学课程考试合格06498动物营养学(实践)动物营养学课程考试合格02548生产实践全部理论课程(含加试课程)考试合格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本)18504畜牧生产实践18505兽医临床诊疗学(任选一门)家畜病理学考试合格18503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毕业实习本科段全部理论课程(含加试课程)考试合格18502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毕业考核土木工程(本)18910土模工程实验物理(工)、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建筑结构实验、流体力学4门课程考试合格二一一年五月十一日至十二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6:00武汉科技大学洪山校区办公楼415室;电话:027-51012241,1898601401018911建筑工程课程设计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2门课程考试合格18912道桥工程课程设计钢结构、桥梁工程(二)、路基路面工程3门课程考试合格18913地下、岩土、矿山课程设计钢结构、地基处理技术2门课程考试合格18914土木工程毕业考核本科段全部理论课程(含加试课程、实践课程)考试合格餐饮管理00979烹饪工艺学(二)(实践)烹饪工艺学(二)课程考试合格二一一年六月七日至八日湖北经济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电话:027-81973724 00981烹饪原料学(二)(实践)烹饪原料学(二)课程考试合格00983餐饮服务(实践)餐饮服务课程考试合格09004现代厨房管理(实践)现代厨房管理课程考试合格餐馆管理(本)00052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课程理论考试合格00991宴会设计(实践)宴会设计课程考试合格17983餐饮管理毕业考核本科段全部理论课程(含加试课程)考试合格物流管理05366物流信息技术(实践)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考试合格二一一年八月至十月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教培训部;电话:027-87564904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本)09885水电工程实践物理(工)、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弹性力学及有限元分析、水工钢结构、水工建筑学、水电站(含水力机械)6门课程考试合格二一一年六月七日至八日三峡大学自考办;电话:0717-6398975 09886水电工程毕业考核本科段全部理论课程(含加试课程、实践课程)考试合格种植02669土壤肥料学(实践)土壤肥料学课程考试合格二一一年五月十日至三十一日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电话:027-59729200 02706蔬菜育种与种子工艺学(实践)蔬菜育种与种子工艺学课程考试合格02548生产实践全部理论课程(含加试课程)考试合格农村社会化服务02548生产实践全部理论课程(含加试课程)考试合格二一一年五月十日至三十一日养殖02540化学基础(实践)化学基础课程考试合格二一一年十月十日至三十一日07409动物营养及饲料学(实践)动物营养及饲料学课程考试合格07411兽医微生物及免疫学(实践)兽医微生物及免疫学课程考试合格调查与分析(本)07147消费者行为(实践)消费者行为课程考试合格二一一年九月(节假日除外)湖北省统计局;电话:87302411 07149调查概论(实践)调查概论课程考试合格07151抽样技术(二)(实践)抽样技术(二)课程考试合格07153市场调查实务(实践)市场调查实务课程考试合格07155调查数据分析(实践)调查数据分析课程考试合格面向社会开考各专业00019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计算机应用基础(00018)课程考试合格二一一年六月十日至二十五日报名,十月十五日考核。各市、州自考办接受报名系统委托开考各专业武汉市考生到委托系统报名,各市、州考生到当地自考办办理报名手续注:专业名称后标“(本)”的表示该专业为本科段层次,未标明的为专科层次。表二:面向社会开考专业专科 名称科目专业代码及名称10月22日(星期六)10月23日(星期日)课程代号上午(8∶30—11∶00)课程代号下午(2∶00—4∶30)课程代号上午(8∶30—11∶00)课程代号下午(2∶00—4∶30)020103财税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20高等数学(一)00055企业会计学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0066货币银行学  00064纳税检查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729大学语文  020105金融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20高等数学(一)00055企业会计学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0066货币银行学  00075证券投资与管理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729大学语文  020109国际贸易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20高等数学(一)00090国际贸易实务(一)00092中国对外贸易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76国际金融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0088基础英语  04729大学语文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0201工商企业管理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20高等数学(一)00055企业会计学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00148国际企业管理04729大学语文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0203会计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20高等数学(一)00070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0156成本会计  00067财务管理学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729大学语文  020207市场营销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20高等数学(一)00181广告学(一)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0182公共关系学  00180企业定价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729大学语文  020209旅游管理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189旅游与饭店会计00182公共关系学00015英语(二)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194旅游法规00193饭店管理概论00195导游业务00192旅游市场学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729大学语文  020212企业财务管理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20高等数学(一)00205企业融资学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00067财务管理学  04729大学语文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0104经济法学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227公司法00243民事诉讼法学00244经济法概论00230合同法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0242民法学  04729大学语文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0111律师00922经济法原理与实务00262法律文书写作00921商法原理与实务00917民法原理与实务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918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一)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0112法律00242民法学00223中国法制史00243民事诉讼法学00244经济法概论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261行政法学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30208城乡社区建设与管理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1725城乡干部工作实务01728城乡公文写作与秘书工作实务  01722城乡社区自治实务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0301行政管理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3350社会研究方法00312政治学概论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03349政府经济管理概论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0163管理心理学  04729大学语文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0101学前教育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388学前儿童数学教育0039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0039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00386幼儿文学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395科学.技术.社会00389学前教育科学研究  04729大学语文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0103小学教育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00408小学科学教育00395科学.技术.社会00409美育基础00410小学语文教学论00411小学数学教学论00412小学班主任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40106教育管理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444教育政策学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447教育行政学00031心理学  04729大学语文  00448学校管理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0119基础教育(中文方向)00529文学概论(一)00536古代汉语00321中国文化概论07824语文教育学导论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111教育心理学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0201思想政治教育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474科学社会主义00473马克思主义哲学02098自然辩证法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477中学政治教学法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0031心理学  04729大学语文  00476思想政治教育原理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50102秘书00163管理心理学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182公共关系学00509机关管理00345秘书学概论  00346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50114汉语言文学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536古代汉语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00529文学概论(一)  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50128汉语言文学教育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536古代汉语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00529文学概论(一)04580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02111教育心理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581中小学作文教学  050207英语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795综合英语(二)00597英语写作基础00794综合英语(一)00596英语阅读(二)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729大学语文  050303公共关系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644公关礼仪00182公共关系学00647公关语言00643公关心理学00646公共关系写作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853广告学(二)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50308新闻学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654新闻采访写作00853广告学(二)00656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00655报纸编辑00657新闻心理学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729大学语文  050405室内设计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706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707建筑设计基础    04729大学语文00708装饰材料与构造080306机电一体化工程02230机械制造00022高等数学(工专)02236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00012英语(一)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2159工程力学(一)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2232电工技术基础  02195数控技术及应用04729大学语文02237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080701计算机及应用02142数据结构导论00022高等数学(工专)02198线性代数00012英语(一)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    04729大学语文      04732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  080704电子技术02269电工原理00022高等数学(工专)02198线性代数00012英语(一)02342非线性电子电路02344数字电路02340线性电子电路02294微机控制技术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348电子测量      02353办公自动化设备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80706通信技术02269电工原理00022高等数学(工专)02198线性代数00012英语(一)02342非线性电子电路02344数字电路02340线性电子电路02277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349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基础(选考)      02360数字通信原理(选考)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80801房屋建筑工程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22高等数学(工专)02396混凝土及砌体结构02398土力学及地基基础02394房屋建筑学00170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2400建筑施工(一)02387工程测量04729大学语文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82201管理工程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20高等数学(一)00513国际贸易实务00012英语(一)02194工程经济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729大学语文02626现代企业管理(二)082207计算机信息管理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022高等数学(工专)02384计算机原理00012英语(一)04754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    04729大学语文02382管理信息系统082214工程造价管理02394房屋建筑学00022高等数学(工专)02430工程制图与房屋构造03942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一)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122房地产评估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2655建筑施工(二)19240建筑力学(一)  090101农学02665农业生态基础02679种子学02664农业气象学06172耕作学02674植物病虫害防治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6305农家经营管理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729大学语文(选考)  090104园艺02665农业生态基础02685园艺病虫害防治02664农业气象学02559园林设计02703蔬菜栽培学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2691花卉学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593农业基础知识02697果树栽培学      06305农家经营管理090201林学02665农业生态基础19233林木种苗培育02664农业气象学02749森林经营管理学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6305农家经营管理    04593农业基础知识19234造林学本科 名称科目专业代码及名称10月22日(星期六10月23日(星期日)课程代号上午(8∶30—11∶00)课程代号下午(2∶00—4∶30)课程代号上午(8∶30—11∶00)课程代号下午(2∶00—4∶30)000004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方向)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6217人机工程学00321中国文化概论00015英语(二)04583室内设计工程基础08118法律基础(**加试)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353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加试)06779应用写作学(**加试)  04584室内构造与材料学06216中外建筑史020104财税00067财务管理学00068外国财政00070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00015英语(二)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8118法律基础(**加试)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071社会保障概论06779应用写作学(**加试)    00353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加试)020106金融00067财务管理学00076国际金融00066货币银行学(加试)00015英语(二)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8118法律基础(**加试)00077金融市场学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353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加试)06779应用写作学(**加试)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20110国际贸易00067财务管理学(加试)00101外经贸经营与管理00055企业会计学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100国际运输与保险  00102世界市场行情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156成本会计(加试)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20177投资理财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加试)08592房地产投资00077金融市场学00015英语(二)00067财务管理学(**加试)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8593金融衍生品投资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5175税收筹划      020202工商企业管理00067财务管理学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055企业会计学(加试)00015英语(二)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8118法律基础(**加试)00154企业管理咨询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353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加试)06779应用写作学(**加试)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20204会计00067财务管理学(加试)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56成本会计(加试)00015英语(二)00162会计制度设计08118法律基础(**加试)00159高级财务会计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353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加试)06779应用写作学(**加试)      020210旅游管理00067财务管理学00197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00193饭店管理概论(加试)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192旅游市场学(加试)  00196专业英语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20213企业财务管理00067财务管理学(加试)00207高级财务管理00077金融市场学00015英语(二)00208国际财务管理08118法律基础(**加试)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加试)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353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加试)06779应用写作学(**加试)      020222物业管理00172房地产经营管理(加试)06401物业环境管理00173房地产金融00015英语(二)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8118法律基础(**加试)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6779应用写作学(**加试)08264房地产市场与营销  00176物业管理(加试)      00353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加试)      06402物业管理计算机化030106法律00230合同法00227公司法00243民事诉讼法学(加试)00015英语(二)00242民法学(加试)00262法律文书写作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8118法律基础(**加试)05680婚姻家庭法00353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加试)05678金融法      06779应用写作学(**加试)      030107经济法学00242民法学(加试)00257票据法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349政府经济管理概论  00169房地产法05678金融法08118法律基础(**加试)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6779应用写作学(**加试)    00353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加试)030108律师00230合同法00227公司法(**加试)00229证据法学00015英语(二)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918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一)(加试)00924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5678金融法(**加试)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917民法原理与实务(加试)      00925公证与基层法律服务实务030203社会工作与管理00266社会心理学(一)(加试)00286福利经济学00280西方社会学理论00015英语(二)00278社会统计学00287发展社会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353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加试)00285中国福利思想08118法律基础(**加试)  19281科学研究方法论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6779应用写作学(**加试)      030302行政管理学00320领导科学00319行政组织理论00316西方政治制度00015英语(二)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8118法律基础(**加试)00321中国文化概论00322中国行政史06779应用写作学(**加试)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353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加试)040102学前教育00401学前比较教育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00399学前游戏论00015英语(二)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886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00353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加试)06779应用写作学(**加试)08118法律基础(**加试)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040108教育学00031心理学(加试)00469教育学原理00449教育管理原理00015英语(二)00464中外教育简史08118法律基础(**加试)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353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加试)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6779应用写作学(**加试)      040120基础教育(中文方向)00266社会心理学(一)08118法律基础(**加试)00321中国文化概论(加试)00015英语(二)00464中外教育简史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353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加试)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6420中文工具书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6779应用写作学(**加试)    00541语言学概论      07824语文教育学导论(加试)040202思想政治教育00476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加试)00474科学社会主义(加试)00321中国文化概论00015英语(二)00480中国传统道德00482人生哲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312政治学概论00483科学思维方法论08118法律基础(**加试)  00353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加试)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6779应用写作学(**加试)      040302体育教育00487体育心理学00484学校体育学(加试)00495体

计算机核心论文篇3

[关键词]物理学理论计算机技术量子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o4-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198-01

一、近代物理学理论的发展与现代物理学理论

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即为19世纪至今,是现代物理学理论发展不断壮大的时期。

当力学,热力学,统计学,电磁学都发展的很完善时,有“两个不稳定因素”打破了物理界的当时的境况,推动了物理学的变革。第一个是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即在实验中没测到“以太风”,也就是说不存在真正的参考系,光速与光源运动无关,光速各向同性。第二个是黑体辐射实验,用经典物理学理论无法解释实验结果。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打破了传统的物理学理论,提出了侠义相对论,彻底了之前牛顿提出的绝对时空观的理论。十年后又创立了广义相对论,阐述了万有引力的实质。

物理学界的第二个稳定因素――黑体辐射实验,通过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等一大批物理学家的努力下,量子力学应时诞生了。随着薛定谔波动方程解释物质与波的关系,量子力学愈来愈趋于完善。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力学在现代物理学理论发展中是不可忽略的伟大成就。这两个的研究的对象也发生了改变,由低速到高速,宏观到微观等,物理学理论也日趋成熟。

二物理学理论是计算机诞生的基础

物理学作为理论基础:随着微积分、力学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经典光学理论的建立,总所周知的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的整个力学的体系也完美的呈现于人们眼中。一对天才数学家布尔和德莫根历经无数次的推演证明,挖掘出了数理逻辑中那闪耀着最亮的光辉――布尔代数:电磁理论则是伟大的物理学家法拉第和麦克斯文创立的!而微观领域上的量子力学经由多位物理学家――德布罗意、玻尔、爱因斯坦、海森伯、薛定谔建立;还有电子三极管经过无数次实验也被德弗雷斯发明出来了。

上世纪40年代,200多位的专家研制小组由美国国防部任命的莫奇利和埃克特领导着并且克服了无数困难,两年中坚持的开发创新,人类第一台计算机――eniaC(1946)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这不仅是第一台电子管数字积分计算机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大步。

随着第一台计算机的成功研制的第二年,一种不仅小而且安全可靠,又不会变热,结构也什么简单的晶体管在美国的科学家巴丁等人研制出来。德克萨斯一器和仙童公司也紧跟着飞速发展的科技的步伐,在1953年成功的生产出了首个集成电路。次年,得克萨斯仪器公司首先的宣布他们拥有了集成电路的生产线,这意味着集成电路可以大量的投入生产和使用,然后tRaDiC――首台晶体管计算机诞生了,这个在体积上要小很多的计算机就诞生了。

伴随着集成电路的出现,第三代计算机则是诞生在60年代中期。同样是由iBm公司生产出的iBn600系列计算机成为了第三代计算机的代表产品。早一些的inteL8080CpU的晶体管集成度超过5000管/片,1977年在一个小小的硅片上就可包含几万个管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大比例的集成电路当作逻辑元件和存储器的第四代计算机也向着微型或巨型改。计算机的处理器也由8086不停地在转化,到了我们熟知的奔腾系列。

不管是计算机的理论基础还是硬件设施,其实都是以物理学理论为根本的。物理学理论与计算机技术在未来的日子里互相补益,会不断的推动科学向前飞速发展的。

三、计算机零件应用的物理学理论

液晶屏,一听名字就可以想象得到它是以液晶材料为基本组件的。实际上液晶屏就是把液晶材料填充于两块平行板之间,并且利用电压来改变其材料内部的分子排列情况,控制遮光与透光以显示明暗不同,鳞次栉比的图案。如果想要显示彩色的图案时,只要把带着三元色的滤光层加入到两块平行板之间就可以了。液晶屏的广泛应用还因为其功耗十分的低,应用电池的电子产品都可以配置液晶屏。由于液晶介于固态与液态之间,那么就可以既体现固态晶体所有的光学特性,还可以表现出液态的流动特性。总结液晶的物理特性可归纳为:粘性、弹性和其极化性。

目前的CpU一般就是包括三个部分:基板、核心、针脚。大家都知道有一种电脑的硬件的组成的基本单位十分的重要,就是晶体管,而CpU的主要的组成也是晶体管。amD主流CpU内核在早期的palomino核心和thoroughbred-B核心的配备,通常采用3750万个晶体管,而Barton核心使用了5400万个晶体管,核心opteron处理器使用多达1.06亿个晶体管;。因此,实际上说的CpU核心构成的最基本单位就是晶体管的的芯数,针脚。所说的基板通常是印刷电路板,它承载着核心与针脚。然后该晶体管通过电路连接,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整体,然后可以去分成不同的执行单元,每个单元又可以去处理不同的数据,这样有秩序的完成每个任务,才会准确而快速,这也是CpU为何拥有如此强大的处理能力的原因。

其实还有很多的零件都运用了大量的物理学理论。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比较先进的计算机――量子计算机。

四、简介量子计算机

从物理观点看,计算机是一个物理系统.计算过程是一个物理过程。量子计算机是一个量子力学系统,量子计算过程就是这个量子力学系统内量子态的演化过程。

量子计算机以量子力学建立逻辑体系,与量子计算机有关的量子力学的原理,即量子状态的主要性质包括:状态叠加、干涉性、状态变化、纠缠、不可复制性与不确定性。

量子计算机具有学术价值和产业价值不可估量。对人类的文明,它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我认为最主要的方面则是它的工业价值。最直接的应用各种各样的量子算法,他就可以用于商用化。

可以回想机器在20年前的悲惨境况和现在的春分得意,利用机器学习是很难在工业部门查找数值,因为计算能力的时候真的很烂。然后还要测试几个月,谁还有时间来调整参数啊。而这两十年间,计算机体系结构不断的优化下,机器学习强大了好多倍。想想看,如果我们比今天的计算能力更强大,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强大的ai强量子任务不是指日可待?而当每家每户都有一个量子计算机,互联网将演变成什么形式?总之,商业量子计算机将是未来科技的发动机,就像蒸汽机是工业文明的象征,量子计算机的前景值得我们期待!

我国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难发现现代生活已经步入了一个电子的天堂,计算机将会发挥它不可估量的价值,而作文计算机技术的支架――物理学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着,这就要求我们在紧跟着的脚步,努力研究,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逐渐的将我们国力壮大,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王炳根.百年物理学发展的回顾与未来的展望[J].南平师专学报.1997,04:11-14.

计算机核心论文篇4

【摘要】财务监控在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而集团公司由于内部运营复杂,其财务监控工作更为重要,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了建立集团资金结算中心等五大措施来加强集团财务监控。思想汇报/sixianghuibao/

【关键词】集团;财务;监控;措施思想汇报/sixianghuibao/

随着集团规模不断扩大,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为增强对下属公司的管理,集团总部应不断加强财务管控方面的建设。集团的财务控制是集团控制的基本手段,任何一个子公司,无论其业务贡献有多大,也不论其经营管理层能力有多强,集团总公司都应该对其财务活动进行监控。为更好地发挥财务控制职能,需要逐步完善集团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建立资金结算中心对集团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制定集团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来规范下属子公司的财务行为,以实现对子公司财务活动的有效控制;同时建立一体化的财务信息系统用来支持财务管控;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用来监督评价控制是否有效。作文/zuowen/

一、建立集团资金结算中心毕业论文

资金管理是公司财务管理的中心,因为资金是一个企业的血液,建立集团资金结算中心是为了强化母公司对集团资金流转的控制,谋求财务资源的聚合协同效应,结算中心是根据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和控制的需要,在集团内部设置的资金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结算、筹措、管理、规划、调控资金。在行政上是企业集团设立的负责集团资金管理的职能机构,主要为企业集团的总体战略及整体利益服务。结算中心作为企业集团理财的职能部门,受企业集团委托,代表企业集团执行与财务、资金管理有关的各项业务活动,其管理目标与企业集团目标高度一致。财务结算中心的具体功能有:融通资金、加强内部监控、提高整体信用,降低财务风险。毕业论文网

(一)建立集团资金结算中心的意义论文

在集团内部,有些子公司效益好,资金周转快,而某些子公司资金相对匮乏,通过财务结算中心可以把集团内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贷给最需要资金的子公司或分公司,提高集团内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内部资金的相互调节。资金结算中心可以对子公司资金运作的合规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对其实施必要的监控和管理,防止子公司利用自主经营权挪用集团内部资金,使集团内部资金管理失控。财务结算中心成立后,集团公司可以整体融资,增强了实力,提高了信用等级,同时,内部资金的相互调节减少了外部融资,也相对降低了财务风险。毕业论文网

(二)建立集团资金结算中心的措施思想汇报/sixianghuibao/

1.摸清家底,调查清楚集团所属企业的银行开户账户及现有存款余额和借款余额。简历大全/html/jianli/

2.选购一套专门针对结算中心设计的软件系统,同时请软件公司帮助建立资金管理的业务流程。论文网

3.设立开放式结算柜台。临柜设立接票岗位,负责票据及印章的审核,并记账;后台设立复核岗位,对临柜岗位的账务进行复核,只有经过复核的账务才能入账。作文/zuowen/

4.结算中心统一到银行开立结算账户,实行一个账户多个户名(其户名为结算中心的成员单位),用于对外结算。论文

5.结算中心为每个企业在结算中心内部开立结算账户,用于日常企业与结算中心的结算。思想汇报/sixianghuibao/

6.除基本户外,所有企业将账上余额全部转到结算中心在银行开立的账户上,并且将原账户撤销。作文/zuowen/

7.整个集团所有收入全部进入结算中心账户,然后由结算中心分发到各企业;其原始凭证作为结算中心记账的依据,结算中心制作特种转账传票,作为收款企业的记账依据。毕业论文

8.除零星费用外,所有付款由结算中心统一对外支付。毕业论文

9.由结算中心统一对外融资和还贷,对每笔借款结算中心进行明细核算。论文

10.企业需要资金,先向结算中心申请,由结算中心向企业发放,结算中心对每笔放款进行明细核算,结算中心按照银行同期利率收取利息。作文/zuowen/

11.结算中心负责与银行对账,生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作文/zuowen/

12.企业成员单位将原来与银行对账改为与结算中心对账。作文/zuowen/

二、建立统一会计核算制度毕业论文网

会计制度是规定各项经济业务的鉴定、分析、归类、登记和编报方法,明确各项资产和负债经营管理责任的业务规范。目前集团总部对各下属子公司在会计核算上,缺乏统一的制度和规范,核算存在较大的差异,有必要建立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简历大全/html/jianli/

(一)建立统一会计核算制度的意义论文网

统一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是整个财务管理体系的基础,有利于其他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能使会计核算工作达到业务内容完整、科目使用统一、核算口径一致,提供更为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有助于统一会计核算标准与流程,提高核算质量与效率。同时也为分布在不同地点、不同文化、不同企业背景的企业财务人员提供了工作依据;为上级考核提供了方便;便于审计师为上市公司审计。统一规范的会计制度,流畅的会计核算流程,为审计师提供了良好的审计环境,可以加快年度会计报告披露时间。毕业论文

计算机核心论文篇5

【摘要】本文从实践出发,运用心理学基础原理,创新性提出了构建会计核算能力素质模型、建设培训会计核算人员新模式,以提高会计核算人员从业水平和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和社会的思想,具体介绍了建设模型的目的、原理、内容、初步运用和成效。

【关键词】会计能力模型研究

一、引言

“会计人才是国家人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会计人才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会计人才培养工作一直是各企事业单位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然而随着时代进步、环境和用人单位需求变化,对会计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也愈加高,简单雷同的传统上课考试培训模式,己不能适应现代会计培养与发展的要求。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在寻求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会计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

笔者目前服务于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中心的职能是负责一个特大型央企的全省会计核算服务、风险防控和价值创造,中心全部是会计核算人员,相对普通的财务机构,对会计人员的核算素养、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要求高得多。因此,笔者在实践中提出了构建新型会计核算能力素质模型的理念和建设新型的会计人员培训模式,并构建完成运用于实际中,以提升会计核算人员综合素质能力,对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和效率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现将该模型构建有关情况进行梳理提炼,为进一步完善打好基础,并提供研究参考。

根据会计核算岗位工作职责,针对性提炼核算会计适配岗位的能力或素质要求,并按级分层归类形成模型,据此评估从事此项工作人员实际水平,按“缺什么、补什么”针对性开展培训,提升会计核算人员适岗能力与素质,实现会计核算人员“核算高效率、质量高标准、服务高水平”的目标。

二、会计核算能力素质模型构建理论基础与思路对企业而言,提供培训是为了激励会计人员提高业绩。本文通过运用心理学动机理论、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基本知识,梳理日常与会计核算人员的大量交流研究激励个体提高绩效的关键因素或指标,并通过实践归纳梳理得出主要指标以构建模型。

(一)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1.运用动机理论发现:制定适合的标准、设定适合的目标值和掌握会计人员归因心理是模型建设的基础,构建模型对于培养会计核算人员有必要性。由动机理论的目标设定论发现,假设过去的绩效和能力是个体选择目标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则个体是希望具有目标、选择目标以及有动机去实现目标的,并通过以下四点影响其动机,一是选择能够激起努力的目标,二是选择能够指引注意力和努力方向的目标,三是选择能够增强持久性的目标,四是选择能够间接影响行动的目标。而在实际与会计核算人员的日常接触与访谈中发现,基本每个会计人员都希望在工作中有激发工作热情的适合自己的目标,有符合自身条件的并能够通过一定努力获得成绩的工作标准,有种机制能测试自己的基础潜质和标准的符合度。

动机理论的期望理论则认为,个体选择有意图的行动、努力水平和职业,以最大化其预期愉悦、最小化其预期痛苦,因此个体的动力模型是其期望(如业绩)、功用性(如能力)和效价(对成果的追求)的函数,需要运用期望值来决定最大化动力的备选方案。建设一个基于职业标准、专业能力和道德素养的模型来满足会计人员提升自我的期望是必要的。

动机理论的归因理论是将所关注的人的行为归属为一定的原因,对于所关注的人的某一行为应归为内因(能力、努力)或外因(任务难度、运气)。被观察者倾向于将其行为更多地归为外因,而其他人倾向于将相同的行为更多地归为内因。这一偏差也提供了解释和预测个体如何主观理解实际业绩和目标业绩差异的基础。所以为让会计人员更客观的认知自己的业绩水平和激励提高业绩,需要更侧重于设立内因指标和评价标准,激发主观能动性,让会计人员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素质能力。

2.运用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发现:满足会计人员自我评价、自我强化、自我改进的心理需求是构建模型是否适用的关键。

社会比较理论告诉我们,个体有正确的自我评价、自我强化和对能力、选择、业绩、情感及成就自我改进的需求;个体会将自身与客观信息进行比较或与他人进行比较;如果人们寻求自我强化的评价,则会将自己与较低水平的对象进行比较,如果寻求自我改进的评价,则将自己与较高水平的对象比较;人们日常更倾向于将自己与相同情境或有类似任务的人(如同事)进行比较。在日常与会计人员的交流中也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希望有一种评价标准和机制,能让他们正确评价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通过一定标准的对比,发现优势与劣势,期待单位能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帮助他们获得进步与更好的业绩。所以在构建模型时,满足这些心理需求对模型成功与否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构建会计核算能力素质模型有着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能满足会计核算人员的实际心理需要。构建模型需要从设立适合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入手,通过心理学相关手段能对会计核算人员进行测试和评价,并基于评价指标范畴指出会计个体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优势与劣势,帮助会计核算个体提升自己。

(二)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

一是调查归纳,提炼模型指标体系,形成模型基础。二是研究探讨,制定所有指标的定义规范、分级标准,形成模型框架。三是试点测试,征求有关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和会计核算骨干人员意见,调整优化和修正模型。四是宣传和培训模型,让全体会计核算人员学习和认可模型,并不断征求意见和修正模型,并最终定稿。五是依模型设计会计核算知识题库和心理测试题库,心理测试题库请人力资源专业咨询公司依分级标准设计完成,专业题库聘请会计专家设计完成。六是择机对全体会计核算人员按模型进行心理评估和专业测试,为每位会计核算人员提供评估报告,为企业出具整体报告。七是针对评估报告得出结论,主要是评估发现的能力素质缺陷,根据需要提升的能力种类划分会计人员培训类别,制定针对性培训方案,称之为行动力学习方案。八是开展针对性培训。九是培训完成后的再评估,评估培训效果和模型适用性。十是持续优化。

三、会计核算能力素质模型构建

构建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即数据调研分析阶段、模型校验阶段以及成果汇编阶段。如图(1)所示。

(一)数据调研阶段

数据调研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影响会计核算岗业绩最关键的若干业务模块,提炼完成任务所需的关键能力标准以及支撑关键行为的性格品质。在该阶段,分别用了战略演绎法、资料分析法、标杆人员Bei访谈法以及问卷调研法等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1.战略演绎环节。就是运用战略演绎方法,收集公司对核算岗未来的职能定位,从组织战略发展的要求,梳理出新的要求。

2.资料分析环节。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理及研读,在收集公司会计核算岗职位说明书、所属部门职责、岗位涉及的业务流程等资料的基础上,研读提炼出了会计核算岗位关键业务模块。

3.Bei访谈环节。运用Bei访谈等方法对会计核算岗标杆人员进行调研访谈。在Bei访谈的过程中,首先与典型员工本人、典型直属领导、典型身边人进行面对面座谈,收集典型员工的行为事件,以及他们对典型员工在事件中行为的认识和理解,并编码记录典型行为;然后,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删除不具备操作的描述性语言,转录原始访谈记录中的行为描述,将具体的描述转录成员工具体的能力素质,并分别统计典型素质元素的提出频次,将概念相同或相近的元素,整合到共性素质中,筛选出关键的能力素质指标,进一步明确核算岗位关键业务模块以及完成任务所需的关键能力标准。

(二)模型校验阶段

基于以上一系列的调研、分析工作,撰写出了核算岗位能力素质模型和具体分级标准的初稿,即模型初步建成。

当会计核算岗位能力素质模型基本成型之后,进行专门校验。首先,对初稿进行一次内部研讨;第二步是通过沟通会等方式,由具体工作项目组、会计核算岗位相关人员对模型及其标准提出意见或建议。最后再根据相关意见和建议对初稿进行修改,并形成会计核算岗位能力素质模型及标准修订稿。

(三)成果汇编阶段

构建的最后一个阶段便是成果汇编阶段。基于会计核算岗能力素质模型及标准修订稿,对成果文件进行汇编,最终完成《SSC会计核算岗位能力素质模型手册》。

四、会计核算能力素质模型内容

(一)模型的框架结构

图中所示即此次构建的“SSC”模型结构图,SSC是职业化(Specialization)、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客户化(Customization)的英文缩写,模型以这三个维度形成稳固的三角支撑模式,三个维度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针对职业化,提炼出专业能力、责任意识、诚信正直、抗压能力等四个具体能力素质指标。针对标准化,提炼出严谨细致、高效执行、勤思好学等三个具体能力素质指标。

针对客户化,提炼出团队合作、全局意识、开放沟通等三个具体能力素质指标。

上述三个维度模型指标共计十个,在构建过程中提炼总结了这些指标的具体内容,均包括:指标名称、指标定义、指标等级、等级关键词以及等级行为模式(等级典型行为)等。

(二)模型指标的含义

1.四个职业化维度指标,代表了会计核算能力内涵。

(1)专业能力:专业领域相关知识扎实,对待专业问题能够提出令人信服的专业性处理意见;准确辨别问题之间潜在的多重因果关系,擅于进行推理分析,并能将复杂问题进行逐层分解;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

(2)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并积极主动承担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行为及其结果负责,敢于承担责任并设法解决问题;能够很好平衡工作内与工作外的关系。(3)诚信正直: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并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业务处理不受个人利益、好恶的影响,遇到利益诱惑时能坚持原则,不凭借职位之便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工作中能够言行一致,做事客观公正,信守承诺并保守公司秘密。

(4)抗压能力:能够适应长期的重复性繁琐工作,对严格的“时效、质量”等考核体制环境能够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状态,控制负面情绪和消极行为,很好完成工作。

2.三个标准化维度指标,代表了会计核算业务标准素养。

(1)严谨细致:保持客观严谨的工作态度,尊重事实,关注细节,控制风险,重视工作质量,通过对过程的控制,追求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2)高效执行:理解自身任务目标,服从领导决议,快速响应领导工作任务,严格遵守公司的保密流程和制度,有力推动个人与其它相关方积极开展行动,以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3)勤思好学: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问题,尽最大能力提出解决建议;加强各方面的自我学习,并在工作中不断应用,提高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能够根据业务的变化,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灵活处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3.三个客户化维度指标,代表了会计核算服务素质要求。

(1)团队合作:富于合作精神,重视团队的整体价值和利益,在团队中主动分享并积极配合,追求团队整体目标的达成。

(2)全局意识:跳出本位,始终以大局为重,全面、系统地考虑自身的工作对部门和组织整体的影响。

(3)开放沟通:保持开放的心态,充分表达并努力了解他人的观点与立场,以促进彼此的相互理解与信息的无障碍交流。

(三)指标分级评价内涵

上述每个指标都根据测算结果,分成四级,即等级1至等级4,逐级提高,以此作为评估的标准。以“开放沟通”指标为例,其分级及每级内容如下表所示。

五、结论

本模型已在笔者服务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实例运用,即根据标准组织测试评估,提供评估报告和针对性培训,目前培训仍在进行中。具体为:一是根据模型开展的会计核算人员评估工作。请中介机构专门设计了评估流程和软件,请财会专家和会计骨干设计了专业能力测试题,包括专门设计的500多题的心理测试题、360度评价和专业能力测试等。组织了专题考试和测试。二是向每一位参加评估的会计核算人员出具了评估报告。每份报告都有三个维度每项指标的量化结论和十项指标雷达图,得出了具体参考意见和改善建议。三是向公司提出了整体总结性报告,对公司整体会计核算人员基于模型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量化分析的详实报告,并提出针对性改进意见。四是根据评估结论提出整体培训计划,行动力培训计划。运用前后比较,参加测试和培训会计人员的年度绩效成绩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50%,差错率下降70%,可以说基本达到目的。

首先,该模型提炼的成果SSC(职业化、标准化、客户化),与公司会计职能内涵、业务依托以及会计服务宗旨非常吻合,内容方面基本涵盖了个人成长、团队合作及工作要求,能够准确反映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对会计核算岗人员能力素质要求的一个标准。

其次,该模型是促进员工持续完善的基础。公司可以建立基于会计核算岗位能力素质模型的评估机制,该评估机制对目标的完成、绩效的提高和能力的评估,可以帮助员工完成目标,完善自我,以及了解自身事业发展机会。而基于这一模型的评估机制也可以让公司了解到众多关键性信息,包括:员工的管理能力和素质的长处与短板;员工潜在的能力和发展趋势;员工真正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和经验方能满足既任岗位所明确的能力素质要求;要采取怎样的培训,才可以有效地弥补员工经验和能力的不足。依据这些关键性的信息,公司便可以引导员工制定出绩效与能力的发展目标以及具体的行动策略,从而促进员工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身的行为,进而取得公司期望的绩效成果。

最后,模型是员工有效培训提升的基础。在会计核算能力素质模型与评估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设计,一方面能够让公司了解核算不同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包括个性、价值观、能力以及知识等;另一方面可以让公司明确现有的核算岗位员工在素质能力特点、知识水平等方面还有哪些不足与短板,尚无法满足未来岗位的需要。这样便可以确保整个培训能够有的放矢,从而有效提升不同岗位员工的能力和素质,进而提高会计人员的核算质量、工作效率、服务水平。

会计核算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及初步运用阶段已告一段落,阶段性成果基本令人满意,下一步可以持续针对性培训并开展第二次评估。

参考文献

计算机核心论文篇6

关键词:卫生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问题;对策

现在很多学校顺应时展的潮流,开展了计算机课程。学习计算机课程,不但能扩展学生的计算机理论,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不被时代所淘汰。而目前一些卫生职业学校在计算机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下面就对当前卫生职业学校在计算机教学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当前卫生职业学校在计算机教学方面出现的问题

1.教学方法落后

现在卫生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方法是:计算机教师进行演示,学生在下面做笔记。从表面上看学生好像掌握了计算机教学内容,可实际上学生并没有深入了解,不能做到举一反三,也不具有触类旁通的能力,对计算机也不能熟练操作。还有一些计算机教师不进行师生间的互动,不给学生布置计算机操作任务,学生对计算机缺乏自学能力。这样一来,卫生职业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被制约,也阻碍了学生的实践探索精神。

2.计算机教学考核不够

一些卫生职业学校对计算机教学进行考核时,标准很低,还有一些卫生职业学校的电脑数量不能满足学生计算机考试的要求,难以实现一人一台电脑,导致学生在计算机考核时作弊。还有的教师觉得学生如果进行补考会很麻烦,就把计算机考核标准下降到及格分上,学生不管学得怎样,都能顺利通过考核。这样一来,削弱了学生上计算机课的动力。

3.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内容滞后

卫生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样,在学习计算机课程中,一些学生一遇到疑难的问题就放弃,缺少解决复杂问题的信心。计算机教学内容安排不够科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计算机潜能开发,也没有完善的教学指导。

二、解决卫生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问题的方法

1.精心准备教学内容

卫生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师在课程内容上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选择计算机教学内容,舍弃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教学内容,对原有计算机教学内容进行精心地梳理,构建新的计算机教学体系。计算机教师还需要根据计算机教学大纲准备计算机课件。计算机科学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这就需要计算机教师对教学内容不断进行更新,增加必要的讲授环节,保持课堂内容与新计算机技术的密切联系。

2.因材施教

针对卫生职业学校学生对计算机的不同掌握程度,因材施教,使学生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在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教师对课程操作和训练设计要有梯度性,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要考虑到层次性,从易到难。学生反馈给教师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解决处理,最后对问题进行评议性的小结。卫生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师还要营造自学式课堂气氛,使学生自学能力得以增强。

3.知识点要全面,把学生当成主体

卫生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师要考虑到计算机教学总任务,讲解的内容要能够全面地囊括知识点,让学生对计算机理论以及操作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明确计算机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间的联系,为后续学习做铺垫。卫生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课题设计上,可用树形的结构框架,让计算机课程各部分标题与题干联系,做到紧密结合。把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对于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表现,教师应做出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梳理,帮助学生处理计算机学习中有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有清晰完整的认识。教师还要留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计算机考核管理

在卫生职业学校计算机成绩考核方面,需要加大计算机成绩的权重以及日常的作业量,不能只注重专业卫生教育。增加计算机考核次数,对每个单元的内容进行考核,每个单元考核没有通过的学生要重新补考。考核管理过程要注重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过程、理论知识过程,注重师生交流合作。

卫生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起点,采用多种方法解决处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计算机知识,使计算机教学能够满足学生个体间的最大限度的差异需求,使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计算机能力。

参考文献:

[1]石帮荣.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9(4).

[2]张殿龙,梅险,吴宏伟.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4).

[3]李海瑛,张钰,刘秋红.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和改革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9(10).

计算机核心论文篇7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FundamentalsofComputer"CourseteachingResearch

fornon-computerprofessional

ZHanGweihua,ZHaiping

(ComputerCentral,Collegeofinformationengineering,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He'nan450001)

abstractthepurposeofcomputereducationforcollegenon-computermajorsinthe21stcenturyistogeneratemulti-talentedstudentsthatnotonlymastertheirownfieldsbutalsocomputerapplicationskills.Forthispurpose,afteranalyzingandstudyingthepresentsituations,weexploredthepossibilityofreformingtheteachingmethods.wealsoformulatedaproposalontheteachingplanandareintheprocessofcarryingoutthenewmethods.

Keywordsnon-computermajor;fundamentalsteachingoncomputer;teachingreformation

1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中学阶段实质上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它的负面效应便是学生常常以课本内容为唯一,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想象力。这样的学习习惯及状态直接渗透到大学一年级的课堂中。比如,学期末仍要求老师在课本上划出考试重点;如果老师在讲课时针对一些课本知识结合新科技进行了延伸讲解,就有同学询问所讲内容是否划入考试范围。这些就说明了,有很多一年级学生仍是把考试作为大学里的学习动力,对自己的要求标准也仅仅是掌握考试内容,完全没有意识到大学教育是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着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及自主创新的能力。

1.2教学内容滞后,知识老化

信息社会计算机软硬件飞速发展,相关的计算机知识需要不断更新。但一些高校计算机的教学内容多年不变,使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没有用,想学的那些社会上较新的技术知识又不教,更谈不上与不同专业相结合的计算机后续教育问题。

1.3教学模式陈旧,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

高校中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人数众多,大班授课的现状决定了计算机教学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少量实验课为辅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以教材书本为基本点单向地传授理论知识及演示操作,学生只有被动接受,到了实验课上,学生的任务也仅是努力去回忆课堂内容并模仿操作,不提或根本也提不出什么问题。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少有创新精神。

1.4考核内容及方式存在弊端

因为庞大的学生人数的制约,目前仍有一些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课程是以卷面考试为主要考核方式,即使采用机器考试系统,也多是将理论知识作为最重要的部分进行考核,实习和实验考核只占最终成绩的小部分。这种考核方式体现不出计算机课程中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现阶段教学改进的方法及措施

2.1实施分层次教育兼顾不同方面的学生

学生来自全国不同的地区,文、理、医、艺术、体育不同专业都是造成学生计算机水半参差不齐的原因,给基础课学带来很大困难。为此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实施了计算机课程免修规定,即在新生入学时进行计算机水平测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可免修计算机基础课程,转为选学其他一些与专业学科交叉紧密的实用性、技能性强的计算机课程,例如Java、autoCaD、photoshop、3Dmax等。

然后依照测试成绩,对于大多数的一般学生,如果情况允许,就将同一院系的学生按照快、中、慢的分班模式进行教学。或者在原班级不动的基础上,由教师自主掌握把学生分为不同程度的几部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上课上机时的要求不同。面对全体同学,实行零起点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帮助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树立信心,对于层次较好的学生布置灵活度大创新性强的设计作业,鼓励培养他们对计算机多方面应用的兴趣。

2.2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

由于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量庞大、专业众多,计算机课程又是一年级学生的基础教学课,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有一百多人集体上课的大班教学状况,分层次教学的目标不易达到。但这个目的可以通过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同样能实现。即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精心备课,准备素材,提前组织有针对性的授课内容,要根据学生的水平程度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并根据学生完成的效果不断调整作业内容及难度。虽然是大班级理论教学,但在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后的情况下,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首先,课时数量的减少能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闲时间,使得他们有机会根据自己的特长自由安排学习内容或投入自主创业的课后实践中。其次,不同难度内容的作业供学生自由选做,可使程度较低的学生从简单入手,增强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和自信心。程度较高的学生也能更快地进入深层次的知识掌握中。

2.3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教学内容

信息社会日新月异,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也要改变现在教材内容陈旧、使用周期长的状况,把那些已经在社会经济各层面得到广泛应用,或者很有潜力的信息技术引用到教学内容里。近几年来,我们总结教学经验,针对各专业学生情况,结合计算机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编写了适合本校的理论和实践教材,从2003年开始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到2005年起至今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及《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指导》,几乎每年都要再版,添加修订新的知识内容。

2.4改变考核方式,力求创新,开放

彻底抛弃统一的纸质卷面考试,取而代之的是上机考试与专业设计相结合的考核模式。期末的上机考试是一个类似于国家等级考试的考试系统,每个学生登录系统随机抽取不同的考题,由理论题和基本操作题组成,着重考核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及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期末前的专业设计考核项是一个综合作业,是为巩固、提高、拓展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而布置的,这项考核是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在的不同院系专业,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自己专业内容的素材,构思设计出一个集图文、音像、动画为一体的综合作品,根据作品的完成情况评定成绩。上机考试成绩与专业设计作品成绩综合评出每个学生的计算机课程分数。

通过一学期的课程学习,每个学生在计算机理论知识、网络及应用软件的使用等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通过上机考试与专业设计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就真实地反映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教学效果。

3结语

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非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培养新世纪复合型人才的主要方面。只有不断结合实际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优化教学结构以展现全新的教学思路,逐渐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培养出具有强烈主观能动性、创新思维的合格高校生。

参考文献

[1]戴振华.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4):191-193.

计算机核心论文篇8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电算会计岗位;职业能力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0.22.038

[中图分类号]f232;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0)22-0079-03中国

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信息化后的电算会计岗位与手工会计岗位相比,在工作任务、职责分工、内部控制要求上都有较大差别。如何使高等院校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能够具备电算会计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适应会计信息化工作的要求,是一个值得会计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与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化下电算会计工作流程及主要岗位的分析,提出了培养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电算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措施。

一、会计信息化及其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2000年在深圳举行的“首届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理论界首次提出了“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会计信息化”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型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现代信息系统。从本质上看,“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在系统地位、目标、功能范围、层次、技术手段、信息输入输出、理论基础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区别。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并不是在口号或名词上的推敲,关键是一种观念的倡导,真正体现了网络环境下会计工作的重心由会计核算向会计管理转变。会计信息化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工作及会计人员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一)促使会计从传统的核算职能向管理职能转变

会计信息化导致会计管理思想从事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影响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从而使会计软件从核算型向管理决策型发展。在信息化条件下,由于信息处理手段的现代化,信息的处理和传递更加方便和简洁,传统的手工会计工作,如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工作可以由会计软件全部或部分完成。信息化使会计人员从繁杂、单调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发挥会计的决策、管理、控制职能。

(二)对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有了新的要求

会计信息化要求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有更大的深度和广度。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人员需要掌握更丰富的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和相关知识。专业知识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最起码的从业知识,不管是在手工还是在电算化会计环境下,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是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会计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会计基础、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以及行业财务制度和会计电算化等。在信息化条件下,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会计学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学科,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深入到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业务处理由手工记账转变为计算机记账,传统的会计业务处理转变为以会计数据分析为主,会计人员的主要精力由制造会计信息变为对计算机产生的会计信息进一步加工、分析、处理,因此会计人员必须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会计工作。此外,会计人员还必须具备财政、税收、金融等相关知识。

(三)对会计工作岗位分工的影响

传统的会计工作岗位结合内部控制的要求按会计工作的不同内容进行划分,相应地配备会计人员开展数据处理工作。实施会计信息化后,原先由会计人员分工完成的许多内容都由计算机集中自动地完成,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新的工作内容和岗位,因此组织分工和人员配备必然会发生较大变化。尤其是当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和规模时,企业内部传统的部门界线、数据处理职能分隔将越来越模糊。届时,企业会计组织内部的岗位职责都需要重新定义和组合。

二、电算会计工作流程及主要岗位

实施会计信息化后,会计数据的来源与和方式、会计管理的操作形式、工作流程与手工会计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必须对原有的手工会计工作流程进行调整与优化,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电算会计岗位工作制度。信息化下的电算会计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实施信息化后的会计工作流程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手工会计岗位分工已不能完全适应电算化工作的要求。根据电算会计工作的流程和特点,企业的会计岗位分工应由传统的以账务报表岗位为中心转变为以系统管理员岗位为核心的岗位架构。具体地说,电算会计工作岗位主要包括: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数据分析员。

系统管理员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阶段,负责协调软件开发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根据软件评审要求,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运行阶段,负责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帮助系统操作员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检查督促系统操作员对数据的备份情况。检查各操作员操作日志记载情况。

系统操作员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将审核过的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及时、准确地录入计算机,同时通过计算机输入界面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初步核对。根据数据审核员核实过的会计数据进行凭证过账。进行银行对账工作及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完成账务处理系统的期末处理及结账工作,编制会计报表,及时输出打印会计凭证和有关会计数据。采取有力的措施保证数据安全,每天进行数据的备份并妥善保管备份数据。由于系统操作员的工作内容较多,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个操作员岗位并进行权限设置和分工。

数据审核员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根据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审核反映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各种原始凭证,及时将审核过的原始凭证交系统操作员输入计算机。根据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审核输入后、登账前的会计数据和输出的会计凭证、各种账表。

数据分析员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负责对计算机内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会计数据分析方法、分析模型和分析时间,为企业经营管理及时提供信息。根据单位管理者的需要对企业的各种报表、账簿进行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必要的信息,以满足单位经营管理的需要。企业的重大项目实施前,应通过历史会计数据的分析,为决策提供详实、准确、有理有据的事前预测分析报告;企业的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应通过对有关会计数据的分析,提供项目实施情况(如进度、成本、费用等)分析报告;企业的重大项目实施后,应通过对会计数据的分析,提供项目总结的分析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电算会计岗位和手工环境下的基本会计岗位并不是完全分离独立的,除了某些不相容职务必须分离(如出纳和数据审核员),由不同的人担任外,电算会计岗位和基本会计岗位可在保证会计数据安全前提下交叉设置。

转贴于中国

三、电算会计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

综上所述,根据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电算会计工作流程及其主要工作岗位,我们可以构建出电算会计岗位的职业能力框架(见表1)。

四、培养电算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措施

(一)明确会计信息化下的人才培养目标

由于不同地区的会计信息化程度不同,因此各地区的高校应根据所在省市的经济发展特点及信息化水平,选择恰当的培养目标。以广东省的地方高校为例,由于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高,有80%以上的企事业单位已经实现或部分实现会计信息化。因此可以把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一批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具备相当的会计软件实操能力和系统实施能力的学生。中国

(二)根据会计信息化的要求改革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创新教学内容

传统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是以理论教学体系为出发点的,追求的是以“学科完整”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为培养能适应会计信息化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应改革原有的课程设置体系,根据电算会计的工作流程,以电算会计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以“工作过程完整”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为使会计专业学生既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又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应由职业素质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3部分组成。整个课程体系要以专业核心课为中心,而专业核心课应该是基于电算会计工作流程和岗位职业能力开发出来的。表2是根据电算会计岗位职业能力框架开发出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以上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也要在传统的会计理论课程教学基础上,根据会计信息化的需要创新教学内容。例如计算机基础课可根据会计专业学生的特点“量身定制”,除了讲授一般的计算机操作、文字录入、办公软件的操作知识外,还应讲授目前市面上的主流会计软件的安装与维护、数据库应用技术、病毒防护知识,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作为系统管理员岗位的职业能力。再如成本会计实务可以在传统的成本会计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加erp系统中成本管理、生产管理等模块的内容,把手工环境和计算机环境下的成本会计核算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三)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确定了培养电算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后,还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开发、技能的培养。单一的课堂讲授方法明显不利于学生电算会计技能的培养,会计教师应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根据每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不断变革课程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电算会计技能,可综合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老师讲解和学生练习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课程实验中去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需要老师各课程开课之前制订一个详细、周密的案例教学总计划,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用合适的案例。其中案例的取得可通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深入企业,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或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再结合当地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自行设计教学案例。例如财务会计实务课程教学,教师可设计一个大案例,贯穿于理论教学的始终,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师可设计一个模拟企业的经济业务事项,基于手工会计工作过程,让学生掌握货币资金、采购、生产、销售、筹资、投资业务等会计核算工作。然后在会计电算化实务课程中,以同样的经济业务,基于电算会计工作过程,上机操作初始化设置、建账、凭证处理、记账、结账、报表输出等项会计电算化工作。通过手工会计处理和电算化会计处理的对比,让抽象、难懂的会计知识变得易理解、易掌握,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企业中承担会计工作。例如会计电算化实务课程,可以根据电算会计下的不同岗位: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数据分析员设置对应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担任不同角色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完成工作任务,通过这种仿真的角色体验、真实的财务软件操作,营造出仿真度高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实现校内教学与实际电算会计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3.工作过程导向法

工作过程导向法即按照企业会计工作的过程设置教学顺序和内容。例如“成本会计实务”,可按照“确定成本计算对象—确定成本项目—确定成本计算期—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成本会计工作过程,按顺序开展课程教学,每一个工作过程设置一个小案例,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成本会计工作流程,把抽象概念的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学习、掌握实际会计工作技能。

转贴于中国

4.设错教学法

传统教学往往只是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尽力避免学生的操作出现错误,使学生在理想的实验操作环境下按照老师的指导,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这种方法看起来能顺利完成课程的学习,但学生一旦遇到实际工作问题,就会束手无策。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培养学生电算会计技能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运用设错教学法。教师可有意在学生经常出错但又容易被忽视的环节设置一些问题案例。鼓励他们对出现的错误进行探索和分析,引导他们认识错误发生的原因并自行设计纠正错误的方案,不断强化学生对实际会计工作的认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减少学习过程中对老师的依赖。中国

5.实战演练教学法

在每门课程实验环节或综合模拟实验课程中都可以应用实战演练教学法。如校内电算化会计模拟实习可借助一个中小型企业一个月真实的经济业务事项,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利用财务软件独立完成创建账套、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期末处理、编制会计报表整个会计电算化工作。

(四)制定电算会计技能考核标准

当前各高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还是以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标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评价不够重视。与手工会计岗位相比,电算会计岗位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实操能力的要求更为严格。例如在手工会计下,即使总账和明细账对账不平衡,会计人员仍可进行期末结账,但在电算化环境下,如果总账和明细账的对账结果不平衡,系统将会拒绝用户的结账操作,会计人员必须认真检查软件内总账和明细账的数据,调整错账后才能正常结账,这对会计人员的软件操作能力和会计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明显,只对理论知识考核而忽略对电算会计实践能力的考核,难以全面审核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能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学校应该制定一个电算会计技能考核的标准,可根据表1的电算会计主要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对学生是否具备完整的电算会计技能进行考核,在考核方式上可由老师自行命题考核,也可以通过检查学生的课程实验作品并结合口头答辩的方式,还可采用让学生在课后参加面向社会的一些职业技能证书考试的方式。如鼓励学生课外学习考取用友及金蝶erp财务管理专家认证、初中级会计电算化证,参加各级会计职称考试等。

主要参考文献中国

[1]王振东.会计信息化条件下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问题的探讨[j].山东经济,2006(5):112-115.

[2]赵建新.高职会计核心职业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9):163-165.

[3]蒋永根.会计信息化条件下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途径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7).

计算机核心论文篇9

1多核计算技术的概述

随着新材料的应用和新技术的发展,VLSi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在单个芯片上集成多个处理器核心构成多核处理器已经成为处理器技术的主流。按计算内核的对等与否,Cmp可分为同构多核和异构多核。计算内核相同,地位对等的称为同构多核。然而,一般认为处理器通用核的数目在超过16个后,再增加通用处理核的数目就难以带来更大的性能提升。于是出现了一些为特别任务专门定制的专用处理核,包括面向科学计算等的“领域专用核”、图形图像处理和数字信号处理(DSp)等“行业专用核”。这些专用核的体系结构利用特定应用的特征进行定制,从而达到定制应用的高性能和高效率。

从2005年出现的英特尔与amD的双核处理器、2006年推出的4核处理器到2007年2月英特尔公司展示的80核处理器,处理器中集成核的数目呈现迅速增多的趋势。除此之外,具有更多核和不同功能核的处理器也在研发,例如整合了1025个简单处理器的芯片Kilocore,包括1024个8位处理器和1个powerpC核。

伴随着多核处理器的发展尤其是处理器核数目的增加与处理器核功能的变化,在体系结构、软件、功耗和安全性设计等方面,巨大的挑战也随之而来。处理器的发展使得原有面向单核或者多处理器的软件架构不适于在单芯片多处理器的硬件结构上充分利用多计算核心的能力,需要相应的软件层面的共同发展。为此,软件结构的变化尤其是针对多核硬件体系结构的程序设计成为有效发挥多核计算能力的重要方面。

为了适应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计算机人才,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开设相应的多核计算课程势在必行。计算机方向课程的开设尤其是教材的设计,不仅要注意到满足完善学生知识结构,适应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同时也需注意到社会对于多核计算技术方面人才的需求,通过合理的设计,满足知识更新与就业两方面的要求。

2多核课程设计

多核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教学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来自于多核计算技术所带来的新的知识点。这些新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多核SoC芯片技术;多核芯片与传统单核微处理器、Smp的区别;多核下的各种硬件设计技术(Cache与存储一致性、网络互连、io管理);并行体系与多核体系结构;典型多核芯片介绍;嵌入式多核芯片技术;多核平台结构与芯片组支持技术(包括固件技术);多核操作系统;多核系统软件对并行编程的支持;多线程编程对多核的支持;多核多线程编程技术(主要是关于windows与Linux操作系统);openmp对多核的支持;多核平台上的编译工具与编译优化技术;多核api优化函数库;多核多线程程序的性能评测工具与方法。

这些新知识点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多核课程以适应技术的发展与多核时代对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例如,美国计算机专业最好的CmU、mit、Backley、Harvard和Stanford五所高校,均通过增加新的课程或者在原有课程内容中增加多核内容的方式,以适应多核计算机的出现与发展。

因此,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参考国外高校的课程开设方式,浙江大学开设了自己的多核课程。浙江大学以学校计算机教学的实际情况为基本出发点,让学生了解当前计算机芯片设计领域中新兴多核体系设计的基本原理、技术难点、目前发展状况,以及对计算机领域带来的相关影响等,以通过建立体系经典理论研究和实际的发展方向之间的桥梁,为将来从事体系结构领域、系统软件领域以及相关领域的高水平研究打好扎实的基础。这是浙江大学多核计算课程设计的目标,也是我们教材设计的主要目的。

通过分析多核的知识点,浙江大学将多核计算课程分成了两个层次:以编程训练为主的本科多核计算课程和以编程为基础以多核理论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研究生课程。本科课程的名称为并行计算与多核编程,作为专业选修课程。多核的本科课程完全以编程训练为主,结合多核编程工具,通过编程作业锻炼学生对多核编程能力的培养。对于研究生课程,名称为多核计算,主要着眼于当前多核技术的研究热点和多核技术的高级课题,在研究生的体系结构课程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基础上作进一步提高,结合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编程方法等交叉学科,介绍在体系结构上的多核理论与相关学科对此的相应发展。

3多核课程教材设计

3.1概况

由于多核计算技术相对较新且仍在不断发展,目前国内外多核计算方向的著作以科学论文为主,偏向于研究与探索,浙江大学结合科研的实际情况,由任课教师采用科学论文作为研究生课程的主要教学材料。

而对于基础教材而言,由于多核计算方面的书籍还是刚刚起步,因此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少。此外,由于多核计算是一门动手能力和理论要求都很强的课程,需要更加重视实践环节,为学生设计实践训练,同时,目前多核底层调优软件是由英特尔公司推出,能实现多核的编译、运行库、性能测试、多线程检测与优化,对多核教学帮助极大。因此,浙江大学采用了基于英特尔的软硬件,作为实践的基础培训。有鉴于此,目前浙江大学的多核课程2006年使用的教材是由英特尔公司的(孟加拉)Shameemakhter与(美)JasonRoberts撰写、intel出版的《multi-coreprogramming:increasingperformancethroughSoftwaremulti-threading》,2007年3月电子工业出版社推出了由李宝峰、富弘毅、李韬三位博士翻译的中文版,我们参与了该书的审稿工作。该书是国内第一本全面讲解多核程序设计的书,同时,由于它介绍了基于intel多核平台的性能评测和调优工具,相对适合于目前的教学。

由于该书的作者是英特尔的平台结构师与软件工程师,尽管参与了多核处理器的架构与软件设计,对多核计算技术了解非常深入,但是其写作目的与风格均是工程师写给工程师的书,并不适用于大学教材。与此同时,由于多核计算技术毕竟是正在发展当中,目前国内外的确缺乏多核编程的教材。

3.2《多核程序设计》

为了适应多核计算技术的发展,促进国内多核课程的建设,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编写了《多核程序设计》教材,将于2007年7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分别在2006年秋冬学期,开始开展多核方向的教学。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作为多核计算课程的教材使用,而从对多核技术知识点的分析可以发现,适合作为教材编写的主要是多核体系结构程序设计的相关内容,因此本书在编写时以多核计算技术的基础知识概论为基础,以多核程序设计方法为骨干,主要包括基础并行程序设计方法、多线程基础、利用线程api进行程序设计、openmp与mpi,以及多线程应用程序的调试和测试工具的使用等,以帮助大学生学习编写多核体系结构下高性能程序代码。

本书共分为八章,以多核技术导论为始,以多核软件工具介绍为终,分别覆盖了基本的多核体系基础、并行计算基础、多核体系下线程理论、windows与Linux多线程编程与调优、openmp多线程编程与调优、mpi多线程编程与调优和多核软件工具的使用。从结构上看,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多核理论。这部分内容包括了本书前三章的内容。第一章为多核技术导论,简要介绍微处理器发展史、并行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与系统芯片发展、片上多核处理器架构与典型多核芯片架构、芯片组对多核的支持,以及操作系统对多核处理器的支持方法。第二章是并行计算基础,介绍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计算模型、进程与线程、并行编程环境、并行编程语言与编译器、并行计算性能评测,并介绍常用并行数值算法,例如并行矩阵乘法、线性代数方程组并行求解方法、快速傅立叶变换。最后介绍并行编译器。第三章详细介绍线程的基本概念,包括多线程的概念,用户级线程和内核级线程,多线程的映射模型,线程的生命周期,多线程环境下的进程控制语义,以及线程的同步,包括互斥量(mutex)、信号量、条件变量、锁的粒度与死锁。

(2)多核编程与调优。包括了本书第四至七章的内容,分别讲述了不同操作系统与不同多线程编程技术下,怎样进行多线程编程和调优来充分利用多核处理器的效率。其中第四章是教学生如何在windows下通过多线程方法进行多核编程及调优,首先介绍了windows线程库,然后通过例子介绍了使用win32线程api进行线程创建、管理、终结,并介绍线程执行和资源存取方法,以及多线程调试与优化技术,包括调试、跟踪、线程命名等。第五章介绍了在Linux下使用多线程进行多核编程及调优的方法,与前一章类似,首先介绍poSiX线程库pthreads,然后是结合例子介绍基本线程的操作与线程的属性,最后是使用GDB调试线程以及线程的调优。第六章介绍openmp编程及性能优化方法,结合使用microsoftVisual2005教育学生如何编写openmp程序,并教育学生使用openmp编写多线程应用程序的技巧,包括循环并行化、并行区域编程、线程同步,最后分析openmp多线程应用程序的性能。第七章是mpi编程及性能优化,介绍了最常用和稳定的mpiCH安装和配置过程,并详细介绍了mpi编程基础知识与mpi群集通信、mpi程序排错方法与性能分析优化方法。最后简要介绍了mpi-2。

(3)多核软件工具。包括了本书第八章。由于目前的多核软件工具基本上是由英特尔公司开发并提供教学使用,因此本章的工具介绍基本上以英特尔的各种调优与性能分析工具为主,这既符合目前的实际教学状况,也符合社会需求。第八章所介绍的多核软件工具包括编译器对多核的支持、Vtune性能分析器、mKL数学核心函数库、threadChecker线程检查器、threadprofiler线程档案器的使用与实验。

由于多核课程是对动手实践能力要求高的一门课程,在进行教材设计时,除了上述的书面教材之外,还需要设计配套的实验教案等实践教学内容。因此,本书在编写时也设计并实现了完整的教案、实验代码与实验环境,以便多核教学的正常进行。

《多核程序设计》一书体现了在本文第二节多核课程设计提出的多核课程教学的目标,结合了五所大学进行多核课程教学的教师们的经验。我们将对《多核程序设计》一书的设计思想与结构展现在此,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国内高校的多核课程建设提供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示范,推动大学开展多核程序设计课程。

计算机核心论文篇10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阶段;管理;决策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就是把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数据处理工具和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总体发展趋势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即会计核算电算化——财会管理或企业管理计算机化一一决策支持计算机化。

一、会计核算电算化阶段

我国原来的会计工作基本处于手工和半手工状态,会计人员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被束缚在会计核算等事务性工作上,财务管理工作则没有时间或很少去做,因此会计只能提供事后核算资料。面对市场经济和繁重的核算工作双重压力,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迫切要求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

由于有基本现成的会计核算模式,会计核算的输入/输出数据比较规范且容易组织,我们已形成一套固定的会计核算过程,而财务或企业管理工作则比较复杂且没有成型的模式,所以设计并实现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比较容易,因此我国初期电算化阶段只能先搞核算电算化。

电算化会计数据处理的代码化、程序化和自动化,是对手工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和方法的本质变革,这一变革改变了手工会计下成本计算、编制报表等只能在月末进行的做法和限制。电算化下只要发出指令,计算机可随时根据机内数据完成上述工作。核算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从表面上来看,会计电算化只是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中,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核算的速度和精度,以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实质上,会计电算化决不仅仅是核算工具和核算方法的改进,它必然会引起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分工的改变,促进会计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的提高,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解放会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进步,提高整个会计工作水平大幅度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会计理论和实务的方方面面都将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二、财会管理或企业管理计算机化阶段

财务和企业管理计算机化是会计电算化最有意义的战略决战阶段,建立并实际运行以管理为重心的、网络化的、完整的会计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将显著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会计电算化长期的、隐含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大量地迸发出来,在这个阶段将实现财会和企业管理现代化。此时会计电算化已融人到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洪流之中,可能称其为会计及企业管理信息化、计算机化等。

现行会计体系把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含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子系统。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的代码化、数据共享和自动化,为两个子系统的结合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从发展的眼光看,企业应同时建立两个子系统并予以有机结合,以便运用财务会计资料,建立适应管理需要的会计模型,使电算化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立和完善。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发的、以事后核算为主要内容的会计软件,已不能适应管理上的需求,开发和运用事前有预测、决策,事中有规划、控制,事后有核算和分析功能的“管理型”会计软件势在必需。在1996年4月北京召开的“会计电算化发展研讨会”上,与会者一致提议,在进一步提高我国“核算型”会计软件水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管理型”会计软件,并就开发和运用“管理型”会计软件中的各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和建议。之后一些会计软件专业公司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都为开发和应用“管理型”会计软件投入了一定的力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此我国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和运用“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管理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会计账簿和报表数据的总括分析,而其管理和分析的原始数据必须直接来源于生产经营的各基本环节,如材料仓库、每道生产工序和每个销售人员,因而是最明细和详尽的。因此,完整的、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必须与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共同规划、统筹设计。这样的系统与以往开发的核算系统不是并列的,而是以其核算功能为内核、以管理功能为重心;该系统不是以会计职能而是以业务类型来划分其子系统的。可以预见,电算化会计的这种发展将对传统会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决策支持计算机化阶段

该阶段是会计电算化的高级发展阶段,它是在会计管理电算化系统提供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的数据和信息,借助于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决策者制定科学的决策方案。该阶段是建立并实际运行会计或企业决策支持系统,是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进化或更高级的发展阶段,像国外那样用它来辅助解决那些数据不规范、变化因素多、具有不确定性的高级会计或企业管理决策问题将是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高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