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有“气贯如虹”这个词吗?
文章正文:
“气贯如虹”是一个成语,源自于中国古代文学,用来形容气势磅礴、威力无边。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气势如虹、力拔山河的场景,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的气魄或伟大事业的宏伟气势。
关于“气贯如虹”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的记载:“公乘马,气贯如虹。”这里的“公乘马”指的是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形容他骑马时的威风凛凛、气势非凡。
在历史的长河中,“气贯如虹”这个成语被广泛运用在文学、艺术和日常生活中。以下是一些引用“气贯如虹”的例子:
1. 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写道:“先生之才,气贯如虹,独步一时。”
2. 著名作家鲁迅在《阿Q正传》中描述阿Q的形象时说:“阿Q的威风,气贯如虹,使人不敢仰视。”
3. 现代作家刘震云在《我不是潘金莲》中描述主人公李雪莲的气势:“她的声音,气贯如虹,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撕裂。”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气贯如虹”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中的广泛应用。
常见问题清单:
1. “气贯如虹”是什么意思?
2. “气贯如虹”出自哪个典故?
3. “气贯如虹”在文学作品中有哪些应用?
4. “气贯如虹”这个成语的用法有哪些?
5. “气贯如虹”和“气吞山河”有什么区别?
6. “气贯如虹”这个成语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7. “气贯如虹”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8. “气贯如虹”这个成语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9. “气贯如虹”这个成语的寓意是什么?
10. “气贯如虹”这个成语的用法有哪些注意事项?
解答:
1. “气贯如虹”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气势磅礴、威力无边。
2. “气贯如虹”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的记载:“公乘马,气贯如虹。”
3. “气贯如虹”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的气魄或伟大事业的宏伟气势。
4. “气贯如虹”这个成语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直接引用、比喻、拟人等。
5. “气贯如虹”和“气吞山河”都表示气势磅礴,但“气贯如虹”更侧重于形容人的气势,而“气吞山河”则侧重于形容事物的宏伟。
6. 在现实生活中,“气贯如虹”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势、决心或事业。
7. “气贯如虹”这个成语的来源是《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的记载。
8. “气贯如虹”这个成语的演变过程是:从《左传》中的记载,到后来的文学作品广泛应用,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成语。
9. “气贯如虹”这个成语的寓意是:形容人具有强大的气势和决心,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10. 在使用“气贯如虹”这个成语时,要注意语境和适用对象,避免使用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