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是什么意思?
翰林,原指中国封建时代宫廷中的文学侍从官,负责为皇帝草拟文告、编纂史书等。翰林这一称谓最早见于东汉,后历经唐、宋、元、明、清等朝代,逐渐成为文官中的高级官职。在现代汉语中,翰林一词仍被广泛使用,主要指学识渊博、才学出众的人。
来源与演变
翰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当时设立了“翰林院”,负责记录皇帝的言行和编纂史书。唐宋时期,翰林院的地位逐渐上升,成为皇家文学侍从官的机构。明清两代,翰林院更是成为文官的最高荣誉之一。
翰林的职责
翰林的主要职责包括:
1. 为皇帝草拟文告、诏书等;
2. 编纂史书、撰写御制诗赋;
3. 负责皇家文献的整理和研究;
4. 选拔和培养文学人才。
翰林的影响
翰林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如唐代的杜甫、宋代的苏轼、明代的杨慎等,都曾是翰林。
现代翰林
在现代,翰林一词通常用来形容学识渊博、才学出众的人。例如,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鲁迅曾被尊称为“现代翰林”。
常见问题清单
1. 翰林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2. 翰林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3. 翰林在唐宋时期的地位如何?
4. 明清两代翰林的地位如何?
5. 翰林与文官制度有何关系?
6. 翰林在历史上有哪些著名人物?
7. 翰林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什么?
8. 翰林与科举制度有何关系?
9. 翰林院与翰林的关系是什么?
10. 翰林一词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解答
1. 翰林最早出现在东汉。
2. 翰林的主要职责包括为皇帝草拟文告、编纂史书、整理和研究皇家文献等。
3. 唐宋时期,翰林的地位逐渐上升,成为皇家文学侍从官的机构。
4. 明清两代,翰林更是成为文官中的高级官职,享有极高的荣誉。
5. 翰林与文官制度紧密相关,是文官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6. 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杜甫、苏轼、杨慎等,都曾是翰林。
7. 在现代汉语中,翰林通常用来形容学识渊博、才学出众的人。
8. 翰林与科举制度密切相关,科举考试中的进士及第者有机会成为翰林。
9. 翰林院是翰林的工作机构,翰林在翰林院中担任各种职务。
10. 翰林一词的演变过程是从东汉时期的文学侍从官,到唐宋时期的高级官职,再到现代用来形容学识渊博、才学出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