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解释
文章: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毛泽东于1927年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深情厚谊,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解释。
原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解释:
1.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这句诗描绘了作者独立在秋天的寒意中,站在湘江的北岸,望着橘子洲头的景象。
2.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这里形容了井冈山周围的山峦被秋天的红叶覆盖,江水清澈,众多船只争相行驶。
3.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句诗用鹰击长空和鱼翔浅底来比喻革命的英勇和人民群众的自由追求。
4.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作者回忆起曾经与众多战友在井冈山的生活,那段岁月充满了波澜壮阔。
5.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描述了当年青年人的风采和豪情。
6.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毛泽东自比当年的万户侯,意指他愿意为革命事业奋斗,即使牺牲一切也在所不惜。
7.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作者在这里回顾了自己在革命浪潮中的英勇表现。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和对战友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毛泽东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英勇的斗志。
信息来源:
《毛泽东诗词选》,中央文献出版社,链接:[中央文献出版社](http://www.cldwxm.com/)
常见问题清单及解答:
1.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谁写的?
解答:《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毛泽东于1927年创作的。
2. 这首诗的背景是什么?
解答:这首诗的背景是毛泽东在井冈山领导革命斗争的时期,表达了对革命根据地的深厚感情。
3. 诗中的“万山红遍”指的是什么?
解答:“万山红遍”指的是秋天的井冈山被红叶覆盖的景象,象征着革命的胜利。
4. “粪土当年万户侯”是什么意思?
解答: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即使地位卑微,也要为革命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
5. 诗中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有什么含义?
解答:这里意味着作者通过写作来激励人民,引领革命的方向。
6.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是如何比喻革命的?
解答:鹰击长空比喻革命者的英勇,鱼翔浅底比喻人民群众的自由追求,万类霜天竞自由则象征各种力量都在争取自由。
7.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解答:这首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8. 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有哪些重要活动?
解答: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领导了农民起义,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并开展了土地革命等。
9. 《水调歌头》这首词的来源是什么?
解答:《水调歌头》是宋代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毛泽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作。
10. 这首诗中的“百舸争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解答:“百舸争流”描绘了江上众多船只争相行驶的繁忙景象,象征着革命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