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的段意
《湖心亭看雪》是清代文学家张岱的一篇散文,收录于其代表作《陶庵梦忆》中。这篇散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严冬时节独自一人在湖心亭观赏雪景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以下是文章的具体段意:
原文节选: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段意分析:
1. 时间背景:崇祯五年(1632年)十二月,作者居住在西湖。
2. 天气环境:大雪连续三天,湖中人和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3. 作者行为:这天晚上,作者决定独自乘一小舟,穿着厚厚的皮衣,带着火炉,前往湖心亭看雪。
4. 观景描述:湖面结了厚厚的雾凇,天空、云、山、水一片洁白。湖上的影子只有长堤的一痕、湖心亭的一点、自己小船的一小片以及船上两三人的身影。
以下是与标题“湖心亭看雪的段意”相关的常见问题清单及其详细解答:
1. 问题:张岱是谁?
解答:张岱(15971684),明代文学家,清代文人,字宗子,号陶庵,浙江杭州人。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散文家。
2. 问题:《湖心亭看雪》是哪本书收录的?
解答:《湖心亭看雪》收录在张岱的散文集《陶庵梦忆》中,该书是其代表作之一。
3. 问题:为什么作者会在大雪后去湖心亭看雪?
解答:作者可能对雪景有着特殊的情感,而大雪后的湖心亭更是清静,能够给他带来心灵的慰藉。
4. 问题:文章中提到的“雾凇”是什么?
解答:“雾凇”是指水蒸气在寒冷的空气中凝结成的小冰晶,常出现在冬季。
5. 问题:作者在湖心亭看到了什么?
解答:作者看到了一片白茫茫的雪景,包括天空、云、山、水,以及湖上的影子。
6. 问题:文章中提到的“是日更定矣”是什么意思?
解答:“是日更定矣”指的是当天晚上,表示时间已经到了晚上。
7. 问题:作者为什么穿着“毳衣”?
解答:“毳衣”是一种保暖的皮衣,作者穿着它是为了抵御寒冷的天气。
8. 问题:文章中的“拥毳衣炉火”是什么意思?
解答:“拥毳衣炉火”意味着作者穿着保暖的皮衣,抱着火炉取暖。
9. 问题:文章中的“舟中人两三粒”指的是什么?
解答:“舟中人两三粒”形容船上只有两三个人,形象地表达了湖心亭的宁静。
10. 问题: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解答: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