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一个字是“明”的成语
文章:
在中国汉语中,成语是语言宝库中的瑰宝,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成语往往由四个字组成,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其中,以“明”字开头的成语有很多,它们各具特色,反映了古人的智慧和人生哲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以“明”字开头的成语及其解释。
1. 明察秋毫
解释:形容人眼光敏锐,观察细微,能洞察事物最细微的变化。
来源: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明察秋毫之末,不见舆薪之全。”
2. 明理通达
解释:形容人通晓事理,思想通达,能理解事物的本质。
来源:出自《汉书·董仲舒传》:“明理通达,识时务者为俊杰。”
3. 明目张胆
解释:形容人做事无所顾忌,大胆妄为。
来源:出自《史记·游侠列传》:“其行虽不轨,然明目张胆,不畏强暴。”
4. 明心见性
解释:指人内心清澈,能洞察事物的本质,达到心性圆满的境界。
来源:出自《六祖坛经》:“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5. 明哲保身
解释:指人明察事理,善于保全自己,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来源: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明哲保身,虽危不惧。”
6. 明争暗斗
解释:形容人们为了争夺利益或权力,表面上和气,暗中却互相斗争。
来源:出自《红楼梦》。
7.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解释:比喻只看到极小的事物,而忽视了更重要的大事物。
来源:出自《韩非子·喻老》。
8. 明镜高悬
解释:比喻公正无私,像明亮的镜子一样照出真相。
来源:出自《后汉书·杨震传》。
9. 明火执杖
解释:形容公开挑衅,无所顾忌。
来源:出自《三国演义》。
10.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解释:比喻明着来的威胁容易躲避,而暗中来的攻击难以防范。
来源:出自《水浒传》。
常见问题清单:
1. 什么是成语?
2. 成语有什么特点?
3. “明察秋毫”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什么?
4. “明理通达”这个成语出自哪本书?
5. “明目张胆”这个成语在现代还有哪些用法?
6. “明心见性”这个成语在佛教中有何意义?
7. “明哲保身”这个成语在职场中如何应用?
8. “明争暗斗”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中是否还存在?
9. “明镜高悬”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什么?
10. “明火执杖”这个成语在形容什么行为?
详细解答:
1. 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由四个字组成,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通常用来表达一种抽象的概念或道理。
2. 成语的特点是简洁、形象、富有哲理,易于记忆和流传。
3. “明察秋毫”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人眼光敏锐,能洞察事物最细微的变化。
4. “明理通达”这个成语出自《汉书·董仲舒传》。
5. “明目张胆”这个成语在现代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公开挑战权威或规则,无所顾忌。
6. “明心见性”这个成语在佛教中指的是通过修行,使内心清澈,洞察事物的本质,达到觉悟的境界。
7. “明哲保身”这个成语在职场中可以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要善于保护自己,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8. “明争暗斗”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尤其是在商业竞争和权力斗争中。
9. “明镜高悬”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司法公正,比喻公正无私,像明亮的镜子一样照出真相。
10. “明火执杖”这个成语在形容某人公开挑衅,无所顾忌,挑战权威或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