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出自《出师表》的成语
文章:
《出师表》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由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所著。这篇辞表不仅展现了诸葛亮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也蕴含了许多富有哲理和智慧的成语。以下是一些出自《出师表》的成语及其出处和意义。
1.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处:《出师表》中诸葛亮自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岂因祸福避趋之?”
意义:形容竭尽全力,直到生命终结,不因个人得失而改变志向。
2. 三顾茅庐
出处:《出师表》中提到刘备三顾诸葛亮于茅庐之中。
意义:比喻真心诚意,多次邀请,极尽礼数。
3. 出师未捷身先死
出处:《出师表》中诸葛亮临终前所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意义:形容英勇的将领在战斗中未能取得胜利就英勇牺牲。
4. 后顾之忧
出处:《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意义:指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担心后方的问题或困难。
5.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处:同上。
意义:同上。
6.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处:同上。
意义:同上。
7.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处:同上。
意义:同上。
8.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处:同上。
意义:同上。
9.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处:同上。
意义:同上。
10.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处:同上。
意义:同上。
以上成语均出自《出师表》,反映了诸葛亮的忠诚、智慧和牺牲精神,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
常见问题清单:
1. 《出师表》是谁写的?
2. 《出师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什么?
4.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的由来是什么?
5. “出师未捷身先死”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什么情况?
6. 《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备的评价是怎样的?
7. 《出师表》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8. 《出师表》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9. 《出师表》与其他历史文献相比有哪些独特之处?
10. 如何正确理解和解读《出师表》?
详细解答:
1.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所著。
2. 《出师表》的主要目的是向刘备的继承者刘禅表达忠诚,同时请求出兵伐魏。
3.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竭尽全力,直到生命终结,不因个人得失而改变志向。
4.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的由来是指刘备三次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茅庐中邀请他出山辅佐自己。
5. “出师未捷身先死”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英勇的将领在战斗中未能取得胜利就英勇牺牲。
6. 《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备的评价是高度赞扬刘备的仁德和创业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刘备的忠诚。
7. 《出师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传颂,成为忠臣楷模的象征。
8. 《出师表》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高,被誉为辞表之冠,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9. 《出师表》与其他历史文献相比,以其真挚的情感、崇高的理想和精湛的文采而著称。
10. 正确理解和解读《出师表》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诸葛亮的个人经历以及其政治理念,从中体会到忠诚、智慧和牺牲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