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罚二十以上皆亲览出自哪里典故
一、文章正文
“罚二十以上皆亲览”这一表述,源于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的“亲览制度”。这一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其含义是指,对于涉及刑罚的二十两银子以上的案件,必须由皇帝亲自审阅、批示。
1. 出处
“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明史·刑法志》。其中记载:“凡罚二十以上,必亲览。”这句话明确了在明朝时期,对于罚金数额较大的案件,皇帝必须亲自审阅。
2. 发展历程
(1)秦朝:秦朝时期,皇帝亲自审理案件,对刑罚的审批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2)汉朝:汉朝时期,设立“廷尉”一职,负责审理重大案件,皇帝对刑罚的审批权逐渐下放。
(3)隋唐:隋唐时期,设立“大理寺”一职,负责审理重大案件,刑罚审批权进一步下放。
(4)宋元:宋元时期,刑罚审批权逐渐集中在皇帝手中,形成“亲览制度”。
(5)明清:明清时期,亲览制度达到鼎盛,涉及刑罚的二十两银子以上的案件,都必须由皇帝亲自审阅。
二、常见问题清单
1. 罚二十以上皆亲览制度是什么?
2. 这一制度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
3. 亲览制度在哪个朝代达到鼎盛?
4. 亲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5. 为什么涉及罚金数额较大的案件必须由皇帝亲自审阅?
6. 亲览制度对古代中国的法律体系有何影响?
7. 亲览制度在明清时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8. 亲览制度与现代司法制度有何异同?
9. 亲览制度在历史上有何代表性?
10. 亲览制度在当代有何启示?
三、详细解答
1. 罚二十以上皆亲览制度是指,对于涉及刑罚的二十两银子以上的案件,必须由皇帝亲自审阅、批示。
2. 这一制度最早起源于秦朝。
3. 亲览制度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4. 亲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刑罚的公正、公平,防止官员滥用职权。
5. 因为涉及罚金数额较大的案件,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需要皇帝亲自审阅,以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
6. 亲览制度有利于维护法律的权威,确保刑罚的公正,同时也有助于防止官员腐败。
7. 在明清时期,亲览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重大案件得到公正审理,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8. 亲览制度与现代司法制度的主要区别在于,现代司法制度强调分权制衡,而亲览制度则强调皇帝的权力。
9. 亲览制度在历史上具有代表性,反映了古代中国法律体系的特色。
10. 亲览制度在当代的启示是,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确保司法公正,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要借鉴古代法律制度中的有益经验,不断完善现代法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