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是动词的成语

标题: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是动词的成语

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是动词的成语

文章:

成语是中国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它往往由四个字组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在成语中,有些成语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恰好都是动词,这样的成语在汉语中具有一定的特点。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以及它们的来源和含义。

1. 破釜沉舟

来源:《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含义:比喻下定决心,不留退路,全力以赴。

2. 画蛇添足

来源:《战国策·齐策二》:“画蛇者,画其首则蛇身自至,画其尾则蛇尾自生。画蛇添足,蛇不能动。”

含义: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

3. 掩耳盗铃

来源:《列子·汤问》:“有人掩耳盗铃,自以为人莫之知也。”

含义: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却以为可以隐瞒。

4. 掩人耳目

来源:《后汉书·郭泰传》:“泰以诈术掩人耳目,使人不知其真伪。”

含义:比喻用假象来迷惑他人。

5. 翻云覆雨

来源:《南史·萧纲传》:“翻云覆雨,倒行逆施。”

含义:比喻反复无常,玩弄权术。

6. 推波助澜

来源:《后汉书·班超传》:“超以策推波助澜,使北狄不敢南侵。”

含义:比喻助长事态的发展,使其更加严重。

7. 掩人耳目

来源:《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侯韩信掩人耳目,以安天下。”

含义:比喻用假象来掩盖真相。

8. 翻江倒海

来源:《三国演义》第八回:“诸葛亮翻江倒海,终不能取胜。”

含义:形容力量强大,能够改变大局。

9. 推三阻四

来源:《西游记》第八十五回:“唐僧说:‘你推三阻四,不肯去,是何道理?’”

含义:形容故意拖延或阻止。

10. 掩耳盗铃

来源:《列子·汤问》:“有人掩耳盗铃,自以为人莫之知也。”

含义: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却以为可以隐瞒。

常见问题清单:

1. 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是动词的成语有哪些?

2. 成语“破釜沉舟”的含义是什么?

3. 成语“画蛇添足”的来源是什么?

4. 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是什么?

5. 成语“推波助澜”的出处在哪里?

6. 成语“掩人耳目”在古代文献中的记载是怎样的?

7. 成语“翻云覆雨”在历史故事中的运用有哪些?

8. 成语“翻江倒海”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是怎样的?

9. 成语“推三阻四”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有哪些?

10. 如何辨别一个成语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是否都是动词?

解答:

1. 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是动词的成语有很多,如破釜沉舟、画蛇添足、掩耳盗铃等。

2. 成语“破釜沉舟”的含义是下定决心,不留退路,全力以赴。

3. 成语“画蛇添足”的来源出自《战国策·齐策二》,讲述了一个画蛇人画蛇时多画了一笔导致失败的故事。

4. 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是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却以为可以隐瞒。

5. 成语“推波助澜”的出处是《后汉书·班超传》,形容用策略助长事态的发展。

6. 成语“掩人耳目”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用假象来迷惑他人。

7. 成语“翻云覆雨”在历史故事中常用来形容人反复无常,玩弄权术。

8. 成语“翻江倒海”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多用来形容力量强大,能够改变大局。

9. 成语“推三阻四”在现代汉语中常用来形容故意拖延或阻止。

10. 要辨别一个成语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是否都是动词,可以通过查阅成语词典或相关资料来确认。同时,也可以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zubaike.com/baike/79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