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门诊护理质控小组工作计划十篇门诊护理质控小组工作计划十篇

门诊护理质控小组工作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58:21

门诊护理质控小组工作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及原则

坚持“民本卫生、和谐卫生”发展理念,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要求,推进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强化医疗机构内涵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创造和谐执业环境。

坚持三大结合的原则,即坚持医疗安全防范与强化宣传相结合、坚持医院自查与行政督导相结合、坚持重点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各医疗单位要按照本活动方案有关要求,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突出内涵建设,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医务人员安全教育和质控管理人员培训。对本单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进行全面梳理和排查,对存在问题进重点整治,并落实整改措施。县卫生局将重点整治违法违规执业行为,打击非法行医,查处虚假宣传。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完善适合我县实际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医疗质量专业控制及临床合理用药等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活动范围及主题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活动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在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开展,重点为乡镇(街道)卫生院以上医疗机构。

活动主题为“持续质量改进,保障医疗安全”。

三、组织管理

县卫生局成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暨“医疗质量万里行”和“医院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见附件),负责制定《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医政科。

各医疗单位要成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具体管理本单位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制定活动计划,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各项措施。

四、活动内容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各医疗单位要健全完善以院长为主任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医疗质量组织领导工作;设置完善的医疗业务管理科室,特别要加强医务科建设,配齐配强医务管理工作人员,充分行使医疗质量综合协调管理职能;相关医疗业务管理科室要各司其职,全力配合;强化科室在病区质量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突出和强化科主任、护士长的质量管理职责;临床和医技科室要配备一名质控员,健全医院三级质控网络,重点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共同推进医院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发挥各质控中心作用,落实质控中心的管理制度,完善中心运作机制。确定专家对医疗质量管理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医疗单位医疗质量的日常监控。

(二)进一步改进质量评价考核体系

积极探索建立我县医院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医院管理评价制度,改进评价方法。要运用行业综合评价、同行专家评价和社会公众评价对医疗机构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评价和考核。建立医疗质量观察员制度,形成人人参与质量管理的氛围;鼓励引进相关管理工具并结合医疗质量管理特点,创新质量管理方式;探索多种形式的检查、评估和考核方法;实行质量管理专家准入制度,建立健各类质量评估、评审专家库。

(三)加快建立质量信息报告和信息监测预警体系

各医疗单位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要全面收集本单位医疗质量相关信息,针对问题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并定期将质量信息上报至县卫生局;各质控中心负责收集专业领域质量信息,在正确研判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医疗机构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及时将质控管理信息上报县卫生局和上级质控中心;县卫生局将组织专家定时研判和分析本区域内医疗质量信息,及时制定质量改进计划,确定质量控制重点,通报重大质量事件。

各医疗单位要健全质量信息监测预警体系。继续实施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监测、细菌耐药情况监测、药物和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医院感染监测等,加强对不良事件、医疗事故和高危环节医疗信息的收集、发现和处理,及时掌握医疗质量动态。

(四)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教育培训体系

依托各质控中心,建立质量管理培训制度,采取案例分析、经验交流、专题讲座研讨等多种方式,开展质量管理培训工作;培养和选拔一批质量管理骨干,建立一支管理培训的师资队伍,发挥其在全员培训中的主力军作用。

(五)加强医疗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责任保险体系

各医疗机构要建立医疗风险的识别和评价机制,及时发现潜在的医疗安全隐患,认真落实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理预案、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时预防和处理医疗风险,防范医疗事故。县卫生局建立相应的医疗风险金或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实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妥善及时化解医患纠纷,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五、重点工作

(一)贯彻实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各医疗单位要健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医疗技术管理档案,对开展的第一类医疗技术进行技术审核,严格管理;做好第二类和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前第三方技术审核的准备和申请工作。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对医师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审核并通过后,方可授予相应的手术权限,并实施动态管理。对已经开展的医疗技术进行全面梳理,重点对以下3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进行清理:一是尚不成熟或存在较多伦理问题的;二是须由卫生行政部门准入但未经过准入;三是未取得相关诊疗科目的。

(二)推进单病种质量管理和临床路径的实施

单病种质量控制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目前,卫生部制定了急性心机梗死,心力衰竭,肺炎(住院),脑梗死,髋、膝关节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6个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和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结节性甲状腺肿、乳腺癌、股骨干骨折、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子宫平滑肌瘤、计划性剖宫产和老年型白内障等8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县级医院要积极开展多学科协作,为患者制订具有规范性、先进性的诊疗方案,完善单病种诊疗质控标准,更直观地将质量评价落实到单病种的诊疗过程中,保证单病种诊疗规范性、先进性和示范性。

(三)切实加强重点领域质量管理工作

1、全面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新生儿病房、血液透析室、重症监护室、感染性疾病科、血液科、口腔科、内镜室、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的检查,梳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消除质量安全隐患,坚决控制重大医院感染事件发生。

2、加强围手术期管理,认真执行各级手术准入制度。建立麻醉操作主治医师负责制、规范麻醉工作流程、做好麻醉术前充分准备,加强对患者麻醉术中和术后的监护,实施全程的、规范的麻醉复苏监护,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各种麻醉意外和并发症。实施《手术安全核对表》制度。加强手术医生、麻醉科医生和手术护士间的有效配合与沟通,严格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及术式错误的发生,确保手术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3、贯彻实施《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疗机构要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预警机制。落实临床药师制度。逐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二级甲等以上综合性医院的药占比要达到45%以下。建立健全毒、麻、精、放等特殊药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

4、加强临床用血监管,建立储血点,完善血液冷链管理程序,分析重点科室用血情况,促进医疗机构科学用血、合理用血,开展自体血回输工作。

5、进一步完善急救体系建设,加强急诊管理,完善急诊服务流程,增强应对急诊、重危病人的处置能力,提高急诊医务人员诊疗技术水平。

(四)贯彻实施《医院门诊管理暂行办法》

按照《医院门诊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改善服务环境和服务体验,合理安排出诊医务人员,确保门诊工作的正常运行;明确门诊管理部门职责,落实门诊管理核心制度、质量管理监控和奖惩制度;县级医院逐步推行门诊实名挂号制度,特别是专家门诊和专家特需门诊必须实行实名挂号;积极探索网上预约、双向转诊预约等多种形式,方便群众就医。

(五)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护士条例》、《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和《实施<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方案》,切实维护护士合法权益,保障病人安全。各医疗单位要增加护士数量,达到护士配备标准。今后凡医疗机构增加核定床位,必须符合床护比要求。

实施《专科护士培训方案(试行)》,通过专科护士培训,探索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较为完善的在职护士培养体系,提高护理人员专科业务素质,适应诊疗技术的发展,为病人提供专业化服务,提高对疑难症、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水平。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争取在3年内达到每科室至少有1名专科护士。

要重视整体护理理念,正确实施各种治疗、护理措施,强化护患沟通。完善医院内部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机制,及时反馈整改,达到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提高医院基础护理合格率等各项护理质量管理指标的实现度,切实降低护理并发症及以护理为主要原因所致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六)加强对各类质控中心的管理

根据卫生部《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各质控中心要在职责范围内,定期对医疗机构进行专业质量考核,客观、公正地出具质控报告并对报告负责。质控成绩列入各医疗单位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

(七)建立医院医疗质量观察员制度

医疗质量观察员是指经过相关培训、参与医院的日常业务和管理工作、能对医疗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推进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的员工。各医疗单位要建立医疗质量观察员制度,制定医疗质量观察员的入选、考评和退出机制,对医疗质量观察员进行培训,并逐步发挥其医疗质量监督的作用。

(八)加强服务要素管理

加强卫生技术人员准入管理,对聘用人员进行严格的执业资格审核,技术考试或考核。认真落实医师定期考核办法,加强对执业医师的动态管理。严禁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加强对执业医师、护士变更执业地点的监管。加强医疗设备准入管理,认真执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建立医疗设备技术评估准入制度。甲、乙类大型医疗设备上岗人员要接受岗位培训,取得相应的上岗资格后才能上岗。防止不良设备器械、药品、试剂、耗材带来的医疗损害。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加强医疗机构执业验收;贯彻实施卫生部《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办法(试行)》和省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工作的通知》,充分发挥校验职能,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的名称、诊疗科目,把好机构、科目准入关。

六、活动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10月-11月)

完成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活动的制订、准备、动员和组织发动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12月-2011年12月)

1、贯彻落实。各医疗单位要结合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和“医院管理年”活动,全面实施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

2、年度重点。根据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年度医政工作重点,确定年度质量持续改进的重点内容,切实抓紧、抓实、抓深、抓透。

3、检查指导。县卫生局每年开展活动情况进行督查、评价、检查和指导,确保实施效果。

(三)总结交流

1、年度总结。各医疗单位每年及时将活动进展情况、检查结果和活动总结上报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每年对全县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有序推进,确保成效。

2、活动总结。三年周期满后,组织召开活动经验交流会,推广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典型,同时研究部署下一周期重点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实施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是对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的进一步深化,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强化医疗机构内涵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医疗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质量意识。

(二)广泛动员,务求实效

各医疗单位要周密安排、科学统筹,创新方法,注重实效。各地要以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为抓手,规范医疗行为,以质促建,确保医疗安全。要将活动与日常医疗管理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门诊护理质控小组工作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以病人为中心,创一流文明优质服务;以改革为动力,倡导竞争、敬业、进取精神;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努力提高全员素质;以质量治理为核心,不但提高医疗质量;以安全治理为重点,切实保障医疗安全;以分级治理为基础,创“一甲”最高分;以目标治理为主线,强化治理力度。努力完成各项医疗工作和任务。

二、目标与任务

(一)、医疗质量治理

医疗质量治理是针对医疗系统活动全过程进行的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其目的是通过加强医疗治理从而提高全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为广大患者服务。

1、建立健全质控职能,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组建质控办,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求质控办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科室进行检查指导工作,定期召开例会,汇总检查结果,找出问题,及时整改。

2、不但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细化质量控制方案与质量考核标准,实行质量与效益挂钩的治理模式。

3、进一步加强医疗文书的规范化书写,努力提高医疗业务水平。

(1)、组织各科室医务人员认真学习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处方、辅助检查申请单及报告单的规范化书写,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切实提高医疗文书质量。

(2)、及时督导住院医师按时完成各种医疗文书、门诊登记、传染病登记、肠道门诊登记、发热病人登记。

(3)、切实注重病历内涵质量的提高,认真要求住院医师注重病历记录的逻辑性、病情诊断的科学性、疾病治疗的合理性、医患行为的真实性。

(4)、抓好住院病历的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控制,成立医院病案治理小组,搞好病案归档工作,积极开展优质病历评选活动。

(二)、护理质量治理

护理质量的高低是反映一个医院整体服务水平,是医院服务形象建设的窗口,也是医院医疗业务水平高低的具体体现。

1、建立护理治理机构,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护理部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独立开展全院的护理工作。

2、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工作计划,定期督导落实,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总结经验,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整改。

3、进一步规范各种护理文书,认真填写五种表格,根据具体疾病制定出合理的护理方案。

4、以多种形式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包括到上级医院轮训学习,每月开展业务学习以及“三基”考试。

5、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严惩护理差错,护理责任人应严格把关,勤检查,重督导,竭力避免因护理失误引起的医疗纠纷。

(三)、医技质量治理

加强医技科室建设是提高医院整体诊疗水平,树立医院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手段。

1、加强业务学习,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诊断水平。

2、利用现有设备,搞好设备维护及保养,充分发挥每台设备的使用价值。

3、医技科室要与临床科室搞好协作关系,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4、化验室要积极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医院将尽可能添置设备及试剂,以满足临床的需要。

5、认真做好各种检查的登记、报表工作。

(四)药品质量治理

药品质量的好坏是关系老百姓生命安全,也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其优质可靠的药品是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保证。

1、加强药品治理,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药品治理领导小组,并履行其职责。

2、坚持主渠道购药,实行招标沟。

3、药品治理人员要严把质量关,严禁假冒、伪劣药品入库,确实搞好药品治理,杜绝药品过期、失效、霉烂、变质的事件发生。

4、毒、剧、麻、精神药品的治理严格执行有关制度。

5、药品采购人员要及时把握药品质量价格信息和临床用药需求信息,保证临床用药。

(五)、院内感染治理

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和具体体现,是防范医疗事故的重要途径,是以病人为中心、文明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

1、成立院感控制机构,完善制度,狠抓落实。

2、加强院内感染知识宣教和培训,强化院内感染意识。

3、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4、以“手术室、治疗室、换药室、产房”为突破口,抓好重点科室的治理。

5、规范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六)、医疗安全治理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思维意识的转变,各地医疗纠纷频繁发生,医疗安全工作一直是每一个医院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防范医疗差错、杜绝医疗事故成为医院生存发展的根本。

1、成立以院长为首的医疗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急诊急救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医疗安全领导小组的职能,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严格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2、认真开展医疗安全知识宣教,深入学习岗位差错评定标准和卫生部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及《医疗文书书写规范》,严格落实差错事故登记上报制度。

3、及时完善各种医疗文书确实履行各项签字手续,抓好门诊观察病人、新入院病人、危重的病人治理。

4、坚持会诊制度,认真组织急危重病症及疑难杂症讨论,积极请上级医院专家到我院会诊。

5、手术病人要严格遵守手术规则,认真开展术前讨论,严禁超范围手术,非凡手术要要报请院方批准,以便给手术提供条件。

6、切实加强急危重病人的治理急危重病人病情急,症状重,随时可能出现危生命的症状和征象,应严密观察和监测,随时出现随时处理,以便为拯救生命赢得时间,并及时做好抢救纪录。

7、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培养医务人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切实改善服务态度,努力同病人及其家属沟通思想,避免因服务不周而引起的医患纠纷。

阅读本文的人还同时阅读了:2009年卫生工作计划

门诊护理质控小组工作计划篇3

  门诊护士个人计划1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年即将过去,在院领导及护理部主任的各方面的支持和教导下,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结合科室的实际,有计划的开展工作,合理安排时间,并总结如下:

  一、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加强科室制度建设,使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规化。

  2、做好新入院护士、低年资护士的培养和考核工作,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

  3、加强“三基”培训及考核,每个月对护士操作进行抽查考核,每学期一次理论考试。

  4、强化相关护理知识的学习和考核,注重理论考试与临床应用相结合,要求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

  5、组织护理人员每学期学习一次医疗护理的各项法律法规。

  二、护理管理工作

  1、加强护理操作规范,实施流程化服务。严格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提高护理水平和质量,杜绝医疗护理的差错事故发生。

  2、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工作,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要求保持病床整洁,无异味,无污迹,物品摆设整齐规范,输液滴数与医嘱相符,勤巡视输液病人,善于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护士长通过了解回访卡意见、与门诊和住院病人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完善和弥补护理工作中的不足。

  4、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尤其是病人写信表扬的护士加10-20分,反之扣10-20分。

  5、做到服务质量零投诉。

  三、护理质量计划

  1、加强基础护理,确保褥疮发生率为零,具体工作如下:

  (1)严格交***,责任到人。

  (2)做好长期卧床病人的交***。

  (3)加强早晚班,为危重病人做好晨晚间护理。

  2、严格护理文书的书写,力争合格率为98%。

  (1)责任到人,严格执行护理文书的扣分制度。

  (2)护士长每天抽查,重点是护理记录。

  (3)学习护理文书书写标准,并定期讲评护理文书。

  3、成立质控小组,虚心听取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意见,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使护理质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4、药品、仪器设备及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

  四、完成医院的各项健康体检及宣传工作。

  很荣幸能有机会加入xx集团。虽入职时间较短,仍深深地感受到我司井然有序的管理秩序及我们部门充满朝气的团队氛围。在这个岗位上,我明*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是巨大的,外贸业务知识及经验的积累都需要自身不断的努力和学习。

  在新的一年里,我对自己的工作情况计划如下:

  首先,学习外贸知识、产品知识。对一名刚从英语系毕业一年半的外贸新手来说,我的外贸知识还有待于加强,需要在往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积累。此外,刚刚接触xx这个行业,对产品的认知我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学习是我新年计划中的首要环节和重要任务。我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虚心向领导及各位同事请教。在我的个人观念里,态度决定成败,希望自己的努力会得到大家的肯定。

  其次,学习缮制单据。在熟悉整套外贸流程理论知识之余,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因为此前一年多的工作经验都只是局限于业务方面,重点在与客户的沟通上。单据的制作以及出口流程中跟银行、商检、海关、贸促会等相关部门的接触,都是我面临的新的工作。由此,我也体会到自己以前掌握的工作环节并不全面、完整。现在能从最基本的出口单证做起,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

  第三,如有机会接触公司业务,我希望能尽快熟悉自己跟的每一个客户,总结并分析他们的新特点,以一颗热忱的心为客户服务,为公司创利!

  第四,积极开拓新业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公司寻找目标客户。及时更新我司在阿里巴巴等相关网站上的供求信息,并持之以恒地跟踪,相信长久的付出总会有一定的成效。

  第五,协助领导及同事做好两届xx展会及其它国外展会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展会结束后,协助参展人员做好后续的客户跟踪服务,以此巩固展会成果。

  另有几条小小的建议:

  一、因经理在业务洽谈方面会经常与客户进行电话沟通。为此提议是否可在电脑上安装skype软件,申请一个skype帐号,并向客户积极推荐这一网上及时沟通工具。其通话质量与手机差不多,还可节省双方的国际长途电话费用。

  二、部门内部多开展一些活动,在活动中增强整个团队的凝聚力。

  三、对新人多开设外贸知识及业务知识的内部培训课程。

  门诊护士个人计划2

  

  目标:各项护理质量达标:高危科室护理质量≥90分、合格率90%;急救药品完好率100%;消毒隔离质量合格率100%。

  一、措施

  1、加强督导,每周对门诊各区域进行护理质量跟踪,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每月进行对门诊护理质量分析改进,做到持续不间断,从整体上加强和推进护理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3、将护理质量纳入考核方案,使考核尽可能反映工作质量和效率指标。

  二、改善服务态度,提升医院形象

  目标:门诊服务质量较201x年提高,平均满意度达90%以上措施:

  1、经过一年的试行,“导医服务标兵评比”活动对调动导医工作积极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xx年门诊将继续实行评比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拓展思维,增设服务项目,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方便患者。

  2、20xx年针对门诊服务人员形象问题,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从群体形象入手,要求门诊导医、护士着装标准整洁,精神饱满,表情亲切,态度和蔼,言语轻柔,动作轻稳。

  3、提升服务水准。做到接待病人要有问候声,操作配合要有感谢声,不足之处要有道歉声,对待患者需要温馨、体贴、亲情般的关怀,还要对患者进行告知义务,对所患的疾病进行健康宣教等,不断提高护士的文化素质和修养,从而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三、加强培训,提升技术水平

  目标: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与考核合格率100%,实际操作能力较大幅度提高

  措施:

  1、根据门诊特点,制定符合门诊实际的规范化培训计划,采用多种形式对护士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

  2、每月组织科内业务学习一次,内容为服务理念更新、营销意识、相关检查前准备及注意事项、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操作规范门诊常用技术。

  3、每月对科内的护理人员进行三基理论知识及操作考试;

  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目标: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护理事故发生率为零

  措施:

  1、每月集中护士学习,加强护理安全教育,增强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内容包括病情观察、分析,医嘱查对、执行,以及卫生条例、法规的学习。

  2、加强质量监控,保证防范到位,每天检查各班工作落实情况,对发现的各类隐患,及时纠正,并予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可行的防范措施。

  3、加强护患及家属之间的沟通,履行告知义务,尽量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五、紧跟医院步伐,开展中医特色护理

  目标: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合格分90分

  措施:

  1.全员参加护理部中医药、中西医合知识和技能系列培训(培训时间为100学时),参训率≥90%;

  门诊护士个人计划3

  一、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1、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护理部计划上半年以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各科制定出周期内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年组织考试、考核2-3次,理论考试要有试卷并由护士长组织进行闭卷考试,要求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基础。

  3、基本技能考核:属于规范化培训对象的护士,在年内16项基本技能必须全部达标,考核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抽考。其他层次的护士计划安排操作考试一次,理论考试二次。

  4、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组织进行一次规章制度的实际考核,理论考试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检查遵章守规的执行情况。

  (二)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

  1、组织学习医院服务礼仪文化,强化护士的现代护理文化意识,先在护医整理士长层次内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后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提升素养活动,制定训练方案及具体的实施计划。

  安排全院性的讲座和争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护士社交礼仪及职业服务礼仪。开展护士礼仪竞赛活动,利用“5.12”护士节期间掀起学礼仪、讲素养的活动月,组织寓教寓乐的节日晚会。

  (三)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各科室护士长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如遇开展新技术项目及特殊疑难病种,可通过请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同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学术水平。

  二、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一)年初举办一期院内护士长管理学习班,主要是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及护理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今社会人群对护理的服务需求,新的一年护理工作展望以及护士长感情沟通交流等。

  (二)加强护士长管理考核,月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科室护理质量与护士长考评挂钩等管理指标。

  (三)促进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每季组织护理质量交叉大检查,并召开护士长工作经验交流会,借鉴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三、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确保护理工作、有效

  (一)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二级管理体系,尤其是需开发提高护士长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二)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设立可追溯机制,护理部人员经常深入各科室检查、督促、考评。考评方式以现场考评护士及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听取医生意见,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采取质控员—护士长—护理部的三级考评制度,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增加出院病历的缺陷扣分权重,强调不合格的护理文书不归档。年终护理文书评比评出集体第一、二、三名。

  (四)加强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继续加强护理安全三级监控管理,科室和护理部每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做好护理差错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多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追究护士长管理及个人的有关责任。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二次核对的执行到位,加强对护生的管理,明确带教的安全管理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3、强化护士长对科室硬件设施的常规检查意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

  四、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一)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二)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护理部通过了解回访卡意见、与门诊和住院病人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及时的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

  五、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一)指定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负责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定期召开评学评教会,听取带教教教师及实习生的意见。

  (二)各科护士长为总带教老师,重视带教工作,经常检查带教老师的带教、责任心及业务水平,安排小讲课,了解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做好出科理论及操作考试。

  (三)护理部做好实习生的岗前培训工作,不定期下科室检查带教质量,每届实习生实习结束前,组织进行一次优秀带教老师评选活动。

  (四)增强科研意识,力争年内引进或开展新技术项目1-2项。

门诊护理质控小组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pDCa循环;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分析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usingpDCacycletoimprovethequalityofnursinginoutpatientoperationroom.methodsinaccordancewiththerequirementsofthenationalhealthandFamilyplanningCommission,theoperationroommanagementrequirementsandtheprovincialnursingqualitycontrol(hereinafterreferredtoasqualitycontrol)inspectionstandards,todevelopoutpatientoperationroom10nursingworkimprovementitems,theimplementationofpDCacycle.ResultsDepartmentsofqualitycontrolresultsshowthataftertheimplementationofthepDCacyclequalityofnursingintheoutpatientoperatingroomthanbeforetheimplementationofimproved.Surgerypatientidentificationmark,preoperativemissedmeasurebodytemperatureofpatients,surgicaloperationafterfinishingisnotinplace,healthguidance,afterhigh-risksurgerynovisit,postoperativeleftoutpatientmedicalrecords,surgicalsafetyverification,emergencymaterialsmanagementisnotinplace,sterileplacementisnotstandardized,thespecimenhandoverleakagesignaturelessthanbeforetheimplementation;DepartmentofnursingqualitycontroldisplayaftertheimplementationofthepDCacyclepatientidentificationandcommunication,managementoftheoperatingroom,emergencyvehiclemanagement,samplemanagement,safetymanagement,patientsatisfactionscoresthanbeforetheimplementationhasprovidedHigh,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applicationofpDCacirculationcanpromotethequalitycontrolofnursingqualityinoutpatientoperationroom.

Keywords:pDCacycle;outpatientoperationroom;nursingquality;analysis

随着护理管理模式的更新,更注重质量过程的管理和改进,持续质量改进是现代护理管理的方法[1]。我院门诊手术室以计划生育及外科门诊手术为主,手术量大、时间短、周转快,导致护理工作存在不易改进项,影响护理质量。为提高护理质量,2014年护理部要求科室对难以改进的护理问题进行疏理,拟定改进项目进行pDCa循环,取得良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3年护理部及科室质控小组检查出的问题,对整改2次后仍未符合要求的列入改进计划,疏理出手术患者身份标识不全,术前漏测患者体温,手术间术后整理不到位,健康指导不全,高危手术术后未访视,术后门诊病历遗留,手术安全核查不全,无菌物品的放置不规范,标本交接漏签名,复苏囊放置位置未固定共10项护理改进项。

1.2方法

1.2.1计划(p)质控小组收集2014年全年实施pDCa前的专科护理、消毒隔离及安全管理质控检查结果难以改进的项目,结合优质护理拟定改进项,遵循先易后难原则,确定改进顺序。2015年实施pDCa后科学合理的制定相应的可量化的控制标准,并确保该标准简单可行,改进措施落实到责任人或岗位,以便于质控小组进行监督实施。

1.2.2实施(D)①质控小组针对每个改进项逐一从制度、管理、流程及便于操作等方面进行讨论和制定改进措施,并监督具体实施情况,对改进质量把关,同时与护士长保持有效的沟通,保证整个护理工作有效的进行[2]。②护士长作为科室管理者,在护理改进项pDCa循环过程中起着监督和指导作用,并及时纠正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全科护士对当月改进项具体整改措施学习培训并考核,按照制定计划完成改进内容。③2015年1月~10月每月改进一项。

1.2.3检查(C)①质控小组每周对照改进措施检查改进项落实情况,并记录检查结果,及时总结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情况提出解决方法;②护理部每月质控检查改进项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尤其是方案初期执行情况,对改进合格项每季度抽查。

1.2.4处理(a)护士长组织质控小组成员对改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及时修订和补充改进措施并在全科传达,使之按要求完成,护士长每月在科务会上汇报改进进展及效果,达标后继续巩固,继而制定下一个改进项,转入下一轮循环;未达标项目下月继续改进,直至合格方进入下个改进项。

1.3评价方法实施pDCa循环后对护理改进项改进效果进行评价,内容包括:①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三甲专科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要求对10项改进项每周自查,以符合改进措施为合格,所有数据是抽查60份科室自查结果的统计。②依据四川省护理质控检查评分标准,患者身份识别与沟通管理100分,手术室护理管理100分,安全管理100分,标本管理50分,急救车管理50分,患者满意度100分。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门诊手术室护理问题实施pDCa循环前后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改进项实施pDCa循环前后自查结果比较,见表1。

2.2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改进项实施pDCa循环前后护理部质控评分,见表2。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法律法规意识的加强,对医疗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3]。护理服务质量是一多维的评价指标[4],不仅取决于提供的服务和技术质量,还取决于患者就诊过程中感知与期望。我院门诊手术年均1.6万台,以短、频、快为主,护士忙于完成手术,忽略部分护理细节,整改效果不明显。本研究是根据科室特点对难以改进的护理问题重点关注,从制度、流程和管理中找出可行的办法,每月重点关注一项护理问题,整改的难度减小,就容易达到目标,以根本解决本项问题,同时是护士养成良好的严谨的执行力,从而减少类似查对、核心制度的执行以及违反各种规范管理的错误。表1显示经过pDCa循环后10项护理改进项部分仍需要持续改进,分析原因主要是护理人员的工作习惯和惯性思维占很大的因素,同时手术患者较多的时间段仍有部分护理问题存在,pDCa是一种对干预措施不断改进并应用的循环过程,其在进行干预实施的过程中对整体和细节进行不断总结分析[5],这需要反复、多次的整改,以达到固化状态。表2显示我院门诊手术室在实行pDCa循环后,各项护理数据和实施前比较均有所提高。

pDCa循环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w.e.Deming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是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现代管理方式,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能使护士的工作质量得到加强,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6-7]。实践证明持续质量改进是一个持续的不间断地过程管理,是一种质量促进手段,能不断地更加科学地促进质量管理[8]。护理工作改进项结合pDCa循环做到了对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明确具体的工作步骤,质控小组成员从各角度找寻问题的根源,制定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达到改善工作质量,减少工作失误的效应[9]。在实施pDCa循环中最重要的是监督及坚持执行,使护理工作固化,同时也培养护理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能早期发现和预防不良事件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并利用专业知识给与患者全面的健康指导,促进护理管理科学化。

参考文献:

[1]赖喜玉李爱霞,林瑟芬.持续质量改进在住院癌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3):118-119.

[2]刘晓岚.pDCa循环管理法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1(33):3205-3206.

[3]张丽,李莉,曹志红,等.pDCa模式在烧伤整形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4(4):1250-1251.

[4]邓平,王欣,舒勤,等.肿瘤病人对护士服务质量的期望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4):4093-4096.

[5]赵国光,王欣,李永总,等.pDCa管理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4):297-300.

[6]paceCp.Continualeatheteradministrationofelementaldiat[J].SurgGyneeolobster,2009,142,(3):184-185.

[7]mooreFa,FelicianoDV,andrassyRJ.earlyen-teralfeeding,comparedwiteparenteral,reducespost-operativesrpticcomplication[J].annSurg,2011,3(1):234-235.

门诊护理质控小组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分级诊疗;绩效;分工;激励

一、引言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已基本实现了医疗保险的全覆盖,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负担性等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浪费、低效率、低质量等问题依旧存在。同时,随着人均期望寿命的不断提高,老龄化和慢性病的问题加剧,医疗卫生服务需要更加关注其可及性和连续性。对有限的医疗资源进行整合,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效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实行分级诊疗。

分级诊疗要求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办医格局,最核心的思想是医疗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这也是起源于科学管理思想――分工理论。分工理论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分工思想,他认为社会分工源于人的需要和天性,因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而谁都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满足自身的全部需要,这就要求社会有分工。亚当・斯密进一步发展了分工理论,他发现专业化分工对生产力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认为分工使劳动简化,并且导致了新的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此后,马克思研究了萨伊、穆勒等人的分工学说,推演了从劳动分工到社会分工,再细化到服务分工、组织机构分工,体现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通过分工,不同的行业和组织得以分离开来。而一个行业和组织的整体薪酬水平是这个行业和这个组织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对于医疗卫生服务这种核心竞争力为“人才”的行业而言,要形成良好的分级诊疗机制――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最关键的也就是做好绩效管理――薪酬的管理。

分级诊疗实施过程中最大的困境是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卫生所门可罗雀,基层首诊无法实现,导致后续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环节都无法顺利实现。医疗服务的需求者认为社区卫生所等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医疗服务难以达到其的要求,服务质量和服务连续性难以保证,宁愿放弃经济和地理优势去获取大医院的服务保障。出现医疗服务各C构之间的服务差距如此之大,主要是由于医疗服务长久以来定位的公益性的性质决定的。经济价值的缺乏决定了供方不会主动去寻求服务数量和服务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基层卫生机构,甚至会因为难以提供需求方期望的服务而出现负的经济价值,更是打消其提供该项服务的积极性。为了实现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良性的分工协作,最好的办法就是从绩效的角度,引导和激励医务人员完成这种组织分工。

二、分级诊疗中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问题

1.体制机制不健全。尽管医药卫生改革以来,全国、各省市都制定了大量的改革办法,但由于基础薄弱,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情况纷繁复杂,一套指导性的文件需要大量的配套设施才能得以实现。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分级诊疗手册,“轻”、“重”、“急”、“慢”等无从判断,间接导致绩效考评缺乏基础。

2.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文化宣传缺乏。基层卫生机构由于历史原因,长久以来形成医疗质量不佳的印象,导致无论大病小病都直接去大型医院就诊,以防耽误病情,这也加重了看病难的问题。而反过来,正是由于这种传统观念的存在,导致绩效考核和分配时多向重病、疑难杂症倾斜,造成更多的医护人员不愿意在基层工作。

3.保障力度缺乏,外部配套未落实到实处。主要体现在医疗机构在工作开展和实施中还存在较大的难处,诸如基本药物制度的不统一,各医疗机构使用不同药物或者某些药物缺乏致使首诊延误或者转诊困难;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存在差距或者难以报销等致使病人选择医疗机构和异地报销不便;医疗成本的补偿主要依靠医疗业务活动导致的逐利性等等。而这些困难必然打消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更愿意去配套保障齐全的地方工作,不利于分级诊疗的开展。

(二)内部问题

1.绩效管理目标太过宽泛,且与分级诊疗不匹配。分级诊疗是为了形成新的医疗秩序,绩效管理的目标应该以此为基础。受医药卫生改革影响,在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性的宗旨下,无论相对大的公立医院还是基层卫生所,确立的绩效目标大多数是兼顾社会效益的同时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该目标过于宽泛,在实施中难以衡量,特别是医疗卫生系统的整体效益是否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更是无法判断。而各个医疗机构仅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将导致大型医疗服务机构越来越多的服务和就诊人群,无法与分级诊疗的目标相匹配。

2.绩效管理缺乏明确的计划,各医疗机构的绩效管理显得杂乱无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绩效管理缺乏明确的计划将致使绩效管理的实施和考核都无法顺利的完成。现阶段,尽管医疗卫生机构已经逐步了解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某些单位甚至建立了专门的绩效考评小组负责单位的绩效管理,但绩效管理还停留在事后的考核上,并没有建立明确的绩效管理计划,导致考核时出现许多不必要的纠纷。同时,由于缺乏明确的计划,绩效实施也难以控制,偏离绩效目标的情形也时有发生。

3.绩效管理的方法陈旧,绩效考核指标不全面。绩效管理的方法诸多,特别是21世纪以来,引进了大量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诸如平衡计分卡、360度评价、关键绩效指标等等,这些方法在企业已经得到了大量的运用,但在医疗卫生机构运用的还较少。且在绩效考评的指标选取上,大多选择人次、均费、手术、床日、成本控制率等常规指标,基本上不包含与分级诊疗相关的指标。

4.绩效管理实施的过程缺乏控制,出现偏差未及时进行调整。医疗卫生机构由于对绩效管理不够重视,未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明确规定,导致绩效实施的随意性较强。同时,由于没有相应的绩效管理计划做指导,实施的方向和进度无法及时掌控,即使出现一定的偏差也难以制定出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而关键环节的偏差则可能出现“多米诺效应”最终可能致使整个绩效管理失控。

5.绩效考核未全面落实,考核结果流于形式。首先,绩效考核对象还停留在对医护人员的考核上。现阶段主要根据岗位、薪级、职称职务等来衡量医务人员的基本工资,根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来衡量其绩效工资,晋升、培训等则没有明文规定。该种考评模式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非医务人员的考核评价,因为大部分的绩效考核指标仅仅针对临床医护人员,例如收治病人的人次、每人均次费用、手术量、病人满意程度等等。同时,晋升、培训则存在职业差异,特别是后勤人员,在医疗卫生机构获得晋升、培训的机会相对缺乏。其次,绩效考核仅用于薪酬的分配,未发挥绩效管理的价值,也未对分级诊疗产生促进作用。再者,绩效考核对绩效工资的增长影响不大。有研究发现,医疗机构绩效工资总量有刚性的特点,机构不会因为效益的下降而减少绩效工资。也就是说不论绩效考核的结果如何,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并不会过分担心自身绩效工资变少,这一定程度上表明绩效考核结果流于形式。最后,绩效考核结果未及时进行反馈和梳理,难以为下一次的绩效管理循环提供借鉴。

三、分级诊疗中建立绩效管理体系的对策

(一)完善体制机制,健全相关的保障措施

在分级诊疗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制定相应的分级手册,按级别配备医疗机构,按级别收治病人和病种,形成分工合理的局面。其次,要配备相应的教育,根据不同的分工定位,培养合适的人才。最后,还需要配备相应的资源,保障医护人员,特别是基层卫生工作人员,持续顺利的开展工作。只有这样,为下一步的绩效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的办医从医格局

加强文化宣传教育,全面理解不同医疗机构并无贵贱之分,仅仅是分工差异,在社会全体中形成节约医疗资源,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的思想。培养先进医护人员,能从事全科医学,满足基层首诊的需要。在绩效激励方面,也应做到公平合理,无论医治慢性普通病的医护人员,还是医治急性疑难杂症的医护人员,都应给予其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和空间。

(三)建立绩效管理目标,且该目标应与分级诊疗的目标相匹配

该目标应相对具体,使其在实施上具有可操作性。例如,针对大型的公立医院,可以在绩效目标上加入分级诊疗落实情况,是否对重病大病进行及时的救治,是否严格执行基层首诊和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目标是否实现等等。

(四)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管理计划

首先,需要根据绩效管理的目标进行各职能部门,各核算单元目标的分解,给各部门、各单元应该达到的小目标。其次,各部门、各核算单元根据自身的小目标制定部门计划后上交给绩效管理小组,由小组指定专门的人员对各部门的计划计划进行一一审核和批复。特别是要考虑具体情况和机构整体利益,防止互斥计划造成的冲突和损失。最后,将计划整理成册,并进行颁布执行,不可随意更改。

(五)引进先进的绩效管理方法,并依据自身环境和条件加以实施

绩效管理方法只是实现绩效管理目标的手段,各医疗机构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人员类别较多、管理级别和机构较多的大型医院可以利用平衡计分卡进行管理,先确立整体的愿景,再在不同的维度上确立关键点,针对不同部门和机构制定客户(患者)控制点、财务控制点、内部流程控制点以及学习和成长的控制点。特别要注意的与分级诊疗相关的客户以及成长和学习维度,客户维度要慎重对待患者关于疾病急慢轻缓,并能顺利的进行双向转诊;而成长和学习维度则应学习分级诊疗相关知识,了解自身定位的前提下进行更深层次的专研或者进行基层服务。而基层卫生机构则可选择关键绩效指标,从多角度入手,横向展开工作,发挥基层“守门人”的作用。

(六)对绩效管理的过程进行监控,及时调整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的偏差

绩效管理一旦实施就应该严格执行,严格执行就需要有专门的监控系统和监控人员。将绩效计划录入到信息系统之中,某些机械性的工作和完成情况可交由信息系统实时监控和上传,并进行数据分析,及时形成分析报告,方面绩效管理人员进行查看。这就要求加强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特别是某些程序的设计可以直接防止偏差的出现,从源头上上控制失误。同时,也要加强人员的控制,岗位设置和稽核应符合要求,能起到相互监督、相互牵制的作用。对于偏离绩效计划的事项,要及时查明原因并处理,若是人为原因,则对当事人进行一定的惩处;若是不可抗拒力造成的,还应评估对计划造成的影响以及是否能达到原目标,否则应及时调整计划或者更改目标。

(七)全面落实绩效考核工作,并将绩效考核结果加以利用

首先,针对全体医疗机构从业者进行全面的绩效考核,不能因为非医护人员就不评,也不能因为医护人员就多评。针对不同职能的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设定绩效考核指标,并提供相应的晋升、培训机会,特别是基层卫生机构和大型公立医院之间保证相对公平。其次,将绩效考评落实到个人,奖惩并用。根据经济学的边际满意度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维持理性人对某项事物的满意程度,必须提高该事物的占有量或者享用量,而随着量的提高,满意程度却会越来越低,这便是绩效工资增长刚性的原因之一。但效总量不可能无限制的增长,且这种增长达到的效果将越来越不明显。这就要求能及时查处绩效考核不合格的人,并为更多优秀的个人提供机会。最后,及时对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反馈,方便下一个绩效计划中进行调整。

四、结语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老龄化的加剧,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供给的矛盾将越来越大,分级诊疗可能是解决这个难题的突破口。而想要促进这种良性“分工”的实现,除了政策的保障,还需要从微观的人员着手。而对人员的最佳调控方式便是绩效管理,通过绩效的调控,实现人员乃至整体医疗卫生系统的良性循环。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分级诊疗中的绩效管理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都还有许多不够成熟的地方可以改进。本文建议绩效管理整个体系来看,紧扣每个环节,从目标确立、制定计划、方案实施、考核和结果反馈,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Gergetmilkovich,Jerry.m.newman.薪酬管理(第六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2.

[2]农圣.浙江省政府办医疗机构绩效工资总量发展变化与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

[3]储梁华.新医改背景下的医院绩效管理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2.

[4]亦洋,杨佳.基于就医选择影响因素优化的分级诊疗实现路径[J].中国医院,2015,19(12):15-17.

门诊护理质控小组工作计划篇6

定期做好针对医务人员和社会吸烟人群的有关吸烟危害性和戒烟方法的讲座,做好新员工上岗前禁烟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控烟能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医院控烟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医院控烟工作计划1根据《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和“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的工作要求,以及为给患者和我站职工创造一个无烟、清洁、健康良好的就诊和工作环境,提高医务人员控烟意识和控烟技能,降低吸烟率,保护医务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进一步推动控烟工作的深入开展,我院在巩固以前控烟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控烟工作的力度,特定20--年度控烟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积极倡导文明之风,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改善辖区环境,增强全社会卫生意识,为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倡导单位领导、负责人率先带头不吸烟,单位的办公室、会议室等公共场所严禁吸烟,不向来客敬烟,积极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科学知识,形成大部分职工戒烟的良好氛围。通过各种途径使控烟、戒烟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要求各办公室、会议室设置“禁止吸烟”、“请勿吸烟”等禁烟标志,培养职工自觉自愿戒烟的良好习惯。

二、任务措施

1、调整“控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明确分工。

在控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下,定期

布置检查“控烟”工作。

2、广泛宣传,通过以“吸烟有害健康”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并利用黑板报、健康教育宣传栏等宣传载体,明确要求,落实措施。

3、加强督查,严格执行控烟制度。

4、在公共场所醒目处设置禁烟标志,提醒吸烟者自觉禁烟。

5、在会议室和办公室设置禁烟标志。

6、利用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组织广大居民开展控烟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烟草产品的认识,有效降低吸烟率。

三、工作要点

1、贯彻各种卫生工作评估细则要求,努力做好控烟和健康教育工作。

2、加强控烟和健康教育,利用宣传栏宣传卫生保健控烟知识,增长健康知识,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3、做好患者的控烟教育,设立戒烟门诊。

4、对所有住院患者及陪护家属反复宣传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的方法,严禁在病区内吸烟。

5、定期对工作人员吸烟状况进行调查,工作人员要了解吸烟有害健康的科学知识,积极开展控烟工作,主动参与戒烟,使吸烟率逐年下降。

6、积极开展控烟工作,加强检查和自检,形成人人参与的有效机制,切实把控烟工作落到实处。

医院控烟工作计划220--年我院将根据控烟相关的文件精神及创建三甲医院的要求,持续开展无烟医院的创建工作,为推动我院控烟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广大职工和群众远离烟草危害,减少因吸烟引发的各种疾病的发生,促进整个社会健康水平的提高,现将我院20--年控烟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一、明确目标,进一步加强组织管理

根据医院20--年度工作安排,进一步明确控烟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和职责,加强组织领导,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主管控烟工作副院长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控烟工作机构。后勤保障部负责控烟工作并负责细化分解各项措施,各科室紧密配合,积极开展控烟工作。创建无烟单位作为我院的年度目标,把控烟工作纳入医院的年度工作计划,确保控烟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检查、有落实。

二、落实责任,强化各种控烟措施

进一步巩固医院《创建无烟医院奖惩办法》的相关规定,为切实保证医院控烟工作制度的落实,每个科室按照卫生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做好禁烟宣传教育工作,各科室甄选员工为兼职控烟监督员,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并劝诫吸烟行为。医院将科室控烟情况与科室绩效考核相结合。特别加强戒烟门诊的力度,控烟门诊由原来的每周一天,更改为每周五天;主治医生加强住院病人的管理,认真询问病人的吸烟史,并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健康教育。

三、切实开展各项控烟宣传活动,营造控烟良好氛围

1、营造控烟氛围。

将医院控烟工作计划、控烟制度及健康指导等利用医院网站进行公示,控烟公益广告宣传,使全体干部职工都知晓并自觉遵守。在办公室、会议室、走廊、等所属区域醒目位置设置控烟警语、标示和监管部门电话,随时提醒院内职工和院外群众不要吸烟。

2、开展主题日宣传活动。

利用爱国卫生月(每年4月)世界无烟日(5月31日),控烟工作领导小组要开展控烟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义诊,发送宣传单等形式,提高广大群众对烟草产品的认识,控制烟草危害。

3、医院今年6月以前将增加医院内的电视滚动屏宣传。

3、将控烟工作纳入科室健康教育考核。

要求各临床科室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关于控烟工作的健康教育,并将此作为健康教育内容确保落实到位,根据医院的相关奖惩条例进行奖惩。

四、加强管理督导

控烟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对医院各科室的控烟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提出整改措施并在年底进行评比。通过20--年度控烟工作的落实,医院尽力为群众营造一个无烟、无污染的健康环境,争取达到三甲医院a条款的标准。

医院控烟工作计划3一、制定全院控烟工作发展规划、工作制度、奖惩措施及无烟科室评估标准。

二、召开创建“无烟医院”动员会,号召全院职工,特别是医务工作者要作戒烟、控烟模范,为创建“无烟医院”作出贡献。

三、开展创建“无烟医院”的宣传工作。

1、在医院大楼的主要入口处等明显位置设置明显的禁止吸烟警示牌,在所有禁烟区域张贴禁烟标志,告知医院员工、患者、家属和来访者不得在医院室内吸烟。

2、分别在门诊楼和住院楼前面两地设置吸烟区,有明确的引导标识,并配置吸烟危害健康的警示语标牌。

3、在导医台、门诊候诊处等摆放控烟宣传资料供取阅或向就诊者、来访者发放控烟宣传材料,宣传烟草的危害和控烟知识(如吸二手烟的危害、戒烟的益处、戒烟方法与技巧)。

4、利用医院网站、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工具以及例会、职工大会等形式,向全院员工、就诊者和来访者进行控烟宣传。

5、将控烟宣传资料纳入门诊、住院患者指南,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医学知识,告诫病人、家属和来访者禁止在院内吸烟。

6、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主动向病人及家属口头宣传吸烟的危害性,积极劝阻在控烟区域内的吸烟行为。

四、定期做好针对医务人员和社会吸烟人群的有关吸烟危害性和戒烟方法的讲座,做好新员工上岗前禁烟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控烟能力。

五、组织控烟工作办公室人员进行月抽查、季度检查工作,将结果纳入科室质控当中。

六、做好包干区域的控烟工作,力求在室内场所(包括候诊区、治疗区、病房、检查室、手术室、医护办公室、值班室、会议室、机关各科室)全面禁烟。

七、建立一支监督员队伍,做到群众参与、群防群治,为我院的控烟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医院控烟工作计划4根据上级下发的《关于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控烟工作的安排意见》要求,医院将持续开展“无烟医院”的创建工作,为推动我院控烟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广大职工和群众远离烟草危害,减少因吸烟引发的各种疾病的发生,促进整个社会健康水平的提高,特制定我院20--年控烟工作计划如下:

一、明确目标,进一步加强组织管理

根据医院20--年度工作安排,进一步明确控烟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和职责,加强组织领导,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主管控烟工作副院长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控烟工作机构。院办联合健教办负责控烟工作并负责细化分解各项措施,各科室紧密配合,积极开展控烟工作。创建“无烟单位”作为我院的年度目标,把控烟工作纳入医院的年度工作计划,确保控烟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检查、有落实。

二、落实责任,强化各种控烟措施

进一步巩固医院《创建无烟医院奖惩办法》的相关规定,为切实保证医院控烟工作制度的落实,每个科室按照卫生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湖北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做好禁烟宣传教育工作,各科室甄选员工为兼职控烟监督员,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并劝诫吸烟行为。医院将科室控烟情况与科室绩效考核相结合。

三、切实开展各项控烟宣传活动,营造控烟良好氛围

1、营造控烟氛围。

将医院控烟工作计划、控烟制度及健康指导等利用网络工具进行宣传,控烟公益广告宣传,使全体干部职工都知晓并自觉遵守。在办公室、会议室、走廊、LeD显示屏等所属区域醒目位置设置控烟警语、标示和监管部门电话,随时提醒院内职工和院外群众不要吸烟。

2、开展主题日宣传活动。

利用爱国卫生月(每年4月)、世界卫生日(4月7日)、世界无烟日(5月31日),控烟工作领导小组要开展控烟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义诊,发送宣传单等形式,提高广大群众对烟草产品的认识,控制烟草危害。

3、将控烟工作纳入科室健康教育考核。

要求各临床科室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关于控烟工作的健康教育,并将此作为健康教育内容确保落实到位。

4、医院门诊考虑开设戒烟门诊,设戒烟咨询电话(即门诊部工作电话),由医院专家为吸烟病人提供戒烟指导。

四、加强管理督导,确保顺利通过无烟医院检查验收,控烟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对医院各科室的控烟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提出整改措施。

医院控烟工作计划5为加强我院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医疗工作环境,根据卫生部《关于20--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和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全国无烟医院评估标准》,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医院控烟工作计划。

一、巩固无烟医院的目的

1、为患者和职工创造健康良好的就诊和工作环境;

2、提高医务人员戒烟意识,掌握戒烟方法和技巧,降低医务人员的吸烟率,保护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

3、完善医院控烟制度,建立科学的医院控烟模式,推动医院控烟工作持续开展;

4、总结医院控烟经验,为贯彻控烟政策及在全社会推动控烟工作提供依据;

二、完善医院控烟组织机构。

医院成立控烟领导小组,下设控烟工作办公室,负责制定医院控烟工作计划、实施办法、管理制度和评估办法;协调各部门开展控烟的宣传、教育工作;监督落实日常工作的开展情况。

1、医院控烟领导小组

组长:叶春福

副组长:何旗明严松林

成员:王亮兴陈键斌钟建良刘静李美珍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2、医院控烟监督员和巡查员。

监督员负责指导和监督控烟工作,巡查员负责加强巡视和规劝。

巡查员:钟建良、陈键斌刘静、李美珍、保安人员

4、各科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护士长和控烟骨干为组员的控烟管理小组,各科室控烟管理小组负责制定本科室控烟管理制度,根据医院工作计划开展控烟管理工作。

三、制定控烟计划和实施办法。

1、根据基线调查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控烟计划和实施办法,并将巩固无烟医院纳入医院发展计划。

2、建立健全医院控烟制度和管理办法。

(1)制定控烟领导小组的工作制度及职责,负责检查实施办法的执行情况。

(2)将创建无烟医院工作结合到医院的日常管理和医疗工作中,实行院、科两级管理。

(3)认真执行控烟考核办法与奖惩制度。

(4)落实控烟监督员及巡查员的工作制度及职责,定期检查记录执行情况。

(5)落实医务人员简短戒烟劝导规定,明确医院全体员工劝阻吸烟的责任和义务,将就诊者吸烟情况纳入问诊内容,并在病历中记录。

(6)落实戒烟门诊及戒烟医生工作制度及职责。

(7)完善室外吸烟区设置和管理办法,配置吸烟危害健康的警示语标牌。

四、加强控烟宣传,创建无烟环境。

1、通过媒体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宣布医院是“无烟医院”,接受社会各界的支持、理解和监督。

2、医院室内全面禁烟,在室外设置吸烟区。

(1)医院内所有室内场所,包括候诊区、治疗区、病房、检查室、手术室、医护办公室、值班室、会议室、走廊、楼梯、地下停车场等公众场所全面禁烟。

(2)在医院大楼的主要入口处等明显位置设置明显的禁止吸烟警示牌,在所有禁烟区域张贴禁烟标志,告知医院员工、患者、家属及来访者不得在医院室内吸烟。

(3)分别在花园、停车场设置吸烟区,有明确的引导标识。

3、进行控烟知识宣传:

(1)在导医台、分诊台、病房、门诊候诊厅等处摆放控烟宣传资料供取阅或向就诊者、来访者发放控烟宣传材料,宣传烟草的危害和控烟知识(如吸二手烟的危害、戒烟的益处、戒烟方法与技巧)。

(2)利用医院网站、宣传栏、电子屏、院周会、职工大会、医患沟通会等形式,向全院员工、就诊者和来访者进行控烟宣传。

(3)将控烟宣传资料纳入住院及门诊病人须知,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医学知识,告诫病人、家属和来访者禁止在医院室内吸烟。

(4)每年为医务人员及社会吸烟人员安排吸烟危害性与戒烟方法的知识讲座,新员工上岗安排控烟教育培训。

(5)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主动向病人及家属口头宣传吸烟的危害性,积极劝阻在控烟区域内的吸烟行为。

4、医院室内禁止摆放烟草制品及烟灰缸等烟具。

5、医院餐厅等区域内禁止出售烟草制品,禁止各种形式的烟草广告和赞助活动。

6、控烟监督员加强对各科室的控烟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控烟巡查员加强巡视及劝阻吸烟。

五、进行控烟干预活动。

1、对员工进行控烟培训。

(1)培训目的:加强员工控烟能力,了解烟草对健康的危害和医生对控烟的责任;掌握戒烟方法和技巧,降低医院员工吸烟率,提高控烟参与意识。

(2)培训对象与内容:

①全院员工培训内容:医院控烟计划、政策、奖惩和有关管理规定等。

②控烟负责部门工作人员培训内容:吸烟者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如何指导、监督、检查各科室的控烟工作。

③医务人员培训内容:控烟知识,对吸烟者提供简短的劝阻指导(包括:吸烟的危害、评估吸烟的程度、戒烟的益处及戒断症状的处理、防止复吸的技术指导和安排随访)。

④控烟监督员培训内容:以检查要点培训为主。

⑤控烟巡查员培训内容:重点是规劝技巧的培训。

2、进行控烟干预:

(1)向医务人员发放控烟知识材料。

(2)开展多种形式的控烟活动:如控烟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征集控烟短信等,促进医务人员掌握控烟知识、戒烟方法和技巧。

(3)帮助吸烟员工设计戒烟方案,进行药物治疗,消除因戒断症状而出现的恐惧心理,提供防止复吸的技术指导,最大限度地减少戒烟带来的不良反应。

(4)对门诊、住院患者、家属和来访者进行控烟宣传。提供宣传材料或在患者就诊手册中加入控烟宣传内容,进行吸烟有害的健康宣传和促进。

(5)医务人员对门诊及住院患者要询问吸烟情况,进行简短的劝阻和指导,提出戒烟建议,并在病历中记录。

六、提供戒烟指导和服务。

1、在内科门诊设立戒烟门诊和咨询电话。

2、各科室医务人员应掌握戒烟方法,对所有就诊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简短的戒烟询问和指导。

3、戒烟医生对准备戒烟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戒烟计划,进行戒烟干预,开展咨询指导和药物治疗并举的综合服务。

门诊护理质控小组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精神专科医院;建筑规划;建筑设计

abstract:thespecificationpsychiatrichospitalconstruction,toimprovethepsychiatrichospitalprojectdecision-makingandprojectconstructionmanagementlevel,rationallydeterminethescaleofconstruction,properunderstandingtheconstructionstandardstomeettheneedsofthebasicfunctionsofthepsychiatrichospital,toimproveinvestmentefficiency,andpromotementalhealthinthehealthydevelopment.Keywords:psychiatrichospital;constructionplanning;building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

精神专科医院建设,应首先科学制定总体发展建设规划,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再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力、物力等条件,一次或分期实施,这是总结50多年来医院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其目的在于控制浪费、随意建设导致布局不合理、流程不科学、运行不经济等违反管理科学和医院自身发展规律的不正确作法。

精神专科医院的建设必须与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同时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现状与发展的关系,力求使精神专科医院建设在规模、功能、装备、建设水平等方面达到比较合理的水平。精神专科医院建设工作应依法进行,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经济建设的法律、法规和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增强科学性,避免盲目性、随意性。

一、精神专科医院的总体规划

(一)精神专科医院建设应当符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的规划的要求。

(二)科学合理安排院区内各个功能科室与部门,确保功能分区合理,各个功能部门配置得当,人流、物流顺畅便捷。

(三)根据不同的地域条件,合理确定建筑物的朝向,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为员工提高良好的工作环境。

(四)医院总体建筑规划应考虑门诊、急诊、医技部门、住院部、保障系统、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用房相互间的功能联系,讲求方便,减少行程,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卫生安全。

(五)患者活动操场宜宽敞、美观、清洁,种植各种花、草、树木,并有喷水池等,不宜栽种高大的树木,并注意其间隙和密度,便于巡视,观察病人活动情况。树木与围墙和屋檐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病人伺机攀高坠伤或越强逃跑。各种体育和安全防护设施完好,设置足够的长椅,供病人休息。

二、精神专科医院的建筑地点选择

(一)医院地点应满足功能与周围环境的要求,选择交通便利、就医方便、地形比较规整、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位置。应当符合建筑抗震设防要求,不应选择危险地段。

(二)应注意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条件,如给排水、供电、电讯、热力、煤气等,在有条件的地方应争取靠近并利用现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减少投资。

(三)应充分考虑医疗工作的特殊性,按照公共卫生方面的有关要求,协调好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四)避开传染源和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贮存场所。

三、建筑设计

(一)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1、所有区域,应尽考虑自然通风条件,所有区域的的新风量指标应满足国家现行有关为生标准要求,当自然通风条件不能满足现行有关卫生标准时,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

2、冬季设置供暖设施,供暖系统的热源、设备选型应视能源结构、经济能力等情况综合分析确定。如果不采用空调系统供暖,宜采用以热水为热媒的散热系统供暖。供暖的室内设计温度不应低于18摄氏度。

3、如果设置中央空调系统,室内设计参数应符合规定要求。

(二)给排水

1、医院给水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室内外给水和热水的干、支管应设检修阀门。

3、每个护理单元应独立设置开水器。

4、医护人员使用的洗手盆、洗脸盆、化验盆等应采用非接触龙头,小便器应采用感应开关,大便器应采用脚踏开关或感应开关。

5、营养办公室、配餐室和餐车停放处,应设冲洗和消毒餐车的设施。

6、除淋浴、拖布池等必须设置地漏的场所外,其他用水尽可能不设地漏,各排水点应有良好的水封。

7、排水管上的通气管口不得接入空调通风系统的排风管道。

(三)电气

1、电源总开关应设在病区外,若病区末端配电箱,应将其安在护士办公室内,末端配电箱设置门锁。病房内其他地方禁止设置电源开关。

2、在病区走廊、病房内应设置若干地灯。

3、设置医护呼叫对讲系统、通信系统、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病区、走廊及病房宜设置监视系统。教学医院宜设置闭路电视示教系统,防止无关人员或患者随意出入的场所应设置门禁系统。

4、可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一路检修或故障时,另一路不断电。

5、消防应急照明电源应采用双路电源末端互投自动控制或采用自带蓄电池灯具且供电时间大于30分钟。

四、功能单元设计

精神卫生专科医院配置主要功能单元包括:急诊部、门诊部、医技科室、住院部、保障系统、行政管理、院内生活、教学科研等部分。

(一)门诊部、急诊部设计要点

门诊部应设在靠近医院主要交通入口处,与急诊部和医技部临近,并设直通医院内部的联系通路。根据规模、用地情况,门诊部与急诊、医技部可组合为一体。少儿精神科、精神医学鉴定科、临床心理科应考虑设置单独出入口。

门诊部分采用分科候诊,门诊量小的医院也可合科候诊。可采用厅式候诊或廊式候诊形式。诊室应以单人诊室为主,参考方案中单人诊室面积控制在8―12平方米之间。根据教学等工作需要,可设置少量多人诊室。

为方便医护人员交流及互相支援,诊室之间应设置医护人员应急出口。

急诊部要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出入口,便于急救车停靠,并与门诊部、医技部联系方便,也可考虑与门诊部组成一体。

(二)医技部、工娱疗室设计要点

医技楼与门诊、急诊及住院部之间应设有便捷的交通联系通道,方便各部分病人使用。医技楼内应考虑设置医护人员工作区域,与病人活动区域相对独立,避免相互干扰。

工娱疗室设置位置应最大限度方便住院病人到达,并应与门诊部、急诊部及医技部的其他功能适当分割,可考虑与住院部组合为一体。

(三)住院部设计要点

护理单元按设置40张病床考虑,护理单元内设置独立的医护人员内部工作区,该区域应与病人活动区域设置必要、可靠的隔离措施。护理单元内的病房以每间4―6张床为主,附以少量单床间。

各护理单元内宜设置兴奋室一间,供急性发病病人住院使用,其墙面、地面等部位均采用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护理单元内应设置一定规模的病人餐厅及活动室。

住院部出入院处可独立设置,规模较小的医院也可与门诊挂号、收费处合并设置。

(四)其他部分设计要点

保障系统与院内生活部分可合并设置,并应考虑在院区内独立成区,靠近后勤辅助出入口。

门诊护理质控小组工作计划篇8

"无烟医院"控烟工作计划1一、制定全院控烟工作发展规划、奖惩措施及无烟科室评价标准。

二、召开创建“无烟医院”动员会,号召全院职工,特别是医务工作者要作戒烟、控烟模范,为创建“无烟医院”作出贡献。

三、开展创建“无烟医院”的宣传工作。

1、在医院大楼的主要入口处等明显位置设置明显的禁止吸烟警示牌,在所有禁烟区域张贴禁烟标志,告知医院员工、患者、家属和来访者不得在医院室内吸烟。

2、分别在门诊楼和住院楼前面两地设置吸烟区,有明确的引导标识,并配置吸烟危害健康的警示语标牌。

3、在导医台、门诊候诊处等摆放控烟宣传资料供取阅或向就诊者、来访者发放控烟宣传材料,宣传烟草的危害和控烟知识(如吸二手烟的危害、戒烟的益处、戒烟方法与技巧)。

4、利用医院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工具以及例会、晨会、工休座谈会等形式,向全院员工、就诊者和来访者进行控烟宣传。

5、积极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医学知识,告诫病人、家属和来访者禁止在院内吸烟。

6、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主动向病人及家属口头宣传吸烟的危害性,积极劝阻在控烟区域内的吸烟行为。

四、组织控烟小组人员进行不定期抽查、季度检查工作,将结果纳入科室质控当中。

五、做好包干区域的控烟工作,力求在室内场所(包括候诊区、治疗区、病房、检查室、手术室、医护办公室、值班室、会议室、机关各科室)全面禁烟。

六、建立一支监督员队伍,做到群众参与、群防群治,为我院的控烟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无烟医院"控烟工作计划2为认真贯彻卫生部《关于20**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卫妇社发【20**】48号),保障“创建无烟医院”项目顺利进行,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医务人员率先戒烟,创造医院无烟环境,并积极参与社会控烟工作。努力达到《“无烟医院”评估标准》,争创“全国无烟医院”。

二、创建“无烟医院”的重点干预对象

(一)重点干预对象:临床医生,重点考虑呼吸内科、胸外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肿瘤内科、普外科、骨科、麻醉手术科等科室临床医生。

(二)一般干预对象:全院职工,包括物业人员及实习、进修人员。

(三)宣传覆盖对象:患者及患者家属。

三、建立“无烟医院”创建组织机构

(一)成立医院控烟工作领导小组、控烟管理办公室,负责对全院控烟工作的领导、组织。

(二)各处室与业务科室有科室控烟领导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和控烟骨干组成,科主任为科室控烟第一责任人。

(三)成立医院控烟监督员和巡查员队伍

监督员:由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各指定一名兼职监督员,各病区护士长为该病区兼职监督员。

巡查员:由保安员、病区门卫、地下室运行保障人员组成。

(四)控烟管理实施分工负责

控烟办公室:根据我院控烟工作重点,确定年度工作目标,制定全院控烟工作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工作制度;协调各部门开展禁烟的宣传、教育工作;监督落实日常工作的开展情况。

呼吸科:主要负责戒烟门诊、控烟知识培训以及医务人员的戒烟干预工作。

院办、党办:负责各科室的沟通协调工作以及确定院内院外的控烟宣传和教育内容等;医院控烟环境和设施的建设;禁止吸烟警示牌、吸烟危害健康的警示语标牌等的制作、张贴或悬挂。

医务部、门诊部:负责全院医生的控烟干预工作,组织开展“吸烟与健康”等相关内容为主题的健康教育活动或讲座。

护理部:负责全院护理人员的控烟知识培训和住院患者的控烟宣教工作。

治安保卫部:负责公共场所内吸烟人员的劝阻制止工作。

门诊部:主要负责控烟门诊的设立及医院门诊区域的控烟工作。

党办:负责基线调查,采用实名制和记号方式对全院职工控烟知识、态度、行为进行基线调查;基线调查表上报医院控烟办公室。

四、实施如下医院控烟措施

(一)院内工作场所有明显的禁止吸烟标志。

(二)院内小卖部及商务中心不出售烟草制品。

(三)院内所有室内不摆放烟具、烟灰缸。

(四)医院职工、患者及家属不得在办公室、病房及户内楼道吸烟。

(五)结合“世界无烟日”组织大型宣传教育活动。

(六)利用院内局域网、宣传栏、院报、展板、健康教育视频等载体进行控烟宣传教育。

(七)向医务人员发放《医生控烟知识宣传材料》、《医院控烟指导手册》。

(八)对医务人员进行控烟知识、控烟方法和技巧培训;医务人员对门诊患者要询问吸烟情况,进行简短劝阻和指导,提出戒烟建议,并在病历中记录。

(九)在呼吸科门诊设戒烟门诊,设立咨询电话,提供戒烟指导和服务。

(十)院区设立户外吸烟区。

(十一)将控烟宣传资料纳入住院患者指南,对患者、家属进行控烟知识的宣传,并让患者或家属签字认可。

(十二)在导医台、分诊台以及各病区护士站病房内摆放禁烟宣传资料供患者取阅。

(十三)不接受烟草商资助和采用任何标明有烟草广告的物品。

门诊护理质控小组工作计划篇9

一、指导思想

以病人为中心,创一流文明优质服务;以改革为动力,倡导竞争、敬业、进取精神;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努力提高全员素质;以质量治理为核心,不但提高医疗质量;以安全治理为重点,切实保障医疗安全;以分级治理为基础,创“一甲”最高分;以目标治理为主线,强化治理力度。努力完成各项医疗工作和任务。

二、目标与任务

(一)内感染治理

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和具体体现,是防范医疗事故的重要途径,是以病人为中心、文明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

1、成立院感控制机构,完善制度,狠抓落实。

2、加强院内感染知识宣教和培训,强化院内感染意识。

3、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4、以“手术室、治疗室、换药室、产房”为突破口,抓好重点科室的治理。

5、规范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二)、医疗安全治理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思维意识的转变,各地医疗纠纷频繁发生,医疗安全工作一直是每一个医院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防范医疗差错、杜绝医疗事故成为医院生存发展的根本。

1、成立以院长为首的医疗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急诊急救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医疗安全领导小组的职能,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严格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2、认真开展医疗安全知识宣教,深入学习岗位差错评定标准和卫生部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及《医疗文书书写规范》,严格落实差错事故登记上报制度。

3、及时完善各种医疗文书确实履行各项签字手续,抓好门诊观察病人、新入院病人、危重的病人治理。

4、坚持会诊制度,认真组织急危重病症及疑难杂症讨论,积极请上级医院专家到我院会诊。

5、手术病人要严格遵守手术规则,认真开展术前讨论,严禁超范围手术,非凡手术要要报请院方批准,以便给手术提供条件。

6、切实加强急危重病人的治理急危重病人病情急,症状重,随时可能出现危生命的症状和征象,应严密观察和监测,随时出现随时处理,以便为拯救生命赢得时间,并及时做好抢救纪录。

7、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培养医务人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切实改善服务态度,努力同病人及其家属沟通思想,避免因服务不周而引起的医患纠纷。

(三)、医疗质量治理

医疗质量治理是针对医疗系统活动全过程进行的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其目的是通过加强医疗治理从而提高全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为广大患者服务。

1、建立健全质控职能,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组建质控办,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求质控办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科室进行检查指导工作,定期召开例会,汇总检查结果,找出问题,及时整改。

2、不但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细化质量控制方案与质量考核标准,实行质量与效益挂钩的治理模式。

3、进一步加强医疗文书的规范化书写,努力提高医疗业务水平。

(1)、组织各科室医务人员认真学习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处方、辅助检查申请单及报告单的规范化书写,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切实提高医疗文书质量。

(2)、及时督导住院医师按时完成各种医疗文书、门诊登记、传染病登记、肠道门诊登记、发热病人登记。

(3)、切实注重病历内涵质量的提高,认真要求住院医师注重病历记录的逻辑性、病情诊断的科学性、疾病治疗的合理性、医患行为的真实性。

(4)、抓好住院病历的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控制,成立医院病案治理小组,搞好病案归档工作,积极开展优质病历评选活动。

门诊护理质控小组工作计划篇10

[关键词]专科护理质控小组;心内科;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7)04(b)-0190-04

applicationofspecialistnursingqualitycontrolteamindepartmentofcardiologynursingmanagement

SUnChi1GUoting2ZHanGChao3

1.Departmentofemergency,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nanchangUniversityinJiangxiprovince,nanchang330006,China;2.DepartmentofCardiology,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nanchangUniversityinJiangxiprovince,nanchang330006,China;3.Departmentofnursing,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nanchangUniversityinJiangxiprovince,nanchang330006,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applicationeffectoftheestablishmentofspecialistnursingqualitycontrolgroupondepartmentofcardiology.methods1310patientshospitalizedindepartmentofcardiologyfromJanuary2016toJanuary2017wereselectedastheobservationgroup,usingtheimplementationofqualitycontrolgroupofspecialistnursingmanagementmode;1310patientsfromJanuary2014toJanuary2015wereselectedasthecontrolgroupdidnotimplementthequalitycontrolgroupofnursingmanagementmode.nursingmanagementeffectwerecomparedbetweentwogroups.ResultstheeCGrecognitionrate,correctoperationrate,readingrate,difficulteCGrecognitionrateandcorrectoperationrateoftheobservationgroupwerehigh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theaveragetimeoftreatmentinpatientswithchestpain,diagnosistimeofcoronarydiseasewereshort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theunderstandingofdiseaserateandawarenessratewerehigh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thequalifiedrateofnursingdocumentwritingwashigh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theadverseeventprobabilitywaslow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thelevelsoffirstaidcoursetacitsatisfactionandaccuracyofverbalordersperformancewerehigh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theoperationerrorratewaslow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all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Specialistnursingqualitycontrolgroup;DepartmentofCardiology;nursingmanagement;nursingquality

心内科的疾病病种多样,交错复杂,特别是急危重患者,病情瞬息万变。因此,心内科的临床医疗和护理工作都面临着诸多难题[1-2]。针对我院心内科的蓬勃发展,以及系统、规范的专科护士培训工作的开展,具有统筹规划的专科护理质控小组是必不可少的[3]。我院心内科成立专科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开展护理管理,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心内科患者1310例作为观察组,由科室成立专科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开展护理管理,进行了心电图评估者1310例,以胸痛为主诉者783例,诊断为冠心病者574例,其中330例患者进行了心脏介入治疗,112例患者被告知临床病重(含病危),采取急救措施的患者为71例。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心内科患者1310例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未进行严格的护理质量控制和评估,此组患者中,进行了心电图评估者1310例,以胸痛为主诉者833例,诊断为冠心病者529例,其中297例患者进行了心脏介入治疗,133例患者被告知临床病重(含病危),采取急救措施的患者为82例。本次研究已经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均知情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成立专科护理质控小组由我院护理部组织并成立了医院心内科质量专科控制小组。小组由来自7个临床科室的副主任护师及以上的成员共7名组成,其中男1名,女6名,中位年龄40岁。该护理质控小组设置组长1名,责整体工作的安排和统筹规划,接受过心内科专科护理培训和教育培训并获得相应证书的技术评估成员3名以及质控巡查成员3名。

1.2.2质控内容①教育监管单元。该单元拟定通过对专科护理人员心电图教育培训进行监管和督促,最终评估在质控小组的指导下,心内科护理人员能否获得更合理的成长。②宣教督促单元。该单元主要评估质控小组在心内科护理人员中延伸护理的指引效果。以胸痛患者的引导和宣讲为例,合理调节心内科护理人员在常规护理和延伸护理中的平衡。③工作监督单元。该单元主要以心脏重症监护室的常规护理单元为基础,以质控小组的方式来考察并监督心脏介入后患者的病情观察,交流反馈,穿刺口护理,以及相关文书的书写、记录和医嘱的签署情况等。④医护配合督导单元。该单元主要以心内科急救为契机,通过质控小组的督导来增加并完善医务人员之间的配合,促进医疗工作的改善。

1.2.3明确工作职责①负责心内专科护理整改措施的计划制订和实施;②护理质量的把控,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并积极指导解决;③防范心内专科的护理差错,鉴定相关事故并提出具体责任问责;具体检查方式包括:①以上述的护理内容为基础,每周不定时进行至少1次的护理质量抽样调查,并将检查所发现的缺陷问题向本组的主管护士进行汇报;②质控小组每周不定时地至少1次针对责任护士工作进行重点检查,发现护理缺陷,督促护理计划的制定和落实;③每周至少1次针对专科护士指导工作的现场聆听,并提出指导意见;④质控小组将每月开展1次专科护理质控会议,对每月心内专科护理质量检查中发现的一些护理问题和缺陷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整改意见,落实整改方案,提高并改进护理质量。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心电图识别率、心电图的操作规范、心电图解读情况及疑难心电图的识别和反馈率;②比较胸痛患者的平均就诊时间、冠心病确诊时间、患者对胸痛的认知率及疾病严重程度的知晓率;③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护理实施的完成度、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文书书写的合格率及相关记录完善率;④比较两组急救过程中的配合默契满意度、操作失误率及口头医嘱执行的准确率[4-5]。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tata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电图识别及操作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心电图识别率、心电图的操作规范率、心电图解读率及疑难心电图的识别和反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胸痛患者就诊及认知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就诊时间、冠心病确诊时间短于对照组,对胸痛的认识率及该疾病严重程度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术后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术后护理实施完成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2.4两组急救过程中的配合情况、操作情况及医嘱执行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急救过程中的配合默契满意度及口头医嘱执行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操作失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持续发展,医疗服务在整体诊疗过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6]。其中,护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疗进程和患者满意度的提升。但是,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护士学历参差不齐等现状皆对医院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带来挑战[7]。虽然目前专科护士培训和人员配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日常繁琐的工作和松懈的考核环境往往会影响到专科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门诊会诊、科研教学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8-9]。现阶段,我们以“护理部-专科小组-专科护士”为梯队的模式建立质量控制小组,通过直接参与的方式,予以“实时考核,实时评估,实时反馈,实施处理”来督促并提高整个心内科的专科护理质量[10-11]。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实施专科护理质控小组的管理模式,观察组心电图识别率、解读率、疑难心电图识别率及正确操作率均高于对照组,胸痛患者平均就诊时间、诊断时间分短于对照组,对疾病的认识率和知晓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高于对照组,且急救过程中配合默契满意度及口头医嘱执行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操作失误率也相对较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

综上所述,专科护理质控小组的管理模式应用于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可有效改善心内科护理质量,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莉,董微,肖文彦.风险管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4,11(23):1865.

[2]滕遂川.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急诊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