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企业档案信息化工作计划十篇企业档案信息化工作计划十篇

企业档案信息化工作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1:11:08

企业档案信息化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

由于现代信息化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于科技档案管理而言,不再只停留在保存原有资料的功能上,更重要的是依靠现代信息、网络等高新技术和资源,利用信息化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构成崭新平台,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运作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由此可见,信息化是科技档案管理的必由之路。

一、科技档案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科技档案是指在自然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基本建设等活动中,形成的应该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计算材料、照片、影片、录像带等科技文件材料。科技档案管理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建设与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特别是在进入现代化企业建设中,科技档案在科研、生产、企业科学管理中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具有相当高的就跟经济价值。

所谓科技档案信息化,就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科技档案管理中,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科技档案信息化一般而言,可以从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实现档案的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实现档案信息的高度共享,引发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具体来说,由于原始档案经过反复查阅,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给文档的保管与利用带来管理上的困扰。而信息化技术就彰显出独特的魅力,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实现科学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关键条件。

二、科技档案管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企业信息化以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技术和网络设备,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高效能的改造,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

很多企业在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经历了ip市场风雨变换的考验,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口号,已实现了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更多更快地收集、整理、传递有价值的信息,为很多企业的生产、经营、研发和领导决策服务,已成为很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环节。很多企业的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将档案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纳入整体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通过长期的全方位地跟踪国内外本行业的科技动态、成果和进展水平,建设成具有行业特色的专题数据库,这样才能为本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三、科技信息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科技信息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管理的内容:一是负责制定科技发展规划,负责科技计划(资金)管理,包括科技项目计划,青年科技促进费项目计划等;二是负责科技管理成果,包括鉴定、申报、评审、奖励、科技成果产业化及推广应用、技术市场等;三是负责专利管理,包括申报、统计、实施等;四是负责计量管理,包括计量升级、贯彻执行计量法、计量认证与认可、计量标准的建立与检定、计量站管理等;五是负责全质管理,包括全质管理成果的申报、评审、发表、奖励等;六是负责标准化管理,包括标准的制订、修订、标准化审查等;七是负责科技统计工作;八是负责信息化工作,包括信息规划、信息网的建设与维护、组织开发应用软件等。当然,很多企业科技管理部门管理的内容并非仅仅以上八个方面,笔者之所以罗列出来,是说明科技信息绝非是档案管理部门一家的事情,它是很多企业科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科技管理系统与科技数据库,同样是一项系统工程。

科技管理系统、科技计划管理系统、科技成果管理系统、科技统计管理系统、计量管理系统、全面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系统以及科技评审专家库、科技成果专家评审系统等等,就为科技档案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能力,提供了科技档案灵活、方便的查询、统计功能。

推进科技档案信息化的关键是人才。举例来说,如由于科技档案的信息化,其中包括档案信息内容的数字化,文档处理的一体化,电子档案保存的技术化,开发利用形式的多样化,使得电子档案的管理与纸质档案的管理有着截然不同的方法,这就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把人才问题解决好了,才能使档案信息化建设符合正确的方向,才能最大限度地能满足企业对科技档案的需求。

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全面而又具体的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实现不可能是档案部门力所能及的,也不是仅仅单凭几个计算机技术人员,它固然需要所有科技档案人员的积极参与,更需要企业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特别是依靠企业科技信息管理部门所发挥的主导作用。

四、科技管理系统实现了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

1.科技计划管理系统。

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利用先进的三层体系结构(BaS),应用JaVa技术开发,符合J2ee标准的强大的企业级资源管理平台,是建立并实施eRp的核心。科技计划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对基层、省公司和发很多企业的科技计划进行分类查询,按项目类别,负责单位对资金分配的统计,设备的购置计划,科技计划草稿,科技计划的上报等。该系统运行以来,通过信息网络完成计划上报与下达、项目申请若干个。

2.计量管理系统。

计量管理主要包括:基层单位申报计量室认证资料、基层单位计量管理资料信息采集与查询等。

3.全质及标准化管理系统。

全质及标准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行业标准维护、基层单位上报QC成果、QC成果评审结论及上报QC成果,企业标准化编写模板等。

4.科技成果和专利管理。

科技成果和专利管理主要包括:基层单位上报科技成果、科技成果汇总维护、基层单位上报专利、筛选申报科技进步奖项目、基层单位返回科技进步奖推荐书、汇总上报科技进步奖推荐书、科技成果专利统计及收集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申请书等。

5.科技统计系统。

统计是科技档案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基本任务是对档案工作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分析、监督,以计量化的管理,科技统计系统的所有报表均采取网上电子报表形式。对各类统计信息实现计算机管理,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使统计工作标准化、实用化。基层单位可以录入、查询、统计、修改、打印。

在科技管理系统应用过程中,不仅实现了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同时涌现出大量的新技术、新成果服务于企业建设。信息化是科技档案管理的核心,它可以带动其他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科技档案信息化的实现也一定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档案信息化工作计划篇2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现代信息化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于科技档案管理而言,不再只停留在保存原有资料的功能上,更重要的是依靠现代信息、网络等高新技术和资源,利用信息化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构成崭新平台,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运作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由此可见,信息化是科技档案管理的必由之路。作为企业的档案管理者,务必要树立起强烈的职业创新意识,以信息化建设推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把建立企业档案信息网络,实现馆藏科技档案数字化、资源共享、服务对象与需求扩大化,当成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科技档案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档案具有历史再现性、知识性、信息性、政治性、文化性、社会性、教育性、价值型等特点,其中历史再现性为其本质属性,其他特点为一般属性。因此,可将档案的定义简要表述为:档案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

科技档案是指在自然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基本建设等活动中,形成的应该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计算材料、照片、影片、录像带等科技文件材料。科技档案管理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企事业单位中是一项技术基础工作。尽管档案管理历史悠久,而科技档案管理却诞生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后,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分工的产物。科技档案对于企业建设与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特别是在进入现代化企业建设中,科技档案在科研、生产、企业科学管理中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具有相当高的经济价值。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研发能力的强弱,是衡量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而许多新的研发成果不可能从零开始,更多的是要借鉴、吸收大量的前人成功经验,吸取大量的前人失败教训。科技档案利用价值是它本身固有的特点,使其变利用价值为使用价值,使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在企业建设与发展中产生经济效益。

当今社会正步入一个新的技术革命新时代,这些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应用于社会之中,势必带来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同样也会引起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尤其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柱之一。信息资源的利用就是人类知识和智慧的利用,科学信息的交流、利用必将推动科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

所谓科技档案信息化,就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科技档案管理中,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一般而言,可以从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实现档案的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实现档案信息的高度共享,引发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具体来说,由于原始档案经过反复查阅,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给文档的保管与利用带来管理上的困扰。而信息化技术就彰显出独特的魅力,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实现科学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关键条件。

二、科技档案管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企业信息化以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技术和网络设备,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高效能的改造,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

供电企业在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经历了ip市场风雨变换的考验,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口号,已实现了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以辽宁省电力公司eRp项目为例,2008年9月26日全面启动,2009年6月25日成功上线,11家市级供电公司按照试点设计流程无差异推广,当年11月25日,eRp项目在14家市级供电公司全面推广。继后,2010年eRp在农电系统的71个县区上线。这说明了以eRp为核心的各信息系统深化应用为主线,为支撑坚强智能电网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为尽快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奠定了坚实的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同样,在供电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也是如此。更多更快地收集、整理、传递有价值的信息,为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研发和领导决策服务,已成为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环节。供电企业的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将档案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纳入整体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通过长期的全方位地跟踪国内外本行业的科技动态、成果和进展水平,建设成具有行业特色的专题数据库,这样才能为本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三、科技信息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供电企业一般设置科技信息管理部门,这个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根据本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需要,开展科技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电网技术进步与信息化;运用科技管理、计算机应用、信息化和技术监督等手段,提高本企业科学管理水平。管理的内容:一是负责制定科技发展规划,负责科技计划(资金)管理,包括科技项目计划,青年科技促进费项目计划等;二是负责科技管理成果,包括鉴定、申报、评审、奖励、科技成果产业化及推广应用、技术市场等;三是负责专利管理,包括申报、统计、实施等;四是负责计量管理,包括计量升级、贯彻执行计量法、计量认证与认可、计量标准的建立与检定、计量站管理等;五是负责全质管理,包括全质管理成果的申报、评审、发表、奖励等;六是负责标准化管理,包括标准的制订、修订、标准化审查等;七是负责科技统计工作;八是负责信息化工作,包括信息规划、信息网的建设与维护、组织开发应用软件等。当然,供电企业科技管理部门管理的内容并非仅仅以上八个方面,笔者之所以罗列出来,是说明科技信息绝非是档案管理部门一家的事情,它是供电企业科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科技管理系统与科技数据库,同样是一项系统工程。供电企业科技管理系统服务于全网的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在功能上覆盖运作层、运作管理层、战术管理层和战略管理层。通过集约化的共享数据库和发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沟通各层间的信息交流,实现全网科技管理工作(当然包括科技档案管理)的统一管理。

科技管理系统、科技计划管理系统、科技成果管理系统、科技统计管理系统、计量管理系统、全面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系统以及科技评审专家库、科技成果专家评审系统等等,就为科技档案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能力,提供了科技档案灵活、方便的查询、统计功能。

推进科技档案信息化的关键是人才。举例来说,如由于科技档案的信息化,其中包括档案信息内容的数字化,文档处理的一体化,电子档案保存的技术化,开发利用形式的多样化,使得电子档案的管理与纸质档案的管理有着截然不同的方法,这就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把人才问题解决好了,才能使档案信息化建设符合正确的方向,才能最大限度地能满足企业对科技档案的需求。

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全面而又具体的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实现不可能是档案部门力所能及的,也不是仅仅单凭几个计算机技术人员,它固然需要所有科技档案人员的积极参与,更需要企业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特别是依靠企业科技信息管理部门所发挥的主导作用。

四、科技管理系统实现了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

1.科技计划管理系统

以辽宁省电力公司为例,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利用先进的三层体系结构(BaS),应用JaVa技术开发,符合J2ee标准的强大的企业级资源管理平台,是建立并实施eRp的核心。科技计划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对基层、省公司和发供电企业的科技计划进行分类查询,按项目类别,负责单位对资金分配的统计,设备的购置计划,科技计划草稿,科技计划的上报等。该系统运行以来,通过信息网络完成计划上报与下达、项目申请若干个。

2.计量管理系统

计量管理主要包括:基层单位申报计量室认证资料、基层单位计量管理资料信息采集与查询等。

3.全质及标准化管理系统

全质及标准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行业标准维护、基层单位上报QC成果、QC成果评审结论及上报QC成果,企业标准化编写模板等。

4.科技成果和专利管理

科技成果和专利管理主要包括:基层单位上报科技成果、科技成果汇总维护、基层单位上报专利、筛选申报科技进步奖项目、基层单位返回科技进步奖推荐书、汇总上报科技进步奖推荐书、科技成果专利统计及收集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申请书等。

5.科技统计系统

企业档案信息化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信息化;原则;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档案是企业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及其他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它是一种信息资源,是信息和载体的统一体。然而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档案存放数量冗多、保管条件差、查找利用率低、管理人员知识单一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

1.信息化档案实践中运用的意义

信息化档案实践中运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人们已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高效性,它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方便是非常显著的。在信息化档案实践中,信息化档案管理与传统的管理方法相比较,有着存储量大、可靠性高、检索迅速、查找方便、有效性长等优点,这些优点不但大幅度的提升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同时让档案部门获得了更为科学、正规的管理方式,为我国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与世界接轨创造了条件。

2.信息化档案实践中运用应遵循的原则

规范性原则,制定档案管理工作标准以及工作规范,这不仅是信息化档案工作的要求,也是提高工作质量,增加工作效率的必然需要。所以一定要坚持规范性原则,如数据处理格式标准、字符内部编码标准、信息输出标准、数据交换标准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子文件的归档,传统介质档案数字化,数字化档案的保管、传递、利用等工作都实现有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避免出现各自为政,互不兼容,重复建设等现象发生。安全性原则,为了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应该制定相关的策略,可采取物理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策略;信息加密策略;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等。效益性原则,要实现信息化档案,需要投入较大的的人力、物力、财力,因为建设档案信息工程是一项巨大的工作,需要坚持效益性原则,以档案信息化工作效益最大为目的,根据企业自身的经济能力,根据馆(室)藏基础,分析用户需求,还要考虑馆(室)藏档案的利用率。选择数字化的内容要“经典”,主题要与社会、企业利用“热点”相结合,把重要的,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数字化,把那些利用率较高且利用后能产生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档案数字化,可以带来巨大的效益。

3.实现信息化档案实践中运用的对策

3.1做好企业内部的建设工作。加强档案工作者的责任感,在企业的档案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对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性,坚持高效、实用的理念,营造严格,谨慎的档案工作氛围,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做好档案资料整理和收集工作,遇到问题要主动解决,碰到难题要迎难而上,让每个档案工作人员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认真整理好档案资料。建设复合型的管理队伍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信息时代文件的自动登记、辅助立卷、归档、著录、检索、信息网络传递和安全利用都是在计算机上实现的。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电子文件的特征和电子档案的全程规范管理,而且要掌握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安全防护知识,以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与信息的安全性。档案管理人员还应立足本职工作,强化自我学习意识,积极参与信息化教育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构建科学化、信息化的档案管理体系是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档案管理工作要做实事,而不是只注重外在形式,要为社会、企业的发展服务。注重企业档案资料收集的连续性、完整性、保密性、安全性,充分做好档案资料的价值分析,帮助领导快速的查找到所需的资料,同时能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档案管理和使用效率。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我国的信息化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中,企业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办公自动化系统,档案信息化工作是档案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除了要购置计算机、强大的存储器等硬件设施以外,还需要选择适合企业发展、工作内容、工作量的档案管理软件,为档案的方便检索、安全存放提供技术支持。

3.2作好信息化档案管理的统筹规划。要把企业的档案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有序的储存起来,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首先我们需要对馆(室)藏的基本情况进行彻底调查,包括档案的类型、载体形态与状态、储藏数量、档案信息利用等情况。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合理科学的制订档案数字化规划,包括扫描仪、计算机等硬件的购置计划和数字化处理计划。要全面实行档案数字化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硬件的购置不可能一下就做到齐全,在购置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要做长远打算,确保扫描仪等重要硬件设施配套等且兼容性好,具有良好的支撑能力和扩展能力,为日后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保障。档案数字化规划需要坚持“突出重点,分步进行”的原则,对馆(室)藏中的重点档案和利用率高的档案先进行数字化,方便利用者的使用需求。

3.3注重档案保管设施的基础建设。企业的档案馆(室)面积过小,达不到档案管理的基本标准,想要档案馆(室)能够实现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企业就必须重视档案馆(室)的基础建设工作,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并且要重视档案的保管设施建设,如配备统一的管理设备,实现计算机在档案部门的全覆盖,建立专门的档案馆(室),完善安全保管设施,运用现代化计算机信息技术,真正实现档案现代化、信息化管理。同时还要加强档案保护设备的配备,如档案馆(室)的去湿设备、灭虫设备、灭火设备等等,这些保管设施建设和技术是实现信息化档案管理不可缺少的内容。

3.4实现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统一档案管理标准,标准规范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档案管理标准化包括档案整理标准、统计标准、服务标准、各项技术标准等,它是衡量工作效率高低的尺度。如果没有这些标准,档案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就无法建立;如果相关档案部门不按统一的标准去做,各搞一套,自成体系,那么档案信息网络就无法畅通,资源共享也就难以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是实施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一项内容,企业要重视这项内容的建设,可以参照国家推荐的信息化管理标准,然后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方向、信息需求,总结出可以适应企业内部需要的标准,在实践过程中,在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标准与规范,加快企业档案管理的进程和质量,减少档案管理中因人员、设备、格式、项目等的变化引起的信息传递的障碍。

3.5确保信息化档案的安全。随着信息化档案实践中的运用,使得档案信息技术得到了大幅度的开发与利用,但是信息技术也让企业的档案资料面临着严峻的安全威胁,面对这种威胁,企业必须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防治,如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制定保密条例、建立信息安全规范、实施好信息的备份和异地存储等。

企业档案信息化工作计划篇4

××供电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省电力公司直属的中一型供电企业,担负着××三区两县、××集团及京广电气化铁路淇县牵引站的供电任务。截至2005年底,全公司在册职工500人。公司属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5座,总变电容量1125.2兆伏安。其中220千伏变电站2座,变电容量510兆伏安(灵山站容量2×180兆伏安,桃园站容量1×150兆伏安);110千伏变电站11座,变电容量584兆伏安;35千伏变电站2座,变电量31.2兆伏安。35千伏及以上线路共计492.60公里,其中220千伏线路228.57公里、110千伏线路228.11公里、35千伏线路35.92公里。供电区最高供电负荷28.4万千瓦。2005年,全年供电量实现15.67亿千瓦时,全员劳动生产率100.5万元/人·年。

近年来,××供电公司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电力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企业整体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国家一流供电企业”、“国家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等光荣称号,并连续9年保持了“××省文明单位”称号,为××省电力事业和××市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企业档案的基本情况

我公司的档案管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电业公司的前身是“××供电局××分局”,于1991年8月22日成立“××市供电局。1993年更名为“××市电业局”,2005年12月更名为××供电公司。1992年成立综合档案室,隶属办公室,负责文书、科技、会计、底图、科技档案和科技图书的收集、整理工作。2002年6月被省档案局认定为国家二级。2004年12月国家档案局认定为国家一级。实现了各类、各种载体档案的集中管理。目前综合档案室管理着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设置了干部、职工档案两个分室,负责0-9大类及声像档案和图书资料的整理、保管和利用。室藏档案

17780卷。其中:文书7618卷、科技1487卷、会计4524卷、声像42卷、照片

28卷、底图1112张、资料2969册。档案室总建筑面积396.6平方米。档案装具齐全,并留有余地,库房建设符合保管要求。综合档案室配备了专职档案人员3人、接受档案培训率达100%,兼职档案人员22人,各部门均有分管档案工作的网络人员,负责本部门文件、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公司档案室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和管理人员的需要。先后被评为省档案公司、××市档案公司评为“档案管理先进单位”,档案人员被评“档案管理先进个人”。

三、档案目标管理情况

(一)组织管理

1、领导班子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我公司领导历来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历任领导班子均由公司主要领导主抓,特别是新领导班子把档案管理工作与我公司其它重要基础管理工作一样,列入了企业发展规划,对档案工作实行目标化管理,并进行考核。主管领导经常与档案人员研究、分析档案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在业务技术上,千方百计为档案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先后参加了国家、省市等各级档案人员业务培训,组织人员到先进单位学习、取经。

在档案室的建设搬迁上,公司领导从调度大楼的设计开始就按照档案库房标准进行严格要求、严格施工。在办公场所紧张的情况下,专门划出一层楼供综合档案室专用。在荣誉室和档案设施的配备上,公司今年在以前巨大投入的基础上,又计划对一些设备进行更新,预计年底前能够投入使用。

2、实行了档案的统一管理

在档案管理网络建设上、我公司根据机构变动情况,适时调整网络,各业务部门都有一名兼职档案员,负责现行文件、资料的管理归档工作,专职档案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督促规范各业务科室的归档工作,及时收集、整理、归档、保存和利用,有效保证了各类档案的完整。从而形成了以档案室为主体的档案信息管理中心。

(二)档案基础业务建设

1、加强档案法制化建设

我公司始终坚持贯彻执行《档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宣传《档案法》、《保密法》及国家、系统和地方有档案工作的制度、规定、标准和法规。增强全员法制观念。同时提高档案及网络人员的政治素质、政策法规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敬业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坚持依法治档,依法管档。

2、建立健全了档案规章制度

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根据上级档案工作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完善了文书档案、科技档案、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标准,修订了保密、借阅、销毁、图纸修改等制度。编制了科技、文书、会计等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档案人员坚持“三纳入“、四参加”制度,较好地控制了各种文件资料及时有效地归档。

3、加强档案库房的建设和管理

2001年,档案室迁至调度大楼,库房面积由原来的90平方增加到

396.6平方米,增设了荣誉室,做到了办公室、阅览室、库房三分开。先后配制了文书、科技档案密集架,财务档案柜、声像柜、底图柜、照相机、去湿机、温湿度测试仪、微机、中央空调、更换了缝纫机、安装了防火防盗报警器、防紫外线窗帘。库房设施全部具备防潮、防火、防盗、防高温、防尘、防盗、防虫、防光、防有害气体等要求。为档案升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严格立卷归档质量

从1991年起,0-9大类档案按照能源部颁发的《供电企业档案分类表》要求进行分类、组卷、编目,严格执行《文书档案案卷格式》、《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等有关标准,编制了保管期限表,和分类说明,编目规范,排架合理,符合国家及电力行业标准要求。近三年,档案归档率达100%,完整率达99.7%。我公司还建立了各类台帐,作到了档案的收进、移出、利用及时统计,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三)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

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是提高档案工作的重要途径。我公司从1997年开始使用微机,实现了微机输入、整理、组卷、编目、保管、统计、检索、打印各种目录等,实现了案卷的现代化、标准化,充分显示了快速、安全、准确、高效等特征。大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根据企业整体规划,我公司在“oa”系统中,把档案工作纳入了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整体规划中,开发了档案的录入、整理、归档、查阅、利用等整套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为我公司全面实现无纸化办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档案管理工作更趋于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

(四)档案的开发利用

我们坚持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管理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为全公司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服务这一原则,为了使档案更好地发挥其效益,为先后编制了《全宗介绍》、《组织机构沿革》、《大事记》、《事故汇编》等编研成果等。为开发信息资源作了大量的工作,编制了《案卷目录》、《卷内文件目录》、《干部任免卡》、《机构变更卡》等检索工具,采用上网分发目录、电话调卷、利用微机查询、检索、发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积极、主动热情地为利用者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利用者的要求。近年来,共提供利用386人次,查准率100%,查全率99.86%,为城农网、技术改造、评聘职称、经济纠纷等提供了大量的原始凭证和技术依据,得到了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认可。为充分、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我公司将各变电站主要设备技术档案资料录入计算机,实现主要科技档案资料电子文档化,实现网上浏览和借阅,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资金,在现代化办公手段上又大大前进了一步。

四、几点体会

通过几年的摸索,特别是2001年公司实现办公自动化、生产管理mis和营销mis系统的投入运行,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公司下一步档案管理的重中之重,推进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面临的问题很多,如何规划、分清层次和轻重缓急,针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阶段和任务,找准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坚持技术与管理并行,并将企业档案信息化纳入企业信息化建设之中。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技术及资金问题,也是管理问题。电子文件的安全与长久保存也依赖严格科学的管理与先进技术的应用。目前企业在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时为保证其成功,需要同时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档案管理信息化也同样有一个业务流程再造的问题。很多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都体会到,信息化建设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对档案管理来说还要加上“十二分数据”。因此信息化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管理观念、方式、方法乃至整个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创新。档案信息化离不开企业信息化,必须纳入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之中。要建立适应信息化要求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就必须建立健全适应信息化要求的电子文件形成、流转、处置和监控制度,收集、归档、鉴定制度,以及安全管理与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并将其纳入到企业信息化的相应环节之中。没有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就不完整,而离开企业信息化,档案信息化也无从谈起。

(二)应加强对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方法的研究。适应企业信息化发展要求、创新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必须加强对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方法的研究。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相对于纸质文件管理来说是全新的模式,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业档案部门应加强将对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的政策、技术、方法、标准以及系统开发等方面的研究,以适应企业信息化的需求。2002年国家档案局的《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了一些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为建立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提供了基础。但是企业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管理流程再造,思考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航空工业档案馆提出《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规划》及《档案信息化规章标准体系表》,初步确定需要编制的规章、标准。同时成立了全行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专家组、业务组、技术组,对航空工业档案信息化展开全面研究。

企业档案信息化工作计划篇5

为促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就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一)企业档案是企业重要信息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档案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入,确保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完整、安全和有效开发利用,全面推动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

(二)企业档案部门要做好对计算机系统及数字设备中形成的电子文件(数据)的采集、归档、存储和管理工作,做好对已有纸质、照片及声像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工作,为企业提供档案信息网络化服务。

二、明确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三)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要以促进、完善企业信息化和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为总目标。企业应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方案,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要适应企业信息化的要求,建立科学适用的文件归档、保管和利用管理系统,正确处理循序渐进与整体提升的关系,保证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四)坚持档案信息化建设与企业信息化建设同步的原则。企业档案部门应加强与企业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的联系,提出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基本要求,并将档案管理系统纳入企业信息化系统之中,实现档案管理系统与企业信息系统的无缝链接。

(五)坚持技术与管理并重的原则。以管理统领信息技术,以信息技术促进管理创新。企业档案管理理念、方法、技术和手段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最新成果的应用,信息技术应用要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管理的需要和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整体要求。

三、建立健全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规章制度

(六)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和标准,建立健全电子文件的形成、流转、处置和监控制度,收集、归档、鉴定和销毁制度,利用和保密制度,安全管理与责任追究制度。切实落实各项制度实施的保障措施,根据电子文件的特点,执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电子文件的数据格式,实现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全程管理。

(七)企业应保证电子档案真实、完整和有效。对保管期限为永久和长期的电子档案,应同时保存相应的纸质档案,并确保相关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一致性。

四、建立适应企业信息化要求的档案管理系统

(八)重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管理软件的选择与开发。企业档案管理系统应与企业有关管理系统(如设计、生产、经营、财务、材料、管理、服务等)相衔接,确保档案部门对本企业各类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收集、整合、控制和传递。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应遵循模块设计、分层实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九)依据国家有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规定、规范,档案管理软件应具备适应多种文件存储格式、支持实时浏览、具有互联网及内联网检索功能,能够实现收集整理、数据存储、检索浏览、借阅管理、权限控制、统计报表、鉴定销毁、数据输入(输出)及格式转换的控制与管理,满足企业文档一体化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

五、完善电子文件归档与档案信息数据库的管理

(十)企业档案部门应参照国家有关文件材料归档规定,根据文件和数据价值,确定电子文件归档的范围、内容及保管期限。企业档案部门应与信息管理部门共同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各类业务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工艺/制造、产品数据管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及电子邮件系统等)所形成的文档及数据库信息提出归档管理方案。

(十一)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企业档案部门要建立严格管理制度,从技术与管理两方面,确保档案实体与信息的安全,确保网络传输及档案数据库的安全。

(十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信息技术为档案服务提供了便利条件,档案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根据企业经营需要,提供专题或集成的档案信息服务。

六、加强对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指导

(十三)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引导;中央企业档案部门应加强对所属及控股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指导,保证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

(十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要与企业改革与流程再造相结合,与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相结合,要积极开展对企业档案信息化的研究,及时交流和推广先进经验。

企业档案信息化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港口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F552;G270.7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01

前言

港口企业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进入信息时代,高科技需要推广到各个领域以改变以往的低效率的局面,港口企业作为特殊的经济组织,建立信息化的档案符合其发展,也是档案与时俱进的体现,也是加快城市发展速度的一种方式,所以要想进行港口企业的档案的信息化建设,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规划,然后将其进行协调推进,将信息化和管理相结合,让信息化真正发挥其高效的作用,注重信息化建设中人才的培养,只有足够的人才,才能将信息化搞彻底。

一、港口企业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1.符合企业发展要求

港口企业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进入了新的机遇期,许多港口都抓住机遇进行发展,这使得港口的建设与布局较大的调整,港口企业也参与到转型和升级的行列中,需要具竞争力的提升。但在实际中有部分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只限于对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等,]有很好的进行档案的信息化的规划,随着贸易往来合作的加深,港口的货物流通量增大,使得港口的档案信息量面临猛增的局面,传统的模式不能顺应新的发展要求,所以对港口档案进行信息化建设已是发展的基本需要,港口企业的档案是对企业工作的最直接的记录,只有信息化程度达到一定要求才能使港口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提高管理效率,做出最合理的决策,才能让企业的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所以企业的档案管理符合企业的发展之需。

2.符合档案事业发展

将港口企业进行信息化是企业在信息化时代建设的重要内容,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在档案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展开,其主要目标是扩大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力度,更加方便快捷的进行档案信息的查阅利用的服务,以往的档案管理是多手续的,效率普遍较低,不能赶上企业的发展步伐,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所以解决档案的信息化是港口企业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1]。

3.是城市发展的要求

如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共同体,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让现代港口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和过渡,港口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已经合为一体,科学技术在信息领域的应用让时代进入高度信息化,信息化水准也是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现代化水平,所以将档案信息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港口企业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方法

1.规划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长期性和全局性的特点,是一种系统化的工程,所以合理的规划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进行;数字化应用于港口企业的档案建设是港口企业管控体系的重要部分,所以需要和信息化系统同时规划并进行推进,让其相辅相成。要将港口企业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升至企业的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层面,让其更加高效快捷,实现资源的共享功能,要统筹规划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与实施步骤,将建设任务明确划分到各个部门,注重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实施细则及相应的章程。档案信息化管理是对企业自身建设的积淀与升华的途径之一,档案信息化建设对企业而言还有传播的功能,能转变以往的观念,进行有计划的高准则的信息化规划,构建档案的服务平台,促进工作的效率。

2.协调推进信息化

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中,现存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新增的档案的电子化之间的关系是重点协调内容。要两边同时抓,做到在处理存量档案的信息化的进程中规范新增档案的电子化管理,档案的信息化的接收平台和保管平台的设施的齐全性是保证其顺利进展的基础,要在数据技术整合的基础上将新增档案与已有的档案进行有机结合,档案的信息化就是要求在档案的建设中涉及的标准化将更加严格,所以需要更高层次的信息化准则。要将档案信息的接收、传递、储存与利用结合在一起,要将数据库等的建设作为重点,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将档案信息系统组织起来,档案信息的保密工作也要得到重视,防止企业的机密泄露,这就需要建立稳定的系统,硬件设施也要可靠[2]。

3.将信息化与管理结合

进行档案的管理,不是简单的将档案如同物体一样储藏起来,也不是简单地流水式的管理,而是要档案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提供决策参考等作用,档案的信息化是时代对其的要求,是港口企业面向现代化进行管理的必然,所以就要求相应的管理人员在其管理理念、服务范围上及功能上进行创新,让档案的信息的承载能力得到提高,让其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与财富发挥作用。将信息化与管理有机结合,提高档案的服务利用水平。

4.注重人才的培养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提高人才的基本素养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在港口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促进档案的信息化进程的关键,港口企业要按照企业的实际状况制定符合本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建设标准,要始终明确培养目的及方向,逐渐完善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和机制,做好档案人员的培训,要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信息管理以及现代先进管理技术纳入到人才培养中,让港口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符合现代管理的需求,让其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得到增强,只有重视人才的培养才能让档案信息更具开发利用价值,才能让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档案信息对于任何企业而言都比较重要,所以开辟其利用价值的方法之一就是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港口企业作为发展迅速的经济组织之一,在促进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建立档案的信息化,是港口企业顺应发展之需,也是促进档案事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进行的一项措施,也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所以有必要进行档案信息的信息化建设。要规划好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同时要协调推进其发展,其次要将其与管理相结合,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中要注意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企业档案信息化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民营企业集团;档案工作;科学管理

民营企业集团档案工作是民营企业集团从事生产、经营等活动的基础,是企业集团信息资源宝库,是民营企业集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就如何系统科学地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进行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使用价值,为民营企业集团生产、经营、利润和各项工作服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企业集团从上到下各级领导要重视支持档案工作

档案工作是民营企业集团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集团各级领导一定要重视支持档案工作,要以对历史高度负责、对员工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做到对档案工作重视到位、投入到位,对档案工作人员关心到位。要定期听取档案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档案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为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环境;加大对档案工作的经费支持力度,为档案工作的开展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在生活上关心、工作上关注、政治上关爱档案人员,重视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增强档案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真心实意帮助档案工作者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使档案工作者感到有温暖、有希望、有奔头,使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更好发挥。

2.收集收齐归档文件及施工图纸材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做好归档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是确保档案齐全、完整、准确、系统的基础。要做好收集工作,档案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收集工作的各种渠道和方法,处理好档案形成过程中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关系与结构,对档案形成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监督与检查,同时要不断提高集团全员档案意识,实现全方位的有效管理,采取各项有力措施,做好民营企业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档案的归档率、完整率、准确率、查全率、查准率才有可能达到高标准。

3.档案集中统一管理

集中统一管理本单位形成的全部档案,是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档案法律法规对企业集团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做好档案工作的前提和重要基础。集中统一管理有三层含义:一是档案实体集中,民营企业集团各部门形成的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都要集中到本单位综合档案室统一管理;二是人员集中,各部门档案管理人员都要纳入本单位档案管理部门管理;三是管理集中,各单位的档案、人员要在档案部门的统一管理下开展档案工作,提供档案利用。

4.建立健全民营企业集团档案工作科学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民营企业集团档案工作科学管理体制,包括建立档案工作机构,成立档案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档案工作的领导和直接负责人,建立健全专兼职档案管理网络,制定本单位档案管理办法、归档范围、分类方案、保管期限表、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及“三纳入”、“四参加”、“四同步”制度,“三纳入四参加四同步”是《企业档案工作规范》中明文规定企业必须建立的制度。如果一个单位没有落实“三纳入”制度,就难以保证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健康发展,使档案工作无法与民营企业集团的改革和发展同步。如果不落实“四参加”“四同步”制度,就无法把民营企业集团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所形成的重要档案全部保存下来,无法保证归档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准确、系统。

5.搞好民营企业集团档案工作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档案工作信息化,是促进企业集团信息资源全面收集、整合、开发的重要基础,通过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对民营企业集团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成千上万倍地提高利用效率,全方位地支持民营企业集团决策和集团各级信息服务,潜在的经济和企业集团效益难以估算。而档案信息化的基础是档案科学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没有经过标准化整理的档案不可能实现信息化,因此,企业集团档案部门要认真学习有关档案工作标准,研究档案工作业务规范,提高档案管理的标准化水平,为档案工作信息化创造条件。

6.强化民营企业集团档案保管条件及措施

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保护显得越来越重要,加强档案保护,包括对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的保护:一是对纸质档案,要加强库房“八防”设施的配备,使档案库房做到防火、防盗、防高温、防湿、防光、防虫、防有害气体、防尘的安全防护要求,杜绝档案霉变、褪色、污损、虫蛀、鼠咬现象及各类事故的发生;二是对电子档案,一方面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对电子档案的载体保护,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电子档案的信息保护。

7.深化民营企业集团档案信息开发利用

我通过对有关利用数据的分析与研究,认为可以采取如下3项措施,以档案利用来带动和推进档案业务建设:一是对历年来档案利用数据分析,着力了解档案利用所产生的企业集团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分析,可以了解档案的自身价值和潜在的利用资源,有利于进一步拓宽档案利用工作的渠道,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价值和作用;二是开展档案利用跟踪服务。档案工作只有“有为才能有位”,而地位的取得有赖于档案人员的自身努力,积极开展送档上门,及时掌握档案利用的新动态、新动向,及时做好跟踪服务。三是结合数据对比分析,紧紧抓住档案利用的热点和中心工作,积极开展档案史料编撰工作。抓住档案的利用与信息开发工作,并根据归档材料编写大事记、组织沿革、年鉴、产品简介等编研成果,为各部门更好地利用档案服好务。

8.提高民营企业集团档案人员的素质

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发展为档案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实现档案事业快速、协调发展,必须要有具有开拓创新和德才兼备的档案干部队伍。档案工作者要努力学习档案业务知识、企业管理知识、文秘写作知识、计算机知识,熟悉本企业基本情况,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文秘写作、规划组织协调能力,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要结合当前的中心工作,从档案中寻找有规律的东西,并把它升华为一种历史借鉴,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为集团各级领导当参谋、提建议、献良策,成为为领导建言献策的高参。

9.引入科学管理理念,开展档案工作六步循环

为加强民营企业集团档案工作,实现科学管理,开展“档案六步循环工作法”。

(1)制订计划,无论你做什么,首先要制定工作计划;(2)行动,有了计划就应该依据计划立即行动;(3)检查,依据计划行动起来后,就要把行动的结果与计划进行比较,检查结果与计划之间是否有偏差,查找原因;(4)修正,查找出原因,如果是行动偏离计划,就要修正自己的行动,如果是计划偏离了实际,就要修正计划,返回到第一步,重复以上四步,直到完成工作。现代过程管理,不再是简单的过程监督和控制,它是一个四环节的人性化管理过程:有序化――目的化――自动化――合理化,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程度地实现民营企业企业集团档案科学管理工作预期目标。

民营企业集团档案六步循环工作法,以每一季度为一个工作循环周期,每循环周期分为“目标、措施、执行、考核、总结、交流”六个步骤,这里重点强调的是总结和交流:一是总结。企业集团各级档案人员要全面总结档案工作的目标、措施、执行、考核情况,认真撰写档案工作的总结材料,仔细查找不足,总结经验教训,明确下步工作计划,提出相关工作建议。通过总结档案工作人员可以无形中提高写作水平,能在有意无意中谋取领导对档案工作的支持,同时也可为以后的工作材料提供素材。二是交流。要通过单位内部专兼职档案员之间、集团各单位之间及各兄弟单位之间的广泛交流,达到互通有无、共同提高的目的。通过交流,及时选树典范,推广先进经验,切实加强集团各级档案工作的沟通、交流与培训,强化监督指导与信息反馈,不断打造出档案工作亮点,以点带面,促进民营企业集团档案工作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档案信息化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企业人事档案管理;路径依赖;路径选择;信息化

“路径依赖”最早是由生物学家在理论分析中提出的。后来,north等经济学家引入新制度经济学和进化经济学当中。路径依赖是指今天的选择受历史因素的影响,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其现在可能的选择[1],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由于某种现象具有先动优势,即使后来环境发生了改变,它也有可能继续自我增强,最后“锁定”在次优的状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而企业人事档案是企业选人、用人、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也是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中的路径依赖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中的路径依赖

1.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管理制度不完善,手段落后。

企业以追求最大利润为价值取向,普遍存在档案意识淡薄的情况。企业领导把精力和资金主要投向生产经营和产品销售上,而对档案基础工作的投入不够,甚至片面地认为企业与员工是一种雇佣关系,没必要把太多的精力用在人事档案管理上。长此以往,这种现象不断自我强化,导致了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科学性、先进性。加之现在还有很多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仍停留在经验管理和手工管理阶段,这种方式制约人事档案功能的发挥,越来越不能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

2.企业人事档案内容简单雷同,个人材料分散。

目前,仍有不少企业的人事档案材料仅记录了员工的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企业人事档案内容显然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这种人事档案不能为选人、用人提供参考,进而影响到人员的正常晋升与轮换,挫伤了员工的创新热情,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参考价值[2]。另外,长期以来,人事档案管理、利用形成了一种分散局面。人事组织部门主要掌握个人履历、政治面貌、学历、职务评聘、工资等方面的材料。而反映员工工作业绩的材料在档案中却没有收集,使人事档案在使用中缺少员工工作能力评估这方面的相关信息。这种状况不但造成管理成本增加,而且破坏了人事档案内容的完整统一,使之不能全方位地反映员工的真实面貌。

3.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不规范,利用率低。

有些民营企业是从家庭小作坊发展起来的,管理本来就不是很规范,人事档案管理更是不规范。有的员工职务升降、工资待遇随意性很大,甚至还存在着企业主口头上说了就算的现象,使员工的工资级别、职务任免等材料根本无法形成。由于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不规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一是有人利用档案管理的漏洞,制造虚假材料。例如,将工作时间提前、把学历变高、把年龄变小等等。这些情况的出现,使档案材料丧失了真实性、严肃性、权威性。而人事档案材料的失真,使得人力资源计划中的配备计划、退休解聘计划、补充计划、使用计划不能正确制定和正常执行,对当前配置以及未来人力资源的供求造成负面影响。二是有的档案转递不及时,操作程序不规范[3]。例如,有的人早已跳槽,但其人事档案还未按规定转递到新单位;有的企业违反规定,把人事档案当作普通邮件寄送,不作机要转递,这就容易造成档案丢失;还有的企业在人事档案转递过程中,不填写转递单,不经密封钤印,就随意将档案交给本人自带,致使篡改、丢失档案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原因相应地造成了企业人事档案价值不高,利用率降低。

二、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路径选择

企业不同于其他组织的最大特点就是它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经济组织。企业是依法设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企业的一切管理工作都是以是否有利于企业获得利润为目标的。企业档案管理的存在和发展必须来自其内在的、本质的需要。如果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能够满足企业的这种内在需要,它就能生存和发展[4]。因此,针对企业的特点,应突破传统人事档案管理的路径依赖,选择信息化、现代化的新路径。信息化是从原始静态档案管理到动态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革命,是人事档案工作的深入,是工作方法的改变,也是人事档案管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起点。这一路径的选择对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1.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是信息化的基础

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对于不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的规章制度,必须要进行改革,及时建立新的、更为科学合理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使得人事档案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在档案的收集上要及时、完整;在档案的鉴别上必须遵循“去伪存真”;档案的整理归档要严谨、科学;档案的借阅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其他部门应有所区别,注意档案安全;档案的更新应及时、准确、完整,尤其应注意对档案的新内容进行及时、主动的补充收集。只有维护了企业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有效性,才能更好地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合理配置和合理使用,为企业人力资源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奠定基础。

2.依托专业人才是信息化的有力保证

由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转变为信息管理,只掌握传统档案管理职能的档案人员是难以适应的。因此,要实现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企业必须具有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最终决定因素是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由人事档案实体管理者向信息管理员和者的角色转换,要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用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手段来管理人事档案信息。对专业人才的培训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理论和业务技能培训,档案人员应具备扎实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知识,还应懂得文件与档案的管理原则,熟悉档案工作的规律、分类方法及有关的技术;二是现代化信息技术培训,培训重点应放在数据的规范采集、软件的正确运用及网络知识的运用等方面。通过培训使档案人员能够掌握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掌握档案管理应用软件的各种功能,成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行家能手,确保档案管理系统平稳、正常的运行。只有这些相应人才素质的拥有,才可能充分挖掘档案信息化平台的潜力,从而更为有效地实施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为企业服务。

3.建设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是信息化的重点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储存、查找,进而实现网络化管理,是当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点。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图所示:

人事档案管理系统

数据复制

文件传输

报表管理

员工管理

系统安全

一方面,通过该系统能够实现文件档案管理一体化。在办公自动化环境下的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要求重新设置合理的工作流程,将文件工作和档案工作的需求一同嵌入管理文件系统中,记录从电子文件形成到成为电子档案并归档的一切活动过程和处理情况。档案人员在网上接收、整理、鉴定并确定密级和保管期限,然后进入正式文件库。档案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随时掌握文书,业务部门的管理动态,及时进行指导,从而实现档案的超前性、预见性管理[5]。

另一方面,企业文书、业务部门可以随时将形成的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归档存储到服务器上。档案部门也可以将原有的档案原件扫描后存储到服务器上。当用户通过身份确定就可以在企业局域网的任何终端检索、浏览到需要的档案信息及其全文,不必到档案部门也能查找到档案信息。信息化的档案管理为企业生产建设提供了快捷、高质量的服务。

三、路径选择中应注意的问题

1.信息化档案管理面临的经费问题。

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服务的现代化,都需要不断的更新设备和技术等。为此,企业在选择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就得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解决这些问题。这就制约了一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去选择信息化的新路径,而“锁定”在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上。超级秘书网

2.档案保密和档案安全受到挑战。

信息网络已经不断的深入到各个领域。在网络环境下,影响档案保密和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一是人为因素,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安全意识和保密意识不强,往往在自己的档案网页上随意信息,对的信息缺少严格的审查和管理;二是技术问题,当前电脑病毒很多,并且黑客也很厉害,使得档案信息的安全和保密受到威胁,这些势必引起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高度重视,需加以研究解决。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现行人事档案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及原因,认为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应走信息化、现代化的路径,并提出了路径选择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以网络建设为依托,以各种先进技术为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档案资源,发挥人事档案的实际效能,为企业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1994

[2]刘琴.人事制度改革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影响[J].档案学通讯,2005,5:10-12

[3]张新芳.人事档案工作如何适应新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要求[J].兰台世界,2006,12:41-42

企业档案信息化工作计划篇9

一、档案信息服务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1.为企业发展决策和制定企业发展计划提供参考依据企业档案中记载着企业自身以及企业各职能部门行使职能的法律依据、处理事务的结果、重要的事实和大量的工作经验等,同时也记录着企业各个阶段发展的各种重要资料。企业需要借助这些档案去制定政策,对企业进行宏观管理。通过对大量档案的利用和分析,有助于企业对现实工作和未来发展做出准确的判断,实现对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有效管理,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

2.业务促进作用所谓业务促进作用是指企业档案在科研、生产等业务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各种活动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以部分地继承前人的成果、经验为条件的。企业档案中蕴藏着各项业务活动的宝贵经验,记录着各种技术攻关的方法,记载着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技术和工艺上的突出成就,是企业的宝贵财富,能为今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科研突破提供参考。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简称中交二航局)在几十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众多的技术成果和生产工艺,每一次的技术革新和科技进步都离不开企业档案为之提供的相关有效的信息服务。

3.为解决法律纠纷提供重要凭证这是指企业档案在解决争端、处理各种案件活动中所发挥的证据作用。企业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各样由于协作或竞争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企业档案如经营合同档案、技术合同档案、专利档案等等为解决各类纠纷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企业档案的法律证据性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均予以认可的。中交二航局的合同部在处理诉讼纠纷的时候,也常常需要借用与案件相关的档案材料作为法律凭证,因此档案在解决企业各类法律纠纷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企业发展和宣传企业文化的重要素材企业档案是企业所创造的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它记录着企业昨天的艰辛、今天的辉煌以及明天的希望,企业档案本身就蕴涵着一种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企业档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和重要依据,为企业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总是希望从档案信息中提取一定的精华,或者举办各种形式的企业档案展览,比如展示企业的老照片等等,以此教育和感染员工,提升员工的荣誉感和团队意识。因此,企业档案在企业文化宣传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我国企业档案信息化和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各大国企充分认识到了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经过努力,我国大型企业的档案信息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档案信息化水平较低,档案信息服务停留在初级阶段网络和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极大地引导着信息需求。信息利用者利用网络和计算机获取信息资源,成为今后信息服务的一种重要方式,这对档案信息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来看,档案信息技术现状相对落后,很多企业还没有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大部分企业的档案信息化工作也仅仅停留在档案信息输入和查询阶段,利用者无法从网络平台获取需要的信息。此外,相当多的档案部门可用于进行信息处理与传输的技术装备条件还很差,用于支撑档案信息网上全文查询的平台技术也很少能实现,这一切构成了档案信息化的直接障碍。

2.档案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信息共享不充分例如,中交二航局是一个国有大型施工企业,旗下有二十多家分子公司,公司较早就开始实施档案信息化管理,并建立了统一的档案管理系统和网络平台。但在实际工作中,各单位档案管理相对独立,业务往来较少,加上很多分子公司档案信息化建设落后,使得档案信息不能充分共享、充分利用。我国许多大型企业集团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总部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较高,而分子公司相对落后,各单位之间缺乏协调与交流,使整个企业的档案信息服务水平差距较大。

3.信息资源基础薄弱,信息服务效率低有的企业缺乏专门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管理队伍配备不齐全,信息采集单一,档案信息编研能力差。多数企业档案信息的开发还停留在简单介绍、汇编、保管、查阅等阶段,有的企业档案部门很少进行档案编研、检索和信息开发等工作,综合性和专题性的档案编研材料微乎其微。档案部门服务方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档案上网质量不高,信息的二次利用差,资源开发不够,这一切导致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时,信息内容不全面,传输渠道不畅通,信息加工处理不当等问题。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担负起信息时代赋予的使命,与时俱进、广学博采,接纳多方面信息,提高网络利用和档案资源开发运用技能。

4.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无法跟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加快了档案工作现代化的进程,从而对管理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随着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数据标准化工作的完善以及办公自动化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广泛应用,新载体形式的公文将大幅增加,机读型、缩微型、视听型档案将大量涌现。这些变化将深刻地影响着档案工作队伍结构及档案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信息技术知识将成为每一个档案人员知识构成的必备要素。而我国大型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大多年龄偏大,他们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不善于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同时很多企业只设有兼职档案人员,他们缺乏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很难胜任当今信息时代的档案管理工作。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水平的对策和途径

1.加快软硬件建设,开发现有信息资源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硬件资源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升级换代。没有这些工具的支持,或者说有了相应的技术支持和硬件支持,却没有有效地加以把握和运用,企业档案工作就难以走上信息高速公路。随着企业档案信息数量的剧增,人们越来越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的现代化开发。所以,计算机技术及其配套技术、设施必须跟上,以满足信息化的基本要求。要继承和发扬原有的档案信息开发思想和方法,对现有的档案信息进行全面开发,如分类检索拷贝、按类储存、网络传递等,通过各种先进手段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档案信息服务。

2.准确定位,将档案信息化纳入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企业需要高质量、高集成的档案信息以及科学有效的档案信息管理。企业档案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序组织和开发利用,从而促使企业信息化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使企业具有更强劲的实力生存于市场经济之中。因此,各大型企业应把档案信息化纳入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中交二航局领导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总体战略和主营业务,制定公司信息化总体规划,确立信息化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在制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把档案信息化管理纳入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的系统工程,在制定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规划时,要从实际出发,既要全面系统又要有所侧重,在充分运用先进信息技术的同时,档案管理要做到分类科学、排列有序、利用方便、信息共享,最终实现档案管理与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同步开展、同步发挥作用。

3.建立统一标准,形成统一的档案管理系统和网络平台对于大型企业集团来说,公司上下级之间、各个分子公司之间使用统一的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建立相应的数据规格标准和统一的数据管理,是实现集团档案信息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供良好的档案信息服务的保障。如果各公司的档案管理系统不一致,数据规范标准不统一,那就无法实现整个集团公司档案信息的共享,各公司之间也不能充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中交二航局在2011年上线了新的档案管理系统,该系统由公司总部统一部署,从公司总部到分子公司再到各个项目部全部使用这套系统,从而形成了全公司统一的档案管理平台。同时,该系统由BS端和CS端两部分组成,档案人员通过业务管理系统操作功能处理档案业务,员工可以通过网页端来查阅、借阅、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只要公司的档案进行了信息化处理,上传到档案管理系统中,公司的员工就能查询、利用;同时该档案管理系统与公司oa系统对接,可直接在线归档、处理公文。统一通用的档案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档案信息化水平和档案信息服务的能力。

4.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在企业开展信息化之前,企业档案部门的服务受档案管理场所的局限,利用者需到档案室才能获得服务,并且以手工操作方式为主。在信息化环境下,信息利用是开放的,利用者可以在任何一个地点,通过计算机终端联网的方式查找所需信息。传统档案室提供给读者的是印刷型信息,要求利用者进行顺序、线性阅览和检索,而网络则可以提供用户非顺序的、随机的、网状阅览和检索,即超文本阅览,如www检索等。中交二航局的“员工综合管理系统”中有一个模块就是档案管理,在这个平台上只要是单位员工以自己的账号和密码登录就能查询到所需的档案信息,既方便又安全。此外,还可以提供网络咨询、建立企业数字档案馆等服务方式,以满足企业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

5.加强档案编研工作,增强开发利用企业档案信息的主动性一是编制好各类检索工具,这对提高调卷效率十分重要;二是开展咨询服务,及时做好记录工作,以便日后利用,使企业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三是深层次加工企业档案信息,主动有效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四是注重收集反馈信息,避免档案信息开发的盲目性,增强档案信息输出的准确性;五是积极主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采取分发各类档案目录,进行电话调卷与咨询,传真查阅、开架阅览,编写和分发全宗指南等资料介绍库藏档案内容与成分等方式,为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提供便利。企业档案部门要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新要求和自身馆藏特点编纂出实用有效的编研材料,为企业发展提供高效服务。

企业档案信息化工作计划篇10

【关键词】档案提升;信息化;人才建设

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永远成功的企业。企业一个阶段、一个时期的成功可能是踏准了时代的节拍,但外部变化非常快,企业不一定总能踏准节拍。管理提升就是要成为时代的企业,踏准时代的节拍,这就是要求我们在提升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战胜自我,在市场中以变制变,变中求胜。在整个管理提升活动中,通过自我评判,自我审视,档案管理至少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即:提升档案理念;提升档案利用能力;提升档案管理管理水平;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提升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

1、档案理念提升,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前瞻

企业档案是企业在各种活动中形成的记录,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档案不能停留在传统的管理上。在传统的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档案中,收集归档的主要是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阶段和施工竣工阶段的资料。但是随着企业主营项目的扩大,项目内容涉及多方面,尤其是目前涉及到很多Bt、Bot、epC项目,Bt项目的档案资料要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立项、招投标等着手开始收集,对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进行控制,最后对工程的决算、经营、竣工进行总结。有的项目还涉及到设计、运营,如果企业档案工作人员还按着传统的档案管理原则,那么归档的资料一定是不完整的,也是不齐全的。企业档案工作者应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企业的进步而进步,转变工作理念,与企业共同进步。

2、档案开发利用的提升,是公司开拓市场的有利支撑

企业档案是企业活动的真实记录,企业在活动中形成的各类荣誉是记录企业光荣的业绩。企业档案工作者不能让这种光荣的业绩躺在无声的档案盒里。当前,档案工作者在企业开拓市场方面充当重要的角色,他们为市场开拓提供各类真实的、原始的档案资料的同时,积极地开展档案信息资源的多层次系列开发,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宣传企业文化,对企业形成的各种荣誉以陈列馆的形式进行展示。档案展览可以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使档案文献更加形象化、生动化,具有观赏性和趣味性,而且档案展览周期短、见效快、印象深。因此档案工作者不断拓展新理念、探索新思路、应用新技术、推出新成果,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的时代特色。唯有充分开发利用企业档案信息才能为企业市场开拓提供强有力支撑。同时推动档案利用的继续提升。

3、档案管理水平提升,为公司风险管理提供可靠的保障,是企业成本控制、降本增效的有效依据

从实践来看,项目策划应从市场运营开始,一个完善的项目策划,从合同谈判阶段开始了,因此我们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应该从市场招投标开始,档案的资料收集工作从招投标开始跟踪,工程的资料从招投标―中标―项目策划―项目施工―项目交竣工―经营决算―项目总结,形成一整套系列完整的资料。这类资料记载了企业项目活动的历史,有成功的经验,也或有失败的教训。企业不仅要壮大营销市场,还必须向管理要效益,企业要引入精益管理理念,做好控本经营,降本增效的工作。控本经营、降本增效是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的重要目的,也是公司实现经营上台阶,完成全年经济指标的内在要求。因此,档案管理工作做好了,资料收集齐全,内容完整,这些资料可以供决策者从事公司各项活动的参考。以往企业自身经营的指标、同期同行业的指标、同一类型项目的各项指标,蕴藏在档案资料中,这些指标是企业对标的基础。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下,是公司实现管理提升的依据,是做好项目策划,实现项目盈利的基础和前提。是公司进行风险控制,成本控制,降本增效的有效依据。

4、档案信息化管理提升,做到资源共享

传统的档案管理,主要是指对实体档案进行管理,此种管理具有封闭性强和共享性弱,且不宜长期保存的特点。而在信息技术时代应运而生的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开拓了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极大地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增强了档案的共享性和开放性。档案信息化是指档案管理模式从以面向档案实体保管为重点,向以档案实体的数字化信息这种主要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为重心的转变过程。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要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要实现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要实现档案信息高度共享,而这必将引发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档案信息化建设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目前很多大型企业都有一套专门的档案信息化管理软件,通过对档案资料的录入,以及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管理,使各项工作网络化,加强档案的利用,以达到档案信息共享。信息化时代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机遇。档案工作者必须主动掌握时代的节拍,档案管理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升华管理理念,摆脱困惑,使档案工作与企业的发展和创新保持同步,使个人的努力与企业提供的资源形成合力,不断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利用方便快捷的信息化平台,做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5、提升档案人才队伍建设

搞好档案工作,关键要有一批热爱档案事业的优秀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不断进步,也推动着档案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档案领域拓宽了,档案服务范围扩大了,档案工作的手段更现代化了。这就对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在政治素养、文化知识、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挑战。也就要求我们:

首先、应做好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的思想。要保持档案事业协调、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把人才资源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其次,以能力建设为中心,加快人才培养。

1)企业领导要为档案工作者创造良好环境,利用现在队伍,对现有人员状况进行科学分析,扬长避短,激发档案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素质是增强档案工作内力的途径。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的提高,是档案管理提升的保证。

2)加大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力度,对档案工作人员不定期地进行培训,学习专业及相关领域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技能。突出重点,强调时代性,注重学习实效,对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对培训效果进行认真考核,从机制上保证培训工作持之以恒,以适应本单位的发展需要。从而把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加强档案人才建设,必将促进档案管理提升工作的持续和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