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检测质量监督工作计划十篇检测质量监督工作计划十篇

检测质量监督工作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1:15:55

检测质量监督工作计划篇1

1.1质量监督员的职责和任职条件

实验室的质量监督活动是由质量监督员来实施完成的。质量监督人员的职责是对检测的现场和操作过程、某些重点环节和步骤、重要的检测任务以及新上岗及转岗人员进行重点监督,当发现检测工作出现偏离,可能影响检测数据和结果时,质量监督员应中止正在进行的检测工作。只有熟悉检测目的、方法和程序,并能对结果进行正确评价的在职人员才能担任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监督员。

1.2质量监督员的权利

质量监督员由实验室最高管理者以正式文件的形式进行任命,应赋予其足够的监督权利:在监督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当场予以制止和纠正,责令被监督人员改正;发现有问题的报告可以扣发;若出现不符合工作,对采取的纠正、纠正措施或结果不满意时,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提出整改建议等;还应保证监督员有直接与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乃至最高管理者进行沟通的渠道。

1.3质量监督员的数量

为了满足监督工作的需要,实验室质量监督人员的数量应保持恰当的比例(一般为员工数量的10%左右),质量监督员的设置应覆盖本实验室所有的专业、所有的领域。

2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程序

2.1做好质量监督计划

作为实验室一种重要的质量管理手段,质量监督工作必须提前策划,并形成计划,然后依据计划开展监督活动。一般建议归口于实验室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实施监督工作,收集、汇总、分析监督结果并形成监督报告。

2.2确定质量监督对象

从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630-2011)相关条款可以看出,质量监督的对象是实验室人员,包括检测人员、合同制人员、关键支持人员、被投诉人员,尤其要注意针对新进人员、在培人员和转岗人员的监督。

2.3选择质量监督时机

准确把握好质量监督时机是实验室做好监督工作的关键所在,一般在下列情况下,质量监督员应考虑及时介入开展监督工作:方法出现偏离时;开展首次分包时;新标准、新方法(包括标准变更后)开始实施时;检测难度大的样品、参数时;新设备或修复后的设备初期投入使用时;新项目开展检测时;出现临界值时;质量仲裁或鉴定时;发生顾客申诉或投诉时。

2.4明确质量监督方式和内容

实验室质量监督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检查被监督人员的原始记录和结果报告,另一种是目击现场过程,即由质量监督员在检测工作现场看着被监督人员操作,相对而言,后一种方式更为重要。质量监督的内容主要有:人员持证资格及资格保持;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检验规程或规范的符合性;设备操作情况;环境、设施的符合性;样品标识情况;样品制备及试剂和消耗性材料的配置情况;抽样计划及执行情况;原始记录及数据的核查情况;数据处理及判定;不确定度评审情况;结果报告的出具情况等。

2.5做好质量监督记录

和实验室其它工作的要求一样,质量监督也应做到当时予以记录。质量监督记录包括被监督人员、监督的内容或范围、相应的依据、发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以及结果评价等,其格式以固定表格与文字报告相结合的形式为宜,来源于本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必须是受控的。监督过程中也可以出具不符合项报告或预防改进措施报告。若需要采取纠正,必须要求被监督人员现场纠正,并对纠正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做好记录。若需要采取纠正措施,必须出具不符合项报告,相关责任部门督促被监督人员分析不符合原因,制订纠正措施计划,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完成后由质量监督员实施跟踪验证,对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若纠正措施得当,实施有效,则关闭不符合项,同时做好记录;若纠正措施不当,实施无效,则相关部门需要重新分析不符合原因,再次采取纠正措施,直至关闭不符合项。

2.6形成质量监督报告

实验室质量监督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⑴概述本年度监督工作实际完成的情况;⑵总结监督工作成效,如人员能力的提高,实验室数据和结果质量的提高等;⑶总结质量监督发现的主要问题,采取的措施及整改的效果;⑷对下一年度质量监督工作提出建议,如人员培训计划的侧重点、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重点对象等。

3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质量监督工作无计划

质量监督计划是实验室年初需要制定的若干工作计划的其中之一,目前部分环境监测实验室往往忽视了质量监督计划,监督工作有应付检查之嫌疑,没有落到实处,这种情况下,想要切实做好质量监督工作往往无从谈起,必须认识到质量监督计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部门质量监督员应通过所积累的工作经验来确定监督的频次,明确监督对象,于每年年初做好质量监督工作计划。

3.2质量监督工作的职能划分、质量监督员的选择不得当

有些环境监测实验室但凡看到“质量”两个字就认为该项工作应划入质量负责人的职责范围,事实上实验室的质量监督针对的是人员的能力,监督的对象是检测人员,应该属于技术负责人的职责之一,因此质量监督工作在技术负责人领导下开展更为合理。一般来说应由资深的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来担任质量监督员,保证由高一层次的人员,至少是同一层次的人员来实施监督。部分实验室监督员数量不够,不能覆盖所有技术领域,个别实验室甚至任命了尚未转正的实习生、部分行政或财务管理人员担任质量监督员是非常不合适的,无法保证质量监督工作的有效实施。

3.3质量监督对象、监督时机概念模糊

实验室质量监督是为了保证实验室人员自始至终具备符合要求的能力,因此需要准确把握质量监督的时机,部分环境监测实验室存在着监督工作概念不清、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建议每年年初根据监测工作要点,切实做好质量监督计划。

3.4质量监督记录、质量监督报告不规范

“所有工作应当时予以记录”是《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于记录的基本要求,少数环境监测实验室存在着事后补记或检查前临时突击补记的现象,质量监督报告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建议各部门质量监督员应严格按照监督计划开展监督工作,同时做好相关记录。质量管理部门应及时收集、汇总、分析所有监督记录,编制质量监督报告,作为实验室管理评审的输入和日常改进的重要手段。

4结语

检测质量监督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原因;对策

abstract:SinceChina'sreformandopeningup,thedevelopmentofconstructionprojecthasbeenfast,whiletheprojectqualityaccidentoccurredoccasionally.andqualitysupervisionisjustsetforimprovingprojectqualityandreducingprojectaccidentsbygovernment.

Keywords:constructionquality;reason;solutio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析

我国建设工程随着改革开放发展非常迅速,大量的高楼、大坝、大桥正在各地兴建,建筑面积已经处在世界前列,工程质量也在逐步提高,这是我们建设工程的主流。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工程质量不尽人意,许多工程存在严重隐患,甚至出现质量事故,安装工程质量低劣,很多生活设施不能满足安全防护要求。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质量法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二是建筑市场行为不规范,监督查处不严。有的建设单位将工程肢解多头分包,压低造价,推行质量低劣的建筑材料、设备并执意让施工单位使用;施工单位层层转包工程,监理单位执法不严。三是企业经营思想不端正,放松管理,甚至偷工减料。四是不少质量低劣的建筑材料进入工地。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单一模式,同时也给建筑市场带来了混乱。个别商家为谋取利润,经销伪劣产品,提供假出厂合格证,弄虚作假,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五是质量监督检查不严,有的监督站或监理公司人员素质不高。六是一些供电、供水、消防单位搞“行业垄断”,各工种之间配合不协调。此外,还有规划、设计、配套设备方面存在的质量问题。

每一宗质量事故总有各方面的具体原因,然而引起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质量监管体制的不完善,建设各方的质量意识淡薄。怎么样才能走出质量误区,从质量监督的角度出发提出如何来完善质量管理工作,使工程质量有一个明显的提高,以下只是笔者一些个人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二、严格执法程序力度,提高建筑质量管理:

建设工程政府的质量监督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行政的执法行为,如何把工程质量提高,在各个不同的阶段,突出的不同问题,加强质量管理,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

2.1严格资质审查,把不合格的建设队伍拒之门外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参与基本建设全过程的各责任单位的资质审查,严格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凡无资质或资质较低的建筑开发商,建筑设计、施工单位、主管部门不予立项,规划部门不发建筑许可证,建筑安全管理部门不发施工许可证。全面推行质量认证制度,由国家质量监督机构对建筑设计、施工、监理、建筑材料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或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检验和检查,考核合格后,以颁发产品质量证书、标志等方法,确认和证明企业生产的产品已达到某一质量水平,企业在特定的产品范围内具有必要质量保证能力。未经认证或认证不合格的建筑设计、施工、监理、建筑材料生产企业,不允许从事相应业务。当前应重点查处无证、越级、超范围承接建筑设计施工、监理业务行为;挂靠承包、转包、非法分包行为;同体监理行为;认真组织对建筑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资质年检,取消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的单位从事相应业务的资格或降低其资质等级。

1、首先是建设方:也就是建设工程的项目法人,项目法人是投资者的代表,对工程质量负总责。加强对项目法人行为的监督应注意:首先是各项前期工作法律文件,如立项报告、规划许可证、土地规划许可证、设计单位的初设文件,设计审查单位的设计审查报告、施工许可证等,再要检查建设单位的资质是否与建设工程相符,是否越级建设,是否报请政府质量监督。其次是检查各项建设合同,设计合同、监理合同、施工合同。加强合同管理,避免项目法人在建筑设计、施工中签订各种虚假合同,逃避国家的监督。检查工程招投标工作的执行情况,严格审查建设单位是否依照法定程度和方式进行了公开招标;是否公正地择优选择了中标单位。严格施工许可证制度,建设单位必须按有关程序,经过严格的审批,领取了许可证方可开始施工。严格项目竣工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准交付使用、不办理产权登记、不准进入市场交易。

2、其次是施工单位:检查施工单位的资质是与公开投标时的资质相符,各项分包合同的订立是否符合规程,施工合同是否有阴阳合同,各项管理制度是否订立,

3、监理单位的资质核查。1)检查监理单位的资质证书类别和等级及所规定的适用业务范围与拟建工程的类型、规模、地点、行业特性及要求的是否相符。资质证书是否有效,其资质年检结论是否合格。2)对参与该工程的总监理工程师及专业监理工程师的执业资格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其注册证书有效性,专业是否与该工程相配套。

4、检测单位的资质核查。1)核查检测单位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格认可证书》和《计量认可合格证书》。资质证书是否有效,其年检结论是否合格;2)核查检测单位的营业执照,重点是有效期和年检情况3)对检测单位的主要技术人员的执业资格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其注册证书有效性。

2.2工程前期的相关手续及有关文件的核查

有些工程已经开展,施工队伍已经进场,好多手续都没有具备,特别是一些政府工程,没有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就已经开始施工,所以在建设工程开工之前,有必要对工程前期工作,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主要是有关文件审查的监督。根据建设单位办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登记时,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提交的以下有关资料:1)规划许可证;2)施工、监理中标通知书;3)施工、监理合同及其单位资质证书;4)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5)经批准的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于工程开工前对建设单位履行法定建设程序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检测质量监督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计量检测;质量监督;技术;作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项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市场各项竞争越发剧烈。一些不法商家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空间,不惜以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代价,生产质量不合格的产品。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产品质量,这对质量监督部门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计量检测技术在质量监督中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计量检测技术在质量监督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1计量检测技术

1.1计量

计量是指质量监督部门对产品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通过科学方法对产品进行检测。计量工作除了利用科学方法进行质量监督检测还包括计量工作规划。计量工作是质量监督的基础,而且计量工作与产品质量息息相关所以必须严格准确,才能保证质量监督工作有序的进行。

1.2计量检测技术

计量检测技术是指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手段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量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改进提高。计量检测工作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如果在计量检测工作出现失误,测量不准确将会导致最终收集到的产品质量数据不准确,导致企业对产品质量把控不准确。由此可见,计量检测技术在产品质量监督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计量检测在质量监督中的应用

2.1计量检测为质量监督提供技术支持

计量检测技术在质量监督中的作用文/任继东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大众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在不断上升,质量监督近年来越发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提高质量监督的效率,计量检测技术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计量检测是进行产品质量监督的基础,为质量监督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其检测结果可以为企业提供精确的数据信息。本文简要概述了计量检测技术及其在质量监督中发挥的作用。摘要质量监督的目标是通过产品质量检测而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有序的市场竞争,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的完善发展。质量检测以各项相关法律法规为基本准则,以产品质量标准为依据,以计量检测为主要检测方法。质量检测想要达到目标,必须努力提高计量检测技术,采用新的检测原理、方法,建立新的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方法。计量检测技术的发展为质量监督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监督质量保障。,因此计量检测工作在产品质量监督工作者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2.2计量检测是产品质量的基础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加上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开放性发展,创业对于老百姓来说已经不再是“登天”了。这导致了市场上各种企业不断出现,市场竞争力开始变得越发剧烈。一些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必须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因此铤而走险采用劣质原料来以次充好。因此,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出现,并成为人们关心的首要问题之一。从此,人们对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要求,必须严格对产品做出质量检测,拒绝不合格产品流向市场。质量检测是质量监督部门的技术基础,如果没有计量检测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光靠几个管理人员是无法判断出产品的好与坏。因此必须要通过计量检测技术的检验,才能给产品贴上合格与否的标签,所以说计量检测技术是产品质量的基础,为产品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3计量检测技术是企业生产的法律依据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产品质量,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人们对质量监督工作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保证质量监督工作,国家部门也下达了相关法律法规。目前,在我国已经有很多地方将计量部门规划到技术监督局,从此计量部门也是监督部门行使产品质量监督的主要机构,计量检测技术的结果为企业产品质量的好坏提供了法律依据。根据我国颁布的《计量法》规定,企业需要配合计量部门开展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在目前市场竞争缺乏有效管理、鱼龙混杂的情况下,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一些良心企业坚持采用健康食品原料,但是价格昂贵。而另一些小作坊生产的产品,采用劣质原材料,甚至有害人体健康的原料冒充,价格便宜。这就导致好的企业竞争不过小作坊产品,市场上产品质量难以保证,良心企业也难以生存下去。计量检测技术通过对市场上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标准进行对比,严格禁止不合格产品流向市场,预防了不合格产品对人们健康产生的影响,同时也为那些良心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贴上了安全的标签,使企业的发展能够继续。因此,可以说计量检测是企业生产的法律依据。

3计量检测与质量监督的发展方向

人身安全问题在任何一个国家永远都是首要问题,而产品质量的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加强对质量监督部门的管理力度,下达了多部相关法律法规,为计量部门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做出保证。随着我国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检测机构也在不断出现,而政府也有意将这些合法机构划为强制认证产品领域。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不仅需要对生产仪器、产品质量检测外,还需要专业的人员能够定期对相关生产仪器进行校准、维修等。而这些工作如果能在一家计量部门获得能够大大提高企业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同时避免了很多麻烦。因此,未来我国计量检测与质量监督很大可能发展为“一站式”服务机构。

4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食品质量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对象。在如今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鱼龙混杂的情况下,想要保证市面上流通的产品的安全性,必须对各个企业的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计量检测是质量监督的基础,本文通过三方面描述了计量检测技术在质量监督中的重要作用,并根据当前国情展望了计量检测和质量监督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潘维煜.计量及检测技术在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0).

[2]周斌.以计量检测技术为核心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浅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29).

[3]王尚琪.计量检测技术在质量技术监督中的作用[J].现代食品,2016(5).

检测质量监督工作计划篇4

一、协助中心主任做好内部管理、业务管理和计划工作安排,使中心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向前推进:

(一)协助主任做好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极大提高员工的工作热忱和积极性:

检测中心在局的直接领导下,中心主任按照局的统一部署,从去年至今在全局范围内开展纠正作业不正之风,开展机关服务年活动。我中心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开展“四个提高”活动,即提高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提高服务水平等活动。通过组织广大员工认真学习有关文件资料和省、市、区、局领导的重要讲话,使大家增强思想信念和服务意识,并落实到各项检测工作中去,使中心的面貌焕然一新。一个讲文明礼貌,讲遵纪守法,讲勤政廉洁,讲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风气正在我中心形成。

(二)协助中心主任做好管理和计划工作:

积极参与中心的领导决策工作,做好主任的参谋和助手,例如中心的年度发展规划、中心的学习培训计划、中心的扩项计划以及规划计划的落实,迎接省建设厅、省技监局、***市建委每年的历行行业专项检查,抓好办公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发挥其中枢神经作用。

(三)组织《质量手册》的贯彻实施,负责维护《质量手册》的现行有效性,为实现质量方针、目标,对检测工作实施监督: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我中心检测工作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是我中心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为了充分保证本中心管理体系与实验室资料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相一致,以进一步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确保为社会提供科学、公正、准确的数据。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年9月我负责组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改版工作。于**年11月完成第ⅵ版的出版工作。**年12月1日由黎主任签发实施。实施过程中,首先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宣贯、学习、讨论,做到人人都明确中心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由于部分新规范、新规程的出台和中心扩项的需要,今年7月份我负责组织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第ⅵ版进行编制和修订。于**年8月底完成。于**年9月1日由黎主任签发实施。

(四)负责策划和领导质量监督工作,协调和解决各部门指出的问题,保证质量监督有效实施:

检测质量监督是确保检测工作顺利完成的重点机制。我中心已建立全面的质量监督网。每个班组均设有监督员。要求每个监督员都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监督工作。他们负责对检测工作程序、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正确性进行监督,对仪器设备、环境条件、样品的符合性进行日常监督。发现不符合现象,有权提出改正,必要时有权终止检测,勒令整改,每个班组均做好监督记录。由于质量监督工作做得及时、全面、卓有成效,保证了检测工作结果科学、准确、规范。

(五)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做好中心的管理评审和内部审核工作:

为了确保管理体系持续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确保质量方针目标的实现,中心管理层根据预定的计划和程序,定期对中心的管理体系和检测活动进行评审,即管理评审。我负责协助中心主任做好管理评审的策划、组织工作,编写管理评审计划和报告。**年5月,我协助中心主任进行了一次管理评审,评审结论是:中心质量方针、目标及质量体系符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具有充分性、适用性、有效性。实施效果显著,可以持续实施。对于存在的问题(4点),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并限期整改。

内部质量审核是验证管理体系的符合性、运行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管理体系自我完善的重要机制。我负责编制年度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并落实实施。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编写内部审核报告,将审核结果及时报告中心主任。按计划*年3月进行一次内部审核,共发现存在的问题10个(其中办公室2个,桩基部3个,建材部1个)限期进行整改,并进行检查验收,同时把存在的问题及时报告中心主任;为了迎接省建设厅进行的检测机构资质审查;**年5月我又组织了一次临时内部审核,共发现问题6个,限期进行了整改,并进行检查验收,同时及时报告中心主任;**年6月按计划进行中心内部审核,共发现存在问题共计6个,限期整改,并进行检查验收,同时把内审结果报告中心主任。

(六)负责管理记录的有效维护与控制,监督管理体系文件的受控管理,确保管理体系文件现行有效性:

对于各检测项目的监督记录进行审核,并妥善保管和及时归档。受控管理体系文件必须加盖受控章,登记在册。在新版体系文件前收回旧版文件。

(七)妥善处理质量抱怨和不符合检测工作的分析处理:

根据客户提出的申述和投诉,组织办公室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熟悉相关问题的资深技术人员等成立调查小组,对事件进行深入的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以查清事实的真相,判定申述和投诉是否成立。

*年来自客户的申诉和投诉主要集中在前台和建材部,有被动错误和主动错误。对桩基部的抱怨较少。中心的客户满意度>98%。今年的情况较去年好,客户申诉和投诉较少。

(八)负责检测仪器设备的校准标定及标准物质的溯源管理工作:

督促办公室制订仪器设备的校准、标定及标准物质的溯源年度计划,并对该计划进行审核,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两年来,中心的所有在用仪器设备均按计划进行校准和标定,对标准物质进行溯源,保证仪器设备的有效性和合格率达到100%,对于不合格者均帖上停用标识,对暂停使用者均帖上暂停使用标识。仪器设备的使用状态均记录在册。

(九)负责检测报告专用章的安全保管,并监督其正常使用:

按照分工负责制的原则,报告专用章已落实办公室专人保管,正常使用时,按申请、审批程序进行,并记录在案,以便监督检查。两年来均未出现滥用检测报告专用章的现象。

(十)协助中心主任把好建材试验报告质量关。由于黎主任兼任职务较多,工作十分繁忙,经主任授权,由我代为签发建材试验报告,并对报告出现的主动和被动错误按照纠正措施对应程序进行纠正

二、作为结构检测部部长,在中心主任支持和重视下,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从筹建到成立,从试验练兵到对外开展结构检测的过程,所做工作归纳如下:

(一)督促中心办公室做好结构检测部办公场所(包括部长室、检测室和设备仪器室)的装修和办公用品的购置安装。现在正在进行芯样保管室和芯样加工室的装修工作。

(二)据检测项目的需要,通过调研、优化比对,确定需购置的仪器设备数十台件,督促中心办公室向局提交购置申请报告。现已基本购置齐备。

(三)提出合理的人员架构。现有工作人员6人,其中正、副部长各1人,现场检测人员4人;计划本部工作人员为12人,其中现场检测人员8人,室内资料处理人员1人,芯样加工人员(杂工)1人,正、副部长各一人。

(四)制订结构检测部廉正制度和工作纪律,组织本部人员反复学习讨论,每个人均应作出廉正表态。用廉正制度严格规范我们的对外行为,用工作纪律规范我们的日常工作行为。做到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吃的不吃,不该说的不说,遵守劳动纪律,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有事必须请假。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按中心提倡的“4个提高”要求自己。

(五)制订本部各种岗位责任制。如部长职责、检测组长职责、检测员职责、质量管理员职责,将职责落实到每个岗位上。

(六)制定本部各种检测管理制度:如现场检测管理制度、取样管理制度、原始记录管理制度、报告管理制度、不合格检测结果(报告)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等,通过组织学习,使大家工作起来有章法可寻,不得违背。

(七)将结构检测部的软件和硬件纳入中心质量管理体系中,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做到全中心一盘棋,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步调一致,上下一条心。

(八)建立和运行结构检测质量管理流程,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从检测立项到签订检测委托书现场准备工作现场检测工作现场质量监督和现场多方鉴证认可芯样加工(若有取芯项目)试件强度试验和各种检测数据的计算、分析、整理不合格项的评审、批准、通报编制检测报告报告的校核、审核、批准报告的发放报告及原始资料归档客户的申诉和投诉,对申诉和投诉的调查、处理,对错误的纠正,纠正后的检查验收等。对检测项目进行统计,对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有效跟踪,对不合格项进行统计分析,做到报告的准确率99%以上,报告的及时率96%以上。

(九)本部自今年3月份成立以来经历了从学习理论知识、学习规范、获取上岗资格证,到走出去向省监督总站和兄弟单位(如顺德站)学习取经,到自己动手实践,大家用较短的时间,掌握了混凝土钻芯法、回弹法、保护层厚度和钢筋间隔检测、楼板厚度检测和饰面砖粘结强度检测以及贯入法检测砌体砂浆强度等结构检测方法和技术。当然我们绝不能满足于现状,这只是刚入门,我们要不断地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不断学习和领会规范规程,使我们的检测技术不断提高、做到精益求精,更好地服务于***区基本建设。到目前为止,本部共完成回弹97组,饰面砖6组,混凝土钻芯597,钢筋扫描663组,楼板厚度1235点,完成产值约59万。检测出不合格工程项目2项。

三、作为勘测高级工程师,我除了担任主任助理、质量负责人、结构检测部部长外,还兼任基桩动测一组组长,在完成中心管理工作的前提下,带领动测一组人员,奋战在建筑施工现场从事桩基质量检测。**年在全组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检测项目115项,其中高应变检测桩数1434根,低应变检测桩数16459根,完成产值约780万元,检测出不合格工程项目12项,不合格桩数94根。今年以来,完成检测项目66项,其中高应变检测桩数1003根,低应变检测桩数9212根,完成产值约477万元。检测出不合格工程项目4项,检测出不合格桩数12根。为确保桩基质量和建筑物安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检测质量监督工作计划篇5

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相应工作能力的适应性和持续性,保证检测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组织”条款中的要求:“实验室应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测和/或校准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在“人员”条款中又提到:“使用培训中的人员时,应对其进行适当的监督”,明确要求实验室须设置监督员以实施监督工作,而监督员既是检测人员,又是技术管理人员,是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关键岗位。实验室在开展质量监督工作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监督员应具备的能力。《评审准则》中没有对监督员作出明确的培训和资格要求,只是说应“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实验室监督员应是一个检测领域内相对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他必须熟悉检测方法和检测过程,并对检测数据正确与否有判断能力,他应能够识别出其他检测人员的检测工作的不规范不正确之处。

2、明确监督员的职责。关于监督员的职责,《评审准则》中已经讲清楚了,主要是“对检测和/或校准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简单说,监督员就是监督检测工作过程的,是为检测一线的业务工作岗位而设定的。因此,在实验室的体系文件中的监督员的职责描述中应围绕这一点来写,不要扩大监督员的职责。有的实验室把监督员的职责扩大到监督整个质量体系的运行,这是不对的,不要把监督员和内审员的职责混淆。

3、合理设置监督员的数量。一个实验室应设置几名监督员是每个实验室都面对的问题,《评审准则》中没有对监督员的数量提出明确要求,但是通过分析监督员的职责和要求,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应该如何合理地设置监督员。首先,很少有实验室设置专职的监督员,一般监督员本身也是一名检测人员,有自己的检测岗位,因此,一般情况下,监督员只是监督本部门(本检测室或组)的检测工作;其次,应考虑实验室的组织机构设置,主要看从组织机构上划分几个检测室(组),每个检测室(组)自然不能少于一名监督员;再者,要考虑监督员的专业领域,监督员当然应在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内实施监督,全部监督员的专业领域应能够覆盖实验室的全部检测专业。满足这些要求,监督员的设置就是“足够”的。

4、赋予监督员权利。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应赋予监督员足够的权利,这一点是实验室容易忽视的,造成监督员没有足够的权利实施监督,监督员可以在发现问题时当场予以纠正和制止,责令其改正,这也是监督员和内审员在处理不符合问题方式上的区别;监督员对发现有问题的报告时可以扣发;对纠正措施和结果不满意时,可以与相关人员沟通,提出整改建议等;还有一条是至关重要的,监督员应有渠道直接与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乃至最高管理者沟通,在监督工作中难免会得罪人,引起被监督人不满,也会涉及到人情面子问题,只有领导的绝对支持才能做好这项工作。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很多实验室也做不到。没有这种权利或渠道,监督员在现实工作当中是很难真正实施监督的,实验室的管理者也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提高检测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5、监督的重点。监督的特点是随时随地,这也是监督与内审在计划性上的不同,这一点是大家都清楚的,但是监督并不是没有计划性,监督是有重点的,泛泛的监督并不是监督的真正含义。如《评审准则》提到:“使用培训中的人员时,应对其进行适当的监督”;“使用合同制人员及其他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时,实验室应确保这些人员胜任工作且受到监督”。对一些重要的工作环节、工作业务、检测项目以及人员要重点实施监督,比如新的检测项目、新的检测设备、新的检测人员、重要的检测业务、容易出问题的重要环节等等。有的实验室在扩项评审中反而不能提供足够的监督记录,这样的不符合项是比较严重的,因为新扩项项目肯定是实验室的新项目,是恰恰需要重点实施监督的,包括在模拟试验环节和比对试验环节等。监督是侧重于技术方面的检查,有些实验室对卫生、安全等等方面进行监督记录,而对检测方法和检测过程、检测数据等重要环节不去关注,失去了质量监督的真正意义。

6、监督应留有记录。监督记录也是实验室容易出问题的一点,监督和其他工作一样,需要留有“痕迹”,即质量记录,它的格式应是受控的,是质量体系文件的一部分。一般实验室能够提供监督记录,但是从格式到内容往往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格式过于简单,不能反映监督的具体内容,表格不是受控的,没有签字等等;记录过于简单,不能体现本次监督的具体情况,用词是通用的,如“符合”;所有监督记录中均没有发现不符合,在真正的现实工作中,这往往是不可能的,其实监督记录更应该反映的是监督发现的问题。存在上述问题反映出实验室对监督工作不真正理解,不重视,甚至流于形式,弄虚作假。

检测质量监督工作计划篇6

1.1监督环节多

中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业务流程通常为:接受客户委托收集资料,现场调查制定方案现场采样实验室检测出具检测报告出具评价报告,与通常的实验室检测业务相比,多了现场调查、制定方案、现场采样和出具评价报告等流程。为了使工作质量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质量监督工作必须覆盖所有领域,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质量监督员对其进行充分地监督。无论在哪个流程,一旦发现不符合或潜在的不符合,质量监督员即可采取适当的处置方式,有权或直接纠正,或报告科室负责人甚至质量负责人以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1.2对监督员能力要求高

要求质量监督员“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的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担任,因此必须具备高于一般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由于多学科交叉融汇的工作性质对质量监督员的专业背景、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素质要求更高,主要体现在熟悉职业卫生各项方法标准和技术依据,熟悉标准的适用范围、目的、原理;熟悉现场调查、样品采集、检测步骤和熟悉结果计算、分析和评价等。其次,质量监督又是一项管理工作,要求监督员必须熟悉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并具有一定的管理、协调和沟通能力。只有两者都具备,质量监督员才能在其各自授权的范围内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1.3监督难度大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很大一部分是在现场完成的,因此,现场的质量监督至关重要,是技术服务工作能否准确高效、公正科学的关键一环。对检测实验室内部的质量监督已经有了许多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但是对脱离实验室控制的外部现场的质量监督工作,由于现场环境复杂多变,容易受各种人为因素影响,不确定因素较多,监督难度大大提高,相关文献也比较少见。因此,质量监督员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因地制宜地确定质量监督的依据、内容和结论。

2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监督的计划与实施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是中心的主要业务之一,与其它业务一起被纳入到中心的质量体系进行统一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因此其质量监督的计划与实施流程依照中心的规定有序进行。

2.1编制体系文件

规范完整的体系文件能够明确职责与权限,使各项质量活动有章可循且按要求规范进行,以此满足客户和自身的需要。中心质量手册4.1中对质量监督员的岗位职责做了细致的描述:

(1)协助技术负责人实施专业检验/评价工作的质量监督与管理;

(2)监督所管辖人员的关键性操作,对本科所采用检验/评价方法、标准、规程等的合法性和现行有效性进行经常检查,确保正确使用有效的技术标准、指导性文件;

(3)监督检验/评价环境条件和仪器设备,对仪器设备状态、实验环境和标准品、试剂的来源和有效期限等进行必要的了解、检查并记录,保证检验/评价活动在符合规定的状态下进行;

(4)独立行使监督职权,有权停止不符合规定检验/评价项目和检验/评价报告的发出;

(5)负责管辖区域内不符合工作的发现、识别及纠正措施的追踪、验证、记录等。中心质量手册中根据质量监督员的要求对其任职资格做了详细的规定,要求质量监督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从事检测/评价工作3年以上,对质量管理体系及检测/评价各过程的工作较熟悉,能全面了解所监督范围内的工作内容、方法及技术,具备正确检查检测/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能力。质量监督员由各科室负责人提名,质量负责人审核,中心最高管理者任命,目前中心共有7名质量监督员,覆盖了涉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各个科室。同时,一套适宜、符合的质量监督程序是质量保证的前提,是实验室结果科学、客观、公正的重要保证,同时更是质量监督员的工作依据和准则,因此中心还制定了《监督管理程序》,对质量监督的目的、方法、职责和要求等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和规定。

2.2制定质量监督计划

质量监督是有计划的质量管理活动。为了更有效地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每个环节实施质量监督,在监督定位、质量、数量、时间、实效等方面有严格规定的行为规范。中心每年年初都会由质量监督员协助质管科制定年度质量监督计划,主要是按照《实验室认可准则》的要素、以往年的质量监督情况作为参考,针对某些容易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对检测结果影响大的关键环节、新项目和新方法的开拓等方面,统筹安排年度质量监督的内容、项目、对象、频次和要求等,确保质量监督计划能够覆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整个过程,同时也更具有可操作性。中心要求每位质量监督员定期监督抽查,至少每月1次。

2.3设计质量监督记录表

质量监督笔录是实验室持续改进的重要依据,也是内审、管理评审、实验室监督评审和复评审的重要参数。中心质量监督记录表的格式比较开放化,监督员可按某个监督要素填写单项监督内容,也可根据一整套工作流程涵盖多项监督内容,但原则是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和可再现性。监督记录最基本的内容包括被监督科室、被监督人、被监督事实的描述。同时,需填写监督结果评价和不符合工作处理意见。

2.4实施质量监督

质量监督员根据监督计划的要求,对重要的检测业务、采样/检测过程的关键点、薄弱环节,如在培人员、某些易出现不符合工作的技术操作或质量活动进行重点监督。当发现问题时及时予以纠正和制止,并责令其改正。同时,加强与被监督人员的沟通,确保质量监督工作到位、持续和有效。

2.5编制质量监督报告

《实验室认可准则》4.15管理评审要素中明确了质量监督报告是管理评审的主要输入之一,因此,中心质量监督员每年都会形成质量监督工作总结报告,分析年度质量监督的工作情况,提交管理评审会议进行审核。同时,质管科也会每季度收集、检查和指导监督员的日常监督记录,使质量监督员工作同样受到管理和控制,以便随时发现监督员工作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和提高。

3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监督的内容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监督的内容很广,各相关科室质量监督员应从本科室实际出发,监督影响最终结果正确性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员、设施与环境、检测方法及确认、测量溯源性、采样、样品处置、试剂和消耗材料、仪器设备等方面。只有形成由质量负责人、质管科、各职能部门、检测部门和评价部门的质量监督员组成的周密质量监督网络,全面铺开监督,才能确保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质量满足各方要求。而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需要被监督的各项因素中,需要被重点关注的内容主要有:

3.1人员《实验室认可准则》和《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都对质量监督有条款要求。《实验室认可准则》第4.1.5条规定:“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的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测和校准人员包括在培员工,进行充分的监督”;第5.2.1条规定:“当使用在培员工时,应对其安排适当的监督”;第5.2.3条规定:“在使用签约人员及其他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时,实验室应确保这些人员是胜任的且受到监督”。《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第4.1.10条规定:“实验室应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测和(或)校准地关键环节进行监督”;第5.1.1条规定“使用合同制人员及其他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时,实验室应确保这些人员胜任且受到监督,并按照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工作”;第5.1.4条规定“使用培训中的人员时,应对其进行适当的监督”。由此可见,人员整体素质是保证检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人员的监督是质量监督工作的核心和重中之重。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现场检测/采样人员、实验室检测人员和评价人员按规定都必须经过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格培训和考试。对他们应重点监督现场检测/采样人员是否了解相关有害因素的特点;是否熟练掌握和应用相关有害因素现场采样、检测的规范,是否熟练掌握现场采样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是否熟悉职业接触限值;实验室检测人员是否熟练掌握和应用化学有害因素实验室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是否熟练掌握实验室分析仪器的原理和操作;评价人员是否能全面准确地识别与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否能科学地评价危害程度和健康影响;是否能准确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是否能提出有效可行且具有针对性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建议等。新上岗人员和在培人员,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容易出现失误,也是需要被重点监督的对象。

3.2仪器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仪器”包括采样仪器、现场监测仪器和实验室检测仪器及相关的辅助设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评价的项目不同,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就不同,因此使用的仪器设备也不同。对仪器设备监督的重点主要有:是否选用合适的经过计量检定合格或校准的仪器设备,是否使用前后对其功能进行了严格检查以确保处于最佳使用状态,是否建立了仪器设备台帐;是否健全了责任人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安全使用制度和期间核查制度等。对于长时间样品的采集,采样人员是否在样品采集前后分别进行流量校正;在采样过程中流量调节是否准确;现场使用的设备由于脱离了实验室控制,其领用和返回中心时是否均进行了功能性检查,质量监督员也应给予重点关注。

3.3材料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材料”主要有标准物质、化学试剂和采样吸收液等。质量监督重点检查是否采用有证标准物质并严格检查验收和正确合理使用;是否建立了管理台帐,进行标准物质和试剂材料的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严格管理;吸收液是否随用随配以保证其有效性、准确性和科学性等。

3.4法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法”是指在实际工作中依据的各种技术标准,包括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以及相关作业指导书等。对技术标准监督的基本要求是必须为现行有效的版本并受控,相关人员能正确地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操作。当标准方法变更或开展新项目时,应进行必要的确认或验证。如果使用非标方法或产生偏离,应经过客户同意和技术确认等。

3.5环境

影响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对环境设施的监督主要分二方面,一是对现场采样、检测的环境进行监督,是否满足采样仪器和现场检测仪器正常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二是对实验室内务管理、环境设施的配置、运行和记录情况等进行检查。相邻检测区域之间存在不利影响时,是否采取了有效隔离措施,也是监督的基本内容之一。

3.6采样

在职业卫生服务过程中,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它是技术服务工作能否准确高效、公正科学、诚实守信、优质服务的关键一环。采样方案的正确制定要考虑很多因素,如生产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杂质及理化性质等,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和设备完好程度等,工作地点空气中职业病危害化学物质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度等,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工作地点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防护设施及使用、个人防护设施及使用状况等。因此要保证样品采集的代表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必须监督好每一个关键点;包括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是否充分,是否调查了项目位置、项目范围、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岗位设置和定员、产品名称及相应的年产量、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和辅料、生产过程中产生中间产品和副产品、生产设备的名称用途和布局、化学室试剂和年使用量、建设项目工艺流程和职业病防护情况等内容;采样对象是否包括不同工作岗位的、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采样点是否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能反映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真实浓度的地点,是否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地点,是否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侧,采样高度是否尽可能靠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采样时段是否在正常工作状态和环境下进行,重点采样季节是否控制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季节,是否选择在作业场所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和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采样时间是否根据评价目的不同而定,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最高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采样的时间都有不同要求;样品的数量及频次是否满足检测和评价要求等。质量监督员的监督依据为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该规范涵盖了有毒物质和粉尘检测的采样方法,规定了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方法和技术要求。由于职业卫生样品的特殊性和检测条件的严格性,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必须正确采样,对空白对照和采样效率等也要进行质量监督。

3.7样品管理

职业卫生样品由于不可能复测,因此在运输、接收、处置、存储、保留和前处理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也至关重要,可以防止样品被污染或样品中待测物的损失而导致的检测结果失真。核查样品在流转过程中的唯一性标识,样品保存条件和运输工具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现场采集样品的编号和记录是否相符等。

3.8检测/评价报告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的最终产品包括检测报告和评价报告,它们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客户的利益,是企业降低职业风险、提高建设项目本质安全,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依据,需要被重点监督。检测报告的质量监督主要包括:数据是否完整准确,是否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使用实验室资质认定(Cma章)和实验室认可(CnaS章)是否符合规定,报告信息是否齐全,报告是否有唯一性标识,分包项目是否注明等。评价报告对建设单位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的意义重大,需要认真细致的监督,以防止有问题的报告出现。监督员应重点监督建设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的齐全性、企业工艺流程描述的准确性、评价报告中现场调查记录的真实性以及对企业提出建议的合理性等方面。

4结论

检测质量监督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实验室质量监督充分性评审准则

实验室质量监督是指为了确保满足规定要求,对实验室实体状况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并对记录进行分析的质量活动。质量监督是反映和衡量实验室体系要素是否完善、运行是否正常有效的一个重要标志[1]。

质量监督的作用和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实践中往往由于对“充分性”要求的理解不同,经常出现质量监督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有关质量监督充分性的讨论也很少,笔者根据工作经验谈几点对实验室质量监督充分性的看法。

1质量监督的充分性

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均对实验室提出了质量监督的要求,质量监督是实验室审查认可和计量认证的共同要求。尽管两个准则在条文上不尽相同,但是都把质量监督的作用提升到一个十分重要的高度。

iSo/ieC17025明确要求:“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的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测和校准人员包括在培人员,进行充分的监督”。虽然《评审准则》以对“关键环节进行监督”代替了iSo/ieC17025中对“人员”的监督,但在管理要求中同样提出了“使用合同制人员及其他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时,实验室应确保这些人员胜任工作且受到监督,并按照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工作”、“使用培训中的人员时,应对其进行适当的监督”。即,“技术人员和关键支持人员、参与检测/校准的在训人员应受到监督”。可见,不论是审查认可还是计量认证,质量监督工作不但是必须的,而且应该充分、有效。

充分有效的质量监督可以确保实验室检测/校准工作人员的能力满足要求并不断提高,确保由这些人员提供的检测/校准结果准确、可靠。充分有效的质量监督也将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降低实验室的风险和运作成本。

2质量监督充分性的具体要求

2.1体系文件的完整性

质量体系文件是开展质量活动的依据,开展质量监督活动要求编制有关质量监督的体系文件。质量监督是否充分首先反映在质量体系文件和质量监督记录是否充分。因此,必须编制监督程序文件、计划、记录表,并对监督活动进行记录。

2.1.1质量手册应明确规定质量监督的总体要求,程序文件(是否独立均可)应明确质量监督的职责分工、质量监督工作的流程和要求、质量监督中不符合工作的处理及改进的机会。

2.1.2制订年度质量监督计划。计划应包括监督的方式、项目、频次、要求等。

2.1.3质量管理部门组织编制监督记录表,以表格的形式对监督内容进行文件化,监督内容涵盖上年度管理体系运行中的薄弱环节,突出对检测活动进行评价,以及对不符合检测工作提出处理意见。

2.1.4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实施需要监督工作记录的支持,每一次监督都应予以详细记录。

2.2监督员的内在要求

监督员的内在要求体现在能力、数量和所赋予的权力等三个方面。

能力:选择熟悉本实验室管理体系,熟悉各项检测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具备善于观察、良好沟通能力和公正处理的高一级或同一级检测人员担任各检测部门、科室质量监督员,确保质量监督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实际监督能力。监督员应是直接参与相关检测活动的检测人员,以便在检测工作中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对检测人员和检测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必要时,应该安排监督员的岗前、岗后培训,确保监督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2]。

数量:监督员的数量应足够多,能够确保监督工作有效覆盖到实验室检测、校准工作的所有领域。尽管iSo/ieC17025和《评审准则》对监督没有量化的要求,但是,均要求对在培员工进行适当的监督;要求技术人员和关键支持人员应确保胜任且受到监督。这个条款隐含着“每一名技术人员和关键支持人员应受到监督”的要求,监督员的数量应能满足监督工作正常、充分开展的需要。监督员和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一般应在1∶10至1∶5之间,特殊领域实验室监督员的配备比例可以更高[1]。

权力:监督员应正式任命,并授权监督人员当场责令立即改正或者暂停检测工作;在处置发生困难的时候,可以直接向质量主管或技术主管或最高管理者报告;对有问题的检测报告可予以扣发;对不符合纠正措施、效果不满意的,可以提出继续整改的意见等权力,确保其能独立行使监督职能。

此外,监督员之间应合理分工,避免出现监督真空和走过场。对于人数较少的实验室,往往监督员由检测/校准要员兼任,经常出现兼职监督员没有受到监督的情况,成为监督的真空。因此,必要时可以考虑部分质量监督员由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兼任。为确保质量监督有效开展,监督员之间不宜采用相互监督的方式,建议任命不少于3名的监督员,并采用连环套的方式进行,即:a监督B,B监督C,C监督a。

2.3监督内容的全程性

质量监督应贯穿质量活动全过程。一般来说、质量监督活动包含以下内容[1,3]:

2.3.1抽样活动(包括封样作业)是否符合程序文件的规定,是否符合规定的抽样方案。

2.3.2样品的准备或制备活动及试剂和消耗性材料的配置情况是否符合规定。

2.3.3样品的标识、实验状态标识情况是否符合规定。

2.3.4所选用的方法(含抽样方法、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检测方法)是否正确、是否现行有效。

2.3.5所选用的仪器设备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满足检测活动要求。

2.3.6所用仪器设备是否在有效周期内,其校准状态标识是否正确。

2.3.7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的安装、调整、维护保养和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是否符合操作规程和有关作业指导书的规定。

2.3.8实验室、工作场所的环境设施条件,安全防护措施,处理应急突变能力,以及内务管理情况是否符合规定。

2.3.9所使用的测试软件是否正确且符合规定(在自动化测试时对此尤应注意)。

2.3.10检测操作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规定。例如检测项目先后顺序、检测方法、测试条件的确定、测试部位的选择等。

2.3.11检测人员资格及资格保持。

2.3.12检测数据的采集、记录及数据的处理情况是否完整,是否准确无误。

2.3.13不确定度评定情况。

2.3.14证书/报告的出具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规定等。

监督的内容应力求全面,避免出现盲点。必要时对所有的质量记录进行监督,即全程监督。要让所有的工作人员从事任何质量活动时,意识到应接受被监督。但是,对于具体的某一次监督活动,可以有选择性、针对性地对其部分进行,而不是每次都要求同时对全部内容进行监督。

2.4监督时机的及时性

质量监督必须把握好适当的监督时机,进行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监督,才能起到更好的监督作用。当实验室发生下列情况时,必须及时实施质量监督:

由新上岗或转岗人员、在培人员、短聘人员进行的检测活动;首次分包时;检测或校准过程的关键控制点、控制环节;新标准、新方法(包括标准变更后)刚实施时;方法偏离时;操作难度大的样品、参数时;新设备或修复后的设备以及无法进行期间核查的设备使用时;出现临界值时;新检测或校准项目开展时;现场检测或校准时;检测、校准场所的设施和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检测/校准结果影响重大时(如质量仲裁或质量鉴定);委托方有投诉时;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时。

2.5监督作用的有效性

质量监督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拦截并切实纠正不符合项[2]。监督中发现存在问题或不符合项,监督员应及时指出问题,并要求被监督对象改正,必要时责令被监督对象停止工作,扣发有关证书报告。当不符合处置较为困难时,应及时向实验室管理层汇报,由管理层组织有关部门或人员查找原因,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监督过程中,如果发现实验室具有潜在的不符合因素时,监督员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以便采取预防措施。

实验室应对其监督工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评价监督工作的策划、计划、实施情况以及实施效果。质量监督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应通过适当的方式及时反馈给相关的人员,如提交给质量分析会,尽量避免出现类似的不符合项,起到举一反三,不断改进的作用。

实验室监督工作可作为实验室内部审核的内容,也可作管理评审的输入。年度质量监督活动总结应提交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会议,为不断改进实验室管理体系提供科学的依据。

3结束语

质量监督意义重大,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验室不断改进、自我完善的有效途径。充分有效地实施实验室监督,可以确保实验室检测、校准工作人员的能力满足要求并不断提高,确保由这些人员提供的检测、校准结果准确、可靠,而且也将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降低实验室的风险和运作成本。

参考文献:

[1]张丹,闫道广,李莉.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监督工作[J].中国计量,2009,(7):47-48.

检测质量监督工作计划篇8

建设工程中对于施工设备和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不仅仅是工程施工单位要必须担负的责任,同时,也和工程建设单位以及施工监理部门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工程施工设施和原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其自身的质量程度关系着整个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日后建筑的整体性能。因此,在施工设施和原材料供应方面,采购和使用的工程设备以及原材料必须符合相关检测标准,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对于原材料的检测必须设立复检机制,经反复检测合格后才可以使用;施工设备的选择和应用必须结合工程施工工艺要求,且在使用之前要做好检修和检测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状态。

2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各方对于施工不同阶段的检测控制管理工作

这方面的内容要求参与建设工程项目的各方都要根据施工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质量监测方法,加大质量检查力度,确保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工作的全程性。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建设工程中进行隐蔽工程施工、施工设计一下艺改变等方面的检查和验收工作十分关键。施工过程的实时质量管理和控制是保证建设施工质量的重要步骤,施工企业要做好施工全程的管理和控制工作。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做好详细的施工计划,对于施工现场施工机械、施工工艺安排以及施工人员的配置等做好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做到高效、合理、可行;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计划指导施工操作,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和施工工序,对于施工关键工序以及重要施工环节进行重点管理控制,,确保施工质量;施工完成后,要做好整体检查和专项重点监测的工作,对于发现的问题,能够纠正补救的及时处理补救,需要返工的必须进行返工处理,确保施工质量。

3全面做好建设工程施工质盈监督工作的措施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除了管理方面的控制措施,还要做好质量的监督工作,这方面的内容需要包括参建各方、社会以及政府部门等多方面的共同协调努力才能更有效的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下图2为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

3.1施工现场作业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现场监督作用

就是说需要通过加大监理单位对于施工现场的监督力度,来提高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这个过程中需要完善监理单位的监理工作制度,贯彻落实现场监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尤其是现场监理人员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隐蔽工程、重要施工工艺、重点施工工序以及重点验收监测点的监督和控制职责。健全并且规范监理现场审核批准程序,对于工程中存在分包情况的分包人员资格、施工设备清况以及施工原材料等施工资源进行详细的质量控制和监督管理,在审批、复检以及检查的环节严格按着程序办事。监理单位在一定的工程施工阶段还要做好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及时的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

3.2保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的公正、公平及有效性

要切实做好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工作,就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施工质量监督机制,并且确保监督执法过程的准确性以及公正、公平的原则。设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在日常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和施工中的违规操作等问题进行严格的监督控制,小组配置至少两名人员,杜绝个人决策监督的行为,倡导集体执法行为。在监督管理过程中,要设立不同级别的考核监督机制,确保监督执法过程的严肃性和精确性。

3.3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监督工作方式的灵活运用

鉴于当前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某些施工单位往往会刻意应对施工质量监督,存在隐瞒和欺骗的行为,所以对于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中,最好采用随机性检查的监督工作方式。工程质量的监督采用巡查和随时抽检的结合的监督方式,可以有效的杜绝施工过程中对于工程整体结构、施工材料、隐蔽工程以及人员操作规范性方面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将工程建设质量责任具体划分到每个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之中,加大日常计划监督和随机监督检查,对于监督过程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通告、惩罚、公示以便提高施工全体人员的质量观念。

4结语

检测质量监督工作计划篇9

食品安全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检验检测实现合理分工、集中配置、资源共享、稳步推进。

二、工作目标

争创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力度,不断提高抽检效率;建立统一、规范、科学、合理、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运行体系和信息平台。

三、检测体系

根据目前我市检验检测机构的实际,我市食品检验检测体系以确保重点,兼顾各环节为原则。政府出资重点加强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设,使其基本达到具有定量检测农药残留、药物残留、重金属残留、激素类药物、添加剂等食品安全项目检测的手段和能力。市农业、工商、卫生等部门主要添置各环节日常监管中以定性为主的快速检测设备、设施,以保证日常监管的需要。同时根据食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到分段检测与品种检测相结合。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的质量检验;质检部门负责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质量检验;工商部门负责流通环节的食品质量检验;卫生部门负责消费环节的食品质量检验;各乡镇(街道)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态检测站,负责本辖区农产品检测工作,接受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对食品质量检验的组织协调。

四、职责分工

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建立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运行机制,制定全市年度检测计划,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食品检测工作,统一对外食品检测结果。

市农业局:负责农产品种植的食品安全监测;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达的食品安全抽检任务;负责受理农产品种植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负责乡镇农残检测指导和管理,做好农产品上市前抽样检测,负责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负责受理畜禽养殖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抽样检测。负责水生动物检疫工作及其产品的质量监测工作;负责受理水产养殖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抽样检测。

市质监局:负责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监测工作;督促企业加强自检体系建设;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达的全市食品安全定量检测目标任务;负责受理生产加工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抽样检测。

市经贸局:抓好生猪屠宰场检测室建设及管理工作,开展肉品质量检测。

工商富阳分局: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测工作,负责监督全市农贸市场、商场、批发市场检测室(或快检设备)的建设及管理;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达的食品安全抽检任务;负责受理流通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抽样检测。

市卫生局:负责食堂、餐饮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监测工作;负责突发食物中毒事故的技术鉴定;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达的食品安全抽检任务;负责受理食堂、餐饮业消费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抽样检测。

各乡镇(街道):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态检测站。负责管理本辖区内农产品检测工作;制订本辖区农产品检测工作年度计划;根据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布置的检测任务目标,开展农产品抽样检测工作;开展农产品快速定性检测站的建设;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等;完成农业部门下达的检测目标任务。

五、运行机制

(一)统一制订抽检计划

为提高检测效率,节约检测经费,避免重复抽检。抽检计划分监督执法性抽检计划和综合评估性抽检计划,各职能部门根据我市食品安全状况,以及季节、环境、重点环节、重点品种、特色行业等特点,结合上级主管部门考核要求及分配计划,每年确定抽检品种、数量、批次(频次)、检测项目,报市食安委办公室,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报市政府批准后统一下达全市年度抽检计划。

(二)统一检测检验

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除快检、现场检测以及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项目以外的食品安全检测需统一由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负责检测。其中列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年度计划的监督或评价性项目检测,依据文件直接送检测中心检测,新增加的临时性检测项目,必须经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后按程序送检测中心检测,相关检测经费按市政府办公室〔2008〕118号抄告单执行。

(三)统一检测项目标准

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在下达全市年度抽检计划时,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指定检验标准依据,各食品检测机构的食品检测项目均应指定标准进行检验。

(四)统一汇总检测结果

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应把“条”(上一级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和“块”(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下达的计划)布置的所有检测结果及时汇总到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汇总后的检测结果作为全市食品安全状况的评估依据。对检测结果不合格的食品,由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行政查处。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对不合格食品生产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确保食品安全。

(五)统一信息报告和

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应综合各有关检测单位的检测结果,汇总后报告市政府,并视情向社会,及时提醒市民注意。对举报投诉、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等检测信息,要及时上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加强对检验检测信息分析和综合利用工作,及时将检验检测信息在市食品安全信息网中监测预警专版上,有效进行消费提示和警示,实现监测信息互联共享和对社会公开。各有关部门要依据检验检测信息,指导监管工作,作出安全预警,加强执法监督,促进企业自律。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有效的食品抽样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的技术支撑,是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从执政为民的高度,进一步统一认识,顾全大局,加强领导,服从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二)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的机制,根据职责分工,按时完成上级和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达的各项检验检测任务,及时沟通相关信息,形成食品检验检测合力,检测结果及时报送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检测质量监督工作计划篇10

关键词:质量监督;责任主体;管理

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建筑产品具有区别于其它商品的特性,即群体性,固定性、复合性和复杂性。建筑工程一般由一组不同功能的建筑物组成,若设计施工的工程质量达不到抗震要求,由此产生的危害将是难以估量的。加之现代建筑产品都是由多种材料构成的复合体,建筑材料的不确定性以及所处自然状况的小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都可能导致建筑工程的安全系数较低,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事业随着我国基本建设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取得长足发展,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步入了依法监督的快车道。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正在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但在转变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如建设单位未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擅自开工建设;勘察、设计单位不能积极参加地基验槽、分部工程验收:监理单位项目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未及时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应的资格、各类人员无正上岗或者工作证不符、未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施工、又或者制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不切合实际等等,严重的影响了工程质量。

1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

(1)质量法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

(2)建筑市场行为不规范,监督查处不严。有的建设单位将工程肢解多头分包,有的过分压低造价,有的购买质量低劣的建筑材料、设备并执意让施工单位使用。有的施工单位层层转包工程。

(3)企业经营思想不端正,放松管理,甚至施工材料存在短缺现象。

(4)不少质量低劣的建筑材料进入工地。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单一模式,同时也给建筑市场带来了混乱。个别商家为谋取利润,经销伪劣产品,提供假出厂合格证,弄虚作假,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因此,必须把好建筑材料的检验关和试验关,钢材、水泥、水电设备、混凝土等主要材料和试件,不能满足于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技术资料。

(5)质量监督检查不严,有的监督站或监理公司人员素质不高。

(6)一些供电、供水、消防等“行业垄断”单位,工作不协调。此外,还有规划设计和设备方面存在的质量问题。几乎每一宗质量事故均可找到技术、材料、工艺、设备等方面的具体原因。

然而引起建筑工程质量滑坡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质量监督体制的不完善。我国曾有一整套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办法,但主要集中在政府监督和企业自我监督方面,缺乏的是用户监督。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准备工作

(1)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注册登记。建设单位在工程开工之前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领取工程质量监督注册登记表,按照规定的内容逐项填写清楚,加盖单位公章后持有关文件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注册登记手续,监督机构对文件、资料真实完整的工程才给与办理登记注册手续。

(2)制定工程质量监督计划

在工程开工之前,项目监督负责人根据受监工程的规模和特点、投资形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的质量信誉及质量保证能力、设计图纸以及有关文件而制定,并根据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情况及时做出调整。监督计划的内容包括重点监督检查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的质量行为;工程实体质量重点监督检查的部位;工程竣工验收的重点监督内容三个方面。监督计划应由站长或技术负责人审定,项目监督负责人签发,监督计划应明确监督职责,将监督工作进行到底,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各方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的质量监督管理

3.1对建设甲方质量行为的监督

(1)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发包给具备相应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不得将工程肢解发包给几个施工单位,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价格竟标,不得指定分包单位,不得收取质量保证金。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降低工程质量,不得要求施工单位以垫资或贷资为条件发包,不应压缩合理工期。

(2)建设单化在开工前应当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注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施工许可等手续。根据工程特点建立项目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按照国家规定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并签订监理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图纸会审、设计标准、设计变更等工作。在收到工程竣工报告后,应当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及时办理工程竣工备案手续。

3.2对勘察、设计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

勘察、设计单位必须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接相应的勘察、设计任务。积极参加地基验槽、基础、主体结构及有关重要部位工程质量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在验收记录上签章。在施工过程中,签发设计修改变更、技术洽商文件,参加有关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

3.3对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

(1)监理单位必须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接相应的监理任务。项目监理机构应当健全,监理人员必须有相应的资格。在工程监理过程中,应当按照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进行监理,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实施旁站;应当对分包单位的资质进行核查:对材料、构配件、设备投入使用或安装前进行审查和检查;对施工单位的设备、仪器及特种作业人员上岗、持证情况进行检查。

(2)监理单位应见证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及建筑材料的取样和送检;签发质量问题通知单及对整改结果的复查:应当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参与单位工程的质量验收:认真收集、整理监理资料。

3.4对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

(1)施工单位必须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接相应的施工任务。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必须有相应的资格,主要专业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并经过审批后严格执行;施工单位应当审查分包单位的资质并进行管理。

(2)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配置施工操作技术规程及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对进场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预拌混凝土进行检验、试验;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单位(子单位)工程进行检验、评定;认真收集、整理施工技术资料。

3.5对检测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

检测单位必须取得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的资质证书。不准超越核准的类别、业务范围承接检测任务;检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且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检测机构。检测单位的检测内容和检测方法必须符合规范,并认真负责出具检测报告。

4建筑工程实体的质量监督检查

(1)建筑工程实体的质量监督检查以巡查为主要方式,并辅以必要检测的监督检查制度,采取抽查和关键部位重点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对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主要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保证资料、有关工程质量记录文件进行检查,以保证有效、及时和完整。

(2)重点检查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工程、安装工程、装饰装修工程、使用功能和室内环境质量、节能分部工程的质量;主要抽查地基处理、地基基础防水、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钢结构工程、幕墙工程、屋面防水工程等的质量情况。

5混凝土预制构件及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监督

主要检查生产厂的生产许可证、相应的生产设备、质量检查仪器;监督检查生产厂各种制度制定、落实情况:质量保证体系制定、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出厂混凝土预制构件、预拌混凝上的质量:有关质量控制资料和质量检测数据。

6建筑工程竣工验收质量监督

(1)建筑工程按照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内容完工后,建设单位出具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施工单位出具施工竣工报告,勘察、设计单位出具工程质量检查报告,监理单位出具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方可进行工验收。

(2)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程序必须合法、有关机构人员必须到位,应严格执行验收规范及标准,对违规行为责令改正;应现场对工程实体进行抽测,对观感质量进行评价;应对工程竣工资料进行审查,包括各方责任主体执行建设程序的文件和资料;竣工验收合格后。5个工作日内由项目监督负责人向备案机关提供工程质量监督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