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试验室质量控制工作计划十篇试验室质量控制工作计划十篇

试验室质量控制工作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1:16:00

试验室质量控制工作计划篇1

作者简介:姚正堂(1954-),男,技师,主要从事食品理化检验工作。

实验室检验是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工作的技术支撑,是开展卫生行政执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实验室质量控制和参加能力验证,不仅能提高检测水平的重要途经,而且可以检查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标准物质的使用、化学试剂的纯度及实验用水是否符合要求,是对实验室能力进行合理性考核监督,确认和评价。保证检测值溯源到国家标准,有助于增加客户对实验室的信任提高实验室的竞争力,因此能力验证是作为评价实验室和检测机构技术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1]参与实验室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接受肓样检测工作能不断提高实验室处理各种样品和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指分析测试结果的误差控制在允许限量内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包括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质量控制两部分内容。为了能及时发现检测仪器、设备、检验方法、人员检测技能、检测环境等随时随机和系统因素对检测质量的影响,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纠正措施,同时考查实验室整体的检测质量,根据质量管理体系和上级主管部门工作要求。本中心每年都要参加质控考核并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参加实验室能力验证和室间比对工作,同时认真做好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工作。

1参加能力验证结果

①参加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保护部标准样品研究所具体实施的水中重金属元素检测,能力验证计划中铜、铅、镉、铁、锌等②参加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环境保护部标准样品研究所具体实施的水中无机盐检测,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硫酸盐等项目的能力验证,结果满意。③参加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盐碘实验室质控:2008年,江苏省疾控制中心组织全省碘缺病实验室质量控制网络常规运行考核本中心合格。④2008年,参加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水中总硬度检测室间比对,结果:总硬度考核本中心合格。

2室内质控结果

①标准盲样考核:氰化物标准盲样考核,考核结果满意。②方法比对:pH标准盲样进行人员比对结果一致,比对结果满意。③仪器比对:用同一型号pH计进行仪器比对,测定样品,结果满意。④按质量控制要求,做好日常检测中平行样品、空白试验、加标回收试验、核查和量值溯源等工作。

3结果评估

实验室室间比对是目前平价实验室检测能力的重要措施,是检测、校正报告质量控制和改进的有效手段,是计量认真和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监督评审和复评审的重要补充形式[2]本中心按计划有序地进行实验室能力验证、室内质控结果较为满意。这说明,本中心实验室的检测质量是能够得到保证,检测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正在不断增强,同时检测水平也不断提高。

4质量控制工作分析与体会

实验室的实验数据、实验室质量控制、质量保证方面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室内质控(标准品检验、仪器比对、人员比对)实验室的检测质量控制点和检测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情况、适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将有利于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的不断提高。在检验过程中,影响结果的因素很多,现将对实验室的检测质量控制工作进行分析。

(1)影响检测结果质量因素:影响的因素有人员、检测仪器、实验材料、方法、检测环境、测量溯源、被检样品和样品处置、制定检测工作和程序等。(2)检测结果的质量保证措施:①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质量监督员负责对科室的检测工作各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并识别、记录、报告和分析,使之得以及时纠正。②实验室应当采用统计技术对检测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或控制。③根据实验室工作量有计划、有目的通过空白试验、平行样测试、加标回收试验、对保留样品的再测试、工作曲线的核查、实验室人员比对和方法比对等采取质量控制措施。④对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情况、适用性、有效性进行评介并总结和平审,使检测结果质量得到不断改进和提高。(3)实验室质控制措施的实施。①内部质量控制:空白试验、平行样测试、加标回收试验、对保留样品的再测试、工作,曲线的核查、实验室人员比对和方法比对等采取质量控制措施。②外部质量控制:参加实验室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是实施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的措施。与同级或以上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比对和参加上级检验机构组织的区域范围内的考核称为实验室室间比对。由权威机构组织的实验室检测能力的考核称为能力验证。

综上所述,实验室管理必须做好以下原则:人员上岗要持证、仪器使用要校正、试剂质量要保证、方法选择要正确、测量溯源要经常、被检样品要均匀。通过实现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管理,实验室出具的检验检出数据,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可比性就有保证。

参考文献

试验室质量控制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环境实验室质量体系管理iSo/ieC17025技术要素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

目前检测实验室的体系运行基本依照iSo/ieC17025的体系建立,同时作为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申请外部认可(如CnaS)的依据。iSo/ieC17025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是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增加技术管理要求,保证了实验室体系既满足了通用质量体系的管理要求,也满足了实验室管理的技术要求。环境检测类的实验室由于涉及的检测领域广,样品的无法再现,对每一次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要求更加高,实验室的质量体系管理工作需要做好细节管理。本文将从实验室需要重点管理的技术要素进行阐述。

1人员能力评估和维护

实验室人员的技术能力是实验室的核心能力。人员的要求在iSo/ieC17025中也是列在技术要素的首位。

1.1岗位说明

实验室对于不同岗位需要建立清晰的岗位说明和人员任职资格要求,可以参考CnaS不同应用领域的要求。环境实验室主要涉及CnaS-CL0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微生物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CnaS-CL1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其中对于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年限有明确的规定,

1.2人员培训和考核

针对岗位要求对人员实施相应的培训,如化学类检测方法、标准,大型分析仪器原理和操作,不确定度评估等;以仪器分析人员为例,通过考核手段确认人员的能力,通常采用实操考(标准样品,留样比对,人员比对等)和理论考试,根据预先设的达标标准判断是否满足岗位要求,如不满足需重新培训,二次考核者不合格者,予以降级使用或劝退。

1.3监督机制

通过考核的人进入在陪期,期间被考核对象不能独立承担检测任务需接受监督人随时监督。完成在陪期后,经过监督报告确认是否可以转正式人员,如不能达标则延长监督期。

转正人员纳入日常的监督和考核计划(人员比对,盲样考核,留样复测,能力验证计划等),确保人员能力的持续保持。

2方法确认和方法验证

实验室开发新的方法时会用到方法确认和方法验证,两者的区别在于方法确认适用于非标准方法,实验室通过试验确定检出限,准确度等,方法验证是对于标准方法,实验室验证自己的技术能力是否能满足标准中的技术指标。无论是哪种方式,在实验室开展对外检测或者申请外部认证认可前都必须完成能力确认工作。方法验证/确认的报告至少包括人,机,料,法,环,测几个方面,人员能力确认同1.2内容,设备仪器的确认提供设备校准证书,校准结果核查等,物料确认可提供试剂/标准物质/采样耗材的验收记录,环境设施需提供测试所需的温湿度条件的保证设备和记录,方法的验证/确认包括方法中检出限,线性,精密度,准确度,加标回收率等。也可以通过参加外部机构能力验证计划和室间比对计划,具体见3。

3质量保证

实验室必须有质量程序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监控计划应该包括内部和外部计划两部分。对于环境实验室内部的质控计划应考虑对整个测试过程进行控制,采用的控制方式有空白分析、重复检测、比对、加标和质控样分析等;控制计划应包括对结果有效性的评价准则,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如制作质控图,可采用是否超过控制线;如果有不确定度的项目,可直接进行判断;对于人员比对、方法比对结果判定,选择科学适宜的统计量进行判断。

实验室的外部质量保证手段主要可借助有资质的机构(如CnaS认可的能力验证提供者,当地技术监督局,卫生系统,疾控系统等)组织的能力验证项目和外部的室间比对。通过利用能力验证这种外部质量保证工具,识别与同行机构之间的差异,补充其内部质量控制技术,为自身的持续改进和质量管理提供信息。国内的机构如环境保护部标准样品研究所,北京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有限公司等都提供环境类的能力验证计划。

4物料和试剂的验收

环境实验室的耗材和试剂的种类比较多样,所以验收的方法和标准也不相同。验收分为外观验收核技术验收两部分,后者更加关键。通常试剂的技术验收,依据标准的要求对空白进行验收。实验室常常会忽略耗材的验收,包括滤膜,滤筒,吸附管等。其中滤筒需要进行金属的空白分析,如废气中铅的测定项目,需验证滤膜的空白值是否低于方法的检出限,否则该滤膜不符合要求;吸附管(活性碳、硅胶管、tVoC采样管等)除了空白验收以外还要参照标准验收采样效率和解析效率。实验室应制定作业指导书规范验收工作。

5量值溯源管理

实验室检测设备包括辅助设备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时,在投入使用前都应该进行校准。环境实验室涉及的设备众多,包括采样设备和分析设备等。实验室需判断必须校准/检定的设备,然后制定相应的校准/检定计划以及期间核查计划。实验室的标准物质经验收后也需要制定期间核查计划,确保使用时没有变质,且量值稳定。

六小结

综上所述环境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技术要点。文章只涉及重点原则,具体的实施细节需要结合实验室的实际情况。除此以外实验室还应从流程上进行优化,比如对检测的全过程进行分段管理,采样之后分样环节,前处理环节(试剂配制,标准溶液制备,样品前处理),检测环节实行专业的分工,这样更适合大型的实验室提高管理效率,提升专业水平。实验室需要根据iSo/ieC17025建立适合自身有效的管理体系,加强日常的监督考核机制,不断完善公司的文件制度,才能逐步提高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

试验室质量控制工作计划篇3

1.1施工准备阶段

在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后,工地试验室随之进入了前期准备阶段,要有大量的工作要做:(1)工地试验室组建:选择与建设试验室场地,确定工地试验室的参数、选择与检定设备、配置人员与人员的培训、申报与考核试验室资质等。(2)材料的控制与选择:工地试验室要多方了解、综合考虑、选择材料生产厂家,通过取样检测选择符合要求的生产厂家,前期的工地试验室还没有启用,大量的试验工作都要实行外委检测(包括母体机构和其它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这一阶段的工作效率如何,将对工程能否顺利开展有着极大的影响。(3)标准试验的准备:根据施工图纸,将项目所需标准试验列出清单,依次决定出所需标准试验的时间,准备原材料将其送至外部委托(包括母体机构和其它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如前期工作没做充分,则直接影响工期,导致工程无法按时开工。(4)制定检测计划:熟悉施工图纸,统计所需的主要材料用量,按照规范要求的检测频率,制定原材料及每道工序的试验检测计划。(5)对原材料的把控。凡送往施工现场的工程材料必须要求生产厂家出具出厂合格证,经过复检后才能使用。

1.2施工阶段

这一阶段,控制施工质量的关键阶段也是工地试验室任务量最大的时候,应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对进场原材料按每批次、规定吨位、规定方数检测,不合格的坚决不能进场,当原材料的产地、品种、规格等指标发生变化,应重新取样试验,并重新进行标准试验。(2)每道工序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都要进行质量检测,要求检测人员做到及时、准确、客观的反映检测结果,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不得影响工程进度。(3)做好试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试验资料要真实、准确、完整、字迹清晰,依据档案管理办法,做好仪器台帐及试验资料的整理、归纳。(4)如施工过程遇到质量问题时,工地试验室人员要配合技术人员检测问题部位,找出原因,并且出具检测数据及报告,提出参考意见,分析和处理问题,对整改后的工程进行跟踪检测。

1.3项目的交工验收阶段

这一阶段工程实体已经基本完成,工地试验室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对已完工程实体的检验验收工作,积极配合项目部技术部门完成,为下一步工程交工验收做好基础工作。(2)根据本项目的档案管理办法,对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试验检测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并提交到项目部技术部门。

2.要加强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的建设

在检测活动中对所需要的设施和环境条件要进行有效的种植并予以监控、记录,以确保检测工作的正常、安全、有效的为检测依据的可靠性提供有力的保障,工地试验室的环境条件应满足的要求:(1)试验室要综合考试供电排水等措施,有完善的消防设施。(2)试验室遗弃的“三废”等有害物质的处理符合环保要求。(3)标养室的温度,湿度应符合标注要求。(4)水泥室,混凝土室的环境温度应符合规范要求。(5)沥青及沥青混凝土室应配置通风设备,要求室内通风,采光好。(6)试验室应设置在结构牢固的房间内,并根据需要砌筑牢固平整的试验操作台。试验室面积的大小应和母体试验室申请的检测项目数量相匹配,要遵循仪器设备布局合理,方便试验操作的原则,试验室应干净整洁。

3.要加强日常试验检测制度的管理

试验检测对工程质量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得有半点马虎,一定要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要严格按照试验规范规程及仪器操作规程的要求,一步一步有条不紊的进行,确保试验的完备与精确,为施工现场提供科学,准确,可靠的试验检测数据来指导生产。加强日常工作制度的管理要做到以下几点:(1)分工明确,岗位职责明确。由制定人员负责试验仪器设备的管理、保养、维护、维修工作。(2)定期、及时提供试验数据及结果,以供现场及质检部门,定期完成试验数据的分析,统计工作,以检测数据结果控制质量。(3)定期召开试验人员讨论大会,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听取大家意见调整工作。(4)安全责任明确,提高每个人的安全意识。(5)保证试验室卫生环境良好,以确保试验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4.加快建立以工地试验室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

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中的三大控制,而质量控制在现场施工中起科学的指导作用。工地试验室的建立健全能够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科学指导,也能使施工单位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占有其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确保工地试验室工作水平的提高才能为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准确的试验数据及技术参数。

5.结论

试验室质量控制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实验室;质量控制;化学检测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164-02

前言

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是实验室管理者的目标,也是实验室赖以生存的保证,是占领检测市场的必备武器。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2012年,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依据化学特性及在实验室评审中遇到的问题,了CnaS-CL10:2012《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对化学检测实验室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以及对CnaS应用说明的理解,就化学检测实验室如何满足准则的要求进行了初步的总结。

一、人员质量控制

人员是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第一因素,在CnaS-CL01:2006(iSo/ieC17025:2005)及CnaS-CL10:2012中对化学检测实验室的人员从技术能力、经验、教育背景、所需专业知识、工作职责及公正性等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一)人员配备

CnaS-CL10:2012的5.2.1条款中明确规定:从事化学检测的人员至少具有化学或相关专业专科以上学历,或者具有10年以上化学检测工作经历。实验室授权签字人应具有化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三年以上相关技术工作经历,如果没有化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以上学历,应具有至少10年的化学检测工作经历。对此,实验室在进行人员配备时要充分考虑准则的要求,在人员招聘时要充分考虑人员的教育培训经历、工作经历等。

(二)人员的培训计划及实施

实验室在新员工到岗前,要依据其岗位的特性及工作经历、教育培训经历制订培训计划,培训计划要合理、全面,包括检测方法、质量控制方法、化学安全和防护知识、仪器的原理、操作及维护等、相关行业要求的程序、规章文件等,明确需要培训的岗位、项目、实施机构、结果评价依据。采用的培训方式可以多样,比如面授、口授、现场演示、座谈等。培训之后,要保留培训记录,包括培训鉴定、小结、现场考核等,要有培训结果的评价。确保所有人员有文件可证明其对工作及实验室全部设施中潜在的风险受过培训。

(三)人员技术能力的确认

CnaS-CL10:2012的5.2.3条款中明确规定:只有经过技术能力评价确认满足要求的人员才能授权其独立从事检测活动。实验室应定期评价被授权人员的持续能力。为此,对于测试人员需根据其工作经历、工作技能、教育培训经历、考核结果对其进行现任岗位授权。人员能力确认的方式很多,对于检测人员,可采用人员比对、仪器比对、阳性样品复测、CRm样品测试、撰写Sop、方法验证报告、项目学结等;对于非测试人员,可以采用口试、笔试、现场操作、撰写学结等方式进行。

(四)人员的监督

重点关注质量监督员的资质及授权、监督计划、监督记录等。实验室要确保在不同的专业和领域均有监督员。质量监督员要熟悉检测技术,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细致公正。监督的目的是各类人员能力确认的手段之一,监督的方式可以采用盲样考核、操作演示、现场提问、留样复测、人员比对、能力验证、质量控制图等方式,监督记录要真实、全面。每次监督后要对被监督人或岗位做出评价,使其能持续改进,对监督后发现的不满意人员要采取相应有效的处理措施,对不符合项要进行跟踪验证。

二、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

仪器设备及各种计量器具是检测活动中最基本的工具,其完好程度和准确度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要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仪器设备的管理至关重要。

(一)实验室在配备仪器设备时要关注

实验室应配备的基本设备,开展各项检测活动所需的特殊设备,如需要进行确证试验、避免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所需的光谱、色谱等。

(二)重点关注仪器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管理

每一台设备有唯一性标识;对于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设备要建立设备档案,档案的信息要完整;设备操作人员要经授权方可使用设备;设备的使用维护作业指导书要适用;使用维护要实时记录,便于结果追溯。

(三)设备的检定或校准

重点关注检定/校准机构的资质及能力范围、及校准报告的内容。依据仪器设备的特性及所测项目的要求,建立设备校准计划并实施。在检定/校准中,应选取设备常用的测量范围进行检定/校准,确保检定/校准范围覆盖仪器的使用范围。收到检定/校准证书后,要对其进行确认,确保仪器能满足测试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根据仪器的性能状况加贴状态标识,经计量检定/校准、验证合格的,确认其符合检测技术规范的使用要求的张贴合格标志;对于设备存在部分缺陷或部分功能丧失,但可在限定范围内使用,或设备某一量程准确度不够,但检测所用量程合格的,可降级使用,张贴准用标志;设备目前状态不能使用(故障,经检定/校准不合格,性能无法确定,超过周期未检定/校准,不符合检测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要求等),但经检定/校准或修复后可使用的,张贴停用标志。

(四)设备的期间核查

设备的期间核查与检定/校准不同,由实验室人员依据实验室制订的期间核查程序完成,期间核查的频率由实验室依据设备使用频率、数据争议程度、设备的新旧和稳定水平、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设备所处环境的优劣来确定。期间核查的方式可以采用:标准物质比对、设备稳定性试验、设备特征值偏离试验和检测灵敏度测试等。期间核查的项目选择检定/校准规程中的主要项目,包括零点检查、灵敏度、准确度、测量重复性、标准曲线线性、仪器内置自校检查、标准物质或参考物质测试比对、仪器说明书所列的技术指标等。

(五)检测结果的追溯核查

当仪器设备校准后达不到使用要求或发生故障可能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时,要对该设备之前所出具的检测结果进行追溯核查。追溯核查的方式可以为查看该设备近一周或一月所出具的所有测试结果或阳性结果。若核查发现由于设备问题已经给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时,需书面通知客户,并做好纠正预防措施。

(六)设备的交叉污染

化学实验室需要关注以下设备的交叉污染:

1)一次性设备和重复使用的玻璃器皿应洁净,不同的设备使用不同的清洗、储存和隔离程序;

2)痕量分析用专用的器皿,避免可能的交叉污染;痕量金属分析的器皿需用酸浸泡。检出高浓度样品的储液瓶若不容易清洗,应用后丢弃;

3)易串味样品的存放器应有良好的密封性,并注意及时从测试工作区或样品储存区撤离。

三、样品及消耗性材料的质量控制

(一)样品管理

样品接收时检查外观并记录。检测样品要依据其特性及检测项目的要求进行储存,如甲醛、防锈性和水分含量等检测项目的样品需及时放入密封塑料袋中,以免挥发或生锈。对于食品、食品接触材料应分类保存与合适的条件下,并监控记录其保存条件。在制备样品时,要关注样品制备的有效性,采用适当的制备方法,避免被测物的分解和样品遭受污染,要注意环境条件和制样工具对样品的影响。

(二)消耗材料的控制

消耗材料的控制关键点为耗材的符合性检查,对于供应商的评价和控制一般实验室都会想到,但是对于耗材的符合性检查往往忽略了,或者是做的只是表面工作如清点数量、查看型号等,而未对消耗性材料进行实质性的符合性检查,从而影响了检测结果而不自知。对于重要性消耗性材料,如标准品、试剂盒、预处理小柱、层析填料等,可根据供应商提供的性能指标进行初步验证,然后进行技术验证做出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适当的措施。技术性验证可采用色谱、光谱、质谱、化学常规分析等方法,具体的可采用浓度检测、加标回收、保留时间验证、峰纯度鉴别、官能团鉴别等技术手段。

(三)标准物质的管理

标准物质直接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所以标准物质的验收和期间核查至关重要。对于标准物质的符合性检查可以采用与原有标准物质进行比对试验、用色谱、质谱、光谱的特征峰、特征离子、特征谱图进行确证、利用化学特征反应进行验证。

此外,使用第二源标准物质也是控制的关键点,实验室应尽可能寻求所用标准物质的第二源,若实在无法获取第二源,可选择购买同一源头的不同批次的标准品。用第一源的标准物质配制标准曲线溶液,第二源配制标准曲线校准溶液,并且由不同的人员配制,以此确保标准物质浓度的准确性。

四、检测方法的质量控制

(一)检测方法的选择

实验室要使用现行有效的方法,要关注方法对检测样品的适用性、准确性和灵敏性。当缺少作业指导书(Sop)可能影响检测结果时,实验室需编制作业指导书,包括方法类、设备类、样品类、数据类等。当因检测时效、试剂、设备、检测灵敏度等原因需对标准方法进行改进,以满足测试需求时,应对标准方法做偏离确认,经批准并形成Sop。编制Sop时要满足5w1H(what,why,where,who,when,How)的原则,编制的格式和内容应符合GB/t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的要求。

(二)检测方法的验证和确认

(1)验证针对的是标准方法,验证实验室人员、设备、材料和样品、方法环境等资源和条件满足标准要求的能力,以及操作标准的实际能力。确认是针对非标准方法、实验室制定的方法、超出其预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扩充和修改过的标准方法的适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2)在进行方法确认的技术性确认时,涉及安全、卫生、环保等低含量检测项目时,要考虑检测方法的最低检出限(LoD值)是否能够达到该物质的最高残留限值(mRL值),如方法的(LoD值)>(mRL值),则不能将该方法作为检测方法使用,需重新选择检测灵敏度更高的方法。

(3)化学分析方法确认的技术指标包括

1)校准曲线

校准曲线的工作范围,浓度范围尽可能负责一个数量级,曲线至少有5个点(不包括空白)。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不低于0.99,待测溶液中被测组分浓度必须在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内。

2)回收率试验

对于禁用物质,回收率应在方法测定低限、两倍方法测定低限和十倍方法测定低限进行三水平试验;对于已制定最高残留限量mRL的,回收率应在方法测定低限、mRL、选一合适点进行三水平试验;对于未制定mRL的,回收率应在方法测定低限、常见限量指标、选一合适点进行三水平试验。

3)精密度试验

对于禁用物质,精密度试验应在方法测定低限、两倍方法测定低限和十倍方法测定低限进行三水平试验;对于已制定最高残留限量mRL的,回收率应在方法测定低限、mRL、选一合适点进行三水平试验;对于未制定mRL的,回收率应在方法测定低限、常见限量指标、选一合适点进行三水平试验。重复测定次数>6次。

4)准确度

重复分析标准物质(实物标样)或水平测试样品,测定含量(经回收率校正后),得出测定平均值与真值的偏差(变异系数)。

5)不确定度

实验室根据需要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评定和表示方法按照JJF1135-2005《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及CnaS―GL06《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进行。实验室在遇到以下情况需在检测报告中给出不确定度值:检测方法有要求;测量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领域有关;当客户提出要求;当测试结果处于规定指标临界值附近时,测量不确定度对判断结果符合性会产生影响。

五、环境的质量控制

实验室设施及环境的控制要考虑有足够的空间、合理的布局、环境条件的监控及安全低风险等。化学实验室配有个人防护装置、烟雾报警器、毒气报警器、洗眼及紧急喷淋装置、灭火器等,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这是容易被忽略的。

要充分考虑环境对待测物的影响,如进行挥发性有机物的测试,要与其它测试项目隔开,避免其它项目所用的溶剂污染该样品而造成假阳性的现象。

六、检测结果的质量保证

(一)实验室建立并实施质量控制计划,确保检测过程受控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量控制计划包括空白分析、重复性检测、比对试验、样品加标和控制样品的分析,具体采用以下方法:

1)空白试验

每批次或每20个样品做一次,高于接受限的试剂空白表示与空白同时分析的样品可能受到污染,检测结果不能被接受。

2)实验室控制样品

每批次或每20个样品做一次,可用有证标准物质CRm作为实验室控制样,需根据测试的基体类型进行准备,其测试结果可用于建立质量控制图进行分析评价。

3)样品加标测试

每批次或每20个样品做样品基体前加标,并且添加浓度水平要接近于分析物浓度或在校准曲线的中间浓度范围内,以此考虑基体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4)样品重复性测试

每批次或每20个样品做一次样品重复性检测。

(二)实验室依据统计学原理建立常测项目的质量控制图并设立控制警戒限,观察并分析控制图的趋势,当出现异常时需采取处理措施。在正常检测过程中,如果连续出现控制样的测定值向上或向下偏离平均值,需要查找原因。出现正偏差系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样品收到污染、设备分离度下降、标准物质的浓度降低等。出现负偏差的原因有可能是样品提取不完全、转移损失、标准物质介质挥发、仪器检测灵敏度下降等。

试验室质量控制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混凝土;试验管理;监督管理;内业管理

1引言

为了加强混凝土工程现场质量控制,降低工程成本,而且有效地保证混凝土质量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必须要采取有效的试验管理。通过对混凝土试验采取试验管理,对项目的材料、配合比和混凝土强度等各方面进行有效控制,可保证工程质量满足验收规范要求。

2试验室管理

混凝土试验室检测文件和标准的准备:应根据施工合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施工技术要求,试验室主任在试验检测工作开始前,应组织准备齐全试验检测工作必须依据的标准规范、试验规程、检验评定标准、原材料技术标准和有关技术资料。按工程合同要求建立能满足施工需要的混凝土试验室,仪器设备在使用之前要经法定计量机构检定。

在试验人员到位、试验设备安装检定合格后,由试验室主任负责填定《试验室资质申请表》,上报质量监督部门进行资质申请,并报备公司工程部,质量监督部门经验收全合格后,试验室才能正式开展工作。同时为了有效地确保混凝土试验检测工作的有序进行,根据工程进度需要,由试验室主任负责提出混凝土试验检测计划,并分工负责,将分项试验检验工作落实到每个试验人员。

3混凝土试验管理

试验室在工序施工之前,应完成工序质量控制,并提出控制参数和数据。试验室根据施工计划安排,试验人员在工序进行前做好各种配合比的设计与试验工作,以便指导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对用量较大的分部工程的配合比,应进行优化设计,尽可能的降低施工成本,并将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情况报公司工程部。按要求分别对工序质量和分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评定,指导施工生产。在施工过程中,试验室应按合同、规范或业主的要求,并按相应的试验规程进行试验检验工作。

混凝土试件制作,测定混凝土坍落度,测定砂、石含水量等频率较高的检测项目,试验人员按规定的取样地点、时间进行检测试验。每道工序完工后,项目试验按检验文件要求进行检验和试验,填写检验试验结果的记录、报告、台帐结果按规定程序上报。工序检验和试验结果不符合规定要求时,试验室及时按规定渠道将信息传递给相关部门,采取处理措施,并按规定重新检验,直至混凝土强度的检测要等到28天强度出来以后才转入下到工序。在交工验收前,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组织,试验人员参加,依据合同和技术规范的规定,按《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的要求对工程进行全面检验。当所有规定的原材料检验、过程检验和试验均已完成,试验室应将所有试验记录、报告移交给项目资料人员。现分别对混凝土原材料以及混凝土试块检验的相关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3.1原材料的试验和检验管理

在采购主要材料之前,材料采购部门应填写《材料试验检验通知单》交项目试验室,由试验室主任指派试验人员配合材料采购人员到货源处取样,进行性能试验。经检验合格的材料,方可与供应方签订供应合同。试验室对进场的主要原材料按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批量进行检测试验。对于进场的原材料,试验人员按规定频次进行取样送样,取样要有代表性,一旦发现有弄虚作假的,严重处罚当事人。应当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发现不合格的产品,立即更换。例如对于粗细骨料搭配的问题,这一点是涉及到配合比设计的。骨料要勤看,多观察,有变化立即做相应的调整,粉剂需要做28天实验。具体DBJ08-227-1997预拌混凝土生产技术规程中都有明确规定。

3.2混凝土试块制作以及养护管理

混凝土的取样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进行,混凝土试块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每100m3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对现浇混凝土结构,其试件留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每一现浇楼层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同一单位工程每一验收项目中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可根据结构构件的拆模、吊装、隐蔽、验收等时间计划,由施工单位确定。

尤其是对于在冬季以及对混凝土防水要求的工程来说,对于防水混凝土连续浇筑量为500m3以下时,留置两组抗渗试块,每增加250m33~500m3增留两组。一组在标准情况下养护,另一组与现场相同情况下养护,试块养护期不得少于28天。如使用的原材料、配合比或施工方法有变化时,现场应另行留置试块。而对于混凝土冬季施工时,在常温混凝土试块的基础上增设三组同条件试块:用于临界强度判定一组。在每层设一600(宽)×600(厚)×600mm高试块同条件养护钢筋笼子,靠墙放置,并在笼子上设标签,标明单体工程同条件试块部位。

对于混凝土试验所采取的标准试件,其养护环境为: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养护至28d龄期时按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混凝土立方体(边长为150mm)抗压强度可作为评定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试块成型后,用已准备好的塑料薄膜覆盖、保温。及时登记混凝土施工及试块制作记录,第二天依取样顺序在试块上编号、拆模、进行养护,到龄期及时送检。

4混凝土试验内业管理

对混凝土采取试验检测的试验室应技术标准、规范齐全有效,并及时更新。试验室应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及质量保证体系,并与生产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相一致。保证《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性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相关管理性文件有效并严格执行。试验室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技术资料管理、岗位职责、设备管理、试验管理等制度,应配备专人对试验室人员、设备档案和试验资料进行统一管理。

试验报告、原始记录、各种台帐等文件应分类按年度编号统一归档。原始记录应及时填写,做到信息数据准确、清晰完整,原始记录与检验报告数据吻合。原始记录应能真实再现试验全过程,确保试验活动的可追溯性。原始记录不得追记,当笔误需要更正时,应由原记录人以两条平行线进行划改,划改后原数据应清晰可辨,并在划改处加盖原记录人印章或签名,同时在原数据附近更正。依据检测原始记录,及时留存相应的试验报告。

计量仪器和试验设备的配备应满足产品质量控制要求,且应合理布置摆放,设备的完好率应达100%。试验仪器设备应建立台账和档案;各试验仪器设备档案内容应包括:仪器设备说明书、操作规程、仪器设备验收记录、仪器设备检定(校验)证书、日常使用、维修、管理及校验的记录。使用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要经过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计量仪器和检测设备需建立符合国家规定的检定周期表,按期经法定检定部门的检定、校准,并取得有效的计量检定合格证书、校验证书。仪器设备运行标识相应地贴其醒目位置。计量仪器和检测设备自检部份应有自检规程及相应自检记录。

5试验监督管理

监督管理是进一步确保试验规范合理的有力保障,在试验管理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为了落实试验监督管理,对混凝土试验必须建立比对检验制度,比对检验内容包括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和混凝土各项物理性能指标;比对检验应当在试验室的不同试验员之间或在试验室之间进行。同时对试验室及其从业人员进行信用等级评价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其进行动态管理;对违反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和质量管理规定、工作能力不能胜任质量岗位要求的技术人员,责令整改;对违规情况严重或造成严重质量后果的人员依据有关规定记入不良行为记录档案,两年内不得从事本行业关键技术岗位工作,同时吊销岗位证书。

6结论

通过工程实践表明,试验室人员应对混凝土试验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及其控制;严格地执行各项试验管理制度、清晰记录混凝土试验原始记录及报告;同时应当对试验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建立比对检验制度;分析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提高和改进试验管理工作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王玉瑛,杜守明.加强商品混凝土试验管理、确保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J].商品混凝土,2009,28(11):118~119.

试验室质量控制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o2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质量控制的概念

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工程的质量控制就是为了保证达到工程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应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实施GB/t19000族标准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工作方法,不断改进的过程控制。通过行动方案和资源配置的计划、实施、检查和监督,进行质量控制,从而实现质量目标的系统过程。

二、市政道路工程的特点及质量控制难点

(1)准备期短,开工急。城市道路工程通常由政府出资建设。出于减少工程建设对城市日常生活的干扰这一目的,对施工周期的要求又十分严格,工程只能提前,不准推后,施工单位往往根据工期,倒排进度计划,难免缺乏周密性。

(2)施工场地狭窄,动迁量大。由于城市道路工程一般是在市内的大街小巷进行施工,旧房拆迁量大,场地狭窄,常常影响施工路段的环境和交通,给市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不便,也增加了对道路工程进行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难度。

(3)地下管线复杂。城市道路工程建设实施当中,经常遇到与供热、给水、煤气、电力、电信等管线位置不明的情况,若盲目施工极有可能挖断管线,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同时也对道路工程进度带来负面影响,增加额外的投资费用。

(4)地质条件影响大。城市道路工程中雨水、污水排水工程,往往受施工现场地质条件的影响,如遇现场地下水位高、土质差,就需要采取井点或深井降水措施。待水位降至符合施工条件,才能组织沟槽的开挖;如管道埋设深、土质差,还需要沟槽边坡支护,方能保证正常施工。增加质量控制难度。

三、做好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的过程管理

市政道路施工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从开工到竣工,应具备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制定各项施工管理制度,并贯彻执行。根据目标责任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选择适当的施工工艺,组织、管理、协调分部及分项工程施工,强调质量管理“过程方法”的管理原则,识别过程和应用“过程方法”进行全程质量控制: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的工作。

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工程开工前,应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单位应组织有关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深人现场调查,了解掌握现场情况及踏勘施工现场,依据工程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按其管理程序进行审批;按不同的层次分解工程任务,制订一个详细、合适的施工质量计划。工程质量计划是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从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到单位工程的过程控制,且应体现从资源投人到完成工程施工质量最终检验试验的全过程控制。工程质量计划的主要内容有:编制依据、工程概况、质量目标、组织机构、质量控制及管理组织协调系统,必要的质量控制手段、施工过程、服务、检验和试验程序,确定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及作业指导书,与施工阶段相适应的检验、测量、验证要求,更改完善质量计划和程序等。具体地讲,就是在分析与工程有关的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分解工程各目标因素,并设法管理、控制、监督、检查各个目标因素。

同时在正式开始施工前,应组织一批经验丰富的设计和施工人员对施工方案和图纸进行认真审阅、讨论,做到充分了解设计理念、熟悉图纸。并在此基础上,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会议,探讨施工图设计中存在的每一个疑问,彻底搞清楚设计上要求的每一个细节内容。项目管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求每一位技术人员都要将图纸读懂、读透,避免施工过程中因对设计不清楚造成工作失误。

2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2.1认真做好现场技术交底

市政工程涉及范围广,包括道路、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通讯、绿化、路灯等许多方面。因此,为保证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必须加强现场技术交底,使各个环节衔接好。利用图、表和文字形式在工程具体施工前,由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对施工内容、重点部位、操作要点、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及施工重点、要点等原则性问题进行指导与明确交底,并对施工员的反馈负责指导和处理。在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技术交底具有多层次性、反馈性和可调整性。

2.2认真做好测量质量控制

由于市政道路工程的线型布置特点,平面控制点通常按复合导线布设;市政道路由于建筑物、构造物较密,地下管线复杂加之排水管道定位精度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应提高其测量精度,以免发生配套管线碰头和现象;市政道路工程高程控制一般按线路布设成复合水准路线;水准点的布设应有永久性水准点和临时性水准点两种;在路线起、终点和需长期观测的重点工程附近宜设置永久性水准点。因标志明显、牢固、使用方便,高程测量的精度要求不低于三等,并按有关规范规定的观测计算方法进行复测并签证;测量控制要严格按照二级复核程序要求,即施工单位放样、复核无误后,报监理复核,误差值必须控制在允许误差值内,并及时完成测点任务后加以测量保护、监理检查、记录并复核签收。

2.3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质量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必须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出厂检(试)验报告及复试报告,并注明使用工程项目名称、规格、数量、进场日期、经办签名及原件存放点。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在使用前必须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试验机构进行复试,复试结果合格方可使用。递交材料凡复试不合格,应按原标准规定的要求再次进行复试,再次复试的结果合格,方可认为该批材料合格。两次报告必须同时归人施工技术文件。

2.4加强质量监督检测检查工作

(1)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测实行监督检测制度,对涉及市政道路工程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关键部位的实体质量或材料进行监督检测,并将检测记录列人工程质量管理资料。承接市政道路工程监督检测任务的检测单位,除满足相关检测机构的要求外,应守法经营、管理规范、社会信誉好。监督检测的比例可根据工程类别及部位的重要性和现场施工质量及检测情况确定,一般不超过有关技术标准规定取样数量的30%。

(2)加强对工地试验室的重视程度。工地试验室在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企业自检的一个重要部门。施工单位要加强工地试验室重视程度。试验室一定要按标准建设,完善试验室的房屋建设,配备齐全的试验仪器,满足市政道路建设的需要。要提高试验人员的素质,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认真精神。试验要及时,数据要准确、可靠,一切应以数据说话。在试验室的各项试验中,最大干密度标准试验和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以及沥青混合料级配试验处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项目开工之前这些试验就都要做好,其试验结果将用于指导施工,是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3)加强对质量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检查,包括作业者的自检、互检和专职管理者专检。各类检查均包含两大方面:一是检查是否严格执行质量计划和行动方案,实际情况是否发生了变化以及不执行的原因。二是检查质量计划执行的结果,即产出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对此进行确认和评价。对质量检查所发现的质量问题或质量不合格,应及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必要措施,及时纠正,保证施工项目质量,形成过程的受控状态。

3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是工程质量评定和工程验收,是对施工产品的质量控制,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审核竣工资料、质量检验报告及有关技术性文件并编目、建档,评价工程项目质量状况及水平。施工单位必须组织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施工质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符合发包方的设计文件及施工合同要求,提交工程竣工报告。每一个项目完工后,质量管理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是要进行考核与奖惩。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完工后,施工单位要进行自检,进行竣工审计,以目标责任合同中确定的各项指标为据,客观的进行审计评价。质量检验人员要求思想好、业务精、素质高,必要时还要进行技术培训。质检过程中,发现不规范行为,应及时提出补救措施和改进意见,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四、结束语

总之,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牵涉到国家和社会方方面面,工程项目质量好,就会使国家增强经济实力,也会给人民带来实惠和利益;质量不好,就会带来大量资源的损失。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是一项繁复艰巨的工作,它贯穿于工程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科学管理,使建设项目科学决策、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以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提高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孙波,常新江.浅谈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J].北方交通,2008(1).

试验室质量控制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公路路基质量控制

一、施工准备阶段

路基施工准备阶段是路基工程施工总体部署、调查作业范围、水文地质及工程量、制定施工方案、编排施工进度计划以及开工前的人员、机械、材料等方面准备的阶段,该阶段准备充分与否是直接关系到路基工程施工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环节。(1)制作标准击实试验和土的强度试验(cbr值),制定施工方法。(2)土质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根据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分类、整理,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制定出路基各种不同类型土质、含水量的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法及路基基底处理方案。(3)详细调查工程实际工程量,根据工期要求及工程量划分作业段,编排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工程日进度计划。(4)根据日进度计划,组织人力、机械、材料,制定有力措施,实现日进度计划的落实,使工程施工尽可能地达到最优化。(5)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而要在实际施工中一步步去落实,让它真正发挥作用,要建立层层负责、责任到人、奖罚兑现的制度,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实行全员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6)建立健全工地试验室。工地试验室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是进行工程质量管理、监理、监督和指导施工的重要手段。过去往往凭主观印象、主观经验和行政干预来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现在对于建立健全工地试验室已逐步得到重视,不同性质的试验室,其职能是不尽相同的,不能相互取代,完善的工地实验室体系应该包括自检试验室、监理试验室和监督试验室三级模式。(7)技术交底。在工程施工开始前要把施工部署、整体安排、施工规范、设计要求、合同要求、作业流程和规程、施工要点向施工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全面交底,使全体人员全面了解工程施工的要求和施工重点,也便于施工方案和工期计划的落实。

二、施工过程控制阶段

路基施工阶段是路基施工全面展开、生产出成品的阶段,是按照已制定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进行组织落实阶段,是施工过程中遇见实际问题的阶段,也是对施工计划、施工方案调整、完善的阶段和保证落实工程质量、工期的阶段。

1.填筑路基前。(1)必须疏通路基两侧纵横向排水系统,避免路基受水浸泡。特别是地基土为黄土、粘土等细粒土,在干燥状态下结构比较强,有较强承载能力,一旦受水浸泡,将易形成翻浆或路基沉降,因此做好路基施工前排水畅通尤为重要,工程监理和施工质量自检人员应认真监督。(2)路基填料的选择。为保证路堤的强度和稳定性,需尽可能选择当地稳定性好并具有一定强度的土石作为路基填料。黄土、膨胀土、碾压成型后稳定性差,要限制使用或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特殊地区路基施工要求使用。如果取好土确有困难,必须采用劣质土时,则可掺外加剂,进行土质改良,如掺石灰等,称做高液限高塑限黏土的“砂化”。要点为路基填料要选好,稳定土质认真找,土质不适要改良,强度粒径更重要。(3)路基填筑前还要根据设计进行施工放样,建立半永久性的临时水准点和坐标点并做好记录。路基坡脚放样一定要准确,路基坡角范围内,要求清除杂草、树根、淤泥等,并进行整形碾压,压实度须达到规范要求。旧路加宽、半填半挖段做好宽度不小6m的向内倾斜的台阶。

2.加强对路基施工工艺控制。路基施工完毕后,它的质量到底如何?一方面可以通过试验检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使用来检验。控制路基的施工质量,首先应从控制路基的施工工艺着手,它是生产高质量路基的关键。

3.路基压实。当前路基施工,遍及采用了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效果有了显着的改造。敷衍前进路基土的压实度起了很好的作用。范例划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150cm部门的上路堤其压实度必须≥95%,对别的等级公路当铺筑高级路面时,其压实度亦应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尺度采用。别的,还增长了对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93%的划定。如在西部某国道骨干线二级专用公路施工中,路面筹划尺度为高级路面,因而从路基开始,全部的查验尺度均采用一级公路验收尺度。

4.路基施工中,按照设计要求首先做好排水工程以及施工场地附近的临时排水设施,以保持路基能经常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状态。路基顶面做成2%~4%横坡,以便于表面水及时排出。

三、公路路基防护

路基的填筑改变了地层的天然平衡状态,以及路基暴露在空间,不断受各种错综复杂的自然因素侵蚀,因此需要进行各种类型的防护。

1.路基养护工作有以下基本要求:(1)路基各部分经常保持完整,各部分尺寸保持规定的标准要求,不损坏变形,经常处于完好状态。(2)路肩要横坡适度、边缘顺直,与路面衔接平顺;表面坚实平整、清洁、无高草;保持无车辙、坑洞、隆起、沉陷及缺口。(3)边坡坡度符合规定要求;边坡平顺、稳定、坚固;无冲沟、无坍塌。(4)排水系统纵坡适度、排水畅通;排水设施无杂物、无淤塞浮物;进出口良好,边沟内不积水。(5)防护构造物:路缘石、挡土墙等构造物保持完整无损;护坡及防雪、防砂设施等砌体伸缩缝填料良好;泄水孔无堵塞。(6)路基病害:一般病害地段应及时治理并尽快修复;对翻浆塌方、滑坡、泥石流、沉陷、水毁等预防、治理和抢修,尽量缩短阻车时间。

试验室质量控制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abstract:Combinedwiththeauthor’spracticalworkexperience,thispaperanalyzesthequalitycontrolkeypointsoftheroadconstructionprojects,foryourreference.

Keywords:roadengineering;construction;qualitycontrol

中图分类号:U41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道路工程项目建设牵涉到国家和社会方方面面,工程项目质量好,就会实现相应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也会给人民带来实惠和利益;质量不好,就会带来资源的浪费。道路工程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是一项繁复艰巨的工作,它贯穿于工程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科学管理,使建设项目科学决策、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以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提高道路工程项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质量控制的概念

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工程的质量控制就是为了保证达到工程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应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实施GB/t19000族标准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工作方法,不断改进的过程控制。通过行动方案和资源配置的计划、实施、检查和监督,进行质量控制,从而实现质量目标的系统过程。

2道路工程的特点及质量控制难点

2.1地下管线复杂。城市道路工程建设实施当中,经常遇到与供热、给水、煤气、电力、电信等管线位置不明的情况,若盲目施工极有可能挖断管线,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同时也对道路工程进度带来负面影响,增加额外的投资费用。

2.2地质条件影响大。城市道路工程中雨水、污水排水工程,往往受施工现场地质条件的影响,如遇现场地下水位高、土质差,就需要采取井点或深井降水措施。待水位降至符合施工条件,才能组织沟槽的开挖;如管道埋设深、土质差,还需要沟槽边坡支护,方能保证正常施工,增加施工质量控制难度。

2.3准备期短,开工急。城市道路工程通常由政府出资建设。出于减少工程建设对城市日常生活的干扰这一目的,施工工期紧,工程只能提前,不准滞后,施工单位往往根据工期,倒排进度计划,难免缺乏科学性。

2.4施工场地狭窄,动迁量大。由于城市道路工程一般是在市内的大街小巷进行施工,旧房拆迁量大,场地狭窄,常常影响施工路段的环境和交通,给市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不便,也增加了对道路工程进行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难度。

3做好道路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的过程管理

道路施工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从开工到竣工,应具备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制定各项施工管理制度,并贯彻执行。根据目标责任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选择适当的施工工艺,组织、管理、协调分部及分项工程施工,强调质量管理“过程方法”的管理原则,识别过程和应用“过程方法”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的工作)。

3.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工程开工前,应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单位应组织有关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深人现场调查,了解掌握现场情况及踏勘施工现场,依据工程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按其管理程序进行审批;按不同的层次分解工程任务,制订一个详细、合适的施工质量控制计划。工程质量控制计划是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从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到单位工程的过程控制,且应体现从资源投入到完成工程施工质量最终检验试验的全过程控制。工程质量控制计划的主要内容有:编制依据、工程概况、质量目标、组织机构、质量控制及管理组织协调系统,必要的质量控制手段、施工过程、服务、检验和试验程序,确定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及作业指导书,与施工阶段相适应的检验、测量、验证要求,更改完善质量计划和程序等。具体地讲,就是在分析与工程有关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分解工程各目标因素,并制定相应措施管理、控制、监督、检查各个目标因素。

3.2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3.2.1认真做好现场技术交底

市政工程涉及范围广,包括道路、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通讯、绿化、路灯等许多方面。因此,为保证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必须加强现场技术交底,使各个环节衔接好。利用图、表和文字形式在工程具体施工前,由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对施工内容、重点部位、操作要点、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及施工重点、要点等进行指导与明确交底,并对施工员的反馈负责指导和处理。在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技术交底具有多层次性、反馈性和可调整性。

3.2.2严格进行测量质量控制

由于道路工程的线型布置特点,平面控制点通常按复合导线布设;道路由于建筑物、构筑物较密集,地下管线复杂加之各种专业管线定位精度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应提高其测量精度,以免发生相邻专业管线水平或垂直安全间距不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的现象;道路工程高程控制一般按线路布设成复合水准路线;水准点的布设应有永久性水准点和临时性水准点两种;在路线起、终点和需长期观测的重点工程附近宜设置永久性水准点。应标志明显、牢固、使用方便,高程测量的精度要求不低于三等,并按有关规范规定的观测计算方法进行复测并签认;测量控制要严格按照二级复核程序要求,即施工单位放样、复核无误后,报监理复核,误差值必须控制在相应验评标准或规范要求的允许误差值内,并在完成测点任务后及时加以测量保护、监理检查、记录并复核签认。

3.2.3严格把好施工材料质量关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必须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出厂检(试)验报告及见证送检报告,并注明使用工程项目名称、规格、数量、进场日期、经办签名及原件存放点。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在使用前必须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试验机构进行见证取样及送检,见证送检结果合格方可使用。递交材料凡见证送检不合格,应按原标准规定的要求再次进行见证送检,再次见证送检的结果合格,方可认为该批材料合格。两次报告必须同时归入施工技术文档。

3.2.4加强质量监督检测检查工作

3.2.4.1对道路工程质量检测实行监督检测制度,对涉及道路工程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关键部位的实体质量或材料进行监督检测,并将检测记录列人工程质量管理资料。承接道路工程监督检测任务的检测单位,除满足相关检测机构的要求外,应守法经营、管理规范、社会信誉好。监督检测的比例可根据工程类别及部位的重要性和现场施工质量及检测情况确定,一般不超过有关技术标准规定取样数量的30%。

3.2.4.2加强对承包方试验室的重视程度。承包方试验室在道路工程质量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企业自检的一个重要部门。施工单位要加强自身试验室重视程度。试验室一定要按标准建设,完善试验室的房屋建设,配备齐全的试验仪器,满足道路建设的需要。要提高试验人员的素质,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认真精神。试验要及时,数据要准确、可靠,一切应以数据说话。在试验室的各项试验中,最大干密度标准试验和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以及沥青混合料级配试验处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项目开工之前这些试验就都要做好,其试验结果将用于指导施工,是影响道路工程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3.2.4.3加强对质量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检查,包括作业者的自检、互检和专职管理者专检。各类检查均包含两大方面:一是检查是否严格执行质量控制计划和实施方案,实际情况是否发生了变化以及不执行的原因。二是检查质量控制计划执行的结果,即产品质量是否达到有关规范或标准的要求,对此进行确认和评价。对检查过程中所发现的质量瑕疵或质量不合格,应及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必要措施,及时纠正,保证施工项目质量,形成过程的受控状态。

3.3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是工程质量评定和工程验收,是对施工产品的质量控制,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审核竣工资料、质量检验报告及有关技术性文件并编目、建档,评价工程项目质量状况及水平。施工单位必须组织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施工质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符合发包方的设计文件及施工合同要求,提交工程竣工报告。

4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各地市政基础工程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道路工程建设的任务也日益增加;建设过程中未能有效杜绝各部位常见的质量通病,为此,如何改进道路施工工艺和提高管理水平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道路工程建设的全部过程中,如何保证道路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在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尽可能避免发生工程质量事故,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质量控制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工程项目控制的中心目标。本文结合自己实际管理经验,对道路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几点探讨。

参考文献:

[1]毛鹤琴.工程建设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孙波,常新江.浅谈道路工程质量控制[J].北方交通,2008,160(1):230-232.

试验室质量控制工作计划篇9

   临床医学检验与疾控中心其他类别的检验工作不同。理化、微生物检验所面对的检验样品为食品、水质、化妆品等产品,所进行的检验为依照国家标准方法进行的产品检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所面对的是矿山、工厂、企业的厂房、机械等,所进行的检验为依靠仪器采集、监测操作现场的职业危害因素。而临床医学检验所面对的检验对象均为人-从业人员、病人及健康人群,所进行的检验为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生化、免疫、细菌、病原等检验,故而,疾控中心对所进行的临床医学检验更应谨慎。

   1.1因过去临床医学检验在疾控中心承担的检验工作中所占份额较小,故而检验人员相对较少。近几年由于卫生事业改革的开展,疾控中心的工作重心转向防病工作,临床检验专业的毕业生慢慢开始进入疾控系统工作,检验、管理水平均有待提高。

   1.2已经在疾控系统进行了很多年的国家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工作,仅包含了中心的微生物、理化检验,按照计划定期参加能力验证考核工作。传染病病原学检验、性病、艾滋病、结核病检验每年参加卫生部的盲样考核,麻疹、风疹病毒免疫学检验每年参加省级的考试、考核工作,其余的临床医学检验现均未纳入认证考核工作。

   1.3国内多数大、中型医院检验科均已按iSo15189:2003进行了医学实验室认可,而基层疾控中心临床医学检验基本上未以iSo15189:2003标准为基础,实施规范化管理。

   1.4由于基层疾控中心的临床医学检验不像医院那样,检验项目全而广,仅进行与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工作相关的医学检验。成本核算、检验项目的局限性等使得大多数疾控中心未如医院般大量购置现代化的全自动血液分析、生化分析、血气分析、免疫分析等大型仪器设备,仅有卫生部配发专用仪器、半自动老式仪器,或借助试剂盒进行手工检测,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1.5质量管理未全面规范开展,参加卫生部、上级主管部门考核项目时能按考核要求进行质控,而未参加考核的检验项目基本上仅按成品试剂盒要求进行盒内阴、阳性对照试验,无外部质控对照,无相应的质量控制规范文件、方法等。

   1.6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未在疾控中心的临床医学实验室得到全面贯彻,从事临检的检验人员疏于培训,生物安全意识淡漠。

   2基层疾控中心临床检验管理模式探索

   现今的医疗环境要求实验室的工作应具有有效性、准确性、时效性、经济型和安全性,而实验室的检验项目、检验技术、分析仪器、实验人员等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这就对实验室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1建立临床医学检验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实验室管理文件,定期审核和修订以保证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转和不断完善[2]。

   2.1.1依据iSo15189:2003《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国际标准[3],对临床医学检验实验室进行科学的质量管理,完善临床医学检验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积极准备参加iSo15189实验室认可。

   2.1.2结合基层疾控中心的工作实际,尽可能的将iSo15189实验室认可纳入现在疾控系统广泛开展的国家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之中,以节约有限的人力、物力,减少浪费。

   2.2积极参加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同时完善实验室室内质控,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对实验室从分析前、分析中到分析后的全面质量控制[2]。

   2.2.1在疾控中心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主要工作内容为定性试验,工作方式以手工为主,结果的判定有时依靠检验人员肉眼主观判断(颜色变化),容易出现错误的结果。如何避免、评估实验过程中的可变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比较结果表现和具体设定的目标之间的差距,在检测结果不可接受时采取行动,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和可重复性,是质量控制的主要目标[4]。

   2.2.2卫生部国家临检中心及省级临检中心每年均举办临床医学检验实验室检验项目的室间质评活动,各大、中、小型医院、血液中心的实验室要求必须参加活动,而对疾控系统的临检实验室一直未做硬性要求,仅为自愿参加。基层疾控中心的临检实验室应自觉参加室间质评活动,提高自己的检验检测能力。

   2.3在人体健康的评估中,临床实验室是不可缺少的部门。如高血脂、高血糖、HBsag携带者等往往可早期发现[2]。

   2.4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特别是一些传染病流行时的诊断工作也离不开临床实验室的检验。2003年SaRS暴发流行时的诊治工作就是很好的例子[2]。

   2.4.1基层疾控中心的临检实验室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流感、手足口病、麻疹、风疹、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现在依然是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危险因素,因而临检实验室工作在疾控系统应得到充分关注。

   2.4.2人群计划免疫疫苗接种后对传染病的防治情况如何,接种效果评价是近年来亟待开展的一项工作,疾控中心的临检实验室应尽快开展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滴度检测工作。

试验室质量控制工作计划篇10

关键词:公路检测;试验检测;试验样品;设备

abstract:thetestforimprovingprojectquality,speeduptheconstructionschedule,costreduction,developmentofnewtechniques,newtechnologyhasplayedaveryimportantrole.intheprocessofdetection,needtovarioustargetsundertesttheparametersofthedetailedinspection,usingscientificmeansandtestmethodstotestthehighwayengineering,testingifwedonotpayattentiontosomeproblemsinengineering,andcancausedataerror,thispaperintroducessomeproblemsneedtopayattentiontointheroaddetection,hopecanofferreferenceforroaddetectionprocess.

Keywords:roaddetection;test;testsamples;equipment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te834

一、公路工程的试验检测

公路工程的试验检测工作,就是在试验检测的基本理论基础上,通过公路工程的相关学科知识和测试操作技能相结合,并采用专业的测试仪器来进行的全方位和高层次试验的一种新兴工作。试验检测工作不仅是公路工程当中的一项重要的施工技术管理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公路工程在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以及最终的竣工评定验收当中的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试验检测,能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就地取材,降低工程造价。通过试验检测,及时有效的对新技术、新工艺进行检测,鉴别其可行性、适用性、先进性。为推进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起到积极作用。通过试验检测,科学地判别各种原材料及半成品、成品质量是否达标,合理的利用材料,提高工程质量。通过试验检测,合理的控制和评价施工质量。通过试验检测判定一项工程的好坏是一项科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内容

(一)路面开工前必须进行的试验

1.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

含水量、标准击实,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室内抗压回弹模量、稳定土配合比设计,稳定土中水泥或石灰剂量的测定、石灰的化学分析。

2.矿料试验

碎石的压碎值、磨耗值、视密度、磨光值、细长扁平颗粒含量及颗粒组成等各项指标的试验检测。砂的视密度、坚固性、砂当量等指标的试验检测;矿粉的视密度、含水量、粒度范围等指标的试验检测。

3.沥青混合料试验

沥青原材料试验:相对密度、软化点、针入度、粘度、闪点、溶解度,含蜡量及加热损失试验;

沥青混合料试验:密度、空隙率、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残留稳定度,沥青含量、筛分试验,配合比设计标准试验。

(二)路基土石方填筑开工前必须进行的试验

含水量、密度、颗粒分析、液塑限、土的有机质含量、土的强度试验(CBR)、标准击实试验。

(三)路基、路面检测验收

主要包括几何尺寸、压实度、厚度、平整度、弯沉试验、摩擦系数测定。

三、公路检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做好试验检测书面整理工作。

1、做好试验检测计划的编写工作

做好试验检测计划的编写工作应当按以下步骤进行:

1)为使公路满足使用要求,必须在精心设计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现行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认真组织施工,掌握施工组织的精髓,抓住工程的特点,分析关键过程与特殊过程,以此为基础策划试验检测工作。

2)根据内、外质量信息和资料,排列分析找出质量控制的薄弱环节。

3)结合工程施工工艺流程确定检测点、监控点。

4)按照合同有关条款确定试验检测项目、方法、频率、评定标准。

5)绘制试验、检测流程图,编制试验检测计划表、控制人员。

6)明确放行权,不合格项目的控制和试验检测仪器设备的状态。

2、检验中必须认真做好原始记录

检验中必须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原始记录要求完整无缺、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和抄整,根据《检验工作控制程序》、《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的要求如实记录所要求达到的有效精度,根据误差分析理论正确处理检测数据,按有关标准进行取位。原始记录由检测人员和复核人签名。

3、试验检测工作完成后,由检测人员填写检测报告,报告应依据充分、结果准确、结论合理并按规定格式填写,由检测人员和复核人员签名后送技术负责人审批。

(二)试验用样品的状态应符合标准要求

样品要有代表性,抽样采取随机抽取的方法进行。比如:袋装水泥要从该批不少于20袋水泥中任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2kg,那种一次性提取半袋或整袋水泥作为试验样品,不符合标准要求,也是不可取的。

试样的数量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数量过少,试验带来误差增大,故标准对材料试样的数量都有要求。在实际试验工作中,要加强试验数量的控制。标准要求做平行试验的,应等分样品分别试验,如只做一次试验,就拼凑数据出报告,是应严格禁止的。

试样的尺寸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试样的尺寸要满足标准要求。如《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中明确了钢筋样品的尺寸(长度),如样品的长度不符合标准要求,仅仅靠调节试验机上下钳口位置来完成试验,显然是不符合规范要求的。

(三)计量器具以及仪器设备的控制

在试验检测工作中,计量器具以及仪器设备是检测工作最基本的工具,其准确性以及完好程度直接影响着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计量器具质量控制方面,试验室要根据器具的实际性能建立内容完整的技术档案,并定期对相关器具进行检查、更换或撤销,一般计量器具的周检率应该达到100%,并且检测要求要符合JJF103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有关规定;在仪器设备质量控制方面,试验室要注意平时的检查以及定期保养,例如,定期检测水泥搅拌机叶片与锅之间的间隙,一旦发现出现问题,就需要立即停止运行,并通过试验室记性重新检定校准,待合格以后才能继续使用。与此同时,试验室内的设备及环境也需要满足测定的要求,保证试验室内部整洁、干净且无交叉污染。

(四)试验室的温、湿度控制

在试验检测过程中,试验室的温度及湿度也会对一些材料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试验过程中要对材料检测的环境条件有明确的规定,并在试验过程中严格予以遵守。为了加强对试验室的温、湿度控制,试验室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建立一套完善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并尽可能的实现这一系统的自动化。

(五)试验误差的控制

在试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误差问题。因此,试验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通过能力验证、对比试验、重复试验等试验方法来降低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具体需要注意,第一,能力验证是国家试验室认证认可机构进行验证的,只有通过能力验证,才能了解自己在该检测项目中的真实水平,并及时找到自身问题,并及早进行修正;第二,重复性试验需要确保试验室基本条件相同,且试验样品也要趋于相同;第三,对比试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室工作人员,利用相同试验仪器及设备,利用相同样品进行试验,并将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第四,通过重复性试验以及对比试验,如果找到试验误差,则需要及时予以纠正和改进,

(六)重点做好压实检测

在路基施工中,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是两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压实前应测定填土的含水量使之接近最佳含水量。土中含水量过大时,应作翻晒处理;当含水量较小时,应适当洒水补充水分,使含水量适宜。石灰稳定土和水泥稳定土等含有无机结合料的土,成型后本身反应还需要一定量的水,在碾压时更应严格控制含水量。

在工地上,判断土是否接近最佳含水量可采用简易鉴定方法:用手捏土(或灰土等)可成团,较费劲,手掌无水印,土团自50cm处落在地上散成蒜瓣状,自100cm高处落在坚实地面上即松散,出现这些现象即表明土已接近最佳含水量。在实验室中,尽可能参照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做好最佳含水量的验证检测。在压实过程中,为保证压实质量,施工现场自检人员应边施工边检查压实度以便及时调整。当压实干密度远远大于要求值时,表明压实度过度或土质发生了变化;当压实干密度小于要求值时,表明压实度不够。针对这些情况要找出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以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如改变碾压工艺、增加压实机械的重量或重新做标准击实试验等。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下一层。

结束语

试验检测对于提高公路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造价,推动施工技术进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试验检测工作,势在必行,务必引起高度重视。作为公路检测人员,应当充分发挥试验检测的基础性作用,用科学的数据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努力开拓管理思路,提高管理水平,加大管理力度,使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赵月平.浅析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

[2]朱晏云.谈加强试验检测内部管理[J].青海交通科技,2005.

[3]张超,郑南翔,王建设主编.路基路面试验检测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