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文化产业园区创建工作计划十篇文化产业园区创建工作计划十篇

文化产业园区创建工作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1:17:21

文化产业园区创建工作计划篇1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体现出现代企业的整体形象与文化内涵,对社会与行业内部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景观作用与地位卓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防护作用、休憩作用、形象塑造、创新启迪、生态作用等,园区规划建设发展方向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内心诉求。防护作用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园绿地系统的引入,有效的扩展了产业园区的绿化面积,景观建设带给人们舒适空间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应对突发事件、突发灾害的临时避难场所,具有重要的防护功能;休憩作用主要体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能够为工作忙碌的人们提供景观游憩的空间,给予人们心情舒畅的生态空间,同时对外积极开展工业旅游,为产业园区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形象塑造主要体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多、有部分企业入驻,园区的造型与功能代表着企业的外在形象与文化内涵,对企业内部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为企业创造了重要的商机与经济效益的空间。创新启迪作用主要体现在高新产业园区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有效激发产业园区科研生产人员的创新能力,为工作人员营造了较好的创新环境,激发工作人员的创新灵感,促进技术的研发。

2现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景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景观建设规划设计问题

高新技术产业园大多从原工业区转换而来,主要存在功能布局单一、空间结构不合理、开发强度大、绿化设计不合理等问题。理想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应该融合工业、教育、科研、休闲、娱乐、社区、交流等为一体,而现阶段部分高新产业园区规划设计还缺乏部分功能,没有满足人们的内心诉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多建筑较多,而绿化面积与公共景观面积匮乏,容积率相对较少,没有满足建筑的规范要求。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发时间较短,园区内各建筑物建设风格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各个建筑的色调也不尽一致,园区景观设计整体性不强,缺乏一定的人性化考虑。

2.2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景观建设景观环境问题

伴随国内大量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产业园区的流动人口不仅仅局限于园区内部人员,还有大量的外来人员到园区休闲娱乐、工作交流。在现代产业园区人群构成的多样化的背景下,产业园区的服务工作却还局限于服务园区内部人员,造成资源严重紧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景观功能一直是社会人们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国内高新产业园区的建设一直致力于功能多层次化,复合化,但在实际建设中因为经济问题、环境问题等造成景观建设功能仍然不尽人意,园区内部功能还未能齐全,不能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创新是产业园区建设的核心,优美、独特的景观环境建设是激发人们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园景观规划建设在独特设计上还有一定的欠缺,景观设计技术与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没有完全对接,景观设计技术相对滞后,导致景观环境不能满足人们对景观环境的精神需求。

3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3.1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不同于传统的工业园设计,强调现代高新产业园区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功能复合化,重视整体性。营建多功能,复合化的产业园区是原始工业园区建设的进步与创新。复合化、多功能的景观设计格局能够有效增加高新产业园区的知名度,提升室外空间的吸引力,有效解决高新产业园区活力不足的关键问题。第二,增加各环境因素的联系性与可达性。联系性与可达性的提升是决定高新产业园区空间秩序的重要手段,是重塑园区活力的必要条件。实践工作中通过联系性来建立园区空间秩序的综合结构,可达性是衡量景观环境共鸣性的重要标准。第三,激发创新,提升可辨识度。创新性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的灵魂,专业的园区景观规划设计超越了传统工业园区设计的自由度,同时能够很好的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实现了高新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规划设计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景观设计的可辨识度,从需求者自身的情感去体验,设计环境形象应便于需求者进行很好的记忆与辨识。

3.2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景观设计的防灾减灾特性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中,园区公园与绿地系统是防灾减灾体系的核心。绿地系统在灾害发生的非常时期是城市重要的避难空间,是高新产业园区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美化净化空气、城市环境、平衡城市生态系统,其减灾作用也是其他类型的城市空间所无法替代的,在防震、防火、防洪、减轻灾害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实践证明,在自然灾害发生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景观的较大面积的绿化场所均担负了救灾防灾、救援物资保管与发放、医疗急救基地等重要责任;规模较小的绿地也为附近居民提供了临时避难空间,供人民在特殊情况下应对自然灾害使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防灾公园的建设是城市整体规划与防灾规划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其是灾害发生后产业园区内部及相邻社区居民重要的避难场所。

3.3高新产业园区景观设计的整体性与人文关怀

科学、系统、合理的景观设计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景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能够有力的宣传园区自身固有的相关特色,是对高新产业园区自身的一个重要宣传,能够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重要标志与象征,代表着整个高新产业园区风格特色与内部企业的文化内涵,故高新技术产业园景观设计的整体性与创新性是产业园区设计的重中之重。高新产业园区规划设计不仅需要高度的整体性,还要求“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出当下社会的人文主义关怀精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景观整体性的规划建设与人文关怀主义精神的引入,为园区内部人员以及外界人员提供了一个多功能、多层次、舒适度较高、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建设的必然趋势。

4总结与建议

文化产业园区创建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规划创意性

引言: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农业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快,现代农场园区成为农业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受到了国家的大力倡导与扶持。现代农场园区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在规划、建设等方面存在着问题,这就需要研究人员根据现实发展的需要,对农场园区的规划做出适当调整。现代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规划的创意性在于既强调了农业生产的功能,也实现了对农场园区欣赏价值的开发。在保证农场园区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休闲旅游的作用,符合了现代农场园区创意性建设的需要。

一、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建设的总体概况

(一)产业带动,多元投入

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的建设,以产业为核心,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鼓励农户、家庭农场经营者等积极参与到农场园区的建设当中,以促成农业生产者集体利益的实现。农场园区通过产业化的带动,采用多元化的投资形式,以建设成为灵活、多元化并且充满活力的农场园区。

(二)立足优势,突出特色

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的建设,需要立足于现有农场园区的产业优势和农业特色,以果树盆景的种植为主,通过开发农场园区的旅游价值延伸农场园区的产业链,大力发展农场园区的现代化建设,以形成多元化的农业发展模式。

(三)科技创新,持续发展

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的建设,需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的有机结合。在建设农场园区的过程中,要做到高效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促进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采取科学的农业发展规划,以实现农场园区的合理构建,满足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

二、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规划的创意性

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规划的创意性,在于充分发挥了农场园区的空间利用价值和功能效益,实现了农场园区内部空间的有效使用。创意农场园区的规划空间需要依据农场园区所处的实际环境而定,以发挥农场园区的最大价值。创意性空间的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体现空间布局多样化的同时,重在实现农场园区利用价值的多样化。实现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的创意性规划,在一定条件下,需要保证农场园区规划的合理性,与此同时,也要重视各个农场园区的个性化发展。创意性的空间规划要真正做到为创意产业服务,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的创意性规划,为人们提供创意性的服务,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使用需求。

(一)自由性。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规划的创意性,给予了农场园区设计者最大程度的自由,充分发挥了设计者的主观能动性。农场园区的空间设置以灵活多变的面貌出现,设计师在规划空间的过程中,尊重使用者的个体差异,促进了农场园区的个性化发展,赋予了农场园区新的功能和意义。在农场园区的外观设计方面,要对农场园区的规划进行宏观上的把控,明确设计的具体实施步骤,以提高农场园区的建设效率。充分满足农场园区设计者的个性化需要,为农场园区的规划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可能,利用设计者的专业知识以设计出具有创意性的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

(二)艺术性。艺术性是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创意性规划的重要特性。各个阶层的工作者,具有不同的文化审美需求。农场园区的创意性规划充分利用艺术的创造性,为农场园区赋予了欣赏价值。农场园区规划的创意性体现依赖于农场园区设计者的想象和创意。利用的美学和艺术的表现力为创意性的农场园区建设提供了又一发展途径。

(三)地域性。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的创意性规划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各个农场园区所处的地域不同,拥有各自不用的特色文化。通过建设创意性的农场园区展示了各地不同的创意文化和地域精神,提升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水平,满足了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创意性规划的地域性,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

(四)动态性。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创意性规划的动态性,即农场园区在空间使用的过程中根据使用需求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农场园区容纳了多种因素,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不同的农场园区,依据使用需求的变化加以调整,实现了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的创意性规划。农场园区在开展创意产品展示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r场园区的空间设计,以满足农场园区创意性规划的动态性发展需要。

(五)复合性。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创意性规划的复合性,即农场园区的空间具有多种使用功能。创意性地农场园区的空间并非只为了实现某一目的,它能够在同一时段内为多元化的创意活动提供服务,具有比单一功能空间更为多样化的发展方式。

(六)生态性。生态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性既需要人们树立环保意识,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也需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性的创意性农业园区尽量避免了人与自然的脱节,减轻了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了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规划的创意性发展。

结束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场园区的创意性规划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发展的需要,实现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的创意性规划,促进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今,我国在农场园区创意性的规划和建设上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就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以促进农场园区规划的进一步完善,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梁日凡.广西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研究――以龙北农场特早熟温州蜜柑产业示范区为例[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6:14-19.

[2]黑山县千里马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黑山县宏宝果木专业合作社黑山县松山果树盆景种植专业合作社[J].北方果树,2015,06:59.

文化产业园区创建工作计划篇3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由“一区十园”扩展到“一区十六园”之后,面积将从目前的232平方公里扩至近500平方公里,更多新成员纳入到中关村的大家庭当中。

该如何形成一区多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既是中关村未来发展的重点命题,也是各分园需要努力寻求突破的方向。

中关村石景山园作为“一区十六园”中的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园,也将在中关村确定的新一轮发展蓝图中,迎来自己的发展机遇。

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

中关村扩区后,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和石景山路沿线及附近产业功能区被纳入中关村示范区规划范围,以扩区为契机,石景山园将全力打造以科技文化融合发展为特色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特色区。

中关村石景山园管委会负责人介绍说,扩区之前,该园区原有面积虽然只有3.45平方公里,却担负着石景山产业转型的龙头引擎重任,也成为中关村各分园中增长最快的园区。每年新引进文化创意和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0家,其中,新增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企业达到724家,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计达2075家。2012年园区实现收入超过909亿元,税收27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

石景山园自2006年加入中关村园区后,经济总量快速提升。数据显示,石景山园占全区经济比重已从加入中关村时的不足5%增长到目前超过20%。经济总量排名在中关村“一区十园”中已由刚加入时的倒数第二位上升到第六位,占中关村经济比重由加入时的不足1%增长到目前突破3%,超过在中关村占地面积1.5%比重的一倍。

与此同时,园区规模企业群不断扩大,15家企业入选中关村“十百千工程”,96家企业被评为中关村“瞪羚企业”。2012年全年收入过亿元以上企业75家,过千万企业270家。园区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2家。20余家企业产品和技术应用于奥运工程、国庆60周年和“神舟”系列国家重大工程中。形成了以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科技型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石景山园已逐步形成鲜明的产业发展特色。园区相继获得“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部级品牌,2012年被等五部委联合认定为“部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标准委批复同意石景山区建设“部级文化创意产业服务标准化试点基地”。带动全区文化创意产业2012年实现收入240亿元,税收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占全区经济比重超过12%,已经形成了网络游戏、影视动漫、数字媒体互为支撑的数字娱乐产业发展格局,“中国数字娱乐第一区”品牌形象基本确立。“设计之都”核心区先导基地启动建设,“北京设计产业示范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等一批项目在市级以上立项。

对于石景山园加入中关村园区后的快速发展,石景山园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一是特色园区的建设发展,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有力领导,得益于中关村管委会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区各部门的合力推动,“举全区之力”是石景山园发展之本。二是事实证明,在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中找准定位,坚持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是正确的选择。特色园区的发展为石景山区树立了品牌,赢得了支持,对地区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因此,“走特色之路”是园区发展之魂。三是园区充分发挥三位一体机制优势,充分利用国家和北京市各项政策,认真落实全区战略决策部署,实现了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重创新实干”是园区发展之源。四是“聚高端人才”是园区发展之根。石景山区近几年引入并成长起来的2万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已经成为园区特色产业壮大的强大支柱。

“石景山服务”聚企业“人气”

在“石景山服务”的大品牌下,石景山园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吸引了国内众多知名企业入驻。国内一线网游过半集聚,搜狐畅游、完美时空、蓝港在线、炫耀天下、千橡网景、暴风网际等数字娱乐知名企业纷纷落户。

目前,以搜狐畅游、趣游科技为代表的网络游戏龙头企业,以华录百纳、中国动漫集团为代表的影视动漫龙头企业,以暴风科技、蓝港在线等为代表的数字媒体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石景山区以网络游戏、影视动漫、数字媒体互为支撑的数字娱乐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软件著作权及版权登记500余项,每年制作原创动画7000分钟。网游《天龙八部》,影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永不磨灭的番号》,3D高清动画《三国演义》等优秀作品相继上市,并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动画电影《麋鹿王》、《劳拉的星星在中国》等获得国际国内大奖。石景山区企业制作和参与制作的电影《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辛亥革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解放海南岛》等5件作品荣获“五个一工程”奖。3D电影《法海寺》等13件作品获“首届民族原创动漫形象大赛”相关奖项。2012年,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核心区石景山园被认定为首批部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北京中关村部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中国数字娱乐第一区”品牌形象基本确立。

北京搜狐畅游公司作为搜狐公司子公司,集游戏研发、运营、维护、销售及推广于一体,是中国知名数字娱乐产品及服务提供商,依托中国互联网第一品牌搜狐的强大影响力及技术实力,正逐步建立独具搜狐特色的网络游戏研发运营模式,已迅速成长为中国网络游戏行业龙头企业。

完美时空是中国领先的网络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之一,公司倾力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质量网游作品。《完美世界》、《武林外传》、《诛仙》、《赤壁》等精品游戏脍炙人口。

蓝港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专业从事网络游戏研发与运营的新一代互动娱乐企业。公司曾先后获得iDG、北极光和nea等多家国际著名风险资本的联合投资,荣获“2012年度最佳手机游戏厂商”等多项业界大奖。

千橡互动是集娱乐互动门户、多媒体内容传输、移动增值业务等多元化业务为一身的综合性互联网集团公司。拥有包括猫扑网()、校内网()等一批国内领先的在线互动娱乐资产。

华录文化是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龙头,其出品《汉武大帝》、《旗舰》、《双面胶》等优秀剧目收到社会大众广泛喜爱。

发展至今,石景山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涵盖了网络游戏、动漫画、手机游戏、3G新业务、数字音乐、数字出版、新媒体影视等多个相关领域,产业聚集效应逐渐形成。

高科技产业方面,涌现出一批明星企业,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个。2009年落户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后,东土科技首创中国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高度自主创新能力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生产制造企业,是国内工业以太网交换机领域内第一民族工业品牌。目前产品已广泛应用到电力、煤炭、石油石化、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地铁、桥梁等能源、交通、工业自动化等工业领域全行业,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百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中关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首批试点企业。东土公司主导制定了中国第一个工业自动化国际标准-epa标准(ieC61158)。公司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北京奥运会31家主场馆电力控制系统、北京奥运配套工程电力配网改造项目、奥运数字大厦控制系统、时速350公里京津高速铁路信号控制系统、青藏铁路全线综合监控系统、杭州湾大桥监控通信系统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打破了外国企业在这一领域的长期垄断局面。2012年1-9月公司营业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35%,净利润同比增长40%。

企业的发展壮大与园区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密不可分。中关村扩区后,石景山区在全市各区县中率先出台贯彻落实中关村“1+6”先行先试政策的办法,启动“石景山创新平台”建设,以园区为龙头,促进产业服务资源的跨层级整合和多部门联动。

同时不断完善企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特色产业+知识产权+人才发展+创新激励”四位一体的园区发展政策体系。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实施“金种子计划”、“明星计划”和“小巨人计划”,举办“园区讲堂”,推进“金桥工程”,组建产业联盟,培育创新型企业迅速成长。与工商、两税、金融、司法和民政等相关部门共建企业入园绿色通道与联合司法保障机制。

游艺春秋是一家以网络游戏研发及运营为主体业务的文化创意企业,由于其运营的一款产品受到外挂侵权影响,公司合法权益严重受损。2012年,在区公安分局及园区(知识产权局)等多方共同努力下,历经五个月的侦查取证,最终成功将涉案金额高达近千万元的“贵族”外挂犯罪团伙抓捕,使企业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前不久,游艺春秋公司特向石景山区政府赠送锦旗,感谢园区在企业维权服务方面的大力支持。

与此同时,石景山园还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推进常青藤高端人才集聚区建设,目前引入、入选中央“”、北京市“海聚工程”、中关村“高聚工程”人才达到19人。园区6家企业获得批准设立“博士后(青年英才)创新实践基地工作站”。华海基业孵化器在美国硅谷置业建立海外科技园取得突出成效。

在建立政策环境方面,石景山还发挥国家和地区政策叠加优势。除中关村科技园区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优惠政策外,2010年出台了《促进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产业集聚和企业发展办法》,设立“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发展专项资金”,每年5亿元,采取奖励、匹配、补助、贴息等方式,支持企业发展、项目的启动与实施。对区财政年贡献额在1000万元(含)以上的,三年内每年按其对区财政贡献额的50%提供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资金支持。

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对于文化创意企业的房租补贴、项目资金、贷款贴息等支持力度。而且就企业自主创新、品牌发展、高级人才入驻配套等问题专门制定了相关政策,建起了园区人才公寓,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等称号的总部企业,给予奖励。同时,石景山区还定期《石景山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对区级集聚区和项目进行评估认证,对产业发展动态进行监测。出台的《石景山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试行办法》,在5亿元专项资金中安排项目资金,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或项目,给予项目最高额度不超过200万元的补贴资金。对文化创意企业所获贷款项目年已付利息,给予50%的贴息补助。对获得部级奖项或称号的文化创意企业或项目给予一次性10到20万元奖励,对获得市级奖项和称号的文化创意企业或项目给予一次性5万~10万元奖励。

打造“设计之都核心区”

着力打造“中国数字娱乐第一区”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特色区”已经成为石景山“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CRD建设行动的核心。

石景山区将以中关村石景山园为重点,发挥其龙头引擎和辐射带动功能,编制《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特色区发展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基地,集中优势资源,合力打造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特色区。

园区空间调整遵循石景山区的空间发展布局,面积增至16.997平方公里,将形成文化创意产业研发、生产、交易、展示、培训的产业链条,打造以网络游戏、影视动漫、数字媒体及信息安全、工业设计、智能信息服务、科技金融等文化创意和高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特色示范区,全面推动首都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

借势中关村扩区,石景山园将紧抓示范区空间规模和布局调整机遇,以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先行先试为动力,以科技和文化融合发展为特色,招大引强,促进大企业落户和大项目落地,大力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产业。2013年,石景山园计划新增注册资金过千万元的企业200家,并争取2—3家企业上市。园区全年实现收入和税收预计将分别突破1000亿元和25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带动全区文化创意产业收入突破280亿元,同比增长20%。

2013年,石景山园将全速加快开发建设,打造京西地标式高端产业功能区。北区将建设创意产业核心区,北i区今年将启动二级开发,力争大部分地块开工建设,总建筑规模增至56.3万平方米。北Ⅱ区将加速实施产业“腾笼换鸟”工程,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新媒体基地今年将投入使用,60亩创新创意产业发展中心已开工。南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新能源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为特色,力争今年启动建设,打造“国际创e园”。

同时,今年,石景山服务大楼将投入使用,还将积极推动石景山服务促进中心成立,它将承担“石景山服务”行动计划实施、跟踪、评价等具体工作,发挥服务枢纽职能,打造“石景山服务”品牌。还将设立中关村文化创意产业高端人才创业基地和雏鹰人才创业基地,吸引培育高端领军人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石景山园将此次新纳入中关村示范区的新首钢高端产业功能区定位为设计产业示范基地。园区负责人表示,面对北京市大力发展设计产业、实施“首都设计产业提升计划”赋予石景山新首钢高端产业功能区“设计之都核心区”的形势和机遇,石景山区将建设“北京设计产业示范基地”,打造“设计之都”核心区。目前,“北京设计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已作为重点工作任务列入区政府折子工程。

记者了解到,以阜石路沿线、中关村石景山园和首钢主厂区为载体,该区计划分两期建设北京设计产业示范基地,一期先导区整合载体与配套资源近20万平米,二期以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为核心,通过现有厂房改造升级和新建相结合,形成100万平米以上设计产业发展空间,重点发展动漫游戏设计、工业工程设计、建筑规划设计、时尚平面设计等产业,整合凝聚高端设计产业资源。

借助“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特色区”建设契机,石景山区充分利用政策叠加优势,目前已出台《石景山区促进设计产业发展暂行办法》,设立设计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政策引导扶持,吸引企业集聚共享,促进设计产业发展壮大。

“十二五”末,预计“北京设计产业示范基地”将集聚设计企业超过1000家,吸引设计与创意人才超过1万人,设计产业收入突破400亿元,形成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产业集聚区。

文化产业园区创建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科技创新园;规划设计;项目概述;规划原则;规划布局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地位不断攀升。现阶段我国逐渐形成东部率先发展,中部迅速崛起,西部竞相开发的格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时代所趋,云南空港国际科技创新园项目的规划布局与建设必将促进经济区资源的优化配置,掀起高新技术革命,带动经济的发展。

一、云南空港国际科技创新园建设意义和紧迫性

1、云南空港国际科技创新园的建设意义

建设科技创新园区有利于工业集群式布局,依托云南省的人才储备和科研力量,综合考虑资源分布、产业基础和主体功能区类型,优化工业发展布局,把科技创新园区作为工业集聚发展的主要载体,把园区经济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根据云南省工业化战略布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和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完成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完美结合,促进云南省经济的迅速发展,进而带动整个西南片区的发展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

2、云南空港国际科技创新园建设的紧迫性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立足科技创新园区,以第一产业为依托,第二产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经济增长点,是云南省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强烈愿望。

云南省不仅是西南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连接东、中、西三部经济的纽带,具有极强的经济、政治战略价值。云南省作为西部多民族聚集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民族安定和团结、国家的稳定,更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奋斗目标。

二、项目概述

1、区位分析

项目位于昆明市向东北、东南方向拓展新区的发展轴线上,紧邻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处于滇中产业聚集区“大板桥-嵩明组团”之中,是建设云南省中部产业发展带的桥头堡。该项目利用空港交通优势疏解了主城发展压力,是滇中产业聚集区发展的战略引擎。

2、项目基地概况

基地内部有良好的山体背景,山体景观良好,地块植被丰富,但水资源较为缺乏。基地内部交通可达性较差,现状道路为土路,基地西南角有现状村落。项目规划净用地面积45.51公顷,计容建筑面积为59.28万m?,不计容建筑面积为12.81万m?,容积率为1.3。

3、规划背景

项目建设由省科技厅牵头,昆明市政府和省级相关部门协助推进,项目被列入省政府20项重大建设项目予以重点督查督办,同时还被列为2010年、2013年全省“三个一百”重点建设项目和2013年“全省产业督导年”督查项目。

4、产业定位

本项目规划定位为创新企业孵化基地、创新总部基地、创新人才培育基地、科技生态创智园、市场科研金融结合基地。项目重点发展生物、高端装备制造及新材料大三产业。构建以科技创新研发孵化平台、科技总部办公基地、科技服务及公共配套服务组成的三大功能板块。旨在为技术创新活动构建一条“企业孵化器――公共研发平台――金融投资体系――科技成果形成产品――产权交易――市场中介――法律服务――物流平台”的完整创新链条。

三、总体构思和规划结构

1、总体构思

本规划方案在以上理论及原则指导下以基地与山体、绿地、自然的关系为切入点,以0.5平方公里的步行可达为规模尺度,将公共空间及功能组团楔入各个组团内部,以形成高密度、混合功能、紧凑发展以步行为主的慢行交通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园区氛围。

2、规划结构

打造“一心、一带、多组团、绿网渗透”为规划结构――园区打造五条多彩花带,并依托云南良好的气候、资源优势,将整个园区融入在多彩花带、生态绿地和景观水系之中。

四、规划原则及规划布局

1、规划原则

本项目以绿色新田园城市理论为依据,采用基本组团模式与社会城市模型打造健康的、活力的、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科技园区。同时,本项目体现人文主义的规划原则,从人文主义价值、原则、特征、营造理念来展开规划设计。

2、规划策略

(1)打造创新平台、密集创智的创新链。打造创新园科技创新研发孵化平台、科技总部办公基地、科技服务及公共配套服务三大功能区,为企业、人才机构创智提供全面平台。

(2)打造景观优先、形态完整的鲜花人文小镇。整合昆明当地气候、景观、历史人文等资源特色,以鲜花为主题,打造立体花带景观和配套商业老街,通过中央绿核、鲜花小镇、植物王国、古街巷追忆营造极具当地特色与吸引力的创智园。

(3)打造组团空间、复合渗透的生态立体空间。园区提供了“最佳可持续实践”的展示平台,将低碳、绿色基础系统等设施对住户和访客开放。通过生态立体的多重空间,塑造丰富的灰空间体,与变换丰富的景观花带、形式多样的建筑体系相结合构建一个丰富的内外部交流空间。

(4)打造尊重自然、多重台地的坡地建筑、景观体系。尊重自然、因地制宜,提倡零土方开发。通过对现状坡地的认知与解读,塑造多重台地。建筑依山就势,采用退台式建筑设计化解山地高差,与花带景观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坡地建筑、景观体系。

(5)打造多元复合、设施完善的多功能小镇。优化用地布局,满足创新园生物、新材料、装备制造三大产业的功能需,完善产业居住、配套商业服务设施配套等功能,打造以产业研发孵化为主导,服务、生产、居住、游憩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小镇。

(6)打造复合慢行、节能低碳的绿色交通体系。组织交通微循环,完善慢行系统,建立人车分流,园区内采用智能、清洁能源型交通组织园内交通方式。规划慢行步行道、慢跑道、自行车道、登山道等多种绿色交通方式共存的慢行交通体系。

3、道路交通规划

(1)交通组织。组织园区内部交通微循环,打造研发功能区人行连廊与车行流线分离的立体交通模式。货运车辆进入园区后可从北部停车场入口进入地下车库,并在地下车库内形成交通环线,货运功能可覆盖产业研发组团的大部分区域,设置地下车库货运专用出入口。

(2)慢行系统分析。规划以花带景观步道为主线、以广场为主要节点、结合园区道路人行道和宅前小路铺装,整体构建园区的慢行网络体系,同时在地块西北角的产业研发组团打造二层步行连廊。

4、竖向设计

基地紧在机场航空限高范围内,地块所在区域航空限高绝对高程2142.30米。山坡地保护性利用主要受到地形、坡度、坡向的制约,设计中考虑顺应山地的地形特征,确定合适的土地平整方案,对场地进行梯级台地处理,以最大限度的逐级平地化用地,进而达到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融合。

五、结束语

本规划以打造健康的、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创新科技园区为出发点,以体现人文主义特征作为落脚点,结合昆明当地资源禀赋,逐一将规划策略进行落实,将创新园打造成为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科技创新中心及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乐土!

参考文献

文化产业园区创建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工业园区;规划设计;产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F2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作为全国经济相对落后,地方经济欠发达地区,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目标。试图通过构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平台,抢抓发展机遇,增创发展优势。然而,很多地方在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上走了弯路,付出了沉重代价,主要是布局不合理、特色优势不明、规划建设随意变更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经过调查和分析,针对经济开发区在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优势以及在规划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的定位

1.工业园区的规划

首先要详尽地收集分析各种基础资料,同时要注意到由于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周期性较长,生产的产品易受市场经济的调节,因而规划设计之前,必须进行周密的市场需求分析,研究当地的产业配置状况以及相关的劳动力来源,以决定投入园区的产业形态。具体考虑如下:以产业的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并贯彻近期集中、远期、由近及远的建设方针,既要便于投资开发商短期内即有开发建设的可能,又要有利于分阶段地成片开发建设,进行弹性规划,加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应变能力,实行宏观控制灵活掌握,使总体规划适应于工业园区连续滚动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讲,工业园区的发展过程中宏观上需要预测其10年、2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后的开发内容、开发强度与环境质量往往是十分困难的,如果轻率地提出一个终极的发展模式,其结果只能是几年后规划方案的大调整,结合工业企业的性质(园区内工业大多为合资、合作、独资的来料深加工企业),合理配置用地规模,确定街坊式的土地划分,赋予土地批租一定的灵活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技为先导,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统筹兼顾,综合布置,为所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既使工业园区与当地区域相互联系,有机协调,又应自成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相对独立的工作、生活、生产、娱乐区域,促成区域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同步发展,利用地块的级差价值,合理有益地进行功能分区,保持工业园区内道路结构和运输系统与功能分区的协调,重点研究物流与交通的规划布置,合理配置用地平衡,节约用地,保留自然景观,进行系统的设计和空间意向规划,力求突出工业园区的特色以利招商引资。

2.工业园区的人口规模

预测工业园区用地规模大小不一,性质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小区和居住组团,其人口规模的预测很难把握,亦难以用劳动平衡法来估算人口规模,而这种恰恰是后续配置用地平衡、编制营运纲要的关键,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一般采用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来预测人口规模,经过实践运营与相关的用地平衡,其结果基本能满足要求.按照建设部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标准》(GBJ137—90),我国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分为四个等级,即Ⅰ级为60107510m2/人,Ⅱ级为75119010m2/人,Ⅲ级为901110510m2/人,Ⅳ级为10511120m2/人,国标规定经济特区城市及新设城镇采用Ⅲ和Ⅳ级等较高标准,工矿城镇和综合性工业城市则可以采用较低指标,工业园区也属城市人口密集性用地(现阶段大多企业仍维护在劳动力密集型阶段),似可相应套用工矿城镇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即Ⅰ级或Ⅱ级指标,如占地为100hm2的工业城,若我们采用Ⅱ级标准,即人均建设用地为80m2,则预期人口规模为100hm2÷80m2/人=12500人,总之,人口规模往往左右整个工业园区的用地平衡,由于开发项目的模糊性,开发建设的周期性以及生产变动的不可预见性,它的预测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切性,也没有可信的理论依据,所预测的人口规模又很难具有说服力,因此,如何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定量的量化计算,是工业园区规模设计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3.工业园区的用地区划分

3.1用地块划分工业园区产品结构向有着高新科技、高度附加值、高额投资效益的名牌产品发展,所有制形式均系来料深加工的合资企业,它们的占地面积都不会很大,根据国内一些已建成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及科技园区规划建设的经验,作为象贵州这样一个工业发展起步较晚的地区,20-50亩左右的地块比较适合中小型企业的投资规模.我们可以以20-50亩左右的地块作为一个小单元,成方形的200亩左右的地块作为一个大单元,其四周开通运输车道,既保障每一生产企业至少两边面向道路,便于企业生产运输,又能节约道路运输用地,使投资企业在选址上富有较大的灵活性,当企业规模大时,可将2-5个小单元或整个地块合并建设使用。

3.2功能分区与用地平衡,工业园区为一独立的区域,它的功能划分可分为工业生产区、工业生产辅助区、生活区及管理服务中心四个区域,各分区的布局应根据地块的级差价值及自然地况、地貌明确合理地安排,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方便于生产.

一是工业生产区,工业生产区为工业园区主要用地,含厂区道路绿地及各生产企业之间必要的绿化缓冲带,一般要占总用地的70%-80%.为吸引不同类型的厂商投资开发,并结合产品特点,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工业生产区内可分别设立专业性强的自建厂区与通用性的标准厂房,后者主要提供给小型投资者租赁用,以减少初期投资成本负担,促进工业园区近期开发.自建厂房规划以其有效的生产线路为空间规划的重点,配合大规模的开放空间设计,塑造一优良的劳动环境,并较注重厂房本身的形象设计.两者比例应与投资开发公司协商,在设计时还应考虑日后标准厂房转变为自建厂房使用的可行性.

二是工业生产辅助区,包括各工业生产企业的公用工程如园区内变配电站、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及供气站等,必要时还应包括快餐配送中心(即工业园区内职工就餐在规定的用餐时间内统一由快餐配送中心提供)约占工业生产用地的10%。

三是生活区,包括工业园区一般职员的集中宿舍,高级行政主管人员的公寓楼,以及相应的商业配套设施、学校、医院等其用地比例则可由预期规模人口推算。

四是管理服务中心它是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与经营管理的指挥中心及员工文体娱乐的综合场所,为区域内产品展示、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创造便利条件,这一特定功能客观上需要它有着园区内最好的视觉环境,最便利的交通条件,并使外部交通“近而不进”。

4.基础配套功能服务的规划

4.1生态环境

工业园区的生态设计必须体现在规划设计的各个阶段,以所在地区或附近区域的形象特色为基调,树立空间意识,考虑生态绿化和景观绿化相结合,住宅单体设计要注意日照和穿堂风、保温、隔热、遮阳、节能等生态问题,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应从绿化面积大小、绿化树种搭配、住宅日照通风、废水废气处理等方面考虑。我省工业园区目前与很多省的园区相比虽存在不小的差距,但在废水、废气排放与处理问题上应给予充分的重视,要考虑可持续发展,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厂区和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要控制对自然资源的占用,达到生产与生活的自然和谐的完美境界.

4.2视觉环境

视觉环境是指景观设计、整体色彩的协调、构件的空间有序等,必须在视觉环境上满足人们对环境产生舒适的心理感受,厂区内的厂房、办公楼,生活区内的住宅、公建、小品和绿化设施必须进行整体设计,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以追求要简洁为主,创造宁静的气氛,良好的比例及和谐、明快的色彩。

4.3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是指邻里交往、社区活动、安全措施等问题,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在人文环境上,满足邻里交往、儿童教育、安全措施以及住区活动等功能要求,生活区内融合居住文化、教育文化、饮食和娱乐文化,在居住建筑组群、公建、绿化乃至小品建筑方面均要具有文化品位,使人们感受到一种高雅的文化环境的氛围.要从环境的内涵塑造,使居住者能够潜移默化地在心灵深处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从而得以陶冶情操。

二、产业规划定位方面原则和措施

1.要端正建园理念,抓好统筹布局。要搞好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首先必须端正园区规划建设的理念,不能为建园区而建园区,要有全局乃至整个地区一盘棋的思想,将园区规划、产业定位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中谋划,不搞盲目规划,盲目建设,合理进行工业园区的规划布点,对于城市旧区改造、地域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转变都是一个很有利的契机,把过去旧区零星点状的工业布局逐步调整为成片开发的块状安排,并通过城市综合开发集中供热、供气,可以有效地防止重复建设,减少浪费,强化城市环境的保护。在企业地块确定方面,考虑成片配套的功能,同时,将产业形成相应配套的上下游的产业链,可以节约运输成本,达到共赢。

2.实行因势利导,搞好产业规划。针对本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历史形成的产业优势和劳动力优势,然后因势利导,放大自身优势,与其他地方展开错位竞争。

文化产业园区创建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香菇小镇;梯度推进;三地合一

建设特色小镇是2015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新常态下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一项战略举措。众所周知的达沃斯、“资本+技术”的硅谷、被称为对冲基金大本营的美国“格林尼治镇”、汇聚全世界艺术家和金融家的意大利波托菲诺等特色小镇,均是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动机。建设特色小镇的理念由浙江省政府首次提出后得到了中央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发展特色小镇已经成为推动经济转型,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庆元香菇小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一、庆元香菇小镇的发展历程

庆元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北与本省龙泉、景宁畲族自治县接壤,东、西、南与福建省寿宁、松溪、政和三县交界。庆元香菇以鲜嫩可口、香郁袭人的独特风味成为宴席上的珍贵佳肴,自古为宫廷贡品,先后多次获得行业内权威博览会大奖,已经成为浙江省最具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之一。

庆元香菇小镇以庆元县新香菇市场为中心,北至东北坑,南至在建高速连接线,西至上虞,东至会溪公园,规划区面积约3.57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小镇五年计划投资50.81亿元(2015~2019年)。小镇以“香飘四逸购物地、科工联动长寿地、乐享文旅宜居地”的“三地合一”定位,描绘“菇区集聚、香h四园”蓝图。

“一区”即食用菌综合服务聚集区,规划用地356亩。以新香菇市场为核心,发挥新香菇市场、电商产业园等项目的集聚带动作用,重点培育电商、物流、购物、服务、休闲、娱乐等功能,打造华东地区香菇科研、生产和集散中心。

“四园”即香菇标准化生产示范观光园,规划用地560亩。将现代农业和旅游市场结合起来,发展观光农业。在会溪牛路洋区块建设一个以香菇标准化生产与观赏为主体,集科普教育、生态种植、观赏采摘、吃住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观光园。推广连栋大棚、镀锌钢管标准菇棚等设施,重点培育量产园区、香菇庄园等功能。香菇精深加工产业园,规划用地240亩。重点培育精深加工、制造、装备研发等功能,彰显科技创新特色,强化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兴业态培育。香菇创意文化园,规划用地236.6亩。挖掘传统香菇文化内涵,重点培育香菇发源展示、香菇现代创意设计等功能,打造古今交融香菇品牌,强化文化内涵挖掘与传承。建成集香菇文化展示、香菇文化研究、香菇精品展示、香菇文艺演出以及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香菇文化园。乐活休闲品质居住园,规划用地700亩。重点培育生态搬迁小区、服务设施等功能,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强化产城融合与设施配套。包括菇香公寓、同心新村等项目建设。

二、庆元香菇小镇近年来所取得的主要成效

庆元香菇小镇自创建以来,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发展,小镇初见成效。已完成投资17.2亿元,特色产业投资达10.7亿元,旅游接待人数达28万人次。小镇已集聚企业138家,其中食用菌企业46家,高新技术企业数9家,提供就业岗位1.7万个。2016年计划投资6亿元,开工建设项目17个,1~11月份小镇已完成投资7.3亿元,其色产业投资完成4.3亿元,占比59%。

小镇主要以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为投资建设主体,已完成13.7亿元。香菇市场已基本建成使用,成为全国最大的香菇专业批发市场,已入驻商户350余家,去年交易额达20.17亿元。目前,55省道改建、同心新村、五都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顺利推进;五都安置小区、五都小学、消防大队迁建和战勤保障体系建设项目等配套项目加快建设;电子商务创业园已基本完工;食用菌电商化产业综合项目、双枪工业园改扩建项目等一批产业项目加快推进;香菇标准化生产示范观光园、香菇主题公园和香菇创意文化园等项目规划正在招投标。

三、庆元香菇小镇发展现状调研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庆元县将“香菇小镇”、“避暑乐氧小镇”建设等列为2016年的政府十件大事之一。明确了四个特色小镇的联系领导、责任单位和配合单位。县长联系庆元香菇小镇,责任单位为食用菌管理局,配合单位为农业局、工业园区、国资公司和松源街道;组建由县委副书记杨雷挂帅的庆元县香菇小镇建设项目指挥部,由常务副县长李见阳担任特色小镇“镇长”。成立特色小镇联席办公室,制定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县长担任第一召集人。

(二)引导出台扶持政策,开展统计监测通报

为加快庆元县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根据《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政发〔2015〕8号)等文件精神,围绕“寻梦菇乡、养生庆元”战略定位,庆元县出台了《庆元县扶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政策意见》(庆政发〔2015〕77号文件)。扶持政策就项目推进、工业、旅游业、服务业、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为进一步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庆元县将继续完善特色小镇扶持政策,为特色小镇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制定省市级特色小镇统计监测制度,开展统计业务培训,落实特色小镇年度报表、季度报表责任单位,动态监测小镇建设,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三)精心编制规划,梯度谋划分级推进

结合地域特色、生态优势、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和国土空间利用,委托省城乡规划院编制特色小镇创建方案,并多次与上级国土、住建等部门对接工作。小镇创建方案已于2015年9月编制完成,将小镇的建设蓝图、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资源和社区功能与全县“十三五”规划紧密结合,在香菇小镇重点布局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旅游综合区。接下来,将开展庆元香菇小镇整体优化提升及部分区块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对原有的庆元香菇小镇的规划区块进行整体优化和细节提升,以完善庆元香菇小镇的整体形象;针对香菇标准化生产示范观光园、传古纳今香菇创意文化园、香菇主题公园三个区块进行整体策划及详细设计。

(四)坚持市场主导,统筹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企业建设为主导,市场化运作建设特色小镇。香菇小镇以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为建设主体,主要项目为总投资15.67亿元的香菇市场迁建及物流中心。基本覆盖了全县人口密度最高、产业基础最好、生态环境最优、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香菇小镇在建区块近1.5平方公里。

(五)加强形象宣传,提高特色小镇美誉度

开展特色小镇创建每季点评工作,形成你追我赶的创建局面。同时,各地积极借助主流媒体、创新运用新媒体,多种形式开展特色小镇宣传,强化项目包装,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取得积极成效。中国改革报、今日丽水等报刊报道特色小镇建设情况。

四、小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功能融合不够

小镇特色文化产业占比不多,文化内涵的挖掘还有待深入,旅游和文化功能融入还不够。一方面应鼓励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企业、产品和品牌。实施文化产业品牌战略,制订文化产业品牌培育计划,结合小镇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优势,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掘和保护古代历史遗迹、文化遗存,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适度开发乡村休闲旅游业,把历史文化村落培育成为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美丽乡村。

(二)招商引资困难较大

庆元县地处浙西南山区,交通不便,区位优势不明@,回报周期延长,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者特色小镇投资的积极性。在以后的发展中应当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措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在发展小镇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前提下,实现香菇小镇持续、健康和协调的发展。

五、庆元特色小镇发展展望

未来庆元将遵循特色小镇“小而特,小而美,小而精”的建设理念,紧紧抓住“有特色、高质量、能创新”的要求,实现产、城、人、文交融,进一步加快推进香菇小镇建设。

(一)进一步挖掘优势,突出特色

香菇小镇将坚持“以产兴镇,以镇促产”,突出产业特色,力求梯度推进,错位发展,特色鲜明。要认真落实史济锡书记的要求,占领香菇产业对外展示的最高点,做大香菇小镇的影响力,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平台。围绕香菇文化做文章,谋划好香菇文化创意园、食用菌生产观光园、香菇主题公园等项目,丰富小镇文化内涵。

(二)进一步健全机制,保障质量

庆元香菇小镇将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落实主体责任,与各部门做好对接,加强沟通、紧密协作。根据责任分工,按照“产业特色、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社区特征”的要求,建议设立省级小镇的管委会,进一步分解落实任务,细化责任,明确统计工作职责、流程,组织开展数据填报工作,严格动态管理,高质量高标准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使小镇的每项工作都有人负责,有部门承担,通过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小镇建设。

(三)进一步强化担当,创新发展

小镇将在实干担当中着力解决好特色小镇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氛围不浓的问题,最大限度释放干部群众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创新特色小镇运营方式,创新招商方式,探索建立由多方参股的发展基金,扶持重点产业,引进高端产业、先进技术;创新建设方式,采用ppp、众筹等方式推进小镇建设;创新政府服务方式,加速整合资源要素,为特色小镇提供个性化服务。

(四)进一步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庆元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祥地,南宋时期吴三公发明了独特的“原木砍花法”栽培香菇技术,几百年来在庆元菇农中秘传不息。小镇要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广泛宣传,扩大特色小镇的影响力,让“特色小镇”理念深入人心。积极参加特色小镇建设业务培训班、特色小镇论坛、特色小镇创建点评汇报展等,进一步加大对特色小镇的宣传推介力度,树立正面典型,推广先进经验,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合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浓厚氛围。

总而言之,庆元小镇应该在克服文化功能融合不够、招商引资困难较大的同时,进一步挖掘自身优势,突出特色,力求梯度推进;在创新发展中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担当,营造特色小镇建设的浓厚氛围,实现产、城、人、文交融。

参考文献:

[1]陶伟,岑倩华.历史城镇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威尼斯和丽江[J].城市规划,2006(05).

[2]居晓波.聚焦城镇化追梦新经济――关于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调研与思考[J].唯实,2016(03).

[3]王永昌.小镇大梦想创业大舞台――关于梦想小镇、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J].浙江经济,2015(13).

[4]田家莉,张叶青.特色文化小镇建设的思考――以老唐山风情小镇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04).

文化产业园区创建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综合创新型产业园区;产业园区规划;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以低碳、生态、创新等为主题的综合创新型产业园区的兴起,传统的工业园概念已少有提及,集合研发、制造、办公、服务等企业的综合创新型产业园区的概念正方兴未艾,它是以某类或某几类产业为依托,配以居住、商务、办公、会展等服务元素形成规模化的城市综合创新型产业园区。通过合理规划、规范布局,这类综合创新型产业园区各功能在时间上的衔接,使其各部分的活动组织有序,而且各部分的使用也能相互补充。

二.综合创新型产业园区规划策略

1.发展基础

综合创新型产业园区规划前期阶段要整合区位因素、外部交通条件、产业发展基础、生态资源环境、政府政策等方面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要素,以前瞻的眼光、科学的理论、客观的实践和详实的数据,对产业项目作宏观的、方向性的计划、筹划和谋划。

2.职能定位

综合创新型产业园区是在产业集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完整的产业链为核心,以完善的产业配套为支撑,以完备的生活配套为保障,实现产业自我聚集自我发展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通过产业与城市不断融合、共享资源,共同促进,并以特色产业为支撑,通过与多重城市资源的有机组合,实现资源优势的最大化。产业园区是执行城市产业职能的重要空间形态,在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引进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经济等方面发挥积极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综合创新型产业园区模式中准确合理的职能定位可以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提升效应,提升区域价值、为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3.产业选择

综合创新型产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载体,其主要构成有提供高新技术支持(如数字网络技术)的企业,有高端产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的企业,有国际化的策划推广和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还有从事文化创意产品生产的企业,有在文化商业经营方面富有经验的经纪公司等。这种相互接驳的企业集群,构成立体的多重交织的产业链环,对提高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都具有实际意义。而目前以行政区域划分或行业分割方式构建的产业园区,毕竟会受到传统利益格局和资源配置的影响,难以达到理想的要素组合和产业的深化。通过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和产业链的整合与延伸,进行深度开发,才能充分获取创新产业的诸多效益。

三.综合创新型产业园区规划设计要点

1.概念规划阶段要点

本阶段规划主要立足于探讨综合创新型产业园区功能发展定位,提供规划创意概念。通过设计空间规划结构,进行用地内土地利用规划,论证业态规模配比,将综合创新型产业园区各种业态综合考虑,确定能够达到最大综合效益(土地价值、产业前景、城市长远发展)的各产业及其业态合理规模。有必要时,可以模拟规划三维形象,辅助调整、完善概念规划。

2.详细规划设计阶段要点

本阶段是由规划转向具体设计,在确定了各种产业开发模式的情况下,进行相关业态建筑群体空间布局,提供建筑平面选型,确立能够契合综合创新型产业园区的建筑风格形象,完善产业园区的道路交通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工程管线规划等。

四.案例分析

某国际企业创新港旨在打造区域内示范性综合创新型产业园区,通过引入绿色产业,高效聚集,实现低碳环保,同时能够营建一个生态新环境、高品质工作环境及环保示范区,从而引领创新、传播创新,吸引商务精英、创意人才。不仅带动了区域的产业发展,而且承续地域文脉,形新领地。

1.发展基础分析

某国际企业创新港位于某市高新技术区产业密集带上的重要节点。北邻省道,同时市政规划道路贯穿地块;西侧为大型商业综合体用地,交通便利。东南临河部分景观效果好,是该市科技文化观光带上的重要一环。由此可见,地块北侧具备一定展示功能、东侧/西侧具备商业及对外联系的效益。

2.职能定位

项目定位:以外向型科技企业为核心、生产研发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客户定位:外向型中小企业。

功能定位:生产研发、科研商务(见图1)

该综合创业港的重要职能确定为通过集群化生产研发,解决中小企业前端难题;通过科技、商贸解决其后继问题,帮助中小企业顺利度过上升期。

3.产业选择

该综合创新港因职能定位为集高端产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中试组装以及生产业为一体的综合创新型产业园区,其产业选择包括航空航天、海洋科技、生物医药、轻型机械制造、服装加工、电子信息,外加配套设施、研发区、商务区。(见图2)

图1图2

4.规划构想

⑴规划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解析

凭借用地北侧的便利交通并具备展示综合创新型产业园区良好形象的条件,确立为核心产业区,向南逐渐形成高密度开发的空间模式,同时利用绿化环境沟通用地腹地,同时开发强度随核心区距离减小,开发时序也依此得以确定。(见图3)

该综合创新型产业园区根据用地功能进行组织,形成“一核、两轴、两区,一环,两带”的总体空间布局。

“一核”为办公、住宿、餐饮、购物集合体服务中心;“两轴”为沿经三路的城市战略拓展轴、沿河渠的景观生态轴;“两区”为生产研发区和科研商务区;“一环”为沿各地块形成的景观环廊;“两带”为沿省道城市形象展示带、沿河景观带。(见图4)

图3图4

⑵交通组织

该综合创新型产业园区的交通方式由货运流线、一般车行流线和人行流线组成。货运流线环形连接各相关产业区,一般车行流线在各产业区内部环形外部相连,人行流线沿滨水景观带形成完整的步行空间,沿景观环廊构成环状流线。三者依据相互联系、互不干扰的方式进行组织。

⑶整体形象及立体空间设计

该综合创新型企业园区的建筑在建筑平面功能、立面造型、结构选型、总平面布局等方面都有别与过去的工业建筑,不再是机械、简单、朴实的形象。而是将企业的理念,文化,形象等要求融入到设计之中。其特点主要体现为外观设计的多样化、平面功能组合复杂化、结构选型多元化。厂房建筑运用标准化的设计,采用统一立面造型与色彩搭配,既能有效保证企业的建设效率,有保证了企业形象统一的效果。(见图5)

另外,该综合创新型产业园区占地面积大,建筑密度高,绿化空间少,外部环境难以为内部共享等特点.因此,在空间设计中应考虑空间功能组织的可沟通化,同时利用顶层纳入为绿地,弥补了原有绿化率较少的不足,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景观环境。(见图6)

图5图6

五.结语

综合创新型产业园区规划是园区建设的龙头,规划决定园区建设规模、方向和品位。行之有效的综合创新型产业园区规划通过自身的规模、品牌、资源等价值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资本扩张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劲松.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模式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06(3)13-15

文化产业园区创建工作计划篇8

自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号召后,我国迅速形成了一场从政府到民间,从学界到商海广泛响应的文化产业热。现在文化产业热正方兴未艾,一个更新的说法――“创意产业”,以其强调创意、迎合“新经济”发展的时尚表达;广泛涵盖影视、出版、音乐、建筑、广告、数码娱乐、软件开发、动画制作等领域,更“中性”(淡化意识形态色彩)和更“弹性”(包容了时尚设计、软件开发等诸多的内容)的内涵,成为各地经济规划、工作部署、招商引资中高调宣扬的“新贵”,许多城市纷纷出台优惠扶持政策,扶持创意产业发展。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就是一项主要举措。

得风气之先的深圳、上海于2004年即带头建立创意产业基地,随即北京、南京、杭州、苏州、青岛等城市纷纷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热”迅速形成。先看看上海,继2005年4月上海市经委正式授牌成立上海市首批18家“创意产业集聚区”产业园区后,第二批、第三批创意产业园区纷纷推出。目前,上海已建或在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包括田子坊、m50、创意仓库、合金工厂、海上海、车博会等50多个。计划到2007年,上海将打造出70至80个创意产业园区,吸引3000―4000家各类创意类企业集聚。以上海之大,这样的“造园”规模和速度无疑也是令人吃惊的。作为文化中心,北京也不甘示弱,目前已形成石景山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长安街沿线文艺演出聚集区、什刹海文化旅游区等在内的10个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而且,正在规划建设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还有8个。以北京和上海的示范和带动效应,不难想象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热”已到了何等如火如荼的程度!

按照我国以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的经验和教训来看,太热的时候就该泼点冷水降降温了!毋庸置疑,借鉴英国、韩国、加拿大、美国等文化创意产业发达国家经验的“造园运动”,其主观愿望是通过园区,搭建公共平台、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创意产业园已经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比如园区太多、资源分散。仅上海就有数十个创意产业园,在同样的财政、土地、人力、政策等资源条件下,园区之间的竞争和资源的分散是必然的。又比如建设模式雷同,房地产色彩浓厚。目前的产业园,多为政府划地拨款,或企业以创意产业园的名义争取更多的政策优惠,不少园区名为造园,实则难免运作房地产的嫌疑。此外,由于不同的产业园区有不同的建设主体,有的是政府,有的是企业风险投资,有的则因老厂、旧城改造而成,总之,涉及复杂的利益主体,所以,大多园区之间是分离而自成体系的,既缺乏科学的布局,相互之间也难以建立必要的分工与合作。再有,创意产业内涵复杂,涉及产业门类众多,也带来管理、扶持政策制定等方面的种种困难。而配套服务不健全、产业链不完整、市场不成熟等种种因素,更是影响着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创意产业园到底该如何发展,是否需要全国,乃至全球视野的整体规划与布局;国家、各省市有限的公共空间、土地、财政等资源应如何分配;在打造园区的过程中,政府究竟应当如何定位,企业应当如何估计投资风险与回报,等等,是到该冷静思考的时候了。

文化产业园区创建工作计划篇9

关键词生态;技术;规划;创新;产业园;原则;

abstract:withthesocialdevelopmentandprogress,theemphasisonhigh-techindustrialpark,eco-industrialparkplanningstudyhasimportantimplicationsforreallife.thispaperdescribesthehigh-techindustrialpark,eco-industrialparkplanningstudies.

Keywordsecology;technology;planning;innovation;industrialpark;principle;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自主创新型高新区建设生态产业园有别于传统的工业园区通过物质交换建立工业共生网络,它是从建立高效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能源的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使用、有效的一体化固体废物资源管理系统、绿色创新生态孵化机制以及高效的生态管理保障等方面来进行规划方案设计,对于以非工业型经济为主的区域开展生态产业园规划和方案设计具有示范意义。

1、生态产业园的概念

目前,生态产业园的概念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下面列出的是国际上比较常用的几种说法。

1995年,Cote和Ha11从4个方面给出了一个生态产业园的定义。“生态产业园是这样的一个工业系统:最大限度的保存自然和经济资源;减少企业在对物料、能量进行利用、管理和处理过程中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提高产业园的运行效率和质量,以及员工的健康水平和企业的公众印象;通过废弃资源的再使用或出售获得经济效益。"Lowe等提出的定义是:“生态产业园是一种由制造业和服务业组成的企业群落,企业之间通过对能源、水和材料等环境资源管理的合作来提高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这种合作,企业群落寻求一种比各企业效益之和更大的集体效益。"1996年10月,在美国总统可持续发展理事会(pC,SD)关于生态产业园的工作会议上也提出了两种定义,这两种定义分别着眼于生态产业园的社会角度和技术角度。定义一为:“生态产业园是由相互协作的多个企业组成的企业群落,它们通过有效地分享信息、物料、水、能源、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等资源,达到企业群落以及区域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定义二为:“生态产业园是一种通过规划系统内的物质、能量的交换,达到能源和原材料使用最小、废物产生量最小的工业系统。并且系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关系、生态关系和社会关系。”

生态产业园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资源的“管理”,达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同时,园区的发展与当地区域的发展相结合,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产业园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企业群落,还涉及该区域内的农业、服务业、居民及基础设施等相关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所考虑的是如何将企业与周围环境一体化,使整个区域的信息、物质、能量、基础设施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创新型高新区生态生态产业园

自主创新型高新区是以自主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为核心构建的高新区类型之一,其区域特点与传统的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以我国某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区为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主体不同。自主创新型高新区内80%以上的企业为自主创新型的研发类企业,目前正处于孵化阶段,是未来华苑产业区或周边区域的新经济增长点。

(2)产业链基础薄弱。高新区的特点决定了区内企业多以高新技术研发或服务为主,一些处于产业链上游、技术含量低、污染可能性较大的企业不可能入驻高新区。

(3)外部辐射能力较强。部分盈利能力较强的大企业多将其技术研发、销售、服务总部设于区内,而将生产部门设于区外,华苑产业区成为辐射周边的技术中心和服务中心。

(4)区域环境基础较好。由于区域范围小,地理位置优越,区内自身不必建设水资源、能源、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依托天津市社会整体的基础设施资源即可实现这些功能,满足区域发展需求。

可见,自主创新型高新区区别于传统工业园区,它是集办公、技术研发、服务和企业孵化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要搭建以资源共享和副产品交换的产业共生组合,寻求物质闭环循环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类区域发展生态产业园的重点应该是寻求区域整体的资源、能源消耗最少,垃圾资源化程度最大,排放最小。

3、生态产业园的特点

与传统的工业园相比,生态产业园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界定了一个具有相互利益关系的企业群落,并且将其纳入到规划设计中;通过使用有毒材料的替代品、减少或杜绝co:的排放、副产品的交换和废弃物的综合处置等方法减少生态产业园对环境的影响或生态产业园的生态足迹;通过采用灵活的设计和建造技术、热电联产和递级利用等方法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通过采用灵活的设计和建造技术、再利用和再循环等方法来减少资源的消耗;通过建立生态产业园与其周边地区的供给关系的连接,将生态产业园融入到区域发展的网络之中;从企业群落整体考虑单个企业的行为,环境表现通过这种方式得以不断地提高;为鼓励企业达到既定的环境表现目标,制定灵活的管理制度体系;采用经济手段限制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生;采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闭环流动;建立面向管理者和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体制,以适应为提高园区的系统表现而不断采用的新的策略、方法和技术;吸收新的企业,以填补企业群落的“生态位”或为已有的企业提供补充。

4、生态产业园规划设计原则

4.1生态产业园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卡伦堡生态产业园位于丹麦哥本哈根市西部大约100公里的卡伦堡城镇是目前发展比较完善的生态产业园。这一工业群落包括发电厂、练油厂、生物技术厂、塑料板厂、硫酸厂、水泥厂、室内种植园等(图1)。卡伦堡生态产业园是逐渐发展起来的,从1982年起发电厂就把多余的工业用热变成蒸汽提供给炼油厂,在同一年里发电厂又通过蒸汽管道与卡伦堡的生物技术企业康采恩连接起来,这些热水对生物反应器起到消毒杀菌作用,同时发电厂通过一个远距离供热网为卡伦堡镇上的家庭取暖提供热量。1987年炼油厂开始把自己用过的冷却水提供给发电厂,用做发电厂预热锅炉的用水,炼油厂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液化气被送到发电厂和生产石膏的工厂。火力发电厂1993年开始使用脱硫设备,产生的硫酸钙直接卖给石膏板厂,用来代替天然的硫酸钙生产石膏。据资料统计,在卡伦堡工业共同体发展的20多年时间内,总的投资额为6000万美元,而由此产生的效益每年大约为1000万美元。

图l卡伦堡企业群落图

e1g.1enterprisecommunityofKalandborgeip

文化产业园区创建工作计划篇10

关键词:广州毅昌创意园;布局规划;景观设计;

abstract:thispaperYiChanginguangzhougardendesigncreativeGuJianZhuengineeringforexample,forthezonelayoutplanningandlandscapedesignarealsodiscussed.

Keywords:guangzhouYiChangcreativepark;Layoutplanning;Landscapedesign;

中图分类号:tB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本项目为部级工业设计产、学、研一体化综合基地,设计以充分体现毅昌公司所具有的创新、领先、高效、务实、科技化等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为目标。总体规划要满足多项目组合的完整性和生产工艺流程,与一期协调对接,方便对内管理和对外开发参观,做到流线顺畅,环境优美,生态环保。

1.工程概况

1.1广州毅昌创意园设计谷建筑工程规划总用地面积为50001平方米,为一类工业用地,占地面积26300m2;总建筑面积59197m2;层数:1~6层,位于广州科学城KXCH-F-5地块,南翔三路以东北,南云四路以东南,由广州毅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主要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结构。

1.2毅昌工业园用地呈长方形,东西宽166米,南北长300米。西北南云四路高出场地,设有挡土墙。用地东南沿用地红线距离5米有8米宽园区道路连通南翔三路和现毅昌科技用地,场地已基本平整。

2.规划布局

2.1建筑间距要求:南北间距按不小于1H控制,东西间距按不于于0.7H控制。

2.2道路红线及退缩:东南侧≥8米,西南侧≥10米,西北侧≥10米,东北侧≥8米。退缩范围内不设置任何建(构)筑物,包括地下车库和地上外飘建筑(阳台)。

2.3园区主入口设在南翔三路,在与一期结合处面向南云四路设一人流出入口,用台阶连接园区内外。将研发中心面对南翔三路,正对园区主入口和园区广场,以其新颖、大气的造型体现部级产业园区的雄伟形象。园区总体布局简洁清晰、合理紧凑,满足生产工艺流程,便于内部管理,方便对外开放参观。

园内建设一栋主要使用功能为生产厂房的联体建筑。其中a座作为该厂区的标致性建筑位于用地南面与主入口相呼应,共6层,主要功能为研发生产中心。B座、C座位于用地东、西两面,共1层,主要功能为模具、注塑的生产的生产性厂房。D座位于用地北面,共3层,主要功能为产品展示、会议,根据其使用性质,外立面上采用比较新颖独特的椭圆外形,结构上用钢结构实现。整栋建筑的外立面体现了创新与科技的特点,显得稳重、有韵律感。这四栋建筑相互连通、联系密切,在满足生产流线需要的同时还方便参观人员随工艺流程参观,也方便与一期生产厂房的联系。

3.园区景观设计

工业园区景观设计,不是工程建设后期简单的边角处理和修修补补,既要满足工艺和设备的要求,又要满足员工生产、生活以及精神生活方面的要求,应该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环境保护、建筑规划设计及工艺条件等多专业的协调,各专业在自己的回旋范围内,主动、充分的考虑环境景观问题,应在开始的规划和建筑设计蓝图上,就应该有他们的一席之地,体现出一个空间规划和景观设计的完整思想。

3.1道路系统规划

工业园区的道路景观设计不同于城市,特殊的地域决定了其景观与功能的双重重要性,根据场地特点,充分利用场地东南侧现有道路(8米宽),在场地西北侧沿南云四路设6米宽道路,同时在研发中心与生产厂房间设连通道路,形成环形道路系统,方便物流运输,满足消防要求。根据沿路各类用地的规划性质、功能特质和车辆、行人分布与活动规律,景观结构为“生态景观带、交通林荫道、休闲步行林荫道、街角花园”。道路系统做到了人行交通与货运交通明确便捷,互不干扰。

在研发中心一层设置了停车库,可停放216辆小型机动车,满足规划设计条件的要求。厂区南侧设置了室外停车场,可停24辆小型机动车。

在园区主入口处设置广场,结合研发中心的大台阶及坡道两侧的大型叠水墙,形成气势宏伟的室外空间环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

3.2绿地系统规划

充分利用园区可绿化用地,使绿地率达到21.06%。环建筑周边设置绿地,营造出园区优美的生态环境,形成园林式工业园区。在两座厂房的内院设置绿化庭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进一步打造出高品位的研发环境。其中以绿化带为主,体现环保主题。尽可能保留种植土和原土壤结构是道路景观的主体——植物生长的根本前提,原有植被的利用是道路绿化尽快成景、稳定更新的保证,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提。各主入口植物景观以高大挺拔的大乔木以及色彩绚丽的整形修剪灌木为主要植物材料,并与道路林荫树品种一致。树林草坪植物景观以草坪结合高大庭荫树为主要植物配置方式。通过高大茂密的植物景观,在非机动车道与城市交通干道之间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将街道步道空间与吵杂的车行环境有效地隔离。在道路交叉口处,合理栽植h

3.3照明设计,夜环境的诗意与功能灯光照明工程起着方便员工观赏夜景的作用,同时,也是道路景观美化亮化的一部分。在夜间以灯光的手段强化和突出道路景观的设计构思和造型特点,使夜景成为一个以线带面、突出重点,既统一和谐又主次分明的优美景观。3.4在设计时还要将景观小品设计、建筑艺术设计、文化广场与生态休闲以及雨水与中水的收集利用等等多方面考虑进去,以期获得最佳设计效果,打造高品质工业园区。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