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培训机构市场工作计划十篇培训机构市场工作计划十篇

培训机构市场工作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1:20:50

培训机构市场工作计划篇1

一、工作环节

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计划包括以下六个基本工作环节:信息收集建库、编制下达计划、组织培训鉴定、提供就业服务、补贴资金申请核拨、考核验收。各工作环节均必须通过“*省农民工培训管理服务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进行操作,实行全程信息化管理。

二、信息收集建库

信息收集主要包括农民工就业情况的登记建库和用人单位农民工培训需求信息的收集评估建库两项内容,这是开展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工作的基础。

(一)农民工就业情况的登记建库。

这项工作由地级以上市统一组织,*年12月底前完成,今后每年下半年完成抽查更新一次。工作步骤:

1.下发通知要求用人单位进行用工申报,并组织街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向辖区内所有用人单位发放、回收“外来流动就业人员基本状况登记表”(省厅统一样式,见附件1),指定专人审核、汇总上报;

2.市、县组成劳动保障监察、就业服务管理、劳动关系、劳动工资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按不少于5%的比例对辖区用人单位进行一次抽样检查,通过查验企业工资发放表、劳动合同、缴交社会保险凭证和与企业农民工座谈了解等方式,核实修正用人单位自报情况;

3.市、县劳动保障部门根据用人单位用工申报和抽样检查情况开展用工登记和就业登记,核发《*省就业失业手册》;

4.将经审核的登记表和就业登记情况全部录入信息系统和“*省就业失业管理系统”(两系统可切换操作),建立农民工信息库;

5.建立农民工培训工作台帐,内容应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文化技能、培训意愿(培训工种、等级、培训机构选择等)、所在单位、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及时更新其参加培训和就业变化情况;

6.运用省厅确定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定点企业资料,及时跟踪分析企业用工和培训需求情况。

(二)用人单位农民工培训需求信息收集建库。

这项工作由各级就业服务机构牵头组织,职业介绍机构和培训机构参与,定期不定期收集评估培训需求信息。工作步骤:

1.组织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向用人单位和行业协会派发“农民工培训需求信息反馈表”(省厅统一样式,见附件2)并负责回收汇总审核上报,用人单位定期自报,每季自报一次(可报盘);

2.向定点培训机构发放“农民工重点培训工种信息表”(省厅统一样式,见附件3),并由其每季自报一次(可报盘);

3.公开征集,动员各类职业介绍和培训机构广泛收集上报用人单位培训需求信息;

4.将培训需求信息表录入信息系统,建立数据库;

5.评估归类,对培训需求信息进行归类,评估确定每期重点资助培训鉴定的工种和用人单位。

三、编制下达计划

这项工作由各级‘百万工程’与农民工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工作步骤:

(一)各市领导小组根据省的总体计划要求,综合评估本地产业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制订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规划(*2010年),于*年8月底前报省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编报年度计划,每年2月底前各市将当年农民工培训计划报省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下达计划任务,省厅会财政厅于每年3月底前下达当年全省农民工培训任务,各市于4月底前分解下达到各县区和承担培训任务的用人单位及定点培训机构;

(四)各市县每季度要根据收集的用人单位培训需求信息,制季度分期培训的实施计划,确定每期重点培训工种、培训人数、承担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编发培训目录(包括培训工种、等级要求、承担机构和用人单位等);

(五)计划实施效果评估,各市每半年要组织一次培训计划实施效果评估,写出评估报告,提出改进措施;

(六)各市县要留存上述分期实施计划和评估报告供省检查。

四、组织培训鉴定

这项工作由各市领导小组组织,各成员单位按分工参与实施。工作步骤:

(一)认定定点培训机构。

1.由各市根据省厅《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定点培训机构认定管理办法》,响社会公布定点机构认定条件和申请办法。

2.各县区接受用人单位和培训机构的申请材料,加具初审意见报市领导小组,市领导小组组织考察复审、认定公示、发认定通知并向社会公布,同时将认定结果录入“农民工培训管理服务信息系统”,通过系统报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3.各市按省规定建立定点培训机构管理挡案,加强日常管理,及时记录定点培训机构承担培训和监管情况,并录入信息管理系统。

(二)培训实施。

1.确定培训方式。有培训任务的用人单位或行业按规定选择自主培训、校企合作培训或委托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如与定点培训机构合作要共同制定),明确推荐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名单、培训工种、培训目标、培训地点、培训时间、课时安排、用人单位补贴标准和个人负担费用等,报所属劳动保障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

2.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并向用人单位和承担培训的定点机构出具同意培训函;

3.用人单位和定点培训机构按计划组织培训;

4.对不具备条件或不履行培训义务的用人单位,其农民工由同级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到定点培训机构培训,用人单位应按规定将承担的职工教育培训费缴交到政府有关部门指定的银行帐户,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名单和培训工种,由所在单位根据岗位需求推荐;

5.农民工自选培训。持有所在单位或拟接收单位同意接收和同意培训的农民工,可到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培训机构,自主选择政府规定的自选补贴工种报名参加培训。

6.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农民工重复参加同一技能等级培训;对已安排培训的农民工不报到的,两年内不得再安排其参加培训。

(三)培训管理和监督。

1.定点培训机构要建立农民工培训鉴定就业工作台帐,指派专人进行管理,及时、详细地登记学员参加培训的情况;

2.加强学员考勤登记,对缺勤l/3培训课时以上的,给予除名,两年内不得参加政府补助培训(因病等特殊情况除外);

3.每期开班的第一课,农民工培训办要派出工作人员讲授《*省农民进城务工指南》,并检查开班情况;

4.培训验收。每期培训班结业后,定点培训机构应向农民工培训办上报“培训计划执行情况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不少于全年培训班次30%的比例抽查现场验收,填写“农民工技能提升资助培训验收表”收表,并将考核验收情况录入信息系统;发现有弄虚作假等行为的,要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领导小组组织复核后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5.对年培训后农民工考取证书比率低于90%、缺勤课时超过所有学员应出勤总课时10%的,对弄虚作假骗取补贴资金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四)鉴定发证。

1.定点培训机构应根据职业技能鉴定有关规定,组织学员申报技能鉴定,备齐申报材料报技能鉴定机构;

2.开展初级职业技能和专项职业能力培训的,将材料报县(区)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中级及以上的,将材料报市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省定点培训机构的技能鉴定报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有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的用人单位或行业按规定报批;

3.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确定鉴定时间,鉴定时间一般应在结考试后15天内;

4.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组织鉴定考核后,为通过鉴定的农民工发放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及时将鉴定结果反馈定点培训机构,并将鉴定情况录入信息系统。

(五)续签劳动合同。

1.用人单位推荐农民工参加培训前,应与该农民工协商一致,签订培训就业协议(可与拟接收的同一班次的农民工集体签约),明确农民工参加培训后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双方的权利义务;’

2.农民工参加培训并考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所在用人单位或协议接收单位应按已签的培训就业协议在1个月内与其变更并续签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双方违约责任;

3.用人单位按规定办理用工登记,为接收的农民工办理就业登记,所属就业服务机构要做好跟踪督办。

五、提供就业服务

从*年起,全省县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要全部向农民工开放,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鼓励社会就业服务机构和民办经营性职业介绍机构参与提供免费服务。工作步骤:

(一)在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大厅开设或指定农民工专门服务窗口;

(二)求职登记的农民工按要求填写求职登记表(全省统一样式,见附件4),留存身份证复印件;

(三)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为登记求职的农民工提供指导,开具推荐介绍信(一式三联,农民工、招聘单位和服务机构各存一联),招聘单位见工后,填写同意或不同意接收的回执,由农民工个人交服务机构留存,对未按规定交回回执的,应说明理由并经服务机构核实后,确定是否再提供推荐服务;

(四)就业服务机构定期举办招聘会或开办农民工专场招聘会的,应向农民工发放入场卷,由农民工在入场卷上填写个人简况,凭票入场求职,服务机构留存入场卷;

(五)加快推进输出、输入地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联接和远程可视见工系统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劳务派遣工作,逐步提高农民工组织培训就业比例;

(六)社会就业服务机构提供全免费职业介绍服务的,应先向劳动保障部门上报免费服务计划,经批准后在经营服务场所公布免费服务承诺,按计划提供免费服务的,可申请职业介绍补贴。

六、补贴资金申请核拨

这项工作按《*省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中央就业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操作,具体由各级农民工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受理补贴资金申请,组织核实并提出初审意见,经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后报劳动保障部门审批,会财政部门核拨。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每年要编制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和技能鉴定资金预算方案,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安排资金,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七、考核验收

这项工作由各级农民工培训领导小组组织,具体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工作步骤:

(一)建立培训质量验收考核体系。

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计划的考核指标包括:1.完成省下达的年度培训任务情况;2.地方财政按省下达任务安排预算资金情况;3.培训效果指标:培训后获得职业资格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比率达到90%以上;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比率不低于80%;4.职业介绍指标:农民工职业介绍成功率不低于30%;5.资金安全有效使用情况。

(二)考核验收。

1.日常考核:省厅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全省农民工培训就业信息管理系统,随时查阅各市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指正,受指正的市在7天内回复意见并整改;

2.每年3月份,省厅农民工培训工作办公室会同省财政厅采用全面检查或重点抽查的方式组织验收,之前各市组织自查并上报自查报告;

3.省可根据情况随时组织实地检查;

4.省建立季度通报制度,各市要于每季度后10日内上报上季度情况。

(三)奖惩办法。

1.对考核验收合格的,按年初省下达的计划划拨省补贴资金;超额完成任务且工作效果好的,适当增加当年和下年度省补贴培训指标;工作突出的,给予全省通报表扬(抄送同级政府)。

2.对考核验收未完成省下达任务,或未达到培训、鉴定、职业介绍考核指标的,相应扣减当年补助资金,同时减少下年度省补贴指标安排;并在全省通报。

培训机构市场工作计划篇2

按照省扶贫办、省财政厅《关于加强雨露计划管理改革完善实施方式的意见》(政扶发〔2012〕46号)精神,为做好我市雨露计划培训基地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基地申报数量和范围

(一)申报数量:我市拟公开、竞争评选1-2个职业教育办学机构为我市“雨露计划”培训基地;

(二)申报范围:申报机构须为本市区域内的职业教育办学机构。对首次申报“雨露计划”培训基地的职业教育办学机构,必须是国家或省重点中职学校和优质专业培训机构。

二、申报原则

本次雨露计划培训基地申报工作本着自愿申报、面向社会公开选认的原则进行。

三、基地条件

(一)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劳动力技能培训的资质;

(二)有承办雨露计划转移培训相应的场所、教学设施和师资队伍;

(三)有相对稳定的介绍就业的能力和渠道;

(四)有比较完善的对贫困人口参训减免的支持政策;

(五)有良好的社会声誉,热衷于扶贫事业。

四、材料申报

自愿申请为雨露计划培训基地的机构须向市扶贫办报送相关申报材料:

(一)申报机构的申请报告(正式文件)。

(二)申报机构的独立法人资格证书(复印件)。

(三)申报机构从事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的资质证书(复印件)。

(四)机构承担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有设施条件的说明,包括:1、专业设置;2、师资力量;3、培训场所;4、教学设施设备;5、实验训练基地;6生活设施等方面内容。

(五)申报机构已开展较大规模农民转移培训的情况和业绩。

(六)申报机构开展订单培训、介绍就业的能力和渠道。

(七)申报机构下一步拟开展贫困地区转移就业培训的专业、内容、形式、规模和安排就业方向等。

(八)湖北省雨露计划培训基地基本情况统计表(附件)。

五、认定程序

(一)提出申请。自愿申报为“雨露计划”培训基地的机构于2012年7月8日至2012年7月18日向市扶贫办(市政府105室)提出申请,同时提供相关申报材料。

培训机构市场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

1房地产策划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就业空间广阔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中国房地产界衍生了一个特殊的新兴职业——房地产策划师。据住建部中国房地产研究会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目前有65%的房产企业急需策划人员,有90%的企业出现岗位空缺。”这表明,目前中国从事房地产策划工作的人员还远远不够,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在房地产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今天,随着中国城市化,城市国际化的进程的加快,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据智联招聘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房地产策划师已经连续三年蝉联智联招聘十大热门职位。2005年3月为了满足对房地产策划师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推出《房地产策划师国家职业标准》,并将房地产策划师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大典》,并将房地产策划师共分为四个等级。

房地产策划师可在大中型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事投资分析、开发、策划、销售工作;在房地产估价机构从事估价、咨询工作;在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从事经纪、销售、咨询工作;在物业管理企业从事物业服务与管理工作;也可在房地产交易中心、土地拍卖行、资产评估事务所从事相关岗位等等多种工作。

2房地产策划师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特征

2.1房地产策划师的专业能力的培养

房地产策划师的专业能力培养,需要通过系统学习和掌握现代房地产市场营销及策划理论、销售与管理基础理论、规划设计等知识,锻炼房地产市场调查、项目策划、房屋销售技能及管理等专业能力,同时要加强熟悉房地产政策法规。

2.2房地产策划师的职业能力特征

房地产策划师的职业能力特征包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协调合作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和计算能力。同时,房地产策划师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房地产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等。这无疑为创建富于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指明了方向。

3.1科学系统地进行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专业知识主要课程可以设计安排经济数学、统计学、管理学、房地产概论、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市场营销学、消费者心理学、房地产市场调查与分析、房地产市场策划、房地产商务谈判及推销技巧、公关礼仪、房地产定价理论、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纪理论、房地产经纪实务、建筑概论、房屋结构与识图、城市规划设计基础、建筑工程概预算、物业管理、房屋维修与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房地产投资分析与开发经营、经济法实务、房地产法律法规等课程。

从事房地产策划与销售管理等工作,对房地产项目的规划设计、房地产营销与工程建设的关系等方面要求较多,涉及的学科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内外环境以及建筑工程建设、工程概预算、建筑结构、建筑设备与材料等基础知识。房地产项目开发早期就较多涉及到与房地产营销后期的协调,如售楼处包装、样板房建设、销售培训内容等,但随着房地产营销意识的深入,房地产产品本身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市场和自身条件而确定房地产产品定位,从营销角度出发指导规划设计已成为普遍做法,这就要求房地产策划师具备更为专业的知识。

3.2加强校内“房地产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建设房地产产品概念展示厅(配置房地产主题概念的模型、效果图、沙盘及展示设备),满足形成房地产概念资料库,满足专业及专业群建筑产品从认知与运营等方面的教学需要功能;

建设概念设计实训室(配置概念设计用桌椅,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设计资料库),满足包括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建筑设计初步、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规划等基本技能的实训功能;&n

bsp;

建设房地产营销实训大厅(配置楼盘沙盘,洽谈桌椅,销售管理软件及其它售楼道具),满足开展销售策划与销售实务技能实训,组织学生进行网上房产营销业务房地产网上交易与交流平台,满足房地产营销员培训需要;

建设样板间实训室,通过建筑构造、装饰构造节点剖析与展示,满足房地产产品销售、建筑构造、装饰构造等方面的教学和实训需要,满足房地产营销员培训需要;

建设物业设备实训室(配置各类物业设备,包括消防系统,楼宇智能化运行系统等),满足建筑设备安装施工、设备运行、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工作需要,提供建筑设备安装施工、运行、调试、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工作需要和物业管理公司员工上岗培训需要。

在加强院内“房地产实训中心”的同时,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通过与多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物业管理企业等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协议,已形成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这些校外实习基地一方面为学生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和实践条件,另一方面为这些企业输入了新鲜血液并储备了急需的人才。

3.3加强《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

《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是房地产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核心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对学生从事房地产行业的策划、销售等相关职业能力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可以帮助分析房地产市场,掌握策划与销售规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本课程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尝试。

1)自编教材、建立教材群,并重组课程内容,与房地产行业对执业人员的职业认证要求结合起来。采用“双教材”教学,即文字教材与多媒体教材相结合。

2)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3)进行教学方式创新。实行多种形式的互动式教学,如讨论式教学、边讲边练、社会实践等,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育观。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促进形成特色专业。

参考文献:

[1]薛长青.房地产营销管理.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房地产策划师(基础知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培训机构市场工作计划篇4

近年来,农民工接受就业服务和培训的人数增长迅速,不少地区在工作中也创造了好的经验,但与上亿农民工的需求相比,还只是点上的突破,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完善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必须贯彻城乡协调要求,强化以人为本理念,立足我国农民工数量大、公共资源有限的实际,着眼于长效机制建设,逐步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并健全与此配套的服务体系和培训制度

【摘要题】农民工问题研究

【正文】

一、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的基本情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亿万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大规模跨地区流动就业,使一大批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从务农者转为打工者,并成为新的产业工人。农民工在流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需求,催生了一个巨大的就业服务市场,同时也给过去主要面向城市劳动者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工作带来了挑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农民工为对象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应运而生。

(一)就业服务工作现状

目前,农民工的就业服务主要包括劳动力流出地的劳务输出服务和劳动力流入地的职业介绍服务。

劳动力流出地的劳务输出服务,以农村准备外出就业,又缺乏信息,不敢独自盲目进城的农民为对象。服务内容一般包括:收集输入地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并进行必要的考察筛选;招工信息并在当地组织招工面试,对选定的人员进行务工常识培训并组织体检;安排交通并护送选定人员到用人单位,直到与用人单位正式确定劳动关系。提供劳务输出服务的,主要是各地县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目前全国2000多个县劳动保障部门绝大部分已建立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38000多个乡镇中有14300多个建立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根据不同地区的一些调查分析,目前在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中,接受过各类劳务输出服务的约为20%~30%,其中政府部门组织的劳务输出不到10%。

劳动力流入地的职业介绍服务,以自发零散来城市求职和城市中打算转岗的农民工为对象。服务内容主要是通过组织招聘洽谈会或登记介绍的方式,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和介绍工作。目前向农民工提供职业介绍服务的,有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其它部门团体的服务机构、各类民办职业中介机构。

(二)职业培训工作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统计,在2004年外出就业的1.2亿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培训的占28%。以此推算,应有3000多万人曾参加过各类培训。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农民工接受就业服务和培训的人数增长迅速,不少地区在工作中也创造了好的经验,但与上亿农民工的需求相比,还只是点上的突破,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农民工反映强烈的主要有三大问题。

(一)公共信息渠道不畅,适合需要的公益和培训项目少

据抽样调查,85%的农民外出务工是靠亲友获得信息,而从公众信息渠道获得就业信息的却很少。一些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虽然开始对农民工免费服务,但岗位类型、服务模式又往往不适应农民工的需要。

(二)市场中介行为不规范,初次求职农民极易上当

一些非法职业中介机构和一些未经批准擅自扩大经营范围、非法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信息咨询公司,利用农民工求职心切和缺乏辨别能力,以虚假信息骗取农民工钱财。这一情况不仅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严重挫伤了他们对职业介绍服务的信任。

(三)培训项目与生产和服务实际脱节,不能满足就业需要

真正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培训和技能鉴定往往收费很高,农民工难以承受;有些培训机构只追求参加人数,不关心培训质量和就业效果……从全国情况看,虽然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人数增加很快,但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并没有明显改善,企业急需技术工人的突出矛盾并未缓解。三、问题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产生,与劳动力市场现存的二元结构关系密切,也反映了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工作中不适应的问题。从政策和工作角度分析,有以下几个直接原因:

(一)各级政府重点关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突出抓清理拖欠工资维权工作,对农民工的服务和培训未纳入重要日程,政策缺乏,投入不足

199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政策,但由于农民工不在此服务之列,他们基本无法享受。中央财政用于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费仅有“阳光工程”的2.5亿元,地方配套的资金也仅为6亿多元,这对于解决1亿流动就业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培训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职业培训体系在农村基础薄弱。主要面对城市对象的服务和培训模式不适应大批农民工流动就业要求

目前,城市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就业服务网络已比较完善,而乡镇的就业服务工作却还十分薄弱。更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公共就业服务的项目和模式主要是根据本地城镇居民设计的,不适合农民工的需要,使他们“敬而远之”。

(三)城乡分割、地区分治和财政分灶吃饭,以及部门间职能交叉、协调沟通不够,成为影响市场管理和工作效率的体制

目前我国实行各级财政分灶吃饭的体制,一些劳动力主要流入地的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对由当地财政出资,为外地农民工提供免费就业服务有不同看法,认为地方财政支出应主要用于解决本地人的问题。涉及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工作的部门虽然较多,但责任不够明确。在劳动力市场管理方面,立法滞后,缺乏统一的管理规则和制度,部门间也缺乏协调机制。体制性问题使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培训工作难以形成合力。

(四)企业和社会对农民工的歧视,阻碍相关政策的落实

尽管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少人思想中存在的对农民工的歧视观念还根深蒂固,严重影响了各项涉及农民工的劳动法规的执行。

四、对策措施建议

完善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必须贯彻城乡协调要求,强化以人为本理念,立足我国农民工数量大、公共资源有限的实际,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入手,着眼于长效机制建设,逐步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并建立健全与此配套的服务体系和培训制度。在加强公共服务的同时,要积极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竞争参与服务和培训,规范市场行为,引导服务和培训市场健康发展。

具体政策措施建议如下:

(一)统筹规划,明确责任,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加强部门间协调沟通,建立政府牵头、部门相互配合、社会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

将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培训置于城乡就业工作和职业培训工作的大盘子中统筹考虑,国家和各地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要将解决农民工问题纳入规划范围,将加强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任务,明确劳动保障部门综合管理农民工流动就业和职业培训工作的职能。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多的地市县政府要成立劳务输出领导机构,制定工作计划,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力量和与劳务输出相关的服务、培训、维权等各项工作,加强与劳动力输入地的协作,大力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劳动力输入地各城市要将农民工流动就业纳入就业工作整体计划,在安排劳动力市场建设和职业培训体系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广大农民工的需求。

(二)强化公益服务与规范市场服务相结合,推动供求信息的沟通和对接,大力发展适合农民工需要的就业服务

劳动力流出地的劳务输出服务,要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和各类服务机构的作用,政府制定规则,引导资助,并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和相关信息;劳动力流入地的职业介绍服务,要大力发展免费的公共服务,提供供求直接见面的平台;引导推动营利性职业中介机构精细服务,强化信用,提高质量;对民办中介机构,建立信用体系,统一市场管理,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堵住不法分子骗钱的门路。

具体说来,一是劳动力流出地政府主导,各类服务组织参与,围绕准备外出就业农民的需求,大力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二是劳动力流入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向外地农民工开放,免费为其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等基本服务;三是规范自发形成的零工市场;四是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完善立法,规范职业中介行为;五是在城市主要车站、码头等地,以公益广告形式公告合法中介机构的地址和联络方式,方便农民工求职就业。

(三)制定和实施以项目为龙头的农民工国家培训计划,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

针对不同农民工群体对培训的需求,设立几大国家项目:一是设立面向几亿农户的电视(远程)培训国家项目,为准备外出的农民提供进城务工常识引导性培训、就业热门行业基本技能培训等课程,使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免费获得基础培训;二是继续搞好“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国家项目,强化培训与劳务输出结合,鼓励农民参加15至90天的短期实用技术培训;三是设立面向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和贫困地区青年的技术工人培训国家项目,强化技术工人订单培训,帮其实现稳定就业;四是设立面向农民工集中行业的农民工岗位培训国家项目,首先选择建筑、煤炭等行业先行,根据不同岗位和技能层次的要求,强制组织多种形式的在岗培训,使职工达到必要的国家职业标准。

配合这些国家项目的实施,还要强化配套政策措施。一是要针对上述国家项目的培训要求,组织技工学校、有关行业、企业开发高质量的培训课件和教材,广泛推广使用,同时依托重点培训机构大力加强实训设施建设,形成一批公共实训基地,从整体上解决培训内容不对路、培训质量不高的问题;二是要完善多种形式的培训补贴政策,鼓励农民工参加培训;三是要建立企业职工培训制度,督促企业切实履行职工培训的法律义务;四是要大力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参加上述培训项目的农民工经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四)健全农村县乡就业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从基层抓好组织服务和信息管理工作

根据工作任务布局,健全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聘用配备专职人员,解决开展服务工作经费。建立村信息员联系制度,形成上下相联的信息渠道,为准备外出就业的农民提供就业信息。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延伸到乡镇,实现市、区、县、乡镇计算机联网,运用现代化手段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培训机构市场工作计划篇5

在丹麦综合工会联合会(SiD)下属的工会干部学院,培训主要是向学员提供实际、实用、实效的知识,而不是灌输全部东西。从这个认识出发,学院在课程设置上构筑基础培训和强化提高培训两个体系。

基础教育培训安排五周。学员入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课堂上以“海报”似的形式,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工作经历、文化程度、性格特征乃至所愿意公开的家庭生活和生活等,向教师和同学展示、介绍。其目的是让他人了解自己,使自己了解他人,缩短彼此距离,增强亲和力和亲近感,形成团队精神和协调、活泼、团结的氛围。第一、二周,主要是学习如何组织工会,签订集体协议,开展俱乐部活动,提高演讲水平,调查了解会员的情况,并形成详尽的记录资料等等。第三、四周,主要是学习学和心方面的知识,学习如何提高思辨能力和性格修养,目的是提高工会干部做人的工作的能力,善于理智地、辩证地观察、、处理,特别是在与政府和雇主的谈判中,成为一个出色的、能充分代表会员利益的高手。在第五周,主要是学习社会传统学和遗传学方面的常识,学习国家宪法,了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异同情况,并让学员掌握什么是真正的民主、什么是广义的民主(包括社会的、家庭的、公共场所的、竞选中的民主等等)。基础教育培训是必修课,它的着眼点是让工会干部在了解社会现状,放眼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新情况、新变化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工会工作的水平。

强化提高培训是“选修”式的培训。由学员根据需求,有的放矢,富于选择性、针对性地学习知识,从共性和个性的结合上增加知识容量,指导工作实践。课程设置是“板块”型的,例如教育学、公共关系学的有关知识为一块;建立共同协商委员会和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如何更好地签订集体协议和调处劳动争议为一块;确保卫生健康与安全,建设良好的工作场所环境为一块;工会干部如何组织会员参与工会的活动,建设好和好工会,使工会在政治上更加强有力为一块;的财务管理、劳动工资、技术规程学为一块,还有如何加强对年轻人的教育,培养好后备力量等等。

无论是基础教育培训,还是强化提高培训,教员都特别注重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既有灌输,又善于采用问答式的,让学员动脑筋、提问题,引导学员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实践,使学习收到更好的预期效果。SiD每年用于培训工会代表的经费是1.1~1.2亿丹麦克朗,其中10%是工会经费,其余取之于培训基金,所谓“基金”,是集体协议规定的由企业雇主必须支付给工会干部每小时27欧分培训费的积累。

二、关于成人职业培训

我们以极大的兴趣,冒雨考察了丹麦Center县(由26个市组成)的成人职业培训中心(amU)。在丹麦,类似的成人职业培训中心有七所,此外,还有135个培训学校。2001年,有310832个丹麦人参加了职业培训,其中38%是女性,62%是男性,Center的amU所承担的培训量为全国的五分之一。这个培训中心由12位成员担任管理委员会委员,其中五位是工会代表,五位是雇主协会代表,一位是县政府代表,一位是市政委员会的代表,由工会方担任管委会主席。培训中心的日常管理实行教师自治。培训中心的管委会主席向我们介绍说,丹麦是世界上享有最高技术水准的国家之一。在化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劳动力市场不断发展变化的态势下,人们在几乎所有的工作中越来越迫切地需要知识更新和技能提高。为此,丹麦自五十年代以来,就制定实施并不断完善发展成人职业培训计划(亦简称amU计划),旨在给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机会,掌握劳动力市场所需的技能。实施amU计划的第一阶段在六十年代,对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化助了一臂之力,使许多新兴生产领域的就业前景得以改观。amU计划的第二阶段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解决了当时较高失业率带来的生产结构调整问题,用新技术培训了许多失业人员,大大增加了就业机会。九十年代为amU计划发展的第三阶段,通过企业和培训机构的密切合作,使知识、服务和信息在企业生产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从而推动了职工素质的全面提高,支持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到了2000年,amU计划又跨越了新的门槛,进行了新的改革,它使成人教育和继续培训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为职工的终身学习打造了一个崭新的框架,赋予社会各阶层在优先安排amU计划时承担更多的责任,加强了企业主、职工和培训机构之间的对话,进一步形成了“就业必须经过培训”、“在职必须接受继续教育”的理念,对培养一大批技术精湛、技能娴熟的职工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amU计划有三重目标:一是在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大背景下,根据和劳动者的实际,持续地提供和改进适应、进步的职业培训;二是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适应劳动力市场的结构调整和重组,提供有效的培训;三是坚持长远的观点,立足于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管理层在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时,非常强调贴近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并始终保持与政府相关部门、劳动力市场管理部门的密切沟通和联系。一旦发现某个行业人才紧缺,某项专业有技术断层,就立即设置相应的培训,并按照市场需求不断调整。amU计划为劳动者终身提高知识和技能,实现自我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这一计划几乎覆盖了全社会成员,其中有些培训是专门提供给处于劳动力市场边缘的群体(一般为8%左右),例如失业者、难民和移民等。

培训机构市场工作计划篇6

舞蹈培训学校工作计划2020(一)

背景

近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更多的家长开始注重孩子们的兴趣培养。随着时间的沉淀,家长认识到了课外培训的真正作用是带给孩子快乐、幸福的童年,并学会与人交际,培养还孩子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而不只是仅仅限于之前的那种竞争关系,单独的教育和个人能力的提升。

目前,国家也在政策上面加大力度,国家和教育部也逐步将素质教育进行了改善和进一步的执行,很多学校对学生的选择也有了一定的素质限制。目前在北京的一些优秀学校,已经开始要求其学生在入校时必须要有一定的特长和兴趣爱好。

在物质文明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舞蹈或者音乐、绘画,早已经成了每一个孩子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综上所述,现在以至于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全国上下针对孩子们的特长培训行业都会有很大的发展提升空间。而兰州在甘肃又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兰州本身有很多的大学,可以很好的解决师资方面的问题。而兰州也属于大中型城市,有广阔的市场。作为甘肃首府有较其他地方更开放、更便利、更多的交流、学习机会。

目的

1、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对培训市场的认知、掌握,努力打造兰州第一品牌的舞蹈培训机构,引导和规范整个兰州的舞蹈培训行业;

2、通过认真、负责的办校精神,真正的帮助渴望成长、进步的孩子和家长,让进入本机构的孩子真正的感受到舞蹈和舞蹈的乐趣;

3、通过组织和参与省级和全国的各类比赛,使得学习的孩子们能通过舞蹈在更多人面前展示风采。

Swot分析

优势:

1、信息资源:可以直接和各类考级总部建立最直接的关系,掌握第一手的信息和咨询,更好的和全国其他省市接轨,建立良好的合作;

2、优秀的教师:在选择老师方面,不仅仅是中心自己的选择也是学生和家长一种考级组织的选择,在老师方面要搭配合理,既有本省专家的支撑也有大部分刚出校门以求上进的舞蹈小老师的努力;

3、专家优势:和各个考级中心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使更多的专家、大师能够来到中心,为中心的同学们和老师们进行指导和交流。

4、严格规程:秉承台湾最成功的培训机构的规程经验,以严谨的体系和优秀的服务取胜。优秀的服务更是成功必然条件。

5、环境舒适:教学环境不一定要多么的豪华但是一定是舒适的,干净的,有生机的,所有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区域划分明显,有显著的功能性。基础设备完善,进入中心之后,家长和孩子都会投其所好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总之,不会让家长或者学生走进一个看似堂皇却很无聊的场所;

很多家长在选择舞蹈培训中心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目的。但是不超出几个重要的因素,而这些因素也正是一个培训中心所需要最注重和改进的。中心要把这些因素放在工作的首位,也要把这些因素真正的发展成为我们的优势,从而因为客户良好的口碑来打败其他竞争对手:知名的专家、优秀的教师、勤劳的员工、舒适的环境、热情的服务、丰富的活动、严格的规程。

劣势:

中心的成立和发展是一个全新的体系。在目前市场竞争这么残酷的环境之下,必然会遇到很多的压力。新的中心成立,毕竟是要从新做起,市场份额,知名度也就是中心最大的劣势。所以前期的工作要从知名度和市场的占有率来着手,用中心的优势循序渐进的弥补“新”给我们带来的劣势。

机会:

目前全国上下正在全力的加大素质教育的投入,在很多地方,已经把素质教育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之上。在北京,早在几年之前就已经有很多学校对艺术特长进行了择生的限制。而教育部也在全力的加大素质教育的进行。面对校园内部那些不规范,不正确,大锅烩的教育方法,很多家长已经提出了异议。更多的家长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在校外进行学习和研究。而兰州的校外教育机构也没有一个真正做

强做大的,绝大部分的校外舞蹈培训机构看中的也只是眼前的利益,没有一个规范的正确的体系来领导和支撑整个兰州的乃至甘肃的舞蹈培训产业。所以,中心把目标定在这个标准之上,在不断的努力过程中一定会有更大的机会。

威胁:

由于目前的体制问题,办学非常的简单,所以鱼目混杂的有很多的培训机构的出现。另外,还有一些机构已经在甘肃办学很多年了,有很好的口碑和群众基础。这些机构有些是通过价格,有些是通过长期的坚持,已经把市场瓜分的差不多了,所以这是对中心最大的威胁。

舞蹈培训学校工作计划2020(二)

一、舞蹈培训班名称

“xxxx”舞蹈培训班文化及经营理念:“开开心心学习,快快乐乐成长”。

二、前期阶段

1、定位策略:

以开设少儿兴趣班和专业演出班为主体,又开设其他舞蹈课程来帮助广大舞蹈爱好者的需求。

2、了解市场:

(1)资源情况:xx市场人口及学校(幼儿园、小学、中学)比较集中,暂时没有比较有规划的舞蹈会所,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目标群体的环境:

a、少儿兴趣班,专业演出班,成人兴趣班为主体:主要群体为幼儿,小学生,初中生及一些社会上的舞蹈爱好者,15岁以上,想从事舞蹈工作的人员。宣传主要针对学校周边。

b、中国舞和少儿拉丁舞:针对3-13岁儿童,想培养孩子的气质,性格,艺术细胞。主要分布在幼儿园到初中,利用自身优势,宣传主要在学校,居民区宣传为辅。

d、业余兴趣班:在校学生(小学,中学,高中,大学),想多学一些才艺人群!

3、竞争分析:

(1)作为一个新起的舞蹈培训班,有幼儿园的支持将可迅速打开市场

(2)定价策略:定价形式多样化,分为次卡、月卡,期卡,年卡。优秀的学员还可以支持分期付款,签约退学费等优惠政策(针对成人教练班的学员)。

(3)完善服务策略:提前报名送舞蹈服、发学员牌、提供学员演出机会、成品舞制作mV、跟踪服务等来提高服务质量。

(4)经常举办和参加一些比赛和交流会友,让学员学到更多,同时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三、实施阶段

1、选址:xxxx

2、培训形式:加盟形式。

优点:有一定的知名度,有既定的场地布置和老师安排。

缺点:要交一定的加盟费用,延迟自创品牌的时间。

3、招聘老师:爵士舞老师,街舞老师(hiphop、breaking、popping、locking)、国标舞老师(拉丁舞、摩登舞),芭蕾舞老师等需聘请兼职老师,工资在每小时100元——250元不等。老师要找质量好的老师,要提前联系好老师,然后根据学生报名的情况,确定老师来上课。

4、课程开设:

(1)业余兴趣班

招生对象:零基础,各界对舞蹈感兴趣的人士以及都市白领女性。

收费标准:未定。

掌握内容:

舞蹈初级基本素质体态训练,舞蹈初级动作组合训练,初级表演性舞蹈学习。

(2)中国舞(有级别):

招生对象:针对3-13岁小孩,培养气质和艺术细胞,收费标准:未定___元/期,未定___元/年(包寒暑假)送舞蹈服装。

掌握内容:

a、对舞蹈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产生兴趣。

b、形体、气质的塑造。

c、基本功的学习。

d、对舞蹈音乐的理解。

e、自己能独立创作简单舞蹈。

f、各民族舞蹈的简单组合。

g、2-8支成品舞。

h、为以后舞蹈方面的提高打基础。

(3)拉丁舞(有级别):

招生对象:针对3-13岁小孩,培养气质和艺术细胞,收费标准:____元/期____元/年(包寒暑假)送舞蹈服装。

掌握内容:

a、形体的塑造。

b、基本功的学习。

c、拉丁舞基本舞步。

d、对舞蹈音乐简单的理解,会踩点。

e、能独立听音乐完成舞蹈。

f、拉丁舞简单的创编。

g、2-8支成品舞。

(4)短期速成班

招生对象:有一定的舞蹈基础,想通过系统的教学,在短期内提高的人士。

课程时间:每周一至周五下午13:30至下午17:30收费标准:____元。

掌握内容:(有舞种和级别)

舞蹈初中高级复合性动作训练,舞蹈组合性编舞技法及音乐的运用中级表演性,舞蹈学习成品舞蹈

(5)专业演出班

招生对象:主要针对有志从事舞蹈行业,希望通过系统的培训学习舞蹈而自习的,以及希望在短期内能速成的人士,课程时间:每周一到周五,每周一开始新一期的课程,包教包会,学不会的学员可免费转入下一期继续学,学期为一个月。

收费标准:_____元/月。

掌握内容:

a、舞蹈初级基本素质体态训练。

b、舞蹈初级动作组合训练。

c、初级表演性舞蹈学习。

d、初级健身会员课编排学习、授课方式学习。

e、授课实践舞蹈初中高级复合性动作训练。

f、舞蹈组合性编舞技法及音乐的运用。

g、初中高级表演性舞蹈学习。

h、初中高级成品舞蹈,可签约加入本团队。

舞蹈培训学校工作计划2020(三)

一、舞蹈机构公司概况

(一)舞蹈机构公司介绍

详细介绍目前前有的机构背景、团队人员、师资力量、资本构成等等,如果没有可做预设。

1,舞蹈机构主要股东

股东名称、出资额、出资形式、股份比例。

2,舞蹈机构团队介绍

核心团队、师资力量介绍、运营思路、管理经验等等,一定要说明我们的优势是什么?

3、舞蹈机构的基础结构

4、舞蹈机构师资、员工等情况

(二)舞蹈机构经营财务情况(从建立起开始写)

(三)舞蹈机构招生网络和宣传

宣传预算、合作单位、招生网络、战略合作伙伴等等。

(四)舞蹈机构的运用思路和营战略规划

比如,近期及未来3-5年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近期半年的目标是什么?全年目标是什么?

二、舞蹈机构的课程介绍及服务标准

(一)舞蹈培训课程设置、服务标准

(二)舞蹈培训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三)舞蹈培训品牌的注册

三、舞蹈机构行业及市场

(一)舞蹈机构行业情况

三、舞蹈培训行业发展趋势,相关政策、市场潜力。

(二)舞蹈机构市场潜力

对舞蹈培训市场容量、市场发展前景、消费者接受程度和消费行为进行分析。

(三)舞蹈机构行业竞争分析

主要竞争对手及其优劣势进行对比分析,包括课程、师资、价格、环境、服务等方面。

(四)舞蹈机构收入(盈利)模式

业务收费、收入模式,从哪些业务环节、哪些客户群体获取收入和利润。

(五)舞蹈机构市场规划

机构的未来3-5年的销售收入预测。

四、舞蹈机构营销策略

(一)舞蹈培训市场分析和客户群体。

(二)舞蹈培训客户消费分析。

(三)舞蹈培训营销业务计划策略。

(1)招生网络、宣传机制。

(2)舞蹈机构促销活动策划。

(3)舞蹈机构课程优势和服务定价。

(4)员工的激励机制和师资等课时费的标准。

(四)舞蹈培训服务标准体系是什么?

五、舞蹈机构财务计划

财务预测,并说明预测依据:

未来3-5年舞蹈培训项目资产负债表。

未来3-5年舞蹈培训项目现金流量表。

未来3-5年损益表。

六、舞蹈机构出资计划

(一)舞蹈机构出资方式

详细说明舞蹈机构未来阶段性的发展需要投入多少资金,目前机构能提供多少(没有设立可做预设),需要投资多少。融资金额、参股比例、融资期限。

培训机构市场工作计划篇7

一份完整的策划书的构造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市场状况分析,二是策划书正文。

(一)市场状况分析

要了解整个市场规模的大小以及敌我对比的情况,市场状况分析必须包含下列12项内容:

(1)整个产品市场的规模。

(2)各竞争品牌的销售量与销售额的比较分析。

(3)各竞争品牌市场占有率的比较分析。

(4)消费者年龄、性别、职业、学历、收入、家庭结构之分析。

(5)各竞争品牌产品优缺点的比较分析。

(6)各竞争品牌市场区域与产品定位的比较分析。

(7)各竞争品牌广告费用与广告表现的比较分析。

(8)各竞争品牌促销活动的比较分析。

(9)各竞争品牌公关活动的比较分析。

(10)各竞争品牌订价策略的比较分析。

(11)各竞争品牌销售渠道的比较分析。

(12)公司过去5年的损益分析。

(二)策划正文

策划书正文由6大项构成,现分别说明如下:

(1)公司的主要政策

策划者在拟定企划案之前,必须与公司的最高领导层就公司未来的经营方针与策略,做深入细致的沟通,以确定公司的主要方针政策。双方要研讨下面的细节;

确定目标市场与产品定位。

销售目标是扩大市场占有率还是追求利润。

制定价格政策。

确定销售方式。

广告表现与广告预算。

促销活动的重点与原则。

公关活动的重点与原则。

(2)销售目标

所谓销售目标,就是指公司的各种产品在一定期间内(通常为一年)必须实现的营业目标。

销售目标量化有下列优点:

为检验整个营销企划案的成败提供依据。

为评估工作绩效目标提供依据。

为拟定下一次销售目标提供基础。

(3)推广计划

策划者拟定推广计划的目的,就是要协助实现销售目标。推广计划包括目标、策略、细部计划等三大部分。

①目标

企划书必须明确地表示,为了实现整个策划案的销售目标,所希望达到的推广活动的目标。

②策略

决定推广计划的目标之后,接下来要拟定实现该目标的策略。推广计划的策略包括广告表现策略、媒体运用策略、促销活动策略、公关活动策略等四大项。

广告表现策略:针对产品定位与目标消费群,决定方针表现的主题。

媒体运用策略:媒体的种类很多,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传单、户外广告等。要选择何种媒体?各占多少比率?广告的视听率与接触率有多少?

促销活动策略:促销的对象,促销活动的种种方式,以及采取各种促销活动所希望达成的效果是什么。

公关活动策略:公关的对象,公关活动的种种方式,以及举办各种公关活动所希望达到目的是什么。

③细部计划

详细说明实施每一种策略所进行的细节。

广告表现计划:报纸与杂志广告稿的设计(标题、文字、图案),电视广告的创意脚本、广播稿等。

媒体运用计划:选择大众化还是专业化的报纸与杂志,还有刊登日期与版面大小等;电视与广播广告选择的节目时段与次数。另外,也要考虑CRp(总视听率)与Cpm(广告信息传达到每千人平均之成本)

促销活动计划:包括商品购买陈列、展览、示范、抽奖、赠送样品、品尝会、折扣等。

公关活动计划:包括股东会、公司消息稿、公司内部刊物、员工联谊会、爱心活动、同传播媒体的联系等。

(4)市场调查计划

市场调查在策划案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从市场调查所获得的市场资料与情报,是拟定营销企划案的重要依据。此外,前述第一部分市场状况分析中的12项资料,大都可通过市场调查获得,由此也显示出市场调查的重要。

然而,市场调查常被高层领导人与策划书人员所忽视。许多企业每年投入大笔广告费,而不注意市场调查,这种错误的观念必须尽快转变。

市场调查与推广计划一样,也包含了目标,策略以及细部计划三大项。

(5)销售管理计划

假如把策划案看成是一种陆海空联合作战的话,销售目标便是登陆的目的。市场调查计划是负责提供情报,推广计划是海空军掩护,而销售管理计划是陆军行动了,在情报的有效支援与强大海空军的掩护下,仍须领先陆军的攻城掠地,才能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因此,销售管理计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销售管理计划包括销售主管和职员、销售计划、推销员的挑选与训练、激励推销员、推销员的薪酬制度(工资与奖金)等。

(6)损益预估

任何策划案所希望实现的销售目标,实际上就是要实现利润,而损益预估就是要在事前预估该产品的税前利润。只要把该产品的预期销售总额减去销售成本、营销费用(经销费用加管理费用)、推广费用后,即可获得该产品的税前利润。

企业计划书(一)

一、进行逐步的深度介入

㈠进行深度问卷

①使用《客户调研问卷》进行深入考察

②通过企业提供的案头资料进行深度了解

③通过企业内部的管理文件进行认识

④考察企业内部的员工行为

㈡进行访谈

①对企业高层进行深度访谈

如:高层的品质、胆识、知识、经验、阅历、能力等心理结构进行了解及了解其的原始管理模式

②对企业的管理层、智囊层进行深度仿谈

如:对企业的看法,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案对企业发展及对策的意见及建议

③对普通员工的访谈

如: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的细部问题,前途及期望、士气的情况。普通员工眼里的企业等

㈢总体分析

①权、责、利是否明确?

②规章是否形成了机制?核心机制是什么?

③企业的问题根源是什么?

④市场环境怎样?

⑤内部环境怎样?

㈣下药方

①寻找差距,解决问题

②主要对策及策略

③总体的战略规划及实施

二、为企业建设规范性文件

这些规范性文件包括《岗位规范》、《培训教材》、《决策机制》、《财务模式》、《服务模式》、《市场模式》、《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测评模式》《战略规划》等。

㈠《岗位规范》

①根据目标及战略规划分配职责

②根据职责,任务确定岗位

③对岗位进行说明及描述

④形成规范文件《岗位规范》

㈡《培训教材》

①根据不同的岗位和相关的教材

②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及企业理念、机制培训文案写作

㈢《决策机制》

①根据企业的原始管理模式及对原始管理模式的修善,拟定决策流程

②根据战略规划及实确定目标机制

③把决策流程,目标机制整和为决策机制

④形成科学、民主、权威三位一体的决策机制

㈣《财务模式》

①根据资金布局,构建财务功能

②构建企业财务信息模式

③表述财务信息模式

④形成企业规范性财务模式文件

㈤《服务模式》

①根据服务环境,构建服务模式

②构建差异化的服务模式

③模拟并表述差异化的服务模式

④形成企业差异化的服务特色

⑤形成企业规范模式文件

㈥《市场模式》

①依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确定市场定位

②依据产品特性确定商业模式

③市场拓展与巩固

④市场运变与对策

⑤市场战略与模式

⑥形成企业规范性市场模式文件

㈦《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

①工作的顺序与要求

②岗位的功能与工作环境

③功能的关系与岗位的关系

④独立工作的完成标准

⑤合作工作的完成标准

⑥形成企业规范性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文件

㈧《测评模式》

①公司目标测评体系

②部门目标测评体系

③岗位目标测评体系

④个人目标测评体系

⑤综合测评体系

⑥形成企业规范性测评文件

㈨《战略规划》

①战略目标调研

②战略目标确定

③战略目标分解

④战略目标规划

⑤战略目标实施计划

⑥形成企业规范性战略规划文件

三、制定培训计划

㈠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关教材及计划

㈡进行相应的企业文化、思想、理念培训

㈢进行相应的企业技术、技能及其有级别的计划性的培训及提高

㈣进行激励性培训及士气培训

四、进行系统性的布局培训

㈠根据企业的运作框架进行培训布局

㈡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时期及状态进行相应的培训

㈢对企业进行战略性培训

㈣对企业后备人才库进行前瞻性培训

五、促使客户企业成为我方的营销资源企业

㈠使企业的产品进入营销网

㈡使企业进入网站

㈢使企业的产品进入信息网

㈣使企业的产品进入流通网

六、构建百家企业顾问模式

㈠产品模式

①企业战略发展、战略对策策划(包括企业发展战略平衡策划;企业战略发展策划;企业战略对策策划;创新经营策划;企业导入CiS策划;战略运作模式策划;战略管理模式策划等)。

②企业运作规范,管理模式分析、设计、策划及文案制作(包括经营工作规范;企划工作规范;市场工作规范;技术、产品开发及质量工作规范;物资、物资供给、购置、分配工作规范;生产工作规范;后勤、物业工作规范;管理工作规范;人力资源工作规范;财务工作规范等)。

③各类文案策划、制作,企业文案策划、制作,专业文字策划、整理、制作(包括广告文案策划、制作;品牌文案策划、制作;市场文案策划、制作;企业说明书策划、制作;产品说明书策划、制作;企业培训教育教材策划、制作;管理文案策划、制作;法律文书策划、制作;合同文书策划、制作;专业写作文字整理等)。

④人生战略发展管理策划(包括企业家形象管理、企业家人生战略发展管理策划及文案制作;老、中、青、少、童人生战略发展管理策划;人生预测;人生设计;姓名策划等)。

⑤企业咨询(包括企业诊断;经营顾问;企业咨询;管理顾问;营销顾问;问题顾问;培训授课;跟踪顾问;常年策划顾问等)。

㈡服务模式

①把产品定为金、银、铜、铁四种服务模式

即:金卡会员服务模式

银卡会员服务模式

铜卡会员服务模式

铁卡会员服务模式

②金、银、铜、铁四种模式的服务时间差异

即:“金卡会员”的服务概念为,每月为“金卡”持有企业,提供九个工作日的服务时间;

“银卡会员银卡”的服务概念为,每月为“银卡”持有企业,提供六个工作日的服务时间;

“铜卡会员银卡”的服务概念为,每月为“铜卡”持有企业,提供三个工作日的服务时间。

“铁卡会员银卡”的服务概念为,每月为“铁卡”持有企业,提供一个工作日的服务时间。

㈢收费模式

①成为“金卡会员”须支付每年⒈9万元的会员费,月1600元会员费;

②成为“银卡会员”须支付每年⒈2万元的会员费,月1100元会员费;

③成为“铜卡会员”须支付每年0.72万元的会员费,月600元会员费;

④成为“铁卡会员”须支付每年0.36万元的会员费,月300元会员费;

⑤合同期间发生的车马费、工本费,传真费、调研费为每月一百元。

㈣顾问模式

①由软资源研发机构承揽客户企业的《岗位规范》《培训教材》《决策机制》《财务模式》《服务模式》《测评模式》及《战略规划》的框架性研发;

②本计划所涉及的软资源研发,由软资源研发机构来承担;文案制作由文案制作机构来承担;调研诊断机构来承担;

③培训顾问的分配及课程安排。

课程与培训安排

a.集中培训

把相关内容、相似内容及一样内容的不同企业培训集中到一个场所进行培训。

b.单个培训

把个别需求的企业培训,进行单独的培训,到企业内部会议室或食堂去进行现场培训。

c.派员培训

对个别的企业需求,可进行系统的顾问跟踪培训。

d.讲大课

就企业运作的某一个方面进行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系统性讲课。

顾问资源力量

顾问资源研发力量雄厚,业务素质高,从业人员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经验。以创新经营为基础,以改善客户企业收益,提高客户企业素质为已任;利用规范调研、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时间管理、目标管理和价值工程等研发、策划手段为客户企业提供设计、指导、培训、策划、顾问、构建运作模及管理模。

顾问派出

a.根据客户企业的实际需要或运作实际派出顾问。

b.根据发展规划或战略规划派出顾问。

c.根据人员的实际素质派出相应的顾问。

顾问的派出调度与调整。

a.根据《顾问派出调度表》来派出顾问。

b.根据《顾问派出调整表》来作出相应的调整。

企业计划书(二)

一、企业介绍

1、企业注册名称:山东省******废旧电池再生处理公司

2、企业注册资金:

3、企业地址:山东济南

4、企业概述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电池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使用量也正逐年增加,然而现阶段使用后的废旧电池却未能得到妥善处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起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而且电池含有大量的可回收利用金属,完全可以回收利用。本企业基于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突破传统处理技术,针对我国废旧电池回收现状而创立集废旧电池回收,处理利用及研究开发环保电池多层次为一体的企业,其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由政府环保部门、电池生产商、科研单位及消费者组成的电池收回处理研发网络,实现废旧电池循环再利用形成产业化经营。

5、企业业务

主要业务是建立完善的废旧电池回收网络,通过有步骤的处理,从电池中提取各种金属,然后将金属转让给各地电池生产商或其他金属需求商,从中取得收益;并设立企业自己的科研机构,用以研发新的废旧电池处理技术以及新型无污染的环保型电池。

二、产业背景

1、电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广泛的商品之一,我国是干电池的生产大国,目前我国电池生产企业有1400多家,一年产量达150亿只,居世界第一位,仅2000年,我国电池产量就高达140亿节,占世界总产量三分之一,而且还在逐年增加。

2、废旧电池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和酸、碱等有害物质。一节纽扣电池能污染60万升水,一节一号电池即可污染12立方米水,一平方土地。有关专家指出,如果废旧电池与生活垃圾混合处理,电池腐烂后,其中的汞、镉、铅、镍等重金属溶出含污染水体和土壤,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3、现在人们环境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安置了废旧电池投放专用桶。调查表明,意识到废旧电池危害的有100%的民众,认为回收废电池赢利的有67%,有97%的人认为应当建立回收站,科学回收及处理废旧电池。

三、市场分析

1、原料丰富。以干电池为例,我国是世界头号干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电池年消费量为80亿只,而且还在逐年增加,相应废旧电池的数量也越积越多。

2、废旧电池的利用价值很高。电池中金属含量比直接从矿石中提取要高,全国电池年消费量为80亿只,产生的废旧电池相当于铜740吨,锌1.6万吨,锰粉9.7万吨。

3、我国废旧电池处理利用产业处于初级阶段。虽然人们认识到废旧电池的危害,但没有形成普遍自觉收集、自觉上交的意识;电池生产厂家真正参与回收处理的确属凤毛麟角。

4、现在具有成熟的处理技术。“物理分选-化学处理”新工艺通过对废旧电池物理分选获得铁、锌、铜以及二氧化锰和石墨混合中间产品等,通过化学方法将其提纯,并处理掉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这样废旧电池处理达到无害化,实现资源化,产业化。

5、我国对金属尤其重金属的需求量很大。

四、竞争分析

由于过去人们环保意识不足,废旧电池回收处理理念的影响以及传统处理技术的限制,使我国废旧电池处理利用产业没有形成规模,正处于初级阶段。到现在为止,国内只有几家处理厂家,所以废旧电池处理利用产业有非常可观的商业前景。

五、营销策略

1、在创业初期,争取政府和电池生产厂家的支持。

在创业之初,争取和利用国家给予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根据我国“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电池生产厂家有义务承担处理废旧电池的责任,这样可与电池生产厂家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为企业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2、建立和完善回收体系

(1)加大宣传力度。结合政府环保机构及相关政策,组织开展一系列废旧电池回收活动,树立废旧电池必须回收利用的观念,提高废旧电池回收率。

(2)设置废旧电池回收箱、回收点。结合政府环保卫生部门在人口密集区、商场电池柜台、各学校设置废旧电池回收箱、回收点,若有必要,可以尝试有偿回收、以旧换新的方法,从而构建完善的废旧电池回收网络。

(3)积极开拓回收金属的销售渠道,在实现资源再利用、保护环境的同时,从中获取利润。

(4)增强研究开发能力,不断提高生产效率。设立科研机构,用以研发新的废旧电池处理技术,促进废旧干电池再生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进程;以及研发新型无污染的环保型电池,使企业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六、投资与财务

1、投资资金来源:主要通过政府资金扶持,电池生产厂家的投资及其他风险投资。

2、成本预算

(1)企业基础设备建设资金:650万元

(2)宣传及组织管理资金:30万元

(3)企业流动资金:45万元

(4)设备维修及维护资金:20万元

(5)研究开发资金:15万元

3、盈亏分析

(1)经营目标:企业初期年处理3650万只废旧电池。(即每天处理10万只)

说明:国内电池年消费量为80亿只,计划处理量不到0.5%,随着企业发展,每年处理量会增加。

(2)营业额目标:年营业额730万元。

说明:1)保证每天处理10万只,可得到2万元的收益。

2)全年收入:2万元X365天=730万元

3)随着企业发展,每年处理量会增加,年营业额也逐年增加。

(3)收益预算:利润=年营业额-成本费用=730-(45+30+20+15)=620(万元)

七、风险预测

1、废旧电池回收率不高;

2、与电池生产厂家合作是否顺利;

3、管理制度不完善。

控制办法: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合理的回收制度;与电池生产家做到互惠互利,制定合理的协议;加大管理力度,改革管理方法,对每次投资要进行经济核算。

八、风险投资退出渠道

1、公开上市是风险投资退出的最佳渠道,通过ipo,投资可以得到相当好的回报。

2、出售,可以快速地将风险资本撤出企业,以实现资本增值。

九、企业管理

在企业内部,将设立最高行政管理部门,由企业法人权权负责,使其同高层管理部门的人员共同努力,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的运行、市场信息汇总与处理以及对企业重大决策发挥关键作用。企业内部所设立的市场信息调研部、组织策划部、宣传与网络部、回收部、生产部、财务部、法律部及研发部等。

十、可行性分析

1、资金方面

(1)国家有相关的资金扶持及税收优惠政策。

(2)创意好,易于电池生产厂家完成风险投资。

2、资源方面

(1)原料丰富;

(2)电池生产的基数大,而且每年增加;

(3)易于废旧电池的回收。

3、竞争方面

(1)创立之初,没有很多有竞争力的公司;

(2)在不断的发展中,扩大回收半径,发展自己的固定客源。

4、投资潜力方面

培训机构市场工作计划篇8

1培训规划要注重其技术设计

良好的培训规划设计是应用可行的技术、方法去实现培训规划的设想,注重操作性与实践应用。培训增加社会人力资源保有量,人不需要被捆绑于某一固定组织,人力资源的游离性昭示人力资源部分属于社会;培训又具有个体性,通过培训而传输的知识与技能流量又蕴藏在自然人的心智中,对同样的培训内容、方法,不同人的接受、理解乃至实践运用能力又存在差异,因此培训也体现了人力资源的个体性。产业连接着政府、企业与个人利益,产业振兴给政府提供财税与增加就业量,产业兴盛提供产业内企业更大的生存空间、更长的生命周期,产业兴衰直接关系着个人的经济状况、技能变化。培训受益对象是管理社会的政府、企业、员工;培训主体应是政府与协会、企业、个人三个,这三者三足鼎立,共同支撑完整的产业变革战略下的人力资源培训规划。鉴于本研究项目的要求,本文只探讨政府、协会、企业培训主体的培训规划技术设计。

2政府的产业变革下的人员培训规划设计

(1)培训管理机构的设置。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培训管理司,只有军官转业安置司、职业能力建设司,人力资源的培训管理职能就分散在这两个机构中,能否整合政府培训机构呢?根据中国社会发展进程阶段特点,可以成立人力资源培训管理司,专门管理政府的培训规划。组织机构的设置是从属于组织战略的。根据钱德勒的观点,战略决定组织结构。当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匮乏的矛盾日益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已刻不容缓。经济发展的战略调整引发社会各方面的结构调整也势在必行。

企业设立了各种形式的培训机构,由于企业掌握的产业变革的信息资源要大大少于政府,政府可以利用自身独特位置,综合本文由收集整理各种因素来预测产业演变趋势,引入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领域的智库资源进行决策,制订中长期人力资源培训计划。只有政府部门才能宏观把握经济发展情况,政府培训管理机构是人力培训规划与预测的主体,具有权威性。因此,建立中央政府的人力资源培训管理司、地方各级政府的相应培训职能管理机构,能够加强对培训规划的组织领导、培训政策制定等工作。

(2)培训资金及其管理。我国政府对教育投入有规定,但对社会化的公众培训这样的公益活动几乎没有,培训交给企业去完成或者员工到赢利性培训机构去学习。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存续的变数冲击着企业的培训职责,不能体现培训的社会性一面,也不符合建立人本社会的要求。社会失业问题的背后原因之一是人力资源的低质。政府提出教育投入要达到gdp的4%,没触及到公众培训的具体预算安排,落实培训专项费用是培训的物质准备;对奢侈商品消费按其营业额征收消费税,且在此基础上征收职工培训费,充盈政府设立的培训专用资金账户。在培训费用管理的另一面,结合目前的税收制度改革,可以考虑工资总额4%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且予以税前抵扣。对人员培训方面的会计制度可以有所变动。一线员工的培训费用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账户,无疑影响企业的价格竞争优势。培训投入的发挥作用时间长,它属于智力资本或者智力资产,培训是一种投资而非成本,会计上可以列其于资产类里面的“长期待摊费用”科目。

(3)培训机构与技能鉴定机构。政府建立人力资源培训机构的市场,引入竞争机制进行管理,不行政指定培训机构。目前我国教育资源供给充足,某些教育机构超编严重;部分老国有企业退休或暂时歇岗的高级技术员工也存在,面对巨大而迫切的培训需求,只要培训配置科学合理,完全可以达到培训需求与供给的平衡。政府只要公开培训机构的市场准入门槛资格条件,如师资水平、培训设备硬件、实训基地配置条件,自然会出现很多培训机构。培训后的学员结业技能鉴定机构不应该是培训机构本身,实行培训与考核鉴定分离的制度设计。政府培训管理部门可以动态、随机地请异地机构进行考核技能等级。

(4)政府培训氛围的创设。培训是系统工程。除规章制度的安排设计外,培训效果还靠受训者自我努力,培训文化环境营造可以激励学员。政府定期举办全国性的技能比赛,选拔优胜者进行表彰,营造提倡培训、崇尚技能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比赛中年轻优秀者可以送入高校免费学习,学识提高对于未来的更高技能掌握有裨益。设立特级技师、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的工人技术职称,技术等级的行业指导性津贴标准;对技能人才进行宣传、表彰、举办社会仪式是创设培训型、学习型的社会文化的有效方法。

(5)政府的培训内容的定位。政府培训目标是新员工适应新岗位,培训内容定位于前瞻性、预测性的未来产业变迁的知识、技能,即技能储备。政府根据产业演进的规律、所掌握国内外产业发展的充分信息、产业利润率的历史数据预测产业发展动向:国外先进产业是否转移?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是否可以发展此产业?国家产业结构监测数据是否出现结构严重失衡?城市化加快的大规模农业产业转移的劳动力数量的估量,辅之以数学模型,根据产业资本与劳动力的科学配置比例加上一定弹性来确定需要培训的从业者数目,防止培训过度或者不足。

(6)政府培训对象。政府培训的客体是三个群体。一是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即使是受过教育的也要进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二是农业劳动力转移人口,城市经济的知识与技能含量比第一产业的农业要高,工业产品工艺流程长要求员工抛弃农业中的小农自我意识,个人要从属于社会化大生产,从而培训也要求培训合作意识;三是城市中无职业或者企业破产消亡而没有受到企业培训的人,这很重要,我们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体现社会文明,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举措是需要的,但这是填“肚子”工程,而培训是填“脑子”工程,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3协会的产业变革下的人员培训规划设计

协会培训目标是在岗员工适应技术升级后的岗位。协会发挥组织与协调产业内单元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形成管理协同效应,可以尝试集中式的行业培训。产业内小企业的生产成本已经逼近了市场价格,为生存,部分企业只能放弃培训。面对参差不齐的行业内企业的培训状况,进行集中培训可以是较优的选择,发挥培训这种服务产品的规模经济效应,协会内企业员工也可以互相学习,培训效果要比单纯的外部培训师的灌输要强。这种培训制度设计是利于协会、企业、员工三方。协会培训内容注重对在岗职工的产业技术升级的技能培训。行业协会通过与政府的信息联系,按照政府的培训指导要求,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目前员工与产业升级后工作岗位技能变化差距,进行培训。

4企业的产业变革下的人员培训规划设计

企业培训目标是企业现有职工绩效提高、对企业适应与忠诚。在培训内容设计上,心理培训通过交流与沟通可以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企业文化培训提高员工忠诚度从而保持员工队伍稳定、减少培训损失;伦理训练是我国企业目前普遍缺乏的培训内容。社会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变化,培训可树立道德至上意识,保护了职工,也树立企业对外良好形象。最后是技能缺失的培训。在培训的途径上,新员工要进行集体培训,坚持分散式师徒制的日常培训,变革传统的方式。岗位轮换培训是为了员工发展,培养员工多样技能、驱除工作单调枯燥感、人能匹配的动态人事管理需要。面对新产业的技能升级,企业要及时告知员工,如自身培训条件不允许,可以分批送员工到高校等外部机构培训。

企业战略不同,培训应有差异。企业如以市场占有率为战略目标时,培训对象以沟通能力、营销技巧的掌握为主。培训方法包含课堂授课、案例法、师徒制、岗位轮换法等。产业转移后,企业员工整体文化与专业基础知识水平在高中以下时,脱产学习是可以的;年轻人居多的企业可以进行脱产学习。年龄较大者,案例教学、现场培训较好。

对于产业升级前的企业员工培训计划,根据企业下一步发展目标与员工的技能状况,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来确定培训内容。根据平常绩效考核成绩,选择部分优异员工去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制单位脱产培训;也可以请新技术领域创造者来企业培训。培训可以通过新产品的图像或者产品模型加强学员理解能力。

培训机构市场工作计划篇9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应用能力团队项目训练市场营销

[作者简介]卢毅(1964-),女,重庆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重庆40133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重庆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育效能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1-3-066)和2011年重庆科技学院教改项目“基于实质性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营销精英人才培养路径设计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1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105-03

高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能力,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是应用能力。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等固然有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但都是隔靴搔痒,为什么不直接从学生入手直接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一、直接培养应用能力的概述

以市场营销专业的营销策划课程为例,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营销策划能力,有这几种教法:第一种,清晰讲授营销策划的完整理论架构和方式方法,教师讲得生动鲜明、深入浅出,使用了国家规划教材等,甚至请了企业专家开讲座;第二种,在讲解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撰写营销策划方案,要求选取现实企业为对象,方案做完后推荐给相关企业,如能得到该企业的回应给满分;第三种,在讲解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营销策划训练,要求学生先找企业,根据企业实际和需要为其撰写营销策划方案,该方案被企业采用(如付费)给满分。第三种就是直接培养应用能力。真题真做,让学生真实地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寻找项目,洽谈合作,分析现状,策划创意,撰写方案……都是直接训练应用能力。第二种虽然有能力训练,但更多的是从理论出发,与现实有距离。第一种,课讲得再精彩,也是教师的。而现在,中国大学普遍关注的是第一种方法,包括高等教育的许多评价指标都主要针对第一种设计;第二种方法有部分教师在使用;第三种方法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很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举措都是从教师入手,仿佛教师强学生才强,这实在是一个误区。韩愈早就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只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就能给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机会。

直接培养应用能力需要实质性的校企合作。现在考核校企合作的指标常常是学校签了几个校外实习基地,但这种形式性的东西并不能和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构成直接因果关系;也不是学校创造了条件,学生才能锻炼实践能力。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质是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情景、工作任务,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的真实状况,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亲身体验真实的工作过程。”学生带着任务主动寻求企业帮助,在试图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时会自觉地运用所学理论。因为有应用的压力,如果课本知识不够,还会积极去寻找更多相关知识;遇到问题向教师求教有了更多的针对性,教师也可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大多数企业对学生的求助和主动为他们分析解决问题是持宽容和支持态度的。在这个过程中,有学生做得好些,有学生做得差些,有的收获大些,有的收获小些,也没有关系,人才培养本来就是有层次的。

二、基于应用能力直接培养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直接训练应用能力的有效载体是“团队项目训练法”,同时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标准、管理机制等的支撑,是一个需要打破课内外界限、教学工作学生工作界限的系统工程。下面我们以培养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为例进行探讨。

1.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的知识、素质与能力要求。根据市场调研和教改研究结果,市场营销人才应该具备以下各项能力(如表所示):

市场营销人才应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营销学、广告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市场调查、预测、分析知识及市场营销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熟悉我国有关市场营销的法律、法规以及国际市场营销的惯例、规则;掌握市场开发、营销策划、销售管理、电子商务等基本方法;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及计算机应用知识。

优秀市场营销人才应具备诚信、踏实、勤奋、正直的职业道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并且时时关注国际国内动态,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开拓精神和较高的经营管理素质,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较好的业务素养;具有较好的文化艺术修养和较高品位的人文素质,逻辑思维清晰,思维活跃、开阔、积极,学习能力强,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有较强的抗压性。

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一般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现代营销学等理论知识,具有竞争意识、开拓意识、团队意识和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营销能力、策划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适应我国经济领域建设发展和改革开放需要,面向工商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第一线工作需要,从事市场研究与开发、市场营销管理与策划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其中优秀部分的培养方向可定为营销策划师。营销策划师是21世纪的新兴职业,主要在工商企业或相关行业从事市场营销业务与策划工作,包括广告策划、品牌策划、产品经理、房地产营销策划、市场推广等,是市场急需的具有较高管理素质、具备市场开拓与市场运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与一般市场营销人才相比,“营销策划师”更强调思维严密,创新能力强,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与优秀的文案撰写能力、良好的策划创意表现能力,能深层次挖掘项目的文化底蕴。

在全面培养市场营销能力的基础上突出沟通协调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策划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学生毕业时具备从事市场营销工作需要的知识架构和相应的能力素质,能基本撰写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市场营销策划方案,并能将方案加以执行。

2.培养理念与人才定位。市场营销人才的专业核心能力可归纳概括为市场分析能力和市场运作能力,以及应具备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宜以此为出发点,以“能力培养与营销人格养成”为中心,秉承“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原则,将教师、教学、科研、学生视为一个整体来系统打造,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通盘设计,重点抓知识到能力、理论到实践、学习到职业岗位三大节点的转换机制建设;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教育优势,以“松散型实质性校企合作”为基础,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培养应用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如图1所示)。

同时强化创新思维方式训练,全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市场营销人才的策划能力、设计能力都有赖于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联想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形式,创新项目训练、创业训练,以及大学日常教学中的课程设置、课堂内容、教学方法、实训方式、考核方式等都影响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对营销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从训练三大创新思维方式的角度综合考虑、系统安排。

从高校教育的角度,这种模式培养的人才可定位为: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营销策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开拓进取、顽强拼搏精神的本科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

从市场的角度,“营销策划师”培养目标定位为:掌握市场营销管理与策划理论,具有较强市场营销业务与策划实际能力,在工商企业、咨询公司等相关行业从事营销业务及策划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3.多维互联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方案。第一,以市场营销

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为导向,通过主课堂(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互动,建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一体化运行的多维互联化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第二,建立符合市场需求与市场营销人才成长规律的多维互联的市场营销实践教育体系。广泛采用团队项目训练法。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工”“学”并行,活学活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如图2所示)。第三,建设多功能开放性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建立教师企业营销策划研究机构,组建学生模拟公司;建立校企合作联盟。建设多维互联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平台。

4.多维互联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基于“贯穿教育全过程的创新人才培养整体设计”理念,围绕“能力培养与营销人格养成”,遵循“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原则,以“松散型实质性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团队项目训练法”作为知识与能力的联结点,以“多功能开放性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作为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的联结点,以“专业学生社团”作为教学与岗位的联结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通盘设计,这样直接培养应用能力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即多维互联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如图3所示)。

三、运用“团队项目训练法”,做实产学研合作教育

“团队项目训练法”是项目教学法的延伸和发展,包含了案例教学法、体验教学法、设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是以团队的方式开展项目训练。严格意义的“团队项目训练”要求学生自组团队,选定项目,先做策划,并阐述设计思想和构造机理、进行评估(提案、答辩),然后实施、总结。通过完整的实践过程训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团队项目训练的内容与形式可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还可以不断拓展、创新,在课内外均可使用,可前后、交叉或同步进行(如图4所示)。

所有的训练项目都需要真实的企业背景、企业资源。这里与企业合作专指以企业为主开展的项目训练,主要在课余、假期进行。如广州市迪彩化妆品有限公司的在校储干项目:经选拔组成二三十人的团队,由公司直接对学生进行基础能力和企业针对性技能的系统训练,训练方式包括理论培训、公司化模拟运作、企业提供的假期实习、企业工作体验、户外拓展等。大概要用一年半的时间,毕业时双方再双向选择。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充分地感受、认知真实的工作状态。

以“团队项目训练法”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可以避免流于形式、走过场。现在校企合作教育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种是形式上的,轰轰烈烈签个协议;二是学生到企业参观、见习或跟班实习,或教师承担了企业的科研任务,学生在里面做点辅助工作;三是“学生走出来,企业走进去,学生自我组织管理,企业指导,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完成各种培训项目”“在活动的进行和组织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导和主角地位”,以及高校教师以真实的企业资料作为教学内容、训练项目的实质性校企合作。

产学研合作教育不在形式而在实质,关键是确立学生的主导地位,充分激发学生潜能。基于企业工作实际的团队项目训练是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水平提高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需要教师提供足够的知识与方法支撑,同时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师资队伍、考核管理制度等的匹配。

四、直接培养应用能力的教学保障机制

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朝着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培养方向发展,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及资源保障。

1.建立合理的教师绩效评价机制,明确恰当的教学科研关系导向。大学的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高校教师要同时完成教学与科研双重任务,在现有评价体制内,在职称评聘、岗位评定等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评价环节,科研指标因其容易识别往往成为衡量教师绩效的最重要指标;而教学效果因不易评价或显效较慢,即使教师在教学中付出较多时间精力,也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肯定。造成教师在教学上的目标设计随之降低,以完成教学工作量为主要目标,对提高教学质量十分不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如果得不到承认,教师很难有充足和持久的积极性。

2.进一步提高学校向实践教学上的资源投入,出台相应办法鼓励教师提高实践能力。调动各方资源努力与相关行业、企业协调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建立更多实质性合作的实践实习平台,加大对课内外实践教学的资金投入等;鼓励教师增加工程实践经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实践工作,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获取一手管理经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工程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在考核聘任方面,将教师在工程项目设计、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与理论研究和的成果同等对待。

3.改革实践教学管理、考核机制。传统机械的实践教学管理、评价、考核方式已不能适应全方位、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团队项目训练”为载体直接培养市场营销学生应用能力,需要调整、建立相应的符合客观实际的管理、考核机制。

[参考文献]

培训机构市场工作计划篇10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11号)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意见》(冀政〔〕79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坚持市场就业与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开发就业与劳务输出相结合、扩大就业与提高素质相结合、强化服务与体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围绕城镇化建设和“旅游立市”战略的实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鼓励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扩大劳务输出,扶持返乡创业,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建立完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五个体系”,即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工作和组织体系,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体系,城乡统一、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市场引导、政府促进、社会参与的培训体系,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市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4.5万人,转移就业稳定率达到50%以上。到2015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到85万人,比年增加10万人,其中,新增就地转移就业4万人,劳务输出6万人,农村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5%以上。力争使有培训需求的农村劳动力都得到一次以上的技能培训,掌握一项适应就业需要的实用技能。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转移就业渠道

(三)实施项目带动就业。各县区要结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加快发展畜牧业、种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结合“三年大变样”和“新民居”建设,拓宽农村就业渠道,帮助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或“进厂不进城”,实现就地转移就业。落实新项目与就业“三同时”、“四项联动”机制,做好全市重点项目跟踪服务,搞好职业供求预测预报。鼓励企业招用农村劳动力,凡是免费成功介绍我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并在本市办理用工备案、签订劳动合同和参加社会保险的,给予中介服务机构一次性职业介绍补贴。

(四)发展旅游产业拉动就业。围绕实施“旅游立市”战略,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参与本地旅游资源开发,鼓励兴办“农家乐”、“农家旅馆”、“农家饭馆”等形式多样的旅游服务项目。鼓励旅游相关产业发展,特别是使用农村劳动力较多的旅游产品加工制造、宾馆服务业等,通过发展旅游业增加转移就业机会。

(五)结合小城镇、“新民居”建设推进就业。搞好县域村镇空间布局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完善好水、路、电、气、讯等基础配套设施,解决好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问题,在发展小城镇、“新民居”建设中,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岗位。根据村庄区位、产业、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地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培植龙头企业,壮大产业规模,建好生产基地,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

(六)鼓励农村劳动力创业和返乡创业。落实农村劳动力创业税费减免、小额贷款、技术服务、信息咨询和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为创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等帮扶服务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鼓励有能力、有条件的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和合伙经营。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申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取消最低资本限制,且无需审验注册资金。返乡创业人员投资兴办科技型、外向型、农产品加工型等创业项目,纳入本地招商引资范围,享受与外地客商同等优惠政策。

(七)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推进力度。各县区根据担保基金筹集情况,以协议方式按照不低于担保基金3倍的规模确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建立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代偿评估核销机制,每年对担保基金代偿金进行审核核销。

(八)加快农村创业基地建设。鼓励引导社会各类资本,充分利用废弃场地、闲置厂房、园区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推动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建设,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年底前,各县区要安排50亩用地计划用于创业基地建设,并引导创业项目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区内选址。村庄整理节约的土地,调剂为建设用地的,纳入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计划,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内选址,主要用于农村劳动力创业基地建设和产业聚集发展。有条件的县区要结合创业基地,建设“返乡农民工创业园”,采取招投标的形式,吸引具备一定资金和技术的农民工回乡创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与国土、工信等部门协调配合,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九)加强劳务协作工作力度。继续巩固京秦、津秦、唐秦等区域劳务合作,鼓励市外劳务输出,大力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加大对京津等发达地区的劳务输出力度,积极主动与劳务输入地的对口部门和用工企业加强信息沟通、政策协调、劳务协作。认定劳务输出服务组织,落实劳务输出各项奖励补贴政策,对于免费组织我市农村劳动力市外劳务输出,符合条件的按照省内每人100元、省外每人2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

(十)发挥驻外机构作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驻外机构要主动承担劳务输出职能,设置专人负责劳务输出工作。工作人员接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业务指导,及时反馈所在地的劳务信息,协助做好我市输出农村劳动力维权服务工作。

(十一)鼓励家庭服务业发展。强化家庭服务业联席会议作用,鼓励农村劳动力从事家庭服务业。制定专项家庭服务业培训规划,研究出台促进家庭服务业政策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通过家庭服务业实现转移就业。

(十二)积极打造劳务输出品牌。扩大我市“满乡服务员”、“昌黎能人”两个省知名劳务品牌的影响力和覆盖面,继续扶持培育“永平技工”、“骊城劳务”等劳务品牌,扩大我市劳务品牌输出比例,提高我市劳务品牌在京津乃至全国的知名度。

(十三)开拓境外输出市场。各级外派劳务管理部门和机构要主动收集适合我市人员需求的境外劳务输出项目,严格项目论证程序,加强输出前培训,降低出国门坎,鼓励农村劳动力境外输出,对成功组织境外劳务输出的,按照每人600元标准给予劳务输出服务组织一次性奖励。

(十四)发挥资金扶持力度。市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对组织市外输出给予奖励和补贴,各县区要足额安排1:1比例配套资金。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普查和建立实名制信息管理档案,要给予乡镇工作人员和村级信息员普查工作补贴,落实村级劳务输出信息员工作补贴,补贴资金由各县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专项配套资金中列支。

三、整合培训资源,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

(十五)明确培训职责。各县区要结合经济发展和社会培训资源实际,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资质、统一管理、统一补贴标准、统一评估考核、统一技能鉴定的原则,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履行培训职责,落实培训任务,免费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就地转移就业培训、外出就业技能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

(十六)多层次开展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主要对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进入非农产业就业或进城务工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农村籍退役士兵进行储备性专业技能培训;就地转移就业培训主要面向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围绕县域内农产品加工、种养殖、中小企业以及农村妇女手工编织等传统手工艺开展培训。外出就业技能培训主要对拟转移到非农产业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者开展专项技能或初级技能培训;技能提升培训主要对与企业签订一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在岗农民工进行提高技能水平的培训;创业培训主要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农村劳动者和返乡农民工进行提升创业能力的培训。

(十七)公开选定培训基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按照“条件公开、申请自愿、公平竞争、合理布局、择优认定”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确定农民工培训基地及其承担的培训项目和工种,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十八)调动各级各类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级职业技术培训机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农广校等公共就业培训机构的主导作用,调动各大中型企业、大中专院校、民办培训机构的积极性。经认定的农民工培训基地,要实现师资、设备共享共用,提高培训资源利用效率。各农民工培训基地根据农村劳动力的参训要求和就业愿望,建立动态信息化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培训和就业对接能力。

(十九)多形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加强对企业用人需求的调查研究,大力实行校企合作委托培训的订单培训,通过转移就业前培训、岗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就业一人,培训一人”。开发远程培训课件,方便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参加培训。

(二十)实施“一户一技能”培训工程。根据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愿望和市场需求,结合县域经济发展规划,鼓励乡镇开展具有本地特点和特色的农村实用技能培训,为全市60万户农村劳动力提供差别性职业培训服务,实现农村劳动力培训整体布局合理,区域特色突出。实施城乡技能就业扶助计划,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家庭子女免费就读技工学校。

(二十一)加强创业指导机构建设。年底前,各县区要设立创业指导中心,负责创业咨询、创业指导、项目收集、师资培训、创业培训和创业实习等创业服务的具体工作。各县区要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强化创业基地建设,实施创业富民工程。加强创业意识教育,激发创业热情,强化创业能力培训,开展创业指导,促进更多农村劳动力在城乡成功创业并带动就业。

(二十二)强化行业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在培训中的作用。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对本行业依托企业开展的农民工培训进行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各用人单位要切实承担对已招用农民工的技能和安全培训责任,足额提取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积极利用企业、政府和社会的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鼓励农民工培训后参加职业技能鉴定。

(二十三)积极推进公益性培训机构培训能力建设。市、县区可根据本地劳动力特点,面对市场需求,分别确定1—2所公共实训基地。每年财政预算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公益性培训机构的基础建设、购置教学设备等,不断增强培训能力。

(二十四)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各县区原则上安排不低于15%的就业资金用于职业培训补贴,培训补贴标准按照每人每课时4元,根据不同职业工种,最高补贴不超过1600元,创业培训补贴每人不超过1000元。具体补贴标准由财政部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制定。

(二十五)免费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各级鉴定机构要主动为参训农村劳动力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积极研究制定新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增加职业技能鉴定工种,对我市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免收职业技能鉴定费。对培训合格、参加职业鉴定考核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按相应职业工种给予60%职业鉴定补贴(含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补贴),由培训机构负责代领代付。

(二十六)建立全程监管机制。严格补贴对象审核,资金拨付和内外部监管,健全财务制度,强化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健全培训补贴与培训成本、质量、就业效果挂钩的绩效评估机制,定期向社会公开就业培训工作情况,接受监察、审计部门和社会监督。

四、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二十七)完善市、县区、乡镇和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整合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建立城乡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保障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不断完善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信息的统计、分析、预测、评估机制,将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延伸到所有乡镇和村,实现信息网络和服务载体的互联互通。逐步推进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实现工作职责、业务流程、资料台帐、服务规范、管理制度、设施标识、人员和经费保障的“八统一”,将各级公共就业服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各乡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所要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落实编制,列为财政基本保证事业单位。各乡镇(街道)、社区聘用的劳动保障协理员原则上不少于2人,工资待遇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对于设备设施已经落后的乡镇,同级财政要安排资金用于设备更新,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各行政村要从村两委班子中选任一名劳务输出信息员,负责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动态管理等基础工作。

(二十八)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实名管理服务制度。完善农村劳动力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坚持定期调查和日常摸查相结合,每半年由各乡镇和村工作人员对辖区内农村劳动力状况进行一次调查,准确掌握每名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就业需求和就业状况,并及时将转移就业数据录入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实行全程信息化动态管理。

(二十九)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主导作用。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八项免费”服务:即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免费提供市场用工信息查询、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免费提供职业介绍、免费技能培训、免费职业技能鉴定、免费送达到务工地、免费办理就业失业登记,

(三十)多形式开展就业服务活动。各县区依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全天向农民工开放。建立常态专项服务机制,组织开展专项就业服务活动,充分利用“春风行动”、“劳务输出服务周”等形式,举办“外地用人单位专场招聘会”、“农民工专场洽谈会”等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公共就业服务场所及时企业用工信息的同时,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意向,及时将用工信息推荐给有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每年适时集中组织大规模“进村入户送岗位”活动。

(三十一)建立城乡就业失业登记一体化管理制度。将进入本市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纳入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实行用工备案制度,用人单位招用农村劳动力,应按规定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录用备案手续,实行实名制录用备案和信息化电子档案管理,以准确掌握劳动合同签订、参加社会保险、办理暂住登记、婚姻计生状况等。

(三十二)强化职业指导和帮扶措施。由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每年组织职业指导专兼职人员深入农村,对劳动力开展多形式的职业指导活动,帮助农村劳动力转变观念。市直各部门和单位要与全市2288个行政村结对帮扶,协助组织劳务输出,开展维权服务,提供工作指导等。

五、做好权益保障工作,稳定农民工就业

(三十三)落实农民工社会保险。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全部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并认真执行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继续推进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探索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与农村新型养老保险间的互联互通。分类引导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证高危行业农民工全部参加工伤保险,并逐步扩大到商贸、餐饮、住宿、家庭服务等行业。加大农民工失业保险扩面工作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三十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清理取消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性歧视和限制,各级各部门不得对农村劳动力就业设置专门的登记项目和职业工种限制,不得设置针对农村劳动力的收费项目。健全完善农村劳动力权益维护监督机制,每年定期组织开展以维护农村劳动力合法权益、和谐劳动关系为重点的专项检查,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及时查处企业侵权行为。建立健全企业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工资储备金和应急工作机制,督促企业依法支付农民工工资。

(三十五)妥善解决农民工关注的相关问题。维护农民工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强农民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做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逐步推动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冀政〔〕88号),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可在城市区和小城镇落户,并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权益。采取针对措施,研究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探索建立农民工公共租赁等住房制度,逐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

(三十六)落实农民工政治文化生活。健全城乡一体、输入地党组织为主、输出地党组织配合的农民工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制度。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接纳优秀农民工入党工作。发挥各级工会和行业工会作用,发展农民工会员,按照属地原则,将外出人员纳入行业工会管理,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组织文化活动进工地、进企业活动。

六、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推进工作的整体合力

(三十七)强化对农村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县区要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特别是劳务经济工作,纳入就业总体规划。市政府就业联席会议负责统筹协调、指导、监督和考核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各县区要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做好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各级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和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根据工作分工,切实履行职责。

1.发展改革部门: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研究制订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规范化标准。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研究制订农村劳动力转移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协调有关部门完善和落实各项政策,会同有关部门下达年度培训、转移就业目标任务;统筹安排各类职业培训教育资源,分类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确保完成培训任务,加强培训后就业相关服务;推进跨地区劳务协作,建立健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公共就业训练机构,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和服务体系。

3.教育部门:组织所属职业技术学校参与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组织未能继续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将农民工随转子女纳入当地9年义务教育范围。

4.财政部门: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需要,编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专项资金预算,安排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专项资金,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5.人民银行、金融办、银监局等:切实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管理,鼓励经办小额担保贷款业务,保证贷款额度不受贷款规模限制,呆坏账不列入考核指标。各商业银行要积极主动承办,合理确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按协议发放。

6.工商、税务、农业、科技、工信、国土、水务、电力等部门:引导支持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为农村创业人员申办个体工商户和开办企业提供开业指导及相关政策咨询服务,认真落实创业各项扶持政策。

7.人口计生部门:积极参与农民工引导性培训,加强农民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有关知识、生育生殖健康知识培训,发放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资料和药具等。

8.工会、共青团组织:积极与输入地对口单位加强协调与配合,在输出人员较多的地方建立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协助党组织做好农村劳动力思想教育工作,做好权益维护工作。

9.监察部门:加强对有关部门落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查处和纠正政策落实过程中的违纪违规行为。

(三十八)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市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每年组织有关部门,按照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对各县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进行考评并通报。各县区也要制订相应考核制度,明确目标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