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组织机构网络管理工作计划十篇组织机构网络管理工作计划十篇

组织机构网络管理工作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1:23:12

组织机构网络管理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住宅楼工程;施工进度

1、总体施工工期控制及分级施工进度计划

1.1总体施工工期控制

本工程项目指挥部将采用以“大滚动、小流水,动态管理”为基本特点的“四级网络、五级计划,分级管理”的模式,建立预警系统,确保计划按要求准点实现。

“四级网络、五级计划,分级管理”其基本特点是大滚动、小流水,动态管理;基本要点是以工期要求为前提,里程碑计划为目标,形象控制点为框架,子网络为保证,小流水为补充,阶段计划为辅佑,实行滚动管理,保证计划的连续性、均衡性和可行性,通过对各个局部的控制,确保网络计划目标的实现。

1.2统筹网络的分级管理

1.2.1四级网络:

一级网络,即主网络。根据业主要求及我方制定的工期目标指令性计划编制。它是施工组织的总网络。

一级网络:由公司项目指挥总部编制和控制工程总体网络。

二级网络:即阶段性网络。以一级网络为依据,各分施工段的阶段性网络。以此建立二级控制点,对各阶段工期实施控制。二级网络由项目经理分部编制和管理。

三级网络:季度施工进度网络,根据工程进度情况按季编制进度计划,以满足总工期的要求。

四级网络:月度施工进度网络,根据近期施工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进度,保证季度进度的实现。

1.2.2五级计划:是以二级网络为依据,按阶段、按时间分组地执行计划,可操作性强,时间概念强,易于检查。

1.2.2.1一级计划―本工程建设总体计划

1.2.2.2二级计划―年度计划,据此提出当年度人力、机械、资金投入的总规划。

1.2.2.3三级计划―季度计划,是年计划的阶段计划。

1.2.2.4四级计划―月计划,根据上月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季度计划的实现。

1.2.2.5五级计划―周计划,由施工队编制的作业计划,是月计划的保证。

网络计划的控制:其意义在于,在网络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通过落实技术组织措施、有效的施工组织,确保人员调配、材料供应、机械配置、资金调拨、技术准备满足计划周期内的需要,跟踪、检查计划的制定―执行―跟踪―反馈―修订―执行,来有效地控制网络计划执行,保证网络计划落实在实处。

2、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2.1组织措施

2.1.1建立施工进度控制的组织体系

建立有效的组织体系是施工计划能否正确实施的前提保证。由总经理作为本工程项目指挥长,统一指挥土建、安装各公司及专业工种之间的施工、协调、调度工作。并以各专业工种的负责人为骨干组建进度控制的组织系统,对每层结构层的流水段确定进度目标,建立目标体系,并确定进度控制工作制度,并及时对影响进度的因素分析、预测、反馈,以便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案,建立一套贯彻、检查、调整的程序。

2.1.2组成精干高效的两级项目班子,确保指令畅通。

2.1.3作好施工配合及前期施工准备工作,拟定施工准备计划,专人逐项落实,确保后勤保障工作的高质、高效。

2.1.4在管理制度上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紧紧抓住关键工序不放,而用非关键工序去调整劳动力生产的平衡。

2.1.5定期召开生产例会和质量例会

定期召开生产碰头会、生产例会、质量分析会,及时预控或解决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进度、质量等问题,为下步生产工作提前作好准备。使各专业队伍有条不紊地按总体计划进行。

2.2资源调配措施

2.2.1采用先进的垂直运输机械设备和施工设备

根据工程工期、工作量、平面尺寸和施工需要,现场将投入1台QtB63(L=48m),一台施工电梯,以满足现场材料、构件垂直运输和水平倒运。塔机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常设1台HBt-60型砼输送泵,以满足现场砼需要。在装修施工阶段现场设置3台砼搅拌机,及时供应装修所用砂浆和零星砼,使用方便,且降低造价。其它设备见施工机械表。

2.2.2专业施工保证

本公司是集技术含量高、具有专业技术优势的实体,专业公司有:装饰分公司、安装工程公司、防水公司、综合加工厂、设备动力公司、材料供应公司、中心试验室等。以这些实力雄厚、装备精良的专业分公司作为本项目的施工保障,为工程项目最终实现工期及质量目标提供了专业化施工手段。

2.2.3优秀的施工队伍

信誉良好、素质高的施工队伍是保证工程按期完成的基本条件之一,本单位拟选择具有一定资质、信誉好的劳务队伍进行本工程的施工,并由本单位负责管理和全面协调,确保工程按计划进行。

2.3技术措施

2.3.1先进的模板体系

地下室采用18mm厚木竹胶合板和定型钢模配合使用,上部结构剪力墙采用全钢大模板,平板采用木竹胶合板。这种模板体系具有重量较轻、刚度大、整体性强、周转次数高、面板平整、组装灵活、成本低、实用性强,砼成型质量好,整装整拆,施工方便、迅速。既可保证施工进度的要求,又可大幅度提高施工质量。

梁板支撑系统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早拆模体系,在梁、板底模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一小块与整个底模分离的活板,单独一根支杆加以支撑,当砼达到一定强度(约50%)时,就可以拆除大面积底模,只保留这一小块活板与支撑。这样加快了模板的周转,减少了模板和劳动力投入量,保证了施工进度。

2.3.2采用均衡流水施工

流水施工是一种科学的施工组织方法,它的基本思路是运用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压缩或调整各施工工序在一个流水段上的持续时间,实现均衡流水施工。本单位在以往的许多工程中均实施流水施工达到了工期短、质量高、投入少的综合效益。

2.3.3采用砼泵送工艺

采用砼泵送技术,解决了砼的水平和垂直运输,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砼浇注速度,现场常备1台砼泵,及砼输送以满足工程需要。地下室底板砼浇捣期间,因为砼量较大,采用2台泵同时浇捣。

2.3.4采用长计划与短计划相结合的多级网络计划进行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和管理,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网络计划实施动态管理,通过施工网络节点控制目标的实施来保证各控制点工期目标的实现,从而进一步通过各控制点工期目标的实现来确保总工期控制进度计划的实现.

2.3.5采用成熟的建筑业新技术,向科学技术要速度、要质量,通过建筑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来缩短各工序的施工周期,从而缩短工程的施工工期。

2.3.6针对工程材料用量大,特别是主体结构钢筋构件的用量大,所有材料及半成品按计划分批分量加工进场。竖向钢筋的连接方式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工艺,该工艺接头连接方便,不污染环境,施工速度快,不需搭设脚手架。

2.3.7合理安排工序

合理安排工序,提前插入装修工程。在主体结构装修阶段,楼地面装修必须提前插入,安装水电、暖通等专业与土建同期穿插交叉作业,将墙体和吊顶内的管子提前铺设完毕,为室内装修创造条件。

2.3.8施工期间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入场前做好雨季施工方案。

组织机构网络管理工作计划篇2

合理规划组织单位

网络服务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安全,安全的基础是权限。那么,如何为用户划分权限呢?为每个用户分别设置权限虽然理论上可行,但是,当用户数量较多时,不仅管理的工作量非常巨大,而且还可能因误操作而产生问题。因此,借助工作组实现对用户权限的划分,就成为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该方法的实现非常简单,只需将用户指定至不同的工作组,然后为不同的工作组划分权限,最终,这些权限就会对该工作组中的所有用户产生作用。

windows2003Server服务器操作系统在activeDirectory活动目录中增加了组织单位这种对象,使得整个域的规划和管理更具弹性,更能发挥出“分层负责、授权自治”的优点。简而言之,组织单位就是一个比域还小的管理单位。若能善用组织单位,就可以有效避免形成多域架构,节约企业成本。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组织单位划分方法。

以管理或对象观点划分当以管理的观点来建立组织单位结构时,对所有拥有该组织单位的管理员来说是有利的。在activeDirectory服务中,可以建立以对象观点为基础的组织单位,如使用者、计算机、应用程序、群组、打印机以及安全性原则等。

以地理观点划分该划分方法可以建立一个包含每个地域的组织单位,它将形成一个永久、稳定的结构。但是,如果公司的组织结构出现重大变动时,就必须考虑其它多方面的因素来设定组织单位了。

以商业功能观点划分如果企业重视商业功能,可以按照不同的行政职能(如市场部、it部以及行政部)来划分组织单位。即使该组织自身结构并不十分稳定,但它们对这些功能的需求却是固定的。

以部门观点划分这种划分方法的思路是建立一种能反映部门架构的组织单位。该方法能够与当前组织相互对应,但是当组织重组时将非常不稳定。

以项目观点划分使用这一类型的组织单位模式是以项目为中心来考虑的。这种组织单位通常用来作为其它更稳定组织单位的下层结构。如果要采用这种类型,切记必须指定由谁来管理该组织单位。

利用组策略实现自动化管理

随着网络内计算机数量的不断增加,软件安装、系统安全以及文件夹共享等基本操作都会成为系统管理员的“累赘”,系统维护和安全维护的工作量也会越来越大。尽管系统管理员变得越来越忙碌,但安全隐患和用户抱怨却越来越多,如何管理和部署这些基本操作已成为系统管理员的“心病”。

组策略(Grouppolicy,简称Gp)是系统管理员为计算机和用户所定义的,用来控制应用程序、系统设置和管理模板的一种机制。通俗一点说,组策略是介于控制面板和注册表之间的一种修改系统设置的工具,它提供了一种对批量计算机进行高效管理的方法。

windows2000Server和windows2003Server作为功能强大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内置强大的组策略管理平台。通过组策略管理可以完成网络环境中客户端的统一软件部署、安全设置、脚本设置、软件限制、客户端桌面环境部署以及浏览器功能统一设置等功能,同时根据策略的不同需求可以分为计算机配置策略和用户策略。如果系统管理员不想在重装系统、升级系统补丁和病毒库等琐碎的日常工作中疲于奔命,就必须要掌握组策略。

借助于组策略的应用,管理员可以通过域控制器,让系统自动而高效地完成许多重复、繁琐的系统管理与安全管理工作,提高网络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网络的安全性,保持系统和网络的稳定运行。

借助交换机实现访问限制

交换机特别是接入层交换机作为客户端连接网络的接口和网络传输的通道,在限制客户访问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交换机中的访问限制可以概括为3个方面:限制非授权用户访问网络,包括802.1x身份认证、安全端口、maC地址绑定和禁用/启用端口;限制用户滥用网络,包括时间访问限制、网络协议和端口访问限制、ip/maC地址访问限制和连接带宽限制;网络用户的隔离,包括VLan(VirtualLan,虚拟局域网)访问限制、pVLan(专用虚拟局域网)访问限制和trunk中继访问限制。下面给出其中几种常用的访问限制方法。

基于端口的传输限制借助对端口传输控制的配置,既可以有效杜绝广播风暴对整个网络的冲击,保证网络的正常通信,又可以拒绝未授权的计算机接入网络,限制某个端口接入计算机的数量,保证网络的接入安全,避免网络被个别用户滥用。

基于VLan的访问限制由于位于不同VLan中的计算机,就像真正位于不同的物理网络一样,彼此之间无法直接通信,而必须借助三层交换机才能实现。因此,将不同部门、甚至不同权限的计算机划分至不同的VLan,并在三层交换机中对VLan的访问进行限制,即可实现完美的网络客户区域控制。当局域网内的计算机达到一定数量后(通常限制在100~150台以内),通常采用划分VLan的方式将网络分隔开来,将一个大的广播域划分为若干个小的广播域,以减小广播可能造成的损害。VLan另一个很大的优势是提高了网络安全性。由于交换机只能在同一VLan内的端口之间交换数据,不同VLan的端口不能直接相互访问。因此,通过划分VLan,并在trunk中限制允许通信的VLan,就可以在物理上防止某些非授权用户访问敏感数据。

基于列表的访问限制访问控制列表(accessControlList,aCL)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访问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之中。借助aCL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用户对internet的访问,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网络安全,杜绝蠕虫病毒在网络中的传播,并屏蔽p2p、即时通信等软件,保证企业网络不再被滥用。aCL技术的原理是在路由器上读取第三层及第四层包头中的信息,如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和目的端口等,并根据预先定义好的规则对数据包进行过滤,从而达到访问控制的目的。

基于端口的身份认证基于端口的网络访问控制使用局域网(Lan)基础设施的物理特征来验证连接到Lan端口的设备,并禁止访问身份验证进程已经失败的那个端口。ieee802.1x身份验证可以用于对有线以太网和无线ieee802.11网络进行网络的身份验证。ieee802.1x通过提供对集中式用户标识、身份验证、动态密钥管理和计费的支持来提高安全性和部署。

网络客户端资产管理

microsoftSystemsmanagementServer(以下简称SmS)2003是微软推出的用于中小型企业资产管理、软件产品更新、操作系统部署和远程管理的一套企业级的管理软件(如图1所示)。它的主要功能包括:统计企业内部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清单,并生成相关报表,对客户端的计算机软硬件进行实时的监控和管理;对mSi格式的软件包进行批量分发,并定期进行软件包的维护更新,确保用户使用的是最新版本;利用其自带的远程控制功能,对于安装出现问题的用户进行远程除错。

SmS2003和其他网络管理软件一样,必须在服务器和客户机上分别安装好服务器端程序和客户端程序之后才可以使用。SmS2003对计算机系统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服务器端,建议大家使用较高的硬件配置并采用windows2003Sever,至于客户端,如果不能达到系统的安装要求,则可能导致某些功能不能使用,甚至不能正常安装。

组织机构网络管理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电力工程换流站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tm621.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b)-0157-02

1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概述

1.1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

1.1.1施工顺序的合理安排

遵守基本的建设程序,合理的安排施工顺序,切实提高效率做好施工的准备,及时形成完整工程的投产能力。电力工程施工有着自身的客观规律,施工顺序和施工程序是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项工程之间存在的客观规律。

1.1.2施工现场的合理布置

在电力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地进行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对于整个施工组织设计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布置良好的施工现场应该具有紧凑性与合理性,为了让施工用地减少,方便施工,暂设工程的数量可以尽可能的减少,这样与环保、文明施工、防火、安全等的施工理念也比较一致,还可以让场地利用率有所提高。

1.1.3网络计划技术与流水作业法的运用

科学的组织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施工组织的工作效率。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网络计划技术与流水作业体现着管理技术的现代化。流水作业能够使施工过程的分工具有更强的专业性,也使得生产的均衡性、连续性和节奏性得到较好的控制,网络计划技术最显著特点是工艺顺序严格的关键线路、逻辑性及关键工序的揭示及时差的利用,从而达到目标的优化。

1.1.4技术经济

以经济合理为前提,使得工厂化施工程度得到提高,减少现场施工场地的作业,可以让基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缩减了施工人员数量。完成某些工程项目存在着不同的施工方法,具有不同的施工技术,消耗不同的材料,使用不同的设备和机具,导致不同的结果。

1.1.5确保质量安全

质量是电力企业生命的源泉,同时,电力产品进入市场并在市场中打造自己的品牌来守住市场的关键也在于电力产品的质量。因此,电力企业应该以预防为主,大力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构建严格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完善产品质量安全措施,构建明确的产品质量目标,监督施工质量,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使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1.1.6采用先进的技术科学的和管理方法

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工程质量、改进技术、加快施工速度、降低工程成本的重要源泉。所以,将国内外的先进施工技术广泛地运用到施工组织过程中不仅应该积极的吸收先进工地在劳动组织先进工作者和、施工方法等方面所创造的经验,同时也需要注意结合我国具体的施工条件。

1.2送变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送变电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施工组织纲要;另一个是施工组织设计,也称之为施工组织措施计划。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应该将招投标文件编制和初步设计作为施工部局总体安排的依据,指导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组织措施计划,是投标书的主要内容之一;施工组织设计依据主要施工图、初步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纲要和施工合同编制,为项目工程作出全面安排并指导施工。

变电站项目工程的施工与火电工程施工较为类似,其组织设计也可以将火电工程的组织总设计作为参照内容。送电线路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包括:编制依据;工程资金使用计划;工程概况,即线路路径及工程量、现场的设计概况以及施工现场沿程地形、地质、地貌以及气候条件等还包括地方材料物资资源条件、交通状况以及交叉跨越等;总平面布置方案;人力资源计划和施工组织机构设置;总工期进度计划和分部工程进度;主要是措施、施工方案;特殊施工方案;施工队后勤生活保障工作;施工保证措施、目标和质量规划;物资供应计划;主要机具、施工机械的配备清册;技术培训计划以及竣工后,完成的技术总结初步清单。

2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1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2.1.1不合理的编制人员结构

一般来说,电力工程的承包商或者施工单位负责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人员编制,通常由固定的几个人员构成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人员,这种固定人员的编制就会造成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例如,现场施工的主要参与方的技术人员以及生产人员一般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管理方法和施工经验,将这些人员放在编制之外,就无法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良好的运用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从而对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劣性产生影响,同时对于先进的管理和施工技术的推广也具有不利因素。

2.1.2较高的流程重复率

在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需要根据施工过程的特点对每个专业工程加以编制。为了让工程项目的总目标得到较高质量的实现,应该尽量避免大量的编制人员会对同类型的施工工艺在进行编制时,做大量不必要的重复工作,这样会使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2.1.3脱离了具体施工情况

作为组织电力建设施工的指导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应该针对具体的施工情况加以规划设计。但是当前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经常是实施与设计相分离,导致施工组织仅仅成为一个形式。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经常是技术部门的几个技术人员包揽,有经验的工长可能未参与进来,生产部门施工,技术部门编制,没有将实际的实施情况考虑进来或者是实施过程中不按设计进行,造成了施工组织设计与具体实施的剥离。

2.2施工网络进度计划有待进一步完善

施工网络进度计划是电力工程建设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施工组织方法。对于一个已经确定建设的电力工程项目来说,一个行之有效的施工网络进度计划,是工程建设成功的开始。但是目前有些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没有实际意义上的优化这些指标,而只是进行简单的罗列和计算,以各项工作的逻辑关系为依据来进行施工网络进度计划的编制,也就是说,利用计算绘图来设定好各项工作的劳动定额以及估算工程量。即寻求得到最佳均衡的施工网络进度计划,从理论和实践上讲,最佳均衡的施工网络进度计划更能反映国家、社会、部门对工程项目的总要求,体现总体利益。

3电力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指标和方法研究

3.1施工组织设计管理体系优化

3.1.1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

一方面,充分发挥先进经验在设计中的作用。施工组织设计者需要以每个工程的具体实际和所具备的特点为依据,通过对类似工程中已经积累的先进施工经验加以借鉴,同时根据具体情况,恰当合理地在工程施工中运用新的施工技术和工艺,在保证生产成本不增加的情况下,提高劳动效率。所以,施工组织的工作人员需要在平时多积累、多收集、多整理各类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

另一方面,对编制人员的任务进行合理的安排。由于经常做设计部工作人员缺少现场施工经验、不熟悉施工工艺,其编制的施组往往脱离实际,不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起不到指导现场施工的作用。所以就目前的局势而言,不应该由设计技术部门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进行全权负责,而是需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共同配合,也就是说电力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该实行编制,采取责任制,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3.1.2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

首先,工期计划中确定关键路径。网络计划图在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绘制出来,能够有效的优化编制方法。网络计划图就是按照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和逻辑关系利用节点和箭线进行表示,网络图中包括各工序的逻辑关系以及各工作的持续时间等信息。以网络计划图来对网络计划中的地位进行计算分析,从中找到关键线路,并且以既定的目标网络计划为依据进行不断完善,以选择最优方案,并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整,保证以较小的消耗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次,应用信息技术应该得到推广。尽管当前在许多电力工程项目中,具有数量较多的各种软件,但是还没有比较广泛的应用的范围。电力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以便积累施工经验,通过各技术模块的优化组织和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减少编制者的工作量,提高编制质量和编制效率。

最后,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是电力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积极主动地借鉴国内外已积累的施工技术经验和先进的施工技术并且结合具体电力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以技术的可行性与经济的合理性为前提,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选出最合理的方案。

3.1.3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内容

电力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要体现企业的实力和信誉,应该契合实际、突出目标、简明扼要、竞争性强,满足招标条件的需要。

3.2运用新技术优化施工平面的布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也被广泛用于场地总平面布置的研究中,通过计算机图形技术,运用形象的三维实体图形来展现施工与场地布置,并且较好的控制管理项目施工计划与进度,对于提高施工设计的有效性具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运用工程系统可视化仿真理论,研究施工场地布置的可视化也将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新方向。

4结语

电力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重点在于解决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编制的改进。由于施工组织设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起着指导作用,目前来说,通过现代化技术,采用网络计划优化方法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能够对电力产品的质量、工期和成本带来较好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通过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来更好地发挥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阚英霞.论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方法的改进[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4).

[2]paulCraford,paulBryce.projectmonitoringandevaluation:amethodforenhancingtheefficiencyandeffectivenessofaidprojectimplement.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jectmanagement,2003(12).

[3]J.Yu,S.Venugopal,R.Buyya.amarKet-orientedGirdDirectoryServiceforpublicationandDiscoveryofGirdServiceprovidersandtheirService[J].JournalofSupercomputing,2006,36(1).

[4]王建伟.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推动信息化管理进程[J].山西建筑,2003(14).

[5]刘祥瞻.净现值最大化的工程网络计划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06(12).

[6]HyariKhalied.optimalplanningandschedulingforrepetitiveconstructionprojects.Journalofmanagementinengineering,2006,22(1).

[7]LeuS,HwangSt.optimalrepetitiveschedulingmodelwithshareableresourceconstraint.JournalofConstructionengineeringandmanagement,2001.

[8]高跃春.工期固定多目标资源优化的方法[J].科技与经济,2005,9(15).

组织机构网络管理工作计划篇4

一、人口计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人口计生档案信息化是人口计生工作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在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把信息化作为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推动人口计生信息化实现新的跨越”。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科技手段即时、便捷、高效的特点,为人口计生管理工作服务。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化。“提升档案管理档次,将档案交给计算机系统管理”正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二)传统方式档案管理已不能适应计生管理需要。传统管理不仅占用大量的库房空间而且管理成本费用较高。由于长时间保管档案,档案容易损坏,纸张容易发黄,易枯,易脆,尤其是在兑现独生子女奖励和生育审批时需长期高频繁的调用相关档案资料,既费时,又费力。原始的育龄妇女信息全部靠手工完成,仅能满足日常查档服务的需求,并不能做到随时收集,计生业务档案已不能适应目前计生管理要求。

(三)人口计生档案信息化可以给计生部门带来显而易见的效果。通过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原有的档案管理模式,省却了传统意义上的那种收集、整理、移交、归档中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不但能管理日益庞大的档案信息,满足快速查询的需要,而且能有效地保护档案原件,实现数字化副本异地存放。通过利用计算机进行日常的统计、检索工作,就能很快地查找到计划生育家庭的档案信息,在兑现计生奖励,生育审核等工作中,可以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二、人口计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和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机构是基础。包括信息化建设的组织管理机构、网络系统的设计建造机构、网络信息管理服务机构等。其中组织管理机构是建设的决策指挥者和组织实施者,是整个信息化工程的策动力,决定着网络建设的组织效率;网络系统设计建造机构是具体负责档案信息网络的规划、技术设计和工程建造的机构;网络信息管理服务机构是档案信息网络的实际运作者,负责网络的运行维护和档案信息的组织、与更新。各级人口计生部门成立档案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档案工作人员网络,各内设机构兼职档案员既掌握档案管理知识,又通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形成纵横关系协调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组织和人员体系。

(二)建设人口计生档案管理的网络平台是核心。全面加强数据中心、应用系统、网络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各个系统环节进行完善和整合,形成网络信息平台。档案采集、分类、整理、总结和储存形成一条龙的系列管理,以实现人口计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科技化、智能化。引进先进的网络统计数据软件以及网络通信系统,对人口计生情况进行综合管理和分析,链接有关的政府网站、政务公开系统等,将人口计生数据和生育审批、干部提职计生审核等需要接受群众监督的信息公布于众,达到信息数据透明化、合理化。实现所有公民平等分享信息的作用,强化人口计生档案的促进功能、考核功能。因此,建设人口计生档案管理的网络平台,对于加强人口计生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规范人口计生档案的数据库管理是关键。制定人口计生决策和方案的基础是各项统计数据。如果人口数据不准确或卷宗材料缺乏真实性,会直接导致整个决策失误,工作失效,影响可持续发展。运用先进的人口计生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正好解决了这个难题,从数据采集,分析,建模到得出结论,制定相关政策都可以做到科学的计算,保证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减少冗余信息。同时,将计算机的运算功能应用到实际的人口计生数据调查中,不仅可以实现人口数据调查的规范化,还可以实现数据从平面化到立体化的转变,大大提高了人口计生工作的工作效率和缩短了调查的时间和步骤。另外,人口计生数据库还具有容量大、分类齐全等优势,将人口计生工作中所有的数据进行同一处理和规划,避免数据丢失或损坏,大大降低了人为的失误率。

三、人口计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保障措施。

(一)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根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计算机档案信息服务管理规范》、《工作日志制度》、《档案信息收集分析运用共享制度》、《系统检查和维护制度》等一系列适应信息化建设的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和技术规范,细化电子档案工作的环节和步骤,进一步规范管理。

(二)保障资金投入。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积极争取各级发改委、财政部门信息化项目的立项工作,要将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投入、设备运行维护、应用推广和人员培训经费纳入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费预算,通过设立信息化专项经费,建立稳定的信息化建设财政投入机制,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组织机构网络管理工作计划篇5

动态网络组织是一个平面结构,领导人更注重使自己处于事件发生的中心,而不是组织等级的上层;更倾向于达成一致意见而不是仅仅命令。动态网络组织又是一个动态结构,它不断地建立、延伸、修改和变形,它打破正式组织结构图所形成的刚性的框框和领地。从本质上讲,动态网络组织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网络组织是由若干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部分(团队)构成的;第二,网络组织强调整体性,即各个团队相互关系的协调性;第三,构成网络的各个部分(团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而不完全依靠其外部(如管理中枢)的因素调节;第四,构成网络的各个部分与其外部的联系是发散性的;第五,网络组织的有序性都是动态的,在不断地与环境交换信息和能量(资源)的过程中保持和发展。

例如员工不足百人的新加坡独资杭州精密阀门有限公司,各类会议室、培训室、电教室竟有7个之多。各种各样的项目小组络绎不绝地来此地开会。在公司中,几乎每个人都在数个项目中兼有职务。这里的人际关系是亲密、坦率的。所有的人在一个装饰有绿色植物的大办公间里工作,彼此之间没有隔墙,可以方便地交谈。即使是总经理办公室也不过是在大办公间边上用落地的透明玻璃略微挡了一下,雇员甚至不需要走进办公室便可隔着玻璃屏风与总经理对话。比起传统的公司,总经理很少发号施令,却花费大量的时间与雇员谈论公司管理层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宣讲公司文化,介绍各种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介绍他最近一次旅行中的新发现,与各项目小组讨论各项目的进展。公司常常提出一些激动人心但相当困难的目标,分解成若干个项目后,成立有关项目小组攻关。项目小组成立后,公司要求小组提出解决方案和实现的时间表(项目计划)。总经理理想中的工作模式是“我来提出总的目标,请告诉我怎样达到目标,告诉我你们需要什么样的资源才能达到”。在这种氛围下,多数雇员表现出强烈的进取心,非常看重每一个可以展现自己能力或拓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人力资源在公司中具有高于一切的地位。高层领导非常注重人员的培训。公司有月度培训会制度,每月根据公司经营中遇到的问题,请有关部门或外部专家举行讲座。讲座结束后对参加人员进行测试。此外,公司每年有10多个业余或脱产培训名额,由员工自愿报名,部门批准。参加培训的员工必须进行结业考试,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进行培训险收。每个雇员对于同事的技能都非常熟悉,谁受过那些培训,谁做什么最拿手,人人都如数家珍。接受新任务后,项目小组的成员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抢先与具有所需人才的部门打招呼,做好“预定”工作,以确保能得到所需要的合适人才。在动态网络组织中,雇员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其价值在于他们所拥有的已开发和潜在的知识和能力。企业组织的任务是确保最大程度地培育、发挥人的智力潜能。在新型组织中,每个人都被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特的人,作为一个思想者而受到尊重。这是因为,在现代商务环境中,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生产知识(创新)的能力和把商业机会转变为企业价值的能力。现代新型组织当然不排斥机器的作用。但机器的功能是把上述知识或价值物化。在现代经济中,全社会具有的机器的生产能力是充裕的,真正稀缺的是知识的生产和使用能力——智力。人是知识的生产者,也是知识的使用者。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经济是由人的头脑推动的经济。

工业时代以大机器为特征,企业的最重要资源是资本。工业时代的企业组织的特征是精细的劳动分工和严格的等级制度。等级制是分工的另一种形式。它把思考的职能和执行的职能进行了严格的分工。高层管理人员负责思考,而中层和基层雇员只负责执行。

采用动态网络组织的企业仍然有分工,仍然有基本的岗位职责,但与此同时,雇员已不是机器的一个标准配件,他们是构成企业知识网络的一个知识源泉、一个决策点。即使在制造业,企业对基层员工的期望也不再仅仅是提高产量,而是要求他们成立一个生产升级小组,采用或发明各种方法、工具、工艺或新材料提高企业的整体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在动态网络组织中,领导的作用和中层管理者的角色均发生了一些变化。高层管理者更侧重于为企业树立追求的理想,他们为企业指明长期的方向和目标,为企业创造未来的发展机会。史蒂夫·乔布斯1997年重回苹果公司时,他从吉尔·阿梅利奥手里接过的苹果电脑公司已经象一条失去方向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随波漂流的巨轮,随时都有触礁沉没的危险。乔布斯为这艘迷途的巨轮带来了方向——“给冷冰冰的硅片一个灵魂”。这一理念将数字影像技术和宽带因特网接入技术装进了电脑,使得用户可以在电脑上放映和剪辑数字影像,还能享用即插即用的因特网功能。乔布斯的创意和他的精简策略,使苹果电脑公司的销售额翻了一番。苹果电脑公司这艘巨轮又回到了驶向理想彼岸的航线上。高层管理者的另一项重要的任务是设计、调整和宣扬企业文化,选择、培育、维持和促进这种文化体系的雇员。高层管理者的任务还包括培育雇员之间的非正式关系并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二、动态网络组织在微观经济活动中的基本效应

1.任务交叉程度在动态网络组织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任务交叉程度包括组织内权力/责任的分配方式,相互协作关系以及人际关系管理等。

从权力与责任分配角度看,权力是对于企业资源的支配权,即资源使用的对象(机会)和方式,如时间、地点、途径等的决定权。权力的分配方式规定了企业的上层和中层、基层的协作模式。传统的直线职能制分工明确,注重岗位职责的边界的清晰。因此分工是不允许交叉的。雇员的贡献在于执行组织的计划。思考和决策由企业管理者负责。因此,雇员所拥有的资源权力仅仅与其固定的分工匹配,而与他的知识、能力无关。在动态网络组织下,团队的存在和持续变化在正式的岗位职责上加上了重要的跨部门职责,任务交叉程度很高,而且是持续的变幻的。雇员对彼此能力的依赖性程度高,从而在资源、知识和目标上达到较高水平的共享,彼此的协作关系较好。雇员既参与决策,也参与对决策的执行,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这一变革通过动态网络结构得以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被分解为众多的项目,由项目小组负责实施。项目小组负责规划每个项目的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主调整。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并与其他项目具有紧密的联系。在动态网络组织中,管理者的任务是维护和发展企业的机会、价值和文化,并为下一级创造有效决策的条件。在这种模式中,决策权是流动的,根据不时出现的新的任务,新的工作群(团队)而经常地重新组合。权力下放到基层团队后,上层扮演统筹调解员的角色,并保留对这种动态极力分配的最终的裁定权。

从人际关系管理看,在动态网络组织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组织有效运转的基本条件。在动态网络组织中,非正式关系的重要性高于正式关系。正式关系是动态的,处于变化之中,而非正式关系却是持续的,并左右着每一个项目小组中正式关系的有效性。因此,高的情感智商是动态网络结构得以维持的必需的要素。

2.企业员工的驱动力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

在现代社会中,员工的需求与动机似乎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1)物质生活标准逐步趋向统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面的生活”具有某种标准化的趋势。换言之,不同背景、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和不同职业的人群的物质生活标准逐步趋向统一。在近期主要表现为衣、食的标准化上。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住房和交通除了少数巨富者和赤贫者之外,也将趋向雷同。这一趋势的意义在于,维持物质生活(既使是体面的生活)的需求作为工作的驱动力,将会越来越弱。

(2)归属感。现代社会中,人们开始倾向于以社会价值(潜在的、抽象的、预期的),而不是以社会地位(现存的、表象的、静止的)作为自身价值的衡量标准。当所从事的工作与自身价值相匹配时,就产生了价值平衡感,否则,就需要另择合适的企业就职。雇员的社会价值这一观念的出现或许来自人力资源的高流动性趋势。上述趋势对于管理的意义在于:一是无论是企业还是雇员对于人的潜在价值的意识都大大加强了;二是人们更看重发展机会的价值。转贴于

(3)自我实现。现代雇员渴望在企业成功的业绩中打上个人的标记,渴望在组织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个性和潜在价值。雇员的社会价值能否充分地转换为企业的实际价值,取决于企业能否提供这种转换的条件,如有效的组织结构和人际环境。因此,管理者的新任务是识别并创造雇员价值充分转换的条件。

相比之下,传统的直线职能制的劳动分工和等级制都强调外在的驱动力。雇员的工作特征是遵守和服从。它能够满足雇员对维持体面生活的需求,但无法充分实现雇员社会价值的转换。对于直线职能制结构的基层雇员来说,计划(命令)是一堆意义缺乏关联的指令,是外在的。执行这些命令的直接驱动力是静态分工模式所规定的岗位职责,而深层的动力是为了换取在公司里的稳定收入。当被视为谋生的手段时,工作是一种代价,是一件不那么有趣的事,更不必说使工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了。而动态网络结构强调为有效实现企业目标而下放决策权和知识联网,雇员高度参与目标的制定,并具有对于实现目标的路径的决策权。动态分工和知识联网将计划和执行合而为一。项目负责人和他的小组成员完全了解计划的整体意义,不仅有权决定实现计划的路径,而且拥有对计划进行定义和调整的权力。企业的计划和目标为雇员提供了实现其社会价值的机会和条件,企业的目标在这里被内化了。工作不再是被强加的命令所驱动,而是被强烈的使命感和自我实现的愿望所拉动。当工作被赋予价值和意义,它就成为一种乐趣,而把工作变成一种生活方式的前景也许不会太远了。

可以看出,直线职能制下,工作的驱动力来自企业权力层的评价和施与,而动态网络组织中,驱动力则来自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自我价值的体现。

3.动态网络组织实现了知识联网

动态的工作分工方式彻底打破了直线职能制结构中的条块分割,取而代之以呈网状交叉的项目小组集会结构。我们不难注意到,在这样的项目集合中形成了知识和技能的交叉,我们称之为知识网络化,或知识联网。

智力资源的培育和使用在动态网络组织中集中体现在通过知识联网对知识的整合和共享上。现代新型组织面对剧烈的竞争,必须既具备专业技术又具备创新能力。在专业技术方面的领先要求企业具有知识的深度,而创新往往产生于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的交叉和碰撞,因此要求企业必须具有知识的广度。这就要求企业将具有不同的专长的雇员的知识和技能整合起来,使其增殖并且加以有效的共享。组织内部的知识联网和对外的知识联盟是现代组织在智力的培育和共享上的解决方案。

信息的共享是通过计算机系统和交互网络,使不同的使用者能不受时空限制,同步使用信息库里的任何信息。这一进展具有重大的意义:(l)它意味着储存的信息和知识可以被无限次重复使用。这意味着知识的潜在价值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掘;(2)它意味着在信息交流过程中,因空间距离造成的成本趋向于零;(3)知识的数量在共享的过程中会自我繁殖,不断扩充。储存在开放式数据库里的信息,在被众多的使用者使用的过程中,会自动纪录使用者对现有数据的加工过程和产生的结果。这些输入的信息包括对原有信息的完善、发展和增加。知识在使用过程中自我繁殖这种特性在信息数字化的系统中尤为明显。

知识的联网和共享带来了坦率、公正和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这是知识共享的人际基础,而有效的知识共享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这种人际关系的维持和发展。

显然,动态网络组织的优点突出地表现在这样一些方面:首先,它有利于变静态分工为动态分工,有利于智力互动,实现动态的协作网络。以任务为中心的合作团队(项目小组)不仅独立作出决策,而更重要的是小组之间彼此合作,以求达到整体最优化。其次,它有利于保障信息和知识能无障碍流动,被全体成员所共享。再次,它有利于弱化命令链的控制功能,代之以企业使命下的项目小组使命,成为雇员工作的目标和衡量标准。动态分工单元的成员高度自律,完全对自己的过程和绩效负责。命令链的控制功能弱化后,对之起代替作用的是组织内的非正式关系。

三、动态网络组织应用发展展望

从工业时代到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经济全球化。普及的、廉价的信息网络使企业成为没有国界的组织,不论是实力雄厚的大型国际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面临直接的国际竞争。二是信息数字化。信息数字化实际上大大弱化了地域距离,时间差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屏蔽作用,迫使企业从依赖资本积累(过去)的竞争转到依赖智力创新(未来)的竞争。三是创新成为企业生存和增长的主要方式。四是企业资源趋向虚拟化。这实际上是企业资源的外延的扩大。五是对智力资源的高度重视。

组织机构网络管理工作计划篇6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遵循由浅入深、由点到面、逐步深入的规律,通过多层次的实践训练,实现应用能力的逐步提高。高等院校毕业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去完成,网络工程专业实践培养环节方案,大致分为课程内实验及网络实训两方面。课程内实验包括:C++、JaVa、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操作系统、tCp/ip协议、嵌入式系统编程、通信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接口及综合布线。网络实训是网络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实验课程,如网络工程实训、网络应用系统设计实训、构建中小企业网络、交换与路由技术实训、网络多媒体通信技术等。

2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2.1校内网络实验环境构建方案

网络工程专业校内实验环境的搭建可采用以下三种模式:1)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对于开发设计及软件应用类实验,如数据库原理、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等,可在现有机房开展。2)建设专用硬件实验室计算机接口、组成原理等专业性较强课程,可建设专用实验室。3)建设网络工程实训综合实验室搭建一个真实的网络环境,实验室应配备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网络管理系统等设备,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对网络专业课程所涉及网络设备的感性认知,并可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去规划、搭建一个真实的网络环境。通过该综合实训平台的建设,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对网络的规划、设计、运维管理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2.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网络飞速发展,校内网络实验室的设备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网络新技术的发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网络工程实践能力,通过与大型通讯行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弥补校内网络实验室在真实网络环境构建方面的不足。

3网络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实施方法

3.1建立层次化的网络实验教学体系

网络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科学的、层次化的实验教学体系,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入手进行网络实验教学改革。首先开设基本技能实验课程,主要面向计算机网络基础开展教学,包括网络接入、基本网络故障定位与排除;其次开设常见网络协议仿真实验,主要面向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开展教学;第三层开设网络规划、构建及管理实验环节。经过以上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使学生能从网络知识、相关应用、故障定位排查、监控管理等方面初步具备网络工程师所需技能。

3.2拓展网络实验教学内容

针对网络工程专业覆盖面大、涉及内容多的特点,通过实验环节,可提高学生对网络规划、设计、管理与监控等方面能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应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以下四个方面组织实施:验证、规划设计、创新、延伸四个层面组织实施实验教学。验证型实验侧重网络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设计型实验关注对学生的操作技能、分析及综合设计应用能力的培养;研究型实验目的是引导学生对网络技术前沿知识的探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开拓创新精神与科研能力;拓展型实验注重引导学生对当前网络规模应用的了解及生产实践。主要实验内容如下:验证型实验1)网络构建和配置。如双绞线RJ45接头的制作,光缆尾纤的跳接,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安装;路由器及交换机的调试、配置;VLan(虚拟局域网)的划分和路由表的创建。通过该环节使学生对网络拓扑及网络设备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能对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进行基本配置,掌握调试步骤。2)网络应用实验。在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上安装和配置weB、域名系统(DnS)、动态主机设置协议(DHCp)等网络服务。3)对等局域网实验。结合实际网络环境,从网络协议的安装选择,局域网的设置,服务器及访问策略的配置,使学生完成局域网的构建。设计型实验1)Server的安全管理,通过模拟常见网络攻击方式,让学生掌握常见网络攻击与防范。2)路由协议、虚拟局域网的划分、访问控制列表(aCL)及网络地址转换(nat)实验。通过学生对路由配置、设计aCL等操作,提高网络规划能力和应用水平,培养综合网络管理计能力。3)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管理及分析软件的实际操作使用,掌握基本网络故障定位及排除方法及步骤。通过常用的网络安全工具,掌握目前黑客常用的攻击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对信息系统及网络安全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达到对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防护原理及使用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创新型实验1)分多种场景,如学生宿舍、办公大楼、实验室机房等,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网络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网络规划能力。2)ipV6实验。结合本校已开通ipV6网络的实际网络环境,在此环境中进行网络协议的安装,局域网的构建,ipV4与ipV6的互访等操作。此部分实验建立在与通信、it企业联合建立综合网络实验室或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通过参观、学习,接触业内当前新技术的应用1)了解通信行业的组织结构、操作规程、验证标准,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加深对所学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网络运用水平。2)了解相关通信企业的应用发展方向及其在行业中所处的技术水平3)通过组织学生实习实践,实际参与企业生产活动或企业改造项目实施。

4结束语

组织机构网络管理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横道图网络图

随着技术的进步,网络计划图寓于施工过程控制之中,用以指导建设,避免堵塞资源向更有效的配置调整的渠道,特别是适合于需要编制多级网络计划系统进行控制;适合使用此种模式进行建设施工。网络计划方法,它提供一种描述计划任务中各项活动相互间(工艺或组织)逻辑关系的图解模型――横道图、网络图。利用这种图解模型和有关的计算方法,可以看清计划任务的全局,分析其规律,以便揭示矛盾,抓住关键,并用科学的方法调整计划安排,找出最好的计划方案。

网络计划技术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于美国,是随着计算机及其技术的发展而得以迅速发展,目前同类软件可以在各种档次的微机上运行,操作人员不需要专门的技术,并且软件的成本相对较低,为广大施工技术人员所喜爱。当前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日本、俄罗斯、德国、英国都普遍在工程中应用了网络计划技术,并把这一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的全过程。实践证明,应用了网络计划技术的项目可以缩短工期20%,成本降低10%左右。我国的网络计划技术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著名科学家华罗庚、钱学森两位科学家引入的。华罗庚所著的《统筹法》为网络计划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1目前的建筑工程进度计划的表示方式

1.1横道图

横道图又叫甘特图,也称为条状图。它是以图示的方式通过活动列表和时间刻度形象地表示出任何特定项目的活动顺序与持续时间。横道图简单明了,容易掌握,便于检查和计算资源需求情况。在实际中,此方法推广得早,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它在表现内容上还是有很多缺点,例如:不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各项工作之间的制约、依赖以及影响的关系;不能反映出整个计划中的主次部分,即其中的关键工作,难以对整个计划作出准确评价。

1.2网络图

网络图是一种图解模型,形状如同网络,故称为网络图。网络图是由作业(箭线)、事件(又称节点)和路线三个因素组成的。在工程管理中,经常使用到网络图的概念。网络图是用箭线和节点将某项工作的流程表示出来的图形。网络图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应用网络图形来表示一项计划中各项工作的开展顺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网络图进行时间参数的计算找出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通过对网络图的优化可以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对计划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以保证合理地使用人财物力,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在公路工程管理中常用的网络图有双代号网络图和单代号网络图两种。

(1)双代号网络图是由若干表示工序的箭线(带箭头的实线)和切节点(圆圈)所组成,其中每一道工序都是用一根箭线和两个节点来表示,每个切点都编以号码,箭线前后节点的号码即代表该箭线所表示的工序(如图a表示双代号网络图)。

(2)单代号网络图也是由许多节点和箭线组成,但是构成单代号网络图的基本符号含意与双代号却不相同。单代号网络图的节点是表示工序,而箭线仅表示各道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由于用节点表示工序,单代号网络图又称切点网络图(如图b表示单代号网络图)。

2应用网络图进行计划的优点

网络计划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它能够提供施工管理所需的多种信息,有助于管理人员合理地组织生产。施工管理中推广应用网络计划方法必将取得好快省的全面效果,进一步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对于这个问题,企业的领导应该有充分的认识,把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放在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去重视,逐步抛弃传统的凭直觉管理的方式,克服困难,投入一定的人力与资金,推动网络计划的应用。

(1)网络图可以表明多项工作在整个网络中的地位及其有关的参数,承担项目单位能了解承担任务在整个网络中的地位及其有关参数,以及在分项工程中的作用和要求,使基层编制子网络计划有所依据。一个切实可靠的网络图是有关部门协作编制的,是大家辛苦劳动成果,反过来又指导大家的行动,保证施工按网络计划实施。网络图可以全盘表现各个工作之间的关系,可以进行各种时间参数的计算,优化物资和人力的资源配置,消除窝工保证连续施工。

(2)使用网络图来表现施工计划,便于管理者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确保工期、避免盲目,并能够从许多可行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

(3)网络计划是动态平衡计划,涉及影响因素较多,对于公路工程建设系统工程有较好的控制,加快工程施工进度。

(4)网络计划清楚的表明关键项目和关键路径,应用网络计划研究的初步成果为管理者进一步做出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编制网络计划,提供领导随后任务进行决策;网络计划实施过程中,增强了领导完成任务的决心。

(5)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其中某一工作的推迟或者提前完成,可以预见到它对整个计划的影响程度,迅速进行调整,保证自始至终对计划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可以降低成本。

(6)横道图是工程技术人员最熟悉的控制形式,具有直观、易懂、绘制简便、所需时间少、费用低的特点,但其缺点是不能反映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对大中型工程的进度控制困难。可在网络计划技术编制和调整进度计划后,转换成横道图形式去实施,这种做法既有网络一样的严密性,又兼有横道图简单易懂的优点,减少网络计划实施中的阻力。

(7)用网络计划分析以后,由于找出了关键点,暴露了矛盾,因而也提出了需要解决的关键项目,并且明确了关键项目在整个项目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项目建设工作有了明确方向,增强了活力,促使了项目建设工作的发展,也促进了建设人员的知识更新。例如在公路建设中“指导性施工计划”中各分项工程施工及各项措施,就是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分析的成果。

3结语

为了提高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广大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约束机制,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网络计划技术控制。在建筑工程招投标及合同中强制规定必须使用网络计划技术,并在工程施工全过程加以实施,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加强配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从技术、组织、资金等各个方面着手,保证项目进度在总进度计划规定的范围内。大规模培养人才,适应科学管理的需要。对现有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在职培训,组织网络计划和电脑培训班,进一步掌握现代管理技术。

参考文献:

[1]公路施工项目管理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组织机构网络管理工作计划篇8

1.1专业人才短缺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凭借强大的校园网络平台,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我们也感觉有这样一种不和谐的“信号”———图书信息服务人力资源“短腿”现象比较突出。如果把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视作一条四通八达的信息高速公路,其中的信息资源则为各类型号的汽车,那么使用和服务图书馆者便是这条信息公路上的驾驶员、管理人和操作者,只有兼备良好素养的人,才能保证这一信息大道顺畅,达到信息流量的最大化。我们所说的人才短缺,不仅是指图书情报人才的缺乏,而且更强调的是指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传播、管理的专项人才的紧缺。目前,我们对浙江省内部分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现状作了一番调查。如表1所示,硕士以上学历(含第二学士学位)的高层次图书信息管理人才比例相对较低,仅占同期图书馆从业人员的7%比例还不到,可见浙江省高校图书馆高层次专业人才相当紧缺。从调查情况来看,“十五”期间,各高校都普遍重视图书馆硬件建设和馆藏图书资料经费的投入,以生均图书册数为例,浙江工业大学生均图书册数从2001年的79册,增加到2005年的112册,增幅为41.8%;浙江理工大学生均图书册数从2001年的64册,增加到2005年的133册,增幅为139%。比较而言,信息专业人才的增幅远远低于同期学校生均图书拥有量的增幅。应该说,在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上,人力资源建设重视程度远不及图书馆硬件建设那样重视,信息专才短缺现象已是高校图书馆一大“通病”。

1.2人事管理模式陈旧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事业的一部分,机构组成的一分子,人事管理办法纳入高校人事管理范畴,尚未建立与健全一套有自身特色的人事工作制度。目前的高校图书馆人事管理在政策层面上有三大依据:一是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当前深化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二是中编办、教育部、财政部于1999年9月27日联合印发的《普通高等院校编制管理规程(草案)》;三是2000年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些制度在高校得到普遍贯彻。同时,各校也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普遍引入各类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配套实施方案,实行了岗位聘任制,建立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岗及以岗位工资为取向的分配制度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图书管理岗位工作业绩的考核,收入分配上的不公平、不公正、欠透明的问题。从总体上而言,现在高校图书馆人事管理还是比较传统的,尚未真正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表现在:图书馆领导,尤其是馆长的任用都是由上级管理部门来决定,任期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这样,图书馆领导层任职不确定因素多,随意性大,且习惯于人治管理,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和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由于传统高校图书馆人事管理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没有引入公平的竞争机制,缺乏充分的激励机制,导致人心浮动。2005年,全国高校图工委对北京、武汉、广州等地在图书情报事业单位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调查显示,不安心现工作岗位的竞占60%。此外,在岗人员心浮气躁,对外引进人才困难。随着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信息管理人才需求也相应增加,图书情报专业毕业生到图书情报单位就业的人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毕业生到图书情报单位工作者,从1980年的92%跌至目前的不到20%。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老化”病严重。与近几年高校教学一线加大力度引进年轻、高学历的学科带头人情景相比,图书信息人才年龄结构明显不尽合理,年纪偏大、传统图书专业背景居多、单学科知识结构等状况十分突出,这与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极不相协调,不相适应。

2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规划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预测图书馆未来的人力资源结构与需求,积极营造有利于目标实现的人力资源环境,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行动计划。

2.1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则做好图书馆人力资源规划应遵循以下三大原则:(1)适从环境变化原则。图书馆事业目标要随着高校发展规划、建设任务和人才培育方向而不断作出调整。这种调整导致图书馆人力资源供求关系呈动态变化,加强信息咨询服务,图书馆需要配备更多的信息管理人员;新技术新装备的投入使用,要求工作人员更新知识,掌控操作技能;网络建设、数字化建设,需要兼备有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需求测谋划原则。“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要分析图书馆未来人力资源需求变化的走势,及时而准确地对人力资源供求关系变化作出判断与分析。专业人员的增加或减少要根据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构架变化作出分析、预测,使用人规模、数量、比例等方面达到最优化组合。在科学、准确预测未来图书馆人力资源需求的基础上,对组织结构和职位(职数)信息要及时加以传导,使从业人员底数清,情况明,设计个人的职业生涯,寻找个人的发展途径。(3)服务图书馆事业发展目标原则。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目标。在选择人力资源方案和设计人力资源规划时要做到对图书馆组织发展和图书馆从业者自身发展统筹兼顾,寻找双方目标的接近点和共同点,企求“双赢”,甚至“多赢”。这就是说,图书馆工作者的岗位、薪酬、发展机遇和保障机制都能得以充分体现,舒心才会有“尽心”,才能释放工作的潜能。

2.2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人力资源规划是图书馆事业发展强有力的机制保证,对广大员工来说,规划有着导向、示范和激励作用。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要突出五大作用:

(1)有助于组织战略目标、任务的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规划不仅仅是人力资源工作部门的工作计划,更是图书馆事业整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人力资源规划在于配合组织的战略管理,发挥“组合拳”的效用,创造和谐的从业环境,从而推进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

(2)有助于为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充足人力资源保障。图书馆工作的外部环境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这种变化决定人力资源供求关系始终是一个变量。没有一个良好的人才战略储备,事业便失去人才的保证,这就要求人力资源规划去发现、引进和培养、储存人才,来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

(3)有助于协调各种人事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类职能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工作分析、岗位配备、选拔、聘用、培训、绩效评估、薪酬及福利等设计是一个有机整体,没有做好选聘工作,以后的任用便会产生问题。选聘的人才没有放到其适应的岗位上,不能算是“量才录用”。人力资源规划作用在于可以使人事工作各项环节达到齿轮咬合般默契。

(4)有助于实现图书馆内部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尽其才。人力资源规划要着力于发掘现有人力资源的潜力,面对网络化发展、数字化建设的高校图书馆事业,对信息化服务人才多元化需求的格局,使图书馆在人员结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和酬薪结构保持一个合理状态,避免人才断层和冗员的负担,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

(5)有助于满足图书馆组织成员的多元化发展需求,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力资源规划描述了图书馆事业的前程,指明了员工的发展机会,这就使从业者得到及时的信息,从中可以设计个人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工作潜能,容易萌发创新的思维。

2.3如何开展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的核心有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供应预测和人力资源供需综合平衡。因此,良好的人力资源规划必须做到信息全面、预测准确、程序严密、评估科学、费用经济。

(1)建立模块,服务规划。要原原本本地记录人员聘用、岗位描述、人员培训、技能特长、学科背景、绩效评估、薪酬福利、个人信息等,为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提供可靠、真实、全面的依据。

(2)科学决策,盘活存量。人力资源规划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决策过程,需求预测和供应需求是两个前提,要根据图书馆事业网络化发展的客观需求,确立专业人才的数量、质量和层次结构;核查现有人力资源状况,充分盘活人才存量,确定人才的供给计划。而后,做好综合平衡,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步实施人力资源供求计划。

(3)跟踪评估,及时反馈。人力资源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要及时策动图书馆机构内部、读者用户和图书馆平行组织,乃至专业评估机构对人力资源规划编制过程及执行结果进行有效监督和科学评估,重视信息反馈,不断对规划加以充实、调整与完善。

3我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益探索中国计量学院图书馆抓住学校建设国内知名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历史性机遇,以组织机构设置调整为突破口,大胆导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着手组织创新,导入人才管理的理念。

组织机构网络管理工作计划篇9

【关键词】机电安装工程;进度管理;进度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现在的建筑工程越来越多,机电安装工程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这就使得机电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越来越重要。

进度管理是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管理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因为它不仅能够影响整个工程的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还会影响整个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所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如何使进度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己经引起越来越多的机电安装项目管理者的重视。

1.机电安装工程进度管理及其特点

1.1机电安装工程进度管理

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是指按照一定的工艺和方法,将不同规格、型号、性能、材质的设备、管路、线路等有机组合起来,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项目。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管理包括施工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采购管理、资源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试运行管理、竣工验收管理等内容。其中进度管理是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

进度管理是指在机电安装过程中,对各阶段的进展程度和项目最终完成的期限所进行的管理[1]。其实质就是将工程的整体目标进行分解,化整为零,使项目负责人充分了解工程的每个进度,优化所有细节,进而掌控整个工程建设。它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拟定出合理且经济的进度计划。在执行计划时,要定期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照进度计划要求进行,如果没有则需要找出原因,看是否需要修订计划或是采取措施进行补救。

由于机电安装过程比较繁琐,所以在执行进度计划时,要严格控制每个阶段的步骤,在确保各阶段工程不延期的基础上保证工程质量。项目进度管理包括两大部分的内容,即项目进度计划的制定和项目进度计划的控制。

1.2机电安装工程进度管理特点

机电安装工程进度管理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2]:

(1)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仅保证了工程质量,还能有效缩短工期,提高进度;

(2)多专业交叉,学科跨度大,进度控制专业性强;

(3)各阶段工程建设不是独立存在的,需要相互协调;

(4)时间跨度大,覆盖了整个工程建设工期,包括工程建设初期的计划,以及工程建设后期的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

2.机电安装工程进度控制具体措施

机电安装工程进度控制就是对机电安装工程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持续时间和衔接关系根据进度总目标(建设工期)科学合理地进行分解,最终确保建设项目按预定的时间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机电安装进度控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不但要配合土建主体施工,还要配合装饰装修施工,同时还要确保自身机电安装施工进度。

一般来讲,进度控制的措施主要有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和信息管理措施。

组织措施主要是指通过制定合理的组织机构落实各层次的进度控制的人员,具体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建立进度控制的组织系统;按着施工项目的结构、内容、进展的阶段或合同结构等进行目标分解,确定其进度目标,建立控制目标体系;确定进度控制工作制度,如检查时间、方法、协调会议时间、参加人等;对影响进度的因素分析和预测。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加快施工进度的技术方法,如采用合理的流水施工作业,必要时采用并行施工作业等方法,保证进度。经济措施是指实现进度计划的资金保证措施和必要的奖惩制度。合同措施是指对分包单位签定施工合同或目标责任状使合同工期与有关进度计划目标相协调。信息管理措施是指不断地收集施工实际进度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统计与计划进度比较,定期地向建设单位提供比较报告,并做好必要的进度协调工作。

对于机电安装工程尤为重要的是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1)建立组织落实责任。认真分析整个机电安装工程的工作内容及相互之间的衔接关系,进行目标分解,建立健全施工组织机构,明确各层次的进度控制的人员、具体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从项目经理往下逐层分解进度目标,责任落实到人,建立控制目标体系,确定进度控制工作制度,并对影响进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实现实时跟踪监控。

(2)采用网络计划技术控制工程进度。可以使工序安排紧凑,便于抓住关健工作和关键线路,保证施工机械、人力、财力、时间等各种生产要素均获得合理的分配和利用。在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时,采用网络法确定本工程关键线路是相当重要的。项目经理部除了制定网络计划外,同时要有专门进度管理人员随时用网络计划检查工程进度。采用网络计划检查工程进度的方法是在每项工程完成时,在网络图上以不同颜色数字记下实际的施工时间,以便与计划对照和检查。

(3)采用图表比较技术。除了用网络计划技术编制符合实际要求的网络计划外,还应该采用先进的图表比较技术,如双侧翼横道图比较法、S曲线比较法,香蕉图法、前锋线比较法等更为直观和方便地观察实际进度情况和影响进度的根源,并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施工进度。

(4)进度计划调整。项目执行过程中因机械和人力的变化、技术管理方面的失误,以及特别恶劣的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或者业主的主观因素改变等,都将给计划的实现带来障碍,因此在项目执行中应根据工程实际完成的进度,随时对计划按下述方法进行调整或修定。①关键线路的调整。当关键线路上的某项工作的持续时间比计划增加时(这意味着整个工期将延钧,进度管理者应及时修定调整计划或制定新的计划,避免造成更为严重的进度失控,但由于这种调整十分困难,基本上意味着重新制定进度计划,因此,应先把注意力集中在非关键线路上,看是否非关键线路上的工程有提前量,这时可以把非关键线路上的机械、人员调整到关键线路的某项工作上(机械应与工程配套、专业必须与之相符)以缩短关键线路的时间。②非关键线路的调整。当在非关键线路出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距时,需局部调整计划,也可延长一定时间,但不能使这种延长超出该线路的总时差,最好是不能超出进度延迟工作本身的自由时差。

(5)做好沟通协调。除了机电工程自身采取必要的管理技术进行进度控制外,施工项目经理还应认真研究其他施工队伍如土建施工、结构施工、装饰装修等的进度计划,并密切注意他们的实际进度进展情况,同时利用一切如周例会、工程协调会、监理例会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其它单位充分沟通协调,密切合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作面,这也是保证进度必不可少的措施。

3.结束语

进度管理是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在介绍机电安装工程进度管理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机电安装工程进度控制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组织机构网络管理工作计划篇10

关键词:网络环境;企业内部控制

一、网络环境给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带来的巨大变革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

高效性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主要特点,所以企业必须及时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进行自身的调整,是以往的钱,组织结构已经无法满足这一方面的要求,因此,企业的组织结构需要向扁平化发展,强化决策者和执行者之间的交流和联系。

(二)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增加

在网络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会出现改变,从过去封闭式的运行方式逐渐转化型开放式的运行方式,这就导致内部控制的风险和难度增加。计算机系统是非常复杂的,并且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是可以被修改的,同时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受到外部系统非法访问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三)会计信息披露的新变化

会计信息披露必须即使而且准确,在以后会计信息必然会通过智能化网络系统来进行处理;当下的会计信息,从以往的货币信息转向企业企业经营发展的背景信息和前瞻性信息等信息;会计信息的呈报方式也会从以往单向传递的方式转变为交互式传递方式。

二、网络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出现的新问题

(一)复杂、多变的内部控制环境

虽然网络管理技术可以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是,它也会降低管理的集权化和规范性:第一,在网络环境下,企业的结构组成会增加,并且变化也比较多,这就会导致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出现短路,职权不清、管理权限模糊等问题。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系统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了企业的管理和工作之中,企业如果不能对网络进行有效控制,必然会造成自身的管理结构出现混乱,各部门之间出现权责不清、责任不明遇到问题,严重影响企业内部管控的质量和效率。

(二)控制活动的范围扩大,难度随之增加

控制活动在网络环境下,需要按照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第一,操作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第二,对会计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控制;第三,对应用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第四,做好组织控制工作;第五,做好工作站控制工作。网络环境虽然提高了控制活动的灵活性好管理范围,但是其中存在的漏洞以及管理的难度也大大增加和提高了。

(三)信息沟通受阻

在网络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卖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细致的划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员工都是只负责自身的任务,并没有与其他环节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所以经常会出现数据重复使用的情况,进而导致那日常工作难度和复杂性的提高。

三、网络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与创新

(一)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

企业需要构建起完善合理的会计信息风险机制以及相应的指标体系,这样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如果会计信息的指标不符合既定的指标,会计信息风险机制就会发出风险预警,以便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及时注意和处理相对应的问题;同时,企业需要做好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可以在网络环境下更好的完成自身的工作。

(二)完善制度控制

为了满足会计核算环境的变化需求,必须不断的控制度控制进行完善和优化。第一,对人员组织控制制度进行完善。根据网络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系统环境下的人员组织结构,并构建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度,细化岗位类别,将其分为:系统管理岗位、账务处理岗位、专门业务核算岗位,以使各个岗位中的工作人员可以互相牵制。第二,对信心操控控制制度进行完善。该制度能够确保查财务软件操作,行为的规范化和安全性。信息系统操作分为三个步骤,即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对于输入环节的控制需要从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和操作的规范性入手,同时还要由相应的审核人员按照既定的流程来办业务的合法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核。对于处理控制环节的控制,需要按照适应性控制的原则,软件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灵活处理交易的事项、调整会计政策,但是其不能超过既定的线路,利用数据溢出性检测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对输出控制环节的控制,则需要从信息核对入手,对输出信息和输入信息进行核对,查验其是否一致。第三,对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会计档案,包括的内容非常多,比如打印输出的凭证、账簿、报表、存储会计数据和程序的光盘以及其他存储介质。会计档案保管也需要将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使用的全套资料和软件程序囊括其中;及时将记账凭证、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报表打印出来了,并依据相关的规定对其采取相应的保管措施。

(三)优化控制环境

如果控制环境出现改变,企业的控制方法也必须进行改变。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开放性以及资源的共享性,与以往的控制环境是有明显不同的,所以企业必须对组织结构进行重新划分,确保其的科学性,对各个工作岗位进行详细的划分,权责清晰。

(四)加强对控制活动的管理与规范

(1)在管理操作系统时,必须对各个用户的身份以及安全级别进行明确的标识和规定,并且对根据用户的级别来限定其访问的权限。(2)在控制数据资源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设置相应的操作界面,在为用户提供方便的同时,提高数据的安全性。(3)应用控制,暂时勘测设计控制系统时,需要将嵌入控制和输出控制也纳入控制系统内,在信息输入和输出时都必须确保整个过程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完整性。(4)组织控制,按照相应的流程来完成工作站点的设置,并构建控制小组,由其来完成对日常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并评估风险。(5)在进行工作站方面的控制时,工作站内的工作人员需要严于律己,对操作权限进行明确的划分,尤其需要做好重要数据的保密工作。(五)提高信息在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传递信息流通速率的提高会促进企业运行效率的增加,并且还可以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映出来,并且信息的有效传递还可以强化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网络给企业内部控制体制带来的改变非常多,企业需要对这些改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研究,明确其中的利弊,并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对其中出现的漏洞、缺陷和不足进行有效的处理,不断完善和创新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