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康复保健协会工作计划十篇康复保健协会工作计划十篇

康复保健协会工作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1:26:31

康复保健协会工作计划篇1

一、社区卫生服务与社区建设同步发展

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是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将社区卫生服务建设融入社区规划、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中,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与社区建设同步进行,整合社区内部和外部的资源,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设施保障。

1.统筹规划,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领导。把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组织实施。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运用规划手段促进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理布局与发展。在城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中,社区卫生服务设施要与居民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

2.形成合力,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作用。

(1)设置审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征询所在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及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意见。

(2)调动社区内机关、团体、企业和事业单位等机构支持和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形成多方联动、共筑共建社区卫生服务阵地的良好氛围。

(3)发动社区居民参与和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加大力度培育各类社区民间组织,注重培育发展社区卫生志愿者服务组织和社区卫生志愿者队伍。

(4)加强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保障和监督作用。组织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评议,及时收集、反馈社区居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帮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更好开展各项卫生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二、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开展残疾康复工作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与残疾康复工作的协作。将残疾康复服务纳入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提高残疾康复服务能力,注重提高残疾人获得康复服务的可及性。

1.组织领导,部门协调:卫生行政部门和残联相互配合,建立互通信息和工作协调机制,共同争取各级政府对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投入,发挥系统内的政策、资源优势,共同做好社区康复工作的设施添置、经费补贴等工作。各区、县(市)还应发挥残联工作优势,积极争取社会慈善资金对残疾人社区康复事业的资助。

2.机构和人员设置: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残疾人康复室,配备必要的康复设备,确定1名专业技术人员,聘任为专(兼)职社区康复医生。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残联的联系,规范完善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制度和基层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流程,建立健全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明确社区康复工作职责和各项工作要求,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有条件的机构可以向残联申请增挂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站)的牌子。

3.开展的服务项目:

(1)掌握残疾人功能障碍情况及康复医疗、家庭病床、双向转诊和健康指导等基本需求,纳入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职能的通知》要求,为有关残疾人提供相应的社区康复服务。

(3)将残疾预防和普及性康复知识纳入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内容。通过讲课、墙报、发放普及读物等形式,开展康复咨询活动;普及科学补碘、合理用药、婚前医学检查、孕产期保健、儿童计划免疫和慢性病防治等健康知识,减少药物和疾病致残情况发生。

(4)根据社区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的特殊需求,提供功能补偿性用品用具和家庭用无障碍设备的有关信息,并提供代购、租赁、出借和使用指导等服务。

三、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与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资源共享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方便计划生育服务对象,促进计划生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科室和人员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应设有相应科室,配置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和设备。

2.开展的服务项目:

(1)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和生殖健康科普知识。利用访谈、橱窗、黑板报、电化教学等各种形式,广泛向群众宣传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优教、生殖健康科普知识。对进入法定婚期的青年男女,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性知识、生殖健康知识、避孕节育等知识的培训教育。

(2)做好咨询指导和发放避孕药具工作。按照人口计生部门的规范要求认真做好育龄群众的咨询指导和避孕药具供应服务。为孕妇提供孕期保健服务,开展分娩期、产褥期、哺乳期的保健知识讲座培训,指导母乳喂养、母婴保健知识。积极倡导登记结婚的男女青年自愿进行婚前医学检查。

(3)认真搞好“三项服务”。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定期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社区已婚育龄夫妇生育、节育、不孕、不育情况,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妇女健康档案,协助组织实施社区避孕节育知情选择、随访服务、生殖道感染防治、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等项目。

四、加强整合社区资源的组织领导

整合资源是实现各项服务功能的重要保障。各区、县(市)相关部门要统一认识,明确责任,发挥优势,扎扎实实地做好整合社区资源的工作。

康复保健协会工作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满足残疾人康复需求,实现残疾人与全国人民共奔小康和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奋斗目标,全面发动,全部开展,全员培训,全力以赴,确保区实现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各项工作标准。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原则。要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区、街两级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的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将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纳入职责范围,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形成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长效工作机制。区财政要将残疾人康复工作发展经费列入预算,加大投入,支持残疾人康复工作全面快速发展。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发动和组织社会力量,共同推进;

2、坚持全面、规范的原则。全面设计,统筹规划康复服务体系和相关保障制度建设;

3、坚持社区康复的原则。把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区康复上,重视社区康复,形成“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管理完善、指导和服务统一协调的基层康复工作体系;

4、坚持全面康复的原则。以医学康复为重点,兼顾教育、职业、社会康复;

5、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从区、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出发,从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投入,全面覆盖,最大限度地扩大残疾人康复的服务面和受益面。

三、组织领导

1、成立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

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和各街道一把手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徐明晶担任,副主任由杜东担任。办公室负责组织创建的日常工作,并检查、指导、落实各项任务指标,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召开创建工作联席会议。

2、成立中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审评工作办公室

区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负责中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审评工作的总体领导和协调。副区长、区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主任谷孝红负责审评工作。成立由区卫生局、民政局、财政局、教育局、残联和公安分局等有关部门组成的审评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残联,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区残联副理事长杜东担任,副组长由区残联综合科科长陈亚文、区卫生局医政科科长刘玫、区民政局基层政权科科长封贺才担任。

区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相关成员单位负责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推动落实《中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有关要求,参与审评工作,做好日常督导检查。

区审评办公室在区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制定审评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审评,并承担审评工作培训及审评相关资料、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上报与保存。

3、成立中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审评工作技术指导组

由区卫生局和残联负责成立由康复医学、社区医学、公共卫生管理学、统计学、社区康复学、以及政策研究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中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审评工作技术指导组,负责人员培训,提供技术指导,承担本区相关工作。

各街道亦应依据上述组织领导机构,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四、工作目标

到年第四季度,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基本得到康复服务,首批达到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标准,提前实现我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使9274名残疾人得到有效康复服务。

五、标准与条件

(一)标准

1、工作标准

按照《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标准》实施;

2、审评标准

依据《中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年)》确定的14大项21分项指标,逐项评价计分,不得漏项,总分为100分,最小分值差为0.5分。审评总分≥80分为“实现目标”;60至80分(不含80分)为“基本实现目标”;60分以下(不含60分)为“未实现目标”。21个分项指标中,有5项为“0”分的,也视为未实现目标。

(二)条件

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示范区、示范街道,应具备以下条件:

1、强化责任。各街道、各有关部门重视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示范区、示范街道创建工作,将残疾人社区康复融入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社区建设,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资源共享、协同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社会化工作方式。各街道及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单位实际,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正常开展。

2、机构健全。建立并完善以专业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社区康复服务网络。区各类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机构健全,街道配备社区康复指导员,社区普遍建立非盈利性质的残疾人康复站

3、社区康复工作全面开展。区所辖社区100%开展规范化社区康复工作,社区康复站(室、点)设置和康复协调员服务水平能满足辖区内残疾人康复需求。

4、康复人员全员培训。采取不同形式广泛开展各级培训,基层康复人员培训率达100%,培训合格率不低于95%。有康复需要的残疾人及家庭康复知识普及率达100%。

5、服务内容满足残疾人康复需求。普遍建立残疾人康复需求和康复服务档案,残疾人康复需求筛查率不低于残疾人总数的60%,社区康复人员能够有计划地开展康复知识的普及宣传活动,有针对性地提供转介服务。

六、工作步骤

(一)制定方案

根据国家民政部、卫生部、中残联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的通知》和省、市《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达标县(市)区培育活动实施方案》,对照《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标准》,结合我区实际,由区残联牵头,区民政局、卫生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讨论制定区创建工作方案,完成时间为年9月21日。

(二)动员部署

由分管副区长、区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主任对参与创建活动的相关部门和街道作动员部署。

(三)组织实施

年9月15日至年11月30日,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组织实施阶段。具体要求如下:

1、各街道、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制定开展创建工作的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在年9月底,将方案和领导小组名单报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区民政局要将创建工作纳入社区建设工作计划,指导街道、社区做好社区残疾人日间照料、康复室建设和管理工作;区卫生局要将创建工作纳入社区卫生工作计划,按照中国残联卫生部[]3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将残疾人社区康复纳入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的意见》的要求和创建工作标准,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社区康复工作,并进行质量监控;区残联要将创建工作纳入区残疾人工作计划,组织协调创建工作的实施,对街道、社区的创建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考核。

3、区内挂牌的各康复机构,要依据本次创建工作的要求,利用自身技术和人才优势,发挥康复机构对社区康复的带动、示范、指导和培训作用。

4、参与创建工作的各街道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高度重视创建工作,积极主动地提供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确保创建工作全面落实。

5、创建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相关部门、各街道、各社区一把手为本次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亲力亲为,组织落实好创建的各项工作。

(四)检查督导

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参与创建工作的各街道、各社区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检查指导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五)自查总结

年10月30日前,参与创建工作的街道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依据《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标准》、《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目标、责任分解表》、《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指标、任务检查表》,完成自查总结工作,接受区领导小组的检查,区领导小组将于11月中旬完成检查和自查工作,并写出自查报告。

(六)申报验收

年11月20日前,向省、市“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示范、达标区市县培育活动领导小组提出验收申请,验收合格后,做好迎接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领导小组的检查验收工作。

七、主要措施

1、建立健全工作网络。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审评工作办公室、审评工作技术指导组严格履行职能,形成创建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健全三个工作网络。一是组织管理网络。(1)各相关部门要实行目标管理,按各自职责分工,各尽其职,各负其责,狠抓落实。(2)卫生、民政、残联等部门将此次创建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3)区残疾人康复办公室要切实发挥作用,指定专人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分解任务指标,协调相关部门,综合利用社区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完成方案规定的各项任务,建立康复站、点,开展康复需求调查,实施康复训练,为康复训练对象提供康复服务,并进行康复工作的统计检查。(4)街道理事长负责创建培育工作,建立规章制度,制定工作计划,指导社区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5)社区设社区康复协调员1名(须持有社区康复协调员上岗证),会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残疾人康复需求的信息采集,建立康复档案,向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信息和转介服务,协调社区有关机构、相关人员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和相应的支持。二是技术指导网络。(1)建立区级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技术指导组,确定相应医疗机构为各类残疾康复技术资源中心,整合和有效利用我区在区域内及周边地区建立的10个康复机构的资源优势,培训技术骨干,深入社区指导,参与检查评估验收。各级康复机构要面向基层开展康复咨询,指导培训等服务,积极发挥技术指导作用,形成门类齐全、运作规范、衔接顺畅和效果明显的残疾人社区康复技术指导网络。(2)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残疾人康复站,履行“六位一体”职能。明确经培训考核取得任职资格的在编专业技术人员为社区康复指导员(可以兼职精神病防治医生)1名。配置30平米以上康复训练场地并挂牌,同时匹配一套康复器材。其主要职责是在自身开展康复服务的同时,加强对社区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的指导。三是训练服务网络。(1)建立以康复机构、医疗机构为基地,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康复训练与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社区现有机构、设施、人员的作用,形成一个分工合作、比较完整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提高整体服务功能,为残疾人提供就地就便、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与服务。(2)充分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实行创建工作责任制,依据《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标准》,明确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在创建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制定考核办法,由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检查督促。

2、搞好培训。采取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康复机构多级培训的形式,提高康复从业人员和残疾人对康复工作应知应会能力,提高社区康复质量。一是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由区康复办负责组织实施。培训的重点是:康复工作的意义、工作原则、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基础康复训练常识;残疾人康复需求的确定、康复服务的内容、康复服务记录的填写和评估方法;康复器具使用及咨询转介服务等,使其能直接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服务。从事参加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培训每年不少于30学时,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并有培训记录。二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社区康复指导员培训应根据其承担的任务分别确定。培训的内容是: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的方法,康复服务的内容、方式和要求;功能评定、训练计划的制定、评估,训练技术、训练档案和评估标准以及训练器材的应用等。康复指导员的业务培训每年不少于120学时,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并有记录。三是社区康复协调员的培训。内容是区分残疾的程度、残疾人的心理、残疾人康复需求确定康复服务的内容、科学的康复训练和评估方法、康复器械的使用以及康复表格的填写等,使其能直接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服务。社区康复协调员上岗前应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集中培训,考核合格后需持证上岗。四是残疾人亲友、助残志愿者(义工)的业务培训。残疾人亲友是不可忽视的支持力量,康复助残志愿者是康复员队伍有效的补充力量,但必须经过针对性的业务培训,以提高康复成效。主要的培训内容是区分残疾的程度、残疾人的心理、残疾人的家庭护理、康复服务的内容、康复训练的方法和训练器具的应用等。

同时要保持基层残职干部队伍、从事康复工作管理、技术人员和社区专干的稳定性,确保康复工作保证健康发展。

3、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开展创建工作的积极作用。社区是开展本次创建工作的关键和重点,为此,必须做到:(1)街道、社区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根据创建要求,配备和调整好管理人员;(2)建立健全社区内为各类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器械和活动的场所;(3)了解掌握残疾人康复需求,进行康复评估筛查;(4)开展康复服务,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指导;(5)开展康复知识宣传和整改工作。

4、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体作用。(1)对所辖社区残疾人进行健康档案的建档、管理和应用,通过残疾人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及时了解社区内残疾人群体的健康状况、生命质量和康复需求;(2)做好各类残疾预、检测和跟踪服务;(3)为有康复需求的各类残疾人提供“送康复服务上门”、心理疏导、基本保健知道介绍、康复方法传授和转介等服务,做好服务记录,康复效果评估。

康复保健协会工作计划篇3

一、领导重视,加强队伍建设

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是开展医疗卫生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今年我们将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明确医疗卫生工作的工作职责,组织人员积极各类培训,提高社区工作人员自身医疗卫生能力和健康理论水平;加强健康教育管理基础工作,定期召开医疗卫生领导小组成员会议,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各工作资料和工作台帐;进一步建立病媒生物、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等为一体的社区卫生体系,把医疗卫生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率

一是利用妇女节、青年节、控烟日、9.25计生协会日等重大节日契机进行卫生法规、健康知识宣传和普及,正确引导辖区居民积极参与各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引导居民把被动的“为疾病花钱”转变为主动的“为健康投资”,从根本上提高居民自身的健康知识水平和保健能力。 

二是充分发挥社区的标语、LRD屏、板报、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等宣传阵地,宣传卫生常识、防治等知识,普及与医疗卫生相关知识,以老年人、妇女、青少年、流动人口四种人群为重点,广泛开展老年保健、老年病防治与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对企业、工地职工广泛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营造关注、关爱流动人口健康的社会氛围。

三是重点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和开展各计划生育活动并大力宣传奖扶政策,计划生育科普知识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组织妇女病体检,为她们提供优质服务。

四是积极与黄山街社区计划生育协会单位经常交流,努力使计划生育协会成员数逐年增长。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协会组织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督促协会单位计生专干及时对单位人员信息进行变更。

三、进一步做好技术服务与药具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开展国免孕优项目城乡全覆盖。

二是积极稳妥地开展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巩固优质服务创建成果,促进家庭保健、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三是全面实施出生缺陷预防和宣传,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出生缺陷干预能力建设,建立统一领导、部门协调促进、全社会积极响应、群众自觉参与的预防工作模式。

四是加强免费药具发放网络建设,严格按照国家《计划生育免费药具发放工作规范》做好工作。

五是加强药具应用系统的应用率。

四、坚持依法行政 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坚持依法行政,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和法律尊严。依法行政是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体现。我街道将更加严格地执行国家和省的法律、法规规定,严格执法程序,严格执法标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国家法律、法规的尊严。

一是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特别扶助制度、“少生快富”工程以及其他各项奖励扶助政策。

二是贯彻国家和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工作的要求,认真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在生活照料、大病医治、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依法开展违法生育专项治理工作。落实违法生育责任追究,加大违法生育查处力度,加强对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提高孕前性服务管理水平,积极开展“单月访视、双月查孕、季度查环”工作,对政策外怀孕做到早发现早处置,避免大月份引产,下大力气减少违法生育。

四是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无恶性案件发生。

五、完善信息化建设 提高平台应用率

一是提高全员人口信息系统、业务系统数据质量以及应用水平,实现人口基础信息实时更新,充分利用公安、民政、卫生等方面的统计信息资源,每月与住院分娩、妇幼出生、疾控疫苗注射、新农合报销等统计信息数据比对,建立月通报制度,进行查缺补漏,提高全员人口数据库的时效和质量,提高跨地(州、市)信息协查反馈率,严肃处理漏报瞒报出生人口的现象。

二是每周至少2次登录全员piS平台(迁动信息管理和居住信息管理)、新疆流口平台(反馈协查信息、查看反馈结果、接收网络化协作、受理户籍申请变更),保证平台应用率达95%以上。

康复保健协会工作计划篇4

1.编制实施“十三五”规划

科学编制各级“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规划和各专项规划,谋划好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

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运用“互联网+”技术提高群众“获得感”。6月底前完成长株潭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健康卡受理环境改造,实现发卡全覆盖,用居民健康卡全面取代各种诊疗卡。

2.推动医改改攻坚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行破除以药补医、降低药品耗材费用、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完善医保支付方式“四同步”改革。

分级诊疗制度:加大医保、医疗、价格等政策统筹和执行力度,强化城乡医保差别化支付对推进分级诊疗的政策导向力度;调整优化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的医疗服务价格梯度;强化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推动形成紧密型利益和责任共同体;推进基层医生和城乡居民签约服务,促进分级诊疗就医格局的形成。

统筹推进各项医改:完善基本医保制度,建立不同医保制度衔接互动机制,研究城乡医保制度整合方案;积极支持社会办医,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3.医疗救助扶贫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加大农村贫困残疾人康复服务和医疗救助力度,扩大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加强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促进远程医疗向贫困地区延伸。

启动贫困县卫生计生机构居民健康卡应用环境改造,向贫困人口发放居民健康卡。

4.落实全面两孩政策

以实施“全面两孩”生育政策为重点,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修订《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完善配套衔接政策。

取消对生育二孩的审批,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严格控制政策外多孩生育,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有机整合生育服务证、母子健康手册和儿童预防接种证等证件,落实母婴保健、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咨询指导和服务项目。

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和儿童医院(专科)建设,扩大产科、儿科服务能力。加强儿科医生学历教育与专业培养,争取省内医学院校恢复儿科系招生,并努力进入国家队。全面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出生缺陷综合防控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5.强化计生基层基础工作

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网络的信息采集,加快实现县乡计划生育、孕产期保健、住院分娩、出生医学证明、儿童保健、预防接种、居民健康档案等个案信息交换。实现国家与省级计划生育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户籍管理、婚姻、人口健康、教育、社会保障等信息共享。

从今年开始,将早婚早育、未达生育间隔、终生未生育但合法收养子女且符合农村奖扶其他确认条件的三类对象纳入农村奖扶范围。将流动人口纳入城镇基本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范围。深化湘粤区域协作,拓展湘赣桂黔渝川等周边、多边省份的区域协作,启动环洞庭湖区域协作。

6.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加强医疗服务监管,确保医疗安全。开展肿瘤等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管理,强化临床药事管理。

保障血液供应,促进临床合理用血,巩固血站血液核酸检测全覆盖成果。

持续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完善“三调解一保险”医疗纠纷预防处置机制,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7.抓好公共卫生和卫生应急工作

实施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重大疾病为重点开展防控工作,强化免疫接种。做好血吸虫病、艾滋病、结核病、尘肺病等综合防治,实施好重性精神病救治、农村妇女“两癌”筛查等为民办实事项目。

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继续推动农村改厕工作。注重城乡居民饮用水、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和病媒生物监测。

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监测、风险评估机制和及时预警,启动陆空立体化紧急医学救援网络建设。

8.拖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加强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继承保护与挖掘,强化师承教育,大力培养中医药人才,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治、防病治病能力。

促进中西医结合,加强重大疑难疾病、慢性病等中医药防治和新药研发。强化中药材资源保护利用和规范种养。

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促进社会办中医。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促进中医药与健康养老、旅游文化等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

9.推进健康产业发展

推进资源整合,促进医疗、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中医药、养老、文化、体育等相关产业集聚发展。

规划建设省市县多层次、规模适度、各具特色、产城融合、上下协同的健康产业发展平台,初步构建一核心园区多基地模式。

推进健康制造。切实履行省政府赋予的推进创新发展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的牵头责任。主动争取将湖南健康产业园区项目纳入国家“十三五”有关规划,在政策和资金上争取倾斜支持。

10.加强人才培养及其他

继续实施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提高“5+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

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实施特岗全科医师试点项目。以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为重点,启动“3+2”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试点。

进一步改革完善基层卫生人才职称评审制度,突出医疗服务业绩导向。

组织卫生计生地方性法规规章的拟制和修改,清理规范性文件,建立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法律顾问制度,加强医疗机构法治建设。

逐步实现监督执法环节的全程可追溯,开展公共卫生、医疗和传染病卫生、职业病和放射卫生、计划生育等重点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标准化管理。

康复保健协会工作计划篇5

一、充分认识实施优生促进计划的重要意义

实施优生促进计划,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利于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近年来,我县出生人口缺陷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仅给国家、社会带来负担,也给患儿家庭带来伤害。实施优生促进计划,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率,既是政府重要的社会管理职能,也是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重要内容。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实施优生促进计划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指导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动员、预防为主、重点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

(二)工作目标。到2015年,全县已婚育龄群众出生缺陷主要预防知识的知晓率达80%以上,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均达50%以上。全县登记的已婚计划怀孕农村妇女优生宣传手册发放到位率达95%以上,免费增补小剂量叶酸片发放到位率达90%以上。全县孕前优生检测、产前筛查技术服务机构建设有效加强,开展特定目标人群(指符合生育政策,夫妇自身或亲生子女有先天性致残性出生缺陷,或女方年满35周岁的夫妇)免费优生遗传检测(产前筛查)率达90%以上。对经市级以上病残儿医学鉴定机构鉴定第一个子女为遗传性疾病再生育夫妇的相关遗传学诊断、经产前筛查为高危对象的产前诊断的定额补助率均达100%。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苯丙酮尿症筛查率达60%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40%以上。做好出生缺陷儿童的康复工作,全县早期康复(视力残疾康复、听力残疾康复、肢体残疾康复、智力残疾康复及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率达50%以上。

三、实施优生促进计划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出生缺陷预防的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采取优生咨询、孕妇学校、社区健康教育等形式,宣传预防出生缺陷的科普知识,倡导优生优育的婚育观念,使公众了解出生缺陷的危害性,动员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出生缺陷预防工作。

(二)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积极动员适婚青年自觉进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各级婚检机构应及时向检查对象提出预防、治疗或采取其他相应措施的建议。

(三)实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引导鼓励准备怀孕的妇女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检查中发现需暂缓或不宜怀孕生育以及需要治疗的对象,及时提出相应的医学建议,开展跟踪随访服务。

(四)组织已婚育龄妇女免费生殖健康检查。关注育龄妇女身心健康,实现查孕、查环、查病紧密结合,定期为已婚育龄妇女开展免费生殖健康体检,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治疗建议。

(五)推进特定目标人群免费产前筛查和高危人群的免费产前诊断工作。对特定目标人群开展免费产前筛查服务(toRCH试验、染色体G显带分析、孕中期B超、孕中期βHCG+aFp二联酶标检测筛查等)。对经市级以上病残儿医学鉴定机构鉴定第一个子女患遗传性疾病的再生育夫妇相关遗传学诊断、经产前筛查为高危对象的产前诊断每例给予限额补助。

(六)开展孕妇免费营养素补充工作。逐步落实预防措施,对缺乏营养素及微量元素的怀孕妇女,开展专业技术指导,免费补充叶酸,预防胎儿疾病的发生。

(七)搞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出生缺陷儿童的康复工作。对出生缺陷或先天性遗传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采取措施。大力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重点做好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苯丙酮尿症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大力开展出生缺陷儿童的康复工作。

(八)建立出生缺陷监测网络。建立以人群为基础的全县出生缺陷监测网络,明确出生缺陷监测的范围、对象、内容和指标,做好预防监测资料的收集、质量控制和评估等工作。

四、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实施优生促进计划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工作委员会),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主任,县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县人口计生局局长、县卫生局局长、县残联理事长任副主任,人口计生、卫生、财政、民政、科技、教育、药监、文广新、残联等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专家指导组,办公室设在县人口计生局,专家指导组成员由县人口计生局、县卫生局商定。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机构。

(二)明确部门分工。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实施优生促进计划,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加强指导。人口计生部门负责实施优生促进计划的组织、筹划、协调及检查评估;做好出生缺陷、优生优育、“五期”教育等宣传、咨询、培训工作,引导群众增强出生缺陷预防意识;督促落实有关免费政策,监督免费检测实施机构服务质量,对有关举报投诉进行调查处理;组织计生服务机构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产前筛查等技术服务工作。

卫生部门负责组织医疗保健机构依法开展围产期保健、孕期筛查和产前诊断等出生缺陷预防工作;积极引进优生、优育新技术,对出生缺陷儿童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做好婚前医学保健资料编印工作,建立工作档案;组织开展出生缺陷信息监测,进行数据分析;开展相应业务指导、培训和管理服务。

财政部门负责做好各项免费措施所需资金的保障工作。

民政部门负责在婚姻登记中做好优生优育知识宣传,增强群众婚前医学检查意识,依法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引导申请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自觉参加免费婚前医学检查。

科技部门负责引导、支持优生优育相关科研项目的立项管理工作;将预防出生缺陷、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知识作为科普宣传活动的重要内容;指导各有关单位开展出生缺陷预防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为实施优生促进计划提供科研保障。

教育部门负责将出生缺陷预防工作的有关知识纳入初中以上学校教学及相关活动中,做好学生青春期教育工作,督促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预防出生缺陷、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相关科普知识的教育。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出生缺陷预防、生殖道感染预防等药品、器械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加强相关药品市场的监管。

残联负责组织做好出生缺陷儿童的康复训练工作,收集汇总出生缺陷儿童个案信息,制定实施出生缺陷儿童康复计划。

计生协会负责组织各级协会组织协同开展出生缺陷预防科普知识的普及教育,动员广大协会会员积极参与实施优生促进计划。

工会、共青团、妇联要在广大年轻员工、团员青年、妇女中开展预防出生缺陷、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

新闻媒体要开展预防出生缺陷、优生优育和生殖保健等方面知识的宣传,努力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在全社会形成浓厚氛围。

康复保健协会工作计划篇6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七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卫生镇标准》和《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为依据,以完善卫生硬件设施为着力点,以强化卫生管理为核心,以加强教育宣传为基础,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卫生素质、大力改善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全镇整体卫生水平和人民健康水平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社会监督、整体推进的工作原则,全面落实各项措施,深入扎实地开展群众国卫生运动,确保顺利通过市卫生镇复查。

二、工作目标及任务分解

市卫生镇复查的标准共有十大类,主要指标包括:爱卫组织制度健全、健康教育普及、镇容环境整洁优美、卫生基础设施齐全、环境保护落实、公共场所及饮用水卫生达标、食品卫生质量合格、除“四害”和防治传染病工作到位、单位和居民区整洁卫生、群众满意率高。

(一)组织管理。牵头单位镇爱卫办,由镇党政办、镇创卫办、镇卫生院负责。

1、镇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爱国卫生工作成效显著。

2、爱卫会组织健全,镇政府主管领导任爱卫会主任,有长远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列入政府工作目标,有检查、有总结,委员部门分工明确,各尽其职,责任落实。

3、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农村改水、改厕及除“四害”,健康教育等各项工作成绩显著。

4、创建卫生镇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方案、措施得力,定期检查落实创建工作,由镇带村,整体发展。

(二)健康教育。牵头单位卫生院,由镇爱卫办、卫生院、中心学校、文化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负责。

1、有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2、医疗卫生单位要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服务,医疗门诊、病房有卫生知识宣传栏和资料,医务人员采用口头、文字、声像等形式向病人及其家属开展健康教育。

3、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90%以上,做到有教师、有课本、有教案、有课时、有评价,健康知识及格率和健康行为行成率分别达到85%和75%以上。

4、积极开展重点行业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教育活动,参与推进“九亿农民健康教育”活动,职工和居民健康知识及格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70%和55%以上。

5、社区居委会和主要街道设有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和板报,定期更新内容,每季度不少于一次。

6、文化服务中心设有健康教育栏目,健身活动场所,开展健康娱乐活动,每月一次以上。

7、积极开展控烟活动,镇辖区内无烟草广告,公共场所设有禁烟标志。

(三)环境卫生。牵头单位村镇建设服务中心,由村镇建设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各单位、各村民委员会负责。

1、有环卫机构、环卫人员、经费、设备等与本镇经济发展相适应,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市容和环卫管理法规。

2、镇容镇貌整洁,街道路面平整,路面硬化率达85%以上,排水畅通,无污水溢流,无暴露垃圾,无乱搭乱建,无乱设摊点,施工场所设隔离护栏,文明施工,标语、广告牌设在指定地点。

3、集镇有保洁队伍,实行定人定岗,管理制度健全,主干街道及商业门店单位“门前三包”责任落实。

4、垃圾桶(果皮箱)箱体整洁,为封闭式,无蝇蛆,垃圾日产日清,清运率达100%。

5、公厕停车场有专人管理,保洁落实,地面及四周墙壁整洁,大便池有隔断,便池内无积粪,无尿碱,基本无臭,无蝇蛆,畜粪池有盖,粪便无满溢。

6、机关、居民点房内摆设得体,清洁明亮,无蜘蛛网、积尘、门窗干净无污,前后沟道无积水,无垃圾类堆积层。

7、集镇区域绿化覆盖率达25%以上,人均绿化面积达4平方米以上,行道树树形整齐,无粘贴、牵挂,有适量的街头绿化美化小景点和一批绿化先进单位。

8、农贸市场划行就市,分摊经营,秩序良好,基本无蝇,有佩戴标志的市场管理人员,上下水设施齐全,垃圾入桶、池(箱),及时清运。

9、交通秩序良好,车辆停放整齐,集镇无违章饲养家禽、家畜(鸡、鸭、猪、羊等)。

10、集镇部分非主要道路平整,两侧无暴露垃圾,无乱搭乱建,无露天粪坑。

(四)卫生基础设施。牵头单位村镇建设服务中心,由村镇建设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各单位、各村民委员会负责。

1、有上级批准的镇城建设总体规划,卫生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2、垃圾桶(箱)足够,地点适宜,垃圾中转站能满足垃圾清运的需要,垃圾做到简易处理,粪便做到无害化处理,相关资料齐全。

3、街巷人行道铺装率达80%以上,下水道系统完善。

(五)环境保护。牵头单位村镇建设服务中心,由村镇建设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各单位、各村民委员会负责。

1、环境质量指标:大气总悬浮微粒日平均值小于0.30毫克/标准立方米,二氧化硫日平均值小于0.06毫克/立方米,集镇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50%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大于95%,地面水水质达标率100%。

2、环境污染控制指标:集镇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8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75%以上,医源性污水集中处理,排放达到国家标准,医源性废弃物焚烧处理率达10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65%。

3、环境管理指标:有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有专兼职环保助理,开展常规环境监测,监测资料齐全。

4、无重大污染事故发生。

5、镇辖区乡镇企业劳动卫生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

(六)公共场所及饮用水卫生。

1、公共场所卫生。牵头单位卫生院,由派出所、卫生院、工商分局、村镇建设服务中心、镇水厂负责。

一是认真贯彻《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各类公共场所持有效“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有行业卫生管理制度,室内外环境整洁;二是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应有有效的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三是旅店、歌舞厅、浴室有专用公共用品,用具消毒设施,专人管理,顾客用具消毒设施落实,有定期的消毒效果监测报告;四是旅客床上用品做到一客一换,长住旅客一周一换,客房及卫生间配备专用清洁工具,每个床位设有脸盆、脚盆标志明显;五是歌舞厅及开设烫发服务的理发店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六是公共浴室有禁止传染性皮肤病患者就浴的标志和措施,无女用大浴池,有男用大浴室应有淋浴设施;七是公共场所都必须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有明显禁烟、禁赌、禁黄、禁毒标志和劝阻措施。

2、饮用水卫生。牵头单位镇水厂,由卫生院、学校、各单位负责。

一是集镇自来水普及率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70%以上;二是饮用水取水点有明显的防护标志和相应的卫生防护措施;三是水厂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运作秩序,正常运转,出厂水和末稍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准则》,工作人员应有有效的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室内外环境整洁,不发生因自来水污染导致的传染病爆发疫情。

(七)食品卫生。牵头单位镇安办,由社会事务办、工商分局、卫生院、各食品生产、加工和经营单位负责。

1、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

2、食品生产、经营者应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有有效的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做到室内外环境整洁,生熟分开,用具容器清洁,食品新鲜,有防尘防蝇防鼠设施。

3、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有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食品质量,产品检查合格后出厂,定型包装产品的标准符合要求。

4、各类饮食店有专用餐具消毒,保洁设施,操作规程,防尘、防蝇、防鼠及上下水设施齐全。

(八)除害防病。

1、除“四害”。牵头单位镇爱卫办,由镇爱卫办、卫生院、各单位组织实施。

一是有除“四害”规划和年度计划,目标明确、综合治理、方法科学、成绩显著;二是除四害组织网络健全,有专(兼)职人员,经费落实,所用鼠药和杀虫药剂符合国家规定要求;三是至少单项灭鼠工作通过上级考核鉴定,巩固措施落实,另三项密度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三倍。

2、防病。牵头单位卫生院,由各卫生组织机构负责。

一是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实施办法》,集镇内无甲、乙类传染病爆发疫情漏报,医院无交叉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和死亡事故;二是镇辖区内无脊髓灰质炎(野毒株)病例发生;三是医疗单位法定报告传染病漏报率低于5%;四是认真开展计划免疫和乙肝疫苗免疫工作,四苗接种率及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分别达90%和75%以上,预防接种工作要做到一人一针一筒。

(九)单位和居民区卫生。牵头单位社区居委会,由社区各单位负责。

1、爱卫会组织健全,积极开展爱国卫生工作,坚持定期检查评比制度。

2、室内环境整洁、绿化、美化好。

3、食品卫生符合要求。

4、垃圾收集、楼道管理、给排水设施、厕所管理符合卫生要求。

(十)民意测验。牵头单位镇创卫办,由镇爱卫办、镇各单位、居委会负责。

随机访问当地居民和过往人群若干人次,了解镇区卫生日常管理情况,满意率达80%以上。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准备阶段(2012年6月初以前)。重点考察学习外地卫生镇复查经验,向市爱卫办汇报工作,争取支持,纳入申报验收对象,拟定卫生镇复查实施方案,组织工作专班,召开全镇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工作任务,向居民重点宣传卫生镇复查的重大意义、内容、任务和要求,制作宣传标牌,开辟宣传专栏,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6月初至6月底)。按照《省卫生镇标准》,各责任单位根据职责分工认真组织实施,在全镇掀起迎接卫生镇复查工作的热潮。要大力开展交通秩序、市场秩序、市容环境秩序、卫生秩序等专项治理,开展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建设;要严格按照“门前三包”责任区的划分,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完成各项卫生镇复查工作任务,同时按统一要求准备自查材料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镇创卫办完成全镇基本情况及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开展第一次除“四害”活动,迎接上级爱卫会组织的调研考核。

第三阶段:自查整改阶段(2012年6月底至7月初)。各单位各部门开展自查,查漏补缺,限期整改达标,镇创卫办在各部门自查的基础上按照标准组织进行模拟考核。

第四阶段:迎接复查验收阶段(2012年7月中旬至8月底)。开展第二次除“四害”活动,各种迎接材料整理完备,接受复查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组织。镇政府成立了迎接市级卫生镇复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卫生镇复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卫生镇复查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各村(居)委会、各部门、各单位要负责本部门、本单位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和督促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分工协作,齐抓共创。各部门要将复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完善配套政策,加大工作力度,落实专项经费,健全网络,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大力协作的良好局面,确保顺利通过复查。

康复保健协会工作计划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服务理念,面向基层、面向家庭、面向育龄人群,进一步扩大实施公共卫生保健、计生服务和社会救助项目,依靠专家、组织群众、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出生缺陷三级干预工作,为减少出生缺陷发生、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二、目标任务

出生缺陷干预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必须坚持各级各部门整体联动、相互配合,进一步加强出生缺陷一级预防与二、三级预防工作在基本信息、疾病查治和康复服务方面的衔接,实现孕前、孕中、出生后预防的全程服务,有效降低我市出生缺陷发生率。

(一)预防出生缺陷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强化宣传,发挥社会资源,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宣传活动,在全社会普及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育龄群众对预防出生缺陷知识的知晓率,全面增强育龄群众自我防范出生缺陷发生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二)出生缺陷三级防治体系更加完善。建立人口计生、卫生、民政、残联、妇联等部门参与的出生缺陷三级干预工作机制,形成一级干预为主体、二级干预为重点、三级干预为补充的出生缺陷三级体系,加强信息沟通,形成合力,促进全市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的发展。

(三)出生缺陷数据统计监测全面加强。落实出生缺陷报告和管理制度,获得准确、可靠并能反映本市主要出生缺陷基本信息,动态观察主要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制定和评价预防措施提供依据。建立出生缺陷网络统计、监测信息系统,结合现代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采集录入数据,建立出生缺陷儿信息数据库,提高统计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预防为主。一级预防是指通过健康教育、选择最佳生育年龄、遗传咨询、孕前保健、合理营养、避免接触放射线和有毒有害物质、预防感染、谨慎用药、戒烟戒酒等孕前阶段综合干预,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二级预防是指通过孕期筛查和产前诊断识别胎儿的严重先天缺陷,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减少缺陷儿的出生;三级预防是指对新生儿疾病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避免或减轻致残,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在三级预防策略中,一级预防最为重要。一级预防是积极、主动、有效、经济、无痛苦的预防措施。在开展出生缺陷三级干预工作中,要以一级预防工作为主,从源头抓起,从一般人群做起,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

(二)坚持科学指导。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复杂,既有遗传因素,又有环境因素,尚有70%以上病因不清。因此,出生缺陷三级干预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要坚持在专家指导下开展工作,制定有针对性的三级干预措施,注重科学指导。

(三)坚持社会效益。出生缺陷三级干预工作是造福广大人民群众的公益性事业,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精心策划、稳步实施。在工作中要按照自愿、知情、公平、保密的要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尽量减少群众负担。

(四)坚持合作协调。出生缺陷三级干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落实责任,通力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进出生缺陷三级干预的全面实施和有效衔接。

四、实施内容

(一)免费婚前医学检查:针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进行遗传病、传染病(在夫妻之间传染甚至传染下一代)、影响生育的重要脏器疾病和生殖系统疾病等的全身性检查,开展婚前保健咨询与指导。享受对象:在我市登记结婚的男女青年(包括新居民)。实施部门:卫生部门、人口计生部门、民政部门。

(二)免费孕前优生检测:为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孕前优生咨询指导,进行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的检测,对检查中发现需暂缓或不宜怀孕生育的对象,及时提出相应医学建议,并开展跟踪随访服务。享受对象:在我市领取《一孩生育证》或《再生育证》的待孕妇女;在我市领取人口计生部门发放的《服务管理卡》的新居民待孕妇女。实施部门:人口计生部门。

(三)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免费补充叶酸:为准备怀孕的农村妇女免费提供叶酸,在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3个月服用,预防神经管缺陷等。享受对象:全市准备怀孕的农村妇女。实施部门:卫生部门。

(四)妇女生殖健康检查:针对妇女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面向妇女和家庭的性病、艾滋病防治等多方面的知识宣传,普及妇女生殖保健知识,实施城乡妇女生殖健康检查工作,加强对妇科病的预防和监测,掌握患病情况,提出干预措施,降低发病率。享受对象:具有本市户籍的已婚妇女和领取《服务管理卡》的新居民已婚妇女(两年一次)。实施部门:人口计生部门、卫生部门、妇联。

(五)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通过健康宣传教育和“宫颈癌”、“乳腺癌”检查等健康促进方式,提高“两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率,全面提升我市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享受对象: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对象为我市农村户籍35~59周岁的适龄妇女。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对象为全市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已婚妇女。实施部门:卫生部门、人口计生部门、妇联。

(六)围产期保健:加强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和高危妊娠管理,通过全市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及早掌握怀孕信息,提高早孕检查率和围产保健建册率,进行系统的产前检查和指导,筛查高危因素。享受对象:全市孕产妇(包括新居民)。实施部门:卫生部门。

(七)产前检查和高危人群产前筛查:加强产前检查,避免无脑儿、脊柱裂、脑积水、唐氏综合症等严重畸形儿的出生。特别是要加强对有家族遗传史、曾生育遗传病患儿、不明原因多次自然流产或有死胎死产、长期接触高危环境因素的夫妇和35岁以上高龄产妇等高危人群的管理服务。对经诊断确有严重畸形的胎儿,经授权的相关部门批准,孕妇本人及家属同意,要实施终止妊娠手术,以减少先天性缺陷儿的出生。享受对象:全市孕产妇及相关高危人群。实施部门:卫生部门。

(八)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为广大孕产妇提供安全、有效、规范、便捷的孕产期保健服务,保障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推动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落实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享受对象:本市户籍人口、未参加生育保险、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在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助产技术服务项目的医疗机构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实施部门:卫生部门。

(九)新生儿疾病和听力筛查: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规定》的要求,加强儿童系统管理,做好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先天性听力障碍等筛查诊断和治疗工作。对已发生的出生缺陷儿,及时向其家人提出检查和治疗意见。享受对象:本市出生的新生儿(包括新居民)。实施部门:卫生部门。

(十)病残儿免费鉴定:对子女有明显伤残或患有严重疾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要求安排再生育的,按照国家《病残儿医学鉴定管理办法》,及时受理上报、组织鉴定,建立和完善病残儿再生育家庭优生管理档案,提供遗传咨询,进行孕前和孕期的全程指导和监测。享受对象:申请病残儿鉴定的家庭。实施部门:人口计生部门。

(十一)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根据“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对残疾孤儿实施免费手术康复治疗,帮助残疾孤儿解除疾患折磨,增强生活自理自立能力。享受对象:残疾孤儿。实施部门:民政部门、残联。

(十二)生育关怀—微笑行动:做好唇腭裂患者的调查摸底和相关宣传工作,加强与治疗机构的联系,让唇腭裂儿童及时接受治疗。医治对象:本市户籍人口和新居民中符合治疗条件的唇腭裂患者。实施部门:市计划生育协会。

(十三)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医疗补助:提高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水平,对符合条件的参合患儿进行补助。享受对象:所患急性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两类重大疾病相关病种的0~14周岁(含14周岁)参合儿童。实施部门:卫生部门、民政部门。

(十四)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活动:建立完善我市0~6周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使0~6周岁残疾儿童能及时得到康复训练、人工耳蜗手术、辅助器具配置等抢救性康复治疗。享受对象:本市户籍有康复需求和适应指征的0~6岁持证残疾儿童。实施部门:残联部门、民政部门。

(十五)0~6周岁新发疑似残疾儿童信息监测:加强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和6周岁以下残疾儿童信息管理,全面掌握全市残疾儿童的基本状况,建立健全残疾预防体系,实施0~6周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从根本上改善残疾儿童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实现全市残疾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监测对象:本市户籍的0~6周岁听力障碍儿童、视力障碍儿童、脑瘫儿童、智障儿童、自闭症儿童。实施部门:残联、卫生部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出生缺陷高发严重影响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事关国家人口素质和民族未来,要把“出生缺陷三级干预”工作纳入服务民生的重要内容。市政府成立市出生缺陷三级干预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和人口计生局局长任副组长,民政局、财政局、卫生局、人口计生局、残联、妇联、计生协会等单位的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人口计生局,由人口计生局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研究协调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落实人、财、物及工作措施,确保“出生缺陷三级干预”顺利实施。各有关部门必须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信息共享,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康复保健协会工作计划篇8

一、领导重视,加强队伍建设

社区书记亲自抓、负总责;计生干部具体抓、放手干。加强计生协会班子、楼组长、信息员、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带领这些班子、队伍人员不断学习党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新政策和新规定,不断充实和提高我们的业务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做到具体工作有人抓、大事小事有人管,使协会工作得到正常开展,使我们的服务能真正让群众得到满足和满意。

二、创新机制,提供宣传服务

随着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的全面开展,计划生育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从避孕节育服务拓展到包括孕产期保健的生殖健康服务,以及开展婚育新风的宣传教育活动,都离不开宣传工作。我们利用社区中的大小会议、各种阵地向群众宣传党对计划生育的政策、法律、法规。积极发挥社区计生协会的作用,利用社区协管员与楼组长、志愿者及信息员队伍,采取形式多样、对不同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根据广大育龄人群的需要,提供优质的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做到特殊对象有计划生育宣传员送资料上门、普通群众通过宣传栏获取信息。在社区居民中广泛开展“青春健康”和“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使社区居民科学掌握了计生保健知识,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使育龄人群生殖保健意识有所增强。

三、勤于走访,实际服务群众

人口计生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关系复杂,工作量大。在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每当社区中有人家结婚,或有新生儿出生,都要登门拜访。一来摸清信息,便于管理;二来联络感情,便于开展工作;三就是送上社区居委会的一番关爱。把最新的计生政策、把婚育新风宣传到他们,给她们送去生殖健康、科学育儿、产后保健、避孕选择等知识手册,相信对于这样的走访、这样的温馨服务是社区居民所需要的。

四、定期验证,关注流动人口

康复保健协会工作计划篇9

社区党总支书记亲自抓、负总责;计生干部具体抓、放手干。加强计生协会班子、楼组长、信息员、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带领这些班子、队伍人员不断学习党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新政策和新规定,不断充实和提高我们的业务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做到具体工作有人抓、大事小事有人管,使协会工作得到正常开展,使我们的服务能真正让群众得到满足和满意。

二、创新机制,提供宣传服务

随着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的全面开展,计划生育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从避孕节育服务拓展到包括孕产期保健的生殖健康服务,以及开展婚育新风的宣传教育活动,都离不开宣传工作。我们利用社区中的大小会议、各种阵地向群众宣传党对计划生育的政策、法律、法规。积极发挥社区计生协会的作用,利用社区协管员与楼组长、志愿者及信息员队伍,采取形式多样、对不同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根据广大育龄人群的需要,提供优质的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做到特殊对象有计划生育宣传员送资料上门、普通群众通过宣传栏获取信息。在社区居民中广泛开展“青春健康”和“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使社区居民科学掌握了计生保健知识,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使育龄人群生殖保健意识有所增强。

三、勤于走访,实际服务群众

人口计生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关系复杂,工作量大。在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每当小区中有人家结婚,或有新生儿出生,都要登门拜访。一来摸清信息,便于管理;二来联络感情,便于开展工作;三就是送上社区居委会的一番关爱。把最新的计生政策、把婚育新风宣传到他们,给她们送去生殖健康、科学育儿、产后保健、避孕选择等知识手册,相信对于这样的走访、这样的温馨服务是社区居民所需要的。

康复保健协会工作计划篇10

社区党总支书记亲自抓、负总责;计生干部具体抓、放手干。加强计生协会班子、楼组长、信息员、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带领这些班子、队伍人员不断学习党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新政策和新规定,不断充实和提高我们的业务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做到具体工作有人抓、大事小事有人管,使协会工作得到正常开展,使我们的服务能真正让群众得到满足和满意。

二、创新机制,提供宣传服务

 

随着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的全面开展,计划生育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从避孕节育服务拓展到包括孕产期保健的生殖健康服务,以及开展婚育新风的宣传教育活动,都离不开宣传工作。我们利用社区中的大小会议、各种阵地向群众宣传党对计划生育的政策、法律、法规。积极发挥社区计生协会的作用,利用社区协管员与楼组长、志愿者及信息员队伍,采取形式多样、对不同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根据广大育龄人群的需要,提供优质的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做到特殊对象有计划生育宣传员送资料上门、普通群众通过宣传栏获取信息。在社区居民中广泛开展“青春健康”和“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使社区居民科学掌握了计生保健知识,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使育龄人群生殖保健意识有所增强。

三、勤于走访,实际服务群众

 

人口计生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关系复杂,工作量大。在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每当小区中有人家结婚,或有新生儿出生,都要登门拜访。一来摸清信息,便于管理;二来联络感情,便于开展工作;三就是送上社区居委会的一番关爱。把最新的计生政策、把婚育新风宣传到他们,给她们送去生殖健康、科学育儿、产后保健、避孕选择等知识手册,相信对于这样的走访、这样的温馨服务是社区居民所需要的。

四、定期验证,关注流动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