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1:26:41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顾颉刚《购求中国图书计划书》杜定友顾廷龙

[分类号]G250

1 引言

顾颉刚(1893―1980年),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省苏州市人,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也是我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奠基人,在图书馆学方面亦有很高造诣。

顾颉刚先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十分重视利用图书馆和搜集各种材料,在历史(古史)方面有颇高的学术造诣与修养,这使他拥有了深厚的文献意识,即搜集、整理和利用文献、文献资料的意识。这种文献意识拓展了先生在现代地理学和民俗学方面的学术空间。先生基于这种文献意识所撰写的《国立广州中山大学购求中国图书计划书》(以下简称《计划书》),打破了传统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框架,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办馆理念,成为杜定友先生地方文献思想和顾廷龙先生文献采访工作的思想来源及实践指导,对图书馆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重点论述《计划书》对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定友、顾廷龙先生的影响。

2 《计划书》的背景和内容

1927年,顾颉刚先生受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委派到江浙一带购书。购书之前,先生作了《计划书》,提出必须打破传统观念,“能够用了材料的观念去看图书,能够用了搜集材料的观念去看图书馆事业”,并且详列16大类需要搜集的文献资料:经、史、子、集及丛书,档案,地方志,家庭志,社会事件之记载,个人生活之记载,账簿,中国汉族以外各民族之文籍,基督教出版之书籍及译本书,宗教及迷信书,民众文学书,旧艺术书,教育书,古存简籍,著述稿本,实物的图像。

顾廷龙先生对此评价说:“这16个方面对文献资料涉及范围的说明是比较全面的,符合现在所谓有历史价值的记载都是文献的认识。他(指顾颉刚)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有这样的见地,不能不令人惊叹。我们现在收集资料的范围大体不出乎此”。

杜定友先生对《计划书》推崇备至,“我拜读了顾先生的《购求中国图书计划书》之后,心中十二分的佩服……他拟的十六大类,已经把所有的材料,包括殆尽,更不容有所添减。我只是以图书馆学的眼光,来读这篇文章,觉得它非常的有价值,有意义;值得我们图书馆学的人注意。顾先生……把实际的计划和各类书籍购求之必要,详述无遗,尤令人钦佩!……我们的宗旨,非但要把它作为购书根据,而且希望这本小书能够在中国图书馆学上发生重大的影响,以助中国图书馆事业之发展”。“我相信若是我们能够依着先生的计划,去搜罗古籍,本着上述数点,去打破传统观念,扩大图书馆范围,实行科学的管理,这非但于中山大学图书馆前途有无限的发展,即于中国图书馆界也有重大的贡献”。

3 《计划书》的意义

《计划书》为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提供了开阔的视野。20世纪20年代,中国近代图书馆虽已初步形成,但其状况还十分幼稚,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图书馆牢守保存国粹之见,藏书以四库旧籍为主,不知广事搜罗。《计划书》打破了图书馆以“经史子集”为纲的采购体系,提出了以搜集材料为中心的办馆理念,对当时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具有突破性的指导意义,对以后的图书分类体系改变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从现代的学术视野来看,《计划书》表现出卓越的史家眼光。从史家的角度来说,不拘泥于经、史、子、集传统经典的收录,意味着对史源资料有更大的网罗范围。换言之,那些未经人编纂、刊刻的,流传不广的文书与散乱的抄写文件,那些由于“地方性”、“私人性”、“临时性”(如方志、日记、账簿等)和带有宗教、迷信色彩的图书,那些在民间流传而向来不登大雅之堂的民众文学书及游艺之书,那些稿本和图片,往往记载了一段鲜为人知的真实历史,是极为珍贵的史料,但同时又是极易散佚和销毁的资料,都纳入了作为史学家的顾颉刚先生的视野。依据他的这份《计划书》,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源建设开创了新的局面,即让以后的图书采访工作有了第一信息源的概念,提醒人们注意那些珍稀的、不可再造的、容易散佚的第一手资料。总之,顾颉刚先生的《计划书》,对图书馆文献信息源的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 《计划书》对杜定友和顾廷龙的影响

4.1 对杜定友先生的影响

杜定友(1898―1967年),字础云,祖籍广东南海,著名图书馆学家,是我国图书馆学奠基人之一。

4.1.1 对杜定友先生地方文献理论的影响 顾颉刚先生的计划书将拟购之书分为16大类,举凡各种有助于学问研究的材料尽在搜购之中,他的意思在于,学术研究重在材料,用搜集材料的观念做图书馆事业,搜集尽可能多的材料,无论是社会的还是自然的,供专家做学问,市民增长知识,使原先“藏书楼”式的图书馆转变成真正的新式图书馆。在他所拟的搜集资料中,几乎有一半以上属于地方文献的范畴。在为中山大学图书馆购书时,购买了大量明清人的文集和地方文献资料,“地方志约六百种,科举书约六百种,民间文艺约五百种,民众迷信约五百种,碑帖约三万张”,等等。这些资料在当时是非常普遍且便宜的,但是并不引起学者和图书馆的重视,中山大学许多人认为顾颉刚购买这类书籍是对经费的浪费。杜定友却十分赞同,他曾为《计划书》亲自写跋:“一般图书馆以往向以藏‘书’为重,不重视其他有用材料,这也是根本错误的。图书馆收藏应以“人类的记载”为范围,除图书以外,还应收藏唱片、影片、幻灯种种。”“非但收藏历代文献,而且对于最不屑、最新近的材料,尤为特别注意”。1930年,杜定友发表《省图书馆与省政府》一文,文中认为省图书馆的设立,既要为民众和学术服务,又要为政府服务。他还举例说明为政府服务需要有赖于图书之参考,提出了省图书馆应当为政府搜集各种材料,为政府决议提供参考服务,进而提出省图书馆应备集本地文献承担为本省政府、本省地方学术服务。杜定友从《计划书》里认识到图书馆的藏书应以‘人类记载’为范围,将顾颉刚对图书馆职能的认识,即为民众和专家服务,扩大到为政府服务,进而认识到要为政府服务,需要收藏丰富的地方文献,这是杜定友先生的地方文献理论形成的启蒙阶段。

1941年的《广东文化与广东文献》一文中,杜先生明确指出:“各地方的图书馆,对于保存地方文献,尤为专有之责”,在我国图书馆界最早提出了图书馆有收藏地方文献的责任。杜先生极力主张省市图书馆必须做好地方文献工作,20世纪40年代末期,杜定友先生明确提出“省立图书馆

应以保存本省文献为最重要之工作”。他还以广东省图书馆和广东文献为例,多次指出省图书馆应注重广东文献及文史方面、省政参考资料的收藏,而市图书馆则注重政治经济及一般民众读物方面,说明了要把地方文献的保存作为地方(省)图书馆的主要任务。这是杜定友的地方文献理论初步形成阶段。

1957年,杜定友先生应在南京图书馆举办的省市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进修班之邀,讲述地方文献工作,并编成了《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使用》讲稿。在讲稿中,提出地方文献的概念和范围,“地方文献是指有关本地方的一切资料,表现于各种记载形式的,如图书、杂志、报纸、图片、影片、画片、唱片、拓本、表格、传单、票据、文告、手稿、印模、簿籍等等”,先生阐述地方文献:“地方文献包括三部分:史料、人物、出版”。尤其对于史料的范围阐述更是与顾颉刚先生搜集材料的思想如出一辙:“关于本地方的一切情况的记载,包括过去和现在的,如史地、文教、经济等,特别是当时的新鲜事物、政治和经济上的最近成就、党和政府的指示和决议”。讲稿从地方文献的范围、收集、分类、编目和使用5个方面对我国地方文献工作做了系统的理论总结,代表了杜定友地方文献理论的发展和正式形成阶段。这份讲稿在国际图书馆学领域里是具有先进水平的,在国内图书馆学研究中,更是一份纲领性的文献。

4.1.2 对杜定友先生的地方文献实践工作的影响 实践工作中,杜定友先生遵循《计划书》的指导,十分重视地方文献的采购、收藏与利用。1941年,广东省立图书馆在粤北韶关复馆,杜先生兼任馆长,他提出以保存广东文献为第一的办馆方针,着手收集地方文献工作,还在广东省图书馆建立“广东文献”专藏。1945年,杜先生兼任广州市中山图书馆馆长,带领中山图书馆开展收集地方文献的工作。1955年,广东省图书馆和广州中山图书馆合并成立广东省中山图书馆,二馆的地方文献也合二为一。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收藏的地方文献中有许多重要资料,如革命文件的原本、广东地方志、广东各姓族谱、东西南沙群岛资料、近代史的许多重要资料、广东文献的善本和稿本等,这批广东文献,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建设起了积极作用。例如1974年,我国从南越傀儡集团收复西沙群岛时,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就向有关部门送出了一批文献资料,对于进一步论证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供了充分的论据。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专藏,是我国省图书馆中早期组织并长期坚持下来的专藏,其能形成特色并发挥较大的作用,是与杜先生的倡导组织努力分不开的,因此,可以这样讲,杜定友先生是倡导组织省图书馆地方文献专藏的先驱者。这些都可以称得上是杜定友先生对顾颉刚先生的“搜集材料”观念和《计划书》的实践。

经过杜定友先生的努力,各类型公共图书馆都开始重视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图书馆学家及其他领域的学者也开始重视地方文献的理论研究工作并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从此,我国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收藏、发展与利用走上了理论与实践研究快速发展的轨道。

4.2 对顾廷龙先生的影响

顾廷龙(1904―1998年),字起潜,江苏苏州人,著名图书馆学家,毕生奉献于图书馆事业。

4.2.1 对顾廷龙先生采访思想的影响 顾廷龙受顾颉刚《计划书》影响和启发,明确了文献资料的范围和概念。“我认识文献资料,大概也是根据他的购求计划。起初,我们对这些琐碎的文献资料怎么使用法,有什么作用,不大懂,后来从说明中得到启发,觉得很有意思”。得益于《计划书》的启发,顾廷龙先生对文献、历史文献、文献资料等的价值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这直接引导着顾廷龙先生对文献和文献资料搜集的实践活动。顾廷龙先生重视对档案、方志、家谱、报纸、账簿、民间文艺等不为“传统”藏书家看重的文献资料的收藏,这可以说是对顾颉刚“搜集材料”宗旨的活学活用。1964年,在北京中国书店和上海古旧书店、安徽屯溪古旧书店有一批珍贵的家谱、鱼鳞册无人问津,而顾廷龙先生拍板表示:家谱、鱼鳞册现在很少人在研究,但将来必定会引起重视,既然别人都不要,那我们要,有多少收多少。

顾颉刚先生在《计划书》里提出应该打破过去的藏书宗旨和藏书范围,“要能够用了材料的观念去看图书,能够用了搜集材料的观念去看图书馆的事业”。可以看出,顾颉刚主张访书应打破传统观念、广收博取。顾廷龙先生深受这种访书思想的影响,并以搜集、整理材料作为一生办馆治书的方向。顾廷龙先生:“我从事图书馆工作,将近70年。图书馆古籍采购一直是我最重要的工作。从燕京大学图书馆到合众图书馆,到历史文献图书馆,最后到上海图书馆,服务单位在变,我的职责也在变,但我从未离开过文献采访这个岗位。我一生都把顾颉刚先生的《购求中国图书计划书》作为收购的目标和范围。我常说,我一生概括起来只干了三件事,即收书、编书、印书。顾颉刚先生的这份《计划书》,作为我收书的指南针,让我终生收益”。

4.2.2 对顾廷龙先生采访实践工作的影响 受顾颉刚先生采访思想的影响,顾廷龙先生在实践工作中不拘于传统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范围,一生都在从事着图书馆的采访工作,以下几件事可视为对《计划书》的实践。

・家谱收集。解放初,政府调拨公共图书馆的图书中有一大批家谱没人要,顾廷龙先生(时为上海合众图书馆馆长)闻讯后,赶紧收下了这批家谱。后来合众图书馆合并为上海图书馆,这批家谱就成了上海图书馆收藏家谱的基础。

・从废纸堆中抢救历史文献。1955年秋季,上海造纸工业原料联购处从浙江遂安县收购了一批废纸二百多担,上海市文化局组织人力展开抢救工作,以《计划书》所列16项为选取标准,从二万多斤废纸中抢救出2530斤有价值的文献,共计100440册,有史书、家谱、方志、小说、笔记、医书、民用便览、阴阳卜筮、八股文、账簿、契券、告示等,这些是研究过去社会生活的极好资料,有些是在正史中找不到的,也不能花钱买到。为避免将珍贵文献弃为废纸的现象,顾廷龙列出对待废纸的取舍标准,阐述如何看待“废纸”问题,呼吁全社会关心文献资料的保护工作。截至1965年,上海图书馆家谱收藏约为13700部,75000余册,收谱数量几乎为全国公共藏书机构收藏家谱的总和,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可以说顾廷龙先生是上海图书馆家谱收藏的奠基人。

・保护革命文献。革命文献,是指1949年以前有关传播马列主义、宣传革命进步、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情况以及中国共产党自身出版的书刊资料。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很多图书馆和收藏家都不敢收藏。顾廷龙先生却意识到这些文献具有珍贵的文献史料价值,在合众图书馆创办时千方百计地搜集这方面的书刊资料。从合众图书馆(1953年后改名为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到上海图书馆,顾廷龙一直将革命文献作为收藏重点之一,其品种与数量,在国内外首屈一指。

・搜集民国间出版的丛书。解放初,顾廷龙以他对近代及同时代文献资料的珍贵价值的深刻认识,开始构想对民国时期出版物进行总结。为此,特别注意对旧平装(民国出版物的泛称)的收集。由于顾廷龙的努力,上海图书馆收集此类书籍较早,现在成为民国时期出版物收藏最多的图书馆之一。后来,这些丰富的馆藏为《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的编纂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顾廷龙一生遵循《计划书》的指导,无论是在合众图书馆、历史文献图书馆还是在合并后的上海图书馆,一直以《计划书》为目标,为上海图书馆采访到许多价值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从而奠定了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收藏的重要基础,使该馆成为现代中国图书馆发展史上值得一提的学术图书馆和古籍图书馆。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罗田馆;图书馆新馆;搬迁;策略

今年罗田县图书馆已经在3月27日召开了全馆职工动员大会,决定在后续搬迁工作结束后对外开放新馆。新馆地处江夏大桥旁边,不仅景色宜人、环境清幽,还配备了电子书借阅机等先进设备。结束了老馆设备老化,文献挤压的局面。

一、搬迁新馆策略的主要要素

罗田图书馆的搬迁工作复杂而庞大,因其没有可以借鉴的固定模式。此馆搬迁工程需要立足于本馆实际具体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搬迁策略,确保搬迁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1.谨遵搬迁纲领

从某种角度而言,可以说规划是搬迁新馆的纲领。所谓的规划,也就是指开展相对全面而长远的发展计划,对图书馆未来的整体性、长期性等进行综合思考并设计出合理的行动方案。毕竟图书馆搬迁工作复杂而繁多,若是不进行长远的考虑与用发展中的眼光看待,很不利于搬迁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务必从责任高度与服务理念着眼,合理规划搬迁图书馆的整体工程步骤,并加以科学运作,从而才能确保搬迁工作顺利实施。

2.谨记搬迁准则

从管理学层面分析,可以将计划阐述为计划工作与计划形式。前者旨在结合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未来一段时间内想要实现组织目标的有效方案。后者旨在以文字与指标等形式表达组织与组织内各部门及成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行动方向、工作内容以及方式等方面的安排。计划可以说是规划的延伸,其更具针对性与预见性,是针对规划而合理制定的实施计划,拥有明确的目的,具备一定指导性。同时也是对正式实施与实施后可能发生情况与效果的一种预见,实现未来目标是其规划的最终目的。换而言之,也就是说计划即明确目标与规定实现目标的途径与方案。

3.紧靠依据

实践是检验事物对错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也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因此想要检验搬迁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可进行实践。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尽可能降低新馆搬迁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性,也就是指在迈向目标不断前进的道路上架设起一座便捷稳固的桥梁。健全规范的计划可以确保实践过程中各环节与各部门的活动可以在时间、空间与数量上进行相互衔接,着眼于整体局面的同时,又能兼顾局部,相互协调,促使搬迁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二、新馆搬迁的理论分析与原则分析

1.理论分析

罗田县图书馆文献众多,职员数量也不少,此处搬迁新馆,不仅仅只是迁移文献资料,搬迁工作不仅需要高效,还需要省力与科学,合理组织藏书,实现书尽其用的目的,始终贯彻服务至上的理念,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与方法。基于本馆实际情况,从读者出发,使文献资料的得以充分运用,进一步健全符合读者需求的服务模式。如:将以往在各个阅览室借还图书改为全馆文献一站式借阅的服务模式等等。从理论上而言,搬迁藏书也可以说是改造藏书组织的契机。乘搬迁之机,根据藏书等级与使用对象进行藏书结构的划分工作,以读者需求为目的,将借、阅与藏进行有机统一,使藏书组织更科学合理化。

2.坚持原则

首先需要坚持的便是排检原则,也就是说对馆内各书库藏书全面进行整序、归类等,以此为新馆库位、架位等提供参考依据,并且在排检过程中还可以整改分编、典藏与排架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其次坚持有序原则,也就是将不常用的图书文献入库,常用的文献入架等。除此之外,还要坚持开放原则,也就是书库与阅览室施行图书文献排放全开放原则,这样便于读者查寻。

三、图书馆搬迁策略实施

1.合理组织搬运力量

让所有参与搬运工作的人员了解掌握新馆规划,使其明确方向与目标。然后进行合理分工,将搬运任务具体落实到个人身上。其次制定搬运期g的劳动纪律与奖惩制度,最大限度调动职员主动性与积极性。合理分工,避免出现一窝蜂的情况。科学的将搬运工作划分成几条互不干扰的工作线,把搬运的图书根据各个服务窗口分成几部分,然后把搬运人员根据服务窗口分成几个小组,每小组负责一个窗口的图书,并从小组中选取熟悉馆藏、业务水平高的人员任职组长,负责自己小组。明确图书下架、运送、上架各道工序,同时展开,高效进行。

2.统一调动,合理运用人力、物力与财力

统一协调新馆搬运各项工作,合理运用有限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因此需要成立起高效、精干与权威集于一体的指挥系统。然后合理规划与统筹藏书搬迁工作的各道工序,协调指挥各项事宜。比方说包括人员安排、图书下架、图书打捆、图书运送等,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3.搬迁期间的读者服务工作

在搬迁时,需要在新馆启动网络信息平台,为读者提供基本的查寻服务。在后续搬迁工作结束后对外开放新馆,一边继续整理一边接待读者。也就是说,必须使读者基本服务正常进行,确保图书馆处于最基本的一个运行状态。

4.新馆的管理方式

搬迁新馆后,需要及时更新现代化管理方式,做到未雨绸缪。首先使管理精细化。新馆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核心,充分利用人力与其他资源,促使服务效率最大化。基于岗位细则、服务细则等基础上科学合理制定工作制度与管理体系。其次新馆搬迁意味着服务需要有所提升,所以必须强调岗位练兵,增强服务本领。根据新馆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加强职员的业务考核,让整个图书馆馆员的服务水平更加专业化,掌握更高的专业技能。

四、结语

新馆搬迁不仅意味着服务功能需要强化,还意味着整体服务水平需要提升。同时要使新馆管理更加现代化,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面对图书馆搬迁这个契机,不仅要统筹新馆发展规划,还要科学合理的制定相应的整套计划,将新馆现代化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出,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宋海沂.图书馆搬迁策略[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01:109-111.

[2]张铁.浅议图书馆的搬迁工作[J].中国电力教育,2008,S3:186+188.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篇3

200*年是实施“十五”发展规划最后一年,也是我院迎接教育部教学水平评诂最关键的一年。去年大家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勤奋工作,做出了贡献,取得了成绩,开了个好头,为今年更好地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年我们的任务仍很艰巨,任务繁重,我们要以200*年学院党政工作要点为指导,结合图书馆工作实际,继续以迎评工作为重点,认真整改;以服务工作为中心,开拓创新;以提高馆员素质为根本,强化教育。在基础设施、文献资源、人员队伍建设及科学管理、读者服务等方面要不断完善和拓展。为明确任务,齐抓共管,高质量完成200*年图书馆各项工作,特制定本年度图书馆党政工作计划。

一、加强党支部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

1、按照院党委的布置和要求,利用周三下午时间认真组织好政治理论学习,联系工作实际不断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抓好各项工作的组织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时间落实。

2、严格支部组织生活。坚持每月一次支部活动,每学期一次民主生活会制度。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并结合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重温“入党誓词”,找差距、提意见、定措施、抓整改,切实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不求进取、理想淡漠、先锋作用不突出等问题,从而提高党员的自觉意识、先锋意识、群体意识和荣誉意识,增强观念,转变作风,保持和发扬党的三大作风优良传统。

3、做好组织发展工作。一是按时召开支部大会,做好预备党员的转正工作;二是加强青年馆员的培养和教育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对青年进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吸收优秀青年加入到党组织队伍中来,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4、加强党支部廉政建设。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从思想上进一步提高防腐倡廉意识,从而自觉遵章守纪,争做清政廉洁、公道正派的好党员好干部。

5、加强职工队伍思想道德建设。继续以以人为本、无私奉献、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作为馆里的精神支撑,对职工进行“爱岗敬业,优质服务”、“馆荣我荣,馆衰我耻”的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道德品质休养和文化素质。

6、调整人员专业结构。目前图书馆22名工作人员中,没有科班毕业的图书馆专业人员,计算机专业人员仅有一名专科毕业生。如此的专业结构,已经影响了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深入开展。随着我院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计划下一步我们将以存储传播知识信息为工作重点,构建一个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中心,要形成一个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和服务体系,没有专业人员企能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根据图书馆目前工作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我们将继续向学院提出用人计划,今年引进图书信息情报专业人员2名、计算机专业人员1名。

7、加强业务培训工作。根据图书馆任务多,工作量大的实际情况,组织骨干人员,分期分批参加省内有关业务短期培训班,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

8、增强馆际交流和协作,扩大宣传我院、我馆的知名度,分期分批组织骨干力量到市内有关高校图书馆参观学习。以此达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图书馆工作水平,推进图书馆各项工作不断进步。

9、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围绕当前高校乃至我校“图书馆信息网络化建设及管理与服务创新”、“现代图书馆人性化管理与服务”、“图书馆采购工作重心偏移与发展趋势”、“情报服务机制与重点专业、学科跟踪服务模式探讨”等热点问题组织研讨会,计划每学期组织一次。并积极组织人员申报科研课题和论文、著作的撰写工作。

10、调整部分岗位人员。开学伊始对99楼借书处及教学楼借书室岗位人员进行调整,同时加强采编部力量,其目的是充分发挥每个馆员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

二、基础设施建设。

1、调整99楼专业文献借阅室藏书布局,解决存放图书的问题。随着近2年学院下拨图书经费大幅度增加,馆藏图书总量由7万增至17万,这些书分布于教学楼借书室及99楼专业文献借阅室。截止目前99楼所有书架已达到饱和状态,到馆的新书已无处摆放,加之200*年还要预购10万册图书。为解决藏书紧张的实际问题,我们已向学院递交方案请示,待学院领导同意后马上进行此项工作。该方案是把99楼阅览区取消,改为藏书室,该室能存约35万册图书,可解决近2年采购图书的存放问题。此举目的:一是利用现有的条件,即可解决燃眉之急;二是有利于采编人员接收新书、验收、加工、录入数据,运书上架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异地搬运,浪费人力和时间的问题;三是为学院节省开支,减少重复上设备;四是馆藏图书集中,既利于工作人员管理,又便于读者借阅。与此同时,要完成书架订购及99楼专业文献借阅室图书重新布局任务。

2、制定图书馆房屋维修计划。地处教学楼的图书馆各借阅室、办公室墙面破旧需维修、粉刷。

三、加强文献资源建设。

1、完成10万册纸质图书、5万册电子图书、10种体育文献数据库的采购任务;自建外文期刊数据库;继续进行中文图书及专业期刊录入数据工作。

2、制定200*年文献信息采购计划。一是按照《20__─20__年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发展计划》及目前馆藏实际情况,制定今年采购计划;二是根据目前馆藏各类图书比例及今年采购数量,调整各类文献资源采购比例。首先要加大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及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源比例,形成馆藏特色;其次要保证学院重点扶持的新兴学科的文献比例;再次要重视基础学科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文献资源采购比例,控制文学类采购比例。同时要加大电子资源、网络资源的采购力度,以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

3、采取多种途径,加强文献资源采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建立“学科选书员制度”,以保证馆藏建设质量。在各部系设一名资料员,各学科、各专业确定一名教师做选书员,负责向图书馆提出本学科、本专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及勾选订单参与选书。图书馆与各部系来往通过资料员沟通。如:资料员把订单交给选书员,并负责收集订单,统一交送到图书馆采访人员。图书馆采编部设专人指导,下发订单、收集、、汇总、订购。

二是按照学院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由采编部整理出各学科、各专业的文献采购编目,在此基础上详尽确定采购比例和范围。

三是对人体科学等难以采集的文献资源,继续实行聘请教师协同采购的办法。

四是对学生采取召开读者意见座谈会等形式,征求图书采购意见。本文

五是积极参加高校集团采购,尽可能以较少的经费购置价格昂贵的网络资源和电子资源。

六是继续采取网上点击订购、电话联系、走出去采购现书、请进来建立采购关系、增加采购网点,保证完成10万册纸质图书与电子资源的采购任务。

四、加强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管理和建设。

1、加强对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有关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方面的研究,保证图书馆建设可持续性和共享性。

2、建设良好的网络环境,满足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服务的需要。加强与学院网络中心等有关单位的合作,使图书馆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运行,保证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3、完成电子阅览室机房装修及存储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及验收工作。

4、各种文献数据库的存储,要积极与有关人员联系,力争上半年完成数据存储工作,下学期投入使用。

五、加强读者服务工作

1、服务理念、服务手段要不断改进,强化工作人员由传统借还“保管员”服务向人性化、自动化、网络化服务转变。

2、服务工作重点强化文献资源的广为利用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要采取多种措施,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1)、应用外借服务、阅览服务、复印服务、咨询服务、定题服务、报导服务等方式,有效地满足读者对文献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2)、电子信息服务。一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化、网络化技术为服务手段,以网上阅览、检索、参考咨询和查新服务为主要形式;二是充分发挥图书馆网页的服务功能,通过主页中“新书推荐”栏目为读者推荐优秀图书、电子出版物及网络信息;利用网页“读者意见箱”及时了解并尽快解决利用图书馆遇到的问题;三是挖掘ilas服务功能,开展网上预约、催还和续借服务工作。

(3)、开展文献信息调研服务。一是要经常对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与综合,不断提出新的思路和充实完善的办法;二是要了解和掌握预购文献资源的市场占有量,研究文献信息的发展状态,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形式的采购。

(4)开展“利用图书馆知识”宣传教育。一是完成好“体育文献检索”利用课的教学任务;二是利用图书馆宣传栏,及时报导文献信息、图书布局、揭示馆藏,帮助读者学会利用图书馆,更重要的是吸引更多的读者开发和利用图书馆资源。对每年入学后的新生要利用图书馆宣传栏进行图书馆概况、地位、作用、藏书情况、服务设施等方面知识的介绍,使新生能尽快地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三是开展“新书展览”活动。新书到馆后经过验收和简单的登记,选择部分专业图书及其它类优秀图书,在99楼研究生阅览室开架展出,坚持一月一展出,一月一更换,这样既可解决部分新书到馆后因未及时加工造成积压存放,不能尽快与读者见面的弊端,又使图书在动态流动中加快周转和流通,同时又能唤起读者的阅读意识与信息意识。

3、继续延长“书刊阅览室”、“99楼专业文献借阅室”开放时间,周开放时间保证在72.5小时,网上资源做到每天24小时开放服务。

4、组织开展“读者评馆”活动,促进图书馆建设和职工素质的不断提高。请读者来评议图书馆的工作,通过问卷调查、召开读者座谈会、设立评议箱等多种形式收集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意见,制定整改措施。

六、加强管理,严格制度。

1、继续做好考勤工作,严格执行学院及馆里请销假制度和考勤办法,坚持每月如实上报,并向全体人员通报。

2、各岗位业务工作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各借阅室图书、期刊摆放整齐,录入图书数据、图书贴标及期刊装订要按照规范要求加工,保证质量。

3、各借阅室要保持环境清洁,物品摆放整齐,积极主动为读者营造一个舒适优美、空气清新的阅览环境。每个馆员要以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接待好每位读者,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娴熟的业务技能,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4、补充和完善电子阅览室及自动化借还图书等有关规章制度。

5、强化日常服务及各项工作的管理。馆里将继续坚持每半个月对各部室工作和卫生进行检查和评比,一月一总结,评比的结果作为评选先优模依据。

6、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图书馆“十一五”发展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学院提出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八字方针,梳理目标,确立任务,把图书馆“十一五”规划做实、做细、做好,使其成为今后工作的提纲契领。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篇4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宗旨。图书馆是“人生的大学”,是自学成才必需的场所。它可以为人们提供各种丰富的精神食粮。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要利用图书馆,学生要全面发展、探索各类科技知识同样离不开图书馆。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图书馆应积极配合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主动、热情为读者服务,增加图书的流通量,当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好参谋,促进教学改革,科学地管理好图书馆的借阅工作,为创造

良好的育人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具体工作:

1、广泛开展读书、阅览活动,使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1)加强图书馆建设,根据学生的爱好添置新书,并做好推荐新书的工作。

(2)挑选各班的优秀学生成为图书小管理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学会管理的方法,能初步指导同学借书,并能协助教师组织本班好学生,维护好本班学生的纪律。

(3)要求学生个人借阅图书人均15本以上,集体借阅人均10本以上。每周写好读书笔记,每月组织读书笔记的交流,写好学习心得,开展小创作活动,并挑选优秀的作品进行展览。

(4)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成语接龙比赛、小发明小创造比赛、作文竞赛、开好故事会等活动。

2.做好新书、音像、杂志的登记、上架工作。

3.认真做好图书的修补工作,杂志的装订工作。

4.认真做好期末的图书的归还和赔偿工作。

5.做好图书的注销和帐目结算工作。

6.根据要求填好各种统计表,写好期末总结。

7.维护各班纪律,搞好室内外卫生工作。

8.管好各种资料,协助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三、借书安排: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篇5

【摘要题】数字图书馆论坛

【关键词】Google在线图书馆计划/图书馆/出版商/版权

【正文】

1 Google在线图书馆计划的背景

2003年10月,著名网上图书零售商亚马逊推出基于图书全文的“书内搜索”服务,引起巨大反响。Google快速反应,于12月推出Googleprint试用版,与出版社合作,索引图书的封面、简介、作者传记或内容梗概上节选而得的摘要。当时只是一种书摘搜索,与亚马逊的全文搜索差距较大。随着与出版社合作范围与内容的扩大,Google开始索引图书全文[1]。

我们知道,Google的使命是组织全世界的信息,使之可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取和利用,但是,在版图书占所有图书的比例显然是不足的,Google只有借助于图书馆庞大的文献资源才能完成这个似乎遥远的使命,故而Google的战略目光早就瞄向了大学图书馆。在与五大图书馆经过了一年或更长时间的商讨,并且在密歇根大学做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图书无损快速扫描试验后,Google终于2004年12月14日在加州推出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图书馆数字化计划。Google将与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图书馆合作,将这些著名图书馆的馆藏图书扫描制作成电子版放到网上,使全世界用户都可以在线查询和使用这些文献,Google将拥有海量图书的数字化图像和文本,由信息的搜索者一跃成为信息的拥有者,走向其组织全世界信息的终极目标。该计划打造的网上图书馆是Googleprint的延伸,称为:GoogleScholar[2]。

Google这一举动立即震惊了世界,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有人把这一创举与人类印刷术的发明相提并论,认为这将在全世界掀起一场信息化革命,是指尖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纽约公共图书主管paulLeclere更认为是“自古腾堡以来信息发行史上最具革命性的事件之一”[2]。业内普遍认为,合作计划不仅加速了信息和知识的传播速度、加速了科研成果的推广,而且还能降低图书管理费用、节省人力资源、方便阅读及跨学科的研究,有益于全世界的知识交流。然而,也有专家认为,这一计划在颠覆人类现有搜索模式与阅读习惯的同时,也将引发众多如知识产权、文化习惯等冲突性问题。计划耗费10多年时间的图书数字化,对Google来说,究竟是一次良机,还是一次危机?Google能否取得成功?

2 Google在线图书馆计划的信息源及版权策略

2.1 图书馆[3]

已经与Google合作的五家图书馆,都是大型学术图书馆,历史悠久,馆藏丰富。整个计划预计扫描5000万册藏书:纽约公共图书馆2000万册(稀有或公共领域图书)、哈佛大学图书馆1500万册(无版权图书)、斯坦福大学图书馆800万册、密歇根大学图书馆的700万册和牛津大学图书馆1900年以前的750万册藏书,其中包括中世纪(14至17世纪)的珍贵书籍、美国内战时期(1861至1865年)的稀有书籍和达尔文等名人手稿。扫描时,对斯坦福大学图书馆馆藏采用运输方式,在复制中心扫描后送回图书馆。对密歇根大学和哈佛大学图书馆馆藏将采用远程扫描方式进行数字化转换[4]。

2.2 出版商[5]

出版商通过向Google提交自己拥有版权的图书,即可以Google为免费平台,增大图书的能见度,吸引更多的读者和增加网站流量,同时还可以与Google分享用户点击广告带来的利润。Google提供了一个专门的出版商账户系统和客户端软件来实现这一目标,出版商通过这个系统可随时监控自己的图书所处的状态。并对自己的图书的访问权限作出调整。目前,Google仅接收拥有iSBn并且合法的图书,不接受期刊杂志等,另外,其也准备由英语扩展到其它语言。Google按照上载图书的多少将出版商分为个人账户和企业账户,不过功能上没有区别。出版商能够自由地进行上载、设置权限、请求删除等操作。

未来得及参与的出版商也可登录Google出版商站点,得到许可后,向Google公司寄出图书资料,Google公司将其进行数字化扫描后放到Googleprint上,读者即可检索到最迅捷的文献信息;图书著者也可向Google公司寄出其有iSBn号的著作,待扫描完成后,出版商和图书著者可免费下载其数字化文献并与Google共享广告收入。此种合作方式能使Google向读者及时提供社会最新出版的电子版图书和最新颖的数字化信息[6]。

2.3 版权策略

可以看出,Google并不否认数字化图书的版权仍归著作权人所有,其所起的作用只是通过信息组织来引导用户到达该数字资源。Google是以图片的方式显示图书内容页,并且屏蔽掉打印、复制、剪切、保存等功能实现版权保护,同时账户系统还保证出版商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调节其显示页面的比例。关于图书馆的版权图书,Google目前采取的是先扫描图书,然后再处理版权问题的做法,也就是说。当有作者发现自己的作品被数字化后,可以联系作者获得支配权。当版权受到侵害时,受害方即可通过Google的专门邮箱来处理版权纠纷。这个邮箱也受理虚假版权侵害的控诉[5]。

3 Google在线图书馆计划给图书馆带来的影响[2]

相比较而言,笔者认为,Google在线图书馆计划对图书馆的影响利大于弊,其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降低技术障碍,大大促进图书馆数字化进程

参与馆先前都有自己的数字化计划,如密歇根大学每年5000册的数字化率,纽约公共图书馆被评为“2004年最佳免费参考网站”的联机图片库,都有不俗的成绩。但若按这些速度进行数字化工作,数百万册馆藏资源数字化的完成将变得遥遥无期。借助于Google雄厚的资本及无损快速扫描技术,在数年内实现馆藏全数字化的梦想,无疑是Google与参与馆双赢的局面。

和那些独立的数字图书馆项目不同,与Google合作建立起来的数字化馆藏,可以经由Google访问,同时,参与馆对这些数字化馆藏拥有自己的“复本”,把它与本馆计算机管理系统紧密结合,为本地提供更全面的服务。牛津大学称,经过此次计划,基于自身无与伦比实体馆藏的“虚拟图书馆”建设将向前迈进一大步。

3.2 有利于充分发挥图书馆作为信息、知识存储与传播中心的社会责任,促进广泛的知识共享

目前,向公众免费提供信息,实现学术信息的自由获取或开放存取,一直是图书馆和学术界追求的目标,Google计划恰恰与之相吻合。斯坦福大学一直致力于信息共享,从1995年起,Highwire出版社通过联机合作学术期刊出版服务,向学术界免费提供近百万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全文,并获得“非赢利性出版服务奖”。此次与Google合作,斯坦福大学视之为“一个提供公众利益的机会”“使之让全世界读者可免费获取”。牛津大学认为,图书的电子可获得“不仅服务牛津的研究与学术,而且服务于全世界渴望知识与信息的人们,这符合thomasBodley爵士在1602年创建图书馆的目标”。哈佛校长LawrenceH.Summers说,通过互联网与世界各地的用户广泛分享馆藏是哈佛人的骄傲,哈佛图书馆馆藏是属于全世界的资源。

3.3 符合网络环境下读者的阅读习惯,可吸引更多的读者关注数字化信息资源

数字化并非目的,如果没有读者的需求为依托,数字化将无法长期维持。wittenberg进行了一项为期三年的研究,调查全美1233名学生研究习惯,结论是电子资源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尤其是本科生。对很多人来说,没有联机的信息是不存在的,提供信息的网络检索在今天尤为必要。Google计划正是看到这个需求,要把丰富的馆藏资源搬上网络,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利用图书馆。纽约公共图书馆馆长paul LeClure认为,网络信息存取将扩充图书馆馆藏而不是取代原有的物理馆藏。图书馆员将在新的层面承担保存文献的社会职能。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线图书馆计划也不例外。它在给图书馆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问题。有人担心由Google所生产的信息海洋将泯灭图书馆藏书特色。如果Google将所有数字化内容免费提供给用户使用,图书馆馆藏是否会失去意义?诚然,图书馆需要重新考虑其基于印刷文献宝库的历史使命。加州数字图书馆馆长DenielGreenstein说,图书馆将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管理印刷馆藏,其未来使命将用更多精力收集信息,使用户可以通过在线方式利用信息。也有人认为Google智能搜索、语义分析等信息技术会使图书馆编目、虚拟参考咨询服务面临被取代的威胁。笔者认为,凭借图书情报工作者在信息组织及检索服务方面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Google的图书搜索计划短时间内是取代不了我们的。作为图书馆工作者,我们应尽快改变观念,辩证地分析问题,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培养竞争意识,在行业内引入竞争机制,突出各自的特色与重点,从而不断地改善和提高服务水平,以形成可以和Google相抗衡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被取代的命运,长久地发展下去。

4 Google在线图书馆计划给出版商带来的影响

事情的发展原本很顺利,当2004年10月Google其图书搜索引擎时,整个出版界的态度几乎可以说是乐见其成甚至积极参与的,但到了12月,当Google再次其“图书馆印刷计划”时,出版商们就慌了神,并开始极力反对。

Goosle也曾试图寻找妥协之道。首席执行官施密特在2005年7月1日的一次会议上答应妥协,承诺暂停扫描图书。并要求出版商在11月1日之前,向Google提出不愿意被扫描的图书清单,就好像网站管理员可以选择自己的网页不被Goosle链接。而对美国出版商协会(associationofamericanpublishers)的成员们来说,自己的版权作品被扫描,而且被存储在像Google这样具有巨大传播能力的网络巨头的服务器里,简直就是要他们的命。他们害怕Google总有一天会将存储在自己服务器内的这些内容公开,就像当初承诺只是提供所有书籍的很少一部分内容和相关介绍,如今却开始提供无版权图书的全本一样。在相互猜疑和角力中,双方终于都失去了耐心。2005年10月19日,五大出版业巨头——mcGrawHill、pearson教育、西蒙&舒斯特、企鹅集团和Johnwiley&Sons指控Google公司侵犯版权,要求法院禁止Google继续扫描受版权保护的书籍。而Google也不再理会出版商协会,在11月1日恢复了对图书的大规模扫描,并且加紧了图书搜索引擎的全球推广[7,8]。

同样是图书搜索,为何出版商的态度在“图书扫描计划”出炉前后如此截然不同?

原因很简单,Google此前的图书搜索计划是将出版社所提供的书本进行部分页面的扫描,让读者可以在进行图书搜索之后,浏览自己想要寻找的书籍的某些内容以及相关馆藏和购买信息,出版商们则可以借助Google的传播威力卖出更多书籍。但当Google绕开图书出版商,转而与哈佛大学图书馆的五所图书馆合作,计划将他们的上百万册印刷图书转换成数字文件并收录进Googleprint数据库,供人们在网上查询之后,假若尚在版权保护期内的图书可以在Google上被免费全文查阅,这对以售书为生的出版社来说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出版商当然坐不住了。不过这对于公众而言的确是一件好事,意味着更多的免费书籍资源,更方便的书籍购买、内容信息的获取。

显然,他们最大的分歧就在于图书扫描的许可如何获得上。Google希望由图书出版商提供一张禁止扫描的清单,清单以外的图书能够被扫描,而来自图书出版商的意见,则是所有的版权书籍在进行扫描之前都要获得授权。显然前者对Google非常有利,但图书出版商就要面临极大的风险:Google将可以轻易扫描那些还没有来得及被列上禁止名单的书籍。若选择后者,因数以千万计的图书获得授权所需要的时间和金钱,Google海量数字图书馆计划将变得遥遥无期。

5 Google在线图书馆计划对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原则的挑战

一边是公众要求更多的免费方便资源,社会要求更快更通畅的知识传递,而另一边是商业企业要求通过某种程度的权力保留来保证自身利益,网上网下的商业利益与公众利益之间的分歧再次显现出来。

美国法律允许图书馆为保存而复制文献,但有人认为Google是一个商业机构,不能拥有图书馆的特权,对于图书馆馆藏的数字化转换也不属于合理使用范围。英国物理学会电子发展战略负责人terryHubert说,如果将文献数字化,必须与学术团体和出版商对话,在没有获得权利拥有者许可的情况下,绝对不能将拥有版权的内容进行系统化数字转换。哈佛大学图书馆出版和交流部主任pelterKosewski说,Google将在法律许可下处理版权作品。哈佛与Google合作的第一计划是将4万种馆藏图书转换为数字形式,其余1500万卷文献的数字化还需要不断解决版权问题。Google发言人说,这项计划将尊重版权拥有者的权利,对于联线使用版权作品的规则将进一步细化。目前出版商对这项图书馆计划多持怀疑和观望态度[6]。

所谓合理使用原则是著作权法用以平衡著作权人与公众利益关系、著作权垄断权与信息分享关系的原则。符合合理使用原则的必要条件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且合理使用的内容必须是少量和适当的。就是否盈利来说,Google斥资巨大建设数字图书馆不可能单纯为了社会福利,背后隐藏的树立品牌的商业目的显而易见。 从这个角度说,Google扫描复制版权图书的行为不再合理使用范围之内;就内容是否少量和适当来说,Google在线图书搜索服务限制了查看方式,多数情况下只能让用户阅读到整个文档的一小部分。但在版权保护技术方面存在漏洞,用户只需在最后一页找到一个生僻词进行全文搜索,Google就会显示接下来的几页,如此反复,就可以将书浏览完毕。用户通过截屏、文字识别后仍可获得电子原文。可见,数字环境下版权保护技术存在的问题对Google提出了严峻挑战[9]。

但是,目前按照Google提供的浏览方式查考图书内容无需付费,也就是说Google没有谋利,这又是适合合理使用原则的。这与“背后隐藏的商业目的”是个悖论,如此看来,究竟是谁错了?幽默地说,都是互联网惹的祸。合理使用原则能否防止互联网而继续有效?互联网世界已经到了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定义合理使用原则的含义和界限的时候了[9]。

6 文化及数字市场的抢夺

6.1 欧洲数字图书馆联盟[3]

Google的网上图书馆计划刚起步,就引发了不同语言的文化防御。法国国家图书馆馆长Jeannoel Heanneney说:“任何一种新的信息沟通模式,不仅仅是简单地取代了前面的旧有模式,还附加了新的价值观。”他认为,Google数字化选择标准完全以英美思想为主导,以英语为基础,这样将使互联网上英语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加强。因此他呼吁欧盟应该形成与Google相抗衡的欧洲项目。牛津大学图书馆馆长并不这么认为,他指出,五所参与该项目的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学术图书馆的馆藏内容决不限于英语文献。因此不存在英语控制互联网的问题。斯坦弗大学图书馆馆长也表示在数字化转换馆藏中有大量非英语文献,尤其是欧洲罗马拼音字母语言。

尽管如此,2005年3月16日晚,法国总统希拉克依然向欧盟所有成员国提议,欧洲各国图书馆资源必须在最大范围内、以最快速度在网上被人们共享,加速数字化欧洲图书馆的建设以维护文化的多样性。为此,他已要求法国国家图书馆以及文化部研究数字化欧洲图书馆建设所需的一切条件,并将在几周后向欧盟国家提出合作实施这一工程。显然,此举意在与美国Google搜索引擎公司全力打造的全球最大网上图书馆抗衡。

面对Google的文化进攻,法国的反应是值得称赞的。美式思想形态通过大众文化侵袭到了全世界,而网络也许是最后的战场。但是,与财大气粗、技术挂帅的Google相比,法国要想启动法语图书数字化,甚至引导欧洲图书的数字化,谈何容易。在这方面,我们中国文化该如何办?是被美国文化的大浪淹没,还是奋起直追,有所作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10]。

6.2 微软数字图书馆挑战Google[11]

Google在搜索引擎领域中具有突出地位,在Google进入网上图书馆领域后,对其他搜索引擎公司的发展自然是一个冲击,Yahoo、microsoft等竞争对手必将做出反应,他们将在传统网页资源之外寻求新的信息资源,以便扩大自己的索引范围。

于是,当Google数字图书馆正因版权问题停滞不前时,微软突然宣布将联合雅虎、internetarchive也发起一个类似的图书馆计划,与大英图书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计划将该图书馆2500万页的图书数字化,这相当于10万本图书的容量。微软公司表示,此次数字图书馆计划将首先选用那些公共领域和版权明确的图书和纸制印刷品进行扫描,然后将内容放到互联网上供人们检索。鉴于Google遭到的版权纠纷,微软特别为此成立了一个名为“开放内容联盟”(open Contentalliance),用来解决版权争议问题。

“开源内容联盟”的宗旨是向包括各大搜索引擎在内的互联网社会提供数字化的图书、学术论文、音像资料。参加这个非赢利计划的成员还包括aDoBe公司、惠普、加州大学、多伦多大学、“互联网档案库”以及o'ReiLLY媒体公司。其中雅虎的角色是提供联盟网站上的内容搜索。不过,这个联盟和Google的线上图书馆计划有所区别,首先它的图书内容向所有网站开放,因此包括Google、微软mSn这样的搜索引擎也可以将其纳入索引库中。此外,“开源内容联盟”将只会扫描版权过期的图书、出版社和作者明确授权的图书,这个政策受到了Google项目众多抨击者的赞赏。

目前微软已经为联盟中大约15万本图书支付了500万美元的版权费,雅虎也表示将支付大约2万本图书的版权费,据悉,微软数字图书馆将采用按页数收费、在线订阅、出售、广告等商业模式运营。公司希望在对手Google因版权问题一筹莫展时,抓住良机。不过,也有人并不看好,因为手头富裕的Google很容易摆平版权纠纷。

7 结束语

虽然图书全文的数字化工作已在中国数字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等公司开展多年,但他们都有相当的封闭性,既不免费,也不能通过搜索引擎检索,甚至还需要安装各自的浏览器才能阅读图书全文,相当不完善。相对而言,对国内汉语文献来说,目前既没有类似古腾堡计划等大规模的免费全文图书计划,也没有Google的数字化计划,数字化图书不过是图书馆购买的一种数字资源,对大量更习惯于网络搜索的用户影响有限。有以往Google各项服务从英语开始试行,逐步向其他语种推行的先例,若干年后Google大规模数字化汉语学术文献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大型图书馆多年积累的丰富馆藏,对于任何意图组织网络信息资源的企业都具有吸引力。即使不是Google,或许也会有其他企业效仿Google模式进行汉语文献的数字化工作。未雨绸缪,应对可能存在的挑战,对国内图书馆也是很有必要的[2]。

Google能否化解风险,顺利推动图书数字化工程?尽管困难重重,但我们依然相信,迎接Google更多的将是机遇。一方面,图书馆迫切需要数字化馆藏,出版商则需要更多的市场推广,而Google能够免费为之提供服务,必然会带来源源不断的资源;另一方面,网民对可靠性更高的出版物有着强劲的需求,他们更期待一个强大的资源整合工具的出现。全球化数字图书馆是未来网络发展的方向,Google已经起步,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先机。只要它善于发挥自身的优势,克服劣势,消除周围的各种威胁,抓住外部机遇,就很有可能取得长足发展。Google数字图书馆的未来怎样,我们拭目以待[5]!

【参考文献】

[1] Google回应亚马逊a9服务图书搜索引擎.[2005-07-06].adgoogle.cn/ssyqyj/gxw68.htm

[2] 胡小菁.Google图书馆合作计划的背景、目的与分析.图书馆杂志,2006(5)

[3] 本刊记者.网上图书馆:Google的创新和挑战.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2)

[4] 黄宗忠.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新阶段:关于Google、欧洲数字图书馆筹建的评价与对策.图书情报知识,2005(10)

[5] 鄢凡.Googleprint模式及发展前景初探.现代情报,2005(8)

[6] 晏磊.关于Google图书扫描方案的思考.新世纪图书馆,2005(2)

[7] 美出版巨头联手状告Google侵权 数字图书馆计划遭遇红灯.[2005-11-02].media.people.com.cn/GB/40606/3789107.html

[8] Google数字图书馆计划受重挫 美国欧洲均碰壁.[2005-07-06].tech.tom.corn/1121/1499/200561-210168.html

[9] 张久珍.Google数字图书馆计划考量合理使用原则.数字图书馆论坛,2006(3)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篇6

一、岗位职责

1.在馆长领导下,负责全馆的日常业务管理和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协助馆长进行业务规划,起草全馆年度业务工作计划、总结及其他业务性文件,定期进行业务统计和分析。

2.负责安排图书馆业务培训和业务评估;负责开展学术活动,进行学术交流,做好图书馆的科研工作。

3.负责建立和保管业务档案,汇编统计报表、年度报表,做好本馆业务大事记。

4、负责组织开展全校《文献检索与利用》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工作。配合学校教务处和有关教学院系做好《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教学组织和教学运行管理。

5、负责定期修订教学大纲,建立健全文献检索课各种规章制度、教师培养计划和教学文件,并作好教学文件的建档工作。

7、负责组织为全校师生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文献资源利用讲座。

8、负责组织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9、负责与其他高校《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先进经验。

10、负责组织开展新生入馆教育工作。

11、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二、岗位任职条件:

1、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图书馆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组织协调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3、具有一定的文字水平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4、具有教师资格证书,所学专业为图书情报或相关专业。

5、熟悉图书馆业务。

信息服务部主任岗位职责及任职条件

一、岗位职责

1.在馆长领导下,负责制定信息服务工作计划,围绕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积极开展专题信息服务工作。

2.负责做好文献信息开发、信息调研和特色数据库建设等工作。

3.负责调查和了解教学、科研工作,特别是重点学科等对专题文献信息服务的需求,开展课题跟踪、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专题信息服务,并作好专题信息服务的登记和建档工作。

4.负责开展个性化参考咨询服务,通过e-mail、QQ和在线咨询等多种形式主动为读者提供解答咨询服务,并负责做好读者参考咨询服务接待、登记、解答、查询等工作。

5.负责编制《决策参考》、《文献资源利用指南》和《读者手册》等宣传资料。

6.负责吉林省图书馆联盟和CaLiS中心馆际互借、原文索取服务工作,帮助读者查找原文,并负责做好登记、解答等工作。

7.负责信息资料的收集、交换、整理、装订及移交等工作,保证交换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8.负责本部门财产管理、安全保卫、消防和清洁卫生工作。

9.负责本部门各项业务工作的统计、读者统计、材料与数据的积累工作。

10.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岗位任职条件:

1、具有图书馆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在图书馆专业技术岗工作3年以上)。

2、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组织协调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3、具有一定的文字水平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4、所学专业为图书情报或相关专业,具有一定的信息开发能力。

5、熟悉图书馆业务。

文献资源建设部主任岗位职责

一、岗位职责

⒈在馆长领导下,组织本馆各类文献资料的采集、分编工作。

⒉根据文献采集原则及图书经费情况,制定文献采购计划,经馆长批准后组织实施。

⒊负责起草本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业务工作规则。

⒋调查研究本院学科及专业设置情况,掌握图书出版发行动态,了解图书市场变化,根据教学和读者需求,及时采购相关图书。

⒌加强与读者的联系,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了解读者的需求,经常组织相关读者到现场采书,确保采书质量。

⒍负责本部门职工的业务指导,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⒎加强对本部门职工的管理,遵守劳动纪律,做好考勤工作。

⒏负责本部门的综治工作,搞好卫生、安全和思想教育等工作。

⒐遵守财务制度,督促采购人员及时结帐报销。

⒑完成馆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岗位任职条件:

1、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关专业的硕士以上学位。

2、所学专业为图书情报及相关专业。

3、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熟悉图书馆管理软件并能熟练地进行操作。

4、具有相应岗位的实践工作经验和一定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

5、熟悉采、分、编和加工等业务工作流程。

网络技术服务部主任岗位职责

一、岗位职责

⒈在馆长领导下,主持本部的业务、行政工作并协助党政做好本部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⒉负责制订本部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⒊负责全馆自动化和电子阅览室管理;负责维护并不断完善本馆网络系统,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⒋负责本馆职工计算机操作的培训。

⒌不断完善本部的岗位责任制,检查本部各项日常工作的执行情况。

⒍检查、指导本部职工的工作,定期进行考核;定期总结;打印统计报表,并向本部职工与馆领导报告。

⒎负责本部门人员的考勤、考核等工作。审批本部人员的三天以内的病、事假及补休手续,并报馆办公室备案。

⒏组织落实馆安排的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人员的素质。

⒐负责本部防火、防盗等安全保卫,清洁卫生及其他事务性工作。

⒑完成馆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岗位任职条件:

1、具有图书馆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学专业应为计算机或相近专业。

3、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

5、熟悉图书馆相关部门业务。

流通部主任岗位职责

一、岗位职责

⒈在馆长领导下,主持流通部的日常行政、业务和工作人员的管理教育工作,团结带领流通部工作人员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部门的各项任务,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参加流通部门的具体岗位工作。

⒉按流通部岗位工作的设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部门人员的岗位工作。

⒊督促检查流通部人员完成各项任务、质量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予解决。

⒋在图书馆年度计划下制订流通部的工作计划,并检查督促本部执行情况。

⒌做好年终总结,就流通部门涉及到全馆某方面的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提出建议。按时报送各种统计报表。

⒍负责流通部门人员的考勤、考核等工作。审批本部人员的三天以内的病、事假及补休手续,并报馆办公室备案。

⒎组织落实馆安排的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人员的素质。

⒏负责流通部防火、防盗等安全保卫,清洁卫生及其他事务性工作。

⒐负责流通部勤工助学学生的工作安排及管理,做好考勤,按时上报馆办公室 。

⒑完成馆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岗位任职条件:

1、具有图书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在图书馆专业技术岗工作满3年以上(含3年)。

2、所学专业为图书情报或相关专业。

3、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4、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

5、熟悉图书馆相关部门业务。

开架图书阅览部主任岗位职责

一、岗位职责

⒈在馆长领导下,主持开架图书阅览部的日常行政、业务和工作人员的管理教育工作,团结带领开架阅览部工作人员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部门的各项任务,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参加开架阅览部部门的具体岗位工作。

⒉按开架阅览部岗位工作的设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部门人员的岗位工作。

⒊督促检查开架阅览部人员完成各项任务、质量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予解决。

⒋在图书馆年度计划下制订开架阅览部的工作计划,并检查督促本部执行情况。

⒌做好年终总结,就本部门涉及到全馆某方面的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提出建议。按时报送各种统计报表。

⒍负责本部门人员的考勤、考核等工作。审批本部人员的三天以内的病、事假及补休手续,并报馆办公室备案。

⒎组织落实馆安排的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人员的素质。

⒏负责本部防火、防盗等安全保卫,清洁卫生及其他事务性工作。

⒐负责本部门勤工助学学生的工作安排及管理,做好考勤,按时上报馆办公室 。

⒑完成馆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岗位任职条件:

1、具有图书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在图书馆专业技术岗工作满3年以上(含3年)。

2、所学专业为图书情报或相关专业。

3、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4、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

5、熟悉图书馆相关部门业务。

报刊阅览部主任岗位职责

一、岗位职责

⒈在馆长领导下,主持本部的事务、行政工作,并协助馆领导作好本部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对本部工作职责所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及其执行结果负责。

⒉规划部门的发展,负责制定本部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⒊保证报刊阅览部为读者提供方便、优质的报刊阅览服务。

⒋不断完善本部岗位责任制,建立与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检查本部各项日常工作的执行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⒌检查本部职工的工作,定期进行考核,定期总结工作,打印各项统计报表,向馆领导汇报。

⒍负责本部门人员的考勤、考核等工作。审批本部人员的三天以内的病、事假及补休手续,并报馆办公室备案。

⒎组织落实馆安排的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人员的素质。

⒏负责本部防火、防盗等安全保卫,清洁卫生及其他事务性工作。

⒐负责本部门勤工助学学生的工作安排及管理,做好考勤,按时上报馆办公室。

⒑完成馆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岗位任职条件:

1、具有图书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在图书馆专业技术岗工作满3年以上(含3年)。

2、所学专业为图书情报或相关专业。

3、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篇7

一、精心规划,建是基础

学校图书馆馆舍和文献资源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图书馆开展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是图书馆最根本性的建设。要做好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工作,就要从源头抓起,从基础建设抓起,有了稳固的基础,才能构建图书馆事业的高楼大厦。

1.主动介入,抓馆舍建设。

当今中小学图书馆应该是学校标志性的建筑,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装备部门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建设中小学图书馆。我县明文规定各校凡涉及图书馆建设、改建工程,必须报装备室审核,有了这个程序能确保规划到位,布局合理。中小学馆在设计上有不同要求,小学图书馆要注重童趣,色彩鲜艳,书架、书橱、阅览桌椅可以卡通化一点。中学馆色彩应端庄、稳重,环境优雅,要有学术研究氛围。在工作实践中,笔者遇到一个案例,我县一所完中欲把老食堂改建成学校图书馆,原来食堂层高在5.8米左右,学校考虑改建成二层,以拓展空间,并请建筑设计院负责设计。可设计师的理念跟图书馆界提倡的“大空间、大跨梁、高通透”的建馆思想大相径庭,设计师把大空间分成一个个封闭的小空间,偌大的大空间硬是被隔得七零八落,不仅增加了建筑成本,还浪费了宝贵的空间,更不便于管理。后来在笔者的建议下去掉所有隔墙,保留原来大开间的格局,加盖的二楼全部设为学生阅览室,沿窗台下设计一排矮书柜,可以放学生常用书籍和杂志,既增加了藏书空间,又便于学生查阅。在必须分隔的地方,以书柜或书橱的形式软隔,改建完的图书馆视野开阔,环境优雅,富有时代气息。

有的学校藏书室、阅览室不在一起,改建时要统筹安排,尽量集中在一起。

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装备人员要坚持“四到场”:设计图纸到场、具体施工到场、竣工验收到场、馆内布置到场,同时,应该全程跟踪,这样才能确保规划落实到位,确保工程的质量。

2.组织招标,抓配备规范。

学校需要添置的书架、阅览桌椅、图书等设施设备,学校报计划,装备室汇总后采用统一招投标,分校签约,分校结算的方式,这样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为了采购到优质图书,图书招标采取定书目、出版社招标,可以预先请全县图书馆中心研究组成员到新华书店、各大销书中心现场挑书制定书目,摒弃使用书商提供的书目,这样既能保证图书质量,又能大大节约经费,增强文献资源的科学配置性。

二、细心指导,管是关键

1.专业培训,抓队伍素质。

要抓好图书馆员业务培训,以队伍建设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小学图书馆员大多数是非专业人员,并且人员结构非常不稳定,流动性很大,严重制约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装备部门必须首先抓好图书管理队伍的建设,明确图书馆员的任职条件和岗位职责,可以联合人事部门给予图书馆员适当的待遇,实行馆长负责制,从而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学术讲座、专题报告等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专家讲学、到先进图书馆参观,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掌握图书馆业务知识,培训结束发合格证,实现持证上岗。

2.统一规章,抓管理规范。

近年来中小学图书馆的硬件投入不断加大,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使用效益,教育装备部门必须抓好图书馆的科学管理。通过多年的实践,制定出科学的、规范的、符合中小学图书馆实际情况的各类规章制度,使图书馆管理工作有了规范的依据。

3.深化技术,抓科学应用。

装备部门要在学校图书馆完成局域网基础上实现图书馆城域网管理,这样师生随时随地可以查阅馆藏、借还情况,还可进行馆际互借;装备部门能实时掌握各校图书馆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开展各类读书活动,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全县的资源信息中心。

三、热心服务,用是目的

1.强化意识,提高流通率。

装备部门要强化全县图书馆员“读者至上”的观点,把读者服务工作放到整个图书馆工作的首要位置。在图书馆开放时间上必须提出要求,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师生借阅时间,图书馆员可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在中午或下午放学后,甚至在节假日延长开放时间,让师生在合理安排好学习、生活后,能到馆阅读或借阅图书。通过一系列措施,切实提高图书流通率。

2.开展活动,营造学术氛围。

装备部门通过举办教师读书活动、学生主题教育活动、演讲会、读后感评比、教师图书馆工作论文评比、阅读指导课评比等活动,以点带面,不断提升图书馆理论研究水平。在一次图书馆阅读指导课评比活动中,一开始图书馆员无从下手,这既不是语文课,又没有教材,怎么上?大家都感到很为难,这时我们从内容上给予提示,可以侧重介绍馆藏文献、书目检索、读书卫生、阅读方法指导、主题教育活动等方面,得到启示后,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各校踊跃参加,效果非常好,既教给了学生阅读知识,推荐了一大批好书,又挖掘了教师理论研究的潜力。后来我们推荐《爱国主义图书推介》这节课到市参评,获得了市一等奖。

3.典型引路,提高整体水平。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篇8

1、按照院党委的布置和要求,利用周三下午时间认真组织好政治理论学习,联系工作实际不断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抓好各项工作的组织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时间落实。

2、严格支部组织生活。坚持每月一次支部活动,每学期一次民主生活会制度。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并结合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重温“入党誓词”,找差距、提意见、定措施、抓整改,切实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不求进取、理想淡漠、先锋作用不突出等问题,从而提高党员的自觉意识、先锋意识、群体意识和荣誉意识,增强观念,转变作风,保持和发扬党的三大作风优良传统。

3、做好组织发展工作。一是按时召开支部大会,做好预备党员的转正工作;二是加强青年馆员的培养和教育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对青年进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吸收优秀青年加入到党组织队伍中来,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4、加强党支部廉政建设。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从思想上进一步提高防腐倡廉意识,从而自觉遵章守纪,争做清政廉洁、公道正派的好党员好干部。

5、加强职工队伍思想道德建设。继续以以人为本、无私奉献、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作为馆里的精神支撑,对职工进行“爱岗敬业,优质服务”、“馆荣我荣,馆衰我耻”的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道德品质休养和文化素质。

6、调整人员专业结构。目前图书馆22名工作人员中,没有科班毕业的图书馆专业人员,计算机专业人员仅有一名专科毕业生。如此的专业结构,已经影响了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深入开展。随着我院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计划下一步我们将以存储传播知识信息为工作重点,构建一个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中心,要形成一个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和服务体系,没有专业人员企能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根据图书馆目前工作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我们将继续向学院提出用人计划,今年引进图书信息情报专业人员2名、计算机专业人员1名。

7、加强业务培训工作。根据图书馆任务多,工作量大的实际情况,组织骨干人员,分期分批参加省内有关业务短期培训班,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

8、增强馆际交流和协作,扩大宣传我院、我馆的知名度,分期分批组织骨干力量到市内有关高校图书馆参观学习。以此达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图书馆工作水平,推进图书馆各项工作不断进步。

9、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围绕当前高校乃至我校“图书馆信息网络化建设及管理与服务创新”、“现代图书馆人性化管理与服务”、“图书馆采购工作重心偏移与发展趋势”、“情报服务机制与重点专业、学科跟踪服务模式探讨”等热点问题组织研讨会,计划每学期组织一次。并积极组织人员申报科研课题和论文、著作的撰写工作。

10、调整部分岗位人员。开学伊始对99楼借书处及教学楼借书室岗位人员进行调整,同时加强采编部力量,其目的是充分发挥每个馆员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

二、基础设施建设。

1、调整99楼专业文献借阅室藏书布局,解决存放图书的问题。随着近2年学院下拨图书经费大幅度增加,馆藏图书总量由7万增至17万,这些书分布于教学楼借书室及99楼专业文献借阅室。截止目前99楼所有书架已达到饱和状态,到馆的新书已无处摆放,加之200*年还要预购10万册图书。为解决藏书紧张的实际问题,我们已向学院递交方案请示,待学院领导同意后马上进行此项工作。该方案是把99楼阅览区取消,改为藏书室,该室能存约35万册图书,可解决近2年采购图书的存放问题。此举目的:一是利用现有的条件,即可解决燃眉之急;二是有利于采编人员接收新书、验收、加工、录入数据,运书上架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异地搬运,浪费人力和时间的问题;三是为学院节省开支,减少重复上设备;四是馆藏图书集中,既利于工作人员管理,又便于读者借阅。与此同时,要完成书架订购及99楼专业文献借阅室图书重新布局任务。

2、制定图书馆房屋维修计划。地处教学楼的图书馆各借阅室、办公室墙面破旧需维修、粉刷。

三、加强文献资源建设。

1、完成10万册纸质图书、5万册电子图书、10种体育文献数据库的采购任务;自建外文期刊数据库;继续进行中文图书及专业期刊录入数据工作。

2、制定200*年文献信息采购计划。一是按照《2004─2006年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发展计划》及目前馆藏实际情况,制定今年采购计划;二是根据目前馆藏各类图书比例及今年采购数量,调整各类文献资源采购比例。首先要加大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及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源比例,形成馆藏特色;其次要保证学院重点扶持的新兴学科的文献比例;再次要重视基础学科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文献资源采购比例,控制文学类采购比例。同时要加大电子资源、网络资源的采购力度,以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

3、采取多种途径,加强文献资源采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建立“学科选书员制度”,以保证馆藏建设质量。在各部系设一名资料员,各学科、各专业确定一名教师做选书员,负责向图书馆提出本学科、本专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及勾选订单参与选书。图书馆与各部系来往通过资料员沟通。如:资料员把订单交给选书员,并负责收集订单,统一交送到图书馆采访人员。图书馆采编部设专人指导,下发订单、收集、、汇总、订购。

二是按照学院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由采编部整理出各学科、各专业的文献采购编目,在此基础上详尽确定采购比例和范围。

三是对人体科学等难以采集的文献资源,继续实行聘请教师协同采购的办法。

四是对学生采取召开读者意见座谈会等形式,征求图书采购意见。

五是积极参加高校集团采购,尽可能以较少的经费购置价格昂贵的网络资源和电子资源。

六是继续采取网上点击订购、电话联系、走出去采购现书、请进来建立采购关系、增加采购网点,保证完成10万册纸质图书与电子资源的采购任务。

四、加强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管理和建设。

1、加强对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有关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方面的研究,保证图书馆建设可持续性和共享性。

2、建设良好的网络环境,满足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服务的需要。加强与学院网络中心等有关单位的合作,使图书馆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运行,保证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3、完成电子阅览室机房装修及存储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及验收工作。

4、各种文献数据库的存储,要积极与有关人员联系,力争上半年完成数据存储工作,下学期投入使用。

五、加强读者服务工作

1、服务理念、服务手段要不断改进,强化工作人员由传统借还“保管员”服务向人性化、自动化、网络化服务转变。

2、服务工作重点强化文献资源的广为利用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要采取多种措施,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1)、应用外借服务、阅览服务、复印服务、咨询服务、定题服务、报导服务等方式,有效地满足读者对文献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2)、电子信息服务。一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化、网络化技术为服务手段,以网上阅览、检索、参考咨询和查新服务为主要形式;二是充分发挥图书馆网页的服务功能,通过主页中“新书推荐”栏目为读者推荐优秀图书、电子出版物及网络信息;利用网页“读者意见箱”及时了解并尽快解决利用图书馆遇到的问题;三是挖掘iLaS服务功能,开展网上预约、催还和续借服务工作。

(3)、开展文献信息调研服务。一是要经常对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与综合,不断提出新的思路和充实完善的办法;二是要了解和掌握预购文献资源的市场占有量,研究文献信息的发展状态,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形式的采购。

(4)开展“利用图书馆知识”宣传教育。一是完成好“体育文献检索”利用课的教学任务;二是利用图书馆宣传栏,及时报导文献信息、图书布局、揭示馆藏,帮助读者学会利用图书馆,更重要的是吸引更多的读者开发和利用图书馆资源。对每年入学后的新生要利用图书馆宣传栏进行图书馆概况、地位、作用、藏书情况、服务设施等方面知识的介绍,使新生能尽快地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三是开展“新书展览”活动。新书到馆后经过验收和简单的登记,选择部分专业图书及其它类优秀图书,在99楼研究生阅览室开架展出,坚持一月一展出,一月一更换,这样既可解决部分新书到馆后因未及时加工造成积压存放,不能尽快与读者见面的弊端,又使图书在动态流动中加快周转和流通,同时又能唤起读者的阅读意识与信息意识。

3、继续延长“书刊阅览室”、“99楼专业文献借阅室”开放时间,周开放时间保证在72.5小时,网上资源做到每天24小时开放服务。

4、组织开展“读者评馆”活动,促进图书馆建设和职工素质的不断提高。请读者来评议图书馆的工作,通过问卷调查、召开读者座谈会、设立评议箱等多种形式收集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意见,制定整改措施。

六、加强管理,严格制度。

1、继续做好考勤工作,严格执行学院及馆里请销假制度和考勤办法,坚持每月如实上报,并向全体人员通报。

2、各岗位业务工作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各借阅室图书、期刊摆放整齐,录入图书数据、图书贴标及期刊装订要按照规范要求加工,保证质量。

3、各借阅室要保持环境清洁,物品摆放整齐,积极主动为读者营造一个舒适优美、空气清新的阅览环境。每个馆员要以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接待好每位读者,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娴熟的业务技能,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4、补充和完善电子阅览室及自动化借还图书等有关规章制度。

5、强化日常服务及各项工作的管理。馆里将继续坚持每半个月对各部室工作和卫生进行检查和评比,一月一总结,评比的结果作为评选先优模依据。

6、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图书馆“十一五”发展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学院提出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八字方针,梳理目标,确立任务,把图书馆“十一五”规划做实、做细、做好,使其成为今后工作的提纲契领。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篇9

关键词:大英图书馆;战略规划;大数据;空间;创新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9.561文献标识码:a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6027

1.引言

图书馆战略规划是图书馆面向未来确定图书馆使命、愿景、目标、战略及其实施计划的思维过程与框架。图书馆战略规划不仅仅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图书馆进行长、短期发展规划,更重要的是在确立图书馆发展目标和明确任务的基础上,如何能够把握未来趋势,适应社会变化,是一个动态的战略系统,要把员工的知识及时添加到系统之中,形成柔性化的发展战略。图书馆战略规划对图书馆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但可以引导图书馆应对变化。把握未来,规范组织行为,增强组织活力,还能起到宣传图书馆的作用。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各国图书馆界就开始注重图书馆战略规划及其应用研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许多国外图书馆如新加坡图书馆、芝加哥公共图书馆等,都通过制定战略规划取得了重大突破。英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制定发展战略规划直到本世纪初,政府为了加强对地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管控、遏制英国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衰退。强制性地要求地方图书馆管理当局向分管图书馆工作的国家文化、媒体和体育部提交图书馆规划书,具体陈述当地公共图书馆的使命、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而在我国图书馆界,无论是关于图书馆战略规划的研究还是实际应用,起步都较晚。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战略规划是在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实施的时候才开始的。规划的主要内容也主要是针对图书馆事业的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规划制定多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主要内容包括馆藏发展战略、服务战略、数字图书馆战略等职能战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图书馆在社会文化生活的地位不断提升,信息社会改变了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提升和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功能。无论是大学图书馆还是公共图书馆,都在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十三五”战略规划。

基于此,本文通过解读大英图书馆(BritishLibrary)的最新战略规划报告《鲜活的知识:大英图书馆2015-2023》(LivingKnowledge:theBritishLibrary2015-2023),总结其对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整体把握,结合我国图书馆的特色和实际,提出我国未来图书馆战略规划,尤其是在数据、空间、服务以及合作几个方面的建议与思考。

2.大英图书馆战略规划的由来及发展

大英图书馆即英国国家图书馆,是全球最大的学术图书馆之一,藏有英国和爱尔兰出版的所有图书,是英国历史记忆的重要资料库。大英图书馆自成立以来就计划将自身建设成为致力于研究服务和创新的新型国家机构。作为世界著名的研究型图书馆,近几十年来,大英图书馆十分注重在分析社会环境变化和客观评估图书馆现实环境和服务能力的基础上,规划和确立图书馆的发展方向,通过不断完善图书馆使命、目标和愿景,推动图书馆的变革与创新。进入21世纪,大英图书馆的管理者开始意识到信息社会发展的紧迫性和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必要性。2000年,达梅・琳内・布林德利(DameLvnneBrindley)担任大英图书馆Ceo后,十分注重图书馆发展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重视分析影响图书馆发展的外部环境,客观评估图书馆现有的服务能力,不断重新定义图书馆的使命与愿景,开始将大英图书馆战略规划提上日程,在其管理期间,平均每隔三年便评估或更新一次战略规划,并且为提高战略规划的科学性,聘请专业咨询机构为其做战略规划的相关培训。

纵观大英图书馆的战略规划,从1985年开始制定的《与知识同行:大英图书馆1985-1990年战略规划》(advancingwithknowledge:theBritishLibrarystrategicplan,1985-1990),到《大英图书馆2008-2011三年战略计划》,再到2010年基于当时的技术与研究下公布与实施的《2020远景规划》,再到2015年最新的报告《鲜活的知识:大英图书馆2015-2023》,这些战略规划在大英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不断更新的图书馆发展战略,描述了一个在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图书馆应该具有的使命、职能与创新,概述了如何进一步发展现有力量,抓住新的机会以便提高图书馆创新服务的能力。体现了大英图书馆的服务使命:帮助人们探索世界知识(exploreworld’sKnowledge),成为“知识”的使者和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的先行者。

3.《鲜活的知识:大英图书馆2015-2023》战略规划

3.1战略规划概况

《鲜活的知识:大英图书馆2015-2023》战略报告是在2010年制定的大英图书馆《2020远景规划》和“2011-2015战略计划”基础上修订完成的。其中,《2020远景规划》明确了大英图书馆适应未来发展的四个主题:一是不断发展着的技术对图书馆的影响:二是快速增长的用户信息需求与越来越多样化的信息资源提供之间的矛盾在不断加剧:三是合作研究越来越成为科学研究的普遍模式:四是需要彻底改进和重新定位作为知识服务机构的图书馆,如何在变动不居的社会里产生更大的服务增值与效能。应该说。这个规划是对当时时代的超越,在其后的五年之中,时代急遽发展,前进的步伐还在持续,技术变化节奏没有减缓,用户对数字服务质量期待不断提升,合作研究模式越来越普遍。大英图书馆的管理者“一直在思考数字化的今天国家图书馆的意义何在,作为英国的一个大型公共场所,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又是什么。”作为国家图书馆,大英图书馆即将在2023年迎来50华诞。在这一背景下,2015年1月16日,大英图书馆网站了大英图书馆2015-2023年发展规划,报告针对大英图书馆的未来发展之路列出了重要战略决策,并将其列入同一框架之内,共包括“保管、研究、商业、文化、学习和国际化”六个方面。报告认为,大英图书馆2015-2023年战略可能是图书馆中最开放、最有创造力和最具创新精神的战略规划。纵观报告全文,显示了大英图书馆的发展目标、未来的创新力以及其后8年的创新服务方向,其中提出的六大核心目标,充分体现了现代图书馆发展、变革、转型与服务的本质:即图书馆对传统文献和数字化信息的内容管理模式变革:图书馆对各类科学研究者的科学研究所提供的支持服务:在新的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如何在支持企业的创新、提升图书馆文化氛围以改善用户体验服务、图书馆对于现代教育的支持等方面的拓展服务:作为国际化的大型公共图书馆,如何开展国际合作及其国际化服务。该报告反映了在知识经济时代,大英图书馆在致力于馆藏建设、人类知识信息传播、对用户在信息获取、信息利用、信息挖掘等方面的服务以及用户体验、分享等方面的孜孜追求和不懈努力。它同时也体现出大英图书馆不仅把自身定位为文明的传承者,而更应该是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3.2《鲜活的知识:大英图书馆2015-2023》战略规划的内容解析

3.2.1馆藏建设拓展――对已出版的纸质文献史料实施数字化内容管理与创新服务

按照《鲜活的知识:大英图书馆2015-2023》报告的规划,在未来8年里,大英图书馆将强化馆藏建设,全面“建设、管理并保存英国国内出版的资源,包括书面的以及数字化的内容”。这部分资源数量极其庞大,包括对英国的历史音频和录制品进行收集和保管。为防止珍贵史料的流失,他们将依靠现代科技,对42种物理形式的大约650万个音频产品进行数字化保存并为用户提供阅读服务。同时,大英图书馆还继续推进和实施自2013年就启动的“英国网站档案法定缴存(iJegalDepositUKwebarchive)计划”,与苏格兰、威尔士图书馆、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以及都柏林大学一起合作,全面收集保存英国的原生数字化史料,力图使大英图书馆成为一个国家存储机构,从而尽可能使大部分馆藏维持着最高的使用效率。为此,图书馆积极开展馆校合作。以便能实现更加高效的资源共享服务。

3.2.2科研创新服务――扶持并鼓励各种研究

在该战略规划中,大英图书馆把图书馆对科研机构的支持服务放在了优先发展的地位。报告认为,图书馆支持科研服务的目标是“支持任何人类求知领域内新知识的积极创建活动”,将“馆藏、专业知识和空间服务于任何愿意做研究的人”。它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进行实体空间的改造,以便为研究者提供理想的研习空间,空间形式多样,空间内部设施多元化,如独立研究室、多媒体编辑室等,根据不同科研需要改造图书馆空间,提供更为个性化服务以满足他们的需要:二是强化虚拟资源服务,报告认为,虚拟馆藏资源已成为现代图书馆馆藏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如何为研究者提供高质量的、便捷的、有价值的在线服务,为他们的科研提供远程支持服务,使研究者不受时空限制,便捷获取有效的、不可缺少的资源,是未来大英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方向,因此,图书馆需要重新定义馆藏资源数字化服务:三是依靠图书馆现有馆藏资源的专业性和人员服务的专业化,让图书馆员积极参与研究者的研究过程。专业馆员利用自身的信息检索和数据分析能力帮助和促进研究人员更有效地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源。此外,大英图书馆在规划中甚至建议,根据图书馆员的研究能力,未来可以考虑成立一个可以与研究者或其他研究机构开展科研合作的独立部门。

3.2.3馆企合作――图书馆将服务拓展到企业以实现对企业的创新支持

《鲜活的知识:大英图书馆2015-2023》报告首次提出图书馆服务与企业创新服务的融合。报告认为,图书馆可以通过提供研究支持、咨询和专利服务来助推跨国公司、中小企业、社会企业和创意产业等各类型的公司创新服务,从而实现对企业提供创新支持的商业化服务目标。早在2006年,大英图书馆就在波士顿斯帕基地建立了“商业服务业务和ip中心”,该中心主要对快速发展的新兴企业免费提供信息咨询、为他们的员工提供相关信息培训等各方面的支持,帮助那些正处于探索期,需要支持的企业家、发明家和设计师,以此提升他们的创意设计和信息社会的新理念。未来8年里,大英图书馆还将在建立20个类似的机构,以充分发挥图书馆作为企业创新交流的知识服务中心的潜能。

3.2.4文化塑造与用户体验――注重图书馆文化氛围塑造与用户体验服务

文化宣传与传播是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大英图书馆在战略规划别提出了2015-2023年文化发展目标:首先,在图书馆的实体和虚拟空间,增加具有多样性和创造性的图书馆文化活动:其次,开展文化合作与交流。图书馆积极延伸图书馆借阅服务方案,增加与合作机构、相关文化单位开展巡回展览,藉此向英国甚至全世界宣传大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

3.2.5教育支持服务――积极开展对包括信息素养在内的现代教育的支持服务

图书馆在服务领域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对终生学习者提供持续不断的知识服务。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其实体空间和资源优势以及独特有效的教育作用,为终身学习者传达文化信息。图书馆通过知识服务鼓励读者建立诸如质询式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改善实体空间扩大服务能力,吸引在校生、年青一代、家庭和当地社区居民利用图书馆资源,让更多的用户使用图书馆研究空间:通过扩大网上教学资源的形式开展网络教育,主要通过强化虚拟资源建设,如加强网站投资、建设图书馆特色信息资源资源库、英国文学经典等,实现对现代教育的支持。

3.2.6国际化――拓展图书馆的国际合作

数字时代,各种信息工具和虚拟网络平台,为图书馆开展国际化服务开辟了新道路。现代信息技术使欧美的数字图书馆跨越洲际合作成为可能。在未来,大英图书馆希望自身在全球的数字图书馆体系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将实现全球各个角落都可以借助网络轻松访问本馆,了解和利用本馆信息。同时,在规划中,大英图书馆还提出了“增强对世界各地文化与历史资料的收藏,包括南亚和中东地区”“在欧洲全球分布式数字图书馆发展上起领导作用”“增加自身的馆藏,开展濒危档案计划,帮助受到战乱或民间紧急风险的其他机构保护珍贵资料”等国际化宗旨。

4.《鲜活的知识:大英图书馆2015-2023》战略报告关于未来的构想

上述六大要素是大英图书馆《鲜活的知识:大英图书馆2015-2023》战略规划中的核心内容,通过解读分析,我们发现,该报告充分体现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变化对图书馆带来的革新,它反映了图书馆服务对象对图书馆数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的期待,图书馆对科研合作模式和企业创新所提供的更为深入的服务。同时,我们也看到,大英图书馆的这些革新和变化,也是在为了适应大数据、开放数据、创新文化、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所形成的复杂背景以及全球经济下滑状态下政府对图书馆投入的减少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这些构成了该报告出台的深层背景。事实上,全球的图书馆都面临着这样的双重压力,大英图书馆的这个战略报告正是基于这种压力而形成的。报告内容充分体现了他们对于这些压力的理性思考,并试图通过六大核心内容来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这反映了他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5.2注重图书馆空问规划与再造:实体空问与虚拟空间并存,实现资源与服务增值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文献收藏中心,它还是人类活动的第三空间。同时是一个学术共同体。用户对图书馆的追求不仅局限在获取自身所需各种资源,同样还希望图书馆能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实体空间。因此在规划中,图书馆既要重视虚拟空间的建设,也要重视对实体空间的变革、改造与创新。近十几年来,图书馆界一直在致力于实体空间的改建、扩建与新建意在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尤其是创客运动的兴起,推动了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的改造,图书馆实体空间的布局重构日渐兴起,如大英图书馆在报告中提及的改造馆内的画廊,提供多媒体编辑室、多功能研习空间等等,以及美国内华达大学里诺校区的DeLamare科学与工程图书馆,2014年夏天使用新的可视化软硬件设备对一楼的设施加以改造,创建了更利于自我导向学习的功能区间。在图书馆实体空间中,也不再只是单一的提供文献信息,还包括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甚至是缝纫机。

显然,规划中注重空间的变革是在努力促使图书馆的现代转型。因为对图书馆的“空间再造”,突破了传统服务的界限,重新开发和利用闲置的空间资源,延伸了服务理念,促进了非正式学习。它不仅使图书馆从信息的集散中心向知识的产出方向转移,而且也使图书馆提供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用户可以在图书馆内不同空间实现从服务到应用的转型。这种转变也使图书馆服务在大数据时代实现从传统信息服务向创业战略、创新资源支持服务方向转变,从信息服务、知识管理服务拓展到数字化支持与虚实空间资源有效供给的方向转变。

5.3注重图书馆文化创新:环境氛围的营造与个人体验分享

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和文化环境氛围的塑造,一直被传统图书馆所忽视。当图书馆由藏书中心、阅览中心转变成文化娱乐、学习和创意交流中心之后,图书馆就转变成一个多功能空间并存、动静区域明显、软硬件配套齐全、环境优美、文化味十足的知识共享空间。空间不但为娱乐、休闲、学习、研讨而存在,更为用户体验、分享与创造而存在。用户可以在富有浓厚的文化气息环境中实现屏幕间的信息交换形成知识汇聚,也可以通过即时通信系统(如苏州摩云视讯,以视频会议云计算技术为核心。采用硬件视频会议、电话会议和软件、移动视频会议终端等)相结合的形式,无限拉近学习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5.4注重合作与共享,破除信息资源(数据)孤岛

尽管我们身处一个信息如此便捷的社会,但由于种种限制,诸如“信息孤岛”“数字鸿沟”等问题依然存在。我国在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孤岛现象十分严重,据统计,到“十二五”末,我国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达到1000tB,是2010年480tB的两倍多。我国每个省级数字图书馆可用数字资源量达100tB,每个市级数字图书馆可用数字资源量达30tB,每个县级数字图书馆可用数字资源量达4tB。但是直到现在,我国各级图书馆之间(包括大学图书馆在内)仍旧缺乏有效的链接和共享,这些信息资源就像一个个资源(数据)孤岛,给研究者、用户的使用造成极大的障碍。因此,图书馆如何利用自身的信息资源、数据资源优势打破这种孤岛现象,让每一个分散、孤立的信息岛连为一体并最终实现资源合作、开放与共享,是未来图书馆发展规划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外一些机构和图书馆正在为此而努力,如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从2014年3月开始要求本馆所有数据必须公开。提交论文的作者,需要签许《数据可获取声明》,除涉及个人隐私数据外,必须注明数据使用范围和方式。《2015年地平线报告》中,我们看到“开放云联盟”模式。该模式是一个开放的、促进科学研究社区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来自包括芝加哥大学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在内的院校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开放科学数据云”工具,编译、分析和共享庞大的数据集。在共享云计算服务的支持下,在同一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可以与其他科学家共享数据、协同工作以提高科研活动的效果和效率。未来的图书馆之间也完全可以开展这类型的信息共享与合作,构建图书馆开放云联盟,让每个图书馆内的资源(数据)可以被其它馆共享。这种共享不仅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国际。大英图书馆目前正致力于与南亚、中东以及欧洲国家图书馆之间的这种合作。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篇10

关键词:图书馆;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原有的图书馆服务思想和服务体系带来了冲击,面对这种冲击,图书馆的使命没有改变——提供令读者满意的服务。因此,在数字环境下,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图书馆广泛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加强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已成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图书馆员个人的自我概念、尊严和满意感。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把馆员个人的职业理想同图书馆组织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图书馆组织与馆员个体在目标设置上的一致性。科学合理地规划馆员的职业生涯,有利于图书馆和馆员实现“双赢”,有利于图书馆组织进行人才盘存,促进人与组织可持续发展。

一、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planning)是美国近十几年来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它是指组织或者个人将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分析,制订有关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从个人角度和图书馆角度划分为两个方面的内涵: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馆员职业生涯管理。

正确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必须把握其自身的几个特征:

(一)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明显的个人化特征

职业生涯规划必须依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组织对馆员职业规划产生的影响,也是通过影响馆员对自身、工作环境和工作目标的认知而间接产生的。

(二)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

它包含了目标的确定、措施的实施及目标的实现,而且还要不断地予以调整。

(三)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职业目标与日常工作目标不是一个概念

工作目标是相对具体的、短期的目标,与当前的本职工作紧密相关,职业目标是相对抽象的、长期的目标,而且不一定完全同当前的本职工作相关。但是,选择适当的工作目标并实现之确是最终达成职业目标的最佳途径。

二、帮助馆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一)有利于避免馆员个人职业生涯设计的盲目性,提高员工的能力

更深入地了解馆员的兴趣、愿望和需求,使馆员得到适性发展,促使其发挥更大的能动性,以便个人发展目标和图书馆的发展目标更好地统一。更有效地安排业务培训及继续教育,适时地用各种方法引导馆员进入新的工作领域,以保障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有利于图书馆和馆员实现“双赢”,提高馆员对组织的认同感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组织与个人双向沟通而产生预期目的的过程。增加管理层和馆员之间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时间,减少误会和摩擦,帮助馆员增强工作信心和责任感,使每个人都能感到自己的工作是被重视的、有前景的,最终实现图书馆与馆员之间共同发展。

(三)有利于解决图书馆人才外流问题

帮助馆员更好地掌握自我成才与发展的方法与技能,使他们看到自己在这个行业内发展的希望,从而达到稳定馆员队伍的目的。

三、图书馆如何开展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一)为馆员开辟多重职业发展道路

1.横向发展(轮岗制)。横向发展就是图书馆为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避免长期处于同一岗位带来的厌倦和发展的停滞,而实行的一种横向职业发展办法。图书馆根据工作人员自身的条件和馆内实际工作的要求,通过工作人员相互之间轮换工作岗位,改变工作内容,使岗位要求与自身个性能力更好地结合,以提高业务能力,增加工作积极性。

2.纵向发展。纵向发展就是指馆员在工作岗位上的等级、职称的变化,其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馆员的成就感和被尊重的心理需要。根据图书馆的发展和馆员自身的愿望,图书馆要有计划地为馆员提供升迁渠道。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升迁包括专业技术职称晋升和职务升迁,然而,结合现实图书馆的特性,这两种方式已经满足不了要求。新时期图书馆的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工作形式更加多样,要求给予馆员更多现实可行的提升途径。例如:“星级员工制”、“读者服务之星”等方式。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馆员的职业方向不能是单一的上行路线,还应该存在逆向途径,即馆员的职务、职称,是可上可下的,应真正实现按能定级、按绩定位,以便充分发现人才、利用人才和培养人才。

3.双重职业发展。双重职业发展是指馆员在图书馆同时担任两个职务。它主要应用在实行矩阵式组织结构的图书馆中。矩阵式组织结构是指图书馆根据某一工作项目的需要,单独组建工作小组,由不同业务部门派人参加。小组中的成员既在小组中承担一定的工作责任,又在原来的业务部门中担任一定的职务。它赋予馆员更多的工作任务,承担更大的工作责任,充分发挥馆员的技能和才智。

4.工作内容的丰富化。通过工作扩展让馆员在原有的工作岗位上获得承担更多的工作和职责,拥有更大的权力和影响。工作丰富化是根据郝茨伯格理论,在工作中只有添加一些可以使员工有机会获得成就感的激励因子,才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为组织带来效率和效益。图书馆可以把缺乏激励因素和工作满意度较低的职位进行重新设计,增加工作的完整性,扩大工作范围。丰富工作内容,不仅可以帮助馆员突破个人工作局限,从整体上重新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还可以给予馆员更大的自主性和控制权,满足馆员的心理需求,减少工作中的枯燥感,达到激励目的。

(二)制定职业生涯策略

1.为不同情况的馆员制定不同的职业生涯策略。比如为年轻馆员提供富有挑战性和开创性的工作,使他们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竞争能力。安排中年馆员对年轻馆员进行传、帮、带,既可以帮助年轻馆员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也能巩固和发展中年馆员的知识。

2.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培训机制。信息时代,图书馆是一个学习型的组织,通过短期进修、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相关学科知识的继续教育等方式,对馆员进行更多的知识、技能和管理培训,有助于保障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

3.对职业规划定期进行评估与修正。通过工作绩效评价、职业生涯年度评审等制度,有意识地定期回顾馆员的工作表现,检验馆员的职业定位与职业方向是否合适,通过反馈和修正,纠正其最终职业目标与分阶段职业目标之间的偏差。

(三)建立多向流动机制

高校图书馆人才资源的开发应树立“大人才观”的思想,应允许图书馆员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多向流动。在引进计算机类人才有困难的情况下,可借鉴“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理念,聘用院系的专业人员到图书馆从事软硬件开发、维护等专业技术工作。同时,应允许馆员流向其喜欢从事的非图书馆岗位,特别是一些在性格、兴趣上不适合从事图书馆工作的员工,图书馆要鼓励他们参加图书馆外的竞争,鼓励并帮助他们向外流动,以便腾出更多的编制引进图书馆需求的人才,使图书馆人力资源的进出机制竞争化、市场化,使图书馆人才的建设成为一潭活水。

参考文献:

[1]李学庆,贾玉文.图书馆管理新理念:每一个馆员的发展是图书馆发展的前提[J].情报探索,2007,(12):92-94.

[2]李静.高校图书馆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解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71-173.

[3]张颖.现代图书馆呼唤馆员职业生涯规划[J].图书馆学研究,2005,(12):86-87,90.

[4]贺子岳.图书馆职业开发系统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6,(3):54-56.

[5]刘传清.高校图书馆职业开发创新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