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专干工作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1:29:36

扶贫专干工作计划篇1

扶贫干部培训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软实力、硬任务的扶贫工程建设。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如何加强对扶贫干部培训思考相关范文,供大家扶学习和参阅。

扶贫干部培训思考范文

扶贫干部培训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软实力、硬任务的扶贫工程建设。在我省,这项政策实施效果如何?新时期贫困地区干部与扶贫干部培训工作(以下简称“扶贫干部培训工作”)怎么深入推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下发并回收了600余份问卷调查,对省级“十二五”以来的扶贫干部培训工作做了系统回顾与梳理,并部分结合市县培训情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思考新形势下扶贫干部培训工作的方法与路径,提出有关建议。

一、扶贫干部培训工作的实施轨迹

为充分梳理扶贫干部培训工作发展历程,我们将省级培训追溯到有统计记载的1996年,台账显示,19年间,省级组织开展的主体班、调训班、承接班共计238期,累计培训各类干部28892人,安排使用干部培训专项资金3824万元。2015年计划培训18期、2058人、资金380万元,预计到今年底省级扶贫干部培训将达到250余期、3万余人,专项资金总计超过4200万元。

回顾我省扶贫干部培训工作实施轨迹,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5年以前):“以会代训”阶段。当时的扶贫干部培训工作还没被纳入议事日程(《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没做安排),对有关扶贫政策精神、操作管理要求,多以会议形式传达贯彻。

第二阶段(1996—2000年):起步阶段。中央组织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财政部联合印发了《“九五”扶贫干部培训规划》,我省积极跟进,出台了《**省“九五”扶贫干部培训规划》,标志着扶贫干部培训工作正式纳入议事日程。

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强化提升阶段。扶贫干部培训写进各级扶贫开发《纲要》、《规划》等文件之中,并提出专项要求,特别是随着整村推进和“十二五”以来所推进的连片开发、建档立卡、精准扶贫、精细管理等工作开展,迫切需要加快提高各级党政干部和扶贫部门干部的素质与能力,干部培训工作力度越来越大,培训效果不断提高。

二、扶贫干部培训工作呈现的几个特点

通过对历年来培训计划及实施效果分析可见,扶贫干部培训工作呈现出了四个变化特征。

(一)扶贫干部培训工作在领导重视及专门机构健全中得以加强与规范。

我省扶贫干部培训工作因扶贫政策完善、扶贫任务增多、扶贫管理细化而起步,随着扶贫培训机构的建立与健全,新十年《纲要》、《规划》对扶贫干部队伍素质新的要求而得以加强、日趋规范。自1996年起,我省开始选送干部参加国务院扶贫办的调训班,印发了“九五”扶贫干部培训规划,标志着我省扶贫干部培训工作正式步入有计划、有资金的“两有”时期。随后,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省级扶贫培训机构不断强化,扶贫培训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培训效果日益彰显。

(二)扶贫干部培训在大幅扩面后进入稳步发展新常态。

对省级干部培训主体班作时序分析时发现,近20年来省级干部培训处于一个由大幅扩面转向稳定发展的新常态。

(三)扶贫干部培训在突出主体性中显现出了多面性。

从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这两个方面来盘点近20年扶贫干部培训工作,可以说,我省扶贫干部培训既坚持突出了主体性,同时也兼顾了多方面的需求。

就培训对象而言,始终将扶贫一线人员、决策指挥人员、服务管理人员作为培训重点,坚持把县、乡、村党政负责同志和扶贫系统干部的培训置于主体地位。连续不断地举办重点贫困县市党政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扶贫培训班;连续不断地举办重点贫困乡镇、老区乡镇、插花乡镇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和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扶贫培训班;连续不断地举办重点贫困村、老区贫困村、插花贫困村村支部书记培训班。2003-2014年间,由省级主办、市州承办的“千村书记培训班”,已先后分片办班85期(不含2015年),培训村书记(主任)15487人。到2014年底,由省里直接负责培训的县乡村三级干部18484人,占同期主体班培训总人数的67.2%;共培训市县扶贫系统干部7402人,占同期主体班培训总人数的27%。此外,根据工作需要,省级层面还先后举办与扶贫开发相关的行业扶贫培训班、厂长经理班、师资班、“三支一扶”培班、专题研讨班等,共有1602人参与,占同期主体班培训总人数的5.8%。

就培训内容而言,扶贫干部培训坚持把扶贫政策解读与宣传、扶贫工作操作管理置于主导地位。近20年来的培训教学记录显示,所涉及到的培训内容达70余项。对每年各班所开课程进行分类,其内容最多的是扶贫政策法规和扶贫业务管理两大类,占年培训内容的60%以上。

(四)扶贫干部培训在立足本省中扩展更大空间。

我省对调训班、承接班严格按照国务院扶贫办要求组织实施到位,对自己直接举办的主体班,主要立足省内、联合他省、走向海外的灵活办班方式。省内班不拘泥于在汉办班授课,而根据培训对象与内容来确定办班地点及考察地点。“十二五”以来就将有关干部培训班地点拓展为东北、沿海、西北等省份。2002年以来,将扶贫高级人才班安排到英、法、美、澳、新西兰等国培训学习,至2014年底,已先后组织贫困县市党政领导干部和扶贫系统干部共8批、139人参加海外培训学习。1996-2014年,已有1080名贫困县市党政领导干部和扶贫系统干部参加了国务院扶贫办举办的各种培训班。2010-2014年,国务院扶贫办国际扶贫中心与我省合作建立国际减贫培训考察基地,共承接8批、160名非洲和东南亚减贫官员来我省考察学习。由此可见,我省的扶贫干部培训工作在立足本省中一步一步地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三、我省扶贫干部培训工作的主要经验及做法

扶贫干部培训是一项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我省坚持积极实践、勇于创新,经过不懈努力,探索和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做法。

(一)坚持服务大局,紧跟形势发展。

扶贫攻坚、培训先行。组坚持把干部培训前置于扶贫开发的先行地位,坚持干部培训与扶贫形势发展相同步的工作方向,以贫困地区干部和扶贫系统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升为主要目标,以服从和服务与扶贫开发大局为主要内容,定计划、定班次、定主题、定课程、定师资,组织开展各项培训工作。“十二五”以来,我省干部培训工作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培训内容更加清晰具体。干部培训工作紧紧围绕“一切为了贫困的父老乡亲”扶贫价值观,以学习贯彻有关扶贫开发重要指示为主要内容,结合新十年《纲要》、《规划》和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创新要求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全面开展与连片开发、整村推进、建档立卡、精准扶贫、精细管理等相关内容的扶贫干部培训,收到良好效果。

(二)坚持计划先行,规范培训管理。从“九五”时期开始,我省扶贫干部培训形成了组织部门牵头、财政部门支持、扶贫部门实施的工作机制,做到五年有规划、年度有计划,使扶贫干部培训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尽管“十二五”期间尚未出台扶贫干部培训规划,但我们仍然沿袭“九五、十五、十一五”的做法,会同省委组部、省财政厅共同制定省级培训年度工作计划,确定省级培训的主要班次、重点对象、培训内容、时间安排和经费预算,做到规范有序地实施扶贫干部培训。每年编制年度培训计划表,将办班类别、参训对象、培训人数、培训内容、教材编写、办班地点、后勤服务、经费预算、责任分工等内容进行细化安排,使扶贫干部培训工作一直保持在有序操作、规范运行之中。

(三)坚持按需施训,力求学以致用。

为确保培训效果,提升培训质效,我省培训工作本着按需施训、学以致用的原则,在拟订年度培训计划之前,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培训需求,征求意见和建议,力求培训计划、培训项目、培训内容符合实际,有的放矢,使扶贫干部培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由党委、政府主导的扶贫开发工作,其一系列的扶贫理念、大政方针、支持政策、行动举措、工作要求等,需要层层宣传、贯彻落实,具有“要你学”的特点。而培训对象具有多行政层次、多部门人员、多地域分布的特点,有着对不同知识信息的需要,具有“我要学”的需求。针对“要你学”与“我要学”的双向需求,我们力求优化配置、因需施教,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对于“要你学”的公共课、必修课,多以导入式方法教学培训,达到传播观念、政策落地的目的。对于“我要学”的内容,注重培训前的调查、联系实际地安排,多做“定制式”产品,尽力适应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需求。如对党政领导干部培训,注入战略性、思路性、理念性内容,以增强他们开展扶贫工作的决策指挥能力;对乡村干部培训,则注入案例性、实用性、操作性内容,以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提高指导工作、引领群众的能力;对扶贫系统干部培训,多加业务类、管理类、操作类课程,以提高组织协调、操作管理的能力等,从而增强了培训班的吸引力与实效性。

(四)坚持立足长远,夯实培训基础。

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扶贫干部培训则是一项管长远、打基础的能力建设工程。一是加强全省扶贫培训机构队伍建设。全省各市州扶贫办都设立了培训中心或培训科,使干部培训上有根、下有脚,初步构建起干部培训网络体系。中办发〔2013〕25号文件下发后,各级党委政府对贫困地区干部和扶贫干部培训工作进一步增强认识,引起重视,解决相关问题。据统计,目前在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大部分都设立了扶贫培训机构、配有编制人员;有个别县也单列了培训机构、增加了编制人员。即使是没有专门机构及编制人员的县市,其培训力度也大,受训面越来越宽。在专题调研的英山、罗田等县,围绕整村推进、建档立卡、精准扶贫等,进行延伸培训、轮流普训,接地气、规模大、效果好。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和精品课程建设。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省直部门、扶贫工作一线,聘请了多名扶贫培训兼职教师,从而保证了扶贫干部培训有了一批较稳定的师资队伍。同时,对每个班次课程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任课教师完善修改形成精品课程。三是加强专业教材建设。组织高等院校教授和扶贫部门专家,编写了一套“扶贫开发理论与实践系列教材”,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组织编写《减贫与发展研究》季刊,使扶贫开发干部和扶贫系统干部能及时了解扶贫前沿问题,减贫理论研究,研究探讨扶贫开发政策,学习扶贫实践与案例以及全国减贫领域知名专家与机构关于贫困和减贫问题的最新观点和论述等。组织编印《扶贫开发政策法规集萃》、购买扶贫培训专题教材,制作相关多媒体课件,确保每期培训班有适用培训教材。

(五)坚持改革创新,提升培训水平。

我省比较重视扶贫干部培训体制机制改革,在三个方面积极实践与创新。一是注重改进方式方法。依据培训对象与内容,探索举办各种不同的培训班。如综合班与专题班,短训班与长训班,普训班与示范班,国内班与境外班,独立班与联合班等。实施“三结合”教学方针,做到课堂教学与现场考察相结合,案例教学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系统培训与专题研讨相结合。不搞“满堂灌”,实行开门办班、开放办班,采用参与式、案例式、观摩式教学,较好地解决了以往存在的“学无压力、教无动力、训无活力”的问题。二是加强扶贫案例教学点建设。为充分发挥和调动各方培训资源和积极因素,为扶贫培训体系建设提供工作支撑,促进扶贫培训质量水平的提升,按照“县(市)申报、市(州)筛选、省级审核”的程序,2014年开始启动了扶贫培训案例教学示范点评选与授牌工作,当年选出10个教学示范点,对扶贫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导向性和借鉴作用。三是积极开展精品课题招标。为加强扶贫开发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促进扶贫干部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2014年围绕提高扶贫对象能力和贫困农户收入多样化,设置了4个扶贫培训精品课程专项课题,进行了公开招标。根据各课题组研究内容,将其转化为扶贫培训精品课程视频课件,用于全省贫困地区和扶贫开发干部培训工作。

(六)坚持内外结合,形成工作合力。省委组织部将扶贫培训工作纳入全省贫困地区人才支持计划和党员教育培训计划。省财政厅每年根据年度培训计划,足额安排专项培训资金。每年坚持以组织、财政、扶贫三部门联合下达扶贫干部培训计划,起到了权威指导作用。以培训中心为载体,充分发挥内引外联作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开门办班、合作办班,实行优势互补,拓宽培训领域。积极争取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的支持,在**建立了国际减贫培训考察基地和区域性扶贫干部培训基地。承接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委托的国际培训班。加强与部分省(市、区)扶贫培训机构的合作,达成“双边”联合办班意向。加强与省内高校、市(州)、县(市、区)扶贫办的合作,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扶贫干部培训。此外,争取省外专局的支持,举办境外培训研修班,学习借鉴国际减贫经验,走开放式培训的路子。四、我省扶贫干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我省扶贫干部培训工作尽管有良好的基础,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个不平衡、两个不适应和四个缺乏”的问题。

“一个不平衡”。就是市与市之间、县与县之间在重视程度、培训规模、培训质量等方面存在着不平衡。单就规模而言,据统计问卷及实地调研等不完全数据,如恩施州,近五年培训干部12000多人,而有的地方五年仅培训1000人左右;罗田、英山等县每年培训1000多人,而有的县仅200余人。

“两个不适应”。一是扶贫部门现有机构及干部队伍结构与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的任务不相适应。二是扶贫干部培训体系建设与培训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求不相适应。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贫困地区干部和扶贫干部培训资源整合不够、培训体系开放度不高、培训内容与需求不相一致、培训激励约束不力等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需要积极推进改革创新,进一步瞄准对象、服务对象培训需求,破除制约干部培训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内容方式、培训体制、师资管理等方面走向精准。

“四个缺乏”反映在:

一是缺乏强有力的专业培训队伍。负责培训工作的干部长期进不来、出不去,缺乏轮岗和交流锻炼,工作排不开、顾不上,缺乏激情、疲于应付;缺少高素质、精教学的人才,缺乏对培训者进行再培训的途径与安排。“三级培训”的分工合作体系至今没能建立起来,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县级扶贫部门事多人少,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况,干部培训工作没有专门机构、专门人员负责。

二是缺乏精品教材及课件。虽然正在围绕精品设计做出一些努力,但步子小、速度缓,仍处“碎片化”状态。所安排设置的课程,仅向授课老师简单告知有限信息,全凭自主备课、个人定稿。参加过培训的学员反映,学院派授课老师缺乏实践、对培训对象情况不了解,理论与实际结合不紧,非学院派授课老师所讲课程缺乏理论提炼,且行政味道较浓,形式东西较多,讲课艺术欠佳。回收612份调查问卷显示,扶贫一线人员授课欢迎度为62.09%,本系统领导授课欢迎度为43.14%,相关部门领导授课欢迎度为2.45%。均与学员需要、精品要求存在距离。

三是缺乏专项管理制度。由于制度建设滞后,目前,分级培训及分工负责的合作统筹机制、按需培训的计划生成机制、培训教学考核评价机制等均未形成,培训管理有所缺失。

四是缺乏互联互通信息平台。由于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干部培训信息交流不畅,资源互享不够,现代化、一体化管理跟不上来。

五、对我省“十三五”扶贫干部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十三五”是我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我们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下的扶贫干部培训工作的基本思考是:坚持成功的经验做法,加快扭转不平衡、不适应、四缺乏的问题,坚持“三个不变”,开展“四项创新”,做好“五件事情”,构建全省“一盘棋”的“大培训”工作格局。

坚持“三个不变”。即坚持全力服务好扶贫攻坚中心工作的宗旨不变,坚持以贫困地区党政干部和扶贫系统干部为重点的培训对象不变,坚持以提高干部素质能力的工作目标不变。

开展“四项创新”。即创新干部培训联动机制,创新资源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创新考核评价监管机制,创新市场社会分担机制。

做好“五件事情”。一是做好基础性工作。依照国开办发〔2015〕22号关于印发《2015—2017年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和扶贫干部培训规划》的通知精神,以扶贫开发思想为指导,密切关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和国家“十三五”扶贫规划,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确定目标、明确重点、统筹安排,贯彻落实好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扶贫办《2015—2017年全省贫困地区干部和扶贫干部培训规划》。同时,强化省对市县干部培训工作的指导与管理,针对“四项机制创新”的相关内容,制定并细化有关培训管理规定。二是加快构建分级负责的干部培训工作体系。改变省对市县干部培训工作缺乏指导管理的现状,加快构建省、市、县三级分工负责的新型干部培训工作体系。明确培训对象、年度培训规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分级培训定位及工作责任。对目前的六类培训对象,即贫困地区党政领导干部、贫困村基层组织负责人、扶贫系统干部、行业扶贫干部、社会扶贫干部和其他方面干部,围绕履职培训培训、初任入职培训、在职岗位培训和专项业务培训等内容,做出细化安排。省里负责对既定对象进行综合性、基础性、示范性培训;市州负责本级培训和省县没能做到位的填缺性培训;县市负责延伸性、接续性、实用性、操作性培训,其规模不限、应训尽训。三是打造精品教材及课件。进行培训教材的长远谋划、深度思考与年度安排。可根据分类培训需要,组织编写基础教材、专题教材、案例教材、实操技能教材四个系列,致力打造一批精品教材、精品讲稿、精品课件、精品案例,供省市县三级培训使用。一方面,将充分释放自身活力,努力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另一方面,继续向市场和社会购买服务、借用外力。四是加快建立完备的信息网络平台。重点建立两大网络体系:一是与国务院扶贫办对接,加快建立省市县通联的干部培训网络体系及师资库;二是适应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形势和干部网络在线学习需要,加快建立网络培训在线学xxx台。利用互联网进行问卷调查、征集各种信息;通过网络平台掌握干部参训情况,避免重复培训和长期漏训;将干部培训学习情况和培训考评结果记录入网,供组织部门使用干部时参考。五是强化能力保障建设。进一步强化机构队伍。加大培训中心交流干部、引进人才的力度,为培训质量的巩固与提升提供人力保障。市县特别是县级扶贫部门,要建立完善扶贫培训机构、增加编制人员,以适应“大培训”需要。把对培训者的培训提到重要日程,将有关干部送到专门学校或专门机构学习深造。与高校合作,开办扶贫高级人才本科班、研究生班,强化专业培训,造就一批懂培训、会管理、精业务的内行专家。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照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培训师资队伍。不断拓宽渠道,注重从相关职能部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扶贫工作一线人员中选聘优秀兼职教师。建立师资库,实现优质师资资源共享。加大培训资金投入与监管。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将各级扶贫干部培训经费纳入年度计划,列入年度部门预算,为培训工作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建立干部培训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以适应“大培训”的需要。加强审计监督,强化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与有效使用。

加强扶贫干部培训思考

贫困地区干部和扶贫干部培训关系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能否如期完成,关系到全市全面小康能否如期实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周密组织,建立健全了分级负责、分工明确、部门配合、高效有序的组织领导机制,形成全面覆盖、上下联动、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

一、明确主体责任。由各级组织部门负责牵头抓总,抓好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和组织调训。扶贫部门根据规划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市扶贫办和市委组织部为全市组织贫困地区干部和扶贫干部培训的责任单位,市、区县两级党校和市扶贫指导中心为实施单位,充分整合机关干部培训资源、特别是涉农部门的干部培训资源,加大对一线扶贫干部的培训力度。市委党校2015年、2016年期间,举办市管干部扶贫专题培训班6期,培训人数1250人。

二、市领导登台授课。在市委党校组织的专题培训班上,市委常委张国清、张鸣、曾庆红、刘强先后均多次为培训班亲自授课。市扶贫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经济信息委、市教委、市民政局、市卫生计生委、市金融办等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均登台授课。

三、科学编制规划。市编制了《2015-2017全市贫困地区干部和扶贫干部培训规划》和《**市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规划(2016—2020年)》,把贫困地区干部和扶贫干部培训作为建设高素质扶贫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保障性工程,作为加强贫困地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立足贫困地区发展实际和需求,坚持科学规划、改革创新、统筹推进,增强了干部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扶贫专干工作计划篇2

扶贫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总体思路

20xx年,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继续坚持精准扶贫方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抓住济源市列入太行山片区的大好机遇,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投入,扎实开展整村推进、搬迁扶贫、科技扶贫、“雨露计划”培训和产业化扶贫等专项扶贫工作,认真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加大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力度,全面做好我市扶贫开发各项工作。

(二)目标任务

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对4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工程;完成“雨露计划”培训600人,提高贫困农民劳务技能;完成160人独居、散居贫困群众的搬迁扶贫任务,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选择4个村开展到户增收项目,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开展产业扶贫贴息贷款工作,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认真开展老区村建设,改善革命老区村发展条件;扎实搞好定点扶贫,深入持久开展社会帮扶。

(三)主要工作

1.全面开展搬迁扶贫

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对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扶贫对象实行迁户并村,充分考虑资源及就业条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有序搬迁,把迁户并村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小城镇建设、产业聚集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引导搬迁对象向中小城镇、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集中。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20xx年计划完成搬迁40户160人,同时做好市级搬迁工作。

2.分类实施整村推进

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增加贫困农户收入为着力点,促进贫困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实现贫困村整体脱贫。20xx年计划实施4个村整村推进任务,按照《河南省财政扶贫整村推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重点用于村级道路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小型农村饮水安全配套设备建设。

3.搞好雨露计划培训

加大“雨露计划”培训力度,促进贫困农民就业增收。以促进扶贫对象稳定就业为重心,以提高贫困农民职业技能素质为目标,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培训就业农民向城镇转移。结合贫困村产业实际和需求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xx年计划培训600人。

4.稳步推进到户增收项目

选择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和具有产业发展基础的村,在改善生产生活基本条件的同时,以村为单位,实施到户产业发展项目,实现增收目标。20xx年计划开展4个村,实施到户产业发展项目。

扶贫工作计划范文二

为深入贯彻落实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帮扶长效机制,使今年的扶贫工作有目的、有步骤进行,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进程,推动全乡扶贫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结合我乡、村情实际,通过帮扶切实改变农村贫困人口的生存现状,现就20xx年扶贫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总体工作思路

20xx年,我乡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思路:以全旗总体扶贫开发思路为指导,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统领,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整村推进为载体,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强化产业化扶贫,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特色农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上有新突破;强化土地流转实施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产品专业化发展,在改革贫困村土地经营体制上实现新突破;强化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民实现非农转移,在推进农民素质提高,培育创业型农民上有新突破;高质量完成我乡扶贫开发目标,为全乡达到小康水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开发效益,千方百计促进贫困农民增收,到20xx年底,全乡土地流转面积力争达到50%以上,并努力实现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经营;富余劳动力全部实现转移就业,劳务和畜牧业收入占人均收入的50%以上,贫困群众全部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生活目标。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乡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组宣委员等人为成员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做好帮扶工作。根据旗委、政府对扶贫工作的要求和扶贫村实际情况,对扶贫工作分阶段召开专题研究会。同时严格按照旗委、政府要求及时上报帮扶工作情况汇报、总结等材料。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营销队伍,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和农民脱贫致富能力及抗风险能力。

2、明确对象,突出重点20xx年扶贫工作计划20xx年扶贫工作计划。

为使帮扶活动取得实效,使最贫困的农户得到真正的帮助,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和不定期同定点扶贫村联系,扎实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帮扶活动,重点帮扶贫困户20户。(20xx年名师工作室成员工作计划)领导干部每人帮扶2户,一般干部1人帮扶1户。对帮扶的贫困户和受资助的贫困儿童在村内进行公示。建好干部深入基层、党员帮扶群众交友结队考核卡,建立健全定点、定人、定户、定脱贫时间的工作机制。

3、加强科技培训,开辟致富门路。

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贫困群众素质,激发贫困群众科技致富的主动性。提高贫困群众素质,激发贫困群众科技致富主动性方面。首先要对积极性高而由于条件所限难以致富的贫困户,尽全力给予全方位的帮助,通过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影响和带动其他贫困户;其次对于脱贫较差的贫困户,要多做思想工作,通过典型事例引导其转变观念,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对于等、靠、要思想严重,经开导、帮扶仍好吃懒做的贫困户,适当给予救济,在科技培训方面,继续通过课堂讲解、观看录像片、实地参观学习等办法措施,全面提高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民的科技文化综合素质教育和指导农民进行学科学种植、养殖、增加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加大转移式扶贫工作力度,增加劳务输出质量20xx年扶贫工作计划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小额互助金贷款的扶贫模式。

4、党员群众结对,加快脱贫致富。

今年按照旗委、政府要求积极开展帮扶活动。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已经确定了各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名单,至少到贫困户家中走访两次,为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指导一个经济发展项目,通过帮扶实现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增长不低于300元的目标。

扶贫专干工作计划篇3

 

按照《**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考核办法》《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我院认真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年度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开展干部驻村帮扶是新阶段改革创新农村扶贫开发机制的重要举措,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的“管道”和“总漏斗”。其中,强化组织领导又是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基础。对此,我院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 认真落实领导分管及具体承办部门。

在2016年10月首次接到驻村帮扶工作任务后,学院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一把手亲自抓,多次将驻村帮扶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党委会讨论议题,研究驻村帮扶方案的制定及实施。

学院构建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联动机制,明确党委江书记全面负责学院驻村帮扶工作,确定党委办公室为具体承办处室,统筹推进落实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并指定一名专门人员为帮扶工作联络员,负责日常联络工作。学院党委书记江涛作为我院帮扶村**村的联系领导,多次听取驻村帮扶工作汇报,及时了解工作情况,主动关心指导我院驻村干部,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二)采取有力措施推进驻村帮扶工作。

院校领导强力推进驻村帮扶工作。选派了政治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的同志到**村开展驻村帮扶,并把驻村帮扶工作纳入学院的党委会议事议程,定期研究,组织和动员班子成员献计献策,齐心协力做好此项工作。多次与驻村干部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驻村干部工作、生活动态,推动驻村干部生活补助、差旅费用等待遇的落实,关心、帮助其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

在前期调研摸排工作基础上,还结合**村和学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学院2018年驻村帮扶工作计划,明确了驻村帮扶工作具体举措。

(三)主要领导带队深入**村调研指导,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

2018年6月,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等,深入**村检查指导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在学院驻村干部前期调研摸排基础上,明确了扶贫对象,明确了结对帮扶实施办法,每户贫困户确定了帮扶责任人。我院还因地制宜,结合村民情况及学院实际,制定了2018年帮扶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先后开展了送医下乡、爱心小书包等多项活动。学院领导干部工作中,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力求解决村民具体问题和困难。

二、认真选派干部,夯实人才保障

(一)严格按照规定选派驻村干部。

结合省委《关于在直属单位选派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方案》的要求,我院认真遴选驻村帮扶干部。经综合考虑,确定了原学生处副处长同志为学院驻村帮扶干部人选。该同志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工作能力突出,热爱农村工作,是我院一名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干部。

(二)认真落实驻村干部待遇和工作保障。

学院认真落实第一书记各项待遇。学院领导高度重视第一书记工作,加强沟通与交流,深入了解其工作和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工作、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并按照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关于落实第一书记生活工作待遇保障的意见》等文件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待遇。每年安排一次体检,并办理任职期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按60元/天的标准为第一书记发放生活补助费,并一次性发放2000元补助费,用于购置到村生活用品。对其从学院到派驻村往返交通费用和途中住宿费用,由《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据实予以报销。

三、扶贫出真招,工作重实效

(一)制定**村帮扶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为科学、合理地制定**村“脱贫摘帽”实施方案、帮扶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学院驻**村第一书记带领驻村工作组,从2018年3月8日开始,进行了为期20多日的村情、民情调查及春耕准备情况调研。驻村工作组走遍了**村11寨子114户家庭,实地查看了所有家庭的生活环境、基础设施、了解了家庭的基本状况及面临的困难,实地调研了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对23户贫困户进行了重点走访,详细了解其家庭成员构成情况、经济收入状况、劳动力情况、适龄儿童入学、对脱贫的需求等情况。

驻村工作组先后主持召开村干部大会、村委会、村民大会及党员大会,充分听取干部及村民意见建议,多次与村干部召开会议商量,因地制宜最终研究制订**村2016-2019年“脱贫摘帽”实施方案及2018年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确定了开展爱心小书包、送医送药下乡等多项帮扶措施。

(二)扎实开展贫困户结对帮扶,确保**村贫困户每户均落实了帮扶责任人。

按照“六个精准”中扶贫对象精准的要求,按照省、州、县相关文件要求,驻村工作组对**村贫困户按照贫困程度和家庭收入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后,通过规范程序,最终确定**村精准识别贫困户23户107人,并建立了专卷,实行一户一卷,对他们的人口信息、劳动力状况、文化程度、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情况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每户贫困户都确定帮扶责任人,其中确定了4户贫困户为我院领导干部直接帮扶对象,开展结对帮扶。

(三)积极发挥行业优势,在教育扶贫、医疗培训、医疗救助等多个方面为**村、贫困户提供支持帮助。

学院在扶贫工作中,领导高度重视,从项目、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进行支持,发挥教育行业及附属医院的特点,开展以教育扶贫、医疗培训、医疗救助为重点的扶贫工作。我院主要开展的工作有:

1.主要领导到村开展调研指导,参加座谈会,听取吾依乡整体现状、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情况及产业项目开展情况介绍,共同研究讨论**村精准扶贫的方向和措施。

2.与乡村干部、贫困户及老党员代表交流,了解他们的家庭及精准扶贫情况,并向患病的精准贫困户代表、老党员代表赠送了药品。

3.学院附属医院专家们对**村80余名群众开展巡诊义诊活动,发放价值5000余元的药品,开展健康教育130人次,现场到患急症昏迷的群众松依家中详细检查,制定治疗方案,发放药品,并提出后续治疗建议。

4.走访贫困户,到贫困户**家进行慰问,了解其家庭状况及脱贫致富的想法,鼓励一家人劳动脱贫致富。

5.在**中心小学为159名学生发放由全体党员捐献的价值13000余元的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将来走出大山,接触更广阔的世界,为家乡的脱贫致富贡献力量。

6.医院专家们对**乡全体村医开展医疗技能培训,根据村医们文化水平不高,医学知识基础薄弱的特点,着重培训村医的现场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现场止血、包扎、固定等,要求他们现场学习,现场操作,人人过关。

7.开展教育扶贫。发挥教育部门的行业优势,解决贫困户及村中愿意接受职业教育的孩子就读的问题。目前,贫困户学院与省教育厅、招办、县招办等多方联系,已被学院“9+3”护理专业录取,并在学院顺利就读。

8.加强党组织建设,健全规章制度,公布了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联系方式,同时组织党员认真开展“两学一做”活动。

9.在11月中旬,学院开展“走基层,送温暖”行动,向全村23户贫困户、8户特殊困难群众,捐赠棉被62床、棉军大衣58件,让他们能过上一个暖暖的冬天。

(四)按要求及时报送相关情况及工作简报。

扶贫专干工作计划篇4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着力筑牢责任体系

县委、县政府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进一步明确脱贫目标,层层明确脱贫责任。2016年度,我县脱贫任务为12700人脱贫,1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根据目标任务,县人民政府、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行政村委会层层签订了《扶贫工作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同时围绕《五河县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精神,组织督促相关行业部门,围绕智力脱贫、社会保障兜底、基础设施建设等九大工程,统筹协调行业部门实施专项扶贫行动。进一步细化、实化重点工作,明确牵头负责单位和协调配合单位职责。各责任单位围绕各自牵头实施的专项扶贫行动,制定行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出台政策措施,落实年度计划,精心组织实施。

(二)以政策制定为基石,整合项目资金抓攻坚

按照省、市两级部署,结合我县实际情况,2016年我县出台了《中共五河县委五河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五河县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2015年扶贫开发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的报告》等相关配套政策文件,截至目前已出台政策文件31个。

1.省、市、县专项资金投入情况。2016年度扶贫专项资金预算投入1469万元,其中省级570万元、市第一批配套扶贫资金184万元(其中包括大病救助基金38万元)、市第二批配套扶贫资金191万元(其中包括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资金70万元、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25万元)、县级657万元。

2.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情况。2016年度安排扶贫项目34个,已开工12个光伏项目合同价561万元,12个光伏项目已完工正在审计,预拨扶贫专项资金262万元。其他22个项目正在申报招标。市第一批配套的19个贫困村大病救助基金38万元已拨付县民政局。拟建200个到户3Kw光伏发电站项目和10个非贫困村60Kw发电站项目正在进行招投标的前期准备工作。

3.其他扶贫资金。新增地方政府债务扶贫项目2563万元已全部到位;县教体、卫计、交通、水利、民政、住建和林业等单位行业扶贫工作已经全面展开,2016年行业扶贫投入资金将达1.5亿元以上。

(三)以精准为准则,努力夯实工作基础

一是围绕对象精准,扎实开展精准识别。核准扶贫手册信息。按照省、市关于建档立卡精准核查工作精神,4月份开始,我县严格按照程序组织开展扶贫对象建档立卡精准核查工作。针对核查发现的家庭成员信息不完整、致贫原因填写有误、扶贫手册未填写、填写不准确、不规范等问题,进村入户,逐户核对,确保精准。规范建立档案。对核查中程序不规范(302户),信息采集录入中漏项(1674人),录入信息错误(1530人)等情况,进行重新核对建立正确档案。针对各乡镇档案管理存在的不完整,不规范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限期整改。核准“四项清单”。对过去没有制定“四项清单”的457户和扶贫措施简单、内容模糊不实的423户,进行重新制定,进一步明确责任和具体的可操作扶贫措施。

二是固化基础数据,分析致贫原因。截至2015年底全县未脱贫人口为10720户、24736人。其中因病致贫5357户,占49.79%;因残致贫2688户,占24.98%;因学致贫280户,占2.6%;缺少劳动力致贫1559户,占14.49%;因灾、缺少资金、自身发展力不足等其它原因致贫的占8.14%。低保户和五保户占比情况:从建档立卡信息数据中看,低保户和五保户占比82.96%,为低保线、贫困线“两线合一”奠定了良好基础。全县新复核农村低保对象7247户1472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584户13587人;低保贫困人口占贫困人口总数63.05%,高于全市42%的比例。脱贫需求进一步明确。在全县未脱贫人口中需要实施产业扶贫2311户、6514人;就业扶贫2007户3433人;教育扶贫1671户、4266人;健康扶贫3873户5755人;危房改造1088户2483人;社保兜底扶贫4965户7202人。这些数据为精准扶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围绕结对精准,扎实推进驻村帮扶。扎实推进“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进一步加强全县范围内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按照“一律是党员干部,一律选派单位骨干分子,一律与原单位工作脱钩,一律兼任村第一书记,一律纳入选派干部管理”的准则,对全县19个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进行筛选调整,明确责任主体,扎实推进帮扶任务。

四是围绕项目精准,切实推进扶贫步伐。2016年12个村级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完成已并网发电,投入资金561万元,拨付262万元。目前,已在全县199个村精准选择条件具备、协调推进能力强的乡镇,采取集中建设、统一管理的方式,先行先试,重点突破,力争在8月底前开工建设一批3千瓦到户光伏扶贫项目,最终让200户“三无”贫困家庭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同时积极争取市级扶贫项目发展产业扶贫。以实际情况为导向,精准制定扶贫项目,切实推进扶贫步伐。

(四)以部门为支撑,切实提高行业扶贫能力

一是实施特色产业扶贫。县农委把340名贫困户纳入科技示范户加强培训指导;排出19个县级种养殖专家和19个贫困村相联系开展技术指导。县林业局在全县贫困村实施绿化面积1778亩,整合项目投资140多万元,村片建成区森林复盖率提升8%以上。县商务局已在19个贫困村设立电商服务站,实现贫困村全覆盖。

二是实施智力扶贫。县教体局的免和补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在校学生,鼓励县城优秀教师到贫困村小学、幼儿园开展支教等工作正在开展中,截至目前已筛选出需要教育扶持的2947人,拨付上大学资助金123.2万元,救助154人。县委组织部、党校、农委、人社局、科技局已开展技能培训55期2336人次。

三是实施社保兜底扶贫。县民政局实施社保政策兜底脱贫专项行动,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两线合一”工作。县住建局实施的危房改造工程,全县首批1420户中983户为贫困户,目前已经修缮重建720户。

四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县交通局实施的19个贫困村符合规划的居住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工程,共铺设宽为4米的水泥道路31千米,年底前全部建成。县水利局投资560万,在19个贫困村实施“八小水利”和安全饮水工程。县供电公司主导的1.107亿元的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今年6月份已全部竣工。

五是实施金融扶贫。县金融办实施的金融扶贫专项行动,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6500户,已全部完成评级,现已开展信用评级1513户,发放贫困户贷款23户,贷款金额106.4万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257万元,带动贫困户65人;支持贫困学生628户,贷款368万元。

六是实施健康扶贫。县卫计委积极帮助1773名贫困人口进行健康检查,筛选出重大疾病92人,采取降低门槛、提高报销比例的办法,解决贫困人口医疗费用问题。县民政局积极制定大病救助基金方案,每个贫困村设立不低于10万元的大病救助基金,共筹集资金242.23万元,目前已申请救助132人,审核通过118人,发放资金68.6万元。

七是动员社会扶贫。积极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等主动参与扶贫开发。县工商联积极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帮助23家民营企业对接了19个贫困村和4个非贫困村,编制、申报产业发展项目51个。

(五)强化机构建设,充实工作力量

为进一步加强扶贫机构,我县从县发改委、财政局、科技局和农委抽调9名工作人员充实县扶贫办队伍。各乡镇也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站长、扶贫专员、信息系统维护员组成的扶贫工作站,贫困村设立由选派干部任队长的驻村工作队,人员3—5人,非贫困村设扶贫专干,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在乡镇、村有机构管事、有人办事,加强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同时解决好工作队的吃住问题,确保驻村工作队和扶贫专干常年驻村开展工作,增强乡村两级服务意识。

(六)加大督查和绩效考核工作

一是建立目标考核制度。项目实行目标考核,保证年内完成并签订责任书。县扶贫办会同相关部门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进展情况实行月点评月通报。二是做好绩效管理。我县制订了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实施方案,组织部门将扶贫开发纳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三是开展扶贫领域职务犯罪集中整治。县检察院和扶贫部门共同开展为期5年的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确保扶贫项目实施规范,专项资金使用安全。

在总结我县上半年开展情况的同时,脱贫攻坚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县级指导乡村不够具体。部分乡村两级同志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措施、路径、方法学习掌握不够,投入的时间精力也不够。二是帮扶措施不够精细。少数职能部门和镇村两级对脱贫攻坚任务认识不到位,没有立足客观实际,制定的帮扶措施精准度不足、精细度不够、工作浮在面上、政策停在纸上等现象,导致贫困户脱贫路径不明,方法不清。三是稳定脱贫难度大。我县贫困户中,缺乏劳动力的伤、残、病和五保户中的贫困人口所占比例较大,脱贫难度大。

二、下半年重点工作计划

(一)做好思想发动工作。摆脱贫困,首要的是引导贫困地区党员干部带头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发动贫困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点燃求富、求变的致富激情,用好外在推力,激发内生动力,形成攻坚合力。

(二)深入推进定点扶贫工作。做好非贫困村贫困户的联系帮扶工作,确保全覆盖。积极动员民营企业参与,做好“百企帮百村”活动。

(三)做好扶贫项目谋划建设。以有效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重点,认真谋划到村到户产业扶贫项目,探索新型主体带动经营、贫困户参股分红等多种形式。加快光伏等现有扶贫项目建设,让扶贫资金早日发挥效益。

(四)进一步加强各级扶贫机构和队伍建设。按照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切实加强各级扶贫机构和队伍建设,扩充人员,镇、村扶贫专干选择一批能力强的干部落实到位并保持人员相对稳定。

(五)做好生产发展工作。利用现代科技、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引导贫困群众创新创业,走出特色发展的新路子。

(六)做好资源整合工作。加快交通、水利、电力建设,加快宽带网络覆盖贫困村步伐,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

扶贫专干工作计划篇5

一、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完成情况

(一)交通局包保帮扶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贫困区退出为目标,着力在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等方面下功夫,确保我局帮扶的所有贫困村与家庭2018年底实现村出列、户脱贫。

(二)交通局包保帮扶任务

1、单位包村任务:我局总共帮扶联系五个乡镇14个行政村,分别是单王乡的王楼村、胡台村;西河口乡的锅棚店村、石湖村、红石岩村、江店村、郝集村、龙门冲村、河口居委会;新安镇的迎水村、洪河村、鲍湾村;独山镇的黄荆滩村;城南镇的黄小桥村。分别给锅棚店、石湖、胡台三个贫困村下派了驻村干部。

干部保户任务:全局102名干部、帮扶联系贫困户436户1213人。

(三)、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完成情况

1、2018年我局对三个帮扶贫困村分别下派了三名驻村帮扶干部,制定了单位包村脱贫计划并按照节点圆满完成上半年帮扶工作任务。

2、在当地党委政府正确领导、村两委密切配合下,通过局全体帮扶干部共同努力,上半年我局所有帮扶联系户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脱贫计划,针对致贫原因,制定了帮扶措施,取得了帮扶成效。

(四)、交通局包保帮扶保障措施

1、深入宣传发动。

多次召开局帮扶干部大会,安排部署“双包”工作、为了确保帮负责人熟悉了解政策,确保帮扶取得实质成效专门印制《区交通运输局走访帮扶记录》本,帮扶干部按时走访,详细记录,局扶贫办每月督查,为扎实做好“双包”工作奠定基础。

2、扎实走访贫困户。

上半年我局走访帮扶贫困户达三百多人次,专门制定了《区交通运输局干部包户帮扶制度》,对未脱贫的贫困户帮扶责任人严格按照要求每月至少走访一次、对已经脱贫的贫困户每季度走访一次,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随访、节日走访慰问等多种形式,开展走访活动,每次走访都有记录,每位干部建立帮扶台账。发现贫困户问题和需求,能够个人解决的都给予了当场解决,解决不了的,反馈到局扶贫办,局扶贫办汇总登记,及时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接、并做好了帮扶户的解释工作。

3、选好下派驻村干部。

对口帮扶的三个贫困村、局党组分别精选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三名扶贫干部驻村,选派干部严格按照规定与单位工作完全脱钩,全心身的投入到驻村扶贫工作中。专门制定了《区交通运输局选派干部管理制度》,根据制度要求不定期对驻村干部进行查岗,根据选派干部驻村履职情况建立考核与奖惩制度,驻村干部每个季度汇报一次驻村工作开展情况,每个有帮扶任务贫困村都安排一名党组成员负责联系,同时安排一个局二级机构负责协助。局人事股协同局扶贫办负责驻村干部管理,严格按照规定按时发放驻村各项补助,及时掌握驻村干部工作生活情况,为驻村干部解决后顾之忧。

4、建章立制。

每一位局党组成员负责联系一个帮扶村,局党组专门制定了《区交通运输局扶贫管理制度》,制度规定局主要负责人每年至少到帮扶贫困村调研两次以上,每半年至少要去所有帮扶村检查一次帮扶情况和驻村干部工作开展情况。同时局党组制定一个《区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牵头帮扶方案》,方案要求每个党组成员牵头(一个二级机构配合)帮扶一个村,专门负责督促帮扶人扎实开展帮扶工作,牵头人要会同当地政府部门不定期到帮扶村现场办公,解决实际困难。对于帮扶村立足实际、自我发展、努力增收的项目,在人力、物力、资金上给以一定的帮扶支持。

二、交通局承担交通基础设施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交通局承担交通基础设施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村出列、区退出为目标,全省扶贫工作“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击”专项整治行动为锲机,确保九月底如期高质量完成年度省、市、区下达的畅通工程目标任务,实现精准脱贫攻击工作再战再捷。

(二)交通局承担交通基础设施工作任务

2018年XX区扶贫领导组共下达我区扶贫整合资金二批次计划,共涉及项目357个489.801公里,计划总投资17517.26万元。其中:

2018年2月9日XX区扶贫领导组裕扶组【2018】12号文共下达我区扶贫整合资金计划169个项目277.254公里,计划总投资6483.11万元。分别为:村村通5.5米项目18个50.79公里;畅通工程老村道加宽项目68个129.039公里;畅通工程撤并建制村项目31个44.201公里;贫困村内较大自然村道路道路硬化项目52个53.224公里。

2018年5月14日XX区扶贫领导组裕扶组【2018】31号文共下达我区扶贫整合资金计划188个项目212.547公里,计划总投资11034.15万元。分别为:非贫困村道路硬化项目185个206.117公里;畅通工程零星项目3个6.43公里。

(三)、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工程工作完成情况

1、裕扶贫组【2018】12号文件项目已经全部开工。

2、裕扶组【2018】31号文非贫困村通村硬化206.117公里、185个项目任务已经与5月底下至各乡镇,各乡镇正在招投标和整理路基、六月份可以全部开工建设。

3、已经完成零星项目6.43公里,3条路设计等前期工作、六月份可以全部开工建设。

4、上半年完成的项目申报工作

(1)、完成基础设施建设2018---2020年“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申报工作;

(2)、安排落实全区40个“双基薄弱村”317个项目的申报工作其中:非贫困村306个项目320.04公里投资14401.8万元;贫困村11个项目12.066公里投资572.71万元。共计:332.106公里投资14974.51万元。

(3)、安排落实“蓄洪区”道路项目计划申报工作。

(4)、安排落实2018年急需解决的其他道路项目计划申报工作。

(四)交通局承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措施

1、全力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①是全力做好畅通工程项目、整合资金项目的勘察设计,确保指导到位,不影响乡镇实施。

②是乡村级道路监理分片区打捆进行公开招标,确保同一标准、同一要求、同一尺度。

2、落实责任

①对于县、乡级畅通工程,落实包保制度。区交通局班子成员按19个乡镇划分片区,全部包保到项目,并由区公路局配备2名现场管理技术人员,人跟着项目走,建立了“交通局班子包保、公路局技术管理”的联包方式。

②对于村级畅通工程,落实交通分局督查制。落实分局负责所管辖乡镇村级畅通工程监管任务,实行交通分局片区监管制,分局班子包保到乡镇,层层落实责任。

3、调度工程建设进度。严格落实周调度、月通报制度,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多次召开项目进度推进会和项目实施汇报会,分析工程建设中存在问题和困难,研究解决办法,加强组织协调,全面推动项目建设有力有序推进。

4、规范项目管理。规范履约保证金制度。县乡级道路中标施工单位按规定提交履约保证金后方才发出中标通知书、签订合同,同时将合同履约、质量管理均与履约保证金挂钩;建立约谈制度。对交通工程实行中标后约谈制度,中标单位承诺,不断加强对中标单位合同履约行为的监督管理;建立标后督查制度。成立标后督察组,加强标后履约监管和巡查,严厉打击借用挂靠资质、转包、违法分包行为;分项目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根据现场管理实际情况制定和细化项目办职责、明确项目办责任,负责对项目的现场管理、施工协调、安全监督等工作;组织管理到位。严格规范项目建设程序、严格要求监理单位规范项目施工管理、严格抓好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严格规范项目建设资料等。

5、加大督查和监管力度,确保质量达标。

扶贫专干工作计划篇6

精准扶贫的必然选择

自2010~2011学年起,国务院扶贫办与财政部联合开展了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试点第一学年9个县,第二学年100个县,第三学年203个县,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推进,政策设计得到试点地区基层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但补助对象的瞄准度差、扶贫对象申报困难、基层扶贫部门工作量大等问题,基层干部群众无法克服。经过调研分析,发现主要原因在于三个“不对称”:

扶贫部门和贫困农户信息不对称。雨露计划改革试点是一项直接面对贫困人口个体的特惠政策,工作对象涉及千家万户,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和手段非常不便。一方面基层扶贫部门依靠开会发动、媒体广播、口口相传等传统方式,把政策传递到偏远闭塞的贫困乡村十分困难,精准送达建档立卡贫困人群更是难上加难;另一方面贫困人口对试点政策知晓度低或理解存在偏差,不少补助对象未能及时申报,错过了获得补助的机会。

试点工作量与基层工作人力不对称。试点工作到户到人,直接涉及贫困人口的个人利益,点多、面广、繁杂琐碎。但基层扶贫部门人手普遍少,县级扶贫部门编制一般10人左右,扶贫重点乡镇才设1名扶贫专干,而且都要身兼数职,日常工作疲于应对,在较短时间内对数千名学生的纸质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工作量非常大,质量难以保证。加上没有专项的工作经费,一些地方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人为影响工作效率。

监管要求与监管手段不对称。由于此项工作是为数不多的直补到户政策,各级普遍要求严、关注度高,往往是审计重点。尽管各试点县工作都很认真,制定了规范的操作规程和严格的监管措施,连整理表格都有规范装订标准。但面对纸质报表,人工作业核对,工作量相当大,漏洞频出,效果欠佳。

经多次认真研究分析,大家一致认为,只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管理服务手段,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在上述背景下,作为雨露计划的具体协调单位,全国扶贫培训宣传中心在没有财政资金投入支持的条件下,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于2012年7月与梅泰诺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开始了系统平台合作开发工作。

以需求为导向的探索旅程

雨露计划是一项针对贫困人口人力资源开发的专项扶贫项目,工作涵盖扶贫职业教育培训工程、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创业适用技术推广等项目。由于工作迫切需要,我们把首要开发目标选定在职业教育补助申报、审批流程上。此后3年,我们从贫困村开始,历经了“需求调研设计开发,试用修改,再试用再修改”的过程,平台功能也从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资金的申报、审批,逐步丰富扩展到扶贫资讯、创业园地、培训管理、跟踪调查、互动交流、统计抽查等方面。

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我们进行了第一轮需求调研,先后赴河北、黑龙江、湖北、甘肃等省区的20多个乡镇,深入贫困村老百姓中间,了解他们的需求,衡量他们的接受水平,结合工作操作流程,形成了“衔接三大系统,并行两个终端,实现六大功能”的首期开发思路。衔接三大系统,即该平台分别与国务院扶贫办贫困农户建档立卡信息管理系统,教育部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籍管理系统和人社部技工院校学籍管理系统建立网络衔接,对申报人员的扶贫对象资格和在校就读学籍自动进行比对审核;并行两个终端,即该系统的个人申报、各级审批、信息互动、抽查监督等工作,全部可同时通过移动信息终端(手机)和互联网信息终端(计算机上网)完成;实现六大功能,即雨露计划的政策宣传、农户申报、对象资格审核、信息互动交流、数据统计存储、项目监测抽查六项功能,全部通过该平成操作。

一期工程开发完成并通过技术测试后,我们于2013年3~6月,先在河北武强、湖北罗田、甘肃永靖3个县进行了初步试用。去年上半年,又在全国20个省的20个县进行试用。在试点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即时改进,补充完善。比如平台开始设计的手机短信申报功能,如果学生本人不在建档立卡数据库中,还得找电脑上网补充信息,不具备计算机上网条件的地方还是很不方便。于是,我们加上了手机app端口,通过手机操作,完成个人申报信息补充填报。有了app端口后,又根据基层需求,加上了扶贫资讯、村长、创业园地(农技指导)等功能。从2015年3月开始,我们又在宁夏进行了全覆盖使用试点,应宁夏扶贫办要求,又新加入了内部交流、培训管理、问卷调查等功能。整个平台根据实际应用需求,不断改进,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完善。

精准扶贫的强劲功能

经过试用,目前开发完成的各项功能,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如果全面推广使用,至少可以实现以下8个精准:

扶贫对象精准。平台充分利用新一轮建档立卡成果,所有管理和服务功能都以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为基础,确保政策指向精确瞄准扶贫对象。以职业教育补助审核为例,扶贫对象提出申请后,平台与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教育部和人社部学籍管理系统网络相衔接,自动识别贫困资格和学籍资格,将不符合条件的申报对象自动排除,避免了因人为因素和技术手段落后而导致的对象瞄准错位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雨露计划资金直补到户的精准度。

方便群众精准。针对贫困乡村计算机宽带上网不便的现状,除后台管理之外,平台的各项功能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只要有一部手机,每个扶贫对象都能足不出户了解扶贫信息,完成补助申报,学习实用技能。每个申请人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计算机上网完成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申报,时间只需三五分钟,费用几乎为零。他们不用再跑村、乡、县找人盖章,到学校开具证明,在免于奔波的同时,人均节省申报过程中的食宿、路费、邮寄费等共计100~230元。

服务基层精准。为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平台采用全国大集中架构,软、硬件全部由我们统一设计、统一开发,业务数据由中央数据库统一存储管理,权限统一分配,各级用户和扶贫对象直接访问,上线即用,无需任何基础设施投入。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对象村、乡、县三级审核,都从手工对照名单变为系统自动比对,大大缩短了审核时间,提高了精准度,解放了人手。为了服务进村,平台的手机app设置了“村长”平台,村干部可以用手机向本村群众视频、录音、文字等消息,方便与本村村民联络。

政策宣传精准。手机app专门开设了“扶贫资讯”窗口,县级以上扶贫部门都可图片和文字信息,直接发送到老百姓的手机上,政策信息可直接传送到千家万户,不仅一步到位,而且信息不会在上下层层传递过程中以讹传讹,发生误读。

跟踪监管精准。平台设计了全程实时跟踪功能,可以随机条件抽查,各级扶贫干部都可通过手机操作,随时随地查看本地区情况,通过数据及时发现问题,追查根源,方便各级指导监督管理,规范程序,改进工作。手机app的跟踪调查功能,方便县级以上扶贫部门有针对性地下发调查问卷,通过问卷了解培训需求,跟踪了解实际效果。

信息公开精准。平台设立了意见反馈和短信通知功能。群众有什么意见,都可以通过手机向县扶贫办反馈,便于基层干部了解实际情况,及时处理一线实际问题。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发放工作,从对象申报开始,每一步审核结果,都有一条短信通知,前后至少8条信息发送到申报人手机,而且申报人可以随时查询每步审核结果。畅通的立体交流沟通渠道,大大提高了工作透明度,保证了扶贫对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培训管理精准。每一个培训班信息输入到平台之后,平台会自动生成唯一的二维码。当学员报到或进班上课时,可以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签到,平台自动生成时间、地点二维记录,方便准确地对培训班实施到人管理。学员听课后,用手机对培训课程、老师授课以及培训班整体效果进行评价。培训结束后,后台将培训信息自动汇总,生成原始记录,归档保存。

技术推送精准。手机app开设创业园地专栏,把技术员(专家)的联系方式、学习资料通过文字、图片或视频的形式网络发送,群众可以用手机咨询、观看、学习,解决技术下乡最后一公里问题。

鲜明生动的互联网特征

这个平台开发之初,在思想上并没有“互联网+”自觉。在宁夏试用期间,时任宁夏自治区扶贫办副主任的赵满礼在谈话中无意间提出一个观点:大家天天在说“互联网+”,找“互联网+”,咱们这个不就是“互联网+”吗?后来一琢磨,还真是这么回事,因为它具备非常突出的互联网特征。

信息来源的大众化。除了基础比对数据来源于部委数据库外,平台的其他信息全部来源于各级各类用户,尤其是基层干部群众。扶贫资讯,县级(含县)以上扶贫部门都可以;创业园地的技术信息,依靠各级各类技术员、专家;村长功能,本身就由行政村的村级管理员。同时,平台还设计了帮扶互助和信息反馈通道,各级扶贫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村干部、创业致富带头人、扶贫对象、各类技术员(专家)、培训机构等,都有畅通的发声渠道,具有互联网大众化的基本特色。

信息传播的扁平化。这个平台的基础人群,是最新一轮认定的9000万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围绕他们发展参与的人群,第一批是各级管理员和扶贫干部,包括村干部、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扶贫专家、农村技术员、普通村民,将来会逐步扩展到相关学校、企业等社会各界。一旦进入平台,每个用户既是信息的分享和应用者,又是信息的制造和者,实名入网,开放平等,充分体现了互联网传播的扁平化特色。

参与主体的社会化。这个平台的开发建设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过程。首先,平台是社会力量捐赠开发的。捐赠方是北京梅泰诺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3年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参与了方案制定、前期调研、设计开发、平台试用全过程,并独立承担了软件开发的全部工作和费用。其次,平台建设的过程,是各级扶贫系统合力推进的过程。从调研、开发、试用,到修改、补充、完善,每一步都凝聚了全系统上下各级扶贫人的汗水和心血。第三,在使用推广过程中,不断地有社会力量加入进来,优势互补,数据共享,共同成长。尤其在宁夏试点中,与自治区扶贫办先前开发的雨露计划信息管理系统深度融合,不但提高了双方的系统功能,而且与当地开发商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对系统的优化升级和推广应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运行机制的多赢化。今年宁夏试点,最大的收获就是引入了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尝试到了互联网思维给扶贫开发带来的推动与便利。

一是扶贫对象得到周到的服务和优惠的套餐资费。宁夏联通公司推出雨露惠农包优惠套餐产品,资费2.5元/月,包括1G定向流量、3000条定向短信、300分钟村内通或200分钟亲情号码通,还有雨露学生卡优惠套餐产品(30元/月,包括150分钟通话、4.5G流量),都大大低于市场价格,使群众得到了实惠。

二是扶贫部门得到了良好的扶贫效果、扩大的社会效益口碑和高效的工作效率。今年上半年宁夏全区雨露计划助学补贴申报人数达2.64万名,在满足农村贫困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培训需求的同时,建立了政策宣传、项目申报、实用技术培训、联系群众互动四个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三是移动运营商得到了稳定的用户群体。在试点过程中,宁夏联通公司全程宣传辅导,仅头两个月就帮助制作雨露计划政策宣传展架230个、海报1100张、条幅1200米、彩页7万份等,制作公益宣传短信和微信宣传信息,布置培训场地,借助联通技术人员队伍对贫困群众贫困学生进行面对面、点对点的雨露计划政策宣传解答和软件安装应用培训指导。截至目前,雨露百事通手机app软件下载次数10.8万次,注册使用人数3.3万人,功能模块访问量76.6万次,这些用户都是移动运营商的潜在用户。

扶贫专干工作计划篇7

一、年度任务完成情况。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基本完成了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任务。一是扶贫项目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X乡X村、X乡X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顺利,正在实施中。指导建设了文化广场,配备了体育器材。二是“一户一策”帮扶工作圆满完成了县级验收、州级抽验,X村、X村、X村整村顺利脱贫,X户建档立卡户顺利脱贫,各帮扶干部顺利完成帮扶工作任务,脱贫攻坚干部考核全部为合格。三是扶智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开展送戏下乡、送戏曲进农下乡巡演X场,覆盖了全县X个乡镇。四是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得到大力改善,X个贫困村配备了X万元的文化设备,X个贫困村配备了百县万村广播设备,贫困县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已完成招投标,准备年内完成。

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扶贫项目进展相对缓慢,旅游扶贫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速度相对较慢,至今还未完工验收,扶贫资金还未拨付到位,此问题我局正在积极和相关乡镇衔接,督促加快建设进展,确保按时完工。二是一户一策帮扶干部由于年龄、文化水平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帮扶工作差异相对较大,我局通过强化理论知识培训、专题培训、一对一互相帮助等方式,完成帮扶工作任务。三是个别干部在扶贫工作中,作风漂浮,抱有侥幸心理,户级软件资料整理不全面、不完善,有时存在两头瞒两头逛的现象,此问题我局通过强化单位和帮扶村的考情制度,局领导亲自督促等方式,从根本上逐一消除。

二、“三落实”情况,充分利用自身行业优势,结合全县扶贫工作,树立目标任务,依托项目建设,实行靶向攻坚。一是在“文化+扶贫”方面。注重在文化广场建设上出实招,投资(X)万元,指导建设了全县(X)个文化广场,不断提高文化广场的实用性,促进向多样化、全方位深入发展;

二是在“非遗+扶贫”方面。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部将X砖雕列入扶持我县的项目,充分发挥扶贫就业工坊作用,吸纳精准扶贫户X户、低保户X户、残疾人X名,实现人均增收X万元,并举办“非遗+扶贫”X砖雕产业人才培训班X期,培训X人次,为困难群众学习技艺、提供就业,增加收入创造了条件;

三是在“扶智+扶贫”方面。争取了价值X万元的省配文化器材X套,发放到X个贫困村中,完善了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基础设施。投资X万元,持续开展送下乡、送戏曲进农村活动,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今年计划开展下乡巡演活动X场次,已完成X场次,其余场次将在元旦、春节前夕全部完成;

四是在“体育+扶贫”方面。多渠道筹集资金和省上统一配发体育器材,为X个贫困村文体广场各配发体育器材X套。强化体育场馆建设,投资X万元,新建了X三个乡镇健身中心。投资X万元的X县社区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建设中,争取年底主体完工。

五是在“旅游+扶贫”方面。投资X万元,打造X乡X村、X乡X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基础设施,全县扶持建档立卡户建设农家乐X个。充分利用塬头XD玻璃桥旅游地标人气旺、游客多的优势,就近设立小商品、小吃摊位,免费为贫困户提供旅游就业摊位X个。举办了X省乡村旅游扶贫X县班,培训旅游从业人员X人,为旅游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X年共计通过旅游产业带动脱贫X人;

六是“广电+扶贫”方面。实施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和贫困地区民族自治县、边境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投资X万元,为全县X个贫困行政村配置了广播器材。投资X万元,实施全省X个贫困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招投标、机房选址等前期准备工作,设备将在近期到位后,争取年底完成建设。项目建成后,大大提供了基层信息能力。近期内,按照州文旅局要求,我局抽调广电业务骨干,对全县群众收看州县电视台节目信号,进行摸底调查,经调查无法收看州县电视节目信号群众X户,其中建档立卡户X户,正在通过加强维护巡检、新建发射基站等方式逐一解决中。

三、各类项目的完成情况和进展,今年我局实施和指导乡镇的项目共有()个,一是今年指导建设的文化广场项目,均已全部完工,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已从X月X日开始验收;二是X三个乡镇健身中心项目,每村投资X万元,已完成建设。投资X万元的X县社区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建设中,争取年底主体完工。三是X乡X村、X乡X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每村投资X万元,正在积极建设中。X山旅游索道建设项目,正在进行索道设备安装中,预计年底可以完成建设。X年旅游厕所建设任务共X个,即将完工建设。四是全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项目,投资X万元,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即将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四、“X+X+X”冲刺清零任务完成情况。我局抽调X名干部驻村包社的X村,共有建档立卡户X户,X人,现已脱贫X户,X人,尚未脱贫X户,X人。在“X+X+X”冲刺清零工作中,养老金、参合金收缴率达到了X%,我局干部帮扶的贫困户,共摸排出X户危房和人居环境改造项目,均已全部开工建设,已进入完工收尾阶段。各村供水基本稳定,户籍全部清理到位,对部分失联等人人员,统一迁移到井沟乡集体户。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下,X年完成脱贫X户,并顺利经过州县两级验收。

五、东西部扶贫协作及定点扶贫工作情况。我局在X年无东西部协作项目及任务。今年选派X名副科级干部到X开展挂职锻炼,学习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及办法,提升我县文化市场执法人员业务水平。X市选派了X名干部,开展为期X个月的帮扶工作,指导我局完成了十四五文旅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了文旅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六、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情况。根据县委巡视整改要求,我局结合自身实际,对标对表自行自查,全力将中央脱贫攻坚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一)脱贫攻坚理论武装不够扎实,学得不深悟得不透。加强理论学习。制定全年学习计划,并由办公室负责按时进行。组织干部深度学习《扶贫论述摘编》、党建、党刊、省州县等各类脱贫攻坚相关文件和资料,在全体干部学习大会上,干部每人写心得体会,互相交流,对各类文件学深、学透,并在工作中积极应用,并长期坚持。

(二)繁荣农村,弘扬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风尚方面的措施办法不多。一是结合一户一策工作和“政策大宣讲、干部大培训、群众大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由乡镇包村干部村党支部、驻村帮扶工作队、红白理事会为骨干力量工作队伍的作用,主动发扬,扎实开展“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理事”为主题的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农民群众自觉参与移风易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严格落实婚丧事宜报备制度和承诺制度,及时把《X县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知情书》发放到适婚家庭,旗帜鲜明反对高价彩礼、婚丧事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三是持续加大社会主义核型价值观、移风易俗为主题的文艺节目,深入全县X个乡镇进行巡回演出,并长期坚持。

(三)扶贫资金监管力度不够,整合不到位、管理不规范。一是严格遵守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做到专款专用,不擅自改变资金使用性质;二是按照进度及时拨付资金,做到资金不节留占用;三是严格落实公告公示制度,对专项扶贫资金进行公开公示,切实做到程序规范,资料齐全、资金安全;四是坚持公开透明,确保资金围绕脱贫攻坚项目精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并长期坚持。

(四)县委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扶贫论述摘编》,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坚持的不好,研讨交流的深度、广度不够,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提前谋划安排不到位。一是全力抓好日常整治理论学习,制定印发X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年度学习不少于X次、专题研讨不少于X次,每次研讨发言必须X人以上;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组织专人对学习情况进行定期督查、并对督查情况及时通报,并长期坚持。

在整改过程中,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整改工作由县文旅局主要领导负总责,各分管领导、股室责任人依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抓好落实。对查找出的问题即查即改,边查边改;对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切实做到不等、不拖、不推,立即整改;对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定出时间表,力争按照时限和要求全部整改到位。二是强化协调配合。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明确各自承担的责任和具体工作,加强各股室之间的协调配合和信息互通,对整改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及时进行沟通协商、合力推进整改落实。三是抓好贯彻落实。既要抓任务落实、抓进度保证、抓质量成效,又及时发现并纠正工作中认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作风不扎实的问题,确保整改工作方向不偏离、整改任务不落空。按照统一安排,相关股室定时定期时在局务会议上汇报整改落实进度和成效,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五)旅游产业开发力度不大,带动效果不明显。一是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大全县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力度,统筹推进全县文化旅游基础设施、重点景区景点提升和服务能力建设工程。二是按照文化和旅游“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目标。结合全州文化旅游百亿产业实际,建立健全适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旅游投融资体制,准备筹建X县文化旅游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整合全县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利用政府债券和ppp、产业基金等模式,补充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本来源,破解制约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提高文化旅游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就业的综合贡献率,即知即改并长期坚持。

七、减轻基层负担和关心关爱基层扶贫干部情况。我局在开展扶贫工作中,一是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减少开会和发文数量。不必要开的会,坚决不开,不必要的软件资料坚决不要,是基层乡镇全身心投入带扶贫工作中;二是在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中,食宿等生活问题,全部由我局解决,不给基层增加任何负担。三是组织走访慰问,进一步增强县乡村干部工作合力。筹集资金X.X万元,购置各村灶具等生活用具和办公设备,解决了帮扶干部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四是按时兑现了帮扶干部每月X元的下乡补助,及时将驻村队员工作经费督促乡镇落实到位,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五是关心关爱扶贫干部,及时调整了X名妊娠月份较大的妇女干部帮扶任务,体现了关爱之情;六是注重安全意识。经常提醒始终要把安全放在首位,注意乘车安全、道路安全等,并传达学习了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关心基层扶贫干部保障安全工作的通知。

八、各类资金投入和管理情况。X年我局投入专项扶贫资金X万元,其中文化类项目X万元,体育类资金X万元(未到位X万元),广播电视类资金X万元,旅游类资金X万元。在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中,严格遵守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做到专款专用,不擅自改变资金使用性质。按照进度及时拨付资金,做到资金不节留占用。严格落实公告公示制度,对专项扶贫资金进行公开公示,切实做到程序规范,资料齐全、资金安全。坚持公开透明,确保资金围绕脱贫攻坚项目精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并长期坚持。

九、是明确目标任务,确保扶贫有效开展。为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充分发挥文体广电和文体广电和旅游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我局根据州、县政府办《脱贫攻坚方案》等文件通知要求,结合我县文体广电和旅游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了脱贫攻坚计划和相关措施。

(一)计划目标。X年计划通过实施文体广电和旅游工程,带动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X人以上受益脱贫;计划在文体广电和旅游重点村新发展农家乐X户;吸纳农村X劳动力就业。根据实现贫困地区新“四个一”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力争国家省体育局的支持努力建成我县体育场、健身广场、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等X场X馆X中心;力争我县的每个乡镇(街道)建成不少于开展X个体育运动项目的综合健身场馆;力争我县的每个村建成农民健身工程。

(二)保障措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负责全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工作的筹划、指导、组织和协调工作,统筹解决文体广电和旅游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各乡(镇)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调度考核。根据省、州文体广电文体广电和旅游工作考核办法,建立完善文体广电和旅游工作调度管理和考核评估机制,实行“月调度、季总结、年考核”,将文体广电和旅游工作纳入各乡(镇)旅游业发展绩效考核。

三是强化宣传营销。制定全县重点村旅游宣传推广方案,加强对贫困地区重点旅游景区、线路产品和乡村旅游品牌的宣传营销,引导更多游客到贫困地区旅游和消费。

四是明确责任主体。根据脱贫攻坚整体规划和工作实际,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分解任务,细化措施,抓好落实,务求实效。推动将我局扶贫工程纳入当地脱贫攻坚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中统筹规划,将实施扶贫工程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切实履行职责,统筹做好资金安排、政策衔接、项目落地、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扶贫专干工作计划篇8

“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有关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时刻鼓舞着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2000多年前,沣东大地上的先民们,就在劳作和生活中渴求美好的安康梦。如今,这一伟大梦想在沣东新城党委、管委会的领导下,在各级干部群众的努力奋斗中,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沣东新城党委、管委会紧抓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认真安排部署整改。他们苦干实干,久久为功,持续用力,在贫困户脱贫退出的基础上,全面进入了巩固提升、防止返贫的新阶段。

压实整改责任 强化责任担当

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 2019年,沣东新城组织召开关于脱贫攻坚工作议题的党委会议6次,及时传达学习省委、市委及新区党工委关于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有关会议精神,强化党委抓落实的主体责任,召开脱贫攻坚专题会5次,及时研究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各项问题。

5月29日,沣东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柳政挂帅,召开党委领导班子脱贫攻坚巡视考核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学习在听取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和脱贫攻坚查摆问题,深刻剖析,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紧扣目标标准,强化责任担当和务实作风,以滚石上山、攻城拔寨的劲头推进脱贫攻坚及考核整改工作。

完善工作体系 加强动态监测

“脱贫攻坚的标准,就是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按照的重要指示,沣东新城党委和管委会坚决把责任扛在肩上,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强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大扶贫格局,贯彻精准脱贫方略,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取得了卓越成效。围绕2019年全面防止返贫的奋斗目标,沣东新城制订了《沣东新城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沣东新城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沣东新城关于建立脱贫户返贫预警监测机制的通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各级帮扶干部继续奋战一线,进一步帮助贫困户拓宽增收渠道,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区帮扶干部入户期间,与贫困户促膝交谈,共同商议了脱贫巩固提高计划,有效降低了返贫现象的发生。

2018年,沣东新城全面完成了脱贫退出工作,但是个别户还存在因病、因灾等返贫风险,为了巩固脱贫成果,沣东新城在新区范围内首先建立了《沣东新城脱贫户防返贫预警工作机制》,帮扶干部结合日常帮扶工作,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和“577”脱贫标准,随时准备启动干预机制,防止返贫。截至目前,辖区已脱贫户生活状况良好,均已满足两不愁三保障,暂无返贫风险。

实现产业扶贫 实施理财分红

为了发挥政府贴息贷款作用,解决贫困户不愿贷、不敢贷、不能贷的问题。在沣东新城管委会监管、西安沣东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担保下,成都银行为157户贫困家庭审批金融扶贫贷款785万元,该款项统一入股西安沣东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的苗木花卉产业,户均年增收3000元,已累计发放红利款87.85万元。根据沣东新城发展趋势,结合贫困户自身现状,首创“扶贫+城改+财”模式,鼓励贫困户提前搬迁安置,并将拆迁安置补偿款放入慈善会监管的理财项目中,按季度领取理财分红。沣东新城总计划138户,目前,已签订资金代管协议的贫困户有88户,累计发放理财分红212.3万元。

强化就业扶贫 覆盖电商扶贫

2019年,全区举办脱贫攻坚专场招聘会一场,开展了两期就业技能培训班及一期创业培训班,惠及贫困人口37人次。通过保洁专岗帮扶28人(累计帮扶31人),公益专岗帮扶2人,并为13名肢体、精神残疾但就业意愿十分强烈的弱劳动力贫困户安排爱心保洁专岗,发放扶贫保洁专岗、公益岗、爱心保洁专岗工资共计38.9万元,其他渠道就业42人,累计帮扶转移就业共88人,实现每一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的目标。

在电商扶贫中,沣东新城与沣东农业公司和京东云合作,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经营模式,积极吸纳贫困户参与电商扶贫项目运营。2019年2月,实现全区贫困群众电商扶贫全覆盖,全区157户贫困户,全部纳入电商扶贫范围内,农业公司和京东云分别与29户、128户贫困群众签订电商协议。截至目前,全区已发放电商红利款15.3万元。

组织街道开展“扶贫道德公益大讲堂”2期,进一步增强脱贫户内生动力。开展防返贫机制课题调研,深入研究如何提升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引导教育贫困群众改变陈规陋习。举办了四期多肉植物种植和花艺培训,共培训50人次。

加强民生保障确保无有返贫

2019年,全区已脱贫户参合率和商业医疗补充保险覆盖率100%,随访700余次,体检185人次,人口门诊补偿156人次,门诊总费用6641.9元,补偿费用4802元;慢病补偿193人次,总费用312722.68元,新农合(医保)报销金额156358.25元,住院补偿92人次,住院总费用859966.15元,新农合(居民医保)报销550311.41元,大病保险报销44848.06元,民政救助88078.51元。

全区49名已脱贫户家庭学生全部纳入教育体系保障,无一人辍学。发放2019年春季学期西咸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惠及学生28名,资助资金2.8万元。为49名学生发放沣东新城“助梦计划项目”资助金共计4.6万元。

开展危房摸排行动,经各街办排查未发现四类人员居住房屋存在C、D级危房。

扶贫专干工作计划篇9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为契机,以扶贫到户、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为重点,切实做好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工作,形成大扶贫格局,不时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增强老区贫困地区发展活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当年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的70%扶贫搬迁1350户、5400人;新建和改造特色产业基地10万亩;雨露计划”培训9350人;编制好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项目规划,目标任务:解决8万低收入人口的脱贫问题;启动148个重点贫困村和老区村整村推进。并组织实施;力争使全市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

一、全面启动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围绕建设“红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富裕大别山”总体要求。科学编制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二是积极组织开展试验区建设试点。各地要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扶贫开发、民生工程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先行先试,为试验区全面推进探索经验。每个县(市、区)要选择1-2个乡镇,每个乡镇选择3-5个村开展试点。三是做好大别山革命老区(黄冈)优势产业推介和招商引资洽谈活动准备工作。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与配合,认真做好各类推介项目的收集、整理、编印及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特别要加强与企业对接洽谈工作,重点推介大别山革命老区的优势资源、优惠政策和骨干项目,力争每个县市都有重点项目落户,总投资达到50亿元。

二、突出抓好扶贫开发重点工作。一是实施整村推进。全市要集成资金、集中项目、集聚力量对86个重点贫困村实施新一轮整村推进。确保财政扶贫和以工代赈资金总量的80%用于重点贫困村建设。二是突出产业发展。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引导农村贫困户发展特色主导产业;通过扶贫贴息贷款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拉动全市特色产业的发展;拓宽扶贫领域,把产业化扶贫与旅游扶贫、招商引资扶贫和社会扶贫结合起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继续抓好小额贴息贷款、村级互助资金等工作,切实协助贫困农户解决发展生产“筹资难”问题。三是强化能力建设。继续抓好贫困户子女技能培训工作,选送1200名贫困户子女到市电子信息学校进行“双证”培训,引导和鼓励贫困户“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提高就业能力。改革“雨露计划”转移培训实施方式,探索“资金到县、直补到人”补贴方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有计划、有组织开展贫困地区干部培训,重点抓好整村推进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继续与广东国华纪念中学合作,推荐一批优秀应届初中贫困生到国华中学就读。四是推进扶贫搬迁。整合资金资源,创新安排模式,把扶贫搬迁与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生态移民、旅游搬迁结合起来,做到搬的出、稳的住、能致富。五是加强老区建设。做好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工作的同时,参照整村推进的做法,启动6个重点老区中心乡镇连片开发和62个重点老区村整村推进工作。加强与老促会的联系和沟通,充分发挥老促会在老区建设中的作用。

三、努力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认真总结5个国定重点贫困县和1个省定重点贫困县经验的基础上。科学识别贫困人口,建立动态的贫困人口信息数据库。二是分类落实扶持政策。各级扶贫和民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扶持政策,逐步做到全覆盖,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以项目到户为基本途径,突出能力建设,完善扶贫到户措施。各地要通过“雨露计划”产业发展、贷款贴息、互助资金等入户项目,直接扶持贫困户;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低保、救助等方式保证基本生活需要。

四、全力做好各项试点工作。一是认真做好英山脱贫奔小康试点。要围绕实现脱贫奔小康试点“三年有明显变化”目标。一手抓县域经济发展,确保实现贫困人口减少10%年度目标。二是认真做好连片开发试点。进一步完善红安革命老区连片开发示范项目,确保通过国家验收;麻城扶贫试点项目要加快进度,确保年底全面完成试点工作任务;大力推进罗田县、团风县杜皮乡、黄梅县柳林乡“连片开发”试点项目建设;蕲春县扶贫互助金试点工作要抓紧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五、着力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积极探索专项扶贫、行业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的经验和作法。动员各种力量,扎实开展扶贫。一是抓好中直、省直定点帮扶工作。对中直、省直定点帮扶单位,要密切联系,做好服务,争取更大的支持。特别是要加强与国务院扶贫办外资中心的联系,切实做好外资中心党支部与红安县长丰村、浠水县汪岗村党支部结对共建的服务工作,争取国务院扶贫办外资中心对我市的进一步支持。二是抓好“1321帮扶工程。调整和补充市、县(市、区)四大家”领导扶贫联系点,力争每个整村推进重点村有一名市、县级领导带领3-4个市、县直部门进行帮扶。三是抓好“结对帮扶”工程。继续在全市组织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县级以上干部每人帮扶一户,其他干部二人帮扶一户,并将帮扶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四是抓好扶贫责任制的落实。对扶贫点工作进行半年一总结,年终一考核。组织对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扶贫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依据之一。

扶贫专干工作计划篇10

该局由党组书记、局长余祖华任包村扶贫和干部驻村联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向组织部推荐局主任科员陈传雨任边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副主任科员潘求才任泉波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严格落实干部驻村制度,各股室轮流驻村。驻村工作队积极同村组干部交流沟通,找准该村致贫原因,及时调整包村扶贫及干部驻村联户扶贫工作计划,切实落实精准扶贫工作。同时,工作队按要求走进贫困户家庭,认真摸清致贫原因,为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填写入户调查表。

一是宣讲扶贫帮扶政策,提高扶贫开发思想觉悟。扶贫驻村工作队与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分别在泉波村和边山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认真宣讲区级部门驻村工作队驻村开展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和工作措施、“五个一批”扶贫对象认定、“十三五”规划等扶贫政策。特别是针对精准扶贫,要求广大村民要踊跃发言、热烈讨论,认真分析提出特贫困户、贫困户的建议名单,以这样倒推的方式核定帮扶对象,使真正贫困的家庭列为2015年帮扶对象。要求群众代表抢抓机遇,推动扶贫开发。既要争取政策,又要自力自强;既要理解困难群众,更要帮扶困难群众。

二是领导带头深入村社,准确核定建卡贫困户。领导带头深入村社,走进农户家中,和群众拉家常,详细调查群众的生产生活,对家庭人口、耕地面积、种养、务工、住房、收入、致贫原因、需求、脱贫计划等各方面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并听取他们的愿望诉求,分析他们的发展前景,与其共同商讨家庭发展路径。在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下,全局干部职工24人对联系所涉及2个村共32户贫困户挨家挨户,走访调查,力求情况明、底数清,全面掌握群众贫困情况,做到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联系的贫困村、贫困户不脱钩。

三是启动跟进机制,保障措施落实。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该局迅速对工作思路做出调整,决定启动跟踪审计监督机制。把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和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纳入常态化监督范围,实施全过程监督和绩效评估。今年下半年,将开展好两项审计工作。一是开展专项审计。将对财政部门安排的扶贫救助帮困预算资金、民政部门管理的救灾资金、人社部门管理的医疗救助资金、教育部门管理的助学资金开展专项审计,严格监督这些资金筹措到位、使用得当,让困难群体真正受惠受益。二是做好政策跟踪审计。将对本轮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情况、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力求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维护政策的严肃性、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受益人群的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