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双百工程扶贫工作计划十篇双百工程扶贫工作计划十篇

双百工程扶贫工作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1:30:19

双百工程扶贫工作计划篇1

为充分发挥高校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促进贫困县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我省实施了百所高校帮扶百县助力脱贫攻坚的“双百工程”。“双百工程”的通知下发后,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积极谋划,主动作为,迅速安排部署,成立工作机构,制定结对帮扶实施方案,与帮扶县开展联系对接,大力推进教育扶贫,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和成效。

下面,就我校开展“双百工程”的进展情况和下一步打算做一个简要汇报。

我们学校结对帮扶的对象是岐山县,9月12日,学校书记申晓玲等一行五人,到宝鸡市岐山县进行结对帮扶工作对接,并与县扶贫办、教体局、职教中心等主要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对接工作会议。对接会上,我校申书记介绍了学校开展“双百工程”结对帮扶工作的准备情况,从学校实际出发,就四个方面详细解读助力落实“双百工程”帮扶计划;县教育体育局杨周雅局长结合教育扶贫工作现状,提出了六点帮扶需求。整个对接过程,双方就合作领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碰撞出不少新的扶贫点子,并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达成了一致。回来后,我校也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对岐山县的结对帮扶实施方案。

目前,我校已经完成的帮扶工作有:

1、实施人才帮扶工程。对毕业生进行岐山县就业政策解读与宣传,鼓励、引导学生到岐山县就业、创业,向岐山县输送优秀人才。

2、实施信息帮扶工程。9月28日,针对村民不会使用微信和电脑买卖农产品的现状,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王惠教师去岐山县对当地村民开展了一次电子商务专业培训。

3、根据岐山县提出的诉求,针对个别乡村学校缺少图书等教学设施,我们捐赠图书1000多本,用以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学水平、推动青少年事业均衡发展。

4、与岐山县建立日常联系协调机制。双方主要领导经常联系,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小组成员专人负责每月与岐山县就帮扶情况对接一次,交流帮扶情况。

下一步需要完成的帮扶工作有:

1、岐山县在11月15日拟定了枣林镇范家塬村作为结对包抓的贫困村。我校准备在12月,派相关人员前往范家塬村进行实地考察走访,了解一下这个村子的具体贫困情况,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

2、2018年3月,开展定向招生活动,计划2018年定向招生100名贫困家庭子女,在西安航空职工大学就读,并按照陕西省学生资助政策进行资助。其中,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可以享受每生每学年6000元的精准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享受每生每学年3500元或2500的国家助学金。对于学习成绩优秀者,可获得每学年600-1000元不等的学校奖学金。

3、2018年4月-5月,组织岐山县两所小学的学生来阎良参观“航空科技馆”及“功勋飞机展”,使学生对我国的航空事业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普及科学知识。

双百工程扶贫工作计划篇2

在第四届“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来临之际,省扶贫开发协会结合协会产业开发专业优势和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需要,将开展产业扶贫作为扶贫济困动员的重点内容,启动实施扶贫济困“百企扶百村”项目,以支持贫困村兴产业、助力贫困户创家业,实现脱贫致富。

“产业发展是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奔康的根本途径。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将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规模化生产模式,集中扶持相对贫困村发展特色种养业、特色林果业。”据省扶贫协会秘书长钟韶彬介绍,广东扶贫济困“百企扶百村”项目计划通过组织100个民企点对点帮扶100个贫困村的形式,重点为贫困村建立“四个一”机制,即培育1个产业基地、协建1个专业合作社、搭建1个政策信息平台、开辟1个产品购销渠道。

据了解,早在一个月前,协会已着手开展广东企业参与新一轮产业扶贫开发意向摸底调查工作,并酝酿开展贫困村产业认建工作。在6月28日召开的企业参与新一轮扶贫开发(百企扶百村)座谈会上,与会农业企业带头认帮贫困村兴办产业,通过捐赠种鸽、种羊,承建100亩油茶基地,免费提供全程技术指导、负责产品收购等多种方式,帮助贫困村建立特色种植业。并现场认捐扶贫济困款物总额超过100万元。接下来,他们将与驻村扶贫工作队携手,组成广东扶贫济困“筑梦接力10县行”爱心车队开赴贫困开展访贫问苦送物资,进行产业项目考察等活动。

记者从座谈会上获悉,为切实做好产业扶贫开发的服务工作,卓有成效开展产业开发扶贫,形成特色产业,协会已申请成立了省南方扶贫开发研究院和扶贫开发服务中心。钟韶彬透露,研究院目前正着手建设全省性的产业扶贫开发项目库,在条件成熟时将组织召开产业扶贫项目对接会,推动完成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的产业对接、促进扶贫领域交流与协作服务。

“为配合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协会将力争在相对贫困区域累计培育100家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带动农户50万户,户均增收4000多元。到2015年,建成5个以上产业扶贫示范区,扶持创建一批超10亿元的扶贫农业龙头企业。”钟韶彬说。

双百工程扶贫工作计划篇3

主要内容

结对协作

广东省对口帮扶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由深圳市负责实施,重点帮扶百色市、河池市。深圳市要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市、县(市、区)之间结对帮扶,探索在乡镇(街道)之间、行政村之间结对帮扶。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石漠化片区县)开展捐赠、志愿服务等活动,动员驻桂广东企业就地帮扶、回馈当地,形成政府援助、社会参与的结对帮扶工作格局。

产业协作

两省区依托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粤桂特别合作试验区等相关泛珠合作平台,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促进流域合作发展和粤桂一体化发展。按照“市场主导、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推动两省区产业合作。发挥广西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支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培B一批带动贫困户发展的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文化旅游企业等,帮助贫困人口通过发展产业、转移就业等实现稳定脱贫。坚持市场导向,鼓励广东有实力的企业到广西投资兴业,引导广东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向广西贫困地区转移,加大产业转移力度,选准产业对接点,有计划地推进双方产业对接,建立有效整合双方资源、跨区域对接的产业集群。深圳市要加强与百色市、河池市的产业协作,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劳务合作

进一步加强两省区劳务合作,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入输出精准对接机制,开展劳务结对子,建立稳定的劳务输入输出地。搭建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劳动力资源、空缺岗位信息互通共享和匹配对接,为广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到广东务工的人员提供岗位信息、就业推荐、职业指导、政策咨询、招聘洽谈等免费就业服务。开展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继续以“订单培训、定向就业”的模式开展就业扶贫培训工作,帮助有意愿到广东务工的贫困人口提升技能,实现就业。双方共同研究新政策,不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建设新农村

两省区要聚焦扶贫攻坚,支持一批贫困村开展新农村建设,通过建设贫困群众安居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现有居住地的文体公共服务设施及落实脱贫致富项目,改善贫困村(屯)村容村貌,提升发展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新农村引领,带动其他贫困村加快发展。深圳市要加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协作,采取“产业+基地+企业”的培养模式和创业导师全程跟踪辅导的培养方法,推进粤桂两省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项目。

教育协作

两省区教育部门继续做好对口协作、师资培训、对口招生和支教工作。广东选择部分实力强、办学水平高的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与广西贫困地区学校(幼儿园)建立对口协作关系;广东每年选派一批教师志愿者到广西贫困地区中小学校、幼儿园支教。广西每年选派一定数量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和高校领导干部到广东跟班学习或挂职锻炼。提升职业教育协作水平,利用广东职业教育资源和顶岗实习就业岗位,巩固职业教育协作试点成果,提升广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就业能力。在国家东中西部合作培养计划框架下,招收广西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学生就读广东的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

医疗卫生扶贫协作

加强两省区在医疗卫生机构对口协作、远程医疗、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分类救治等方面的合作。继续做好对口帮扶广西贫困县县级综合医院的帮扶工作,实施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和远程教育等医疗服务功能,提升对口县级人民医院专科技术水平和医疗管理水平。每年从广西贫困县选派县级卫生人才前往广东跟班学习。广东选派一批医疗专家到广西指导培训,帮助广西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升自治区、市、县、乡四级医疗卫生管理水平、诊治能力、服务功能。

旅游扶贫协作

加强两省区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旅游公共服务等旅游领域的对接与互动。借助“两广城市旅游合作联席会议”与“岭南风光”美丽中国十大旅游品牌全球推广工程等合作平台,推动粤桂旅游扶贫协作工作。建立粤桂旅游宣传推广和客源互送机制,重点做好广西贫困地区和红色旅游资源的旅游线路设计与旅游产品在广东的宣传推广工作,有序安排广西旅游扶贫重点地区的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赴广东学习培训,安排广东旅游业专家赴广西开展旅游管理培训。加强旅游业投融资合作。支援贫困村实施一批旅游开发、完善服务设施的项目。

人才支流

在广东省统筹下,由深圳市分批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百色、河池市开展帮扶,重点突出与脱贫攻坚相关的特色农业、现代工业、金融投资、规划设计、旅游商贸、生态环保等领域,有条件的可借鉴“组团式”援助方式组成技术团队进行帮扶。加大对被帮扶地区基层干部、专业技术人员、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力度,广西定期从贫困县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广东省有关市、县(市、区)或部门挂职锻炼,继续实施粤桂扶贫干部培训及协作交流等项目,定期安排广西一定数量的教师、医生、农业科技等专业技术人员到广东接受培训或跟班学习。深圳市组织动员有关学校、医院与被帮扶地区学校、医院结成帮扶关系,加大教育、卫生等领域人才支持。

青年公益协作

深化“希望工程”助学行动,为广西贫困学子提供一定数量的助学名额,每年为广西贫困地区小学援建一批“幸福厨房”,联合社会力量深入贫困县、贫困村开展“关爱留守少年儿童”活动。每年招募选派一批广东“西部计划”志愿者赴广西贫困地区开展为期1-2年的卫生、农技、扶贫和支教等志愿服务。开展广东青年医疗卫生志愿者“健康直通车”进桂活动,为广西贫困地区提供义诊巡诊、送医送药、重症青少年救助等服务。实施青年学子扶贫行动,每年为广西籍大学生提供“展翅计划”实习岗位。每年暑期组织大学生队伍赴广西开展助力精准脱贫“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开放开发协作

推进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打造粤桂一体化发展、东西部合作发展、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先行示范平台,突破行政分割,在肇庆与梧州毗邻区域划出一定范围,共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构建开放合作支撑平台。鼓励粤桂毗邻的肇庆、云浮、梧州、贺州、玉林市开展跨区域产业合作,探索合作开发“飞地经济”新模式。加快建设桂东发展“飞地经济”产业合作示范区,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为部级开发区,支持培育建设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保障措施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加强协作工作机制建设。建立粤桂扶贫协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召开1次以上联席会议,统筹协商重大事项,联席会议由两省区轮流主办。建立粤桂扶贫协作省(区)、市、部门对接机制,明确相应责任,共同抓好落实。省区层面成立协作领导机构负责对接粤桂扶贫协作事宜,有关协作工作具体由深圳市与百色市、河池市及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部门协作在省区协作领导机构指导下由部门具体负责。

选派干部,推动落实

根据工作需要和有关要求,在广东省统筹下,主要由深圳市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有吃苦和奉献精神、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有感情的干部组成扶贫协作工作组,派驻百色市、河池市,每批次工作时间为2至3年。工作组由局级干部作为领队,可挂任百色、河池市党政副职,也可在广西自治区扶贫办兼任职务。扶贫协作干部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把主要精力放在脱贫攻坚上,按照两省区达成的扶贫协作协议,落实好相关帮扶项目等,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产业带动、劳务协作、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注意做好“传帮带”,促进受援地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支持,用好资金

广东按照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方案要求,增加对广西的财政援助资金,从2016年开始,对百色、河池市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石漠化片区县)按平均每县(市、区)每年1000万元安排财政支援资金,视财力增长情况逐步增加,列入年度预算。加强援助资金使用管理,建立完善项目资金长效管理机制,探索以合约方式建立项目合作关系,签订扶贫资金项目管理责任书,加强项目协调,整合项目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广西落实有关优惠政策,为协作项目提供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并加强对广东帮扶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专款专用。帮扶双方加强联系,定期通报项目进度及资金使用情况。

强化沟通,密切联系

两省区扶贫协作机构及有关市、县(市、区)要建立定期协商、磋商机制,围绕重大协作事项加强友好协商,互通信息、通报进度、相互观摩、联合督导,共同推动协作事项落到实处。

双百工程扶贫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扶贫;集体;个体;监督;反馈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2012年,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地方经济的不平衡现象比较严重,贫困村和贫困户仍在一定范围内大量存在。为了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实现脱贫,使广大百姓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广东省从2009年底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三年的“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以下简称“双到”扶贫)的宏伟扶贫工程,笔者作为单位的扶贫工作者之一,对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之路进行了实践和探索,也总结了一些经验与得失。

一、扶贫工作需要发挥政府和企业的合力推动作用

扶贫工作是一个耗时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单靠政府推动或者是单靠企业帮扶都会显得势单力薄。政府和企业就象是发动机的两个引擎,只有充分发挥出“双轮驱动”的力量,才能把扶贫工作做得更好。在三年的“双到”扶贫中,政府通过会议、文件等形式把扶贫的任务、目标、方案、措施等明确下来,搭建了机构,配备的人员,统一了思想,为开展扶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政府和企业的合力推动下,贫困村的“两委”发挥出杠杆作用,集思广益,积极实施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党建扶贫和保障性扶贫,推动扶贫工作的全面开展。湛江电力公司每年都会通过召开村“两委”会及贫困户代表、帮扶干部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代表对帮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理清每年的帮扶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发展计划,使扶贫项目和实际情况相吻合,工作开展起来得心应手。三年来,湛江电力公司在帮扶村先后投入扶贫资金(含省、市政府、集团公司拨款和公司员工捐款)达187.6万元,完成扶贫项目38个,圆满地完成了扶贫“双到”工作,使帮扶村109个贫困户全部脱贫,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二、扶贫工作需要坚持集体帮扶和个体帮扶相结合

湛江电力有限公司的“双到”扶贫对象是湛江市雷州北和镇调和村,该村常年雨水少,土地干旱且盐化现象严重,长期出于贫困状态,有109个贫困户列入被帮扶对象。针对该情况,湛江电力公司派出了驻村扶贫工作组,坚持集体帮扶和个体帮扶相结合的原则开展了扎扎实实的扶贫工作。

1.在集体帮扶的措施上,要着力在“项目”上做文章

一是兴修水利。由于受地理原因环境因素的影响,贫困村常年闹春旱无水灌溉农田的现象发生。湛江电力公司三年来先后给予贫困村打了四口农业水井,架设了7公里长的电源线路和购买了九台水泵,解决了该村一千三百多亩水稻农田无水灌溉的困难;修复了二条一百多米长的水利涵洞,确保了二百多亩农田免遭海水倒灌受灾。

二是搞承包经营。搞承包经营可以把集体收益以资金入股方式分配到贫困户手中,这也是脱贫的良方。在“双到”扶贫期间,我单位在2010年出资购买一台农用车搞经营承包,2011年投资种植35亩高产桉树林。这两项集体经济项目效益良好,每年可给予集体经济带来3万元以上的经济收益。对于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户,我们大力引导资助他们发展农业经营的生产。扶持他们种植南菜北运,开展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种植辣椒、玉米、甘蔗、花生等农作物,还与营销专业大户签订产销合同,从根本上保证贫困户家庭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三是开展公益活动。由于缺乏资金,调和村教育设施长期处于严重缺乏及设备陈旧落后的状况。为改善这种落后的面貌,湛江电力公司赠送了大量的公共设施用品,包括座椅,电脑、讲师台、篮球架、宣传栏等,为调和村的教育及党支部开展党员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除此之外,驻村工作组还积极组织村委会和调和小学师生大搞清洁卫生,清除了村口道路两旁堆积多年的生活垃圾,并分别修建了五座垃圾池,使村的卫生面貌有所改观。

2.在个体帮扶的措施上,要着力在“实惠”上下文章

一是开展危房改造。二是开展智力扶贫工作。三是提供医疗保险。

三、扶贫工作需要强化监督机制,重视反馈环节

双百工程扶贫工作计划篇5

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双到”扶贫攻坚工程、互助资金项目和“雨露计划”改革试点等入户项目,贫困群众的人均纯收入由2007年的2215元增长至2011年的3964元,增加1749元,年均增长15.1%。

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先后建成了一批以大型水利工程为骨干,以小水资源开发利用为补充的人畜饮水工程。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农村交通、通信网络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建成了一批集种植、养殖和清洁能源推广为一体的农业生产设施;农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危房危窑改造稳步推进。

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先后推广了以脱毒马铃薯一级种薯为代表的科技扶贫项目;贫困地区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明显提高;建成了一批村级科技文化中心、村级图书室等文化体育设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了全覆盖,基本实现了村有卫生室、乡有卫生院、县有设备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医院的目标。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退耕还林还草和封山禁牧成效显著,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攀升;基本农田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稳步推进;生态移民工程进展顺利,滥垦滥伐现象基本杜绝。

“大扶贫”格局初步形成。中央国家机关(企业)定点帮扶、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区内定点帮扶工作成效显著,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氛围基本形成。

区域特色产业带初具规模。以中卫硒砂瓜、吴忠清真食品、中宁枸杞、盐池滩羊、灵武长枣、泾源肉牛、隆德中药材等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初具规模,以菌草种植、大棚瓜果蔬菜、舍饲养殖等为主的设施农业发展势头良好。

自我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在“两免一补”、农村低保、粮食直补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拉动下,群众的种粮积极性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投入明显增加。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加大,贫困群众接受新思想、新技术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明显提高。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分期分批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了培训。定点帮扶、开展“下基层”活动和向重点贫困村选派扶贫开发驻村指导员,既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又为贫困群众带去了新思想、新观念,还为重点贫困村协调落实了一大批增收项目。

双百工程扶贫工作计划篇6

一、主要工作

1、履行“一岗双责”保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省、州、县《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实施办法》,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二是按照各级党委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党政领导班子专题分析研究本单位的反腐倡廉工作,结合实际制订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和党风廉政建设个性指标;按时向县委、县纪委和所属纪工委报送责任制工作有关材料。三是加强对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针对工作实际,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门业务人员。四是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层层签订责任书。支部书记与主任签订责任书,主任与副主任签订责任书,副主任与分管股室负责人签订责任书,股室负责人与工作人员签订责任书。六是抓好干部职工反腐倡廉教育。结合实际开展先进典型教育、警示教育,如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县纪委书记的楷模—王瑛先进事迹、孟连事件通报、“11·28”云铜集团案件通报、省农垦总局突发公共事件通报以及《支部生活》有关问责案例等。七是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加强对国有资产、资金、资源的监管,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八是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有关规定,进一步深化党务、政务公开办事公开。

2、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县党委政府反腐倡廉重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共制定了《××县扶贫办推行“三项制度”工作考核办法》、《××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县扶贫办问责办法》、《××县扶贫办“四项制度”实施方案》、《××县扶贫办2009年度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工作效能监察实施方案》、《××县扶贫办内部管理规定》和《党支部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二是不断完善集体领导制度和议事规则。凡属重大决策、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大额资金安排使用等重大事项由集体研究决定。如4月份的人事调整和领导分工都是由班子办公会研究决定;如2009年的重点村指标分配和2009年度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项目的实施村,均由办领导召开领导班子和相关股室负责人参加的会议确定,并报请县人民政府同意后才下达。三是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监管,进行票据管理自检自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清查“小金库”工作成果。四是认真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分析检查阶段,通过自检自查、问卷调查、群众评议,查找到影响和制约扶贫办发展的突出问题,并明确思路,制定出整改措施。

3、遵守执行廉洁自律规定。一是认真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提出的廉洁自律五项要求,并结合扶贫办工作实际,制定出台了廉洁自律五不准要求,把反腐防腐工作前移。二是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津贴补贴工作,规范公务用车和公务接待。截止2009年6月20日我办无发放津贴、补贴现象,接待和公务用车均按《××县扶贫办内部管理规定》执行。三是坚决维护党的纪律,狠刹自由主义、好人主义、个人主义等歪风,维护班子团结,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四是把党员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遵守廉洁自律规定、纪律、作风等情况列入民主生活会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五是抓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我办认真落实《条例》,妥善处理涉及本单位的件,做到矛盾不上交。对上级交办的件及时组织调查处理,不推诿拖延,并及时上报结果,2009年县扶贫办共承办县十五届二次会议人民代表建议5件,委员提案1件,上半年办理完成县人民政府交办答复人民代表提案2件分别是117号《杨柳树村村庄建设》和130号《要求加快“中间村”建设进程的建议》。六是抓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保证扶贫项目资金实施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强化项目建设的管理,保证项目建设质量。每月均深入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的项目实施村进行检查指导、协调服务,将问题处理在萌芽阶段,保证项目资金的运转安全,使扶贫项目资金发挥最大扶贫效益。

二、工作成效

我办通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抓实加强领导、宣传教育、制度建设、责任制建设、群众来信来访和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融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中,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善。二是严格执行《扶贫办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细则》,进一步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公仆意识,提高了服务质量。三是强化监督,保证了扶贫项目资金的运转安全。截止2009年6月22日全县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超计划完成投资3539.42万元,占任务数2749.08万元的129%。四是进一步建立完善各项机制、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逐步建立完善。

三、存在的问题

我办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制度不够健全和执行制度不够。如项目回访督查制度、项目检查验收制度、扶贫物资采购督查制度、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督查制度等。二是纪律作风上还有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如个别人安于现状,没有奉献精神;个别人作风不够扎实,纪律松弛,办事拖拉、扯皮,个人形象差;个别人不善于学习,上班无所事事,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都不清楚;个别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工作害怕艰苦,习惯当“浮萍”等。三是宣传工作还有一定差距,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信息撰写报送少。

四、下步工作打算

根据党风廉政建设计划,对照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下半年的工作中重点是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党政主要领导要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作为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好,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

2、抓好教育,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重要性的认识。利用正反两方面典型,通过上党课、看专题片等形式,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广泛的教育活动,提高对反腐倡廉工作的认识,增强党员干部抓好反腐倡廉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增强抓好廉政建设的自觉性。正确处理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依法行政与实现既定扶贫目标、严肃纪律与爱护干部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提高对反腐倡廉重要性的认识。

双百工程扶贫工作计划篇7

县地处偏远山区,自然条件差,被国家扶贫开发办公室评为部级贫困县。相对其他地区来说,扶贫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程。多年来,供电公司一直把履行社会职责、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之一,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性活动,致力于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恪尽企业职责,千方百计的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解决贫困区域群众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并取得一定成效。其中近几年来主要的公益活动有以下几项:

(一)捐资助教活动

(二)帮扶村电力设施建设项目

根据省市《关于做好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帮扶村电力设施建设的工作方案》及县委基层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我公司大力开展帮扶村电力设施建设项目工程。自开展新农村电气化村建设以来,我公司已建设c类新农村电气化村60个,建设c类新农村电气化乡(镇)4个,总投资共计2200余万元。完成了两个c类新农村电气化乡建设任务和8个c类新农村电气化村的建设任务。今年确定了我县30个村为帮扶对象,计划投资943.4万元。现已有6个村领料开工,投资共计100余万元。

通过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既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政府的惠民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使广大农民群众切实得到了实惠,在美化了村容村貌,改善了农村环境的同时,可靠的供电极大支持了村民致富热情,促进了养殖业、农副业较快发展,增加了百姓收入,老百姓的生活逐步改善,人们对用电企业的满意率不断增加,公司的利益稳步增加,达到了企业和客户双赢的良好局面。

(三)亲民爱民活动

近年来,按照县委关于开展亲民爱民活动的通知精神,我公司成立了亲民爱民活动领导小组,公司领导通过当地乡政府、村委会,找到所帮扶的困难对象,深入到被帮扶对象家中进行走访,如实了解其家庭生活生产学习等情况,并详细记录,登记造册,建立帮扶台帐,制定帮扶措施。县亲民爱民活动中,公司31名中层干部共帮助11名困难学生,每人拿出1000元慰问金,每位学生得到3000元的无私帮助。每逢节日公司领导都会亲自带领有关人员到帮扶对象家中看望,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和资助金,为贫困户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能够更好的生活,与帮扶对象谈心,鼓励贫困户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鼓励贫困学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并针对不同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地共商脱贫致富的门路,帮助贫困学生搭建勤工俭学、顺利完成学业计划,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几年来,电力始终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各项社会救助活动,每年都筹措资金捐资助教,扶贫帮困献爱心。在今后的道路上,我们将立足公司实际,发挥自身优势,一如继往的把帮助弱势群体、扶贫助教、服务于民、奉献爱心、回报社会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对公司公益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将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一次性捐款、捐助活动,发展为长期性的帮扶活动进行下去,建立帮扶长效机制。

(二)每一次公益活动进行小结,每一阶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建立比较健全的工作台帐。

双百工程扶贫工作计划篇8

近年来,赤水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省委“33668”和遵义市“35669”攻坚计划,按照“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基本方略,始终坚持“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基本方法,深入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着力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关键性问题。“十二五”期间,赤水市实现了全部乡镇“减贫摘帽”,3.17万贫困人口脱贫,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2016年,赤水市紧紧围绕“1+10”扶贫配套政策的落地落实,紧盯“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精准发力,确保实现乌蒙山片区贫困县“摘帽”,5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减少贫困人口1.07万人,贫困人口发生率下降至3%以下,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0000元以上。

落实“五个”责任

切实增强扶贫合力

全面落实党委主体、政府主抓责任。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示范挂帮1个乡镇、帮扶3户贫困户,45名县级领导对51个贫困村实行包保责任制,带头进村入户问诊把脉、研究部署和督促检查脱贫攻坚工作,形成高位推动、强势攻坚的脱贫攻坚氛围;整合农牧、发改等部门职能,成立市扶贫办(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各乡镇(街道)按照“135”(1处办公场地、3名工作人员、5万元工作经费)模式,选好配强工作班子,基层脱贫攻坚基础不断夯实。

全面落实干部主帮责任。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示范作用,由51个挂帮部门和2876名市乡干部参与,实现对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的结对帮扶工作全覆盖,实行不脱贫不脱钩。同时,选派301名同步小康驻村干部、47名第一书记,组建60支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下派74名国家干部任村党组织书记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开展工作,着力构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全面落实乡镇主推责任。创新出台干部定责、组织定位、群众定效“三定”工作机制,突出抓队伍、抓帮扶、抓示范,要求乡镇党委书记做到必须清楚贫困现状、产业布局、项目调配、人员调度、责任落实“五必清”;支部书记做到必须精确贫困底数、精通惠农政策、精细实施项目、精诚带领队伍、精干攻坚本领“五必精”;驻村干部做到必须到组到户开展真蹲实访、政策宣传、项目争取、技术指导、结对帮扶“五必到”,确保各项扶贫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全面落实社会主扶责任。深入推进以贵州宏立城基金会结对帮扶为代表的“千企帮村”精准扶贫行动,综合运用商贸、就业、智力、捐赠等多种扶贫方式,把企业资本、技术、人才等优势与贫困地区生态、土地、劳动力、特色资源等有机结合起来,帮助贫困群众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积极对接上海市普陀区,进一步完善联络协调机制,重点推动双方在产业对接、文化旅游、干部互派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着力提升对口帮扶质量和水平。

强化“五个”帮扶

切实增强脱贫能力

聚焦基础设施扶贫精准发力。2016年累计投入16.5亿元大力实施“2666”交通脱贫攻坚工程、“六个小康建设”行动计划和人居环境改造,推动基础设施向乡村特别是贫困村延伸,农村发展基础日臻完善。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共建共管”的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农村群众居住环境不断改善,农村风貌焕然一新,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切实解决了服务贫困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聚焦产业扶贫精准发力。充分发挥金钗石斛、乌骨鸡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优势,大力实施农业“十百千”工程(即十万亩金钗石斛、百万亩丰产竹林、千万羽乌骨鸡),着力打造金钗石斛、竹、乌骨鸡三个现代高效农业园区。2016年,全市共整合产业扶贫资金2.5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64个,实现贫困村、贫困人口产业扶贫全覆盖,预计年均经济效益超过5200万元,利益联结贫困户人均可实现增收1000元以上。

聚焦易地扶贫搬迁精准发力。坚持“挪穷窝”、“换穷业”和“守生态”并举、搬迁与脱贫同步的原则,突出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重点,整合城乡增减挂钩、农村危房改造等政策,引导搬迁群众向“城区、园区、景区”搬迁。2016年,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2个,并采取公益性岗位安置、园区建设用工、企业定向招工等方式,确保每户搬迁户至少有1人就业;通过实施跨乡镇安置“双向包保”和全面落实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措施,确保年初既定的2602户10587人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有房住、有产业、有收入,实现稳定脱贫致富。

聚焦旅游扶贫精准发力。大力实施“旅游+扶贫”行动计划,引导发动贫困户紧紧依托景区、园区,大力发展特色餐饮、乡村旅舍等旅游配套产业,带动贫困群众由旅游产业的旁观者、局外人转变为参与者和受益人,共享全域旅游“井喷式”发展带来的红利。目前,全市共建有张家湾、白马溪等乡村旅游点15个,红岩洞天、黔北四季花香等农业观光园12个,发展乡村客栈144家,农家乐300多家,带动5000多名贫困群众人均增收1900元以上。

聚焦电商扶贫精准发力。充分发挥电商对接市场、畅通销售渠道、带动就业的优势,积极探索基地+工厂+电商扶贫新模式,成功打造“云上赤水”电商平台,引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贵农网等省内外知名电商企业,设立68个村级服务点,覆盖51个贫困村,切实打通了“网货下乡”和“农货出山”的双向通道。2016年以来,全市农村电商网上交易额突破5亿元。

建立“三个”机制

切实提升扶贫效率

建立扶贫政策整合机制。紧紧围绕省委“1+10”文件精神,推行“1+X”(一项重点工作或项目确定一个牵头单位,若干个部门配合)制度,整合专项扶贫、以工代赈、财政一事一议奖补、农村危旧房改造、通村公路建设,农村科教文卫等政策资源,捆绑使用扶贫资金,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016年,全市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近18.5亿元,全面推进基础设施扶贫和产业扶贫任务。

建立扶贫项目整合机制。大力培育扶贫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并按照“1:2:7”利益联结机制(产业扶贫项目建成产生收益后由贫困户按股分红。其中,项目收益的10%用于经营管理工作经费,20%用于扶持和壮大村集体经济,70%用于返还入股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对2016年实施的财政专项扶贫、对口帮扶、社会扶贫等产业扶贫项目,由51个专业合作社按照“五统一分”模式经营管理,确保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双百工程扶贫工作计划篇9

村委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总结:

化州市政协办公室、市委统战部、茂名市耀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三个单位对鉴江区村委会进行扶贫开发,按照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认真落实《中共化州市委办公室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我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村委的实际情况致力扶贫开发工作,经过一年来的努力,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成效扶贫开发“双到”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领导重视,精心组织重视自启动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以来,在化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化州市政协办、市委统战部、茂名市耀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领导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统一思想,团结一致,齐抓共管,扎实工作,促进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顺利推进。

一是三个帮扶单位联合召开了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动员大会,黎权主席在会上作了动员讲话;

二是召开了村委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座谈会,在会上市政协黎权主席,黄亚华副主席,陈锡藩秘书长,及耀明企业集团陈耀董事长等领导在会上分别作了讲话,扶贫对象代表作了发言;

三是成立了村委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市政协秘书长陈锡藩、副组长为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廖海、统战部副部长钟亚寿、茂名市耀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吴伯尧。成员有李广勇、莫新道、陈朝光、李康土等10人;

四是成立帮扶单位派驻村工作组,确定了3名驻村工作人员,并设立办公室;

五是帮扶单位共抽调了23人按要求认真落实做好调查核实贫困户工作;

六是明确帮扶结对对像。

(二)摸清底子,统筹管理摸清底子,为了明确扶贫对象的现状和动态,有利于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帮扶单位共抽调了23人组成调研组,按照省委、省政府及化州市委、市市政府的要求,多次深入到176户农户,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和核实工作,做到仔细核对贫困户的相关信息,了解其家庭成员结构、经营方式、收入状况、贫困原因、帮扶需求等。拍摄了户主、家庭病残人、住房等相片,之后将核实、收集的情况梳理、归类、比对,并将比对的情况返回村委,研究确认贫困户的户名、人数,村委将确认的贫困户户名、人数报区政府批准和市扶贫办备案,并对核实的贫困户张榜公布,同时,建立了贫困户的动态管理档案,做到户有卡、村有表、镇有册;帮扶单位按要求实行了电脑管理。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村委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实施方案》《村委扶贫稳定增收产业发展的帮扶措施》《村委扶贫“双到”计划》《村委扶贫开发三年工作计划》《关于扶贫开发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及项目资金使用方案》等有关的帮扶措施。

(三)资金到位,措施落实,我们三个帮扶单位把筹集落实帮扶资金摆在帮扶工作的重要位置,把全力推进帮扶项目建设工作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实点。至目前止,村的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已落实48.6万元,其中帮扶单位共筹集资金33.6万元,省财政拨付资金15万元。牵头单位为了做好村委的计生工作,三个

帮扶单位共筹集3万元支持村委开展计生工作,筹集了6000元经济扶助资金,分别以资金,大米,花生油等慰问了6户贫困户。同时,三个帮扶单位积极落实扶贫各项帮扶措施,瓦窑山养殖场、碾米机厂,樟九新道、小学到酒铺路段等各项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工作得到顺利推进。1、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实现村委脱贫。

一是投资8万元经营瓦窑山养殖场,其中申请省财政扶贫资金0.52万元,帮扶单位筹集资金7.48万元,预计可使村委会集体经济年收入逾3万元;

二是投资8万元建碾米机厂,资金由帮扶单位筹集,4月份开始筹建,5月初建成。预计月加工大米1.5万斤,可使村委会集体经济年收入逾6千元。

2、产业扶贫,增加贫困户收入。

一是种养扶贫。扶帮单位共投入资金12.48万元,用于购买猪苗90头、鸡苗4000只及猪饲料、鸡饲料,化肥等物资。5月15日把全部的物资发放到帮扶户手中。预计通过养殖可使帮扶户增加年收入7500元左右。同时,耀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为贫困户种蔗提供技术指导及资金扶持。通过帮扶贫困户养猪养鸡和种植等方式,有效地增加贫困户年收入;

二是劳务扶贫。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开展种养实用技术和务工技术培训。对没有考上高等院校的高中毕业和未能升高中的初中毕业贫困家庭子女,经本人同意,全部入技(职)校培训;对有条件进行种养的,大力发展种养业外,通过宣传外出务工方式增加贫困户收入,其中有一部分劳动力由耀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吸收为工人,以务工来增加收入,共组织劳务输出160人。对不愿外出务工而有劳动力的人员,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免费进行养猪、养鸡、种蔗等技能培训,已经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四次,共308人参加培训;

三是救助扶贫。因老、弱、病、残及无劳动力致贫的3户贫困户,纳入低保户。帮助5户贫困户家庭成员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使贫困户家庭成员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率达100%。贫困户适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达100%,没有发生因贫困被动辍学,考上高中和高等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四是危房改造扶贫。把8户贫困农户危房列入危房改造建设计划,现在有四户贫困户的危房已改造建设完成,有四户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建设正在建设中。

3、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解决行路难问题:(1)修建小学至酒铺村路段2.6公里道路硬底化,共投入资金67.6万元,其中省财政道路拨付专项39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4.6万元,帮扶单位筹集资金14万元,建设工作正在施工中;(2)修建樟九新道,路面宽8米(其中5米水泥路面),长600米,共投入资金17.4万元,其中省财政拨付专项9万元,群众自筹资金8.4万元。

二是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帮扶单位着力解决他们生活安全用水的问题,为村委57户的解决饮水问题,使村委贫困户全部用上了自来水,安全卫生饮用水达100%;

三是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共投入2.52万元,其中省财政扶贫资金2万元,帮扶单位筹集资金0.52万元,把b六支渠有些崩塌渗漏的地方修复好,保证600亩的农田得到灌溉。

三、帮扶成效

经过近一年的帮扶工作,现在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也达到了扶贫开发双到预期的计划。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实现了村委176户帮扶对象中将有60户达到年人均收入2500元以上,其他贫困户的收入也将稳步增加,并通过开发经营瓦窑山养殖场、建碾米机厂,预计可使村委会集体经济年收入逾3.6万元。通过种养扶贫、劳务扶贫、救助扶贫、危房改造扶贫等使贫困户的收入得到稳定的增加。共组织劳务输出160人,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四次共308人参加培训,完成了3公里道路修建,农田水利受益600亩,解决饮用水57户,解决住房困难8户,帮助纳入低保户5户,建设文化教育卫生设施1处。

四、主要存在问题

(1)贫困面仍然较大。目前村委还有贫困户116户,有些贫困自然村条件较差、发展基础弱,脱贫成本高、难度大。而有些贫困户劳动力不足,短时间内难以脱贫。

(2)扶贫资金投入仍然不足。

一是帮扶资金主要靠政府投入,帮扶的也只是干部,社会参与度仍不高。

二是扶贫经费不足。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量大,任务重,涉及到三个帮扶单位和鉴江区政府及村委,需投入的人力、物力大,加强各单位的协调沟通,下乡抓各项工作的检查落实等等,都需要工作经费,而对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专项资金主要是投入到项目建设中本来就不足,难以再作为扶贫开发“双到”人员的工作经费,使扶贫“双到”工作动力不够强。

(3)扶贫对象依赖思想严重,欠缺主动脱贫的思想,普遍存在等、靠、要现象。

(4)贫困户科学文化素质较低,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科学文化素质较低,接受新知识、新科技的能力不强,市场经济观念淡薄,自身“造血”功能不足。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大力度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文件精神和工作的部署,全面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落实。

(2)大力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和智力扶贫。让贫困户学会一门以上种养技术或农副产品加工技术,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双百工程扶贫工作计划篇10

县扶贫办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报告

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4年12月31日

2014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争取专项扶贫资金7543万元,落实双联帮扶资金1.14亿元,实施联扶项目398项。以消除4.38万贫困人口、整村脱贫53个贫困村为目标,以南北两大贫困带为主战场,以扶持增收产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技能培训输转、贫困村面貌整治为主攻方向,按照“调结构、扩规模、输劳力”的总体思路,强化措施,抓好落实,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现将2014年扶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扶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从贫困人口来看,2013年脱贫3.14万人,剩余贫困人口8.3万人,贫困发生率21.65%。今年预计脱贫4.38万人,剩余3.92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0%。从农民收入来看,2013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09.74元,增长15.16%,2014年预计达到5695元,增长16%。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3341元,增长2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7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1.2%。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7.98%,参加新农合36.43万人,参合率达到97.33%。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23个,全县标准化卫生室覆盖率达到89%。新建标准化村文化室52个,农村危旧房改造完成1200户。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省市共下达专项扶贫资金7543万元。其中第一批“三西”、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计划资金2015万元(“三西”资金119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96万元);第二批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计划资金1598万元;市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600万元,县级财政扶贫配套资金1330万元。

一是整村脱贫建设任务。新修梯田2.6万亩,建成通畅工程217.2公里、通达工程92.9公里,完成兴黄路、石凯路改扩建项目。新营、高崖等11个乡镇37个村3.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扶贫专项安排贫困乡村新修梯田5413亩,硬化(砂化)村组道路288.5公里、巷道78.05公里,修建蓄水池27座,铺设输水管道18.8公里,新建村委会25个(维修22个)、村文化活动室16个(维修5个)、村卫生室2个,建成文体广场7个。新增中药材5万亩,总面积达到14.5万亩,较粮食作物每亩增收300元,成为北山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南山片区冷凉型蔬菜达到5.6万亩,较粮食作物每亩增收4000元,已成为南山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扶贫专项扶持贫困户种植中药材5173亩,百合1900亩,建设暖棚896户896座,发展舍饲养羊6341只。发放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5789.5万元、“双联惠农贷款”2.03亿元,受益农户4938户。

二是整村推进建设项目。2014年我县实施了新营乡八门寺村、清水沟村、高崖镇新窑坡村、裴家岔村等10个整村推进项目。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增收产业、科技扶贫、贷款贴息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共落实“三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00.5万元(每村平均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40万元),整合行业部门资金4820万元。各村推进项目进展顺利,新营乡14个渗水塘坝工程完成招投标工作,正在进行坝体建设;完成村组道路硬化8.7公里、砂化7.5公里,全部完成目标任务;新修梯田2082亩,占计划2513亩的82.8%;种植双垄沟地膜田6650亩、中药材150亩、百合400亩,新发展暖棚羊舍682座,投放种羊2770只,贫困村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三是抓好贫困人口能力建设。2014年省市安排我县“雨露计划”(两后生)培训2070人,全县共申报培训对象4200多人。我们结合建档立卡工作,重点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筛选学员开展培训,目前正在进行审核汇总工作。培训人员每人每年补助1500元,年内将一次性打入补助对象“一折统”。强化劳动力技能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委托甘肃东方技工学校等4所院校通过科技大棚车进村入户,培训16个乡镇52个村的4370人,技能培训认定发证798人。

四是抓好村级发展互助资金。2014年安排15个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项目(整村推进含9个),每村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5万元。制定完善村级互助资金协会章程和管理细则,成立互助资金理事会和监事会,切实加强互助资金运行管理。2014年新注册成立扶贫互助社14个,安排资金210万元,累计达到42个,注入财政扶贫资金755万元,互助资金协会整体运行良好。如成立较早的中连川村互助资金协会,资金周转率达90%以上,回收率达95%以上,互助资金良性循环,切实解决了贫困户贷款难问题。

五是做好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根据甘肃省《2013年度建档立卡及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扶领发【2014】6号)精神,成立了mm县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全县2013年度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工作目标、方法步骤和时间要求等。今年6月6日、8月8日分别召开扶贫开发工作推进会,专门对建档立卡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程序步骤和时间要求。对__个省级贫困村和8.3万扶贫对象进行评议公示,并在县政府网站公告。目前,“两表一册”(贫困村登记表、贫困户登记表、扶贫手册)的填写和信息采集录入工作全部完成。同时,按照省上《关于健全和完善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意见》要求,专门选派项目多、技术强的部门联系帮扶__个贫困村,并确定驻村帮扶工作队,深入贫困村、贫困户扎实开展帮扶工作。

六是抓好扶贫项目资金自查自纠工作。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监督管理的通知》和元月25日全省检察系统“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查自纠活动。我办确定了一名副主任带队,安排专人自查清理了全县2008-2013年中央和地方(包括省、市、县三级)政府安排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查面100%,整乡推进、整村推进是专项检查的重点。通过查漏补缺,使历年来的项目进一步得到落实。

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

1.认真学习、提高廉政意识。为了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我办根据县纪委、机关工委的要求,加强了组织领导,使“支部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室内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体制和机制在我办已经基本形成,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能够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中各自的责任,能够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职工为实现扶贫开发的发展目标辛勤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双十条”、市委“十四项规定”和县委“十项规定”,继续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机关作风建设活动,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了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新《》、《两个条例》、中纪委、省纪委、市纪委及县纪委有关会议精神,积极参加了县督导组组织的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不断提高。

2.健全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抓好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一是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密切联系单位实际,制定完善了《mm县扶贫办学习制度》、《mm县扶贫办考勤制度》、《mm县扶贫办财务管理制度》、《mm县扶贫办车辆管理制度》、《mm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mm县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实施细则》等,进一步完善了管理制度,做到了用制度约束人,用制度管理人。干部职工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服务贫困群众的意识增强。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要求干部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从而使机关作风有了明显好转。二是民主决策、公开办事、接受监督。对扶贫专项资金的拨付和经费的收支集体讨论,民主决定;同时公开干部身份、职责,制定了岗位栏网络图,使干部职工身份、职位、职责公开;公开项目的申报条件、程序,对项目计划也能够按时公开,坚决杜绝人情项目;公开财务,对财务半年一通报,全年总公开。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议,党员干部自觉接受其他干部的监督,领导干部自觉接受党员干部和其他干部的监督。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日常考核工作,注重党员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工作,进一步强化、细化,并且督促党员干部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落实工作,真正把党风廉政建设寓于扶贫开发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