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学校教育扶贫工作计划十篇学校教育扶贫工作计划十篇

学校教育扶贫工作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1:30:21

学校教育扶贫工作计划篇1

小学精准扶贫工作计划范文一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县局、学区《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教育支持计划工作实施方案》精神,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开展,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扶贫先扶智、彻底斩断贫困链条的总体思路,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以提升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水平、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就学为首要工作任务,以加强贫困生资助力度、确保适龄学生全部入学为主要工作措施,通过教育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二、政策措施

1.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对就读我校的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保证上级的贫困寄宿生补助全额准确的落实到位,让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能够安心读书、读得起书。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每生每天4元的标准,为贫困学生提供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落实好教科书一科一辅的免费发放政策,坚决杜绝乱收费和推荐教辅资料的行为。

2.争取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积极

推动社会力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帮扶贫困学生,减少因学返贫现象发生。

3.做好防流控辍工作。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做好防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工作,关系到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关系到建设教育强县、实现教育现代化,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才能更好的推动精准扶贫工作。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教育扶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全体教职工与广大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协调,促进教育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同时,成立蒲窝中心小学精准扶贫工作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

(二)保证资金落实到位。对于县级财政拨付贫困学生资助金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要及时精准发放到学生手里。

(三)建立信息台账。学校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生的资料数据库、贫困家庭劳动力数据库,使每一个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生都要有相应的信息资料,确保不漏一户贫困户、不漏一个贫困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

(四)加强舆论引导。我校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微信、校讯通、板报等各种载体,宣传好教育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帮扶内容和典型事迹等,让每个贫困户、贫困生了解帮扶政策,掌握帮扶措施。进一步统一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认识,激发教育扶贫攻坚信心,形成工作合力。

小学精准扶贫工作计划范文二

为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关于印发《XX县教育局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教育支持计划工作实施方案》通知的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扶贫先扶智、彻底斩断贫困链条的总体思路,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以提升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水平、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就学为首要工作任务,以加强贫困生资助力度、确保适龄学生全部入学为主要工作措施,通过教育提升我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二、具体工作

1.切实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

对就读我校的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保证上级的贫困寄宿生补助全额准确的落实到位,让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能够安心读书、读得起书;同时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每生每天4元的标准,为贫困学生提供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落实好教科书一科一辅的免费发放政策,坚决杜绝乱收费和推荐教辅资料的行为。

2.切实做好贫困救助工作。学校政教处要积极争取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积极推动社会力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帮扶贫困学生,减少因学返贫现象发生,要认真遴选贫困户贫困学生受助对象,积极和公益部门联系落实救助政策。

3.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学习教导处要积极落实政策。狠抓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控辍保学工作,要把控辍保学工作上升到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关系到教育强县的建设,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大计上面来,要通过定期家访及召开家校联谊会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规劝辍学学生重新返校,使我校的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

4.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要抢抓国家、省上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政策机遇,根据《XX县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2014-2018年)》,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扶持资金,该善我校基础设施条件。年内为12个教学班配齐多媒体教学设施,力争实现班班通。总务处要开源节流,制定购物计划,定期修缮办公及教学设施,年内添置200套课桌凳,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5.切实保证惠农资金落实到位。对于县财政拨付贫困学生资助金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及时精准发放到学生手里。总务处要会同膳食委员会定期检查学生营养餐落实情况,政教处要教育学生不要购买三无食品,要把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用着购买健康放心食品上,财务室要对各班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情况定期教学

督查审核。

6.切实建立健全精准扶贫档案台账。教导处及政教处要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生的资料数据库、贫困家庭劳动力数据库,使每一个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生都要有相应的信息资料,确保不漏一户贫困户、不漏一个贫困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

三、组织保障

教育扶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全体教职工要与广大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协调,促进教育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因此我校成立了上良中学精准扶贫工作实施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此项工作:

精准扶贫工作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XXXXXXXXX

四、工作要求

1.明确分工,全员参与。按照上级要求,我校实行了全体职工划片包抓负责制,校长为总负责,召开教职工会议,具体分配任务,全体教职工分片进村入户调查问询,摸清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所有贫困户学生,并登记造册,清理建档。

2.强化宣传,加强引导。学校政教处安排班主任充分利用手机短

信、校讯通、板报等各种载体,宣传教育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帮扶内容和典型事迹等,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关爱贫困学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重教兴学、扶贫助学的传统美德,让重视教育、捐资助学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3.相互协助,靠实责任。为了确保我校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实效,分配给各个处室的工作任务要不折不扣的认真完成,做到责任到人。同时要积极配合县局及上良镇人民政府落实各项精准扶贫惠农工作。

小学精准扶贫工作计划范文三

我校对精准扶贫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为了保证优质高效地完成精准扶贫工作的年度工作任务,根据省、州和临夏县人民政府《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校和联系村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核心宗旨是让广大扶贫对象彻底脱贫,在获得物质生活条件根本改善的同时,切实提升精神生活的层次和水准。变输血型扶贫为造血型扶贫,是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扶贫先扶智,我省在之前的扶贫工作实践中所创立的教育扶贫经验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大力推广,2月25日《人民日报》、《甘肃日报》对全省通过开展教育科技扶贫拔穷根的组合拳进行了专题介绍,对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实施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乡村教师队伍等纳入整体扶贫工程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为了顺应精准扶贫工作形势的发展,结合我省教育扶贫工作的要求,发挥临夏中学师资优厚、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我校精准扶贫的重点应放在教育扶贫上,着眼于关注农民实际需求、帮扶学校教育教学、跟踪服务在校学生,以智力扶贫为核心抓手,切实发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

二、工作内容

(一)掌握路盘乡联丰村全村各受教育阶段学生的基本信息,并进行跟踪调研和跟进服务。对全村所有在校学生,包括村幼儿园、村级小学、初中、以及在高中、大学等不同学段就读的学生信息进行摸底登记,弄清楚其家庭状况、经济条件、成长特点、基本需求和主要困难等情况和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从下半年开始选择其中有代表性、急需帮扶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帮助,体现精准特点。

(二)对梅冬岭小学进行专项帮扶。梅冬岭小学是路盘乡的中心小学,在校学生绝大多数是联丰村当地农民子弟,具有普遍的教育帮扶需求。同时,由于该校办学条件所限,许多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帮扶的需求空间。根据对该校的调查了解,2016年拟对该校进行如下帮扶活动:

1、帮助解决部分体育用品。购赠一些篮球、乒乓球拍、羽毛球拍、跳绳等体育用品。

2、开展六一、教师节慰问活动。

3、开展一次心理辅导讲座。

4、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传统文化讲座,开展送文化下乡。

(三)对户籍在联丰村且已完成初中学业、渴求升入临中学习的学生,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降一定分数录取。高三补习生补习优先录取,减免部分费用。

(四)邀请相关科技人员到村上进行专题辅导和培训。针对联丰村农民在养殖、农牧业生产过程中需要获得相应知识技能培训的实际情况,我校将聘请相关专家给予技术指导。

1、学校邀请畜牧局专业技术人员到村上对牧业养殖户传授养牛、养羊技术。

2、邀请种子公司专业人员到田间地头培训种子的选用、化肥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五)电子商务培训学习。

组织我校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对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具备条件的中青年农民进行一次网上购物、网上致富信息查询与等方面的专门培训。

(六)组织村民上党课。

安排我校党务干部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村民上1-2次党课,宣传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

(七)完成常规性工作。

1、完成每月2次的入户调查工作。

2、上传反映调查情况的文字、图片等资料。

3、完善相关表册。

4、及时编印《精准扶贫工作简报》。

(八)相关物质帮扶工作。

1、购买、发放一定数量的啤特果树苗。根据所了解到的情况,联丰村农民在春耕生产中比较重视植树育苗、发展经济林建设,我们计划购买一些啤特果树苗,适时发放到贫困户手中。

2、联丰村在整治和改造村社道路过程中出现了资金短缺,我校可视具体情况解决村上的部分欠款。

学校教育扶贫工作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提高教育精准扶贫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二、工作目标

按照精准识别、分类施策的原则,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构建覆盖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生的资助体系,保证其子女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通过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和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等措施,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提高就业致富能力为重点,实现建档立卡家庭困难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机会全覆盖;通过构建关爱服务体系,实现建档立卡家庭留守儿童关爱全覆盖。

三、实施对象

所有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小学、初中、高中生、大学生和农村中小学校。

四、主要措施

(一)构建完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

1.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学生资助政策,推进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档立卡资助全覆盖。

2.市、县两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结合市县扶贫办对符合建档立卡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进行全面摸底,按学段分年级做好我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档立卡工作,并与市、县扶贫办的基础数据对接和系统互联互通,做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档立卡一个不少。按照定人定向原则,精准施策,跟踪救助,构建到户、到人精准资助体系,并形成长效机制。

3.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完善资助对象的评定办法,建立与民政部门和扶贫部门联动的学生资助监管体系,克服和杜绝扶强不扶弱的情况。注重发挥资助资金的效益,按资助对象家庭贫困程度区分资助档次,切实解决“济困不解困”的问题。

4.切实完善资助政策,建立健全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孤儿、残疾幼儿入园的学前教育资助体系,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加大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实施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国家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积极推进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全面落实高校国家奖助学金政策,保障每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5.及时发放学前教育入园补助金、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中职国家助学金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学生免教科书费,对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中小学生实行免教科书费、教辅资料费。

6.对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将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先纳入各类国家奖学金、助学金资助范围。

7.切实加强对各县市区中小学(职业学校、幼儿园)、市直各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幼儿园)、各民办学校(职业学校、幼儿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项目进展情况、政策落实情况等监督检查,并作为对县市区、学校督导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

责任科室、单位: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基教科、学前科、职成科、督导室,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列前者牵头,下同)

(二)推进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

1.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全面改薄”专项资金,2018年全市计划投入1.2亿资金,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00所。投入资金5000万元,改造建设62所义务教育标准化教学点,力争到2018年底全部达到“20条底线”要求。

2.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四改三化”(改食堂、改寝室、改旱厕、改澡堂,净化、亮化、绿化)工程,保证农村寄宿制学校住宿条件、生活设施、体育场所达标。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及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情况。县市重点建设的公办中职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省级示范校及以上标准。

3.结合省、市级“全面改薄”专项督导,继续巩固教育扶贫成果。建立健全公开公示、定期通报等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全面改薄”专项督导,确保按计划完成各项任务。

责任科室、单位:基础教育科、督导室,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三)推进贫困地区学前教育普及计划

1.加大贫困地区幼儿园建设力度。实现贫困地区公共学前教育资源全覆盖,提高贫困地区适龄儿童入园率,2018年全市计划投入3000万元,改造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18所,确保每个乡镇有一所中心幼儿园,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0%以上。

2.开展贫困村幼儿园全面排查,消除危房和各种安全隐患。加强对贫困村幼儿园的指导,配足配齐幼儿园办公设备、室内外玩教具及图书等,改善办园条件,满足保教活动需求,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

3.规范办园行为,基本消除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责任科室、单位:学前科,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四)推进贫困地区教师培训计划

1.足额安排培训经费。按照不低于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工资总额(含绩效工资)的1.5%安排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逐步提高;农村学校应按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8%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确保培训工作的实际需要。

2.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7-2020年),实施扶贫地区校长教师培训工程,有针对性地对扶贫重点村小学(教学点)校长(园长)、教师进行轮训。支持贫困村小学开展教师培训,对农村学校薄弱学科教师开展教学技能培训,全面提升乡村教师素质。

3.逐步扩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规模。要根据乡村学校教师“退员补员”的实际需要,制订好公费定向师范生中长期需求计划和年度培养计划。建立完善与国家免费师范生相衔接,各类型、各学段、各学科教师培养全覆盖的地方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体系,确保公费定向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有编有岗。

责任科室、单位:教师科,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五)构建贫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1.对全市农村留守儿童信息进行调查摸底,并充分利用基础教育信息管理平台,为每名留守儿童建立专门档案和联系卡。

2.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学校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着重提高班主任和宿舍管理人员关爱照料农村留守儿童的能力,积极回应留守儿童心理诉求,营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校园氛围。

3.建立家校定期交流沟通制度,依托家长委员会,开展家教宣传、家长走访、讲座咨询等活动,多方位、多渠道向留守儿童父母传播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指导其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确立正确的教育方法,履行好监护人的责任。

4.办好“留守儿童之家”。指导农村小学和教学点专门建设或结合现有功能室设立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室,配备图书和阅览设施、计算机、亲情电话等,为农村留守儿童开展阅读、亲情联络等活动提供场所和条件。

5.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教育,继续开展“三帮一”劝返复学行动,降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特别是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的辍学率。各地要以中心学校为单位,开展“三帮一”劝返复学行动,即明确一名教师、一名村干部、一名家长或监护人帮扶一名辍学学生,逐一对辍学学生进行劝学。建立工作台帐,实行销号管理,劝返一个销号一个,推动落实各地各学校落实控辍保学任务。确保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6%以下,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8%以下,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1%以上。

责任科室、单位:基教科,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六)构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支持平台

1.根据扶贫攻坚工作需要,调整职业学校布局结构,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确保高中阶段教育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增加职业学校有效供给,让未升入普通高中的贫困家庭的初中毕业生都能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2.精准对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脱贫需要开展招生。征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就学意愿,引导他们合理选择就读学校、就读专业。以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实施“定向招生、订单培养、精准脱贫”。

3.建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学习就业档案,指定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任教师开展“一对一”个性化帮扶。加强就业创业教育,鼓励和扶持贫困家庭学生自主创业,优先推荐农村贫困毕业生就业。

责任科室、单位:职成科、基教科、计财科,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七)扎实推进“点对点”结对帮扶工程

继续推动实施“点对点”结对帮扶工程,进一步引导城镇中小学与农村贫困中小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已开展结对帮扶的市直中小学校要强化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结对帮扶效果。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要全力跟进,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工作。

1.教育教学帮扶。实施联合教研制度,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联合教研会议,统筹开展学科备课、教学研讨、听课观摩等活动,提高农村学校薄弱学科课程实施水平。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网络课堂,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学校管理帮扶。推进实施管理人员挂职交流活动,结对帮扶学校每年至少互派1人挂职。指导受援学校建立健全现代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日常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3.办学条件帮扶。根据学校实际,尽力向受援学校捐赠信息技术设备、实验设备、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等,改善受援学校硬件设施;向受援学校学生开放图书馆、功能教室、运动场所、校内外实践活动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提供必要的教室指导,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责任科室、单位:机关各科室、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城镇以上中小学校

(八)建立贫困村教师补充、交流和帮扶机制

1.建立并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定期交流轮岗制度。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县域内重点推动县城学校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乡镇范围内重点推动中心学校教师到村小、教学点交流轮岗。每年交流到贫困学校骨干教师比例不低于20%。

2.加大贫困地区特岗教师招聘力度。按照总量调控、城乡统筹、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调整和使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满足招聘特岗教师需要。要保障特岗教师的工资及各项待遇的落实,为特岗教师提供相应的周转住房和必要的生活条件。特岗教师在工资待遇、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等方面与当地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对待。

3.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向农村教师倾斜,稳定和吸引优秀教师在边远贫困地区乡村小学和教学点任教;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工作;足额发放乡村教师津贴,教师体检常态化,加快贫困地区教师周转房建设,改善贫困地区教师生活条件。实施教职员工扶贫工程,开展“千名教师扶持行动”,让教师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开展“乡村最美教师”评选表彰活动。

责任科室、单位:人事科,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市、县、校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多点发力、各方出力、汇聚合力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格局。市教育体育局成立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王德华同志任组长,喻玲玲同志任副组长,局班子其他同志为成员(具体名单见附件)。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幼儿园)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强对教育扶贫工作的领导,确保完成各项任务。要切实加强与扶贫办的沟通联络,会同统战部、总工会、团委、妇联、人社、民政、工商联等部门,抓好教育助学扶贫工作,形成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强大合力。

(二)强化主体责任。各地、各学校要根据教育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市教育体育局相关科室和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根据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改革举措、保障措施和责任分工,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帮扶对象落实到具体学生、建设项目落实到具体学校、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时间。真正做到教育精准扶贫在政策上重点支持、项目上重点安排、资金上重点帮扶、工作上重点推进。

(三)强化经费保障。坚持把教育扶贫摆在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先地位,积极争取省市财政支持,加大教育扶贫投入力度。市教育体育局2018年预算安排“点对点”结对帮扶专项资金100万元。加大教育经费统筹,重点向脱贫任务较重的薄弱学校倾斜。按照“精准扶贫”有关要求,加强教育扶贫项目与资金的管理,突出教育扶贫工作重点和薄弱环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财政部门足额预算扶贫所需经费,在财力上保障扶贫措施的落实。

学校教育扶贫工作计划篇3

2012年,十闭幕不久,到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专门讲了这么一段话:“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

今年教师节前夕,在给“国培计划(2014)”北师大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中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教育部在认真学习贯彻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思想的同时,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词,着眼于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地区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全力推进教育扶贫全覆盖。

面向未来

今年夏天,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引发全国上下的集体聚焦。因为这是一项惠及广大乡村教师、亿万乡村孩子的民心工程,通过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等关键举措,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帮助乡村孩子学习成才,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着眼未来,面向未来,是教育扶贫全覆盖各项政策举措的一个鲜明基调。

从2011年开始连续实施两期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央财政已投入700多亿元,支持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截至2014年年底,中西部地区幼儿园数量比2009年增长77%,是东部地区增速的四倍;中西部地区在园幼儿数量比2009年增长65%,是东部地区增速的两倍。

在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政策规划中,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640亿元,带动地方财政投入800多亿元,惠及3000多万名农村贫困学生。

一项对贫困地区6至15岁男、女生营养健康状况的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各年龄段平均身高、体重、平均成绩都有不同程度提高。这一结果对我国2011年开始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无疑是个积极的回应。截至2015年6月,中央和地方已累计安排资金1443亿元,全国超过1/3的县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210万名农村学生。

今年初,在的亲自关怀下,教育部会同9个部门共同编制了《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规划》将680个连片特困县从出生开始到义务教育阶段结束的农村儿童作为实施范围,重点围绕健康、教育两个核心领域,加快实现从家庭到学校、从政府到社会对儿童关爱的全覆盖,确保贫困地区的孩子生得好、长得好、学得好,以超前规划、着眼未来的姿态,编就一张保障贫困地区儿童成长的安全网。

民生底色

21世纪初开始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曾伴随着广袤乡间随处可见的“标语”深植于一代农村学子的心间。

随后,“农村”二字的消失,赋予了这项政策更多的民生内涵,也让政策的阳光洒向更多生活在城市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已免除学杂费的基础上,对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农村学生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农村学生免费配发汉语字典。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

在高等教育阶段,目前已经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体系。

在国家学生资助体系逐步完善的进程中,普通高中、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三大领域一度“缺席”。然而,从2010年到2012年,连续3年,一年一进阶,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下,三大领域全部纳入国家学生资助体系――

2010年,开始实施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用于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资助面约为20%,2014年495万名学生享受资助;

2011年,开始实施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地方政府对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中央财政予以奖补。2014年,各级政府资助幼儿382万人,资助资金51亿元;

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补助生活费政策,这一政策已对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学生实现了100%全覆盖。

援助帮扶

据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副司长何光彩介绍,经过十几次提高“三包”标准,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三包”政策(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覆盖了从学前至高中阶段所有农牧民子女和城镇困难家庭子女,年受益学生达52.5万人,资助金额达15亿元。在毗邻的南疆,喀什、和田、阿克苏、克尔克孜四地州则实现了14年免费教育,覆盖了学前两年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年受益人数190万人,资助金额超过50亿元。

重点帮扶、定点援助,成为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一道风景。

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直接“成果”,是投入资金5.95亿元,17个省(市)实施的148个教育项目,涵盖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教师交流培训、贫困生资助等。而到2014年19个援疆省(市)实施的386项教育项目,则以双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培训各级各类教师14万人次,派出支教教师3000余人。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新疆与内地省(市)中小学“千校手拉手”活动全面启动,不仅新疆1584所中小学与援疆省(市)中小学建立了“手拉手”关系,疆内1200余所学校之间也建立了“手拉手”关系。

探索教育扶贫、人才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等精准扶贫模式,也是教育扶贫政策的实践选择。直属高校定点扶贫政策推进过程中,44所科研实力最强、以理工科院校为主的直属高校已累计投入资金和物资折合5.3亿余元,承担4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定点扶贫任务。(来源:《中国教育报》柴葳万玉凤/文)

【相关阅读】

20项教育扶贫政策

第一项政策是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从2011年以来,已经连续实施两期,中央财政已投入700多亿元,支持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截至2014年年底,中西部地区幼儿园数量比2009年增长77%,是东部地区增速的四倍;中西部地区在园幼儿数量比2009年增长65%,是东部地区增速的两倍。

第二项政策是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2013年开始实施,力争用5年时间使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基本达标。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640亿元,带动地方财政投入800多亿元,惠及3000多万农村贫困学生。

第三项政策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自2011年起,国家按照每生每天3元(2014年11月提高到4元)标准为片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截至2015年6月,中央和地方已累计安排资金1443亿元,全国超过1/3的县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210万农村学生。监测表明,贫困地区6~15岁男、女生各年龄段平均身高、体重、平均成绩都有不同程度提高。

第四项政策是学前教育资助政策。从2011年起,地方政府对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中央财政予以奖补。2014年,各级政府资助幼儿382万人,资助资金51亿元。

第五项政策是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寄宿生生活补助)。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已免除学杂费。对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农村学生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农村学生免费配发汉语字典。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中西部地区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天4元、初中生5元。

第六项政策是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政策。从2010年起国家实施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用于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资助面约为20%,2014年495万学生享受资助。

第七项政策是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补助生活费政策。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按照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并给予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生每年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资助。这一政策已对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学生实现了100%全覆盖。

第八项政策是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目前,高等教育阶段已经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体系。

第九项政策是15年免费教育和新疆南疆四地州14年免费教育。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三包”政策覆盖了从学前至高中阶段所有农牧民子女和城镇困难家庭子女,年受益学生达52.5万人,资助金额达15亿元。新疆南疆四地州实现了14年免费教育,覆盖了学前两年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年受益人数190万人,资助金额超过50亿元。

第十项政策是教育、援疆政策。教育部召开了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组织17个省(市)实施了教育项目148个,投入资金5.95亿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教师交流培训、贫困生资助等。教育援疆工作以双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到2014年19个援疆省(市)实施教育项目386项,投入资金85亿元,培训各级各类教师14万人次,派出支教教师3000余人。

第十一项政策是新疆与内地省(市)中小学“千校手拉手”活动。在新疆和援疆省(市)各民族学生中广泛开展“心连心手拉手”活动,新疆1584所中小学校与援疆省(市)中小学建立了“手拉手”关系,结对学生146.8万人;疆内1200余所学校之间也建立了“手拉手”关系。

第十二项政策是四川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从2009年起,四川组织藏区初中毕业生和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到内地优质中职学校免费接受3年中等职业教育,每年1万人左右,每生每年7000多元。已惠及藏区学生近5万人,其中87%以上来自农牧民家庭。

第十三项政策是内地民族班政策。内地班已办班30年,累计招收初中生4.64万人、高中生3.45万人、中职生0.84万人,为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级各类人才。内地新疆班已办班15年,累计招生高中生7.1万人、中职生1.02万人,为新疆培养输送高校毕业生1.3万人。

第十四项政策是少数民族预科班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预科班自1980年举办,到2014年,累计培养少数民族学生40万余人,被誉为“造就少数民族专门人才的金色桥梁”。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2006年开始实施,截至2014年,累计为培养高层次骨干人才近2.7万人。

第十五项政策是职业教育团队式对口支援。2012年,东部地区10个职业教育集团与滇西10州(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对口帮扶滇西职业学校发展,并协助对口合作州(市)制订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打造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队伍等。2014年,建立17个东中部职教集团与和四省藏区17个地州的职业教育对口帮扶机制。

第十六项政策是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自2012年起,在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本科一批为主的招生计划,面向贫困地区实行定向招生。到2015年,招生规模从1万名扩大到5万名,实施区域从680个连片特困县扩大至包括国贫县在内的832个贫困县,招生高校覆盖所有“211工程”学校和中央部属高校。专项计划共录取学生18.3万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近两年连续增长10%以上。

第十七项政策是对新疆、高校开展团队式对口支援。2010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高校团队式对口支援工作,共成立了42所高校参加的6支对口支援团队,支援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大学、民族学院和藏医学院。

第十八项政策是直属高校定点扶贫。由44所科研实力最强、以理工科院校为主的直属高校承担4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定点扶贫任务,统一纳入新十年定点扶贫工作体系中。经过近3年的努力,探索出教育扶贫、人才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等高校精准扶贫模式。据不完全统计,各校已累计投入资金和物资折合5.3亿余元。

学校教育扶贫工作计划篇4

自2013年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8所全国知名高校及教育部装备中心等9家教育部直属单位定点帮扶滇西边境山区相关县(市、区)。各单位以高度政治责任感投入到扶贫帮扶工作中,充分发挥在科技、文化、人才和智力等方面的优势,以教育、医疗、产业帮扶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解决民生需求为根本,加快各受帮扶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扶贫先扶智,下好教育帮扶“先手棋”

教育帮扶,干部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决定着脱贫的成败。北京大学先后为弥渡县级、乡镇级领导干部在校免费开办两期干部培训班,共培训103名重要岗位上的干部,同时邀请名师专家到弥渡县开展专题讲座,3年来累计培训497人次;浙江大学先后免费举办了8期“浙江大学-云南省景东县党政干部研修班”、3期“普洱地区党政干部培训班”;中国农业大学以赴学校集中培训的形式,于2016年9月邀请国内知名学者、农业部领导进行授课,免费培训镇康县33名科级干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滇西启动了滇西扶贫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项目,帮助滇西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

教育帮扶,必须将提升基础教育办学水平置于优先发展地位。同济大学在云龙县设立助学奖学金20万元,并累计争取资金154万元用于20余所村级小学基础设施建设;人民教育出版社与宾川教育部门紧密合作,先后推动实施了“‘推动儿童阅读,建设书香校园’行动计划”“清零计划”(对非专业英语教师进行“代偿式教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等一批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纷纷与滇西各县(市、区)中学开展结对帮扶,各高校还在滇西建立优质生源基地近30个。

教育帮扶,拥有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必不可少。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对定点帮扶的永仁县及楚雄州其他县市的中小学教师进行大规模培训。

医疗帮扶,造福帮扶地区群众

保障群众身体健康是让贫困地区脱贫的先决条件之一。

清华大学附属医院累计筛查先心病儿童688人次,确诊332人,手术治疗239人,减免与引入慈善基金额度达300万元,极大减轻了患儿家庭负担。

复旦大学在永平县开展医疗帮扶中启动实施了“医院帮扶计划”“医生培养计划”“乡村义诊计划”“远程医疗计划”“设备更新计划”,并发动校内外各种资源,向永平县捐赠各种大型医疗仪器设备价值累计超过1000万元。

华中科技大学在临翔区通过技术帮扶,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专家队”。

上海交通大学组织接收洱源县医护人员164人次到交大附属医院进修学习,开设医疗管理培训和执业医师培训,培训医疗管理干部25名,执业医师18名。

产业帮扶,让贫困山区找到致富的“金钥匙”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聚焦产业,扶贫开发是让滇西贫困地区彻底告别贫困的良策。

结对帮扶3年,大连理工大学紧紧围绕龙陵县“加快硅工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创新工作思路,确定了“招商引资+扶贫开发”帮扶新模式。

学校教育扶贫工作计划篇5

为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X州市委、X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X市发〔201X〕X号)精神,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开展,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对X南苏区扶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扶贫先扶智、彻底斩断贫困链条"的总体思路,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以提升贫困村基础教育水平、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就学、帮扶贫困群众实现稳步脱贫为首要工作任务,以倾斜支持贫困村发展教育、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开展贫困生职业学历教育为主要工作措施,建立上下联动、多部门合力推进的教育扶贫机制,通过教育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二、目标任务

三、政策措施

(一)倾斜支持贫困村发展教育

1.优化调整贫困村学校布局规划。以加快发展贫困村学前教育为目标,切实做好学前教育规划。根据贫困村的自然环境、适龄人口分布等情况,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优先支持贫困村利用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村小增设附属幼儿班,支持贫困村都建有一所普惠性、低收费幼儿园。以提高贫困村义务教育水平为目标,切实做好义务教育规划。按照保障义务教育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加强贫困村学校布局调整,合理规划设置贫困村义务教育学校,保留或设置必要的农村教学点,优先支持新建贫困村学校。

2.改善贫困村学校基础设施条件。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等项目时,优先安排改善贫困村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到2020年,力争使贫困村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教学和生活设施满足基本需要。优先加强对贫困村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指导,确保贫困村学校全面实现硬件、软件同步提升。加快贫困村学校食堂建设,促进罗霄山片区县(市、区)加快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切实改善贫困村孩子的营养状况。加快贫困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贫困村学校高速宽带接入。

3.加强贫困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支持鼓励教师到贫困村从教。对在11个罗霄山片区县的贫困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优先支持贫困村学校建设教师周转房,加快解决贫困村教师住房困难问题。城镇中小学教师在评聘高级职务(职称)和评先评优时,同等条件下有在贫困村学校任教经历的优先。加大贫困村教师补充力度,解决贫困村教师数量不足问题。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到贫困村学校支教、走教等形式,重点解决贫困村学校音乐、体育、美术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教师缺乏问题。全面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鼓励优秀校长教师到贫困村任教。

(二)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

4.学前教育阶段。对符合入园年龄,在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公办幼儿园及普惠性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烈士子女、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资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000元,实现贫困村家庭经济困难学前儿童应助尽助。同时,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学前儿童,酌情减免保教费。

5.义务教育阶段。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对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在上级规定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年增加500元。在11个罗霄山片区县(市、区)稳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每生每天4元的标准,为贫困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

6.普通高中教育阶段。落实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采取上级资金补助加地方配套的方式,对就读全日制普通高中学校(含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和完全中学的高中部在校学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在实现贫困村家庭经济困难高中学生应助尽助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县(市、区)普通高中贫困家庭学生资助面。

7.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对就读公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对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在实现贫困村家庭经济困难中职学生应助尽助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县(市、区)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面。

8.高等教育阶段。对贫困村当年考取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含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符合申请政府资助金条件的贫困家庭学生,优先每人一次性安排高考入学政府资助金6000元。对贫困村当年被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含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录取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办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在校期间实行财政全额贴息,贷款额度为每生每学年不超过8000元。确保所有考入高等院校的贫困大学新生都能顺利入学、安心上学。

9.争取国家倾斜支持,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积极推动社会力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帮扶贫困学生,减少因学返贫现象发生。

(三)开展贫困生职业学历教育

11.扩大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机会。争取省教育厅继续单独面向X州市定向培养大学生政策,根据实际调整定向招生院校、招生专业、招生计划,扩大贫困地区群众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教育扶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精心谋划,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各县(市、区)要抓紧时间制定本地教育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教育、扶贫移民、发改、财政、人社、民政、农粮、卫生、水利、规划、建设、林业、团委、妇联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促进教育扶贫工作有效开展。

(二)强化资金保障。各地要加大对教育精准扶贫的经费投入,逐步建立以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投入的多元投入机制。各县(市、区)政府要切实承担起本辖区教育精准扶贫的职责,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优先安排支持贫困村发展。县级财政要安排并及时拨付贫困村学校建设资金、贫困学生资助金和贫困家庭子女职业学历教育补贴等,为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提供资金保障。

(三)建立信息台账。各地要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缺口台账、贫困生的资料数据库、贫困家庭劳动力数据库,全市范围内的每一个贫困村、每一所学校、每一个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生都要有相应的信息资料,确保不漏一个贫困村、不漏一户贫困户、不漏一所学校、不漏一个贫困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

学校教育扶贫工作计划篇6

为了贯彻落实上级教育扶贫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教育扶贫管理工作,根据县委、县扶贫局文件精神,按照统一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的目标,我校在2019年教育扶贫脱贫攻坚工作中积极推动各项帮扶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持力度,着力做好教育扶贫工作。现将我校2019年教育扶贫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官亭镇中心学校地处民和县最南端,始建于1934年,原校址位于官亭镇官中村,占地面积9737平方米,建筑面积2472平方米。由于官亭镇城镇规划与喇家国家遗址公园的建设,喇家小学、官亭小学、原中心学校合并,于2015年11月25日搬迁至现校址,现校址位于鲍家村一社,占地面积53946㎡,建筑面积17684㎡。

2017年秋季学期在校学生1272名(女生598人),其中小学生611人(女生262人),初中生661人(女336人),共有24个教学班;寄宿生659人;其中小学285人;初中374人。专任教师85名,女47人。

官亭镇中心学校下辖13个行政村,我校教师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涉及县内县外在校学生100多人,居住分散,教育扶贫涉及人口多,难度大,政策性强。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失学辍学,确保教育扶贫精、准、实,官亭镇中心学校克服重重困难,做好教育扶贫工作。

二、保障机制和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组织机构。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成立了白山小学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和督办扶贫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确保扶贫工作的顺利实施。

官亭镇中心学校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仁青

副组长:祁海成  马全文

成 员:王晓梅  李成海 范增花 赵丰瑛 李国伟

张学武  鄂福强 吕西成 吕根成 吴正全

郭积福  何克义 魁文明 桑占明 马国成

办公室设在中心办,由赵丰瑛负责日常材料管理工作。

(二)整合资源,形成推动合力。

1、整合资源,利用相关政策资源,争取国家、省、县及社会爱心人士的资金和物资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

2、实施县级地方政府主导,积极协调乡级部门,加大对帮扶点发展的指导,形成整体推动合力。

(三)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教育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1、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信息台账,

2、按政策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和特困学生,

3、深入贫困家庭,了解群众所需、所求,找准扶贫帮扶点,力争将教育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推动和谐稳定。在开展教育扶贫工作时,坚持发展帮扶与和谐稳定相统一,将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在和谐中促扶贫,在扶贫中保和谐。

三、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一)定期开展“认亲结对大帮扶、扶贫政策大宣讲”主题活动,深入农户宣传扶贫政策。

(1)根据民扶组办28号文及民和县干部“结对认亲”大帮扶工作制度,结合县教育局的安排和要求,根据官亭镇中心学校认亲结对帮扶计划,我校定期开展“认亲结对大帮扶、扶贫政策大宣讲”主题活动,要求责任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帮扶任务,并开展好“认亲结对大帮扶、扶贫政策大宣讲”主题活动。

(2)学校对主题活动高度重视在活动开始前,组织全体教师召开会议,解读建档立卡贫困户必知必会“十二条”、干部进村入户“十问法”、“二十必看法”等,通过学习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帮扶责任教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的思想保障。

(3)我校全体帮扶责任人利用不同的时间,进村入户,到赵木川、先锋、别洛、河沿等村进行结对认亲,宣讲中央和省、市、县确定的一系列扶贫政策,特别把我县产业扶持、易地扶贫搬迁、医疗和养老保险、教育扶贫等方面的政策进行宣讲。通过宣讲,引导建档立卡户摒弃“等靠要”的思想,树立“苦等苦熬无出路、苦干实干能致富”的意识,激励每一位扶贫户深刻认识到我们党的关怀。在宣讲政策的同时,帮扶教师力所能及为贫困户带去现金、米、食用油、鸡蛋等慰问品进行慰问,与结对贫困户拉家常、谋脱贫,了解结对户的思想动态、家庭状况、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再次详细了解各自负责的精准扶贫户的基本情况和帮扶愿望。主题活动使我们的帮扶教师和群众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让群众更加了解我们的干部职工,让结对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知晓和享受好党的惠民政策。

(4)我校结对帮扶责任教师总共85名,每位教师都能按上级部门的要求定期开展帮扶工作,切实将政府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二)深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核实与采集学生就读信息

在官亭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全镇村组干部大力支持下,官亭镇中心学校教师全面深入各村各队,下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宣讲教育扶贫政策,统计核实初中、小学、幼儿园县内外学生就读情况,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切实做到扶贫好政策深入人心,让每一位贫困学生享受到国家补贴补助,不让一个适龄儿童辍学休学,经核实官亭镇在县内县外就读义务教育的建档立卡贫困小学生106人,初中生46人,学前46人,总计198人;城镇低保学前1人,小学10人,初中4人,总计15人;农村低保小学8人,初中10人,总计18人。官亭镇总计贫困学生231人,其中女93人,寄宿生162人

(三)按政策做好贫困学生资助工作。

1、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教科书费、作业本费。

2、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每生500元。

3、学前三年每生每学期资助600元

4、积极协调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学校教育扶贫工作:一是2017年10月份无锡市帮扶贫困生8名,每名学生资助500元,总计4000元;二是2019年7月民和县基准扶贫办下发2019年脱贫攻坚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特困生补助资金,其中我校建档立卡特困生6名,补助资金每生500元,计3000元,总计下发补助资金4500元,已全部发放到位。

(四)狠抓“控辍保学”, 按政策做好贫困辍学生返校复读学生资助工作,巩固提高普九成果。

我校成立了“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和班主任、任课教师签订目标责任书,主动和镇政府联系,形成政府、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控辍保学”体系,上学年初中辍学4人,辍学率为0.57%。2017年12月和2019年7月民和县基准扶贫办下发脱贫攻坚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劝返复读生补助资金,其中我校2017年12月控辍保学劝返复读建档立卡贫困学生4名,每名学生下发补助资金840元,计3360元;2019年7月控辍保学劝返复读建档立卡贫困学生3名,每名学生下发补助资金500元,计1500元。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扶贫工作,真正扶出实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学校教育扶贫工作计划篇7

教育扶贫是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学习心得,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学习心得1教育扶贫就是通过在农村普及教育,使农民有机会得到他们所要的教育,通过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和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来实现征服自然界、改造并保护自然界的目的,同时以较高的质量生存。在扶贫脱贫工作中,应注意发挥教育的作用,让知识产生动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问题,促进经济的增长,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城乡教育资源不对称、不平等,教育扶贫能把更多的资源引入西部和农村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教育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不仅能让贫困人口“站起来”,而且要能够“走得远”,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让知识改变孩子命运,让孩子改变家庭面貌。

在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工作中不难发现,贫困地区人员的人口素质不高、缺乏文化水平、缺乏技能是致使难以脱贫的主要原因。由此,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知识培训进行教育扶持,如:联系培训公司进行厨艺培训等,帮扶人员到贫困户家讲习等,通过各种方式使贫困地区的人口无论从思想文化素质,还是技能水平方面,都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这也是扶贫攻坚工作能够进一步推进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扶贫先扶志,教育扶贫不能落后就是要求转变传统的扶贫观念,把人才培养工程作为精准扶贫的重点项目统筹规划与实施,只要人才质量有了保障,扶贫脱困就有了希望。通过教育扶贫的方式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文化水平,帮助贫困群体快速脱贫致富。帮助贫困地区的孩走出山区。教育扶贫让优质的教育资源滋润贫困地区,使更多的山区孩子都能感受公平的教育,同时也增强贫困地区人员的自我发展能力。完善的教育资助体系,可以确保教育扶贫能够得到实效,实现精准脱贫,确保全国同步建成小康。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对扶贫工作的新论断,是对党的扶贫理论的新发展。摆脱贫困需要智慧。培养智慧教育是根本,教育是拔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再穷不能穷教育。

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学习心得2一年来,在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怀帮助下,我按照“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要求,与x,共同探讨,悉心教研,使所任学科成绩有了很大提高。为使今后的教学工作取得更大进步,现对帮扶工作作一总结。

一、学习课标,明确教学目标。

为了使我的英语教学适应新时期英语教学要求、树立起新的育人理念,我们俩经常抽休息时间对《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了研读,了解了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目的、掌握了此次英语改革的重点、明确了英语课程各级的总目标和各内容的分级目标、理解了英语教学原则、学会了一些科学评价原则等,从而为后面的教学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奠定了的扎实的基础、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扎实备课,理清教学思路。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在备课时做到了以下几点:

1、课前备课,做到“有备而来”。

认真阅读各种教科参书,既备教材、教法,又备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内容,既要考虑知识的纵向联系,又要考虑新知的横向衔接;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突破难点;既要体现出完整的教学过程,又要注意好各环节的过渡自然。

2、课中备课,灵活安排简单易操作的游戏活动。

我通过游戏引入新课教学时,为了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我在实施教学的时候,总是尽量设计一些简单易操作的游戏及活动,将教学内容层层铺开,把枯燥乏味的课堂变为生动有趣“快乐堡”,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玩中获得新知,通过反复的趣味操练(如:唱、演、玩、画、涂色、做手工等形式)来巩固所学新知。在活动中学生们都乐于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情感态度和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教学效果良好。

3、课后备课,总结教学经验。

每上完一单元,我们都及时对该单元作出总结和反思,写出教后感,肯定本节课成功的地方,探讨该单元的不足之处,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学习心得3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中共x市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的安排部署,全面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提高贫困群众素质能力,有效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在我县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基础性、先决性和关键性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专项方案。

—、范围对象

本方案以我县32个贫困村适龄受教育的儿童少年和薄弱学校为重点,2935户贫困家庭适龄受教育的儿童少年为主要对象。

二、目标任务

到20x年全县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达到全市领先水平。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水平上台阶,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提高职业教育促进脱贫致富的能力,建设满足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为实现x全域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三、重点工作及进度安排

学前教育:到x年,全县开办村级幼教点118个,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11所,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

九年义务教育:到x年,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6%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以上;学校班额符合国家和省规定标准,基本消除“大班额”,开齐开足国家和省规定课程。

高中教育:到x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

四、政策措施

(一)实施基础教育巩固提升计划(县教科局、县财政局、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县发改局、县人社局、县国土局、县规建局、县民宗扶贫移民局、团县委)。

1.健全学前教育资助政策。

继续对在园幼儿全面实行保教费减免资助政策。大力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积极开办村级幼教点,努力构建乡镇中心幼儿园辐射管理村园的管理模式,形成中心园—村园联动发展的农村学前教育网络,努力提高乡镇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

2.巩固和提升普及义务教育发展水平。

按照《x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六长”责任制的意见》,全面落实县长、教科局长、乡镇长、校长、村长、家长“六长”责任制,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责任机制,通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严控学生辍学。根据本地城镇化进程,科学把握流动人口规律,建立健全区域内义务教育学生流动预测和管控机制,适龄儿童、少年户籍所在地政府要建立儿童、少年花名册,做到人头清、数据准。充分利用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流动人口子女入学、转学等学籍管理,确保每一名适龄儿童、少年依法入学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强化父母作为第一监护人的职责,切实履行依法送子女按时入学的责任。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增强课程适应性和教学吸引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科学制定并实施义务教育学校设置和建设规划,合理布局义务教育学校,分类设置,保证足够学位,确保义务教育划片就近入学政策落实到位。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成果,保留并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在运转经费、办学条件等方面给予保障。妥善解决因学校撤并带来的学生上下学交通问题。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留守学生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村留守学生的关爱、教育和管理。深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两为主”和“两个全部纳入”政策,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贫困家庭子女平等接收义务教育。加快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形成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体系,到x年基本实现全覆盖,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益。按照国家、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保证教育教学质量。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通过重点解决大班额,从严控制新生年级班额,逐步消除大班额,将班额控制在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内。

继续打造富有x特色的“双语”教学体系,加大民族文字教材建设和优质双语教育资源的开发力度,深入开展双语教学指导与评价活动,切实提高双语教育质量,扩大优质双语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强化寄宿制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到x年基本实现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标准化管理。

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确保“应免尽免”。争取实施高海拔民族地区学生取暖计划,切实保障学校正常运转。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改善贫困地区学生营养状况。

3.支持办好综合高中。

支持办好试点综合高中,将县内外的优质中职资源和普通高中通过共享办学资源,联合办学、转型发展等方式,积极开展普职融通,特色鲜明的综合高中发展模式探索试点,总结经验办好综合高中。加大对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的支持力度,提升经费保障水平。

4.大力实施重大教育扶贫项目。

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规划(20x—20x年)”,统筹利用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等项目。

5.加快推进贫困地区远程教育。

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范围。结合国家教育信息化重点工程的启动以及“全面改薄”、“第二个十年行动计划”等重大项目推进远程教育。全力推进贫困地区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到x年,有学校的贫困村每间教室均配备班班通设备,所有中小学校都能开展远程教育。全面完成中小学校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建设,宽带接入和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基本满足学校教学、管理应用的需要。全力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到x年,有学校的贫困村师生在省、市、县级教育资源公共平台上普遍拥有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全面实现中小学校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实施创业就业能力培育计划(县人社局、县教科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民宗扶贫移民局、县投促局)。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继续加大县职业高级中学的基础能力建设和学校软硬件建设,巩固取得的建设成果。在“十三五”职业教育建设规划中给予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支持与优质中职学校结对子,开展对口帮扶,切实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加强招生统筹管理。深入实施职业教育免费教育计划,实现应读尽读。认真落实中职助学金政策,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提高助学金补助标准。

(三)实施民族地区十五年免费教育计划(县教科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

积极稳步推进十五年免费教育,从x年春季起,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中职免费教育的基础上,对公办幼儿园全面免除保教费,对公办普通高中全面免除学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所需资金省财政在统筹中央补助资金基础上给予补助,其余部分由市、县财政安排。实行上述政策时,对经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和民办普通高中,按公办幼儿园和公办普通高中的财政补助标准给予等额补助,其收费标准高于财政补助的部分由学生家庭承担。抓好“十五年免费教育学前教育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普通高中教育学校建设项目规划(x—20x年)”。

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学习心得4赴对口帮扶村开展学习交流实活动后,支部及时召开了小结会,会上,大家联系实际,畅谈了自己的体会和感想,其主要收获有以下几点:

一是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保持党员先进性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到农村基层的参观学习实践活动,使大家受到深刻的触动,充分认识到党员教师肩上担子沉重。有的党员教师谈到:到贫困农村看一看,深深体会到教育的重要性,由于经济的落后阻碍了教育的发展,反过来,教育的滞后又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农民不具备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很难摆脱贫困,更谈不上科学发展。作为高校党员教师,要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做好本职工作,多为农村为基层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引导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去就业,把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与建设家乡、服务基层紧密结合起来,与振兴贵州基础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脚踏实地到基层去开创自己的事业,为贫困山区的早日脱贫做出自己的积极贡献。

二是增强了对贫困山村的感情,提高了认识,转变了作风。有的党员教师谈到:我们的普高生大多数都来自农村,多数都是贫困生,他们的家境与联合村一般村民家庭经济状况都差不多,我们应该对贫困生给予特别的关爱。例如,各位班主任在落实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等项工作的时候,工作责任心应更加强一点,心应更细一点,工作效果更公平一点,力争把国家资金用在刀刃上,把国家对贫困生的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要通过对口帮扶活动,提高认识,加强自身的教风学风建设,只有把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做好了,才能争创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党支部。

三是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和敬业精神。大家一致认为,要改变贵州农村的贫困面貌,我们必须努力担当好为贵州基础教育服务的职责,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好改制迎评的攻坚战。有的党员教师谈到:联合村地处黔南州东北部,属此次全国凌冻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现在村前村后仍可以看到被雪凝压倒堆放的树木。村干部介绍,两个月的雪凝天气造成停电停水,交通中断,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灾难。但面临严重灾害,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在最困难的时刻,人民解放军来了,武警部队来了,全国各路电力抢修大军来了,自愿者队伍来了,政府的救灾物资资金到了,原计划三个月完成的救灾重建任务一个月就完成了,村民们转忧为喜,称赞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有可能办到。有的党员说:这种抗凌冻精神是我们民族复兴的伟大精神,我们深受这种精神激励和鼓舞,作为共产党员,在学院发展的最艰难时期,更应该发扬这种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当前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就应该理解为院党委霍书记提出的“八论”要求,即:论精神、论观念、论时间、论学习、论正气、论责任、论实干、论细节。

我们一定要落实“八论”要求,一定要坚定迎难而上的决心,一定要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为学院的跨越式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把工作做好。党支部通过对口帮扶交流学习的实践活动,有效提高了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和党员保持先进性的自觉性,是新时期高校基层党组织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积极探索。

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学习心得5一是组建教育扶贫党员先锋队。以教育扶贫党员先锋队精准联系学校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确保不辍学。带头做好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的精准资助及资助政策的宣传到户,做到人人知晓。进一步落实“校农结合”工作,确保全县学校食堂向贫困地区贫困户采购农产品占学校食堂采购总量的40%以上。

二是组建教育质量提升党员先锋队。把抓党建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晒、比、评,把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教案上、在讲台上、在作业批改辅导上、在教育教学质量和成绩的提升上,最后落实在对学生的关爱、培养和促进学校的发展上。

三是落实好教育扶贫政策。采取以落实应助尽助为主,“圆梦行动”等方式为辅的方式,加大对贫困学生资助力度,确保不因贫失学。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教育和高校资助政策加大宣传力度,让其知晓资助项目和标准,做好建档立卡户贫困学生的统计,进一步落实相应的资助措施,使每一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都能享受他们应该享有的资助政策。

学校教育扶贫工作计划篇8

一、领导重视 分工明确

为了切实抓好扶贫帮困工作,学校上半年成立了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由姚锋校长任组长,刘全浩任副组长,全体教职工为成员的扶贫工作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分工到人,各司其职。一是落实领导责任。分别与各教职工签订脱贫攻坚目标责任书,明确扶贫攻坚主体责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限期脱贫。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校校长高度重视,举全校之力,认真分析研究和安排部署精准扶贫工作。

二、上下联动 密切配合

我们根据党委政府的安排和步骤,与村组干部紧密的配合,学校不断整合帮扶资源,形成“贫困户+教师”的“一对一、一对多”的帮扶模式,不断强化扶贫措施的精准性和针对性。在帮扶过程中全体教职工进村、进户、进心灵与帮扶对象交心谈心与他们打成一片,当好参谋,找准产业发展和增收路子,做他们的知心人和引路人。

三、深入实际 扎实工作

根据县、乡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围绕对象精准、内容精准、目标精准、措施精准,抓紧抓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

(1)深入支部村委了解情况。与村委支部对各帮扶户进行规划,询问了帮扶对象家里的生活来源、劳动力情况、生产状况、主要困难诉求等,协助各部门按照上报的贫困户名单,完善相关档案。认真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的工作方法和步骤,做好贫困农户的统计工作。

(2)深入帮扶家庭了解情况。全体教职工利用节假日进村入户,摸底排查,掌握基本情况,道尽千言万语与你们交心谈心,拉近离走进心灵,与之成为知心朋友。想尽千方百计争取政政策、长远规划、鼓励发展,让各家庭尽快走出困境脱贫致富奔小康。

(3)确保人员到位。学校抽调一名教师完全脱离教育教学岗位,全力配合镇人民政府、土主庙村支两委开展扶贫工作。

(4)着力抓好教育扶贫。智力扶贫帮困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寒门学子的未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创建,任重而道远,我校力求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惠民政策,教职工关心关爱学生,将教育扶贫工作做得更完善,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受学校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5)做好政策宣传。学校教育扶贫更快政策宣讲小分队利用暑假,走进砥坝辖区六个村宣讲党的政策,关注学生假期学习情况,关注假期安全。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结合贫困户的具体情况,着眼市场需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承受力,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和一户一法的要求,,制定和完善村级产业发展规划,做到“规划到户、带动到人”,实施好当前拟定的产业项目,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学校教育扶贫工作计划篇9

近几年国家对农村的重视程度加大,投入也越来越多,同时一些公益组织和慈善机构在国家的号召下纷纷加入对农村的扶贫减贫中来。尤其当前的校企合作、政企合作等取得了巨大的实质性突破,针对农村的薄弱环节,国家要求全国各大高校加强对农村扶贫。而且高校的扶贫逐渐显示出它的实力和优势,高校扶贫可以在人力、物力、设施等各方面对农村扶贫进行优势互补,对高校的教育实践工作也是一种很好的促进,同时定点扶贫基地可以发展成为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接受德育教育的教学实践基地。作为有着二十多年办学经验的浙江树人大学,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早成立并经国家教育部首批批准承认学历的全日制民办本科高校之一。

为了提升扶贫农村的特色乡村品牌文化内涵,我们从高校的校农合作现状和模式分析入手,以帮扶对象安吉县鄣吴镇昌硕艺术家村为例,立足浙江树人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研究专业领域的设计对扶贫的攻坚作用,重点通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工业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这三个专业的重点专业课程,对扶贫对象的独特传统文化、特色产品、旅游资源进行整体品牌形象包装和工业设计产品的系列开发,以及环境资源的规划和设计。在高校扶贫机制下,运用独有的设计专业领域知识,塑造扶贫对象的特色乡村品牌文化和产品。为此,通过对扶贫农村的调查研究,我们结合设计专业中的重点课程进行与扶贫对象的对接研究,重点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课题:

1.针对扶贫对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的帮扶对接研究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主要包括标志与企业形象设计、包装设计、品牌策划与广告推广等设计,在这些设计中,我们找出扶贫对象乡村的特色,来进行开发研究。

(1)标志与企业形象设计课程的对接研究

标志与企业形象就是指企业的经营理念、文化素质、经营方针、产品开发、商品流通等有关企业经营因素。从信息观点出发,从文化、形象、传播的角度来进行筛选,找出企业具有的潜在力,找出它的存在价值及美的价值,加以整合,使它在信息社会环境中转换为有效的标志。这种开发以及设计行为就叫“企业形象设计”。我们深入了解扶贫对象的文化传统、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特色农产品等,在此基础上围绕该村整体品牌的企业形象设计进行课程教学,让学生深入挖掘扶贫对象的核心价值,通过企业形象设计宣传该扶贫对象,给社会大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2)包装设计课程的对接研究

包装设计是以商品的保护、使用、促销为目的,将科学的、社会的、艺术的、心理的诸要素综合起来的专业设计。包装设计的目的是为消费者服务,从消费者使用、喜好的角度考虑是包装设计最基本的出发点。我院深入了解扶贫对象的特色农产品,在此基础上围绕该村特色农产品的包装设计进行课程教学,让学生认识和熟悉扶贫对象的绿色农产品,运用以环境和资源为核心的包装设计概念,选用合适的绿色包装材料,运用绿色工艺手段,为扶贫对象的商品包装进行结构造型和美化装饰设计,极大地提高了该产品的促销能力。

(3)品牌策划与广告推广课程的对接研究

品牌策划与广告推广是商品营销计划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广告推广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营销计划的成功与否。因此借助品牌策划与广告推广课程,很好研究扶贫对象的地域性、产品自身特性、生态环境等诸多因素,走品牌发展之路无疑是一种突破。以品牌的核心理念带动消费,并以此增加产品附加值,借助广告推广抢占市场,利用品牌控制市场,走具有特色的农村文化价值扶贫之路。

2.针对扶贫对象,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的帮扶对接研究

工业设计是指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的设计。工业设计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将工业产品加以美化与功能化的课程。该专业主要是处理人与产品之间关系的问题,具有多学科交叉性,如涉及机械工程、人机工程、心理学、市场学等学科知识。为加快推进经济的转型升级与校农对接,工业设计始终作为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种有力推动剂。在当前高校扶贫的大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课程利用自身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应用能力,可以对接校外扶贫乡村,通过前期市场调查与消费对象分析,从产品的功能与结构出发,开发与设计当地的工业产品。从理念与外观上进行提升,对当地的产品销售增长与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是专业领域对接地方经济的有力佐证。

学校教育扶贫工作计划篇10

一、我镇教育基本情况

我镇义务教育阶段现有在校学生1666人,有58个教学班;学前教育阶段现有在校学生990人,24个教学班。全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学生108人。

二、贯彻落实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1、学区办在扶贫攻坚政策精准落实方面,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思想统领脱贫攻坚工作。学区成立有教育扶贫资助工作小组,由学区主任担任组长,加强领导,由镇教育工会主席XXX同志具体负责全镇教育扶贫工作事宜,各中小学幼儿园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小组制定了《XXX镇教育扶贫资助工作实施方案》,力求教育扶贫工作做到有章可依,有账可查,精准,有效。

2、学区办充分利用每周一的办公例会时间,深入学习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委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不断提高自身对扶贫攻坚工作的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

3、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学区办不存在搞变通,口是心非,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问题。一切扶贫资助活动都以上级文件精神为依据,认真贯彻落实。

4、学区办在扶贫资金使用方面加强领导,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认真核实每一名建档立卡学生、贫困学生和寄宿生,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力求做到扶贫工作精细准确,成效显著。

5、学区办严格执行现行扶贫标准,认真落实“两个确保”“两不愁、三保障”要求。每一次教育资助活动的详细信息(被资助学生姓名、学校、学段、班级、资助金额、银行卡号等)都记录在案,做到有据可查,真实准确。

6、对于教育扶贫资金的使用监管,学区办指定专人负责(姬生利同志),资助资金直接打到贫困学生家长账户。每次资助资金落实后,学区办都要对中小学幼儿园被资助学生家长进行电话走访或是入户核实,确保扶贫资金准确、及时到账。

7、在教育扶贫资金申请、分配、拨付及管理过程中,学区办一直坚持扶贫资金专款专用,实行扶贫到户资金“一卡通”制度,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安全到位。不存在侵占、虚报、挪用等问题。

8、学区办的每一次教育扶贫活动都严格执行上级文件要求,扶贫工作具体、详细。不存在盲目决策、弄虚作假等问题。

9、在教育扶贫工作中,学区办坚持“授人以渔”的扶贫原则,注重帮扶工作的长期性、时效性。既注重对贫困生的学业帮扶,又注重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坚持扶智与扶志相结合,坚持控辍保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帮助他们设计、规划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长期目标。

10、“雨露计划”项目帮扶对象为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如全日制普通大专、高职院校、技师学院等。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

三、学区办2017年以来开展的脱贫攻坚工作

近年来,学区办严格执行上级扶贫救助文件精神,确保各项扶贫救助资金足额、及时发放到贫困学生预留帐户。2017年,建档立卡资助及其他救助活动共计333人,累计发放各类资助金332650元;2018年,建档立卡资助及其他救助活动共计389人,累计发放各类资助金3774500元。具体资助明细如下:

年度

救助人数

救助金额(元)

合计

备注

2017

2017年3月建档立卡户学生资助情况明细表

8

1000

8000

2017

2017年市妇联救助贫困儿童台账

10

500

5000

2017

2017年秋学前教育政府助学金受助儿童汇总表

114

分档

68400

2017

2017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受助学生汇总表

201

1250

251250

2017

333

332650

2018

201801爱心一日捐救助学生花名册

9

1000

9000

2018

201806建档立卡学生补助情况明细表

55

1000

55000

2018

2018渤海银行资助名单

4

5000

20000

2018

2018部分高中初中中职建档立卡学生补助名单

5

500*2=1000

1000*3=3000

4000

2018

201812学前教育段建档立卡学生补助名单

14

500*13=6500

1000*1=1000

7500

2018

2018秋学前教育政府助学金受助儿童汇总表

147

分档

88200

2018

2018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受助学生汇总表

155

1250

193750

2018

389

377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