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个人工作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1:42:07

财政个人工作计划篇1

(一)转变财政扶持经济发展方式。

根据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在支持经济发展资金安排上逐步变“无偿投入”为“有偿使用”,变“直接补助”为“间接引导”,加快建立市场化的项目发现机制、竞争性的资金分配机制、股权化的财政投资机制、杠杆化的调控引导机制。对科技创新、金融发展、人才工作等方面的资金进行清理整合,进一步转变分配方式、调整扶持方向,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除科技成果转化先导资金全部采取“拨改投”方式运作外,对科技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重大科技计划、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及节能减排、服务业发展、蓝色经济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等10个专项资金,按30%的比例实施“拨改投”。集中部分专项资金和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支持设立**市战略性优势产业及新兴产业发展母基金,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带动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以产业基金、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及发展潜力大的新兴科技型企业发展。

(二)着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重点加大对公共研发平台、科技孵化平台、综合服务平台等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为企业创新创造更好的条件。继续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科技支行试点政策,增加科技支行试点数量,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资金增加60%;支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融资平台建设,通过融资担保、小额贷款、贸易融资等方式,拓宽我市企业融资渠道。大力扶持创业就业,落实好各项创业就业补贴政策,提高创业就业者劳动技能水平,支持提升创业孵化平台功能,降低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担保门槛。全面落实国家定向减税和清费立税各项要求,认真执行国务院、省政府取消、停征、免征54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我市暂停征收4项涉企收费的政策,清理规范财税优惠政策,促进公平竞争。

(三)积极推动市域一体化发展。

强化重点区域带动,集中资金全力突破东部**新城,支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保障市直中职学校新校区、**档案馆、泊于水库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加大对下补助力度,推进文登区同城发展,促进南海新区提升集聚发展能力,助推**市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统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等资金,加快环山快速路等道路工程、市区综合交通枢纽等公用设施以及图书馆等公益场馆建设,不断增强城市载体功能。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启动实施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积极推进建制镇示范试点和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试点,进一步提高村级组织运转财政经费保障水平;继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支持购置更新280辆新能源公交车,做好39个旧生活区和231个重点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把握好国家政策机遇,争取并用好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做好棚户区改造贷款额度争取工作,同时积极探索市场化、多元化的基础设施融资方式,加快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为我市城镇化建设和重点区域开发提供可靠保障。

(四)大力支持民生事业发展。

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确保各项民生政策落实到位。根据改善群众生活、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农村妇女“两癌”筛查补助以及小学、初中、高中生均公用经费等政策的补助标准,给予残疾幼儿和中小学残疾学生交通费、特殊学习用品和生活费补助,对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给予一次性临时救助,设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大力支持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保障性住房投入政策,积极推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健全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积极推进涉农资金和涉水涉地资金整合试点,大力推动精准扶贫。根据上级改革部署,积极制定办法、筹措资金,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工资制度改革,支持在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进一步提高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津贴补贴。

(五)加快推进财税改革。

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全面推行预决算公开,加大公开力度、细化公开内容,市县两级政府、部门和“三公”经费预决算都要面向社会公开。将政府收支全部纳入预算,实施政府收支全口径管理,加大四本预算统筹力度,构建政府财力综合运筹机制。严格履行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程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深化国库管理改革,推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继续向乡镇拓展,推进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密切关注中央、省税收制度和财政体制改革动向,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改革推进过程中维护好我市利益。认真做好营改增扩围工作。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将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健全完善债务审批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确保借、用、管、还各个环节管理的严格规范。

(六)进一步强化财政管理。

财政个人工作计划篇2

一、组织领导

自治区科协和财政厅联合成立“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全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工作。

自治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自治区科协,具体办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的日常工作。

自治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成立评审组,负责对申报推荐对象进行评审,并对有关项目进行评估监督。

盟(市)科协和财政部门负责组织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工作,协调解决有关事宜;组织开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的宣传工作;组织相关单位和技术人员审查本行政区域内申报单位、个人的参评资格,审核整理相关申报材料;组织开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工作及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旗县(市、区)科协、财政局组织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工作,协调解决有关事宜;组织开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的宣传工作;组织相关单位和技术人员审查本行政区域内申报单位、个人的参评资格,进行项目实地评估;整理相关推荐材料,做好公示和申报工作;组织编制审核专项资金项目预算表;对计划专项资金进行管理监督;对“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计划实施的有关工作,并协助各级科协、财政部门落实计划。

各级科协、财政部门应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听取有关意见建议。

自治区及各级科协、财政部门对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实施原则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坚持全国科普示范旗县(市、区)申报推荐优先的原则;

——坚持“全国百强农技协”、“全区星级农技协”、“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全区星级科普示范基地”申报推荐优先的原则。

三、宣传动员

各级科协和财政部门根据中国科协、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方案》及有关规定,通过区内主要媒体开展宣传工作,向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广大农牧民公开评比和筛选农牧区专业技术协会、农牧区科普示范基地、农牧区科普带头人和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的推荐条件和申报程序。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组织指导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申报。积极宣传获奖单位和个人的先进事迹,加大对获奖单位和个人开展农牧区科普工作的指导力度,使其在提高农牧民科学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申报推荐

申报单位和个人向所在旗县(市、区)科协、财政局报送典型经验事迹材料;填写推荐表;提供相关登记、奖励有效证件和有关照片;编制专项资金项目预算。

旗县(市、区)科协、财政局整理审核申报对象的申报材料(包括①申报单位、个人的推荐表②登记、奖励证件和有关照片③专项资金项目预算表④3000字左右的简要事迹材料);制作相关推荐材料(包括①正式报送函②推荐工作简要总结和说明③公示材料);向所在盟(市)科协和财政局提出本行政区域内申报推荐的单位和个人,报送相关申报推荐材料。

盟(市)科协、财政局汇总所属旗县(市、区)申报推荐名单和相关材料,进行审核整理,确定推荐单位和个人;制作相关推荐材料(包括①正式报送函②推荐工作简要总结和说明);向自治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申报推荐确定的单位和个人,报送相关申报推荐材料。

自治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汇总各盟(市)申报推荐名单和相关材料;在推荐名额内,确定推荐单位和个人名单;制作相关推荐材料;向中国科协和财政部推荐确定的单位和个人,报送相关推荐材料。

五、公示监督

建立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机制,广泛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旗县(市、区)科协、财政局将本行政区域内推荐名单在有关乡村公示10天,广泛征求意见,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正式上报所在盟(市)科协、财政局。

财政个人工作计划篇3

一、提高思想认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计划生育工作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产生了巨大影响。近几年来,**县财政部门充分认识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从有利于**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促我县计划生育方面达到四个目的: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出生婴儿性别比趋向正常,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的生死保健服务,初步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从而达到造福全县人民,推进社会稳定,促进我县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目标。

二、切实加大投入,为计生事业经费提供保障

加大计划生育投入,确保人均计划生育事业费投入达到规定标准,是财政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贯彻执行全县计划生育总体部署的重要内容。

我县在编制计划生育事业经费投入预算时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全县“十一五”期间人口控制目标,认真贯彻《**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为“十一五”期间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及事业发展提供可靠的经费保障。

在具体预算编制上遵循了以下四个基本原则:第一,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经费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对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第二,坚持“财政效益”的原则,少花钱,多办事,把事办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第三,按照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大力优化计划生育经费支出结构,保证重点,压缩一般;第四,对计划生育经费实行分类管理,分别测算,国家测定的项目据实测定。

为切实对计生事业经费提供保障,我们还出台了以下保障措施:

1、预算安排优先考虑计划生育,支出拨付优先考虑计划生育,确保计划生育事业经费安排到位,拨付到位,确保计生事业经费支出增长水平快于全县财政支出平均增长水平,确保计生经费投入力度达到上级规定标准。

2、全县计划生育经费投入分正常事业发展部分和国家确定的项目两部分。计划生育经费以上年实际拨付数为基数,按照每年不低于10%的增长幅度进行测定;对国家确定的项目:农村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资金、村级计生主任工资补助和农村计划生育特困家庭救助等,根据工作需要据实测定和安排。

3、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对计生经费按月及时拨付,县财政局、县计生局按月将计生事业费拨付到乡镇计生办,确保计生工作的正常开展。

4、改进和完善经费投入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财政、计划生育部门根据市制定的计划生育经费考核办法,修订完善全县的考核办法,以保证考核的科学性、公正性、真实性。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所需经费得到落实。

5、计划生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计生事业经费管理,确保计生事业经费用到实处。

经过以上措施,我县的计生事业经费投入快速增长,今年到目前为止,全县投入计生事业经费已达****万元,比去年全年还增长了**%,比2005年的****万元增加了****万元,增长了**%。三年的计生事业经费投入增幅分别达到了**%、**%、**%,均快于当年财政支出总体增长水平。人均财政投入由2005年的**元提高到**元,人均增加**元。

三、加强计生事业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为保证乡镇计生经费及时到位,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乡镇计划生育经费按人口及标准核定后,由县财政局直接拨付到县计划生育局,由县计划生育局再直接拨付到乡镇计生办,确保计划生育经费的落实到位,防止计划生育经费被挤占和挪作他用。二是会同审计等部门搞好各乡镇财政所计划生育经费审计工作,督促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一旦查出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并把计划生育资金审计情况作为年底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保障这项工作的落实。

同时我们还积极做好各种计生惠民政策的落实工作,既促进计生事业的顺利开展,又切实为民造福,增加群众福利,减轻群众负担。主要有两项:

(一)认真执行计划生育“四种手术费”免费制度

按照上级规定,从2001年10月1日以来,县乡两级“四种手术”实行免费,费用由财政负担。为落实“四种手术”免费政策,财政部门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农村孕情、环情、节育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全部由乡镇计生服务站根据计划生育工作需要,按规定进行免费服务,所需费用成本由县财政通过转移支付补助给乡镇财政,由乡镇财政拨付补助给计生办。二是农村按规定流产、引产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各项医疗检查等,统一由县计生服务站免费服务,其费用由县财政负担。三是为保证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县级财政管理范围内的各项费用由县计生委财务科根据正常进度,申报资金拨付。

(二)对实行计划生育好的困难乡、村和农户进行重点帮扶

对经济状况差,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好的乡、村、和农户,我们优先安排扶贫资金,积极研究扶贫项目,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积极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良好氛围。我们先后与**乡**村、**村结成帮扶对子,先后为他们送去了扶贫资金、扶贫项目,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进一步推动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财政个人工作计划篇4

一、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重大意义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是在各地现行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基础上,针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夫妇年满60周岁以后,由中央或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给予奖励扶助的一项基本的计划生育奖励制度。

(一)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人口与发展问题的高度关注,是稳定低生育水平,进一步抓紧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施奖励扶助,以此带动其它的帮扶活动,引导基层干部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向依法管理、利益导向和优质服务方向转变,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热情和积极性,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具体实践。

(三)通过国家政策性奖励扶助,引导更多农民少生快富,有利于从根本上扭转"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减少新增贫困人口,促进消除贫困,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四)针对特定人群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缓解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在生产、生活和养老方面的特殊困难,有利于促进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解决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完善。

(五)通过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拓宽政府财政直接补助农民的新渠道,建立资金管理、资格确认、资金发放、社会监督四个环节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制度

运行机制,有利于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管理机制的改革。

二、试点的范围、内容、目标、原则和组织管理

(一)试点范围

从20*年起,首先在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和重庆市,以及河北、山西、黑龙江、吉林、江西、安徽、河南、湖南、湖北各1个地(州、市),贵州省遵义市进行试点,同时鼓励东部省份按照国家统一要求自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在全国推开。

(二)试点内容

针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夫妇年满60周岁以后所面临的特殊困难,在部分地区探索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建立确保这一制度正常、稳定、可持续实施的管理运行体系。与地方现行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和各项帮扶救助措施紧密结合,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三)试点目标

1、引导更多农民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减少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出生的人口,稳定低生育水平。

2、建立资金管理、资格确认、资金发放、社会监督四个环节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制度运行机制,确保奖励扶助金落实到户到人。

3、建立以政策性奖励扶助为主体,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为补充,相关社会经济政策配套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利益导向机制。

4、缓解计划生育家庭的特殊困难,逐步减少新增贫困人口,促进消除贫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四)基本原则

1、统一政策,严格控制。制定奖励扶助对象的确认条件和奖励扶助的最低标准,确保政策的一致性。

2、公开透明,公平公正。通过张榜公布、逐级审核、群众举报、社会监督等措施,确保政策执行的公平性。

3、直接补助,到户到人。依托现有渠道直接发放奖励扶助金,尽量减少中间环节。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奖励扶助金和以扣代罚等各种名目的违规行为。

4、健全机制,逐步完善。逐步建立健全确保奖励扶助制度落实的管理、服务和监督机制。制订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逐步形成以奖励扶助为主导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五)组织管理

试点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进行。

人口计生委、财政部设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国家试点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对全国试点工作的协调指导。试点地区应建立相应协调机制,组织实施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实行申报与审核制度。初步拟定的试点地区按要求向国家试点工作协调小组报送试点工作实施细则、奖励扶助对象名单和奖励扶助资金安排计划,经国家试点工作协调小组审核批复后,正式纳入国家试点范围。各省(区、市)自行开展试点的地区报国家试点工作协调小组备案。

三、奖励扶助对象确认和奖励扶助标准

(一)奖励扶助对象

奖励扶助对象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2、1973年至2001年期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

3、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4、年满60周岁。

奖励扶助金以个人为单位发放。

试点地区省级人口计生委依据上述基本条件和国家人口计生委的有关政策解释,结合本地相关法规、规章和政策,制定奖励扶助对象确认的具体政策。

(二)确认程序

1、本人提出申请。

2、村民委员会审议并张榜公示。

3、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初审并张榜公示。

4、县(市、区)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审核、确认并公布。

5、地(市、州)、省(区、市)、国家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备案。

县级人口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奖励扶助对象进行年审。

(三)奖励扶助金发放标准

符合上述条件的奖励扶助对象,按人年均不低于60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已超过60周岁的,以该制度在当地开始执行时的实际年龄为起点发放。

四、资金来源和财政负担比例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视各地财力情况,由中央或地方财政确定负担比例,安排专项资金并分别纳入当年财政预算。地方负担的资金,以省级财政为主。西部试点地区的奖励扶助金按基本标准中央财政负担80%,地方财政负担20%;中部试点地区的奖励扶助金按基本标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别负担50%;鼓励东部地区自行安排资金进行试点。

试点地区财政部门必须确保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并对全部资金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

五、奖励扶助金发放和管理

(一)奖励扶助金发放

奖励扶助资金按照统一要求建立奖励扶助对象个人账户,实行专帐核算和直接拨付的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委托中国农业银行或自行确定其他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发放。

奖励扶助金以年为单位计算,一年发放两次。

(二)奖励扶助金管理

1、财政部门负责奖励扶助资金的预算决算、转移支付、总量控制和监督管理。地方财政负责奖励扶助金的预算决算并建立奖励扶助资金财政专户,将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和省级配套资金集中管理,封闭运行,及时足额拨付到委托发放机构。监督委托发放机构将奖励扶助金及时划转到个人账户。地方财政通过财政年报向上级财政部门反映专项资金到位、发放和结存情况。

2、人口计生部门及时掌握并监督委托发放机构建立奖励扶助对象个人账户和资金管理

情况。

3、发放机构负责制定资金发放办法和操作规程,并按照委托服务协议的要求和人口计生部门提供的奖励扶助对象名单建立个人账户。发放机构将财政部门拨付的奖励扶助资金及时足额划转到个人账户,将建立个人账户和资金拨付情况及时反馈给地方财政和人口计生部门,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严禁用财政专项资金进行任何形式的盈利性投资、融资活动,不得将奖励扶助金抵扣个人贷款、抵交农业税等款项。

六、评估与监督

(一)国家试点工作协调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组织每年进行一次试点工作的综合评估。试点省(市)和地(市)每半年对试点工作组织一次综合评估,并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奖励扶助资金的到位、管理和发放情况进行监督。

(二)利用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信息管理和监控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地(市)级每季度、省级每半年进行一次相关数据的汇总分析,及时反映专项资金落实的情况。

(三)推行村务公开和群众举报制度,利用多种形式对奖励扶助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四)协调县以上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对奖励扶助对象确认、资金配套、资金发放、制度运行等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五)每年由国家和省级财政、人口计生部门组织社会力量和中介机构对奖励扶助金的发放和管理情况进行绩效考评。

(六)建立观察员制度。聘请具有相应资格的人员,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独立的、随机的监督检查,将结果直接报送国家试点工作协调小组。

七、奖励与责任追究

根据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分工,对奖励扶助试点工作实行奖励和责任追究制度。

(一)要把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纳入当地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对在试点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制度执行中出现重大问题、造成社会影响的,追究地方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的责任。

(二)地方配套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的,取消试点资格。

(三)对虚报、冒领、克扣、贪污、挪用、挤占奖励扶助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委托发放机构不按服务协议履行资金发放责任,截留、拖欠、抵扣奖励扶助资金的,取消发放资格,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八、试点的任务和要求

(一)各级领导要对试点工作亲自抓,负总责,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将试点工作纳入考核、评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各有关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切实做好试点工作。

(二)要积极探索和建立资金管理、资格确认、资金发放和社会监督四个环节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制度运行机制以及安全可控的社会化的资金发放方式和渠道,确保奖励扶助政策执行的公平、公正,确保专项资金安全,确保奖励扶助金落实到户到人。

(三)继续执行和完善已出台的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把实施奖励扶助制度与对农村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西部地区"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关爱女孩"行动、计划生育"三结合"、救助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和贫困母亲等项工作紧密结合,逐步形成更加完善的利益导向机制。

(四)将奖励扶助资金纳入当年财政预算,及时足额落实到位。做好奖励扶助资金的年度预算、决算,加强奖励扶助对象个案信息登记、数据汇总分析和日常管理监控工作。建立奖励扶助对象个案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

(五)试点地区根据人口计生委、财政部下发的试点方案和有关规章制度,制定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规范制度运行的标准和程序,加强动态管理。

财政个人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公共财政;税收计划

所谓公共财政是指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而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财政收支活动。公共财政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是市场经济,中央政府在94年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体制税收体制也要相应地发生改革。长期以来,税收计划的制定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由于我国各级政府长期面临相当大的财政压力,而且依法治税作为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税收计划在税收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政府提出要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税收作为一种重要的财政工具,相应的也必须要围绕在公共财政体制下进行改革。那么如何在“公共财政”的理念下,探索税收计划的新思路、充分发挥税收计划在积极作用?

一、我国税收计划的现状

1、税收计划的编制缺乏科学性,导致执法缺乏刚性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税收计划分配一直沿用的是“基数法”,就是以税收入库数或预计入库数作为基数,参照历年税收增长水平及计划期有关经济指标增长系数,并考虑计划期一些特殊因素对税收收入的影响,以此得出计划期的税收计划数,即“基数×系数+(-)特殊因素”的方法,虽然此法明白直观,简便易行,连续性、稳定性也很好,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各地的客观经济状况,对调动广大税务干部的积极性,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这种计划分配方法的缺陷也愈来愈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基数对计划的影响成份较大,基数中隐含的特殊因素无法消除。如地方政府为了安排下年的财政预算,一般在11月左右就要求税务部门将下年税收预测数上报,而当年实际基数还未出来,税务部门就只能按照“基期年1-11月实际收入加12月的预计数”而得,但近几年来每年年底影响收入的因素较复杂,收入可变性很大,致使一些地区的基数与实际收入误差较大。二是系数的人为操作性大,可依据性相对较差,导致税收的增长偏离实际税源情况,说服力不强。三是对计划期的特殊因素不能全面考虑,而且计划一次性分配一般不作调整,或只增不减,难以符合各地变化中的税源实际情况,造成部分地区计划与税源之间存在极大差异。由于税收计划与经济税源相关性较大,难免出现计划分配畸轻畸重、苦乐不均、鞭打快牛的情况,从而不仅难以正确考核各地组织收入工作的状况,有时还会给执行税收政策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计划大,税源不足的地区,往往为完成任务而不顾政策,寅吃卯粮,该退的不退,该抵的不抵,不该征的预征,这样连年高基数、高增长,就会出现“不堪重负”的现象,不但有悖于现行的税收征管制度,而且容易挫伤税务干部组织收入的积极性,造成计划与收入间产生恶心循环;而税源大,计划相对小一些的地区,则会“留一手”,该收的不收,人为造成欠税和积压税款,甚至擅自减免税收现象,不能体现应收尽收,公平税负的原则,形成经济活动和税收工作的不规范运作,使税收执法失去应有的刚性。

2、依法治税与税收计划管理的现状

我国税务系统一直在强调要依法治税,但是只要实事求是地分析我国当前税收工作的实际情况,就不难发现,税收任务仍然是一切税收工作的“指挥棒”。衡量各级税务机关工作质量如何,收入任务是否完成及超额多少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指标。

现行的税收计划管理体制出现了两个不适应:一是与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不适应,二是与依法治税的原则不适应。由此导致了在税源充裕之年,税务机关考虑来年税收计划的完成,往往会打埋伏;而在税源较紧时,税务机关就有可能收“过头税”,增加企业负担。完全以税收计划为中心的治税方针将破坏税收法治,损害税法的严肃性、权威性,助长人治思想和风气,体现不出公平税负的原则,削弱税收宏观调控的职能,从而影响到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给强化税收征管、推进依法治税带来极大的阻力。

二、公共财政体制下的税收计划制定

1998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公共财政,经过多年公共财政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政府应该加强财政预算,切实做到“以支定收”的原则。也就是说政府应该在本年度里确切的预算出下一个年度需要的财政支出,然后根据这个预算来确定下一个年度的政府收入为多少。

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可以分为三大块,税收、非税收入、国债。从历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税收是占政府收入的主要部分,而非税收入在未来的改革中应该逐步减少甚至全部取消。国债由于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有效补充。因此,在“以支定收”的原则下,一旦“支”被确定下来,那么“收”也相应确定,同样税收计划制定的指导原则也就应该紧紧围绕在这个“收”字上。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简单分析在公共财政体制下税收计划的制定:假设下一个年度政府预算的总支出是6万亿,那个相应的下一个年度的政府收入也为6万亿。政府收入的这6万亿由两部分组成(此时非税收入由于占比例低忽略不计)税收及国债,因此在制定税收计划时,以6万亿为基础,再综合考虑一些其他的因素,如上年度的税收收入、经济增长的速度以及其他,就可以制定出下一个年度的税收计划。

三、公共财政体制下的税收计划可更具有弹性

我们知道,国债的发行在政府和民众可接受的一定程度内,可以完全由政府自由控制。换言之就是在一定量的前提下,政府想要取得多少收入就可以通过发行多少国债来实现。而税收和国债构成了未来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债的这种灵活性可以大大提高了税收计划的弹性。而取得收入不是政府工作的目的而是一种政策工具,这种工具越是具有弹性,政府工作就越是可以处于主动地位。

税收计划的弹性最终可以表现为税收制度的弹性,那么在依法治税的前提下如何实现税收制度的弹性?

依法治税是指我们在税收工作中,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该征的税必须要征,不该征的绝对不征,该征多少就征多少,不多征也不漏征。税收制度的弹性可以通过对现行税收制度改革来实现。在我国现行的税法当中,税收收入主要是以流转税为主,所得税为辅,虽然近几年所得税的收入占总税收收入比例不断上升。从税制改革的方向我们可以清晰的知道这种状况会逐步改变,未来建立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收体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以所得(包括个人所得和企业所得)为主体的税收体系下,税收弹性的实现变得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所得税的征收方法一般情况下都可以实行纳税人月度或季度预缴,年度终了后再汇算清缴,因此政府可以预先制定一个预缴所得税税率,预缴时就按这个税率征收,在汇算清缴时,结合政府实际需要确定一个最终的汇算清缴税率,然后多退少补。这种征收方式可以使得征税方(政府)一方面能保证税款及时入库,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可以清楚的掌握本年度税收收入情况,使得政府处于一个主动地位更好的实现宏观调控。如果纳税人预缴的税收收入超出了政府的预算,出现盈余的,那么政府可以调低汇算清缴税率,可以出台一些税收优惠政策等将多余的税款归还给纳税人。相反,如果预缴税收收入不足政府预算,出现盈亏,简单来说就是政府的钱不够花了,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在过程当中先通过发行国债来取得收入弥补缺口(这恰恰又体现出国债的灵活性),等到汇算清缴时,政府可以结合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确定汇算清缴税率。

税收的弹性可以使政府及时有效的调控经济,无论经济是处于过热还是需要刺激经济发展,或者是处理应急情况,政府都能够通过税收这个工具迅速应对减少时滞,提升政府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我国现行的税收计划是在当时税收制度不完善,尤其是税收征管存在很大的漏洞,偷漏税现象严重,税收征管人员权利过大等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在特定的环境下确实成为了指导我国税收人员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但这种税收计划的制定存在脱离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税收收入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GDp增长幅度可见),过多的带有一种行政命令的色彩。随着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征管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税务人员素质的提升,原来的税收计划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尤其是在政府提出要构建公共财政的理念下,税收计划的制定更应该回归到公共财政这个大氛围中。

参考文献:

[1]《加强税收计划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作者:阿克苏地区地方税务局周瑞君

[2]《探索税收计划管理的思路》作者:广东省地方税务局郭文

财政个人工作计划篇6

一、纳入市级政府采购管理的单位和部门。

我市市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以下统称“采购人”),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都属于政府采购范围,必须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采购方式、形式和程序进行采购。

非驻穗省直单位(包括省直部门垂直管理单位),根据省财政厅《关于非驻穗省直单位政府采购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粤财采购〔*〕23号)的精神,其相关的政府采购工作实行属地管理。

二、市级部门政府采购年度预算编制和审核。

(一)政府采购预算,是反映市直单位年度政府采购项目及资金的计划,是部门预算的组成部分。市直单位应当按照市财政局的要求,编制年度政府采购预算。

(二)年度政府采购预算审核。

市级政府采购年度预算的审核按照部门预算的审核程序执行。

三、政府采购计划的编制、审核和批复。

(一)政府采购计划的编制。

政府采购计划实行“按季编制、分月实施”的办法。政府采购计划是政府采购项目具体实施方案,是年度政府采购执行和考核的依据,也是反映单位用款的计划。它包括了政府采购项目名称、数量、需求时间、项目资金来源构成、采购方式等内容。

1、政府采购计划编制的格式。

采购人应根据市财政局批复的部门预算中的政府采购预算、年度执行中追加的政府采购预算,以及本单位自筹资金用于政府采购预算,结合市级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目录,将属于该目录范围内的采购项目按季分月编制本单位市级单位政府采购计划表(下称“采购计划表”,采购计划表用excel格式制作,格式及编制说明详见附件1,由编报单位用a3纸编制一式四份)及其软盘报送市财政局业务主管科。

2、政府采购项目采购形式和方式的编制要求。

采购人在填报采购计划表时,属市财政安排资金的采购项目应根据下达的年度政府采购预算填报采购形式和方式。使用年度政府采购预算以外的资金采购纳入当年《东莞市市级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目录》的采购项目,应根据限额标准自行填报采购形式和方式。

采购形式主要有:集中采购、协议供货采购、部门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

集中采购和部门集中采购采用以下方式: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进行采购。公开招标是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

3、政府采购计划编制的时间要求。

采购人于每年12月1日前(节假日顺延,下同)报送下年度第一季度的《采购计划表》,每年在3月1日、6月1日、9月1日前分别报送本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采购计划表》,逾期报送《采购计划表》的,如无合理理由,将视为报送下一季度的《采购计划表》。

同一年度内,采购人对同一采购品目可以安排两次采购计划,但不得超过两次。

(二)政府采购计划的资金来源审核。

市财政局业务主管科收到各单位报送的《采购计划表》后,3个工作日内,对《采购计划表》的资金来源情况进行审核,确保政府采购资金在实施采购前得到落实。

采购项目以协议供货、部门集中采购、分散采购或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集中采购的,市财政局业务主管科对其资金来源完成审核后,将一式四份的《采购计划表》退一份给采购人,同时各抄送一份给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下称“采购办”)和市会计核算中心(国库支付中心)。在收到通过审核的《采购计划表》后,采购人应尽快组织实施项目的采购。

采购项目需要以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进行集中采购或以邀请方式进行部门集中采购的,采购人应在报送《采购计划表》的同时,向采购办提出书面申请(详细说明原因)。市财政局业务主管科对其资金来源完成审核后,将一式四份的《采购计划表》连同采购人的书面申请转采购办对采购方式进行批复。采购人在收到采购办的批复后,再组织实施项目的采购。

(三)政府采购计划的批复。

采购办收到经市财政局业务主管科转来的《采购计划表》后,对采购项目是否符合以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进行集中采购或以邀请方式进行部门集中采购的要求,同时结合采购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核。并在三个工作日内向采购人发出《东莞市市级单位政府采购计划批复书》(下称“计划批复书”,格式见附件2),采购人应在通知的时间内到我局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领取《计划批复书》。

计划批复书连同《采购计划表》主送一份给采购人,各抄送一份给市财政局业务主管科和市会计核算中心(国库支付中心)。

属当年《东莞市市级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目录》中建设工程类项目和修缮、装修工程项目的采购,应按市有关建设工程管理规定执行。

(四)季度采购计划的调整。

季度采购计划一经确定,原则上不作调整。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采购计划的,按原报批程序执行。

四、政府采购项目的组织实施。

(一)集中采购项目的实施。

采购人在编报《采购计划表》时,将拟委托实施项目采购的采购机构填写清楚,并在收到市财政局确认采购资金和方式进行集中采购的《采购计划表》后,在3个工作日内将《采购计划表》送达委托的采购机构实行集中采购。

采购人应就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实施与采购机构签订委托协议,明确委托事项,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及时将采购项目的名称、技术规格、数量、预算和资金构成、使用要求、配送单位及地点、交货时间等资料提交给采购机构。

采购机构应在每月的14日和28日,将接收各采购人委托的采购项目的安排情况书面反馈采购办(信息反馈的具体内容详见附件3)。

(二)部门集中采购项目的实施。

采购人在编报《采购计划表》时,将拟委托实施项目采购的采购机构填写清楚,并在收到市财政局确认采购资金和方式进行部门集中采购的《采购计划表》后,在3个工作日内将《采购计划表》送达委托的采购机构实行部门集中采购。采购结束后,由采购机构将项目的采购资料报采购办备案。

部门集中采购的具体程序由市财政局另行制定公布。

(三)分散采购项目的实施。

采购人采购集中采购限额标准以下的项目,经市财政局主管业务科确认后,由采购人自行组织采购。

(四)协议供货采购项目的实施。

采购人收到市财政局确认采购资金进行协议供货采购的《采购计划表》后,应尽快按以下程序办理:

1、采购人根据已落实资金的《采购计划表》,在各品牌中自行选择符合使用要求的任何一个品牌和具体型号,然后由该品牌厂家指定在东莞的经销商将采购人的选择情况向采购办提出价格审核申请。协议供货供应商名单可以在东莞市政府采购网上查询

2、采购办收到核价申请后,在3个工作日内进行批复。

3、收到采购办的批复后,采购人可与经销商办理签订供货合同及供货等手续。

4、关于纸张和印刷项目的采购程序。

采购人办理纸张项目的采购,不必向财政部门报送政府采购计划表,只需直接与协议供货供应商联系办理。

采购人办理印刷项目的采购,如采购资金属单位自筹资金的,不必向财政部门报送政府采购计划表,只需直接与财政部门公布的协议供货供应商联系办理;如采购资金属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该项目应按协议供货采购项目的实施程序1-3办理采购。

5、关于工程造价咨询服务项目的采购程序。

采购办按市财政局各业务主管科转来的已落实资金的工程造价咨询服务项目《采购计划表》的接收先后顺序,向市财政局经济建设科出具一式五份的工程造价咨询服务项目《东莞市政府采购项目协议供货采购通知书》。市财政局经济建设科收到《东莞市政府采购项目协议供货采购通知书》后,按以下程序分配工程编审任务:

(1)按资质划分:

根据建设部《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管理办法》(建设部第74号令),结合东莞市实际和以往工作情况,项目工程投资3000万元(含3000万元)以下的预结算编审,需具备乙级或以上资质。3000万元以上的预结算编审,需具备甲级资质。如上级有关部门另行颁发相关管理规定,则业务主管部门对甲乙级资质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机构的评审范围以相关规定为基础,结合东莞市实际另行制定。

(2)分配办法:

①工程造价咨询服务项目的编审任务分配原则上采用循环排号法。

对入选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机构以抽签方式确定顺序号。

对于项目工程投资3000万元及以下的概(预)、结算编审任务,分配给排号最前的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机构,同时将该服务机构的排号调整到最后,其他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机构排号向前累进一位。

对于项目工程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概(预)、结算编审任务,分配给排号最前的甲级资质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机构,同时将该服务机构的排号调整到最后,其他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机构排号向前累进一位。

②属时间要求紧急、评审内容特殊、专业性强、大型和技术复杂的重点项目,由采购人提出申请并经市财政局批准可采取择优选择的分配办法进行任务分配。择优选择是根据工程评审的要求和各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机构的综合实力、专业侧重、工作表现等方面进行选择。采取择优选择的分配办法获任务分配后,该服务机构的排号调整到最后,原排号在该服务机构之后的其他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机构排号向前累进一位。同一采购人不能连续两次选择同一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机构进行编审。

③不论按哪种方法获取评审项目任务,但到下一次排号循环时,前项目评审还未提供评审报告的,不能接受新的任务,排号顺序不变,由下一排号接受,如此类推。如所有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机构都存在未完成任务的,则按循环排号法和择优选择法分配任务。

(3)市财政局经济建设科按上述程序确定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机构后,在《东莞市政府采购项目协议供货采购通知书》上进行确认并交一式四份给采购办。由采购办把确认后的《东莞市政府采购项目协议供货采购通知书》发给采购人和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机构各一份,同时抄送一份给市会计核算中心(国库支付中心)。

(4)采购人收到经市财政局经济建设科和采购办确认的《东莞市政府采购项目协议供货采购通知书》后,与确定的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机构签订《东莞市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工程造价咨询合同》。

6、其他。

本工作程序公布后,协议供货采购项目实施程序因特殊情况需要修改、补充的,由市财政局另行通知。

(五)政府采购文件的备案。

1、采购文件。

市政府采购中心和采购机构在采购项目招标(采购)文件定稿后,在刊登招标公告或发出投标(采购)邀请函前,将招标(采购)文件报采购办备案。

2、采购结果。

市政府采购中心和采购机构在开标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采购办提交采购情况的书面报告,并在确定采购结果后,在东莞市政府采购网站及其他媒体进行采购结果预公示。

采购结果预公示结束后(如无需公示的项目,应在采购人确认采购结果后),由采购机构向采购办申请统一的东莞市市级政府采购项目中标(成交)通知书编号。没有申请统一中标(成交)通知书编号的采购项目,不得发中标(成交)通知书。

3、采购失败项目的办理。

对于采购失败的集中采购项目,如需即时调整采购方式继续采购的,采购人应及时会同采购机构填写《东莞市政府采购失败项目预申请表》传真到采购办,进行项目采购失败预申请。采购办一般即时对项目采购失败预申请进行回复,采购机构按采购办的回复意见接着办理相关采购事宜。

采购机构在确认采购结果失败后2个工作日内应向采购办补报《东莞市政府采购失败项目审批表》和《东莞市政府采购失败项目预申请表》原件(格式见附件4)。采购办收到采购人送来《东莞市政府采购失败项目审批表》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

4、采购合同。

采购人与有关中标(成交)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后5个工作日内,将合同副本报采购办备案。

五、政府采购资金的拨付。

1、政府采购资金的拨付按照市财政局印发的《关于我市市级政府采购资金拨付若干问题的通知》(东财〔*〕14号)执行。

2、关于纸张项目和印刷项目的采购资金结算。

财政个人工作计划篇7

一、财务管理概述

1.财务管理定义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指的是在国家相关方针、制度以及法规约束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企业资金进行筹集、控制以及分配的过程。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合理使用企业资金,让企业在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下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主要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和评价这三个环节以及内部控制、财务监督以及资产管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2.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特点

与一般的盈利性单位相比,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过程有着非常明显的特点:第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为了自身利益,而是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益;第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象是国家的财政拨款,因此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财务管理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是确保国家财产更好发挥其效用的保证。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

人是影响工作质量与效率的直接因素,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其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以我国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来看,其综合素质依然无法符合财务管理对人才的要求。具体说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管理理念、职业道德、业务能力以及自我提升意识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

2.相关财务计划的执行力不强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过程中,执行力也是影响其管理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不管是多么好的财务管理计划,如果不能完整执行下来,其效果自然无法得到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不属于盈利性机构,因而使得部分员工对财务管理工作缺乏相应的重视,没有认真落实单位制定的财务预算计划并严格执行。

3.预算管理不够严格

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工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具体体现在资金的使用审批手续过于简单以及支出过于盲目这两个方面。同时预算计划编制的随意性也比较高,没有充分考虑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

4.基础会计工作存在缺陷

会计账务的核算工作不够规范,存在账目设置过于随意以及财务处理不够严谨等问题。比如只设总账而没有设置相应的明细账目,财务票据的使用不够规范等。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工作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的主导者,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最终管理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来说,提高其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是非常必要的措施。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任用标准,严格执行无证不可上岗的任用原则。其次,在考核财务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其职业道德以及自我提升意识,选择上进并且责任心强的员工。最后,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定期提供员工培训,让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吸收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做到与时俱进,进而带领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向前发展。

2.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

为了防止行政事业单位的优秀财务预算计划以及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由于执行不善而导致实施效果受到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绩效考核机制来提高员工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让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辛苦编制出的财务预算计划可以在单位中得到贯彻执行,努力让国家下拨的款项可以用到最合适的地方并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用。此外,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同样也可以让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受到约束,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3.加强预算管理的约束机制

财务预算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制定清晰的预算管理计划,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进展才有了明确依据,单位的内部运营就会更加顺畅。科学、合理以及全面的预算计划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的前提,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予以预算管理足够的重视。为了加强预算管理工作,行政事业单位首先需要制定相应的资金使用审批手续,让单位的每一笔资金都有明确的去向,确保其用在了正确的方向上。其次,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加强对预算管理的监督作用,让其资金使用数额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同时也确保财务管理工作严格按照预算计划执行。

4.规范会计工作流程

为了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规范基础会计工作的流程。具体可以通过建立财务保管制度、做好会计记录工作等。此外,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一些暂入、暂付账目,要按照及时清理、严格控制的原则及时进行处理。

财政个人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新时期;计划生育;经费

一、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财力保障凸现问题

新时期,全国各级党委、政府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了加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投入的规定,各级财政投入计划生育经费大幅度增长。但是,各级财政逐年加大的投入并未能缓解计划生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全市计划生育经费短缺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远远无法与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相适应,计划生育基础设施薄弱,设备不足,手段落后;乡村计划生育人员工资报酬不能足额落实,不少地方合并中心户长,由村民小组长兼任;计划生育的优惠政策标准低,没有吸引力;不少乡镇计生办负债逐年加大等。

二、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投入存在问题

1.计划生育经费来源从原来的多渠道变为现在的单一渠道,实际用于计划生育工作资金总量没有增加。国家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乡统筹、村提留、义务工等。原乡统筹按比例提取计生经费改为从中省财政转移支付中按比例定额列支,原乡统筹计生费减少,实际用于计划生育的部分低于以前;村提留计生费(据调查数目不小但未统计)和计生义务工取消;同时,“一法三规”实施后,取消了二胎生育调节费;社会抚养费全额上解财政。尽管各级财政逐加大对计划生育事业费投入,并逐年落实中省转移支付资金,实际用于计划生育工作的资金总量较之已往没有增加。

2.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转变必然形成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成本加大。过去的计划生育工作主要靠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和强迫命令的措施来开展,使得工作成本低,投入少。进入新时期后,国家颁布了一系列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在明确广大育龄群众履行计划生育义务的同时,也明确了他们享受的权利,增加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计生优质服务、建立利益导向制度等工作内容;进一步规范了避孕节育技术免费服务等一系列工作项目和各项工作质量标准,扩大工作范围,取消了无法律依据的各项计划生育收费。

3.财政投入成为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来源的主渠道,投入的增长幅度与实际工作需求不相适应。新时期各级财政投入计划生育经费大幅度增长,还应考虑财政投入增长幅度的内在因素:(1)计生事业人员工资性经费增幅远远大于财政投入的增幅因素。计划生育人员工资增幅最大,所占财政投入计划生育事业费的比重最大。(2)物价因素。依照各省财政厅、省计生委、省物价局等部门制定的1990年和2003年节育手术费标准,因物价上涨,提高幅度很大。同时,由于经费不足原因,在80年代就发放独生子女户保健补助费每户每月5元,2007年仅增加到10元;1990年给农村每户绝育的“双女户”办理500元的养老保险的标准至今也未提高,实质降低了标准。(3)虚报因素。近几年省市党委政府把各级落实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纳入考核的重要内容后,一些县乡财务报表的水分不可忽视。

三、建立和完善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投入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完善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人口与计划生育配套投入政策和措施。一是落实财政投入主渠道应承担的经费。要研究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落实各级财政投入计划生育经费的总体水平不低于农村税费改革前总体水平的规定,落实“三个确保”即确保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确保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工资报酬发放兑现,确保法律法规规定的优惠政策落实。二是落实财政逐年增长的经费。要研究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增长幅度高于同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资金,主要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三是拓宽人口与计划生育资金的筹集渠道。要研究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吸收社会资金,弥补法律法规取消的二胎生育调节费等计划生育收费,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公益金,主要健全奖励扶助项目和提有关优惠政策的标准,完善利益导向机制。

2.加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投入问题的调查研究,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投入问题是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的共同问题。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时期,资金和物质保障问题更为突出。因此,计划生育部门要加强对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发生重大转变、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和国家颁布“一法三规”等重大变革涉及人口与计划生育财力保障问题的调查研究;加强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资金需求和各级财政投入情况的调查研究;加强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投入方向和重点的调查研究,及时向各级党委政府反映情况,当好参谋,积极争取有利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投入政策和措施。

参考文献

财政个人工作计划篇9

1、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通过学习,使我们懂得了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

2、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是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较为规范合理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为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提高预算透明度、强化预算监督创造有利条件。我局组织有关人员参加柳州市财政局和自治区财政厅组织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学习培训。随后,组织县直预算单位会计及乡镇总会计和核算中心会计进行集中培训,提高了对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认识,为明年新政府收支科目的实行做了充分的准备。二、财政收支完成情况三、日常预算管理工作

1、认真做好2008年财政决算和2008年预算下达工作。及时组织各乡镇总会计编报2008年的乡镇决算,编报全县2008年财政总决算报表,并按时按质上报市财政及政府各有关领导和部门。2008年经县委、政府决定县直行政单位继续实行综合财政预算。在时间紧、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集中精干力量,按照县政府批准的编报口径以及核定的各项经费标准对各单位预算进行认真审核,报经县人大批准后,根据总预算盘子在年初把2008年的预算及时下达各单位。

2、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确保乡镇财政管理上台阶。继续完善乡镇总会计集中会审制度,加强对两个乡镇金库监督管理,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规范管理,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报表的编制及汇总上报工作。每月严格根据财力情况合理安排支出,做好乡镇拨款预算管理工作。对设立乡镇金库的乡镇,按县人民政府有关金库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

3、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拨付管理办法,加强资金使用监督。为了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管,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对纳入县财政预算安排的经费、上级专项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外资金等各类财政资金实行不同的拨款程序。通过完善拨付管理办法,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了刀刃上,确保了各项建设事业的正常开展。

4、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为了加强政府为公众服务的能力,有效制止浪费、提高财政支出决策水平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优化财政资金结构,我局成立三个检查组,对教育局、建设局、民政局、计生局、统计局和部分乡镇(___镇和寨沙镇)2008年安排的财政资金的使用进行全面的检查、绩效评价。检查结束,把检查出的问题以及财政资金投入所产生的效益作出综合绩效评价报告。

5、积极为推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做好准备工作。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将逐步形成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较为规范合理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为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提高预算透明度、强化预算监督创造有利条件。为在2008年1月1日顺利的推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我局成立专门的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各项有关工作。并于6月8日组织召开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动员及培训大会》,对全县预算单位会计进行现场培训,之后又专门组织各乡镇总会计和核算中心会计进行学习,为明年新政府收支科目的实行做了充分的准备。

6、稳步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半年来,我局逐步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项目资金拨付审核程序,规范帐务处理;认真执行《___县财政局系统内财政资金专户集中管理方案》、《___县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财政资金拨付管理办法》,规范了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专项资金、预算外资金等财政性资金的拨付,严格按照国库预算拨款程序办理支付手续。继续加强局本部专项资金帐户管理,根据专户管理及开展业务工作要求,对每一笔拨款进行认真审核。

8、切实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做好行政事业性收费年审工作。根据自治区财政厅、物价局“关于《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年度审验”的通知精神,物价、审计部门组成联合审计工作组于今年三月八日至五月十五日,对全县行政事业性收费单位二00五年度收费执行情况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票据的使用、专户储存等情况进行审计检查。到目前为止,已经审计268个会计核算单位,占应审计总数的94%。已经查出违规金额20万元。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都提出整改意见,对违纪的单位现正在处理之中。通过年审检查,使我们更进一步掌握了解各单位的收费情况,及资金、票据使用是否合理,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为今后管好、用好预算外资金提供了有力保障。

9、切实加强社保资金管理。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继续在全县普及,为在三月底完成此项收缴工作,我局和卫生部门的同志下到各乡镇做好发动工作、督促完成进度情况,在上级财政部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农民缴费人数达22.46万人,参合率达61.34%。争取到位了自治区财政配套资金165万元、市级财政配套资金76.75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到位75.6万元。对新农合的票据管理和收缴情况进行了核查。四月我们与机关事业保险所根据政府的批示对进机关事业保险所发放基本养老金单位的人员在发放适当、生活补贴情况进行调查,为政府提出合理性发放方案供政府参考。五月我局还对劳动保险所08年和08年1---4月的行政事业单位医疗保险报帐支出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发现的财务情况要求他们改正,下一步工作就是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医疗保险基金进财政专户管理。

10、拓宽资金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加大“三农”资金投入力度。一是积极向上级筹措各项农业建设资金,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通过积极组织有关部门沟通情况后,向上级财政部门报送农业财政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及时补充资金。至5月止,共上报文本3个,申请资金96万元。二是按照《农业法》规定的要求,增加支农支出预算安排,充分发挥和利用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鼓励社会各方面资金和农村金融资金等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生产的投入,从而逐步形成农民个人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补充,财政资金为引导的多元化投入制,保障农业和农村生产循序渐进。

1

1、做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国债项目资金等专项资金管理。继续协助政府做好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组织协调国有资产的评估工作,协助粮食企业、县汽车公司整体资产的评估,为粮食企业、县汽车公司的改制作好充分的准备。做好粮食企业财务挂账消化资金筹措工作,在上级部门安排给我县的风险基金规模内,合理安排资金。做好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半年来,我们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管理规定,经常深入项目建设单位检查工程进度,坚持按工程进度拨付专项资金,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并督促用款单位专款专用。

1

2、切实加强耕地占用税、契税的征收管理工作。今年安排任务1408万元(耕地占用税608万元、契税800万元),为了抓好收入确保任务的实现,经常与有关部门部门互通信息掌握占用耕

四、财政监督检查工作

财政监督检查作为财政的重要职能,上半年我局按照中央对深化财政预算改革的新思路、新要求,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紧紧围绕我县做强做大财政“蛋糕”进程,着重在创新理念上下功夫,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拓展财政监督领域,提高监督效率,为严肃财经纪律,规范经济秩序做了一定的工作,上半年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积极组织开展了财政性资金被查封冻结扣划有关情况的调研活动,并针对我县的实际情况对近年来乡镇一级政府的债务情况开展调研;下发了关于组织调研的通知,并下到十个乡镇会计核算中心进行了解情况。

2、继续加强《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学习和宣传教育工作。

3、根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08]8号)和《中共柳州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柳办发[2008]15号)和县纪委四次全会、县人民政府廉政工作会议的部署,成立___县财政局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并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五、财政信息管理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___县财政局计算网络安全管理暂行办法》,不断完善管理办法,加强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保障网络系统安全运行,确保网内信息的安全和开展正常办公需要,较好地完成了任务。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1、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中心管理员负责对机房的管理工作,定期对机房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定期对ups进行充放电,定期检查防火设备。根据需要进行了备份方案,做好日常重要信息资料的备份工作。做好了本局计算机应用和维护管理工作。

2、经常进行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检查,及时排除不安全隐患,定时升级杀毒软件并进行计算机病毒检测和清除,确保设备完整无缺。发现设备运行有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及时联系有关修理单位进行维修,确保计算机的正常运转。

3、加强对本系统财政重要数据备份的指导工作,做好日常重要信息资料的备份工作。六、农业综合开发效果显著

2、严格做好2008年度立项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计划,确保年度项目计划按时上报。2008年我县农业综合开发计划申报立项两个,即土地治理平山镇青山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和一般产业化经营黄枝子色素深加扩建项目。这两个项目已完成立项上报国家和自治区农发办。为按期完成上报立项工作,农发办在3—4月份,组织人员对拟立项的平山镇青山村项目区和___县工业园区项目区进行项目中心区勘察测绘,及时做好项目实施规划图表绘制和相关材料的整理,编制好工程投资预算和项目实施方案,及早为项目立项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一般产业化经营黄枝子色素深加工项目计划由三协缫丝有限责任公司实施,建设地点在___县工业园区内,建设任务为扩建一个色素加工厂。为这个项目的申报,农发办指定专人配合三协缫丝有限责任公司搞好厂区厂址的选择,协助项目实施单位制定项目资金筹集、计划、规划等实施方案,确保项目顺利通过评估论证,立项上报上级农发办。七、政府采购管理工作1、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代政府起草出台了《关于公布2008年___县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的通知》(鹿政发[2008]2号),对政府采购范围和适用条件进行明确界定。同时,还下达了《关于报送政府采购计划及有关事顶的通知》(鹿财字[2008]2号),要求采购单位按照财政部门下达的2008年财政收支预算,认真的做好政府采购计划,以便政府采购活动能按计划进行,减少政府采购的随意性、临时性、盲目性,从而提高采购效率。八、会计管理工作

2、做好注册会计师资格报名考试的各项工作。每年的3、4月,是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报名时间。这项工作主要是做好报名的各项手续、资料的增订和资料及准考证的发放工作。

4、做好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发放工作。从2008年5月起,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发放移交给各县进行。接到这一任务后,会计股认真按照《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的有关精神,认真审核各项表格,按照要求发放从业资格证,努力做好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发放工作。九、下半年主要工作计划

1、积极组织财政收入,确保完成2008年财政收入目标任务。坚持依法征管,据实征收,应收尽收,充分挖掘增收潜力,在抓好利税大户、重点税源的同时,强化零散税源管理,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进一步加大清理欠税工作力度,努力消化陈欠,防止新欠。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加大检查力度,深化“收支两条线”制度改革。

2、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实现财政综合收支平衡。继续认真贯彻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量财办事”的原则,保证重点,压缩一般,严格控制支出口子,努力实现财政综合收支平衡。

3、继续认真学习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精神和有关知识,加强各预算单位会计、乡镇总会计、乡镇核算中心会计的业务培训,争取在今年将改革的精神和相关知识熟悉掌握,使改革前后的工作能很好的衔接、平稳过度。

4、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做好2008年预算的调整和2008年预算的编制工作。

5、做好专项资金的追踪检查工作。特别是对:2008年6.19洪灾水毁民房建设资金、新农合、医保、五保、低保等社会保障专项资金,三项会战专项资金、农业专项资金、林业专项资金、水利专项资金、畜牧专项资金、农机专项资金和扶贫专项资金等农业专项资金,推耕还林专项资金和国债项目资金开展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专款专用,并督促单位管好用活所需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6、认真实施2008年度农发项目工程计划,积极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严格做好2008年度立项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计划,确保年度项目计划按时上报,加强项目有偿资金管理,加大财政有偿资金的回收力度,确保项目资金的安全正常运转。

财政个人工作计划篇10

【关键词】财政局;财务内部控制;强化

一、财务内部控制意识的强化

1.让财务内部控制得到重视

财政局应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财务内部控制学习,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让财务工作在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下有效的进行。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努力构建出完善的且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监督财政局领导的日常工作,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对所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廉政思想教育,让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并互相监督,让不会出现在财政局内。财政局内部应有完善的奖惩制度,注重对优秀员工的褒奖,让他们有廉洁工作的动力,避免因个人利益而出现的腐败问题。

2.明确员工的工作职责

财政局应在为人民、国家管好用好每一分钱的基础上,对员工进行合理有效的工作分配,明确每个员工的工作职责。对外,每一项工作都要按照严格的制度进行责任划分,在确保每个员工都有事可做且有能力去做的前提下对工作的执行过程进行严格的规定,达到让员工各司其职的目的。对内,要制定出每一项工作都必须由多部门配合完成的制度,让员工在完成每一项工作的过程中都受到同事的监督。同时,工作的混合完成可以让员工之间的配合变多,有利于员工的交流,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

对于财政局这样的国家机关,必须在平时的工作中对员工的思想进行引导,让其有一颗廉洁奉公的心并有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态度。

二、财政局内部预算控制强化

1.制定出全面的预算计划

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机构,都应该有全面的年度预算计划。所以财政局应在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制定出每年的年度预算计划,将其作为一年中所有预算资金分配的指导性文件。在制定预算计划的时候,要认真总结前一年的预算支出情况,并结合本年度大致的工作计划。同时,要严格按照制定出的预算计划进行活动资金的分配,不能在工作过程中随意改变既定的预算计划。若出现预算资金不够的情况,可以在工作会议中讨论解决办法。可以将超出预算的部分划归下一年度,在下一年度制定预算计划的时候对其进行填补,也可以对当年度的预算计划进行合理的修改。若是由于外部因素造成预算资金有较大偏差时,应在财政局领导同意的前提下对预算计划进行调整。当然,各个财政局的情况有所不同,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这样的问题进行处理,确保每一年度都能最大程度的按照预算计划进行资金的分配。

2.严格管理资金的收入和支出

财政局应做到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制度对所有资金的收入进行管理。在平时的工作中,财政局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收入资金进行核算,对国家的财政拨款进行严格的管理,避免有人利用各种情况将资金据为己有。同时,在资金支出上,财政局也要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有效的管理。所有的资金支出都应该在年度预算计划中有具体的体现,并且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所有支出资金进行控制,做到每一分用出去的钱都有据可查。这样,财政局资金的收入与支出就能与年度预算计划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让财政局内部的财务控制更易实现。

3.控制好公费预算

作为国家机关,财政局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控制好公费支出。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做到每一分公费支出都有理有据,对需要支出的公费有全面的预算。对于因公出国费用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支出,不能因为一些个人原因而调整既定的费用;对于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的支出最主要的是避免公车私用而导致支出费用的增加;对于公务接待费则因秉承勤俭节约的原则,做到不铺张浪费。同时,对于公费的预算和支出要进行公示,让所有职工和社会对其进行监督,这样有利于公费使用的规范化进行。

4.政府采购预算要严格执行

对于政府采购的预算,财政局也要严格的执行。对于得到认可的政府采购预算,财政局必须严格执行,采取集中采购和对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让采购在社会的监督下完成。对于没有得到认可的政府采购预算不能有任何的资金注入,避免一些人利用职务之便获取个人利益,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在执行采购预算的过程中还要安排多个部门共同完成,避免一些人抬高或压低采购价格而从中获取利益。

三、财政局资产的管理控制强化

1.制定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

财政局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资产管理控制制度,以达到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在核算固定资产的时候,要严格按照已有的固定资产统计表进行核算,不能对已有统计表进行随意的修改,如有需要删减或添加的的地方,要经部门领导的同意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改。核算资产的时候还要对资产的明细进行确认,对于没有明细的项目要及时添加明细。同时,要制定出严格的资产核算流程,让资产核算在大家的监督下进行,确保资产的安全。

2.落实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对于财政局的固定资产,要实行跟踪管理的方法,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其它动态要清楚明了。对于那些闲置的固定资产,要进行必要的处理,甚至让其带来一定的效益。要按照规定对固定资产的产权做好登记,有变更的要及时处理,确保固定资产所有权明确,避免不必要的资产损失。制定合理的资产管理制度,将资产管理的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防止因责任模糊导致的资产流失。

3.做好固定资产的清查统计工作

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的清查统计工作,且要使用多部门合作的方式进行,以确保全面对固定资产做出统计。在清查统计结束后,相关工作人员要制定出详细的清查统计报告,将固定资产的详细情况进行整理存档。在清查统计中如有价值不明确的固定资产,则要对其进行评估管理。让具有一定资质的评估机构对固定资产做出真实、客观的价值评估且提供相应的明细,确保资产的价值不被贬低。

四、财政监督的强化

1.做好财政局内部监督

为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财政局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制度以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具体应做到以财政局主要领导为核心,成立专门的审计工作小组,将审计工作落实到日常的基本工作当中。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财政局各个部门进行相关工作的内审,以实现内部审核工作日常化。在内部审核的过程中,要做到全面仔细,不仅要对一般职工的工作进行审核,更要注重对各部门领导的工作进行审核,不能因为职位的不同而出现差别对待的情况。在审计工作完成后,应对有问题的部门提出整改意见,让其能更好的完成以后的工作。同时要针对出现的问题对现有的管理制度作出调整,以达到员工与部门共同进步的效果。

2.实行社会监督

为了使财政局内部员工更好的工作,避免出现的问题,财政局还应联合社会对其自身的财政工作进行监督,在实行社会监督的同时应该制定专门的社会举报制度并建立相应的网络举报投诉平台。让社会大众在对财政局进行监督的同时可以方便的进行投诉与举报,财政局内部的监督也能得到补充。还可以在平台上资金处理情况,让社会大众清楚明白财政局的资金去向,提升财政局在社会大众心中的可信度。

3.严肃处理违规违纪情况

在财政局日常的工作中,要严格管理工作人员。对于在工作中违反相关规定的职工要严肃处理,针对出现的问题让其进行整改和反思并做出相应的处罚。对于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严重违纪情况,要联合司法部门对其进行相应的触犯,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不能因为任何原因对其进行宽大处理或是让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可以让财政局内的职工在平时的工作都能安守本分,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

五、总结

对我国而言,财政局近几年的工作效率得到的很大的提高,内部的管理有所加强,对国家来说是很好的事。为了是财政局的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必须更加深入的执行财政局财务内部控制,以确保国有资产的完整。

参考文献:

[1]阎萍.关于强化财政局财务内部控制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6:42-43.

[2]安天增.强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策略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01:211.

[3]田五星.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思考[J].财会月刊,2014,15:10-14.

[4]刘欣.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现状分析及建议[D].西南财经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