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乡卫生院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十篇乡卫生院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十篇

乡卫生院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1:52:34

乡卫生院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篇1

一、完善工作体系,巩固基层基础

1、加强机构建设。加强各级健康教育机构建设,落实人员配备和经费投入,乡镇(街道)及医院、学校、机关、企事业等行业单位要配备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巩固和完善以健教机构为中心、以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为骨干、以社区行业单位为依托的健康教育社会网络,城乡基层健康教育网络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80%。

2、加强规范建设。编制“健康教育工作三年规划”,出台印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示范县创建活动实施意见》、《2013年县健康教育工作要点》、《健康教育示范点工作要求》、《县创建省卫生县城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县健康教育绩效考核标准》等一系列工作规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评比检查调研工作制度,指导全县健康教育工作有序开展。制作健康教育传播材料,规范宣教内容,保障供给科学的卫生保健知识。

3、加强队伍建设。各部门、各乡镇、各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村(居)委会落实专(兼)职工作人员,建立一支适应需要的健教工作队伍。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高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

4、加强健康教育资料收集和统计工作。认真做好活动痕迹资料采集收集,建好工作台帐,做到资料完整,数据可信,并装订建档,形成完整的资料档案。

二、突出创卫重点,保障基本达标

1、落实社区各项健康教育工作指标。落实和完善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四有”,即有健全的健教组织网络;有固定而规范的宣传阵地;有健康教育入户资料;有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评价及总结。社区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卫生行为形成率达到80%以上。

2、加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督导。规范医院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健康教育技术水平,病人、家属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要达到90%以上。

3、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督促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认真开展好工作,提高师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

4、加强行业健康教育。督促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女工保健和环境保护知识培训。职业卫生、女工保健知识培训率达到95%以上,知晓率达到80%以上。

三、开展示范创建,促进均等普及

1、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健康教育工作示范县创建活动。制定创建实施意见及工作规范,组建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成立创建活动办公室,认真组织开展示范县创建工作。

2、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推行网络化管理制度,理顺管理层级和机制,健全以县、乡镇健康教育机构为指导,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专业健康教育工作网络。

3、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我县健康教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规范;组织开展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相关人员的全员培训。认真履行业务管理、指导、监督和考核职责,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4、按照国家、省、市的相关要求,2013年必须达到:每个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发放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材料,播放不少于6种的音像资料。每个卫生院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不少于2个,村卫生室宣传栏不少于1个,每个宣传栏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每个乡镇卫生院每年至少开展9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每个乡镇卫生院每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5、抓好12个健康教育示范点(县医院、疾控中心、北山卫生院、大树卫生院、老科协门诊、一中、实验小学、财政局、工商局、镇、鄱湖水产、东街社区)建设,总结推广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带动全县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四、强化指导培训,提高工作水平

1、选派一名健康教育专职人员赴省市参加健康教育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全县健教工作管理能力及工作水平。

2、5月份组织城区各单位专(兼)职健教工作人员开展一期“创建省卫生县城健康教育工作”培训,提高各单位创卫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3、6月份组织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全县卫生系统健康教育工作能力。结合公共卫生均等化督导各乡镇卫生院开展辖区乡村医生健康教育工作培训,提升农村一线工作人员健教工作水平。

4、每年对县城机关、企事业单位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一次督导,推进创卫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展开。

五、多种形式传播,力争全面覆盖

1、办好宣传栏。医疗卫生单位每月更新一期,每年不少于12期;学校每季更新一期,每年不少于4期;社区居委会每季度一期,每年不少于4期;机关、企事业单位每季度更新一期,每年不少于4期;城区新世纪广场健康教育宣传长廊每季度更新一期,每年不少于4期。

2、开展卫生日主题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或针对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积极开展“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艾滋病日”、“全球预防接种日”等各种卫生主题宣传活动。

3、发放宣传单。通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村(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站,上门发放不少于12种内容的健康教育处方和读本,保障健康知识广泛普及辖区群众。

4、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结合创卫,上半年举办针对干部职工的大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1次,下半年举办针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讲座1次;各行政、企事业单位每年对本单位职工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不少于2次;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各学校每年组织健康知识讲座不少于4次;各乡镇卫生院每年组织健康教育讲座不少于12次。

5、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传播作用,传播健康知识,扩大健康知识覆盖面。特别是与报社、电视台等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开办好卫生知识专题节目,播出“预防艾滋病”、“防治结核病”、“吸烟有害健康”、“预防高血压”、“预防流行性出血热”、“预防控制乙肝”、“注意饮食饮水卫生”等卫生相关知识,扩大健康教育的影响力,提升节目质量和健康传播效果,力争做出精品品牌。

六、加强控烟管理,扩大控烟成效

1、加强宣传。一是利用宣传画、黑板报、宣传栏进行控烟知识宣传;二是开展“世界无烟日”等活动宣传;三是开展“无烟学校、无烟医院、无烟单位”创建活动,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

乡卫生院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篇2

健康教育工作年度计划

健康是人人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潜在的动力。一直以来,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场所,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提高全乡人民群众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及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健康文明素质、提高全乡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必须长期坚持不懈抓紧抓实的工作内容。

一、目标

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全镇人民群众的卫生知识水平、健康意识以及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促进社会对健康的广泛支持,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条件,以达到提高全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内容

(一)充分发挥卫生院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的作用。广泛动员领导层、动员专业人员、动员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人员参与。

(二)每年制定并下达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制订相应计划组织具体实施,要进一步加强网络建设,定期组织健康教育员培训,齐抓共管,创建一个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为健康教育投入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

(三)加强医院健康教育阵地建设。门诊应设有固定的健康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等),每月更换一次(每年出刊12期以上)。积极征订健康书刊,对上级下发的及本院自制的健康教育资料及时张贴、分发。利用各种形式,积极传播健康信息。

(四)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培训。

1、对全院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每年一次,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卫生知识水平、健康意识,使医务人员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70%以上。

2、加强对村卫生室人员的健康教育知识技术培训,提高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健康教育水平,全年不少于6次。

(五)大力开展院内健康教育活动。

1、门诊健康教育:医生应有针对性开展候诊教育与随诊教育。

2、住院健康教育:做好入院教育与出院教育的同时,重点做好住院期教育:①医生在进行医疗活动时所运用的健康咨询、健康处方等对病人及其亲属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可采取疾病小知识口头和书面测试,分发资料、给病人上课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住院病人相关知识知晓率达≥80%。②健康处方:每位住院病人或家属至少一种健康教育处方,有针对性地对每位住院病人或家属开展健康教育2—3次。③利用宣传阵地进行宣传教育。

(六)积极开展院外健康教育活动。针对辖区内的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重点保健人群等不同人群,结合公共卫生服务,对辖区各村进行经常性指导。配合各种宣传日,深入各村开展咨询和宣传。利用预防接种、疾病普查等机会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七)加强反吸烟宣教活动。积极开展吸烟危害宣传,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窗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地进行吸烟与被动吸烟的危害的宣传。积极参与创建无烟医院,医院有禁烟制度,医疗场所有禁烟标志,无人吸烟。

(八)做好检查指导和效果评价。每年定期组织人员,对各村卫生室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完善健康教育执行过程中的各种活动记录、资料。通过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及住院病人相关知识知晓率的测试,对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价与总结。

三、时间安排

一月份:教育重点是节日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家庭急救与护理。

二月份:教育重点是哮喘病、老慢支等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三月份:结合三八妇女节、3.24结核病防治宣传日,重点宣传生殖健康知识、结核病防治知识。

四月份:结合爱国卫生月和4.25全国计划免疫传宣日,重点开展社区卫生公德、卫生法规和儿童预防接种知识教育。

五月份:结合国际劳动节和碘缺乏病宣传日、无烟日。重点开展职业卫生、科学使用碘盐、吸烟危害等知识教育。

六月份:结合国际儿童节、环境日、爱眼日、禁毒日。重点宣传儿童保健,近视防治,环境保护,远离等方面的知识。

七月份:重点开展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饮水饮食卫生知识教育。

八月份:结合母乳喂养宣传周,开展家庭常用消毒知识、科学育儿和社区常见病的宣传教育。

九月份:结合全国爱牙日、老人节开展口腔保健、老年性疾病防治知识、体育健身方面的宣传教育。

十月份:结合全国防治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开展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十一月份:结合全国防治糖尿病日,开展糖尿病防治、糖尿病合理膳食的宣传教育。

十二月份:结合12.1世界艾滋病防治宣传日,重点开展性病、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

五、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健康教育是“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率”的服务手段,是控制医疗费用,拉动保健需求的根本措施。主管领导要高度重视,将其纳入工作重要日程,实行目标管理。确保有专人负责,有一定的工作经费,有规范的工作制度和档案。

(二)健全网络、抓好培训。要建立一支热心健康教育工作、掌握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健康教育骨干队伍。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员的工作能力。通过定期的检查指导和年度考核等形式,推动健康教育全面开展。

(三)利用医院资源、推进健康教育。要建立固定的健康教育阵地。开展经常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在以点带面上下功夫,加强检查指导,扩大受益面,增强吸引力,提高有效性、针对性。

(四)做好评估、注重质量。要针对医院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做好教育评价。重点解决影响医院评价的主要问题,提高全乡人民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

六、总结评估

每年对辖区各村卫生所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并通过年度考核、知识测试等形式做好总结评估,发现不足,明确努力方向,进一步推进我乡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乡卫生院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篇3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106-01

1、项目目标

健全和完善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基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长效工作机制,完善城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网络,提高健康教育人员工作能力和专业服务水平,开展城乡居民和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居民健康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群众整体健康素质和健康水平。

2、项目实施的范围和内容

2.1制定健康教育管理规范

2.1.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2.1.2居民健康教育: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戒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2.1.3重点人群健康教育:针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36个月儿童家长等进行健康教育。

2.1.4重点慢性病和传染病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等。

2.1.5开展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包括食品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

2.2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2.2.1制定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包括六个方面:内容、形式与时间、实施与质量控制方法、组织实施流程、人员安排、设备和材料准备、效果评价,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施性。

2.2.2做好健康教育资料的发放。一是发放印刷资料,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候诊区、咨询台、健教室等场所或宣传活动现场免费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二是播放音像资料,包括录像带、VCD、DVD等。每个服务机构每年发放宣传资料不少于12种、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6种。

2.2.3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健康教育宣传栏不少于2个,每个宣传栏的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宣传栏一般设置在机构的户外、健康教育室、候诊室、输液室或收费大厅的明显处,距地面1.5-1.6米(指宣传栏内框的中位线)高的位置。内容根据健康教育规律、季节、疾病流行情况、社会活动等及时更新,每年至少更新六次。

2.2.4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利用健康主题日或针对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每年至少开展9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2.2.5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以普及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技能和预防传染病、慢性病为重点,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孕产妇、0-36个月儿童家长为主要对象,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引导居民学习和掌握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促进辖区内居民的身心健康。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乡镇卫生院每月至少需要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村卫生室两月举办一次。

2.2.6健康教育工作资料档案管理:城市社区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有完整的活动记录,便于工作考核和效果评价。

2.3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建设

2.3.1疾控中心、妇幼和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是健康教育的主要机构。

2.3.2市疾控中心和社区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按要求配齐专业人员,保证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健康教育有人抓、有人管。

2.4健康教育能力建设

2.4.1设备配置:市疾病控制中心保证配齐相应的设备。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相应的健康教育室、宣传专栏,并配照相机、电视机、DVD机、投影仪等设备。在社区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设专栏,并配备必要地设备。

2.4.2做好基层机构专业人员培训:培训内容为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内容、方法、技巧,设备使用,效果评价等为重点,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培训。

2.4.3技术指导: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人员定期参加基层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技术指导、质量控制、效果评价,并掌握工作进展,指导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2.4.4健康教育宣传材料由市级统一设计,并负责印刷发放,如此可以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宣传材料的传播效果。

3、项目的组织与管理

3.1市卫生局负责项目实施的领导与管理,市疾控中心负责项目的落实,包括制定实施计划、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绩效考核、信息管理等。

3.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主要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辖区居民提供,市疾控中心负责组织大型、集中性健康教育活动,其他医疗机构根据自己的职责和服务内容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

4.项目的实施监督与考核

市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项目组织实施、工作管理和考核评估的责任主体,负责做好项目日常监管和评估,每月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一次考核评估,考核结果作为分配和核拨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项目经费的主要依据。考核指标依据项目实施的内容。按照考核在90分(含90分)以上的,全额拨付经费总额;80分(含80分)-90分之间的,拨付经费总额70%;60分(含60分)-80分之间的,拨付经费总额50%;6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不予拨付。2012年我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为25元,健康教育服务费占14%,为3.5元,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充分调动了各级医疗机构的积极性,同时我们加强资金监管,保证了健康教育专款专用,确保了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另外通过考核,规范了健康教育服务行为,提高了服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完善了工作机制,并能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

5.健康教育工作效果评估

为全面了解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评估健康教育工作效果,我们对辖区内的人口进行一次健康知识知晓、技能掌握、行为形成情况和健康需求等内容的健康教育调查,通过对数据统计分析,我市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后居民对健康教育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晓率由原来的75%提升至92%,为今后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乡卫生院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篇4

我区是省享受少数民族待遇区(县)之一,境内有21个少数民族,区内辖8个镇、6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少数民族乡镇5个),81个行政村,17个居委会。年全区总人口为22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13.4万人,女性人口108607人;全区产妇1669人,活产1681人,0—7岁儿童常驻13758人,流动儿童3042人。现有区级医疗卫生机构4所,乡镇卫生院14所,其中:有中心卫生院4所(2所中心卫生院各设有1所分院)。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68人,其中,卫生防保专职人员34人。有村卫生站81所,村医103人。持有《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19家;有20家预防接种门诊(其中规范化接种门诊5家,合格接种门诊15家)。

村卫生站配合乡镇卫生院做好所辖范围内妇女儿童健康保健和预防接种宣传工作;乡镇卫生院承担所辖范围内妇女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工作任务;区妇幼保健院和区疾控中心负责辖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妇女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工作的培训、指导、监督检查、信息反馈、资料的收集和上报,同时,区妇幼保健院承担区镇辖区范围内妇女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工作任务。

二、开展“两纲”工作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妇女儿童的健康指标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兴旺,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为确保两纲目标的顺利实现,分别启动“降消”、“乙肝”、“脊灰、麻诊”强化免疫、“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等项目工作,并成立了相对应的,由分管区长任组长,卫生、妇联、财政、计委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区卫生局成立了由主管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及区妇幼、区疾控中心负责人和卫生系统业务骨干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对各乡镇医疗机构两纲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指导、督导和检查。同时区卫生局将《两纲》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目标综合考核,奖惩兑现。

(二)加强服务能力建设

一是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基层医疗机构办公条件,年以来,在省、市、区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全区15个乡镇卫生院(含2个分院)进行了改扩建或新建改造升级,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区妇幼保健机构1个,医院迁建工作正在进行,通过一系列项目改造建设及医疗设备配备,大大提高了区乡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二是

为适应新时期妇女儿童保健服务工作的需要,我区于年初成立区疾控中心,年底,区卫生局经过考核和调研,形成了市区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乡镇卫生院防保工作的通知》(仁卫[]50号),从年起将各乡镇卫生院兼职防保人员确定为专职人员并实行年薪制,对防保人员的基本素质和管理考核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经过方方面面的严格考察,把各乡镇卫生院年富力强、基础素质较好、专业知识较精、工作责任心较强的人员调整为专职防保人员。现专职从事防保工作的34名乡镇防保人员绝大多数符合年龄35岁以下、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要求。经区疾控中心、区妇幼保健院专业培训和经常性的技术指导,他们已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能较好地履行岗位职责。

(三)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群众的健康知识水平。为推动“两纲”工作的顺利开展,采取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教育。一是区、乡各级医疗机构常年坚持利用各种会议,及墙报、黑板报、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制作以“降消”、“乙肝”、“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脊灰、麻疹”强化免疫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大型宣传专栏等进行“两纲”宣传;二是实行区包乡、乡包村、村社包农户,一级包一级的宣传网络进行“两纲”宣传,由区保健院对乡(镇)妇女干部进行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乡(镇)卫生院对本乡(镇)领导干部、村社干部及村妇女干部、村医专题进行健康教育培训;村社干部、妇女主任、村医负责对本村社内的每一个家庭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各乡(镇)防保健人员常年下村入户对每一个孕产妇进行面对面的母婴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三是印制《孕产妇保健手册》、《给孕产妇的二封信》、《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宣传手册》等健康教育资料30000余份,发放免疫规划、母婴保健相关法律法规、妇女儿童保健宣传单6万余份。年至今每年受健康教育均达11000人次,孕产妇受健康教育率达100%;四是以“项目”工作为契机,强化“两纲”宣传,年、年对大龙潭乡、总发乡和平地镇共4000名农村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年农村妇女增补叶酸2041人。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对“两纲”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使我区两纲工作及妇幼卫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加强产儿科及项目工作人员培训。每年区保健院、区疾控都要对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产儿科人员进行产儿科适宜技术培训2-3次。培训内容为:培训的目的、要求、方法、人员交流与咨询技巧;健康教育的核心信息与方法、正常分娩、异常分娩的识别与处理;产科失血休克的急救与转诊;新生儿破伤风的防治、诊断、处理;高危筛查、羊水栓塞、妊高症、妊娠合并心脏病等产儿科适宜技术。年参加培训人次为166人,并发放“三基”题库300册。从2007年起每年对乡级妇幼专干每年进行4次培训,每次为期4天共计8天,每次培训后都进行考核和总结。年起乡级妇幼医生分期到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为期2个月免费轮修培训。通过强化培训,从事产儿科工作的医务人员《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合格证》持率达100%,使全区的产儿科技术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保障了全区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同时组织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增补叶酸、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扩大免疫规划、脊灰、麻疹强化免疫等项目工作培训28轮次,培训1023人次。

(五)突出重点,狠抓薄弱环节

1、加强农村三级卫生网建设,建立健全职责明确、转诊顺畅、上下协作的区、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各级医疗机构抓住灾后重建项目的契机,新建业务用房的同时,改造规范的产房布局,配置必要的检查、治疗设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年我区正式启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和妇幼卫生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年启动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系统;新建区医院在建中,新建区妇幼保健院已竣工准备搬家,区医院、区妇幼保健院保持“爱婴医院”称号,大田医院于年积极争创并保持“爱婴卫生院”称号,为孕产妇系统保健和住院分娩提供更好的环境条件。区妇幼保健院和区医院加强急救能力建设,提高对孕产妇急、危、重症的处理能力,履行好对基层产、儿科医生的指导、培训职责,做好孕产妇住院分娩的接收转诊工作。全区建立了孕产妇急救的“绿色通道”,确保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2、抓好抓实两个系统管理,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在孕产妇系统管理方面,着重加强了产前检查,产后访视,住院分娩,新法接生及高危孕产妇的筛查与管理,孕产妇的急救转诊等。儿童系统管理方面,着重加强了儿童的健康体检,体弱儿的筛查与管理,3岁以内儿童的生长发育监测,儿童常见病及多发病的管理与防治,儿童计划免疫。区保健院每年对城镇托幼机构入院儿童进行体检,入托体检率达到98%,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儿童禁止入托入幼。

3、严格落实贫困孕产妇救助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努力提高孕产妇的住院分娩率。严格执行《区贫困孕产妇救助管理办法》、《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实施方案》,认真落实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及贫困孕产妇的救助政策。年底,救助农村贫困孕产妇395人,实施农村住院分娩补助1931人;医疗机构对孕产妇住院分娩实行限价收费,区保健院长年免费接送孕产妇,从而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控制和减少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

4、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辖区内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系统管理,全面提高工作质量。针对我区特殊的区域位置,辖区内流动人口较多及近几年,我区孕产妇死亡均发生在流动人口中的的情况,我们将流动孕产妇纳入常住孕产妇同等的管理,及时、准确地掌握辖区内流入孕产妇的情况,按程序和要求开展产前检查,重点要加大对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和管理力度,动员她们实行住院分娩,努力杜绝流动人口中孕产妇死亡,提高我区整体的工作质量。

5、强化艾滋、结核等重大传染病防治。认真开展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项目及艾滋病综合防治,切实落实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的联防联控机制和“四免一关怀”政策,使全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一是截止年底全区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病人303例,当年报告61例,均按要求纳入规范管理和治疗。二是阻断艾滋病的母婴传播途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认真贯彻实施《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实施方案》,对感染艾滋病的育龄妇女和孕产妇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人文关怀,年监测管理艾滋病感染孕妇1例,按《方案》要求及时进行阻断和规范治疗,现母婴均健康,婴儿产后42天检测HiV阴性。

6、认真实施预防接种和扩大免疫规划工作,有效控制疫苗针对性传染性疾病的发生,10年来,全区无甲类传染病发生,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十一五末,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下降至570.91/10万,较十五末下降了28.2%。

(六)加强监督检查,严格目标管理

一是由妇幼保健院、区疾控中心工作督导组,分别分片区,分组对全区16个乡(镇)卫生院进行检查指导,每年每个乡(镇)卫生院均进行了4次以上的检查督导,个别乡(镇)还进行了5-6次检查督导,检查中对各单位存在的不足,现场制作了督导意见书,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二是区卫生局每年将妇幼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目标任务下达到各乡(镇)。区保健院、区疾控中心负责目标任务的检查指导,年终组织人员按考核标准对各乡(镇)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乡(镇)卫生院院长、防保人员绩效奖励工资直接挂钩。

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和婴儿死亡率,使区的两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年以来我区在“三网”监测工作中成绩突出,年年获全省三等奖。、无孕产妇死亡,妇幼卫生工作全市排名第一。

(七)认真实施农村卫生厕所改造项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卫生意识的逐步提高,村民通过自筹自建了一定数量的水冲式厕所。我区爱卫办年开始争取省、市资金在平地镇迤沙拉村、总发乡立新村、大龙潭乡混撒拉村、平地镇平地村实施CeS项目和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改厕项目共计800口。我区能源办自年起争取农村沼气项目共建沼气池18665口,到年底全区建有卫生厕所24859户,占农村总户数37311户的76.28%,而市级规划年目标为卫生厕所普及率75%,我区超过1.28个百分点。

三、“两纲”指标完成情况

(一)年-年卫生系统“两纲”指标完成情况: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由于实行自愿婚前医学检查,婚前医学保健工作开展较难,保持更难;

(二)孕产妇死亡率是一项动态指标,由于本区基数较小,只要死1个就超标,要保持不容易。

五、下步工作打算

乡卫生院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篇5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12号)和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浙委〔20*〕21号)精神,推进我市农村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大精神为指导,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实现现代化的实际出发,加大农村卫生投入,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宏观调控,提高资源利用率。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卫生服务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不断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2、总体目标。根据我市推进城市化进程和提前实现现代化的总要求,努力提前4年完成中发〔20*〕12号文件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力争到20*年,全市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具有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功能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使农村的主要健康指标接近市区并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

3、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农(居)民多样化的卫生保健需求;坚持预防为主,强化政府举办的卫生机构提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能;坚持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形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活力;坚持满足当前,兼顾长远,逐步到位。

二、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健全组织结构。各区、县(市)要根据县域卫生规划指导意见和农村卫生机构基本设施配置标准,合理确定农村卫生机构的数量和规模,按服务人口、工作项目等核定人员编制,建立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县(市)级重点建设好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健全县(市)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等医疗机构;合理布局乡镇卫生院,政府要在每个乡镇集中力量办好1所卫生院,不再另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预防保健机构。乡镇卫生院要按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标准进行改造,一般不得向医院模式发展。对已整体出让或转为股份制建制的乡镇卫生院,当地政府要确保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职能的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村原则上每2000—4000人口设置1所医疗卫生机构,农村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参与推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2、明确工作职责。政府举办的县(市)级医疗卫生机构是农村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业务指导中心,承担农村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基本医疗、基层转诊、急救以及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等职责。乡镇卫生院以公共卫生为主要职能,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生服务中的优势和作用。村医疗卫生机构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医疗服务范围内执业,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工作,为农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工作。

3、加快队伍建设。加强政府对农村卫生人才工作的领导和宏观管理,发挥各方积极性,多渠道推进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结合,政策引导与市场调节并举,推进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凡新进入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须具备执业资格。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浮动工资或提高定级工资等办法,以及给予一次性安置费等方式,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县(市)级以下农村卫生机构工作。建立农村在职卫生人员培训制度,将全科医学教育作为继续教育和培训的必修课程,并逐步达到每万人配备5名以上全科医生。到2005年,全市乡镇卫生院凡试用期满的临床医师须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其他卫生技术人员须具备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对达不到执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实行转岗分流。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区、县(市)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比例达到50%以上,其它县(市)达到30%以上。自20*年起,根据《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开展乡村医生资格的清理整顿工作,有条件的县(市)可通过个人出资、村集体资助、政府补助等方法,妥善解决历史遗留的乡村医生医疗和养老保障等问题,积极探索乡村医生管理机制。

4、推进卫生服务。以现有乡村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力争用2—3年时间,完成现有乡村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结构调整;建制乡镇卫生院通过功能转换和结构调整,依据*市农村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并经县(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核,转换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符合条件的村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兼并、转型或增挂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形式,转换为以预防保健为主要功能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到20*年,80%以上的建制乡镇卫生院和50%的村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农村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标准,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使农民享受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三、深化乡镇卫生院改革

乡镇卫生院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乡镇卫生院的改革要坚持创新体制、激活机制、增强活力、提高效力的原则,并使其逐步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法人实体;成为履行公共卫生责任,具有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功能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主导力量。

1、改革管理体制。建立区、县(市)管或县(市)乡(镇)共管、以县(市)为主的管理模式,将乡镇卫生院的人员、业务、经费等原则上划归县(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乡镇政府要继续支持卫生院的建设和发展,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政策宣传等方面加强组织领导,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共同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坚持“简政放权、激活机制”的原则,逐步建立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责、权、利相统一的乡镇卫生院领导管理体制。

2、改革产权制度。坚持“科学设计、先行试点”的原则,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功能相似、地理位置相近的非建制乡镇卫生院或在行政区域调整后剩余的卫生院、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通过投标挂牌、拍卖等形式进行公开整体出让,吸收民资参与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事业。要按照改制的有关规定,规范资产评估、转让等操作规程,妥善安置人员。变现资金首先用于人员安置,结余资金专项用于农村卫生事业。同时,提倡公立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托管、兼并、合作经营等方式,参与卫生院和分院以及村医疗卫生机构的重组或改制。

3、改革运行机制。积极推行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和后勤服务社会化等改革,全面实行院长(中心主任)聘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落实和扩大院长(中心主任)的经营自,探索实行职务(岗位)津贴、绩效工资、年薪制等,建立并落实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全面实行乡镇卫生院人员聘用制,推行人事制。按照“按需设岗、竞争上岗、评聘分离、优胜劣汰”的要求,激活用人机制;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改革现行分配模式,控制工资总额,合理确立各类岗位分配基数,建立绩效挂钩的考评制度和吸引、激励优秀人才到农村基层服务的分配机制。具体办法由各区、县(市)制定。

四、落实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卫生改革的有机整体,关系到农村稳定、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健康以及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各级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农村卫生工作领导,认真制订本地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定期研究农村卫生改革和发展工作,承担农村公共卫生工作职责,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2、加大投入。根据中央和省的有关规定以及公共财政的要求,按照分级管理、各区县(市)为主的原则,逐年增加卫生事业的投入,增加的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增加部分主要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重大疾病防治、妇女儿童等弱势人群的健康保护、农村卫生执法等,并妥善解决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在职职工的社会保障费用。要确保农村公共卫生经费和医疗服务经费的投入,农村公共卫生经费(包括人员、业务经费)由区、县(市)级财政合理安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以奖代拨等方式,力争到2005年,使农村公共卫生业务经费达到每万人口不低于8万元。并适当安排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健康教育、设备更新和基础设施修缮等经费,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资金需要。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确保提供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所需的基础设施,负责安排政府举办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资金。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进程,将乡镇卫生院建设改造项目纳入基本建设规划,由区、县(市)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建设改造方案,所需资金由区县(市)、乡镇负责。到20*年,建制乡镇卫生院完成社区卫生服务转型,按照农村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标准完成改建。

4、提升服务水平。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群的整体健康为中心,转变服务模式,改进服务方式,拓宽服务内容,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抓好乡镇卫生院急诊、急救,妇女保健(计划生育)、儿童保健、计划免疫科室建设,规范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改进医疗保健服务模式,坚持合理检查、治疗、用药,控制药品费用比重。充分发挥社区责任制医生和驻村医生的职能作用,深入社区和家庭,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健康档案等形式,引导农民合理地健康投资和消费,不断满足农民多层次、多元化的卫生服务需求,积极开拓农村医疗保健的新领域。

乡卫生院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篇6

通过地方病防治网络建设、健康教育、地方病普查等工作,进一步摸清我县地方病发病情况,明确防治任务,落实防治措施,努力创建我县最佳的管理形式和防治模式,建立稳定的地方病防治长效机制,巩固地方病防治成果,使全县地方病防治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二、具体工作内容和任务

(一)县级工作任务及要求:

1、业务培训

举办县、乡、村地方病防治知识培训班。通过培训使县、乡、村三级地方病防治人员熟练掌握碘缺乏病、氟中毒、布病、鼠疫、大骨节病五种地方病的防治知识,掌握碘缺乏病、氟中毒、大骨节病、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诊断与鉴别诊断、病情监测、预防控制、防治效果考评等各项业务的具体操作技能。

2、业务指导

指导乡、村地方病防治人员开展地方病病情调查,摸清全县地方病的患病情况。协助乡、村完成地方病病情资料整理、归档、图表上墙等工作任务。

3、健康教育

培训和提高乡、村卫生技术人员健康教育理论和基本知识,编写、制作健康教育资料,组织指导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健康教育,使全县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90%以上,家庭主妇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60%以上。

4、组织、协调和督导全县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建立地方病防治展览室和资料整理归档工作。

(二)乡、村工作任务及要求

1、建立和完善乡、村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

2、建立乡(镇)地方病防治网络。

3、开展碘缺乏病、氟中毒、大骨节病、布病普查。

调查对象:本辖区内吴起户籍人口。

调查方法:按调查时的居住地(或工作单位)进行检查,填写“地方病普查表”,按被检查人员的户籍所在地填写“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各乡镇将非本辖区户籍人员的“地方病普查表”交县疾控中心,疾控中心以乡(镇)为单位分类后交给各乡镇统计汇总。城镇人口按户口所在地所属的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填写“地方病普查表”。

普查率:必须达到户籍人口的95%以上。

通过普查要摸清病情本底,对现症患者登记建册,并将病情及其动态变化、防治资料制作成图表上墙。

4、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即病区移民搬迁、退耕还林(草)换粮、硒碘盐供应、现症患者治疗等综合措施,协助县级单位开展病情及硒碘盐监测工作。

5、开展地方病健康教育。

(1)教育形式: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张贴标语、办板报、举办村民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在目标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

(2)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通过健康教育,使群众了解“一盐防三病”的科学知识;知道环境缺碘、缺硒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和食用硒碘盐的好处;知道高氟水对人体的危害和改换低氟水源的办法。通过健康教育活动,使干部和学生的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村民(以家庭主妇为主)达到80%以上。

(3)中小学地方病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90%以上。

(4)家庭主妇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60%以上。

三、实施步骤

全县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宣传动员培训阶段(2010年4月20日—5月31日):

主要工作任务是:各级成立机构,完善组织网络,制定方案,召开会议,培训人员,制作调查表格等前期准备工作。各乡镇必须在5月底前做好人员培训并将本乡镇的示范县建设领导机构、网络和实施方案报县地病办。

第二阶段为地方病普查阶段(2010年6月1日—7月31日):

主要任务是人群病情普查,填写调查表格、登记现症病人、资料统计汇总及总结上报和资料归档管理。对查出的病人进行汇总和分类汇总。

第三阶段为展室建设阶段(2010年8月1日—9月30日):

主要任务是县、乡、村展示材料,即档案材料的整理、资料图片的收集及展室的安排布置,县疾控中心、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都要建立展室。同时,对普查中发现的各种地方病给予积极治疗、控制。

第四阶段为自查验收总结阶段(2010年10月8日—10月31日):

主要任务是各乡(镇)通过自查,认为达到建设标准后向县示范县建设办公室提出申请,县示范县建设办公室组织人员对各乡镇和街道办逐个进行达标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查漏补缺,最后完善,确保2010年10月底前全县示范县建设达到标准要求,并做好总结和上报工作。

第五阶段为市、省验收阶段(2010年11月1日—11日30):迎接市、省检查验收。

四、检查验收标准

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考核标准:

(一)县、乡、村领导是否重视示范县建设,是否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机构是否健全,人员、经费是否落实。

(二)防治和管理人员是否落实,能否胜任本行政区域内的地方病防治管理和专业技术工作。

(三)对地方病防治工作是否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防治措施是否落到实处,地方病防治任务能否按期完成。

(四)健康教育项目是否落实,中、小学生地方病健康教育开课率(有课程表、教案、学生成绩),群众防病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

(五)是否做到病情本底清楚,资料规范完整,并能装订成册,实行档案化管理,病情变化防治资料是否制成图表上墙,使人一目了然。

县级:①地方病防治展室内容:全县地方病概况图、病情分布图、防治图片、病情图表,健康教育知识及宣传图片上墙,防治资料装订成册归档。②县示范建设办公室:有关法规、职责上墙,配置有必要的办公设施。

乡镇卫生院:地方病概况(以病情为主),人口统计表(分0-6岁,7-15岁,16岁以上年龄组),四病(碘缺乏病、氟中毒、大骨节病、布病)动态变化示意图,现有地方病患者的治疗计划、治疗统计、汇总表以及健康教育知识及相关图片上墙;配置地方病防治专用柜,将病情普查原始登记册、现有地方病的所有患者花名册(包括治疗)、移民搬迁登记册、退耕还林(草)换粮登记册及各项工作安排总结归档管理,用专柜保存,有专人管理。

村卫生室:人口统计表(分0-6岁、7-15岁、16岁以上)、健康教育知识(包括相关画图张贴)、现患病例花名表、治疗统计汇总表四表上墙;病情原始普查表、现患病例花名表、治疗花名表、移民搬迁花名表、退耕还林(草)换粮登记表五表装订成册。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必须在县政府和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为此,县上成立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创建工作的领导,负责组织和协调乡镇和有关部门共同实施。实行分级负责、逐级督导,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达标。

(二)技术保障

卫生局从疾控中心和其他医疗卫生单位抽调医学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组成县地方病示范县建设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全县地方病防治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工作。

六、职责分解

示范县创建工作由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牵头,地病办组织协调,县疾控中心具体负责,各乡镇共同参与实施。

(一)乡、村职责

1、乡镇政府(街道办)职责

(1)成立乡镇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落实领导及工作人员。组建乡村地方病防治网络。

(2)制定本辖区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及地方病防治计划。与行政村签订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目标责任书。

(3)培训村级卫生人员和参与普查的人员,要有教材、有记录、有培训花名册。

(4)制定本辖区地方病调查方案,开展病疫情调查,摸清病情本底,对现症患者造册登记,并将病情及动态变化等防治信息制作成图表,及时上墙。

(5)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参加并完成病区移民搬迁、退耕还林(草)、合格硒碘盐供应。协助完成辖区现症患者治疗,协助县级单位开展病情及硒碘盐监测工作。

(6)开展健康教育。10月底前对乡镇所在地的所有干部举办地方病防治知识培训班两次,并考试,试卷保存。组织乡村干部在各自然村举办村民培训班一次。在乡镇街道悬挂横幅一条。督促检查所在地中小学完成地方病健康教育课任务。

(7)向县地病办提交示范县建设阶段工作总结。

2、村委会职责

(1)成立本村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本村地方病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2)组织本村病(疫)情调查,摸清本村病(疫)情本底。

(3)制定本村综合防治计划,并按计划严格执行。

(4)刷写固定标语1-2条。

(5)配合有关部门完成改水、搬迁等工作任务。

(6)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完成图表上墙,建立展室,提交工作总结。

(7)完成领导小组交付的其他任务。

(二)卫生部门职责

1、县卫生局(包括地病办):

(1)加强对卫生系统各单位地方病防治工作的全面领导,及时抽调必要人力、备足物资参加创建活动。

(2)按照本方案及地方病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对

全县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必须有督导检查记录。

(3)定期对全县地方病防治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向县政府提出建议。

(4)提供全县地方病健康教育资料。

(5)联系其他部门,为地方病防治工作提供卫生技术支持。

(6)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分类归档。

(7)组织人员对各乡镇的创建工作进行县级考核验收。

2、县疾控中心

(1)提供地方病防治计划,经领导小组批准后,组织实施。提交地方病防治阶段总结,按创评标准提出评估意见。

(2)为全县地方病防治工作提供卫生技术支持。负责示范县建设的质量控制。对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交来的各种调查表认真审查,严格把关,不符合要求者,不予接收,令其重新调查。

(3)负责业务培训。举办防疫专干、乡村医生地方病防治知识培训班和示范县建设卫生业务培训班。通过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四种地方病(碘缺乏病、地方病性氟中毒、大骨节病、布病)的流行学调查,诊断与鉴别诊断、病(疫)情监测和预防控制、防治效果评估等基本知识,并能具体操作。

(4)制定碘缺乏病、氟中毒、大骨节病、布病调查方案。印制各种调查表格。自行设计的表格须经市疾控中心审查后方可使用。

(5)组织并指导地方病普查。指导各级地方病防治人员开展地方病病(疫)情调查,摸清全县地方病病(疫)情状况;指导乡、村医疗卫生单位完成地方病防治相关资料整理、分析、归档,及时完成图表上墙。

(6)开展地方病健康教育。制定全县地方病健康教育方案,并组织实施。培训各级地方病防治人员,提高健康教育知识水平和宣传能力。

(7)协调和督导有关单位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建立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工作展室,充实和完善各种地方病防治资料,加强归档管理工作。指导和帮助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立展室。

3、其他医疗卫生单位

(1)成立相关组织,落实具体科室和具体人员负责本单位地方病防治工作综合管理。街道办辖区域的地方病防治综合管理工作由吴起镇防保站负责。

(2)完成服务区内地方病病(疫)情的监测,按照相关规定及时登记、上报病(疫)情。

(3)按规定要求发现地方病病人,及时分诊、转诊、治疗、管理。

(4)完成服务区(责任区)地方病普查任务。原始调查资料、汇总资料、病人花名册全部录入微机。7月31日前向县疾控中心提交示范县建设的各种调查表、统计表、汇总表及其电子版。街道办辖区病情普查的卫生技术业务由疾控中心、中医院、妇保院按所承担的防保责任区分别负责,调查资料交吴起镇防保站汇总管理。

(5)在服务区内开展面向病人和各层次群众的健康教育。每月办板报或墙报一期,底稿保存。

(6)制定本院(站)地方病防治工作方案和岗位职责,并严格执行。

(7)全面收集本院(站)地方病防治相关资料,及时归档,完成图表上墙。

(8)乡镇卫生院和吴起镇防保站要建立乡级展室并帮助村卫生室建立展室。吴起镇防保站将街道办所辖行政村作为吴起镇的村级单位对待,统一汇总、统一管理,建立一个乡级展室。

(9)向县疾控中心提交示范县建设的阶段工作总结。

(三)教育部门职责

1、要按照要求加强各级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力量,配备相关教学设备,完成地方病健康教育授课课时任务(每学期安排碘缺乏病、氟中毒、大骨节病、布病健康教育课各两节),有教案,并纳入教学计划综合考核。10月底前组织学生考试两次,试卷保存。

2、城镇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100%,农村达到80%。学生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

3、组织学生向家长宣传地方病防治知识。利用学校这一阵地,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四)扶贫部门职责

1、严格执行地方病病区移民搬迁计划,并按时完成任务。

2、凡属扶贫移民搬迁项目,必须充分考虑地方病危害因素。

(五)盐业部门职责

1、加强盐政管理,严厉打击制售私盐,依法规范市场。

2、合格碘盐覆盖率必须稳定保持在90%以上。

(六)林业部门职责

严格执行地方病区退耕还林(草)、换粮政策和计划任务,及时兑现有关优惠政策。

(七)水利部门职责

将病区改水工作纳入年度计划,将病区改水项目选项、立项、建设、竣工验收,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地方病防治卫生技术标准,并及时联系卫生部门进行卫生评估。

(八)广电部门职责

1、开办地方病健康教育广播电视栏目,每周2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

2、宣传地方病防治管理、法规、科普知识,及时报到示范县建设进展情况的新闻等,在上级评审期间达到宣传高潮。

(九)财政部门职责

足额预算人均1元的地方病防治经费,及时拨付示范县建设配套经费。加大对地方病防治专项事业费和设备的财政支持力度。

(十)畜牧部门职责

加强对人畜共患病的监测管理,严防畜间疫情向人间传播。

以上部门除了完成上述工作外,必须完成以下三项工作:

第一:成立本部门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领导机构,做到专人领导、专人负责。

第二: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向地病办提交工作总结。

第三: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乡卫生院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篇7

一、体检目的

通过对农民进行健康体检,了解农民的基本健康状况,掌握社区诊断,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并进一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从而保障农民身体健康。

二、体检对象及时间

体检对象为参加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者,时间从20*年1月1日起,每二年一次,7岁以下儿童及中小学学生为每年一次。

三、体检内容

体检包括物理检查(内、外科)、三大常规(血、尿、大便)、胸透、B超(肝、胆)和心电图等五项,少年儿童及孕妇不做胸透检查。7岁以下儿童按照儿童系统管理要求予以生长发育监测,中小学生按照学生预防性健康体检的要求执行。

四、体检费用及结算方法

参加合作医疗农民接受上述指定项目进行体检不收取体检费用,因疾病需要或农民自愿要增加体检项目的,卫生院可以根据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及农民的承受能力合理收取费用。

农民健康体检采用“健康体检券”方式运作。“健康体检券”分“一般健康体检券”和“特殊健康体检券”两种,一般健康体检券用于成年农民健康体检,特殊健康体检券用于7岁以下儿童及中小学生的体检。“健康体检券”由卫生局统一印制,财政监管,乡(镇)、街道统一发放。农民在规定期限内凭券到当地乡(镇)、街道卫生院的指定地点接受免费体检,一人一券,不能调剂使用,不能冲抵现金,对7岁以下儿童和在校中小学生体检可抵冲其生长发育监测和预防性健康体检等相关费用。体检的卫生院依据收取的“健康体检券”及体检名册,每半年一次向卫生局统一结算。

五、体检方法

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由农民居住地或户口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卫生院具体承担,对目前不具备相应检验设备的卫生院,市属医院应配合卫生院共同做好体检工作。体检地点以所在乡镇卫生院为主,也可以入村进行,学生及集居儿童体检可在就读学校及幼儿园进行。

六、实施步骤

(一)20*年3月—4月,制定方案,组织培训,开展试点。

在制定方案基础上,由卫生局进行有关业务培训。各乡(镇)、街道及卫生院积极做好健康体检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件的单位着手开展体检。

(二)20*年5月—20*年12月,全面实施体检工作。

印制并发放健康体检券。在进行健康体检同时并以户为单位建立健康档案,对健康体检资料进行收集、登记、分析、总结。对健康体检中发现有关疾病的人员进行健康咨询指导、发放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资料,对糖尿病、高血压、结核病、精神病做好相应的疾病跟踪管理。为残疾人、低保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体和60岁以上老人提供定期随访服务,实行动态管理。

20*年底争取完成全市50%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体检工作,到20*年底,达到90%,二年一轮回。

(三)每年12月,考核总结。

由卫生局会同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对各卫生院农民健康体检工作进行考核、总结。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实施免费健康体检,是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切实保障农民身体健康的重大举措。各乡(镇)、街道及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要充分认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认真实施,确保取得实效。

(二)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各乡(镇)、街道对农民健康体检工作负总责,要充分发挥村公共卫生联络员的作用,掌握参加合作医疗者的信息,规范健康券的发放及使用。教育部门负责学生体检的组织,参加合作医疗学生的核对。卫生局做好全市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的指导、协调、检查工作,督促相关的医疗机构落实工作任务;乡镇卫生院负责具体实施,要落实体检所需的场地、必须的仪器设备、足够的人员;市级医疗单位要加强对卫生院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协助卫生院为农民提供优质的健康体检服务;市妇保所、疾控中心、监督所等针对7岁以下儿童及中小学生体检做好指导,确保体检质量。财政局要落实体检所需要资金,监督健康券的规范使用。

(三)广泛宣传,形成氛围。各乡(镇)、街道及卫生院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通过宣传形成良好的氛围,明确政策,提高农民健康体检参与率,促进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以此推动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

乡卫生院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篇8

 

     2016年年在区卫计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及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东屯乡卫生院严格执行《2011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以及上级业务部门的各类文件精神,严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现将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项目开展落实情况

    (一)、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部署要求,我院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组,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主动建档意识。我院采取以走家串户的建档为主,门诊建档为辅的方式进行建档工作,确保档案的真实性。截止2016年12月31日,总计为辖区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纸质档案24747人次,占全乡总人口的80%。完成电子档案数23190人次。电脑录入占所建档案的76%。

(二)、健康教育工作

1,卫生院设立宣传栏2处,24家村卫生室设有宣传栏24处,全乡共计26个宣传栏,2016年卫生院更换宣传栏6次。

2,卫生院2016年制作了针对常见病、慢性病、传染病防治、食品安全等健康教育宣传资料33种,全年发放宣传资料9882份。

3,2016年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开展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病防治等健康知识讲座12次,参加群众391人次。

4,2016年共开展大型室外主题健康宣教活动9次。宣教内容包括:结核病防治、食品安全宣传、4.25预防接种日宣传、高血压日宣传等,受益人数751余人次。

5,2016年公共卫生科准备了21种音像播放资料,每周不固定时间为就诊患者播放健康教育知识。

    6,2016年度加大了各村卫生室健康教育督查力度,每季度都有公共卫生科成员到各村卫生室开展健康教育检查工作。

通过不懈努力使我乡居民卫生意识、个人良好生活习惯、家居环境、卫生环境得到了改善。

(三)预防接种服务

1、常规免疫

2016年上半年继续落实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共完成12次常规冷链运转,完成计划免疫接种针次6875针次,继续保持建卡率和接种率,建卡及时率100%。疫苗接种单苗接种率达98%以上。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94%。在基础疫苗接种过程中同时还开展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及脊灰疫苗强化工作。同时在接种前还进行了疫苗接种前告知工作。

2、加强宣传工作

在“4.25”计划免疫宣传日时悬挂横幅2条。向广大群众发放200多宣传单;进一步加强了人民群众对计划免疫的了解,懂得了”预防为主”的重要性,以更好的预防接种工作。向群众们宣传计划免疫相关知识,使计免知识更进一步家喻户晓。

3、加强检查、督导工作

截止6月份,共督导村医开展工作的2次并建立督导记录,在检查和督导过程中,即肯定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了问题,并及时把问题及时反馈到各村医处,及时改进,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计划免疫工作铺平了道路。

4、定期培训,强化思想认识

卫生院在2016年开展了8次列会。每次列会都对存在问题进行现场反馈和指正。针对村卫生室接种人员对免疫规划内容掌握的情况,开展了3次专项免疫规划培训活动。从而使接种人员在理论知识上更上一层次。接种过程中严格按照疫苗流通和接种规程并完善各项安全注射制度并上墙,严格执行预防接种的“三查”、“七对”,全年无接种差错及接种事故发生。

(四)、0-6岁儿童管理

1、7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儿童数2437人,保健覆盖2356人,覆盖率96.67%。

2、儿童中医药保健服务。定期开展儿童中医药保健及体检。通过体检对筛查出患有疾病、生长发育缓慢和营养不良的儿童均及时给予了对症治疗和营养指导等措施,并加强了随访工作。

(五)、孕产妇健康管理

 孕产妇保健。全乡产妇总数281人,活产数259人,孕妇建卡253人,建卡率97.68%;产前检查266人;高危孕产妇筛查建档管理率及住院监测分娩率均为100%;对育龄妇女进行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住院分娩和新法接生率均达100%。

(六)、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1、结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我乡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并对所有登记管理的老年人免费进行一次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及空腹血糖测试,并提供中医药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2、开展老年人健康干预。对发现已确诊的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进行管理;对存在危险因素且未纳入其他疾病管理的老年居民进行定期随访,并告知该居民一年后进行下一次免费健康检查。

截止2016年12月,我院共登记管理65岁及以上老年3141人。完成生化检查2293人,中医药保健2959人。

(七)、高血压患者管理

    1,通过开展35岁及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血压;健康体检测血压;和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高血压患者。

    2,是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询问病情、测量血压,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3,对已经登记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一次免费的健康体检(含一般体格检查和随机血糖测试)。

截止2016年6月,我院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高血压患者为4558人,随访16349次。

(八)、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1,通过健康体检和高危人群筛查检测血糖;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患者。

    2,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空腹血糖和血压测量等检查,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3,对已经登记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含一般体格检查和空腹血糖测试)。

截止2016年12月,我院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的糖尿病患者为1767人,随访5800次。并按要求录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九)、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

    2016年我乡重性精神病人建档128人,规范管理128人,随访395次。

(十)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

1、在2016年年,我乡未发生公共突发卫生事件,在手足口病的防控方面,严格按上级要求进行,截止2016年12月31日,我乡未发现手足口病疫情的暴发。

    2、结核病管理

2016年,我乡辖区内共有结核病人34名,各项指标都能达到上级的要求:结核病的转诊率为100%。对每例结核病人都坚持进行至少4次的访视工作,并有记录。从而进一步规范了本乡结核病的管理工作。

   3、艾滋病防治

全年进行了1次宣传工作,进一步加深了广大群众对艾滋病的认识,从而为我乡艾滋病的防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十一)、卫生监督协管

我院在人员少(只有二人有卫生监督协管证)的情况下,联合党委政府执法大队,对全乡村卫生站、摆摊设点的游医进行全面综合检查,严励打击无证行医、非法行医,在监督检查中共出动监督车辆8台次,出动执法监督人员20余人次,有效的打击了非法行医违法犯罪活动,医疗秩序有了明显好转,医疗机构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对公共场所、供水站、学校、卫生室等重点实施了监督检查,共监督检查学校卫生13所、20个卫生室、2家理发店、2家餐馆、3家砂石厂及19家村级集中供水点,对检查中发现部分问题,根据规定对其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其限期整改。

我们以卫生安全专项整治为核心,以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专项整治为重点以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消费者安全为目的,结合当地实际明确工作和目标,精心组织,阶段推进,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有效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存在的困难

2016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如下困难:

(一)、我乡属贫困山区,经济发展落后,交通不便,公卫科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健康体检医疗设备不足,制约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

(二)、人才缺乏,全科医师人员不足,影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进度。

(三)、居民基本卫生服务认识尚存有距离,上门建档和随访主动配合存在一定困难。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通过宣传—吸引—再宣传,以逐步改变社区居民的陈旧观念,促使其自愿参与到公共卫生服务中来。

(三)、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四)、配套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热情。

(五)、落实各项服务规范、强化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可持续健康发展。

在区卫计局和乡党委政府的督促和指导下,东屯乡公共卫生服务站将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积极、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的创新思维精心组织力争将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乡卫生院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篇9

多年来,扶沟县汴岗卫生院(以下简称汴岗卫生院)面对市场竞争的各种压力,抢抓机遇,积极应对,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仅站稳了脚跟,还在逆境中闯出了乡镇卫生院快速发展的一片新天地。尤其是去年以来,汴岗卫生院在县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断深化改革,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落实干部职工作风集中整顿的会议精神,通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健全制度强化管理

医院要发展,管理是基础。汴岗卫生院在发展过程中,以院长温凯为首的院领导班子始终把医院管理放在首位,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认真落实核心制度。加强医院内部管理:组织职工进行依法执业培训,认真学习《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法》《病例书写规范》等各项法律法规文件,严格执行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门诊病历、处方书写规范,合格率达100%;认真执行护理常规,确保基础护理工作无漏洞;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成立组织、落实到位;加强药事管理,加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认真组织合理用药知识培训;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等创建活动,赢得了老百姓的好评。开展医德医风教育,使“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入到每一位职工心中。

为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汴岗卫生院根据《扶沟县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要求,制定了《汴岗卫生院绩效考核指标》《村卫生室绩效考核指标》,并根据指标考核医务人员。规范财务管理,要求财务人员严格按照会计制度编制各项财务报表,做到账目清晰、准确无误。按照《扶沟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岗位设置实施意见》规定和县编制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汴岗卫生院共设置工作岗位48个,其中管理岗位3个,专业技术岗位41个,工勤岗4个。同时,汴岗卫生院重视院内环境与管理。通过改进,形成了院容院貌整洁干净,工作环境舒适,医务人员着装整洁,服务态度和蔼可亲,各项宣传栏、宣传标语、电子显示屏醒目规范的良好局面。

由于卫生院组织机构健全,管理措施得当,思想统一,院领导班子建立了分工合作制,医院一把手为总策划,分管领导具体抓,且措施得力,工作方法得当,有力地推动了医院的发展。

夯实基础服务民生

把服务和温暖送到患者心间,延伸到其家庭,是汴岗卫生院一直以来的追求。汴岗卫生院尤其重视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并把它作为重中之重,全力做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开展居民健康档案工作。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统一规范服务对象、居民健康档案内容、服务流程、档案保管和使用等。截至2012年年底,汴岗卫生院总体建档数为44597人份,在完成数量的前提下,保证质量,其真实率达100%,合格率达95%以上;整理利用原有档案,生补死撤,利用好现有档案,避免其成为死档。截至2012年年底,汴岗卫生院全部建成电子档案,各项随访记录均录入完成。

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统一规范服务对象、内容、方式、流程等。宣传普及《健康知识手册》和居民健康教育、重点人群健康教育、重点慢性病和传染病健康教育、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截至2012年年底,已完成12次健康教育讲座,更新12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入户发放健康领航手册每户一份,各种宣传材料每户一份,各种资料保存完整并已存档。

开展免疫规划工作。建立27个村级预防接种点和1个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为辖区内所有适龄儿童及时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按时完成基础疫苗接种工作,及时查漏补种,处理、报告和登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开展国家和省政府实施的疫苗强化免疫、应急接种等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卫生院接种人数为14359人次。

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率达100%,无传染病漏报、迟报发生。建立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预警机制和基础档案管理,对传染病转诊到位率达90%以上。对重点传染病实施监管;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开展妇幼保健工作。设立妇女保健科,配备2名专职妇保医生;严格执行《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等,对辖区内所有孕产妇进行入户摸底调查并登记,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及时随访,对高危孕产妇进行专案管理,提高孕产妇自身保健意识。及时、准确收集孕产妇保健相关信息,减少漏报,不断提高孕产妇保健信息管理水平。截至2012年年底,汴岗卫生院系统管理孕妇173人,产妇444人。设立儿童保健科,配备1名儿童保健医生。严格执行《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准确掌握辖区内儿童数及各年龄段儿童数,如实填写儿童保健手册,按时入户进行访视,对高危新生儿酌情增加访视次数。加强儿童保健信息管理,提高儿童健康水平,降低婴儿死亡率。截至2012年年底,汴岗卫生院系统管理0~6岁儿童3320人。

开展慢性病管理工作。建立慢性病管理制度,并有专人负责管理,每月按时上报慢性病管理月报表;建立门诊65岁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制度,检测率100%;对辖区内所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进行4次健康随访,对每位患者及时登记、上传、追踪,疑似传染病患者转诊率达100%、追踪率达100%,次随访均询问病情、进行血压、心律测量、测空腹血糖等检查和评估,根据随访结果指导临床治疗。

开展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建立重性精神病管理制度并有专人负责;收集辖区内重性精神病患者确诊病例资料,建立健康档案,对患者进行多次入户随访,检查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躯体疾病,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发现有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疑似精神病患者时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讲解精神病病人护理知识,发放精神病科普宣传资料。截至2012年年底,卫生院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289人,管理率100%,控制率60%。

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建立业务学习制度和计划;每月进行1次村级督导;开展“3.24”世界防治结核病宣传日活动,普及结核病防治健康知识。截至2012年年底,卫生院结核病人管理37人,管理率100%。同时,卫生院开展了卫生监督、卫生应急工作。制定了卫生应急预案,成立了卫生应急队伍并召开多次卫生应急演练,提高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

通过开展一系列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医院全体干群积极发挥主人翁精神,自觉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形成了高度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了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构建。

落实医改全力惠民

新农合是党的一项惠民政策,为保障该项工作顺利开展,从新农合的筹资到运行卫生院领导班子直接参与,通过与村医相结合、广播、设立宣传栏、座谈等多种形式,对农民群众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政策宣传,有效保障了新农合制度在该乡的顺利实施和平稳运行,也使该乡农民参合率从70%提高到了100%。截至2012年年底,卫生院门诊就诊人次为58163人次,医药费发生总额为229.2万元,门诊报销金额为925664.12元,门诊统筹报销906879.41元。住院人次为704人,住院医药总费用为678049.9元,报销金额为494931.08元;村卫生所医药费总额为1010804.3元,报销金额为756270.55元。

从2011年7月1日起,该院开始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医院基本药物统一网上采购、零差率销售,并严格按照《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基本药物处方集》《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规范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切实缓解了老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同时,重视新农合监督工作,卫生院及时公示参合农民补偿信息,定时更新;对辖区内28家新农合定点村卫生室进行监督管理,并公布投诉举报电话,确保报销准确及时,杜绝谎报、漏报、套取农合基金现象发生。制定乡村医生培训计划,定期对乡村医生进行业务及政策法规的培训,对村医的各项资金补助到位准时;重视卫生科教工作,卫生院及乡村医生共参加继续医学教育285人次,达到专业技术人员全员的100%,学分达标率达100%,提高了卫生院及乡村医生的执业水平。

乡卫生院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篇10

1基本情况

建阳市位于闽北中心,总面积3383平方公里,辖区内有8个镇、3个乡、两个街道办事处,190个行政村。2009年底,农村户数68899户,农村居民人口数267315人。我市共有乡(镇)卫生院11个,其中中心卫生院2个、一般卫生院9个;目前,乡(镇)卫生院在岗人员357人,核定人员编制333人,实际在编人员234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70人;临聘、返聘人员16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45人。

2主要工作措施

2.1坚持大服务,制定科学可行的工作目标

我市科学制定工作目标,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采取以乡镇为单位,以村为起点,成熟一村,开展一村的办法,积极开展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08年,我市先在将口、崇雒、书坊三个乡镇开展试点,重点把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老年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社区医生进家庭等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和农村疾病预防控制、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卫生应急、急救等镇、村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09年,我市在试点成功、取得实效的基础上,加强各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职能建设,在全市11个乡镇全面推开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确定完成“三个60%”的目标,即:以乡镇为单位完成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档案建立达60%;辖区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人的系统化管理率达60%;每年度四次以上入户健康追综随访率达60%。明晰可行的工作目标,循序渐进的推进方式,为稳步推进我市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把好了基调,把准了方向。

2.2挥洒大手笔,加强公共卫生的体系建设

近年来,我市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提高医疗单位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潜力。2004年以来,我市认真组织实施“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和省“年百所卫生院改造提升工程”,目前已实施并完成的项目有11个,总投入825万元,完成了10个卫生院的配套建设和设备更新,有效改善了基层卫生院诊疗设备短缺的状况。同时,切实落实各项财政补助政策,市政府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不折不扣安排工作经费,确保了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落实。据统计,近四年,市政府累计投入1800多万元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保基金、免费婚检补助、村级防疫妇幼人员津贴、社区卫生服务补助、突发性应急公共卫生事业经费等项目。通过加快乡镇卫生院基本建设,防疫妇幼工作的不断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财政补助的提高,为我市开展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创造了必备的工作条件。

2.3着眼大覆盖,构建三级共享的服务网络

农村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基层卫生工作的新课题,为加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2009年初,我市各乡镇卫生院成立了公共卫生科,设置人员编制3-5人,配备交通、办公、宣传、基层巡回、信息管理等工作经费,在全市各乡镇安装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软件,确保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力保障了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正常开展。针对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信息收集面广,健康追综系统化管理具有可变性,健康教育具有区域性、行业性、生活习性及语言局限性等特点,我市通过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模式将市、镇、村三级卫生网络有机结合起来,把村卫生所的建设作为医疗卫生工作向农村基层延伸的重点。网内医疗卫生机构配套联动,做到“通院”“通诊”和“通技术服务”,实现资源共享、技术协作和业务合作。实行市镇村三级卫生机构“管、帮、带”制度,加强全市乡村医生的规范培训,对承担防疫妇幼工作的村卫生所人员实行补贴,对收集村民基本健康信息的乡医进行每户补贴3-5元奖励,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2.4倾注大热忱,拓展农村卫生的服务功能

完善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模式,是我市开展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一大亮点。我市各卫生院将全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分村、分片挂点,指定相应的责任医生和责任护士,经常性下村指导乡医,为村民提供卫生服务,重点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系统化管理,对老年性重点人群的健康干预和药物治疗指导,向广大村民提供无偿卫生服务指导和健康教育,向村民发放卫生院责任医生、责任护士联谊卡,以方便村民日常性卫生咨询和应急救治联系。充分发挥村级卫生所作用,对60岁以上老年人全部建档,居民健康档案实行专人管理,乡镇卫生院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并已完成数据库录入工作,定期体检,随时掌握他们病情的动态变化,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建立专案;乡镇卫生院责任医生和责任护士对其制定随访管理计划,进行系统管理。系统化管理的慢性病人到乡镇卫生院门诊就诊时,还可享受减免挂号费、治疗费,实行药品零价格服务。对需做医技辅助检查的项目,乡镇卫生院按收费标准的三分一收取成本费用。

2.5立足大实效,健全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

为推动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开展,我市积极采取措施,制定了一系列管理、督促和制约机制,在制度上加强完善。一是实行一票否决。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为乡镇卫生院院长任期目标管理的重要考评内容,未完成工作目标的乡镇卫生院,年终不参与全市乡镇卫生院考评,并与评先、评优和绩效考评挂勾。二是纳入目标考评。制定乡镇卫生院农村社区综合目标考评细则,市卫生局从年终对乡镇卫生院综合考评的300分中,单列出100分按组织领导、社区卫生诊断、健康教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农村社区居民满意度五大块内容综合点评各乡镇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三是强化工作督查。实行定期通报和季度追踪督促制度。经常深入农村基层,督促各乡镇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

3几点成效

3.1强化了健康理念的转变我市11个乡镇全部实施了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于村民而言,健康档案的建立,健康教育的普及,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让农村村民享受到了与城市居民一样卫生服务,缩短了城乡医疗差距,推进了医疗均衡发展,有效提升大家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养意识,有利于推进我市城乡居民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3.2实现了服务模式的转换。农村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转变乡镇卫生院服务理念,从传统的“院内服务”、“坐等服务”模式转变为走出院门“主动服务、综合服务和终身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把传统的“医疗”服务功能转变为“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功能。服务模式的转变,带给农民群众更大的实惠。

3.3推动了医疗机构的转型我市立足于整合现有卫生资源,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重点放在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的转型上,把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纳入到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为适应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乡村医务人员必须牢固树立起全科医学的服务理念,为村民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从专科向全科的转型,卫生院要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转型,村卫生所要逐步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转型。

3.4促进了医患关系的转化为了更好地开展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我市实行医务人员主动作为,上门服务,从服务流程、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方面方便病人,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赢得患者的欢迎、理解、信任和支持。医患之间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主体沟通,增进感情,化解矛盾,营造了高互动的医患和谐氛围,促进医患关系向更加和谐转化。

4存在的问题

4.1组织功能发挥不到位三级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网络虽然已经基本建成,但仍然没有充分发挥相应的功能作用,特别是个别项目单位对公共卫生工作依然认识不到位。工作配合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质量。

4.2服务队伍素质不高基层单位防保人员紧缺,68%的人员未经全科医师培训,服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难以高质量完成项目任务。

4.3项目总体进展不平衡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涵盖了3大类8大项,是一项系统工程。全市11个乡镇在农村慢性病与老年人的动态健康管理方面和农村食品、饮用水、职业卫生监督方面等方面进展不平衡。

5几点思考

5.1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规范经费使用确保项目经费足额、及时到位,严格按照《福建省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将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全部纳入财政社保专户,实行专账管理。

5.2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服务能力针对基层单位防保人员、乡村医生整体队伍素质不高等问题,做好农村防保队伍人才引进和培训工作,特别是预防保健人才紧缺,要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公共卫生技术骨干扎根农村服务,充实防保队伍。[1]同时要经常开展基层单位防保人员、乡村医生服务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基层单位防保人员、乡村医生整体队伍业务素质和技能,全面提升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

5.3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项目影响力在开展项目工作的同时,要进一步采取多种形式宣传项目工作,要让群众充分了解、积极参与、享受实惠。

5.4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机制与模式不断摸索和总结项目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群众满意度,建立健全“一个体制、两个机制、两项模式”,即建立项目管理体制,动态调整机制、项目考评机制,专账管理模式、台账统一模式,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的规范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