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企业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1:54:05

金融企业工作总结篇1

一、21年总结

1、保费达成情况:

从整体看:团队渠道2021年达成保费73314万,达成率94%,增速18%;

分险种看:车险达成59862万,达成率91%,增速11%;团财险达成9716万,达成率97%,增速38%;意康险达成3736万,达成率103%,增速94%。

2、指标达成情况:

从达成看:续保率49%,距目标差距6pt;司机投保率58%,乘客投保率55%,分别距目标差距12pt和15pt;

分阶段看:团队1-9月累计达成偏低,从9月五率纳入考核后,10-12月份提升明显,其中车加意出单率、商三百万投保率达成目标。

3、人力指标达成情况:

团队渠道现有定级人力811人,较年初减少311人;低职级(60万及以下)人力占比由58%降低到46%,优化8pt;中职级(80万)人力占比由10%提升至15%,优化5pt;高职级(100万及以上)人力占比由32%提升至39%,优化7pt。低职级人员减少317人,人员优化调整效果显著。

4、上半年不足及分析:

①人员结构复杂,产能低:抄底,管理宽松,低产能人员占比46%

②非车占比低:非车险占比仅18%,其中团财占比13%,意康占比5%,团财月均活动率仅29%

③续保动作执行不到位:团队续保率仅48.5%,续保动作执行不到位,续保流程待完善。

④有组织销售能力有待提高:业务以收单为主,缺少直接获客能力,不能与客户建立强力联系并形成有组织销售

二、22年发展规划规划

1、22年整体预算情况:

山东分公司团队渠道2022年整体预算75420万,较2021年增长2.8%;其中,车险预算57720万;财产险12700万,增速31%;意康险5000万,增速39%。

2、22年发展整体思路:

坚定落实总分公司的经营导向,全线内外赋能发展,夯实渠道和营业部经理的管理基础,通过增员、多产品销售、提升核心指标增强核心竞争力;以团体客户为主体,个人客户和产销寿为两翼,全面推进各项经营指标高质量发展。严格执行“四爪”“四促”——抓队伍,促实动人力;抓产品,促高质量转型;抓活动量,促团体客户积累;抓管理链条,促管理效率提升。

(1)抓队伍:

①执行两率——出勤和转正,更换考勤方式,强化考勤制度,紧盯出勤率,严格管理实动人力,紧盯开单率,清理虚假人力。

②产能提升计划:确立提升目标,借体制、用机制、重过程管理,强培训体系,全方位提升人力产能。

③星火计划:改变以往业务导向,强化管理导向,圈定群体,专项管理推动晋升。

④增员:围绕“以队伍发展为核心”的发展定位,明确区域覆盖规划、分类资源人力布局发展规划、队伍架构规划三大核心。

(2)抓产品:

①车险规划:坚持四个导向——价值导向、私家车业务占比不下降、公务车及两客发展、五率提升和保足保全;

②财产险规划:坚持六项基础动作管理——一是提高续保,保住存量;二是开展清零行动,提高活动率;三是开展精英行动,在重点板块做突破;四是强化团客追踪体系,做好团体客户积累和转化;五是做好培训赋能,强化非车转型;六是做好管理链条的完善和强化跟踪;

③意健险规划:紧盯5000万目标不放松,从四个维度做好全体人员意健险开单的推动——一是思路驱动,重点板块为主,流量型业务做支撑;二是做好产品驱动,持续发展团意,跨越式发展个意,创新发展板块;三是做好方案驱动,做好立项和增员方案的设立和宣导,做好团意精英俱乐部的方案全员启动;四是做好常规业务驱动,做好续保、培训、产渠联合和荣誉体系的推进和展开。

(3)抓活动量:

需要做好两项重点工作:一是做好存量客户的转化:业务盘点,清单下发。对续保的直接客户进行摸排。间接客户(通过第三方对接),通过分类需求和定期培训,提高续保成功率,保留优质业务,通过技能提升和关系维护等进行保足保全;二是做好新增客户的开拓;

借助团客跟踪体系的6步变现法,强化团体客户积累和产能转化:①团客标准管理动作的实施;②提升展业技能;③检视工作扎实推进;④上下衔接负责到人;⑤指标管理极力推动;⑥建立培训荣誉体系。

(4)抓管理链条:

做好三个层级的推动动作:

一是分管总层级:业务:1、承接机构预算,目标和指标分解;2、关键指标(五率一比)管控,落后指标整改;队伍:1、队伍产能提升;2、低绩效人员:①关注优化后是否有用工风险;②产能提升计划;③关注队伍考勤;④低绩效人员面谈;

金融企业工作总结篇2

风险管理是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是通过运用衍生金融工具、保险或其它工具管理公司面临的商品价格、利率和汇率等各方面的风险。近年来世界500强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呈持续增长趋势,94%的世界500强企业使用衍生工具来管理和对冲商业和金融风险。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发展和外汇市场的进一步开发,国内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受到的国际经济波动影响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国内企业面临的风险种类越来越多样、风险的程度也越来越强。国内企业急需通过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风险管理能力来合理规避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应用衍生金融工具避险,被视为是一种有效的方式。然而,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与其经营业绩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正相关关系,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自从衍生金融工具被用于企业风险管理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关于衍生金融工具应用对企业经营业绩影响的研究,也有很多的进展。

(一)国外文献国外关于衍生金融工具应用对于企业经营业绩影响的研究,尚未达成共识。目前主要流派有:支持派和反对派。

(1)支持派。支持派认为衍生金融产品可以通过降低由于财务困境带来的破产成本和其他成本,减少预期税收支出和由于投资不足带来的损失、降低外部融资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进而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有助于管理层制定良好的财务决策,最终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说(Géczy,1997)认为通过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融资过程中的成本,从而间接的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Carter,Rogers和Simkin(2003)对通过以对冲规模很大的美国航空业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检验,结果发现,美国的航空公司通常情况下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中的远期合约来对冲由于燃油成本的波动带来的风险,结果可使航空公司的价值提高百分之十四左右。

避免投资不足假说,是由Bessembinder(1991)、Froot(1993)等提出的,他们认为,企业运用衍生产品可以减少企业现金流的波动性,稳定的现金流增加了投资者对企业的信赖度,进而提高了企业内外部融资的能力。

降低财务困境成本说则认为,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可以降低企业发生财务困境的可能性,从而降低财务困境成本,进而提升公司的价值。nance等(1993)等通过实证检验证明资产负债率高的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的概率也相对较高,说明财务杠杆比率高的公司更倾向于运用衍生金融工具来规避由于高杠杆带来的高风险。

(2)反对派。反对派的观点是:汇率、利率和商品价格等风险,实际上是很小的次要风险,企业的风险管理资金只占企业总体资产的一小部分,因此其所产生的收益也只会对企业的现金流产生很小的影响,更不足以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显著影响。

Géczy,minton和Schrand(1997)研究结果发现,风险管理与财务困境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风险管理不能有效的降低企业的财务困境成本。

综上所述,国外现有的研究文献都是从各类企业应用衍生金融工具动机如降低财务困境成本、避免投资不足、规避高风险等微观策略角度间接探讨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效果。绝大多数研究都是运用间接的方法从可能影响现代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因素出发,分析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动机,进而间接推测出衍生金融工具使用对公司价值或者经营业绩的影响,运用直接的方法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效果进行的研究很少。

(二)国内文献国内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研究大多是针对其会计问题和披露问题的研究,关于衍生产品的使用与公司经营业绩关系的文献相对较少,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中国衍生品市场出现较晚,运用衍生工具的企业也很少,即使有的企业有所运用,但其披露的信息也很少,因此很难用实证证明两者的关系。

陈很荣、吴冲锋(2001)的研究较早,分析了衍生金融产品市场和企业套期保值的关系,认为两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沈群、陈炜(2006)结合国际财务学界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研究现状和实证检验结果,分析了公司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动机和衍生金融工具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发展衍生产品市场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等政策建议。

贾炜莹和陈宝峰(2007)以2007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运用衍生金融产品进行风险管理对公司价值和业绩是否能够产生影响。结果表明,运用衍生金融产品对公司业绩的提升有正面效应,但并未被投资者认同。

李芹(2010)以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六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对衍生金融工具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衍生金融工具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影响作用不一致: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不显著,而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则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耿琳(2010)以沪深两市采掘业的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实证检验衍生金融产品的适用是否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结果发现衍生金融工具对采掘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影响并不显著。

综上所述,国内衍生品市场出现的较晚,主要侧重于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监管和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相关会计问题研究,而且大多数都是理论方面的探讨和研究,实证方面的文章很少。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在参考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选择每股收益(epS)、总资产净利润率(Roa)和每股现金流量作为衡量经营业绩的指标。每股收益是测量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综合反映公司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由于存在委托关系,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可以减少由于公司破产可能性带来的股东和债权人的冲突,从而减少债务利息,增加股权价值,进一步提升公司业绩。因此,本文提出:

假设1:衍生金融工具应用能够提高公司的每股收益

总资产净利润率是指公司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百分比。该指标反映的是公司运用全部资产所获得利润的水平,,可以综合全面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情况。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可以减少资产在未来市场上的的波动性,最终实现资产的保值,稳定企业经营业绩,因此,本文提出:

假设2:衍生金融工具应用能够提高公司的总资产净利润率

每股现金流量是指公司经营业务所带来的净现金流量减去优先股股利与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的比率。根据减少预期税收假说,公司可以通过运用衍生金融工具来降低税前所得的波动性,进而获得降低税收支出的利益等,从而改善公司的现金流量。因此,本文提出:

假设3:衍生金融工具应用能够提高公司的每股现金净流量。

(二)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本文选取制造业中的金属非金属和电子行业2008年-2010年的截面数据为研究样本,原因是这两个行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比例较大,具有代表性。实证采用的相关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服务中心、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以及巨潮资讯网。本研究采用eXCeL和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变量选取与定义:具体如下:

(1)被解释变量。本文选取了三个指标来衡量公司的经营业绩:Roa(总资产净利润率)、epS(每股收益)、每股现金流量。

第一,Roa(净利润/总资产)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时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总资产净利润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竞争实力和发展能力,也是决定公司是否应举债经营的重要依据。选用此指标作为衡量依据,有助于全面了解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总资产的利用情况以及公司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的情况。

第二,epS(净利润/总股数),指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值。它是测定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综合反映公司获利能力。

第三,每股现金流量,即(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是评估每股收益“含金量”的重要指标。每股现金流量越高,说明该公司的每股普通股在一个会计年度内所赚取的现金流越多;反之,则表示每股普通股所赚得的现金流越少。这一指标主要反映平均每股所获得的现金流量。该指标隐含了上市公司在维持期初现金流量的情况下,有能力发给股东的最高现金股利。公司现金流大,很大程度上表明主营业务收入回款力度较大,产品竞争性强,公司信用度高,经营发展前景好。

(2)解释变量。本文选取虚拟变量来表示各公司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情况。如果年报披露使用衍生工具是公司进行风险管理或套期保值的工具之一,且公布了当期曾经持有衍生金融工具并披露具体的公允价值或者名义价值,虚拟变量取值皆为1,反之则为o。

(3)控制变量。为了检验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是否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需要排除其它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额外影响的变量。根据前述理论研究假说以及行业的实际情况,本文选取了6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当中。

第一,规模因素的选取。本文采用了期末总资产账面价值的自然对数作为衡量公司规模的变量。

第二,财务杠杆的度量。公司的资本结构也是影响公司业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偿债和再融资能力,决定着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是企业财务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选取资产负债率代表财务杠杆作为控制变量。

第三,成长性与投资机会的衡量。选取营业收入增长率来代表公司的成长能力。

第四,股市效应。用账面市值比来控制不同比值对公司获利能力的影响。

第五,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本文采用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控制变量,代表企业的股权结构引入模型。

第六,资产构成。以资产构成-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作为控制变量加入模型。

(四)模型构建本文运用了多元回归模型,采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具体的实证模型为:

Yi=?茁0+?茁1X1+■?茁iXi+?着i

其中,Yi是代表公司业绩的指标;X1为所选的行业中是否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虚拟变量,如果使用则为1,若不使用则为0;Xi为影响公司业绩的一组控制变量,包括: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资产负债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账面市值比、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固定资产比率。

通过运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回归分析,观察模型中的?茁1是否显著大于零,来分析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是否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如果我国上市公司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能够提升公司业绩,则?茁1>0,反之,则?茁1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通过分析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显示回归方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应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得到实证检验结果如下:

(一)每股收益模型回归分析如表1所示,在每股收益模型中,R2=0.337,F值为8.631,说明方程的拟合程度较好,显著性较明显,衍生金融工具虚拟变量的系数为正,且通过了检验,说明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企业较未使用的企业是的企业的每股盈余提升了15.6%,这说明,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增加了企业的每股盈余,验证了假设1。

(二)总资产净利润率模型回归分析如表2所示,在总资产净利润率模型中,R2=0.328,F值为10.296,说明方程的拟合程度较好,是显著的,衍生工具的系数为正,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是显著的,说明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令企业较不使者的总资产净利润率提高了11.1%,这说明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增加了企业的总资产净利润率,验证了假设2。

(三)每股净现金流模型回归如表3所示,在每股净现金流模型回归结果中,R2=0.378,F值为10.324,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虽然衍生金融工具的系数也为正,但是没有通过t检验,不能说明衍生金融工具对每股净现金流有提升作用,因此拒绝假设3。

四、结论

本文旨在通过用金属非金属以及电子行业的数据,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来研究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对于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通过分析,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第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对所选行业的每股收益和总资产净利润率有较明显的影响作用,效果较为显著,从这方面讲,可以说制造业中的金属非金属行业和电子行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有较为明显的作用。第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对研究企业的每股净现金流量的回归系数为正值,但没有通过t检验,说明其影响效果并不显著,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并不能显著提高公司经营业绩。

综上所述,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可以影响与企业经营业绩有关的指标而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成正相关关系。我国企业应当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意识、积极而恰当的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规避。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解释变量—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情况是用虚拟变量表示的,在此方面的研究还有待继续进行。

参考文献:

[1]王爱俭:《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年版。

[2]胡继之:《金融衍生产品及其风险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版。

[3]耿建新、徐经长:《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新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沈群、陈炜:《企业使用金融衍生品的国际现状_动机及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特区经济》2006年第11期。

[5]陈炜等:《衍生产品使用对公司价值和业绩影响的实证检验》,

《证券市场导报》2006年第3期。

[6]顾玉清、丁宏岳、于雪刚(执笔)、刘荣浩:《涉外企业运用金融衍生工具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国总会计师》2006年第10期。

[7]吕佳、王永超:《论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投融资中的运用》,《金融经济》2007年第4期.

[8]蔡贺玲、温皓亮:《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年第4期。

[9]苏月娥:《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发展进程的理论分析》,《金融会计》2004年第11期。

[10]Bakshi,Gurdip,andmadan,DilipSpanningandDerivative-SecurityValuation[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Feb2000,Vol55,205-238

[11]allayannis,G,andofek,eli.exchangeRateexposure,Hedging,andtheUseofForeignCurrencyDerivatives[J].Journalofinternationalmoney&Finance,apr2001,Vol.20:273-296.

[12]Carter,D.,Roger,D.,andSimkins,B.DoseFuelHedgingmakeeconomicsSense?[J]theCaseoftheUSairlineindustry.oklahomaStateUniversityworkingpaper,2003

金融企业工作总结篇3

越是发展市场经济,金融是重要的经济杠杆。越是推进市场化进程,越需要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对于各级党委和政府来说,抓好金融工作对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去年初,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的金融工作座谈会。2008年新年初始,又召开这次金融工作会议,目的总结去年的金融工作,认真分析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和金融运行的现状,安排布置新一年的金融工作,促进政、银、企多方合作,把金融工作做得更好。刚才,对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发展的先进单位进行了奖励,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做了很好的发言,市人行常保平行长和市银监局刘伟局长分别通报了2007年全市金融运行情况,提出了下一步发展意见,市发改委韩国全主任通报了市政府布置的2008年重点项目。特别是13家金融机构和29家企业签订了33个项目、68亿元的合作大单,这是2008年各金融机构送给市政府、送给全市企业的一份厚礼。相信,通过这些项目的签订,通过政、银、企的合作,能够尽快把这些项目跟踪好、落实好,及早地见效,实现共赢。下面,讲3点意见。

一、找准问题,总结成果。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的紧迫感

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效果,2007年。全年生产总值867亿元,增长14.4%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245元,增长1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5.5亿元,增长22.2%服务业完成增加值194亿元,增长14.3%增速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76亿元,增长3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41元,增长20.8%增速历年来最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46元,增长18.2%既高于全国4000元的平均水平,更高于全省3800元的平均水平。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背景下,各金融部门坚持在宏观调控中顺势而为,积极推进金融改革与发展,有效发挥了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促进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存贷款余额继续增长。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39.34亿元,增长8.55%各项贷款余额351.14亿元,增长15.7%增速居全省第6位;新增存款与贷款之比达到13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8.1个百分点;实现盈利6.24亿元,同比增加1.31亿元。二是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市商业银行胜利组建,市邮政储蓄银行挂牌成立,3家农村信用联社顺利完成央行专项票据兑付工作,兑付资金2.75亿元,市农业银行股改工作扎实推进。三是银企合作效果明显。2007年每季度定期召开一次政银企合作洽谈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市内各金融机构签约企业38家、项目53个,达成贷款意向160亿元,位资金40.6亿元。驻郑股份制银行签约企业8家,达成贷款意向72.9亿元,位资金3.4亿元。四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扎实推进。制定了创建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市的意见》建立了创建目标考核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信用社区、信用乡镇”建设效果显著,建成信用社区20家。同时,经济金融运行中出现的突发性金融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和化解。市个别企业呈现了一些突发性金融事件,市里高度重视,依靠所在地政府,特别是依靠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企业自身也加大了协调力度,对事件进行了有效化解,没有呈现“多米诺骨牌”效应,维护了金融生态环境的稳定。这些金融事件都是历史积淀下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出现这些事情并不可怕,关键是有效应对和化解,切实做到控制得稳,打击得准,掌控得住。总之,市里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目的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局面,维护金融机构的利益,同时兼顾企业的发展。

市经济社会和金融工作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局面,2007年。取得了显著成果,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全市各金融机构、证券机构、驻郑股份制商业银行做了大量工作,对的经济社会发展给予了一如既往的关注、关心、支持和帮助。借这个机会,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金融机构对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没有这些支撑点,但是必需清醒地看到市金融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金融机构主体多元化水平较低。股份制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和财务公司在还没有设立分支机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以及小额信贷组织在还是空白。没有这些机构。金融业发展就是一句空话。二是金融机构贷款投放额度缺乏。2007年,全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47.7亿元,与市政府确定的55亿元目标相差7.3亿元,市内7家银行,只有2家完成市定目标。三是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金融生态环境不够优化,诚信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推进。一些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缺失,个别地方非法集资还没有有效遏制,金融机构对企业潜在信贷风险缺乏有效的识别和预测。地方金融机构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内部治理结构需要进一步规范。刚才,常保平行长从金融运行层面讲了四个方面需要关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今后的工作中逐步解决。去年,针对防范企业金融风险问题,市政府从长效机制上做文章,多方征求意见、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出台了市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监测预警暂行方法》努力做到未雨绸缪,把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更要关注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当前,清醒认识我市金融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同时。宏观经济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市经济发展,全球和国内经济坚持增长的基本趋势不会有大的改变,但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和潜在风险。美国次级贷危机、美元继续升值增加了国际金融运行的不确定性。国经济运行中资产价格继续大幅上涨、货币信贷扩张压力加大等新情况相继呈现,中央提出了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宏观调控基调,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资金的约束性进一步增强。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很大,民营经济、第三产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也很大,客观上加大了供与需的矛盾。这种形势下,金融业既面临重要的转折期,也面临重要的发展期,必需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应对挑战,顺势而为,确保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顺势而为,准确掌握。着力在正确贯彻宏观调控政策中增强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结合实际,市委、市政府依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对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总的要求,同时也提出了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概括起来就是1415即: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40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这些目标体现了跳一跳,摘桃子”原则,通过全市的努力,应该讲能够实现,但实现这些目标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需经过奋斗,必需经过各方面齐心协力才干实现,特别是需要金融部门给予支持、关注和参与。对此,市政府对金融部门提出了2008年全市新增贷款60亿元的目标任务。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尤为需要全市金融机构正确理解和准确掌握宏观调控政策,切实找准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与支持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扎实工作,顺势而为,真正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做到顺势而为,一)掌握“四个坚持”优化信贷结构。贯彻从紧的货币政策。要坚持四条原则,把着力点放在优化信贷结构上。一要坚持“紧中求好”从紧的货币政策不是贷款全面紧缩,不是贷款“一刀切”而是有保有压、区别对待。保”就是要加强对项目建设、工业经济、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对民生改善、新农村建设、服务业发展等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压”就是要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中落后企业的贷款投放。市政府支持金融部门做好这项工作,刚刚召开的全市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上,就强调要把好节能减排的资金、土地闸门。二要坚持“紧中求稳”金融机构要科学安排全年贷款总量,掌握贷款节奏,根据实体经济需求均衡投放,防止贷款大起大落。三要坚持“紧中求进”用创新的理念做好综合性业务工作,加快金融创新步伐,靠创新扩大业务范围,优化业务结构,不时完善对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方式。四要坚持“紧中求活”要积极创新融资工具,完善融资业务,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继续引导大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活跃金融市场。

加大信贷投入。全市金融机构要围绕市委、市政府2008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一是大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今年全市确定了11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43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8亿元,这些项目对的经济社会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各金融机构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及早介入,实现优质项目与资金的对接,加强资金落实与项目进度的衔接。二是大力支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目前,新型工业化进程正处在加速推进时期,市委、市政府以发展集群经济为重点,大力推进“一带九区二十个产业集群”千百亿工程”40户重点企业、100户“小巨人”企业和20户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各金融单位要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重点,二)突出重点领域。支持的工业经济发展,调整优化信贷结构。三是大力支持乡村建设发展。2008年我市安排了55个重点城建项目,总投资26.58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4.68亿元。金融单位要围绕城建重点项目的实施,支持老城区和城中村改造,支持城区文化、教育、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支持乡村供气、供水、公交等公用事业发展上,增加信贷投入。为解决政府投资融资平台问题,市政府整合政府投资资源,将开发投资公司改为市投资总公司,资本金由1个多亿扩充到2个多亿,作为政府投资融资平台,希望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金融机构能够通过这一平台,支持的工业项目、重大前期项目和城建重点项目建设。

强化金融服务。加强和改善对经济单薄环节和社会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三)围绕单薄环节。既是支持和谐建设的需要,也是全市金融机构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需要。一要服务好“十大实事”2008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大实事”总投资达到16亿元,主要由政府财政投资,同时,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资方式,鼓励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向“十大实事”倾斜,切实改善民生。二要服务好全民创业。徐光春书记去年底在调研,提出了要叫响“守业在”口号,要把打造为中原的最佳守业基地。市委、市政府依照这个要求,大力实施“守业富民、就业惠民”工程,希望金融机构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发挥金融的引导作用,支持优质守业项目,为全民守业搞好金融服务。三要服务好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今年从中央到地方关注的重点。省政府年初为此专门召开会议,市委、市政府近期也将专题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市农村的公路、饮水、沼气建设、生态绿化、农排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大力支持,特别是推进区建设,希望大家更为关注。与此同时,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农业服务体系的完善、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更需要金融部门给予支持。四要服务好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尽管2007年有了好的发展势头,但第三产业占三次产业的比重还比较低,既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市里高度重视第三产业发展,去年制定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前不久市政府常务会议确定了20家重点服务业企业给予扶持。希望金融部门依照市政府的政策导向,对重点服务业企业、4大物流园区和20个特色专业市场、16个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给予支持,加快服务业发展,提升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优化产业结构。

三、推动改革,改进领导。大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特别是政府领导同志,各级政府。一定要学会善于做好金融工作,充分发挥金融的作用。企业家也要学会和金融家打交道,有些企业出现问题,就是因为不善于运用金融杠杆,不善于和金融界打交道。政府一定要改进对金融工作的领导,这也是衡量政府领导水平、领导能力的一个主要标准,希望包括政府的各个组成部门都要从组织领导、协调机制、政策支持、工作部署等方面,加强和改善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一)推进银企合作共赢。进一步探索完善政银企合作互动机制。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银企资金、项目对接,实现银企互惠双赢,一体发展。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要认真研究本行业、身手域发展的前沿性问题和市场需求,谋划论证出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本企业做大做强的项目,争取金融部门信贷支持。金融部门要深入搞好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其成长性和上级行授信的可能性,协助企业争取所需的资金支持,努力建立稳定的客户群。要继续坚持每季度一次的政银企合作洽谈会制度,不时加以完善和创新,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

金融企业工作总结篇4

通山县在推进县域金融工程创新的具体实践中,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致力市场开拓驱动金融创新。

一是开拓权益融资领域。与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合作,开展股权登记托管和挂牌交易;推动企业与保荐机构签约,达成新三板市场上市意向。二是尝试电商融资服务。按照“政府推动、企业催动、市场促动”的思路,建设电商集聚区,培育电子商务龙头企业。与武汉农畜产品交易所合作,建立通山农畜产品电子(网络)交易市场,为县内农畜企业和合作社提供网上销售渠道。三是开展碳汇融资试点。立足碳汇资源丰富的县情实际,与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合作,在全省率先开展碳交易试点,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融资。

(二)致力主体培育支撑金融创新。

通过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的推荐会员机构,帮助县内规模以上实体企业建立董事会制度和现代财务管理制度。引导各类资本成立贷款中介组织,支持企业开拓资本市场。成立行业联合担保公司,担保融资总额达15.5亿元。借力资产评估中介机构,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和核权划股,以股权替代房产、机器设备、土地等有形资产,作质押融资。

(三)致力要素保障服务金融创新。

一是健全金融体系。通过出台财政资金和税收补助、开辟金融管理“绿色通道”等优惠政策,推进各类金融机构和融资中介机构在通山设立分支机构,金融机构总数达到45家。二是畅通市场信息。建立县域金融工程网、企业信息库,及时县域金融信息和企业资本、产业资源运行现状,服务企业融资,促成有需求的企业、项目与武汉资本市场交易平台进行对接合作。三是优化信用环境。规范县域信用秩序,推进“企业信用工程”、“农村信用工程”和“社区信用工程”建设,建立了覆盖所有农户和县域企业的征信体系,优化了全县金融生态环境。(五)致力多方合作共推金融创新。县委、县政府成立县域金融工程推进领导小组,出台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奖励办法,组织政银企对接活动,大力推进县校合作,高校专家团队先后30多次深入通山城乡和项目企业建设一线,开展调研、座谈、培训等系列活动,为县域金融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二、主要经验:“四个坚持”

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当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如何谋划县域金融的发展,通山县域金融工程积累了四个方面的经验,可以总结为“四个坚持”。

(一)坚持金融领先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金融先行。通过杠杆效应,金融能够盘活县域资源;通过企业整合,金融可以帮助县域壮大优势产业;通过创新,金融能够实现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通山县把发展金融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来抓,整合县域金融资源和产业资源,集中财政资金,为企业进行增信,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发挥金融杠杆作用,扩大社会融资规模,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明显加快。

(二)坚持引资与引智相结合。

在实施县域金融工程中,通山县充分借助高校的智力资源,为金融创新发展进行顶层设计,让象牙塔里的研究成果接上地气。2012年初,武汉大学经管学院和通山县政府签订了县域金融工程试点工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武汉大学帮助通山县制定了《通山县域金融工程研究、设计与实施方案》,运用工程的系统性和结构化的思想,利用金融手段,促进产业与金融相互融合,实现共同发展。

(三)坚持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

通山县整合政府、金融、企业三方相关资源,找准结合点,发挥财政性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调动金融机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着力开展金融产品研究与创新,量身定制了一批金融创新产品,如助农贷、助保贷、助商贷、助贫贷、股权质押贷等产品,有力推动了银行信贷规模连年实现历史性突破。(四)坚持培育市场主体。企业是融资的主体。通山县注重培育市场主体,推动一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提升企业品质,扩大有效需求。同时,引导企业转变融资观念,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尝试在银行贷款、民间借贷之外,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找到匹配的融资渠道。目前,通山县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14家企业,融资2.1亿元,形成了“通山板块”,对其他企业具有典型带动作用。

三、借鉴推广:“三个结合”

通山县域金融工程试点对通山县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学习借鉴通山经验应抓好“三个结合”。

(一)抓好经验借鉴与二次创造的结合。

推广通山经验,一方面要将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精神内核提取出来,吸收进去,指导当地实践。另一方面在吸收借鉴这些精髓的同时,还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发展需求,不断注入新的养分和血液,进行二次创造,在做好当地县域金融工程总体方案、路线图设计的同时,要根据县域产业特色进行有益的创新实践和改革,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县域金融发展模式,让通山经验在本地发展壮大、开花结果。

(二)抓好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结合。

破解县域经济融资难题,除了发挥传统银行体系的支持作用外,还要努力打造多层次、多业态的资本市场体系,抓好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结合。一是发挥信贷融资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县域贷存比。要适应湖北省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通过引导鼓励全国性银行机构开拓县域市场,充分挖掘地方法人机构的信贷投放潜力等多种方式,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高县域贷存比,让资金更多地留在县域用于当地。二是进一步拓展放大资本市场功能。县域企业进入区域性资本市场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挂牌企业可以通过股权质押的方式向银行进行融资,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向金融市场融资,可以通过股权转让和增资扩股的方式吸引战略投资者。这些资金的引入将为县域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当前,重点是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企业到“新三板”和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

(三)抓好主体培育和市场建设的结合。

金融企业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解决;海洋工程;融资难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成为沿海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海洋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海洋工程产业亦成为重要的战略产业。

海洋工程产业是指为海洋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及服务支持的战略性产业,从产业链来看,海洋工程产业包括海洋工程装备业和海洋油气开采服务。根据海洋工程分析机构oDS预测,到2015年世界海洋钻井装置总需求量为83到116座,年均需求为16至24座,每年新增市场规模大约600亿美元。此外,海工辅助船的市场需求也正在不断增加。经粗略估算,未来5年全球海工市场规模可达3000亿美元左右,发展前景广阔。同时,我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未来能源行业的发展规划也为中国海工产业提供了发展动力。2010年10月,政府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包含海洋工程装备的高端装

备制造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未来10年大力扶持。作为新兴产业,海工装备将获得比传统产业更大力度的税收和金融方面的政策扶持。2010年4月,工信部出台了《“十二五”期间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规划》,中国海工装备迎来历史性发展大机遇。中国海工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逐步提升。大连重工、外高桥造船、中远船务、烟台莱佛士等在世界海工制造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国内已经诞生了一批优秀的海工企业,在一些高技术含量的装备生产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并在东部沿海的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已经形成了多个海工产业集群,拥有较为完备的海工装备配套产业。

海洋工程产业是资本密集性行业,这一属性决定了海工行业与金融行业之间天然的密切关系。金融体系的支持对于海工产业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构建起一个系统全面且运行良好的融资体系,才能促进海洋工程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海洋工程产业融资的三大市场

信贷市场、证券市场和租赁市场是组成海工企业融资的三大市场。2011年,相对于融资需求而言,资金供给总量依然不足,融资市场的总量缺口和结构矛盾恐怕还是难以得到有效化解,根据挪威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全球市场中海工及船舶资金缺口将高达3000亿美元到3500亿美元,中国的海工及船舶融资缺口将达60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1/5,融资难仍将是未来一年海工行业面临的棘手问题。

在信贷市场上,银行贷款是最传统及通用的融资方式,目前,包括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数家银行对海洋工程这个新兴产业态度比较积极,积极开拓出口信贷等融资服务,如作为国内最重要的融资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积极扩大了船舶出口买方信货规模;截至2010年末,中国进出口大连分行累计对省内海工船只出口发放政策性贷款89.14亿元。2010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向熔盛重工提供150亿元规模的卖方信贷额度。“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加大对海工装备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和出口信贷融资支持力度,从各大商业银行的表现来看,一些融资业务虽有所恢复,但整体而言惜贷情绪依然严重。特别是对船企风险的担忧,在银行信贷政策偏紧的大环境下,目前国内银行船舶融资过度关注大客户,信贷资源集中于大型企业,使得中小企业往往难以取得。

在证券市场上,2010年很多大型海工企业选择在股票市场或是债券市场融资,扬子江船业(控股)有限公司在台湾证券交易所发行2.4亿份存托凭证(tDR),并挂牌上市交易,募集资金45.6亿元新台币;亚星锚链、杭齿前进、太阳鸟等成功在国内上市,共募集资金35亿元人民币,ipo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集资方式,因为它不需要担保亦不需负担利息。金融危机以来,企业发债融资成为替代银行信贷的主要方式。国债收益率的不断走低拉动商业债券收益率急速下滑,相应的企业发行债券融资成本随之走低。大部分业主发行债券票面利率仅在5%~10%之间,超低的融资成本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发债冲动。

在我国,租赁市场正逐步形成海工企业特别是船舶融资的又一重要来源。世界上很多海洋平台融资较多采用租赁模式。2010年,传统的融资租赁市场资金募集量进一步下滑;另一方面,中国金融租赁公司则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已成立的金融系租赁公司达10家左右。其中,民生租赁、工银租赁更是在海工领域已经拥有了相当规模的船队,极大地填补了中国在船舶融资租赁市场的空白。从本质而言,中国金融租赁公司还仅仅是银行系统的延伸,而并非独立的融资模式。也是由于这个原因,金融租赁公司融资成本难免远高于银行信贷,并间接受制于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整。这对中国金融租赁公司下一步的扩张很可能形成巨大的阻碍。

二、南通海洋工程融资现状分析

(一)南通海洋工程融资需求不断扩大

南通滨江临海,具有船舶及海洋工程发展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近年来,南通大力发展海工产业,使其成为引领全市乃至全省沿海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标杆。本文所涉及的南通海洋工程主要指海洋钻井平台及其装备制造,属于近海工程。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海洋工程、船舶产业企业600家,全年船舶和海工完工量超过1100万载重吨,全市造船总量占全国的14%,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造船基地。南通船企手持订单量近400艘,总吨位超3000万载重吨,均占江苏四成以上。南通已形成以中远川崎、中远船务、江苏熔盛重工、韩通重工、振华重型装备等为龙头,以吉宝(南通)船厂、惠生重工海工及特种船舶为特色的船舶企业群体和集船舶工程、海洋工程、游艇和配套业为一体的海洋工程船舶产业体系,产品覆盖从近海到深海的所有种类,产品品种已经达到了十多个,经过持续发展和不断提升,南通海洋工程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已达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创造了数项中国乃至世界海洋工程行业第一。2011年6月18日,中国江苏海洋工程产业发展战略联盟在南通正式成立。

南通也吸引着一批重量级海工项目落户,如总投资49.9亿元的熔盛海工项目设计年产9万吨FpSo(浮式生产储存平台)24座,2500吨组块7套;总投资47亿元的中远船务启东海工基地项目。总投资40亿元的海新重工项目,设计年产特种工程船10艘,海工平台2座,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1.5亿元;总投资15亿元的海通海洋工程模块项目土建也即将结束。2011年10月由新加坡吉宝集团在南通独资设立的第二个重大项目吉宝重工,总投资约1亿美元,注册资本3500万美元。吉宝重工是新加坡吉宝集团在南通独资设立的第二个重大项目,总投资约1亿美元,注册资本3500万美元(已到账2100万美元),项目主要生产浮式钻井系统及浮式生产系统,生产规模每两年三套,达产后年销售额约20亿元人民币。5000吨海工浮吊“亚洲大力神3号”合同总价超过7亿人民币,将在2013年底之前交付船东。日前,南通润邦股份购买启东北支原东江船厂岸线,并将投资3.6亿元建设“重型装备总装基地项目”。中远集团在南通注册成立中远船务(启东)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计划投资70亿元专门生产海工装备。

一些大型海工企业购买或建造大吨位船舶对资金的要求更为迫切。2011年中远海工新接订单有望超过150亿元,2011年7月熔盛重工签下4艘40万吨级矿砂船,总价值4.8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单。该公司9月29日与上海北海船务股份有限公司在沪签署协定,获得穿梭油轮建造合同。

(二)南通海洋工程融资难及因素分析

海工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积聚巨额资本,且回收期限长,这些特点决定了海工企业仅仅依靠自有资金是很难满足全部资金需求的,必须依赖于外部融资来维持可持续发展。目前,南通市一些有实力的海工企业正在大力进行结构调整,这些企业在银行授信方面都有很大的支持。长久以来,中国熔盛重工得到了广大国内银行授信支持,2010年来公司连获多笔高额授信,其中就包括中国进出口银行与中国银行两笔创纪录的500亿高额授信。集团还分别与农业银行、光大银行签署授信合作协议,就在2011年6月底,还获得中信银行110亿高额授信。8月10日,中国熔盛重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与中国进出口银行,东方汇理银行展开深入合作,三方共同举办了境外2.2亿美元银团贷款签约仪式。而一些中小海工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不雄厚,在国家稳中偏紧的金融政策下,他们的资金紧张问题日益显现,严重影响了南通市海工产业的稳定与发展。

(1)外部宏观环境的因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银行已大幅收紧对船舶公司的融资信贷,欧美船舶融资银行由于资金流动性出现严重问题而纷纷撤资,加之航运走低、船价下滑,基本关闭船舶融资的大门,致使船东由于无处筹钱而大幅缩减新船订单量,有的还延期付款,延期接船,撤销新船订单,甚至弃船。而船东一旦弃船,造船企业投入的大量占用资金一时难以变现回收,在当前市场如此低迷的情况下,造船企业的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同时,造船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不明朗,使不少造船企业的股东充满担忧,投资意愿降低,大量资金无序抽出,企业的正常运行难以保证,内部矛盾纠纷增多。在这两大因素的影响下,使一些海工企业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资金难以筹集。

(2)企业自身因素。南通市一些中小海工企业大多为民营企业,主要是依靠自我积累发展起来的,不少企业尚处于成长期,规模较小,资产总量不大,经营业绩不稳定,抵御风险能力差,由于直接融资市场的准入门槛较高,融资成本较大,直接融资的大门基本上对中小海工企业是关闭的。同时,银行在对一个船企进行贷款评判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良好的财务状况,现金流,企业的资信度。海工设备技术难度大,系统集成度高,产品制造、安装、调试供需复杂,施工进度也不易控制,设备延期交付的现象时有发生,考虑到这些因素,中小海工企业一般难以获得银行信贷支持。

(3)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因素。①银行信贷条件苛刻,海工企业信贷成本加大。金融机构对于海工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难以掌握,同时国内又缺乏权威的海工专业咨询机构,这就使得金融机构不仅对具备有一定建造经验的大型海工企业融资慎之又慎,对境外平台运营商的资信也难以把握,对没有相关建造经验的海工企业和中小海工企业更是避而远之,不敢贸然试水。银行由于缺乏专业的人才,缺乏配套的方法和融资模式,而且风险防范和管理水平也不完善,这些成为银行介入海工业的主要障碍。同时,国家连续6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而提供船舶融资贷款的很多银行执行的都是基准利率上浮30%-40%的利率,高利率加大了船舶企业的贷款融资成本。而且银行对抵押担保的船舶要求也比较高,船龄高于五年的不得用于抵押贷款。此外,贷款的比例也很低,一般只有总船价的40%左右。银行船舶贷款程序复杂,门槛较高,中小海工企业一般难以获得银行信贷支持。②金融部门针对海工企业的创新产品不多,企业的发展面临困难。目前,海工金融业务处于初级阶段,如船舶修造业,主要集中于上游船舶制造业贷款,提供的金融服务品种少,而且业务规模小。多数银行主要经营船舶制造业、航运业的一般贷款,如流动资金贷款等,而对中游及下游航运类客户所提供的服务则十分有限。虽然近些年来,一些大型的海工企业采用船只租赁的融资方式,但行业专业知识的缺乏,势必影响着当地银行提供运营租赁。

三、破解南通海洋工程融资难的途径分析

由于南通市海工企业发展层次不一样,因此要解决融资难问题,不可能通过某一种途径或渠道来解决,而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来解决不同企业融资所面临的问题。

1、利用资本市场,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利用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不仅是弥补我市经济建设资金缺口的一条主要渠道,也是解决海工企业融资问题的有效途径,尽快建立直接融资机制,加快直接融资步伐,促进南通市海工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新近出台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2011-2020)》支持符合条件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①推动企业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提高上市公司融资规模。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已基本完成,企业上市融资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如江苏熔盛重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140亿元港币,成为今年中国内地赴港上市的最大民营企业。要按照上市公司要求对大型海工企业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着重从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三个层面,对公司的经营、技术开发、管理体制不断调整和优化,提高整个公司的质量,夯实融资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证监会正式公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创业板的推出对一些企业无疑是极大的利好,因而南通的大型海工企业应利用这一平台,获取更多的发展资金,从而更好地发展自身。②积极争取发行债券改善融资结构。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美国,企业对外融资结构中,债券融资的比重远远超出股票市场。对中小海工企业而言,发行一定数额的债券也能给企业的发展筹集相当的资金,但这需要企业良好的信誉作保证,因此,抓住国家宏观金融政策向好的机遇,积极向上级争取债券的额度指标和国家发改委的立项,及时做好逐级上报审批工作,最大限度地筹措资金。市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选择一些好的项目或企业发放企业债券,企业需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评级和信息披露制度,获得更好的融资机会。

2、创造条件,引进设立海工投资基金。发展船舶产业投资基金是世界航运强国和造船强国普遍采取的做法,船舶投资基金,是一种借鉴国际创业投资的基金运作,通过发行基金券,将投资者的不等额出资汇集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交由专门的投资管理机构管理,直接投资于船舶产业的未上市企业,并通过资本经营和提供增值服务对受资企业加以培育和辅导,最后经股权交易获得较高投资回报的集合投资制度。我们可以借鉴船舶投资基金的一些做法,设立海工投资基金。要组织有关部门做好风险投资基金可能进入企业的筛选推荐工作,加快风险投资基金的引进。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筹集起来,投资于海工项目,加快海工产业发展步伐。

3、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创新金融产品,为南通市海工产业的发展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一是要积极开展保函业务。保函业务的快速发展不仅将有力地支持舶修造业的快速发展,也将给金融机构带来中间业务收入的大幅增长。各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到开展保函业务的重要性,积极开展保函业务支持海工业的发展;二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务。租赁公司采用租赁方式将订造的船舶租赁给航运企业使用,收取租金,在不提高航运企业负债率的情况下,解决了融资造船的难题,同时又为船厂增加了订单。目前,船舶融资租赁已经成为仅次于银行贷款的第二大船舶融资渠道。统计显示,去年国内船舶融资渠道中,四大船舶融资银行承诺金额为250亿美元,航运企业发行债券为28亿美元,而船舶租赁承诺金额则达到40亿美元。作为崛起的第三方势力,融资租赁逐渐成为船舶融资的主流渠道。事实上,与银行贷款相比,融资租赁减轻了融资企业的财务负担,且更灵活和方便。三是要探索保单融资业务,发挥好保险机构支持经济作用。积极开展商业承兑汇票、票据贴现、押汇贷款等业务在我市试点工作,支持信誉良好、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海洋工程装备企业加快发展。

4、积极发展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抵押担保问题。中小海工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抵押担保,积极探索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南通海事局2011年上半年共办理船舶抵押权登记18艘次,通过船舶抵押融资,共帮助企业获得资金3.58亿元。而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可以提升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有利于中小企业更容易通过银行渠道获得发展的资金,缩小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担保公司的发展要围绕建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总体要求,以吸引民间投资为基础,政府财政补助为激励,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信用担保机构,完善担保机构的资本补充和风险补偿机制;明确担保机构的市场化发展方向,引导担保机构重点面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开展信用担保业务;加强担保行业自律,改进担保行业监管,以促进担保行业规范运作和担保业务健康有序发展为指导,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应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和规范管理、有序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市场化运作与法人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提供担保服务与提升企业信用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促进发展和防范风险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适度竞争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原则。

5、规范发展民间融资。要充分发挥民间融资在支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展民间融资需要从创新、引导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民间资金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发挥民间资金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重点要支持商会转贷基金的发展,对商会转贷基金地方政府部门要有一定比例的资金配套支持其发展。

金融企业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科技金融;融资;中小企业

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它们两者互为依存,同促进、同进退、共荣衰。科技技术进步建立在金融资本的扶持之上,离不开金融的滋养;而科技资产是金融资本获取高回报的引擎,金融的成长与市场空间的拓展又取决于科技技术的发达程度。科技资源借助金融实现风险分散和价值发现,金融对科技资源进行开发;科技进步产生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为金融资本提供了高额回报。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与金融作为“第一推动力”结合,协同创新发展,是金融科技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多年来,在科技与金融的双重驱动下,广东省众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有效缓解了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中的技术与资金的矛盾,从而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形成了科技与金融互动的良好局面,走出了一条有广东特色的科技金融路子。

目前,广东正紧锣密鼓地组织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高度重视科技金融工作对促进广东经济发展及自主创新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工作任务。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又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通过推进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结合,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相互对接的新道路,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营造和优化广东省自主创新的投融资环境,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是广东面向未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战略。

一、广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现状

近年来,广东坚持大科技、大开放的发展理念,一直积极探索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的机制和路径,在政府与金融机构展开全面合作、各地市启动科技金融试点工作等方面作了很多尝试和创新,初步形成了科技与金融互动的良好局面,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科技金融道路。

(一)政府与金融机构展开全面合作

2007年9月,广东省科技厅与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签署额度为180亿元的《支持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旨在通过探索科技与金融合作的新机制,帮助更多的科技型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在2008年11月召开的全省科技金融工作座谈会上,招商银行广州分行与广东省科技厅签署了额度为5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这是广东科技携手金融的又一新篇章。2009年5月与光大银行签署了额度为50亿元的科技金融合作协议,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市工作启动。

2013年,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与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在广州番禺节能科技园内签署《科技与金融结合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此次合作,旨在加大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并以此作为推进广东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为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双方此前深入调研了国内其他城市关于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和成功案例,并在结合广州市科技发展的特点与优势的基础上制定了合作协议。

在开展合作过程中,广东省科技厅充分发挥了科技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优势,而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了融资优势,探索了科技金融互利互动的工作机制,搭建了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平台,实现了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的发展局面。

(二)各地市启动科技金融试点工作,探索创新结合模式

作为广东省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佛山、中山等市不断探索科技金融结合创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有效的道路。

1.近年来,各地市制定了一系列科技投融资配套政策,通过设立助贷平台、担保机构等方式,部分解决了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以中山市为例,中山市以建设“广东省科技金融试点城市”为契机,大胆探索科技金融合作,以完成“五个一”任务,即:实施一项扶持政策、建设一个助贷平台、成立一家合作银行、组建一家合作担保公司、开办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开创了科技金融试点工作新局面。

2.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工作得到了地方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科技金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运作进行统筹协调,试点工作得到顺利进展。另外,建立了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帮助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同时政府还积极采取方式,重点发展天使资本市场。

3.大力推进科技担保机构发展。东莞建立再担保机构,对信用担保机构进行扶持和规范,市财政出资组建信用再担保基金;还建立了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此外,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东莞市还以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为重点,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工作,并逐步摸索出了一条富有当地特色的科技金融道路。

(三)科技金融双重驱动,企业茁壮成长

1.畅通融资,为科技企业添翼

(1)从2009年开始,广东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政府通过专项资金,以无偿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这些专项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新技术产业出现资金不足的难题,促进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为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以及加快经济发展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2)广东省科技厅成立了“广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中心”,以投融资为目的,为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期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大力推动科技与金融的进一步结合。

(3)金融机构全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贯彻重点扶持中小企业的决策,把科技型、高技术含量的中小企业纳入重点扶持的对象。众多金融机构、银行专门为中小企业的信贷出台了相关政策,在中小企业业务上取得了不少优秀业绩。通过政府科技政策引导和金融机构贷款支持相结合,积极探寻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相融合的新道路,全面推进广东的发展。“三台一会”工作模式的建立有效地推动了广东省科技厅与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的深入合作。国开行广东省分行共为43家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9.21亿元,直接推动贷款企业加大研发力度。

2.科技型产业茁壮成长

广东高端新型电子信息、LeD、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型产业总产值从2008年的0.82万亿元上升至2011年的1.5万亿元,年均增长22.3%,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14%。2011年,广东21个省级以上高新区营业总收入保持23.4%的快速增长,其中部级高新区9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位,营业总收入1.51万亿元,居全国第二;高新区以占全省0.2%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约1/6的工业总产值、1/6的出口额、1/3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金字招牌”。2011年,广东326省级专业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6万亿元,增长27.3%,占全省GDp的30.94%;特色产业产值17251.50亿元,增长63.5%,特色产业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从2007年的12%提高到2011年的26%,年均增长21.5%。

二、广东省科技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金融创新机制不完善

工具化创新多,体制性创新少。科技金融创新基本上没有触及体制性因素,更多的是在工具化层面创新,过多把创新的目光投向了令人目眩神迷的金融衍生工具上。大量的衍生工具交易已构成了一种可脱离实体经济独立运动的虚拟金融部门,而“科技金融”的要义应是为实体经济及产业发展提供真金白银的资本服务。科技金融创新基本上没有触及体制性因素,更多的是在工具化层面创新。科技金融是一种新金融,没有体制性创新,是不会真正得到快速发展的。

(二)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尚未健全

一是银行尚未建立完善的价值评估服务体系。由于科技金融支持对象的发展阶段、管理团队等的复杂性,在评估上缺乏具体的评估实施细则和量化标准。这样银行难以对一个技术、专利及项目建议书作出准确的评估。再加上现阶段广东省的风险投资存在加大的问题,所以怎么给科技成果、专利进行评估成为一大问题。另外,由于技术的发展,企业的专利价值存在非常明显的时效性问题,很多企业拥有的专利技术由于技术进步导致替代技术使得原有价值降低或者变得毫无价值。

二是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最致命的弱点就是难以满足银行的信贷标准。由于中小企业在银行现金信用空白、缺乏抵押物等原因,往往让很多银行感到风险很大。另外,科技型企业信用评价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广东省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信用缺失、制度不全、产业地位不高、担保力量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从银行获得融资。

(三)政府的管理缺位

一方面,政府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没有作出相应的支持计划任务及发展措施。在支持融资这一方面,政府为科技金融发展设立了专项资金,但是,政府资助投入力度最大的对象多半是高新科技企业,这将会导致“马太效应”的发生,即非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研发活动时由于存在资金不足导致研发活动的终止,这将进一步导致其无法成为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严重制约了非高新科技的成功转型。

另一方面,缺乏相应的法律体系。科技与金融结合,还没有相应的国家法律加以确认和保护。诸如金融对科技的投入比例、金融对科技投入的返还要求,以及科技市场的保护等都需要通过立法手段加以明确限定。由于科技市场的发育才刚刚开始,需要金融界和科技界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找出它的规律,建立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技金融结合的法制,从而有利于两者间的结合和健康发展。

三、广东省科技金融发展创新对策

通过对广东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科技金融结合路径及机理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分析当前广东科技金融的结合,政府应该加大政策引导,构建政府为主,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的现代创新体系,以有效创造科技创新创业成果,创造有效科技金融需求,提供有效科技金融服务,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搭建投融资服务平台,大力促进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全力支持创新科技企业发展,帮助广东省经济发展成功转型(如图1)。

(一)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1.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推进科技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加强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建设的基础上,依托广东高新区建立科技企业信用建设示范区,优化区域投融资环境。利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等政策,扩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担保业务,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水平。

2.构建科技型企业上市服务体系。当前,应该重点发展广东华南科技资本研究院。研究院应该充分发挥企业顾问的作用:一方面,为科技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一站式优质服务,为企业尤其是拟上市的企业提供战略发展的决策依据;另一方面,为广东科技型企业策划和设计上市方案,指导股份制改革,推荐中介机构,帮助引入企业战略投资者,推动企业走向国内外资本市场。通过这些,辅助科技型企业在资本市场科学发展,增强企业资本运营的意识和能力,推动科技与资本深度融合,帮助企业顺利上市。

(二)加快推进科技金融超市等业务创新

目前,广东省金融高新区刚刚成立科技金融网上超市,但该超市的服务对象和服务产品比较有限。因此,应该加快科技金融超市的建设。

1.努力推动业务创新。要创新融资工具,以企业融资需求为中心,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特点,为不同细分行业量身打造金融创新产品,提供股权与债券相结合的多种融资服务。开展多层次的合作,加大客户理财、融资咨询等业务的拓展力度,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2.逐步扩大服务范围。待金融超市逐步运作成熟,各项制度规范逐步走向正规,金融机构业务量和盈利能力有较大保证时,应该扩大服务范围,为更广阔范围内的中小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实现跨区域经营。

(三)加强政府引导作用和引导机制创新

现阶段,广东科技金融结合模式正处在以政府主导为主、资本市场主导和银行主导为辅的发展初期。在基础还不够扎实的背景下,仍要继续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转变科技投入方式,充分发挥政府科技专项资金投入的杠杆拉动作用。另外,政府在对企业进行资金扶持时,避免出现过于注重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现状,应该降低资金扶持门槛,多加以资金扶持,帮助非高新技术企业成功转型为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四)加大科技金融法规政策创新

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就金融对科技的投入比例、金融对科技投入的返还要求以及科技市场的保护等通过立法手段加以明确限定,充分发挥立法指引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作用。运用法律手段规范、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相关主体行为,把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加快形成制度保障机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保障。在法律制度上,应当逐步建立起由政府调控、市场引导、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等构成的较完整的法律制度框架。

【参考文献】

[1]卢金贵,陈振权.广东科技金融工作的实践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24).

[2]杨勇.广东科技金融发展模式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11(10).

金融企业工作总结篇7

1.1资本市场不完善,融资渠道窄中小食品加工企业受自身条件的限制,银行贷款苛刻,资本市场够不着,其资金来源以内源融资为主,有限的资金限制了企业发展。总体上,中小食品加工企业所需资金主要靠民间融资、银行贷款、自身积累,在现阶段,中小食品加工企业在银行贷款方面受到严格限制,而其他渠道融资模式尚不够成熟。

1.2信贷资金集中于优势企业从总体上来看,随着河南省中小食品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的资金规模也会越来越大,食品加工企业对银行贷款需求总量不断增大,但信贷资金主要流向双汇、三全这些资金富裕的行业龙头企业。中小企业资金匮乏,却难引银行眷顾,银行贷款旱涝不均严重制约了河南食品加工企业的均衡发展。同时,银行间为争夺有限贷款对象随意降低贷款门槛,加大了银行金融风险的隐患。

1.3融资方式单一贷款是中小食品加工企业解决资金需求的主要手段,在资信等级评价中,中小企业达标难。而一笔贷款从资产评估到审批结束,环节多、时间长、收费多,审批结束资金到账时,往往已过了企业发展的最佳期间,不符合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小、急、频的特点。

1.4信贷时间短,难以满足企业长期发展需要银行对食品加工企业发放的贷款多是一年期以内的流动资金贷款,主要用于简单的扩大再生产,这种贷款期限短、风险低、回收期短、效益明显,企业不能用于技术的更新和改造,不利于中小食品加工企业的长期发展。

2改进河南省食品加工业金融支持的建议

2.1切实可行的推进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政府牵头、鼓励引入股份制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入驻河南扩充金融服务体系。农业发展银行加强发挥自身作用,拓宽商业领域,加大对食品加工产业和涉农产业的支持力度。简化贷款审批流程,适度下放审批权限。

2.2创新金融工具,开发信贷品种银行创新信贷品种,开发适合中小食品加工企业的信贷产品,同时简化审批程序,改进抵押形式,积极促进河南省食品加工业的发展。

2.3调整信贷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银行在贷款对象的选择方面,要逐渐改变以大型企业为主的局面,适当向中小型企业倾斜,对于那些技术先进、企业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食品加工企业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金融企业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基层人民银行;经济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1)07-0117-03

十六大以来,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进一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完善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论体系,基层央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发挥重要作用。

一、对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浙江经济转型升级面临巨大挑战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深刻领会其丰富的思想内涵,重要的是结合好职能特点和现实要求,利用科学发展观分析解决问题,求得科学发展的实效。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和现实需求决定了经济转型升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但从发展环境和趋势来看,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也正在发生一系列带有转折性、全球性的重大变化,需要认真对待。再考虑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全球需求结构明显变化,以及国内发展模式粗放,能源资源瓶颈制约较大,自主创新不强等体制机制矛盾等因素,因此也可以说,浙江经济金融已经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攻坚期,还要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矛盾关系。

(一)正确处理浙江经济现状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矛盾

浙江经济具有“轻、小、民、加”的特点,产业结构中以轻工业为主,产业组织结构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占绝大多数,产业价值链中大多处于低端、初级加工阶段。这样的经济结构在改革开发初期释放出巨大的潜能,对于搞活经济、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走出了一条浙江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但近年来,浙江经济正处于从人均GDp6000美元向10000美元跨越、从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过渡的阶段,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浙江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主要是经济发展缺乏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主导,缺乏龙头企业引领和大项目带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后劲不足,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日益迫切。金融业要抓住“十二五”期间发展方式加速转型、第三产业加速发展、消费结构加速升级的机遇,加快金融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和金融业自身转型升级。

(二)正确处理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

近年来,浙江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看,经济单纯依靠规模扩张、能源资源消耗、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路径依赖较强,粗放、低效的经济发展方式仍未得到根本的改变。但应该看到,浙江是资源小省,矿产资源不丰富、能源紧缺、土地面积狭小,再加上经过多年经济建设,生态环境脆弱,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因此,资源环境约束已经形成日益加大的“倒逼机制”,继续依靠粗放投入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发展路径不再现实,_浙江必须走出一条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在此过程中,金融业要充分履行发展绿色金融的职能,通过金融业务运作和产品创新,重点支持高新技术、绿色能源、低碳经济的发展,引导全社会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三)正确处理“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矛盾

浙江省多年来实行“出口导向”的发展思路,贸易出口连年大幅增长(除了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下降),贸易顺差不断扩大,2010年贸易顺差达1075亿美元,在广东之后居全国第二位。应该看到,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增长模式面临重大调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浙江外向型经济将面临更加艰难的发展环境。因此,浙江开放格局已经到了重要的转型期,要从“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转变。金融业要进一步支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资金、外汇管理等方面支持企业扩大海外投资,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带动浙江产业、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四)正确处理多元融资需求与金融改革创新相对滞后的矛盾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进入攻坚期,各类市场组织形式不断丰富、数量爆发式增长,不同融资主体、相同融资主体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于融资的方式、成本、风险的需求都各不相同。特别是浙江即将开展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和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民间财富管理中心,更加要求金融体系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但总体看,浙江金融体系还过于单一,银行业在融资规模上一家独大,2010年浙江省贷款融资比例高达87.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4个百分点。金融资源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不仅难以满足社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而且巨大的贷款规模也增加了金融风险,给浙江金融体系的稳定埋下一定的隐患。因此,金融业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丰富融资方式,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充分利用债权融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保险资金投资等金融产品和金融资源,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融资需求。

二、发挥基层央行作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部门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关键是围绕转型升级这个工作主线,发挥好金融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金融理论和实践已经充分证明,金融支持经济转型发展,大有可为。从金融理论研究看,新古典经济学派、货币主义学派肯定了货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金融可以使资金从低收益部门流向高收益部门,最终转型升级部门获得资金优势,使得整个经济增长率显著加速。从国际经验看,历史上荷兰、英国、美国先后崛起,都与金融市场密不可分。西方工业化进程中,通过金融市场发行债券为铁路、纺织工业提供资金支持,通过股票市场引导资金流向主导产业、先导企业,加速了工业化进程。从国内实际看,金融支持转型发展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信贷投放“有扶有控”,“三农”、中小企业、节能减保、区域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推动产业转移等的支持加强,严格管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放贷,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执行好差别化房贷政策。同时,积极稳妥推进金融创新。保持金融体系稳健,防范系统性风险,增强金融持续支持经济转型发展的能力。

人民银行作为中国的中央银行,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正确履行好中央银行的各项职责,通过完善金融调控,建设现代化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在金融支持转型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让人民分享到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相应地,基层人民银行作为总行的派出机构。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总行统一领导下,贯彻好货币信贷政策,提升金融服务,推动地方金融发展,做到上下一盘

棋,切实形成金融推进转型升级的整体合力,积极打造有利于转型升级的金融大环境,为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充分的金融支持。

三、有效发挥基层央行的职能作用。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结合浙江发展实际和当前宏观调控目标,基层人民银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应抓好以下主要举措:

(一)管理好社会融资总量,增强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

认真领会中央及总行政策意图,切实做好总量调控工作,承担起辖区货币信贷调控的责任和义务,确保稳健货币政策落到实处,为经济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货币环境。按照总量适度、节奏平稳、结构优化的要求,引导辖内金融机构把握好信贷投放的力度和节奏,特别要运用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工具,加强对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调控和引导。积极发挥利率工具、再贷款、再贴现工作对信贷投放的引导作用,更多地增加三农和中小企业的资金投入。更加注重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积极改善融资结构,加强银行间市场相关产品的推广,扩大企业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的承销发行量,争取在个案试点上有所突破。

(二)积极实施“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将信贷政策的重点放在支持经济转型升级上,切实加大对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扩大内需,支持传统产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继续深化科技金融合作创新试点,大力推动排污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发展,深化绿色信贷和低碳金融产品创新。结合海洋经济试点省建设,着重抓好海洋金融发展工作。继续优化中小企业金融生态,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改进“支农”、“支小”的金融服务。继续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完善抵押担保方式,拓宽贷款抵押覆盖面。加强产业政策、信贷政策、财政政策协调配合,形成支持转型升级的政策合力。继续强化中小企业、房地产信贷政策效果评估,不断强化政策激励引导效果。

(三)强化重点领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以重点领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继续强化服务经济发展的水平。全力推动中小企业、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协作机制,组织开发全省统一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继续扩大征信系统覆盖面,切实为中小企业和“三农”发展提供信用保障。继续深化“便农支付工程”,继续推动银行卡应用,力争县及县以下更多的企业和居民享受银行卡结算便利。继续加快新型国库建设,为国库与财政、税务及银行间的业务处理提供更加高效、快捷的服务。继续改善对低收人群众的金融服务,支持“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力争在支持弱势群体、大学生“村官”创业、助学工作方面实现积极进展,推动实现包容性增长。

(四)加快推动外汇管理改革,支持企业“走出去”

紧紧围绕支持企业“走出去”战略,坚持“个案突破、以点带面”,探索促进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的便利措施。结合企业“走出去”迫切需要,抓紧出台金融支持“走出去”的实施意见、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外汇管理政策指引等便利化措施。继续利用境外放款、资金池、境外上市等方式,为海外企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继续实施进出口一体化核销改革、个人外汇结算账户参与远期结售汇交易、县域小法人银行机构远期结售汇试点,争取实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快速发展。继续加大汇率宣传和避险服务,规范引导外汇资金流动。切实为外向型经济保驾护航。

(五)积极探索运用宏观审慎管理手段,着力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积极探索基层人民银行的宏观审慎管理手段,加强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监测管理。加强金融管理,强化金融机构综合执法检查,落实金融机构金融管理与服务指引,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综合评价,促进金融机构合规经营健康发展。建立健全非法集资活动预警监测机制,加大反洗钱检查力度,严厉打击恐怖融资、银行卡犯罪、热钱流入等违法违规活动,切实维护良好的金融环境。

金融企业工作总结篇9

这里召开全市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工作会议,根据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的意见。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9年我市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工作,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对2010年全市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工作进行安排安排。刚才,张书杰副秘书长传达了全省金融工作会议精神,韩国全主任宣读了市委、市政府对森源电气和为其成功上市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中介机构的惩办决定,裴文谦主任宣读了2010年我市上市后备队企业名单。森源电气、瑞贝卡公司的负责同志介绍了上市工作和再融资的体会和经验,讲得非常好,很受启发,其他企业要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根据全省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市政府第66次常务会的要求,主要就做好今年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差异,肯定成果。进一步增强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的紧迫感

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依照市委、市政府“化危为机,跨越发展”总体要求,全市上下认真贯彻扩内需、保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176.2亿元,增长1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7.1亿元,增长13.1%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双11增长目标。一年来,2009年。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和上市及预备队企业,紧紧抓住国内资本市场改革带来的良好机遇,积极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呈现出资本市场融资规模大、融资渠道多、上市后备资源丰富的显著特点。

企业境内上市停滞近6年。去年境内上市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一是企业境内上市实现新突破。市自2003年瑞贝卡ipo后。森源电气、远东传动轴两家企业上市申请获证监会批准,其中森源电气已于今年2月10日顺利完成股票发行上市。一个省辖市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两家企业ipo申请通过证监会审核,国内是不多见的目前,市已有6家境内外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数量居全省第二位。

为历年之最。其中,二是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实现新跨越。去年全市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突破50亿元。股票融资9.82亿元(森源电气ipo融资5.72亿元、众品食业完成增发6000万美元)债券融资11亿元(许继集团发行公司债8亿元、瑞贝卡发行公司债3亿元)私募股权融资2.78亿元(恒源发制品、青山金汇两家上市后备公司私募2.78亿元)项目Bt融资6亿元;资产拍卖、典当融资21亿元。特别值得一提的瑞贝卡公司的公司债发行,填补了省公司债发行的空白。

后备企业上市进程不时加快,上市后备资源也得到补充。全市进入和即将进入上市辅导的企业达到6家。其中,恒源发制品、美特桥架、瑞泰发业等3家企业已完成上市辅导备案,恒源发制品正在进行上市辅导验收;西继电梯、新天地药业、华丽包装等3家企业正在进行股改和审计,将在下半年进入上市辅导阶段,三是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取得新进展。经过近年来的精心培育。其他后备企业也在依照计划有序向前推进。

规范操作,四是证券交易市场焕发新活力。辖内三家证券经营机构依法经营。严格内控措施,坚持了证券交易市场平稳健康运行。2009年,全市证券交易量达到937.26亿元,增长131.13%营业收入到达1.57亿元,增长80.46%利润总额1.17亿元,增长85.71%

胜利组建市投资总公司,五是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初见效果。市政府充分整合利用市本级国有资源、资本、资产、资金等要素。并健全完善了投融资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了政府投融资能力。各县(市、区)也分别组建完善以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建设为重点的投融资平台,市、县两级政府投融资体系框架初步成型。2009年,市、县两级投融资平台实现融资20多亿元,为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有三点深刻的体会:一是政府在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工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回顾近年来我市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工作。各级政府对利用资本市场扩大融资工作的认识高度、重视水平、工作力度决定着这项工作的效果;其二,企业是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的主体,企业的自身条件和素质、企业家的信心和态度决定着企业能否继续健康发展,能否取得上市和融资的胜利;其三,政府和企业的合力是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工作取得效果的保证,政府的政策扶持、职能部门的贴身服务、企业的积极主动都是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强大动力。2009年,罕见的困难和挑战面前,战危机、保增长的重大考验中,全市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工作能够取得这样的效果极其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各地、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协力推进的结果,金融系统辛勤工作、共同奋斗的结果。此,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为我市发展利用资本市场工作做出积极贡献的各县(市、区)政府、市直相关部门、银行金融机构、证券经营机构以及各中介机构、相关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的差别和不足。一是发展不平衡。就企业上市工作来看,肯定成果的同时。长葛市已有3家上市公司,县将有2家上市公司;经济开发区有2家在辅导企业,魏都区有1家在辅导企业。而其他县(市)上市工作还没有明显的进展。这种不平衡既有各地产业特点和企业基础不同的原因,也有地方政府工作力度方面的因素。二是认识不到位。个别县(市)对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认识不深、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一些企业思想观念陈腐、看眼前不看长远,上市工作中左右摇摆,信心决心缺乏,工作进展缓慢。三是政策有棚架。一些县(市)对省、市政府出台的扶持企业上市的政策落实不到位,税费奖返、权证变卦等方面兑现不及时、服务跟不上,影响了企业上市的积极性。四是能力不适应。局部同志对资本市场知识学习不够,对多种融资工具了解不多,工作推进中茫然无措。对此,一定要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落实责任,明确任务。扎实做好2010年金融和多渠道融资工作

市委、市政府为坚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0年。提出了国民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确保增长双11%力争增长双12%发展目标。要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圆满完成,必需强化金融支撑,做好金融和多渠道融资工作。前不久,省政府根据全省经济发展的形势,确定了2010年金融工作的主要目标:即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合计不低于去年水平,达到3700亿元,其中新增贷款2700亿元,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和直接融资方式融资1000亿元。其中,省政府分解给我市的目标任务是银行新增贷款119亿元,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家,通过资本市场融资46亿元。当前国内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形势下,完成今年我市金融工作的目标任务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我必需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动身,牢牢抓住当前的机遇,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大胆创新,真抓实干,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融资目标任务。

市政府已将新增贷款120亿元的目标分解到各县(市)和金融机构,1.关于银行机构新增贷款问题。2月底召开的全市金融工作会议上。李亚市长对全市金融工作进行了布置布置,对确保完成今年金融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这里,再强调一下各县(市)及各家银行金融机构贷款的目标任务:一是各县(市)新增贷款要确保完成60亿元。其中,禹州市16亿元,长葛市16亿元,县10亿元、襄城县10亿元、鄢陵县8亿元。二是市区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要确保完成100亿元。其中,市农发行9亿元、工商银行13亿元、农业银行13亿元、中国银行11亿元、建设银行11亿元、交通银行7亿元、邮政储蓄银行2亿元、银行8亿元、农村信用社26亿元。三是驻郑股份制银行新增贷款力争完成20亿元。各银行机构要进一步强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要积极与上级行联系,为我市争取更多授信额度,努力实现信贷早投放、早见效、早收益。市直有关部门要加强与驻郑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联系,搞好服务协调,积极争取更多贷款。市金融办、市人行要加大督促协调力度,对金融机构新增120亿元贷款的目标任务,要实行月考核、季通报、年终兑现奖惩的制度,促使银行金融机构圆满完成全市新增贷款任务。

而我市目前还是空白。省政府要求我市2011年底前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6家,2.关于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问题。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完善我市金融体系、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三农”重要举措。省已组建12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5家、贷款公司1家,2010年的目标为2家。为确保完成以上目标任务,市金融办和银监分局要加强指导协调,原则上6个县(市、区)各分一个指标,今年力争完成2家。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难点是引进发起法人银行。各县(市、区)对这项工作一定要高度重视,把引进省外法人银行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对外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加大政策激励,给予资金补贴、税费减免、租建办公用房等优惠措施。最近,省金融办将组织部分县(市)法人银行多的地区开展“招行引资”活动,各地要提前做好准备。

培育企业上市是发展利用资本市场的工作重点和基础。去年10月以来,3.关于企业上市工作。现阶段。证监会对上报ipo资料,预审速度加快,过会率提高,发行家数增多。但目前我省在会企业只有5家,后续报会企业严重缺乏,这对上市后备企业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更重要的市经过近几年的培育,上市后备企业已达到30家,一批企业已经具备或基本具备上市条件。因此,一定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推动更多的企业上市融资。2010年我市上市工作的目标是确保远东传动轴完成股票发行上市胜利,力争35家企业完成上市辅导,2家以上企业上报ipo申请。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努力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确保远东传动轴等企业股票发行上市胜利。远东传动轴已通过证监会发审会审核,1跟踪服务。目前正在准备股票发行工作。市金融办、县政府要贴身服务,配合保荐机构搞好谋划和指导,及时研究解决股票发行上市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股票发行胜利。同时,对今年有望启动ipo企业,要加大工作力度,力争有新的企业股票上市发行。

加快辅导和上报上市申请工作。要牢牢抓住当前股票审核发行速度加快的机遇,2规范改制。做好充分准备,加快上报企业的ipo资料。后备企业中,没有完成改制的要尽快完成改制,已完成改制的要尽快报备。电缆桥架、恒源发业、瑞泰发业要力争今年二、三季度完成辅导验收,上报ipo资料;西继电梯、新天地药业、华丽包装要尽快完成改制和审计,争取在二、三季度进入辅导期,四季度要完成辅导验收;裕丰纺织、黄洋铜业等企业要尽快与保荐机构联系,争取今年完成改制。长葛市、魏都区、经济开发区对上市辅导企业和拟上市辅导企业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项目用地、资金保证、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财务指标较快增长,使其尽快具备上市条件。

加强上市后备企业培育。目前,3夯实基础。市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公司治理结构大多不尽合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各层次资本市场虽然具体监管规范不尽相同,但都是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本评价规范,企业要想利用资本市场,就必需通过努力全面达到拟进入的资本市场的监管规范。因此,要从基础抓起,切实做好后备企业的培育工作。一是引导企业规范运作。企业能否胜利上市,关键在于企业自身素质。随着我国法制进一步完善,企业信息的透明度逐步增强,企业一些不规范的经营行为和产权变卦行为很可能成为企业上市的阻碍。因此,要引导上市预备队企业依照《公司法》证券法》有关要求,完善股权结构、法人治理结构、防止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等方面进行规范。通过不时完善制度,规范企业行为,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效益,加快向现代企业迈进。二是实行动态管理。市金融办要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和成长情况,每年对上市预备队进行一次适当调整。今年我市对2009年上市预备队企业进行了调整,增加了5家,调出了5家,继续坚持30家的规模。同时,要进一步对全市上市资源调查摸底,积极在现代农业、现代商业、现代物流业等领域扩展上市后备企业,加强我市上市工作后备力量。三是加强业务指导。市金融办要定期组织上市后备企业培训班,通过专题培训和业务指导,提高企业负责人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增强利用资本市场的信心和决心,促使企业规范运作、加快发展。

推动企业多层次、多形式上市。市金融办等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都要认真研究国际国内资本市场的新动向和发展情况,4扩宽渠道。协助更多的企业通过多层次、多形式上市融资。对主板上市,要把主业突出、管理水平高、产品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纳入后备资源库;对守业板上市,要按照“两高六新”要求,组织力量深入细致排查,加快调整空虚后备资源;对境外上市,要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境外上市操作水平。今年,继国内守业板胜利开市后,国内三板市场(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国内股票挂牌市场)将成为国内资本市场的新热点。规模较小和主板上市有障碍的企业要密切关注国内三板市场和海外资本市场的新动向,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工具和方式很多,4.关于多元化融资工作。大家知道。除股票融资外,债券、信托、产(股)权转让、融资租赁、典当拍卖、项目BtBot融资等都是可以利用的融资工具。因此,要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必需在加强企业上市工作的同时,积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实现融资结构的多元化。

引导上市公司再融资。企业上市只是企业做强做大的第一步。上市公司要实现继续健康发展,1选好项目。就必需依照证监会的要求,不时规范、完善和提高,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实现再融资。目前,许继电气、瑞贝卡定向增发工作已经启动,黄河旋风再融资准备工作也在进行。市金融办等部门和相关县(市、区)要搞好跟踪服务,像抓企业上市一样推动上市公司再融资。今年要确保许继电气、瑞贝卡完成再融资工作,力争黄河旋风、元化生物再融资实现新突破。各级各部门对上市公司再融资中遇到困难和问题,要本着特事特办、急事快办的原则,积极协助协调解决,力争今年上市公司再融资突破20亿元。

加快企业发展。近3年来,2引进私募。市上市后备企业共引进私募资金4.67亿元。私募资金的引进,不只壮大了企业实力,增强了企业抗风险能力,而且提高了企业知名度,促进了企业业绩稳定增长。目前,国内外各种股权投资基金很多,基金经理到处寻找投资项目,很多企业也都有这种需求,但往往洽谈得多、胜利的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多数企业达不到基金公司对企业的要求。股权投资基金对企业的选择有多种要求,但基本的有三条:一是要有上市发行股票的计划;二是企业财务管理要规范,特别是经营业绩反映要充分;三是企业设立以及股权变化要规范,没有潜在股权的争议。因此,上市后备企业一定要从基础做起,规范运作,才干获得私募基金的青睐。目前,市已有不少企业具有引进私募的意向,并且已具备条件。万里运业要加快工作进度,确保上半年私募资金到位;银行引进股权投资工作要抓紧推进;其他企业也要积极与私募基金加强沟通,力争私募融资突破2亿元。

优化融资结构。去年我市债券发行工作实现了新突破,3推进债券融资。今年要积极向前推进,力争取得更大进展。市投资总公司5亿元城投债项目和瑞贝卡集团5亿多元企业债项目,要认真做好前期工作,力争上半年完成申报工作。市发改委、工信局要继续做好中小企业集合债发债企业的选择和担保方式的探索,条件幼稚时,要积极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债发行工作。市人行要积极协助上市公司发行短期融资券,各上市公司要主动做好对接,以争取更大的协助,获得更多的融资额。

满足建设资金需求。去年全省信托融资390亿元,4积极利用信托产品。占全省直接融资总额的一半以上,由此可见信托融资潜力巨大。过去,市对信托融资也进行过一些尝试,但发行规模较小。今后,利用信托产品融资将是利用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方式。各县(市、区)和市投资总公司要积极研究创新型信托产品的运作方式,发挥信托融资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聚集区发展中的作用。

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目前,5发展典当拍卖机构。全市已有拍卖行13家,去年成交额近20亿元;典当行10家,去年成交额达9000万元。典当、拍卖行业为我市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通资金、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市商务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相关机构的管理,引导他规范运作、扩大规模、快速健康生长,力争使今年的成交额突破25亿元。

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去年市投资总公司、中原电气谷与相关企业签订了魏武大道等乡村重点建设项目6亿元Bt融资协议,6稳步推进项目融资。今年中原电气谷、技师学院等单位项目Bt融资也达成了合作意向,市投资总公司和项目单位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项目融资尽快落实。各县(市、区)产业聚集区和新城区建设中也要积极运用项目融资工具进行融资,以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三、优化服务,加强领导。为经济金融和谐发展发明环境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金融和谐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标志。近年来。全市金融生态环境不时优化,吸引金融资源能力不时增强,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的水平有所提高,经济金融坚持健康和谐发展。但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优化服务,同心协力地为经济金融和谐发展发明更加优良的环境。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结合正在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1.要切实加强领导。各县(市、区)政府要高度重视金融工作。明确金融工作的牵头单位,做到有分管领导、有专人负责,并要空虚和壮大金融协调和服务工作力量。市政府将把各地、各部门融资工作纳入全年目标考核体系,年终由市金融办牵头进行考核。

进一步简化办事顺序,2.要狠抓政策落实。各县(市、区)政府对省、市政府出台的支持企业上市的税费奖返、费用减免、上市奖励等政策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市财政、国土、住建、工商、环保部门要认真落实我市扶持企业上市政策。提高办事效率,切实为企业上市提供政策优惠和高效服务。市金融办、商务局、工信局要积极借鉴外地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政策措施,不时完善我市发展利用资本市场的政策体系。

对企业的或有债务较为关注,3.要争取银行支持。各银行机构在贷款投放上要向拟上市企业倾斜。从近期发审会审核企业上市情况看。特别是对拟在守业板上市的企业尤为关注。各家银行要认真研究贷款担保方式的创新,减少重复担保和互相担保,对企业原有对外担保过多的问题,要创新思路,保全债务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协助企业解决或有债务的困扰。市金融办及相关部门要加强与有关机构的沟通协调,为企业顺利上市发明有利条件。

要为在市开展业务的证券保荐(经营)律师、会计师、拍卖典当、资信评估等中介机构提供良好的执业环境,4.要优化执业环境。各县(市、区)政府和市金融办、商务局、工信局等部门。协助中介机构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希望各中介机构能够充分发挥业务精、接触广、信息灵等优势,给予我市企业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资本运作能力,通过政府、企业、中介机构三方共同努力,推动我市发展利用资本市场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果。

金融企业工作总结篇10

20XX年金融工作计划

20XX年市金融办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树立“抓金融、促发展”理念,强化“大融资、大金融”意识,坚持以社会融资总量为中间目标,坚持充分发挥金融支撑功能和发展壮大金融业并重,坚持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举,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千方百计扩大社会融资总量,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总体目标

实现社会融资总量300亿元,其中市内外银行信贷增幅超全省平均水平。力争1户企业上市成功过会,2户以上企业进入上市辅导阶段,10户以上企业进入重点培育阶段。新引进一家以上股份制银行进入筹建实质阶段。基本完成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实现新开业小额贷款公司2家以上,新增贷款投放超25亿元。实现融资性担保公司累计贷款担保额突破100亿元。

二、重点任务

(一)努力扩大银行有效信贷投放

坚持“有扶有控”,增强执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银行主渠道作用,努力扩大信贷规模,同时注重灵活运用新型融资工具,利用银行综合金融服务优势,持续加大有效信贷投放,力争20XX年市内外银行新增贷款不低于上年,其中市内银行新增贷款不低于130亿元,贷款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全力争份额抢规模。继续实行信贷投放目标管理,加大信贷考核力度。年初市金融办将会同市人行、银监局,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度信贷投放目标任务,分解到各行

社,实行月考核月通报和季分析调度制度,并作为硬指标,列入年终对各金融机构信贷考核。进一步引导、激励各行社早投放、多投放。激励各金融机构及早谋划,积极向总分行争取政策和信贷倾斜支持,多跑省行跑总行,力求多争份额多抢规模,做大信贷资源“总盘子”。强化分析调度,加大与金融机构协调联动,采取形势分析会、“窗口指导”、项目对接调度、进展通报等形式,强化常态和动态对接,及时介绍最新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通报全市重大项目进展、企业资金需求和信贷投放进度,提前谋划、及早对接、牢牢把握每一阶段信贷投放的主动权。

2、加大银企对接力度。坚持早对接、密集对接,年初及早制定全年银政企对接一揽子活动计划和工作方案。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发展战略、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全年组织4次以上大型银政企对接以及股份制银行滁州行等主题活动。注重突出特色,根据不同类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分层次组织系列“小规模、分专业、见实效”的专题对接活动。综合利用滁州金融网、人行征信、发改委项目和经委企业管理等系统,利用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第一时间收集更新信息,畅通部门与银行、担保以及企业之间对接渠道,动态对接。进一步扩大对接范围,积极邀请各类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租赁、担保、小贷等金融投资机构参与,进一步扩大融资合作面,以此促进业务合作,推动机构引进。

3、以项目为龙头,积极扩大信贷增长空间。会同市人行、银监局和发改委、经信委等经济主管部门密切配合,重点围绕美好新滁城建设、苏滁产业园、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调整、承接产业转移等重大项目以及企业资金需求情况,抓紧编制、储备、对接项目,抓紧启动新一轮与金融机构项目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围绕市委、市政府发展主线确定投资主线和信贷切入点,以项目为抓手,按照银行信贷要求,完善前期手续。及时督查和通报项目对接进展,全力落实项目合作成果,突出重点,以重大项目争份额,努力扩大信贷空间。

4、大力拓展银行表外融资规模。银行表外融资是当前形势下企业融资较为灵活简便和现实有效的方式。鼓励金融机构综合利用各类信贷替代工具,开发信贷替代产品,积极推进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保理、理财产品、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结构化融资等表外融资业务,加大对地方经济实际投放力度。将表外融资量作为软指标,列入年终对各金融机构信贷考核。

5、充分发挥综合金融工具融资功能。鼓励各金融机构积极争取总行旗下的证券、信托、租赁、基金、保险等控股公司的多牌照金融资源支持,综合利用多种金融工具,发挥“投贷债租证”综合优势,采取“信贷+基金”、融资租赁、股权融资、贷投合作、直投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

6、加大与市外银行的合作力度。进一步深化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采取更为灵活有效的合作模式,吸引其持续扩大对我市城市建设领域的信贷支持。推进与进出口银行的深度对接,重点推动外向型经济和进出口企业与进出口银行的融资合作力度。积极推进与市外各类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外资银行的融资合作,利用其机制灵活、产品新颖、模式多样优势,重点加大对我市成长型、科技创新型企业和优势集群集聚产业上下游优质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力争20XX年市外金融机构来滁投放超30亿元。

(二)大力推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1、加快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市场运作、政策扶持”的思路和“优选一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的工作步骤,进一步健全企业上市推进机制,全力帮扶引导,持续保持我市企业上市的强劲势头,力求企业上市首发和再融资不断取得新突破。力争实现扬子木业上市过会。对已进入辅导期的拟上市企业,一企一策,全力推进,对具备条件、有上市意愿的各类企业,将尽快纳入市级后备资源库,重点筛选2-4家企业,政策倾斜,重点培育,力争有更多的企业进入省级资源库,享受省级优惠政策。不断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采取专家授课、机构辅导、舆论宣传等方式,加速后备企业上市进程,大力培植上市资源。

2、积极推进债券融资。抓住国家加大企业债券发行力度、简化审批程序的有利进机,积极创造条件,以城建、交通、能源、高新技术等收益相对稳定、风险较小的行业为重点,鼓励和引导全市已上市公司、国有骨干企业和大企业发债。支持市开发区同创公司发行企业债券。

3、积极推进票据融资。抓住国家扩大直接融资的机遇,市金融办将会同市人行、市经委和各金融机构,加大与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对接沟通,充分利用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帮助企业到银行间市场融资。认真筛选直接债务融资目标培育企业,鼓励上市公司、大企业和重点骨干企业到银行间市场发行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集合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融资,并以此腾出信贷规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4、积极扩大信托融资。市金融办将主动帮助企业加强与省内外信托公司的业务合作,设计适合不同企业和项目的相应信托产品,通过信托贷款、信托股权投资、其他权益类

投资等方式引入信托资金,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对受贷款规模、准入条件等制约无法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的项目、工程和企业予以支持,不断扩大信托融资量。

5、大力发展租赁融资。加强与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及银行控股租赁公司的合作,支持租赁公司通过售后回租方式盘活在建项目的各类资产。鼓励企业通过直接租赁、转租赁、委托租赁等手段进行融资。

(三)完善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增强金融支撑能力

1、加大金融机构引进力度。以在皖设立分支机构的各类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和城商行为重点,加大引进力度,推动签订引进战略合作协议,及时掌握其网络布点规划信息和国家金融监管政策导向,畅通引进绿色服务通道,强化引进工作领导组和推进协调组职能,明确任务,责任分解到人,全程跟踪推进。会同市银监局、市人行,积极跟进、主动服务,全力构建引进金融机构绿色服务通道。积极引进市外金融机构。全力推进股份制银行分支机构设立工作,力争再引进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2、鼓励村镇银行开设分支行。支持优质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成为村镇银行,鼓励符合条件的村镇银行在乡镇设立分支机构。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鼓励村镇银行与商业银行错位竞争,引导其立足县域和“三农”搞好金融服务。

3、全面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全力推动凤阳农村信用联社改制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完成来安联社改制为农商行工作。加快天长、明光、全椒农合行改制为农商行步伐。吸引优质社会资本参与到改制过程中,提升农商行的服务水平,支持绩优农商行上市,充分发挥服务“三农”主力军作用。

4、规范有序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认真落实省政府“控制数量,提升质量,合理布局,防范风险”的要求,坚持组建与规范并重,积极扩大试点成果,鼓励各类资本实力强的大企业发起设立,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力争20XX年再获批筹建开业2家以上小额贷款公司。加大监管力度,促进小贷公司规范经营、强化风险防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小贷公司不断提升管理水平,降低利率和成本,其进一步发挥好在缓解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融资难中的积极作用,真正成为金融支持县域和“三农”的有益补充。

5、加快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坚持融资性担保行业强化社会责任和实行可持续发展并举,逐步建立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社会资本为补充的市县两级担保体系,发挥政府主导融资性机构的主力军作用,坚持市场化运作,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充实资本实力,立足服务中小企业,创新融资担保方式,充分利用和发挥好政府信用和财政性资金杠杆作用,不断提升融资担保能力,扩大担保融资量,为更多的中小企业担保融资发挥好服务作用。努力做好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防范工作。力争20XX年累计贷款担保额超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