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人口监测统计工作总结十篇人口监测统计工作总结十篇

人口监测统计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1:55:41

人口监测统计工作总结篇1

一、实施原则

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条块结合、谁主管谁统计原则组织实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工作;按照总体目标和阶段进度目标要求制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全面反映全县灾后经济社会恢复发展情况,重点反映城乡住房重建、基础设施重建、公共设施重建、生产设施重建、城镇体系重建和生态体系重建工程(以下简称“六大工程”)进展情况。

二、实施范围

本方案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实施。

三、统计监测内容及要求

(一)统计监测内容

1.“六大工程”恢复重建情况。

2.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包括重建资金来源和使用项目的具体构成等情况。

3.人口与就业基本情况。包括各乡镇人口、户数、从业人员等基本情况。

4.对口援建省(市)援建情况。

5.主要经济指标。包括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商贸、财政、金融等基本情况。

6.人民生活。包括城乡居民收支、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等基本情况。

7.社会发展。包括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医疗条件等基本情况。

8.社情民意调查测评情况。

9.其他。上述未列入的有关灾后恢复重建的基本情况。

(二)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由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及投资统计监测、对口援建统计监测、经济社会恢复发展评价、社情民意调查测评等指标体系以及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报告组成。

(三)统计监测方法。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主要采用全面调查方法,辅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等调查方式,以确保统计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监测报告结论的可靠性。

(四)统计监测要求。县级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及时、准确填写报送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四、组织保障和职责分工

(一)组织保障。根据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工作需要,设立*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统计局,办公室主任由县统计局局长兼任,日常工作由县统计局负责。

县级有关部门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确定专人负责本部门、本系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的具体工作。

(二)职责分工。县级有关部门要根据县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办公室的要求,结合本部门工作职责,承担相应的灾后重建统计监测及资料报送工作。具体分工如下:

1.县统计局:负责全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工作的组织实施(包括统计指标体系和监测方案、制度的制定,监测数据的审核汇总、分析评价以及业务指导)以及灾后恢复重建的社情民意调查测评等工作,并及时向县政府提供灾后重建统计监测情况的数据资料和监测报告。

2.县发改局:负责全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计划下达、资金落实等情况以及对口援建省(市)援建情况的统计和资料报送。

3.县经济局:负责全县工业企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情况的统计和资料报送。

4.县财政局:负责全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财政资金筹措和使用情况的统计和资料报送。

5.县建设局:负责全县建设领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及投资情况的统计和资料报送。

6.县水务局:负责全县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情况的统计和资料报送。

7.县教育局:负责全县学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以及投入使用情况的统计和资料报送。

8.县卫生局:负责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以及投入使用情况的统计和资料报送。

9.县民政局:负责全县民政福利设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情况的统计和资料报送。

10.星明电力公司:负责全县电力生产经营设施设备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情况的统计监测和资料报送。

11.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就业局:负责全县地震灾后劳动就业、培训、社会养老保障情况的统计和资料报送。

12.县公安局:负责全县城乡居民户数和人口变动情况的统计和资料报送。

13.县林业和园林局:负责全县自然保护区、林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情况的统计和资料报送。

14.县交通局:负责全县交通设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情况的统计和资料报送。

15.县旅游局:负责全县旅游设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情况的统计和资料报送。

16.县农发局:负责全县贫困人口情况的统计和资料报送。

17.人民银行*支行:负责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的统计和资料报送。

五、报送要求

人口监测统计工作总结篇2

我院于2004年开始应用计算机对医院感染监测进行管理。2004年以前,上报省监近代网的资料均是手工统计汇总,不仅要耗去大量的工作日,而且数据容易出错,每月疲于完成这些繁琐的数据归类、汇总、统计分析工作,对提高医院感染监测质量与工作效率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医院内部网络的迅速发展,经过计算机管理人员研究、开发,医院感染计算机管理系统与医院病案管理系统数据共享,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医院感染监测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功能

1.1感染病例监测。

1.1.1数据录入。医院感染病例的录入完全采用代码与数字,所有项目(姓名除外)均可通过鼠标点击选择输入,不需输入任何文字,操作简例、快速。感染病例录入表内容分为医院感染情况、危险因素、病原学检查与药敏结果4大块。疾病诊断按《国际疾病分类iCD-9码》标准设计,可录入三个诊断。感染部位分为: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胸膜腔、泌尿道、胃肠道、表浅切口、深部切口、皮肤与软组织、血液、其它等17类。危险因素包括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呼吸机相关、免疫抑制剂、激素、化疗或放疗等,通过对危险因素的监测能及时发现苗头,为采取控制措施提供资料。医院感染计算机管理系统与医院病案管理系统端口对接,出院人数的录入只需按月导入病案管理系统的信息,就会自动生成按科室、疾病分类、常见疾病和本院科室4个部分的出院人数。

1.1.2数据查询与统计报表在确定时间范围后,可根据编号、姓名、病人编号、科室进行查询,所有数据统计均可按医院或科室范围统计任意时间段的资料,即可统计“科室与感染部位”、“疾病类与感染部位”、“常见疾病与感染部位”、“科室与侵袭操作”、“病原体与感染部位”、“抗生素与病原体”等六大类统计。统计报表可根据设定的时间段进行统计,方便快捷获取月、季、年报表。

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方法从过去的回顾性调查已经逐步过渡到前瞻性调查。

1.2环境物品的监测。将每月监测的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消毒液、无菌物品等项目监测的结果录入,系统自动对各科室的各时间段的合格率进行自动汇总统计。及时了解全院各科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等情况,为考核各科消毒灭菌措施落实情况提供依据。

1.3细菌药敏监测。将微生物实验室收集的各种阳性标本结果及试验结果录入,可以汇总和统计任意时间段内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状况,了解全院及各科室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状况,准确预测细菌耐药状况和流行趋势。定期汇总并反馈,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避免盲目投入和节约开支。

1.4手术感染监测。录入主刀科室、手术名称、主刀医生、切口分类、麻醉方式、手术性质等项目后,可显示任意时间段内外科手术操作的手术人数、感染人数、感染部位及某一手术科室或某一主刀医生的感染专率和调整感染率。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专率调查是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监测,定期反馈切口感染专率,是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医疗水平的一项有效措施。

1.5iCU病人感染监测。录入iCU感染病例、iCU病人日志、iCU病人等级,了解每月iCU病例感染率、病人日感染率、调正日感染率、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动静脉插管相关血液感染率、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了解iCU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

1.6打印与上报。系统通过自动汇总、分析、统计,可以对各种内容的报表进行实时打印,并可与历史同期资料进行比较,形成所需的线形图、直方图、圆饼图,真正做到图表清晰、美观、图文并茂。

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表明,使用计算机管理医院感染监测资料及数据,具有操作简便灵活、监测范围广泛、数据统计准确、信息反馈迅速、查询资料快捷、管理科学规范、打印方便直观等优点。使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从繁琐的统计汇总工作是解脱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深入临床进行指导。

1.7系统维护。

1.7.1科室代码维护。

1.7.2数据备份。数据库的资料可备份到软盘或硬盘上,避免计算机出现故障等问题时导致数据库损坏。

1.7.3数据恢复。当系统出现问题或数据丢失时,可以随时将备份的数据恢复,保证了系统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2医院感染管理系统在应用中的不足

2.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方法从过去的回顾性调查已经逐步过渡到前瞻性调查,前瞻性调查的感染病例不能及时得到出院日期,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录入界面如果出院日期是空白的话,系统就不能对录入资料进行保存。

2.2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可自动生成“科室与感染部位”、“疾病类与感染部位”、“常见疾病与感染部位”、“科室与侵袭操作”、“病原体与感染部位”、“抗生素与病原体”等六大类统计报表,报表只能打印不能以文件形式导出,不便于网络上报信息资料。

2.3细菌药敏监测中缺少耐药类别一栏。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广谱抗生素广泛应用是引起耐药菌株产生的重要原因。加强特殊耐药菌株的监测,如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ppSp(耐青梅的肺炎链球菌)、CRpa(耐头孢他啶的铜绿假单胞菌)、VRe(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eSBL(产超广谱β)。

2.4iCU目标监测自动生成缺少各种导管使用率以及平均住院天数。

2.5系统自动生成的报表只能打印,上报资料只能以备份或软硬盘保存,但不能以文件形式导出,不便在内网共享已成资料。

人口监测统计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煤矿;矿压;在线监测

一矿始建于一九五七年,到现在为止已经是一个56年的老矿了。同时面临着资源匮乏,地质条件复杂等现状,现在大多数的采煤工作面不可避免会出现顺槽临近采空区,回采期间工作面顺槽受相邻已采工作面采空区及本工作面采动的二次动压影响,造成工作面压力增大、巷道严重变形,给回采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矿压观测尤为重要。传统的矿压观测方法是通过手持仪表进行人工测量,从而取得必须的数据。人工测量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测量数据不准确,不是实时监测矿压变化;另一方面,测量劳动强度大,从数据采集到整理都需要大量的人员和时间,而矿压在线监测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目前由于无线传感器网低成本、低功耗、高容量、自组网、多功能等不同于其他无线网络的特性,使得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状态监测,突发事件处理和移动目标跟踪三大类应用中,具有传统系统无可比拟的优势。相对于其他煤矿压力监测系统的不足,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采用无线传感网络的节点作为矿山压力数据采集的终端,用无线方式将数据传送到中心节点,中心节点再用有线通信方式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传输接口传输至地面的管理监控站,实现矿山压力的实时监测监控。

1矿压在线监测系统的功能

1)井上计算机动态模拟显示监测参数、报警;

2)井下现场数据显示和报警;

3)井下数据可以实现工作面无线传输;

4)井下数据巷道局域网传输或者电话线传输;

5)监测数据在传输故障时候自动记录存储;

6)连续监测曲线显示、分析;

7)监测数据综合专业化分析;

8)历史数据查询及报表输出;

9)顶板动态监测网络功能。

2矿压监测系统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系统支持多个子系统和多元矿压参数监测,系统支持最多达16个独立采区(测区)的矿压监测,每个测区内可兼容工作阻力、顶板离层、围岩应力、锚杆支护应力、钻孔应力多元参数监测。系统容量达1000个测点。

2)系统根据采场地质条件采用了两级总线设计,总线之间完全隔离,工作面和巷道数据无线采集传输。

3)系统数据传输不但支持以太网总线传输模式,还具有Lonworks总线传输模式以方便与原矿监控系统兼容。

4)智能一体化监测传感器,微处理器控制,具有现场独立报警设置功能,电池供电,超低功耗设计,可连续工作一年以上。

5)监测传感器内置无线传输模块,实现工作面现场无线数据传输,使用方便,减少现场维护量。

3回采工作面的矿压无线监测

矿山压力位移在线实时监测系统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通信方式传输数据,无需复杂的布线,且系统具有自由组网通讯及极强的抗干扰性。

3.1矿压监测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综合数据监测系统主要由地面中心站监控主机和软件、信息传输接口、通讯电缆、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源箱、井下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矿用本安分站、无线矿用本安型数字压力计、围岩移动传感器及防雷栅等单元构成。

监控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并进行打印,信息传输接口通过RS232接口与监控主机相连接;电源箱为井下监控基站提供本质安全型电源;井下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矿用本安分站进行无线双向通讯,并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后通过传输线路上传到地面中心站;监测数据通过无线矿用本安型数字压力计传送到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矿用本安分站。

3.2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源箱

为井下基站及其传感器提供本安电源,具有两路本地断电功能及备用电池供电功能。当交流电源停电时,后备电池可使基站连续工作2小时以上,单独维持人员定位系统单个基站可达10小时以上。

3.3有线、无线本安分站

该设备具有多通道、多制式的信号采集和通讯功能,能及时将监测到的各种环境参数、生产状态、实时传送给地面中心站。装在井下工作面与巷道交叉口,可随时根据采动需要调整安装位置与无线数字压力计进行双向通讯,分站根据其信号确定其具置。它既可接收井上下达的命令数据,也可主动向地面中心站发送采集数据信号。(同时可以用采集器采集数据。)

3.4信息传输接口

该设备安装于地面调度室,实现485和RS232之间的信号转换。具备电源、工作状态指示功能,接收井下基站发来的485通讯信号,并将该信号解调成RS-232C信号传送给计算机,将地面计算机输出的RS-232C信号经调制发送给井下基站。实现井上非本安通信信号与井下本安通信信号之间的电气隔离。

4监测人员的要求和职责

矿压数据监测结果的科学与合理性,现场监测人员对矿压仪器的操作熟练程及责任心至关重要。因此,矿方需要配备2~3名专门负责矿压监测的工作人员协助课题组人员进行监测,并对矿压监测人员特制定以下要求与职责:

(1)熟悉矿压监测程序、内容,了解监测仪器、仪表的原理和操作过程。

(2)要求矿压监测小组人员对监测工作认真负责,并具有矿压方面的经验。

(3)负责矿压监测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护。

(4)负责按时、按要求、高质量完成工作面及其两巷现场数据采集工作,并记录监测位置、将监测结果及时传输入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库。

(5)负责使用监测软件将现场传输入数据及时处理,并打印报表备案、呈送领导。

(6)矿压观测小组发现监测数据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向有关负责人员汇报,以便决策及及时调整工作面相关参数。

总的来说矿压观测系统,成功的将计算机监测技术、数据通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融为一体,实现了复杂环境条件下对综采支架的工作状况的自动监测和分析,极大的降低了矿压观测的工作量,提高了观测的准确性、连续性和长期性。此外它还具有安全、低能耗、安装方便和可重复利用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冯定.神经网络专家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李士勇.模糊控制与智能控制理论和应用[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

人口监测统计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低压配电;计算机控制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一、电力自动化系统组成及各部分主要作用

1、系统组成。主要由工控机、数字式电力测控装置、多功能电力仪表、aBB-pR212通信模块、RS232转RS-485模块、DmC-np有源总线集结器、SCaDa-nt监控系统、有源音箱、报表打印机等组成。该系统为分层、分布式结构,测控装置、多功能电力仪表等均采用串口通信的方式接入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RS485或DmCBUS总线连接组成自动化系统。

2、各部分的作用

(1)工控机。综合自动化系统工控机主要完成的功能有: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完成在后台对现场数据的控制、测量和存盘保存;通过记录打印与画面显示,还可以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通过遥信可以随时发现与处理事故,减少事故停电时间;通过遥控可以合理调配负荷,实现优化运行。

(2)数字式电力测控装置。DmC231数字式电力测控装置,实现对低压配电系统三相回路的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频率、有功电度、无功电度等参数的连续测量、对各个开关量的监视、两级过负荷越限告警、对继电器出口的控制和应答式的通信功能,使整个配电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其特点是:a.高精度测量和电力故障分析。b.更合理的通信网络构架。c.完善的自检能力.支持两级过负荷越限告警。d.采用国际标准的ieC61850协议.ieC61850协议。e.提供标准的外部系统连接接口.。f.高亮高清晰的图形LeD显示屏。g.通用范围的工作电源输入。

(3)多功能电力仪表.多功能电力仪表具有可编程测量、显示、数字通讯和电能脉冲便送输出等功能,能够完成电量测量、电能计量、数据显示、采集及传输,满足配网自动化要求。可实现LeD现场显示,提供串行异步半双工RS-485通讯接口,采用moDBUS-RtU通讯协议,各种数据信息均可在通讯线路上传送。其传输方式是每个字节的位:一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奇偶校验位)、1个停止位(有奇偶校验位时)或2个停止位(无奇偶校验位时)。多功能电力仪表在电网中可测量的电力参数有相电压(Ua、Ub、Uc)、线电压(Uab、Ubc、Uca、)、电流(ia、ib、ic)等。所有的测量参数都保存在仪表内部的电量信息表中,通过仪表的数字通讯接口可访问采集这些数据。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仪表进行重新编程设置,使所在配电系统中需要的参数和仪表参数达到一致。

(4)DmC-np有源总线集结器.DmC-np有源总线集结器是在DmC-n总线集结器的基础上增加了通信电源补给,主要应用于DmCBUS现场总线远距离传输的场合;或者DmCBUS现场总线直接与外部系统连接时,代替DmC-m通信管理模块给DmCBUS现场总线提供通信电源。DmC-n总线集结器采用无源透明传输机制,主要应用于DmC系列产品的通信网络拓展,以“单元化”的方式对一个低压抽屉式开关柜内所有DmC系列产品实现网络连接,提高通信网络的灵活性、方便性和可靠性。

(5)RS232转RS-485模块.串口通信是一种在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传输数据常用方法,用来发送和接受数据。新配电室原有低压柜的大型aBB开关是以RS232方式通信的,由于低压柜与自动化监控中心之间的距离为20多米,传输距离较远,RS232通信方式不能满足远距离传输要求,需使用RS232转RS-485接口转换器,通过RS232串口与485总线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6)moXa多串口卡.多串口卡是一种可分配多个串/并行端口用来进行终端连接的设备,每个终端可以通过它与主机进行通讯。使用多用户卡是最便捷简单地解决扩展计算机外部设备数量的方案。它可使计算机方便扩展串口或并口,所以也称为串并口扩展卡。其特点是传输速率高,传输状态稳定可靠,满足电力行业对于稳定性、实时性、可靠性的要求。广泛应用于银行、金融、证券、电线、工控等领域,是计算机多用户通信控制系统重要的硬件组成部分。

二、保护监控系统软件

为了适应电力系统应用设备多、纵向横向联系紧密、扩建组建频繁等特点,SCaDa-nt监控系统从分析、设计到具体编程,全部采用面向对象方法,融合了最新的计算机编程技术,在满足严格的可靠性、实时性要求基础上,更在系统的可组态性、可扩展性、可用性、可维护性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1、SCaDa-nt集成化保护监控系统系统组成。SCaDa-nt集成化保护监控系统处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站级控制层,采用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DataServer(数据服务器)是整个SCaDa系统应用级的服务器,完成通信管理、实时数据采集、数据解析、通信转发等各种重要任务;Hmi(人机接口软件)、Sysedit(系统组态软件)、picedit(图形组态软件)、Ctledit(自动化控制组态软件)是SCaDa系统应用级的客户机,完成人机界面和各种系统维护功能。

2、SCaDa-nt的主要特点。(1)可扩展性(2)网络化设计(3)功能强大(4)动态数据图元(5)提供画面漫游、缩放功能,运行人员能快速直观的获知电网运行工况。(6)报表设计(7)图纸设计与管理(8)通信管理(9)报警管理(10)优化控制(11)数据库系统(12)安全管理(13)时钟同步功能(14)兼容性。

3、SCaDa-nt监控保护系统软件各部分的作用。(1)数据服务器软件。数据服务器软件是SCaDa-nt系统的主执行程序,主要完成数据接收和通信转发功能,为其他软件提供实时和历史数据。在数据服务器软件中,可查看到设备的通信状态,监视设备的通信报文,各种实时运行信息和历史记录数据,完成对各种电力设备的通信数据管理,是实现“人与设备的有机结合”的基础。(2)系统组态软件。系统组态软件是SCaDa-nt是项目开始的第一步。在这里将完成通信口、单元的创建及配置,模拟量、开关量、电度、保护定值、Soe事件、操作等成员的运行参数设定和系统的管理设置,包括:时钟管理、事件管理、口令管理、数据库管理、负荷时段管理、值班员表、Hmi菜单和Hmi自动推画面等功能,采用可视化设计方法,鼠标拖拉操作风格,使原本复杂难懂的系统管理任务变得十分轻松自如。(3)图片组态软件。图片组态软件是专用的人机界面设计工具,许多实时界面、统计报表及工程图纸的设计工作将在这里完成。本软件采用可视化的设计方法,兼容windows的操作风格,对象化的图形元件设计,灵活的鼠标拖拉功能及各种有效的编辑方案,使应用该软件时轻松自如,效率极高。

结束语

随着对供电越来越重视,可以预见自动化保护监控系统不仅会在10KV及以上系统中得到普及,同时也会在低压方面得到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人口监测统计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虚拟仪器;主机监控系统;数据采集;自动测试系统

中图分类号:tn919?34;tp2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2014)22?0135?03

Designofautomatictestsystemofacertainshipenginemonitoringsystembasedonvirtualinstrumenttechnology

RonGJie1,wUJie?chang1,ZHanGChao?jie1,LiUHai?song2

(1.Collegeofpowerandengineering,navalUniversityofengineering,wuhan430033,China;

2.navalmilitaryRepresentativeofficeStationedinwenzhou,wenzhou325000,China)

abstract:Fortheactualsituationonlackofcorrespondingmaintenancetestequipmentsandfaultmaintenancedifficultyofmainenginemonitoringsystem,aautomatedtestequipmentforpCibusanddataacquisitioncardbasedonLabViewwasdesigned,whichusespCi?3361toexecutetheoutputsignalacquisitionandvectorcontrol,employstherelayandtheexternalinterfacecircuittorealizeautomaticselectionofthetestcell,andutilizesLabViewapplicationprogramtoconductsfaultdetection,identificationandlocation.theexperimentalresultsshowthatthetestequipmentisreliableandhasperfectapplicability.

keywords:virtualinstrument;enginemonitoringsystem;dataacquisition;automatictestsystem

船舶主机监控系统是舰艇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控制系统、监测报警系统、安全系统构成[1]。它需要采集并处理柴油机转速、供油齿杆的位置、启动及控制空气压力等信号,因此监控系统直接关系到整个动力系统能否正常工作。在智能化、无人机舱[2]的发展趋势下,改善、提高主机监控系统性能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3],使得其故障检测、维修难度增大。因此,展开自动测试系统研究成为必然。

1自动测试系统的功能要求及设计思路

某主机监控系统主要用于自动化遥控主柴油机,实现主柴油机工作过程的自动控制(盘车、启动、加减速、停车、反转)、主要参数的监测报警和重要参数的安全保护。电路模块是其主要监控组件,系统全部由模块化结构的电路模块组成,通过接线插头实现模块间、模块与外部装置的信号传递。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完成柴油机各信号装置、驾驶室的信号采集,经处理后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并实现主柴油机的自动控制功能及监测和保护,同时使主柴油机避开临界转速。

通过对被测电路模块的分析,全面掌握了其工作原理、结构组成、信号特征、使用规则和维护方式。在主机监控系统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中,采用了LabView软件和pCi总线技术进行系统设计,该系统的功能如下:

(1)测试系统本身自检能力:通过系统自检,完成对系统内部的仪器设备、输入和输出通道的自检及初始化;

(2)测试信号生成和分析处理功能:测试系统能够模拟生成柴油机各信号装置的信号,对主机监控系统的电路模块施加相应的激励信号并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

(3)功能测试功能:在模拟信号状态下对各硬件系统进行初始化和检测,完成其主柴油机的启动及正车和倒车的转换,测试模块功能的好坏;

(4)监测报警及故障诊断功能:测试系统具有信号处理、故障分析、故障定位能力,能对测试模块进行故障定位;

(5)测试记录查询打印功能:该监控系统电路模块种类和数量都对数据分析的结果能够显示及记录。

现代的测试工作远非人工测试所能胜任,必须实现测试系统的自动,即在测试系统中对主机监控系统电路模块和测试仪器端分别实现自动控制。综合考虑某舰主机监控系统的测试需求及自动测试系统的可靠性、成本和软件开发等因素,参照已有测试系统的结构[4?7],采用如图1所示的测试系统总体框图。

图1测试系统总体结构

如图1所示由计算机控制测试软件对主机监控系统测试端施加激励信号并实现自动控制,对响应信号进行快速、准确地捕捉和测量并完成处理、显示和存储。

2系统硬件设计

2.1数据采集卡的选型及激励信号生成

数据采集是指从传感器和其他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中自动采集非电量或电量信号,送到上位机中进行分析、处理[4]。而数据采集卡,即实现数据采集(DaQ)功能的计算机扩展卡,目前大部分的是通过USB,pCi,VXi,iSa等总线接入计算机。在本测试测试系统数据采集卡选型中,基于pCi总线的产品在灵活性、易用性和性价比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而选择pCi总线型数据采集卡。其插卡式的硬件可以直接插入计算机的pCi插槽,可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来实现数据采集及处理、故障诊断和过程控制等功能。结合某主机监控系统对测试通道的需求同时为了保证测试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数据采集卡采用泛华恒兴基于pCi总线的高精度多功能数据采集卡――pSpCi?3361。该板卡主要由mFio模块、aDC模块、DaC模块、Dio模块、FpGa控制模块及pCi桥芯片模块,可实现如下功能:aDC、DaC、数字io、mFio及计数器,能够满足测试系统的要求。主机监控系统在工作过程中涉及到的信号有转速、油压、齿杆位移及其他开关量等信号。在实际维修测试中,出于对主机安全考虑一般都是在停机状态下测试,而在模块测试中却需要主机正常工作的信号,因此激励信号的生成是否准确对测试系统正常测试显得尤为重要。在对某主机监控系统的电路模块进行测试时,通过采用转速、压力及开关量等传感器来模拟主机监控系统的工作信号,严格校准模拟信号与实际工作信号幅值及频率。而对于常用的正弦、脉冲等激励信号,LabView语言都有这些信号的库函数[5]。本文调用动态链接库中的模块waveformBufferGeneration.vi子Vi来实现信号生成。将模块所需要的激励信号连接到被测电路模块相应的端口,同时将测试端连接到数据采集卡的模拟量输入端。

2.2信号接口及转接电路

测试系统的硬件结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激励信号源的自动接入、测试信号的采集、测试端口的自动选择等[5]。根据该型主机监控系统的结构特点,设计测试系统硬件主要由电源、接线板、数字采集卡、信号调理电路板和工控机等组成。根据被测电路模块的特点,该系统主要实现对45针接插件插板的检测,同时预留了相应的扩展电路,使其具有可扩展性。该系统的单一模块测试结构如图2所示。

图2单一模块测试结构图

为了保证测试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数据采集卡采用泛华恒兴基于pCi总线的高精度多功能数据采集卡――pSpCi?3361。该板卡主要由mFio模块、aDC模块、DaC模块、Dio模块、FpGa控制模块及pCi桥芯片模块,可实现如下功能:aDC、DaC、数字io、mFio及计数器。同时选用GpS?3303C型直流电源,能够提供0~27V的直流电压,用于给电路模块提供+5V的电源,并能提供继电器工作的+27V电压。针对信号接入中存在的信号变换及多路复用的问题,参考现有成熟的技术选用了maX14778芯片进行信号的控制,如图3所示。组建好测试系统后,可实现单一模块的自动测试,也可以依据主机监控系统的功能对模块进行联合功能测试。同时根据引进模块的接口特征和测试端输出信号的特点添加相应的信号调理电路和模拟滤波电路,将输出的信号调整到数据采集卡最大允许的输入电压范围。另外,根据测试需要,待测电路模块接口系统还添加了一些特殊的外部辅助电路,用来模拟负载电阻和负载电容等。

3测试程序设计

自动测试系统软件与硬件有机结合,构成功能完整的测试系统。本测试系统在windowsXp操作系统环境下运行,基于LabView8.6进行软件编程,LabView是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ationalinstrumentsCorp,ni公司)推出的面向计算机测控领域的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平台,被视为标准的数据采集和仪器控制软件。该平台不仅提供了对虚拟仪器的支持,还具有各种测试、通信、控制和数值分析能力,具有控制能力强大、库函数丰富、实时性强、编程容易等优点[6]。

图3多路选择开关结构图

根据某舰主机监控系统的测试需求和pCi平台的硬件特性,设计了功能完善的测试程序,并且操作界面直观,浅显易懂,维护操作人员能够快速理解使用。为使软件具有较好的维护性和扩展性,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测试系统软件框图如图4所示。

图4测试系统软件结构框图

启动系统后,测试系统先进行自检,对系统内部的仪器设备、输入和输出通道初始化。无故障以后显示主程序界面,用户可根据测试需要进行相应的测试操作。

4维修测试实验及结论

该测试系统采用了当前测试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pCi总线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提高了自动测试系统的模块化、快速化和自动化水平,同时系统采用基于LabView软件的数据处理程序,能够自动对被检测模块施加激励信号和采集响应,并能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及显示和记录被测模块的测模块的工作情况,从而实现了对被测模块的测试及故障定位。实践证明,本文讨论的这套主机监控系统测试系统能够很好地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且工作性能可靠,抗干扰能力强。在舰船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在维修过程中对监控系统电路模块的故障诊断迅速而准确,适用性良好,满足实装要求。

参考文献

[1]黄温.船舶主机远程监控系统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2]王晶.船舶机舱集中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8.

[3]张超杰.主机遥控系统自动测试技术研究[D].武汉:海军工程大学,2008.

[4]龙华伟,顾永刚.LabView8.2.1与DaQ数据采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王磊,陶梅.精通LabView8.0[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6]刘思久,汪秀丰,董景.基于虚拟仪器方式的pCB功能测试[J].电测与仪表,2004,41(4):39?43.

[7]蔡宗平,田祥鹏.基于CpCi总线的导弹自动测试系统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7,15(9):1196?1198.

[8]李宏超,夏静.基于虚拟仪器及数据采集卡的转动惯量测试系统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2,20(24):111?117.

[9]CHenGYue?hua,HoUQian.DesignandsimulationoffaultdiagnosisbasedonnUio/Lmiforsatelliteattitudecontrolsystems[J].JournalofSystemsengineeringandelectrionics,2012,23(4):581?587.

[10]SonGZi?you,LiJian?qiu.Rule?basedfaultdiagnosisofhallsensorandfault?tolerantcontrolofpmSm[J].ChineseJournalofmechanicalengineering,2013,4(26):813?821.

[11]王大虎,张且且,孙一帆.基于LabView的电路板自动测试系统设计[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3,26(8):42?44.

人口监测统计工作总结篇6

软件设计

整个系统软件设计由4部分组成:串口通讯、上位机状态监测、电机节能分析和数据库操作。串口通讯软件采用visualstudio2008作为串口通讯的开发环境,visualstudio2008的集成开发环境中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实用工具以提高工作效率。这些工具包括了自动编译、项目创建向导、创建部署工程等。C#(Csharp)是微软(microsoft)为.netFramework量身订做的程序语言,C#拥有C/C++的强大功能以及VisualBasic简易使用的特性,是第一个基于组件(Component-oriented)的程序语言。串口Serialport常用属性设置包括:(1)System.io.ports命名空间包含了控制串口重要的Serialport类。(2)串口的通讯参数,串口通讯最常用的参数就是通讯端口号及通讯格式,[portname]属性获取或设置通讯端口,该属性返回类型为string,portname正常返回的值为Com3,通讯格式采用[BaudRate]。(3)串口的打开和关闭,调用类的open()和close()方法。(4)数据的发送和读取,serial类调用write和writeLine方法发送数据,采用Readingexisting和Readto读取串口缓冲区。串口通讯程序是系统软件设计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环节,首先是打开通讯串口,初始化串口设置,其次进行串口通讯的各种准备(读串口数据连接准备,写串口数据连接准备和写串口定时器),最后执行数据通讯事件,串口通讯程序流程图(图略)。上位机状态监测系统上位机状态监测软件采用labview程序开发环境,Labview是一种图形化设计语言,广泛地被工业界、学术界和研究实验室所接受,被公认为是标准的数据采集和仪器控制软件。在虚拟仪器的开发过程中,设计者主要利用Labview提供的3个模板:工具模板(toolpalette)、控制模板(Con-trolpalette)和功能模板(Functionpalette)来完成Vi面板和流程图两部份的设计开发任务[3]。本文以在线监测电机参数实验为例,深入分析本系统的各项功能。基于labview上位机状态监测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在线状态监测、电机性能分析和数据历史查询功能等3个部分。首先选择3号电机,选择仪表面板在线监测模块,接收由各个前端装置传送上来的电机信号,仪表面板如图4所示,采集的参数包括转矩9.92(n.m)、电压有效值390.61(V)、电流有效值4.38(a)、输入攻率1.88(Kw)、输出功率1.52(Kw)、效率为80.7%,经过相应的分析处理,并在实时监测界面上显示出来,通过选择电机波形图可以实时监测波形,实时波形和日志记录等如图5和图6所示,也可对各监测参量进行报警值设置,以便操作监测人员及时分析。在线监测模块程序按照的连线图,进行数据流向的连接[4]。监控人员可以选择主面板的性能估计按钮,实时分析电机的性能曲线,电机的性能分析包括转矩一输出功率功能、转矩一转速功能和输入功率一转速功能,并可生成电机监测结果分析报告,。性能分析的前面板窗口中,进入流程图编辑窗口,性能分析模块程序按照图略所示的连线图,进行数据流向的连接。同时,该电机能效监测系统软件还设计了数据历史查询模块,监控人员可以通过选择主页面的历史查询按钮,可以方便的查询电机在各个时间段运行时电机的转速、转矩、输出功率、输入功率、效率、电压有效值、电流有效值和功率因数,可以方便管理电机系统。如(图略)所示是2011年6月23日9时05分至11时05分采集的数据信息回放,历史查询的前面板窗口中,进入流程图编辑窗口,历史查询模块程序按照图略所示的连线图,进行数据流向的连接。电机节能分析非侵入式电机能效监测软件不仅包括在线监测功能,而且可以实现电机节能分析,选择电机节能按钮,可以科学分析电机的节能状况,电机节能分析模块由电机选择和节能分析两个模块组成。电机选择模型,可以实现多参量综合查询,该模块能根据电机性能、厂商信息、能效标准等用户需求的参数,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备选电机,可以显示电机的各项指标如电机类型、功率、用途等参数。用户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电机,这项技术可以给企业和工厂提高电机的效率优化,节约成本提供技术支持。节能分析模块如图略,主要是计算高效电机较普通电机的年节电量和高峰时段的年用电需求减少量,并进行电机节能分析,包括电能的使用、电能的花费、电能的节省、需求量等参数。电机节能分析数据可以用于用户在购买、替换电机时,在所选择的高效节能电机和普通电机之间进行能耗源和费用比较,决定选购方案。

数据库操作

在软件设计中,系统涉及到大量的数据,需要一个庞大、方便的数据库操作技术来完成。Lab-view中包含有用于连接数据库、执行命令和检索结果的各种组件,能够方便地操作数据库。数据库强大的数据存储、查询、调用等功能给测试与测量系统以强大的技术支持。在测控系统中,不仅要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而且对数据存储和查询等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本系统就是通过LabSQL模块链接到数据库,将Labview生成的文本文件中的数据及其生成的以电子表格形式存储的数据导入数据库中,从而完成了专业软件Lab-view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的传输和调用。LabS-QL与数据库之间是通过oDBC连接,用户需要在oDBC中指定数据源名称和驱动程序。因此在使用LabSQL之前,要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oD-BC数据源中创建一个DSn(datasourcename-数据源名)。LabSQL与数据库之间的连接就是建立在DSn基础之上的。非侵入式电机能效监测系统数据库建立了23张表,主要包括motor_conf、motor_conf_model、motor_monitor、motor_origin、motor_param、param-ConfLog、powerConsumption、sampling_faults、sam-pling_param、targettype、test_now、test_value等,实验结果表明该数据库表的建立科学合理。

人口监测统计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DCS;智能仪表;串行通信;C/S结构;VC++

0前言

在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迅猛发展的过程中,监控系统的技术水平从初期的模拟信息传输与控制飞速发展到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传输与控制。最早的监控系统,采用大型仪表集中对各个重要的设备状态进行监视,并通过操控台来进行集中式的操作,这种方式随着监测对象的增加而使物理连接复杂,特别是随着监测对象的多样化和功能的复杂化,使传统的集中监控很难满足监控系统的要求。九十年代后pC机的迅速发展以及各种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广泛建立,使监控系统也从传统的中央集中监视、集中控制扩展到网络化的集中监视、集中管理和分散式控制。在这种趋势下,以tCp/ip和以太网为代表,成熟度较高的开放式网络技术,正逐渐被应用在各个自动化系统,连接并控制所有设备。将intranet技术引入监控领域,通过连接不同的网络,形成一致的网络结构可以十分自然地将网络规范应用于监测与控制设备领域,将intranet与internet相连,实现信息地完整共享。

本文论述了实时监控系统的基本构成,可靠性及其抗干扰措施,设计实现,这使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可以稳定和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应用计算机监控系统还可以降低劳动者的生产强度,并且提高管理水平。

1测锅炉温度实时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

1.1测锅炉温度实时监控系统的工作过程

系统要求测锅炉内胆温度稳定至给定量,将铂电阻tt1检测到的锅炉内胆温度信号作为反馈信号,在与给定量比较后的差值通过调节器控制三相调压模块的输出电压(即三相电加热管的端电压),以达到控制锅炉内胆温度的目的。

整个系统的工作过程是:生产现场的被控量是锅炉内胆水温,通过传感器转变为电信号,经变送器转变为1-5V或4-20ma的标准电信号,作为输入量输入到安装在现场附近的ai智能仪表,有智能仪表内的piD控制算法计算得出控制量,输出到电动阀、变频器等执行机构,完成现场控制。另外,各智能仪表通过RS485总线组成网络,经过转换器(RS232C/RS485)连接到上位机的串口,由上位机监控个智能仪表的总体运行情况,并将实时采集的相关数据存入计算机。这样,在操作站的计算机上就可以实时监控现场仪表的运行状况。

1.2系统的硬件结构

系统硬件采用“tHSa-ii型过控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实验平台”,整个系统分为被控对象、检测元件、控制元件(下位机)和上位机,控制站与操作站通过RS485总线连接。

被控对象是模拟锅炉,模拟锅炉是利用电加热管加热的常压锅炉,包括加热层(锅炉内胆)和冷却层(锅炉夹层),均由不锈钢精制而成,可利用其进行温度实验做温度实验时,冷却层的循环水可以使加热层的热量快速散发,使加热层的温度快速下降。冷却层和加热层都装有温度传感器检测其温度,可以完成温度的定值控制、串级控制,前馈―反馈控制,解耦控制等实验。

检测元件由温度传感器、变送器及执行机构组成,是控制系统最前端的检测元件及执行器部分,其中,执行机构采用三菱FR-S520S-0.4K-CH(R)变频器和上海万讯仪表有限公司的QS智能型电动调节阀。

控制元件由各种智能调节仪表、pLC和测量模块组成,主要完成各种现场过程信号的采集、处理及控制,其中,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采用泓格公司的iCp7000系列智能采集模块,通过RS485串口通信协议与pC相连,由pC中的算法及程序控制并实现数据采集模块对现场的模拟量、开关量的输入和输出等功能。智能仪表采用上海万讯仪表有限公司生产的ai系列全通用人工智能调节仪表,其中ai-818型为piD控制,ai-708型为位式控制,均通过RS485串口通信协议与上位计算机通讯,从而实现系统的实时监控。

上位机由控制计算机组成,它们通过串口与RS232C/RS485转换器相连,再连接到RS485总线,与下位机进行通信,动态监控试验状况,管理试验数据,生成各种报表、曲线等,并向下位测控级发送控制指令,控制系统运行。

1.3实时监控系统的软件结构

整个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通信软件,系统软件主要是指微机运行的操作系统和一些支持软件,应用软件则包括现场控制站应用软件和操作站应用软件,通信软件主要包括mSComm控件和ai通信协议。

由于VC++功能强大,利用其向导开发软件周期短,开发的软件运行效率高,程序代码较短,运行速度快,因此选用VC++6.0作为开发工具,测试程序运行在windowsXp操作系统下。

2实时监控系统设计及实现

2.1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

2.1.1上位机的选型

在监控系统中,计算机始终是监控系统的中心环节,计算机的性能和工作情况直接影响监控系统的工况和效益。所以在设计、开发监控系统时,监控主机的选择是很重要的。系统的上位机包括三个部分,它们是面向操作员的操作站,面向监督管理人员的工程师站,以及面向整个用户的网络服务器。用于工业设备控制的计算机系统与办公室及科学计算机用计算机的最大不同是它们的工作环境。一般说来,用于工业控制,尤其用于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运行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而工程师站和网络服务器放在计算机房内,工作环境较好,对其硬件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因此不一定非要选用工控机,选用通用的微型计算机即可,但由于他们要长期运行,因此选用的通用微型计算机的可靠性要求较高。

2.1.2下位机的选型

系统的下位机现场i/o控制站,是系统与现场的桥梁,负责数据的采集与传送以及过程控制的实现,我们采用智能仪表作为现场工作站。

2.1.3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

1)可靠性原则

2)使用方便原则

一个好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应该是人机界面好,方便操作、运行,易于保护。设计师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尽可能地为使用者考虑。可以采用触摸屏,使得操作人员对现场一目了然。

3)开放性原则

为了提高一定的开放性可以采用:经可能地用通用硬件软件;尽可能为其他系统留出接口。

4)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保证性能价格比最高,以保证为用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5)开发周期短原则

如果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开发时间过长,会使用户无法尽快的收回投资,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由于计算机发展非常快,几年的时间原有的技术就会变得过时。设计开发时间长,等于缩短了系统的寿命。现在采用上位机加智能仪表加组态软件开发的一个计算机监控系统所需的时间往往不会超过一个月。

2.2计算机与智能仪表串行通信的实现

2.2.1通信测试的实现

1)在当前的project中插入mSComm控件,初始化并打开串口,对串口初始化一般说来要完成以下几个设置:

(1)设定通信端口号,即Commport属性;

(2)设定通信协议,即HandShaking属性;

(3)设定传输速率等参数,即Settings属性;

(4)设定其他参数,有必要时再加上其他属性的设定;

(5)打开通信端口,即将portopen属性改为true。

2)捕捉串口事件:可以用查询或事件驱动的方法从端口获取数据。

3)串口的读写:读写的函数很简单,使用Getinput()和Setoutput()就可以。

4)串口的关闭:语句m_Com.Setportopen(FaLSe)实现关闭功能。

2.2.2串行通信测试主界面

2.2.3数据采集的实现

考虑到实验条件的限制,本系统实现与一台智能仪表ai-818aXS的通信,仪表的地址代号为80H+1=81H=129,即:129129;其他参数默认。其中仪表作为锅炉内但水温的闭环控制器,读取仪表SV值和pV值,上位机向仪表发出读指令,仪表接收到指令后就会返回10个字节的数据,上位机收到10个字节数据后就产生onComm事件,用户需要在处理函数ononCommmscomm1()中自己编写代码对返回的数据有用部分进行提取。在本系统中,提取的是仪表的当前设定值SV和测量值pV。

2.2.4数据发送的实现

3结论

分布式控制系统经过三个发展阶段后,今天以成为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一个发展趋势。因此,在我国发展小型分布式控制系统具有较大的实践和经济意义。本次开发的小型系统,充分利用了当今世界的先进技术,采用微软视窗操作系统和VC编程语言,结合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编写了上位机实时监控软件,共包括流程图编辑子系统,采样子系统,数据库子系统和运行子系统等部分;并采用了编程控件的形式,简化了编程的复杂性。下位机控制软件、C语言编程,采用了各种滤波方法,提高了软件的可靠性。建立了系统RS485通信网络,设计了通信协议和通信格式,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本系统的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和经济效益。解决了系统顺序控制,逻辑控制的设计和组态问题。在设计中,主要应用的控制技术有单回路piD、串级piD、前馈等控制技术。

【参考文献】

[1]李现勇,主编.VisualC++串口通信技术与工程实践:第二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郭晨主编.智能控制原理及应用[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8.

[3]王树青,赵鹏程编著.集散型计算机控制系统[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4]张雪申编.分散型综合控制系统[m].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93.

[5]宋博文.锅炉燃烧理论与应用[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6]赵明泉.锅炉结构与设计[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12.

[7]林宗虎.锅炉测试[m].中国计量出版社,1996,4.

人口监测统计工作总结篇8

1系统结构设计

针对总部经济基地自身特点,仔细分析能源管理的实际需求,采用先进的分布式监控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系统由监测中心平台、现场通信网络、智能传感器装置、智能网关(用于连接第三方智能计量装置)等组成。系统在统一的能源管理平台下,通过数据共享机制,实现对基地内建筑用能进行全面的、实时的用能计量、能源质量监测、安全管理、节能控制。系统设计有以下特点:(1)系统集成在总部基地自动控制(Ba)系统,在同一信息平台采集、调度,便于各系统的整合,减少重复投资,同时便于维护。(2)系统利用设备专网资源,采用基地内铺设设备光纤环网作为能源数据的主干传输网络,通过主干网与Lonworks分布式高速控制网络的无缝连接,构建成覆盖全基地的分布式高速控制网络系统。(3)实现总部基地水、电等能源的分类计量及用电分项计量等监测。用电总计通过读取安装在变电所低压进线的具有远传接口智能电表数据累加实现,用电分项计量数据通过读取安装在变电所低压配电柜所有出线回路的具有远传接口智能电表数据获得,用水总计通过在市政各总管网上安装远传智能水表计量累加获得。通过实时数据发现用能问题,同时对重点用能系统进行专项用能计量和监测。(4)利用现代传感器技术、变频技术和Lonworks分布式高速控制网络技术,对基地内多联机(VRV)空调系统及新风系统进行全面的闭环节能控制,大幅降低空调能耗。(5)对基地内变电所进行环境监控,通过视频监控确保设备及用能安全,有效实现重要设备场所的无人值守。通过安装温感、烟感装置监测重要设备场所设备安全状态及异常报警。

2硬件设计

2.1现场传感器。智能电表使用的是三相多功能电力终端nLa-pm100D,采集三相电流、三相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有功电度、无功电度、功率因素、频率及谐波等电能参数,具有在线分析各种用电回路的需量、识别有效负荷与无效能耗、监测变电站的开关状态等功能,同时自带Lonworks网络接口,方便使用。智能远传水表采用单流束叶轮技术,计数器部分采用成熟可靠的干式技术,计数器内部没有任何部件与水接触,同时具备自动采集并能远程传输数据。2.2现场通信子网。现场通信子网由智能网络控制器、各类智能表计、智能网关等组成。系统选择i.LonSmartServer作为现场通信子网中的智能网络控制器,主要功能是执行Lonworks现场控制网络至以太网的路由通信功能,起到双向通信控制功能。其一,i.LonSmartServer可以向上通过系统通讯网路与控制中心进行数据传递交换,保证控制中心可以快速获取关键数据;其二,i.LonSmartServer可以向下通过双绞线与现场各类传感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完成传感器设备的数据采集和发送,实现远程监测、远程测量和远程控制等功能,同时起到各类通信协议转换作用。现场采用Lonworks双绞线控制网络,具有拓扑结构灵活、传输介质和方式多样、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Lon-works现场网络采用了p-CSma/CD技术,使用了可实时通信、网络的LontaLK通信协议,符合国际标准,可真正实现产品的互换性、网络极容易扩充、修改和维护。此外Lonworks网络与internet无缝连接,可以实现远程监控与远程操作。2.3变电所线路电力监测系统。变电所配置智能网关读取高压配电自动监控系统参数,接入能管系统,实现电量计量及参数检测报警(如电压、电流、断路器状态、功率因数等,故障报警)。在基地内各个变电所内低压室低压进线配置三相多功能电力监控终端,用于变电所低压侧用电的总计量及电能质量的监测。对变电所各个低压出线回路配置三相多功能电力监控终端,用于对各个出线回路的计量及电能质量监测。2.4空调新风节能监测控制。目前总部基地使用较多的暖通系统是多联机(VRV)空调和新风系统相结合的工作方式。总部基地能源管理系统利用温度传感器及网络控制技术,实现多联机(VRV)空调和新风系统自动化控制。对空调机组配置通信接口及智能网关,接入到能效提升和柔性调峰控制平台,通过能效提升和柔性调峰控制平台,对多联机(VRV)空调系统进行集中控制。新风系统根据温度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等监测数值,自动启动停止对应的新风机组、调节新风阀开度。

3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可有效对总部基地电、水等各类能源的智能表计进行实时在线的数据采集、监测和计量,为能源精细化管理提供准确、连续的数据,保证数据源头的可靠性。系统软件采用B/S架构与C/S架构有机结合的方式,用B/S架构的软件实现数据查询的需求,用C/S架构的软件实现系统的能源实时监控功能。系统开发使用C#开发语言和SQLServer数据库,主要开发基于C/S的基地能源自动化监管系统软件和基于B/S的基地能源查询分析软件,用winDowS2008advancedserver和SQLServer2008数据库搭建。基地能源自动化监管系统软件用C#语言开发,主要对现场各种智能表计能源数据进行采集并存储,对单体状态、能源报表、设备节点的组态进行实时监测。基地能源查询分析软件主要为能源数据的查询、统计与分析,供管理人员进行能源查询、分析与预测,并作出科学的能源策略。基地能源自动化监管系统的数据存储与操作软件部分是在SQLServer2008数据库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的。考虑总部经济基地建筑规模大、运行时间长、功能复杂、能源种类多且消耗高等特点,在系统设计中会用到大量的数据存储和读取,这也是关系到系统运行快慢的重要部分。对于基地能源监测大数据的管理,系统采用了存储管理方式,这样虽然占用了一定的存储资源,但是在效率上有了很大提升,为提高整个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打下了基础。

4系统优势

目前常用的能源管理方法分为人工传统方法、设备检测方法和自动能源管理方法,主要内容比较如下:(1)人工传统方法。该方法主要使用在一些运行年代久远的企业或基地,这些企业或基地使用的设备较为传统,没有安装自动化检测装置,缺少数据自动传输功能。该方法多为粗放式能源管理方法,主要是使用人工抄表的方法采集数据,定期进行人工统计,或者根据能源购入总量及使用时间进行统计。(2)设备检测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传统企业或基地开始对能源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对一些重点设备安装了能源使用监测设备或使用了全自动的设备,这些设备工作的相关数据可以由设备单独保存,工作人员可以读取设备数据进行分析。(3)自动能源管理方法。进入互联网时代,设备的发展也被赋予了互联网因素,设备不仅可以自动完成能源相关数据读取和检测,还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数据通信和分享,全面进入了物联网时代。这种方法完全剔除了人工现场检测或数据分析部分,交由计算机和传感器自动完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能源管理方法属于自动能源管理方法的一种,具有以下优势:①突破人工传统方法的获取数据方式,人工传统方法在抄写数据记录时会可能会出现录入错误,特别是总部经济基地采集点多、数据多,使用人工传统方法时很容易出错。采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能源管理方法,可以快速读取数据,保证数据准确率,自动化读取,减少工作错误。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能源管理方法可以根据要求做到实时统计传感器数据,可以快速响应控制系统要求,通过快速获取数据及时分析判断总部基地运行状态,这点是人工传统方法和设备检测方法无法完成的。③人工传统方法和设备检测方法都是需要人工读取、统计和分析,对人员的管理和工作流程的控制有着较高要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能源管理方法是一次投入,减少了人员的使用,避免了运营时人员管理和工作流程控制等问题,在减少运营成本的同时,消除了人员记录主观错误的风险。④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能源管理方法可以快速定位能源系统故障处,提升问题处理反应能力,确保总部基地正常运转。⑤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能源管理方法通过前端传感器获取数据,利用后台控制系统可以对用能过高单位和用能危险单位进行合理控制,用闭环控制方法降低整个能源消耗。

5结语

本文设计的能源管理系统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实现了总部经济基地常规能源监测和重点用能系统(空调新风系统)监测控制相结合的系统设计。设计中综合运用了互联网快速通信、各类传感器检测、系统软件开发、数据库应用等领域的相关技术,有一定的实际使用价值。在分析了人工传统方法、设备检测方法和自动能源管理方法优劣的基础上,发现属于自动能源管理方法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能源管理方法更适合在总部经济基地使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总部经济基地能源管理系统的建立不仅可全方位监控总部基地能源使用状况,而且还可快速判断出基地能源使用故障和故障位置,同时对重点用能系统(空调新风系统)进行了闭环式监测控制,提高了总部基地能源使用效率,减少了能源浪费,对总部经济基地正常运转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华磊单位: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

参考文献:

[1]田景熙.物联网概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陈永攀.建筑能源系统物联网架构与实现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3]埃施朗公司.i.LonSmartServer智能服务器——实现能源监控关键产品[J].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08.

人口监测统计工作总结篇9

1.高质量做好年定报和各项调查工作。严密组织实施各项抽样调查、专项调查及一次性调查,提高标准、确保时效、扩大调查成效。认真做好城镇、农村抽样调查新网点的运行工作,抓好以县(市、区)为总体的各项抽样调查。继续抓好统计定报和年报准备工作,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年定报任务。

2.切实做好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要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充分履行职能。严格按照普查方案要求,制定各阶段工作计划。再接再厉,组织实施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录入汇总、数据审核编码和上报、总结表彰等各项工作,做好对人口普查的分析研究、数据评估论证、普查质量验收工作,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人口普查各项工作任务。

3.不断完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认真贯彻执行《市统计数据质量保障体系》和分专业统计数据质量保障细则,依法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完善数据审核制度,强化检查考核力度,对数据收集、汇总处理、资料上报等各个环节实行全程控制与管理。

二、坚持不懈,继续强化统计监测工作

1.强化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监测。根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变化趋势,加强月度、季度和年度动态监测。不断完善统计考评体系,认真组织实施更高水平小康跟踪监测、科学发展考评监测、重点能耗工业企业节能降耗监测、社会发展评价、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监测工作。

2.全面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监测体系。围绕全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加强对经济转型升级、尤其是工业转型升级的统计监测,密切关注新能源、生物医药、新型平板显示、智能电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低碳经济发展,根据市统计局产业升级监测体系,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联合有关部门,全面组织实施反映我区经济转型升级进度、成果的统计指标体系。

三、锐意进取,进一步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1.抓好统计信息分析工作。重点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统计部门的优势,加强调研分析,力争在分析报告的数量和质量上有新的突破。

2.拓宽服务领域,扩大信息供应。在建好“吴中统计信息公众网”的基础上,加强与“吴中政府网”的链接,通过网络及时统计信息。要认真做好统计数据、信息传播和公开等工作,及时公布全区经济运行情况。

四、开拓创新,加快推进统计制度方法改革

1.规范实施抽样调查制度。根据省地方统计调查局的统一部署,抓好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健全统计制度方法做好科学发展评价工作的实施办法》的贯彻落实,严格执行主要农产品产量抽样调查制度、畜牧业抽样调查制度、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制度、城镇住户抽样调查制度、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限额以下批零住餐业月度抽样调查工作,并加强对调查对象贯彻执行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的检查和督促工作。

2.进一步完善金融统计制度。在切实抓好以区内13家银行为重点的金融统计基础上,逐步将区内新增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纳入统计范围,不断丰富金融统计内容,全面、及时做好全区金融运行情况的分析和研究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3.组织实施新兴产业统计制度。根据省统计局研究建立《新兴产业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结合吴中区实际,组织实施新兴产业统计制度,及时全面地反映全区新兴产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结构,更好地把握新兴产业发展进程。

4.进一步加强部门统计工作。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工作的意见》,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进一步健全部门统计机构,充实统计人员,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管理和指导。认真执行《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评价指标部门监测目录》,建立和规范部门统计调查指标体系,形成统计监测合力,实现统计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

5.加强文化、体育产业统计。加强对文化、体育产业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文化、体育统计指标体系,不断完善文化、体育产业统计监测方法。统计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统计调查。文化、体育部门要根据全行业统计的要求,全面负责相关产业统计数据的采集、整理和上报工作,积极开展文化、体育产业发展监测和分析工作,全面反映文化、体育发展状况,为区文化、体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五、强化管理,积极推进统计各项建设

1.抓好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按照市局制定的《市乡镇、街道统计机构及统计调查单位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继续强化统计站(办)管理,充实统计力量,制定对镇(区、街道)的专业考核办法,加强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研究制定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推进“双基”工作再上新台阶。

2.继续完善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严格按照省、市统计局的统一部署,把名录库维护工作当作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充分利用税务、工商、编制、民政、质检等部门的行政记录和经济普查的清查结果,继续完善基本单位名录库。

3.强化统计法制建设。一是加大统计法制宣传力度。结合“六五”普法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机,开展形式多样的统计普法和宣传活动,营造普法宣传气氛。二是做好区级统计行政执法检查工作。按照区政府办公室下发《批转区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吴中区统计监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的要求,制定年统计执法检查方案,有重点解决基层统计机构基础工作薄弱、统计调查对象不配合等现象,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人口监测统计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数据通讯;运动轨迹

1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组成

矿山作业人员井下定位系统由无线编码发射器、无线数据监测站和无线接收器、数据传输网络、地面中心软件系统及服务器组成。

无线编码发射器发出代表人员身份信息的射频信号,经无线接收器接收,无线数据监测站处理,通过数据传输网络上传到地面中心软件系统,经过分析处理在显示终端实时显示各种信息。

系统的组网方式一般为RS485单独组网、光纤+RS485或工业以太网+RS485。

地面中心站:主要由主控计算机(双机热备份)、传输接口、服务器、打印机等设备构成,完成数据收发、数据处理、数据查询、图形及报表显示和打印、屏幕提示报警等功能。

井下数据监测站:由监测站处理器和1~8个无线接收器构成,完成无线数据的接收和预处理以及和地面中心站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并可控制报警器和提供开关量信号。

无线编码发射器:由微功耗CpU和发射电路组成,完成无线电编码信号的发射功能,采用自带电池方式。

传输通道:环网方式:采用工业以太环网;电缆方式:全部主传输为电缆,采用KJJ14传输接口;光缆方式:主干道用光缆,采用mt8000和KGt2a光端机。LeD大屏:采用双基色(红、绿)屏。

2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主要用于煤业等井下和隧道作业。该系统无线编码发射器可由个人携带,也可放置在车辆或仪器设备上,并将它们所处的位置和最新记录信息传输给主控室。

人员定位系统的硬件主要包括无线编码发射器、无线接收器、监测分站。无线编码发射器用于传送携带者iD号码,而监测站主要用于记录这些iD号码,并将数据传送到中心办公室或主控室的pC机上。

人员定位系统的软件主要用于存储所有无线编码发射器的记录情况和实时位置。软件可提供给使用者分类、过滤、搜索和报告生成等功能,并利用这些功能完成数据的实现和全面的记录。

人员定位系统的研发完全符合井下工业的安全标准和各项要求,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简便操作,为提高现代井下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系统中记录着无线编码发射器、使用者、监测站和时间的历史明细,使用者可根据自己查询的目的使用查询工具。

3KJ69J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特点

⑴被测目标“无负担”,被测人员通过检测点无需主动进行任何操作。

⑵通行方式无限制,对被测人员经过检测点的通行方式没有限制,允许多人以“鱼贯而入”、“成组成群”的方式通过检测点,不影响井下人员的正常通行和正常作业。

⑶结构简单,配置灵活,可根据具体需要及投资情况灵活设置井下无线数据监测站。监测站设置得越多,则划分的人员定位区域越多,人员定位的空间范围越准确。

⑷一站多点,节省投入,每个无线数据监测站可连接1-8个无线接收器,可满足井下丁字巷、十字巷、井口等复杂路况的安装要求,减少投入,增加系统可靠性。

⑸系统自维护,系统可实时监测在用无线编码发射器的供电情况,无线接收器的通信情况及数据监测站的供电状态。

⑹双向通信功能,携带编码发射器人员遇到紧急情况可向地面监测中心发送紧急呼叫;井下发生险情时,监测中心也可向某区域或全矿井发送报警撤退信号。

4主要功能

⑴实时监测功能。实时监测当前井下总人数;各区域人数;矿井图采用矢量图,可以任意放大缩小;实时监测当前各区域、各部门、各工种、各职务的下井人数。位置跟踪:在图上动态显示人员当前位置;实时监测当前某些特殊工种或特殊人员下井情况和所处位置;

⑵查询功能。选定某区域、某分站、某接收器,可获得当前或历史时刻该位置的人员信息;可对特定人员进行实时跟踪。

⑶安全保障功能。双向呼叫功能:监控主机和井下人员可实现双向紧急呼叫。门禁功能:在井下一些重要峒室、危险场合配备RFiD识别器和语音站,可有效地阻止人员违章进入,并将违章人员记录在案;超时报警功能,区域超员报警。

⑷统计考勤功能。显示下井人员确切的下井时间和上井时间,统计井下持续时间;可单独统计考核某些特殊工种、职务人员的上下井情况。

⑸信息联网功能。KJ69J人员定位系统通过局域网能实时同步地看到各种监测信息,可以进行各种查询操作。工作站模式(C/S):服务器装服务器软件,相关部门可通过安装工作站软件浏览信息。weB浏览模式(B/S模式):通过建立weB服务器,以浏览网页的方式浏览信息。

⑹系统运行状态提示(自诊断功能)。当系统监测分站出现故障,分站栏显示由绿色变成红色告警;当无线接收器出现故障,提示某分站某接收器无信号;当无线编码发射器需要充电时,提前提示该发射器缺电;当井下交流供电中断时,系统提示直流供电报警;

⑺操作权限及操作日志。不同的用户拥有不同的操作权限,便于系统的维护,每个值班人员拥有自己的登录名和密码,交接班时可更换用户。

5KJ69J型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分站布置

KJF80.1分站一般在各井口和主要分叉处设置监测站,一套系统中数据监测站总数通常不超过64个。无线接收器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最多可以设置512个。

为了能够实时监测当前井下作业人数,在每个有人员出入的上、下井位置设置人员监测分站,地面出井口设置上井点(一般一个出井口设置2个接收器),井底设置下井点(在下井点各方向主要岔道各设置一个接收器)。当人员下井时达到下井点监测位置系统接收到信息自动作为下井起始时间,当人员上井时达到上井点监测位置时系统接收信息自动作为该次下井的结束时间,并自动统计下井时间、判断班次等。在主要大巷分叉路口和各工作面的入口(回风巷道、运输巷道等各巷道各设一个接收器)设置监测点,监控井下作业人员实时流动情况及进出工作面的情况,记录行走轨迹。监测站设在矿井下采掘工作面进回风巷道出入口、中央变电所、中央泵房、巷道交叉处(可鉴别方向)、矿井出入口、主要行人巷道等重要的人员聚集区、危险地段和区域。系统在井下人员经过的主要巷道和工作面放置接收器(监测站),对下井人员进行实时监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