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支农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01:53

医院支农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统计数据;合作医疗;发展现状

固阳县地处阴山北麓,总面积5025平方公里,辖6个镇,104个村民委员会,11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1.4万人,全县有县级医疗机构5家,有12所乡镇卫生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是包头市确定的山北经济发展区之一。

1.固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运行情况

1.1参合情况

2013年全县应参合农民为133892人,实际参合132821人,其中自费118687人,民政支助14129,全费缴纳5人,参合率99.2%。

1.2基金筹集到位情况

2013年参合农民人均筹资378元(筹资分别为:个人70元、县财政37元、市财政38元、自治区财政46元、中央财政188元),共筹集基金为5033.9万元。

1.3就医补偿运行情况分析对比

普通门诊27803人,补偿70.56万;特殊慢性病门诊1794人(次),医药费总额51.2万元,补偿39.7万元;住院正常分娩337人,医药费总额89.26万元,尿毒症门诊透析57人,医药费总额11.7万元,单病种付费121人(次),医药费总额89.26万,补偿29万元。

一般住院9542人(次),医药费总额7229.6万元,补偿3066.3万元。

镇级医疗机构住院1693人(次),占住院人数的17.7%,医药费240.56万元,占住院医药费总额的3.3%,次均住院费用为1421元,补偿大病统筹金201.8万元,占住院补偿金的6.57%,次均补偿1192元。

县级医疗机构住院1389人(次),占住院人数的14.6%,医药费459.22万元,占住院医药费总额的6.3%,次均住院费用为3306元,补偿263.12万元,占住院补偿金的8.6%,次均补偿1894元。

县外医疗机构住院6460人(次),占住院人数的67.7%,医药费6529.82万元,占住院医药费总额的90.4%,次均住院费用为10108元,补偿2601.38万元,占住院补偿金的84.83%,次均补偿4040元。

2.固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存在问题

(1)宣传工作存在不到位情况,基金征收难度大成本,好多外出务工人员与家乡失去联系,不知道新农合政策和缴费时间,有些年轻力壮的农民存在一定侥幸心理,不愿参加新农合认为自己年轻不会得病,白交冤枉钱,同时各乡镇投入大量的人力进村入户安排筹资工作,增加了新农合筹资成本。

(2)部分参合农民认为报销程序比较繁琐,补新农合偿款领取时间比较长。由于新农合管理机构对非定点医疗机构的发票审核比较严格,部分定点医疗机构没有配备即时兑付所需的设备,再加上部分农民对新农合的报销程序不是非常了解,致使参合农民报销医疗费用往往不是一两次就能完成的。

(3)人员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新农合工作人员与工作量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凸显,特别是镇合管办工作人员调整频繁,造成工作不熟悉,参合信息采集错误率高,给参合农民办理报销补偿带来诸多不便;新农合制度与医疗救助衔接不够好,原因是新农合采取一年一度限时缴费,民政支助对象是动态管理,当年系统内民政支助对象为上年度享受民政支助的人员,所以造成当年纳入民政支助的参合农民不能享受新农合提高补偿。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监管不到。部分定点医疗机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随意放宽新农合病人住院标准。部分定点医疗机构未认真落实各项住院管理制度,存在挂床现象。有些医生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乱开药,开人情方、大处方及超标准出院带药,住院费用的过快增长,一方面使农民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补偿客观上打了折扣,另一方面也使政府通过增加财政补贴来减轻农民医疗负担的目的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5)2013年乡镇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85%,住院率为17.7%,县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75%,住院率为14.6%,县外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55%,而住院率为67.7%,报销比例高的反而住院的人少,这说明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有待于提高。

3.对策和建议

(1)在对全县农民进行宣传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培训把相关部门领导、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变成新农合工作的宣传者、动员者,利用农民返乡过年、春耕、秋收时节积极开展应急宣,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对新农合制度进行宣传,使广大农民对新农合制度有充分的认识。采取大厅集中征缴和上门征缴相结合,集中收缴与群众提前预缴相结合,贫困人、残疾人的参保与民政、残联救济补助相结合等方法,广开筹资渠道。

(2)要简化报销程序,缩短报销时间,在辖区内定点医院机构住院的参合农民,在办理出院缴费手续时可直接享受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无需缴纳合作医疗应补助部分的费用,只需缴纳个人负担部分的医疗费用,该制度使住院的参合农民得到了很大便利,确保他们及时受益。

(3)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力度,定编定岗,提高人员的工作水平,切实做好参合人员信息采集工作,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和完整,做好新农合制度与医疗救助衔接工作,及时更新系统内的民政救助对象,使民政支助对象及时享受新农合提高补偿标准,得到真正的实惠。

(4)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确定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准入、退出制度,要制定好新农合基本用药和诊疗服务管理目录,严格规定目录外药品和诊疗费用占住院总费用的比例,努力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防止乱收费、不合理用药、重复用药检查等一些不正当的医疗行为侵蚀了新农合健康成长的基石。

(5)有效整合卫生资源,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要充分利用国家扶持乡镇卫生院建设的有利时机,改善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城市卫生系统支援农村的政策,将城市卫生资源合理调配到农村,为农民看病就医提供价廉、质优、便捷、高效的服务。

总而言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至今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相信,只要坚持把农民权益放在首位,以科学的态度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新农合制度及运行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定会得到农民的热情参与,一定会受到农民的赞赏及真心拥护。

【参考文献】

[1]林闽钢.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治理结构的转型[J].农业经济问题,(5):22-28.

医院支农工作总结篇2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建立政府推动、农民互助、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农民参加以大病统筹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主要对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大额住院医疗费用给予补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低点起步,扩大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与我市农村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的医疗保健需求相适应,重点减轻农民患大病的经济负担。

(二)政府推动,多方筹资。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遵守有关规章制度,按时足额缴纳合作医疗经费;村集体要给予资金扶持;市、乡镇两级政府财政按有关规定安排专项补助资金。

(三)市级统筹,保障适度。农村大病统筹合作医疗以市为单位统一筹资,统一管理,以收定支,收支平衡。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和社会化程度。

(四)先行试点,逐步推广。通过试点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稳步发展。

三、实施步骤

我市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步骤为:

(一)试点阶段:20*年,在*、*、*等3个乡开展试点,通过试点积累经验。

(二)推广阶段:20*年,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铺开,*、*、*、*、*、*等6个乡镇开始实施,农业人口投保率不低于70%,村覆盖率达100%。

(三)全面实施阶段:20*-20*年,所有乡镇全面实施,要求全市农业人口投保率达80%以上,村覆盖率达100%,并逐步向社会医疗保险过渡。

四、资金筹集

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农民个人缴费、村集体扶持和市、乡镇两级政府资助及社会各界自愿捐资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一)个人缴纳资金。农民个人缴纳资金按以乡镇为单位计算的农民年人均收入的1%缴纳,每人每年最低不少于10元。乡镇企业中的农业户口职工和外出的农民,要在户口所在地参加合作医疗,资金筹集执行当地乡镇政府的政策规定和标准。农村五保户、低保家庭和特困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其合作医疗个人出资部分无法承担的由当地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负责解决。

农民缴纳的合作医疗资金是农民对自身健康的投入,属于个人医疗消费性支出,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个人缴纳的合作医疗经费由所在村委会单独收取,上交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医管会),再由乡镇医管会上交市医管会。乡镇医管会使用市财政局统一印制的票据。乡镇医管会和市医管会在银行设立专户,专款专用。

(二)村集体扶持资金。村集体的筹资比例由各乡镇政府根据具体情况自行确定,由村民委员会上交乡镇医管会,再由乡镇医管会上交市医管会。

(三)市政府、乡镇政府财政补助。市、乡镇两级政府按实际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合计给予补助每人每年20元。市政府和乡镇政府的出资比例根据各乡镇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别确定。*、*、*、*、*、*、*、*、*、*、*等11个山老区乡镇及*镇*片、*镇*片全部由市政府补助;*、*、*、*、**、*、*、*、*、*、*、*等乡镇以及*镇(除*片)、*镇(除*片)由市政府补助80%,乡镇政府补助20%;*、*、*、*、*等5个镇由市政府补助70%,乡镇政府补助30%。

(四)鼓励社会各界自愿捐赠支持农村大病统筹合作医疗,拓宽筹资渠道。

五、合作医疗资金的使用

根据“量入为出、合理支付、节约使用、民主监督”的原则使用合作医疗资金,合作医疗统筹资金用于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大额住院医疗费用的补助。

(一)资金使用:新型合作医疗资金使用采取市、乡镇两级补偿方式。统筹资金起付线为1000元。乡镇级的合作医疗补偿资金由市医管会专户划拨到乡镇医管会专户,用于合作医疗参与者全年累计住院医药费用在1000元以上(含本数,下同)10000以下的补偿;合作医疗参与者全年累计住院医药费用在10000元以上的,由乡镇审核后统一报市医管会,由市级负责补偿。

(二)医药费补偿范围及比例:医药费(药品费、检查费、治疗费三大类)报销范围可参照公费医疗管理及有关规定,由乡镇负责补偿的住院医药费补偿比例为10%-30%;由市负责补偿的住院医药费补偿比例为20%-40%,全年个人累计补偿金额不超过20000元。一般情况下,外出住院治疗必须经当地乡镇卫生院批准,但参加合作医疗人员外出务工经商期间,在异地急诊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可予以补偿。

(三)两年未报销医疗费用的合作医疗参加者,可免费享受一次体检。

六、加强领导,建立管理和监督机制

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工作量大,各乡镇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要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

(一)切实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领导。实施合作医疗是政府行为,市政府将建立*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卫生局,具体负责此项工作,人员由市卫生局在其本系统内调剂解决。各乡镇要相应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成员由乡镇政府领导、村干部、防保站或卫生院负责人、村民代表组成,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医管会的职责是:制定合作医疗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起草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检查监督实施情况,审核资金的管理使用,向同级政府作出工作报告;医管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总结上年的工作,研究当年的工作。合作医疗办公室的职责是:负责合作医疗资金的收缴、管理和支付,处理日常工作;开展有关的宣传教育活动,及时总结经验、交流信息。

(二)建立合作医疗的有关规章制度。要确定农村大病统筹合作医疗的服务范围和标准,根据筹资总额,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支付范围、支付标准,防止基金超支和过多结余。各乡镇的合作医疗资金要统一上交市医管会,建立专用账户,专款专用,年度结余部分转入下年滚动使用。要建立资金筹集、就诊转诊、卫生服务、费用报销等各项制度。要坚持民主监督,加强财务管理,健全审计制度,定期公布账目和报销人员名单及金额,完善监督机制,确保资金合理使用,不浪费、不挪用、不流失。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资报酬不得从筹资款中开支。

医院支农工作总结篇3

一、目标任务

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坚持以户为单位参合,参合率90%以上。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参合农民总受益率18%以上,住院补偿比例达48%以上,次均住院费用增幅低于Cpi指数。新农合基金历年滚存结余(不含家庭帐户和门诊统筹切块资金结余)不超过当年筹资总额的25%(含10%风险金)。完成20**年中央补助新农合管理能力建设项目。

二、资金筹集

参合农民人均筹资标准100元。其中:中央财政对参合农民补助人均40元,省级财政对参合农民补助每人30元,各县(区)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每人10元,参合农民每人缴20元。

三、统一补偿模式和标准

从20**年开始,各县(区)全部实行住院统筹结合门诊统筹模式:住院补偿+慢性病补偿+门诊统筹。

(一)起付线:乡镇级定点医疗机构(或一级医院)为100元;县级定点医疗机构(或二级医院)为300元;县外协议医疗机构为500元,县外非协议医疗机构为600元。对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不设起付线。一年内因患不同疾病,在县级及以上医院多次住院,只计算首次住院的起付线;患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级别的医院连续转诊住院,只计算最高级别医院的一次起付线。在乡镇卫生院(或一级医院)多次住院,分次计算起付线。起付线以下费用个人自付。

(二)封顶线:住院补偿实际所得封顶线原则上提高为8万元,以每位参合农民年内实际获得住院补偿金额累计计算。

(三)补偿比例:乡镇级(或一级医院)定点医疗机构为70%;县(区)级(或二级医院)定点医疗机构为65%;县(区)外协议医疗机构分段设定补偿比例,10000元以下的为55%,10000元及以上的为65%;县(区)外非协议医疗机构的补偿比例相应低10个百分点。

(四)保底补偿:在县(区)外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且医药费用超过起付线的病例,实际补偿比例不低于30%。即在按补偿方案测算后,如果农民实际补偿所得金额与医疗总费用之比低于保底补偿比例,则按照保底补偿比例给予补偿。

四、推进门诊统筹

各地要加快建设标准化乡镇卫生院与标准化村卫生室,大力推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积极稳妥推行门诊统筹。科学合理设计门诊统筹补偿方案,门诊统筹基金按提取风险基金后的20%比例予以安排,单次门诊费用的补偿比例可提高到30%(但最高不得超过35%),单次门诊费用的补偿封顶额不超过15元,严格实行“按比例补偿”的门诊医药费用分担共付机制,适当限定门诊就诊次数。

五、简化就医与补偿流程

参合农民在县域范围内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凭参合证书和身份证明即时报销。参合农民在县域范围外就诊,履行简单方便的转诊手续或者实行住院转诊备案制度,具体由各统筹地区新农合经办机构规定。对履行转诊或备案手续的,可适当提高补偿比例。从20**年起,县域范围内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与**级公立定点医院全面实行参合农民出院即时结报;省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出院即时结报试点,逐步推行即时结报。鼓励各统筹地区与本地农民工集中就诊的外省医院签定医疗服务与即时结报协议,实现跨省外出务工农民在打工地就近看病,即时办理报销补偿。对无法认定有无他方责任的意外伤害,在提供当次意外伤害住院的医疗费用原始票据情况下,可参照保底补偿比例报销其可补偿的医药费用。

六、加强经办机构建设

加强新农合管理经办能力建设。规范健全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落实工作人员与工作经费。严禁从合作医疗基金中提取工作经费,不得增加定点医疗机构和参合农民的负担。开展新农合管理人员政策及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政策水平及服务能力。改善管理经办机构基本条件。加快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县级及以上定点医院的HiS必须与同级新农合平网运行。尽快普及乡镇卫生院HiS和村卫生室门诊管理软件,并实现与县级新农合管理平网。应将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作为医疗机构申请住院或门诊统筹定点资格的重要条件之一。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行新农合磁卡就诊证,方便农民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或转院)的补偿和结算。

七、规范基金使用管理

各县区财政、卫生部门严格按照《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印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的通知》(财社〔20**〕8号)、《财政部关于印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制度》(财会〔20**〕1号)等有关新农合基金财务制度规定,在国有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设立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专户与经办机构支出户实行定期对账。严格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库〔20**〕33号)规定,实行新农合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补助资金通过省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零余额账户直接支付到县级新农合财政社保专户,县级财政新农合补助资金通过县级财政特设专户支付到县级财政社保专户。规范新农合基金支出申报、审核程序,推进财政直接支付方式,新农合经办机构按月填写用款申请书,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按规定将补偿基金从财政专户拨付到经办机构支出户或定点医疗机构。加强报销材料审核,防止持假票据骗取新农合报销款。

八、强化医疗服务监管

县区新农合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协议,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定期组织开展定点医疗机构督查和考核活动。对遵守协议、行为规范、医疗质优价廉的定点医疗机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合作医疗政策规定和医疗服务规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和人员,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取消定点资格。开展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医药费用控制新机制,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九、加强农村药品监管

继续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和供应网建设,进一步完善适合农村实际的药品监督体系和供应体系;加强农村药品**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药品经营活动,规范药品供销渠道,加强农村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管理,提高农村医疗机构药品管理水平;逐步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集中采购或跟标采购,鼓励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向农村医疗卫生机构集中配送药品。

医院支农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济南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建议

我国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早在建国初期就已经确立,并在提高我国的劳动力素质,延长农村人口平均寿命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被国外专家和世界卫生组织称赞为“开创了发展中国家人口大国较好解决了农村卫生问题的中国模式”,“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惟一范例”。但是,20世纪80年代后,该制度在中国大多数农村地区迅速解体,而广大农民在现有的农业收入约束下依靠自身能力又很难化解大病、重病风险,这就导致很多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农村医疗保障状况令人堪忧。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对191个会员国进行的医疗卫生公平性评价中,把中国排在倒数第4位,其原因就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没有医疗保障。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央政府提出到2010年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并于200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工作。

2003年8月,济南市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将平阴县定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县,并于同年11月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济南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建设工作进入实质操作阶段。截止到2005年底,济南市共有8个县(市)区的55个乡镇开展试点。

一、济南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的基本情况

济南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采取农民自愿参与的原则,对每位自愿参保的农民给予财政补贴。截至2005年底,济南市参合农民共有168.2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322.3万人)的52%,参合率达86%。比全国2005年9月底的平均水平75.8%(高强,2006)高10多个百分点。

(一)基金的筹集

济南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实行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政府适当支持和社会多方筹资相结合的筹资机制。试点单位农民每人年缴费10元,市、县(市)区、乡镇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参保农民的补助分别不低于3元、4元、3元。截止到2005年底,共筹资5738.19万元,其中农民个人缴费2949.92万元,各级政府补助2788.27万元。

(二)基金的支出

1.支出情况。截至2005年底,济南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已累计报销1487869人次,报销总额3363.6万元。其中,大病救助21209人次,一次给予万元以上补助164人。

在经费方面,试点总投入400余万元。其中包括:办公设备费186万元(47%),宣传发动费62万元(16%),制证费36.7万元(9%),会议费22.4万元(6%)。经费来源为当地政府201.4万元(55%),当地卫生局109.8万元(28%)。

2.报销方式。济南市的参保农民在村卫生室门诊和乡镇卫生院就诊的,凭发票和合作医疗证均可以当场报销;在乡镇卫生院住院的,出院后凭借发票、住院清单、合作医疗证和身份证在该卫生院报销;县级医疗机构住院、门诊和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门诊的,持转诊证明、住院清单、合作医疗证、身份证和出院小结在县级合作医疗办公室报销。

3.报销比例。村卫生室门诊报销比例最低报5%,最高报20%,均无起付线,封顶线设定在50~80元;乡镇卫生院门诊报销比例一般在15%~25%,封顶线50~5000元;住院报销根据医疗费的多少而有所不同,一般3000元以下报15%~30%,3000~5000元报20%~35%,5000~10000元报销20%~40%,10000元以上报销30%~45%,封顶线最低为5000元,最高为15380元,多数乡镇封顶线为10000元。

县级医疗机构门诊一般按15%~30%报销,封顶线同乡镇卫生院;县级住院及县级以上住院、门诊报销比例一般降低10%~20%,封顶线与乡镇卫生院住院相同。

门诊慢病补偿无特殊规定。对于住院分娩,只有1个地区的乡镇卫生院采取单病种控制的方法定额收费,定额报销,比原合作医疗乡镇卫生院住院报销比例提高5%。

二、济南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

济南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工作在2003年底才正式展开。随着业务的深入、试点的扩大,新制度中的问题逐渐暴露。

(一)筹资额度低 

济南市人均筹资水平为每人20元,其中农民个人缴费10元,市级财政补助3元,县级财政补助4元,乡镇财政补助3元,被列为省试点的县,省财政补助3元。而这仅仅是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与上海市(平均150元左右)、苏州工业园(平均100元左右)这些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而筹资额度低,必然导致保障能力不足,进而影响到农民的满意度以及参保的积极性。从调查数据上看,截止到2005年底,济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共报销1487869人次,其中大病救助21209人次,总计报销3363.6万元,平均每人次补偿额为

22.6元。2003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专家对全国农村进行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农民大病的平均花费(包括药费、治疗费、交通费等在内)为7051元。而济南市的报销金额即使全部用于大病救助,平均每人次也只能得到1585.9元,这显然难以防范和分散不可预测的重大风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户的大病问题。

(二)金筹集制度不完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主要分农民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两部分。在济南市各试点县(市)区,农民应缴纳的部分多数是由村委会干部直接向农民收取,其次是由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人员收取。而各试点县(市)区都是既没有与农民签订参合协议,也没有采取乡镇农税、财税部门代缴方式收缴农民个人缴费。这种做法既没有效率,又增加了筹资成本。政府方面,很多乡镇在取消了农业税后,无力承担参保农民3元的补助经费。调查显示,目前长清区已代替乡镇支付补助经费;而平阴县则是县级财政支付6元,乡镇承担1元,但即使这样,个别贫困乡镇仍难以兑现。此外,由于省、市财政资金到位多在年底,部分单位难以及时支付补助资金。

(三)报销比例和封顶线过低

对比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上海和苏州工业园区(见图1),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报销比例还是封顶线,济南市与这两个地区都有着巨大的差距。此外,通过对济南市试点地区的调查,课题组还发现,不管是基层干部还是普通农民,都将报销费用和补助标准偏低列为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存在的重大问题之一。当前严重疾病(心脏病、肾衰、癌症等)的医药费支出一般需要五六万甚至十几万元。但按规定,济南市每个农民患病时最多只能得到1~1.5万元的医疗补助,因此,农民看不起病、住不起院的问题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四)发展不平衡

济南市参合人口占试点乡镇农业人口的86%,参合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但乡镇间的差别却很大:在8个县(市)区94个乡镇中,试点工作已经展开的只有55个,仅占61.1%。其中,农户参保率超过90%的乡镇有27个,占试点乡镇的

49.1%;农户参保率在80%~90%的乡镇有26个,占47.3%;农户参保率在60%~80%的乡镇有2个,占3.6%。县(市)区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平阴县、章丘市、长清区的全部乡镇都已开展试点,而济阳县、商河县却各只有一个乡镇开展。我们通过调研发现,一些应该参加试点的乡镇难以展开工作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专职人员缺乏,在已经开展试点的55个乡镇中,共有工作人员140人,其中93人为兼职,占到了工作人员总数的66.4%。这是上级明确的人员编制多为内部调剂使用所造成的,在这种情形下,很容易滋生临时思想,导致工作的低效率。二是经费缺乏,由于实行的是财政分级负担,有53个乡镇的经办机构的工作为卫生院人员代管,工作经费没有落实或严重不足,机构运转困难。三是工作量大、负担重。据调查,目前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信息的管理方式,40%的乡镇是采取手工汇总与计算机管理,60%实行计算机管理,但大多缺乏审核报支的电脑软件。这也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三、对济南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进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筹资额度

济南市2005年底人均GDp为3.26万元,是全国人均GDp1.39万元的2.35倍。由此来看,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额度上,济南市不应以国家最低标准为尺度。济南市各级政府完全有能力进一步提高筹资总额,扩大农民的受益程度和范围。此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还可以对筹资额度采取动态增长机制,即根据当地医疗费用的平均支出和GDp的增长情况,适时提高筹资总额。

(二)使政府作为更合理

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发挥着组织、引导和支持的作用。政府的作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济南市各试点地区的经济状况差距比较大,济南市政府除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外,还要根据各试点的不同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调整。如平阴县的经济相对落后,县级以下财政普遍比较紧张。济南市政府可以增加该县的市、县两级资助力度,减免乡(镇)的筹资份额。

(三)提高报销比例和封顶线

上述的分析表明,济南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和封顶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治大病问题。而且济南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5年底的筹资数额为5738.19万元,但报销额只有3363.6万元,支出率仅为58.62%。这也说明了现行的补偿比例和封顶线不合理,即筹资总额不变,补偿标准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济南市各级政府有必要也完全有能力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比例和封顶线。

四、结语

通过对济南市调查结果的分析,本文发现,尽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农村医疗保障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筹资额度低、筹资制度不完善、报销比例和封顶线不合理以及发展不平衡等。这说明要让医疗保障覆盖所有农民,使再贫困的公民也能够获得基本医疗保障,济南市政府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还要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条道路上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参考文献】

[1]北京青年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百姓蓝皮书[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庄美.建设有上海特色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J].上海农村经济,2005,(6).

郎菊明,韩江,倪金根.苏州工业园区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践与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3).

医院支农工作总结篇5

2010年,从21个统筹区当年统筹基金收支情况来看,有12个统筹区出现统筹基金负结余,基金出险率57.14%,但是,从全省的角度来看,当年新农合统筹基金分配68394.04万元,统筹基金支出68038.92万元,基金略有结余,符合新农合基金管理要求。因此,统筹层次过低,会造成统筹基金抗风险能力下降。2010年海南省共有188家医院、10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个街道卫生院、305所乡镇卫生院、24所妇幼保健院,这些医疗机构中,绝大多数是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2011年,海南新农合累计受益696.74万人次,新农合经办机构在编(在岗)人员121(151)人,1年365天人均审核160(127)人/天,如此庞大的单据审核,无疑会加大基金流失风险;另外,统筹区外就医给单据审核带来较大困难。目前,海南省新农合属于市(县)级统筹层次,筹资标准及待遇给付均存差异、统筹区新农合基金抗风险能力不断降低、参合农民统筹区外就医人次不断增加、核保审核难度加大、参合农民疾病经济负担正在加重,这些新问题严重影响到参合农民的就医效率[3],新农合发展遇到制度瓶颈。

新农合省级统筹的必要性

基于海南省新农合实际情况,结合医疗保障制度发展规律和特征,只有提高新农合统筹层次,才能逐步满足参合农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1满足参合农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对健康的关心与关注。人们的物质生活发生变化时,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收入越高,对卫生服务需求越多[4]。2011年,海南农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较2003年人均2588元翻一番;参合农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不断发生变化,参合农民更倾向到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就诊。2011年,新农合县外就医住院5.36万人次,住院费用总额6.27亿(实际补偿2.54亿)。由于海南省三级医院主要集中在海口(6家)和三亚(2家),提高统筹层次后,参合农民在省内就医会更加方便、费用结算也更加快捷。

2加快富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外出务工成为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获取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海南经济成带状分布,海口、三亚、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较好,而西部和中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对较低。现有的新农合统筹模式,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跨统筹区流动人员就医选择。省级统筹的实施,可以方便参合农民就近就医,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减少外出务工农民的收入损失,增加经济收入,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3提高卫生服务可及性,提高参合农民健康水平

医疗卫生资源往往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镇、人口密集的地方,由于行政区划的存在,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卫生资源也相对分散,处于市、县行政区划分界线附近的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相对较差,影响到参合农民健康水平。由于受新农合转诊制度、待遇支付制度等的限制,处于市、县行政区划分界线附近的参合农民,更多的时候会舍近求远,选择统筹区内就医,从而耽误治疗时机,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省级统筹的实施,有助于打破医疗机构行政区划束缚,更好地为全省参合农民服务。

4扩大参合农民受益水平,降低疾病经济负担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11年,新农合住院264037人次,住院医疗总费用138772.19万元(实际补偿68041.45万元),人均住院费用5256元(人均补偿2577元),实际住院补偿比49.03%。在人均纯收入6977元的情况下,显然补偿比偏低,参合农民可能因此而陷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怪圈。如果实行省级统筹,人均实际住院补偿至少上升10%;另外,就医还有门诊补偿,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5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促进新农合制度良性发展

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是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合作是满足参合农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的根本保障。2011年全省828.7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491.1万人(参合农民485.4万),占总人口的59.25%。2007年,海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以区域统筹区(海口、三亚、其他市县)的形式出现;2012年1月1日起,海南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实现省级统筹。而新农合经历了10年的发展还停留在市(县)级统筹层次,与另外两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渐拉开了差距。实施省级统筹,能够缩小与另外两项基本医疗保险之间的差距,推进新农合与其他医疗保险制度衔接,为适时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作铺垫。

海南省新农合实施省级统筹的基本条件

海南省建立新农合省级统筹必须实现“四统一”,即“经办管理统一、筹资标准统一、待遇水平统一、信息平台统一”,目前海南省新农合已经具备了省级统筹的基本条件。

1稳定的参合率,是新农合省级统筹的前提

保险的基本原理是“大数法则”,集合资金减少或弥补参保成员的经济损失。2012年,海南省参合率达到98.17%,累计筹集资金13.7亿,这也是海南省连续2年参合率保持在98%以上高位水平。较高的参合率,一方面表明新农合制度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也是新农合基金稳定来源的重要基础。

2统一的信息平台,是新农合省级统筹的基础

目前,海南省已经打造起了全省统一的新农合信息处理平台,替代了原来“各自为政”的信息系统管理平台的局面,已经形成“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新农合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三位一体的信息管理平台,大大提高了经办管理效率。

3良好的经济发展,是新农合省级统筹的保障

良好的经济发展是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各级财政源源不断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公共事业的发展更是需要强有力的经济作后盾,就当前各类社会保障基金的运作而言,离开省级政府的财政支持与保障都是难以想象的[5]。医疗保障事业作为公共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更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近年来,海南凭借良好的经济环境,保持高速发展势头,GDp增速超全国水平(表1)。海南省近几年GDp增速相对稳定,且增长后劲十足。随着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省政府和地方政府就可以拿出更多的专项资金改善、并提高参合农民的医疗待遇水平,让老百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4稳定的经办队伍,是新农合省级统筹的关键

新农合经过10年的发展,经办队伍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稳定到稳定、从无经验到经验丰富的发展过程。2010年、2011年海南省新农合定编人数稳定在121人,经办人员大多是从新农合试点开始一直工作到现在,对新农合的经办管理具有相当的水平和经验。

医院支农工作总结篇6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是新时期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践“*”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坚持人民群众互助共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对提高农民健康水平,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我县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建立在政府组织、引导、支持下,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的总目标和任务是,20*年,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农业人口覆盖率要达到100%。

二、指导原则

1、自愿参加,多方筹资。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履行缴费义务,按时足额缴费。镇、村集体对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给予一定资金扶持,县财政每年安排农村合作医疗专项资金,积极引导、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以收定支,保障适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支付最高限额,既保证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持续有效的运行,又使农民能够享有最基本的医疗保障服务。

3、积极稳妥,分步实施。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随着我县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逐步提高社会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

三、资金筹集

1、筹集渠道。农村合作医疗筹资以个人投入,集体扶持,政府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中央、省、市按我县农业人口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每年人均47元的标准补助合作医疗引导资金;县政府财政按我县农业人口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每年人均5元的标准补助合作医疗引导资金,我县从20*年开始实行分档筹资、分档补偿制度,参加一档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按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缴交合作医疗基金。参加二档的原则上以镇为单位统一参加,每人每年20元,经济条件好的村委会可以参加二档组。每镇不少于3个村委会参加,县财政每年安排40万元“县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救助基金”和实际参合人数每人每年工作经费1元,有条件的要在集体经济收入中安排适当资金用于农村合作医疗。鼓励社会团体、扶贫挂点单位、个体户、专业户等对农村特困群众开展慈善医疗救助活动,筹集农村合作医疗救助基金。

2、筹资方法。中央、省、市、县投入部分由本级财政划拨;集体投入部分由村委会的集体收入中支付解决;集体和个人投入部分,在上年11月25日前一次性缴清,合作医疗每个年度的起止时间统一为1月1日至12月31日,合作医疗每年实行一次性筹资,每年10月至11月为集中宣传发动和缴费时间,到期未参加的农户只能在下一年度参加,个人筹集的合作医疗资金由镇、村负责本辖区内的收缴,集中交到镇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最后由镇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汇总造册一并上缴到县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帐。

四、资金管理与使用

县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集中管理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所拨出的专项扶持资金和个人缴交基金,建立县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救助基金,在合作医疗支付限额之外,对因患重大疾病而无力支付费用的特困户给予资金救助。

对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管理,严格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规定和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县、镇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已设立了专帐,做到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定时审计,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略有结余。节余资金积累转入下一年度使用。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情况,要定期予以公布。镇、村两级及定点医院要把本辖区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使用情况列入政务公开、村务公开、院务公开的内容,定期张榜向村民公布,接受村民和社会的监督。

五、住院治疗与费用补偿办法

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员,患病需住院时,要携带《惠东县农村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或户口簿到镇级卫生院以上的公立医院医治。病人住院时要报告村合作医疗工作事务小组,村合作医疗工作事务小组要在两天内将住院人员的情况向镇合作医疗办公室报告。如需转院要经医院主治医生同意开出证明后方可转院。住院时个人先垫支医药费用。

已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员因病住院,病人必须提供本人的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或户口簿等证明(合作医疗证为必备证件),住院部接诊医师要审核住院病人的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等)与合作医疗证的登记资料是否相符,详细核填基本资料及合作医疗证号码,病案姓名应与合作医疗证姓名吻合,做到人证相符,防止病人冒名顶替。接诊住院医师需凭病人的合作医疗证及相关证件填写《惠东县农村合作医疗即时补偿审批表》一式二份(必填六位数字的合作医疗证号码),在镇级卫生院、县级医疗单位住院的参合农民,由病人或家属送当地镇(街道办)农合办审核盖章后将《即时补偿审批表》送回所住医院收费处。病人住院诊疗过程中,要做到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检查,药品使用应参照《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自费或部分支付费用的诊疗项目,按《惠东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予支付和部分支付费用的诊疗项目范围》执行,自费项目临床必须使用时,应告知病人或家属做好签字手续。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病人住院按自费全额收费并预交按金,则在病人出院时结算返回补偿报销金额部分。收费处收到《即时补偿审批表》后,由财务科有关负责人员认真核对《农村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户口簿、《即时补偿审批表》中的资料是否吻合,凭病人的合作医疗证进行结算。病人出院时,凭《病人出院通知单》和疾病诊断证明书到住院收费处结帐,收费人员严格遵循惠东县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补偿规定进行结算,在《即时补偿审批表》中准确填写每一项费用记录并让病人或家属签名确认,并将费用记录登记在病人的《农村合作医疗证》中并签章,然后退还即时补偿部分金额。对于即时补偿的病人,收费处人员应收齐病人的疾病诊断证明书与发票、费用清单等相关资料上交到财务科审核保管,然后由财务科专职人员整理统一上交县农合办审批。每月5号前上报上一个月的《惠东县农村合作医疗即时补偿住院医疗费用结算汇总表》及《惠东县农村合作医疗即时补偿统计表》给县农合办,县农合办依据汇总表的费用情况与医院结算。县农合办核还的《即时补偿审批表》由财务科作为原始凭证保存存档。

报销补助比例占住院可报销的总费用县内镇级卫生院50%、县级医疗卫生单位40%、县以外医疗卫生单位35%,参加一档的农民,每人每年累计补偿最高限额为1万元,参加二档的农民每人每年累计补偿最高限额为3万元。我县从20*年开始住院费用设立起付线,县内镇级卫生院100元、县属医疗卫生单位200元、县以外医疗卫生单位500元。(20*年省政府计划增加农村合作医疗引导资金,我县将提高住院补偿标准和报销比例)。遇大病重病,医药费用过高而无力支付的贫户,申请医疗救助条件,特困户医药费用2万元以上,困难群众3.5万元以上,可以申请救助金,经镇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报县合作医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按照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救助基金管理规定,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偿,在县农村合作医疗救助基金中列支。

六、加强卫生行业管理

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和监督检查,打击伪劣药品。各定点医院要成立合作医疗办公室,改善服务态度,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积极配合做好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要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合理用药,合理检查,降低医疗成本,要切实执行有关住院治疗制度,对镇卫生院和县直属医疗卫生单位,县卫生、特价、审计等部门要认真核定收费标准,防止违规收费。县、镇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实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对各镇卫生院和县直属医疗卫生单位的医疗服务质量、医疗费用控制、管理等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七、行动措施

1、组织实施阶段

各镇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县20*年度全县常住农业人口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要达到100%的工作目标,做到早部署、早安排、早行动,制订工作方案,加强组织领导,要加大工作力度,采取过硬措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确保按时完成20*年度工作任务。今年10月为20*年度宣传发动阶段,10月起至11月30日止为合作医疗缴费期,缴费、登记、发证(新参保)和信息录入工作同时开展,20*年以前参合人员统一使用原《合作医疗证》。做到缴费一户、登记一户、发证一户和录入一户。登记《农村合作医疗证》时,必须以身份证姓名为准,原与身份证不符的重新更正过来,11月30日前,农民参合资金全部汇缴到县农村合作医疗专户。12月25日前,参合人员信息录入完毕,核实参合人数并报县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确保明年1月1日正式运行。

2、宣传发动阶段

各镇要加大工作力度抓好宣传发动工作。采取强大宣传攻势,深入宣传发动,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参加合作医疗。一是通过会议宣传。采取层层召开动员大会等方法,由县镇主要领导亲自动员、亲自部署,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施。二是通过媒体宣传。充分利用电视、电台等媒体,采取专题报道和农民现身说法等方式,宣传受益群众的典型事例,各镇充分利用有线广播、电视等,播放镇领导动员讲话、宣传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关政策。三是通过资料宣传。采取张贴海报、下发宣传资料、《致农民兄弟的一封公开信》和悬挂横额等方式进行宣传,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及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所能得到的好处,宣传到户,服务到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四是深入农户宣传。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深入农户家中进行政策宣传和思想发动,消除农民群众怕吃亏的思想顾虑,提高他们自觉抵御大病风险的意识,积极引导农民自愿参加合作医疗。五是定期出简报,及时汇报各地工作进度,交流经验,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3、巩固和完善阶段

(1)进一步强化组织管理机构。各镇、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把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减少当地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人数、保障农民的身体健康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对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管理和领导,确保农村合作医疗各项任务目标的完成。

(2)强化各项措施,完善和扩大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各镇、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统一认识,把开展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来抓,把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工作来抓,积极稳妥地做好此项工作。县每年召开一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总结上年度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经验,安排布置下年度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同时对上年度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各镇也要相开年度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按照农村合作医疗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确保到20*年全县100%农业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目标。

八、创新制度,调动农民参合的积极性

1、统一保障水平:以保大病住院为主,兼顾门诊补偿。坚持以收定支、保障适度、略有节余的原则,合理确定报销比例和封顶线。参合农民因病到国家公立医院住院按县内乡镇卫生院50%、县级医疗卫生单位40%、县外公立医院35%的比例报销住院费用。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年住院报销封顶线一档为1万元、二档为3万元。

2、统一报销范围。为使农民容易理解接受和便于宣传,我县农村合作医疗对报销范围的控制较少,控制项目包括以下几方面:1、非诊断所必需的不合理检查费用。《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2004年版)规定的用药目录外的药品及《广东省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诊疗范围外的医疗费用。2、因违法违纪造成的伤病,如打架斗殴、吸毒、自杀、酗酒、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等造成的医药费用。3、可预见及非风险类的住院项目,如健康体检、安装假肢及美容、整形、娇治等。4、能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的各种侵权行为导致住院发生的医药费用,如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等。5、非治疗项目,如救护车费、伙食费、联人费、空调费等。6、计划免疫保偿范围内发生传染病的医药费用。7、计划生育手术及其并发症费用。8、部分控制项目最高可报销额度;检查和特殊治疗项目:400元;血液制品:400元。9、在港、台、澳地区和国外发生的医药费用。

3、继续完善特定门诊补偿制度。7种特定门诊范围:1、癌症(放化疗);2、肝硬化失代偿期;3、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4、再生障碍性贫血;5、系统性红斑狼疮;6、规定项目组织器官移植后门诊抗排异治疗;7、正常分娩、凭计划生育证明、属计划内生育对象,补助200元。门诊大病报销起报标准为1000元以上(含1000元),在本县辖区内定点医疗机构门诊费用报销30%;县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门诊费用报销25%。特定门诊报销年补偿的最高限额为1000元。如果患者既住院又门诊的,合作医疗年住院报销总额和特定门诊报销总额累计年最高补偿限额按参加档次的最高限额执行。

医院支农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药师;药学信息服务;基层医院

【中图分类号】R211.0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290-01

药学信息服务是指医师或药师进行药学信息的收集、保管、整理、评价、传递、提供和利用等所有涉及药学信息活动,农村医院药学信息服务是一种将信息化药学知识直接或间接地提供给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服务,它不仅是我国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药学信息服务的实践与延伸,药学信息服务的核心是合理用药,其最终目标是确保药物治疗获得预期的令人满意的结果,本人在支援农村医院的药学服务过程中发现,由于农村医院部分医务人员对医药相关知识认知存在缺陷,使得其在用药过程中存在许多的不合理。例如同种药品由于不同的商品名造成了重复用药,杀菌药与抗菌药合用造成药效下降;各种非甾体类止痛药一同用于同一患者(有时是达四种之多)等等的不合理用药频繁出现,因此通过向基层医药人员提供准确及时的药学信息,普及合理用药知识,指导他们在医疗过程中为患者选择科学,经济用药方案,达到保障并改善农村患者医疗质量的目的。现将本人在支农过程中的药事活动,提供药学信息服务的一些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1将支农身份忘记,视自己为主人

1.1在支农的第一天就发现由于农村药学专业人员缺乏,大部分工作人员不是专业的药学人员,他们的药学知识较贫乏,首先在药品的分类管理排放上就是很大的一个漏洞,这就是造成药品的混放成一局面,在这一局面下,药师主动及大胆地将他们的摆放顺序重新做了一大调整,内服、外用分类排放,使药品按性能分类摆放,这样就使得工作人员调剂方便化,同时也大大降低药品挤压过期的可能性。

1.2门诊药序由于面积较小,因此备有一临时库房,可是由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较低,条件有限,使得药品杂乱地堆放一起,一走进库房都很让人头痛,作为一支农人员身知自己的职责,因此建议院长为药品设置架械,这样使得药品库房整洁整齐,药品按类摆放更是耳目一新,工作人员的心情及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

2杜绝不合理处方的发放

在基层医院药房工作人员专业性较低,因此对医师的不合理处方不能及时杜绝,很容易造成患者用药过程中的潜在危险,例如在门诊处方中常常有不同的患者由于因周身疼痛就诊,医师就把能止痛的药品一起开处方。如同一个处方上开有吲多美辛片、英太青、布洛芬缓释片、高乌甲素片、氯唑沙宗片等,这样患者就很容易造成重复用药及药源性疾病。

3提借药学信息指导,促进农村医院合理用药

身为支农药师,目睹农村医院的用药不合理性,提供药学信息服务就迫在眉睫。因此在医师、护士及药库工作人员中开展用药合理化讲座,处方分析,以及抗生素合理应用,儿童、孕妇及老年人的服药注意事项等药学信息服务。

医院支农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药师;药学信息服务;基层医院

药学信息服务是指医师或药师进行药学信息的收集、保管、整理、评价、传递、提供和利用等所有涉及药学信息活动,农村医院药学信息服务是一种将信息化药学知识直接或间接地提供给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服务,它不仅是我国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药学信息服务的实践与延伸,药学信息服务的核心是合理用药,其最终目标是确保药物治疗获得预期的令人满意的结果,本人在支援农村医院的药学服务过程中发现,由于农村医院部分医务人员对医药相关知识认知存在缺陷,使得其在用药过程中存在许多的不合理。例如同种药品由于不同的商品名造成了重复用药,杀菌药与抗菌药合用造成药效下降;各种非甾体类止痛药一同用于同一患者(有时是达四种之多)等等的不合理用药频繁出现,因此通过向基层医药人员提供准确及时的药学信息,普及合理用药知识,指导他们在医疗过程中为患者选择科学,经济用药方案,达到保障并改善农村患者医疗质量的目的。

现将本人在支农过程中的药事活动,提供药学信息服务的一些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1将支农身份忘记,视自己为主人

1.1在支农的第一天就发现由于农村药学专业人员缺乏,大部分工作人员不是专业的药学人员,他们的药学知识较贫乏,首先在药品的分类管理排放上就是很大的一个漏洞,这就是造成药品的混放成一局面,在这一局面下,药师主动及大胆地将他们的摆放顺序重新做了一大调整,内服、外用分类排放,使药品按性能分类摆放,这样就使得工作人员调剂方便化,同时也大大降低药品挤压过期的可能性。

1.2门诊药序由于面积较小,因此备有一临时库房,可是由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较低,条件有限,使得药品杂乱地堆放一起,一走进库房都很让人头痛,作为一支农人员身知自己的职责,因此建议院长为药品设置架械,这样使得药品库房整洁整齐,药品按类摆放更是耳目一新,工作人员的心情及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

2杜绝不合理处方的发放

在基层医院药房工作人员专业性较低,因此对医师的不合理处方不能及时杜绝,很容易造成患者用药过程中的潜在危险,例如在门诊处方中常常有不同的患者由于因周身疼痛就诊,医师就把能止痛的药品一起开处方。如同一个处方上开有吲多美辛片、英太青、布洛芬缓释片、高乌甲素片、氯唑沙宗片等,这样患者就很容易造成重复用药及药源性疾病。

3提借药学信息指导,促进农村医院合理用药

医院支农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全民医保垫付款地位

新农合制度是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保,由政府、集体、个人筹资的为农民提供医疗保障的一种制度;居民医保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城镇居民自愿参保,由政府财政、个人筹资的为城镇非从业居民提供医疗保障的一种制度;城职工医保是由单位、个人及财政筹资的为在职及离、退休职工提供的一种医疗保障的制度;大病保险是医保及农合为大病病人再投的,针对个人的目录内自费部分达到一定的额度给予再报销的一种险种。医院每日对各种保险的垫付款随着就医人次的增长而不断增加,每月代垫出的结算资金成了医院一笔不小的开支。一方面,医院每日开门营业要付各种供应商药品款、材料款、人员工资、在建工程款等;另一方面,医院每天的营业额成了账面数字,实际上都为各保险单位代垫出去。而药品厂家、医疗材料供应商、大型设备供应商及人员工资是必须按时支付的。而各种代垫保险款项却又不能及时足额的收回,给表面营利的医院造成了巨大周转困难。为了不对应付款单位违约,影响声誉,人员工作安心,保障医院建设,有时就不得不为融资做未雨绸缪,即使麻烦也要家家银行都待着,降低与银行谈判的姿态。如果做好结算资金的管理和催收就可缓解不小的压力。

一、各种保险欠费的原因

现在各医保、农合对医院实行的都是由医院先代其垫付病人应该报销部分的资金给病人,然后再由医院和各报销单位结算。而保险公司更是与医保、农合性质不同,讲求的是经济效益,这给资金足额结算更是造成了困难。

各医保、农合与医院所处角度不同,利用其行政地位,过度维护所谓的统筹基金安全,都有一套维护基金安全的办法。如:一经发现违规则由医院付费还要罚款。审核人员并不是在治疗一线,因误解而常造成误罚。沟通不充分,医院又处于政策的弱势地位,造成各医保、农合常常乱罚款;这些常常是由财务部门回款时才知晓原因,但财务人员却又被关在政策沟通的门外,而医保办、农合办却又只在前方执行却无法知晓结果。一些社保资金回款迟滞,问题多,农合办与医保办政策的反馈对财务不能及时。遇到问题时医保办、农合办人员不知道结果,知道结果的财务人员又被以“这应该由医保办或农合办管理人员来解决”为由,使财务人员处于不管工作落实不好,管又显得手伸太长被踢皮球的尴尬地位。

新的医保、农合政策“总额控制”。即医保、农合与医院签定合同每年给付定额资金于医院,余下部份由医院“买单”。这样造成了以前不能报销的外伤病人在医保审核时由于现在实质是由医院“买单”,迫于病人的压力,审核责任弱化而被通过,给医院造成了更大的损失。因为全民医保的时代,周边下级医院在此政策的影响下就会因为“定额”的原因而纷纷有计划地“上转”病人,而地级市三甲医院承载了一定区域内三甲的荣光。从医疗技术、社会责任、医者仁心的道义上均不忍因为“定额”而拒绝病人。希望“总额控制”制度能细化,完善,因院治宜。有时有的材料或治疗项目物价部门已经审批,病人已知情同意自费,但医保、农合以自费部分过多,而不理会病人实际需要与医保、农合政策不能满足的矛盾为由,滥用权力对医院进行罚款。也迫使一些病人因为没钱不得不“委宜就钱”而勉强使用稍次但属于目录内的项目。病人也在此时处于政策的弱势地位。

有的地方农合设定一个数字,“例均费超标”即三甲医院就诊的病人总费用超过总体平均数就要罚款,且多倍地罚。不管三甲医院的特殊性,本来大多数来三甲就诊的病人就是重病、大病,费用当然要比一般病的病人稍高,但有些农合办不理会沟通、不受理异议。农合办人员在前端难知后端结果,财务人员又处于“管辖”范围外很被动,整个医院结算流程从最初的农合办签定合同受理,农合管理人员执行,财务的落实,到最后回款的评价,从总体来讲衔接不够严密,给各合管办留下机会,致使回款严重不到位,却又无法努力挽回。

还有的医保也有”例均费超标”、非医学人员对医院进行考核,加扣“多开药,乱记费”的帽子,对医学治疗、检查的具体情况不知不问,想当然地进行罚款;有的医保也因网络程序造成对账差异,导致回款不能及时到位;保险公司的大病保险就曾经出现过因为农合认可并予以报销,但保险公司却不认可,而保险公司是在合管办的影响下与医院合作并将程序与农合一并捆绑,结算口径一致,致使医院为其代垫大病报销款给病人而久久不能收回,保险公司与各医保、合管办又是合作关系,遇到问题沟通时医院再次处于弱势地位。

医院与各医保、合管办、保险单位合同签定不合理。由于医保、农合属于政府政策,医院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大多数合同只是单方面要求医院履行义务而未载明医院权益,各合同单位只有对医院的权力而没有定期足额支付的义务及解决办法。有的虽然略有所表,但医院无法与之较真,导致医院无法违护自己的权益。

二、针对以上的难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一)从医院内部来看

医院支农工作总结篇10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健全网络,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体制。

1、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县、乡两级政府分别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的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村成立了合作医疗管理小组。同时成立了县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核定编制6人,各乡镇相应地设立了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工作人员按参加合作医疗人数1:20000的比例配备;并在村卫生室设立了核算员,由乡村医生兼任。注重加强工作专班队伍建设,从20*年起,对乡镇和县直定点服务医疗机构合作医疗专管员实行考试聘用制度,经考试、考核后择优录用。录用的专管员在县合管办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工资待遇由县合管办考核发放,业务上与所在单位彻底分离,不在医疗机构兼职,独立行使监督职能。

2、落实经费保障体系。为切实保障合作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县财政将县合管办人员和工作经费按行政事业人员经费标准列入预算,20*年列支20万元,并将乡镇经办机构人员经费按预防保健人员经费标准纳入卫生事业经费预算,20*年列支16万元。今年,县财政还增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改印费用16万元。

3、建立信息网络体系。筹建了*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点击网站就可查询或下载合作医疗各项政策、工作动态、补偿公示等。网站开通以来,点击人数已达43000余人次。同时开发了实用性较强的《*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用系统》,对定点服务医疗机构、乡镇合管办实行了计算机联网管理,加强动态实时监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失误,堵塞了漏洞。

4、强化责任考核体系。坚持县、乡(镇)两级政府“一把手”负责制,将农民的合作医疗政策知晓率、参合率纳入政府和主要责任人的述职和考核内容,强化政府的引导责任和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我们还制定了《县财政局合作医疗工作职责》、《农业银行*支行合作医疗工作职责》、《县农业税务管理局合作医疗工作职责》等,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用制度强化责任,形成了合作医疗管理工作的合力,推进了科学化管理。

(二)强化监督、规范管理,确保了合作基金的安全平稳运行。

1、不断完善基金收缴方式。20*合作医疗刚开始进行试点时,有的地方先登记后收费,出现了治病了的愿意交费,没生病的人不愿交费的现象。为有效解决合作医疗统筹费收缴难、效率低的问题,以及农民年初登记年尾不交钱的问题,从20*年开始,我们实行边登记、边签合同、边缴费、边发证的“四边”工作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一次性完成。今年试行以来运行良好,共有42.7万农民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加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收缴率为100%。

2、切实规范基金的管理。严格实行“收、管、支”三分离模式,做到收钱的不管钱,管钱的不用钱,用钱的看不到钱。通过农业银行网上银行系统,加强对合作医疗基金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农民个人门诊基金纳入合作医疗基金统一管理,分乡镇核算。乡镇建立了农民个人门诊帐户台帐,分村记帐,明细到户,精确到人。农民个人门诊帐户可随时到乡镇经办机构查询,做到了县、乡镇、村、农户“四对口”。

3、有效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我们积极探索并成功实施了五项管理制度,有效地将医疗费用控制在支出能力之内。一是实行住院医疗费总额控制制度。对各级定点服务医疗机构制定了医疗费用总额控制标准,如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人均医疗费控制在2300元以内;乡镇卫生院人均医疗费控制在1000元以内。凡参加合作医疗人员因病住院人均医疗费超过控制总额的,超过部分由定点服务医疗机构承担。二是实行医疗服务项目限额结算制度。制订了《*县合作医疗服务项目结算标准》和《手术项目结算标准》,共核定常用医疗服务项目结算标准197项,凡超过规定服务项目结算标准的部分,农民不缴,合管办不补,由定点服务医疗机构承担。三是实行合作医疗用药目录以外的药品使用比例控管制。合作医疗用药目录以外的药品使用比例,乡镇定点服务医疗机构控制在5%以内,县级控制在10%以内,市级控制在25%以内,超过规定比例的由定点服务医疗机构承担,从补偿基金拨款中扣出。四是实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住院病人在医院住院治疗时,就诊医院必须将住院病人一日消费卡送到床头,让病人明明白白地消费。五是实行药价公示控管制。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严格执行药品招标采购,乡镇卫生院实行实价进药,村卫生室的药品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配送。药品一律实行顺价销售,销售价格公开、公示。

4、严格加强对补偿费用的审核监管。推行住院补偿“三级结算审核制”。参合农民在定点服务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住院时由医疗机构进行资格审查,出院时合作医疗补偿部份由医院直接补偿;乡镇合管办或医院合管科负责对补偿情况进行复审,审查出来的问题由其负责处理;县合管办负责对乡镇合管办或医院合管科上报的结算资料进行审核,对审核出的不符合规定的不予补偿,并责令乡镇合管办或医院合管科限期整改。同时,加强对住院情况的实时监督,做到巡查到科室,核对到床头。实行“四查四看”,一查病人,看是否人、证相符;二查病历,看记录和医嘱执行是否真实;三查处方,看用药是否符合规定;四查服务、手术、检验、药品、材料,看收费是否符合规定。截止20*年12月,共查处冒名顶替行为10起,扣减违规收费、违规补偿金额32073元,处罚定点服务医疗机构1个。

(三)以人为本,合理补偿,让农民在合作医疗中切实得到了实惠。

1、不断调整完善补偿政策。在以收定支、保障适度的原则指导下,我们根据基金运行情况及预测,先后4次调整了有关补偿政策。一是调整住院“起付线”标准。乡镇定点服务医疗机构住院治疗“起付线”由100元调整为50元,地市级医院住院起付线由200元上调至400元,引导病人合理分流;二是扩大补偿范围。将地方病血吸虫病、住院分娩、非人为或不可抗力因素所致的意外伤害等纳入合作医疗补偿范围;三是将中风后遗症、糖尿病、恶性肿瘤、肺结核等七种慢性病实行门诊限额补偿。四是支持和鼓励中医药参与农村合作医疗。将中医医疗机构、组方中药饮片、自制中成药、适宜技术均纳入了合作医疗补偿范围。

2、充分尊重参合农民的权益。尊重患者的择医权,实行合作医疗一证“走”全县,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患者在本县范围内各县、乡(镇)、村定点服务机构就诊,不需办理转诊手续。住院治疗直接补偿,门诊属地报销,让参合农民充分行使自主择医权,防止层层设卡截留病员,消除医疗隐患,并促进了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的良性竞争。尊重参合农户的知情权。实行合作医疗公示制,将《合作医疗服务项目结算标准》、《手术项目结算标准》、《湖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参合住院患者结算流程》、《参合农民权利和义务》等规范性的文件制成公示牌,挂在定点服务医疗机构补偿结算处,方便参合人员对照结算。各级定点医疗机构每月月初将上月在其处住院治疗并获得合作医疗补偿的病患者基本情况及补偿金额上墙公示,接受监督。

3、尽力扩大合作医疗保障程度。为使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享受到合作医疗制度最大的优越性,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我们推行了住院医疗费用补偿保底制度,从20*年3月1日起实行,在乡镇卫生院住院补偿金额未达到本次住院发生的医药总额50%的,补偿保底到50%;在县二人民医院、县皮肤病防治院住院补偿金额未达到本次住院发生的医药总额35%的,补偿保底到35%;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住院补偿金额未达到本次住院发生的医药总费用30%的,补偿保底到30%;在县外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金额未达到本次住院发生的医药费总额20%的,补偿保底到20%。另外,我们还推行了二次补偿制度,如果合作医疗基金节当年余较多,则对患者进行适当的二次补偿。如20*年对部分重病患者进行二次补偿60多万元。

4、积极探索门诊合作新方式。20*年,我们在埠河、麻豪口两个乡镇对门诊补偿进行了不同模式的试点。埠河镇实行的是“镇级统筹,合医不合药”的办法,主要是对门诊服务费全免和对常规检查费用减免,但对药费不进行补偿。麻豪口镇采取的是“镇级统筹,既合医又合药”的办法,即对门诊按医疗费的20%的比例补偿,并设立封顶线,每次不超过6元;单项检查费在40元以下的按20%进行补偿,超过40元部分不予以补偿。一年多来,两个乡镇门诊合作补偿的方式运行基本稳定,体现了“农民互助、政府补助,大病大补、小病小补”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特点,得到了农民的认可。

目前全县参合农民达到43万人,基金运行规模达到1645万元。20*年,在确保人平10元的门诊补偿全部落实的前提下,共有11916人次得到住院补偿,补偿金额680.3万元,列支慢性病补偿、大病救助、二次补偿、健康体检等228.9万元,大病统筹资金节余99.2万元,大病统筹资金有效使?br

率达到91.5%。

二、几点思考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需要逐步加以解决。

(一)合作医疗运行成本逐步增高。据测算,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参合率达到60%时,人均成本费用达到2.5-2.8元,全县费用支出达到100万元左右。县人民政府在合作医疗的配套费和管理费用方面,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卫生部门也承担了很大的经济压力,但仍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资金需求。*县是农业大县,是补贴财政,吃饭财政,财力十分紧张,难以满足公共卫生保障体系的投入需求,需要上级部门把县、乡合作医疗工作经费列入卫生事业发展项目,从资金上予以支持。

(二)合作医疗基金面临医疗费用上涨的压力。尽管我们在医疗费用的控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医疗费用上涨也有其内在的必然因素。如果医疗费用不断上涨,而合作医疗筹资固定不变,最终会导致合作医疗基金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要么降低补偿标准或范围;要么增加合作医疗筹资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后者有较大的可及性。增加筹资标准时,国家补贴部分和农民上交部分都应相应提高。